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 发帖数: 6929 | 1 中共一向对毛泽东维护有加。
当初,“毛泽东和他的私人医生”一书在海外出版,
中共大为紧张,海关收缴不遗余力。而后,李医生突然去世,
中共马上组织人马写“历史的真相”一书反驳,然国内有
人想出版“历史的真相"中共自己写的书, 居然也遭禁,正反两本书同时遭禁,
可谓稀奇。 为何? 怕人民知道,更怕人民自己去判断真伪.
如今,社科院突然发文猛批“晚年周恩来”中“污蔑”毛泽东的情节,
而文中之春秋笔法,让人一看就明白。 而本来该书国内知道的人不多,
如今,已成为地下网络书市之热门。
有人说毛之所以还有很多人支持,就是因为中共为了维护统治的正义性,
一直在美化和粉色毛,刻意掩盖歪曲历史。下面是社科院的文章,大家
不妨自己判断。
近些年,有人借“反思”之名任情曲解“文革”,实在不应该。高文谦先生的《晚年周
恩来》一书,多处罔顾历史事实,用个人想象代替客观描述,用断章取义代替理性分析
,用成见和情绪化看法代替公允的结论,这样的“反思”,究竟有何价值和意义?这里
我们仅就此书中涉及毛泽东的一些问题,稍加分析,相信读者从中可一斑窥豹,明辨是
非。
此书是以一则关于毛泽东放鞭炮的小“故事”开始的。故事发生... 阅读全帖 |
|
d*********o 发帖数: 6388 | 2 http://news.163.com/13/1014/15/9B5J91C40001124J.html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 李捷)
【核心提示】近些年,有人借“反思”之名任情曲解“文革”,实在不应该。高文谦先
生的《晚年周恩来》一书,多处罔顾历史事实,用个人想象代替客观描述,用断章取义
代替理性分析,用成见和情绪化看法代替公允的结论,这样的“反思”,究竟有何价值
和意义?
近些年,有人借“反思”之名任情曲解“文革”,实在不应该。高文谦先生的《晚年周
恩来》一书,多处罔顾历史事实,用个人想象代替客观描述,用断章取义代替理性分析
,用成见和情绪化看法代替公允的结论,这样的“反思”,究竟有何价值和意义?这里
我们仅就此书中涉及毛泽东的一些问题,稍加分析,相信读者从中可一斑窥豹,明辨是
非。
此书是以一则关于毛泽东放鞭炮的小“故事”开始的。故事发生在周恩来去世后三周的
除夕之夜,毛泽东在中南海寓所让人放了一大阵鞭炮。除夕夜放鞭炮是中国人的习俗,
毛泽东此举怎么会有“寓意”呢?可作者却认为这是毛对刚去世的周恩来的“大不敬”
。但事实是,作为当时在场的见证人,张玉凤...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3 柔情似水、忧患如山----晚年的毛泽东
编者按:《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首辑10本出版发行后,社会反响强烈。今
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有读者建议将该书“引言”在本网发表,以有助于人们
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
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
明确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现将该书
“引言”刊登如下(标题为编者所加)。
大家都知道,毛泽东虎气雄风、一世坚强,但往往忽略了他柔情似水、忧患如山的
另一面。有人说,毛主席晚年是哭死的。此话可能有点偏颇,但也确实反映了毛泽东晚
年心绪、心境和心结的一个侧面。顺手查查迄今为止最为权威的 2003年12月由逄先知
、金冲及主编的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传(1949~1976)》(下)的记载及身边工
作人员的回忆,毛泽东在其晚年确是常动感情,甚至痛哭失声。毛泽东晚年常在泪水中
生活倒也是事实。
如1972年12月,福建省莆...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4 陈寅恪晚年心境考
刘正教授的学术博客
关于陈寅恪的晚年心境,余英时先生专门撰写了《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一书加以研究
。他陈述说:
一九八二年友人金恒祎先生旅居美国,主编《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我们偶而
见面,也曾谈到陈寅恪和他的晚年著作。恒祎对我旳一些看法极感兴趣,一再怂恿我把
这些意见正式写出来,《人间副刊》愿意为我提供发表的园地,而且篇幅不加限制。我
经不起他的盛情鼓舞,终于写出了那篇惹祸的长文《陈寅恪的学术精神和晚年心境》。
当时董桥先生主编香港的《明报月刊》对我的文字也有偏好,要求同时刊出此文,这
才流入了中国大陆。生平文字闯祸,事已有有,而未有甚于此者,尚在《红楼梦》争议
之上。但我有自知之明,并不是这篇文字涵有特别的价值或特别的荒谬,而是由于其中
道破了一些历史疑点,为人人心中所已有,适逢其时,竞酿成一大公案,至今未了。这
正应了陈寅恪“人事终变,天道能还”的预言。现在我必须趁增订本出版的机会向金恒
祎和董桥两位老朋友致最诚挚的谢意。无论是功是罪,他们两位恐怕都不能不和我共同
承当。
今天我们已确知寅恪先生当年是熟悉我的《书后》的内容的。那么他自己究竟有过什么
...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5 文坛巨匠巴金被称为中国文人的良心,晚年所写的《随想录》、《真话集》等文章,处
处可见这位老人晚年对历史深刻的反省,对自己无情的拷问,其发自肺腑的忏悔之言让
后辈难以忘记。巴金晚年的忏悔名言“对自己在那个时代的表演感到恶心”,不仅令人
深思,对一个依然扭曲的时代来说,更是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
李悦在《一个时代的终结》中表示,巴金的晚年是忏悔的晚年也是说真话的晚年。有人
发现,中国的大多数民众在一个政治运动到来的时候,会集体下跪说:我忏悔!但在那
个运动结束之后,又集体昂首站起来说:我控诉!但巴金却在十年动乱结束后,仍然跪
着说:“我忏悔!”这才是巴金的可贵之处。
在《随想录》《一颗桃核的喜剧》中,巴金最初责问自己:“我常常这样想:我们不能
单怪林彪,单怪‘四人帮’,我们也得责备自己!”在《怀念非英兄》一文中,巴金直
接拷问自己,对自己随大流撰写的批判文章表达了深刻的反省:“在反胡风和反右运动
中,我写过这类不负责任的表态文章,说是划清界限,难道不就是‘下井投石’?”
巴金的好朋友胡风去世后,巴金写下了《怀念胡风》的追思文章。文中巴金对自己为了
“过关”而写下批判胡风的文章,表达出无以复加... 阅读全帖 |
|
F*V 发帖数: 3978 | 6 发信人: brihand (brihand),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原中顾委委员们的晚年片段:保持对时局关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n 17 13:10:24 2011, 美东)
原中顾委委员们的晚年片段:保持对时局关注
http://www.sina.com.cn" target="_blank" class="a2">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17日19:04 南方周末
编者按:1982年,在邓小平的倡议下,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成立,邓亲自担任中顾
委主任。这是一个过渡性组织,但因其是诸多重量级中共元老的大集合而富有威名。它
存在到1992年,包括邓在内的开国一代中共领导人们,借此逐步退出第一线,完成了执
政党中央机构的年轻化。
如今,中顾委已撤销了近二十年。虽然机构不存,但这些威名赫赫的党内老人们,
却依然发挥着隐隐的力量。哪怕有的已不能言语,其偶尔出现在报刊或网络上的文章,
仍引发着激烈争议,提醒各方他们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近20年来,这些老人们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不同的符号,他们... 阅读全帖 |
|
d********y 发帖数: 6566 | 7 [导读]从1962年起,这位如花年龄的女性就在毛泽东的专列上服务了。可以说,毛泽东
想到什么,张玉凤就能敏感地知道一二。
注:张玉凤,女,1944年1月27日出生,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1962-1970年在毛泽东
乘坐的专列上工作,1970-1976年为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1974-1976年任毛泽东的机
要秘书。
附:《张玉凤回忆:晚年毛泽东的几件事》
一直以来,对于张玉凤,有着很多的文字追踪于她。有党史研究的,有纪实报告的,还
有民间演绎天上地下信口开河的文字。对于后者,张玉凤选择沉默,承担了太多不该承
担的附会。张玉凤的善良、付出、守纪,是值得我们报以极大尊敬的一个人。
有关她最简单的介绍文字是这样的:张玉凤,女,1944年1月27日出生,黑龙江省牡丹
江市人。1962-1970年在毛泽东乘坐的专列上工作,1970-1976年为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
,1974-1976年任毛泽东的机要秘书。
1976年后张玉凤去了哪里,干了什么虽然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之一,但是,已不太重要了
。重要的是张玉凤走近毛泽东、守护毛泽东,到最终送走毛泽东,她一直是一个最知情
毛泽东的人。
1962 年至19... 阅读全帖 |
|
x*******8 发帖数: 1254 | 8 张国焘这位中共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主席,中共早期领袖,1979年年底在加拿大多伦
多一家养老院溘然去世。对于张国焘下葬之地,坊间却流传着几种不同的版本,语焉不
详,在此,我们解开谜团。
一、张国焘的死因刍议
“1979年12月3日,一个风雪交加的冬夜,天气异常寒冷,在加拿大多伦多一家老人病
院的病床上,一位老人忍受着严寒的侵袭。身边没有护士,也没有亲人。他就这样凄惨
地客死异国他乡。他,就是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上的一位特殊人物,中共创始人之一
,中共一大13位代表之一,中共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后来另立‘中央’与党中央分
庭抗礼,最后投向国民党怀抱进行反共的张国焘。”据现今可查阅的资料,张国焘是
1979年年底在多伦多一家养老院溘然去世的。时值冰天雪地,天气奇寒。那天晚上养老
院突然停电,没有了暖气,当时他已是中风的孤独老人,夜里毛毯从身上滑下来,他行
动不便,被活活冻死了,死后就葬在多伦多松山墓园里。
这是目前海内外最为流行的坊间故事,起源于张家友人蔡孟坚在台湾《传记文学》1980
年发表的一段回忆录,真伪难辨,描述了与张国焘夫人杨子烈的越洋电话内容,时值张
国焘去世的第二天。此后,... 阅读全帖 |
|
x*******8 发帖数: 1254 | 9 张国焘这位中共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主席,中共早期领袖,1979年年底在加拿大多伦
多一家养老院溘然去世。对于张国焘下葬之地,坊间却流传着几种不同的版本,语焉不
详,在此,我们解开谜团。
一、张国焘的死因刍议
“1979年12月3日,一个风雪交加的冬夜,天气异常寒冷,在加拿大多伦多一家老人病
院的病床上,一位老人忍受着严寒的侵袭。身边没有护士,也没有亲人。他就这样凄惨
地客死异国他乡。他,就是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上的一位特殊人物,中共创始人之一
,中共一大13位代表之一,中共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后来另立‘中央’与党中央分
庭抗礼,最后投向国民党怀抱进行反共的张国焘。”据现今可查阅的资料,张国焘是
1979年年底在多伦多一家养老院溘然去世的。时值冰天雪地,天气奇寒。那天晚上养老
院突然停电,没有了暖气,当时他已是中风的孤独老人,夜里毛毯从身上滑下来,他行
动不便,被活活冻死了,死后就葬在多伦多松山墓园里。
这是目前海内外最为流行的坊间故事,起源于张家友人蔡孟坚在台湾《传记文学》1980
年发表的一段回忆录,真伪难辨,描述了与张国焘夫人杨子烈的越洋电话内容,时值张
国焘去世的第二天。此后,... 阅读全帖 |
|
b*****d 发帖数: 61690 | 10 原中顾委委员们的晚年片段:保持对时局关注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17日19:04 南方周末
编者按:1982年,在邓小平的倡议下,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成立,邓亲自担任中顾
委主任。这是一个过渡性组织,但因其是诸多重量级中共元老的大集合而富有威名。它
存在到1992年,包括邓在内的开国一代中共领导人们,借此逐步退出第一线,完成了执
政党中央机构的年轻化。
如今,中顾委已撤销了近二十年。虽然机构不存,但这些威名赫赫的党内老人们,
却依然发挥着隐隐的力量。哪怕有的已不能言语,其偶尔出现在报刊或网络上的文章,
仍引发着激烈争议,提醒各方他们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近20年来,这些老人们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不同的符号,他们的大多数人都关注
历史真相,因为历史往往会影响现实。他们也仍旧勤于思考,仍旧坚持己见,甚至正面
争吵,界限了然。而这些分歧,很多时候,恰恰代表了正在行进的中国的不同侧面。
据人民网统计,两届近300人的原中顾委委员,在世者已不足30人,仅存十分之一
。我们在此时,回念和记录这些正在远去的老人——他们都已岁过耄耋,历经沉浮,从
而洞察历史;其... 阅读全帖 |
|
d*******3 发帖数: 8598 |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ilhaNew (ha),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叶剑英晚年最重要谈话:亲贤臣远小人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Nov 16 19:52:29 2014, 美东)
叶剑英晚年最重要谈话:亲贤臣远小人
大中小2014-11-16 06:53:18
多维历史
叶剑英晚年最重要的一次谈话是1982年上半年与胡启立的谈话,这也是他最后一次政治
谈话。主要内容是强调党的集体领导,反对一言堂的问题。叶剑英认为,人的认识是有
局限性的。他援引诸葛亮的《前出师表》,要“亲贤臣,远小人”。叶剑英说,“文化
大革命”期间,连周恩来见毛泽东都很难,毛能不犯错误?本文选自2012年第2期《同
舟共进》,作者程冠军。全文如下。
叶剑英与邓小平
叶选基是叶帅的侄儿,自上世纪50年代末以后一直生活在叶帅身边,直至1987年叶帅去
世。在粉碎“四人帮”和拨乱反正的岁月里,叶选基在叶帅身边亲历了一幕幕惊心动魄
的场景。为了解这些鲜活的历史瞬间,笔者多次走进位于京郊的叶选基先生寓所,聆听
这位71岁老人讲述粉碎“四人帮”、邓小平...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12 1982年,在邓小平的倡议下,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成立,邓亲自担任中顾委主任。这是一个过渡性组织,但因其是诸多重量级中共元老的大集合而富有威名。它存在到1992年,包括邓在内的开国一代中共领导人们,借此逐步退出第一线,完成了执政党中央机构的年轻化。
如今,中顾委已撤销了近二十年。虽然机构不存,但这些威名赫赫的党内老人们,却依然发挥着隐隐的力量。哪怕有的已不能言语,其偶尔出现在报刊或网络上的文章,仍引发着激烈争议,提醒各方他们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近20年来,这些老人们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不同的符号,他们的大多数人都关注历史真相,因为历史往往会影响现实。他们也仍旧勤于思考,仍旧坚持己见,甚至正面争吵,界限了然。而这些分歧,很多时候,恰恰代表了正在行进的中国的不同侧面。
据人民网统计,两届近300人的原中顾委委员,在世者已不足30人,仅存十分之一。我们在此时,回念和记录这些正在远去的老人——他们都已岁过耄耋,历经沉浮,从而洞察历史;其所思所述虽然交锋激烈,但都不容忽视——并期望这种对远去者的追忆,有助于当下的思考。
此为南方周末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系列报道的第一篇。
身为中顾委委员的任仲夷(左图)...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13 横亘在北宋和南宋之间的“靖康之变”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无数个人的命运。“靖康之变”发生后,难以计数的北方人背井离乡,辗转逃难到东南丘陵地带。颠沛流离、风餐露宿的人群中就有日后被推崇为宋朝第一女词人的李清照和她的丈夫、金石学家赵明诚。
李清照的前半生是锦衣玉食、吟诗颂词的安逸人生。她的许多闺房诗词以感情细腻、辞藻清丽而闻名一时。这一方面得自家传。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就是当时齐、鲁一带知名学者,官至礼部员外郎。李清照自幼聪慧,在父亲的培养熏陶之下,工诗词,能文章,善画墨竹,字也写得非常好;另外一方面,美满的爱情和家庭为李清照的创作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建中元年(公元1101年),18岁的李清照嫁给了赵明诚。婚后,夫妻恩爱,伉俪情深,一起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和整理,共同见证了东京汴梁的繁华岁月。金兵入据中原,繁华顷刻破碎。李清照与赵明诚美好而宁静的家庭生活也随之破灭,开始了流寓南方的孤苦后半生。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49岁的赵明诚在流浪途中不幸病逝,只给46岁的李清照留下15车古籍文物和半部没有完成的《金石录》。之后李清照孤独一身,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她的悲苦心情很自然地表现... 阅读全帖 |
|
y**o 发帖数: 8897 | 14 胡耀邦视察工作(资料图)
《毛泽东晚年读书纪实》(中央文献出版社)详尽记录了毛泽东主席晚年的读书生活
。作者徐中远是从1966年至1976年为毛泽东主席做图书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图书服务员。
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众多毛泽东晚年读书鲜为人知的故事。
“是不是天天看《金瓶梅》?”
胡耀邦同志爱散步,当年他每天沿着中南海边一般要走一万步。1984年至1986年期
间,因中南海部分区域开放参观,他散步就改在毛主席丰泽园故居院内。我记得,耀邦
同志第一次与我交谈时问我:“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我回答说:“我是给晚年的毛主席
做图书服务工作的,就是毛主席晚年的图书服务员。”耀邦同志说:“那我问你:主席
晚年是不是天天都看《金瓶梅》?”这是耀邦同志与我交谈时向我提的第一个问题。我说
:“说真话,毛主席晚年没有看过《金瓶梅》。我们是从1966年5月开始为毛主席做图书
服务工作的。毛主席每天看什么书我们都有登记,直到他老人家逝世,这10多年的时间
里,毛主席没有向我们要过《金瓶梅》,我们也没有发现他老人家看过《金瓶梅》,但
可以有把握地说,毛主席生前看过《金瓶梅》。”接着,我向耀邦同志汇报了毛主席先...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15 叶剑英晚年最重要谈话:亲贤臣远小人
大中小2014-11-16 06:53:18
多维历史
叶剑英晚年最重要的一次谈话是1982年上半年与胡启立的谈话,这也是他最后一次政治
谈话。主要内容是强调党的集体领导,反对一言堂的问题。叶剑英认为,人的认识是有
局限性的。他援引诸葛亮的《前出师表》,要“亲贤臣,远小人”。叶剑英说,“文化
大革命”期间,连周恩来见毛泽东都很难,毛能不犯错误?本文选自2012年第2期《同
舟共进》,作者程冠军。全文如下。
叶剑英与邓小平
叶选基是叶帅的侄儿,自上世纪50年代末以后一直生活在叶帅身边,直至1987年叶帅去
世。在粉碎“四人帮”和拨乱反正的岁月里,叶选基在叶帅身边亲历了一幕幕惊心动魄
的场景。为了解这些鲜活的历史瞬间,笔者多次走进位于京郊的叶选基先生寓所,聆听
这位71岁老人讲述粉碎“四人帮”、邓小平复出和拨乱反正中鲜为人知的内幕。
粉碎“四人帮”消息先通知王震、邓小平
眼前的叶选基虽已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年龄,却依然锋芒凸显。他身着一件黑色
呢绒夹克,显得略长的板刷平头棱角分明,头发黑而茂密且根根直竖,讲起话来言辞激
昂,面部表情丰富,手势幅度较大... 阅读全帖 |
|
n*******w 发帖数: 6708 |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northsnow (北雪飘),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张国焘晚年未贫病交加 生活幸福孩子有出息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4 14:17:59 2012, 美东)
夫人杨子烈是1921年入党的中共第一任妇女部长,夫妻恩爱,患难与共达大半个世纪之
久。更有三个儿子皆有出息,分别为加拿大医生、工程师和大学教师,属于中产阶级家
庭。至今,我还收藏有张国焘晚年的全家福老照片,西装革履,祖孙三代个个喜气洋洋。
张国焘这位中共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主席,中共早期领袖,1979年年底在加拿大多伦
多一家养老院溘然去世。对于张国焘下葬之地,坊间却流传着几种不同的版本,语焉不
详,在此,我们解开谜团。
张国焘的死因刍议
据现今可查阅的资料,张国焘是1979年年底在多伦多一家养老院溘然去世的。时值冰天
雪地,天气奇寒。那天晚上养老院突然停电,没有了暖气,当时他已是中风的孤独老人
,夜里毛毯从身上滑下来,他行动不便,被活活冻死了,死后就葬在多伦多松山墓园里
。这是目前海内外最为流行的坊间故事,起源于张家友人蔡... 阅读全帖 |
|
t****z 发帖数: 8931 | 17 作者:徐中远,原题:《我向胡耀邦汇报毛泽东爱读什么书》
大家都知道,毛泽东主席是一个很爱读书的人,每天手不释卷,不分昼夜地读,也没有
固定的地方,会议室里、办公桌旁、会客的沙发上、卧室的床上、游泳池旁、吃饭桌旁
,浴室间、卫生间、到处都有书,随手翻开看。他看书也没有固定的姿势,有时坐着,
有时站着,有时躺着,有时半坐半躺着。毛主席睡觉的木板床上,总是大半边放满了书
,只留下一个人睡觉的地方。可是,毛主席晚年究竟爱读什么书,到底读了些什么书,
这是广大读者都很感兴趣的事情。
胡耀邦同志爱散步,当年他每天沿着中南海边一般要走一万步。1984—1986年期间,因
中南海对人民群众开放,他散步就改在毛主席丰泽园故居院内。丰泽园故居是典型的旧
式四合院建筑,位于中海和南海之间。当时,我在丰泽园故居整理登记毛主席的图书资
料。为了防潮防湿,白天我们经常开门开窗通风。耀邦同志散步的时候,看见丰泽园故
居内存书的屋子大门常开着,就常进去看书,并与我们亲切交谈。
我记得,耀邦同志第一次与我交谈时问我:“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我回答说:“我是
给晚年的毛主席做图书服务工作的,就是毛主席晚年的图书服务员。”耀... 阅读全帖 |
|
z*******0 发帖数: 578 | 18 问题的提出
1979年春天,巴金重返巴黎,这是晚年巴金与青年巴金之间精神行程的一次连接。刚刚
经历过“文革”浩劫的巴金,思想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旧地重游带给他的不只
是兴奋、亲切,更是对历史的反思。“爱真理,爱正义,爱祖国,爱人民,爱生活,爱
人间美好的事物,这就是我从法国老师那里受到的教育。”巴金谈到重返巴黎时说的这
番话,绝非一般地泛泛而谈,而是有着非常具体的历史内容。因为,巴金晚年最为重要
的作品《随想录》,正好在1978年12月开始动笔。
准备重返法国以及随后的重返法国,为开始独立思考、提倡说真话的巴金,提供了一次
直接感受历史的机会。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一些疑惑、思虑,有可能因重返法国而得到
廓清。认识更加深切,表述也更加明确。
在《随想录》中,巴金一再提到他在“文革”初期被迫不停地写交代的经历。我曾见到
一份巴金在“文革”中写的关于作家严文井的交代材料,虽因价格太贵没有买下原件,
但我保留了一份复印件,它可以帮助我们对巴金当年的情况了解一二。
这份交代为两页信纸,约八百字。标题为“材料”,另在抬头写着“关于严文井”。交
代写于一九六七年六月二十八日。严文井是儿童文学作家... 阅读全帖 |
|
N*****e 发帖数: 1094 |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Note (新天地),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欠命要还!刘伯承晚年拒看一切战争片(组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19 17:30:09 2016, 美东)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中共发动淮海战役,围歼国军55万人。
中共历来嗜血好战,为了推翻国民党,夺取政权,千方百计,不择手段,不惜伤害牺牲
无数人的家庭、生命和幸福。在中共领导人和高级将领当中,也许只有刘伯承元帅一人
,晚年对发动指挥那些血腥残酷的战争有所忏悔。
晚年的中共元帅刘伯承。
邓小平以及其他中共将帅,一直到晚年都喜欢欣赏战争片,喜欢回味陶醉在当年打败国
民党的炮火硝烟中。其实,邓小平本人并没有指挥过淮海战役,却也在自50年代掌权开
时,篡改军史,贬低军中真正的军事指挥刘伯承,而抬高自己。尤其在毛泽东死后,为
了在全国大树特树自己的威信,邓小平大言不惭,到处宣扬:“淮海战役是我亲自指挥
的!”
而真正参与指挥淮海战役的刘伯承,却对昔日的“亲密战友”窃取自己的战功,选择了
沉默。他从不曾特意跟人强调说:“淮...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343 |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Re: 书非禁不能读也:《晚年周恩來》和《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21 12:23:04 2011, 美东)
看到了!我先发email,然后才看到站内信,找到这个帖子。那我把朋友寄给我的那篇
《晚年周恩来》的采访报道跟贴在这里吧。我看得囫囵吞枣,印象最深的两点,一是江
青说的“我是主席的一条狗,主席让我去咬谁,我就去咬谁”,现在把一切坏事都推给
江青的说法是不对的,江青不过是奉旨行事,没有毛泽东的撑腰她也没有那么大的胆子。
二是作者整体评价周恩来时引用的邓小平在内部写文革决议时评论周的两句话:第一句
是“如果没有总理的话,文革的结果可能更糟。”第二句是“如果没有总理,文革也许
不会拖那么长。”“这两句评论一个是正面,一个是负面,而周对国家和民族的真正位
置实际上也就是在这两点之中。”这个我也觉得很中肯。
这篇评论/采访比较长,我只贴前半部分关于《晚年周恩来》这本书,后半部分评论高
岗和刘少奇,有人有兴趣的话我再... 阅读全帖 |
|
N*****e 发帖数: 1094 | 21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中共发动淮海战役,围歼国军55万人。
中共历来嗜血好战,为了推翻国民党,夺取政权,千方百计,不择手段,不惜伤害牺牲
无数人的家庭、生命和幸福。在中共领导人和高级将领当中,也许只有刘伯承元帅一人
,晚年对发动指挥那些血腥残酷的战争有所忏悔。
晚年的中共元帅刘伯承。
邓小平以及其他中共将帅,一直到晚年都喜欢欣赏战争片,喜欢回味陶醉在当年打败国
民党的炮火硝烟中。其实,邓小平本人并没有指挥过淮海战役,却也在自50年代掌权开
时,篡改军史,贬低军中真正的军事指挥刘伯承,而抬高自己。尤其在毛泽东死后,为
了在全国大树特树自己的威信,邓小平大言不惭,到处宣扬:“淮海战役是我亲自指挥
的!”
而真正参与指挥淮海战役的刘伯承,却对昔日的“亲密战友”窃取自己的战功,选择了
沉默。他从不曾特意跟人强调说:“淮海战役是我亲自指挥的!”中共夺权政权不久,
共军中最权威的军事理论家刘伯承就被打成了“军事教条主义”,基本上没有发言权了
,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编写战史。到了晚年,刘伯承更坚决拒看一切战争片。
对此,他的儿子也很不理解,刘伯承这样解释说:“我们牺牲一位战士,他的全家都要...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22 陈强(资料图)
6月26日晚,我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陈强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陈强因饰演“南霸天”、“黄世仁”等知名反派人物角色被广大观众所熟知,“改革开放”后与陈佩斯共同出演《父与子》系列喜剧、参演姜文的《鬼子来了》等片,他的作品再次受到关注的喜爱与关注。
6月28日,陈佩斯在京郊的家中接受了媒体的探访,首次向外界公开了他为父亲安度晚年而特意购买的别墅,陈强在这里度过了人生最后八年的时光,陈佩斯说:“这把阳伞是装修时候买的,用了几年后坏了,但父亲不让换,因为他是山西人,抠门。”陈佩斯还透露,父亲在身体出现问题后,不认为自己是生病,一直拒绝请护工照顾他。不过父亲的坚持也给了做儿子的尽孝的机会,“老人很仁慈,给了我尽孝的机会。”陈佩斯如是说。
十二年简朴又安详的晚年时光
1999年,在陈强拍摄完电影《鬼子来了》后,他因患脑血栓从此告别影坛。陈强同时因病丧失了部分记忆还出现了老年痴呆的症状。可是神奇的是,陈强所忘记的都是痛苦的经历,“他有福气,文革受迫害的那些事都不记得了,记得都是开心的事。”陈佩斯说。
这之后的十二年,陈强过上了一个普通老人的晚年生活。2004年陈佩斯为了照顾父亲,特地...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23 据报道,唐太宗李世民是大唐王朝第二代皇帝,人称“千古一帝”。他作为中国最有作为的皇帝,开创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最繁荣、国力最强大的大唐帝国。应该说李世民是皇帝中的一位难得的楷模,他重用贤才,广施仁政,从谏如流,已成为了历史上有口皆碑的千古佳话。”然而,李世民也是人,人无完人,是人就会有错误。就像古人所说,但凡血肉之躯,都有难以逾越的局限性。晚年的李世民出现了一些变化,先是从纳谏体现出来的。贞观十年,魏征发现他“渐恶直言”,这是唐太宗走向一些错误的开始。
唐王朝开国以后,李世民身边敢于直言的大臣不下30多人,尤其是魏征,先后写了十多万字的意见书,涉及事务多达两百多件。开始李世民的确是从谏如流,受到朝野上下的一致尊重。但后来魏征明显地觉察到,皇帝变了,“渐恶直言”。贞观十二年三月,李世民亲御两仪殿,魏征毫不客气地说:“一二年来,不悦人谏,虽黾勉听受,而意终不平,谅有难色。”这些话,此时的李世民根本就听不进去了,他大兴土木,建飞山宫,担心群臣劝谏,便警告他们说,“若不为此,不便我身。”
并且为自己狡辩说:“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这无非是说,老百姓都是贱骨头,容易无事生非,应该长期当牛... 阅读全帖 |
|
g*****g 发帖数: 6798 |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goodegg (头号变态龌龊文学萎缩男),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冻死是谣传 晚年张国焘在加拿大的幸福生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26 16:10:52 2010, 美东)
http://news.creaders.net/headline/newsViewer.php?nid=455896&id=1031146&dcid=3
冻死是谣传 晚年张国焘在加拿大的幸福生活
凤凰网 2010-12-26 09:13:11
大陆从没有过任何一个记者进行过采访报道,不知何时对于张国焘的死却有了这样的描
述“1979年12月3日,一个风雪交加的冬夜,天气异常寒冷,在加拿大多伦多一家老人
病院的病床上,一位老人忍受着严寒的侵袭。身边没有护士,也没有亲人。他就这样凄
惨地客死异国他乡。他,就是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上的一位特殊人物,中共创始人之
一,中共一大13位代表之一,中共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后来另立“中央”与党中央
分庭抗礼,最后投向国民党怀抱进行反共的张国焘。”
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认... 阅读全帖 |
|
c******2 发帖数: 4019 | 25 我记得,耀邦同志第一次与我交谈时问我:“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我回答说:“我是
给晚年的毛主席做图书服务工作的,就是毛主席晚年的图书服务员。”耀邦同志说:“
噢!你是毛主席晚年的图书服务员。那我问你,主席晚年是不是天天都看《金瓶梅》?
”我说:“说真话,毛主席晚年没有看过《金瓶梅》。我们是从1966年5月开始为毛主
席做图书服务工作的。毛主席每天看什么书我们都有登记,直到他逝世。这10多年的时
间里,毛主席没有向我们要过《金瓶梅》,我们也没有发现他看过《金瓶梅》,但可以
有把握地说,毛主席生前看过《金瓶梅》。”接着,我向耀邦同志汇报了毛主席先后三
次关于对《金瓶梅》的评价。
1956年2月19日、20日的一次会议上,毛主席听取国家建筑工业委员会和建筑工业部领
导同志汇报时,一上来就问当时参加汇报会的万里同志是什么地方人。万里回答是山东
人。毛主席接着又问:“你看过《水浒》和《金瓶梅》没有?”万里说没有看过。毛主
席说:“《水浒》是反映当时政治情况的,《金瓶梅》是反映当时经济情况的,是《红
楼梦》的老祖宗,不可不看。”这是毛主席第一次说《金瓶梅》是《红楼梦》的老祖宗
,也是毛主席第一次在众... 阅读全帖 |
|
J*******3 发帖数: 1651 | 26 站在21世纪的高度重评文革和毛泽东
作者:非龙在天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一)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吗?
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应如何评价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务必清醒认识文革的不足。
左派不能放弃自己的自我批评。我们应该如何从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中吸取经
验教训?社会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斗争究竟是如何展开的?资产阶级
在哪里?如何鉴别它?如何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如果无产阶级专政很容易蜕变成资产阶
级专政,那么怎样才能防止它?怎样识别无产阶级专政是否已经蜕变成资产阶级专政?
如何认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所有这些理论问题,并没有真正完成,其已
有的实践,还充满着扭曲、谬误和失败。这也正是造成毛泽东年代的阶级斗争实践频频
遭遇困难、最后竟然成为右派复辟翻案、妖魔化整个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的突破口。饱
受诅咒、污蔑和磨难的革命,如果要凤凰涅盘、浴火重生,就必须面对这样的挑战,澄
清原有理论遗产中的含混和不足,直至推进理论范式上的革命,而不止是满足于重复原
有的那些高度概括性、高度符码化的表述。
第二,不能再承认所谓的“毛主席晚年错误”。
文革有消极面,死没 |
|
Z******i 发帖数: 106 | 27 毛主席晚年的成功
最近,有人撰文论述所谓毛主席晚年的失败并试图探讨所谓失败的原因,诚然这种
探讨与长期以来某些人试图彻底否定毛主席的论调是截然不同的,但却有违历史事
实,在某种程度上也伤害了广大热爱毛主席的人民群众的感情,至少我老笨牛是如
此认为的。有鉴于此,我认为有必要对此论点进行进行必要的澄清,以视正听。
那么毛主席的晚年究竟是失败的还是辉煌胜利的?如果仅从面象上看,我们可能会
被误导。但如果从历史的视野看,
也就是说站在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史的发展角度上看,我们完全可以非常骄傲自豪
地说,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一生一世都是非常成功的,都是非常光辉的。
诚然,在毛主席的晚年他不得不面对林彪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更要面对许多在
文革中受到冲击的老干部们的不满,以致他的关于在无产阶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的伟大战略部署,难以贯彻执行。这充其量是一个悲剧,何谈失败?
毛主席曾经说过,他的一生干了两件事,一件是带领人民驱倭寇,灭蒋匪,建了人
民的政权,一件是发动文化大革命。前者拥护的人多反对的人少(此被某些人视为毛
主席前半生的胜利),而后者反对的人多拥护的人少(此被称晚年的失败)。 我们
从毛 |
|
y********o 发帖数: 9263 | 28 【晚年财运5颗星的星座】
上升巨蟹座、魔羯座、狮子座以及双鱼座:巨蟹座的人从年轻的时候就有计划的在打拼
,而且一步一脚印,兢兢业业,大部分巨蟹座所打下的江山是不可动摇的;上升狮子座
的人很懂得守财,保证晚年不用向人伸手;上升魔羯座的人在工作上经营非常得当,在
每一样工作都很专业的情况下,他可以决定自己在职场上的退休时间;上升双鱼的人通
常做事仔细之外,也很有眼光,总是可以投资或者参与最先进的行业,因此时间再久,
他也不容易被淘汰。
【晚年财运4颗星的星座】
上升在金牛座、处女座、天蝎座以及射手座:金牛座一直以来都是以赚钱为目的,但是
这种赚法有时候会让他起起伏伏;上升处女座的人天生劳碌命,即使一天24小时不停的
工作,他搞不好还乐在其中,他对於享受要求很少,只要有安全感,心理安心就好了;
上升在天蝎座的人理财非常保守,即使有机会参予股票狂飙的时候,还是只赚到一点点
,但是股票狂跌的时候,他也不会受到影响;上升射手座因为他的一技之长,他的乐观
以及对於金钱不是很在意的态度,所以觉得钱够用就好,能够想享用就好。
【晚年财运堪虑3颗星的星座】
上升白羊座、双子座、天秤座以及水瓶座:上升白羊座... 阅读全帖 |
|
g*****p 发帖数: 790 | 29 狄仁杰(630年-700年),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字怀英,历经唐高宗与武
则天两个时代,一生宦海沉浮,清正廉洁,知人善任,断案如神,铲奸除恶,帮助原本
混乱的唐朝走向繁荣昌盛,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庙堂之上
则忧其民”,关心民生疾苦,名垂青史。
晚年的狄仁杰,既要一如既往地效忠女皇武则天,又肩负着唐室中兴的重任。他清楚地
看到,徐敬业兄弟、琅邪王李冲、越王李贞先后起兵反武,但均被剿灭,告密之风盛行
,周兴、来俊臣等酷吏,掌管制狱,杀戮大量李唐宗室,而武周的势力正如日中天一样
强大。唐室复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唐室复兴需要一场政变,但时机并不是现在
,也并不具备必不可少的条件,它需要隐而不发,韬光养晦,坐待良机。而他唯一能做
的,就是恪尽职守,全力辅佐武则天的同时,又不遗余力促成武周政权回归,为唐室复
兴做好铺垫。
非常时期,狄仁杰的晚年,注定是不同寻常的晚年。
686年,56岁的狄仁杰出任宁州刺史。当时宁州为各民族杂居之地,狄仁杰体察民情,
抚和戎夏,妥善处理各民族之间关系,人心笃定,内外相安。
687年,擢升为工部侍郎的狄仁杰,充江南巡抚使,针对当...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0 “老有所养”之“老”,该以年龄为覆盖依据,而不宜以城乡为区隔。而在让农村老人
也老有所养方面,北京密云区探索出了新模式。
据报道,北京密云农村地区现在建成幸福晚年驿站55家,覆盖17个镇街、54个社区(村)
、惠及1.5万老年人。为了解决用地问题和降低成本,密云区民政局将目光转向了农村
地区的闲置房屋,主要通过利用村集体的闲置房屋升级改造、流转村民的闲置农宅到村
集体以及村民开发自有住宅三种方式,建成驿站。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农村空心化的愈发严重,农村空巢老人也与日俱增。据统计,我
国农村空巢老人数量已过亿。止于“仅养”,趋于“不养”,忘于“前养”……很多留
守老人的养老现状堪忧。所以才有社会学者说,中国的最大养老难点在农村,短板也在
农村。
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确迫在眉睫。但一方面,农村空心化造成农
村地区发展滞后,农村养老产业发展迟滞,农村养老市场得不到资本的青睐,造成庞大
的农村老年群体难以享受到优质的养老服务;另一方面,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又造成
大量的农房闲置下来。
在此背景下,利用闲置农房建幸福晚年驿站,无疑是农村养老的一个创新举措。就像武
汉明确的“黄... 阅读全帖 |
|
g*****g 发帖数: 6798 | 31 http://news.creaders.net/headline/newsViewer.php?nid=455896&id=1031146&dcid=3
冻死是谣传 晚年张国焘在加拿大的幸福生活
凤凰网 2010-12-26 09:13:11
大陆从没有过任何一个记者进行过采访报道,不知何时对于张国焘的死却有了这样的描
述“1979年12月3日,一个风雪交加的冬夜,天气异常寒冷,在加拿大多伦多一家老人
病院的病床上,一位老人忍受着严寒的侵袭。身边没有护士,也没有亲人。他就这样凄
惨地客死异国他乡。他,就是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上的一位特殊人物,中共创始人之
一,中共一大13位代表之一,中共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后来另立“中央”与党中央
分庭抗礼,最后投向国民党怀抱进行反共的张国焘。”
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张国焘的晚年贫寒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是被活活冻死的
。老秦说难道加拿大这个国家就是个“万恶的旧社会”?
和晚年张国焘很熟的著名史学家司马璐先生曾证实,加拿大是个很富足的国度,每个人
都有生活无忧的保证。他承认张国焘很失落,但一点都不穷,所谓“冻死”是不存在的
。如果一旦被冻...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1985 | 32 毛主席说他一生就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抗日打老蒋,这件事反对的人不多,第二件事
就是搞文化大革命,这件事反对的不少.后来这第二件事被说成是毛主席晚年犯下的严重
"错误".
依贫道看,那第一件事抗日打老蒋,其性质意义与中国历代农民革命战争差不多,都是驱
外掳,抗暴政,反压迫.虽可歌可泣可赞,但比起毛主席做的第二件事--文化大革命,那真
是小巫见大巫,不可同论而语.
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而我们之前的所有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阶级矛盾最激烈的时候表现为战争,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流血,死亡,是不可避
免的。整个中国古代史,讲的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然而自己又沦落为另一个
被推翻的阶级的过程。为什么中国古代的皇帝都是平民从受压迫,到打下江山,坐了皇
帝,又被另一些平民推翻?为什么历史的舞台从来只属于精英?什么时候,老百姓能够
站在舞台中央?自编自导自演自己人生的戏?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同志对历史的认识
无疑是非常深刻的,他深知其中厉害,新中国虽然建立起来了,然而只要稍有不慎,共
产党就会脱变,终有一天就会被另一个阶级所推翻。今天再来看这个事情,是比较容易
理解了。...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33 最近,张爱玲正在遭遇一些“曝丑”运动。她身前保持通信的朋友——那些她信任的人,出于各种考虑,开始不断地将张爱玲写给他们的信结集出版,毫无保留。
于是,张爱玲在信中谈及的隐私,包括她晚年在美国不堪的困窘生活,全部暴露在读者面前。而且,她的那些因不满意而未出版的文字,也被人一一整理出来出版。“张爱玲是爱面子的人,请给她留一点面子吧!别总想着稿费。”有张迷苦苦哀求。张爱玲被“曝丑”也引起了法律界人士的讨论。本报记者郦亮
张迷痛心:拿信出书影响张爱玲形象
不久前,夏志清推出了一本《张爱玲给我的信件》。新书中收纳了张爱玲信件103封,堪称目前公之于世的张爱玲信件的集大成者。
现年92岁的夏志清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身为文学评论家的这位老先生与张爱玲关系甚为密切,他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一书中给予了张爱玲前所未有的至高评价。张爱玲很信任夏志清,所以晚年在信件中写了自己很多的不幸。
“我这一年来为了逃虫难,一直没固定地址,真不知从何说起……天天上午忙搬家,下午远道上城,有时候回来已经过午夜了,最后一班公交车停驶,要叫汽车,剩下的时间只够吃睡……”《张爱玲给我的信件》中有一封信张爱玲这样写道。夏志清老...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34 晚年张爱玲。 资料片
最近,张爱玲生前保持通信的朋友将张爱玲写给他的信结集出版。由此,张爱玲在信中谈及的隐私,包括她晚年在美国不堪的困窘生活,全部暴露在读者面前。
而且,她的那些因不满意而未出版的文字,也被一一整理出来出版。这引发了网友热议:“张爱玲是爱面子的人,请给她留一点面子吧!别总想着稿费。”有张迷苦苦哀求。张爱玲被“曝丑”也引起了法律界人士的讨论。
不久前,夏志清推出了一本《张爱玲给我的信件》。新书中收纳了张爱玲信件103封,堪称目前公之于世的张爱玲信件的集大成者。现年92岁的夏志清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张爱玲很信任夏志清,所以晚年在信件中写了自己很多的不幸。“我这一年来为了逃虫难,一直没固定地址,真不知从何说起……天天上午忙搬家,下午远道上城,有时候回来已经过午夜了,最后一班公交车停驶,要叫汽车,剩下的时间只够吃睡……”《张爱玲给我的信件》中有一封信张爱玲这样写道。
去年,曾向张爱玲约稿而与她保持10年通信的《联合报》编辑苏伟贞,出版了《长镜头下的张爱玲》,公布了张爱玲的10余封书信,里面也涉及了一些隐私。苏伟贞自己也说,通过之前披露的信件,和张爱玲写给她的信,可以发现一...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35 最后一次去北戴河,更多的时间里,他就这样坐在房前,恋恋不舍地望着苍茫的大海。1992年8月88岁 邓林摄
读报是爸爸每日必修的功课。1987年4月83岁邓林摄
邓小平过生日时孙子孙女们送给他的生日礼物。
讲述者 邓林
采访从太阳刚离开地平线开始,一直到太阳越过墙头,阳光斜晒进院子,打在邓林大姐的脸上、身上。采访过程中,工作人员担心72岁的邓林大姐的身体,建议休息一会儿。邓林大姐谢绝了,她说:“现在是光最好的时候,最适合摄影师拍摄,等一会就顶光了,光线就不好了。”十三年为父亲的拍照经验,让她对光影、镜头的运用娴熟于心。同样,对于这座院子,邓林大姐也早已装在了心中,在带领记者参观时,不时地指点记者哪里才是拍摄的最佳位置。邓林说,她拍摄的从1980—1993年这十三年,是父亲生命中最重要的阶段,也是中国发生历史性变革的重要时期,但她的照片并没有直接记录这一段历史,而是向我们展示了“一位生活在我们中间,有血有肉、感情深挚、充满旺盛生命活力的老人。”
因为邓林,我们才能看到更多关于邓小平晚年生活的照片。邓林说,在她的相册中,珍藏着千余幅爸爸和全家的照片,其中大部分主要是1980—1993年这十三...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36 25日凌晨,著名女作家、翻译家、钱锺书夫人杨绛去世。听闻这一消息,著名文学评论家白烨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部分还原了这位文化名人、才女的性情与为人。他表示,自己此前曾与杨绛、钱锺书夫妇来往较多,“论学识,他们都是学贯中西。杨绛先生是很单纯的人,年纪大了之后还略有一点孩子气”。
从容走过百年沧桑
杨绛本名杨季康,出生于1911年。在她百余年的人生历程中,几乎每次出现人们面前时都十分从容。此前,她与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同在一家医院住院,还拒绝过周有光“见一面”的要求,直到别人劝说方才会面。周有光外甥女毛晓园曾对记者表示,“因为杨绛先生觉得自己在病中,状态不是特别好”。
在动荡年代,杨绛也一直处变不惊,并以惊人的胆识保护丈夫钱锺书的手稿,将所有杂事处理得井井有条。1945年在上海,当日军传唤她时,杨绛先把钱钟书《谈艺录》手稿藏好,泰然周旋,保证日后该书的顺利出版。
时光流转至1994年,钱锺书因病住院,杨绛悉心照料。不久,女儿钱瑗也住院了,与钱锺书相隔大半个北京城。当时八十多岁的杨绛来回奔波,辛苦异常,“锺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 阅读全帖 |
|
x***u 发帖数: 6421 | 37 两见晚年毛泽东
2008年05月08日 14:41:43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我有幸两次见到晚年毛泽东:一次是1972年7月24日,一次是1975年10月30日。两
次见晚年毛泽东,都与中国和西德的外交事务有关,都听到了他对国内外局势的看法。
毛泽东那闪烁着伟人光辉的真知灼见,令我至今难以忘怀。
一见毛泽东
第一次见晚年毛泽东,是我
在担任新华社常驻西德波恩记者期间。
那时,我国同西德还没有建交,新华社与德意志新闻社在1958年交换了记者,所以
新华分社是中国在西德唯一的机构。因而,新华分社成了观察西德形势与西德沟通意向
的渠道。我在1969年12月到西德时,已是第三任记者了。当时,我国正处于多事之秋,
内外情况都很困难,“文革”的破坏达到了高潮,很多城市和地区处于混乱状态,经济
濒临破产的边缘。1969年3月发生了中苏珍宝岛武装冲突,西方一些人士和媒体纷纷幸
灾乐祸地推测苏联将会改变在西方同美国争夺欧洲的战略,而要转向东方进攻中国。基
辛格秘密访华之后,尼克松在1972年2月访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态度开始改变,西德
也随之开始改变对中国的态度 |
|
wh 发帖数: 141625 | 38 不知道有人贴过这个没有。高文谦写的《晚年周恩來》由美国明镜出版社2003年4月初
版,颇引起争议。朋友寄给我这篇采访报道,我看得囫囵吞枣,总体感觉挺中肯。印象
深的两点,一是江青说的“我是主席的一条狗,主席让我去咬谁,我就去咬谁”。把一
切坏事都推给江青的说法是不对的,江青不过是奉旨行事,有时操之过急,但基本思想
是出自毛泽东的。
二是作者整体评价周恩来时引用的邓小平的两句话:第一句是“如果没有总理的话,文
革的结果可能更糟。”第二句是“如果没有总理,文革也许不会拖那么长。”这个我也
觉得很中肯。
以下是BBC的采访报道:
今天是1976年中国四五运动27周年纪念日。
27 年前的今天,中国民众以悼念去世不久的中国总理周恩来的方式来表达对文革不满
的活动,在清明节这一天达到了高潮,中国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聚集了百万民众,虽
然这一天以中共高层主政的激进派下令对示威群众进行的镇压而结束,但这一天也预示
了半年后激进派倒台、文革结束、毛泽东神像倒塌等一些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的事件的征兆。不过,这一天也同时宣告了中共神坛上另一尊神像定制打造过程的开始
:文革后逐渐在中共高层占上风的所... 阅读全帖 |
|
H****g 发帖数: 14447 |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erzog (singularit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谈谈毛泽东犯下的严重晚年错误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18 00:01:28 2012, 美东)
毛泽东晚年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不但犯下了严重的晚年错误,还导致三十六年后,中国
高级领导人依然要担心中国会出现极左复辟,担心吃二茬苦受二茬罪。
但是现在的年轻一代,估计对文革的了解很少。为了深入揭批文革的罪恶,我认为有必
要重温一下毛泽东到底犯了什么严重的晚年错误。
首先,我找到了关于文革的中央权威文件,也就是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
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份文件指出:”1966年5月至1976年
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文化大革命
的历史,证明毛泽东同志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
合中国实际。”
那么这个既不符合马列也不符合中国实际的主要论点具体指什么呢?决议里给了明确的
解释和定义。主要论点就是
============... 阅读全帖 |
|
t***h 发帖数: 5601 | 40 最近,张爱玲正在遭遇一些“曝丑”运动。她身前保持通信的朋友,那些她信任的
人,出于各种考虑,开始不断地将张爱玲写给他们的信结集出版,毫无保留。
于是,张爱玲在信中谈及的隐私,包括她晚年在美国不堪的困窘生活,全部暴露在
读者面前。而且,她的那些因不满意而未出版的文字,也被人一一整理出来出版。“张
爱玲是爱面子的人,请给她留一点面子吧!别总想着稿费。”有粉丝苦苦哀求。张爱玲
被“曝丑”也引起了法律界人士的讨论。本报记者 郦亮
粉丝痛心:拿信出书影响张爱玲形象
不久前,夏志清推出了一本《张爱玲给我的信件》。新书中收纳了张爱玲信件103
封,堪称目前公之于世的张爱玲信件的集大成者。
现年92岁的夏志清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身为文学评论家的这位老先生与张爱
玲关系甚为密切,他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一书中给予了张爱玲前所未有的至高评价。
张爱玲很信任夏志清,所以晚年在信件中写了自己很多的不幸。
“我这一年来为了逃虫难,一直没固定地址,真不知从何说起……天天上午忙搬家
,下午远道上城,有时候回来已经过午夜了,最后一班公交车停驶,要叫汽车,剩下的
时间只够吃睡……”《张爱玲给我的信件》中有一封信张爱玲... 阅读全帖 |
|
t***h 发帖数: 5601 | 41 最近,张爱玲正在遭遇一些“曝丑”运动。她身前保持通信的朋友,那些她信任的
人,出于各种考虑,开始不断地将张爱玲写给他们的信结集出版,毫无保留。
于是,张爱玲在信中谈及的隐私,包括她晚年在美国不堪的困窘生活,全部暴露在
读者面前。而且,她的那些因不满意而未出版的文字,也被人一一整理出来出版。“张
爱玲是爱面子的人,请给她留一点面子吧!别总想着稿费。”有粉丝苦苦哀求。张爱玲
被“曝丑”也引起了法律界人士的讨论。本报记者 郦亮
粉丝痛心:拿信出书影响张爱玲形象
不久前,夏志清推出了一本《张爱玲给我的信件》。新书中收纳了张爱玲信件103
封,堪称目前公之于世的张爱玲信件的集大成者。
现年92岁的夏志清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身为文学评论家的这位老先生与张爱
玲关系甚为密切,他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一书中给予了张爱玲前所未有的至高评价。
张爱玲很信任夏志清,所以晚年在信件中写了自己很多的不幸。
“我这一年来为了逃虫难,一直没固定地址,真不知从何说起……天天上午忙搬家
,下午远道上城,有时候回来已经过午夜了,最后一班公交车停驶,要叫汽车,剩下的
时间只够吃睡……”《张爱玲给我的信件》中有一封信张爱玲... 阅读全帖 |
|
z****3 发帖数: 396 | 42 唐太宗李世民始终是皇帝中的楷模,重用贤才,广施仁政,尤为著名的是善于纳谏――这种“从谏如流”的品质,现代高官都不容易具备,何况“家天下”的封建帝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已成为千秋功业的代名词。李世民,在史册里就是光辉灿烂的“正面形象”。“贞观之治”的强大、繁盛,有口皆碑,有目共睹;可惜,但凡血肉之躯,都有难以逾越的局限性。晚年的李世民一点一点“变坏”了,肉眼凡胎的生物性暴露无疑。
一,堵上耳朵,踹开诤臣,拎着鞭子办事儿。
《新唐书》、《旧唐书》都记载了文德皇后长孙氏,曾怎样拐弯抹角地哄骗盛怒之下的李世民。因为魏征多嘴多舌,处处制肘,皇帝感到不舒服,甚至在背地里恼羞成怒,一边骂街,一边动了杀机。若非乖巧的文德皇后拽出“明君贤相”的“高帽儿”来拍马屁,恐怕魏征早就做了刀下鬼了。由此看来,李世民并非心甘情愿地“纳谏”;骨子里却满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货色。常说“屁股决定意识”――有什么地位,就是什么脾气。有多大权力,就有多大的兽性。皇帝主宰世间升沉,他们才不愿意找几个自以为是、指手画脚的“干爹”供着呢。
李世民身边能够直言的大臣不下三十多名,尤其是魏征,先后写了十多万字的意见书,涉... 阅读全帖 |
|
c*****i 发帖数: 11737 | 43 李捷:毛主席晚年犯错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民主集中制遭破坏
2011年12月22日15:00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李捷:毛主席晚年犯错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民主集中制遭破坏--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中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
>>>点击查看访谈直播页面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12月22日电 (记者 王新玲)2011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诞
辰118周年纪念日,为缅怀领袖丰功伟绩,今日10时,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李捷
做客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以“正确看待和评价毛泽东同志的是非功过”为题与
网友在线交流。李捷在回答网友问题时说,文化大革命悲剧的发生,不是因为毛主席大
权旁落,而是因为党内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形成了毛主席的个人崇拜,致使毛主席拥
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
李捷指出,要避免文化大革命的发生,第一,就是要思想路线端正,这是决定一切
的。这个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它体现在政治路线上就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路线,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只要坚持了这个,就会避免文化大革命这种悲
剧的发生。第二,就是要党内生活和国家... 阅读全帖 |
|
t***h 发帖数: 5601 | 44 最近,张爱玲正在遭遇一些“曝丑”运动。她身前保持通信的朋友,那些她信任的
人,出于各种考虑,开始不断地将张爱玲写给他们的信结集出版,毫无保留。
于是,张爱玲在信中谈及的隐私,包括她晚年在美国不堪的困窘生活,全部暴露在
读者面前。而且,她的那些因不满意而未出版的文字,也被人一一整理出来出版。“张
爱玲是爱面子的人,请给她留一点面子吧!别总想着稿费。”有粉丝苦苦哀求。张爱玲
被“曝丑”也引起了法律界人士的讨论。本报记者 郦亮
粉丝痛心:拿信出书影响张爱玲形象
不久前,夏志清推出了一本《张爱玲给我的信件》。新书中收纳了张爱玲信件103
封,堪称目前公之于世的张爱玲信件的集大成者。
现年92岁的夏志清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身为文学评论家的这位老先生与张爱
玲关系甚为密切,他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一书中给予了张爱玲前所未有的至高评价。
张爱玲很信任夏志清,所以晚年在信件中写了自己很多的不幸。
“我这一年来为了逃虫难,一直没固定地址,真不知从何说起……天天上午忙搬家
,下午远道上城,有时候回来已经过午夜了,最后一班公交车停驶,要叫汽车,剩下的
时间只够吃睡……”《张爱玲给我的信件》中有一封信张爱玲...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5 2017-08-05 华人速览
参战老兵之歌
他们死的那么壮烈、那么英勇,死的那么年轻,那么阳光。
与三名敌人同归于尽的一等功臣李谋仁烈士
或许是自己在那场震惊世界的1•7拔点战斗之中,独自一人陪伴21位牺牲的战友
一夜的
经历,近30年来,我的心一直牵挂着烈士的父母,祈祷老爸老妈们晚年幸福。奉老首长
委托编辑参战30周年纪念册期间,在各地战友的帮助下,我不仅收集到了烈士当年的英
姿,更重要的是比较全面地了解到了烈士亲人生活现状,一个又一个近乎“凄惨”的消
息让我心痛的发颤,胸闷的发慌,有一种要发疯的感觉•••
破旧的危房中,儿子在墙上守护着父母
第一位牺牲在我身边的是陕西旬阳入伍的19岁战友李谋仁,1986年4月28日深夜,在抗
击敌人大规模的偷袭战斗中,他不幸被三名越军俘虏,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他毅
然决然拉响胸口的“光荣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中国军人视死
如归的凯歌,当战友们把他的遗体抬到我身边时,望着他被炸空的胸膛,我想起他曾经
告诉战友,“只要我的死能给贫困的爸爸、妈妈换来晚年的幸福•R...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8105 |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史海:习仲勋晚年告诉万里有两大遗憾o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19 23:43:47 2016, 美东)
近日,中共前人大委员长万里晚年反思中共体制的文章再度网络热传。文章中,万里谈
到习仲勋晚年向他吐露,习有两大遗憾,一是没有能为高岗冤案平反,二是没有推动中
共对不同意见的容忍政策。
2014年10月,中共前人大委员长万里在中共建政60年前的反思谈话内容在海外中文媒体
报出。2015年,相关内容在网络和港媒多次报出;近日,上述内容再度网络热传。
万里在文章中反思中共体制,下面仅举几例。
万里表示,中共执政六十年了,应该好好总结,这叫反思。 一个执政了六十年的执政
党,总应该有起码的反思勇气吧。
表达民意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基础设施”,中共建政六十年了,应该回到一个最基
本的问题上去:这个国家国民的意愿到底是什么?应该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来表达真正的
民意?
六十年里有多少时间,国家发展受到阻碍,国民的发展机会失去了,宪法权利也得不到
... 阅读全帖 |
|
n*****0 发帖数: 1721 | 47 白羊座
白羊座的人喜欢热闹,年轻时喜欢交朋友,隔三差五便会与朋友相聚,而且出手也特别
大方。时间长了就很容易吸引一堆酒肉朋友,而且很容易因为与他们玩乐而忽视家人。
随着年岁的增长,等他们都老到玩不动时,你就会发现家人已离你远云,自己有多么孤
单。
金牛座
金牛座的人在择友有点问题,喜欢结交一些地位高的人,容易让人家觉得他肯定是为了
利益才和自己交往。这样别人也不会太把他放在心里,关系也会渐渐淡薄。再加上他们
平日不善表达感情,亲子关系也容易出现问题,到晚年时自然就会很孤单了。
双子座
双子座的人年轻时要留意培养子女独立生存的能力,不要因为自己太能干了,习惯为孩
子安排好一切,这样会让他们养成依赖性,影响能力的发展。等你到了晚年需要孩子照
顾的时候,才发现他们都还没有“长大”,还需要你去照顾他们。
巨蟹座
巨蟹座的朋友们年轻时一定要小心善待另一半,因为有不少巨蟹座是不懂得享福的一群
人,很怕失去,会喜欢去考验对方,一次两次还好,这种爱情游戏玩太多次之后就会很
容易气跑对方。结果就是老了之后,另一半懒得搭理你。
狮子座
狮子座的人在小孩子眼前有时候讲话做事风格很怪异,会使孩子觉得他很怪,会...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48 【周有光著《晚年所思2》部分赏析】
晚年所思第一辑:闲谈过往
百岁忆
我们这一代青年
我们这一代青年有几个特点:当时并不参加国民党,也不参加共产党。但思想倾向
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因为共产党包括毛泽东、周恩来、陈毅都是宣传民主的。抗战时
期,周恩来在重庆,是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副主任之一。
他常常说:我们共产党是主张民主的。我们青年一代就是讨厌国民党的专制。我们这一
代都是这样的思想。
蔡元培在坏的时代能做好事
蔡元培在北洋政府时期就提出来:“教授治校,学术自由”。蔡元培是我丈人的朋
友。在苏州的时候,我见到蔡先生面。
晚清下来是军阀时代。后来是国民党、共产党。最自由的是军阀时代。军阀时代做
了很多好事情。军阀怎么会做好事情呢?那时候是民主制度,国会育,请蔡元培做教育
部长,做了很多好事情。注音字母就是军阀时代提出来的。
军阀不垄断整个政府。文化部门、教育部门让进步的人来做。所以做出好事情。因此,
最坏的时代做了很多好事情。
胡适建议把国民党一分为二
胡适对我们的影响很大。
国民党时期,他批评蒋介石。他劝蒋介石把国民党一分为二,两个党就可以互相监督。
我的老伴张允和是胡适的学生。胡适是上海... 阅读全帖 |
|
k*****a 发帖数: 1518 |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kangjia (康佳--红太阳),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毛泽东晚年的四大干将: 毛远新,康生,张春桥,谢富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pr 21 15:58:28 2007)
毛泽东晚年的四大干将
◇ 联络员毛远新
如果说到毛泽东晚年的亲信——联络员毛远新,就不能不提一下毛泽东的大弟毛泽
民,也就是毛远新的父亲之于毛泽东的关系。毛泽民是中国共产党内少有的经济专才,
他的实践能力在陈云之上,和林伯渠、吴亮平并称瑞金时代的我党的经济领域中的“三
杰”。毛泽民管国家银行和国民经济部以及开采钨矿同广东军阀陈济棠暗渡陈仓保证苏
区的供给在党史上是有口皆碑的,只是因为毛泽民牺牲较早,所以,一直以来他的某些
事迹还不为人知,特别是后来他化名周彬,和陈潭秋一起主持新疆我党的统战工作,他
利用他的特殊身份,仅仅花了三年的时间使得新疆的财政走向平稳,连远在莫斯科的斯
大林都对这位神秘的财政厅副厅长代理厅长表示了足够的兴趣。陈云晚年专门提到毛泽
民,他说:“毛泽民同志是一名非常优秀、务实的经济专家,他是我们党不可多 |
|
x***u 发帖数: 6421 | 5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isingChina 讨论区 】
发信人: Physmolecule (斐丝~), 信区: RisingChina
标 题: 钱学森晚年仍关心大飞机发动机国产化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6 00:58:41 2009, 美东)
发信人: brihand (brihand),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钱学森晚年仍关心大飞机发动机国产化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6 00:43:16 2009, 美东)
钱学森晚年仍关心大飞机发动机国产化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6日10:29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6日电(记者 李斌)98岁的钱学森走了。
他生命中的最后岁月是如何度过的?生前还关心哪些问题?作为钱老之子,61岁的
钱永刚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追忆了父亲生前的最后岁月。
“他希望更多人理解、运用晚年的学术思想”
上世纪80年代初,从一线领导岗位退下来以后,钱学森把主要精力集中投入到系统
科学理论的探索、研究和系统工程理论的推广和应用之中。在他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