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食人兽–《资治通鉴》读后感之三
相关主题
[合集] 儒教在现在中国是无本之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真的靠这九个字称霸天下? (转
俺的十大伟人讨论状元多无聊,还是讨论大牛人吧
[合集] 古代夷三族的规矩的变化兔子悲愤张巡吧
天下为公的为是is还是for的意思?(wei2 or wei4?)草船借箭为什么是骗小学生的,继续科普
民本海日说得好,吹捧文天祥有骨气是因为汉唐以后中华无男儿
炒食徐锡麟心脏的人是谁?张巡守睢阳,目的是保卫江南
张凯帆回忆录中国最早的器人在唐代以前就发明了 (转载)
说夏朝是周人编出来的朝代尽管漏洞百出unidentified_title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张巡话题: 天下话题: 思想话题: 民本话题: 君主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m*****y
发帖数: 40
1
原文链接 http://mistory.info/%E8%AF%BB%E4%B9%A6/%E9%A3%9F%E4%BA%BA%E5%85%BD-%E3%80%8A%E8%B5%84%E6%B2%BB%E9%80%9A%E9%89%B4%E3%80%8B%E8%AF%BB%E5%90%8E%E6%84%9F%E4%B9%8B%E4%B8%89.html
公元七五七年,安史之乱中雎阳(今河南商丘)被围,城中粮尽,因雎阳处于唐代江、
淮的租、庸运入中原地区的中枢,守将张巡与许远决定不弃城,为解决粮食问题,他们
以居民为食,期待援军来临。据《旧唐书》列传一百三十七的张巡传记载当时雎阳守军
所食人数为“所食人口二三万,人心终不离变。”
这样的人间地狱在中国历史上绝非第一次出现,早在《史记-宋微子世家》中已经记载
,宋文公十七年“楚以围宋五月不解,宋城中急,无食,华元乃夜私见楚将子反,子反
告庄王。王问‘城中何如?’,曰‘析骨而炊,易子而食。’”孟子曾经说过“民为重
,社稷次之,君为轻” “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也”。何以从春秋战国
时代开始即有如此深厚民本思想的中华文明,会发生这样的惨剧?
张巡死后,唐肃宗追赠他为扬州大都督,并“官其子孙”,然而此事在当时即引起争论
《资治通鉴》同卷即载有“议者或罪张巡以守睢阳不去,与其食人,曷若全人”,张巡
的友人李翰即为之作传辩护,上表肃宗“巡以寡擊眾,以弱制強,保江、淮以待陛下之
師,師至而巡死,巡之功大矣。而議者或罪巡以食人,愚巡以守死,善遏惡揚,錄瑕棄
用,臣竊痛之!”并指出张巡本意并不愿食人。是否褒奖张巡的争论才稍稍平息,唐宪
宗时韩愈更是高度评价张巡与许远“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
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后人如文天祥、王安石、丘
逢甲等都曾写诗赞颂,王安石赞颂他“就死得处所,至今犹耿光”。 在雎阳、韩愈呆
过的潮州、湛江、合肥、浙江、台湾等地都有奉祀张巡与许远的双忠庙,这些歌颂及奉
祀,都是强调张巡对国家的忠义、对敌的勇敢与谋略。如果为保全“天下”,可是以无
辜的百姓为食,这天下,只是一家一姓的天下,是君主的私产,则百姓沧为为君主争土
地、交纳租庸的工具而已。韩愈自称上接孟子的道统,又怎么能违背孟子的教义呢?究
竟孟子的民本思想将百姓、君主置于何种地位?
虽然双忠庙林立,赞词代出,但后世对此事的异议一直未息,如王夫之虽然高度评价张
巡守雎阳保江淮之功,对他食人行为的评价是“若巡者,知不可守,自刎以徇其城可也
。”守孤城,绝外援,粮尽而馁,君子于此,惟一死而志事毕矣”,“过此者,则愆尤
之府矣,适以贼仁戕义而已矣!无论城之存亡也,无论身之生死也,所必不可者,人相
食也!”“其食人也,不谓之不仁也不可!”并担心李翰为张巡的辩护,会导致“后世
之贪功幸赏者且以为师,而恶流万世”,对于张巡 “唐室之可褒,君子不忍言”,他
认为张巡在粮绝之后个人为君主尽忠即可,不能延及无辜;是否这些思想才符合儒家民
本思想的本意?
民本思想起源于《尚书》“民为邦本,本固邦寧”;《左传》更是说“天生民而树之君
,以利之也”,这种以人民为政治之主体的思想经孟子发扬光大,自秦始皇一统天下之
后,法家以民为君主之生利工具的思想得势,但因儒家的民本思想符合人性,故历经二
千年而不绝,清初宗羲说“天下为主,君为客”,近人谭嗣同更是提出“因民而后有君
,君末也,民本也”。这些民本思想对中国历史有相当的
贡献,从道德上从君权形成限制。可是,这些思想是否否定君主的存在呢?还是只是追
寻“开明的君主之专制”?为何自《左传》有“上思利民,忠也”,但后世仍强调对于
君主之国的忠诚高于百姓呢?又或者说是否在儒家的民本思想上,存有这样的尊君的根
源?
诚然,孟子问过齐宣王“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明揭暴君可杀之义。说过“左右
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其贤,然后用之
。”这是明显的以民为主体的政治思想,然后他的政治思想仍是君子治理的理想,是從
“君”的地位來為“民”想辦法,不出君道,雖有民為本、民為貴的思想,提倡仁政,
都是自上而下的惠济百姓,并未提倡由民做主,“民”始終處於消極被動的地位,他强
调的是“君道”,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君
由天授,“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是在圣君贤相的统治下的民
本思想,是“重民”“贵民”,并非民为天下之主,仍不脱“教民”“养民”以期改善
当时的虐政,期待致君为尧舜。
唐朝,历经魏晋南北朝的这样的儒家思想衰微的乱世,民本思想如当代历史学家金耀基
所论处于低沉期,转而接近法家尊君抑民,韩愈,虽然自称上接孟子的道统,但在《原
道》中公然说“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
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
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这是公
然的将君主、将天下的重要性置于百姓之上啦。
黄宗羲是亡国遗民,思考明朝所以亡国之缘由,著成《明夷待访录》,陈述其政治思想
,他对明代政治弊端的分析则认为是君职不明,以天下为私产,“古者以天下为主,君
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
得安宁者,为君也。”、认为明代废除宰相,未对君权进行限制是祸害的根源,认为“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他的解决方案也只是破除“君为臣纲”之迷信
,提出合理的君、臣、民关系。他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为天下,非为群也
,为万民,非为一姓也”;感叹“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
设君之道固如是乎”,他所欲改进的仍是“君道”,他的理想仍是贤人政治的理想,以
使百姓可以“自利”;并未否定君主存在,也并非提出以民为主,仍只是孟子提出的“
贵民”。
正因为中国古代占主流的民本思想中,虽然提出民众是政治的主体,为政者应当“养民
”,但是这些思想的政治目标旨在寻求明君,防止虐政,只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仁政”
理想而已,立君是为民,使天下安宁,注重天下民生,“天下”仍在首位。虽不重人君
之“身”,即具体的君主为何人,但仍重人君之“位”,仍然维护君主制,那么在如雎
阳围城这样的非常时刻,且安禄山与主要的叛军将领多为没有文化的非汉族,捍卫天下
及华夷之分,身为忠臣的张巡做出为了唐室天下的安危而以百姓为军粮的决定,并不为
奇,后世各地的双忠庙、文人雅客颂词也在势所必然啦。
柏杨曾经举美国和墨西哥战争时阿拉姆城为例,当时守城主将大卫克拉克先疏散没有战
斗力的老弱妇孺,然后征求志愿军与城共存亡。他说“阿拉姆之围,可歌可泣,睢阳之
围,我们没有歌,只有泣,那是已瘦成一把骨头的女人和孩子们,被暴官们宰杀时痛彻
骨髓的哀泣。中国人没有生命的尊严,在恶君凶臣、强盗匪徒眼中,一文不值;就是在
所谓圣君贤相、忠臣义士,以及高级知识份子眼中,也不过是使他成功的一种手段。每
一思及,悲愤交集。”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unidentified_title民本
凤凰卫视台长刘春:核泄漏很严重炒食徐锡麟心脏的人是谁?
朱令的另外一首译诗张凯帆回忆录
儒教其实是孟教说夏朝是周人编出来的朝代尽管漏洞百出
[合集] 儒教在现在中国是无本之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真的靠这九个字称霸天下? (转
俺的十大伟人讨论状元多无聊,还是讨论大牛人吧
[合集] 古代夷三族的规矩的变化兔子悲愤张巡吧
天下为公的为是is还是for的意思?(wei2 or wei4?)草船借箭为什么是骗小学生的,继续科普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张巡话题: 天下话题: 思想话题: 民本话题: 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