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THU版 - zz 清华大学的2010
相关主题
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中的部分清华校友清华大学今年录取全国一半状元
自强不息的清华,请停下来等等灵魂!—— 写于朱令被投毒二十年之际(ZZ)清华大学2009年高考录取工作圆满结束
上一张清华大学校旗大图当选工程院院士的清华校友
申请THU(清华大学)版三[转]清华大学原校长张效文披露严新曾在清华露马脚 (转载)
清华大学拟建50万平米住宅解决年轻教师住房请问清华在北加有校友会吗?
清华大学招生尝试打破文理分科zz 清华大学2009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公示人选
[合集] 顾校长与弯曲校友见面会大合照清华大学与卫生部签署卫生信息化合作协议
[合集] 清华大学2009 年招聘信息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我就像个丐帮帮主”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2010话题: 清华大学话题: 获得话题: 教授话题: 研究
进入THU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h*d
发帖数: 19309
1
发信人: strong (大拿~恭祝清华百年华诞), 信区: TsinghuaCent
标 题: 清华大学的2010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Apr 24 14:46:09 2011), 站内
清华大学的2010
注:本文由水木社区BBS世纪清华版(TsinghuaCent)整理,各项资料来自清华大学网
站、清华大学新闻网、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网站和水木社区BBS世纪清
华版等。
正文:
本文系统总结2010年度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师生校友荣获的
各类学术和社会荣誉、学科竞赛成绩以及学校在教学科研领域中获得的各类成果和进展
。限于篇幅,在关于各类获奖成果的统计中,本文仅统计获得过一等奖、金奖(国家科
学技术奖除外)以上的成果(绩)。
*********************
一.最高荣誉
●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丘成桐教授获得2010年沃尔夫(Wolf)奖,以表彰他在几
何分析领域的贡献,以及在几何和物理的多个领域都产生的“深刻而引人注目的影响”
。这是丘成桐继1982年获得菲尔茨奖后,再次获得国际最顶尖的数学大奖。菲尔茨奖和
沃尔夫奖双奖得主,迄今只有13位。而同时还获得克雷福特奖的数学家,全球只有他和
德利涅两人。这三项标志性的数学大奖集于丘成桐先生一身,充分证明丘先生的学术成
就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4月26日,丘成桐教授在人民大会堂宣布,将所得奖金
捐赠清华设立数学奖学金,奖励在数学方面有突出才能的清华学生。
●2010年3月,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国际传播中心主任李希光,荣获巴基斯坦领
袖之星勋章。
●2010年6月9日,吴良镛院士获2010年度陈嘉庚科学奖。陈嘉庚科学家为中国科学院最
高奖。陈嘉庚科学奖目前共设数理科学奖(包括数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化学科
学奖、生命科学奖(包括生物学、医学、农学)、地球科学奖、信息技术科学奖、技术科
学奖等6个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该奖评选由同领域教授、研究员或教授级专家推荐
,不受理个人申请。
●2010年10月,张锦秋校友荣获2010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张锦秋1954年考入
清华大学建筑系,从1961年开始,她留校继续攻读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研究生,导师是
中国建筑学术泰斗梁思成先生,1966年毕业离校,参加国家“三线”建设,到西安工作
。从1987年至今,一直担任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
院院士。张锦秋是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技最高奖项——“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第一位
女性。
●2010年10月,电机系张伯明教授荣获2010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张伯明
教授1985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分析和调度自动化相关领域的研究
工作,系统地发展了电网实时网络分析理论,创造了多不良数据估计辨识的RMEEI法,
2009年底当选为IEEE Fellow。
*********************
二.当选院士/会士/工程设计大师、工艺美术大师
●2010年4月9日,徐玖平校友当选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
院”院士是系统工程领域中的最高学术荣誉称号。
●2010年4月,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张新荣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FRSC)。这是继张希和帅志刚入选后,化学系第三位教
授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成立于1841年,是欧洲最大的化学科学团体。
●2010年5月,蔡春声校友当选为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士(ASCE Fellow),蔡春生
1987年清华大学土木系硕士,现任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教授。2009年他作为共同作
者发表的论文获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Collingwood奖。
●2010年5月,李文沅校友当选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李文沅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电机系。2002年当选为IEEE Fellow。1996年荣获全加拿大IEEE唯一的“杰出工程师”
奖。
●2010年6月3日,理论计算中心姚期智教授当选国际密码协会会士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ryptologic Research Fellow)。
●2010年6月,祖武争校友当选为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祖武争1984年毕业于清华大
学工程力学系。现任多伦多大学正教授、加拿大机械工程师学会主席。此前她曾当选为
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加拿大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和美国
科学促进会会士。
●马恩校友当选国际材料学会会士(ASM Fellow),马恩1982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工
物系,1989年清华大学博士。现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材料系教授。
●周延春校友当选2010年美国陶瓷学会会士(Fellow,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周延春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现任沈阳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高性能陶瓷研究部
主任。2009年当选为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
●机械系钟敏霖教授当选美国激光学会会士(LIA Fellow)。钟敏霖1997年博士毕业于
清华大学机械系。钟敏霖教授是美国激光学会授予 Fellow 称号的第一位、也是目前唯
一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
●2010年9月23日,周济校友,顾秉林校长当选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IVA)外籍院士。
瑞典皇家工程院成立于1919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工程科学院。截至目前,瑞典皇家工
程院共有867名瑞典籍院士和266名外籍院士。
●2010年9月25日,计算机系郑纬民教授,吴建民教授当选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
●2010年10月18日,物理系范守善教授,方新校友当选TWAS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范
守善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方新1997年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博士毕业,现任中科院党组
副书记。
●2010年10月,孙博华校友当选南非科学院院士。孙博华博士1989年6月至1991年7月在
清华大学力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导师是张维先生,孙博华是工程力学系弹塑性与计算
力学教研组的第一位博士后。孙博华现任南非开普半岛科技大学教授、校务委员,因在
应用力学、智能结构和微机电陀螺芯片等研究领域的突出成就,在2010年举行的南非科
学院院士遴选中获得院士称号,并于同年入选为南非皇家学会会员。南非科学院(ASSA
)汇聚了南非各科学领域最杰出的专家和学者,现有院士338人。
●2010年10月,Jianying Hu校友,刘文印校友当选国际模式识别学会会士(Fellow,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attern Recognition) 。Jianying Hu现在IBM
Thomas. J. Watson Research Center从事研究工作。刘文印1988年本科毕业于计算机
系,1992年硕士毕业于计算机系,现任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系助理教授。
●2010年11月,王亚勇校友,陆国杰校友,傅学怡校友入选第七批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
师。王亚勇1975年清华大学结构理论研究生毕业。陆国杰清华大学销售与服务培训班结
业。傅学怡 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建系工民建专业。
●2010年11月,航天航空学院符松教授当选美国航空航天协会会士(American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Associate Fellow)。
●2010年11月19日,外语系王宁教授当选拉丁美洲科学院(The Academy of Latinity
)院士。
●Wei Pan校友当选美国统计学会(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会士。Wei
Pan 1989年本科双学位毕业于计算机系和应用数学系,现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公共卫生
学院生物统计学教授。
●2010年12月4日,马恩校友当选美国物理学会(American Physics Society)会士。
马恩1982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物系,1989年清华大学博士。现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
大学材料系教授。
●2010年12月9日,姚良忠校友当选英国工程技术学会(The Institution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会士。姚良忠1989年硕士毕业于电机系,1993年博士毕
业于电机系。IET是英国工程技术学会,系英国电气工程师学会(IEE)和英国企业工程
师学会(IIE)于2006年初合并组建而成,现拥有15万多会员,遍布全球128个国家。
IET涉及科技领域广泛,覆盖60个专业和多个新型交叉学科,其规模欧洲之最、全球第
二的综合性专业科技学会。
●2010年12月,电子系丁晓青教授,校友侍乐媛、秦泗钊、薛捷、阎勇、沈征、张晓强
、李波、蔡金星、吴旻、张良杰、梁应敞等12人当选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
IEEE Fellow)。丁晓青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现为清华大学电子工
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侍乐媛1985年在清华大学应用数学系获得硕士学位,1990年和
1992年在哈佛大学分别获得应用数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目前为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智
能与网络化系统研究中心讲习教授,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工业与系统工程系的终身
教授。秦泗钊1984年和1987年在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分别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1992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获得化学工程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南加州大学讲席教授。薛捷
1985年在清华大学化工系获得学士学位。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得硕士及博士学位。目前
任职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阎勇1985年和1988年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分别
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现为英国肯特大学工程与数字艺术学院教授。沈征1987年在清华
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获得学士学位,1991年和1994年在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分别获得电子工程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现任
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学院教
授。长期从事电力半导体器件,电力电子及新能源系统的研究。张晓强1987年在清华大
学无线电电子学系获得学士学位,1994年在美国杜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职英特尔
公司,为英特尔院士,技术和制造集团董事,高级设计。李波1987年和1989年在清华大
学计算机系分别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93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阿默斯特分
校获得电气和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现任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蔡金
星1988年和1994年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分别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99年在美国
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目前任职泰科电信(Tyco
Telecommunications)。吴旻199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和
经济学学士学位,1998年和2001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系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
学位。现任美国马里兰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副教授。张良杰1996年在清华大学自动
化系获得博士学位。现任职IBM托马斯沃森研究中心(IBM Thomas J. Watson Research
Center)重大专项总监。梁应敞1994-1995年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做博士后研究。现为
新加坡信息通信研究院(I2R,Institute for Infocomm Research)高级科学家(
Senior Scientist)。
●微电子所魏少军教授,王永良校友、夏善红校友当选中国电子学会会士。王永良1994
年12月到1996年12月在清华大学电子系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科研工
作,现任空军雷达学院科研部副部长兼雷达兵器运用军队重点实验室主任。夏善红1983
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现任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说研究员。
●史德年校友当选中国通信学会会士。史德年现任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泰尔实验
室总工程师。
●2010年12月,白勇校友当选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会士(ASCE Fellow)。白勇1986年
毕业于土木工程系,1996年在美国北卡州立大学(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获哲学博士学位。他现任美国堪萨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Kansas)土木、环境
与建筑工程系终身教授,可持续基础设施新兴技术研究实验室主任,同时也是美国注册
土木工程师。成立于1852年的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工程协会,在美
国共有近14万会员。
●2011年1月13日,化学系李隽教授、戴宏杰校友、陈绍琛校友、王自惠校友当选2010
年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会士
。王自惠 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08年当选为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
会士,现任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教授。陈绍琛1989年清华大学热能系毕业,是美国机械工
程学会会士及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现为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戴宏杰1989年清
华大学应用物理系毕业,2009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现为斯坦福大学教授。
*********************
三.国际性学术、社会荣誉与成就(个人)
●2010年2月,马清运校友被《商业周刊》评为世界最有影响的设计师。他是28个获得
者中的唯一华人。马清运1988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现任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
学院院长。
●2010年2月16日,三位清华校友获得2010年斯隆研究奖(2010 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祁晓亮校友2003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2007年博士毕业于清
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ZHANG Li校友本科毕业于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现任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计算机系助理教授。CUI He校友1994年本科
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系,现任美国佐治亚医学院助理教授。
●2010年3月,物理系张斌副教授和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韩涛教授2006年的共同发表的文
章 PHYS REV LETT, 97 (171804) 2006 被Thomson Reuters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评为在"NEUTRINO MASS CONSTRAINTS"领域引用最多的文章(the most
cited paper)。
●芮勇校友,张良杰校友获得2010年度美国计算机学会(ACM)杰出科学家:芮勇1994年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硕士,现任微软亚洲工程院总监,2009年底当选IEEE Fellow。张良
杰1996年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现任IBM研究总部资深研究员,并获得了一次IBM杰出
研究成果大奖(创造了超过1亿美元的商业价值)、两次IBM杰出科技成就大奖、十次
IBM高原发明成就奖和一次世界科学院的杰出科技成就奖,2010年底当选IEEE Fellow。
●校友季铮锋获得STOC最佳论文奖,季铮锋是计算机系的博士毕业生,师从应明生教授
,现在加拿大 INSTITUTE FOR QUANTUM COMPUTING 做博士后。
●电机系何金良教授荣获2010年IEEE电磁兼容学会技术成就奖(Technical
Achievement Award),以表彰其在雷电防护和接地系统暂态特性方面做出的成就。
IEEE电磁兼容学会一般每年在全世界范围评选一位在电磁兼容某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学
者获得技术成就奖。
●生命学院院长施一公因其对细胞凋亡通路中蛋白调节机制的深入研究,而与美国国立
卫生院(NIH)的格哈德•哈默一起分享了“2010年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学奖”。
“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学奖”(The Raymond & Beverly Sackler International
Prize in Biophysics)是由赛克勒夫妇于2006年捐赠设立,每年奖励两到三位在国际
生物物理学领域做出卓越成就、年龄在45岁以下的杰出科学家。
●2010年4月18日,姚立杰校友以《强制采用IFRS的资本市场流动性效应研究》获2010
年度“国际会计全球最佳博士学位论文奖”(指导教师:清华大学夏冬林教授)。姚立
杰现任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讲师。
●2010年4月21日,谢青校友入选百人会(Committee 100)。谢青领导飞塔(Fortinet)
有限公司于2002年研发了一款UTM产品,使其成为网络安全空间增长最快最高的产品,
2009年11月在纳斯达克上市。
●2010年4月23日,公管学院博士生欧训民的论文《Life-cycl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GHG Emission Intensities of Alternative Vehicle Fuels in China》获第二届
应用能源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Energy, Singapore, ICAE
2010)学生类最佳论文奖。
●2010年4月30日,新闻学院博士生周逵策划与撰稿的电视纪录片《冷暖人生》(Life
’s Mix Fortunes)获第45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电视纪录片类“艺术与人文贡献银雨果
奖”。 这是近年来中国电视纪录片在海外获得的最高荣誉之一。
●2010年5月,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1997届校友宋国聪博士荣获IEEE通信学会授予的
2010年Stephen O. Rice Prize Paper Award(莱斯论文奖),此奖项基于依据论文的
学术质量、原创性、实用性和及时性授予每年度在通信理论领域的最佳论文,是通信领
域最重要的学术奖项之一。宋国聪的获奖论文 “Joint Channel- and Queue-Aware
Scheduling for Multiuser Diversity in Wireless OFDMA Networks”(用于无线正
交频分多址接入网络的获取多用户分集的联合信道和队列调度方法)发表于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IEEE通信学报)2009年7月刊。论文同时在理论和
实践上对于OFDMA无线网络的调度算法的设计和性能评估有重要意义。论文提出的基于
效用最大化的机制的MDU调度算法可以最佳平衡网络总体容量和用户服务质量。而且其
创新的网络稳定性分析能够帮助调度算法设计以避免网络拥塞。宋国聪分别于1997年和
2000年在清华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2005年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获得电
子与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他的博士研究成果对于跨层无线资源分配有重大贡献,发表
的论文被广泛引用。他目前在加州硅谷的创新公司SiBEAM担任主任工程师,开发60GHz
频段的多吉比特速率无线区域网路和高清无线视频传输。
●2010年5月28日,清华工物系韦杰获第一届国际粒子加速器会议加速器奖(IPAC'10
Accelerator Prize),以表彰他在环形加速器领域,包括在RHIC(布鲁克海文相对论
性重离子对撞机)、SNS(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散裂中子源)、LHC(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
型强子对撞机)的设计、建造和运行领域,以及在CSNS(中国散裂中子源)的设计工作
做出的特别有创造性的贡献;以及在加速器动力学方面的大量重要贡献。
●2010年 6月10日,2008-2009年度(第8卷)《经济学季刊》Werner Jackstadt博士
中国经济和商业研究最佳论文奖揭晓,清华大学公管学院周绍杰、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
张俊森和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李宏彬合作发表于《经济学季刊》第8卷第4期的论文《中国
城市居民的家庭收入、消费和储蓄行为》获奖。
●2010年6月30日,方新校友当选为第三世界妇女科学组织主席。
●2010年7月,计算机系吴建平教授获国际互联网协会(ISOC)2010年最高奖约翰波斯
塔尔奖(John Postel-Awards)。吴建平最杰出的贡献是1994年创建了CERNET,并推动
其发展成为中国互联网的主干网之一。目前CERNET已经被应用于中国1800多个高校和单
位,为2000多万的用户服务。从1998年起,吴建平还致力于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研究,
联合了中国一百多个高校的互联网技术专家,共同建设了中国的IPv6主干网之一——
CNGI-CERNET2,并在真实源地址认证、IPv6过渡技术等一些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的
成就。
●2010年7月,清华大学理论计算机中心博士生楼天成获得Google Code Jam 2010
final编程大赛第四名。
●2010年7月23日,计算机系博士生刘璋及其导师软件学院王建民教授、王朝坤老师、
软件学院2006级本科生白易元、郭璐共同完成的论文《LyDAR:一种基于歌词密度的非
均匀音乐重构方法》(LyDAR: A Lyrics Density Based Approach to Non-
homogeneous Music Resizing)荣获2010年IEEE多媒体国际会议及展览会(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 Expo,ICME 2010)大会最佳学生论文奖
(Best Student Paper Award,全会仅2篇)。
●清华材料系校友Zhe Cheng获2010年美国陶瓷学会Ross Coffin Purdy奖。他现任杜邦
公司研究化学家。
●2010年8月25日,吴永玲校友获新加坡“杰出贡献奖”。吴永玲现任职于新加坡制造
技术研究院(SIMTECH)。
●2010年8月27日,计算机系博士生布凡的论文Measuring the Non-compositionality
of Multiword Expressions被评为第23届国际计算语言学大会(COLING2010)最佳论文
。COLING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顶级国际会议之一。COLING2010共收到投稿论文800多
篇,Regular paper的录取率为19%。本论文是大会唯一的一篇最佳论文。
●2010年9月1日,清华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张首晟获“欧洲物理奖”。因在“量子自旋霍
尔效应”理论预言和实验观测领域的开创性贡献,张首晟与4位欧美科学家共同荣获
2010年“欧洲物理奖”,他也是获得该奖项的首位华人科学家。而在此前的2010年7月
,张首晟还因在拓扑绝缘体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荣获德国“古登堡研究奖”。“欧洲物
理奖”是国际著名的物理学奖项,由欧洲物理学会颁发。
●2010年9月,清华大学的彭国翔教授获得德国洪堡基金会(Alexandervon Humboldt
Foundation)和德国教育部颁授的“贝塞尔研究奖”(Friedrich Wilhelm Bessel
Research Award)。这是该奖项首次颁授给以中国传统人文学为研究领域的中国学者,
它表明国际学术界对中国“国学”研究的关注。“贝塞尔研究奖”是国际学术界的重要
奖项之一,由德国资深学者提名,与被提名人不同国籍的数位国际专家推荐,最终由洪
堡基金会按照严格程序选出。该奖还奖给“在其研究领域中具有国际声望的学者,旨在
肯定其迄今为止已经取得的学术成就,并期待该学者将来在其研究领域的前沿,继续产
生原创性的影。”
●2010年9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祈斌的作品“海淀社区中心”获得第二届全球
华人青年建筑师奖。
●2010年9月,宋晓东校友获得2010年麦克阿瑟天才奖(2010 Mac Arthur Genius
Award)。宋晓东199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现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
分校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
●2010年10月,檀时钠校友获美国物理学会George E.Valley奖。檀时钠1997年本科毕
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现任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
●2010年10月18日,物理系薛其坤教授获TWAS(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物理奖。
●2010年10月18日,朱迪灵校友获得2010年度Melvin P. Klein科学发展奖。朱迪灵
2001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科学和技术系,后转入清华大学数理基础科学班学习,荣获清
华大学物理本科生的最高荣誉叶企孙奖学金,现为斯坦福大学应用物理系博士生。自
2006年以来,Klein奖每年授予在斯坦福同步辐射光源(SSRL)做出杰出研究工作的本
科生、研究生以及博士后。
●2010年10月20日,热能系王补宣院士荣获“亚洲热物性会议终身成就奖”。该奖项首
次引入亚洲热物性会议,旨在表彰终身致力于热物性研究、勇于探索、无私奉献、积极
创新并功绩卓越的学者。王院士力开先河,成为获此荣誉的第一人。亚洲热物性会议与
欧洲热物性会议及美国热物性会议并称为世界热物性三大会议。亚洲热物性会议始于
1986年。
●2010年11月24日,清华建筑学院李晓东教授的作品“中国福建省平和县崎岭乡下石村
“桥上书屋””获2010阿迦汗建筑奖。“阿迦汗建筑奖”为世界六大最著名建筑奖项之
一,成立于1977年,以表扬在当代建筑、城市与区域设计、历史建筑和街区保护及景观
设计方面有杰出贡献的建筑师,是目前世界上奖金额度最高的建筑奖之一,奖金总额是
50万美元,与普利兹克奖齐名,奖项每三年颁发一次。本届阿迦汗建筑奖共有401个项
目参与评选,包括由清华大学李晓东设计的“桥上书屋”在内的5个最终获奖项目由独
立的专家评审委员会从今年五月公布的19个入围项目中选出。
●2010年12月,在“新世界数学奖”(NWMA)评选中。数学系赵亮获得学士论文金奖一
项,李超,王芝兰和庄晓波获得学士论文银奖三项。数学系胡永泉校友(清华数学01级
)获得博士论文金奖,童纪龙校友(清华数学99级)获得博士论文银奖,金雄(清华数
学01级)获得博士论文银奖。邓雯校友(清华数学04级)获得硕士论文银奖。“新世界
数学奖”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郑家纯博士和杰出数学家丘成桐教授于
2007年共同创,旨在激励全世界杰出的华人数学学子追求数学真理,促进优秀人才脱颖
而出。
●2010年12月24日,阮露斐校友(2006级)获得2010年女子国象世锦赛第二名。阮露斐
现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2010年12月,电子系陈巍获IEEE Comsoc ABP Best Young Researcher
*********************
四.国内学术、社会荣誉与成就(个人)
●7位校友入选科学中国人2009年度人物,他们是
终身成就奖:王大珩 --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现代光学之父,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科技型企业家:邱亚夫 - - 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05年获清
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管理科学:陈清泉 -- 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
系教授,1959年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
机械与运载:朱振才 -- 中科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副主任、卫星伴飞总设计师,
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精仪系。赵登平 -- 海军装备部副部长、少将,1974年毕业于清
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信息技术与电子:李伯虎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科技委副主任,
196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计算机专业。应怀樵 -- 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
究所名誉所长、科技委主任,1964年~1965年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流体力学专业学习
风洞技术。
●2010年1月15日,清华、协和共同校友卢世璧院士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
荣誉称号。卢世璧1948-195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生物系医预科,1951-1956就读于北京协
和医学院。
●2010年1月26日,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系主任蒋澄宇获得
第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2010年1月,汽车系张俊智教授获“第十二届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第一名。张俊
智教授长期从事车用混合动力系统的设计与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主要技术提供方
与合作单位共同承担的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一等奖和汽车工
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被聘为北京市新能源汽车总体组专家。
●2010年1月30日,2位清华校友获得首届YOCSEF“浪潮”青年科学家奖。他们是清华大
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冯建华和中科院自动化所徐常胜研究员(1996年清华大学博
士毕业)。该奖项的设立是中国计算机学会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共同体为鼓励、表彰计
算机科学领域杰出青年学者而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
●化学系教授王训获得第二届“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2010年3月12日,化学系张希教授获得首届“中国化学会-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
“中国化学会-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设立于2009年,鼓励和表彰在涂料及精细化学品
,高分子合成,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表征,胶体化学,绿色化学,新型材料科学,
及其他与涂料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具有开拓创新工作的中国化学科研工作者。获奖候
选人由化学会理事推荐,由中国化学会组成独立的评审委员会主持评审。每两年评审一
次,每次奖励优秀科学家3名。
●2010年3月16日,陈清泉校友荣获香港工程师学会荣誉大奖。陈清泉 1959年清华大学
硕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乌克兰工程院院士。
●2010年4月,清华大学4名教师获得第十二届茅以升科技奖-北京青年科技奖。他们是
电机系孙宏斌,汽车系张俊智,自动化系李梢和计算机系周悦芝。
●2010年4月24日,化学系王朝同学荣获第八届“东方胶化”杯一等奖。“东方胶化”
杯全国胶体与界面化学奖是由中国化学会胶体与界面化学专业委员会与北京东方德菲仪
器有限公司共同设立,自2003年以来,每年颁发一次,奖励在胶体化学与界面化学及其
相关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博士研究生。
●2010年4月,历史系赵平安教授的著作《新出简帛与古文字古文献研究》入选09年度
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
●2010年4月,医学院刘国松教授获葛兰素史克GSK神经科学卓越奖。该奖用以奖励神经
科学领域杰出的科学家 (1-2人)。奖项候选人必须在中国或新加坡地区完成了重要的
研究, 并对神经科学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每位获奖者将获得奖金50,000元人民币。
●2010年4月23日,美术学院吴冠中教授获第四届AAC艺术中国终身成就奖。
●2010年5月,环境系刘文君教授获第九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创新集体奖。 采用环
境系刘文君教授研发的“基于有效水力停留时间的清水池设计”的国家863示范工程“
深圳笔架山水厂改扩建工程”获得詹天佑奖,刘文君教授是获奖创新集体中唯一来自科
研院校的成员。
●2010年5月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并获得国际永久
编号的4颗小行星,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分别以4位中国国家最
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数学家吴文俊、高性能计算机专家金怡濂、航天专家王永志和气象学
家叶笃正的名字命名。金怡濂、王永志和叶笃正是清华校友。
●2010年5月,清华EMBA多位校友荣获2010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称号:2003级校
友、首都农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福平,2003级校友、宏运集团国际投资有限公司
董事长王宝军,2004级校友、盘起工业(大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乔爱君,2004级校友
、中国电信内蒙古分公司副总经理萨音高瓦,2005级校友、山西宏源煤业集团董事长马
长江,2005级校友、天津电力建设公司总经理王永红,2006级校友、北方重工集团董事
长陈树清,2008级校友、内蒙古奥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郭凌云,2008级校友、辽
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燕福龙,2008级校友、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钢
等。
●2010年5月,清华大学学生蒋方舟(作品《审判童年》)获得首届“朱自清散文奖”。
●2010年6月2日,胡军校友获得首届杨嘉墀科技奖。胡军 1986年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毕
业,现任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长,神舟7号飞船副总设计师。清华大学张学工教授获
得二等奖。
●2010年6月9日,校友陈厚群获得第8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陈厚群是水工结构学科水利
水电工程抗震专家,1950年至1952年在清华大学学习,1958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动力学
院。
●2010年7月8日,清华大学教授王小云获苏步青应用数学奖。 苏步青应用数学奖是应
用数学学科在国内的最高奖项,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 学会于2003年设立,旨在奖励
在数学对经济、科技及社会发展的应用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工业与应用数学工作者。
●2010年,清华大学共有8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分别是:
多壁碳纳米管阵列的生长机理和可控生长(刘锴,导师范守善)
基于原子势的碳纳米管有限变形壳体理论(吴坚,导师黄克智)
四自由度冗余混联机床的分析、辨识及控制(吴军,导师汪劲松)
对流传递过程的不可逆性及其优化(陈群,导师过增元)
microRNA相关问题的计算分析(汪小我,导师李衍达)
特征敏感几何处理(来煜坤,导师胡事民)
中国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及环境影响研究(赵瑜,导师郝吉明)
考虑数据分布的K-均值聚类研究(吴俊杰,导师陈剑)
●2010年8月15日,201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名单公布,清华大学教师包括:物
理系陈曦副教授,数学系邹文明教授,化学系李广涛教授,生物系柴继杰教授,电机系
孙宏斌教授,电子系郑小平教授,自动化系刘民教授,微电子所刘玉玺教授,微电子所
任天令教授,经济系李宏彬教授。另外有多位校友获得基金,统计如下(包含在校教师
):
郑小平,1998年清华大学电子系博士。
林元华,2001年清华大学材料系博士。
杨大文,1983—1990清华大学水利系学士、硕士,1998年东京大学博士。
任天令,1997年清华大学物理系博士。
陈曦,1993年清华大学学士,康奈尔大学博士。
孙宏斌,1992年清华大学电机系、物理系双学士,1996年电机系博士。
廖益,1987年清华大学工物系学士。
刘民,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博士。
甘少波,1989年清华大学数学系学士。
康国政,1992年清华大学材料系学士。
黄丽华,1987年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学士。
马衍伟,1991年清华大学电机系学士。
陈薇,1991年清华大学化工系硕士。
颜学庆,1999年清华大学工物系学士。
沈珍瑶,1998年清华大学环境系博士。
柴继杰,1997年协和博士。
陈本永,2002年清华大学精仪系系博士后。
●2010年7月李艳梅教授荣获中国国际多肽学术会议华夏奖。华夏奖为中国国际多肽学
术会议最高奖,由刘湖涵教育基金会赞助,旨在奖励在多肽科学研究和为推进中国多肽
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者。
●2010年11月1日,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陈若光,栗铁获得第八届中国建筑学会青
年建筑师奖。该奖是我国青年建筑师的最高荣誉奖。
●2010年11月15日,陈荣秋校友获得“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陈荣秋 1981年毕业
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工程系。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管理现
代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是2005年发起成立的,其宗旨是奖
励中国在管理学领域做出卓越成绩和杰出贡献的工作者,“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素
有中国管理学界的“诺贝尔奖”之称,每年依次循环在管理学的三个子领域“管理科学
与工程”、“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进行评奖,2010年度的评奖领域为“工商管理
”。自2006年至今已有15位在管理科学、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领域有杰出贡献的学者获
此殊荣。
●2010年12月20日,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获得第三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
“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由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负责组织评选
。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年度奖金达100万元,旨在促进我国生命科学研究成果产业化
,激励生命科学工作者不断创新。
●2010年9月,清华大学周光权、黎宏和余凌云教授获得北京市法学会举办的首届“首
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
●2010年9月11日,清华大学3个项目获得第十九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银、铜奖。核研
院王诚副研究员负责的“空冷、自增湿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机”项目获得金奖;
电机系张贵新副教授负责的“一种具有防窃电功能的电子式互感器”和“微波等离子体
反应腔”两个项目获得银奖和铜奖。
●2010年9月,徐銤校友,王黎明校友获得首届“钱三强科技奖”。徐銤1961年毕业于
清华大学,现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快堆工程部总工程师。王黎明1984年毕业于清华
大学。现任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
●2010年10月23日,热能系倪维斗教授获得第五届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奖。
●2010年10月21日,清华大学于慧敏获2010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青年科学技
术突出贡献奖。
●2010年11月1日,生命学院施一公教授,蒲慕明校友获2010“求是杰出科学家奖”。
蒲慕明曾担任生物系复系后首任系主任。“求是科技基金会”由查济民先生及家族于
1994年在香港创立。
●2010年11月,建筑学院李晓东教授设计的平和桥上书屋获得2010年度“WA中国建筑奖
”。“WA中国建筑奖”是由世界建筑杂志社于2002年设立的中国建筑界新的建筑奖项。
●2010年11月,清华EMBA05级校友、清华EMBA港澳同学会副秘书长、汉洛有限公司董事
长陈志超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的行政长官小区服务奖状及荣誉勋章。这是他继
2004年之后第二次获此殊荣。
●2010年12月15日,清华大学医学院颜宁获得第二届“SCOPUS寻找青年科学之星”生物
领域青年科学之星成就奖。寻找青年科学之星活动希望成为中国青年科学人才提供充分
展示科研成果的舞台,以此为契机激励科学人才的成长,努力打造人才培养,科学交流
的有效平台。
●2010年12月16日,建筑学院关肇邺院士荣获第九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 造型表
演艺术成就奖创建于2002年,主要用于奖励中国在造型、表演艺术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
著名艺术家和研究学者,包括美术、书法、摄影、建筑设计、戏剧、舞蹈、音乐、杂技
等艺术门类,目的是为了褒奖为中国当代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国家级艺术
家,推动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创作与研究,弘扬先进文化。2002年至今,共有80余位中国
杰出的艺术家荣获该奖项。
●2010年12月18日,计算机系教师刘奕群获得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青年创新
一等奖。“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由中文信息学会于2006年设立,以学会奠
基人钱伟长先生命名,二年一度评选并授予在推动我国中文信息处理科技创新和科技进
步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成果或个人。今年该奖项首次在汉王公司支持下设立“汉王青年创
新奖”以鼓励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和发展,刘奕群博士由于其在面向搜索引擎需求的用
户行为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获得该奖项。
●2010年12月,航天航空学院陆建华教授获颁“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突出贡献者”证
书。陆建华教授课题组完成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遥测信道编码技术”被列为
“嫦娥二号”任务6大工程目标和4大创新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嫦娥二号任务中得到
了成功应用,对进一步提高遥测信道的链路余量和整星测控的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
●计算机系翟季冬博士生(指导教师:郑纬民)的论文“大规模并行程序性能预测关键
技术研究 ”获得2010年度 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010年GE基金会科技创新赛中,李勇,戴凌龙(基于数字电视广播定位系统的绿色异
构物联网)获得一等奖;马宏伟(一种可省去电网侧升压变压器的大容量级联型风力发
电变换器)获得二等奖;代季峰(Reading Center),李颖达(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的改性研究),石壁尔(健康伴侣-心电身份鉴定器),李文骏(健康伴侣-
心电身份鉴定器),袁建宇(利用定向凝固多孔铜制作CPU散热器),赵彪(面向智能
电网的电动汽车节能增效管理优化系统),赵晓光(对运动症有改善作用的座椅),胡
淏(对运动症有改善作用的座椅)获得三等奖。
●经管学院李稻葵教授(1980级经管),校友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陈元(1970自控),
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1998经管MBA)当选CCTV 2010年度经济人物。
●清华大学教授孙葆洁当选2010年度中国正义人物。
●王恩东校友获得2010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王恩东1984年进入清华大学机械工
程系学习。1991年毕业,获得工学硕士学位。毕业后进入浪潮集团工作,现任高效能服
务器和存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
●2010年12月6日,26位清华校友入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马伟明校友同时获评
“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活动曾分别于1997年、2001年
、2004年开展,共表彰了全国700余名优秀科技工作者。今后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每两
年评选一次,每次表彰人数不超过1000名,同时将从中产生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对被授予者只授一次,为终身荣誉。名单如下(按推荐单
位、姓氏笔划排序)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汪诚文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欧阳明高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夏 清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李崇坚
中国水利学会:温续余
中国制冷学会:江 亿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尤 政
中国电子学会:周 济
中国通信学会:韦乐平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崔维成
中国化工学会:谭天伟
中国核学会:徐 銤
中国能源研究会:龙先进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孙宝国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毛其智
北京市科协:吴季松(满族)、欧阳钟灿
吉林省科协:穆 钢
安徽省科协:陆建辉
湖北省科协:周厚贵、蒋 鸣
广东省科协:牛憨笨、邢 锋、吴硕贤
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马伟明、王永良
*********************
五.在校师生国内外学科竞赛成绩
●2010年4月,清华大学华山联合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郭宇,河北工程大
学刘延昌三人基于清华大学建筑物理实验室的技术平台,参加美国声学学会(ASA)国际
学生设计竞赛并荣获竞赛第一名。
●2010年5月21日,清华大学参代表队获第四届全国TI DSP大奖赛算法组一等奖。
●2010年5月21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2007级学生马海潮的作品《
墨融》荣获金奖。
●2010年5月27日,清华大学会计系的马力获得由 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主办的
“全国就业力大比拼”活动北京赛区决赛冠军。
●2010年6月,在以“辛亥革命与孙中山”为主题2010年“中山杯”全国大学生演讲比
赛中,清华大学由5名参赛选手的代表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团体特等奖和个人的特等
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1名。而且他们5人中有3名是中文系留学生。特等奖获得者
为清华经管学院二年级的林瀚同学。来自哈佛大学的国际进修生戴宇明同学和中文系马
来西亚籍二年级留学生沈薇利获得一定等奖。中文系韩国籍留学生一年级金知爱同学获
得二等奖。
●2010年6月22日,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参赛队获得第二届全国深空轨道设计竞赛第
一名。
●2010年7月3日,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建环七班王者、王秦鹏、李静原三位同学组
成的清华大学“紫荆队”获得第四届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京津冀地区)
的一等奖(第一名),一年级硕士研究生华金晶、张伦、王腾三位同学分别获得研究生
组二等奖和三等奖,清华大学代表队获得参赛团体一等奖。这是清华大学首次组队参加
此类竞赛。
●2010年8月20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建环七班王者同学获得第十八届
全国“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学金竞赛” 一等奖。全国 “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学金竞赛
”,简称“人环奖”,于1992年始由清华人工环境工程公司(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
)发起并承办,由全国高等学校建环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2001年起,该奖学金由
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承办,至今已是第18届。“人环奖”是无企业冠名的全国性、权
威性的专业领域竞赛奖,也是建环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的两个全国性专业竞赛之一。
●2010年8月 22日,工物系7字班张迪同学、李默同学与电机系张欣然、张旭同学组队
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了电磁组特等奖、全
国第2名的好成绩。
●2010年8月22日,清华大学获得第七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团体金奖及个人一等
奖。其中清华大学第一代表队获得团体一等奖,肖振宇同学获得个人一等奖,王鹏军同
学获得个人三等奖。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始于1996年,由清华大学发起,中国电子
学会主办,旨在推动我国电子设计技术发展,培养电子设计的专业人才,进而推动整个
民族信息产业的发展。该赛事是我国面向在读研究生规模最大的学科竞赛之一。
●2010年8月 24日,软件学院马晟、耿卉卉,本科生彭艺、赵芸伟、秦锴、林曦等同学
组成的“六脉神件”代表队出色完成文思创新公司提出的“DZ数据收集系统”任务,获
4号赛题组一等奖。
●2010年8月 26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生团队设计的项目在首届“中国未来城市设计
大赛”中荣登榜首。
●2010年9月,清华大学电子系大三本科生,无73班汪天一同学以Unbiased Sampling
in Directed Social Graph获得ACM数据通信年会SIGCOMM'10中ACM Student Research
Competition的Undergraduate Division (范围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一年级学生)的第
一名。
●2010年9月,计算机系教师黄民烈带领学生研发的基因标注软件GeneTUkit,在国际著
名的生物文献信息挖掘标准评测会议BioCreative III中,在两个主要指标(TAP-20、
TAP-10)上取得了第一和第二的好成绩。同时, GeneTUkit被会议组织者,世界最著名
的生物技术研究机构(NCBI,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指
定为大会唯一的一个演示系统,在大会上进行了现场演示,并宣读了论文。
●2010年10月16日,清华大学获得第35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预赛(天
津赛区)金奖第一名。
●2010年11月,电机系学生在2010年“施耐德电气杯”大学生节能增效创新大赛中获得
一等奖一项“面向智能电网的电动汽车节能增效管理优化系统”,三等奖一项“绿色节
能型太阳能树及其能源管理系统设计”。
●2010年11月10日,2010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揭晓。在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华罗庚
奖(“分析与微分方程”)中,清华大学学生顾实,吴天宇和周子浚获得三项铜奖;费
腾获得一项银奖。在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陈省身奖(“几何与拓扑”)中,周子浚获
得一项铜奖。在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周炜良奖(“代数、数论与组合”)中,黄智杰
获得一项铜奖,费腾获得金奖。在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个人全能奖,即丘成桐奖中,
周子浚获得一项铜奖,费腾获得一项金奖。在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团体赛中,张端阳
、吴天宇、曹亚龙、杨 鑫获得一项铜奖。费腾、黄智杰、周子浚、顾实获得金奖。
●2010年11月22日,建筑学院学生陈瞰、郑凯竞和刘梦佳的作品“台前木后——音乐人
的双重生活”(指导教师:张昕、李树华)获“长城脚下•建筑艺术博览园”全
国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金奖。建筑学院学生孙德龙、李若星的作品“MAX HOME &
MIN HOUSE”,宋壮壮、李睿卿、曹梦醒的作品“自然五弦”获得铜奖,孟宁、刘芸、
孙光亨的作品“发声器”获得优秀奖。
●2010年11月26日,由金松淼,赵梦伊,徐碧君,李汀洁和黄潇等五名法学院代表队在
第八届“贸仲杯”模拟法庭比赛中夺冠。这是清华大学自2000年首届比赛之后的再次夺
冠。此外,法学院07级本科生徐碧君、赵梦伊和08级本科生李汀洁获得循环赛“最佳辩
手”称号;法学院07级本科生金松淼同学荣获总决赛“最佳辩手”称号。清华大学代表
队将获得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的
资助,将参加2011年4月在维也纳举办国际性的“国际商事仲裁庭辩论赛”(Willem C.
Vis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Moot)。
●2010年12月19日,法学院许吉如同学获得第16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北京
赛区冠军。“21世纪杯”演讲比赛由中国日报社主办、21世纪英文报系承办,同时也是
每年5月在英国伦敦举行的国际英语演讲比赛的中国区选拔赛。
●2010年12月,清华大学学生李俊儒、戎子钦、冯洋、李天一在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物理
实验竞赛中取得了3个一等奖、1个三等奖。在34所参赛高校中位居前列。
●2010年,清华大学谭波等的“基于实时图像识别技术的视频游戏平台”获2010年
Altera 亚洲创新设计大赛大陆区唯一特等奖。
●2010年12月22日,在全国第二届显微图像大赛中,清华大学安薇薇获得人气大奖,邓
旭获得生物组二等奖,周丽娅和周明学分别获得生物组鼓励奖。
*********************
六.学校重大教学、科研成果(集体)
①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科研成就
●2010年10月17日,清华大学参与的国家973计划项目“巨型重载操作装备的基础科学
问题” 项目通过验收。
●2010年12月21日,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承担的“高温气冷堆氦气透平发
电系统”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国家863项目验收。专家组认为:氦气透平发电项目组按
期圆满完成了高温气冷堆的运行考验和固有安全试验,获得了反应堆运行和控制的重要
数据,展示了高温堆的固有安全性,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氦气透平发电项目组从无
到有建立了我国氦气透平研究发展的基础,对氦气透平的关键技术及其挑战的研究达到
了世界领先水平,为我国站在国际前沿引领高温气冷堆技术发展提供了知识基础。建立
了磁悬浮轴承研发基地并达到了工业应用的水平,为在高温气冷堆及其他广泛领域的应
用奠定了基础。氦气透平发电项目组高水平地完成了项目的两个子课题,使我国在高温
堆领域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
●2010年12月,清华大学两项科研成果获得获得2010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物
理系薛其坤院士领导的研究团队所负责的拓扑绝缘体研究项目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
究所的同事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发展了高质量拓扑绝缘体薄膜的分子束外延制备技术,
观察到了拓扑绝缘体表面金属态的朗道量子化,从实验上证明了拓扑绝缘体是二维无质
量的狄拉克费米体系并受时间反演对称性保护。这些基础研究工作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为实现理论预期的拓扑绝缘体的许多重要效应并使这种材料走向应用奠定了基础。清华
大学该研究团队在这一领域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使得我国在这一方向上的研究处
于国际领先地位。 清华大学的结构生物学团队在施一公教授的带领下,自2007年以来
致力于研究重要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在过去两年内取得重大突破,先后解析了APC超
家族、FNT超家族以及ECF超家族膜转运蛋白或通道蛋白AdiC、FocA和RibU的第一个原子
结构,以及捕获了MFS超家族转运蛋白FucP的特殊构象,填补了这些领域的重大空白。
他们还结合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的方法,初步揭示了这些重要膜蛋白家族的功能机理。
2009年5月以来,他们发表研究论文于《科学》1篇,《自然》4篇。这些工作为我国及
世界的膜蛋白结构生物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成果在国际生命科学研究领域获得了
广泛关注。
●中科大和清华的联合研究团队首次实现远距离自由空间量子态隐形传输入选2010年国
内十大科技新闻。其他与清华大学有关的国内十大科技新闻:1. 上海光源, 黄开席,
1966年毕业于工物系,曾任上海光源首任总工程师,2. 上海世博,中国馆由华南理工
大学和清华大学联合设计,4. 体细胞“变身”多能干细胞机制被揭示,裴端卿2002-
2009为清华大学教授、长江特聘教授,6. 我国第一座快中子反应堆首次临界,快中子
堆总设计师为1961年毕业于工物系的徐銤,8. 嫦娥二号升空 嫦娥探月工程总指挥为
1968年研究生毕业于精仪系的栾恩杰院士,9. “天河一号”千万亿次巨型机也与清华
校友有关。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廖湘科为“天河一号”常务副总设计师,
2010年12月28日晋升少将军衔。
●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清华大学共有19项优秀科技成果获得2010年国家科学技
术奖,居全国高校首位。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项,国家科学技
术进步奖12项。在这19项获奖成果中,清华大学作为第一单位或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获
奖7项。其中,康克军教授等完成的“大型装备缺陷辐射检测技术”项目获得2010年度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这是清华时隔26年再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这一崇高荣誉
;同时,范维澄院士等完
成的“应急平台体系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项目获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取得了清华大学在同一年度获得两项国家科技一等奖的重大进展。航院方岱宁教授等
完成的“电磁固体的变形与断裂”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汽车系欧阳明高教授
等完成的“城市客车多能源一体化混合动力系统及其系列化车型应用”项目,汽车系连
小珉教授等完成的“运动汽车噪声综合识别及控制技术”项目,以及精仪系张书练教授
等完成的“光学元件内应力、双折射和光学波片相位延迟测量的新原理和仪器”项目获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环境系郝吉明院士等完成的“特大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理论与技
术及其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②我校其他教学与科研成果
●2010年1月,公共管理学院胡鞍钢教授主持完成的“交通行业发展质量效益定量分析
的理论与方法”项目,获得“2009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0年5月17日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承担的《燃料电池城市客车研发与奥运示范》项
目获得2010年度国际政府间氢能与燃料电池合作组织(IPHE)技术成就奖。
●2010年5月,电机系黄松岭、赵伟老师负责的“高清晰度储罐底板缺陷可视化检测装
备”获2009年度中国石化自动化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石化自动化行业科技奖是经国家
科技部批准设立的面向全国的行业性科学技术奖项,是为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
极性和创造性,表彰和鼓励在推动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进步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
和个人而设立的,由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承办。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是
该奖项的两个主要奖种,每年评审授奖一次。
●2010年6月2日,勤上光电与清华合作成果“基于新型三维二次光学系统的高效LED路
灯”获广东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0年10月10日,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主任苏丹及其团队的作品获得北京民族文化宫
修缮改造设计方案竞赛一等奖。
●2010年10月12日,计算机系可视媒体研究中心的Sketch2Photo项目获得2010中国计算
机大会(CNCC)专家委员会评选的“最佳研究成果奖”。
●2010年10月,清华大学获得第十二届中国专利奖金奖一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优
秀奖一项(硝基苯气相加氢制备苯胺的装置及方法)。
●2010年11月5日,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分析中心李景虹、王颖、刘洋的“石墨烯在分析
化学中的应用”和清华大学化学系参与完成的“复杂基质样品前处理方法研究及色谱分
析”两项成果获得2010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 奖)”。
●2010年12月30日,清华大学获多项2010年度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奖。其中
清华获奖奖项如下,其中清华所获得的两项一等奖和三项二等奖为唯一完成单位。
一等奖:2+1项,全国共7项 (排名不分先后)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随机模型与性能优化
深空通信编码调制技术
数字视频编解码国家标准制定及应用(第7单位)
二等奖:3项,全国共13项 (排名不分先后)
基于SIP P2P 流媒体直播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系统
正交偏振激光器腔调谐物理特性
高速RSA 电子签名认证安全芯片SSX41
三等奖:2项,全国共26项 (排名不分先后)
自动口语评测技术、芯片与应用系统(清华大学、北京凌声芯语音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监控实时行为分析关键技术及应用(清华大学、北京声迅电子有限公司)
③排行榜
●2010年1月,清华EMBA连续五年获得胡润百富排行榜最受青睐的EMBA。
●2010年2月,清华大学获选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全球最美大学亚洲唯一上榜学校
。《福布斯》评选出全球14个最美丽的大学校园,其中10个来自美国,3个来自欧洲,
而亚洲唯一上榜的是位于中国北京的清华大学。
●2010年7月清华大学以190.21分获得2010中国大学排行榜第一名,连续14年蝉联冠军。
●2010年8月,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对外发布“中国高等学校绩效
评价报告”中清华大学位居第一。
●2010年9月10日,在《经理人》2010最佳MBA院校排名中, 清华大学和中欧并列第一
。自2004年开始,中国发行量最大的财经管理杂志《经理人》按照国际公认惯例,以独
立第三方身份,每两年对中国在办MBA项目进行一次调研,发布“中国最佳MBA排行榜”
。到2010年,已进行到第四届。
●2010年9月27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获选世界经理人集团旗下《世界企业家》杂志编
制的201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MBA排行榜”第一名。
●2010年11月,清华大学在台湾版2010世界大学科研论文质量排名中位列大陆高校部分
第一(世界排名117)。
●2010年11月,清华大学在荷兰莱顿大学发布2010年世界500强高校排行版Leiden
Ranking 2010中位列大陆高校部分第一(世界排名109)。
●2010年12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得美国《商业周刊》(中文版)中国优秀商学
院榜单第一名。
*********************
七.学科、实验室与师资建设成果
①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学科、实验室与师资建设成果
●2010年2月11日,清华核研院与国家能源局电力司签署了签订5.27亿元高温气冷堆核
电站重大专项科研合同。
●2010年3月9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The
Wharton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签署本科交换合作协议。根据
协议,从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清华经管学院和沃顿商学院将互派若
干名本科生,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交换学习。目前,清华经管学院已与国外87所院校建
立了学生交换合作。这87所院校均匀分布在北美、欧洲、亚太地区,它们均在该国或该
地区享有盛名。不管是在清华校园还是在国外合作院校,学院为学生提供了多元的、国
际化的学习环境和体验,为学生将来到海外深造或
参与国际竞争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010年3月17日,清华大学国家环保技术与评估技术中心通过可行性论证。
●2010年4月20日,由台湾长庚纪念医院支持建设的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奠基,预计这所
医院将于2013年正式运营。作为清华大学新建附属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是集医疗、
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公立医院,建设用地面积125亩,一期建设
床位1000张。医院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地区,建成后将填补该地区无大型综合
性三甲医院的空白,缓解该地区40多万人“看病难”的状况。
●2010年4月25日,清华大学电子系1985级校友、紫光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北京健坤投
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向母校慷慨捐赠一亿元设立键坤基金,该项捐赠除了用于清华大
学校史馆的建设之外,将陆续用于学校的发展。
●2010年4月27日,清华大学图书馆老馆举行科恩图书室揭幕仪式,科恩图书
室藏书的捐赠者——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87岁高龄的罗伯特•科恩教授
携家人专程从美国波士顿赶来参加仪式,并与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共同为图书室揭幕
。科恩图书室是是清华大学第一个以捐赠者命名的图书室,是专门为感谢科恩先生捐赠
所建。2007年,科恩教授把他终身收藏的21,000 余册书刊,全部捐给清华大学。
●2010年4月28日,清华大学与海军装备研究院联合组建海军装备技术创新合作中心,
以进一步加强海军装备重大技术研究工作,促进高新技术向战斗力的转化。
●2010年4月30日,中欧清洁能源中心在北京启动。中欧清洁能源中心项目起源于2009
年5月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期间双方签署的《中欧清洁能源中心联合声明》。项目
实施由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和中国清华大学承担。中心主要职能是促进中欧之间的技术
转让和技术交流,涉及清洁煤、可再生能源、低能耗建筑及智能电网等领域。
●2010年5月21日,清华大学汽车系与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和澳大利亚国家先进汽车技
术联合研究中心联合开展技术研究、人才培训和技术转移等方面的合作。
●2010年6月4日,数字电视国际标准推荐工作专家组成立,由该标准第一完成人,微波
与数字通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电子系杨知行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该专
家组成员有清华大学数字电视中心的宋健教授和潘长勇副教授。中国工程院邬贺铨副院
长担任专家顾问组组长,该顾问组成员有清华校友、天津大学龚克校长,广电总局科技
司曾庆军副司长。该工作组将在2010年10月开始正式向国际电联提交标准提案。这是我
国强制性格式标准第一次开展国际标准申报工作。
●2010年6月15日,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成立。中心主任由清华大学医学院
从美国华盛顿大学引进的国际心血管磁共振领域的著名专家苑纯教授担任。中心的研究
团队包括多名国际医学影像领域的著名科学家以及多位有国际著名大学、研究机构留学
经历的青年骨干。
●2010年6月21日,清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
”在清华大学成立。该中心是麻省理工学院在中国成立的第一个联合中心,也是清华大
学乃至中国高校和美国顶级大学在理论计算机领域建立的第一个联合中心。
●2010年6月,盈科律所出资1000万元,用于资助清华大学法学院设立“讲席教授”职
位,为清华聘请“讲席教授”提供薪资、费用资助;同时设立“盈科律师事务所国际合
作交流基金”,资助清华法学院学生出国(境)学习、实习,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
升学生国际化水平以及奖励品学兼优的在校学生。
●2010年6月,清华大学参与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
●2010年8月1日,清华大学燃烧能源中心成立,华裔美国工程院院士罗忠敬受聘成为中
心首任主任,27名国内外著名学者受聘成为该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2010年8月,在科技部公布的2010年973计划、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立项项目中,清华大
学有1个项目获准973计划立项资助、6个项目获准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立项资助,项目将
于2011年1月正式启动。7位教授同时被聘为项目首席科学家。至此,清华大学主持承担
的973计划项目数已增加到33项,项目首席科学家33人;主持承担的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项目数增加到16项,项目首席科学家16人,成为全国首席科学家人数最多、承担项目最
多的单位。7个立项项目分别为:
973计划信息领域中由计算机系胡事民教授主持的《网络海量可视媒体智能处理的
理论与方法》;
蛋白质研究计划中由生物学院隋森芳院士主持的《重要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
研究》和由刘玉乐教授主持的《蛋白质主要降解途径-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及功能》;
量子调控研究计划中由物理系段文晖教授主持的《以Dirac系统为代表的低维量子
体系的新奇量子现象研究》;
纳米研究计划中由化学系李亚栋教授主持的《金属与金属间化合物纳米晶的可控合
成与催化反应》;
发育与生殖研究计划中由生物学院孟安明院士主持的《重要亲源分子对胚层诱导和
分化的调控》;
干细胞研究计划中由医学院孙方霖教授主持的《干细胞分化与重新编程中蛋白质的
结构与功能研究》。
●2010年8月,在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和中国技术市场管理促进中心发布的《全国技术市
场统计年度报告(2010)》2009年高等院校输出技术成交金额排名中,清华大学位列第
三。
●2010年9月10日,美国廖凯原基金会主席、美国国际软件屋公司创办人和主席、美籍
华裔廖凯原先生为推动清华大学法学学科的发展捐资一亿元人民币。  在清华大学即
将迎来百年校庆之际,廖凯原先生的慷慨捐资意在支持清华大学法学院建设法律图书馆
,建立“中国法治研究中心”,并设立讲席教授、奖学金、奖教金等,以推动清华大学
法学教育的发展。
●2010年9月10日,北京清华医院建设工程全面开工。北京清华医院位于昌平区天通苑
地区,建设用地面积125亩,一期建设床位1000张。此次开工的一期工程包括医院门急
诊及病房楼(地上13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9 .5万平方米)、行政及动力中心楼(地
上4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8千平方米)、综合楼(地上11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3万
平方米)三部分。一期工程预计于2013年全面完工。
●2010年9月15日,香港永新企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曹
其镛先生捐资2000万元建立清华大学中日青年交流中心,旨在推动清华国际交流、加强
中日青年友好交流和促进中日关系和谐发展。
●2010年9月17日,清华大学神经与认知计算讲席教授组聘任仪式暨第一届北京国际神
经与认知计算研讨会(WNCC2010)在清华大学举行。神经与认知计算讲席教授组由加州大
学旧金山分校教授(荣誉退休)、美国科学院院士迈克•
莫增尼克博士领衔,由9位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组成,旨在提升本校信息科学与神经科
学等相关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水平,加强和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
●2010年9月,清华大学入选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2010年9月,“清华大学微纳米力学与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中心“(Center for Nano
/micro-Mechanics and Multidisciplinary Innovation Research, 简称 CNMM)成立。
●2010年10月10日,作为嫦娥二号任务的六大工程目标之一,清华大学研制的低密度奇
偶校验(LDPC)码按照嫦娥二号任务的预定计划参与了技术试验,工作稳定,整个试验
过程顺利。LDPC编码技术是当前通信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前沿和研究热点,具有接近理论
极限的性能。清华大学基于系列发明专利研制的探月工程LDPC编码设备体积小、重量轻
、功耗低,可使测控通信的可靠性和传输数据速率得到较大的提升,被确定为嫦娥二号
任务测控通信系统的四大创新技术之一,在卫星上应用尚属首次。其试验成功对于我国
探月工程及未来更远的深空探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0年11月,清华大学2010年自行审核通过博士、硕士一级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
政治学,教育学,体育学,外国语言文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临床医学;一级学科
硕士点:心理学,地理学,大气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基础医学,药学。
●2010年12月,中国首个极深地下实验室在四川投入使用,实验室由清华大学主持,与
二滩公司合作建立。地下实验室尤其是极深地下实验室,是开展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学、
天体物理学及宇宙学等领域的暗物质探测研究、中微子物理实验研究等一些重大基础性
前沿课题的重要研究场所,是岩体力学、地球结构演化、生态学等学科开展相关实验研
究的重要环境,也是低放射性材料、环境核辐射污染检测的良好环境。
●2010年12月,清华大学新增九位“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有9个项目获准科技部
2010年973计划、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立项项目资助;其中973常规项目1项、973新增重大
科学问题导向项目1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7项,9位教授同时被聘为项目首席科学
家,这批项目将于2011年1月正式启动。本年度立项项目数达到清华历年新高。至此,
清华大学项目首席科学家已增加到51人,其中包括主持承担的973计划项目数已增加到
34项,项目首席科学家34人;主持承担的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数增加到17项,项目首
席科学家17人,继续保持全国首席科学家人数最多、承担项目最多的地位。2010年获得
资助的973重大问题导向“全量子网络”(姚期智);973信息领域“网络海量可视媒体
智能处理的理论与方法”(胡事民);蛋白质计划“重要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
究”( 隋森芳);蛋白质计划“蛋白质主要降解途径-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及功能”(
刘玉乐);量子调控计划“金属与金属间化合物纳米晶的可控合成与催化反应”(段
文晖);纳米计划“金属与金属间化合物纳米晶的可控合成与催化反应”(李亚栋);
纳米计划“仿生纳米通道能量转换材料体系及器件”(危岩);发育与生殖计划“重要
亲源分子对胚层诱导和分化的调控”(孟安明);干细胞计划“干细胞分化与重新编程
中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孙方霖)。
●2010年12月,计算机系孙茂松教授主持的ISO 24614-1:2010《语言资源管理—书面文
本的分词—第一部分:基本概念与一般原则》(Language resource management --
Word segmentation of written texts -- Part 1: Basic concepts general
principles)成为国际标准。分词是对世界上一些语言(如汉语、藏语、维吾尔语、日
语、韩语、越南语、泰语、匈牙利语等)进行信息处理必不可少的第一步。本国际标准
自2004年8月在巴黎举行的国际标准化组织第37技术委员会全会上立项以来,在项目负
责人孙茂松教授的领导下,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和积极组织下,经过韩国、
朝鲜、日本、法国、美国、加拿大、奥地利、泰国、德国、意大利、中国、香港、台湾
等国家和地区专家们的不懈努力与密切合作,克服了分词研究中面临的一批理论与实践
问题,历时六年,终于圆满完成。本国际标准的推出,对与上述语种相关的搜索引擎、
内容管理、语音技术、语言计算、语言翻译、词典编纂等现实应用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
值。
●2010年11月17日,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成立。中国原国务委员唐家璇受聘出
任名誉院长。阎学通任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研究院将发扬清华在定量分析、科学
方法、国际安全三方面的优势,加强经济外交、公共外交、国际政治经济三方面的研究
,为中国崛起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和可行的政策建议。
●2010年11月28日,清华大学共有16个博士后流动站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
后工作会议上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高居全国参评流动站设站单位之首。
同时,清华大学邓芳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管理工作者。这16个流动站是:材料科
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核
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控制科学与工
程、力学、生物学、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全国博士后综合评估工作
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部署,每五年开展一次。
●2010年12月,《自然》公布2009年Nature亚太地区研究机构排名。清华大学名列第七。
●2010年12月17日,周大福慈善基金捐资清华大学8500万元兴建郑裕彤医学楼,为清华
提供科研基地培育优秀医学人才。
●2010年12月,清华校友、美国飞塔(Fortinet)公司首席执行官谢青及首席技术官谢
华先生,为母校捐赠价值约261万美元的FG系列防火墙设备,用于支持清华大学信息网
络工程研究中心和计算中心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以及拟用于建立和发展该公司与清华大学
的联合实验室。
●2010年,清华大学对环境科学与工程、物理学、电子工程、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建筑学、电气工程、设计艺术、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新闻传
播等学科先后完成了专家现场评估工作。应顾秉林校长邀请,近百位国际知名学者组成
12个评估专家组,仔细审阅相关学科详尽的自评报告,并来校考察了教学、科研和设备
设施情况,与学校领导、学科负责人和相关学科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
●2010年12月,清华经管学院与香港科大商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并达成意向,在加强学
术研究合作和教授交流、研究联合培养研究生、共同建立“工商业及管理研究中心”等
方面进行合作,同时积极探讨其它方面的合作。
②我校成立的其他重要研究机构
●2010年1月25日,清华大学成立张仃艺术研究中心。筹建中的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
将为张仃先生设立永久展馆。
③我校师资、学科建设成果
●2010年1月8日,清华领衔的《20世纪中国文学选集》项目启动。这一浩大的“中国文
学走出去”工程由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兼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宁担任首席专
家兼总主编。
●2010年6月29日,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奥立弗•威廉姆森受聘清华大学
名誉教授。
●2010年9月清华大学7门本科课程入选2010年国家精品课程。这7门课程分别是:法学
院教师崔建远负责的《民法学》、新闻学院教师李彬负责的《中国新闻传播史》、美术
学院教师田青负责的《传统染织艺术》、计算机系教师胡事民负责的《计算机图形学基
础》、电子系教师陈雅琴负责的《通信电路》、土水学院教师张建平负责的《土工工程
CAD》和环境系教师黄霞负责的《水处理工程》。自2003年教育部实施国家精品课程建
设工程以来,清华大学共有90门课程入选,入选门数居全国高校之首。
●2010年9月13日,“2010理论计算机明日之星交流会”在清华大学举行,5位理论计算
机科学领域的重量级教授和26名该领域的顶尖研究生参加。参会的教授和学生分别来自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意大利罗马
大学、丹麦奥胡斯大学、中国清华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在为期5天的交流会上,他们
就理论计算机研究领域中最前沿、最富挑战性的问题,以论文报告的形式进行交流。作
为理论计算机科学领域一年一度的盛会,该交流会已成功举办三届。
●2010年10月18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推出中国第一个MiM(即“管理硕士”)学
位项目。MiM是英文Masters in Management的缩写。它既不同于MBA(工商管理专业硕
士),也不同于学术研究型的“工商管理硕士”或“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更不同于
近年来的“会计专业硕士”或“金融专业硕士”。MiM的生源为本科毕业直读研究生的
学生,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为企业、政府以及各类
非赢利组织培养未来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概括而言,MiM是一个无工作经验要求(pre-
experience)的综合性、应用型硕士学位项目。
●2010年11月,经管学院白重恩教授“十二五”期间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模式和改革”获
得2010年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2010年12月,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医学物理与工程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唐劲天领导的科
研团队凭借“血吸虫病的热疗法”,在全世界2400多份竞争方案中脱颖而出,成为全世
界65个获得资助的挑战者之一,获得2010年第五轮盖茨基金会“探索大挑战”挑战项目
资助。“血吸虫病的热疗法”,是应用热疗方法进行血吸虫病的防治,使血吸虫或者虫
卵被杀死在人体的皮肤和腹腔中。这一创新方法若获得成功,将开辟治疗血吸虫病的新
道路,困扰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传染性疾病——血吸虫病将得到比目前更为简便有
效的预防和治疗。总金额达1亿美元的“探索大挑战”是盖茨基金会全球健康领域的项
目之一。它面向全球征集并资助大胆而非传统性的研究计划,旨在探索和发现突破性的
创新方案,从而帮助应对那些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最大伤害、却很少为人所关注的重大
疾病和健康领域的特定题目征集创新方案。方案一旦入选,即可获得盖茨基金会的资金
支持。
●2010年12月,清华大学蛋白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2010年度生命科学领域教育部
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实验室。
●2010年,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获得2010年度立项建设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1989年2010年,清华大学以11项专利获中国专利奖金奖奖励的绝对优势高居 2010中
国高校中国专利奖金奖排行榜首位,体现出雄厚的原始创新的实力与水平,是我国高校
发明专利和新式样专利的第一原动力。
④校企合作
●2010年1月,清华大学与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就联合开发1.5WM电磁耦合调速型
风电机组项目达成合作协议,将在未来两年内推出新一代电网友好型风电机组。电磁耦
合调速型风电机组是清华大学近年提出的一项发明专利,其主要技术特征是通过变频调
速电磁耦合器实现变速风力机与恒速同步发电机之间的柔性传动,从而提高风电机组抗
电网故障与载荷冲击的能力,改善机组运行的可靠性。该项技术的提出,有望改变我国
风电设备制造业对引进国外核心技术的依赖,增强产业竞争力,突破进入国际市场面临
的技术壁垒。
●2010年3月11日中国电信投资600万元与清华大学宣布组建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与应用联
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将首先重点解决IPv4地址短缺、IPv6流量管理及路由监控、行业
应用开发等。
●2010年4月20日,中国中冶与清华大学在京举行合作交流暨签约仪式。
●2010年4月21日,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与山东齐鲁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签署新能源汽车
技术战略联盟。
●2010年4月23日,清华大学获3000万捐款成立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中心由清华大学
土木水利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和建筑学院联合发起、共同建设,对校内其他各院系开放
。中心设立理事会,下设学术委员会、顾问委员会和中心主任,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中
心主任负责制。
●2010年5月20日,清华大学与中国商飞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0年10月20日,清华-波音联合研究中心成立,挂靠在工物系,中国工程院院士范
维澄担任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波音与清华将在客舱环境、计算机科学在航空业的应用、
材料及工业设计四个潜在研究领域开展研究与合作。
●2010年11月5日“清华-杨森传染病研究合作项目”的正式启动。该项目为
期5年,旨在加速传染病领域的发现和研究工作,并推动开发新的传染病治疗方法,从
而满足中国乃至世界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医疗需要。
●2010年11月26日,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四川长虹(600839)新型视听技术联
合实验室在清华大学成立。实验室将在信息领域的超高分辨率电视和立体视频、材料领
域的PDP显示器材料、低碳技术、废旧家电回收处理技术等领域开展研究与应用。
●2010年12月2日上午,清华大学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
,双方将在过去合作的良好基础上,在人才培养、科研等方面开展密
切合作。这是药监局首次与国内知名大学签订协议开展密切合作。
●2010年12月13日,腾讯公司与清华大学共同建立的“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腾讯
互联网创新技术联合实验室”。双方将在搜索引擎、社区化组织、数据运维等尖端信息
技术研发领域展开深入研究。
⑤其他
●2010年4月2日,清华大学正式为10条校园道路命名。10条道路命名方案如下:以地理
名称为依据命名的道路是:校园中央的东西主干道、南北主干道这两条最主要的十字形
道路分别命名为“清华路”、“学堂路”;原熙春园和近春园西侧的两条道路分别命名
为“熙春路”、“近春路”,学生住宿区紫荆公寓南侧的主路则命名为“紫荆路”,方
便人们的辨识。而“光华路”穿越美术学院,是因为美院的老校区就位于北京市内的光
华路上,将使美院的师生感到亲切和自然。以国学经典《大学》作为命名依据的道路是
:东大操场东西两侧的南北干道分别命名为“明德路”、“新民路”,校园北部的东西
干道命名为“至善路”,校园南部的东西干道命名为“日新路”,它们均出自于《大学
》中的名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通‘新民’),在止于至善”以及“苟
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而清华园北部已有明斋、新斋、善斋等传统历史建筑,几条
道路的命名与之一脉相承。其中“明德路”、“新民路”是学生前往教学楼、“至善路
”是学生前往图书馆等主要学习场所的必经之路,这些路名将激励学生牢记古训、加强
修养、丰富学识、提升素质,成为“谦谦君子”和“槃槃大才”;“日新路”附近坐落
着一批不同学科的院馆,寓意着科学人文的创新和融合。
●2010年7月,清华大学在2010年高考中录取理科投档分数和实考分数第一名34人,文
科投档分数和实考分数第一名8人。录取的理科第一名分布在27个省份,8名文科第一名
分布在7个省份。除各省第一名以外,清华大学连续多年录取的理科实考分前十名都占
全国总数的70%左右,今年更是超过了220人,约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三。浙江省理科
前30名中的28人、甘肃省理科前30名中的27人、河南省理科前30名中的26人、吉林省理
科前30名中的25人、河北省理科前30名中的25人、四川省理科前30名中的24人被清华大
学录取。扣除青海、宁夏、海南等招生规模较少的省份外,各省理科前30名考生中有七
成左右被清华大学录取。清华大学的文科招生规模总体较小,但高分考生云集。全国各
省文科实考分前十名中,有70余人被我校录取,占全国总数的约四分之一,其中四川、
安徽、吉林、河北、宁夏等省份文科前十名中有半数左右报考了清华。文理科录取分数
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学校高考录取的总体水平。据初步统计,清华大学在八成以
上的省份理科录取分数线和文科录取分数线列全国高校第一。在综合性大学中,我校的
理科录取规模相对较大,而文科录取规模较小。但无论录取规模大小,都没有影响优秀
考生报考清华大学的积极性,都没有影响清华大学分数线在全国高校中一枝独秀的格局。
●2010年11月,清华大学、上海交大、中国科大、西安交大、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中
国人民大学等七所高校组成2011年高水平大学合作自主招生联盟。
●初步不完全统计,清华校友在2010年有近20人新获得海外教职,包括哈佛大学,耶鲁
大学等世界级名校。
*********************
八.各学科部分重要论文
①生命科学,医学
●2010年1月28日,清华大学医学院学习与记忆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松领导的实验室在《
神经元》(Neuron)发表一篇论文Enhancement of Learning and Memory by
Elevating Brain Magnesium。他们首次揭示了镁离子作为一种细胞内含量最高的二价
金属离子对维持大脑学习与记忆功能的重要调节作用,并提示补充镁离子可能成为预防
和治疗脑衰老疾病的重要途径。
●2010年2月11日,医学院施一公实验室在《自然》(Nature)发表论文Mechanism of
Substrate Recognition and Transport by an Amino Acid Antiporter。
●2010年2月19日,生命学院钟毅实验室在《细胞》(Cell)发表论文Forgetting Is
Regulated through Rac Activity in Drosophila。该论文在短期记忆遗忘的分子机制
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因而被《细胞》杂志选为这一期的特刊文章(Featured
Article),并得到诸多公众媒体如《纽约时报》、《科学美国人
》等的关注。
●2010年4月30日,医学院施一公,颜宁实验室在《细胞》(Cell)发表论文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aenorhabditis elegans Apoptosome Reveals an Octameric
Assembly of CED-4。
●2010年6月11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俞立实验室以共同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在《
细胞》(Cell)发表论文C. elegans Screen Identifies Autophagy Genes Specific
to Multicellular Organisms。
●2010年7月18日,生命学院陈晔光实验室在《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发表论文Autophagy negatively regulates Wnt signalling by
promoting Dishevelled degradation。
●2010年7月,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洪波实验室在美国IEEE神经系统与康复工程汇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以封面
文章的形式发表了一项关于听觉脑机接口的研究成果An Auditory Brain Computer
Interface Using Active Mental Response。
●2010年8月29日,生命学院王新泉实验室在《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发表论文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assembly and activation of
IL-1β with its receptors。
●2010年9月27日,医学院颜宁教授领导的研究组与生命学院王佳伟博士、龚海鹏博士
合作在《自然》(Nature)发表论文Structure of a fucose transporter in an
outward-open conformation,报道大肠杆菌岩藻糖(L-fucose)转运蛋白(FucP)结
构与功能的研究。
●2010年9月24日,生命学院王嘉炜、杨茂军实验室在《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
)发表论文MAGE-RING Protein Complexes Comprise a Family of E3 Ubiquitin。
●2010年10月24日,医学院施一公实验室在《自然》(Nature)发表论文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the S component of a bacterial ECF transporter。
●2010年11月26日,附属医院吴清玉组的论文“Supra-arterial Myotomy after
Previous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for Treatment of Myocardial
Bridging”被《Circulation》接收。该杂志为心血管领域期刊中最具权威性的杂志之
一。
●2010年12月10日,生命学院孟安明实验室以共同第一作者在《细胞》(Cell)发表论
文The Fused/Smurf Complex Controls the Fate of Drosophila Germline Stem
Cells by Generating a Gradient BMP Response。
②数学,物理,化学
●2010年1月10日,物理系薛其坤、陈曦和贾金锋的研究团队在《自然•物理》(
Nature Physics)发表一篇论文Superconductivity in one-atomic-layer metal
films grown on Si(111)。他们发现在生长于硅衬底上的单原子层金属薄膜中存在超导
现象。系列成果先后发表在Nature Physics 6, 584 (2010)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3, 266803 (2009)、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5, 076801 (2010)和
Advance Material (2010)上。其中 “朗道量子化”的相关成果(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5, 076801 (2010))发表的同时,美国物理学会的“Physics”栏目发表“
Viewpoint”专栏文章,专题介绍了这一重要进展。
●2010年5月16日,清华大学物理系彭承志组和中国科技大学以共同作者在《自然&#
8226;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发表论文Experimental free-space quantum
teleportation。联合小组成功实现16公里的世界上最远距离的量子态隐形传输。
●2010年,清华大学发表JACS和Angew共16篇,PRL5篇
③信息科学技术
●2010年4月11日,计算机系教师李国良、冯建华和王建勇的论文Providing Built-in
Keyword Search Capabilities in RDBMS被计算机科学数据库领域的顶级国际期刊《
The VLDB Journal》接受为研究论文。这是清华大学首次在该期刊上以第一完成单位发
表论文。该论文主要利用数据库系统本身的索引机制和检索算法,不用修改数据库底层
的任何源代码,就可以完全解决数据库系统的关键字检索问题,使得数据库系统上的关
键字检索更加实用。
●2010年5月,计算机系刘斌教授课题组与美国西北大学合作的论文NetShield:
Massive Semantics-based Vulnerability Signature Matching for High-speed
Networks被计算机和网络领域的顶级会议SIGCOMM2010录取。SIGCOMM 2010共提交论文
276篇,仅33篇被录取,录取率为11.9%。这表明我系在相关方向的研究已经步入国际
先进行列。
●2010年5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媒体所杨士强实验室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 (IEEE TCSVT)上发表的文章A
Framework for Heuristic Scheduling for Parallel Processing on Multi-core
Architecture - A Case Study with Multi-view Video Coding (MVC)获得了IEEE
Circuits and Systems Society 2010 CSVT Transactions的最佳论文奖。该论文提出
了一种面向多核体系结构的启发式调度算法模型架构,对于运算量大的应用算法能够十
分准确的评估其动态调度性能,从而省去了繁琐的实际系统的实现
步骤。
●2010年5月,计算机系博士生施遥(指导教师郑纬民、陈文光)与计算机系EMC讲席教
授组成员、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周源源教授合作的论文 Do I Use the
Wrong Definition? DefUse: Definition-Use Invariants for Detecting
Concurrency Sequential Bugs被计算机程序语言与软件工程顶级国际会议ACM SIGPL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Systems, Languages
& Applications (OOPSLA 2010)录用。这是自OOPSLA于1986年创办以来,我国科研人
员第二次在该会议发表论文。该论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定值-使用不变量检测程序故障的
新方法。
●2010年清华大学多篇论文入选SIGGRAPH 2010。这些论文包括
Line Space Gathering for Single Scattering in Large Scenes;
Interactive Hair Rendering Under Environment Lighting;
Fabricating Spatially-Varying Subsurface Scattering;
Micropolygon Ray Tracing with Defocus and Motion Blur;
RepFinder: Finding Approximately Repeated Scene Elements for Image Editing;
Vector Solid Textures;
Manifold Bootstrapping for SVBRDF Capture;
Popup: Automatic Paper Architectures from 3D Models.
●2010年7月2日,清华大学电子系教授樊平毅及其指导的博士生王卿,清华信息学院讲
座教授、香港科技大学讲席教授李德福(K. B. Letaief)和马凯(M. Mckay)共同完
成的论文《菱形中继网络中中继节点的位置选择问题》(On the Selection of Relays
’ Position in Diamond Relay Networks)荣获第六届ACM国际无线通信与移动计算国
际会议(ACM Internatio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Mobile Computing
Conference,IWCMC 2010)大会的最佳论文奖。
●2010年11月2日,计算机系两篇研究论文Extending String Similarity Join to
Allow Fuzzy Token Matching(博士生王健楠,指导教师:李国良、冯建华)和
Interactive SQL Query Suggestion: Making Databases User-Friendly(博士生范举
,指导教师:李国良、周立柱)被数据库领域的顶级国际会议2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Engineering (ICDE) (简称IEEE ICDE 2011) 接受为研究论文(
Research Full Paper)。两篇论文完全由清华大学的博士生和指导教师合作完成。
●2010年11月,计算机系媒体所论文TCP-FIT: An Improved TCP Congestion Control
Algorithm and its Performance被录用为Infocom2011 main conference Paper。IEEE
INFOCO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Communications)是IEEE计算机
和通信分会联会年会,由IEEE计算机通信技术委员会和IEEE通信协会联合举办,是信息
通信领域规模最大的顶尖国际学术会议,录用率约为16%左右。这个每年一度的会议的
主要议题是计算机通信,尤其是流量管理和协议。
●2010年11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研究部量子计算与信息研究组
的冯元、段润尧、应明生的合作论文Bisimulation for quantum processes(量子进程
的互模拟关系)被第38届ACM SIGACT-SIGPLAN Symposium on Principles of
Programming Languages(程序语言原理国际会议,简写为POPL)接收。这也是POPL接
收的第一篇作者来自中国内地的论文。
●2010年11月,计算机系博士生盛田维(指导教师郑纬民、陈文光)与Google公司Neil
Vachharajani, Stephane Eranian和Robert Hundt合作的论文 RACEZ: A lightweight
non-invasiverace detection tool for production applications被第33届ACM
SIGSOF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ICSE 2011)录用。
ICSE是计算机软件工程领域顶级国际会议,2011年该会议的录用率为14%。这是清华大
学在该会议上第一次发表论文。该论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现代处理器中的硬件性能器机制
检测生产型软件系统中的数据竞争的方法。
④工程技术
●2010年10月6日,自动化系李梢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疾病生物分
子网络的系统建模与调控机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其阶段性成果“Network-based
relating pharmacological and genomic spaces for drug target identification”
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该成果入选Nature China。
Nature China以“Drug discovery: Drug search”为题,将该成果作为“最新研究亮
点”进行了报道。Nature China是由英国《自然》(Nature)杂志社专门开辟的网站,
致力于宣传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的优秀研究成果。这是Nature China第二次报道李
梢课题组的研究工作。
⑤其他
●2010年3月,公管学院杨永恒等老师的论文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of
Critical PPP Factors in Transition Countries获美国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2010
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ual Meeting)接收,并将在该年会“公共与非营利组织”
分会上(PNP, The Public and Non-Profit Division)宣读。美国管理学会(Academy
of Management)是国际管理学界最著名的学术组织之一,其年会是管理学界最顶级的
学术会议之一,影响深远。
●2010年9月,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为第一署名作者和研究员王
晶为第二作者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国际传播学刊》(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Volume 16:1)上以封面和开篇文章发表了长达16页的研究论文《网
络公共外交:社交媒体在伊朗与新疆骚乱中的作用》。这是李希光教授第二次在这份国
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M********g
发帖数: 183
2
好长。。。

【在 h*d 的大作中提到】
: 发信人: strong (大拿~恭祝清华百年华诞), 信区: TsinghuaCent
: 标 题: 清华大学的2010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Apr 24 14:46:09 2011), 站内
: 清华大学的2010
: 注:本文由水木社区BBS世纪清华版(TsinghuaCent)整理,各项资料来自清华大学网
: 站、清华大学新闻网、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网站和水木社区BBS世纪清
: 华版等。
: 正文:
: 本文系统总结2010年度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师生校友荣获的
: 各类学术和社会荣誉、学科竞赛成绩以及学校在教学科研领域中获得的各类成果和进展

m********o
发帖数: 1539
3
abstract...

【在 h*d 的大作中提到】
: 发信人: strong (大拿~恭祝清华百年华诞), 信区: TsinghuaCent
: 标 题: 清华大学的2010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Apr 24 14:46:09 2011), 站内
: 清华大学的2010
: 注:本文由水木社区BBS世纪清华版(TsinghuaCent)整理,各项资料来自清华大学网
: 站、清华大学新闻网、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网站和水木社区BBS世纪清
: 华版等。
: 正文:
: 本文系统总结2010年度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师生校友荣获的
: 各类学术和社会荣誉、学科竞赛成绩以及学校在教学科研领域中获得的各类成果和进展

s*********y
发帖数: 1085
4
本文系统总结2010年度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师生校友荣获的
各类学术和社会荣誉、学科竞赛成绩以及学校在教学科研领域中获得的各类成果和进展
。限于篇幅,在关于各类获奖成果的统计中,本文仅统计获得过一等奖、金奖(国家科
学技术奖除外)以上的成果(绩)。。。

【在 m********o 的大作中提到】
: abstract...
c******g
发帖数: 310
5
zan!

【在 h*d 的大作中提到】
: 发信人: strong (大拿~恭祝清华百年华诞), 信区: TsinghuaCent
: 标 题: 清华大学的2010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Apr 24 14:46:09 2011), 站内
: 清华大学的2010
: 注:本文由水木社区BBS世纪清华版(TsinghuaCent)整理,各项资料来自清华大学网
: 站、清华大学新闻网、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网站和水木社区BBS世纪清
: 华版等。
: 正文:
: 本文系统总结2010年度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师生校友荣获的
: 各类学术和社会荣誉、学科竞赛成绩以及学校在教学科研领域中获得的各类成果和进展

m********o
发帖数: 1539
6
haha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本文系统总结2010年度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师生校友荣获的
: 各类学术和社会荣誉、学科竞赛成绩以及学校在教学科研领域中获得的各类成果和进展
: 。限于篇幅,在关于各类获奖成果的统计中,本文仅统计获得过一等奖、金奖(国家科
: 学技术奖除外)以上的成果(绩)。。。

1 (共1页)
进入THU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我就像个丐帮帮主”清华大学拟建50万平米住宅解决年轻教师住房
清华百人团访美 将邀百所世界名校校长到访清华大学招生尝试打破文理分科
清华大学的2009zz[合集] 顾校长与弯曲校友见面会大合照
清华大学的2009 (修订版)[合集] 清华大学2009 年招聘信息
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中的部分清华校友清华大学今年录取全国一半状元
自强不息的清华,请停下来等等灵魂!—— 写于朱令被投毒二十年之际(ZZ)清华大学2009年高考录取工作圆满结束
上一张清华大学校旗大图当选工程院院士的清华校友
申请THU(清华大学)版三[转]清华大学原校长张效文披露严新曾在清华露马脚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2010话题: 清华大学话题: 获得话题: 教授话题: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