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斗拱
1 2 3 4 5 6 下页 末页 (共6页)

发帖数: 1
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古建筑斗拱能扛10级地震
独乐寺不倒的奥秘就在于独乐寺的斗拱结构建筑。古代斗拱结构是受力非常合理的木结
构,那是匠人非常有智慧的发明之一。
独乐寺观音阁全部采用了复杂的斗拱结构,由上万个榫卯相互咬合,把数以千计的梁、
枋、柱、檩、椽构造成一个严实的整体。仅接榫部位的斗拱,就因位置、功能、作用的
不同,多达24种。斗拱在整个建筑中是最结实的部分,它相当于现代抗震的圈梁,又具
有柔性,斗拱之间的榫铆能够变形,吸收很多能量,因而抗震。
q******s
发帖数: 7469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古建筑斗拱能扛10级地震
不要意淫了。中国古建筑斗拱成熟是明代。古建筑不用钉子,所以有伸缩功能,自然抗
地震功能好点。但也不牢,用斗拱的房子塌掉的比例绝对大。
k**u
发帖数: 10502
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古建筑斗拱能扛10级地震
好吧,那我就说说你的开题帖子。
“中国古建筑斗拱能扛十级地震”完全是个外行的说法。
首先建筑受到多大的地震荷载,由地面加速度及频率决定,和地震的里氏震级没有直接
的关系,那个视频到底使用了什么样的参数没有交代,完全是糊弄观众的,当然他们知
道一般的观众不可能懂什么地面加速度和烈度,也就只好用地震强度来替代了。
其次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抗震性能还不错,是因为很多的原因:
1.木头这种材料本身抗压抗拉性能都还可以
2.结构本身是框架(严格来说更接近于排架)结构所以其节点(斗拱为其重要的节点,
除此之外还有柱础、屋架等)可以容纳较大的变形(水平、垂直及扭动),
3. 留存的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多数平面规整、整体上比较稳定(高宽比例较小重心较低
),地震时受力均匀也比较小,在材料和结构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4. 相当多的古建筑有厚重的砖墙,结构上它们并非填充墙,而是起到了剪力墙,提高
了墙体方向的刚度以抵抗侧向地震荷载的作用。
这些解释,中国古代的工匠其实并没有什么很好的理解,只是在长期大量的实践中慢慢
摸索出了一些模糊的经验。从现代力学的角度来看,中国古建筑在材料和结构上的水平
是比较低下的,当然这个...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斗拱扭臂了
某团队造了一栋房子,把故宫的一个房子缩小了四倍, 房顶下放了几个斗拱, 抗住了
十级地震。
m*****n
发帖数: 3575
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古建筑斗拱能扛10级地震
你又是从保洁那里听来的?
越南人,哈哈,原来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能独立发展斗拱技术?
山西的应县木塔,了解一下?
m*****n
发帖数: 3575
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古建筑斗拱能扛10级地震
“但也不牢,用斗拱的房子塌掉的比例绝对大”
——这是你的意淫吧?依据在哪里?
q******s
发帖数: 7469
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古建筑斗拱能扛10级地震
你懂个屁。我本科辅修的建筑和艺术史。中国古建筑,造了一半就塌掉的史书记载就很
多,而建筑的规模和西方建筑根本不能比。很多都是在上屋顶时塌掉的。脑残的建筑设计
,房子3米高,大庑殿屋顶6米高,自辽之后屋顶越修越高越重,摇两下不塌就奇怪了


: “但也不牢,用斗拱的房子塌掉的比例绝对大”

: ——这是你的意淫吧?依据在哪里?

f***y
发帖数: 4447
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古建筑斗拱能扛10级地震
尼玛逼。斗拱是中国建筑

发帖数: 1
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古建筑斗拱能扛10级地震
山西应县木塔(958年)
位于山西应县佛宫寺内的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一座木
构塔式建筑。
一路走来,应县木塔遭受强地震袭击可说是无计其数,仅烈度在5度以上的地震就有十
几次,依然完好。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有众多古建专家针对应县木塔不倒之谜展开探索和研究。他们发
现,木塔之所以具有如此强的抗震能力,归因于其独特的木结构设计。
木塔除了石头基础外,全部用松木和榆木建造,而且构架中所有的关节点都是榫卯结合
,具有一定的柔性;木塔从外表看是五层六檐,但每层都设有一暗层,明五暗四,实际
是九层,明层通过柱、斗拱、梁枋的连接形成一个柔性层,各暗层则在内柱之间和内外
角柱之间加设多种斜撑梁,加强了塔的结构刚度。这样刚柔并济,能有效抵御地震和炮
弹的破坏力
M******8
发帖数: 10589
1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古建筑斗拱能扛10级地震
使用斗拱的建筑好比木制家具,被地震抖散架自然不容易。
有一利必有一弊,就是防火很成问题,越大的建筑越危险。
山西应县木塔是个奇迹,因为辽代在建塔时,无意中设置了避雷针——青铜塔刹和固定
它的铁链铁桩。
故宫被雷击过无数次,太和殿最近一次被火烧,是在1896年。
沈阳的北陵一座大殿,60年代还被雷击烧毁。
d**********i
发帖数: 524
1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古建筑斗拱能扛10级地震
斗拱其实不太优化,有点冗余设计的。作用当然是有,其实可以再简化一点说不定结构
更好一些

:vhttp://www.youtube.com/v/w78Yb_aotH0
d**********i
发帖数: 524
1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古建筑斗拱能扛10级地震
斗拱其实不太优化,有点冗余设计的。作用当然是有,其实可以再简化一点说不定结构
更好一些

:vhttp://www.youtube.com/v/w78Yb_aotH0

发帖数: 1
1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古建筑斗拱能扛10级地震
斗拱算是中国古代一个建筑特点吧 肯定比横竖梁直接搭上受力平均 横梁见距离可有限
伸缩
但是能抗十级地震? 这点你想多了 你就看明清建筑头重脚轻大帽沿的建筑风格 看一
眼就知道不可能
C*****H
发帖数: 7927
14
☆─────────────────────────────────────☆
dy333 (zeicocococo) 于 (Sat May 18 13:35:11 2013, 美东) 提到:
看到一种说法,是因为中国古代金属锻造技术远远优于西方。木匠需要的工具比石匠高
级。中式的榫卯结构拼接而成的斗拱也比西式建筑抗震等级高的多,因为各个关节
都穿插而成,没有铆钉,可以吸收震动能量,木质自身也有弹性形变。
大家议议?
☆─────────────────────────────────────☆
greemint (书箱门第) 于 (Sat May 18 14:21:41 2013, 美东) 提到:
希腊罗马古建筑都传到现在了。。。

☆─────────────────────────────────────☆
dy333 (zeicocococo) 于 (Sat May 18 14:51:29 2013, 美东) 提到:
传到现在是因为都不在大的地震带上?或者未经过大的地震?塌了砸死人的就湮灭无名
了?
我以为,中式的大木结构缺点是,容易毁于战火,且易...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4458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ZT
第一节 中国建筑之特征
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所谓派别
。其结构之系统,及形式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古代原始建筑,如埃及、巴
比伦、伊琴、美洲、及中国诸系,莫不各自在其环境中产生,先而胚胎,粗具规模,
继而长成,转增繁缛。其活动乃赓续的依其时其地之气候,物产材料之供给;随其国
其俗,思想制度,政治经济之趋向;更同其时代之艺文,技巧,知识发明之进退,而
不自觉。建筑之规模,形体,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
映影;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今日之治古史者,常赖
其建筑之遗迹或记载以测其文化,其故因此。盖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
,互为因果者也。
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散布区域辽阔。在军事,政治及思想
方面,中国虽常与他族接触,但建筑之基本结构及部署之原则,仅有和缓之变迁,顺
序之进展,直至最近半世纪,未受其它建筑之影响。数千年来无遽变之迹,渗杂之象
,一贯以其独特纯粹之木构系统,随我民族足迹所至,树立文化表志,都会边疆,无
论其为一郡之雄,或一村之僻,其大小建置,或为我国人民居... 阅读全帖
j**u
发帖数: 6059
16
辰时正刻,皇城内景阳钟大鸣,紫宸殿外庑下的乐坊教授以编钟定律,击鼓撞罄抚琴瑟
,笙篁萧笛随曲应和。殿前山阶上的百数十内外苑教习并歌伎端庄肃立,漫声吟唱:
“紫阙嵯峨追五岳,华簪鹭行会芳宸。
聚收岁止凝华腊,散作新年浩荡春。
……”
在沛然大曲声中,东元帝全副正朝冠冕披挂,迈着徐徐的沉着步履从大殿侧的东阁门跨
出,踩着乐点走向御座。当他走到御座正中转身面对百官立定,教坊司的贺新春朝歌恰
恰落到一句:
“……
欲知朝野欢娱处,通衢三呼万岁人。”
歌声还没消逝,乐声还在飘扬,御座下四名金盔甲士向前一步同声叱吼,声音洪亮就似
殿中炸起一道霹雳,刹那间仿佛殿梁门阁都在震动一一这就是有关正旦大朝会的民间传
说里最是有名的“新春雷”一一然后东元帝一手禀于胸腹之间凝目平视,文官以右相张
朴为首,武官惟上柱国清河老郡王是瞻,在礼部司的号令下领班蹈舞,称寿再拜……
商成随在武官班中聚精会神地有样学样,别人拱手他就抬臂,别人前趋他就跟着,别人
收礼他就站稳,别人山呼他就跟着张嘴比个口型……忙得手慌脚乱。好在此时紫宸殿上
少说也有三四百宗室勋贵官员,他又不在前三排,就算有点小小的差池旁人也分辨不清
。五通朝礼...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4458
17
瞎子老婆回来了

辰时正刻,皇城内景阳钟大鸣,紫宸殿外庑下的乐坊教授以编钟定律,击鼓撞罄抚琴瑟
,笙篁萧笛随曲应和。殿前山阶上的百数十内外苑教习并歌伎端庄肃立,漫声吟唱:
“紫阙嵯峨追五岳,华簪鹭行会芳宸。
聚收岁止凝华腊,散作新年浩荡春。
……”
在沛然大曲声中,东元帝全副正朝冠冕披挂,迈着徐徐的沉着步履从大殿侧的东阁门跨
出,踩着乐点走向御座。当他走到御座正中转身面对百官立定,教坊司的贺新春朝歌恰
恰落到一句:
“……
欲知朝野欢娱处,通衢三呼万岁人。”
歌声还没消逝,乐声还在飘扬,御座下四名金盔甲士向前一步同声叱吼,声音洪亮就似
殿中炸起一道霹雳,刹那间仿佛殿梁门阁都在震动一一这就是有关正旦大朝会的民间传
说里最是有名的“新春雷”一一然后东元帝一手禀于胸腹之间凝目平视,文官以右相张
朴为首,武官惟上柱国清河老郡王是瞻,在礼部司的号令下领班蹈舞,称寿再拜……
商成随在武官班中聚精会神地有样学样,别人拱手他就抬臂,别人前趋他就跟着,别人
收礼他就站稳,别人山呼他就跟着张嘴比个口型……忙得手慌脚乱。好在此时紫宸殿上
少说也有三四百宗室勋贵官员,他又不在前三排,就算有点小小的差池旁人也分...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8
1000 多年前,一堆名不见经传的匠人,聚集在一起,奉辽王之命,用10万块木构件,
像搭积木一样,建了一座高67.31米(20层楼高),直径为30.27米 (7个篮球场大小)
的纯木结构的木塔。遭受7天大震,遭受200多发炮弹攻击,周围房屋全部倒塌,而这座
木塔至今岿然不动,屹立千年。它就是应县木塔(佛宫寺释迦塔)
应县木塔(佛宫寺释迦塔)。(网络图片)
在今天山西晋北雁门关附近的应县,存留着一座由辽代兴建的木塔,至今已伫立近千年
。相比于其他地方不断出土的地下文物,这种地上文物显得格外不同寻常。
试想一下,一个纯木建筑克服火灾、雷击、兵燹、虫蛀以及风吹雨淋,屹立1000年到现
在,这本身就是个奇迹。
元大德九年四月,大同路发生6.5级强烈地震,有声如雷,波及木塔;
元顺帝时,应州大地震7日,塔旁舍宇皆倒塌,唯木塔屹然不动;
350年前明王朝时,山西灵丘一带曾发生烈度为9级的强震,房屋倒坍,人死几千,而木
塔无损;
1926年,山西军阀混战,对塔炮击200余发,塔身弹痕累累,有多次击中后燃烧起火,
可是很快〝自行〞熄灭!
近代,邢台、唐山、大同、阳高一带的几次大地震,均波及应县,木塔大...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19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天安门秘密翻建往事(图)
近600年,天安门历经沧桑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原名“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修,改称“天安门”,寓意“受命于天”、“安邦治民”。中国封建王朝被推翻后,天安门见证了“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开国大典等很多重大历史事件……迄今,已历经近600年沧桑—
城楼上曾有“天安之门”匾额
在中国古代,凡宫殿、坛庙、门楼一般都在明显之处悬挂匾额。天安门同样挂有匾额。新中国成立后,“匾额”被摘下,取而代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木匾”渐渐被人们淡忘。
天安门在明代叫承天门,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承天门建成时,城楼上面挂有“承天之门”木匾。据传,当年李自成攻进北京、率兵来到承天门下时,面对森严高大的皇城大门,李自成弯弓搭箭,怒射“承天之门”匾额,以此表示对明王朝的藐视。
清顺治八年(1651年),承天门重建后,改名为天安门,城楼上开始悬挂“天安之门”的木匾,木匾规格2.6米×3米。匾额上刻有三种文字,按满语直译为“天安之门”。后来不知何故,匾额上“满、汉、蒙”三种文字改为“满、汉”两种...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2584
20
斗拱巧妙,但是无法应用到大体积的建筑,能修帝国大厦吗,现代建筑根本没必要借鉴
,斗拱最多用来玩一玩?
斗拱的大体积建筑大概就是故宫里面的三大殿,照样室内每隔几米十几米就要一个大柱
子承重,简直是搞笑又难看,
你见过西方石制教堂构建的广阔空间,再看中国室内建筑柱子成堆,挤压空间,哪个质
量高不是很明显吗?
p*****a
发帖数: 1224
21
斗拱发展到后期也就是个装饰而已,所以唐代建筑的斗拱大而粗壮,而到了清代变得又
细又密。仿古建筑的斗拱偶更不认为有什么研究价值
c******l
发帖数: 3972
22
编者按:
1934年夏天,梁思成和林徽因借着到山西汾阳峪道河避暑,走寻了文水、孝义、介休、
灵石、霍县、赵城、太原八个地方的诸多古建筑。80年后,在清华大学建筑系修习的翁
帆,追寻这对建筑学伉俪前辈对中国古建筑的痴迷与眷恋,再现了梁林二人在晋中考察
古建筑的诸多细节。
在林徽因寥寥无几的女性朋友中,美国人费尉梅是她的铁杆闺蜜。1932年,梁思成与林
徽因在北平偶遇费慰梅与其先生费正清,相似的教育背景与兴趣爱好带给他们初见时的
互赏与默契,之后,他们成为一辈子的朋友。
1934年8月,费正清夫妇到山西汾阳郊外峪道河避暑,邀请梁思成与林徽因同行。梁林
欣然前往,不过他们真正的目标是赵城广胜寺,赵城离汾阳只有一百多公里。
在此的前一年,广胜寺的宋版藏经被发现,轰动学界,这一发现也让梁林如获至宝。当
然他们关注的不是经书,而是广胜寺的建筑。
在汾阳,梁思成和林徽因看了几处建筑后便迫不及待地和费正清夫妇前往赵城。他们租
了一辆传教士的汽车,计划着一天可赶到介休,之后再转乘公共汽车到赵城。但是,他
们远远低估了这一次旅行的难度。
出发的第一天大雨滂沱,加上军阀混战道路阻塞,至傍晚时分,他们只走了约... 阅读全帖
p*e
发帖数: 6785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olcool (江湖一担皮),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翁帆建筑学随笔:梁思成林徽因晋中行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10 18:33:51 2014, 美东)
编者按:
1934年夏天,梁思成和林徽因借着到山西汾阳峪道河避暑,走寻了文水、孝义、介休、
灵石、霍县、赵城、太原八个地方的诸多古建筑。80年后,在清华大学建筑系修习的翁
帆,追寻这对建筑学伉俪前辈对中国古建筑的痴迷与眷恋,再现了梁林二人在晋中考察
古建筑的诸多细节。
在林徽因寥寥无几的女性朋友中,美国人费尉梅是她的铁杆闺蜜。1932年,梁思成与林
徽因在北平偶遇费慰梅与其先生费正清,相似的教育背景与兴趣爱好带给他们初见时的
互赏与默契,之后,他们成为一辈子的朋友。
1934年8月,费正清夫妇到山西汾阳郊外峪道河避暑,邀请梁思成与林徽因同行。梁林
欣然前往,不过他们真正的目标是赵城广胜寺,赵城离汾阳只有一百多公里。
在此的前一年,广胜寺的宋版藏经被发现,轰动学界,这一发现也让梁林如获至宝。当
然他们关注的不是经书,而是广胜寺的建... 阅读全帖
j*****6
发帖数: 1059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语 公冶长第五
论语 公冶长篇第五
孔子
【本篇引语】
本篇共计28章,内容以谈论仁德为主。在本篇里,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仁
德的特征。此外,本篇著名的句子有“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听其言
而观其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等。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过较
大影响。
【原文】
5·1 子谓公冶长(1),“可妻也。虽在缧绁(2)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3)妻之。”
【注释】
(1)公冶长:姓公冶名长,齐国人,孔子的弟子。
(2)缧绁:音léi xiè,捆绑犯人用的绳索,这里借指牢狱。
(3)子:古时无论儿、女均称子。
【译文】
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
呀。”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评析】
在这一章里,孔子对公冶长作了较高评价,但并未说明究竟公冶长做了哪些突出的事情
,不过从本篇所谈的中心内容看,作为公冶长的老师,孔子对他有全面了解。孔子能把
女儿嫁给他,那么公冶长至少应具备仁德。这是孔子一再向他的学生提出的要求。
【原文】
5·2 子谓南容(1),“邦有道(2),不废(3);邦无道,免于刑戮(4)。”...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论语 公冶长第五
☆─────────────────────────────────────☆
john316 (约3:16) 于 (Thu Jul 21 19:39:06 2011, 美东) 提到:
公冶长第五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
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琏瑚也。”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
佞?”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
,无所取材。”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
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
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
也。不知其仁也。”
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 阅读全帖
v******a
发帖数: 45075
26
来自主题: Henan版 - 中国最早的八角形砖塔
中国古塔形制多种,以往认为八角形砖塔出现在宋代以后,然而屹立于登封市嵩山之麓
的净藏师塔,为八角形砖塔,时代却为盛唐时期,可谓中国之最。
净藏禅师塔位于登封市西北6公时里嵩山积翠峰下会善寺之西,单层单檐八角形砖筑。建
于唐天宝五年(746年)。平面为等边八角形,塔高10.3米。其下部为2.6米高的基座,
座上部砌出简单的须弥座,束腰部分各面均砌出三个横长的壶门。塔座之上为仿唐代木
构亭式建
塔座之上为仿唐代木构亭式建筑的八角形塔身,各角砌出倚柱。南面有单券门,
可入塔室,室内平面也为八角形,穹窿顶。塔身东西两面雕出仿林结构大门,阑额上雕人
字形斗拱。塔身北面嵌石铭1方,记述净藏禅师的生平事迹。
脯魄癀面雕出仿林结构大门,阑额上雕人字形斗拱。塔身北面嵌石铭1方,记述净藏禅师的生平事迹。其余四面皆雕破子棂窗,各角柱柱头有斗拱。塔身以上为叠涩檐,上有一层须弥座式及山花、蕉叶等装饰雕砖,
上部是石雕莲座及火焰宝珠状塔刹。这座唐代八角形古塔在我国绝无仅有,有重要价值
,已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the West won the world not by the superiori
b*********w
发帖数: 1486
27
每个人都有他无知的地方,但是把自己的无知拿出来卖弄那就是愚蠢。
你不仅对建筑历史专业一无所知,在逻辑思维上也很让人无语。紫禁城牛鼻,需要你去复原吗?不是说多阿房宫建筑多牛鼻。而是说实物没了,又没有足够的资料,无法复原了。你去翻历史典籍,可能就一句话,阿房宫被项羽烧了,烧了几天几夜才烧完。
现代人如果要去复原,工作怎么做?
首现希望在建筑考古上,如果能在考古中直接见到离其最近的朝代比如汉代的建筑部件比如一个斗拱,柱础甚至一个瓦片什么的,那是最好不过。
如果没有,那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发现汉代的画作、或者雕刻上面有建筑的哪怕是一角,当然需要区别民居和宫廷建筑。可能你会有点发现,但不是很多,可这已经要求你对汉代出土文物有至少大概但全面的了解。
然后你要在浩如烟海的古典文献文献中大海捞针,搜索可能与战国时期建筑或汉代建筑乃至建筑有关的描述,可能只是一句话,也可能出现在汉代以后任何朝代的历史典籍中,你无法知晓,这个工作量无法预测,具体你读了多少,要看研究人员平时的积累,是否耐得住寂寞,以及观察力敏锐程度,最后还要看运气。文言文阅读能力在此是最基本要求。
如果你运气好,在某个典籍上发现一句话说阿房... 阅读全帖
p**********d
发帖数: 7918
28
對啊。不知道這些人的自信是從哪裡來的?每個人都應該知道自己的局限在哪裡,知道
其他專業的高明之處在哪裡。這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你第一句話說得太深刻了。

去复原吗?不是说多阿房宫建筑多牛鼻。而是说实物没了,又没有足够的资料,无法复
原了。你去翻历史典籍,可能就一句话,阿房宫被项羽烧了,烧了几天几夜才烧完。
件比如一个斗拱,柱础甚至一个瓦片什么的,那是最好不过。
一角,当然需要区别民居和宫廷建筑。可能你会有点发现,但不是很多,可这已经要求
你对汉代出土文物有至少大概但全面的了解。
筑乃至建筑有关的描述,可能只是一句话,也可能出现在汉代以后任何朝代的历史典籍
中,你无法知晓,这个工作量无法预测,具体你读了多少,要看研究人员平时的积累,
是否耐得住寂寞,以及观察力敏锐程度,最后还要看运气。文言文阅读能力在此是最基
本要求。
它的大概规模。毕竟烧了几天几夜,这是无法作为直接证据用的,误差太大。但一般而
言你的运气不会那么好。那你就要去研究战国和汉代历史,当时的国家规模、习俗人文
、宫廷规模、宫廷人员构成和分工、互相关系,以便推测其大致平面布局。
来你要从现存古建筑实物出发,了解中国建筑发展的规律... 阅读全帖
g***l
发帖数: 2753
29
嗯,建议都去读读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这个领域的知识太浩瀚了,几乎中国所有
的史籍都要读一遍。

去复原吗?不是说多阿房宫建筑多牛鼻。而是说实物没了,又没有足够的资料,无法复
原了。你去翻历史典籍,可能就一句话,阿房宫被项羽烧了,烧了几天几夜才烧完。
件比如一个斗拱,柱础甚至一个瓦片什么的,那是最好不过。
一角,当然需要区别民居和宫廷建筑。可能你会有点发现,但不是很多,可这已经要求
你对汉代出土文物有至少大概但全面的了解。
筑乃至建筑有关的描述,可能只是一句话,也可能出现在汉代以后任何朝代的历史典籍
中,你无法知晓,这个工作量无法预测,具体你读了多少,要看研究人员平时的积累,
是否耐得住寂寞,以及观察力敏锐程度,最后还要看运气。文言文阅读能力在此是最基
本要求。
它的大概规模。毕竟烧了几天几夜,这是无法作为直接证据用的,误差太大。但一般而
言你的运气不会那么好。那你就要去研究战国和汉代历史,当时的国家规模、习俗人文
、宫廷规模、宫廷人员构成和分工、互相关系,以便推测其大致平面布局。
来你要从现存古建筑实物出发,了解中国建筑发展的规律以希望可以倒推。比如屋顶形
式的演变,斗拱和柱子的演...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0
何为“技术宅”?足不出户,善于钻研各种科技。谁是“技术宅”?23岁的徐冲就是。750根筷子耗时一年做成钟楼
徐冲的家,在丈八东路社区。房子简陋,摆满了他做的上百件微缩景观作品。
最吸引人的,是按照1:100比例做成的“钟楼”。他在厦门上大学,学校安排实习,他躲在宿舍,买来两袋雪糕棒和1000多根筷子。
“我初中毕业后就和爸妈去了厦门,一直在那里生活,但是心里最想念的地方还是西安。”他说,西安有很多朋友,有地道的小吃,最关键是有很多名胜古迹。
钟楼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钟楼是西安的中心,西安是中国的中心,从这个意义讲,能看看钟楼,是每一个家乡游子们魂牵梦绕的夙愿。”
漫长的制作开始了,锉刀、尺子、指甲刀、胶水。徐冲从没有登上过钟楼,他对钟楼的记忆,最多的也是各种照片和视频。
最难做的,是钟楼一层层之间的用斗拱撑起来的屋檐。中国古代建筑里,斗拱是重要的构件,它由斗、升、拱、翘、昂组成,既可以承重,也具有美学风格。“四角攒尖的楼顶按对角线构筑四条垂脊,从檐角到楼顶逐渐收分,这样整体构造更稳重庄严。”
耗时一年,用了750根筷子,“钟楼”做好了。楼顶的瓦片布置均匀,屋檐下的木雕精美绝伦,就连房...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7325
31
☆─────────────────────────────────────☆
wagmal (超级偶像,工藤静香) 于 (Tue Feb 9 14:11:00 2010, 美东) 提到:
用英语来讲,好像是“arch”,
像中世纪前最大的建筑,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就是一个个连续的石头“arch
”组合起来,合成巨大的穹顶。
但是中国古代没有这个复杂的技术,只会造单一的拱,如拱桥,而当时大型木建筑必须
靠大柱子来支撑,但是柱子多了,还是造不出大教堂那种巨大空旷的穹顶,因为下面有
一堆柱子立着很难看,不实用。像大型的太和殿,室内也是不得不立上柱子。
所以中国的柱子支撑的木结构屋子不会建的特别大。
☆─────────────────────────────────────☆
father (father 是 single 的) 于 (Tue Feb 9 14:12:43 2010, 美东) 提到:
米开朗基罗的粉丝?

arch
☆─────────────────────────────────────☆
wagmal (超级偶像,工藤静香) 于 ... 阅读全帖
d***3
发帖数: 651
32
你这和我说的两个意思,造不了和造出来的优劣两码事,优劣的评判标准也是多维的,
并不绝对,不是只有“耐久性”和“有没有立柱”。我不是历史、建筑砖家,就是来讨
论的。
我觉得,即使古代中国没有独立发展出相关的石造建筑的大型工程机械和技术,那也应
该是因为缺乏往这个方向发展的动力,绝不是智力问题。我木房子住的挺舒服为什么费
脑筋去造石头房子,采光、抗震性还可能比我住着的差,建造周期还长,费工费料。反
观木房子,哪里朽坏了就换零件修,烧毁了再造。古人当然会觉得石头能垒城墙就够了,
没有迫切改良物料结构的要求,进取心就会小。看看现在美国就知道,没有巨大用地压
力的话,木头房子没有那么落后。
而且你可以看看南京郊外,明朝为了建墓弄的巨大采石场,古人采石技术应该不弱,效
率也很高。但都往下修了,所以可能近代大的工程机械贡献差很多,地表石造建筑在结
构学方面的贡献也少。
斗拱结构中式建筑我觉得需要改良的一个是,现代屋顶重量比起古代沉重的瓦片来说应
该轻很多,所以梁柱什么的可以再细些,繁复的斗拱也可以精简很多。但我觉得榫卯拼
插结构是可以保留的,至少比美国现在用铆钉钉出来的木头房子要高明。我觉得。
一个... 阅读全帖
k**u
发帖数: 10502
33
水泥斗拱的优势就是便宜地作出了斗拱的形状。
从技术和美学上来看一无是处,就是粗制滥造的假古董么。
b****r
发帖数: 17995
34
我也完全是外行
但是用大脑临时分析一下,我觉得斗拱之所以成为这个样子,很关键的原因是木头顺纹
路和垂直纹路时的抗剪切力差距很大。虽然没看到哪里写,但是可以肯定,各级拱的木
头纹理都是横着的,这样才会更牢固。如果是竖着的则会很容易从中间断裂
。现在常用的建筑材料如钢材,混凝土,各向是均一的,用斗拱形状就没意义了。
y*h
发帖数: 25423
35
11月27日上午,记者来到西安市西光中学南校区的操场东北角看到,被3个钢架支撑着
的万寿寺塔向西北方向严重倾斜,包括旗杆在内的塔身周围全部用彩钢板围挡着,围挡
整整占去了操场的一个角。记者从彩钢板的缝隙进入围挡内侧看到,东南边原本埋在地
下的塔基石整体裸露在外,塔身虽然看上去岌岌可危,但表面无裂缝。
万寿寺塔为楼阁式砖塔,塔身通高22米,共六层,每层六面,平面为六角形的楼阁式砖
塔,塔身第一层塔檐下部有砖雕斗拱,补间斗拱为一攒,第三层正南面辟有一门,门楣
上部有砖刻楷书“藏经塔”三字,塔身是由砖与黄泥砌成,现属于西安市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就在记者详细了解该塔时,一位正在操场西南角安装路灯的男老师大声喊道,“
赶紧出来,危险得很,千万不要靠近塔。”
跑出彩钢板围挡,南侧的操场上空荡荡的,学生们课间都在教学楼下绿化带边的空地上
活动。上课铃响后,体育老师把初二(2)班的学生分成两个组上体育课,其中一组在大
门内侧空地上活动,另一组在操场西边将就着打篮球。一名男生说,由于老师担心古塔
倒下来把人砸了,一年多来他们一直这样上体育课。眼看着体育中考就要到了,他们却
不能进行正常的体育训练,真担心... 阅读全帖
r*****2
发帖数: 3513
36
毛泽东女儿李讷为玉皇山庄毛公祠奠基
毛公祠是已故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的纪念祠堂,由河南黎阳古建筑有
限公司承揽设计,武安市贺进镇玉皇山庄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承建。祠堂建筑面积
523平方米,为明清建筑风格,三层四檐,斗拱挑梁,总高度17.55米,预计包括附属工
程在内投资约1200余万元,计划2011年12月25日竣工。届时,毛公祠将成为武安市的红
色建筑经典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武安新闻网 时间:2010-07-19 09:05:00
7月13日的玉皇山庄,满目青翠,红旗招展。这里迎来了一批特殊尊贵的客人,他们
就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之女李讷、女婿王景清及其生前警卫员等为毛公祠奠基。
奠基仪式在玉皇山庄的山顶上隆重举行。仪式一开始,所有在场人员以齐唱《东方
红》的方式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随后,玉皇山庄负责人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市政
协主席李永安对李讷等人的到来表示了衷心的感谢以及对仪式的举行表示了热烈的祝贺
。毛泽东生前警卫员用即兴作诗、朗诵毛泽东诗词的方式纪念了这位伟大的革命领袖。
毛公祠的设计为明清建筑风格,三层四檐,斗拱挑梁,总建筑面积为500多平方米,
总高... 阅读全帖
H******7
发帖数: 34403
37
一、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
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
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墙倒屋不塌”这句古老的谚语
,概括地指出了中国建筑这种框架结构最重要的特点。这种结构,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气
候条件下,满足生活和生产所提出的千变万化的功能要求。同时,由于房屋的墙壁不负
荷重量,门窗设置有极大的灵活性。此外,由这种框架式木结构形成了过去宫殿、寺庙
及其它高级建筑才有的一种独特构件,即屋檐下的一束束的“斗拱”。它是由斗形木块
和弓形的横木组成,纵横交错,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这种构件既有支
承荷载梁架的作用,又有装饰作用。只是到了明清以后,由于结构简化,将梁直接放在
柱上,致使斗拱的结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变成了几乎是纯粹的装饰品。
m****a
发帖数: 2216
38
来自主题: Mainland版 - 桑干源头看朔州 2 zz
http://www.cctv.com/lm/278/41/31153.html
鲁 建:就这个。
肖 薇:对对对。
鲁 建:这是一个应县木塔的模型,我想问问咱们,再做一个小小的调查,就是在座
的各位观众,听说过应县木塔,或者去看过应县木塔的,举一下手我看看有多少,那么除
了朔州的朋友以外,我看看有几位。
肖 薇:没去过朔州的。
鲁 建:不是朔州的观众去看过应县木塔的,或者听说过的也可以。
肖 薇:只有一位。
鲁 建:看来大家对这么珍贵的文物了解的太少了。
鲁 建:这样吧,咱们一起看一个片子,就是应县木塔。
解说词:
这就是应县木塔,又称佛宫释迦塔。辽清宁二年建造,距今已有946年的历史,是我
国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好的木建筑。被国内外建筑学界称为"建筑瑰宝",为世界四大名塔
之一。1961年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木塔总高67.13米,底层直径30.27米,塔身
全部用木质结构,通体没用一钉一铁。塔呈平面八角,六檐五层,各层檐下为斗拱勾栏,
层层斗拱,八面勾栏,塔顶作八角攒尖式锋锐,塔刹直刺青天,大有穿云射日之势,真是
东南西北八面威风。塔内各层均有佛和菩萨塑像或壁画,二层以上,塔
k******h
发帖数: 573
39
中国馆那个就算了,还好意思说的,日本的建筑还全是隋唐传过去的,怎么不算抄啊?
中国馆最突出的是中国建筑元素斗拱,斗拱是整个中国古建筑系统的精髓和纲领,这
个说抄袭的,是太外行了。
海宝那个,两年前海宝出来不久的时候,家人给我宝宝带了一个,宝宝抱着海宝拍了个
照,被美国同事看到了,人家第一反应是倒真是说怎么这么像Gumby啊。
今天NPR 我听了,Louisa Lim 专门有对这件事的报道,报道态度其实还挺好的,很难
和那个被说成大声指责的女记者挂钩。 人家报道里只是说有些争议,也播出了中国方
面的讲话,说如果真有侵权的话,早该有人出来说了。
wh
发帖数: 141625
4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家有小女初长成
你没说是不是南大的啊?
中国传统建筑的采光好像都不太好。没突出中轴,是不是因为校园太小,只能见缝插针
造房子,事先没有安排计划好。嗯嗯,我就是被大屋顶、飞檐斗拱迷惑的,哈哈。那你
觉得北大的建筑如何?我也只记得大屋顶和飞檐斗拱。
A*D
发帖数: 1783
41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陌上行 第七章 第七章(34)
含元殿,是大赵皇城之中左右各二的四座偏殿里历史最悠久的一座。这座始建于赵太宗
至平年间的宫殿,宽四间半,深二间半,斗拱宏大,出檐深远,造型既优美又壮观,既
保有着唐朝建筑那种严整气派的宏伟气魄,又带着赵式建筑无华实用的朴素风格。尤其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座偏殿里,无论是做柱还是梁或者斗拱框架的木料,抑或是铺在地
上的石料,在加工之后都没有再涂上鲜亮的颜料,而是基本保持着材料本有的简洁明快
的质朴色调;这些无疑使得本来就幽静深沉的殿堂愈加地凸显出大方和庄重。毫无疑问
,假如这座集唐赵两朝建筑特点的宫殿能够经受住岁月的流逝而一直流传下去的话,那
么,在某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它一定会成为人类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人
们会用无数的文字来记录它,赞美它和颂扬它……
然而可惜的是,商成不是搞建筑的。他也没有建筑史方面的基本常识,所以根本就
看不出这座偏殿的奥妙所在。走进这座宫殿的时候,他甚至连一句感慨和赞叹都没有。
现在,他正襟危坐在含元殿里,耐心地等着东元帝接见。
他已经坐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可皇帝还是没有出来。
宫殿里也烧着地龙,但殿内的温度并不是很高,也几
f**********r
发帖数: 3774
42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妖刀记25
《妖刀记》卷廿五 五阴炽盛
书目:
第百廿一折 重泉有罅,福祸自生
第百廿二折 何为卿狂,丽藻华菱
第百廿三折 梦外冰凝,古石含菁
第百廿四折 明珂胜雪,朱紫交竞
第百廿五折 玉宇巍峨,牙骨盈坑
内容介绍:
这是一处武林秘境,已为世人所遗。相传谷中有三样宝物:天佛赠予龙皇玄鳞的殿
宇「接天宫城」,玄鳞化出龙形后所遗的巨大尸骨,以及「洞中之月」。「你信不信五
阴大师?」染红霞问。  「我信。」耿照回答。
「我也信。这样,就更令人想不通啦。」染红霞倒抽一口凉气,颤声道:「大师说
三样宝物都是真的。他曾经亲眼见过……就在这里!」
正文:
第百廿一折 重泉有罅,福祸自知
石莲倾倒,三座高台顿时陷入混乱。剧烈的晃动与骇人的轰响如半山崩塌,震得众
人腿软耳鸣,动弹不得,连训练有素的谷城战马都嘶叫着人立起来,抛下了许多不及防
备的骑士。
也不知过了多久,黄尘渐渐散去,广场中央已不见巍峨壮观的九品莲台,破碎的大
块花岗岩交叠错落,十丈方圆以内找不到一块平地;居中的乱石堆较周围略高,盖因莲
台的底座以青砖砌就,作为地基,与寻常屋舍并无不同,... 阅读全帖
M*****c
发帖数: 3306
43
近日,由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路秉杰设计的浙江长兴市水口镇寿圣寺寿圣宝塔
落成。“释迦说妙法莲华经,忽从地下涌出安置多宝如来舍利之宝塔,塔中有声赞叹如
来,证明法华。”路秉杰解释说,水口寿圣禅寺是前任方丈信奉以天台法华经为本经,
七十岁时抄写《妙法莲华经》一部,将此作为法舍利供养而发愿建塔。
多宝塔之名随颜真卿的《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声名远播,“文中
虽然记载的塔之形状很详细,因是文字描述仍然不知道具体建筑什么形式。”路教授说
,敦煌壁画佛经版画插图和日本久米寺、根来寺、石山寺等寺院的多宝塔为我们提供了
较为丰富的参考。日本的多宝塔,圆形的龟腹上承载着四方形攒尖式屋顶;上层用圆柱
,柱顶用七铺做出四挑斗拱,出檐极为飘远;下层用方形列柱,斗拱用一斗三升(令拱
)一道,无出挑或仅出一跳。塔刹部分通常与一般佛塔不同,没有水烟和龙车部分,塔
刹仰莲部分与四角塔锁相连,其上悬风铎。
路秉杰根据丰富的壁画、实物资料及该庙住持圆成一生行迹和意愿,并综合当
地地形地貌特点,最终确定了多宝塔的具体方案:“与妙法莲华经关系最为密切的宝塔
形式是多宝如来佛塔;寿
w**********g
发帖数: 687
44
来自主题: Shanxi版 - 栖岩寺: 永济市西南
栖岩寺: 永济市西南
http://tieba.baidu.com/p/1544251309?pn=1
山西永济栖岩寺位于山西永济市城西南20公里中条山巅。北周建德年间建寺,初名灵居
寺,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改今名。同年,隋文帝奉送舍于三十州,诏令十月十五
日同时起塔,此寺即其中之一。隋、唐时寺况极盛,宋以后各代屡有修葺,于山巅、山
腰、山麓分置上中下三寺。抗日战争中寺宇被毁,唯仁寿二年所立舍利塔铭碑及二十六
座砖塔尚存。其中唐、五代、宋塔各一座,元塔二座,明、清塔二十一座。除宋塔外,
余皆为禅师塔。故大禅师塔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建,圆形实心,总高8米,基座
约及塔身之半。塔正南面设假门,门扇及抱框上线刻图案流畅,背面镶有塔铭。五代石
塔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建,单层,高3.5米。平面八角形,基座束腰雕造富丽。塔身
中空,正南面辟门雕二金刚像,侧面雕陀罗尼经,体积不大,雕工秀美。宋代舍利塔为
密檐式,平南六角形,五层,通高1.7米,第一层特高,正南面辟券拱门,檐下仿木构
建筑雕斗拱及椽飞,二层以上迭涩出檐,简洁庄重。元代塔为二层,平面六角形,总高
6米,座为须弥式,檐... 阅读全帖
y****g
发帖数: 36950
45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NPR太不厚道了
明显是NPR女记者更NC,没文化丢人现眼,人家中国馆是按照中国古建筑的斗拱设计的,
日本老建筑都是山寨中国的,她没搞清楚,这世界上如果有类似设计,都是山寨中国的。
至于那个吉祥物,差的也太远了,还是呆胞设计的。。。
a********g
发帖数: 283
46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是谁掘了中华的根?
1. 炎帝陵主殿被焚,陵墓被挖, 焚骨扬灰。
2. 造字者仓颉的墓园被毁, 改造成了“烈士陵园”。
3. 山西舜帝陵被毁,墓冢挂上了大喇叭。
4.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大禹庙被拆毁,高大的大禹塑像被砸烂,头颅齐颈部截断,放在
平板车上游街示众。
5. 世界佛教第一至宝,佛祖释尊在世时亲自开光的三圣像之一八岁等身像被捣毁面目。
6.孔子的坟墓被铲平,挖掘,‘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的大碑被砸得粉碎!庙碑被砸
碎了,孔庙中的泥胎塑像被捣毁。孔老二的七十六代孙令贻的坟墓被掘开。
7.和县乌江畔项羽的霸王庙、虞姬庙和虞姬墓。香火延续两千年至今日,“横扫”之
后,庙、墓皆被砸成一片废墟。文革后去霸王庙的凭吊者,见到的只是半埋在二里半露
在地上的石狮子。
8.在横扫一切的风暴中,霍去病的霍陵也遭了殃。香烛、签筒被打烂之外,霍去病的
塑像也毁于一旦。
9. 颐和园佛香阁被砸, 大佛被毁。
10.王阳明文庙和王文成公祠两组建筑包括王阳明的塑像,全部在文革被平毁无遗。
11.古城太原的新任市委书记三把火,第一把是砸庙宇。全市一百九十处庙宇古迹,除
十几处可保留外,通通毁掉。他一声令下,一百多处古迹在一天之内全部毁... 阅读全帖
b*********w
发帖数: 1486
47
你确实愚钝,可研究的东西多了去了。
你认为建筑史就是建筑风格演变史?即便就是建筑风格演变史,你认为古代没有建筑照
片和遗留到现在的建筑实物的时期,其建筑样式和风貌是不需要研究就能还原的?你以
为建筑史就是课上看一轮幻灯,看从古希腊到包豪斯的各个历史时期照片各一张?
建造活动是人类最早开始的活动之一,也是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只有建造活动人类才可
能真正定居。一部建筑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认识和改变自然的历史。其中更涉及大量历
史,社会,人文,地域,生产力,等各方面的内容互相交错和影响。从天然洞穴到现代
人摩天大楼,其发展历程几乎就是人类发展的全部过程。
狭义的建筑指房屋,广义的建筑指人类的一切建造活动和工程。包括陵园,水利,军事
工程等。
建筑学是唯一技术和艺术交叉碰撞的学科。所以说建筑史既是艺术史也是技术史。建筑
流派和著名建筑师及其建造活动和艺术思想等都是建筑历史的研究内容。近现代以来建
造业发展呈现爆炸式发展,信息量也呈爆炸式增长,几乎有研究不完的东西。随便拎一
个稍著名的建筑师都够你写博士论文。
随便给你举几个建筑部件,也都够你写博士论文的。比如斗拱,比如鸱吻,比如彩画,
比如柱础。一... 阅读全帖
p****y
发帖数: 23737
48
也别说得多伟大,文科PHD生产的trash paper不要太多,
这些paper对社会没有实际贡献,只对找教职工作有利。

去复原吗?不是说多阿房
,可能就一句话,阿房宫被
件比如一个斗拱,柱础甚
一角,当然需要区别民居
少大概但全面的了解。
筑乃至建筑有关的描述,
z*c
发帖数: 4700
49
再来看看这位是如何忽悠的,里面有些说的是对的,我们反感的是拔高,这个首先要澄
清。
还无穷尽的课题呢,我呸。
====
建筑学是唯一技术和艺术交叉碰撞的学科。所以说建筑史既是艺术史也是技术史。建筑
流派和著名建筑师及其建造活动和艺术思想等都是建筑历史的研究内容。近现代以来建
造业发展呈现爆炸式发展,信息量也呈爆炸式增长,几乎有研究不完的东西。随便拎一
个稍著名的建筑师都够你写博士论文。
随便给你举几个建筑部件,也都够你写博士论文的。比如斗拱,比如鸱吻,比如彩画,
比如柱础。一部营造法式,够你不知道写几篇博士论文了。你还可以研究汉代的屋顶,
明朝的砖墙,现代的四合院或者窑洞。你也可以研究古希腊的柱式,哥特式建筑的飞
扶壁,古罗马的澡堂。无穷尽的课题,想发现新东西确不容易。
=====
b*********w
发帖数: 1486
50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中國人又獲獎了
如果是所谓的“民族建筑”,就没什么含义了。
加个大屋顶的帽子啊,弄个像斗拱一样的世博展览馆啊,都是极其恶俗的。
怎样把“中国式”用现代主义建筑的语言融合表达出来,才是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师应该
考虑和追求的。王澍在这点上有坚持。并坚持原创,而非一边抄外国人的形式一边思考。
1 2 3 4 5 6 下页 末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