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多见于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R*****d
发帖数: 1148
1
☆─────────────────────────────────────☆
outside (湿透的翅膀) 于 (Tue Apr 12 06:24:34 2011, 美东) 提到:
原文地址:http://mistory.tk/?p=103
《汉书食货志集释》读完已有几天,迟迟不敢动笔写读书笔记,新问题碰上的还是老障
碍,背景资料
读得太少,无以下笔。
《汉书食货志》分为食、货两部分,“《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食谓农殖嘉谷
可食之物,货谓
布帛可衣,及金、刀、鱼、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兴自神农
之世。”
神话有很多种,西汉盛世是其中一篇,世世传颂,黄金面具后是怎样的面目?统治者自
然是光鲜,文
帝、景帝的节俭爱民,威风的武帝拓边封禅,血肉模糊的是百姓,墨写的传奇里挡不住
鲜红的血仍丝
丝渗现。纵使只是一些简单的点数,略扫《食货志》人相食这三个字见诸于《食货志》
有七次: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其时为高祖始
建国)
仲舒死后,功费愈甚,天下虚耗,人复相食。(武帝)
是时山东被河灾,乃岁不登数... 阅读全帖
d*****g
发帖数: 1616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顾颉刚疑古思想评价
http://theory.jschina.com.cn/a/200904/t32280.shtml
摘要:顾颉刚及其领导的“古史辨”派,曾经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左右史坛,风靡
一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史学研究的发展和出土文物的丰富,人们对疑古史学有了新
的认识。本文即剖析顾颉刚疑古思想提出的背景和目的,抽出其有代表性的十大论点进
行探讨,评价它的成就和影响。
关键词:顾颉刚;疑古思想;古史;伪史
作者简介:杨善群(1937-),男,上海人,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研
究。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个以“疑古”为旗帜的“古史辨”派在史坛崛起,其领导人
物顾颉刚被称为“疑古大师”[1]。从1926到1941年,《古史辨》共出版了七册九本
(第七册分为上中下三本),洋洋数百万言,人们称其为“疑古文献的大成”[2],
在史坛上掀起一股巨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史学研究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地下文物—
—有关的古籍竹简、帛书不断出土,人们对“古史辨”派的疑古思想有了新的认识,需
要对《古史辨》的成败得失重新进行评价和总结,对它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检查和反思,
以利于史学研究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正如已... 阅读全帖
f*******5
发帖数: 1815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好像鲁迅是很看不起胡适的
知难行难 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十一日
中国向来的老例,做皇帝做牢靠和做倒霉的时候,总要和文人学士扳一下子相好。
做牢靠的时候是“偃武修文”〔2〕,粉饰粉饰;做倒霉的时候是又以为他们真有“治
国平天下”〔3〕的大道,再问问看,要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见于《红楼梦》上的所谓
“病笃乱投医”了。
当“宣统皇帝”逊位逊到坐得无聊的时候,我们的胡适之博士曾经尽过这样的任务
。〔4〕见过以后,也奇怪,人们不知怎的先问他们怎样的称呼,博士曰:
“他叫我先生,我叫他皇上。”
那时似乎并不谈什么国家大计,因为这“皇上”后来不过做了几首打油白话诗,终
于无聊,而且还落得一个赶出金銮殿。现在可要阔了,听说想到东三省再去做皇帝呢。
〔5〕而在上海,又以“蒋召见胡适之丁文江〔6〕”闻:“南京专电:丁文江,胡适
,来京谒蒋,此来系奉蒋召,对大局有所垂询。……”(十月十四日《申报》。)现在
没有人问他怎样的称呼。
为什么呢?因为是知道的,这回是“我称他主席……”!
安徽大学校长刘文典教授,因为不称“主席”而关了好多天,好容易才交保出外,
〔7〕老同乡,旧同事,博士当然是知道的,所以,“我称他主席”!
也没有人问他“垂询”些...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4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70502.shtml
作者:还我锦绣山河 发表日期:2010-8-26 9:09:00
事实上,岳珂书中的很多文献资料其实是他父亲岳霖收集之后留给他的(主要指《金陀
粹编》和《金陀续编》两书)!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岳飞冤案平反之后,岳飞三子岳霖就承担了整理与其父岳飞
相关文献史料的工作,岳霖收集整理与其父岳飞相关资料距郾城之战不过20多年,原岳
家军的一些军官和士兵健在的还不少!
岳霖临终时将顾杞整理出的那份岳飞传记草稿以及所收集到的关于岳飞的其它一些资料
,一起托付给其三子岳珂,嘱咐他继续其父未竟事业!
1204年(嘉泰四年),今存《金陀粹编》的前二十五卷已经被岳珂整理出来并呈送南宋
朝廷和史官审核!
岳霖为岳飞三子,号商卿。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十—月十五日,生于宜兴唐门军中
,母李氏。
南宋绍兴十一年除夕(公元1142年1月27日)岳飞蒙冤遇害,其时岳霖年仅十二岁。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即位,岳飞冤案得以平反昭雪,此时岳霖年方三十二
岁。
淳熙五年(1...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2555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基辅?莫斯科?
☆─────────────────────────────────────☆
stoppingtime (李将军又打鸡血了) 于 (Wed Nov 16 12:44:27 2011, 美东) 提到:
前一段时间大家讨论基辅战役的得失,非常热烈。最近读了点文章,也写写自己一点鸡
零狗碎的看法。
首先,德国人的首要目标是什么?希特勒的想法是很明确的,那就是消灭红军主力,而
不是攻克莫斯科 (D. Glantz, The Battle for Leningrad, Kansas Univ. Press, pp.
26)。这个逻辑很自然:如果只是攻克莫斯科,俄国人仍然可以抵抗,从历史上看,俄
国人被拿破仑占领了莫斯科,而俄国人笑到了最后;从现实看,俄国人在列宁格勒有工
业,乌克兰有农业,高加索有石油,顿巴斯有工业,莫斯科的工业可以迁到乌拉尔继续
生产,攻克莫斯科并不意味着俄国就会投降,而如果消灭了红军的主力,俄国人想不投
降也没有办法(说到这里,希特勒向毛泽东抛个媚眼:俺们德国人也是要以消灭敌人有
生力量为主地)。
所以,当战争进行到8月底,中央集团军群在西方面军的顽强抵抗下裹足不... 阅读全帖
s***x
发帖数: 638
6
from wiki
夏朝历史上惯称为“夏”[參 18]。关于“夏”字的名义来源学界主要有十种说法
[註 15],其中较为可信的观点认为“夏”为夏族圖騰的象形字[註 16][參 33]。
司馬遷记载“夏”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註 17]、斟鄩氏、彤城氏、褒
氏、费氏[註 18]、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註 19]十二个氏族组成的部
落的名号,以“夏后”为首,因此建立夏朝后就以部落名为国号[參 34]。唐张守
节则认为“夏”是大禹受封在陽翟[註 20]为“夏伯”后而得名。又说,“夏”是
从“有夏之居”、“大夏”地名演变为部落名,再成为国号[
《尚书》、《史记》等传世文献称呼商朝为“殷”,但如《古本竹书纪年》等早期
文献均称这个朝代为“商”,另有《今本竹书纪年》等文献称它为“殷商”。这三
种称呼并见于先秦的文献中,然而在目前出土的卜辞资料中,尚未发现可解读作“
殷”的甲骨文字。“大邑商”或“天邑商”是商人对殷墟都邑的自称,在战争中称
呼己方军队为“商方”。尚不明晰商人是否拥有对整体国家或族群的泛称。
从《史记·殷本纪》“契封于商[參 1]”的记载可知“商”是商族先公的初期居地...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1926
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29cae10100oy2i.html
细究陶寺“前铜礼器”群来源之复杂,不能不令人惊叹。
从日用陶器为主的民俗层面看,它显然是传承自当地黄土高原的土著文化——仰韶文化
的,也有介于仰韶、龙山时代之间的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影子,同时还受到北方地区文化
的若干影响。但陶寺的礼器群或说高层次遗存,特别是彩绘陶器、漆器和上面的花纹,
以及大部分玉石礼器,并不是仰韶文化或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固有传统,却能在中原的东
方、东南方、东北方、西方和南方找到源头。
譬如,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尖首圭,见于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文化晚期的殿堂式建筑中
,陶寺墓葬出土的尖首玉圭,很可能是受到了中原以西的影响。
陶寺出土的陶器,能在大汶口文化中找到相似器形的在10种以上。有的器形则见于内蒙
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后红山文化” ——小河沿文化,或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
彩绘陶器上的纹样,在本地尚找不到直接的来源,而与大汶口文化的彩绘风格颇多接近
。如大汶口文化晚期墓的器物,有在沿面和圈足底缘涂红,在肩部或上腹部绘出三个大
红圆点的习俗,陶寺的装饰手法与其如出一辙。不...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148
8
夜谈天方(4) 一千零一夜之历史篇 (下)
说起伊斯兰教,我们知道其中包括逊尼和什叶两大派,而历史上的阿拉伯帝国,根据其
年代和地理位置,又有倭马亚朝 [注1],阿拔斯朝,科尔多瓦倭马亚朝,和法蒂玛朝之
区别。伊比利亚的倭马亚朝远离阿拉伯人聚居的中东,自然不会在故事中频繁出现。然
而建立于十世纪初(此时两河流域的阿拔斯朝已经全面衰落,对于包括了尼罗河下游在
内的北非自然也早已失去掌控),并在几十年后定都于开罗的法蒂玛朝,也很少在一千
零一夜当中出现。究其原因,很可能因为其国教--什叶派--不为后世编故事的多为逊尼
派的阿拉伯人所喜。同时,法蒂玛朝在文化上的建树远远不及阿拔斯朝,宗教政策也缺
乏宽容,故此,更善于保存美好回忆的民间文学,对其也乏善可陈。
一个中文版仅一页多篇幅的传说,“哈里发哈克睦和富商的故事”(The Caliph al-
Hakim and the Merchant)的主人公,可能是天方夜谭当中登场的唯一一位法蒂玛朝君
主,恐怕也是仅有的什叶派历史人物。从比较可靠的历史记载上看,此人可谓是一个矛
盾混合体。一方面,他大力襄助爱资哈尔大学(成立于大约975年,这个学校至... 阅读全帖
m*****g
发帖数: 12253
9
朋友推荐的好文:

《本草纲目》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以其毕生精力广泛调查、搜集、
总结、研究而成的医药学巨著。它不仅对我国十六世纪以前的中医理论,用药经验进行
了系统的整理升华,而且从医药学的研究出发,收录了我国南北各地当时已有的,几乎
是全部栽培和野生的蔬菜,分别叙述了其产地、植物形态、园艺以及特征、药用价值,
为我们研究蔬菜的繁衍演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本文仅就《本草纲目》中蔬菜种类
资源的发生发展,部分蔬菜的进化与演变等作初步探讨,以供研究参考。
一、《本草纲目》是一部蔬菜历史大典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广大、物产丰富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我国人民都十
分重视蔬菜的栽培选育:公元前我国蔬菜的种类,散见于一些史籍或资料,归纳约有如
下近四十种,属叶菜类的有:菘(小白菜)、葵菜(冬寒菜)、蔓菁、鱼腥草、苋菜、
芸蒿、荠菜、薇(野豌豆)、马兰、蓼、芥、紫苏、蒠菜等;属根茎菜类的有萝卜、苦
苣、莴苣(簇苣)、蘘荷、薤、芦笋、笋(冬笋古称作竹胎、春笋称作笞);属水生菜
类的有菱、芡(鸡头)、莲藕、慈菇、菱白、莼菜等;属香辛酌料类的有芹菜(古称菦
、楚葵。《说文解字...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7927
10
看了的某学术文章,转载其中片断,如果没耐心读长文,看这句就够了:)
“重要的是,无论是把“乌江”理解为长江的一段,还是理解为长江边上的泊船处,项
羽“乃欲东渡乌江”,是想要往东去渡过长江。这是肯定无疑的”。
如果有兴趣找来此文全文读一读,就会发现,作者本人其实是反对“乌江自刎”这种说
法的。另外附上天地图(中文)截屏,今天的乌江,其实已经分为两镇,分属南京和马
鞍山,所以这个地方也是苏皖两省的分界线。地图上可以看到一条小河分隔两镇,注入
长江,然而这也不是“乌江”,而是六十年代人工开挖的驷马河,并非天然河流。至于
作为长江重要支流的那条乌江,源于贵州,于涪陵汇入长江。
以下是转载:
近世多有学人认为乌江是指安徽和县的乌江浦。日本学者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
考证》,在“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句下“考证”:“安徽和州有乌江浦,在乌江故县东
。”
(19)这隐约地说“乌江”指乌江浦。王伯祥先生《史记选》的注是:“乌江即今安徽省
和县东北四十里江岸的乌江浦。”(20)这就明确地说“乌江”是指乌江浦。长期作为
高等学校教材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对“项王乃欲东渡乌江”的注是
:“乌江,今安... 阅读全帖
f**********4
发帖数: 2617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T)拨乱反正的简体字表
原作者,@讼棍茶水斋,江湖别名“茶水斋”,“马羽茶水斋”,“马羽信乡”者,因
为渊博的国史、日本史、乃至欧洲中世史被人尊称为“马师”者。注意不是马亲王。但
是两人相识。本文既包含了hardcore的文史知识,也有精彩客观的评论。如果不是立场
先行,愿意耐下性子看完的朋友,我觉得“简繁之争”的道理,言尽于此文了。下面把
开篇的评论部分转一下,hardcore的部分,因为有很多贴图,还是直接看博客比较方便
博客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305bff010168zq.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305bff01018ua2.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305bff01018zz8.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305bff0101a2p7.html
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
议》,标志着新中国的简化字运动拉开大幕。57年过去了,简化字 的功过是非...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刘福通、韩林儿是怎样死的?
刘福通、韩林儿是元末农民起义中最先举义的将领,曾被北方各支红巾军尊为共主,因
而一向被认为是当时最重要的两位红中军领袖。然而,关于他俩最后是如何牺牲的,历
史记载却都模糊不清,后人对此猜测纷纷,颇多争议。史载韩林儿于至正十五年(1355
年)二月在毫州(安徽毫县)正式称帝,同年十二月因元军围攻毫州不得不迁居安丰(
安徽寿县)。至正十八年(1358年)五月,刘福通北上攻占了汴梁(河南开封),并迎
韩林儿居之。次年八月,元军察罕帖木儿攻陷汴梁,韩林儿与刘福通不得不丢下数万名
官吏、将士及其家属,匆忙逃回安丰。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盘踞南方的割据者张士
诚趁红巾军北伐失败,苦战元军即将不支之际,派遣大将吕珍率军20万(一
说10万),从背后袭击安丰。韩林儿不得不飞檄向朱元璋求援。朱元璋一方面考虑
到不能让张士诚如此轻易地扩大地盘与势力,另一方面也想借此控制小明王韩林儿,挟
天子以令诸侯来壮大自己的力量,打算派兵救援安丰。但谋士刘基极力反对,认为这时
如果陈友谅偷袭应天(南京),朱元璋的后方会丧失殆尽。而即使没有这一威胁,如何
处置被救出的韩林儿与刘福通也颇费脑筋。犹豫再三,朱元璋还是决定... 阅读全帖
p******o
发帖数: 9007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http://www.ourjg.com/bbs/simple/?t8972.html
查看完整版本: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 九州清晏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maudlin 2012-02-07 19:15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作者认为雍正非正统继位,内容很多,只选取了部分,我正统和非正统继位说都看了不
少,倾向于非正常继位一点,觉得这篇分析得似乎更有道理,或说更符合我个人思考逻
辑,编辑得比较乱,请大家谅解。大家若有兴趣可去网上搜索
3.胤禵悄然崛起
就在雍正积极讨好乃父、营求储位的同时,康熙末期的清朝政坛上正在悄然崛起一
颗闪亮的政治新星,这个人就是雍正的同母弟、皇十四子胤禵。胤禵,又名胤祯。关于
胤禵的名字问题清史研究界历来有争议,南开大学教授冯尔康认为胤禵本名胤禵,更名
胤祯,复称胤禵(指雍正上台后又给他改回胤禵)。而海外学者杨启樵教授则认为胤禵
原名胤祯、改名胤禵。胤禵的崭露头角是在一废太子之际,清康熙四十七年,老皇帝斥
责皇...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用临死时候没有见马齐来反驳“病重时”见马齐
这个“温相”智商有问题
-----------
朝鲜人所作的《李朝实录·景宗实录》卷10记载了康熙病重时召见大学士马齐说:
“第四子雍亲王最贤,我死后立为嗣皇。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这段
话里面错漏更多,康熙临死之际召见的皇子、大臣的名单中根本就没有马齐,雍正自己
就说过:“皇考升遐之日,大臣承旨者,惟隆科多一人”,可见并没有马齐。

http://www.ourjg.com/bbs/simple/?t8972.html
查看完整版本: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 九州清晏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maudlin 2012-02-07 19:15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作者认为雍正非正统继位,内容很多,只选取了部分,我正统和非正统继位说都看了不
少,倾向于非正常继位一点,觉得这篇分析得似乎更有道理,或说更符合我个人思考逻
辑,编辑得比较乱,请大家谅解。大家若有兴趣可去网上搜索
3.胤禵悄然... 阅读全帖
d********o
发帖数: 337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夏“朝”是怎么回事
胡适写过“说儒",讲儒之由来,说儒是殷商的宗教,被周民族灭国以后,由孔子复兴。
我是从范文澜攻击胡适的文章里了解的。
基因和圣王的联系是开玩笑啦。但是可以看出遗传的父系母系传承。
本版前一段有人贴过,说自己的尼人基因多一些。
可以参考 http://www.tianyabook.com/qita/zhongguorencongnalilai/5.html
迄今为止尚未找到类似于殷墟卜辞的自证物来对证夏后氏世系,百余年来对夏后氏世系
的怀疑之声却不绝于耳。崔述和顾颉刚先生是代表性的怀疑者,他们将目光集中在了“
太康~中康~相~少康”四代夏后的历史,也就是所谓的“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少康
中兴”。这段历史载于《左传》的襄公四年[2] 和哀公元年[3] (《史记·吴太伯世家
》引相同内容[4] )、《竹书纪年》[5] 、《楚辞》的天问篇[6] 和离骚篇[7] 、《史
记·夏本纪》[8] 、《书序》[9] 等传世文献。崔述先生曾对夏后太康、仲康、少康的
名字产生怀疑:“禹之后嗣见于传记者,曰启、曰相、曰杼、曰皋,皆其名也。上古质
朴,故皆以名著,无可异者。惟太康、少康则不似名而似号。不知二后何... 阅读全帖
i*******g
发帖数: 1154
16
感觉这个描述是不可能的。因为人血和狗熊的血 会有免疫排斥。怎么可能结合在一起。
是不是编的?
此风之下,各种“人狗”、“人熊”以及奇形怪状的残疾人频见于世间,成为乞丐以广
招徕、骗取钱财的活道具。据《清稗类钞》上记载。“乾隆辛巳(1761),苏州虎丘市上
有丐,挈狗熊以俱。狗熊大如川马,箭毛森立,能作字吟诗,而不能言。往观者施一钱
,许观之。以素纸求书,则大书唐诗一首,酬以百钱。一日,丐外出,狗熊独居。人又
往,与纸求写,熊写云:‘我长沙乡训蒙人,姓金,名汝利,少时被此丐与其伙捉我去
,先以哑药灌我,遂不能言。先畜一狗熊在家,将我剥衣捆住,浑身用针刺亡,势血淋
漓,趁血热时,即杀狗熊,剥其皮,包于我身,人血狗血相胶粘,永不脱,用铁链锁以
骗人,今赚钱数万贯矣,’书毕,指其口,泪下如雨。众大骇,擒丐送有司,照采生折
割律,杖杀之。押‘狗熊’至长沙,还其家。”
全文: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gudaishi/special/ruoshiqu
核心提示:“采生折割”是乞丐中最歹毒凶恶的一种人为了达到骗人钱财的目的,人为
地制造一些残废或“...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8922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问个蒙古史问题
Weatherford说也速该是穷小子,这点我认为没错,只不过他缺乏论证。其实,说他穷
,可以有几条理由。前面已经说过俺巴孩做为汗,嫁女儿还要自己亲自送去,说明这个
部落很弱小。另外从秘史上还可以知道,也速该给铁木真提亲,实际上是让铁木真去当
上门女婿,还是个童养女婿。可见也速该的确穷,生铁木真之前更穷也是不意外的。
另一方面,你已经知道Weatherford有夹带私货的情况,但有些私货很隐蔽,让你不知
不觉上当,把他自己想象的东西当成事实,拿来做为自己推论的基础。比如,说也速该
抢老婆之前已经有老婆,别古贴是哥哥,札木合自称白骨头,这些都不见于蒙古秘史,
也不见于其他早期的各种蒙古史(世界征服者史,圣武亲征录,元史,史集)。
十三翼之战秘史上说双方各有三万人,Weatherford说几百人,不知有何根据。像这种
说话没根据、不给出处的书,就就当戏说体休闲书好了。真要了解真相,还是看我提到
的那几本书,互相对照看。
【 在 oxide (inert) 的大作中提到: 】
K**********n
发帖数: 10466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lionmaster (广东武士),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揭露历史上真实的岳飞、关羽、文天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1 02:15:23 2014, 美东)
《宋史》中的《岳飞传》,是根据岳飞的孙子岳珂在岳飞死后几十年为他撰写的私
传《鄂王行实编年》所改编,根本没有什么可信度,这个道理就好比毛新宇在媒体上宣
称他爷爷领导取得了二战胜利一样。
该传记中记载的很多“史实”都已经被考证出是杜撰伪造的,如:绍兴十年(1140
)七月十四日宋金颖昌大战,岳飞部将王贵在《王贵颖昌捷奏》中说杀敌“五百余人”
,而岳珂杜撰为“杀敌五千”,而这实际上就是岳家军对金军所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
而这次战斗中“杀其统军、上将军夏金吾”里这个“夏金吾”也是岳珂自己杜撰出来的
,根本不见于其他史料记载。
所谓的“兀术遗桧书”也是岳珂自己杜撰出来的,也不见于其他史料记载,是条孤
证,而且也不符合史实,因为跟秦桧订约的是金国主和派大臣挞懒,不是完颜兀术,完
颜兀术是死硬主战派,正是他杀了主... 阅读全帖
a***r
发帖数: 2677
19
内容提要:本文观察明初勋贵的出身、籍贯和早期经历,考察洪武三年所封勋贵的人选
与序列,认为诸将与朱元璋的早期私人关系决定着勋贵的人选与地位。那些在朱元璋名
位不彰时即确立私属关系的将领,绝大多数为濠州红军早期成员,籍属濠泗地区,出身
“从军”而非“归附”,构成了作为勋贵主体核心的濠州从军者一派。不同于以往对于
明初勋贵集团分为“淮西”和“浙东”两派的观点,本文将整个勋贵集团分为濠州从军
、江北归附、渡江后归附等三个内外圈层,后两个圈层遭到了君主和濠州从军者的压制
与猜忌。本文按照这个认识框架审视洪武时期的历次杀戮勋贵事件,考察各派勋贵的命
运,认为历次杀戮事件皆非针对整个勋贵集团,而是或针对归附者,或针对洪武三年受
封的老一辈勋贵,或针对洪武中后期受封的新进勋贵。在任何一次杀戮事件中,濠州从
军者一派所受损失都是最少的,它从来没有成为君主专门打击的目标,而是一支与君主
彼此借重的势力。
关 键 词:明初 勋贵 濠州 从军 归附
明朝是由一支不断发展壮大的军队独自建立的,未曾与其他势力结盟或妥协,“功
臣宿将”被长期视为一个遭君主肆意屠戮的整体阶层,内部分野不明显。20世纪中期,
吴晗勾... 阅读全帖
f********t
发帖数: 6999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iutech (LiuTech),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地主招你惹你了?- ”苏鲁新媳妇先给地主睡三天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9 16:28:55 2015, 美东)
初夜权血泪史:苏鲁新媳妇先给地主睡三天
2013年09月27日11:45 新浪读书 微博 我有话说(1,720人参与)
本文摘自:《文史哲》2013年1期,作者:马俊亚,原题为:《近代苏鲁地区的初
夜权:社会分层与人格异变》
20世纪40年代中期,据苏北土地改革工作者调查,“地主对佃户的妻女,可以随意
侮辱、霸占。……甚至有若干地区如宿迁北部,还保留‘初夜权’制度,佃户娶妻,首
先要让地主睏过,然后可以同房”。
世界各地的初夜权叙述,绝大多数存在于文学作品或口头传说中①,缺乏过硬的史
料证据②。苏鲁地区的初夜权资料则极为丰富可靠,充分反映了这一地区的社会状况。
苏北涟水籍的严中平先生生前多次指出,由于中国地区之间差别极大,苏北就存在着初
夜权的现象③。应该说,这一现象源于苏北特殊的社会结构。

华夏(汉)民...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21
说中关村原来是太监村,最多只是一个传说。而且这种未必靠谱的传说,只要符合大众
趣味,立刻就能传播出去。
这个传说明显是群众喜闻乐见的。
而且即使说是太监村,原本传说也只是说是退休太监的地方,或者是太监墓地。
以下拷贝百度:
历史回溯——中关村旧说
提起中关村--这个北京高科技产业园区的核心地带,可谓是无人不知。但若问起它的历
史渊源和来历,曾经一度即使是老北京甚至中关村的老住户,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在
各种介绍中关村的材料中,几乎没有人对它的昔日谈出只言片语。历史上的中关村什么
样?中关村的原址到底在哪儿?我校环境学院的岳升阳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中关村的所在地海淀镇是自古以来北京西北郊最大的集镇。"海淀"作为地名,最早见于
文字记载是元朝王恽著的《中堂纪事》一书。在元朝以前,海淀镇附近还是一片自然沼
泽地带,故称"海淀",当时还没有形成很大的居民点。到清代中叶,由于"三山五园"的
修建,带动了海淀镇的逐步繁荣。"中关村"就坐落于海淀镇。
"中关村"作为地名在历史上的称谓比较混乱,见于文字和地图记载的先后有"中官"、"
中关"、"中湾"、"中官村"、"钟关儿"等。据岳升阳老师详细考证... 阅读全帖
x**s
发帖数: 534
22
从来男人就离不开女人,连捉对厮杀的赳赳武夫也不例外。抡起膀子耍大刀的义和团拳
民,无论是在传说的“神话”还是在现实的操作中,都跟女人有某些扯不清的干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义和团其实挺忌讳跟女人有什么瓜葛的。按说他们都是零件齐全而且
年轻力壮血气方刚的男人,理应于男女之事有所想法,但是他们什么都没干过;在村里
的时候,于庄稼妞秋毫无犯,进了城也依然保持“革命本色”,就连对他们为之深恶痛
绝的洋人和教民,也没有过这方面的“战绩”。
义和团是用法术包装起来的农民武装,按他们自己的说法,如果沾了女人,不惟法术失
灵,还会遭到天谴因而大祸临头。因此虽然没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他们也能规规矩矩
的。
不过,糟就糟在虽然义和团一女不染,但他们的死对头洋人和洋教却邪门得厉害,专门
喜欢用另一种法术来破义和团的功夫,这种邪门的法术又往往与不穿衣服的女人和女人
的生殖器有关,于是义和团的队伍里就有了“红灯照”、“黑灯照”以及“沙锅照”。
红灯照是由年轻的女孩子组成的,黑灯照据说是由结过婚的妇女组成的,而沙锅照最神
了,由寡妇们组成,据说威力最大,什么邪的都不怕。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似乎还没
有发现红灯照们直...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华简是不是曹操墓?
还是那句话,清华简到底真的假的我现在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有不同意见,学术讨论不
同意见很正常,谁是谁非两说。这些不相信清华简的人也可能错了,但我不相信他们都
是在NED等领狗粮的
清华简《咸有一德》《说命》真伪考辨(一)
张岩
【按语】本文原是为一次学术讨论会(“古史史料学研究的新视野——新出土文献
与古书成书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撰写的参会论文,但在会前提交论文时被会议主办
方(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及上海大学历史系主办,中国先秦史学会协办)拒绝。
数月前,会议主办方给我发来的会议邀请函(见附录:本次学术讨论会的邀请函)提到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是近年来最重要的“新出土文献”之一,这些“新材料”对
“古代文献学以及相关的历史学课题的研究都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我据此选定参
会论文的主旨:清华简是否属于“新出土文献”。据我所知,学术会议主办方(不是因
为论文主旨超出规定的论题范围,也不是因为论文质量问题)拒绝一篇参会论文的情况
十分罕见。其原因:我的文章是在质疑此次学术会议的研究前提(也就是对清华简的证
伪)。
本文的研究结论:(1)清华简《咸有一德》和《说命》中的作伪破绽十分明...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华简是不是曹操墓?
学界围绕清华简《耆夜》真伪展开激辩
2013年09月23日 09: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9月23日第504期 作者:晁天
义 周学军 浏览: 974 次 我要评论 字号:大中小
【核心提示】在廓清史料迷障、构建可靠历史的道路上,证伪与证实二者同样居功
至伟。清人阎若璩曾经从篇数、篇名、典章制度、历法、文字句读、地理沿革和古今行
文异同等方面入手,成功破解了《伪古文尚书》这一学术史上的重大疑案。
2010年12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出版,自2008年以来就备受海内外学
界广泛关注的“清华简”从此揭开神秘面纱。该书包括《尹至》、《尹诰》、《程寤》
、《保训》、《耆夜》、《金縢》、《皇门》、《祭公》、《楚居》等九篇文献,其中
《耆夜》记载周人征伐耆国(一般认为即历史上“西伯戡黎”之黎国)胜利,回到镐京
文太室举行“饮至”礼的情节。由于涉及先秦诗歌、礼仪、史事等诸多丰富内容,史料
价值重大,因此被一些学者视为佐证周代史事、检验“清华简”真伪的一项重要依据。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以来国内报刊公开发表的相关学术文章已达20篇左右。在这
些文章中,多数学者采用“二重证...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上博简、清华简都是真的
《中国社会科学报》房顶
【核心提示】在廓清史料迷障、构建可靠历史的道路上,证伪与证实二者同样居功
至伟。清人阎若璩曾经从篇数、篇名、典章制度、历法、文字句读、地理沿革和古今行
文异同等方面入手,成功破解了《伪古文尚书》这一学术史上的重大疑案。
2010年12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出版,自2008年以来就备受海内外学
界广泛关注的“清华简”从此揭开神秘面纱。该书包括《尹至》、《尹诰》、《程寤》
、《保训》、《耆夜》、《金縢》、《皇门》、《祭公》、《楚居》等九篇文献,其中
《耆夜》记载周人征伐耆国(一般认为即历史上“西伯戡黎”之黎国)胜利,回到镐京
文太室举行“饮至”礼的情节。由于涉及先秦诗歌、礼仪、史事等诸多丰富内容,史料
价值重大,因此被一些学者视为佐证周代史事、检验“清华简”真伪的一项重要依据。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以来国内报刊公开发表的相关学术文章已达20篇左右。在这
些文章中,多数学者采用“二重证据”的传统方法,力求从正面以新出文献佐证、补苴
上古史事。其中讨论周代礼乐制度者有田旭东《清华简〈耆夜〉中的礼乐实践》、刘光
胜《〈耆夜〉中的周代饮至礼》;考证“西伯戡黎”... 阅读全帖
m****l
发帖数: 35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上博简、清华简都是真的
那个吴锐就是半个民科,他跟李学勤是死对头,大家也都知道李学勤支持什么他就反对
什么。私人恩怨这种东西。
房德邻是搞近代史的,他和姜广辉的论证方式来来去去就是一套,用电脑查一下就是某
个词不见于先秦典籍而见于后世,那就是假的。但问题是他这样子是滥用默证,自然结
论不可信,这方面有很多反例。而且还有很多“心证”的东西,所以学术界多数不把他
的举证当一回事。
m****l
发帖数: 35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上博简、清华简都是真的
房德邻在另一篇文章里用他的方法法同样“证明”了上博简是假的,他指出因为《容成
氏》这篇很多词不见于先秦典籍而见于后世所以肯定是今人伪造的,但是呢,古文字学
家都知道《容成氏》这篇里面有个新见字后来又出现在了一件后来才考古发掘出土的左
冢漆梮里面,这造假者是神仙能未卜先知不成,所以反而佐证了他这套论证方法是失败
的。
g******t
发帖数: 18158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上博简、清华简都是真的
程浩那一篇在这个帖子的47楼提到了,在另一个帖子了全文贴出过。
http://www.mitbbs.com/article/History/32133899_0.html
还有后续呢,还处在 active debates 阶段
http://www.mitbbs.com/article/History/32133903_0.html
程浩还没有宣布胜利或者被宣布胜利吧?
丁文发表不久,程浩《清华简〈耆夜〉篇礼制问题释惑——兼谈如何阅读出土文献
》(《社会科学论坛》2012年3期)一文与其展开针锋相对的辩驳。作者认为,清华简
《耆夜》中“饮至”礼的仪注与《仪礼》之《燕礼》确有不合之处。实际情况是,《耆
夜》所记为西周王室礼制,《燕礼》反映的是诸侯之礼,因此两者不是同一层面上的现
象。作者还批评说,质疑者很可能过度使用了张荫麟所谓“默证”法。鉴于传世礼书建
立的知识体系并不能覆盖周代礼制的全部,以所记仪节是否符合传世礼书记载来判定清
华简的真伪未必合适。也就是说,不能以现有知识体系作为检验出土文献真伪的唯一标
准,更不应该因其有违“经说”而产生先入之见。
争论并未就此告一段落。姜广辉、付赞... 阅读全帖
m****l
发帖数: 35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上博简、清华简都是真的
新蔡葛陵楚简里有一句:“小臣暮生早孤”。
“早孤”一词不见先秦典籍而见于两汉以后的文献。“晚生早孤”一词最早见于唐李延
寿的《北史》。是不是可以按姜先生的逻辑说明考古发掘出土的新蔡葛陵楚简是现代人
伪造的呢?
X********7
发帖数: 483
30
说起来,古代女官地位最高的朝代,无疑首推女子地位最高的唐朝。有人认为上官婉儿
任女官时的地位最高,其实不然。上官婉儿14岁时因聪慧善文虽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
中制诰多年,素有“巾帼宰相”之名。但是,这位名重一时的美貌才女却无实职。直到
唐中宗时,才被中宗李显封为昭容,这已经进入了后宫嫔妃的行列,并非女官了。
其实,唐朝内廷有女官制度,是仿照朝廷六部尚书制度而设置的,分设“六尚”,即尚
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下统二十四司,分掌宫廷事务。武则天登基做女
皇帝时,宫中女官谢瑶环官封“尚书院司籍”。后来又因太湖事件钦命谢瑶环为右台御
史,赐尚方剑,巡按江南。她是历史上少见的既有朝廷官职,又有后宫官职的女官。
唐德宗时河北清河才女宋若莘、宋若昭姐妹先后入宫做女官。宋若莘参掌机密,著述文
章,掌管记注簿籍,元和末年去世,赠河内县君。宋若昭在其姐去世后代司其职,封尚
宫,成为内宫女官的最高长官。
女官又称内官、宫官,是指侍候皇帝左右、打理后宫事务、又没有妃嫔名分的高级宫女
。作为帝王后妃体制的伴生之物,女官制度存续沿袭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之中,对古代宫
廷乃至皇权产生着重要影响。
一、女官的...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1
四、治理黄河
黄河一词最早见于《汉书》,当时叫河,或大河。
久远年代以前,黄河上下游不是连通的,距今一百万年以前的“黄河运动”,使黄河上
游切开积石峡流入临夏——兰州盆地,与下游贯通。距今十五万年的“共和运动”,使
黄河上游溯源侵蚀到龙羊峡以上,下游切开三门峡东流入海。
导水入海
黄河,是雍、豫、冀州泄洪的一条主河道。也是治水的主要工程。
按计划,治水从冀州开始。大禹时期的冀州相当于现在的山西全省、河南省黄河以北、
河北省西半部及内蒙古阴山以南,东及辽宁省的辽河以西的部分地区,这是《禹贡》所
指的王畿,即天子直接管理的地方。
东海有两个怪物,一个是天吴,一个是罔象,这两个怪物干扰治水,伤害好多治水工人
。禹请东海神禺虢降服了这两个怪物。
禺虢又叫他的手下应龙佐禹治水。应龙曾帮助黄帝击败蚩尤。他对水脉地脉了如指掌,
可以很容易划出开掘渠道的路线。
在青州和兖州一带,禹由王屋山开始疏导济水入黄河,向东进入荷泽。雍水至荷泽与沮
水(清水河)会后合入雷夏泽。再向东北和汶水相会,向北流,然后转向东流入大海。
在应龙的帮助下,在黄河下游兖州、青州和冀州一带共开挖了九条河道,排水入东海。
在这里禹凿...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2
刘家河出土商代青铜礼器研究
1977年8月,在平谷刘家河村东,当地农民在一池塘边取土时意外地发现一座古墓。经
北京市文物考古工作队的清理,确定了该墓为商代中期的墓葬。墓中出土了金、铜、玉
、陶器等40余件极其珍贵的文物。其中,出土的青铜礼器计十六件。其中,有两件铜盘
造型极其奇特:
鸟首鱼尾纹盘 1件
高9.5、口径25.5厘米。窄沿外折,内壁凹圆,平底,矮圈足。盘外壁有鸟首鱼尾纹三
组,中心有圆涡纹,界以连珠纹。
2、鸟柱龟鱼纹盘 1件
高20.5、口径38.5厘米。宽沿外折,内壁凹圆,盘内中心有用涡纹及连珠纹组成的龟形
图案,内壁有鱼纹三组,盘沿左右对立两鸟形柱。
段勇博士在《商周青铜器幻想动物纹研究》一书中曾主张:
商、周青铜器上的神鸟纹明显分为两类:一类鸟首兽身,变形较大;另一类鸟首鸟身,
相对写实。二者在青铜器上流行的时代也判然有别:前一类集中见于商代,西周早期仍
有部分,但此后即难觅踪迹;后一类主要见于西周时期,此前只在商代晚期有少量出现
。(P116)
以刘家河出土的中商青铜器来衡量,此说显然并不十分合适。因为这里出现的两件鸟形
盘,其中鸟柱龟鱼纹盘上的鸟形,正是所谓写实...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3
古文字和《周易》经传中出现人物的考古学研究
《周易》经传中出现的人物,种类繁多,大人、小人、王、君子、大君、武人等等,随
着历史的流失,我们已经无法复原那些名称背后的真正指代人物究竟是谁。但是,有些
人物则因为其史实的唯一性而迫使我们不得不去面对,伏羲、神农、高宗、帝乙、文王
、康侯、箕子等人物,他们或者是历史上的曾经存在过的真实人物,或者是当时神话传
说中的人物,这些人物因为生活年代的不同,客观上也可以作为判断《周易》文本成立
的具体时间段的重要证据之一。随着最近几十年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研究的进展,对这些
人物史实的重新审查和考证成为可能。
1942年在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了战国楚帛书甲篇。其内容上出现了伏羲和女娲名字以及
相关的创世神话,即:
“曰故(有)熊包戏,出自(帝)震,居于雎(山),厥□渔渔,□□□女,梦梦默默
,亡章弼弼。□每水□,风雨是阏。乃取□□子(氏)之子,曰女皇,是生四子。”
楚帛书是战国时期之物,则可以证明至少当时已经存在着伏羲和女娲的创世传说。如此
成熟而又系统的文献史料的出土,证明了在战国时代以前的西周中期到春秋初期之间就
已经存在着伏羲和女娲的神话传说,《易传...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4
作为极少数的满族何以能够统治中国近三百年,可以说是清史研究的核心课题。“汉化
说”认为满洲人接受并与汉人文化同化是清朝成功的基础,近年来方兴未艾的“新清史
”研究则认为满族主体性才是维系清帝国的关键;前者多强调清朝对明代官制与儒家思
想的承袭,后者虽不否认汉文化的影响,但更关注于非中国传统官僚体制、清帝国作为
多民族国家的治理方式等面向。尽管学界相关的回响与讨论很多, 也不乏替代模式的
提出,但由于双方对于“汉化”的定义未必一致,所关注的层面也不甚相同,因而被称
为是“没有交集的对话”。的确“汉化说”与“新清史”的最大分歧之一,或在于前者
所重视的中国传统官僚制度与文化于清代之传承,却不是后者研究的重点;后者侧重的
满洲独特之八旗制度、尚武文化或是多民族帝国的统治策略,也非前者关怀的核心。如
果“汉化说”主要以中国本土社会为范围,聚焦于满人对汉人政治传统的受容,“新清
史”则更看重满洲统治集团如何维持对蒙古、西藏、汉人等多民族的支配,而着重研究
清帝国和边疆族群的关系,可以说两方讨论偏重的统治对象与区域有所不同。理论上二
者的研究应该在中国本土的汉人社会有所交集,但一般来说,“新清史”...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5
你妈能不能要点脸,
第一,江渭清这话怎么误导了?
第二,刘少奇的这句话不但见于《四清运动实录》,郭德宏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版,还见于《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 中的章节-- 我父亲生前的两个错误. 河南人民出
版社. 作者: 王光美刘源等. 2001版
共产党可以舔,
但是用说谎的方式舔那就相当下作
b****a
发帖数: 4465
36
文革前的高考也有政审条件
在很多人看来,对参加高考的学子有条件限制源于文化大革命,其实是错误的。新中国
建立以后,高考政审是以立法的形式。对于公民考试权利做出的制度性规定,在当时称
之为“不宜录取”。也就是对一些考生要通过政审,政审不合格不能进入大学或者很难
进入大学。比如父母或者祖父母外祖父母是地富反坏右的,亲戚中有杀关管的,或者有
海外关系港台关系一般通不过政审,即使能读大学也不能读保密专业(军事院校、军工
院和校涉及军工的专业都属于保密专业)。
文革推迟高考始于刘少奇
1966年6月的一天,北京四中初二学生刘源把一封反对教育考试制度的文章搁在了时任
国家主席,中央一线领导人刘少奇的案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改革高等
学校招生考试办法,并决定将一九六六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推迟半年进行的通知。中央
认为:鉴于目前大专学校和高中的文化大革命正在兴起,要把这一运动搞深搞透,没有
一定的时间是不行的。有不少大专学校和中学,资产阶级的统治还根深蒂固,无产阶级
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十分尖锐激烈。在大专学校和高中,把文化革命运动搞深搞透,将对
今后学校教育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同时,高等学校...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37
转:
------------
许衡主动出山辅佐蒙古,曰:不如此则道不行。
而忽必烈多次下诏,刘因却拒不出山,旁人问他,他回道:不如此则道不尊。
这个故事最早见于《南村辍耕录》,这完全是一个杜撰的故事,并非真实发生的。
但是却蕴意深远,寄托着当时儒者的价值观,很值得我们思考。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
,就完全被震惊到了,我甚至认为,理解了这个故事,就是理解了儒家。我们经常听到
许多对儒家的讥讽,其中有一个讽刺就是说对付儒家很简单,只要开科举就行了。但我
相信,口出此言的人,肯定没有理解这个故事。
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者,则不可加于尊位;
功力未见于国者,则不可授与重禄;
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
故德厚而位卑者,谓之过;德薄而位尊者,谓之失。
宁过于君子,而毋失于小人。
过于君子,其为怨浅;失于小人,其为祸深。
君之所慎者四:一曰:大德不至仁,不可以授国柄。二曰:见贤不能让,不可与尊位。
三曰:罚避亲贵,不可使主兵。四曰:不好本事,不务地利,而轻赋敛,不可与都邑。
此四务者,安危之本也。故曰:卿相不得众,国之危也;大臣不和同,国之危也;兵主
不足畏,国之危也;民不怀其产,国之危也。故...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2554
38
☆─────────────────────────────────────☆
dragoncity (dragoncity) 于 (Thu Dec 2 20:25:46 2010, 美东) 提到:
不知怎么的,今天突然想写点什么,关于我的家人,以及我从小听家人说的那些个事。
从我家这一微观层面,也可以看看共和国这几十年壮阔的历史。历史是由众多普通大众
所组成,而普通大众,同时又会受到历史的影响,命运受到极大的改变。每个家庭都会
有无数的故事。这些故事,组成了社会。再次说明一点,请勿进行人身攻击,谢谢。
☆─────────────────────────────────────☆
dragoncity (dragoncity) 于 (Thu Dec 2 20:26:46 2010, 美东) 提到:
首先申明,我家并不是什么特权阶层,只是中国普普通通的人,平凡的不能再平凡。我
小时候经常和祖辈在一起,听到不少他们说的事,其中也有点野史(不知道算不算)。
先从我爷爷家说起。他跟我说过的最早的时候,是1930年代抗战时期。国军凇沪战役失
败后,日军沿沪宁线长驱直入,... 阅读全帖
S*******s
发帖数: 13043
3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闲说日本(一):会抄袭的民族
搜到这个帖子: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805795.shtml
看来这个起源问题还真不好说。
是不是日本人的创作汉字新词“远远不止这些,数不胜数”呢?错!这只不过是部分
中国人极端媚日的变态心理在作怪。根据《汉语外来语词典》(刘正谈、高名凯、麦永
乾、史有为编纂,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12月出版)统计,现代汉语中日源外来词共
772个[1],而决不是什么“数不胜数”。而且,其中的7个写的是日语假名,如:キ
ニーネ(奎宁)、カタル(粘膜炎)、カナリア(金丝雀)、おばさん(伯母、姨妈)
、コーヒー(咖啡)、コカ(古柯)、コカィン(可卡因),应该予以剔除,还有一个
“銭”字,意思为日本货币单位,也应该是固有汉字。因此,《汉语外来语词典》中的
日源外来词应该为764个。
但是,就这个764个词中,有一些是现代汉语中不使用的词(可能过去曾经使用过
),比如:亜铅(锌)、味之素(味精)、意匠(构思)、运転手(司机)、覚书(备
忘录)、可决(通过)、看护妇(护士)、教科书(教材)、训育(道德教育)、论理
学(逻辑学)、粁...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40
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推测起源时间为大约公元前6世纪。传说尧的儿子丹朱顽劣,尧
发明围棋以教育丹朱,陶冶其性情。目前围棋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春秋时期的《左傳》
,战国时期的弈秋是见于史籍的第一位棋手,最早的围棋文物可以追溯到战国時期。汉
代时棋盘为17路,南北朝时候,棋盘定型为现在的19道棋盘,傳入朝鮮半島,并且出现
了评定棋手水平的围棋九品制。
====================================================
悬赏140万电脑仍难奈围棋 深蓝1年半才能落子2008-10-14 8:55:14 来源: 体坛周报
网友评论 0 条 进入论坛
特约记者李浩然报道
很多人认为,源于中国的围棋是世界上最精湛的智力游戏。它貌似简单,但黑白两
子在棋盘上能构成复杂的图案,几乎变换无穷。有人说,计算机离征服围棋至少还需
100年。
过去10年中,在台湾应氏基金会表示为设计出能击败围棋冠军选手的计算机程序者
奖励140万美元的激励下,设计人员不断推出水平越来越高的会下围棋的计算机。但迄
今为止,那些在国际竞赛中脱颖而出的计算机程序给人的印象是甚至敌不过刚学一年围
棋...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1423
41
亦明批驳方舟子:青蒿素真与中医无关吗?(组图)
在中医的发展历史上,青蒿素的发现是一个最为辉煌的时刻。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医
研究人员根据晋代医学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的青蒿浸液能够治疟这个线索,
从青蒿中分离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至今,青蒿素挽救了上百万人的生命。(Miller
LH, Su X. 2011. Artemisinin: discovery from the Chinese herbal garden. Cell
146:855-858.)
对于这项成就,方舟子的态度十分古怪。2002年3月14日,美国《远东经济评论》
发表题为《中国革命性的医学发现:青蒿素攻克疟疾》的文章,介绍 “中国的中医研
究人员以古代医学文献为依据,重新发现了艾属植物治疗疟疾的功能 。”这篇文章还
多次引用香港科技大学理查德•海恩斯教授的话,高度评价这个发现:“中国的
研究人员在‘再度发现’甜艾蒿的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对分离艾蒿物质,
针对疟疾进行研究,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国际社会却没有给予中国医药工作者
们相应的认可。”“ (中国的艾蒿研究者们)应该因此被授予...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1423
42
中华民族的耻辱:200多万国民党伪军 国民党“降将如潮”
中华民族,之所以不仅提汉族是因为,中华大地上几千年的战争和民族融合使得不再有
所谓纯粹的汉族,就连少数民族也难找出所谓的"纯种"。就拿最基本的物种起源论来说
可以这么认为所有黄种人都拥有最亲近的祖先。好了,这些都是题外话。如果没有孔子
学说,或者说当初的汉武帝能对其中的一些糟粕加以摈弃那么现在的中华民族会更为坚
韧!汉奸是汉民族的懦弱表现也可以说是孔孟之道熏陶的结果。无意去全盘否定孔孟,
但说到抗战不得不提到这一话题。
侵华战争一开始,日本人就对中国研究很深刻,大打所谓"东亚共荣"的文化牌,拼
命宣扬各种理论以证明“中日合作”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以达到以华制华的目的。更重
要的是一大批民国政府的高层要员成为推广"东亚共荣"的义工,而思想还处于封建时代
的广大中国民众处在这种激烈社会变革生死乱世间,他们更多的只考虑到了自己最多连
带上家人的利益,一群连属于自己的一块土地也办不到的人们,他们的理想也许只是想
要吃饱饭而已,家都难以维持那么国家只可能是个模糊的概念。出现伪军就不奇怪了,
因为能吃饱饭给谁打仗都一样。
以下数字来自《剑桥中...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1651
43
毛泽东留给中国哪七种无价遗产?
第一是骨气骨气, 这是作为一个有尊严的人, 一个有尊严的国家和民族必须具备
的最起码的道德精神品质。骨气, 说白了,就是要有脊梁骨;没有脊梁骨, 只有任人
欺侮,任人宰割,任人凌辱,是一个永远站不起来的可怜虫。毛泽东的一生,是挺起脊
梁、进行战斗的一生,是永不向强权和邪恶势力低头的一生。在他的领导下,1949年中
国人终于“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挺起了脊梁,尊严地立于大国之林,永远告别
了屈辱挨打的时代。
第二是志气毛泽东一无高贵的家世, 二无显赫的学历,但他一直胸怀大志。志向
,就是人生的目标,然后百折不回,力求实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
侯”,毛壮年以后直到晚年,由于已经成为中共第一代领导核心,中国人的领袖,所以
他的志向,也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中共党员和中国人的志向。
第三是勇气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次史诗般的军事壮举和奇
迹,长征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说有多困难就有多困难。例如,***以事实生动地形容
说,长征路上,“天上每天有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 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然
而, 红军终于冲破重重障碍,克服了一...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1423
44
八月十五杀鞑子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八月十五杀鞑子,是在中国广为流传的一个故事,也作月圆杀鞑。故事讲述的是元末时
期,在中秋团圆之际,刘伯温通过月饼向广大农民传递杀鞑子信息,从而成功起义的事
情。每年农历中秋节,家家户户都吃月饼。吃月饼的习俗,据老辈人讲,与流传在阜阳
一带《八月十五杀鞑子》的传说有关。
目录
概述
1. 故事的详情
2. 经历
故事起源和传播
概述
1. 故事的详情
2. 经历
故事起源和传播
展开
编辑本段概述
故事的详情
元顺帝末年,颍州刘福通及各地老百姓纷纷揭竿起义,闹得朝廷老心神不宁,坐卧
不安。为了巩固反动统治,他们一面派兵血腥镇压起义军,一面派家鞑子到各家各户进
行控制,大伙儿被卡得苦不堪言。
住在户上的家鞑子,都是穷凶极恶的歹徒。不但将兵器没收,连切菜刀都得由他保
存,用时去领,用后即还。哪家有大闺女、小媳妇,都要出高价钱向他买门槛子。谁家
不买门槛子,不管是闺女房还是洞房,他可以随意出入,想跟谁睡觉就跟谁睡觉,坳犟
不得。如果拿钱买了门槛子,他就稍微规矩一些。门槛子这...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043
45
http://news.qq.com/a/20080419/000515.htm
http://news.qq.com/a/20080419/000515.htm
著名翻译家沙博理撰文:不能遗忘的历史
http://news.QQ.com  2008年04月19日07:04   新华网
国际上那些无耻之徒叫嚣要不惜代价诽谤中国的声音听起来挺耳熟。他们声称想要
给西藏带去“自由和民主”。
这不禁让我回忆起来,在我1997年写的名为《我的中国》一书中,我早已经论述过此
事了。
我所“引用”的是最早见于西方的《我的中国》一书(从189页起),那是2000年
由外文局出版的英文原著“中国之光”系列丛书中的一部,也见于2000年纽约出版的《
我选择中国》一书从143页起的部分。请允许我引用如下:
“1959年3月,西藏的部分贵族和达赖喇嘛集团发动叛乱。
“西藏许多世纪以来是中国的一部分。虽然它蕴藏有矿产和金属资源,但它位于青
藏高原,运输非常困难,所以从未开采过。印度人越过边境,在西藏设立了一些贸易站
,在那里做一点生意。
“英国人在世纪之交曾派遣一支远征军占领了拉萨,建立了势力范围,后来通过印...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8912
46
http://www.2250s.com/read.php?2-8007-8007

2003年1月17日,《环球时报》刊登方舟子的文章:《西洋参的历史与现实》。随后
,这篇文章又先后发表在新语丝网站(未删节的原文)和《科学世界》(题目:《人参
与西洋参:历史与现实,神话与事实》,2003年第2期),2007年分别被收入《科学成
就健康》和《批评中医》这两本书中。
笔者仔细阅读这两篇文章之后发现,它们涉嫌抄袭1999年第8期《民族团结》杂志发
表的署名易华的文章,《人参崇拜》。易华文章约3000字,方舟子从中抄袭了大约1200
字。论证如下。

一、“纬书”露出的马脚
先看易华《人参崇拜》的第一段:
“先秦著述和前四史中未见有关人参的明确记载;人参的最早记载见于汉代纬书和
本草。《春秋纬?运斗枢》:‘摇光星散而为人参,人君废山渎之利则摇光不明、人参
不生’。《礼纬?斗威仪》:‘君乘木而王有人参生,下有人参上有紫气’。人参是吉
祥的象征,并与君王有关。《神农本草经》:‘人参味甘,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
,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8912
47
那么,为什么方舟子和易华都想到要用参票数量的变化来当作人参资源日益减少的证据
?唯一合理的答案就是,方舟子抄袭了易华。
有趣的是,在《批评中医》的《参的神话与现实》一文中,方舟子特意加了这样一
个注:
“关于清代禁止采参的情况,参见:李澍田主编《清代东北参务 清代吉林盐政》,
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见《批评中医》128页)。
这似乎是在说,方舟子的数据是来自《清代东北参务 清代吉林盐政》。事实到底怎
样呢?笔者翻遍这本只印了500册的书,没有找到康熙三十八年、乾隆二十五年、咸丰
二年“参务”的任何记载,更不要提相关的数据了。相反,笔者却在书中找到了大量的
关于参票的数据。如:
“吉林行省参票,亦呈越来越难发放状。乾隆五十九年(1794),福康安赴吉林查
办参务案时奏报:‘督同局员,妥协放票。察看此次情形,似能比上年实放二百余张之
数加倍多放。总可及五百张上下。’嘉庆二十四年(1819),吉林额放参票465张;至
道光五年(1825),吉林仅放360张,其实放参票仅195张,另有烧锅票50张,未能进山
之卧票115张。”(第8页)。
“雍正元年共发...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7039
48
私有制是极少数人的现实。私有就可以遗产转让,但绝大部分人, 都会在临终前, 被
剥夺干净。
美国你说私有吗, 实际上, 现代西方社会, 绝大多数人都被套上债务的枷锁,都是
银行的工具和财富。 这套系统,通过税收和通货膨胀, 最终剥夺了所有人的劳动。
西方社会的私有, 实际上是一种幻觉。
比如, 你买了个iPad, 你觉得自己拥有了, 但你的拥有,却使银行拥有了更多的债务
化社会个体的能力, 最终使人类更加的被债务化奴役。
私有,就意味者占有排他, 就意味者他人的被剥夺。 这在历史上, 多见于少数人剥夺多数人,是少数人的私有。 而不多
见于多数人剥夺少数人。
w**********g
发帖数: 1985
49
用“人间正道”埋葬帝国主义炮制的“普世价值”
作者: 弹铗士(昌.镇.黛.帆) [197973:6165], 13:33:00 03/29/2012:
- 论剑谈棋 豪杰尽聚 -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一 “普世价值”难免基因缺陷而短命
鼓吹“普世价值”者为遭到民间和有识之士的质疑而震怒。什么?竟然有人说普
世价值不存在!什么?竟然有人说民主、自由、人权不是普世价值!真是不得了了,真
是气死我们了,真让我们绝望!
其实,这怨不得民间大众,要怪只能怪鼓吹“普世价值”者自己。问题首先出在
他们翻译引进 “普世价值”时的浅薄和愚蠢上。浅薄是指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仅及表面
,愚蠢是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了无所知。从而使“普世价值”在中国一出生,就打
上了基因缺陷的烙印。
别看这些人把“民主”拉来为“普世价值”做虎皮,其实他们根本就不了解民主
的真谛。民主的要义之一就是允许价值取向多元化,允许大众辩论以求真伪。可是 “
普世”二字却霸道得很,大有惟我独尊之势,暗含不容辩论之意,与民主的精神恰恰背
... 阅读全帖
w********9
发帖数: 8613
50
http://maojerry2000.blog.163.com/blog/static/941110322008761024
现在生活习惯越来越差,晚上睡不着,早上醒不来,晚上听听南唐后主李煜的故事。
昨日正好听到,李煜大兴佛教,而且自己亲手给这些佛教徒削厕简,在削后还在自
己的脸上刮一下,以防止划破大师门某个娇嫩的部位。听到这里,我就忽然想为啥不用
纸呢,那时候应该己经有了。BS一下自己居然忘了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出现的时间了
,罪过啊。
今日在google上搜索了一下,顺便了解了古人用什么来擦PP,以下为转贴。
摘要:本文追溯了三国至明清期间中国人如厕拭秽方法的流变过程。厕筹在三国时
期随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而使用手纸的正式记录由元朝蒙古族开创,此二者皆为中国
古代拭秽风俗流变的重要转折点,从而印证了中华文明的开放性特征。
古人大便后用何物拭秽?港剧《寻秦记》提出了这一问题。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香
港特警项少龙被时空穿梭机送到战国时代的赵国,夜宿一居民家中,内急要上厕所,项
少龙向老翁要“卫生纸”,老翁懵然不知何物,项说:“怎么擦屁股”?老翁从茅坑边
拿起一块竹片说“这就是啊!请随...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