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 发帖数: 20290 | 1 不能这么说。照这个说法,唐一样是四处出击啊。大食更不得了,西边还和东罗马开搞。
当时亚洲三大帝国,大食,吐蕃,大唐基本势均力敌。三家在中亚此起彼伏的上演三国
志,各小国朝秦暮楚的历史还是很好看的。可以看看王小甫的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和
薛宗正的唐西域边政研究。 |
|
v*****s 发帖数: 20290 | 2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为薛宗正的安西与北庭—唐代西陲边政研究,以及王小甫的唐、吐蕃
、大食政治关系史两书,以下不再一一列出。
安西大都护府号称天下精兵之最,向来是大唐王朝最锋利的那把投枪,他们南征北战,
在流沙大漠里为中华民族谱写了浓墨华彩的一章。但安史之乱骤兴,大唐在西域的苦心
经营嘎然而止,只留下了余音袅袅,绕梁三日,徒让后人追思。
1 以身殉国的名将们
天宝十四年秋,三镇(平卢,范阳,河东)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这大概是北
京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虽然不太光彩)起兵十五万反唐。耽于安逸的大唐王朝此时已
是外重内轻,府兵制早已崩溃,各地边军尚在辽阔的边境向各异族宣讲着天可汗的威严
,急切之间难以入关勤王,安西军当然也不例外。手足无措的唐玄宗立即诏令程千里任
河东节度使,让他只身赴河东募兵平叛,又命封常清任范阳平卢节度使,并赴洛阳募兵
抵御叛军先锋,另命毕思琛先行赶赴东都募兵。程千里,封常清,毕思琛这深负皇恩,
被作为抵御叛军第一道防线的三人恰恰全部来自于安西大都护府。程千里是前任北庭节
度使,封常清是现任的北庭兼安西节度使,毕思琛曾经是夫蒙灵察手下的牙将。一代名
将,封常清的老上司,...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3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3908
在国人的印象中,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中国外交简直是一部丧权辱国、一塌糊涂的“国耻
史”、“卖国史”,怎么都离不开“误国”、“无能”、“妥协”、“投降”等负面形
容词。这种至今仍深刻影响着国人看待世界的角度与方式的悲情的近代史理解,究竟有
无偏颇?在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变、西方列强在世界民族国家的残酷竞争
中来势汹汹的大环境下,这一时期的外交到底有着怎样的历史风貌?本期阳光深度锁定
了自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之后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这一时期的
外交历史,力图呈现一个独特但又真实的民国外交图景。
在这一组稿件里,我们可以看到众多的专家学者对民国外交中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
不同角度的阐释,呈现了一系列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晚清民国历史人物形象与民国外交史
,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多元看待历史的方式。
其中,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牛军认为民国的外交就是从如何保卫和申张“秋海棠
”中的权利开始的,它的独特不在于它有过多少挫折和失败,而是它在如此风诡...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5277 | 4 波斯与中国:两种文化在唐朝的交融
荣新江
中国学术,2004.04
[关键词] 伊朗文化 回族与波斯文化
一、引言
在他们为《唐朝的概观》(Perspectives on the Tang)一书所写的引言中,
杜希德(Denis Twitchett)和芮沃寿(Authur F.Wright)曾经总结了唐朝为什么具有如此
巨大的生命力:一是它的折中主义(eclecticism),即把前此四百年混乱的历史中的各
种文化统一起来;二是它的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即对各种各样的外来影响兼
容并蓄。虽然两位作者首先谈到唐朝极富国际号召力的特性,如周边民族对唐文化因子
的吸收,整个亚洲不同类型的人纷纷入华,而长安更是一个大帝国的盛大国际都会,但
他们认为要理解唐代文明的国际特性时,更主要的是要从它自身过去的历史遗产中去寻
找。因此,我们在这本概观唐朝的论文集中,主要读到的是一组有关唐代政治、制度、
思想、宗教和文学方面的高水平论文,而没有特别涉及到唐朝与外部世界的关联问题。
这和西方中古历史研究的总体走向是相一致的,因为史料的贫乏和缺少像伯希和(P.
Pelliot)那样兼通多...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5277 | 5 [导读]张骞之后又过了7个世纪,中国人再次到达亚洲西境,并第一次留下平实可靠的
记载。他笔下的《经行记》,不仅有栩栩如生的阿拉伯世界,更有那个国跨亚欧大陆的
东罗马帝国。
在张骞之后又过了7个世纪,才有一个中国人再次到达亚洲西境并第一次留下平实可靠
的记载。这个人的身份很独特,是阿拉伯人的一名战俘。他笔下的《经行记》,不仅有
栩栩如生的阿拉伯世界,更有那个国跨亚欧大陆的东罗马帝国。
张骞、甘英经营西域之后,又过了7个世纪,才有一个中国人再次到达亚洲西境并第一
次留下平实可靠的记载。这个人的身份很独特,是阿拉伯人的一名战俘。他名叫杜环。
他笔下的《经行记》,不仅有栩栩如生的阿拉伯世界,更有那个国跨亚欧大陆的东罗马
帝国。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写下有关欧洲大陆的景象。
最强两大帝国间的碰撞:怛罗斯之战
公元750年。中国被称为“天宝年间”,整个社会都处于前所未有的鼎盛里。
在李隆基统治的时期里,唐朝的国力达到了顶点,也进行了多次的对外用兵。尽管此时
李隆基已日益沉醉于酒色之中,不再是那个励精图治的英明君主,繁荣的社会表面下也
隐伏着严重的危机,但大唐至少在那时还是“大”唐,当时世界上最令人尊敬的... 阅读全帖 |
|
g******4 发帖数: 6339 | 6 金以林: 大陆新版《中华民国史》编纂过程及价值
一 引言
我注意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两岸对民国史的叙述,从结构上讲长期以来是完全一致
的,特别是对1927年以前的叙述和评价几乎相同。比如两岸论述民国史的开端,大都从
民国纪元前18年(1894年)孙中山先生成立兴中会开始。国史馆编纂的《中华民国史事
纪要》、教育部主编的《中华民国建国史》,以及大陆出版的诸多民国史研究论著中都
是如此。大陆新近出版的《中华民国史》亦是如此。
事实上,长期以来两岸都在一个非常相近的“革命史观”下叙述民国史。对晚清政府、
辛亥革命、北洋政权的认识,双方的观点几乎是一致的;对此后的历史叙述,在历史分
期和结构上双方也完全相同,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924-1927年,大陆称之前“
大革命”、台湾称之为“国民革命”;1927-1937,大陆称之为“土地革命战争”、台
湾称之为“统一、剿匪时期”;1937-1945,双方均称为“抗日战争”;1945-1949,大
陆为“解放战争”、台湾为“勘乱时期”。史实和时间的叙述基本一致,最大的不同是
对性质的判断,各说各的话。
自1949年以来,双方都共同经历过“以党... 阅读全帖 |
|
c*****1 发帖数: 3240 | 7 ☆─────────────────────────────────────☆
xiaonan (我是小囡,侬叫什么) 于 (Tue Jun 26 13:23:06 2012, 美东) 提到:
青藏高原那么恶劣的地理环境,钦陵这帮穿越者动不动就组织几十万吐蕃铁骑和唐军打
大会战。
铁从哪里来?
马从哪里来?
后勤从哪里来?
就算都是骑兵,在青藏高原能有多少机动力?
☆─────────────────────────────────────☆
Ranma (ranma 1/2) 于 (Tue Jun 26 13:24:47 2012, 美东) 提到:
吐蕃应该还有川西和滇北。
当然数字是搞笑的,文科生向来数字上爱拍脑袋
☆─────────────────────────────────────☆
xiaonan (我是小囡,侬叫什么) 于 (Tue Jun 26 13:31:28 2012, 美东) 提到:
而且吐蕃不但常年累月和唐过不去,还四处出击,天竺,大食,南诏,西域,除了早期
吞并的鲜卑后裔,连个靠谱的盟友都没有。
丫是怎么支持这几百年的牛查岁... 阅读全帖 |
|
g******4 发帖数: 6339 | 8 根据他特有的优势和特长,沈志华将研究方向定位为苏联历史、中苏关系史和国际冷战
史。他在这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特别在对前苏联档案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分
析等方面,做出了具有世界影响的决定性贡献。值得一提的是,在苏联解体后俄国史学
界比较混乱的时期,他抓住机遇,以私人身份斥资数百万从俄美购得大批前苏联解密档
案并无偿向学者开放,从而赢得了“文化个体户”、“体制外专家”、“史学界异类”
等称号[4]。 从1996年至2002年间,沈志华与中国社科院合作,组织翻译、整理、出版
了36卷《苏联历史档案选编》,引起史学界的轰动。
2004年,沈志华以没有学历(研究生肆业)、没有职称、没有单位的“三无人员”身份
,从“体制外”重新回到“体制内”,成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国际冷战史中心主
任,并受聘于北京大学、人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各大一流院校,被中国社会科学院
几个研究所聘为兼职研究员。这一现象被称为“沈志华现象”,在学术界引起深刻反响
[5]。目前沈志华已发表史学论文和专著上百篇,其主编的最新力作,《一个大国的崛
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上中下三卷),引起了史... 阅读全帖 |
|
d*****u 发帖数: 17243 | 9 我google了一下台湾学者陶晋生(我还以为是山西人)的宋辽关系史
结果搜索出来的第一条就是一个书评的博客,反驳意见颇多
这里是此书评的总结:
“陶晋生先生因为台湾学者之身份,所想所论也许会与我们不同;再加上意识形态不同
则看待历史的角度亦有分别。我倒觉得陶先生有些拿大陆和台湾类比宋辽之意——当然
,这仅仅是在下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未必准确。”
同样,我相信蒙古族、满族同胞也会有一些跟内地汉族学者不同的立场。这都很正常。
而且契丹和蒙古也不能划等号 |
|
o***e 发帖数: 3526 | 10 这个评论早就见过,有点道理。不过陶在书中完全是在谈论历史,没有任何联系现实政
治的话。读者愿意作此联想,至少读者也有意识形态上看法。这书写得没有引人入胜的
意思,但如果你对民族关系史,中国边疆史有兴趣的话,不妨看看再说。里面提供的史
料还是很丰富的。
契丹和蒙古当然不能画等号,你在蒙古人后面那个括号“(以及他们的各种祖先)”不
就已经在更大范畴内做了声明了么?契丹和蒙古是有亲缘关系的,这没什么可争议的吧
?蒙古血缘上成分上似乎比较杂,作为一个民族概念,最早的记载是旧唐书提到的蒙兀
室韦吧?具体状况没太多记载。民族的血缘问题好像是你比较熟悉的东西啊,不妨你来
具体说说看。 |
|
g***j 发帖数: 40861 | 11 发布时间:2013-08-21作者:孙力舟 来源:《经略网刊》第29期
摘要:自从19世纪初埃及的默罕默德·阿里改革开始,各个阿拉伯国家现代化的"寻路"
之旅已经持续了200多年。至今,整个阿拉伯地区的大多数国家,尚未找到既适合本国
国情,又顺应世界大势,还能获得国内大多数人认同的现代化道路。
2011年兴起的"阿拉伯之春"变革运动,至今尚未尘埃落定。最近,发生政变的埃及
和内战不休的叙利亚两国最为引入注目。埃及人口已经超过9000万,是人口最多的阿拉
伯国家,有着最为悠久的历史,以爱资哈尔大学为代表的学术机构在整个伊斯兰世界具
有广泛的影响。因此,埃及在政治、经济现代化领域的探索和挫折,在阿拉伯地区具有
代表性意义。
小时候我看过的一本近代史普及的小册子《八十年寻路记》让我至今印象很深,那
本书把中国人自鸦片战争以来找到马克思主义之前的探索过程称为"八十年寻路"。在我
看来,自从19世纪初埃及的默罕默德•阿里改革开始,各个阿拉伯国家现代化的"
寻路"之旅已经持续了200多年。至今,整个阿拉伯地区的大多数国家,尚未找到既适合
本国国情,又顺应世界大势,还能获得国内大多数人认... 阅读全帖 |
|
d**********0 发帖数: 13081 | 12
只要读下这人的履历, 就知道这人是一个党棍。
其文章还值得浪费时间去读?
======================================
=====
杨奎松,1953年10月生,重庆市人,研究员。主要学术专长是中共党史、中外关系史,
现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学史系。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史
系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
师范大学紫江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共历史和中国近现代史,著有《
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研究》、《国
民党的“联共”与”反共”》、《“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
道》、《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等作品。 |
|
m***e 发帖数: 428 | 13 经济学怎样挑战历史
盛洪
写罢“什么是文明”,就拿起话筒对张宇燕说,这篇文章写得我“心惊肉跳的”。这是
我不曾有过的的心理感觉。也许,这不仅是因为这篇文章的逻辑所导致的结论是令人悲
观和恐怖的,而且与我过去一般接受的有关历史和世界的基本观念框架有着根本的分歧
,尽管近年来我已经对这一框架产生了怀疑,但将这种怀疑变成文字,仍会引发意想不
到的震撼。例如,我们一般认为,“现代”比“传统”好;中国文化,尤其是民国前的
中国文化是传统的,而西方文化则是现代的;西方文化是一般的、世界性的,其它文化
则是特殊的、民族的;“现代化”给人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福利;西方人则把现代化带
来给了全世界,不管他们是如何带来的;等等。我相信,除了我以外,大多数三、四十
岁的、与我有着相近的有关历史和世界的知识结构的人,都会持有这种看法。然而,当
我试图用经济学去剖析历史时,问题出现了。
经济学可谓西学的一种,有趣的是,用这种西学却很容易发现西方文化的倾向性。她并
不象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具有一般性或普适性,而是带有对一部分人群的行为的强烈的
辩护色彩。其实西方文化的特点恰恰是在利益问题上不加掩饰,除了个别时期,西... 阅读全帖 |
|
m****5 发帖数: 1131 | 14 1929年张学良收回中东路 中共号召武装保卫苏联
核心提示:1929 年7月,中国国民政府和东北地方政府为收回中东铁路主权,派军队以
武力接管中东路,对苏联宣战,同苏军之间发生了一场震动中国乃至世界的武装冲突,
史称“ 中东路事件”。这场冲突持续近5个月之久,双方动用的一线兵力超过20万,使
用了重炮、坦克、飞机和军舰等重型装备,其规模和持续时间远远超过1969年 的“珍
宝岛事件”,成为中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冲突。
中共中央紧急发表宣言,号召全国的劳苦群众,在“国际反赤色日”8月1日举行示威,
抗议帝国主义及中国豪绅资产阶级对苏联的进攻。宣言认为,“苏联的胜利,也就是中
国革命的胜利,苏联的失败,也就是中国革命的失败!中国革命的失败,也就是苏联的
失败。”
本文摘自:《纵横》2009年07期,作者:何立波,原题:《1929年:国民政府曾对苏联
宣战》
1929 年7月,中国国民政府和东北地方政府为收回中东铁路主权,派军队以武力接管中
东路,对苏联宣战,同苏军之间发生了一场震动中国乃至世界的武装冲突,史称“ 中
东路事件”。这场冲突持续近5个月之久,双方动用的一线兵力超过20万,... 阅读全帖 |
|
l**********6 发帖数: 70 | 15 中共建国之初,面对在东方与西方阵营之间做选择,结果是向苏联东方阵营“一边倒”
。现在朋友中大多数人以为,1950年开始的朝鲜战争是这个“选边站”决定的原因和时
间起点。这个想法可能是不对的。持这种想法的人忘记了1949年美国政府出版的著名的
《中美关系白皮书》和毛泽东的多篇应答文章。我找到些相关史料,下面与大家分享。
为避免不必要的争论,此文引述了较多关键人物的原话,并大多引自《毛泽东选集》。
对《中美关系白皮书》关键引文的翻译,也主要采用《毛泽东选集》里的版本。
中共和美国决裂在先,朝鲜战争在后。前者大约发生在1949年夏,当时中共已占领中国
的大部分领土。后者始于约一年多后的1950年冬。不是朝鲜战争造成了“一边倒”,但
“一边倒”确是朝鲜战争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共内战开始,中共与美国的关系变冷,
但关系决裂的标志是1949年8月5日美国国务院同时发表《中美关系白皮书》和国务卿艾
奇逊给杜鲁门总统的《附信》。之后不到十天,毛泽东从1949年8月14日到9月16日连续
在新华社发表五篇对《白皮书》与《附信》的评论,其中包括著名的收入大陆官方中学
教材的《别了,司徒雷登》。简单地讲,当... 阅读全帖 |
|
l**********6 发帖数: 70 | 16 中共建国之初,面对在东方与西方阵营之间做选择,结果是向苏联东方阵营“一边倒”
。现在朋友中大多数人以为,1950年开始的朝鲜战争是这个“选边站”决定的原因和时
间起点。这个想法可能是不对的。持这种想法的人忘记了1949年美国政府出版的著名的
《中美关系白皮书》和毛泽东的多篇应答文章。我找到些相关史料,下面与大家分享。
为避免不必要的争论,此文引述了较多关键人物的原话,并大多引自《毛泽东选集》。
对《中美关系白皮书》关键引文的翻译,也主要采用《毛泽东选集》里的版本。
中共和美国决裂在先,朝鲜战争在后。前者大约发生在1949年夏,当时中共已占领中国
的大部分领土。后者始于约一年多后的1950年冬。不是朝鲜战争造成了“一边倒”,但
“一边倒”确是朝鲜战争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共内战开始,中共与美国的关系变冷,
但关系决裂的标志是1949年8月5日美国国务院同时发表《中美关系白皮书》和国务卿艾
奇逊给杜鲁门总统的《附信》。之后不到十天,毛泽东从1949年8月14日到9月16日连续
在新华社发表五篇对《白皮书》与《附信》的评论,其中包括著名的收入大陆官方中学
教材的《别了,司徒雷登》。简单地讲,当... 阅读全帖 |
|
l**********6 发帖数: 70 | 17 中共建国之初,面对在东方与西方阵营之间做选择,结果是向苏联东方阵营“一边倒”
。现在朋友中大多数人以为,1950年开始的朝鲜战争是这个“选边站”决定的原因和时
间起点。这个想法可能是不对的。持这种想法的人忘记了1949年美国政府出版的著名的
《中美关系白皮书》和毛泽东的多篇应答文章。我找到些相关史料,下面与大家分享。
为避免不必要的细节性或技术性争论,此文引述了较多的关键人物原话,并很多引自《
毛泽东选集》。对《中美关系白皮书》关键引文的翻译,也主要采用《毛泽东选集》里
的版本。
中共和美国决裂在先,朝鲜战争在后。前者大约发生在1949年夏,当时中共已占领中国
的大部分领土。后者始于约一年多后的1950年冬。不是朝鲜战争造成了“一边倒”,但
“一边倒”确是朝鲜战争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共内战开始,中共与美国的关系变冷,
但关系决裂的标志是1949年8月5日美国国务院同时发表《中美关系白皮书》和国务卿艾
奇逊给杜鲁门总统的《附信》。之后不到十天,毛泽东从1949年8月14日到9月16日连续
在新华社发表五篇对《白皮书》与《附信》的评论,其中包括著名的收入大陆官方中学
教材的《别了,司徒雷登... 阅读全帖 |
|
f**********4 发帖数: 2617 | 18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0/History/32119465.html
(接上)Gesta Hungarotum作为匈牙利的史书却给罗马尼亚人的领土要求背书,从匈牙
利人的角度来讲是相当尴尬的。但是明眼人能看出来,罗马尼亚人自己的历史需要靠别
人来记载,说明了他们在国家和文明的发展程度上与匈牙利的差距。实际上,19世纪之
前,根本就没有一个叫做“罗马尼亚”的政治实体存在过,有的只是我们已经见到的瓦
拉几亚公国(Principality of Wallachia)以及该公国东北方向上的摩尔达维亚公国
(Principality of Moldavia)。这两个公国因为种族和语言上的类似,最终在19世纪
全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觉醒浪潮中决定联手成立一个新的罗马尼亚国家。
而匈牙利的道路就不同了。自11世纪王国成立开始,匈牙利人不再像10世纪时那样在欧
洲狂飙突进,来去如风,而是开始了一步一个脚印的稳健扩张过程。以喀尔巴阡盆地为
基本盘,匈牙利的势力向四周辐射:南并克罗地亚,北吞斯洛伐克,往东羁糜了瓦拉几
亚和摩尔达维亚,只有在西边,遇到了硬手奥地利。到13... 阅读全帖 |
|
K*****2 发帖数: 9308 | 19 三、矛盾加剧
1880年11月,萨摩亚国王塔拉沃乌驾崩,玛利托亚·拉乌培帕和塔马塞斯·托普亚
为 争夺王位发动了一场内战。在三国领事的调停下,拉乌培帕成为新王,塔马塞斯则
做了 副王。此后,拉乌培帕赴英国接受教育,这引起了德国的不满和担心,埋下了4年
后新 冲突的种子。[9](P266)
1883年,英属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斐济在悉尼会议上呼吁对新几内亚和太平洋岛屿
进 行兼并。同时,新西兰议会前议员伦顿前往萨摩亚,游说本地人接受惠灵顿方面的
保护 ,这引起了美国和德国方面的极大恐慌。1883年和1884年,国王拉乌培帕又先后3
次向 英国女王请愿,要求其接受萨摩亚为英国殖民地,这更加深了恐慌的程度。[9](
P267-2 68)
1884年11月,德国领事施图贝尔强迫拉乌培帕国王与之签订新协议,在萨政府中安
插 一名德国顾问,并建立一个萨—德国务委员会,试图使萨摩亚完全变成德国属地。
土著 首领们拒绝承认这一协议,向英美请求保护。1885年1月23日,德国领事占据阿皮
亚的 穆利奴广场,升起了德国国旗,另推塔马塞斯为国王。对德国此举,英美反应强
烈,两 国领事发... 阅读全帖 |
|
K*****2 发帖数: 9308 | 20 《惩毖录》,朝鲜半岛史书,由朝鲜王朝官员柳成龙用汉语文言文写成,内容是专门记
述朝鲜壬辰卫国战争,并检讨朝鲜在战事中所得的教训。柳成龙本人曾参与该次战事,
在《惩毖录》中忆述了当时的经历,又收录了一批战时的文书档案,因而该书是有关朝
鲜壬辰卫国战争及中朝日关系史的重要参考典籍。
有关作者柳成龙[编辑]
《惩毖录》的作者柳成龙(1542年-1607年),在朝鲜壬辰卫国战争爆发前后,曾历任
工曹佐郎、礼曹判书、吏曹判书、副提学、大司宪、右议政、左议政等文职。有《惩毖
录》、《西厓集》、《慎终录》等著作。[1]
《惩毖录》一书是柳成龙在家乡(位于庆尚北道安东市)的玉渊精舍写成的。朝鲜壬辰
卫国战争平定后,柳成龙在这里回顾构想,并执笔写了《惩毖录》,记述该次战争对国
家的侵害与得失。[2]
编撰目的[编辑]
《惩毖录》具有以史为鉴的目的。据柳成龙在《惩毖录‧序》中说,战争期间,
朝鲜陷于“三都失守,八方瓦解”的艰危状态,而他反思自己当时却“无似受国重任,
于流离板荡之际,危不持,颠不扶,罪死无赦”,自愧在保家卫国方面贡献不多。于是
便著书记下这个惨痛教训,“忧悸稍定,每念前日事,未... 阅读全帖 |
|
h*******i 发帖数: 4386 | 21 1).6.4刺杀张作霖案,基本板上定钉子,是日本人干的了.中央不知情,结果也
证明是愚蠢的,导致小张投降蒋梅毒.基本上是中央的高级干部还是支持张作霖这个亲
日的大汉奸的,年前郭松龄反张,老张差点扛不住要下野,哭丧着脸找白川大将,我如
果下野了,太君在满洲的利益就不能很好的保证了....., 日本人果然出手,派了日军
炮兵带150毫米重榴弹炮化妆成奉军秘密参战灭了郭,老张感激涕琳.一年后的6.
4刺杀老张,麻痹的是个连省军级干部都不算的县团级干部河间大佐搞的.张作霖的关
东军联络官,日军少佐义峨也在车上,幸免,轻伤,回到关东军司令部破口大骂参谋们
,麻痹的你们也太狠了...
2).9.18事件,关东军参谋干的,中央不知情,但窃喜.一口吃下了满州这块大
肥肉,能不乐吗,好比琐男今晚忽然可以带圆圆回家,爱怎么干就怎么干,还不用死.
3).7.7卢沟桥,悬案.当事人牟田战后活着,记得晚上有灯火信号,和吹哨子联
络信号,非常怀疑是共产党特务干的,两边打黑枪.而29军那边的当事人,何其疯,
张克侠,秘密的共产党员,麻痹的48年淮海又黑了一次,44军突然起义,把本来兵
强马壮的主力黄伯涛的第7兵团害... 阅读全帖 |
|
h*******i 发帖数: 4386 | 22 @vespers, 俺这么费劲的在屎版灌水,给发几个包子,或提拔为板斧吧.
..
大肥 |
|
p*********3 发帖数: 8525 | 23 草
河本是关东军高级参谋,实权人物中的实权人物
还县官级别
卡桑水平下降了 |
|
|
|
s*******w 发帖数: 2257 | 26 谢海涛|文
职称评选中的《红太阳》
2000年初,一本叫《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的书,在南
京大学教师的职称评选期间,悄然出现在一些评委和教师的视野里。
这一年,历史系的职称评选竞争激烈。仅近现代史教研室,就有四人申报教授,高
华为其一。
按南京大学当时的规定,副教授在任职五年后即可申报教授,申报条件包括十篇相
应级别论文,或一部著作、五篇论文。按相关程序,先是教师申报,再是系里评,学科
组评选,高评委评,申报的学术成果截至1999年12月31日。
这一年,46岁的高华留校任教已13年,自1993年12月31日晋升副教授已满五年;其
学术成果,包括五本参编书籍,两本合译书籍,另有论文40篇。但是,在“牛人”太多
的历史系,并不占优势。
和其他教师一样,高华很在乎这次评职称。一开始送申报材料时,《红太阳》并未
正式出版。2000年初,高华从香港提前拿到了样书。
这是一部后来被海外学者看作“高华教授受个人痛苦经历刺激,以及思考国家巨变
有所感触的发愤之作,酝酿二十载,辛勤七个寒暑而成的著作”。该书 凡705页,参考
文献长达31页,分档案文献集6种,年谱、文集、资料汇... 阅读全帖 |
|
d******a 发帖数: 32122 | 27 周恩来谈历史上东北与朝鲜的关系
2015-06-19 09:26
来源:(摘自《外事工作通报》1963年第十期)作者:周恩来5273次点击:我要评论
必须还它一个历史的真实性,不能歪曲历史,说图们江、鸭绿江以西历来就是中国的地
方,甚至说从古以来,朝鲜就是中国的藩属,这就荒谬了。中国这个大国沙文主义,在
封建时代是相当严重的。
--1963年6月28日,周恩来总理接见朝鲜科学院代表团时,谈中朝关系--
今年(1963年)6月28日,周恩来总理接见朝鲜科学院代表团时,谈到了中朝关系。
要点如下:
中朝关系现在密切,历史上也密切,可以分成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就是中朝两国、两个民族的历史关系。
第二个时期,就是中、朝同时遭到帝国主义侵略,你们(指朝鲜)变成日本殖民地,
我们部分变成各个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一部分又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在这个时候中、
朝之间的**关系。
第三个时期,就是现在,我们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兄弟党、兄弟国家的关系。
这三个时期的中朝两国、两党之间的关系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对历史关系、民族
关系、**关系,经过调查研究,双方的观点、看法完全一致了,然后在文件上、书籍上
写...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28 陈寅恪晚年心境考
刘正教授的学术博客
关于陈寅恪的晚年心境,余英时先生专门撰写了《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一书加以研究
。他陈述说:
一九八二年友人金恒祎先生旅居美国,主编《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我们偶而
见面,也曾谈到陈寅恪和他的晚年著作。恒祎对我旳一些看法极感兴趣,一再怂恿我把
这些意见正式写出来,《人间副刊》愿意为我提供发表的园地,而且篇幅不加限制。我
经不起他的盛情鼓舞,终于写出了那篇惹祸的长文《陈寅恪的学术精神和晚年心境》。
当时董桥先生主编香港的《明报月刊》对我的文字也有偏好,要求同时刊出此文,这
才流入了中国大陆。生平文字闯祸,事已有有,而未有甚于此者,尚在《红楼梦》争议
之上。但我有自知之明,并不是这篇文字涵有特别的价值或特别的荒谬,而是由于其中
道破了一些历史疑点,为人人心中所已有,适逢其时,竞酿成一大公案,至今未了。这
正应了陈寅恪“人事终变,天道能还”的预言。现在我必须趁增订本出版的机会向金恒
祎和董桥两位老朋友致最诚挚的谢意。无论是功是罪,他们两位恐怕都不能不和我共同
承当。
今天我们已确知寅恪先生当年是熟悉我的《书后》的内容的。那么他自己究竟有过什么
...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29 有不少中国教授的文章认为倭寇里面以中国人为主,持此论的文章在网上也流传极广,
作者认为这里种说法不确切,还是有大量水分可挤的。
首先从时间和分布范围看就不可能。
东京大学教授田中健夫认为1370年到1390年初倭寇袭击的大幅增加是因为新加入的高丽
贱民群体。[1]
田中还提出还有纯由朝鲜人组成的倭寇集团。[2] 人数不少的朝鲜人倭寇极有可能被误
认为中国人倭寇!
嘉靖时期倭寇里面中国人较多的依据主要是一些史料和一些倭寇用中国人名字。
如《嘉靖实录》称:“盖江南海警,倭居十三,而中国叛逆居十七也。”
《明史·日本志》中也记载:“大抵真倭十之三,从倭者十之七。”
但也有史料如嘉靖年间采九德著《倭变事略》里描述倭寇确为日本人。
“嘉靖三十二年癸丑,夏四月二日,一海船长八九丈馀,泊盐邑演武埸北新塘觜,约贼六十
馀,皆髡头鸟音,有枪刀弓矢而无火器。时备倭把总指挥王应麟率本卫骁兵数百而出,贼
见我兵不敢动。王遣睦路指挥王彦忠率兵百馀,至船询所以来,而译言莫通。”
又如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倭寇侵扰上海地区,市民自发组织敢死队数百人守城。当
时正好涨潮水,倭寇不知深浅,挽着手在濠水中行动,准备...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0 王国维及其《观堂集林》的学术成就述评
一、王国维生平简介
王国维,字静安,又字伯隅,号观堂,1877年生于浙江海宁。1898年,他来到上海《时
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并利用业余时间到罗振玉主办的“东文学社”研习日语、外交与
西方近代科学。1901年,在罗振玉资助下,他赴日留学。1902年,他因患脚气病归国。
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1906年,他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
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辛亥革命以后,他随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
,以前清遗民的身份在日开始研究甲骨文、金文、汉简等古代文史之学。1916年,应上
海犹太富商哈同之聘,他返沪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并继续从事甲骨、金文的研究。
1922年,他受聘任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1923年,经晚清陕甘总督升允推荐,他出
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1925年,他受聘出任清华学堂国学研究院导师,先后开设了
“古史新证”、《说文》、《尚书》、《仪礼》等专业课程,他的个人研究范围和当时
指导的学生科研范围涉及到了(1)传统经学(含《书》、《礼》、《诗》),(2)传
统小学(含训诂、古文字学、古音韵学),(3)上古... 阅读全帖 |
|
t**g 发帖数: 784 | 31 发信人: freeguy (无),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Oct 25 10:07:54 2012), 站内
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
(这是作者在1981年5月下旬召开的"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学术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时本人做了一些修改。)
翁独健同志要我在这次会议期间在大会上讲一通。我说,我不是民族史专家,有什么好
说的?"他说:不要你讲别的,只要你讲一讲你们在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时是怎样
划定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国的范围的;也就是说,对历史上同时存在的许多国家地区和民
族,你们是如何区别中外的?哪些算中国,哪些不算,标准是什么?"
他既然提了这样具体的要求,我作为《中国历史地图集》的主编,就不便推辞了。所以
今天下午我在此向诸位汇报一下我们在这套图集里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就把这个讲
话命名为《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吧!诸位听了如果认为我们的处理办法有不
合理、不妥当之处,欢迎在明天小组会上提出来大家展开讨论。
《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绘工作开始于1955年春。开始只要...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2 雪珥
鸦片战争前,清帝国的腐败就已经名扬全球,但即便是西方人也意识到,这与其说是中
国人身上没有流淌着道德的血液,莫如说是制度性缺失带来的“技术”层面的问题。当
“潜规则”成为体制主流后,官僚基层“搭便车”勒索便成为常态,所有的政策都被异
化为寻租工具。最后,“腐败化的制度”也就催生了诸如行贿基金这样的“制度化的腐
败”工具,并加速了整个体制、乃至整个社会的整体腐败和沉沦。
广州的“公行”商人们开始筹建一种基金:每家公司缴出利润的10%,存入共用的资金
池。而其作用,除了作为参与者们的行业保险外,更多的是为了应对政府层出不穷的勒
索。
在强大而贪婪的公权力面前,商人们抱团取暖,合资行贿,分摊成本,并对这一基金的
使用,实行严格的集体监管。这是颇具大清特色的一种“制度创新”。这一创新,很快
就走向了国际化:凡是与“公行”有商业来往的外商,都必须缴纳货物价值的3%,作为
“规礼”,滚入基金池中,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均沾。
这是18世纪70年代,大清帝国最为辉煌的乾隆盛世。
1、天子的私家海关
这一基金,名为“行佣”,即“公行所提取的佣金”,又名“行用”,即“公行所需的
公用金”。英文名称则为...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33 怛逻斯之战历史溯源——唐与大食百年政治关系述略
薛宗正(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关键词]怛逻斯之战 历史溯源
[内容提要]从651年大食首次向唐遣使,就同唐朝出现了外交上相背走向,大食的河外
扩张实质上是对唐朝西域政治主权的严峻挑战。公元751年爆发怛逻斯之战,绝非一场
偶然的遭遇战,而是两国间政治冲突发展的必然结局。
[中图分类号]K2428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800(2000)04-0085-16
天宝十载(751)唐与大食之间爆发的恒逻斯之战究竟是一场“偶然的遭遇战”,还是
大食与唐朝之间政治、文化、外交之间冲撞的必然产物。对此,只须回顾从永徽二年(
651)大食始遣使通唐至天宝十载(751)期间的百年政治关系史就足以说明问题。其间
经历了大食共和哈利发、白衣大食(即阿拉伯伍麦叶王朝)及黑衣大食初期(阿拉伯阿
拔斯王朝)等三大历史阶段和唐朝方面高宗、武周、中宗、睿宗、玄宗等五个帝王在位
时期。在此整整一百年中,见于史书的大食单方面向唐遣使总共21次,而唐朝方面还聘
的记载则茫然无所稽考。这种不正常的外交现象兆示着双方...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4 美国对国民政府武器禁运
1946年7月29日,美国政府在马歇尔建议下对华实施军火禁运,直到1948年11月才解除
武器火禁运。1947年3月21日,国民政府的弹药供应已达到危急程度,而刚好这也是国
军停止不断胜利的时候,可以看出储存半年的美式军火用完后对国军的极大影响,这也
是国共内战中国军失败的最重要原因,而我们却对这短历史一片空白。。。
二战后欧美国家政府民众普遍反战厌战,对于中国国共内战十分不满,一场针对中国的
武器禁运拉开帷幕。1946年,美国通过决议禁止向中国交战双方提供武器,从7月29日
美国方面已拒绝签发向中国提供武器的出口许可,禁运开始生效了。实际上,美国直到
1948年11月才重新开始向中国国民政府提供武器。美国武器禁运的同时,英国对南京国
民政府实施军火禁运,拒绝了南京国民政府购买枪炮子弹、舰炮、飞机机架等请求。英
国外交部宣称:“英国政府的政策是不鼓励中国现时的内战。为了这一目标,只要内战还
在持续,我们就不向中国出口任何战争物资”。
由于美英在当时条件下巨大的影响力,没有一个武器出口国向国民政府出售武器。
中国当时交战双方的情况很清楚,国民政府购买使用美国武器,...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5 【本文系沈志华教授2017年3月19日在大连外国语大学的讲座记录】
【根据录音整理,经过本人校订】
昨天讲了中苏关系,都是解读档案,今天主要谈谈中朝关系,也是我近年来研究的重点
。最近“萨德”问题很热闹,或许我们也可以从历史的角度观察这个问题。当然一个小
时的时间根本讲不完,我的这本中朝关系史的书,是从1919年一直写到1976年,整个是
讲中朝关系的历史脉络和变化曲线。时间不够,但是有一些精髓的东西,就是我认识到
的、归纳出来的问题,我想和当前的“萨德”问题联系起来谈谈,可能会有一点启示。
首先要谈的是学者的责任,从一个历史研究者的角度,怎么看待朝鲜半岛的问题。我们
现在承接了国家特别委托项目,《中国周边国家对华关系档案收集与历史研究》,大外
也是一个工作站,那么,我们学者的责任是什么?现在,教育部、中宣部一天到晚地让
老师们给中央建言献策,这个是不错的,发挥智库作用,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具体政策
提一些建议。但是,中国做的有点走样。为什么说是走样?两个问题。
一个问题是我们现在是“一窝蜂”地上,出了点事就让大家都写报告,都出主意。但是
没有搞清楚智库的作用和功能,没有把学者特别是做基... 阅读全帖 |
|
m*******e 发帖数: 254 | 36 第一位,老子西去
你了解老子出关之谜吗?历史记载,老子晚年乘青牛云游天下,传讲道家学说以经国济
世、开化西域。西行途中老子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被关令尹喜挽留著书,写下了中
国思想史上的千古名篇、洋洋五千言的《道德经》。
老子(约公元前580年———前500年 ),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中国古代伟大
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是古代圣人之一,学识卓越,成为孔子的老师。尤其是其创立的道家学说影响华夏
几千年,尤其是那句“治大国如烹小鲜”的名句至今仍被奉为经典!而且,其在道教神
话传说中更是太上老君。但是,其在函谷关创作完道德经之后,就骑青牛出关,一路西
去,从此不知去向。
老子曾在周国都洛邑任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故博学多才。孔子周
游列国时曾到洛邑拜访过老子,也就是史说的“孔子问礼”。
老子观盩厔依山傍水、峰峦起伏,风景异常优美,遂在此驻足,并结草为楼修行说经,
遗址即今存的楼观台。老子羽化后葬于距楼观台八公里的西楼观,故有学者将此地定为
道教的发源地。
另一类说法是老子出关后骑着大青牛继续西行,再往后就音信全无。有人说老子出散关
,经流沙奔印度去...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7 作者: 冯学荣
问:有一种说法,日本帝国有一个“大东亚共荣圈”国策,所以日本帝国吞并中国,然
后吞并亚洲,最后要吞并全世界,是不是这样?
答:这是中日关系史的典型误区,是典型的倒果为因。事实上,并不是因为日本帝国先
有“大东亚共荣圈”国策才侵占的中国,而是因为日本和中国打起来了,日本才制订“
大东亚共荣圈”的计划。换句话说:“大东亚共荣圈”计划并不是中日战争的原因,而
恰恰是中日战争的结果。
问:这样说的依据何在?
答:服部卓四郎的《大东亚战争全史》、日本防卫厅战后编撰的《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等大量史料,收录了中日战争期间日本决策层多次重要会议的纪要、对华政策、作战
计划等,也就是说,日本高层战时在想什么,在近代史史料里面,记录等清清楚楚,我
们的历史爱好者只要下点耐心去啃这些史料,很容易能把事情搞清楚。
问:日本人是不是早在明治维新的时候就有了吞并亚洲的想法?
答:准确的说法是:日本人早在明治维新的时候,就有了扩张的想法,而不是吞并亚洲
的想法。在1880年的时候,日本人成立过一个“兴亚会”,宣扬东亚人民联合起来、共
同对抗白人帝国主义,但这只是日本帝国当时朝野之间的一种思想,并不...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8 作者: 秦晖
通过抗战,中国光复了全部大陆国土,收回了台湾和澎湖,这已经众所周知了,而过去
很少提到、但意义同样重大的,是南海诸岛的归我版图、陆地一些争议地区主动权的获
得和新疆的内附,这几件事对于后来的影响,都非同小可
当然,像入越受降抵制法国、帮助越南独立这样的国际行动,虽有助于凸显中国的“列
强”地位,但如果不慕虚名而求其实,一个国家、民族的真正地位,还是要从自己的事
做起。自己首先不受别人欺负,才能谈得上真正帮助别人不受欺负。而自己的人民首先
不受“自己人”的欺负,才能谈得上真正不受外国人欺负。而这不仅是民国历史的真正
短板,也是至今仍然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以后我们还要谈到这一点。
归根结底,正是由于这一点解决得不好,对外维护国家权益的斗争尽管成果辉煌,仍留
下许多缺陷与遗憾。1942年以后,中国虽然在法理上抹去了“半殖民地”色彩,但从事
实上收回国权,还是抗战胜利的结果。这一丰硕结果的许多部分,如今仍然隐而不彰;
同时还有许多重大的遗憾,仍然有待揭示。
在领土方面,大家都知道,通过抗战,中国不仅光复了全部大陆国土,收回了日据已半
个世纪之久的台湾和澎湖,而且还有过去很少提到、... 阅读全帖 |
|
h**f 发帖数: 149 |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htyf (滹沱渔夫),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中国西藏的历史地位 下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13 11:41:29 2008), 转信
下载链接
http://society.mblogger.cn/shangyr/posts/173218.aspx
==================================
中国西藏的历史地位 下载
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国家。藏族是其中的重要一员,分布于西藏自
治区和青海省大部地区以及甘肃省南部、四川省西北部、云南省西北部等地区。
早在统一的藏族形成前后,她的各个部分就和汉族以及中国西部、西北部的其他一
些民族有着密切联系。公元7世纪前半叶,藏王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上的藏族诸部
,建立起吐蕃王朝,与唐朝皇室交往频繁。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赤德祖赞与金城公主
的先后两次联姻,标志着藏汉民族间一步一步建立起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9
世纪中叶,统一的吐蕃王朝崩溃后,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各部分裂成许多互不相属的地方
势力集团... 阅读全帖 |
|
R****a 发帖数: 6858 | 40 布热津斯基: 中国'和平崛起'以后怎样难说
来源: (A) 于 10-03-17 18:56:43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悄话]
除了基辛格,很难想出还有谁比布热津斯基更适合谈今天美国眼中的中国了。
如果说基辛格敲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布热津斯基则是让中美两家人门当户对地开始交
往。正是他1978年的中国之行为中美两国于次年元旦正式建交铺平道路。"中美关系的
开启者"也成了布热津斯基一生的资本。
以一个横贯中美近代关系史的全球战略家的眼光分析中国,我期待已久。
处心积虑、周密安排,只为星期一(3月15日)下午的这15分钟对话。
悬念
在BBC驻华盛顿站工作的电视摄影师Allen将拍摄我对布热津斯基的采访。采访前与
Allen通电话,他问:"你采访过布热津斯基吗?"Allen接着说:"如果他知道这不是现
场直播,他会只回答三个问题,然后取下话筒,离开房间。"
我很纳闷:"难道布热津斯基觉得不是现场直播就不'刺激'吗?"Allen也没有答案,只
是说以前他拍摄对布热津斯基的采访时遇到这种尴尬的事。
我很感谢Allen给我"打预防针",让我可 |
|
P******0 发帖数: 9787 | 41 这篇报道不是关于胡奥会的,是两国关系回顾,89是两国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用64做
照片虽然不友好,但是也不算是用心险恶。 |
|
p********a 发帖数: 736 | 42 中美关系向何处去
—应对美国战略压迫各种办法的比较分析
中美关系向何处去,两国关系的未来将是怎样一种前景,按照目前的态势发展下去,最
终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这是每一个中国老百姓都心存疑虑的问题。犹如变幻不定的
天气,几十年来中美两国关系的跌宕起伏,亦好亦坏,亦坏亦好,反反复复,势同儿戏
。人们看惯了中美之间的冲突与碰撞,也听够了有关积极合作的甜言蜜语,当冲突与碰
撞发生的时候,各样咒骂咬牙切齿;当官员们满面春风娓娓倾谈的时候,美好的憧憬又
纷至沓来。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竟然是这样的阴晴不定,在人类的国家关系史上也实属
罕见。人们固然会分析其中的原因,但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上,人们更想知道,在这样的
情形下,中美关系究竟要向何处去,中国应该如何面对美国这个对手呢?
一、美国的战略压迫
很长时期以来,美国一直在鼓噪所谓中国的挑战和威胁。美国社会上下对这个问题一直
进行着广泛与深入的讨论,美国战略界普遍认为,应对中国的挑战,正成为美国当前及
今后一个历史时期所面对的最重大的战略课题,正因如此,美国总统奥巴马才高呼美国
绝不做第二,要坚决捍卫世界第一和世界领导的战略地位。
美国主导下的西方舆论对这 |
|
B********4 发帖数: 7156 | 43 不是中央有文件说不组织当地华人华侨欢迎来访中国领导人吗?怎么又搞这个活动了呢?
===============================
蒙特利尔中国学生学者朋友们:
在中加建交四十周年之际,胡锦涛主席即将访问加拿大。为热烈欢迎胡锦涛主席,隆重
纪念这一两国友好关系史上重要时刻,蒙特利尔与渥太华两地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联合
组织了这次活动。
为了给大家更多的机会近距离接触胡主席,同时避免大家旅途辛劳和给大家提供方便,
我们将为大家提供6月23日与24日两晚在渥太华的住宿。
欢迎蒙市广大留加学子踊跃报名参加。
活动时间:6月24日和6月25日(可任选一日,更欢迎两天都参加)。
由于时间变动,现在的出发时间由24,25当日改为前一日也就是23,24日傍晚出发。
出发地点:Angrignon 地铁站外的停车场
出发时间:23号下午7:30pm,24号下午7点 30pm(任选一个)
返回时间:24号下午4点整,25号下午4点整(任选一个)
活动地点:加拿大首都渥太华的国会山
活动安排: 提供往返交通服务
提供酒店住宿
提供早餐便当
提供午餐盒饭或其它快餐
提供晚餐餐券
提供饮用水
提供纪念 |
|
R****a 发帖数: 6858 | 44 宋鲁郑: ECFA何以超越经济意义?zt
来源: 3528 于 10-06-30 17:41:00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悄话
]
两岸极为关注的ECFA终于在海协会、海基会重庆会谈得以尘埃落定,从而也载入两岸
关系史史册。ECFA,台湾方面称“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大陆称“两岸经济合作框
架协议”,其实质是指在世贸允许的框架内,海峡两岸类似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合作协议。
ECFA的签订,两岸经贸关系机制化、制度化正式确立,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进入一个新
阶段,也将对两岸经济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和深远影响。这集中体现在国台办王毅主任
会见双方代表时总结的“四个有利”:有利于两岸共同提升经济竞争力、有利于两岸共
同增进广大民众福祉、有利于两岸共同促进中华民族整体(经济)利益、四是有利于两
岸共同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机遇和挑战。具体的数字是,两岸共计有800多项产业或
商品(大陆有267项,约30亿美元;台湾有539项,约140亿美元),以及金融服务业,
将在未来三年内逐步免除贸易关税和开放。未来台湾的经济成长率会因ECFA成长1.65%
,大 |
|
m******9 发帖数: 404 | 45 廖承志与松村谦三、高碕达之助保持着密切联系,及时交流有关维尼纶成套设备进
口过程中遇到的来自美国、日本和台湾方面的阻挠破坏,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排除。
1963年6月29日,高碕达之助再次致函廖承志,就进口成套设备过程中受到美国、
日本和台湾方面破坏提出对策,并介绍“大同制钢”的林达夫等访华,廖承志与中国有
关方面沟通后,7月8日复函称:
...
由于美日和台湾当局的极力破坏,落实维尼纶成套设备进口颇遇周折。关于利息和
日方内部的变化情况,廖承志通过孙平化与在日本活动的崔群及时掌握,于8月19日向
周总理提出详细报告,反映了谈判的复杂情况,堪称中日关系史上的重要文件:
...
美国带头的西方封锁确实一直持续到72年,某些个别小项目不能否认这一点。 |
|
r*****y 发帖数: 53800 | 46 这个说法比较客观:
按照主权的定义,西藏人可以认为自己一直拥有实质上的主权,它有符合独立国家定义
的领土、人民和政权三要素,有独立的军队,发行自己的货币,并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而中国则以西藏历史上的臣服姿态为根据,宣称自己拥有法律意义上的主权。即使延续
长达近二百年的驻藏大臣对西藏没有实质性权力,但其中具有的统治象徵,却足以使北
京产生一种相当根深蒂固的心理意识──西藏是属于中国的。这种意识不仅存在于北京
的王宫,也已经成为大多数中国人的集体意识,而且可以很自然地与近代主权概念画上
等号。
双方的这种对立,在主权体系以及相应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背景下,变得日益尖锐。传
媒时代造成的民众参与,使得对立越发难以调和。可以说,中国和西藏迄今发生的一切
,早在西方开始寻找新大陆和向中国贩卖鸦片的时候起,就已经埋下了命定的劫数。整
个二十世纪的中藏关系史,核心就是主权观念的确立、套用和调适,这个过程产生了大
量冲突,奠定了中国与西藏当代关系的基础,延续到现在,并将一直延续到相当久远的
未来。 |
|
m**y 发帖数: 5225 | 47 我给你把中日建交公报贴出来。你把邓重复的部分和加的私货找出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日:日本国政府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
府の共同声明),简称中日联合声明(日:日中共同声明),又称中日建交公报,是
1972年9月19日中日邦交正常化时,两国政府签署的一份联合声明。
前言
日本国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邀请,于1972
年9月25日至9月30日访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陪同田中角荣总理大臣的有大平正芳外务
大臣、二阶堂进内阁官房长官以及其他政府官员。毛泽东主席于9月27日会见了田中角
荣总理大臣。双方进行了认真、友好的谈话。
周恩来总理、姬鹏飞外交部长和田中角荣总理大臣、大平正芳外务大臣,始终在友
好气氛中,以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问题为中心,就两国间的各项问题,以及双方关心的
其他问题,认真、坦率地交换了双方的意见,同意发表两国政府的联合声明
正文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悠久的传统友好的历史。两国人民切望结束迄今
存在于两国间的不正常状态。战争状态的结束,中日邦交的正常化,两国人民这种愿望
的实现,将揭开两国关系史上新的一页 |
|
L******f 发帖数: 5368 |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rld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LoneWolf (孤独的狼), 信区: WorldNews
标 题: 一个大学没毕业的日本MM的智慧 (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Sep 26 21:04:42 2010, 美东)
b. 日本帮助实现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进程。
1978年8月12日下午,中日双方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该条约于8
月16日通过了中国人大常委会,10月16日和18日通过了日本众参两院。1978年10月22日
,邓小平副总理应邀前往日本访问。10月23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的交换仪
式在东京举行,邓副总理和福田赳夫首相出席了仪式,条约由此正式生效。
代表中国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上签字的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黄华曾经说
,条约是两千年来中日关系史上第一个真正平等的和平友好条约,是基于中日关系的历
史经验与教训的历史性总结,是真正反映了两国人民意愿、维护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条
约。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主要途径的
现代化路线。
日本从19 |
|
b*****d 发帖数: 61690 | 49 胡锦涛邀请金正日和朝鲜党新一届领导访华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2日04:06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平壤10月11日电 (记者周之然)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
日11日上午在平壤会见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
周永康说,我受中共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委派,率中共代表团访问朝鲜,和朝鲜同
志一同庆祝朝鲜劳动党成立65周年,倍感荣幸。特别是在短短3天的访问中,4次见到总
书记同志,这充分显示了朝鲜党和政府对两党两国关系的高度重视。我谨代表中国共产
党对兄弟的朝鲜劳动党成功举办建党65周年系列庆祝活动表示热烈祝贺。
周永康表示,这次访问是喜庆之行、友谊之行。3天来,我们一直沉浸在中朝友好
的喜庆气氛中。我们为朝鲜劳动党成立65年来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取得的成就而高兴;
我们为朝鲜劳动党顺利召开党代表会议、金正日同志再次被推举为党的总书记、选举产
生了新的领导集体而高兴;我们为这次访问受到朝鲜同志亲切友好的接待而高兴。3天
的所见所闻让我们既受教育又受鼓舞。我谨转达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请金正日总书记和朝
鲜党新一届中央领导同志... 阅读全帖 |
|
T*******e 发帖数: 6425 | 50 http://www.zaobao.com/forum/pages3/forum_jp101012a.shtml
从10月12日开始,400名中国大学生将访问日本。该团访问活动得以成行,预示着受钓
鱼岛中国渔船冲突事件导致中日关系恶化影响的两国民间交流开始逐步恢复。(据10月
12日日本新华侨报网)
受日本政府之邀,中国400名大学生踏上了日本之旅,显然,这是中国总理温家宝
与日本首相菅直人在“走廊会谈”中,对恢复因钓鱼岛事件而中止或者延期的民间交流
达成了共识之后的一个重要举措。中日两国防长刚在越南举进行了“电梯交谈”,紧接
着是中国大学生团体访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走廊会谈”和“电梯交谈”是
两国政府间的高层交往,而大学生访日则意味着中日民间交往也已经恢复。这种高频度
的接触与交往,显示出了中日两国恢复双边关系的强烈愿望,这种修复效率也是极高的
。
这充分说明,经济全球化与两国的发展,中日两国相互依存度逐步提高。已经形成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局面,若两国关系不稳定,或波动幅度太大,对于双方的负面
影响都是极大的。在这四百位大学生访日的壮行会上,日本驻华大使馆公使山田重夫致...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