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THU版 - 刘西拉--“谜一样的交大教授”向中学生传授秘诀
相关主题
[合集] 蒯大富秘书西拉刘寻一位清华会计专业的男生
转载 史上最强备胎[合集] 09/29 吃包子,包子馅:我最怀念的一位老师
大家没必要做CPEES学位评估了! (转载)[合集] ZZ今天图书馆旧馆见总理小记
有做土木/水利结构或者流机方面的校友吗?公司在招人...一张发黄的课程表,一位英年早逝的老师
寻校友!清华的同学们, 请帮助找一位校友 林华
ZT: opt快到期了。。。请大家帮忙介绍下交通方面机会(或是civiRecommend 一位German doctor--- Budwig ---treat cancer
清华工科的同学你们班有多少改行到IT了清华著名教授张仃逝世 校党委书记胡和平前往医院悼念
IT工程师专场: 资本营运与个人财富也说点Chicago校友活动感触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西拉话题: 工程师话题: 集中话题: 教授话题: 建筑
进入THU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j***h
发帖数: 4412
1
个人感觉交大的土木,或者是学院的气氛并不像电院或者理科那样鼓励出国,尤其是土
木系,记得刘
西拉老师曾经说过,未来的大工程都在中国,最高难的问题也都是中国的工程才能遇得
到,并且解决
的,那么跑出去,去研究并不是最“尖端的题目”似乎就是有点舍本逐末了。而且往往
土木系的课程比
较多,课时比较少,学的东西消化的不透彻,种种原因导致最后的学籍分数会相对来其
他院校高 -
(申请的时候是和全国,甚至是全世界所有土木或者相关专业的申请人竞争的)所以在
没有一定的研
究积累,仅仅凭借学积分,交大土木系学生并不占优势 ---而这个几乎是交大普遍的现
象 - 交大对
于学生的考试分数抓得很近,不会出现普遍高分的现象,但是个人感觉土木系是其中的
典型。
“谜一样的交大教授”向中学生传授秘诀 2011年02月28日11:01 《文汇报》
创新,原来不是人才最重要的能力;系统思维能减少造房子偷工减料的比例;人和
机器人比赛下
棋毫无意义!上周末,“文汇·思源大讲堂”举行第三场讲座,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教
授、博士生导师
刘西拉主讲“如何成为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作为上世纪50年代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的毕业生,刘西
拉用90分钟的时间讲述了他为之“燃烧”了近50年的工程学,让众多中学生听众大呼过
瘾。不要看这
位教授一头鹤发,他的报告还不时蹦出年轻人关心的热点,眼下大热的“人机大战”、
“人工智能”都进
入他的讲稿。学生感言:“这位银发教授知识渊博,表达幽默,难怪是交大校园里谜一
样的人物。”
工程师创造的是一个从来没有的世界
【精彩语录】“一些人把研究讲得天花乱坠,工程师可能拎着包看一眼就走了,因
为这些东西在工
程上用不上。能应用对工程界而言是最重要的。”
如何用一句话说出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区别?讲座开始,刘西拉就让中学生开动了思
考的引擎。他
借用钱学森的老师、国际著名力学大师冯·卡门教授的分析,解释道:科学家是在发现
一个已经存在的
世界,而工程师是创造一个从来没有的世界。“科学家需要发现现有的自然规律,换言
之,他们也受到
自然规律的约束;而工程师不仅受到自然规律的约束,还要受到社会规律的约束。”
工程师受到社会规律的约束中外都有实例。“在上海盖金茂大厦和在纽约盖帝国大
厦,情况就大不
一样。盖高楼要求地基非常结实,纽约的地下是坚硬的岩石,地基难打;上海地下是软
土,地基也难
打,得一直打到四五十米深的着力层上才行。”刘西拉说,以往总说科学家“发现自然
”,工程师“改造
自然”,现在得慎言“改造”,而应转向“使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协调发展”。
在此基础上,他指出了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另一个区别:科学家讲创造性,总谈原创
;而工程师的
要求并非如此。在他看来,不能把科学家要求创造性的东西,硬搬到工程界,那是要出
问题的,是一
个错误的导向。
“以建造载人宇宙飞船为例,是不是所采用的技术都是原创性的最新技术?如果是
这样,总工程师
恐怕不敢随便使用。载人宇宙飞船的技术要求是可靠,因此很多技术就是利用原来比较
成熟的技术进
行集成。集成已有的技术,这在工程界仍然被认为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刘西拉介绍,
工程学的创造性
可以来自革新、集成、移植和表达方面,而这一切有个终极原则:必须应用!
不会合作和适应,创新能力就是负数
【精彩语录】“同样的错误犯两次,就是适应能力太差,这样的人在现在一定会被
淘汰。”
眼下,“创新”一再被摆在高位,不过谈到工程师应该具备的能力时,刘西拉强调
:适应、合作能
力应该排在创新能力之前。
他和学生分享了一个例子:我在清华大学教书时,派了6个教师到上海设计一项工
程。回来后,他
们告诉我只去了“4个人”。我不解,后来他们告诉我:“有个人是个trouble maker(
麻烦制造
者),从生活上和工作上提出了很多要求,以至于小组不得不专门派出一个人来对付他
,所以实际工
作只有4个人。”
合作能力在国内外的工程界都很重要。“不久前,我去参加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的
年会,会议最重
要的报告竟然邀请了特级飞行队队长,不像我们,往往会找院士等来做报告。这个飞行
队长的报告,
就是讲如何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要把一组人变成一个人来保证成功。”
在刘西拉看来,“在工程界,如果你不能适应新环境,不能和周围人合作,你的创
造能力等于零、
甚至是负数。”他给工程师的能力排了序,依次是:适应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和
表达能力。
适应能力并非只是“适应环境”,更多的是指“快速进入状态,找出问题根源”。
这里有个真实的国
外案例:一辆小车掉入河中,需要用吊车打捞。虽然吊车的起重量足够,但是操作的人
没有检查弯
矩,结果小车没上来,吊车又掉入河中。再来个更大的吊车,又掉下去了!刘西拉尖锐
地指出,“同样
的错误犯两次那就是适应能力太差,这样的人在现在是要被淘汰的。”
计算的核心能力,在于“人机分工”
【精彩语录】“聪明人懂得怎么用机器,而不是把机器干的活揽到自己头上,把人
当成机器用!”
当一名工程师,必须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说着,刘西拉教授展示的PPT上出现
了一个三角
形,而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标注为:理论、实践和计算。
过去,知识似乎只被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两种类型,而眼下,刘西拉教授却告
诉现场的同
学,懂得“计算”尤其重要。但作为知识的“计算”,并不是指你经过习题训练后的运
算能力有多强,计
算的核心能力其实是一种区分:哪些问题必须由人来计算,哪些问题可以交给机器去做
。“人
做‘乱’的事情,‘繁’的事情让机器做。如何实现人和机器的合理分工,这才是计算
方面的训练。”
在刘西拉看来,实际生活中,人机混淆的现象比比皆是。“比如现在上演的人机大
战,让电脑‘深
蓝’和象棋大师比赛下棋。我觉得是吃饱了撑的!人下棋,是动脑子给对方设陷阱,机
器下棋,是在下
了一步棋之后快速计算之后的各种可能性,从而作出选择,两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作为一名常年执教土木工程学的大学教授,刘西拉这样概述他对“聪明人”的理解
:聪明人懂得怎
么用机器,而不是把机器干的活揽到自己头上,把人当成机器用!刘西拉也因此告诫很
多沉迷于电脑
的中学生,“你可能喜欢玩苹果电脑,或许你会编很多程序,但衡量你是否接受过计算
机的训练,真正
重要的一点是,你是否懂得人机分工。”
在构成工程师知识结构的“三角形”中,被刘西拉教授看得最重要的,还是实践。
“对一名工程师
来说,不下基层,不接触第一线,只顾着paperto paper(从论文到论文),迟早要出
问题!”刘西
拉说。
第六代工程师,系统工程思维很重要
【精彩语录】“如果光盖房子就得到收入,施工方一定会偷工减料。但如果系统地
考虑问题,要求
施工方必须达到50年不出问题,出问题施工方必须承担修理责任和费用,那么一定不会
出现偷工减料
的房子。”
在谈到当今时代对工程师的要求时,刘西拉以中国传统的杆秤为例:如果要提高这
杆秤的精确度
该怎么办呢?“有教授说,这个很简单,把刻度刻密一点。另一个教授说,我还可以刻
得更密。刻度越
来越密,简直无穷尽。但是这两个人谁都没考虑到这个秤砣是否准——不系统地考虑问
题,不先把秤砣
调准,就忙着做刻度,怎么做都是无用功。”
刘西拉指出,现在的工程师已经进入了第六代,他们既需要有“知识杂交”的能力
,还必须有系统
工程的全局思维。
在2000年华沙世界工程师大会上,把工程师分为六代——第一代是18世纪末到19世
纪中期,以瓦
特为代表的蒸汽机时代。那时的工程师“什么都会”,计算、设计、画图,甚至还要会
制造和修理。第
二代是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工程师开始分专业,比如民用工程中细分土木、机械、
电机、化工四
个板块。第三代工程师是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专业被进一步细化。第四代工程师
是从20世纪
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彼时由于IT技术进入工程领域,系统工程开始兴起。第五代工程
师是从20世
纪70年代到上世纪末,学科之间的杂交出现,有土木工程师研究细胞大变形如何通过血
管壁。
刘西拉介绍说,现在的第六代工程师必须有系统思维,因为社会就是一个大系统。
例如美国曼哈
顿地区有座布鲁克林大桥,这座桥有一百多年历史,已经成为交通瓶颈,但现实是,人
们不能封桥扩
建,因为这座桥所承担的交通作用太重要了;如果重新造一座桥,周边又是寸土寸金的
华尔街,根本
没有可能。解决桥的问题不仅要考虑修建成本,还要考虑整个世界贸易金融区域,如果
没有系统工程
的思维,根本不行。
城市布局,需从“煮鸡蛋”转向“炒鸡蛋”
【精彩语录】“建筑集中,人就集中;人集中,财富就集中;财富集中,风险就集
中。这种从建筑
集中引发风险集中的时代应该终结了。”
2001年,美国发生9·11事件,刘西拉迅速给学生布置作业:分析世贸中心垮塌的
原因,并用电
脑模拟出垮塌过程。刘西拉说,“我们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建筑集中,人就集中;人集
中,财富就集
中;财富集中,风险就集中。这种从建筑集中引发风险集中的时代应该终结了。”
据此,刘西拉把城市发展形象地比作“做鸡蛋的演变”:“第一代是外面有城墙,
里面是城市,这
是‘煮鸡蛋’;然后把城墙拆了,外面是一二三环,这好比一个‘煎鸡蛋’;而第三代
城市,则是把城市
功能分散,建设一个个副中心,这就好比‘炒鸡蛋’。”在他看来,中国的城市发展需
要赶快进入第三
代“炒鸡蛋”阶段。
本报记者 姜澎 唐闻佳 樊丽萍
精彩语录整理
●“我的初中老师曾经推荐我们看一本书,叫《古丽娅的道路》,其中有一句话,
‘让生命燃烧,
而不是冒烟。’现在很多人每天很忙,但他们的状态其实是在‘冒烟’;我希望各位同
学的生命能够像
火焰一样熊熊燃烧,而老师的责任就是要点燃同学们心中那团理想的火焰。”
●“不要关起门来是我们自己最好,打开门来就是别人什么都好,包括建筑。有些
建筑风格我们要
学,但是也要知道这是衰败开始时期的建筑风格。比如在巴塞罗纳可以看到西班牙帝国
最强盛时的建
筑,也可以看到衰落时的建筑,高迪的建筑风格甚至让人出门的时候都心理不舒服,很
别扭。我们再
看鸟巢,感觉非常的复杂,做起来也非常的复杂,用钢量是悉尼奥运会体育馆的5倍以
上。什么叫简
单?林风眠先生画鹤就叫简单。如果说你在工程设计时可以实现如此简练的表达,水平
就很高了。”
●“学生最重要的素质是要有社会责任感,常常听到大学新生说,考上大学,我的
梦想实现了。听
到学生这样说,我很想给他的话打上一个问号。如果人的梦想是考上大学,那么他上了
大学,他的这
一辈子也就到头了。
●“几个月前我到台湾,我在美国的导师在台湾做演说,他演说里放了一张片子,
片子里的人是格
里高利,他于2006年解决了庞加莱猜想,但是他拒绝了马德里国际数学联合会颁发的菲
尔兹奖,因
为‘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还有一个教授也做了同样的研究,要得奖的话要两个人一起得
’。2010年的
数学千禧年大奖要颁发给他,他也同样拒绝了。这种精神正是我们缺少的。”
刘西拉教授为中学生传授如何向一名优秀工程师努力的秘诀。 本报记者 金昊摄
d*****u
发帖数: 17243
2
说得还不错

【在 j***h 的大作中提到】
: 个人感觉交大的土木,或者是学院的气氛并不像电院或者理科那样鼓励出国,尤其是土
: 木系,记得刘
: 西拉老师曾经说过,未来的大工程都在中国,最高难的问题也都是中国的工程才能遇得
: 到,并且解决
: 的,那么跑出去,去研究并不是最“尖端的题目”似乎就是有点舍本逐末了。而且往往
: 土木系的课程比
: 较多,课时比较少,学的东西消化的不透彻,种种原因导致最后的学籍分数会相对来其
: 他院校高 -
: (申请的时候是和全国,甚至是全世界所有土木或者相关专业的申请人竞争的)所以在
: 没有一定的研

l******8
发帖数: 9475
3
刘西拉就不是一个做学问的人.
煽风点火是他的长处. 文革时就是个活跃分子.
j***h
发帖数: 4412
4
[合集] 蒯大富秘书西拉刘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THU/31205119.html

【在 l******8 的大作中提到】
: 刘西拉就不是一个做学问的人.
: 煽风点火是他的长处. 文革时就是个活跃分子.

j***h
发帖数: 4412
5
其中有一位刘西拉同学,是当今国内极享盛名的建筑大师,曾经当过北京《清华大学》
建筑系系主
任,现在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授职务,在学生中享有“最受欢迎的老师”美誉。他
在这次同学聚会
上说,有一次一位同学问他,为这么我们这些人中间至今能够拿到诺贝尔奖金的,都是
国外培养或解
放前培养出来的?他说, 我们这一代人是很幸福的,因为我们见证了中国的历史性崛
起,但是我们这
一代也是“做贡献的一代”。我理解他所说的“做贡献”,指的是我们这代人所承受过
现在年轻人所不能
理解的苦难和折磨。我到网上查查,果然发现刘西拉这样的名家,竟曾经在四川当过扛
水泥包的苦
工。
刘西拉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敢言”,敢说真话。这次聚会上,我们有幸听到他从土木
建筑专家的角
度,评论近期发生的两次大地震。他说很多国家(例如土耳其和智利)在大地震后,都
提高了建筑标
准,因此在后来再发生的地震中,伤亡数字明显下降,唯有我们中国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至今仍停留
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水平上,因此汶川和玉树地震后所造成的巨大伤亡,也和唐山大
地震的伤亡水
平相当。他说这么多年来,我国的建筑标准不是没有提高,但是下面不认真执行,一个
公社书记就可
以批准一栋建筑物。他说汶川和玉树大地震中人民伤亡惨重,政府应为此承担责任。
刘西拉说完话,再用四川话高歌一曲四川情歌《槐花几时开》。
中断了60年之久的童年友情终于恢复了 2010-04-25 ksliu
昨天我在上海国泰大戏院后面的《苏浙汇》酒楼宴请60年前的小学同学,真没想到,竟
有48人(部分
带配偶)出席,坐满4桌。我们这些同学自从1950年毕业后,各奔东西,我与他们中的
绝大部分是60
年来第一次见面,真是太难得了。但是一谈起过去的往事,大家的回忆一下子都回来了。
很多同学回忆了当年在我家花园中耍乐时的“黄金时光”,李道育同学对我进行了“揭
发”:那时我们经
常在花园里“打仗”,用弹弓和小石子当武器弹药,用大汽油桶作掩护。有一次,他们
三人围攻我一
人,正打到火热,我母亲从外面回来,有人一声大叫:停战!刘家姆妈回来啦!李同学
就从掩体后面
伸出头来,被我看准机会,猛然射了一弹过去,打中了他的左面颊,几乎把他左眼打瞎
。此事因我闯
了大祸,至今记得,当时玩得如此大胆荒唐,现在想起来也觉得后怕。李同学还揭发一
事,当年我曾
经把他从台阶上推了下去,让他作了一次滚地葫芦。李道育一向是我最好的朋友,因为
小学、中学、
大学共18年的漫长过程中,他一直与我同校,友谊最为长久,我却不知道他一直受我欺
负。我利用这
次机会,正式向他道歉。李道育同学是李鸿章的后代。
还有好几位同学表扬我当年的“急智”。我们的小学,是一所教会学校,每天中午时分
,全校同学聚集
在饭厅吃中饭,按照规定,饭前必须做祷告。有一次,一位老师批评我祷告时没有把眼
睛闭上,我立
即反驳道:你怎么会知道我没有闭上眼睛?可见你的眼睛也没有闭上。这件事说明我当
年的叛逆性
格,专做不该做的事情,还敢和老师顶撞,因此1956年我进了《清华大学》后,57年被
打成“右
派”,真是活该如此了。我过去的此类行为太多,席间有一位女同学告诉我,她还专门
以我为题,写了
不少文章。她没有把文章带来给我看,想必其中讲我坏话不少。
在比利时当了名医取得很大成功的胡承祥同学讲述他当年离开中国大陆的情景。他从上
海第二医学院
毕业后,当上了医生,正在事业蒸蒸日上之际,他坚决要求全家出国,但是远方只批准
他和儿子出
国,必须把夫人留在国内,目的是希望他回来。当时出国每人只准兑换60美元,他为了
日后生计,吞
下了三粒家传钻石,把钻石成功夹带出国。在国外的经济困境之下,把钻石卖给了他的
一位病人,得
到2万美元,解决了他当时的急需。经过多年的奋斗,他在比利时已经成为一个泌尿科
名医,拥有10
万病例。很多年后,忽然有人来找他,原来就是当年买他钻石的那位病人,这位来客说
,现在我知道
这是你家传的东西,特来归还,胡同学十分感动,说现在的市价已经6万美元,我应该
按照市价收回,
来客说不要,只要还我当年的2万美元就够了。这件事,令胡同学感动到流泪。他说,
国外这一类素质
很高的老外很多,例如他初到外国,经常乱扔垃圾,别人就把他扔出去的垃圾捡起来还
给他,没有人
批评他,只是问他:你是否遗落了什么?往往更令他感到惭愧尴尬。胡承祥同学讲完自
己的故事后,
主动献唱一曲“One Day When We Were Young”,充满激情,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我们的这批同学(含眷属)中,真是藏龙卧虎,什么专家都有,其中有一位刘西拉同学
,是当今国内
极享盛名的建筑大师,曾经当过北京《清华大学》建筑系系主任,现在在上海《交通大
学》任教授职
务,在学生中享有“最受欢迎的老师”美誉。他在这次同学聚会上说,有一次一位同学
问他,为这么我
们这些人中间至今能够拿到诺贝尔奖金的,都是国外培养或解放前培养出来的?他说,
我们这一代人
是很幸福的,因为我们见证了中国的历史性崛起,但是我们这一代也是“做贡献的一代
”。我理解他所
说的“做贡献”,指的是我们这代人所承受过现在年轻人所不能理解的苦难和折磨。我
到网上查查,果
然发现刘西拉这样的名家,竟曾经在四川当过扛水泥包的苦工。
刘西拉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敢言”,敢说真话。这次聚会上,我们有幸听到他从土木
建筑专家的角
度,评论近期发生的两次大地震。他说很多国家(例如土耳其和智利)在大地震后,都
提高了建筑标
准,因此在后来再发生的地震中,伤亡数字明显下降,唯有我们中国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至今仍停留
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水平上,因此汶川和玉树地震后所造成的巨大伤亡,也和唐山大
地震的伤亡水
平相当。他说这么多年来,我国的建筑标准不是没有提高,但是下面不认真执行,一个
公社书记就可
以批准一栋建筑物。他说汶川和玉树大地震中人民伤亡惨重,政府应为此承担责任。
刘西拉说完话,再用四川话高歌一曲四川情歌《槐花几时开》。席间,很多同学起立唱
歌、唱戏,非
常热闹,就连我家大当家也唱了一曲:何日君再来。同学中有几位身患重症,都不知道
还有没有下
次,但是大家都尽情享受今天。
这次集会从早上9点半开始,到下午2点半结束,6个多小时,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这
是多年来我感
觉最好也最高兴的一次集会。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1950年前的小学生活中,同学之
间的关系是最
纯真可爱的,学的东西也是最扎实的;1950-1956年的中学生活,已经渗入了很多政治
,同学之间的
关系开始紧张复杂;1956年后的大学生活,完全淹没在“阶级斗争”之中,不堪回首。
这几个阶段的
变迁,至今仍然对我们这一代人产生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这次聚会中什么都敢说,什么都可以上台面,笑声不断。胡承祥同学说他的众多病人中
有不少男同性
恋者,他以医生的身份,问大家一个问题:男同性恋究竟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竟使越
来越多的人成
为好此道者?我立即接茬,说这也是我久思而不得其解的问题,愿闻其解。胡承祥看到
大家都想不出
答案,卖足关子之后,说他一位同性恋病人告诉他,他们每次性行为,有两次性高潮。
这是怎么回
事?我对此反应比较迟钝,想了半天,才闹明白。
还有一位同学,年轻时是“小阿飞”,15岁时就把一个女孩子的肚皮捅大了,在本次聚
会上被“揭
发”出来,他本人承认,同类事件前后共发生过三次。后来他成为一位诗人,而且专写
爱情诗。座上有
同学调侃他,说他写的诗就是两句话:啊!星星,啊!月亮......这说明他生来就是一
个很浪漫的
人。
我们同学中的能人真不少,例如盛承志同学就是清代首富盛宣怀的嫡传后代。他参过军
,“文革”中当
过军代表,接收过“哈工大”,后来当过“纪检书记”,现在已经全退。他是本次同学
聚会的组织者,一
早6点就从镇江赶来,参加并主持了本次聚会。他的中气特足,嗓门特大,曾经在万人
大会上演讲不用
麦克风。我们过去在学校里接触不多,但是近年来我们成为网上好友,他经常读我的博
客,写评论,
几乎天天向我提供各种有趣的资料。互联网把我们之间的距离大大拉近了。

【在 d*****u 的大作中提到】
: 说得还不错
j***h
发帖数: 4412
6
标题: 说说刘西拉
作者: ymyaymy 时间: 2007-12-22 21:42
最开始是在报纸上读过刘索拉,嗯,别的没记住,只记住是个湿人。 当年在高中,一
听说土木专
业,就以为是当木匠。结果没报土木,亏老了。 再后来,认识了刘西拉,总以为他是
刘索拉的弟
弟。听说是刘老师和他的夫人是中国79年后第一对留美夫妻博士。崇拜呀。 再后来,
他去了上海交
大,清华交大双聘。 有的人,有的专业,就这么错过,而且一辈子再也不可能重逢。
听说刘的小
提琴拉得特好,俺也就只会吹吹口琴,弹弹破吉他。自唉弗如呀。 。。。。。。。。
再后来,俺
竟也做点混凝土, 也做点刘当年在国内攀登B做的混凝土概率耐久性类似的东东。。。
。。。。
作者: osakegoer 时间: 2007-12-23 17:03
第一次听到此名,就有了印象,好人咋起了个这怪名啊! 据说他讲讲混凝土课,先从
压弯构件开
始,不讲轴心受力的拉压问题,不讲无轴力的弯曲问题,因为这是压弯的特例;

据说他主张
全英文授课的;
据说是因为他太爱说了,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向老K,要不早是
院士了; 在
南京见到过他,他老父亲还健在,90多岁了;
作者: xue 时间: 2007-12-23 23:20
刘给我的印象是个真学者!更PF 3k兄年轻体壮,敢超越前人的志向,呵呵
作者: dxd 时间: 2007-12-24 05:56
怎么全是。。。。。。。。,老K继续说,还想多多听些
作者: yayaapple 时间: 2007-12-24 12:39
陈惠发的弟子
作者: twtvke 时间: 2007-12-25 02:06

昨晚还在看陈惠发的书,写的很全。<梁柱分析与设计>
作者: shanbao 时间: 2007-12-25 09:37
刘教授如果在国外的话一定会混得非常好,但问题是在国内.....很多东西都不是学术
强就可以的。
在我的心目中,刘教授一直都是院士级的人马。不过说实在,现在院士评多了,水分也
....
作者: zzh0582 时间: 2007-12-26 08:29
说白了, 国内是封建体制, 这种敢说真话的人, 有棱有角的人, 才气逼人的人, 会让那
些不论是学
术界还是官场的混混小人浑身不自在. 你美国名牌博士有咋了, 俺们土包子院士就是不
评你. 听说
刘当年文革是清华造反派副司令. 这说明, 造反有理, 就是有理!!
作者: truehero 时间: 2007-12-27 05:22
以前教俺结构动力学的老师,他的同学都混的比较好,而他协助其导师完成700万的飞
机课题(90
年),愿效孔孟之道,他的两个观点:置疑一党领导;没有信仰的民族很危险。这近成
了代高帽,穿
小鞋的依据(领导的口才和学术更不上他),他没法,只好出国。君子坦荡荡,小人长
戚戚
作者: runnow 时间: 2007-12-28 04:18
听过刘西拉的讲学报告,学术观点鲜明,好像在美国时就已获奖成名了。
作者: jac312 时间: 2007-12-28 13:34
刘教授观点鲜明,见解独到,这点确实令人佩服,像土木系现在热门的几个专业都是他
作系主任的时
候开设的专业。 他作学问也非常有特点,用他学生的话来说就是,最新的东西我们就
touch一下,
然后就不作了,嗯,以后别人再深入的作,我们可以说这个东西我们几年前就作过了。
呵呵,所以他
作很多东西都非常新,但都不深入,持续性不好。 他由于个人性格问题,确实得罪过
国内的好些
人,所以混的不是很如意,不过现在政协,也还可以啦。 最后一点,他的学生比较郁
闷,直播生至
少6年毕业,普博生一般5年以上,现在在读的有4年直播还没开题的,还有一个8年普博
还没毕业的。
。。。
作者: 义薄云天 时间: 2007-12-29 13:33
了解不多,但同意xfjiang"个人性格问题",会使他得罪很多人。
人无完人啊!
作者: clcwuben052 时间: 2007-12-30 07:28
第一次听刘西拉讲课就非常收益,由其他对一些工程问题的感受对我教育非常深远,例
如他将一些人
不注意根本问题只注意结果的比喻:将称杆刻度刻制的非常精确,却忘记了称砣不准
作者: xjcbk 时间: 2007-12-30 14:21
感觉你是他的学生!
作者: tgy8848 时间: 2007-12-30 22:15
没开题是因为没有课题吗?

【在 j***h 的大作中提到】
: 其中有一位刘西拉同学,是当今国内极享盛名的建筑大师,曾经当过北京《清华大学》
: 建筑系系主
: 任,现在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授职务,在学生中享有“最受欢迎的老师”美誉。他
: 在这次同学聚会
: 上说,有一次一位同学问他,为这么我们这些人中间至今能够拿到诺贝尔奖金的,都是
: 国外培养或解
: 放前培养出来的?他说, 我们这一代人是很幸福的,因为我们见证了中国的历史性崛
: 起,但是我们这
: 一代也是“做贡献的一代”。我理解他所说的“做贡献”,指的是我们这代人所承受过
: 现在年轻人所不能

j***h
发帖数: 4412
7
December 07, 2006 julian
听刘西拉话古
今天合唱排练结束,刘西拉谈兴大发,拉着剩下的我们几个人好好的聊了一大通,当然
几乎都是他在
说。
杨帆说说刘老师是廉颇老矣,我觉得其实也挺悲哀的。。。。。。虽然,其实我觉得他
说的都是正确
的。
清华的学术真的有点儿没落的,前几天老板也说,十一。五的大项目,她都拿不到,现
在系里的老师
都是一个一个单干,虽然是个人能力挺强的(其实,还不是在压榨学生的潜力)不过,
面对资金上百
万的项目的时候,就力不从心了。
清华土木早就不是国内第一了,连世界一流也不是了,研究仅限于按刘老师的话说,就
是钢筋混凝土
上部工程系,即没有深度也没有广度,要名气没名气,要科研没科研,一个个老师就想
着赚钱,唉。
。。。。。
我跟着的同样是一个边缘的导师,搞的是边缘的东西,将来也不大可能为清华争光,唉
,迷茫啊。。
。。。。
12:49 AM
Comments
峤 葛 - Dec. 7, 2006
ft你老板还边缘?
不过清华土木的老师都想着挣钱却是实话,真正能坐下来搞纵向研究的也真没几个了
刘西拉老师的报告 2006-03-28 18:27 毛毛
报告又很多好的观点,可惜目前的国内情况不可能实现。
倒是老师对作为工程师的一些建议值得去思考,尤其是把实践、理论和计算作为工程师的三大基
础的观点还是第一次听到,而且把适应能力和合作能力放在创新能力之上的观念在这个时时刻刻提创新
的社会里不多见,对以后的从业和工作很有帮助。

【在 j***h 的大作中提到】
: 标题: 说说刘西拉
: 作者: ymyaymy 时间: 2007-12-22 21:42
: 最开始是在报纸上读过刘索拉,嗯,别的没记住,只记住是个湿人。 当年在高中,一
: 听说土木专
: 业,就以为是当木匠。结果没报土木,亏老了。 再后来,认识了刘西拉,总以为他是
: 刘索拉的弟
: 弟。听说是刘老师和他的夫人是中国79年后第一对留美夫妻博士。崇拜呀。 再后来,
: 他去了上海交
: 大,清华交大双聘。 有的人,有的专业,就这么错过,而且一辈子再也不可能重逢。
: 听说刘的小

l*****j
发帖数: 5163
8
哈哈,nod
所以每年的土木工程概论的入门介绍都是他上
我们新生129大合唱久练不见效果,个个没精打采病泱泱的样子,刘一来,声如洪钟的
一喊,手一挥(亲自指挥),立马士气就上去了

【在 l******8 的大作中提到】
: 刘西拉就不是一个做学问的人.
: 煽风点火是他的长处. 文革时就是个活跃分子.

g**s
发帖数: 298
9
二十几年前在清华听过他讲座,侃美国经历.印象深的一件事,说美国一老教授事业有成,
退休后开车周游美国,开一半就回家了,觉得这辈子其实也挺没意思的.最后,上升到为祖
国工作才有意义,所以回国了.
l******8
发帖数: 9475
10
刘去交大是否和设立清华工学院有关?
工学院没设立, 工学院院长没当成.
h******g
发帖数: 11250
11
不是因为他老婆在交大么?这好多年前的事情了

【在 l******8 的大作中提到】
: 刘去交大是否和设立清华工学院有关?
: 工学院没设立, 工学院院长没当成.

o*****h
发帖数: 2082
12
据说是当年purdue最有名的F2
1 (共1页)
进入THU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也说点Chicago校友活动感触寻校友!
一位﹀﹀清华生﹀﹀的家长日记ZT: opt快到期了。。。请大家帮忙介绍下交通方面机会(或是civi
教务,您能客气点儿么? zz清华工科的同学你们班有多少改行到IT了
zz王小凡:国际评估助推中国科研环境改革IT工程师专场: 资本营运与个人财富
[合集] 蒯大富秘书西拉刘寻一位清华会计专业的男生
转载 史上最强备胎[合集] 09/29 吃包子,包子馅:我最怀念的一位老师
大家没必要做CPEES学位评估了! (转载)[合集] ZZ今天图书馆旧馆见总理小记
有做土木/水利结构或者流机方面的校友吗?公司在招人...一张发黄的课程表,一位英年早逝的老师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西拉话题: 工程师话题: 集中话题: 教授话题: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