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张仃
1 (共1页)
h*d
发帖数: 19309
1
【新闻中心讯 记者 欣研】著名艺术家、教育家、清华大学教授、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院长张仃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2月21日上午10:00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得知张仃先生病危消息后,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立即赶往医院为张仃先生作最
后的送别,对张仃先生的不幸逝世表示深切哀悼。胡和平在看望慰问张仃先生的夫人理
召及其子女时表示,张仃先生是清华大学著名教授,是美术界一位德高望重的代表性艺
术家,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体系的一位开创者。张仃先生的逝世,对于我们国家和清华
大学,都是一个重大损失。我们要学习和发扬张仃先生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以之教
育和激励清华师生。
按照张仃先生生前的愿望,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清华大学将于近期举行张仃先生
追思会,缅怀这位20世纪中国的“大美术家”和20世纪中国美术的“立交桥”。
张仃先生简介
张仃,号它山,辽宁黑山人,1917年出生。1932年入北平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抗
日战争爆发后曾投身“抗日宣传队”,以漫画为武器宣传抗日。 1938年赴延安,任教
于鲁迅艺术学院,后到文艺界抗敌协会,任陕甘宁边区美术家协会主席。1945年
r*******g
发帖数: 32828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祖国的陌生人:忆华侨农场
在桂林一个农场里,邹应杰的父亲度过了人生的最后13年。他曾是印尼一家淀粉厂
的老板。临终时,他是桂林华侨农场的一个普通居民。“父亲从没后悔回来,”邹应杰
说,跟那些漂泊海外的祖先们一样,15岁就离家闯南洋的父亲渴望落叶归根。
在1960年4月从雅加达开往湛江的“俄罗斯号”上,父亲已经给人生安排好了结局
。但对于在印尼长到15岁的邹应杰而言,人生如南海上随波逐流的一条沙丁鱼。他不再
是家业的准继承人,关于前途的一切充满未知。此时他脑子里惟一的念头是:可以回国
上学,继续“深造”了。
两年后,邹英杰、张仃娘们从印尼来到这片陌生的不毛之地,他们是农场的开拓者
;现在,他们将作为这里最后的主人,目睹此地重归沉寂。
张仃娘(前右一)与丈夫陈敬恒(后右一)归国不久,在农场平房前拍摄的照片。
“那时中国的宣传确实做得好”
当邹应杰和3个“同伙”被民兵押着走向漓江,“啪啪”几声枪响后,江边处决的
围观者已作鸟兽散。那是1968年夏天的一个午后,“太阳那么大,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忘
记。”他说,老天有眼鬼使神差让他们晚到一步。按照计划,他们要是早几分钟赶上枪
决者还在场,怕早已做了枪下冤鬼。
彼时漓江上常飘...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32828
3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祖国的陌生人:忆华侨农场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repeating (千王之王),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祖国的陌生人:忆华侨农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y 24 12:00:05 2014, 美东)
在桂林一个农场里,邹应杰的父亲度过了人生的最后13年。他曾是印尼一家淀粉厂
的老板。临终时,他是桂林华侨农场的一个普通居民。“父亲从没后悔回来,”邹应杰
说,跟那些漂泊海外的祖先们一样,15岁就离家闯南洋的父亲渴望落叶归根。
在1960年4月从雅加达开往湛江的“俄罗斯号”上,父亲已经给人生安排好了结局
。但对于在印尼长到15岁的邹应杰而言,人生如南海上随波逐流的一条沙丁鱼。他不再
是家业的准继承人,关于前途的一切充满未知。此时他脑子里惟一的念头是:可以回国
上学,继续“深造”了。
两年后,邹英杰、张仃娘们从印尼来到这片陌生的不毛之地,他们是农场的开拓者
;现在,他们将作为这里最后的主人,目睹此地重归沉寂。
张仃娘(前右一)与丈夫陈敬恒(后右一)归国不久,在农场平房前拍摄的照片。
“那时中国的宣传确实做得好”
当邹应杰和3个“同伙”被民兵押... 阅读全帖
h*d
发帖数: 19309
4
清华将建国际一流艺术博物馆
2010/01/26 05:03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北京青年报 雷嘉
本报讯 清华大学张仃艺术研究中心昨天宣布成立。记者从成立仪式上了解到,清
华将建设一所国际一流的艺术博物馆,张仃先生的作品将在博物馆中永久性陈列。博物
馆投入使用后,将向社会开放。
今年93岁高龄的张仃先生是清华大学著名教授和艺术家,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体
系的开创者。他是开国大典美术设计者之一,领导了中央美院国徽设计小组,为新中国
的形象塑造了大量教科书级作品。他还参与筹建了中央美院和中央工艺美院(后并入清
华)。张仃艺术研究中心将是清华校级学术机构,由清华美院和人文社科学院共同组建
,中心将专门招收研究生。
记者了解到,正在筹建中的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将为张仃先生设立永久展馆。艺
术博物馆已经定址在清华美院对面,方案为瑞士著名建筑设计师马里奥·博塔主持设计
:数十根17米高的廊柱支撑着上面的美术馆,屋顶被设计成一个巨大的自然光过滤器,
四边被绿化覆盖。这将是马里奥·博塔在中国的第一件作品。博物馆建成后将向社会开
放。
x**s
发帖数: 534
5
众所周知,我国国徽图案以国旗上的五星和天安门为主要内容,国徽底下正中为一个完
整的齿轮,两旁饰以禾穗,象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其中,禾穗的设计意义深远,宋庆龄曾说:“禾穗比金子还宝贵。中国人口百分之八十
都是农民,如果年年五谷丰登,人民便可丰衣足食了。”周恩来总理亦十分赞同并坚持
将禾穗作为国徽的必要元素。
然而,国徽上的禾穗图案到底应该是哪种农作物,这个话题一直存在争议。1954年9月
20日,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1978年宪法和1982年
宪法中关于国徽的规定与1954年宪法一致。之后,1991年3月2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按照
1950年中央人们政府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办公厅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制作说明》制作。”至今,官方文字仍用“谷
穗”二字来描述国徽图案。
仔细观察,笔者发现国徽上的作物图案可以分为里环和外环,内外环内...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6
耿乐被扒显赫身世
曾凭借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管虎《头发乱了》而一炮走红的内地著名演员耿乐,近日被粉丝深扒出家室背景显赫,被粉丝广为调侃“耿六亿”。
出身名门的低调演员爷爷是国徽设计者
耿乐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专业背景使得他成为业内首屈一指的演员画家,作品一度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而他作为剧照师所拍摄的话剧剧照至今在国家话剧院留存。同时,堪比朝阳群众的粉丝还发现,学科背景之外,基因在其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耿乐的祖父张仃先生不仅是中国动画史上的里程碑作品《哪吒闹海》的美术总设计,也是新中国开国大典的美术设计负责人。更为重要的是,张仃先生1949年从强力竞争者梁思成、林徽因团队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国徽设计者,是位名震中外的艺术大家。而“身出名门”的另一重解释是,耿乐的外婆邬析零女士是位著名的音乐指挥家,身为1939年《黄河大合唱》的延安首演指挥。
网友调侃“耿六亿”耿乐身价成谜
据悉,早在2015年就有八卦微博账扒出耿乐凭借海外业务挣得“身家6亿”,调侃耿乐实为“耿六亿”,消息一出,次日即登上各大新闻媒体。而耿乐对于这个称号以及资产几何并未进行过回应。但在前日元宵节的祝福微博中他却态度暧...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7
耿乐,著名画家张仃之孙,1974年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因为出演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而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拍摄的其它影视剧如《开往春天的地铁》、《天一生水》也都收到了很多好评。耿乐的爷爷是2010年2月去世的中国著名画家张仃,他是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创意者。
会画画的男演员真是帅炸了!
黄圣依的父亲是归国教授,族人里有近代著名教育家黄炎培,而母亲邓女士是资深文学编辑,邓女士的姑妈是邓季惺,姑爹是陈铭德,这两人是《新民晚报》的创始人。邓季惺前夫是吴竹似,也是《新民晚报》创始人之一,两人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吴敬琏。
孙燕姿出生于新加坡,父亲孙耀宏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机系教授,母亲是一名教师。孙燕姿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父亲是燕姿音乐的启蒙者,燕姿从小热爱音乐,五岁开始学钢琴,十岁第一次在舞台上唱歌,十八岁写下第一首自己作词作曲的歌《Someone》。这里每天推送最新鲜最劲爆的娱乐内容!
冯巩,国家一级演员,演出过很多出色的小品,如2011年春晚上的小品《还钱》,是很受观众喜爱的相声演员。冯巩的曾祖父则是北洋三杰之一的冯国璋,直系军阀创始者,1917年出任代理大总...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8
耿乐,当年凭借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与管虎的《头发乱了》而走红。
他的身世显赫而深藏不露。
他的祖父张仃,是很有名的画家,国徽与开国大典的美术设计都由他负责。
作为孙子的耿乐也不差,是中央美术学院的高材,大作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过。
当年张仃先生把耿乐的父亲过继给了耿红(曾任延安城市部部长,山西公安厅厅长),所以耿乐不姓张姓耿。
耿乐从影多年一直很高产,演出过很多给人深刻印象的边缘角色,如《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那个脾气火爆的男孩,《开往春天的地铁》、《天一生水》也获得了大家的肯定。
相比他的电影作品,对他的身家更感兴趣。
在2015年,有微博账号扒出耿乐坐拥身家6亿,是经营海外业务所得,就奇了怪,他拍戏这么而忙,怎样兼顾所谓的海外业务。
当事人耿乐对此传闻却不作回应,只在微博中不疼不痒地说了句“不知不觉就6亿了”,使本已沉寂的传闻再一次受到大家的关注。
耿乐最让人诟病的是抛弃了相恋了八年的孔琳,使女方一度天天以泪洗面。
据孔琳后来忆述,当年耿乐因为爱上了一个上海女孩才与她分手。事过境迁,当事人都可以轻松讲述,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就不要再去深究谁对谁错了。
f******g
发帖数: 592
9
版画市场有待开发 艺术价值未被社会认知
2007年01月16日09:13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张仃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大艺术家,曾担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
学会副理事长。他在漫画、年画、装饰画、壁画、山水画、艺术设计、美术理论、美术
教育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是我国国徽的设计者和政协徽的设计者,是毕加索在中国
的知音。
版画要开拓自身的表现方法
年届九十岁的张仃先生谈起版画,他是这么说的:“版画作为一种艺术,在中国有
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深受人民大众喜爱。鲁迅对之抱以高度热情,投入极大精力,他把
西方优秀作品介绍过来,积极宣传和扶植有才华的青年版画家,为版画的推广和发展做
出了重大贡献。在革命和战争年代,很多艺术家投身版画创作,涌现出了力群、李桦、
沃渣、黄新波、黄永玉、古元、彦涵、陈铁耕、刘岘、王琦等一大批优秀版画家,他们
的作品犀利如匕首、投枪,具有很强的战斗性,发挥了宣传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作用
,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做出了很大贡献。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老
版画家已经谢世了,我时常怀念这些老一辈艺术家。”
面对当代版
h*d
发帖数: 19309
10
来自主题: THU版 - zz 清华大学的2010
发信人: strong (大拿~恭祝清华百年华诞), 信区: TsinghuaCent
标 题: 清华大学的2010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Apr 24 14:46:09 2011), 站内
清华大学的2010
注:本文由水木社区BBS世纪清华版(TsinghuaCent)整理,各项资料来自清华大学网
站、清华大学新闻网、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网站和水木社区BBS世纪清
华版等。
正文:
本文系统总结2010年度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师生校友荣获的
各类学术和社会荣誉、学科竞赛成绩以及学校在教学科研领域中获得的各类成果和进展
。限于篇幅,在关于各类获奖成果的统计中,本文仅统计获得过一等奖、金奖(国家科
学技术奖除外)以上的成果(绩)。
*********************
一.最高荣誉
●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丘成桐教授获得2010年沃尔夫(Wolf)奖,以表彰他在几
何分析领域的贡献,以及在几何和物理的多个领域都产生的“深刻而引人注目的影响”
。这是丘成桐继1982年获得菲尔茨奖后,再... 阅读全帖
z***c
发帖数: 2959
11
西闪评黄永玉
其实当年的画家们无不一专多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特别是木刻这门被鲁迅誉为特
别能战斗的艺术形式,大家都是得心应手,黄永玉在这方面亦有所长。范曾与黄永玉私
怨极深,在痛批黄的木刻缺乏内涵,“不善黑白对比”之余,也不得不承认黄的作品极
尽工细,“善用刀法变化”。这说明黄永玉在运用线条方面的确有过人之处。而线条,
于中国画家来讲,其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上世纪50年代初,黄永玉为撒尼族民
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创作了一组套色木刻插图,充分证明了他的才华所在。
范曾揭黄永玉的“老底”,说他在造型上欠缺甚多,这话谈不上公允。中国画家在
造型上普遍平庸,尤其是未经科班训练的画家。有的画家一辈子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丁聪,比如戴敦邦。黄永玉的缺点并不明显,反倒比不少同行强。我倒是认为,黄
永玉的“短板”有二,一是色彩,二是布局,或者说构图。而这两点,都有一定的历史
成因。在中国,漫画和木刻向来被当作投向敌人的匕首,因而追求力度,讲究“刺激”
,不大注重艺术语言的多样性,手法较为单一。当这种“刺激”失去了现实基础,缺少
了批判意识,很快就蜕变成一种政治艳俗。而一旦政治退潮,它们又...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2555
12
☆─────────────────────────────────────☆
znprc (Shrek) 于 (Sat Aug 13 21:20:17 2011, 美东) 提到:
范曾:蝜蝂外传——为黄永玉画像
发布时间:2011-01-22 08:58 作者:范曾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2709次
我忍耐着,一月月、一年年的忍耐着,黄永玉以他那毒戟般的心灵、蛇舌般的刀笔
,向我一次次的攻击、刺伤和宰割。我遍体鳞伤、身心交瘁,但黄永玉的艺术到底如何
?人品到底如何?他为什么这样恨我?这对世人是团团的迷雾,我今天作一次彻底的、
公正的剖析。我耻于与黄永玉再有任何的交往,包括答复他对我的攻击,我这篇文章是
对他的最后回答,使他知道,在中国不要以为可以仗势欺人、为所欲为,上帝给每一个
人平等的权利。在中国也没有什么高等华人。
一评黄永玉的画:国画尚未入门
黄永玉的画巧密有余而睿智不足,停留在艺术的浅层智慧,而无佛家所谓的深入法
性的“如有智慧”。他早期的木刻作品极尽工细而殊乏醇厚内涵,善用刀法变化而不善
用黑白对比,尚不能见彦涵、古元等大师项背,不可在一流版画家中厕身。十年前初...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29576
1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张郎郎这人够可以的
张郎郎 在死刑号的日子
监狱里的颜色很单调,回来这一路上,看四周的环境真是眼花缭乱。我妈就说:“
郎郎,要是眼睛累,你就闭上。”我说:“没事儿,挺好看的。”
本刊记者 吴虹飞 实习记者 覃宪秋 发自北京
2月,共和国国徽设计者张仃辞世,儿子张郎郎从普林斯顿大学飞回奔丧。谈论生
死,共话往事,原来这个还有些英俊的、喜欢说笑话讲故事的老头儿,曾经是诗人郭路
生(即食指)的引路人、遇罗克在死刑号的狱友、陈丹青的教员,并与国内地下诗歌运
动渊源深切。
1943年11月,张郎郎出生于延安,在“马背摇篮”里长大,是名副其实、根红苗正
的“红二代”。他跟着一路打仗的部队进了北京,在像“育才”、“一○一”、“四中
”这样干部子弟成堆的学校上学。那个饥饿而又狂热的年代,无数少年被压抑住的光芒
,他却轻轻巧巧、活活泼泼地如数绽放出来了。
1962年,还是中学生的张郎郎在母亲陈布文(曾为周恩来秘书、国务院秘书,当时
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文学)支持下创办“太阳纵队”地下诗社。
诗社成员多半出身于干部家庭或艺术家庭,对社会上的残酷和严峻“不甚了解,至
少觉得与我们无关”。而他们享有的书籍、画册、电影等“精神资源...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29576
1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狱中遇罗克ZZ

张郎朗老爸是延安鲁艺的画家张仃,他在延安出生,属于标准红二代。
m****5
发帖数: 1131
15
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作家,全部结局悲惨,一个都没有例外
来源: 千里 于 2014-10-17 05:51:06 [档案]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
阅读:218 次 (4750 bytes)
字体:调大/重置/调小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作家,全部结局悲惨,一个都没有例外
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文艺工作者名单及所在单位如下:
延安文抗驻会作家:丁玲、艾青、萧军、刘白羽、于黑丁、李雷、李又然、陈学昭
、马加、曾克、高阳、张仃、郑文、厂民(严辰)、方纪、白朗、郑星燕。
延安鲁艺文艺家:院长周扬,院党总支书记宋侃夫,文学系主任何其芳,文艺工作
团主任严文井,编译处处长周立波,文学系教师陈荒煤、天蓝、曹葆华、张桂(又名屈
曲夫),戏剧系主任张庚,实验剧团团务委员会主任钟敬之,实验剧团团务委员会委员
及戏剧系教师田方、王滨、于敏、水华、姚时晓、许珂、干学伟、袁文殊,美术部部长
兼美术工场主任江丰,美术系主任王曼硕,前方木刻工作团团长胡一川,美术系教师及
前方木刻工作团成员力群、罗工柳...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蒋中正日记解密------阮大仁著
华夏快递 : 【华夏文摘】启麦:萧军日记:延安档案
发布者 lixindai 在 14-01-25 20:18
“延安时代”在中党史上的重要性无庸赘言,而其史料之缺页断篇、真假难辨也颇令人
无奈。介绍延安方方面面的书籍文章虽称汗牛充栋,却多属云山雾罩的政治宣传;即如
风行一时的赵超构的《延安一月》也在此列。有点研究价值的如当年苏联塔斯社延安特
派员彼德•符拉基米洛夫(孙平)、美国“延安观察组”成员等、长期在延安工
作和生活过的外国人的相关著作,则嫌太“隔”。至于那些到此一游的边区访客,虽有
立场比较超然、角度比较个人者,怎奈浮光掠影,失之表浅。文革以后,“延安老人”
可以讲话了,回忆文章时见报端,细读仍有隔靴搔痒之感:毕竟,年淹代远,故事的真
实度、完整性,不是从“记忆的筛子”遗漏过半;就是被变迁的时代、转变的立场,潜
移默化偏离了本来面目。
终于,萧军的《延安日记1940-1945》在牛津香港出版社出版了,这部洋洋百万言的现
场实录,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上述延安史料的遗漏、断档,纠正了许多偏颇。历史,
是人的故事,身为作家的萧军,长于观察、分析人的音容笑貌、行为举止;记录...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蒋中正日记解密------阮大仁著
华夏快递 : 【华夏文摘】启麦:萧军日记:延安档案
发布者 lixindai 在 14-01-25 20:18
“延安时代”在中党史上的重要性无庸赘言,而其史料之缺页断篇、真假难辨也颇令人
无奈。介绍延安方方面面的书籍文章虽称汗牛充栋,却多属云山雾罩的政治宣传;即如
风行一时的赵超构的《延安一月》也在此列。有点研究价值的如当年苏联塔斯社延安特
派员彼德•符拉基米洛夫(孙平)、美国“延安观察组”成员等、长期在延安工
作和生活过的外国人的相关著作,则嫌太“隔”。至于那些到此一游的边区访客,虽有
立场比较超然、角度比较个人者,怎奈浮光掠影,失之表浅。文革以后,“延安老人”
可以讲话了,回忆文章时见报端,细读仍有隔靴搔痒之感:毕竟,年淹代远,故事的真
实度、完整性,不是从“记忆的筛子”遗漏过半;就是被变迁的时代、转变的立场,潜
移默化偏离了本来面目。
终于,萧军的《延安日记1940-1945》在牛津香港出版社出版了,这部洋洋百万言的现
场实录,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上述延安史料的遗漏、断档,纠正了许多偏颇。历史,
是人的故事,身为作家的萧军,长于观察、分析人的音容笑貌、行为举止;记录...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黄永玉这么好玩呀
多谢推荐。我去找《大雅宝旧事》,豆瓣第一句是“作者是我国著名美术设计家、共和
国国徽设计者张仃的哲嗣张郎郎”。“哲嗣”让我google了一番,这么掉文……
H********g
发帖数: 43926
19
来自主题: Joke版 - 马航370航班找到了 (转载)
《奥秘》破壳记
龚运禄 《 光明日报 》( 2014年03月30日 11 版)
《奥秘》1983年第4期封面:敦煌乐曲 叶公贤/绘
马年春节,朋友相聚画家李忠翔先生寓所,共叙当年《奥秘》创刊,不禁感叹嘘唏
!“政治开明科技文化兴”,《奥秘》画报正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科学的春天来
到了的政治大环境中诞生的。
1978年初,我从华坪县文化馆调入云南省科委科普处工作。不久,以科普处人员为
基础恢复省科协,我参加了中国科协在上海召开的全国科普创作座谈会,高士其、茅以
升、华罗庚等许多科学家出席了会议,我有幸成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第一批会员。科普
创作的春天也到来了,为了参加全国科普美展,经领导批准,我组织了云南的一批青年
画家,分别到云南西双版纳、元谋土林、东川等地写生考察,创作了一批科学技术知识
与美术表现相结合的作品。在北京评选时,华罗庚、茅以升等科学家和画家张仃、吴冠
中等十分赞赏,云南成为全国首届科普美展除上海市之后参展作品、获奖作品最多的省
份,云南省科协荣获组织工作集体二等奖。1979年9月底,云南省科普美术摄影家协会
成立,我和李忠翔、叶公贤(后为云南艺术学院院长)、画家陈... 阅读全帖
l**y
发帖数: 23
20
来自主题: Arts版 - 叶浅予谈中国三位漫画大师
光明日报
  1990年5月24日, 华君武在他的出生地杭州举办漫画
创作六十周年的回顾展,适逢叶浅予正在老家桐庐度假。
浙江美协闻讯,理所当然地要派车去请。谁都知道,这位
以“倔老头”而闻名的叶浅予,近几年谢绝各种应酬,深
居简出,埋头撰写自己的回忆录,很少出席画展(包括熟
人、友人)的开幕仪式,更少在开幕式上讲话。可是这次
却打破了惯例,不顾两三个小时长途车马之劳,从桐庐驱
车到杭州出席开幕式,而且在开幕式上代表全国美协讲了
话,讲话中又出人意料地提出二十世纪中国漫画史上有三
位漫画大师的重要论题。他认为:二十世纪中国漫画史上
出了三位大师:第一位是一十年代的沈伯尘;第二... 阅读全帖
c*x
发帖数: 555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 原文由 xiong 所发表 】
法海寺国宝壁画呼唤保护
本报记者 胡其峰
  在北京市石景山区翠微山南麓,有一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海寺。该寺最闻名的,在于其寺内代表我国明代壁画艺术水平的宫
廷壁画。近日,有关人士呼吁,构图严谨、技巧纯熟、用色考究、总
面积达236.7平方米的这些国宝级文物的保护已是迫在眉睫。
  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法海寺内的壁画共
有十铺,所绘内容为佛教景物,采用工笔重彩卷轴画法,成于明代正
统八年(1443年)。日前,该寺讲解员打着手电引记者观看了该壁画:
共画人物77个,有男女老幼,佛众菩萨,其笔法非常细腻。
  据介绍,早在1993年1月11日召开的“法海寺壁画历史艺术价值鉴
定会”上,当时与会的专家张仃、侯仁之、单士元等认为,法海寺壁
画的艺术水平、绘制技术、制作工艺等方面堪称我国明代壁画之最,
M******8
发帖数: 10589
22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汉字的陷阱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5191
汪晶晶
那一天,我在书桌边闭目养神。想到疲劳的本是眼睛,耳朵其实并不疲劳,我决定找点
什么东西听听,便来到一个名叫自由亚洲电台的地方。
一位学者正主持着一个专题节目,他邀请另一位学者,介绍不久前刚刚去世的许良英。
被邀的学者正侃侃而谈许良英的生平与事迹。
我刚刚竖起耳朵,就听见被邀学者说,许良英毕业于浙江大学,本是学物理的,曾是著
名物理学家王金昌的学生。
因为有幸躬逢毛泽东时代和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我这辈子从未上过任何一堂物
理课。我唯一知道的是,那位著名物理学家并不叫王金昌。而叫王淦昌。
转而一想,这其实又有什么区别呢?说到底,重要的是,被说的那个人真的是一位物理
学家,并且真的是许良英的老师。他究竟是叫“金”昌还是叫“淦”昌,几乎连一丁点
意义都没有。
但不幸,我的思绪还是被这个突兀而来,几乎毫无意义的汉字,完全彻底干净全部地破
坏了。后面这两位学者介绍和讨论的,关于许良英的实质性的,最重要的内容,我几乎
一句也没听进去。
我的心头,充满了对我的母...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23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汉字的陷阱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5191
汪晶晶
那一天,我在书桌边闭目养神。想到疲劳的本是眼睛,耳朵其实并不疲劳,我决定找点
什么东西听听,便来到一个名叫自由亚洲电台的地方。
一位学者正主持着一个专题节目,他邀请另一位学者,介绍不久前刚刚去世的许良英。
被邀的学者正侃侃而谈许良英的生平与事迹。
我刚刚竖起耳朵,就听见被邀学者说,许良英毕业于浙江大学,本是学物理的,曾是著
名物理学家王金昌的学生。
因为有幸躬逢毛泽东时代和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我这辈子从未上过任何一堂物
理课。我唯一知道的是,那位著名物理学家并不叫王金昌。而叫王淦昌。
转而一想,这其实又有什么区别呢?说到底,重要的是,被说的那个人真的是一位物理
学家,并且真的是许良英的老师。他究竟是叫“金”昌还是叫“淦”昌,几乎连一丁点
意义都没有。
但不幸,我的思绪还是被这个突兀而来,几乎毫无意义的汉字,完全彻底干净全部地破
坏了。后面这两位学者介绍和讨论的,关于许良英的实质性的,最重要的内容,我几乎
一句也没听进去。
我的心头,充满了对我的母... 阅读全帖
z****u
发帖数: 3461
24
http://comic.qq.com/a/20130828/010245.htm
业界消息腾讯动漫 [微博] 2013-08-28 10:40我要分享 8
1993年8月20日,《画书大王》漫画半月刊创刊号面世,到1994 年8月第24期被停刊,
一年而夭。这份杂志是借鉴影视手法讲故事的新一代漫画,也就是现在说的动漫,与流
行歌曲、电视剧同属大众文化,都是随着改革开放大潮从海外引进到我国的。人们不解
的是,为什么首份新型漫画杂志在襁褓中就被封杀?原因是什么?停刊对我国漫画的起
步和发展产生了什么作用?不少人这样问我,我一直没有回答。适逢20年之祭,将其前
因后果向公众做一个交代。以往事为鉴,有助于清醒,也有益于未来。
在连环画面临绝境和海外漫画大发展背景下诞生
1992年,在电视文化冲击下,中国连环画正面临绝境,连环画书几乎从所有的书店消失
,然而来自香港的一缕曙光却透出了另一番景象,那就是香港漫画正在如火如荼爆发式
地大发展。漫画家黄玉郎凭一支笔、一部连载漫画《龙虎门》打造了他的“玉皇朝”,
并奇迹般进入股票市场。“画漫画也能上市?” 这句惊问出自一位著名企业家,也同
样是许多港人...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2367
25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西闪评黄永玉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nprc (Shrek), 信区: History
标 题: Re: 谁有黄永玉骂范曾?这里是范曾骂黄永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13 22:23:41 2011, 美东)
西闪评黄永玉
其实当年的画家们无不一专多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特别是木刻这门被鲁迅誉为特
别能战斗的艺术形式,大家都是得心应手,黄永玉在这方面亦有所长。范曾与黄永玉私
怨极深,在痛批黄的木刻缺乏内涵,“不善黑白对比”之余,也不得不承认黄的作品极
尽工细,“善用刀法变化”。这说明黄永玉在运用线条方面的确有过人之处。而线条,
于中国画家来讲,其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上世纪50年代初,黄永玉为撒尼族民
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创作了一组套色木刻插图,充分证明了他的才华所在。
范曾揭黄永玉的“老底”,说他在造型上欠缺甚多,这话谈不上公允。中国画家在
造型上普遍平庸,尤其是未经科班训练的画家。有的画家一辈子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丁聪,比如戴敦邦。黄永玉的缺点并不明显,反倒比不少同行强。我倒是认为,黄
永玉的“短板”有二,一是色彩,二... 阅读全帖
m********o
发帖数: 1539
l*****j
发帖数: 5163
h*d
发帖数: 19309
28
http://news.sina.com.cn/c/2011-04-22/043522337359.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2日04:35 北京日报
钱学森1935年公派留学美国的志愿书。  钱学森1935年公派留学美国的志愿书。
杨振宁1938年入学的学生履历片。摄影 赵琬微   杨振宁1938年入学的学生履历
片。摄影 赵琬微
时间毯  时间毯
院士林  院士林
1945年,叶企孙教授批改的李政道的电磁学试卷。  1945年,叶企孙教授批改的
李政道的电磁学试卷。
1936年清华物理系师生合影  1936年清华物理系师生合影
今天上午,即将迎来百岁华诞的清华大学又收到一份厚礼,由校友捐资兴建的新清
华校史馆正式落成开放。经过历时五年的收集整理汇集而成的清华百年史,今起永久展
出。从晚清到民国,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新中国成立再到如今的飞速发展,每一
个历史瞬间,都有清华学子的身影。
今天开馆的校史展不仅包括近千幅图片,还收集了提到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学习工
作表现优秀的清华大学1965年写给北京市委、教育部有关政治辅导员的报告... 阅读全帖
Q*K
发帖数: 3464
29
本报讯(记者刘昊)记者4月21日获悉,清华大学已筹备近十年的艺术博物馆今年有望
动工。日前,该校校友张朝阳、施锦珊、莫天全联合捐赠的7000万元将作为这座清华首
个博物馆的建设启动基金。
即将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对面破土动工的艺术博物馆自2002年就开始向社会各界征
集建筑方案,最终确定由瑞士著名建筑设计师马里奥・博塔主持设计,清华博物
馆也是他在中国的第一件设计作品。清华艺术博物馆建成后占地面积达15891平方米,
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将与新清华学堂以新主楼为中点成对称布局。
“这将是一所国际一流的艺术博物馆”。清华大学有关负责人介绍,2008年入藏清
华的两千余片“清华简”将成为博物馆镇馆之宝,此外,王国维发现的甲骨文、梁思成
林徽因为保护建筑购买的即将倒塌的木塔构件以及张仃参与设计的国徽、世博会中国馆
的设计草图、《哪吒闹海》等也将入藏博物馆,并向社会开放。
z**********e
发帖数: 22064
30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萧军日记:延安档案[组图]
作者:萧军 来源:共识网
萧军先生在鲁迅塑像前
「延安时代」在中党史上的重要性无庸赘言,而其史料之缺页断篇、真假难辨也颇令人
无奈。介绍延安方方面面的书籍文章虽称汗牛充栋,却多属云山雾罩的政治宣传;既如
风行一时的赵超构的《延安一月》也在此列。有点研究价值的如当年苏联塔斯社延安特
派员彼德·符拉吉米洛夫(孙平)、美国「延安观察组」成员等、长期在延安工作和生
活过的外国人的相关著作,则嫌太「隔」。至于那些到此一游的边区访客,虽有立场比
较超然、角度比较个人者,怎奈浮光掠影,失之表浅。文革以后,「延安老人」可以讲
话了,回忆文章时见报端,细读仍有隔靴搔痒之感:毕竟,年淹代远,故事的真实度、
完整性,不是从「记忆的筛子」遗漏过半;就是被变迁的时代、转变的立场,潜移默化
偏离了本来面目。
终于,萧军的《延安日记1940-1945》在牛津香港出版社出版了,这部洋洋百万言的现
场实录,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上述延安史料的遗漏、断档,纠正了许多偏颇。历史,
是人的故事,身为作家的萧军,长于观察、分析人的音容笑貌、行为举止;记录需要深
入,萧军长住边区,与「党人」同吃、同住、同工作、同劳动;客观需要距离... 阅读全帖
j********b
发帖数: 565
31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李菁:人生长恨水长东
——我的父亲张恨水
人生长恨水常东----我的父亲张恨水
作者:李菁
“张恨水”似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尴尬的角色:一方面,作为20世纪创作数量最
多、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家之一,他用毕生心血所营造的3000多万字的文字世界,用多种
体裁,勾勒出一幅鲜活的20世纪前半叶的社会图景。另一方面,中国现代文学史却在相
当长时间内或将其作为批判对象,或干脆不列入文学史。
然而拂去历史尘埃,令人不能不重新审视这个名字。他的作品在当年的畅销程度不可想
象,他的小说被改编的剧种也最多,从京剧、沪剧、河北梆子、黄梅戏,一直到评弹、
京韵大鼓。到了《啼笑因缘》时,甚至连木偶戏都有了。
1937年的南京,张家又要增添一个小生命。因为上面都是男孩,张恨水特别希望这个小
生命是个女儿,见又是个男孩,又正值战火纷飞的多事之秋,他说,也好,让他以后入
伍打仗吧——这便是“张伍”名字的由来。受热爱京剧的父母影响,张伍考入中国戏曲
学校(中国戏曲学院的前身),学习老生,后改为戏曲研究。虽已是七旬老人,但一开口
,那字正腔圆、底气十足的“架势”便立即显露出当年功底。张伍说,从父亲为他取的
名字也可以看出,张恨水不是许多人... 阅读全帖
1 (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