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这条路有多难你知道吗?评南京大学梁莹事件
相关主题
南大教授梁莹涉学术不端被校方调查 称已提出辞职方舟子有没有一篇发表在美国英语杂志的代言转基因的论文
“404教授”梁莹获七项处分?知情人:图片系警示会展示我们假设你10年前写了一篇科研论文
教育部梁莹“青年长江学者”称号,处罚还没完的这篇文章一定火!
青年长江学者与她“404”的论文:学术成果陆续被从网上删除南开大学长江学者10余博士生未发论文学位被卡
国内思想周报 梁莹的起与落又见公制:媒体称部分美国小学生报告堪比中国大学生论文
【Finish】 中国学术评价体系剧变在即,SCI即将成为历史美国小学生“研究报告”堪比中国大学生论文
不看sci论文了,鳖国领导打算如何考核千老?[转] 科学新闻没告诉你的那些事儿
关于唐骏在日本的一些材料   作者:johnlaw[转] 99.99% 的生物学实验都不靠谱吗?为什么?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梁莹话题: 65532话题: 论文话题: 导师话题: 南京大学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c*********d
发帖数: 9770
1
原创:李华芳 读品贩子 微信号 dupinfan
功能介绍
贩卖知识的N道贩子
本文回顾南京大学梁莹事件,管窥一斑,试图回答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为何针对梁莹的
层层考核都失败了?二是学术界应该给梁莹第二次机会吗?
1. 一篇系统性失败的论文
根据中青在线王嘉兴的一篇报道《青年长江学者与她“404”的论文》,梁莹早在苏州
大学念硕士期间,就抄袭缩写厦门大学陈振明2001年的论文《转变中的国家公务员制度
——中西方公务员制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及其比较》,然后连题目都没有改,就发表在
2002年的《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上,这篇文章在维普期刊网上已
经不可见(404)了。
但这是一篇“系统性失败”的论文。首先,这篇论文还有一位苏州大学的合作者,叫刘
伟红,但这位位列第二的合作者对这篇“几乎全文抄袭连标题都懒得改动”的文章,没
有提出任何异议,堂而皇之地将自己的名字列在上面。这一例子在学界就算不能制霸“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榜单,进前十总是没问题的。
其次,当年《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编辑们居然就让这么一篇抄袭的文
章发表在自己的期刊上了。期刊声誉与未来兴衰紧密关联,不容小觑。尽心尽力的编辑
往往把经手的每一篇文章都视同己出。但很显然,《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的编辑们并不以此为意。相反,他们勇于展示自己的不专业,不认真,不负责。
最后,梁莹从苏州大学拿到硕士,转到南京大学念博士。苏州大学把住了自己毕业生的
质量关吗?当然也没有。文章抄袭,不管从哪个角度说,即便不开除的话,硕士是肯定
不能给了啊。现在搞得硕士学位跟白菜快要烂了似的。
从合作者,期刊编辑,到苏州大学的老师,但凡有一人注意到梁莹早期的学术不端的问
题,及早介入,劝其悬崖勒马,或许结局就大为不同了。这一篇抄袭论文,只不过是层
层考核体系失败的一个例子而已。
2.层层考核为什么失败
第一个问题:博士导师何以未能识别劣质博士?
但梁莹事件体现出的系统性失败比上面指出的要严重得多。首先,先作为梁莹的博士培
养单位而后作为其用人单位的南京大学,在考核上是双重失败了。周其仁以前写过一篇
《考核学生质量的困难》,解释过何以考核学生有没有学到知识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比
如说一个博士写一篇题目很大的博士论文,例如“农村市场化”之类的,到底从什么角
度我们能拍着胸脯说这个博士是货真价实呢?是博士论文部分章节发表了?还是论文评
上什么奖了?
我们说博士质量考核,或者更广义的学生质量考核,都面临知识产品考核的困难。也正
因为困难,所以才有层层考核,希望用一整套体系来保证考核是有效的。而从经济学的
角度看,考核到底由谁承担成本,会极大影响考核的有效性。
梁莹博士毕业的时候,博士导师黄健荣肯定要承担考核的成本,或许还包括一些同学的
口碑评价,接下来是学校,教育主管机构,以及用人单位,这是一连串的考核。与本科
阶段教师通常难以因材施教不同,博士阶段导师常理上会与博士生有更长时间的接触,
因而也更有机会解决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问题。也就是说,这梁莹要么“路遥知马力”,
要么“日久露马脚”,是什么样你黄健荣总能知道的。
博士导师考核当然也可能出错,例如说三年里面授机宜的次数屈指可数,那么完全就可
能看走眼。但还有博士论文这个产品的质量可以看。当然,导师也可能十分繁忙,忙到
没有空通读全文,那自然就不能有效考核。
那么黄健荣是不是属于这种情况呢?如果你这么揣测黄老师,黄老师将会用和梁莹合作
的论文啪啪打你的脸。
据不完全统计,仅2004年,两人就合作在《社会科学》杂志发表了《构建问责制政府:
我国政府创新必由之路》,在《南京社会科学》杂志发表了《论问责新政:多维理论之
考察》,在《江苏行政学院学报》发表了《建构我国的问责制政府: 理论基石及路径选
择》,以及在《学海》杂志发表了《论我国第三部门的成长与社会资本的构建》等文章。
这么说,黄健荣应该是知道梁莹的“能力”的,而且行为上也并不反对这种制造论文的
模式。当然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以南京大学之大,出几个不负责的博士导师,
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只是这黄老师大概是进一步把梁莹往坑里带了一把。
第二个问题:南京大学出了什么问题?
如果导师的考核无效,那么学校对导师总该有点作为,约束约束。而且南京大学作为国
内还算有点名气的大学,面临国内同一档次学校的竞争,多少也得顾点颜面不是。会这
么想的,估计是南大学子或者校友。但你们万万没料到学校不要脸起来,那可是比人厉
害得多。
南京大学是国内高校里很早就意识到数字排名的“好处”,尤其对梁莹所在的社会科学
来说,南京大学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那可是一家垄断性的机构。每当该机构
发布年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收录集刊目录》,那绝对是震
动国内社会科学界的大事。
这也导致了南京大学的领导在整体治校方略上,更倾向于数量而不是质量。因为毕竟数
量容易看,而且领导也会偷懒,上行下效,效果怎么说呢?当然,只要你有具体的数字
指标,中国人是很善于达标的。
所以一开始是效果好得不得了。南京大学在当时的校长曲钦岳的领导下,实现了排名大
跃进,这和数字导向有很大的关系。但这玩意儿就和吸毒一样,短期内很爽,一旦上瘾
就难戒,而且长期上后果很严重。近几年的学科评估,南大估计自己也不好意思了,本
来勉强也能算个A货的,现在连B都不值了。所以南京大学再提发了多少文章量,浙大复
旦等周边高校就要忍不住笑出声来。
当然,也正是这种数目字管理导向,南京大学作为雇用单位在招人环节的考核上也放水
了。根据王嘉兴的报道,梁莹2009年进入南京大学任教时,并不是人人赞同的。不同意
见就认为年纪轻轻发表量巨大,换句话说就是水分大,加上没有有分量的研究成果,怎
么能到南大任教呢?这些认真的教师们估计人微言轻,所以梁莹还是凭借数量优势入选
。仅2003、2004、2005年,梁莹就分别发表论文22、11、17篇论文。
当时的社会学院院长周晓虹自己也承认是考虑当时社工系(梁莹所在系)总体科研能力
弱,而梁莹科研能力强,所以得以入选任教。也说明周晓虹都被南京大学的数字导向考
核带偏了节奏,认为数量多就是科研能力强。
按照周的水平,原本不该如此。邸利会在《知识分子》发表的《南京大学教授被爆多篇
论文涉嫌抄袭》一文中提到梁莹从南京大学博士毕业之后,曾经向谢宇申请作博士后,
但被谢拒绝。谢的理由是论文质量很差,所以没有要她。但梁莹依旧得到了一个到芝加
哥大学作访问学者机会,赵鼎新则澄清此事与他无关,因为他与梁莹通过几次邮件,感
觉实在不好。而香港科大的吴晓刚在回忆梁莹的一篇投稿时认为,“最基本的东西都没
过,乱做一通。”可见,社会学界的大佬们对梁莹的认识还是清醒的,但则也可能得益
于他们作为旁观者而不是南大局内人的身份。
所以南京大学的问题在于错把手段当目标。本来数字排名量化考核,都是为了提升大学
的品质,而现在变成一切围绕数字排名和量化考核打转,连招聘进人这么重要的决策,
也无视内部教师的反对,闹出梁莹事件也是迟早的事。
南京大学最近几年的表现,是高等教育领域“溃败”的一个典型案例。对于南京大学来
说,所有不能用来提高“排名”的人和事,显然也就不那么重要。比如说梁莹除了学术
不端外,教学事故频发,但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理。归根结底,无非是上课好坏对南京
大学的量化考核来说,无足轻重。大学之根本在于师生教学相长,梁莹连教最基本的课
程都是能偷懒就偷懒,无非也是和学校领导层沆瀣一气,认为“教学生”这事与排名大
计关系不大,所以才敢漫不经心,才敢为所欲为。
你说这是梁莹的问题,但这难道不也是南京大学的问题么?如果作为招人单位的南京大
学本身对人才的考核是扭曲的,那么这种扭曲之下,就难免造成在苏州大学念硕士在南
京大学念博士的梁莹,参照“扭曲的标准”来打造自己。如果论文数量是招人单位最看
重的,那么梁莹们就会前赴后继提高自己的论文数量,而不会或者较少考虑论文质量。
常理上,但凡学校校长书记们有些许爱校之情,多多少少会爱惜自己学校的名誉。然而
,多少校长书记只是贪恋行政级别而已。你难以期待官员会为“大学声誉”这种长期产
品负责,自然是越快越好,撸起袖子恨不能一天就搞成“双一流”。所以这种奇怪的“
官”管大学体制下,指望官员良心发现,关心大学声誉,怕是还不如指望韩春雨作出诺
奖级贡献呢。
所谓系统性失败,是一连串的失败,从教育学生到招聘老师,每一个环节都失败了。
3.她不是一个人
但这并不是故事的全部。纵使学生失败靠导师,导师失败靠大学,南京大学失败,尚有
教育主管部门把关不是?
根据公开履历显示,梁莹从2009年入职南京大学以后,2010年被评选为江苏省高校“青
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11年度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4
年度被评选为首届江苏省青年社科英才,2015年度入选首届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
2016年度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助,2017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也就是说,地方上的主管部门和教育部及中组部都没有发现梁莹造假的问题。而梁莹那
些从数据库里消失的论文,恰是她“成功”路上的垫脚石,但主管部门显然也没有对梁
莹进行有效考核。
当然梁莹和南京大学也不是个案。根据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的相关研究,2017
年全国科研机构有400篇论文被国际知名期刊撤稿,撤稿最主要的原因是学术不端,占
到了总撤稿数量的75%以上。而南京大学在这个论文撤稿榜单上,甚至都没有挤进前20
名。
层层考核失败,却又单纯以数量考核为导向,那么一级级往下溃败就在所难免了。甚至
有些人尚未踏入大学校门,却已经泥足深陷学术造假。2018年夏,河南省郑州一中有家
长质疑自家孩子的高考答题卡被调包,这个事件闹得沸反盈天,不过河南省纪委监察委
调查之后最终认定考生答题卡均为本人书写,不存在调包现象。
但这个事情后续发酵,令人大跌眼镜。其中一位涉事苏同学通过北京师范大学自主招生
初审的论文,被发现涉嫌抄袭。苏同学的父亲大言不惭:“天下论文一大抄。”而且苏
同学的父亲不以为耻是有“底气”的,因为郑州一中还有四位同学的自主招生论文也是
抄来的。
从清华大学跳槽到普林斯顿大学的颜宁博士最近在微博上说她招学生的时候,从来不会
把本科生有没有发过论文当做一个标准。是的,除了少数天才,本科生发论文那不是注
水文章是什么?更不用说高中生发论文了。但超过20个国内顶级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简
章里,堂而皇之地将此作为一个标准。你说到底谁扭曲了呢?
4.梁莹们会不会卷土重来
我在好几个微信群里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一个犯错误的学者改过自新,学界是不是
应该给第二次机会?毕竟罪犯都有第二次机会,学术造假离杀人放火到底还是有点距离
的。
甚至有个别同行表示,学者悔其少作,难道不应该再给个机会吗?但是有瑕疵和出错的
作品,与抄袭作假的作品,是有本质区别的。我个人觉得学者悔其少作,与梁莹处心积
虑地掩盖自己学术不端行为,是有十分重大的差异的。悔其少作很正常,你小学时候写
的高分作文现在拿出来看,自己都可能笑掉大牙。在学术生涯初期,发表的文章有瑕疵
,甚至出错,你通过后续的发表来加以改进,这个是很自然的过程。
但系统性删除自己作假的文章,试图毁灭自己学术不端的证据,享受现有荣耀但不承担
责任,我不觉得学界需要给梁莹个人第二次机会。你不要说学术圈里的人妒忌心中,这
放在哪一个普通人面前大家都会心里不平衡。
梁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辩称:“我这条路有多难你知道吗?”通过学术不端累积获取资
源,拿了各种奖项科研基金,你的“难”相比起那些因为你弄虚作假占用公共资源而苦
苦挣扎的学者的“难”,简直不值一提。
事实上,梁莹2016年还在《改革》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跨学科研究的学术诚信与学术
规范》文章,里面写道:“跨学科研究从开始启动到中间探索,最后到对其成果的评价
环节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学术诚信的践行情况和学术规范的遵循程度。”说得我都差点信
了。
这么一条长路走过来,梁莹有无数次改正的机会,但是她放弃了。因为她觉得“难”。
“这条路有多难你知道吗?”是一个情真意切的问题。但我也想问:从梁的失败,到黄
健荣的失败,到南京大学的失败,到教育主管部门的失败,走这么一条系统性失败的道
路到底有多难,你可知道?
如果没有触动,单纯认为这是梁莹的问题,全让梁莹背了锅去,也未免太过避重就轻。
学者如果不能认真对待同行评议,大学如果不能实行大学本位还是官本位,教育主管部
门如果还是数字出政绩思维,那么梁莹们卷土重来不是未可知,而是肯定的。
那么到底要怎么做才能防止梁莹事件重演呢?反思梁莹事件,我们当然在诸多环节也有
改进的余地。首先,本科生发论文这件事,要重新思考一下具体的意义在哪里。对待本
科生的考核,不能一门课仅仅依靠一两次考试或者写一篇期末作业,而是要均匀分散到
每一周去。这样自然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但说实话,现在难道不正是一个契机反思一
下未发表数量论么?当然你也可以专设研究岗。但教师教师,天职之一就是好好教学生
啊。
其次,硕士博士论文的考核,导师如果把不住关,就应该彻底取消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
间的招考资格。学生进来,导师本就要花心血栽培,学生才尊师重道,师生才教学相长。
最后,要建立起学术共同体,要形成真正的同行评议。这不仅仅是说有那么一套制度摆
在那里,而是说要有好几代学者的实践,最终内化到学术研究和评价的每一个环节里。
小结起来,就是要“学术本位”。搞学问的事,让那些学者们去共同治理,去相互竞争
,去去芜存菁,而不是围绕个别领导的喜好打转。但正如前面分析的,层层考核失败的
体系里,说一句“学术本位”又岂容易哉?改革开放四十年,连“企业本位”都做不到
,更不用说“大学本位”和“学术本位”了。治标不治本,学术腐败只会花样翻新而已。
最后,我觉得还必须清楚强调一件事,就是学术本来就是“难”的。天下本就没有轻松
的学术之路,你梁莹是以为施一公和颜宁轻松?还是以为批评你和你划清界限的社会学
前辈们像谢宇、吴晓刚、赵鼎新们轻松呢?所以这才需要天下的好头脑,为人类知识的
一点点进展,殚精竭虑。这才是“难”应该有的意义。
精选留言
写留言
21
王丽
你的文章很犀利,但请不要根据你的揣测去中伤她的导师!今天的确有很多不负责任的
老师,但黄老师不是这样的人!南大公管学院的老师和学生都知道,黄老师对待学生是
很认真严厉的,而且老师本人学术作风和人品都很端正!他不需要也不会依附或者纵然
学生如此犯错!黄老师们下的硕士、MBA和博士学生,每年在读的一共有二十多人,作
为博士导师,他除了承担本科生上课外,每年还要辅导至少四人以上的硕士或者毕业论
文,导师不是学术检测仪,他主要审视的是自己学生论文构建和观点的问题,至于是否
抄袭,尤其是学生发到期刊网上的论文,任何一个硕导和博导都无法做到一一检查和验
证!最后能检验的是软件和期刊单位!今天的社会,每一个流程、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关
的机构负责,你可以指责,但不能妄加揣测!我在这里就想问作者一句:你在写这段话
之前,你了解黄老师吗?你去南京大学调查过这位老师的风格和人品吗?如果没有,请
不要这样妄加中伤一位勤恳教学、人品端正的老师!学生的错误不应该让老师跟着挨骂
,如果你是文化人,应该懂得起码的尊师重教!
129
作者
如果“导师不是学术检测仪”,就不配做导师。真的。
8
王丽
作者如此精辟分析出“系统性错误”,进而将矛头指向南大,我觉得作者还可以再胆大
一些,所谓系统应该不止南大,南大归教育部主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自科基金项目
又有专门委员会管理,作者的视野难道不应该如你的意气一样奋发向上吗?是不敢、有
所保留?还是骂人找软柿子捏?一个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学校,这个学校至今仍在为这个
社会服务,这个学校至今仍有很多砥砺前行,在学术和教学领域贡献卓著的老师;一个
是认真教学、严于律己的老师,就因门下出了这样一个学生,也要连带着被骂?面对一
个在教育领域奉献多年的老教师,面对一个在中国教育文化领域作出很大贡献的高校,
请你这个文化人放低自己的姿态,拿出对老师、对学校应该的谦卑,拿出一点实事求是
的精神,认真了解和调查以后再说话!因为你没有权利对旁人无端指责和中伤!做任何
事情之前先考虑自己是否伤害他人,或者对他人造成不必要的影响,这是一个文明人最
起码的道德品质!
92
作者
是的啊,不都说了嘛。希望你不是黄老师门下弟子,不然我对他的印象要更差了。
6
王丽
很负责的告诉你,就是因为通读了你的文章,才负责人地说你是吃柿子找软的捏!梁后
来被评上的项目和名头很多,你敢一一指摘那些评审机构吗?大学就是一个教书育人的
地方,它不是公共政策的出台机构,也不是评审机构!所有环节里面,他的确是最好捏
的一个,而且大学是人文机构,不屑与人计较!作者很聪明!
77
作者
啊,就你这种理解力,不打250块钱,我是聊不下去了。
3
王丽
作者说“导师不是学术检测仪”就不配做导师?那我就请教你三个问题:第一,世界上
哪个国家规定导师要具备学术检测仪的能力?第二,如果导师可以荣任此项任务,那么
人们为什么还要发明学术检测仪这样的软件?第三,试问国外大学教师是否也承担此类
“火眼金睛”任务?我个人愚见,导师职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在学术上引领学生,在
这方面,黄健荣老师和南京大学的诸多教授都是在身体力行!今天举国科研体制如此,
唯科研、唯论文,什么样的制度导向造就什么样的社会行为,这就是制度的导向功能!
试问作者,仅南大如此吗?坦白讲,全国高校莫不如此!在今天,高校老师承担着各种
任务,我相信有很多人不认真教学,但黄健荣老师始终是一个认真负责的老师,我建议
你去南大调查一下!体制的责任归体制,南大的责任归南大!作者如此意气奋发,不应
该止步于批评南大,应该去思考一下更高深的层面!我期待作者更有高度和见地的文章!
73
作者
说实话,国外大学这种学生早筛出去了,哪里还能到博士阶段?另,导师当然承担这种
任务,火眼金睛怎么说呢?先是看学生适不适合搞学问吧。比如说你吧,连我的文章都
没有读完,就上来喷了。我止步南大了吗?还更高深层面,就这么件破事儿有什么可以
高深的?
44
李梵輔
如果导师连学生的论文都不检查,就跟学生一起署名发论文,只有两个可能,一从来没
参与论文写作却认为跟学生一起署名发文是天经地义的,二看了论文知道论文质量却觉
得“天下文章一大抄”、认同梁的造假行为。楼上的王丽,你说呢?还有,要分清指责
、中伤与批评,你认为不应该殃及池鱼,但我们现在压根就不认为梁的导师是“池鱼”
,因为导师失察有责任、联合署名发文也有责任。 至于为什么要把批评止步于南大和
导师,大家心里都心知肚明。你说的再上层的建筑有没有问题,大家也心知肚明,但适
不适合在这个场合这个时候讨论,大家也心知肚明。如果你希望扩大讨论范围导致这篇
文章被封,估计你要失败了。作者的讨论和回复还是比较克制和理性的。
24
亚林
梁是惯犯
20
赵庆明
可怕的是,梁莹们靠抄袭发表大量论文后,还以为自己真的成了大咖级专家学者!工作
中遇到不少头衔唬人、专著等身,开口却极为外行的教授!
16
🐳
这时候不得不提到国外的论文审核技术了,在加拿大读本科,每一篇论文都有一个审核
网站,排除相似语句。 如果在国外学术造假,真是一世清誉都不会再有。学生作弊都
要入档案开除,何况论文造假?
15
清心(Lisa-wang)
好文!看见作者说你也差点相信梁莹的诚信,我噗嗤笑出来了,要不是从头到尾的看这
篇文章,我会以梁莹为道德榜样。
13
杨曦
为什么她的论文能发出去?重复率没有要求吗?现在发文章很难才对。
13
天艺老刘
当年林语堂论读书说:近来常听见贪官污吏到学校致训词,叫学生须有志操,有气节,
有廉耻;也有卖国官僚到大学演讲,劝学生要坚忍卓绝,做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
丈夫。现在的学者如梁莹者也不妨多让。
13
贾葭🐒
南大知名校友来转发一下。华芳兄所言甚是。
8
唐人街2018
分析中肯,一语🇨🇳
5
圣博
我们发表文章总是不能把真话说完,也够郁闷
2
小船
请问怎么加你的公众号?
2
作者
你好: 一般来讲,你需要告知尊姓大名,简单介绍。然后解释一两句为什么要加我公
号。这样也避免我一头雾水。 祝好。 李华芳
2
阳平坚
看第一条洗地留言,实在没药可救了
2
小小苏
作者说得对,查造假就该和查酒驾一样,查到一个重罚一个,别跟我扯谁谁谁更严重没
抓到。
2
壮志凌云腹肌猫
发表的小论文正常导师都会粗略地过一遍提出相关的修改建议,而如果是毕业论文,我
相信没有哪个老师会不在意论文质量直接同意进入答辩流程,而这之前的预答辩或者汇
报返修的一个过程足以看出文章是不是东拼西凑甚至是抄袭的,因此论文的导师有着不
可推卸的责任
1
陈小瓜
梁的导师有很大的责任。不是没责任,而是责任非常大。
1
陈小瓜
导师当然要担责任的。导师署名与学生发文章,有利益时捆一起,出事了说自己无关,
这可以么?
1
laonong
没有那个黄老师,也就没有今天这个胆大妄为的梁颖,也没有那个糊涂到极点的王丽。
黄老师一生所为,难道是要败坏学术?这样的老师,不光南大有,大江南北还有不少。
难怪我国学术不昌,悲哉!
1
有爱有家
做人哪有不难的?!人生的意义就是战胜艰难!梁莹的难,难在弄虚做假。他的导师们
难,难在桃李芬芳,学校的难,难在硕果累累。结果呢?导师臭了自己,学校被梁莹拖
累。冤吗?!说白了,大家都一个利字。做个婊子不伤大雅,关键是做了婊子还要立牌
坊。婊子可做不可讲,讲了不但惹了导师的利益,也毁了同门师兄师姐的利益。谁愿意
说错。
1
怀抱观古今
学术造假,确实是一个大问题。让那些埋头苦读的学者心寒,造假可以视同走私军火。
1
直心
导师有很大的责任呢。学术极端功利化导致的。
1
不锈
抄袭确实很可怕,不能姑息,一年20多篇文章,怎么可能,质量肯定不高。
1
Li Jie
楼上那位王丽是南大的高级黑吧
1
周毅
“黄老师们下的硕士、MBA和博士学生,每年在读的一共有二十多人”这样的老师有何
资格说严谨治学?
一片光榮的葉子
南京李志说的对,都是些沽名钓誉的xx,哪个行业不难?这是学术不端的理由?
黄小彤
这种系统性(结构性)病灶不除,似乎羞于谈及创新。但这病至少有近500年的时间了
,据查自宋没以来,能够影响世界文明发展的创造中就没有了瓷国人的份了。这种活力
殆尽系统腐化的病能治的话早治了。为它谱好葬歌,让它更好地活在记忆里,或是我们
这几辈人还能干的事情。
十口非古叶
目测有人替梁莹洗地,可耻。
唐平
此文应该引起学生、老师、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甚至全社会的思考,在每一个节点都应
该有防火墙防止和识别学术不端、抄袭、造假,而不是指责该文作者,有王丽这样的是
非不分的和事佬和搅局者,就有千千万万个一蒙到底的梁莹。
中尹
从那个给黄教授擦屁股的人的言辞就知道这些人的学品与智商
墨墨
我们这么差的学生,基本上三本水平了,毕业论文要求还贼高,有可能吗
李梵輔
黄可能是为南大为学生付出了很多,但这与他在梁事件中有错误并不矛盾。除了南大,
其他高校和学生可能也有这方面的问题,但这与我们讨论梁事件、批评南大和黄也不矛
盾。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都是如此的吧。
J****i
发帖数: 470
2
竞争太激烈,不造假没法脱颖而出。
L**********g
发帖数: 498
3
谁造假厉害谁牛逼,造假被发现说明火候不够

【在 J****i 的大作中提到】
: 竞争太激烈,不造假没法脱颖而出。
n**d
发帖数: 9764
4
太难了可以不走,饿不死吧?
典型的做婊子立牌坊。

【在 c*********d 的大作中提到】
: 原创:李华芳 读品贩子 微信号 dupinfan
: 功能介绍
: 贩卖知识的N道贩子
: 本文回顾南京大学梁莹事件,管窥一斑,试图回答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为何针对梁莹的
: 层层考核都失败了?二是学术界应该给梁莹第二次机会吗?
: 1. 一篇系统性失败的论文
: 根据中青在线王嘉兴的一篇报道《青年长江学者与她“404”的论文》,梁莹早在苏州
: 大学念硕士期间,就抄袭缩写厦门大学陈振明2001年的论文《转变中的国家公务员制度
: ——中西方公务员制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及其比较》,然后连题目都没有改,就发表在
: 2002年的《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上,这篇文章在维普期刊网上已

h**c
发帖数: 1979
5
女猪头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转] 99.99% 的生物学实验都不靠谱吗?为什么?国内思想周报 梁莹的起与落
光凭一篇论文就判定3000w是不够的【Finish】 中国学术评价体系剧变在即,SCI即将成为历史
抄袭这事儿不是饶学的错不看sci论文了,鳖国领导打算如何考核千老?
现在不少faculty制造垃圾论文真是一大公害、要枪毙!关于唐骏在日本的一些材料   作者:johnlaw
南大教授梁莹涉学术不端被校方调查 称已提出辞职方舟子有没有一篇发表在美国英语杂志的代言转基因的论文
“404教授”梁莹获七项处分?知情人:图片系警示会展示我们假设你10年前写了一篇科研论文
教育部梁莹“青年长江学者”称号,处罚还没完的这篇文章一定火!
青年长江学者与她“404”的论文:学术成果陆续被从网上删除南开大学长江学者10余博士生未发论文学位被卡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梁莹话题: 65532话题: 论文话题: 导师话题: 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