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巴米扬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共5页)
c***r
发帖数: 4631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铸铁是很失败的炼钢技术技术这个说法俺还是头一次听说。还是比较有创意的。不想当
厨子的司机的确不是好士兵。
另外,哥们钢厂干过。
G**8
发帖数: 1209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哈哈哈。你那个野鸡钢厂的食堂打工吧。
记住:炼钢炼废了,产品就是铸铁。因为杂质太多,不能用于任何结构器件。
G**8
发帖数: 1209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我说西方更早更好,你说楚国挺不错。请问你的小脑子能有半点逻辑概念吗?
反复锻打是一种非常原始的炼钢技术。事实上,早期的炼钢必须反复锻打,因为炉子温
度不够,无法熔化铁,只能用机械打击的办法慢慢去除杂质。如果锻打时间太长或者温
度不对,太多碳会渗入钢,于是成为废品(铸铁)。
西亚成熟的炼钢技术---以及日本13世纪以后的技术---只需要相对轻微的锻打。因为炉
子温度够高,能够轻易去除大部分杂质、控制含碳量。现代技术根本不需要锻打。
R*******a
发帖数: 2463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你完了,跟WSN搞技术对峙你是没前途的。
铸铁是很有用的东西,到现在,美国街上跑的老式警车都还是铸铁发动机。技术上的东
西,不懂就不要妄下结论。
PS我是文科生。
G**8
发帖数: 1209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铸铁不是完全没用。肯定不能当钢用。上面那个钢厂食堂的可能不知道,西亚早期炼钢
的一个阶段,是炉子温度只能半熔铁水,出炉的产品下面是wrought iron(就是前面某
货津津乐道的反复锻打后能成钢的东西)、中间是钢、上面是铸铁。最上一层和下面一
层当废品回炉的。中间那层才是有用的钢。
事实上,炉子温度升高后,根本不需要反复锻打就能成钢。我专门问过材料系的人,锻
打是最原始时代因为炉子温度太低而不得以的手段,后来的锻打纯属无用功。把铁放在
那个温度下同样的时间,是否锻打根本没区别。工匠们因陈守旧,无用的工艺不知道放
弃,多少代人糊里糊涂白做工。
R*******a
发帖数: 2463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无知者无畏
v*****a
发帖数: 1332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难怪主席说 学工科的较好,学理科的在中间,学文的最需要改造。。。
太英明了。。。
人家学材料混钢厂的,说的都是屁话
她去“问了一下材料系”的,就“一定肯定以及确定”了。。。
v*****a
发帖数: 1332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我懂什么就说什么啊。。。
就针对“我专门问过材料系的人”这场事情,有多么的苍白。
我是学工的,但不是材料这一块的。
大概说说我对材料系的看法。
首先,如果是非顶级学校的,只搞纯理论的材料系的教授们,很多看法/说法从工程上
来看都可能是错的。
1,顶级学校的材料系的老师,可能说的都是对的,但是无法指导工程。
2,比如北航这类工程院校的材料系老师,说的东西比较结合实际。
3,在工厂的技术员眼里看来,很多材料老师们搞不清很多细节。(技术员往往是对的)
4,即便是工人和技术员之间还有差距,很多东西还需要经验和技巧。(现在越来越现
代化,工人的作用逐渐降低。)
BTW,在工厂:老的高级技工是有资格骂工程师的(老工人往往是对的);新工程师(
不论什么学校,什么学位),进场都要先下车间半年到一年,要完成从书本到实际的转
变(也就是理论到工程的转变)
具体的做工程是一门大学问,不是文科生坐家里能想出来的
c***r
发帖数: 4631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X, 哥们钢院材料系毕业的,钢厂干过工程师。你小子净虾扯淡。
c***r
发帖数: 4631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虾扯蛋
d*******g
发帖数: 8992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跟那种人扯什么
呆久了你就知道TA的风格了
f***n
发帖数: 4682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锻打不光出去杂质,更重要的改变晶体结构
g***t
发帖数: 7544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没错。现代的轧钢就是旧时代的锻打。钢材出厂都要标明
轧压的方向,标错方向是要出大事的。
D*****i
发帖数: 8922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你的猪脑子回答了半点我问的问题了吗?
你说的西方更早更好,证据呢?西方什么时候有钢剑?
我说的中国不生锈的青铜剑,你找到西方更早更先进的青铜剑了吗?你的猪脑子看不懂
我的问题吗?
先秦的《考工记》上把不同用途的青铜器的铜锡比例都列出来了,你瞎扯'中华则直到
最后还在“金锡各半”',不是证明你是猪脑子是什么?
你居然说反复锻打无用,日本人造剑反复锻打上千遍是吃饱了撑的啊?尼玛现代工业大
国造万吨水压机来轧钢是钱多了没地方花?你的猪头上是不是长了鸭子嘴巴,还这么硬?
G**8
发帖数: 1209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号称公正的版主在哪里?我说比“猪脑子”礼貌得多的词被删贴;这个家伙却能狐假虎
威。
简单回应一下:
一、我欣赏西方青铜的平民化以及艺术,所以反复说这个看法是“个人”的。“不生锈
的青铜剑”根本是个无关的概念!
另外,免费给你科普一下:中国青铜武器的特点不是什么“不生锈”---本宇宙的青铜
无论东方西方都不容易生锈!中国青铜武器的特点是含锡量高,所以硬,但是脆;高端
武器有含锡量低的部分配合。这在我前面提到的台北故宫里说得很详细。
二、还有,“金锡各半”就是《考工记》里的记载!莫非你有秘本<<考工记>>比“金锡
各半”更精确?
居然说出“《考工记》上把不同用途的青铜器的铜锡比例都列出来了,你瞎扯‘中华则
直到最后还在金锡各半’”这样笑死人的话,说明你根本没读过《考工记》,居然敢大
言不惭!如果这里不是个骗子成堆的垃圾箱、而是稍微正规一点的地方,凭这一条说你
是学术骗子,毫不过份。
三、《考工记》是战国时代的书籍,在西方已经是青铜时代的尾声了。对这样的历史事
实你又想如何歪曲?
四、反复说了多次,原始炼钢因为炉子温度不够,必须反复捶打以机械方法去除杂质。
这和技术成熟后的轧钢是两回事。一块... 阅读全帖
l***y
发帖数: 4671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惨不忍睹啊。围观一下。没学过金属工艺就要谦虚一些,靠 google 得来的一知半解的
东西,拿不出手的。
渗碳是一种工艺淬火。锻打哪里来的碳?只会除掉碳。你当是把碳砸进钢里去的?

化?
l***y
发帖数: 4671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同学,你知道“青铜”的“青”是什么意思么?再问问你,你要是现在铸一口青铜锅,
那锅是什么颜色的?
G**8
发帖数: 1209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我不知道青铜为什么青,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铁里加碳就成了钢---这些根本不是我的兴
趣所在。然而没有系统学过History Of Technology的人在我看来,在History Of
Technology这个领域,跟文盲一样!知道青铜的颜色无改于这个事实!说得越多越错!
再说一遍:早期炼钢因为炉子温度不够,铁根本无法熔化,只能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夹
在乱七八糟的矿石杂质里。必须反复捶打才能用机械的方法把矿石杂质除去。这里说的
杂质跟碳没有半毛钱关系。谢、谢!
l***y
发帖数: 4671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青铜是金色偏红色,被氧化生锈了才变青色的 -- 这是回复你说的青铜器不会生锈。
另一个是回复你说在锻打过程中发生渗碳导致钢变铸铁的无稽之谈的。
你对基本的金属工艺缺乏常识,就不要再硬拗科技史了。

锅,
G**8
发帖数: 1209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好吧多谢告诉我们青铜为什么青 -- 一个很奇怪的知识点。据我所知青铜可以在空气或
者海水里保持很长时间不被彻底破坏,本宇宙所有的青铜无论东方西方都是如此。我说
的“不生锈”是这个意思。也许在术语使用上不够精确?
另外,早期炼钢中,反复捶打是在几百度的温度下进行的。这个温度如何得来?靠碳火
!所以如果捶打时间太长、或者温度不对,夹杂在杂质里的铁颗粒就会被过度碳化,变
成无用的铸铁。
我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希望大家都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在我看来,这里很多人对原始炼
钢技术一无所知、可能最基本的入门读物都没有接触过:不知道人类祖先在炉火温度不
足的情况下如何提炼铁颗粒、不知道如何捶打、不知道如何加工成器具、不知道这样的
钢有什么特点。。。甚至在我反复介绍之后都视而不见、却丝毫不妨碍他们在这个问题
上夸夸其谈 --- 我对此迷惑不解!
D*****i
发帖数: 8922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你要是在你的帖子中不使用小脑子之类的词汇,我也不会使用猪脑子这个词汇了,尽管
你反复证明你的确是猪脑子。
一、你说“本宇宙的青铜无论东方西方都不容易生锈!”,这正好证明你是猪脑子啊,
青铜器生锈了就是绿色的,你要我贴生锈的青铜是什么样的吗?能造出不生锈的青铜器
就是高水平。
你的原帖中说西方的冶金术比一直中国高。中国能造不生锈的青铜器,而西方同时期造
不出来的话,不就是说明你的观点是屁话吗?怎么能说中国能造不生锈的青铜器跟话题
无关呢?
二、考工记里说了金锡各半,那只是其中一种配方啊。我把考工记把原话列出来:
“金有六齐 .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
.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
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这是不是我说的不同用途的青铜有不同的配方?我们两个到底哪个没看原书?到底哪个
是骗子?到底哪个是二逼?
三、你的帖子中吹嘘罗马的青铜器如何如何。我问你什么时候的罗马,你个猪脑子回答
不出来啊。西罗马完的时候,中国都南北朝了,东罗马完的时候中国都明朝了。我举出
一个战国的考工记足... 阅读全帖
v*****a
发帖数: 1332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看了这个帖子,
真觉得主席伟大。。。
学文的做房间里真是只会翻故纸堆。一点基本的概念都没有。
哪怕去过任何老大型国有企业,去过一车间二车间看过一点点翻砂铸造的过程。
就不会说话这么没谱了
c***r
发帖数: 4631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不是视而不见,是你讲的错误太多。
c***r
发帖数: 4631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你是想说古代中东的海绵铁吧?
海绵铁也是在熟铁里面夹杂渣而不是矿石里面夹杂铁啊?
海绵铁可以靠反复锻打除渣。
c***r
发帖数: 4631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没听说过“铸铁脱碳”?
另外,你知道炼钢的时候吹氧脱碳把生铁的铁水变成钢水吧?同样道理可以用于铸铁件
,把铸铁件放在氧化气氛里面退火可以脱碳变成钢。战国时期中国就有这技术了,公元
前400年的样子吧。
c***r
发帖数: 4631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你怕加热的时候渗碳用泥把工件包上不就行了。
G**8
发帖数: 1209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回头看看,整个这一系列帖子真是莫名其妙啊。new low of my life...
t*****n
发帖数: 1589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这帮人都是戴着国粹眼镜的,就是皮肤的溃烂也要说成艳若桃花。但凡说一点中国不好
,马上要跳脚,尽管他们宁死也不回中国
y***i
发帖数: 11639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是啊,你被拍成煎饼了。。。。没关系,以后多学些基础知识再发言。大部分人都是
这么成长起来的。
t******e
发帖数: 2504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青铜似乎最早出现在中东地区,3300BCE,不过扩散很快,在中国3100-2700BCE的马家
窑文化就出现了中国最早的青铜器,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的西支,很可能最终发展成
羌及藏缅系民族。
仰韶文化的东支后来和东方其它民族混合成汉族,一直在想为什么这个黄河中游的部落
(黄帝部落?)会最终成了强势文明的创造者, 很可能与它的地理位置有关,偏西的
仰韶文化应该是最早接触来自西亚和中亚的青铜技术和马及马车,使自己在和东方其它
文化(往往是更好的农耕文明)比,在军事上具有相对优势; 同时,和自己的西支兄
弟比,自己的农耕文明又相对地较少受到变干冷化的气候影响。
c***r
发帖数: 4631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讲个冷笑话,活跃一下气氛。你们知道炼钢的时候吹氧吹多了会怎么样?







钢水会沸腾,然后把炉盖嘣上天,几十吨钢水也跟着一起飞上天,然后钢水会像下雨一
样泼下来……
老壮观了!
嘿嘿,谁浇到谁……嘿嘿。
f****r
发帖数: 5118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丝绸之路是什么时候被人第一次提出的?
丝绸之路似乎从来没有外族入侵天朝的途径。
丝绸之路对于天朝除了佛教和胡椒以外,没有什么影响吧?
而且天朝做为丝绸的生产国,其实在对外贸易中,处在利润率最低的那个环节,类似郭
台铭的富士康公司生产的芭比娃娃,盈利大头都被伊斯兰阿拉伯波斯人拿走了
r******t
发帖数: 8967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又不是当代万吨轮一集装箱一集装箱的运?即使到了大航海时代,运成一船货也够一辈
子了。
K*****2
发帖数: 9308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丝绸之路不好走,又是雪山又是沙漠的,环境太恶劣,从一边到另外一边怎么的都得脱
层皮,而且距离文明中心的波斯、中土都很远,没有强有力的军队根本镇不住,今天占
了明天可能就独立了。能来往自如的,也许也就蒙古人了吧。唐朝也就能控制西域,再
远都得靠别的蛮族当助手。帖木儿如果不死,凭他的军力应该能全身从中亚进入西域。
o****d
发帖数: 5454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庞贝和罗马挖出东周青铜器在哪里能找到原文?
m***n
发帖数: 12188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去那本书里找。
r***l
发帖数: 9084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不要小看古代旅行者们的坚毅“,我也这么觉的
现在所谓的驴友,最考验毅力也就是什么徒步穿越,但也是手持卫星电话gps啥的。古
代旅行者的热情只能更狂热,旅行真的是生死的考验。张骞历尽千辛出使西域,固然一
方面是恪尽职守,另一方面也是伟大的狂热旅行者,否则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动力辗转万
里完成使命的。
n*****n
发帖数: 5277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大多数是商旅,商人为了追逐利益,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G**8
发帖数: 1209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从周朝往罗马运青铜器看上去不是什么好买卖,西方的冶金技术一直比东方领先。这么
长程商路,应该运价值高、西方没有、重量轻的商品。丝绸显然是上选,青铜是最差的
选择。
o****d
发帖数: 5454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据本版对东西方冶金技术的评价来看,的确是这样。
我对这个事情很怀疑,这是其中一个因素,另一个因素是,如果这是真的,那就是大新
闻了,一定早就炒个大新闻出来,青铜器上的文字解读出来也很轰动吧
c***r
发帖数: 4631
M******k
发帖数: 27573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这理由完全不对,商人逐利才会更多的考虑成本。
n*****n
发帖数: 5277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困难大利益也越大. 大多数商人也并非走完丝路全程,丝路上的货物文化流通,如同ip包
一样在不同的路由器上传递一样. 如果赚不到钱,他们当然不会冒这种风险.
僧侣是比较虔诚的,如玄奘和法显,看过一个玄奘的纪录片,说当时丝路上的僧侣很多是
和商人结伴而行的
b**y
发帖数: 86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根据玄奘记载,似乎还有一个三百米长的卧佛,如果发现了那才叫壮观。
m***n
发帖数: 12188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this one had been destroyed by Turks.
t**g
发帖数: 784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啥叫一直领先?
d*****u
发帖数: 17243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回鹘人灭了吐火罗是很可惜的事情
吐火罗的文化、人种、语言在那个地理位置都可以算是很奇葩,跟古代中国的关系也很
复杂
如果能保留至今的话,有很多东西值得研究
但这样一个已经有自己文字的民族,居然都灭得渣都不剩
可见突厥人是很残暴的
G**8
发帖数: 1209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炼钢技术落后不用多说了吧。
青铜技术落后是我个人的感觉,可以商量。
中华文明的青铜技术出现得比较晚,而且掌握技术后走的是傻大黑粗这条路线。也就是
说一旦山寨成功,就集中力量往大里造,讲究一个重!
而希腊罗马的青铜器全面开花,平民日用品占了很大比重,并不追求重量和高造价。哪
怕是大型的青铜雕像,内部还要特意作成中空,以降低重量和成本!西方当时格外讲究
的是艺术造型以及精细工艺。例如罗马青铜的配比精确到百分之零点几,中华则直到最
后还在“金锡各半”这种粗糙的级别做工---见下图,台北故宫里珍藏的“秘籍”。
G**8
发帖数: 1209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Tocharians的人种语言文化跟中华文明没什么交集吧(传统认为)。除非你认为周公是
白人。XD
d*****u
发帖数: 17243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米扬大佛
谁说有交集了
你的assumption太强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