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6 发帖数: 237 | 1 永嘉大师《证道歌》调古神清,有足多者,而宏德上人注释亦有独到之处,今熔于一炉
,间参我见,作《解脱歌》。
觉后乐,乐如何?听我教唱解脱歌,不让古人风调高,我今何妨拈句和。
本无妄,亦无真,原来二法空无性,无性无相不着空,即是如来真实性。
见实相,诸法空,刹那顿悟万法同,一旦风光藏不住,赤裸裸的觌面逢。
决定说,佛心印,有人不肯如实信,直截根源当下了,摘叶寻枝渐教人。
几回生,几回死,亘古亘今长如此,神头鬼面有多般,返本还元没些子。
习显教,修密宗,方便门异归元同,自从踏遍涅槃路,了知生死本来空。
行也空,坐也空,语默动静无不空,纵将白刃临头颅,犹如利剑斩春风。
顿觉了,妙心源,无明壳裂总一般,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圣凡。
烦恼本,即菩提,罪福没性何处觅,无绳自缚解脱后,大摇大摆大休息。
莫攀缘,莫执著,随缘随份随饮啄,不变随缘行无碍,自在随心大安乐。
但得本,莫愁末,妙用纵横活泼泼,弹指敲开不二门,升堂直入如来屋。
宗亦通,说亦通,团团杲日丽晴空,百千三昧无量义,只在寻常日用中。
觉心体,生佛同,有情无情共鼻孔,无缚无脱无遮障,迷时自碍悟自通。
无形相,极灵妙,非亲证知那能晓,镜里... 阅读全帖 |
|
i*******e 发帖数: 50 | 2 本解序文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一卷
壹、前言
贰、概要
一、教起因缘
二、本经体性
三、一经宗趣
四、方便力用
五、所被根器
六、藏教所摄
七、部类差别
八、译会校释
九、总释名题
叁、正释经义
(壹)序分(第一至第三品)
法会圣众第一
德遵普贤第二
大教缘起第三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二卷
(贰)正宗分(第四至第四十二品)
法藏因地第四
至心精进第五
发大誓愿第六
必成正觉第七
积功累德第八
圆满成就第九
皆愿作佛第十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三卷
国界严净第十一
光明遍照第十二
寿众无量第十三
宝树遍国第十四
菩提道场第十五
堂舍楼观第十六
泉池功德第十七
超世希有第十八
受用具足第十九
德风华雨第二十
宝莲佛光第二十一
决证极果第二十二
十方佛赞第二十三
三辈往生第二十四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歌叹佛德第二十七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愿力宏深第二十九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四卷
菩萨修持第三十
真实功德第三十一
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劝谕策进第三十三
心得开明第三十四
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重重诲勉第三十六
如贫得宝第三十七
礼佛现光第三十八
慈氏述见第三十九
边地疑城第四十
惑尽见佛第四十一...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3 仁學
作者:譚嗣同 清
目录
■1 自敘
■2 仁學界說二十七界說
■3 仁學一
■3.1 一
■3.2 二
■3.3 三
■3.4 四
■3.5 五
■3.6 六
■3.7 七
■3.8 八
■3.9 九
■3.10 十
■3.11 十一
■3.12 十二
■3.13 十三
■3.14 十四
■3.15 十五
■3.16 十六
■3.17 十七
■3.18 十八
■3.19 十九
■3.20 二十
■3.21 二十一
■3.22 二十二
■3.23 二十三
■3.24 二十四
■3.25 二十五
■3.26 二十六
■3.27 二十七
■3.28 二十八
■3.29 二十九
■3.30 三十
■4 仁學二
■4.1 三十一
■4.2 三十二
■4.3 三十三
■4.4 三十四
■4.5 三十五
■4.6 三十六
■4.7 三十七
■4.8 三十八
■4.9 三十九
■4.10 四十
■4.11 四十一
■4.12 四十二
■4.13 四十三
■4.14 四十四
■4.15 四十五
■4.16 四十六
■4.17 四十七
■4.18 四十八
■4.19 四十九
■4.20 五十
自...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4 第14章 近代传承
一、圆瑛禅净兼弘
进入近现代后,中国佛教神日渐衰微,但传承不断,法脉绵延、敬安、圆瑛、太
虚、虚云、来果、明真、印顺等一批高僧、大德主持佛法,长者、居士大力扶持,光大
宗门,颇有建树。
一、圆瑛禅净兼弘
圆瑛(1878-1953)为中国近代禅门高僧。他宗说兼通,台贤并弘,精研
《楞严》,禅净双修,归宿“三求”,爱国爱教,弘法度生,为中国佛教事业作出卓越
贡献。
圆瑛,俗姓吴,法名宏悟,号韬光、一吼堂主人。福建古田县人。父名元云,母亲
阙氏。因祷于观音菩萨有感,于清光绪四年(1878)生。幼失怙时,由叔父诗瑛扶
养,五房一嗣,备受慈爱。年稍长,感身世孤零,人生如幻,欲出家,叔父不许。18
93年投考本县秀才,次年中取,名列前茅。1895年秋(十九岁)大病一场,病愈
投福州鼓山涌泉寺,礼莆田梅峰寺增西上人为师,剃度出家。次年,到涌泉寺依妙莲和
尚受具足戒,后到大雪峰崇圣寺谒达本禅师,充当钣头菜头,茹苦含辛,清修梵行。
二十一岁,圆瑛回到常州天宁寺,依治开老和尚参究禅宗心法,四年中获益良多,
继往宁波天童...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5 第9章 云门家风
一、文偃机用
云门宗,亦称云宗,以云门文偃为宗祖,因文偃住韶州云门山光泰禅院,举扬一
家宗风,后世取其的居山名而命宗。
文偃(864-949),俗姓张,苏州嘉兴人,幼年依本地空王寺志澄律师出家
。敏质生知,慧辩天纵。及长,至常州毘陵坛受具足戒。侍奉志澄数年,偏览诸经,深
究律部。虽持戒清业,而心事未了,乃辞志澄往睦州参学,经数载,尽得睦州和尚之法
。又谒雪峰义存,据《云门匡真禅师录》载:他至雪峰庄,见一僧乃问:“上座今日上
山去耶?”僧曰:“是”,师曰:“寄一则因缘,问堂头和尚,只是不得道是别人语。
”僧曰:“得”。师曰:“上座到山中见和尚上堂,众纔集便出,据腕立地曰:‘这老
汉项上铁枷,何不脱却?’”其僧一依师教。果然,雪峰一闻此僧语,便下座拦胸把住
曰:“速道!速道!”僧无对。峰拓开曰:“不是汝语。”僧曰:“是某甲语。”峰曰
:“侍者将绳棒来。”僧曰:“不是某甲语,是庄上一浙中上座教某甲来道。”峰曰:
“大众去庄上迎取五百人善知识来。”次日文偃上雪峰,峰纔见便曰:“因甚么得到与
么地!”师乃低头,从兹契合。温研积稔,密以...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6 第13章 临济法门(四)——临济宗再次分流
一、印简与“临济正宗”
临济宗发展到元代,分为南北两大传承系统。北方以海云印简为代表,南方则以
高峰原妙、中峰明本、天如惟则等为代表。印简一系与蒙古贵族关系密切,在元初被奉
为“临济正宗”,势力很大,但在禅学思想上并没有多少创新和发展。南方临济宗不仅
保持宋以来丛林禅学的特点,而且对宋代“看话禅”等传统禅法有所丰富和扩展,从而
使临济宗风仍保持一定生机和活力。
一、印简与“临济正宗”
印简(1202-1257),字海云,俗姓宋,山西岚谷宁远(今山西岚县)人
。自幼出家,从学中观沼禅师,十一岁受具足戒,中观沼圆寂后,印简到燕京大庆寿寺
,从学于中和璋禅师,并接续其禅法。1235年,窝阔台差官选试天下僧道,印简被
推为住持。1247年,贵由皇帝命他统领僧众,赐白金万两。1251年,蒙哥即位
,命印简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印简死后,忽必烈命建塔于大庆寿寺之侧,谥“佛日圆明
大师”,前此,成吉思汗曾赐号“寂照英悟大师”,成吉思汗的二皇后赐号“光天镇国
大士”。印简历事成吉思汗、窝阔台、贵由和蒙哥四朝,... 阅读全帖 |
|
p******n 发帖数: 2449 | 7 发表时间:2014-03-12 | 作者:吴言生
早期禅宗传授,非常重视《楞伽经》。《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4卷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16册。本书所论即主要依据此本。本章随文注括号
内只标卷数不另注出处者,均出此本。 禅宗东土初祖达摩大师以四卷《楞伽经》授与
二祖慧可,并嘱他“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慧可依言奉行,并
令弟子们“常赍四卷《楞伽》,以为心要,随说随行。”《续高僧传》卷16《慧可传》
。按同书卷25《法冲传》谓慧可“依南天竺一乘宗”讲四卷《楞伽经》,“其经本是宋
代求那跋陀罗三藏翻,慧观法师笔受,故其文理克谐,行质相贯”。本书所论,即主要
依据四卷本,收于大正藏第16册。 此后数代禅宗祖师,一直都将《楞伽经》作为重要
经典递相传承。直到五祖弘忍传法六祖时,才改用《金刚经》传授。唐代净觉撰于景龙
二年708的《楞伽师资记》又称《楞伽师资血脉记》,收于大正藏第85册。 记述了《楞
伽经》八代相承、付持的经过。可见,《楞伽经》对禅宗初期历史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
响。考察《楞伽经》的基本思想,我们发现,《楞伽经》影响的不仅仅是初期禅宗史,
...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8 目录
1 何谓参话头
2 释义
3 示例
4 参、参话头三要
5 參、 参话头可能面临的身心变化
1 何谓参话头
2 释义
3 示例
4 参、参话头三要
5 參、 参话头可能面临的身心变化
公案中大多是有一个字或一句话供学人参究之用,称为"话头"。如问:"狗子还有佛性
也无?"答:"无。"此"无"字即是话头。参禅时,在公案的话头下工夫,称为参话头。
参话头 - 何谓参话头
参话头是禅宗最具代表性的法门,自北宋末年的大慧宗皋禅师大力提倡以来,几
乎成为禅宗的代名词。千年来,在话头下参悟的祖师不计其数;而由于祖师的亲身履践
,也使参话头这一法,淬砺得更加善巧与精致。
参话头 - 释义
参话头广受中国佛子欢迎的原因,在于它的入手处极为简易,但却开悟速捷,只要
靠住一个话头,起疑情、参到底,就可以了脱生死。可惜的是,宗师隐没之后,参话头
的运心方法没有完全传承下来,致使佛弟子或眩惑于祖师的机锋、公案、家风,而成为
口头禅;或鄙于宗门知见浑沌的流弊,而弃如蔽屣。但其实在祖师语录中,保留了非常
多实际用功的资料可供我们重新去认识它,只是一般人不太了解。惠空法师从祖师语录
中认识到参话头的殊胜及运心...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9 答顺宗心要法门
唐清凉国师 澄观 撰
圭峰沙门 宗密 注
至道本乎其心(诸佛众生迷悟本也)心法本乎无住。(万法之宗。本乎无住。即心体
也。净名经云。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心体。灵知不昧(莹净之理)。
性相寂默。(性即空空绝迹。相即星象粲然)包含德用(性包含于神用。具尘沙之无
边)。
该摄内外。(相该摄于内外。亦不在于中间)能广(无外也)能深(无内也)。
非有非空。(妙有不空。真空不有)不生不灭(非四相所迁也)。
求之不得。弃之不离(明一真心地。绝取舍之情)。
迷现量则惑苦纷然。(迷本逐末)悟真性则空明廓彻(返本还源)。
虽即心即佛。唯证者方知。(凡圣一真。犹来见隔。见在即凡。情忘即佛。智与理
冥。境与神会者。方知也)。
然有证有知。则慧日沉没于有地(若存证知。则弃内而外求。即滞于有)。
若无照无悟。则昏云掩蔽于空门(若忘智忘照。则外忘缘而内忘照。即滞于无)。
但一念不生。前后际断。(妄心不生。二际俱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真智现前。
我及我所。悉皆同体)。
直造心源。无智无得。(至理虚玄。言忘虑绝。不可以识识。不可以行得)不取不舍
。(性自天真。本无取舍)无对无修。(本非对待。岂有修... 阅读全帖 |
|
l**c 发帖数: 1274 | 10 林缚将心思都放在为淮东钱庄筹银一事上,议事时袖手冷坐,一心做个闷葫芦,便是给
点到名,也多拿“年纪识浅”之类的借口敷衍两句。最后两天,索性托病躲在河口草堂
里,秘密接见叶楷、肖密等东阳乡党的代表,商议淮东钱庄之事。
议过加征分饷,待陈芝虎派使者过来,就要议河南与浙东两边的战事如何组织。
议加征分饷等事,宁王、岳冷秋、董原等人,可以不管淮东的意见,但是谁也不
能忽视淮东在东线对奢家的牵制作用,更不能忽视为去年的淮泗大捷奠定基石的淮东军。
缺乏淮东的配合,无论是北边打红袄女,还是南边打奢家,都会变得极为不易。
。。
林缚托病不出,甚至还派人请求先回淮东养病,宁王、岳冷秋、董原等人便觉得
棘手,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派人出城问候病情。
拖了三四天,林缚也是见好就收,拿姜汁染黄了脸,病殃殃的,拖着一副“病躯
”,到宁王府参加议事。
这时候参与“加征分饷”议事的地方官员,都陆续离开江宁,还留在江宁,也就
董原、邓愈、刘庭州、张玉伯等寥寥数人。
这时候,代替陈韩三来江宁的马臻,也给邀进来参与议事;相别近一年时间,林
缚又在江宁再度... 阅读全帖 |
|
b*****l 发帖数: 538 |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reamer 讨论区 】
发信人: Dreamer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信区: Dreamer
标 题: 转: 集福消灾之道—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n 3 22:51:52 2012, 美东)
http://a.bonze.cn/wlsjwz/305.htm
集福消灾之道—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
(卷一)
了凡弘法学会译整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缘起
劝读感应篇汇编启
太上感应篇
感应篇序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
人皆恶之。
刑祸随之。
吉庆避之。
恶星灾之。
算尽则死。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
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
月晦之日,灶神亦然。
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
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不履邪径,不欺暗室。
积德累功。
慈心于物。
忠孝。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缘起
科技愈发达,人心愈迷失,物质愈文明;道德愈堕落... 阅读全帖 |
|
R*****g 发帖数: 682 | 12 书法作为国粹,历经几千年繁衍,其中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滋养,离不开心性的滋养
。书法是一门艺术,又不仅是一门艺术,它还涉及书法家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艺术
观,也是弘扬个性、滋养心性、熟练笔性的问题。在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传统书法面
前,能够真正地吸收为己有,很难;能够在传统基础上略有创意,更难。从一些书法家
成功之路看,心性的培养和成熟至关重要。想在书法创作中达到一定的高度,应当注意
修身、修心。
如今,书法发展面临功利、浮躁和展览比赛的诸多流弊,在社会包括书坛上安静似
乎是最缺失的。心性的空灵和静穆是书法家和书法作品中最需要的。心性修养,可以让
书家内心变得沉静,不浮华、不急躁。为了从心性上解决真正把“写字”变为“书法”
,把“浮躁”变为“安静”,书法家需要自己的心性、笔性和个性共同经营起来,才能
真正创作出优秀作品。
养清净之心
书法是人的存在方式和价值所在。它用黑白关系来表现万象众生、色彩繁复的大千
世界,是解读中国人精神最完整的、最简洁的一个文化现象。我们要因应时代发展变迁
,在书法品味上追求信仰之美和崇高之美。
书法家应当做一个身置闲处、内心安静... 阅读全帖 |
|
d****u 发帖数: 71 | 13 有为与无为
成就佛、仙、圣无不从有为到无为,尽管有为的方法各异,繁简不一。
广成子守一处和,老子由观心,到自然,即是聪明过人的白子,从小追随其
师,也是由其师分次授给有为法,渐修渐成,才洞晓大道,发出一言半句便通玄的感慨
;佛祖由历经种种艰辛的有为到彻参,禅宗六祖从见性到猎人队中十数年体悟;孔子由
格守道德,到从心而欲,不逾矩,孟子的养浩然之气。
也只有不断持久地有为,才能逐渐接近和达到无为,再者,有为无为是相对
的,一味清静、无住,不假它法,相对于复杂的法门,也可以叫无为法,但清静、无住
或者说观、守、参、照、养本身就是有为,不过知其本源,始终如一,便达无为自然,
与道合真。
除确种种教派外,每种都有简繁的区别,各教复杂的法门不计其数,但纵
观三教,至简法门无不是从心源中流出,如老子直入心源的观心,佛祖的拈花微笑,儒
教的不失赤子之心,何者?道者,真心性也,性一也,大道一也。可惜的是任何人一念
回头便可明心的,却偏偏被古往今来的上根利器说法所阻,岂知人人都是上根利器,致
使修者误了多少大好时光!
|
|
a***n 发帖数: 1993 | 14 第2章 曹溪一脉
一、慧能求法
慧能,一作惠能,原籍范阳(今北京大兴、宛平一带)人,俗姓庐。父名行瑶,早
年做官,后来遭贬,于唐武德三年(620)被流放至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娶当地
李氏女为妻,唐贞观十二年(638)二月初八日生下慧能。慧能三岁时,父亲不幸亡
故,母守志鞠养,孤儿寡母,穷苦无依,生活极为艰辛,在如此境遇中长成的慧能,聪
颖早慧,事母至孝,日日砍卖柴,奉母度日。不觉光阴荏苒,慧能已长大成人。
慧能二十四岁那年,一日去市上卖柴,忽闻有人诵读佛经,据说慧能“一闻经语,
心即开悟”,便问客人读的是什么经?客人告诉他,读的是《金刚经》。又问客人从何
处来?如何得到此经?客人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今湖北黄梅县西北)东山寺来,那里
有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在主持传法,门徒有一千多人,我前往礼拜,总得以听受此经。慧
能一听。心生羡慕,萌发了去黄梅跟从弘忍大师学习佛法的念头。客人本是一位热心的
信徒,见慧能对佛法如此虔诚,便赠送他十两纹银,让他回去安置好老母的衣食生活,
再到黄梅去参见五祖弘忍大师。
慧能辞别母亲后,便来到黄梅求见弘忍。据说,慧能... 阅读全帖 |
|
d*********d 发帖数: 192 | 15 基于佛教哲学来审视爱因斯坦与玻尔的争论
崔维成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无锡。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10月23日
摘要:爱因斯坦和玻尔关于对量子力学现象的解释的争论是20世纪物理学界的一个重大
事件,尽管目前的量子力学基本上是采用了玻尔的所谓“哥本哈根解释”,但仍有不少
人对于他放弃微观世界的因果律而感到不满意。本文基于佛教哲学来重新审视爱因斯坦
与玻尔的争论,简要介绍了他们争论的过程和本质以及佛教哲学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
上,用佛教哲学来重新解释量子力学的现象,并比较了它与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观点的差
别。同时,对当代多名顶级物理学家有关解释量子现象的哲学观点进行了剖析。通过这
一审视,本文作者认为,基于佛教哲学,我们完全可以在坚守因果律的前提下解释微观
世界的各种现象,同时,也发现了爱因斯坦、玻尔以及其他几名物理学家哲学观点中需
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可能对当今的前沿科学研究有重要的推动
作用。
关键词:佛教哲学、爱因斯坦、玻尔、量子力学、因果律、概率性、可知论、不可知论
1 引言
在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中,爱因斯坦和玻尔是两位最伟大的科学巨匠,他们都创... 阅读全帖 |
|
s******l 发帖数: 6898 |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bigfool (fool), 信区: Wisdom
标 题: 天主教与基督教的静观禅定 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25 16:16:58 2012, 美东)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831/18/110108_50189143.shtml
天主教静观与禅定
来 源:天主教沧州(献县)教区网站
第一章 天主教的静观
第一节 静观祈祷的重要性
二十世纪,西方伟大的灵修大师多玛斯•牟敦(Thomas Merton)最坚定的信念是
:现代人最迫切需要了解、实行宁静的祈祷。这是因为,近日社会崇尚科技进步,寻求
物质享受,讲究工作效率,人们常常被迫处于紧张的状态下。每天上班,走重复的路径
,坐同号公交车,做同样的工作;下班,回家前,又要赶赴数处应酬,这里聚会,那里
邀宴,最后回家,早已筋疲力竭,只愿坐在电视前听听歌、看看戏,让之调剂一下快垮
下来的身心。如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难免内心空虚,怅然若失。生活在这种状况下
的基督徒又怎能把持信仰,活出... 阅读全帖 |
|
b*****l 发帖数: 3821 | 1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831/18/110108_50189143.shtml
天主教静观与禅定
来 源:天主教沧州(献县)教区网站
第一章 天主教的静观
第一节 静观祈祷的重要性
二十世纪,西方伟大的灵修大师多玛斯•牟敦(Thomas Merton)最坚定的信念是
:现代人最迫切需要了解、实行宁静的祈祷。这是因为,近日社会崇尚科技进步,寻求
物质享受,讲究工作效率,人们常常被迫处于紧张的状态下。每天上班,走重复的路径
,坐同号公交车,做同样的工作;下班,回家前,又要赶赴数处应酬,这里聚会,那里
邀宴,最后回家,早已筋疲力竭,只愿坐在电视前听听歌、看看戏,让之调剂一下快垮
下来的身心。如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难免内心空虚,怅然若失。生活在这种状况下
的基督徒又怎能把持信仰,活出真我呢?圣巴西略(St. Basil the Great)说:“当
我们开启自我的心门时,透过此门,我们可以发现真我,同时也找到天主的临在。”7[
7] 心门只有在宁静中才能打开,当我们有规律性地,走进自己的内室,在宁静中通过
心门,我们才能发现... 阅读全帖 |
|
d*********d 发帖数: 192 | 18 基于佛教哲学来审视爱因斯坦与玻尔的争论
崔维成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无锡。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10月23日
摘要:爱因斯坦和玻尔关于对量子力学现象的解释的争论是20世纪物理学界的一个重大
事件,尽管目前的量子力学基本上是采用了玻尔的所谓“哥本哈根解释”,但仍有不少
人对于他放弃微观世界的因果律而感到不满意。本文基于佛教哲学来重新审视爱因斯坦
与玻尔的争论,简要介绍了他们争论的过程和本质以及佛教哲学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
上,用佛教哲学来重新解释量子力学的现象,并比较了它与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观点的差
别。同时,对当代多名顶级物理学家有关解释量子现象的哲学观点进行了剖析。通过这
一审视,本文作者认为,基于佛教哲学,我们完全可以在坚守因果律的前提下解释微观
世界的各种现象,同时,也发现了爱因斯坦、玻尔以及其他几名物理学家哲学观点中需
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可能对当今的前沿科学研究有重要的推动
作用。
关键词:佛教哲学、爱因斯坦、玻尔、量子力学、因果律、概率性、可知论、不可知论
1 引言
在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中,爱因斯坦和玻尔是两位最伟大的科学巨匠,他们都创... 阅读全帖 |
|
d*********d 发帖数: 192 | 19 基于佛教哲学来审视爱因斯坦与玻尔的争论
崔维成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无锡。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10月23日
摘要:爱因斯坦和玻尔关于对量子力学现象的解释的争论是20世纪物理学界的一个重大
事件,尽管目前的量子力学基本上是采用了玻尔的所谓“哥本哈根解释”,但仍有不少
人对于他放弃微观世界的因果律而感到不满意。本文基于佛教哲学来重新审视爱因斯坦
与玻尔的争论,简要介绍了他们争论的过程和本质以及佛教哲学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
上,用佛教哲学来重新解释量子力学的现象,并比较了它与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观点的差
别。同时,对当代多名顶级物理学家有关解释量子现象的哲学观点进行了剖析。通过这
一审视,本文作者认为,基于佛教哲学,我们完全可以在坚守因果律的前提下解释微观
世界的各种现象,同时,也发现了爱因斯坦、玻尔以及其他几名物理学家哲学观点中需
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可能对当今的前沿科学研究有重要的推动
作用。
关键词:佛教哲学、爱因斯坦、玻尔、量子力学、因果律、概率性、可知论、不可知论
1 引言
在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中,爱因斯坦和玻尔是两位最伟大的科学巨匠,他们都创... 阅读全帖 |
|
i*******e 发帖数: 50 | 20 阿赖耶识与修行
——摘自《自在之行——佛法正道论》(华夏出版社,2010年)
作为心体的第八阿赖耶识,在《阿含经》中已见提到。如唐译《本事经》 卷三、卷六
佛说“害阿赖耶”、“灭阿赖耶”;《增一阿含经﹒如来出现四德经》中佛说世间众生
爱、乐、欣、熹阿赖耶。此阿赖耶,释为着落处、依处、窟宅、家、藏,指被末那识执
为内在自我的深层心识或心体。
到部派佛学,对深层心识的探讨,成为重大理论问题之一,建立了“细意识”、“有分
心”、“根本识”、“一味蕴”、“穷生死蕴”、“果报识”、“实法我”、“胜义补
特伽罗”、“异熟果识”、“根本蕴”、“非即蕴非离蕴补特伽罗”等深层心识,以解
释仅用六识说难以说清的轮回主体和随眠(潜在的烦恼)等问题,实际上都是阿赖耶识
的“密意说”。但其说法较显粗糙,与诸法无我之佛法核心义较难调和,不足以圆满解
释心识及轮回现象,互相之间也争议不决。后来大乘唯识学依据《解深密经》、《阿毗
达磨大乘经》、《楞伽经》、《密严经》等,用第八阿赖耶识来代替部派佛学所立细意
识、有分心等,对此识作了精致的论述,建立了以阿赖耶识为本的阿赖耶识缘起论。
阿赖耶(梵ālaya),亦译阿梨耶、... 阅读全帖 |
|
O*********9 发帖数: 552 | 21 学佛最初之决定
凡人到歧途莫决的时候,是最痛苦的时候,一切疑怖恐慌,随之而起。忽有人指示
究竟,使勿入险道,则其人之感激诚不可名状。然又有人焉,已入险道而不自知,设有
人指示究竟,彼终不信。必亲到遇险时,无处问津,发生恐怖时,方为之指示,彼始信
入。然又有人焉,虽入险道,急求指示。虽有人指示其究竟,但多疑之劣性不除,转因
指示太易而生疑虑,常恐受欺,转而不信,指示亦终无益。此三等人,比比皆是,甚矣
度人之难也。是故世上迷人倍多,转辗自误,更以误人。此佛菩萨大悲心之所由启发欤?
佛说法四十九年,种种法门,一言以蔽之曰“为人决定”。惟菩萨每度人于未信入
之始,或勉强而行之,佛则度人于合机之时,不必徒劳白费,亦无丝毫得失成败之见,
随缘启之而已。
学佛伊始,人不独应求善知识为之决定,亦当自己一决定也。先问自己究为何事学
佛?曰为求究竟。问云何谓究竟?则曰世间一切一切,如苦乐事,如妻财子禄,终究不
实,过眼成空,昙花一现,终归生灭,痛苦竟无了期。如此有也苦,无也苦。若云一切
不要,又是落于断灭,佛所不许。若云一切都要,又是落于贪著,佛又不许。因此世间
愉乐,纵使十分满足,亦只暂时的空喜,不是究...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22 摩诃衍撰 (依据敦煌本辑校)
问曰:今看心除习气,出何经文?
谨答:准佛顶经云:一根既反源,六根成解脱。据金刚经及诸大乘经皆云:离一切
妄想习气,则名诸佛。所以令看心,除一切心想妄想习气。
问:所言大乘经者,何名大乘义?
答:楞伽经曰:缘有妄想,则见有大小乘,若无妄想,则离大小乘,无乘及乘者,
无有乘建立,我说为大乘。
第一问:或有人言,佛者无量多劫已来,无量(一九)功德,智聚圆备,然始成佛
;独离妄想,不得成佛。何以故?若只离(二〇)妄想得成佛者,亦不要说六波罗蜜,
十二部经,只合说令灭妄想,既若不如是说,于理相违。
答:一切众生,缘无量劫已来,常不离得三毒烦恼,无始心想习气妄想,所以流浪
生死,不得解脱。准诸法无行经上卷云:若一切法中,除却其心缘相不可得故,是人名
为已得度者。又金刚三昧经云:佛言一念心动,五蔭俱生,令彼众生,安坐心神,住金
刚地,既无一念。此如如之理,具一切法,又金光明经第二云:一切烦恼,究竟灭尽。
是故法如如,如如之智,摄一切佛法。又楞伽经第二云:但离心想妄想(二一)㈨则诸
佛如来法身不思(二二)议智慧,自然显现。又法身即顿现,示报身及以化身。又诸法
无行经:佛...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23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
亦名禅那理行诸诠集
唐圭峰山沙门宗密述
禅源诸诠集者,写录诸家所述,诠表禅门根源道理。文字句偈,集为一藏,以贻后代。
故都题此名也。禅是天竺之语,具云禅那,中华翻为思惟修,亦名静虑,皆定慧之通称
也。源者是一切众生本觉真性,亦名佛性,亦名心地,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称
为禅那。此性是禅之本源,故云禅源。亦名禅那理行者,此之本源是禅理,忘情契之是
禅行,故云理行。然今所集诸家述作,多谈禅理,少谈禅行,故且以禅源题之。今时有
但目真性为禅者,是不达理行之旨,又不辨华竺之音也。然亦非离真性别有禅体。但众
生迷真合尘,即名散乱。背尘合真,方名禅定。若直论本性,即非真非妄,无背无合,
无定无乱,谁言禅乎?况此真性非唯是禅门之源,亦是万法之源,故名法性。亦是众生
迷悟之源,故名如来藏藏识(出楞伽经)。亦是诸佛万德之源,故名佛性(涅槃等经)
。亦是菩萨万行之源,故名心地(梵网经心地法门品云,是诸佛之本源,是菩萨道之根
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万行不出六波罗蜜,禅门但是六中之一,当其第五,岂可
都目真性为一禅行哉?然禅定一行最为神妙,能发起性上无漏智慧,一切妙用,万德万
...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24 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
http://www.jzxh.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
2011-08-22 21:24:03 来源: 作者:黄念祖居士 评论:0 点击:38
今天我有机缘在华盛顿华府佛教会向大家汇报------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十分荣幸
。听起来这个题目好像生一引起,新奇一些。其实还都是我们常常说到的"放大光明",
"光明普照","拔苦与乐","离苦得乐"。这也就是佛法的基本,自觉觉他,自利利他。
......(黄念祖老居士一九八七年讲于美国华府佛教会,一九九一年整理成文)
光明与安乐,理体并妙用
世尊彻证理体,示佛知见
修德有功,性德方显
一生成办,圆顿法门:禅,密,净
禅宗
密宗
净土宗
(壹)光明与安乐,理体并妙
今天我有机缘在华盛顿华府佛教会向大家汇报——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十分荣幸
。听起来这个题目好像生一引起,新奇一些。其实还都是我们常常说到的‘放大光明’
,‘光明普照’,‘拔苦与乐’,‘离苦得乐’。这也就是佛法的基本,自觉觉他,自
利利他。由于光明,方消痴暗,垢障消除,才... 阅读全帖 |
|
i****n 发帖数: 5 | 25 凡人到歧途莫决的时候,是最痛苦的时候,一切疑怖恐慌,随之而起。忽有人指示
究竟,使勿入险道,则其人之感激诚不可名状。然又有人焉,已入险道而不 自知,设
有人指示究竟,彼终不信。必亲到遇险时,无处问津,发生恐怖时,方为之指示,彼始
信入。然又有人焉,虽入险道,急求指示。虽有人指示其究竟,但多 疑之劣性不除,
转因指示太易而生疑虑,常恐受欺,转而不信,指示亦终无益。此三等人,比比皆是,
甚矣度人之难也。是故世上迷人倍多,辗转自误,更以误人。 此佛菩萨大悲心之所由
启发欤?
佛说法四十九年,种种法门,一言以蔽之曰“为人决定”。惟菩萨每度人于未信入
之始,或勉强而行之,佛则度人于合机之时,不必徒劳白费,亦无丝毫得失成败之见,
随缘启之而已。
学佛伊始,人不独应求善知识为之决定,亦当自己一决定也。先问自己究为何事学
佛?曰为求究竟。问云何谓究竟?则曰世间一切一切,如苦乐事,如妻财 子禄,终究
不实,过眼成空,昙花一现,终归生灭,痛苦竟无了期。如此有也苦,无也苦。若云一
切不要,又是落于断灭,佛所不许。若云一切都要,又是落于贪 著,佛又不许。因此
世间愉乐,纵使十分满足,亦... 阅读全帖 |
|
i*******e 发帖数: 50 | 26 佛教中有“真谛”、“俗谛”的义理,“谛”就是真理的意思。真谛明空,俗谛明有,
真俗不二是圣谛第一义。这是教家穷玄极妙处。教家在精研教理时,把教分为五类。一
是小乘,二是大乘。大乘又分始、终、顿、圆四教,合共五教。小乘为有义,有法可修
,有道可成,有涅槃可证;大乘始教,从有入空,为大乘渐次教之开始,明一切皆空,
但未显一切众生悉具佛性之义;大乘终教为渐次教之终了,说真如缘起之理,倡一切皆
成佛者,明非空非有之义;大乘顿教,以顿彻理性,当下明心为教,乃即空即有义;大
乘圆教俱赅一切,圆融具德,乃非空而非有,非有而非空义,即“说有之时,纤毫不立
,说空之时,周遍法界”也。教家持论教义,先讲真谛、俗谛,就是先明空、有之义。
最后才讲第一义谛,那是最高的——空亦不可得,有亦不可得,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的
上乘义理。因此是教家最高原则。这是公案中梁武帝问达摩大师的问话,集结者就拿它
作为本公案的题目。
达摩祖师到中国来,第一个就是去看梁武帝。梁武帝是我们中国信佛的第一个皇帝
,他是萧何的第二十五世孙(萧何是汉高祖刘邦的丞相),名字叫萧衍,他度很多人出
家为僧,建塔、造寺、塑像装金,自己还披袈裟上座讲... 阅读全帖 |
|
W**N 发帖数: 1037 | 27 http://www.guoxue.com/discord/yzw/ljzd.htm
临济宗的门庭施设及其现代诠释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杨曾文
一、临济禅法概述
在禅门五宗中,临济宗流传时间长,影响大,与临济宗创立者义玄的禅法思想有
密切关系。那么,义玄的禅法思想有些什么主要特色呢?概略地说,义玄要求弟子和信
徒首先必须建立对佛法、解脱和修行的“真正见解”;确立“自信”,相信自己“本心
”与佛、祖无别,无需向外求佛求祖,寻求解脱成佛;主张修行不离日常生活。
(一)义玄要求弟子和信徒首先必须建立“真正见解”
《临济录》的主体部分就是临济“示众”说法的语录。据此,义玄教诲徒众时一再
要求他们建立“真正见解”。《临济录》(以下凡引《临济录》,不再注明)载:
今时学佛法者,且要求真正见解。若得真正见解,生死不染,去住自由,不要求殊
胜,殊胜自至。
道流,切要求取真正见解,向天下横行,免被这一般精魅惑乱。
夫出家者,须辨得平常真正见解,辨佛辨魔,辨真辨伪,辨凡辨圣。若如是辨得,...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566 | 28 问:世间法讲劝人爱惜字纸,将废纸烧毁,然世间贫苦人专收废纸卖给制纸厂,稍图微
利,并且废纸,一举有两得,前后哪一种最好?(衡钰)
答:残废佛经,不能修补者,可采前法:普通字纸,可采后法。
问:敝人幼年无知,傲慢不听母诲,反出污言恶骂双亲,现已年长,自知不孝,有无量
无边之罪过,欲求忏悔,双亲已隔世远矣。悔之不及,心中十分惭愧和悲哀,未知如何
能报答亲恩?如何忏其罪?(潘玉泉)
答:每日定时诵阿弥陀经一卷,念弥陀圣号几百声,或几千声,以此功德,回向双亲,
往生极乐,此是真实之报恩,彻底之忏悔,追远者要不懈,事死者如事生,果能如是,
古人丁兰又不能专美于前矣。
问:晚一入睡,即梦幻潮涌,甚至入睡前,而梦幻已起,可说无时不梦,但晚询及他人
,都说是间有,难道独我常有,到底是间有是常有,其对心理或生理有何关系,有何方
法克制?(章普明)
答:梦境纷纭,系杂念过多,精神不能专一所致,若身体四大不调,亦能多梦。
问:常闻定业不可解,然则杀人者人定杀之,佛法所讲念佛,可以消灾免难,亦可离苦
得乐,甚至解脱证果,那么杀人的罪业,消到什么地方呢?(詹金枝)
答: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此是原则,如会佛法,则...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29 第12章 曹洞法系(下)——元明清时期
一、福裕少林系传承
在为时不满百年的元代,中国佛教禅宗在南方的传承多为临济宗等的法脉,而曹
洞宗则多在北方弘扬,其中又以报恩行秀禅师(系雪岩如满师法嗣,为曹洞宗第十五世
)的法嗣雪庭福裕、华严至温、林泉从伦诸禅师以及俗家弟子耶律楚材、李之能居士等
为代表,尤以福裕在嵩山少林寺传承的一系为突出。
(一)嵩山少林寺系
福裕禅师(1203-1275),字好问,号雪庭,太原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
)张氏子。自幼陪颖,五岁解悟《论语》,日了千言。九岁入学,读书一目十行,于乡
邻之中有“圣小儿”之佳誉,少时遭乱丧家,得道逢和尚劝导,于宋嘉定十七年(12
25)至仙岩投古佛和尚薙发脱俗,次年受具足戒。在古佛和尚处从学七年后,转投燕
京(今北京)行秀禅师,随侍十年,严受钳锤,精修猛进,久得印可,列为曹洞宗第十
六世。此后,应请主法于燕京奉福寺,时值金元交战,嵩山(今属河南省登封市境)少
林寺因战火波及,毁损严重,福裕禅师奉朝廷之命入主少林祖道庭,目睹殿堂荒芜破败
之状,发心重振。数年后,少林寺面貌一新。福裕... 阅读全帖 |
|
E*********g 发帖数: 185 | 30 今天中午有个出家师父,说到“临终不能往生”的问题,实际这是现行习气的一种自我
认知,这个认知是千差万别的,我们来具体看一看:
(一) 临终不能往生
因为“临终不能往生”的教育已经到极致了,基本上若用我们自己的意识,我们就会挖
这个坑、培养这个坑,找充分的理由就是为了证明自己临终不能往生、他人临终不能往
生,十分不可思议!
这是为什么呢?——其现行的作用,又称为“种子”的作用,或说现行的抉择。他不断
地抉择,就会相续抉择临终不生这个事实。我经常会碰到出家师父和居士说,某某某念
了几十年佛了,他临终根本就没法说是往生了,又痛苦又挣扎又喊又叫的。这类人一生
就在培养“不能往生”这个习气种子,或者说他就掘这个坑。
你说“谁愿意培养这个种子呢?”不,他一张嘴一定是说不能往生,他没有第二个概念
,所以就会增加这个东西。实际这就是种子与意识的作用,他自己的意识不断在培养,
肯定是妄想在掘这个坑,用妄想不断地加深妄想。
他第一个种子种下的是“不能往生”,那他就收集所有不能往生的证据,培养、收集…
…。虽然在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但“临终不能往生”的种子在起作用,说哎呀你看
,我心又烦了,我习气这么重,...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570 | 31 第二十二章 云在青天
马祖和石头的学生们在江(西)湖(南)密切往来,有些法嗣关系变得十分复杂,甚至
引发后世争议,也有人把他们都统统称为“江湖禅”。
我们绝不参与这种讨论,因为这与我们掌握宗门精髓和修行要诀毫无关系。再说,当年
马祖和石头两大宗师高风亮节,一心只为众生见性解脱,一致开展联合培养人才工作,
并不在乎门庭归属关系。所以我们还是按照灯录通用的法脉关系来叙述。
正如马祖门下有“三大士”(江西百丈、安徽南泉、江西智藏)一样,石头门下也有三
员大将,即湖南药山(751-834)、湖北道悟(748-807)、河南天然(739-824)。
近一千五百年的中华禅宗历史,法脉最为流远的是马祖门下百丈的子孙(临济宗)和石
头门下药山的子孙(曹洞宗)。药山和百丈这两位一等一的高手,虽然年龄相差三个年
代,嗣法不同,但是同出一位启蒙老师,同在一位宗师言下开悟。
石头大师的学生们当中,药山惟俨禅师相对最为年轻,但是出世成就最大,子孙最为兴
旺,法脉最为久远。
01.大丈夫当离法自净
惟俨751年出生,山西新绛人。
十七岁那年,少年惟俨从山西南越大庾岭,跟着广东潮州西山慧照禅师出家。
还记得百丈大师...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566 | 32 (三)慧。就是般若。般若就是没有法翻译了。在华文中没有一个适当的名词来翻译般
若,所以没有翻。有时勉强用“大智慧”以别于常用的智慧。在三无漏学与六度中,般
若都是最重要的。教中常说,前五度如盲,般若如目。这就是说单修前五度的每一度,
若没有融会般若,那么修者就同瞎子一样,你的修行就是盲修瞎练。纵然是善事能得福
报,但如仰箭射虚空,福尽,箭还是坠落到地面。般若是什么?勉强来说,那就是能显
清本有心体,消除妄想执着的心力。参证《法华经》,也可以说:是你能了悟佛的知见
而证入佛的知见的智慧。《法华经》十方如来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兴于世。佛为什么到
世间来?唯独为这样一件大事因缘才来。什么事呢?就是要开佛知见,示佛知见。给众
生开示佛是什么知什么见。释尊悟道的头一句话就是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一切众生
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这话要是佛不说谁能知道!所以佛就为这个大事因缘来的,然后
众生就依止佛的知见,放弃自己的知见。我们都是众生知见,就是情见,都是从情出发
的,也就是妄见。所以要去掉我们的知见,转换成佛的知见。那要靠什么?就要靠般若
嘛!但般若不是我们情见所能达到的。佛当时就说,众生的妄心像太末虫...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570 | 33 第十章 渐入佳境
在六祖后期弟子当中,除了神会禅师以外,还有本净禅师和慧忠国师颇多建树。
本净禅师在大内宫庭舌战群儒,可以看作是对神会推广南宗顿法的一种响应;而慧
忠入主国师,则从某种意义上标志着南宗顿法完全进入帝国政治文化中心。
宗门,开始进入“凡言禅,皆本曹溪”的时代。
同时,江东牛头宗禅师说法日益融入唐诗的风格,以优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本地风
光,对后世禅风产生深远的影响。
01 宗门舌战群儒第一人
本净667年出生,山西运城新绛县人,幼年出家,六祖得法弟子之一。
大家还记得三祖僧璨经常在皖公山与司空山云游吗?本净禅师就在太湖县司空山无
相寺弘法。
公元744年正月十五元宵节,78岁高龄的本净禅师应诏到京,与当时名僧硕学阐扬
佛理,由此拉开一场精彩绝伦的高层次辩论赛的帷幕。这个皇帝老儿居然这样过节,不
搞元宵娱乐晚会,举行佛学辩论大赛,想不到吧?
第一位辩手名叫远禅师,可能有点自恃甚高,率先出列,大声问:“只如禅师所见
,以何为道?”
答:“无心是道。”
问:“道因心有,何得言无心是道?”
答...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570 | 34 第十章 渐入佳境
在六祖后期弟子当中,除了神会禅师以外,还有本净禅师和慧忠国师颇多建树。
本净禅师在大内宫庭舌战群儒,可以看作是对神会推广南宗顿法的一种响应;而慧
忠入主国师,则从某种意义上标志着南宗顿法完全进入帝国政治文化中心。
宗门,开始进入“凡言禅,皆本曹溪”的时代。
同时,江东牛头宗禅师说法日益融入唐诗的风格,以优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本地风
光,对后世禅风产生深远的影响。
01 宗门舌战群儒第一人
本净667年出生,山西运城新绛县人,幼年出家,六祖得法弟子之一。
大家还记得三祖僧璨经常在皖公山与司空山云游吗?本净禅师就在太湖县司空山无
相寺弘法。
公元744年正月十五元宵节,78岁高龄的本净禅师应诏到京,与当时名僧硕学阐扬
佛理,由此拉开一场精彩绝伦的高层次辩论赛的帷幕。这个皇帝老儿居然这样过节,不
搞元宵娱乐晚会,举行佛学辩论大赛,想不到吧?
第一位辩手名叫远禅师,可能有点自恃甚高,率先出列,大声问:“只如禅师所见
,以何为道?”
答:“无心是道。”
问:“道因心有,何得言无心是道?”
答...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35 第11章 曹洞法系(上)——唐宋时期
一、三代催生
从中国禅宗在精神文化领域举世公认的特行独立品格而言,可以把曹洞宗与其它
几个宗派,称作“思想界的贵族”(真正的思想者)。这个“思想界的贵族”之所以能
够成立,因缘当然不一而足,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以石头希迁、药山惟俨和云岩昙
晟为代表的三代禅者,代代相续,直接地培育、养成了曹洞宗的思想来源和宗风底蕴,
曹洞宗就是以上三代禅思想家一以贯之培养催生的结晶。
在曹洞宗正式创立前夕,即公元九世纪下半叶(以良价和本寂二位创立者活动年代
计)之前,中国佛教刚完成了一场前无古人的深刻革命——就是禅宗“南宗”的兴起和
发展,这场革新运动,由慧能肇其端,当属确凿无疑,但是,严格地说来,“南宗”在
历史上争取到其主流地位,特别是在思想义理上完善成熟、得以巩固其根基,却是在慧
能之后,亦即由公元八世纪初叶开始的百余年间——这段艰苦卓绝又精彩纷呈的历程,
为时一百五十年左右,胡适之曾这样描摹过这一段激动人心的历史:“从公元700年
至850年,在这一百多年中,包括盛唐和中唐、是禅宗极盛的时期,这在中国佛教中
是一... 阅读全帖 |
|
w****w 发帖数: 14828 | 36 北大人是香港對北京政府的諧稱。不是大聲就有理的,但北大人很喜歡這種居高臨下指
點江山的調調。閣下頗得北大人真傳呢。
首先呢,辯論講理據講事實,於論據於論點均是如此。例如,我就沒講過"中國法律依
個人意志隨便更改"這句話,或表達過類似意思。我講的是中國法律包括憲法都經常改
,以反駁你所說中國剛性法律極難改的論點。
講太多沒用,現實就是1949~2013,中國先後有4部憲法,分別是1954,1975,1978,
1982,如果加上1949作為臨時憲法存在的中國政治協商共同綱領,一共五部憲法,再加
上1988,1993和1999的三個修正案。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短短64年,對憲法
和憲法性文件作出大改5次,小改3次,平均8年改一次。這個頻率,啊哈!
真的不用解釋太多中國國情,什麼明的,暗的。中國歷史教科書不講述香港社會發展史
,但香港中英文學校都有中國歷史科。而且是會考科目,已經開設了幾十年。從滿清統
治時期的廣東人,日本侵華後南下商人難民,1949後撤退的國民政府官商,上海富商,
1970年代因饑荒和文革逃港人群,1980年代開放後來港及回港人士,以及1997後來港人
士,80前出...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348 | 37 至道本乎一心。心法本乎无住。无住心体。灵知不昧。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该摄内外
。能深能广。非有非空。不生不灭。无终无始。求之而不得弃之而不离。迷现量则惑苦
纷然。悟真性则空明廓彻。虽即心即佛。惟证者方知。然有证有知。则慧日沉没于有地
。若无照无悟。则昏云掩蔽于空门。若一念不生。则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
直造心源。无智无得。不取不舍。无对无修。然迷悟更依。真妄相待。若求真弃妄。犹
弃影劳形。若体妄即真。犹处阴影灭。若无心忘照。则万虑都捐。若任运寂知。则众行
爰起。放旷任其去住。静鉴觉其源流。语默不失玄微。动静未离法界。言止则双忘知寂
。论观则双照寂知。语证则不可示人。说理则非证不了。是以悟寂无寂。真知无知。以
知寂不二之一心。契空有双融之中道。无住无著。莫摄莫收。是非两忘。能所双绝。斯
绝亦寂。则般若现前。般若非心外新生。智性乃本来具足。然本寂不能自现。实由般若
之功。般若之与智性。翻覆相成。本智之与始修。实无两体。双亡证入。则妙觉圆明。
始末该融。则因果交彻。心心作佛。无一心而非佛心。处处成道。无一尘而非佛国。故
真妄物我。举一全收。心佛众生。浑然齐致。是知迷则人随于法。法法万 |
|
发帖数: 1 | 38 前言
浴佛节是我们佛教很殊胜的一个日子,是 释迦如来为令后世学人能快速累积求证
无上菩提的广大福德,故而施设此浴佛的方便法门,教导众生应该以此浴佛的功德来供
养如来,当然这也是佛弟子们所应当修行的功德之一。在《浴佛功德经》中 如来教导
众生,于后世以灌沐佛像的方式来供养 如来,修集福德;由于 世尊降生人间之时,有
二龙王以清净水(注1)从天而降灌浴悉达多太子身,后世佛弟子遂于每年4月8日佛陀
诞生之日灌沐悉达多太子身像,以此忆念 如来的殊胜功德,及感念 如来示现人间教化
众生的无边恩德。由此浴佛的功德可以使众生现世受富贵、得安乐、无病延年;所求诸
事,皆得顺遂;亲友眷属,都能得到安隐;永远不会生在八难(注2)之处,常得修学
佛法,永离种种苦本;亦可不再生为女人之身,速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注3)。 经中
,如来还教导大家,应当如何起造佛像及安奉舍利塔,即使只是在小小的有如枣子般大
小的舍利塔中,安置犹如芥子般细小的佛舍利都可以(注4)。
由经中 佛陀所教导有关建造佛像的开示来看,佛陀的目的并不是要后世弟子们建
造如何昂贵精美的佛像,而是应该“随己力能,至诚殷重”,见像如见...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570 | 39 第三章 禅法南下
二祖慧可大师出生于公元487年,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人。
慧可年轻时博览群书,精通教义,善谈玄理,32岁到洛阳香山修定静虑八年,后
来闻名前往少林寺参礼达磨大师。
慧可问:“诸佛法印,可得闻乎?”如果可以听闻,那也只是知见而已。
达磨答:“诸佛法印,匪(非)从人得。”自心本来具足一切,何苦向外驰求?
慧可听了很茫然,便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达磨深知慧可的命根所在,直下一刀:“将心来,与汝安。”
慧可一下子摸不着鼻孔,沉吟好久:“觅心了不可得。”
达磨顺势拔起他的病根,说:“我与汝安心竟。”
慧可禅师当即有所省悟。
01 第二代祖师
《慧可传》记载,慧可亲近达磨“从学六载,精究一乘”。达磨“密以方便开发
,顿令其心直入法界”。换言之,经过五六年时间的参究和锤炼,慧可才真正大悟彻悟
。达磨这才放心地交代后事:“昔如来以正法眼付迦叶大士,展转嘱累,而至于我。我
今付汝,汝当护持。并授汝袈裟,以为法信。”
这时,慧可大师年过半百,担荷起达...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570 | 40 第三章 禅法南下
二祖慧可大师出生于公元487年,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人。
慧可年轻时博览群书,精通教义,善谈玄理,32岁到洛阳香山修定静虑八年,后
来闻名前往少林寺参礼达磨大师。
慧可问:“诸佛法印,可得闻乎?”如果可以听闻,那也只是知见而已。
达磨答:“诸佛法印,匪(非)从人得。”自心本来具足一切,何苦向外驰求?
慧可听了很茫然,便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达磨深知慧可的命根所在,直下一刀:“将心来,与汝安。”
慧可一下子摸不着鼻孔,沉吟好久:“觅心了不可得。”
达磨顺势拔起他的病根,说:“我与汝安心竟。”
慧可禅师当即有所省悟。
01 第二代祖师
《慧可传》记载,慧可亲近达磨“从学六载,精究一乘”。达磨“密以方便开发
,顿令其心直入法界”。换言之,经过五六年时间的参究和锤炼,慧可才真正大悟彻悟
。达磨这才放心地交代后事:“昔如来以正法眼付迦叶大士,展转嘱累,而至于我。我
今付汝,汝当护持。并授汝袈裟,以为法信。”
这时,慧可大师年过半百,担荷起达... 阅读全帖 |
|
z*******a 发帖数: 57 | 41 智海浪花
索达吉堪布 著
浪子回头
记得圆堪初次来见我时,他的泪水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簌簌落下。我安慰他道:“怎
么了?你哭什么?”他呜咽地说:“上师,我骑摩托车,历时十三天,行程二千五百六
十公里来到这里,就是想剃度出家,请上师摄受我。”
如今的圆堪已是个沙弥了,印象当中,他从受沙弥戒后就有好长时间没来找过我了。想
当初,他那么迫切地要求出家,如今他对佛法的信心又变得怎样了呢?刚好有一天我在
路上碰到了他,趁此机会,我便问起他出家的一些情况,话题一打开,他就讲了很多很
多,从他的人生经历一直谈到后来的学佛历程……
首先,我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只不过由于姐姐的关系,我曾到山西省委党校
进修过三年的经济管理学,这才算是有了一个大专文凭。
提起出家学佛,也许有人会问:“你生活不如意吗?你失恋了吗?要不就是受到了什么
打击?”其实我的出家并非是由于生活所迫,实际上,我自有我的人生轨迹,我自有自
己对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的认识。
出家之前,我曾有过一个温暖的家,妻子贤慧美丽,女儿也乖巧可爱。生活中,虽免不
了为一些小事同妻子吵吵闹闹,但习惯之后反而觉得那是一种生活情趣。七岁的女儿...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42 从去年底至今年4月份,广西某高校相思湖校区女生宿舍的围墙外,多次出现一名男子对着女生们不有雅举动。而这一男子,也被网传为“恶心男”。目前,警方经过多方排查,已将该男子抓获。而这名男子经济条件较好,自称因为压力过大“如犯毒瘾”一样,才会做出如此不可思议的事情。
网传:
高校女生宿舍
外惊现“恶心男”
去年11月16日,新浪微博上出现了这样一条微博。微博中称,一名男子白天驾车来到位于南宁市相思湖新区的广西某高校女生宿舍旁,公然对着宿舍楼内的女生有不雅之举。同时,还传有照片。
而在今年3月份,又出现了一名这样的男子,同样其行为被拍下来。不过,这张照片中的男子驾驶一辆灰色的日产轿车。轿车停在女生宿舍围墙外,但是车门大开,车内男子的不雅行为隐约可见。
今年4月,这名男子再次出现。4月18日,网友“麒麟臂少妇”在时空网发帖称:“学校这么神圣的地方,就没有个部门来管管?大家要是见到这样的变态行为,一定要记得报警……”
排查:
经济条件不错
心理压力很大
今年3月初,广西某高校相思湖校区所在地的辖区派出所——南宁市公安局心圩派出所接到了女生们的报警。接到报警后,民警立即展开了调查。
一开始,民警调取了... 阅读全帖 |
|
e*u 发帖数: 10016 | 43 http://zh.wikipedia.org/zh/%E7%8E%8B%E5%AE%89%E7%9F%B3
王安石本以「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銳行變法,但因性格、運氣、
舊黨及富豪反對和用人不當,導致變法失敗,其人亦被舊黨標上「变乱祖宗法度,祸国
殃民」,所促成的黨爭更加速了北宋亡国。宋高宗为开脱父兄的历史罪责,以靖康元年
以来士大夫们的议论,把“国事失图”由蔡京上溯至王安石。绍兴四年五月宋高宗诏命
重修《神宗实录》以否定王安石变法为基调,这一定谳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王安
石作为北宋亡国元凶的论调,经宋国史至元人修《宋史》所承袭,成为封建时代官方定
论。
南宋以后,王安石变法总体上是被否定的,但对王安石的部分新法措施则有不同程度的
肯定看法。在诸新法措施中,尤以科举改革、免役法、保甲法、保马法得到较多的肯定。
持肯定者在南宋有陆九渊,元朝有吴澄、虞集,明朝有陈汝錡、章衮,入清后有颜元、
李绂、蔡上翔、杨希闵、龚自珍、陆心源等。王夫之认为王安石的“三不足”之说是“
祸天下而得罪于名教”[9]。如蔡上翔以為“荆公之时,国家全盛,熙河之捷,扩地数
千里,开国百年以来所未... 阅读全帖 |
|
c****e 发帖数: 1628 | 44 发表于 2005-10-15 22:34 只看该作者
信誉 83 / 粟米 795 / 恶评 0 / 不满 3 / 帖子 12362 / 精华 5 / 在线 738 小时 /
注册 2004-2-13
1、 印刷历史悠久 规模宏大
概括地说,中国的雕版印刷(block printing)比欧洲约早七百余年,活
字印刷术(typography)比德国谷登堡约早四百余年。中国雕版印刷起源于隋代的记载
,有明人陆深《河汾燕闲录》所记“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十二月八日,敕废像遗经,悉令
雕造”。唐代的雕版印刷现存实物最早的,大概是1966年韩国东南庆州佛国寺释迦塔石
塔内发现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此经也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木板印刷品,七○四至
七五一年间刊行的,比题为“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阶为二亲敬造善施”,即印于八六
八年著名的《金刚经》早约一百多年。比日本宝龟本(770年)百万塔《无垢净光根本
陀罗尼经》等也早几十年。[1] 文献记载如长庆四年(824年)诗人元稹为白居易《长
庆集》作序,讲到扬州、越州有人将白居易及自己的诗“缮写模勒”出售,“模勒”
即刊刻。不过... 阅读全帖 |
|
c****e 发帖数: 1628 | 45 发表于 2005-10-15 22:34 只看该作者
信誉 83 / 粟米 795 / 恶评 0 / 不满 3 / 帖子 12362 / 精华 5 / 在线 738 小时 /
注册 2004-2-13
1、 印刷历史悠久 规模宏大
概括地说,中国的雕版印刷(block printing)比欧洲约早七百余年,活
字印刷术(typography)比德国谷登堡约早四百余年。中国雕版印刷起源于隋代的记载
,有明人陆深《河汾燕闲录》所记“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十二月八日,敕废像遗经,悉令
雕造”。唐代的雕版印刷现存实物最早的,大概是1966年韩国东南庆州佛国寺释迦塔石
塔内发现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此经也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木板印刷品,七○四至
七五一年间刊行的,比题为“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阶为二亲敬造善施”,即印于八六
八年著名的《金刚经》早约一百多年。比日本宝龟本(770年)百万塔《无垢净光根本
陀罗尼经》等也早几十年。[1] 文献记载如长庆四年(824年)诗人元稹为白居易《长
庆集》作序,讲到扬州、越州有人将白居易及自己的诗“缮写模勒”出售,“模勒”
即刊刻。不过... 阅读全帖 |
|
n*****1 发帖数: 25 | 46 读坛经让人真感到人人皆有佛性,坛经是慧能的传记,思想录,一部凡人成真的记录。
六祖固然是天
生佛种,读坛经关于他的故事常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感。他的后辈中人能被点透悟
道已经不错,
他是不教自会。不过,七祖神会大师是个能干的人,弘扬他的领悟,与北宗大辩论,胜
出。编撰坛
经,真是功不可磨。当然,也顺带自吹了一下,在慧能宣布将要圆寂时,有一个小和尚
异常镇静,连
慧能都不得不感叹这人不简单。他就是神会。
另外,唐时国力强大,人才辈出。坛经中的那位一宿觉被认为是和慧能不相上下,甚至
在其上。可惜
没有开宗立派。
慧能在坛经中预测了很多事,包括在未来真正的懂法之人会隐居于深山老林。真想到广
东韶关去拜一
下他的真身。历时一千多年无损,让人想着都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
|
S*******s 发帖数: 13043 | 47 这也太过时了吧。现在已经是36届了
第36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生创新项目】获奖名单-未入终评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标题 学科分类 项目类型 竞赛组别 项目成员 成员年级 学校名称
指导教师 区县 辅导机构 "获奖
等级"
1 SO162048 素质教育背景下基础书法教育现状研究 行为与社会科学 个人项目 初中组
聂楚瑄 初三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 李 昆 赵 彧 王本喆 东城区 二等奖
2 EV162015 不同园林型植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生长动态比较 环境科学 个人项目
初中组 耿 畅 初三 北京市第一中学 李 霞 王 彪 东城区 二等奖
3 EV163038 人造沸石对NH4+的吸附特征研究 环境科学 个人项目 高中组 王光普 高
二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 陈晓玲 黄占斌 陈 浣 东城区 北京市东城区崇文青少年科技馆
,中国矿业大学 二等奖
4 ME162005 关于常用品牌洗涤灵的致突变性的初步探讨 医学与健康学 个人项目 初中
组 高子涵 初二 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 路 静 许建宁 东城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等奖
5 ME163009 UCHL-1在... 阅读全帖 |
|
o******t 发帖数: 4384 | 48 ☆─────────────────────────────────────☆
evence (IV) 于 (Sat May 7 15:25:46 2011, 美东) 提到:
唐朝劈腿天王元稹
——史实出自:《旧唐书?元稹传》、《云溪友议》、《尧山堂外纪》以及《牧竖闲谈》
写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人,不是痴情种子,而是衣冠禽兽。所以
看男人,他说什么写什么请无视,看他做什么更实在。
有一个词可以让八卦爱好者瞬间振奋。让我们鼓掌欢迎这个词出场:劈腿。它有个别名
,叫脚踏两只船。伊能静劈腿事件被炒了几周还能持续霸占娱乐头条,这事要是被古人
知道,要笑掉好多假牙。原因很简单,每个朝代都有大批劈腿达人,功力之深厚,造诣
之精湛,超乎现代人想象。尤其是唐朝劈腿天王元稹,他的事迹随便晒一晒,就能让成
龙、周星驰、周杰伦等当今娱乐圈劈腿高手自卑得想哭。
凭什么元稹这么牛?他最厉害的一点,在于写了那首感动万千痴男怨女的情诗:曾经沧
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99%的当代人都因此
下了结论:大诗人元稹一定是旷世痴情种子,坚贞不渝——以痴情著称的... 阅读全帖 |
|
p*******e 发帖数: 524 | 49 祖曰:“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
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
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汝今
已得,更无阙少,与佛何殊?更无别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
瞋,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
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