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 发帖数: 6798 | 1 大逃港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逃港死难者的坟]
逃港死难者的坟
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有将近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这被研究者
认为是冷战时期历时最长、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逃亡事件,史称“大逃港”。
书名: 《大逃港》
作者: 陈秉安
ISBN: 9787218068305
类别: 历史
页数: 349
定价: ¥38.00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7-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目录
历史背景
逃港原因
港英当局态度
中国政府态度
相关案例
内容简介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章节选读
展开
编辑本段历史背景
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魄的逃亡史。
[逃港者]
逃港者
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
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在民谣背后,则是一组惊人的数字。根据陈秉安
掌握的资料,在目前可... 阅读全帖 |
|
l*******g 发帖数: 28502 | 2 ☆─────────────────────────────────────☆
jeffh (Jeffh) 于 (Thu Dec 9 12:24:22 2010, 美东) 提到:
记者记录深圳30年大逃港 百万内地人曾越境香港
作者:港大蛇口仔 提交日期:2010-12-8 18:19:00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林天宏
从陈秉安家位于14楼的阳台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深圳蛇口的深港西部大桥。这座
由深港两地合作兴建、于2007年投入使用的白色大桥,是连接深圳与香港的重要通道,
在大多数时间里,桥上车流滚滚,一片繁忙景象。
但在碧水白桥背后,却有着一段几乎被人遗忘的惨痛历史——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
代,有将近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这被研究 者认为是冷战时期历时
最长、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逃亡事件,史称“大逃港”。深港西部大桥所在的深圳湾,便
是当年逃港者的一条主要路线。
为了弄清这段历史,陈秉安前后用了22年时间,采访了百余名相关人物,收集了大
量资料。今年10月,其长篇报告文学《大逃港》公开出版。
在一些历史研究者看来,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之... 阅读全帖 |
|
c*****3 发帖数: 1141 | 3 引子:历史,有时就是这么的荒唐
一九六二年五月,香港郊区与中国边界之间的华山上。
进入酷暑之季的南粤,烈日暴晒、酷热难当。成千上万衣衫褴褛的越境者麇集在华山的
山头上。因为害怕被抓,像小野兽一样躲在灌木中、小路上、草丛中,一些孩子因为恐
惧在瑟瑟发抖。
山路上,年轻点的扶着老父亲老母亲,头发凌乱的妇人抱着瘦骨嶙峋的孩子。在长途跋
涉之后,又饥又渴,有人晕倒在地上挣扎,口里吐着白沫……即将崩溃的越境者们一看
到是背着相机的记者,认为救星来了,顿时,整条山道上的人齐刷刷地跪在地下叩头求
助。哭泣之声震动草木……
五月中旬,香港《星岛日报》、《明报》等所有媒体整版整版地刊载发自华山的消息:
“因为害怕军警抓捕,他们大都白天躲在山上,到晚上下山来到附近村里人家讨要吃的
。有些难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生命已十分危急。”
“记者赶到该区采访时,华山打靶场后的山边,已有数名难民死亡在那里。他们因风声
紧,不敢下山,但在此烈日炎热天气中,极度疲乏饥饿。造成死亡。”
在人权法制都相对完善的香港,出现了这一幕幕人间悲惨的场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时间,定格在一九六二年“六二”大逃港事件中!
一、沙头角事件
...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606 | 4 2011-02-26 03:02 作者: 长河 读者评论 1 条
引子:历史,有时就是这么的荒唐
一九六二年五月,香港郊区与中国边界之间的华山上。
进入酷暑之季的南粤,烈日暴晒、酷热难当。成千上万衣衫褴褛的越境者麇集在华山的
山头上。因为害怕被抓,像小野兽一样躲在灌木中、小路上、草丛中,一些孩子因为恐
惧在瑟瑟发抖。
山路上,年轻点的扶着老父亲老母亲,头发凌乱的妇人抱着瘦骨嶙峋的孩子。在长途跋
涉之后,又饥又渴,有人晕倒在地上挣扎,口里吐着白沫……即将崩溃的越境者们一看
到是背着相机的记者,认为救星来了,顿时,整条山道上的人齐刷刷地跪在地下叩头求
助。哭泣之声震动草木……
五月中旬,香港《星岛日报》、《明报》等所有媒体整版整版地刊载发自华山的消息:
“因为害怕军警抓捕,他们大都白天躲在山上,到晚上下山来到附近村里人家讨要吃的
。有些难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生命已十分危急。”
“记者赶到该区采访时,华山打靶场后的山边,已有数名难民死亡在那里。他们因风声
紧,不敢下山,但在此烈日炎热天气中,极度疲乏饥饿。造成死亡。”
在人权法制都相对完善的香港,出现了这一幕幕人间悲惨的场面,到底是怎... 阅读全帖 |
|
c*****r 发帖数: 2866 | 5 知道一点逃港的历史和来由吗?张口就是逃犯和军火商......这是无间道吧,否则真无
法形容你了。
1949年10月19日,深圳获得解放。但由于中英交恶,双方从1951年便封锁了边界。
随后的二十年里,深圳共出现了4次大规模偷渡。
第一次1957年前后,实行公社化运动期间,一次外逃了5000多人。
第二次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一次外逃1.9万人。
第三次1972年,外逃2万人。
第四次是1979年,撤县建市初期,有7万多人沿着几条公路成群结队地拥向边境线
,伺机越境。最后外逃3万人。对于只有11万劳动力的宝安县来说,这是一次空前的大
失血。
解放三十年,深圳市的前身——宝安县的逃港者有多少人呢?我们没有准确的数据
可以查证,但可以从人口数据对比中得到答案。1970年,当时的宝安县人口是304629人
,到1979年,总人口才312610人,十年增加了7981人,增长0.26%。宝安县志有记载,
解放30年,宝安县人口增加3.8万,年平均增长率为0.48%,与全国同期增长率1.93%比
,仅四分之一。一些老宝安说:宝安县人三十年没有生小孩... 阅读全帖 |
|
C***J 发帖数: 7594 | 6 深圳市原副市长梁道行涉嫌严重违纪 正接受调查
广东省纪检监察网消息,据省纪委有关负责人证实,深圳市原副市长梁道行同志因
涉嫌严重违纪问题,正在接受组织调查。梁道行今年已63岁,是深圳本地人,毕生在深
圳工作。2009年因年龄原因请辞副市长后,还担任了2011年深圳大运会执行局局长职务。
梁道行简历
梁道行,男,汉族,1949年3月生,广东深圳人,197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
年11月参加工作,中山大学物理系无线电技术专业毕业,大普学历。
1968年11月-1970年11月,广东省宝安县平湖公社知青;
1970年11月-1973年12月,中山大学物理系无线电技术专业学生;
1973年12月-1974年9月,广东省宝安县广播站技术员;
1974年9月-1975年8月,广东省宝安县松岗公社基本路线工作组副组长,公社党委
副书记(1975年6月);
1975年8月-1976年10月,广东省宝安县坪山公社基本路线工作组组长;
1976年10月-1981年10月,广东省宝安县松岗公社党委副书记、书记(1978年5月
);
1981年10月-1984年12月,中共深圳市罗湖区委常委、区人民... 阅读全帖 |
|
j***h 发帖数: 4412 | 7 记者记录深圳30年大逃港 百万内地人曾越境香港
作者:港大蛇口仔 提交日期:2010-12-8 18:19:00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林天宏
从陈秉安家位于14楼的阳台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深圳蛇口的深港西部大桥。这座
由深港两地合作兴建、于2007年投入使用的白色大桥,是连接深圳与香港的重要通道,
在大多数时间里,桥上车流滚滚,一片繁忙景象。
但在碧水白桥背后,却有着一段几乎被人遗忘的惨痛历史——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
代,有将近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这被研究 者认为是冷战时期历时
最长、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逃亡事件,史称“大逃港”。深港西部大桥所在的深圳湾,便
是当年逃港者的一条主要路线。
为了弄清这段历史,陈秉安前后用了22年时间,采访了百余名相关人物,收集了大
量资料。今年10月,其长篇报告文学《大逃港》公开出版。
在一些历史研究者看来,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这部30多万字作品的问世,有
着极为重要的象征意义。因为,“这段此起彼伏规模宏大的逃港风潮,为中国改革开放
最为重要的决策之一——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做了一个深刻而令人心酸的铺垫”。
也正... 阅读全帖 |
|
c*****3 发帖数: 1141 | 8 从陈秉安家位于14楼的阳台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深圳蛇口的深港西部大桥。这座由深
港两地合作兴建、于2007年投入使用的白色大桥,是连接深圳与香港的重要通道,在大
多数时间里,桥上车流滚滚,一片繁忙景象。
但在碧水白桥背后,却有着一段几乎被人遗忘的惨痛历史——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
有将近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这被研究者认为是冷战时期历时最长
、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逃亡事件,史称“大逃港”。深港西部大桥所在的深圳湾,便是当
年逃港者的一条主要路线。
为了弄清这段历史,陈秉安前后用了22年时间,采访了百余名相关人物,收集了大量资
料。今年10月,其长篇报告文学《大逃港》公开出版。
每当有记者来访,陈秉安都会不断重复深圳宝安的一个农民对他说过的一句话:“‘改
革开放’这4个字,你们是用笔写的,我们,是用血写的!”
请你把我的故事写下来,告诉所有人,在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
后来发生的所有故事,都要从一家酒店的开业庆典说起。
1987年,深圳市罗湖区的一家港资大酒店开业,其总经理邀请深圳特区报派记者出席。
这个任务落到了刚刚到报社工作的陈秉安身上。
庆典的开头很寻常,... 阅读全帖 |
|
J********a 发帖数: 5208 | 9 学者记录深圳30年大逃港 百万内地人曾越境香港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12-08/070421601059.shtml
本报记者 林天宏
从陈秉安家位于14楼的阳台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深圳蛇口的深港西部大桥。这座
由深港两地合作兴建、于2007年投入使用的白色大桥,是连接深圳与香港的重要通道,
在大多数时间里,桥上车流滚滚,一片繁忙景象。
但在碧水白桥背后,却有着一段几乎被人遗忘的惨痛历史——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
代,有将近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这被研究者认为是冷战时期历时
最长、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逃亡事件,史称“大逃港”。深港西部大桥所在的深圳湾,便
是当年逃港者的一条主要路线。
为了弄清这段历史,陈秉安前后用了22年时间,采访了百余名相关人物,收集了大
量资料。今年10月,其长篇报告文学《大逃港》公开出版。
在一些历史研究者看来,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这部30多万字作品的问世,有
着极为重要的象征意义。因为,“这段此起彼伏规模宏大的逃港风潮,为中国改革开放
最为重要的决策之一——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做了一个深刻而令... 阅读全帖 |
|
j***h 发帖数: 4412 | 10 记者记录深圳30年大逃港 百万内地人曾越境香港
作者:港大蛇口仔 提交日期:2010-12-8 18:19:00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林天宏
从陈秉安家位于14楼的阳台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深圳蛇口的深港西部大桥。这座
由深港两地合作兴建、于2007年投入使用的白色大桥,是连接深圳与香港的重要通道,
在大多数时间里,桥上车流滚滚,一片繁忙景象。
但在碧水白桥背后,却有着一段几乎被人遗忘的惨痛历史——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
代,有将近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这被研究 者认为是冷战时期历时
最长、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逃亡事件,史称“大逃港”。深港西部大桥所在的深圳湾,便
是当年逃港者的一条主要路线。
为了弄清这段历史,陈秉安前后用了22年时间,采访了百余名相关人物,收集了大
量资料。今年10月,其长篇报告文学《大逃港》公开出版。
在一些历史研究者看来,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这部30多万字作品的问世,有
着极为重要的象征意义。因为,“这段此起彼伏规模宏大的逃港风潮,为中国改革开放
最为重要的决策之一——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做了一个深刻而令人心酸的铺垫”。
也正... 阅读全帖 |
|
d*d 发帖数: 686 |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hen123 (秋水),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大逃港:我死后 连骨灰都不要吹回大陆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20 13:28:26 2010, 美东)
从陈秉安家位于14楼的阳台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深圳蛇口的深港西部大桥。这座由深
港两地合作兴建、于2007年投入使用的白色大桥,是连接深圳与香港的重要通道,在大
多数时间里,桥上车流滚滚,一片繁忙景象。
但在碧水白桥背后,却有着一段几乎被人遗忘的惨痛历史——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
有将近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这被研究者认为是冷战时期历时最长
、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逃亡事件,史称“大逃港”。深港西部大桥所在的深圳湾,便是当
年逃港者的一条主要路线。
为了弄清这段历史,陈秉安前后用了22年时间,采访了百余名相关人物,收集了大量资
料。今年10月,其长篇报告文学《大逃港》公开出版。
每当有记者来访,陈秉安都会不断重复深圳宝安的一个农民对他说过的一句话:“‘改
革开放’这4个字,你们是用笔写的,我们,是用血写的!”
... 阅读全帖 |
|
d*p 发帖数: 402 | 12 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有将近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这被研究者
认为是冷战时期历时最长、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逃亡事件,史称“大逃港”。深圳宝安一
个农民说过一句话:“‘改革开放’这4个字,你们是用笔写的,我们,是用血写的!”
从陈秉安家位于14楼的阳台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深圳蛇口的深港西部大桥。这座由深
港两地合作兴建、于2007年投入使用的白色大桥,是连接深圳与香港的重要通道,在大
多数时间里,桥上车流滚滚,一片繁忙景象。
但在碧水白桥背后,却有着一段几乎被人遗忘的惨痛历史——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
有将近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这被研究者认为是冷战时期历时最长
、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逃亡事件,史称“大逃港”。深港西部大桥所在的深圳湾,便是当
年逃港者的一条主要路线。
为了弄清这段历史,陈秉安前后用了22年时间,采访了百余名相关人物,收集了大量资
料。今年10月,其长篇报告文学《大逃港》公开出版。
在一些历史研究者看来,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这部30多万字作品的问世,有着极
为重要的象征意义。因为,“这段此起彼伏规模宏大的逃港风潮,为中国改革开放最... 阅读全帖 |
|
t*c 发帖数: 6929 | 13 历史背景
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魄的逃亡史。
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
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在民谣背后,则是一组惊人的数字。根据陈秉安
掌握的资料,在目前可以查阅到的文件里,从1955年开始出现逃港现象起,深圳历史上
总共出现过4次大规模的逃港潮,分别是1957年、1962年、1972年和1979年,共计56万
人(次);参与者来自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广西等全国12个省、62个市(县)。
逃港者多为农民,也包括部分城市居民、学生、知识青年、工人,甚至军人。从政治成
分看,普通群众居多,也有共青团员、共产党员,甚至中共干部。有一份来自深圳市的
数据表明,至1978年,全市干部中参与逃港者共有557人,逃出183人;市直机关有40名
副科级以上干部外逃。
逃港的方式,可分走路、泅渡、坐船3种。按路线,则有东线、中线、西线之别。泅渡
通常是首选。偷渡者往往会选择西线,即从蛇口、红树林一带出发,游过深圳湾,顺利
的话,大约一个多小时就能游到香港新界西北部的元朗。 广东人把这种水路偷渡
称为“督卒”,借用象棋术语,取...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深圳大逃港事件:很多偷渡者在半路被边防战士击毙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l 29 00:56:52 2019, 美东)
http://history.people.com.cn/GB/205396/13427183.html
本报记者 林天宏
2010年12月08日10:04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有将近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这被研究者
认为是冷战时期历时最长、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逃亡事件,史称“大逃港”。深港西部大
桥所在的深圳湾,便是当年逃港者的一条主要路线。
逃港者
延伸阅读:
《文史参考》第13期文章:用生命作赌注偷渡香港震动中央的“大逃港”风潮
从陈秉安家位于14楼的阳台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深圳蛇口的深港西部大桥。这座
由深港两地合作兴建、于2007年投入使用的白色大桥,是连接深圳与香港的重要通道,
在大多数时间里,桥上车流滚滚,一片繁忙景象。
但在碧水白桥背后,却有着一段... 阅读全帖 |
|
D*V 发帖数: 3096 | 15 来自主题: RisingChina版 - 血泪逃港史 历史背景
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魄的逃亡史。
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
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在民谣背后,则是一组惊人的数字。根据陈秉安
掌握的资料,在目前可以查阅到的文件里,从1955年开始出现逃港现象起,深圳历史上
总共出现过4次大规模的逃港潮,分别是1957年、1962年、1972年和1979年,共计56万
人(次);参与者来自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广西等全国12个省、62个市(县)。
逃港者多为农民,也包括部分城市居民、学生、知识青年、工人,甚至军人。从政治成
分看,普通群众居多,也有共青团员、共产党员,甚至中共干部。有一份来自深圳市的
数据表明,至1978年,全市干部中参与逃港者共有557人,逃出183人;市直机关有40名
副科级以上干部外逃。
逃港的方式,可分走路、泅渡、坐船3种。按路线,则有东线、中线、西线之别。泅渡
通常是首选。偷渡者往往会选择西线,即从蛇口、红树林一带出发,游过深圳湾,顺利
的话,大约一个多小时就能游到香港新界西北部的元朗。 广东人把这种水路偷渡
称为“督卒”,借用象棋术语,取... 阅读全帖 |
|
j***h 发帖数: 4412 | 16 记者记录深圳30年大逃港 百万内地人曾越境香港
作者:港大蛇口仔 提交日期:2010-12-8 18:19:00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林天宏
从陈秉安家位于14楼的阳台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深圳蛇口的深港西部大桥。这座
由深港两地合作兴建、于2007年投入使用的白色大桥,是连接深圳与香港的重要通道,
在大多数时间里,桥上车流滚滚,一片繁忙景象。
但在碧水白桥背后,却有着一段几乎被人遗忘的惨痛历史——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
代,有将近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这被研究 者认为是冷战时期历时
最长、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逃亡事件,史称“大逃港”。深港西部大桥所在的深圳湾,便
是当年逃港者的一条主要路线。
为了弄清这段历史,陈秉安前后用了22年时间,采访了百余名相关人物,收集了大
量资料。今年10月,其长篇报告文学《大逃港》公开出版。
在一些历史研究者看来,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这部30多万字作品的问世,有
着极为重要的象征意义。因为,“这段此起彼伏规模宏大的逃港风潮,为中国改革开放
最为重要的决策之一——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做了一个深刻而令人心酸的铺垫”。
也正... 阅读全帖 |
|
j***h 发帖数: 4412 | 17 记者记录深圳30年大逃港 百万内地人曾越境香港
作者:港大蛇口仔 提交日期:2010-12-8 18:19:00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林天宏
从陈秉安家位于14楼的阳台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深圳蛇口的深港西部大桥。这座
由深港两地合作兴建、于2007年投入使用的白色大桥,是连接深圳与香港的重要通道,
在大多数时间里,桥上车流滚滚,一片繁忙景象。
但在碧水白桥背后,却有着一段几乎被人遗忘的惨痛历史——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
代,有将近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这被研究 者认为是冷战时期历时
最长、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逃亡事件,史称“大逃港”。深港西部大桥所在的深圳湾,便
是当年逃港者的一条主要路线。
为了弄清这段历史,陈秉安前后用了22年时间,采访了百余名相关人物,收集了大
量资料。今年10月,其长篇报告文学《大逃港》公开出版。
在一些历史研究者看来,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这部30多万字作品的问世,有
着极为重要的象征意义。因为,“这段此起彼伏规模宏大的逃港风潮,为中国改革开放
最为重要的决策之一——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做了一个深刻而令人心酸的铺垫”。
也正... 阅读全帖 |
|
j***h 发帖数: 4412 |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antonese 讨论区 】
发信人: jeffh (Jeffh), 信区: Cantonese
标 题: 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黄志光涉嫌严重违纪被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25 12:38:27 2011, 美东)
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黄志光涉嫌严重违纪被查 2011年02月25日18:09 奥一网
根据广东纪检监察网2月25日发布的消息,广东省纪委有关负责人证实,深圳市政
协副主席黄志光涉嫌严重违纪问题,目前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综合媒体2月25日报道,黄志光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2月23日,当日深圳市政协开展“
迎大运、创全国文明城市标兵200天行动”的统一活动,黄志光陪同深圳市政协主席白
天等人分别率队奔赴各相关部门调研大运筹办情况。
黄志光
据知情人士透露,黄志光接受组织调查事涉汕头东部经济带开发。黄志光于2003年
赴广东汕头任职,官至汕头市委书记。东部经济带是黄在汕头执政期间最重要的经济发
展规划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汕头市新东区分区规划(2005-2020)》发布于2006年12月。按照
该文件,新东区规划用地6510公顷,规划...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19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作为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在改革开放中大获成功的深圳和浦东,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如今的盘子又有多大?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017年及之后,是否又要看雄安?
深圳特区
资料图
>>>发展历程
1979年1月,宝安县改为深圳市,同年11月,深圳市改为地区一级的省辖市。
1980年8月,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
1981年8月,深圳市升格为副省级市。1981年10月,在经济特区外恢复宝安县。
1988年10月,国务院批准深圳市为计划单列市,并赋予其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1990年1月,深圳经济特区内设立福田、罗湖、南山三区。
1992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深圳市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规的权力,同年8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宝安县设立宝安和龙岗两区。
2004年,深圳市完成农村城市化,成为无农村的城市。
2010年7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至深圳全市。
截至2015年末,常住人口1137.8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0万人,增长5... 阅读全帖 |
|
j***h 发帖数: 4412 |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antonese 讨论区 】
发信人: jeffh (Jeffh), 信区: Cantonese
标 题: 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黄志光涉嫌严重违纪被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25 12:38:27 2011, 美东)
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黄志光涉嫌严重违纪被查 2011年02月25日18:09 奥一网
根据广东纪检监察网2月25日发布的消息,广东省纪委有关负责人证实,深圳市政
协副主席黄志光涉嫌严重违纪问题,目前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综合媒体2月25日报道,黄志光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2月23日,当日深圳市政协开展“
迎大运、创全国文明城市标兵200天行动”的统一活动,黄志光陪同深圳市政协主席白
天等人分别率队奔赴各相关部门调研大运筹办情况。
黄志光
据知情人士透露,黄志光接受组织调查事涉汕头东部经济带开发。黄志光于2003年
赴广东汕头任职,官至汕头市委书记。东部经济带是黄在汕头执政期间最重要的经济发
展规划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汕头市新东区分区规划(2005-2020)》发布于2006年12月。按照
该文件,新东区规划用地6510公顷,规划... 阅读全帖 |
|
g*******1 发帖数: 6009 | 21 在深圳特区成立十周年的1990年,陈秉安采访到了前来深圳参加庆典的习仲勋。当聊起
那段历史时,习仲勋意味深长地说了这样一番话: “千言万语说得再多,都是没用
的,把人民生活水平搞上去,才是唯一的办法。不然,人民只会用脚投票。
--------------------------------------
http://baike.baidu.com/view/4505057.htm
大逃港
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有将近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这被研究者
认为是冷战时期历时最长、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逃亡事件,史称“大逃港”。
历史背景
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魄的逃亡史。 逃港者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
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
和小。”在民谣背后,则是一组惊人的数字。根据陈秉安掌握的资料,在目前可以查阅
到的文件里,从1955年开始出现逃港现象起,深圳历史上总共出现过4次大规模的逃港
潮,分别是1957年、1962年、1972年和1979年,共计56万人(次);参与者来自广东、
湖南、湖北、江西、广西等全国12... 阅读全帖 |
|
j***h 发帖数: 4412 |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antonese 讨论区 】
发信人: jeffh (Jeffh), 信区: Cantonese
标 题: 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黄志光涉嫌严重违纪被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25 12:38:27 2011, 美东)
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黄志光涉嫌严重违纪被查 2011年02月25日18:09 奥一网
根据广东纪检监察网2月25日发布的消息,广东省纪委有关负责人证实,深圳市政
协副主席黄志光涉嫌严重违纪问题,目前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综合媒体2月25日报道,黄志光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2月23日,当日深圳市政协开展“
迎大运、创全国文明城市标兵200天行动”的统一活动,黄志光陪同深圳市政协主席白
天等人分别率队奔赴各相关部门调研大运筹办情况。
黄志光
据知情人士透露,黄志光接受组织调查事涉汕头东部经济带开发。黄志光于2003年
赴广东汕头任职,官至汕头市委书记。东部经济带是黄在汕头执政期间最重要的经济发
展规划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汕头市新东区分区规划(2005-2020)》发布于2006年12月。按照
该文件,新东区规划用地6510公顷,规划... 阅读全帖 |
|
j***h 发帖数: 4412 | 23 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黄志光涉嫌严重违纪被查 2011年02月25日18:09 奥一网
根据广东纪检监察网2月25日发布的消息,广东省纪委有关负责人证实,深圳市政
协副主席黄志光涉嫌严重违纪问题,目前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综合媒体2月25日报道,黄志光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2月23日,当日深圳市政协开展“
迎大运、创全国文明城市标兵200天行动”的统一活动,黄志光陪同深圳市政协主席白
天等人分别率队奔赴各相关部门调研大运筹办情况。
黄志光
据知情人士透露,黄志光接受组织调查事涉汕头东部经济带开发。黄志光于2003年
赴广东汕头任职,官至汕头市委书记。东部经济带是黄在汕头执政期间最重要的经济发
展规划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汕头市新东区分区规划(2005-2020)》发布于2006年12月。按照
该文件,新东区规划用地6510公顷,规划期末城市建设用地共3741公顷,占片区总用地
的57.5%。
接近黄志光人士介绍说,黄志光酒量极好,在接待饭局上,总是手握酒壶,不停倒
酒。黄在从政前,曾在深圳宝安区的国营企业任职,汕头各界普遍认为,黄志光在上世
纪八、九十年代的企业改革转制中获利,家底厚实,合法...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4 1979年3月,中央和广东省决定把宝安县改为深圳市,受广东省和惠阳地区双重领导;
11月,广东省决定将深圳市改为地区一级的省辖市。
深圳水库(Shēnzhèn Shuǐkù)在深圳市区东北部。因水库建在深圳河上游得名。这
里是深圳绿茵覆盖最密、水源最丰富、自然和人工景观设计最协调、管理也最好的地方
之一。
罗湖口岸位于深圳罗湖商业中心南侧,与香港新界一河之隔,深港两地由一座双层人行
桥和一座铁路桥相连。 罗湖口岸是改革开放前深圳仅有的两个陆路口岸之一,罗湖口
岸多年来是中国客流量最大的旅客入出境陆路口岸。
1979年11月,深圳市设龙岗、葵涌、龙华、罗湖、南头、松岗6个管理区。1980年8月26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这一天也被称为“深圳生日”。
深圳毗邻香港,交通便利,气候温和,风景优美,在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方面,具有得天
独厚的条件。根据中央的指示,深圳特区将建成以发展工业为重点的工、商、农、住宅
、旅游等多种行业的综合性特区。
深圳市最早的前身为宝安县,宝安作为县建制始于公元331年(东晋咸和六年)。朝廷
置辖地六县的东官郡,辖地大概为今天的深圳市、东莞市和香港... 阅读全帖 |
|
j***h 发帖数: 4412 | 25 人民会用脚投票 2010-12-10 12:41:15 《青年时讯》
深圳,罗湖口岸。从大逃港到大开放,如今,去香港采购生活用品已经成为深圳市
民的家常便饭。
卢卢/摄
逃港者
逃港者
从陈秉安家位于14楼的阳台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深圳蛇口的深港西部大桥。这座
由深港两地合作兴建、于2007年投入使用的白色大桥,是连接深圳与香港的重要通道,
在大多数时间里,桥上车流滚滚,一片繁忙景象。
但在碧水白桥背后,却有着一段几乎被人遗忘的惨痛历史——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
代,有将近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这被研究者认为是冷战时期历时
最长、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逃亡事件,史称“大逃港”。深港西部大桥所在的深圳湾,便
是当年逃港者的一条主要路线。
为了弄清这段历史,陈秉安前后用了22年时间,采访了百余名相关人物,收集了大
量资料。今年10月,其长篇报告文学《大逃港》公开出版。
在一些历史研究者看来,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这部30多万字作品的问世,有
着极为重要的象征意义。因为,“这段此起彼伏规模宏大的逃...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26 http://qnsx.cyol.com/content/2010-12/10/content_3460636.htm
2010-12-10 12:41:15
深圳,罗湖口岸。从大逃港到大开放,如今,去香港采购生活用品已经成为深圳市
民的家常便饭。
卢卢/摄
逃港者
逃港者
从陈秉安家位于14楼的阳台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深圳蛇口的深港西部大桥。这座
由深港两地合作兴建、于2007年投入使用的白色大桥,是连接深圳与香港的重要通道,
在大多数时间里,桥上车流滚滚,一片繁忙景象。
但在碧水白桥背后,却有着一段几乎被人遗忘的惨痛历史——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
代,有将近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这被研究者认为是冷战时期历时
最长、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逃亡事件,史称“大逃港”。深港西部大桥所在的深圳湾,便
是当年逃港者的一条主要路线。
为了弄清这段历史,陈秉安前后用了22年时间,采访了百余名相关人物,收集了大
量资料。今年10月,其长篇报告文学《大逃港》公开出版。
在一些历史研究者看来,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这部30... 阅读全帖 |
|
s**********t 发帖数: 1846 | 27 南都讯 记者李亚坤 退休将近七年的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袁汝稳,于今年2月1日
(大年初二),从位于深圳笔架山的住所内坠楼身亡,享年71岁。家属告诉南都记者,袁
汝稳生前长期失眠,患上抑郁症。据悉,袁汝稳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已于2月7日在深圳
市殡仪馆举行。
因为年龄到限,袁汝稳在2007年3月正式辞去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一职。在此
之前,他已经在该职位上工作七年。事发小区在深圳官场被俗称为“常委楼”,不少退
休老干部在此居住。
据悉,袁汝稳夫妇与一名保姆居住在该小区,其妻此前因脑中风身体较差。2月1日
上午9点30分左右,袁汝稳被发现从楼上坠下,120赶到现场后,证实其已经死亡。
袁汝稳的儿子告诉南都记者,其父并没有什么个人爱好,退休之后就闲了下来,平
时主要是读报看书看电视,生活较为单调,没有什么社会生活。他曾提议写回忆录,不
过袁汝稳并无兴趣。据称,袁汝稳生前曾长期失眠,总是睡不着觉,患上了抑郁症,曾
因此而求医,但没有效果,只能依靠安眠药入睡。
袁汝稳的儿子还表示,事发前他曾经常返家与父亲交流聊天,但是未料还是发生意
外。事发后,组织上在2月7日安排了遗体告别仪式。
讣闻
曾...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人民会用脚投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10 21:20:28 2010, 美东)
http://qnsx.cyol.com/content/2010-12/10/content_3460636.htm
2010-12-10 12:41:15
深圳,罗湖口岸。从大逃港到大开放,如今,去香港采购生活用品已经成为深圳市
民的家常便饭。
卢卢/摄
逃港者
逃港者
从陈秉安家位于14楼的阳台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深圳蛇口的深港西部大桥。这座
由深港两地合作兴建、于2007年投入使用的白色大桥,是连接深圳与香港的重要通道,
在大多数时间里,桥上车流滚滚,一片繁忙景象。
但在碧水白桥背后,却有着一段几乎被人遗忘的惨痛历史——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
代,有将近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这被研究者认为是冷战时期历时
最长、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逃亡事件,史称“大逃港”。深港西部大桥所在的... 阅读全帖 |
|
j***h 发帖数: 4412 | 29 人民会用脚投票 2010-12-10 12:41:15 《青年时讯》
深圳,罗湖口岸。从大逃港到大开放,如今,去香港采购生活用品已经成为深圳市
民的家常便饭。
卢卢/摄
逃港者
逃港者
从陈秉安家位于14楼的阳台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深圳蛇口的深港西部大桥。这座
由深港两地合作兴建、于2007年投入使用的白色大桥,是连接深圳与香港的重要通道,
在大多数时间里,桥上车流滚滚,一片繁忙景象。
但在碧水白桥背后,却有着一段几乎被人遗忘的惨痛历史——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
代,有将近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这被研究者认为是冷战时期历时
最长、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逃亡事件,史称“大逃港”。深港西部大桥所在的深圳湾,便
是当年逃港者的一条主要路线。
为了弄清这段历史,陈秉安前后用了22年时间,采访了百余名相关人物,收集了大
量资料。今年10月,其长篇报告文学《大逃港》公开出版。
在一些历史研究者看来,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这部30多万字作品的问世,有
着极为重要的象征意义。因为,“这段此起彼伏规模宏大的逃... 阅读全帖 |
|
b****g 发帖数: 4933 | 30 原广东省军区守备7085部队某团参谋叶腾芳回忆录
1967年初,香港九龙一家塑料制品厂部分人(绝大多数与台湾国民党有联系和站在国民
党反共立场)举行反共大暴乱,他们攻击的对象是有爱国主义思想和亲近大陆的工人。
自英国在香港实行殖民统治后,历史上“左派”工人从来都是受港英当局的排挤、压制
。因此,左派与右派工人的力量对比,前者显得势单力薄。在暴乱的初期,左派工人受
到严重的攻击,当时港英当局采取袖手旁观、坐山观虎斗的态度,放任自流让双方打架
斗殴。为此,我国政府向港英当局提出严正抗议,要求港英政府制止右派工人对左派工
人的迫害。与此同时,左派工人也迅速组织力量进行反击。双方除了使用器械打架斗殴
外,还使用土制炸弹进行四处爆破活动。斗争的双方互不相让、对立摩擦愈演愈烈。在
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港英当局对我国政府的严正抗议置若罔闻,对左派工人一方进行镇
压,不但出动警察和防暴队(装备精良的警察),而且出动了英军。名曰维持治安,实
则偏重于镇压左派工人。首先挑起事端的右派分子一方,由于得到了港英当局的偏袒而
受到保护,气焰更为嚣张!随着事态的发展,港英当局的武装力量竟然代替了右派分子
的角色,从... 阅读全帖 |
|
c******2 发帖数: 4019 | 31 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魄的逃亡史。
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
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
在民谣背后,则是一组惊人的数字。根据陈秉安掌握的资料,在目前可以查阅到的文件
里,从1955年开始出现逃港现象起,深圳历史上总共出现过4次大规模的逃港潮,分别
是1957年、1962年、1972年和1979年,共计56万人(次);参与者来自广东、湖南、湖北
、江西、广西等全国12个省、62个市(县)。
逃港者多为农民,也包括部分城市居民、学生、知识青年、工人,甚至军人。从政治成
分看,普通群众居多,也有共青团员、共产党员,甚至中共干部。有一份来自深圳市的
数据表明,至1978年,全市干部中参与逃港者共有557人,逃出183人;市直机关有40名
副科级以上干部外逃。
逃港的方式,可分走路、泅渡、坐船3种。按路线,则有东线、中线、西线之别。泅渡
通常是首选。偷渡者往往会选择西线,即从蛇口、红树林一带出发,游过深圳湾,顺利
的话,大约一个多小时就能游到香港新界西北部的元朗。
广东人把这种水路偷渡称为“督卒”,借用象棋术语,取其“有去无回”... 阅读全帖 |
|
t*******y 发帖数: 21396 | 32 纺织女工当上副总理 吴桂贤大起大落人生之路
第一代纺织女工 留下的劳模足迹
至今回忆起来,吴桂贤都觉得自己的一生,充满着太多的不幸与幸运。1938年一个
寒风刺骨的日子,吴桂贤出生在河南巩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里。1951年,13岁的吴桂贤
就踏上了西去的列车独自出门谋职立业。
她太小了,小小的个子,小小的年纪,如何找工作?开始一段时间,她只好在蔡家
坡远房姨妈家打杂。后来又给姨妈的侄子带孩子。但是好奇与好胜心不能允许她自己“
苟安”太久。于是,当陕西西北国棉一厂——这个在古城咸阳兴建的新中国第一家国家
纺织厂开始对外招工时,年仅13岁的吴桂贤就踮着脚尖站到了招工人员的前面了。
当时招工规定年龄最小不得小于16岁,可吴桂贤才13岁呀,虽然瞒报了3岁,但身
体娇小的个头,人家哪里肯信!但招工负责人还是被眼前这个坚强又倔强的女孩打动了
,破例招了一名“童工”。从此,吴桂贤穿上了白围兜,戴上了白帽子,成了西北国棉
一厂第一批工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吴桂贤除了有一股饱满的劳动热情外,还有一股炽热向上的政治
热情,她于1955年入团,1958年入党。入党转正的那... 阅读全帖 |
|
b*****d 发帖数: 61690 | 33 深圳落马原副市长十年前曾被部下写标语揭发
2012年12月03日02:19 新京报
梁道行 男,汉族,1949年3月生,广东深圳人,197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
年11月参加工作,中山大学物理系无线电技术专业毕业,大普学历。自1968年11月参加
工作,至接受调查前的几十年间一直在深圳党政政府部门工作。当地媒体和公务员都称
其为“土著官员”。 2011年5月4日,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倒计时100天誓
师大会,深圳原副市长梁道行进入会场。图/CFP
■ “深圳原副市长涉严重违纪被查”追踪
新京报讯 深圳市原副市长梁道行,有据可查的最后一次公开亮相,是在2012年11
月27日,深圳大运中心体育馆举办的深圳市第八届运动会暨第一届体育大会闭幕式上。
四天后的12月1日,广东纪委监察网发布公告称,据省纪委有关负责人证实,深圳
市原副市长梁道行同志因涉嫌严重违纪问题,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梁道行还是广东省近40天内落马的第五名高官。今年10月25日,广东省财政厅原副
厅长危金峰因严重违纪被“双开”,随后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原副厅长吕英明、广东清远
英德市原副市长郑北泉、原中共广... 阅读全帖 |
|
K**W 发帖数: 6346 | 34 晶报:继续深入改革是深圳对习仲勋的最好纪念
2013年10月15日14:47 晶报 我有话说
难以设想,没有进一步深入的改革开放,深圳的明天会怎么样?我们今天纪念习仲
勋的百年诞辰,就是要从中获得改革动力,凝聚改革共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出发
今天,是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对深圳这个城市来说,对深圳人来说,
这尤其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因为,“习仲勋”这个名字已经如此紧密地和这个城市嵌在
了一起,和改革开放嵌在了一起,和深圳人如今所享有的生活嵌在了一起。就像他挚爱
这块热土一样,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也格外挚爱与怀念他。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但是,一些人也许并不知道,当年,如果没有习仲勋的大
力倡议和推动,深圳等经济特区不会这么快诞生。1978年7月,抵粤主政3个月的习仲勋
第一次来到当时的宝安县调研,从调研中看到了宝安县的贫穷,看到了内地与香港的差
距。几个月后,习仲勋和广东省委有关领导向中央建议,让广东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
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设立经济特区先行试验,为广东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基座。 |
|
k*****r 发帖数: 21039 | 35 新的一代港英余孽看来真是记吃不记打的一批,不知道42军炮声隆隆打过来,英军尸体
臭大街是什么滋味, 香港回归前30年,香港左派暴动,解放军一个边防团稍微下点黑
手,
英国就怂了,现在解放军都占领轰孔了,不爽就移民呗,麻痹的去冲击驻军,真是不怕
死的牛二啊。
参谋叶向阳回忆67年中英沙头角之战
1967年,正好是“文革”的第二年。当时的情况是,正在港英当局镇压左派工人的时候
,“两报一刊”不断发表消息和评论,在舆论导向的影响下,全国人民纷纷举行集会和
游行示威,声讨港英当局的暴行。北京的红卫兵造反派还放火烧毁了英国驻北京代办处
(当时尚未升格为大使馆)。惠州地区的宝安县县城深圳镇的民众亦频繁地集会和示威
游行。在游行队伍行进到了罗湖、文锦渡等边界地区的时候,大家高呼口号,群情激昂
。游行示威的深圳民众对边界上敌方炮楼的英警英军怒目而视,游行队伍久久不愿离开。
中英关系进入了极度紧张状态。此后,我方深圳属下的罗湖、罗芳、莲塘……等地
的农民在通过境界线耕作时,常常被英警无故刁难或打骂。农民群众为此怒发冲冠,在
英警无理打骂下亦不示弱。于是,生产队挑选青壮年社员过界耕作,在遭到英警野蛮逞
威... 阅读全帖 |
|
b*****d 发帖数: 61690 | 36 南都讯 记者李亚坤 退休将近七年的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袁汝稳,于今年2月1日
(大年初二),从位于深圳笔架山的住所内坠楼身亡,享年71岁。家属告诉南都记者,袁
汝稳生前长期失眠,患上抑郁症。据悉,袁汝稳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已于2月7日在深圳
市殡仪馆举行。
因为年龄到限,袁汝稳在2007年3月正式辞去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一职。在此
之前,他已经在该职位上工作七年。事发小区在深圳官场被俗称为“常委楼”,不少退
休老干部在此居住。
据悉,袁汝稳夫妇与一名保姆居住在该小区,其妻此前因脑中风身体较差。2月1日
上午9点30分左右,袁汝稳被发现从楼上坠下,120赶到现场后,证实其已经死亡。
袁汝稳的儿子告诉南都记者,其父并没有什么个人爱好,退休之后就闲了下来,平
时主要是读报看书看电视,生活较为单调,没有什么社会生活。他曾提议写回忆录,不
过袁汝稳并无兴趣。据称,袁汝稳生前曾长期失眠,总是睡不着觉,患上了抑郁症,曾
因此而求医,但没有效果,只能依靠安眠药入睡。
袁汝稳的儿子还表示,事发前他曾经常返家与父亲交流聊天,但是未料还是发生意
外。事发后,组织上在2月7日安排了遗体告别仪式。
讣闻
曾... 阅读全帖 |
|
b****a 发帖数: 4465 | 37 某年春晚,一首《春天的故事》唱红了神州大地,开篇便是话说20年前的事情,春天里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
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最近在查一些资料时,无意中发
现这个“圈”划得很特殊。按时间顺序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由于国际上政治气候变化,亚非国家的资本家惶惶不可终日,
其中的不少华裔巨富,纷纷将资金转入较为自由、稳定的香港避风,一时间,数百亿美
元从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似洪水般涌进香港的银行。香港的银行家不得不将沉积的
资金,以极低的利息贷出。
香港的大小企业家们,便张开口袋来借用大笔的低息贷款,去建大楼、工厂,开商店,
随之财源滚滚而来。目睹香港这种情况,港澳工委负责人饶彰风、黄施民即向中央华南
分局书记陶铸作了汇报。说来也巧,正是这个时候,毛泽东主席到南方来了。陶铸忙召
来了饶彰风、黄施民等向毛主席作了同样的汇报。大意就是,“我们可以向香港银行贷
款,然后在国内某个地方办工厂,发展工业。” 毛泽东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最后
指示陶铸、黄施民等:你们的想法不错,写个报告。广东省委很快写好了这个报... 阅读全帖 |
|
h******a 发帖数: 394 | 38 1967年初,香港九龙一家塑料制品厂部分人(绝大多数与台湾国民党有联系和站在国民
党反共立场)举行反共大暴乱,他们攻击的对象是有爱国主义思想和亲近大陆的工人。
自英国在香港实行殖民统治后,历史上“左派”工人从来都是受港英当局的排挤、压制
。因此,左派与右派工人的力量对比,前者显得势单力薄。在暴乱的初期,左派工人受
到严重的攻击,当时港英当局采取袖手旁观、坐山观虎斗的态度,放任自流让双方打架
斗殴。为此,我国政府向港英当局提出严正抗议,要求港英政府制止右派工人对左派工
人的迫害。与此同时,左派工人也迅速组织力量进行反击。双方除了使用器械打架斗殴
外,还使用土制炸弹进行 四处爆破活动。斗争的双方互不相让、对立摩擦愈演愈烈。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港英当局对我国政府的严正抗议置若罔闻,对左派工人一方进行
镇压,不但出动警察和防暴队(装备精良的警察),而且出动了英军。名曰维持治安,
实则偏重于镇压左派工人。首先挑起事端的右派分子一方,由于得到了港英当局的偏袒
而受到保护,气焰更为嚣张?随着事态的发展,港英当局的武装力量竟然代替了右派分
子的角色,从事镇压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右派分子逐渐退出了打斗... 阅读全帖 |
|
b****a 发帖数: 4465 | 39 1967年初,香港九龙一家塑料制品厂部分人(绝大多数与台湾国民党有联系和站在国民
党反共立场)举行反共大暴乱,他们攻击的对象是有爱国主义思想和亲近大陆的工人。
自英国在香港实行殖民统治后,历史上“左派”工人从来都是受港英当局的排挤、压制
。因此,左派与右派工人的力量对比,前者显得势单力薄。在暴乱的初期,左派工人受
到严重的攻击,当时港英当局采取袖手旁观、坐山观虎斗的态度,放任自流让双方打架
斗殴。为此,我国政府向港英当局提出严正抗议,要求港英政府制止右派工人对左派工
人的迫害。与此同时,左派工人也迅速组织力量进行反击。双方除了使用器械打架斗殴
外,还使用土制炸弹进行四处爆破活动。斗争的双方互不相让、对立摩擦愈演愈烈。在
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港英当局对我国政府的严正抗议置若罔闻,对左派工人一方进行镇
压,不但出动警察和防暴队(装备精良的警察),而且出动了英军。名曰维持治安,实
则偏重于镇压左派工人。首先挑起事端的右派分子一方,由于得到了港英当局的偏袒而
受到保护,气焰更为嚣张?随着事态的发展,港英当局的武装力量竟然代替了右派分子
的角色,从事镇压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右派分子逐渐退出了打斗,... 阅读全帖 |
|
k*****r 发帖数: 21039 | 40 新的一代港英余孽看来真是记吃不记打的一批,不知道42军炮声隆隆打过来,英军尸体
臭大街是什么滋味, 香港回归前30年,香港左派暴动,解放军一个边防团稍微下点黑
手,
英国就怂了,现在解放军都占领轰孔了,不爽就移民呗,麻痹的去冲击驻军,真是不怕
死的牛二啊。
参谋叶向阳回忆67年中英沙头角之战
1967年,正好是“文革”的第二年。当时的情况是,正在港英当局镇压左派工人的时候
,“两报一刊”不断发表消息和评论,在舆论导向的影响下,全国人民纷纷举行集会和
游行示威,声讨港英当局的暴行。北京的红卫兵造反派还放火烧毁了英国驻北京代办处
(当时尚未升格为大使馆)。惠州地区的宝安县县城深圳镇的民众亦频繁地集会和示威
游行。在游行队伍行进到了罗湖、文锦渡等边界地区的时候,大家高呼口号,群情激昂
。游行示威的深圳民众对边界上敌方炮楼的英警英军怒目而视,游行队伍久久不愿离开。
中英关系进入了极度紧张状态。此后,我方深圳属下的罗湖、罗芳、莲塘……等地
的农民在通过境界线耕作时,常常被英警无故刁难或打骂。农民群众为此怒发冲冠,在
英警无理打骂下亦不示弱。于是,生产队挑选青壮年社员过界耕作,在遭到英警野蛮逞
威... 阅读全帖 |
|
j***h 发帖数: 4412 | 41 人民会用脚投票 2010-12-10 12:41:15 《青年时讯》
深圳,罗湖口岸。从大逃港到大开放,如今,去香港采购生活用品已经成为深圳市
民的家常便饭。
卢卢/摄
逃港者
逃港者
从陈秉安家位于14楼的阳台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深圳蛇口的深港西部大桥。这座
由深港两地合作兴建、于2007年投入使用的白色大桥,是连接深圳与香港的重要通道,
在大多数时间里,桥上车流滚滚,一片繁忙景象。
但在碧水白桥背后,却有着一段几乎被人遗忘的惨痛历史——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
代,有将近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这被研究者认为是冷战时期历时
最长、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逃亡事件,史称“大逃港”。深港西部大桥所在的深圳湾,便
是当年逃港者的一条主要路线。
为了弄清这段历史,陈秉安前后用了22年时间,采访了百余名相关人物,收集了大
量资料。今年10月,其长篇报告文学《大逃港》公开出版。
在一些历史研究者看来,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这部30多万字作品的问世,有
着极为重要的象征意义。因为,“这段此起彼伏规模宏大的逃... 阅读全帖 |
|
J*V 发帖数: 3150 | 42 新的一代港英余孽看来真是记吃不记打的一批,不知道42军炮声隆隆打过来,英军尸体
臭大街是什么滋味, 香港回归前30年,香港左派暴动,解放军一个边防团稍微下点黑
手,
英国就怂了,现在解放军都占领轰孔了,不爽就移民呗,麻痹的去冲击驻军,真是不怕
死的牛二啊。
参谋叶向阳回忆67年中英沙头角之战
1967年,正好是“文革”的第二年。当时的情况是,正在港英当局镇压左派工人的时候
,“两报一刊”不断发表消息和评论,在舆论导向的影响下,全国人民纷纷举行集会和
游行示威,声讨港英当局的暴行。北京的红卫兵造反派还放火烧毁了英国驻北京代办处
(当时尚未升格为大使馆)。惠州地区的宝安县县城深圳镇的民众亦频繁地集会和示威
游行。在游行队伍行进到了罗湖、文锦渡等边界地区的时候,大家高呼口号,群情激昂
。游行示威的深圳民众对边界上敌方炮楼的英警英军怒目而视,游行队伍久久不愿离开。
中英关系进入了极度紧张状态。此后,我方深圳属下的罗湖、罗芳、莲塘……等地
的农民在通过境界线耕作时,常常被英警无故刁难或打骂。农民群众为此怒发冲冠,在
英警无理打骂下亦不示弱。于是,生产队挑选青壮年社员过界耕作,在遭到英警野蛮逞
威... 阅读全帖 |
|
j***h 发帖数: 4412 | 43 人民会用脚投票 2010-12-10 12:41:15 《青年时讯》
深圳,罗湖口岸。从大逃港到大开放,如今,去香港采购生活用品已经成为深圳市
民的家常便饭。
卢卢/摄
逃港者
逃港者
从陈秉安家位于14楼的阳台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深圳蛇口的深港西部大桥。这座
由深港两地合作兴建、于2007年投入使用的白色大桥,是连接深圳与香港的重要通道,
在大多数时间里,桥上车流滚滚,一片繁忙景象。
但在碧水白桥背后,却有着一段几乎被人遗忘的惨痛历史——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
代,有将近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这被研究者认为是冷战时期历时
最长、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逃亡事件,史称“大逃港”。深港西部大桥所在的深圳湾,便
是当年逃港者的一条主要路线。
为了弄清这段历史,陈秉安前后用了22年时间,采访了百余名相关人物,收集了大
量资料。今年10月,其长篇报告文学《大逃港》公开出版。
在一些历史研究者看来,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这部30多万字作品的问世,有
着极为重要的象征意义。因为,“这段此起彼伏规模宏大的逃... 阅读全帖 |
|
j********b 发帖数: 565 | 44 柏林墙举世闻名。谁都知道柏林墙是东西方的冷战前沿阵地,许多不愿受共产专制奴役
的逃亡者在翻越柏林墙时身亡。可是,有 多少人知道,中国柏林墙的死亡人数超过德
国柏林墙的数千倍乃至一万倍以上?古今中外最惨烈的大逃亡发生在1947年至1997年半
个世纪的中国内地和香港 边界。
柏林墙建立后,1961年至1989年,大约八九千东德人尝试翻越柏林墙逃往西德,其中
5043人成功逃入西柏林,3221人被逮捕,260人受傷,死亡人数在136人至245人之间。
死亡人数还存在一定争议。
根 据《大逃港》一书作者陈秉安先生的调查统计,20世纪50至70年代,30年内约有250
万中国大陆居民冒死越境逃至当时的英属殖民地香港,还有大量难民 死在逃亡途中。
《偷渡香港》作者陈通教授目前旅居伦敦。他于1979年冒死逃到香港。根据亲身逃亡经
历和调查统计,他认为70%的逃亡者是失败的,20% 的逃亡者死在路途中,只有10%的
逃亡者有机会成功到达香港。他说,最保守的估计,当一个人成功逃亡到香港时,至少
有一个人死在逃亡途中,还有许多人逃亡 未遂被抓捕毒打、批斗关押、劳教劳改、被
枪毙、被饿死、被迫害致死或者自... 阅读全帖 |
|
t*****n 发帖数: 1667 |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anFrancisco 讨论区 】
发信人: thorton (NONE), 信区: SanFrancisco
标 题: 解放后广东民众三次“逃港”大潮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9 03:27:36 2010, 美东)
共产党把国家搞的连殖民地都不如,那几个拿刘晓波“三百年殖民地”
咬文嚼字玩弄文字游戏给刘晓波抹黑的小将们,情何以堪。
解放后广东民众三次“逃港”大潮
1950年起,中国内地居民前往香港必须持有有效的通行证,内地和香港之间的边境全面
实现了管制,由于内地的生活水平低于香港,以及历次政治运动的影响,造成了内地,
尤其是广东的民众多次掀起逃港潮。
第一次逃港潮是在1957年6月底到9月底,时值全国上下正在大炼钢铁,人民公社化的运
动,第二次是1961年到1962年的困难时期。1961年开始,广东宝安县也就是今天的深圳
,开始放宽边境管理,与香港发展小额的贸易,提高农民的收入,以此来遏制逃港潮,
农民一个月可以去香港五次,每次可以带回五块钱的东西,一次可以带回5斤重的物品
回来。
1962年经历了困难时期的饥民们听说“英女王... 阅读全帖 |
|
j***h 发帖数: 4412 | 46 评论人:jincheng918 评论日期:2010-11-11 21:36
另据最新消息,宝安区长李文龙因涉许案,已被革职.
评论人:jincheng918 评论日期:2010-11-11 21:42
这该是涉许案去职的第三位深圳区级政府主官,前两位分别是原龙岗区委书记余伟
良,以及福田区委书记李平.
宝安区政府网站上还没有撤掉李文龙的信息.
李文龙个人简历
男,汉族,1954年10月生,籍贯广东省化州市,197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
年12月参加工作,大专学历。
1972.12--1976.05 步兵125师375团特务连战士、班长
1976.06--1978.03 步兵125师375团一营二连排长、副政治指导员
1978.03--1979.02
步兵125师375团三营机炮连政治指导员
1979.02--1986.11
步兵125师375团三营副政治教导员、二营政治教导员
(其间:1979.03--1980.07 南京高级陆军学院政治系学生)
1986.12--1993.01
广东省宝安县平湖镇干部、副镇长(1987.02)、镇委副书记、镇长(1992.01)
(其间:... 阅读全帖 |
|
j***h 发帖数: 4412 | 47 星岛日报:宝安换区长 张备代李文龙
(香港) (2010-11-13)
(联合早报网讯)香港星岛日报报道,深圳官场再度震荡。消息人士透露,宝安区
区长李文龙突遭免职,正在广州「养病」;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的前秘书、龙岗区区长
张备,已经内定出任宝安区长。这是继原龙岗区委书记余伟良、原福田区委书记李平之
后,深圳再有区级领导落马。
去年五月,原深圳市长许宗衡被捕,引发政坛震荡。有消息透露,许宗衡涉及贪污
案情严重,金额特别重大,染指深圳所有大型工程,并且涉嫌买官卖官,有可能面临死
刑的判决。许宗衡「出事」之后,龙岗区委书记余伟良、福田区委书记李平也先后落马。
今年五月,深圳召开党代会,宝安区委书记周林祥升任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区长
李文龙不但没有顺势升任宝安「一哥」,而且落选新一届市委委员。
当时在深圳官场已经引起强烈关注,认为这非同寻常。一般而言,深圳各区的区委
书记和区长都获安排为市委委员。
有消息透露,深圳市委已经决定将李文龙停职,调龙岗区长张备接任。本报记者昨
天致电宝安区政府查询,发言人一概用「不知道」回应;一名宝安区政府官员私下透露
,李文龙已经没有在办公室露面超过一... 阅读全帖 |
|
t*****g 发帖数: 7455 | 48 不知道会不会很快被墙
学者记录深圳30年“大逃港”:人民会用脚来投票
##########################################
学者记录深圳30年“大逃港”:人民会用脚来投票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0年12月08日07:01我来说两句(9173)复制链接打印大中小大中
小大中小 第1页:“改革开放”这4个字,我们是用血写的 第2页:这是一部惊心动魄的
逃亡史 第3页:为什么要逃港? 第4页:献礼,并非只有歌颂一种方式
逃港死难者的坟
逃港者
相关视频:走过罗湖桥:逃港的故事
从陈秉安家位于14楼的阳台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深圳蛇口的深港西部大桥。这座
由深港两地合作兴建、于2007年投入使用的白色大桥,是连接深圳与香港的重要通道,
在大多数时间里,桥上车流滚滚,一片繁忙景象。
但在碧水白桥背后,却有着一段几乎被人遗忘的惨痛历史。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
,有将近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这被研究者认为是冷战时期历时最
长、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逃亡事件,史称“大逃港”。深港西部大桥所在的深圳湾,便是
当年逃港者的一条主要路线。
为了弄清这段历史,陈秉... 阅读全帖 |
|
w***3 发帖数: 387 | 49 曾任深圳特区报的记者陈秉安用了22年时间,采访了百余名相关人物,收集了大量有关
深圳历史上4次“逃港潮”的资料。今年10月,长篇报告文学《大逃港》公开出版。(
合成图片)
2010年12月09日陈秉安
曾任深圳特区报的记者陈秉安用了22年时间,采访了百余名相关人物,收集了大量有关
深圳历史上4次“逃港潮”的资料。据资料显示,在1955年起的“逃港潮”中,已有56
万人企图偷渡到香港,由于大量居民外逃,深圳许多村庄都“十室九空”。今年10月,
长篇报告文学《大逃港》公开出版。
30年大逃港潮
据《中国青年报》报导,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有将近100万名大陆居民,由深圳越
境逃往香港。这被研究者认为是冷战时期历时最长、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逃亡事件,史称
“大逃港”。深港西部大桥所在的深圳湾,便是当年逃港者的一条主要路线。
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
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
在民谣背后,则是一组惊人的数字。根据陈秉安掌握的资料,在目前可以查阅到的档案
里,从1955年开始出现逃港现象起,深圳历史上总共出现过4次大规模的逃港潮,分别...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