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 发帖数: 16326 | 1 司马昭谓西曹掾邵悌曰:“朝臣皆言蜀未可伐,是其心怯;若使强战,必败之道也。今
钟会独建伐蜀之策,是其心不怯;心不怯,则破蜀必矣。蜀既破,则蜀人心胆已裂;败
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邵悌拜服。 |
|
s**********e 发帖数: 2888 | 2 看看下面明朝的描写,这在宋朝,绝对是不可想象的。
皇权制度下的明朝刑法很残酷,归纳起来可分三类:一是廷杖,二是酷刑与杀戮,三是
诏狱。并且它们又相互连带缠绕的。例如许多朝臣官员被廷杖以后往往又下诏狱,而在
锒铛入诏狱以后又大部分遭受酷刑甚至惨害。
这里叙述一下明代的血肉横飞的惩罚“廷杖”——它起源以及明朝历史上两次空
前绝后的有名“廷杖”。所谓“廷杖”,当然是文雅的说法,说白了,就是皇帝在朝廷
之上,叫手下的锦衣校尉们拿(乱棍、皮鞭)打自己厌烦的朝臣官员。无论多大朝臣官
员,只要触犯皇帝,惹他不高兴,皇帝一动了怒气,就光焰逼人、一声令下,立刻就给
拖出去一番棍打,打完了一丢人完事,如果打死了是活该。
明朝的 “廷杖”惩罚,开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多猜忌、
唯恐朝臣官员对他不忠实,便用这“廷杖”来威吓镇压、羞辱朝臣。希望他们一个个俯
首帖耳如犬马牛羊,百依百顺、满足他、让他放心。
明太祖朱元璋(年号洪武)第一次“廷杖”惩罚,在洪武八年(1375)。茹太素原
是明朝皇帝朱元璋手下的刑部主事,此人生性正直爽快,即便对皇上朱元璋的过失、错
误,也...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1540 | 3 李秀成自述
时逢甲子六月,国破① 被拏,落在清营,承德宽刑,中承<丞>②大人量广,日食资
云。又蒙老中堂③ 驾至,讯问来情,是日遂(逐)一大概情形回禀,未得十分明实,
是以再用愁心,一一清白写明。自我主应立开塞〈基〉之情节,衣〈依〉天王诏书明教
传下,将其出身起义之由,诏书因京城失破,未及带随,可记在心之大略,写呈老中堂
玉鉴。我一片虔心写就,并未瞒隐半分。
一将天王出身之首,载书明白。其在家时,兄弟三人,长兄洪仁发,次兄洪仁达,天王
名洪秀全,同父各母,其父□名不知。长、次兄是其前母所生,洪秀全是後母所生。④
此之话是天王载在诏书教下,屡屡讲讲道理教人人可知。长、次兄往家种田。洪秀全
在家读书,同冯云山二人同窗书友。有一日,天王忽病,此是丁酉年(道光十七年,
1837 年)之病,死去七日还魂。自还魂之後,俱讲天话,凡问之话少言,劝世人敬拜
上芾,劝人修善,云若世人肯拜上帝者无灾,无不拜上帝者,蛇虎伤人,敬上帝者不得
拜别神,拜别神者有罪。故世人拜过上帝之後,具〈俱〉不敢拜别神。为世民者,具〈
俱〉是怕死之人,云蛇虎咬人,何人不怕?故而从之。
天王是广东花县人氏,花县上到广西寻〈浔〉州... 阅读全帖 |
|
s*********i 发帖数: 13 | 4 西汉时的王莽就其宗族而言,应该说是出身豪门:他父亲虽然早死,但他的几个伯
父、叔父在汉成帝时代一个个出将入相、封侯受赏,王氏一门可谓显赫之极。
但王莽本人的小家却是寒微之极:父亲早逝,只与母亲相依为命,靠亲戚周济生活
。但也正因此,王莽从小就养成、练就了一套为人处世的本领,少年老成之极。无论心
中多么难过或气恼,但在亲戚长辈或外人面前,他都表现出十分愉悦、平和的样子,因
此颇为宗族中众人赏识。
有一次,他的大伯父病重,他得知后跑来,守候在病人床前,端药送水,守夜看护
,一连几个月衣不解带,蓬头垢面、惟悴不堪,简直比病人还“病人”,比亲儿子还“
亲儿子”。对此,台族上下无不夸赞,纷纷上书,为他请求封赏。
于是汉成帝封他一个新都侯称号,并命他任宫中侍卫,成了皇帝身边一位近臣。地
位高了,权力大了,但王莽从不露出半点骄矜懈怠神色,反而益发谦恭有礼一方面广为
结交公卿将相、名士大儒,一方面又赈济穷贫、轻财好施。而自己生活却十分俭朴,常
常吃荤菜,更不穿长袍大袖的礼服,只一身短打扮。于是朝野众人一致以一个“贤”字
称赞他。后来,他的叔父、大司马王根病逝,临终举他以...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1933 | 5 归德长公主此举确实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次李佑表现的再蠢不可言,也是必须要
救的,哪怕连累到自己。
但如何去做却煞费思量。她若像往常一样面见天子亲自陈情,不但容易使人厌烦,
而且言辞之间不好把握,重了就像逼迫,轻了引不起重视。
故而想来想去,长公主便采取了奏章这种既十分正式、与平常相比透露出特殊、同
时对天家姐弟而言又显得委婉的方式,向天子进言。
如果李佑继续犯蠢,这便是最后一次对他的政治生命进行挽救了!长公主痛下决心
道。
却说景和天子看完这封内容老生常谈但形式很不同寻常的奏折,不禁陷入了沉思。
对皇姐此人,他是再了解不过的,说是眼高于顶绝不为过。她能对李佑如此推崇,
以致于用奏章这种很刻意的形式请求,要自己亲自见见李佑,那就必须得注意了。
而却这不是皇姐第一次如此说了,她前几日也曾劝说自己私下里与李佑见一面,只
不过没等到李佑而已。
想至此,天子下旨道:“明日文华殿朝议,召李佑、黄庸等人上殿对质。”
又想起这次冲突,是李佑与宦官之间的,旁听都是外朝文武未免成了一边倒,故而
又另下旨道:“召司礼监诸内监也入殿听事。”
... 阅读全帖 |
|
d*****0 发帖数: 68029 | 6 武英殿中众臣看着你方唱罢我登场,惊诧莫名,如同云山雾罩,又如雾里看花。(,(.)
彭阁老为何要驱赶归德千岁?彭阁老没说什么重话,太后为何就愤然退了场?李佑
愤而指责彭阁老是不是诛心之论?彭阁老的反应为什么如此奇怪?
现今站在殿中的诸卿皆是多年朝堂的人物,俱能觉察到,方才必然在不见光的暗中
发生了交锋。
可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们都看不清楚,只能模模糊糊的感受到一丝刀光剑影惊鸿一
现,还没有让人抓住残影又寂灭了。
就连交锋的双方到底是谁,也摸不到跟脚,难道是李佑和彭阁老这一对冤家对头?
既然如此复杂不明,那么唯一的选择便是谨言慎行,绝大多数人如是想道,这是能
站立在庙堂不倒的基本功。在朝堂上,经常会遇到这种完全摸不到头脑的时刻,每个殿
上官都要习惯这点。
只有彭阁老作出那个大胆推断后,忽然感到自己登时心如明镜,鉴照万里,之前所
有的疑惑都烟消云散了。
再看仍在昏昧不明的别人,隐隐有几分超然于人的自得,这就是众人皆醉我独醒。
为何李佑这几日表现的像是除了胆气之外一无是处的鲁莽年轻人?因为他没有了后
顾之忧!
他不是“猪一样... 阅读全帖 |
|
w**w 发帖数: 5391 | 7 武内仲麻吕和橘石足站在了望楼上,就看见远方天际的黑线一道接一道地漫出来,也不
知道这支船队到底有多少艘海船,直到两个人腿脚都站得发麻,却依旧望不到船队的尽
头。此时日头依然偏西,遥遥天际混沌朦胧碧海蓝天混淆一色难以分辨。极目眺望,自
海尽天边至离岸五里,高桅立杆远近高低错落乌蓬白帆数不尽数,屏息聆听,徐徐海风
中依稀有铜锣木鼓之音,骤起倏落忽大忽小,乍远乍近若断若续……
望着这支远远超出人的想象极限的庞大船队,无论是武内仲麻吕还是橘石足,都再没有
什么刀伊入寇的担忧。要是北方的刀伊人能组成这样船队,高丽早就被打得千疮百孔了
!更别提什么刀伊袭扰九州劫掠四国。要是刀伊人有这般能耐,太宰府有什么应对手段
先不提,离海不过百里的平安城第一个就得考虑迁京!至于什么濑户海寇之类的蟊贼劫
掠,更是提也休提,要是他们有了这样的大舟船,哪里还用做什么海寇,不管在哪里上
岸,落地就是一方的豪强。
眼看着船队离岸越来越近,仿佛有人在指挥号令一般,第一排正中的艨艟巨舰领头,左
右两边十余艘海舟先后开始落帆。似乎只用了一眨眼工夫,巨舟上的六张大帆就落下五
掩,最后一桅上的黑漆广蓬正在缓缓降下,船艏的两张挂风帆... 阅读全帖 |
|
n*******w 发帖数: 6708 | 8 大明朝之亡,除了惯常说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原因之外,还有很大一个原因是亡于一
个字,便是那个正人君子的“正”字。
自明成祖作序颁布理学之《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起,大明朝开始
“家孔孟而户程朱”,“八股行而古学弃,《大全》出而经学亡”。到明中叶和明季,
一群腐儒更是走火入魔,不断地推波助澜,几乎完全屏弃了中国自秦汉以来“内圣外王
”的治国平天下之道,体用不分,纯以道德文章为唯一衡量标准,只重节操不重才干,
造就了一大批只会与“异己”分子划清界限、天天猛搞批评与自我批评,余则一窍不通
的道德宪兵,以至大明江山之状况江河日下。
崇祯帝缢死煤山,未始不是因了这个“正”字。
在明清之季的党争中,东林党人就一直孜孜于这个“正”字,并以为这是天下之本。
话是没错。
可惜的是,这“正”也得看怎么个“正”法,譬如素有清名的东林一脉,就未必个个身
上干净有骨气;而阉党中人、贪官污吏,却又未必一定无气节。这个“正”字如何用法
,如何解法,实在很是耐人寻味。
好比东林魁首钱谦益、黄宗羲,还有历来臭名昭著的弘光朝“奸臣”马士英、阮大铖,
乃至著名的南明死节忠臣史可法等人的事迹,就都有着极强烈的... 阅读全帖 |
|
x****t 发帖数: 824 | 9 钱太后就快还政退养了,虽然她不至于想当武则天,但多少还是有点敏感,即将失
去权力的失落感萦绕在心头。
看到群臣如此不体谅、不合作,三番五次扫她的面子,钱太后执拗的逆反心理发作
了。这十来年,她谦虚自抑,优容大臣,结果这些大臣全然不感念于此,忘恩负义的让
她情何以堪!
这也是君臣两者之间观念有差异了。钱太后认为自己做出了贡献,付出和牺牲很多
。但在群臣眼里,钱太后代行皇权,所以虚心纳谏,善待臣民,都是理所当然的本分,
君上本该如此…
话扯远了,却说李佑这伴事在钱太后心里,第一,李佑的官职是重要筹码,暗中涉
及到她退养后钱家的安置问题;第二,她堂堂的秉政太后费尽周折,连李佑一个小小的
五品都免不掉,这口气如何出的来?
更何况她始终寻求在现有已成惯例的政治框架内解决问题,但由于群臣羁绊,就是
解决不了!那就只好甩开现有框架,凭借君权霸王硬上弓,难道满朝文武都要为区区一
个李佑死硬到底?
有时候,政治就是耐心的较量,但钱太后秉政时间余日无多,已经没有耐心了。作
为超脱于臣民律法之外的唯二人,就算她奈何不了别人,但别人谁又能奈何她?
当李佑接到吏科送来的消息,不由得大喜过望,他就在等着这一刻!不... 阅读全帖 |
|
n*******w 发帖数: 6708 | 10 忠王李秀成狱中亲笔自述
(一)金田起义
一 金田起义
时逢甲子六月,国破被拿,[e1]落在清营,承德宽刑,中承〈丞〉大人量广,日食资云
。又蒙老中堂驾至,讯问来情,是日逐一大概情形回禀,未得十分明实,是以再用愁心
,一一清白写明。自我主应立开塞〈基〉之情节,衣〈依〉天王诏书明教传下,将其出
身起义之由,[诏书因京城失破,未及带随,]可记在心之大略,写呈老中堂玉鉴。我一
片虔心写就,并未瞒隐半分。
一将天王出身之首,载书明白。其在家时,兄弟三人,长兄洪仁发,次兄洪仁达,天王
名洪秀全,同父各母,[其父□名不知]。长次兄是其前母所生,洪秀全是后母所生。[
此之话是天王载在诏书教下,屡屡讲讲道理,教人人可知。]长、次兄在家种田。洪秀
全在家读书,同冯云山二人同窗书友。有一日,天王忽病,此是丁酉年(道光十七年,
1837年)之病,死去七日还魂。自还魂之后,俱讲天话,凡间之话少言,劝世人敬拜上
帝,劝人修善,云若世人肯拜上帝者无灾无难,不拜上帝者,蛇虎伤人,敬上帝者不得
拜别神,拜别神者有罪。故世人拜过上帝之后,具<俱>不敢拜别神。为世民者,具<俱>
是怕死之人,云蛇虎咬人,何人不怕?故而从之。...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1 拍马屁,是各个朝廷的常态,因为皇帝几乎没有不喜欢人家拍的。尽管哪个皇帝都知道
,拍马屁的人,很可能不是个好饼。但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偶尔有例外,是因为拍的
言辞实在太低劣,或者没有拍正地方,所谓马屁拍在了马腿上。所以,做臣子的,苦练
嘴巴和笔上的功夫,实在是太必要了。难怪老外说,你们古代的王朝,满朝都是文学硕
士。
不过,一般来讲,正经的王朝,皇帝倒没有这个必要,发动一场拍他马屁的运动,让朝
臣们争先恐后,一个接一个地出来拍,比着拍。即使是好听的话,猛着听,连着听,耳
朵里灌多了,也是会腻的。就像爱吃红烧肉的人,连续几天猛吃下来,也受不了。正经
八本的皇帝,自信心也比较足,有的人,偶尔听两句不好听的,也有耐受力。
在我的记忆里,生生掀起马屁运动的,有两位。一位是假皇帝,一位是真皇帝。假皇帝
是明朝的魏忠贤,在天启朝,他的话,比皇帝的还好使。皇帝虽然是假的,但权力却是
真的。他自称厂臣,这个厂臣,却不是臣,明朝上下,由于东厂的淫威,哪个敢对他的
统治说半个不字呢?明熹宗朱由校这个皇帝,其实不是他的靠山,而是他供的牌位。
这个假皇帝,在他走向末日的前夜,掀起了一场马屁运动——各地为他建生祠... 阅读全帖 |
|
d*****0 发帖数: 68029 | 12 李佑目送焦士美、申鹤龄二人退出武英殿,以最快度盘算起目前这状况
两人临阵脱逃,是因为顶不住太后的威逼利诱?还是承受不住成为焦点的巨大压力
而畏缩?不管由于那种原因,现在的事实是,剩下另两位的背景都与勋戚有关
他还没有自恋到以为是谁主动替他扫除对手,想到归德长公主屡屡警告他说,圣母
必然有后手,李佑似有所悟两个朝臣属意人选的主动退出,八成是慈圣皇太后在背地里
暗暗搞鬼的结果,如今倒是一下子打了群臣一个措手不及
李大人还记起,归德长公主昨日曾反复问他道,肯不肯辞去?这很有可能是替钱太
后发问的在别人那里,钱太后肯定也下了功夫,而且下的功夫绝对大
秉政皇太后如果与朝臣全体为敌,仍是力有不逮,但想专心而有针对性的对付某个
臣子,威力还是很大的,可用手段也很多
焦士美与申鹤龄二人如此不顾一切的跑路,很可能就是收到了钱太后的重点照顾,
所以不堪承受
前三次推选结果留中不发,表面上是太后卖了归德长公主的面子给他李佑机会,莫
非真实缘故就是为了等到今天?
李大人又扫视了一眼身边两个还在的待选官员,他们皆是藏不住的面有喜色
将此二人底细的回... 阅读全帖 |
|
x*********g 发帖数: 11508 | 13 不一样的,你如果穿成普通人,当然要考虑这些问题,但是直接穿成皇帝就不一样。你
没看到天启在位的时候那些朝臣就被魏忠贤欺压,换个崇祯,朝局马上颠倒。
这就说明,明朝的皇帝虽然不理朝政的很多,但是他们如果真下定决心处理朝政的时候
,不管下面的人如何反对,他还是能贯彻自己的意志。关键是要有决心。
崇祯手下那么老谋深算的朝臣,是会空谈不会办实事的,皇帝只要来点儿真格的,那些
朝臣就没戏了。
等等,你没有暗示天启是被那些朝臣弄死的吧???? |
|
o*****p 发帖数: 2977 | 14 摘自 汗青著 《天崩地解——1644大变局》节选
在明清之季的党争中,素有清名的东林一脉未必个个身上干净有骨气,而阉党中人、贪
官污吏则未必一定无气节,如东林魁首钱谦益、黄宗羲和历来臭名昭著的弘光朝“奸臣
”马士英,以及著名的死节忠臣史可法等人事迹,就有极强烈的代表性。而其中牵涉到
的其他一些所谓正人君子楷模如大儒刘宗周、黄道周等人之表现,则颇令人齿冷。
马士英,字瑶草,贵阳人,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明
史》将其与温体仁、周延儒、阮大铖等一起列入奸臣传。天启时,迁郎中,历知严州、
河南、大同三府。崇祯初迁任山西阳和道副使,后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
到此时,马士英的仕途都是颇顺利的,只是他做了巡抚后仅一月,就开始动用公款贿赂
朝贵,结果为镇守太监王坤揭发,被罚遣戍,随之流寓南京。
而马士英在南明弘光朝的得势与一方坐大,与当时同在南京的一位名列“逆案”的人物
——阮大铖,有极大关系。马士英与阮大铖两人就此熟识起来,也从此时开始,他们被
东林党人及大多史家指为阉党和大奸大恶的人物。
可实际上,阮大铖的名挂逆案与马士英被指奸臣,多少是有些冤枉的。认真追究起来,... 阅读全帖 |
|
S*********4 发帖数: 5125 | 15 明朝"万历朝鲜战争"时期中日之间军事领域对比...(超长)
明军与日军的编制考
本章分为明军的战术综述,常规军制、野战军制、武器装备、指挥系统、后勤保障;日
军的布阵、出阵,战斗序列,指挥系统、后勤保障。 在这里拙音主要说一下具体情况
,背景和深入分析不讲。
明军的战术综述:明朝军事战术主要有几个发展变化阶段,一是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明
军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守城是强项。和北元作战时也曾大量使用骑兵,但都是在步
兵方阵伴随下运用的。
二是明成祖朱棣时期,明军以骑兵为主,步兵、火器为辅,野战是强项。明成祖本身就
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在他指挥下的明军极具攻击性,他曾五次亲征漠北(前三次大获
全胜,后两次游牧民族干脆望风而逃,让朱棣很没面子),这一时期的明军战力应该是
明朝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
三是明军沿海平倭时期,以步兵为主,火器、骑兵为辅,这和南方地理条件限制了骑兵
发挥有关。当然,在北方对付游牧民族的明军,仍以骑兵出击和火器守城为主,这一时
期明军呈现出军事战术上的多元化。
四是对后金的战争,明军主流战术达到了超越时代的先进性!即以火器为主,步骑为辅
,战术特点是以火器打头阵,步骑混合... 阅读全帖 |
|
d**e 发帖数: 2420 | 16 想起了方舟子写袁崇焕的文章,第一部分写个荡气回肠,
对民族英雄的理解很到位。
http://www.xys.org/fang/doc/history/yeming/yuan.txt
功到雄奇即罪名
——纪念民族英雄袁崇焕诞辰四百一十周年
·方舟子·
一
当我写下“民族英雄”这四个字时,不由觉得有些沉重。在这样的时候这样
的地方,还提什么民族英雄,是不是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君不见有人突发奇论,
认为“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适”乃是符合现代民主原则的真理,因此在民
族战争中,拒绝“弃暗投明”、顽抗到底的岳飞、袁崇焕之流就成了不识时务、
抗拒历史潮流、祸国殃民的罪人了。此论一出,居然还很有些人赞同,所谓的民
族英雄,在今天某些人看来,不过是疯子、腐儒的代名词。
民主原则本来是处理民族内部事务的一种方式,现在竟然也被人套用在两个
民族的生死决战之中,用以剥夺被侵略民族的抵抗权利,可算是一大发明。未来
的侵略者又多了一样堂皇的招牌,被侵略的懦弱者又多了一项自慰的借口。但是
不管招牌如何堂皇,借口如何漂亮,总会有不愿当异族奴隶的热血男儿挺身而出
,为本民族的存亡... 阅读全帖 |
|
d**e 发帖数: 2420 | 17 再来欣赏一下方舟的长文
功到雄奇即罪名
——纪念民族英雄袁崇焕诞辰四百一十周年
·方舟子·
一
当我写下“民族英雄”这四个字时,不由觉得有些沉重。在这样的时候这样
的地方,还提什么民族英雄,是不是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君不见有人突发奇论,
认为“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适”乃是符合现代民主原则的真理,因此在民
族战争中,拒绝“弃暗投明”、顽抗到底的岳飞、袁崇焕之流就成了不识时务、
抗拒历史潮流、祸国殃民的罪人了。此论一出,居然还很有些人赞同,所谓的民
族英雄,在今天某些人看来,不过是疯子、腐儒的代名词。
民主原则本来是处理民族内部事务的一种方式,现在竟然也被人套用在两个
民族的生死决战之中,用以剥夺被侵略民族的抵抗权利,可算是一大发明。未来
的侵略者又多了一样堂皇的招牌,被侵略的懦弱者又多了一项自慰的借口。但是
不管招牌如何堂皇,借口如何漂亮,总会有不愿当异族奴隶的热血男儿挺身而出
,为本民族的存亡作最后的挣扎。虽然由于时势的缘故,这种挣扎也许是徒劳的
,免不了要被聪明的后人讥之为抗拒历史潮流,但他们为人的尊严和英雄的气概
,却...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18 如何评价北大化院 17 级个别学生团伙多场考试作弊一事?
大一在校期间,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17 级个别学生在多场考试中团伙舞弊被
同学举报,或得到最高退学处分。 涉事人员包括竞赛国家队成员,多名国家集训…显
示全部
「那罪行再也看不见 都躲在法律和交易后面」
612 人赞同了该回答
[9/14/2018 19:00 文末已更新]
说说最严重的这位雷同学的光辉事迹吧。
大一的时候化院有一门课叫普通化学,是化学专业理论课中最基础的一门。正常来说,
普化这门入门级课的难度并不高,几乎都是高中竞赛生的初赛考核内容(还不包括有机
)。
但是北大化院新生的基础水平还是有很大差异的,考虑到这点,学院平行设立了两个班
级:一个是李彦老师班,主要为高考生准备,讲解基础内容;一个是卞江老师班,课程
难度稍高一点,并且有一些课程论文和课堂展示之类的任务,算是给有竞赛基础的同学
准备的。后来 2014 年新开设了一个更有挑战性的英文班,也就是说现在有不同难度的
三个班级可供选择。
结果这位作为全国竞赛生选出的前四名之一,普化居然* 选的是李彦老师班。
……并且第一次小测居然还考砸了。
* 这个“居然... 阅读全帖 |
|
x****t 发帖数: 824 | 19 其实无论在许次辅面前,还是在归德千岁面前,李大人做出孜孜以求,不成功便成
仁的模样,一半原因是为了准确无误的表达自己心意,避免靠山们产生误判,从而尽可
能的为自己寻求助力。
另一半原因是为了装悲壮,博同情,如果出现事不可为而需要退路时,作为哀兵总
能多得一点好处。
求别人帮忙,如果表现出连自己都不看重的样子,那别人只道你的心态是可有可无
,更不会替你用心,所以李佑必须表现出势在必得的模样。
李佑扪心自问,这不再是为了生存而挣扎,而是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人生目标,算
是脱离了低级趣味,走向高级趣味吗?亦或是由休闲玩家变成了重度沉迷玩家?
不得不说,李大人这个主意还是挺有效的,至少归德长公主已经心有愧疚的主动开
出了少府少卿这个厚道价码,让立下汗马功劳的李佑心里对她的埋怨一扫而空。
但归德长公主真正担忧之处不在于李佑的官职。母后这次的态度异常坚定,她是知
道的,李佑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个性,她也是知道的…
她今年费心思略略修补了母后对李佑的记恨,肯装糊涂放李佑回京。如果今日李佑
与母后针锋相对,再一次爆出冲突,她无论站在政治立场上,还是站在亲友立场上,都
很难办,真是愁煞人也。
话说天子南巡未... 阅读全帖 |
|
m******e 发帖数: 536 | 20 此刻,次辅许大人心情复杂的望着李佑。这次李佑捧着祖宗法度的条文,打着厘清制度
的旗号,要将内阁大学士扫出廷推现场,这让他这个建极殿大学士情何以堪。
难怪李佑奏事之前,给了他一个那么纠结而销魂的眼神,敢情李佑要展开无差别攻
击,而他身为内阁一份子,躺着也要中箭啊。
不过许次辅不是心胸狭窄的人,他很理解李佑的苦衷。如今内阁成了阻碍李佑入选
的两大障碍之一,今次不将内阁扫出去,廷推这关就过不去。
如果李佑真能进位检校佥都御使,对他而言也不是坏事,甚至可以说是极大的好事
,必将成为党羽中的中坚了。
假设李佑得逞,许次辅对内阁在人事栓政话语权方面的损失考量一番,发现未必是
坏事。
这次是六个大学士一起受损,相对于其他同僚,他并没有多损失什么。而与此同时
,由于外朝吏部尚书赵良仁是盟友,对栓政的掌控相反还得到了加强。
李佑的同乡,赵天官虽然万年的面无表情,但却暗暗对李佑喝彩。这小同乡要是真
有这个本事,一举掀翻掉目前现行的廷推制度,对他当然是天大的好事!
随便想象就可以知道,当廷推中没了宰辅大学士,没了君上临朝监视,那在参与人
员中,谁是引导风向的老大?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吏部尚书!
即便李佑今日不成...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1933 | 21 之前满殿沉默的那片刻,许次辅心中曾将连同自己在内的六个大学士罗列一遍,排列组
合游戏,就将在这六个人之间进行——
首辅中极殿大学士徐岳、次辅建极殿大学士许道宏、群辅之一文华殿大学士袁立德
、群辅之二武英殿大学士彭春时、群辅之三文渊阁大学士杨进、群辅之四东阁大学士金恕
对朝政格局稍有了解的都清楚,这六人虽然还没到党羽遍布朝野地步,但又可分为
三大派别:
徐岳、彭春时是一派,徐岳历任词林科道,是前首辅的门生,彭春年先历科道,后
以户部尚书入阁
如今此派以左都御史江辛岳、户部尚书晏俊两个重量级九卿为外围,科道势力也很强
许道宏与杨进算为一派,许道宏出自吏部,是最年轻的阁老,杨进出自刑部如今此
派以吏部尚书赵良仁、刑部尚书荀飞谦为外围
去年为了保送赵良仁迁吏部尚书,而让出了左都御史此外,老资格朝臣兵部卢尚书
因为与吏部尚书赵良仁的同乡关系,也算靠近他们的一个
袁立德与金恕同派,均出自礼部,在外朝九卿中势力最弱,只有礼部尚书海书山勉
强算是
但袁立德与彭阁老都是先皇时期就入阁的老牌大学士,一向奉行贴近皇家的路线,
很受两代天子亲近所以虽然在外朝口碑一般,但位置坐得也很稳当
却说次辅许道宏看到李佑... 阅读全帖 |
|
x****t 发帖数: 824 | 22 蒙在鼓中的彭阁老并不知道,刚才他出殿去请回归德长公主,虽然用时不长,但也
足够李佑在殿中说几句话了。
当时,今日大谏议事冇件的明星李大人忽然斩钉截铁说:“殿上朝臣之中,必有为
圣母出谋划策并暗中相助者,不然事不至此!”
众人闻言,心中俱都一凛。慈圣皇太后表现的可以说是很冲动很发泄,但又何尝不
是有底气?
李大人又仿佛是自言自语道:“彭阁老今日很怪异哪。”
这话倒引起了若干共鸣,今天彭阁老确实很奇怪。之前数日,彭阁老并未显现出特
别之处,今天要收尾时,他怎的如此积极?
首先,平白无故的赶归德千岁走人;其后,他并没有说什么重话,太后便故意作色
走人,好似演双簧一般。
徐首辅见李佑将话头向彭阁老身上引,轻喝道:“住口,此言大谬!朝堂不得凭空
捏造!”
李佑略略收敛,“也许本官也只是多想了。常言道,听其言,观其行,等到圣母再
御殿时,且看彭阁老有何作为。”
有了李佑这番话,便有疑邻偷斧之效,就连徐首辅心里也暗暗嘀咕几句。
彭阁老除非不声不响低调做人,否则无论他怎么出面,都有人会去怀疑。别忘了,
次辅这个位置还空着,虽然袁阁老在天子身边占了先机,但要说彭阁老对此一丝想法都
没有,那纯属自欺欺人。...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如何评价北大化院 17 级个别学生团伙多场考试作弊一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Sep 14 09:38:45 2018, 美东)
如何评价北大化院 17 级个别学生团伙多场考试作弊一事?
大一在校期间,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17 级个别学生在多场考试中团伙舞弊被
同学举报,或得到最高退学处分。 涉事人员包括竞赛国家队成员,多名国家集训…显
示全部
「那罪行再也看不见 都躲在法律和交易后面」
612 人赞同了该回答
[9/14/2018 19:00 文末已更新]
说说最严重的这位雷同学的光辉事迹吧。
大一的时候化院有一门课叫普通化学,是化学专业理论课中最基础的一门。正常来说,
普化这门入门级课的难度并不高,几乎都是高中竞赛生的初赛考核内容(还不包括有机
)。
但是北大化院新生的基础水平还是有很大差异的,考虑到这点,学院平行设立了两个班
级:一个是李彦老师班,主要为高考生准备,讲解基础内容;一个是卞江老师班,课程
难度稍高一点,并且有一...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8105 |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verybodydeservestruth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everybodydeservestruth
标 题: 弥天冤案历经三朝拒不平反 断送南宋江山(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4 13:38:08 2016, 美东)
宋理宗像。(网络图片)
宋理宗是南宋第五代皇帝,他是被史弥远政变推上皇位的。宋宁宗生前确定的皇嗣赵竑
在这次政变中遭迫害致死,成为南宋后期的最大冤案。为了不让继统的合法性受到质疑
与挑战,宋理宗及其继任者,竟然拖延五十年不给这桩弥天冤案彻底平反。说起这桩冤
案,还得从头略作交待。
宋孝宗有三个儿子,都是皇后所生。皇太子早逝,他不立次子,破例立所谓“英武类己
”的第三子为皇太子,即宋光宗。孝宗禅位后,以太上皇的身份向光宗交待了隔代继承
人:“当初越位立你,想让你成一番王业。如今你二哥虽去世,他的儿子还在。”意思
很清楚,皇位应还给老二家。岂料,宋光宗不久精神失常,连太上皇驾崩都不能出主大
丧。在政局危机的严重当口,太皇太后吴氏(宋高宗的皇后)最后拍板,让光宗禅位于
其子,是...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11227 | 25 发信人: inews(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题: 历史上出生最卑微,行为最不检点的皇太后之谜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Tue Sep 26 09:01:26 2017,GMT)
战国时期最富有的商人吕不韦,花重金在赵国买了一位名妓,她就是赵姬,这赵姬生的袅娜娉婷,楚楚动人,并且非常聪明。后来吕不韦为了实现自己的皇帝梦,把赵姬送给了秦庄襄王(异人),赵姬在进宫之前就已怀上吕不韦的孩子,赵姬进宫后吕不韦请名医赐药稳住胎儿,使得赵姬进宫十个月方生下孩子,此孩子便是秦始皇。
不久秦庄襄王因过度沉溺酒色而驾崩,十三岁的嬴政继承王位。赵姬当上了太后,自以为是秦王政的生母,生活上开始无所忌惮。她本是青楼女子出身,庄襄王驾崩时她还正值而立之年,三十岁的女人,正是风花雪月的大好年华,她怎甘孤孀的冷清岁月?守节几个月后,便难耐房中的寂寞,往往借商议国事为名,召吕不韦进宫。
他俩本是夫妻,如今正好再续前盟,而吕不韦也自恃功高,秦王政就是他的亲生丿 L子,出人宫帏,无所顾忌。赵姬身边的宫女,都是他的心腹,况且这事情关系重大,没有人敢信口嚼舌。然而,墙再高也没有不透风的,赵姬和吕不韦的... 阅读全帖 |
|
T****i 发帖数: 715 | 26 关于诛十族及其他
月关
内容比较杂乱,对历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慢慢看看。
第一版《明史》中记述方孝孺等人之夷族诛死仅用了“丁丑,杀齐泰、黄子澄、方
孝孺,并夷其族”十五字。
而在“四库”版《明史本纪》中则改为了这样的叙述:“丁丑,召方孝孺草登基诏
,孝孺投笔,且哭且骂。帝大怒,泰、子澄亦抗辩不屈。遂与孝孺同磔于市,皆夷其族
”。
很显然,无论是原本还是四库本的《明史》,都没有明成祖夷方孝儒十族的记载。
(关关这里插一句:永乐帝登基的日子是己巳日,之后隔了庚午,辛未,壬申,癸
酉,甲戌,乙亥,丙子整整七日才是丁丑,永乐帝都当了七天皇帝了,又怎么会在七天
后逼着他奸佞榜上第一人的方孝孺给他写登基诏书呢?《明史》四库版替前版增加的这
个情节,可疑乎?)
《明史》从头到尾都由满清皇帝终审定稿。清廷的几位皇帝对《明史》修撰的重视
可谓到了离谱的程度,《明史》每完成一部分,康熙、雍正、乾隆无不仔细审阅,乃至
事无大小地就每个自己所“关心”的细节提出自己的“建议”并让书写者照办。
朱元璋修《元史》只花了两年多时间,蒙元修《宋史》(二十四史中规模最大的一
部史书)也只花了两年多时间,惟独满清,修一部明历... 阅读全帖 |
|
m******r 发帖数: 4351 | 27 楼主的百度的东东很多错误。
这段历史最权威的应该数资治通鉴。大家去读一遍所有的疑问就都解决了。
结论是屈突通很牛;李二的重骑兵很牛。
1)王世充的步兵极其精锐,李唐大约不如,主要靠屈突通的指挥和李二的骑兵冲突
2)王世充和李唐之间主要是封锁和反封锁的斗争。两次青羊宫大战,第一次怀疑李唐可
能吃了点亏,第二次李二骑兵冲突加放烟幕得胜,但王世充军仍然未崩溃,"散而复合
者数四",最后还能顺利退入城中。
3)李唐顺利围城,"掘堑筑垒而守之", 王世充军"府库充实...但乏粮食"。求战不得,
坐以待毙。
窦建德军,对付罗艺都挺费劲,精锐程度比李王两家都差一大截。
李世民及时分兵,骑兵赶赴虎牢,及时击败窦建德的骑兵前锋。窦建德迫于武牢不得进
,留屯累月,战数不利。李世民的轻骑兵又不断抄掠其粮道,大将军张青特被俘。李二
那边也很危险,王世充为配合窦建德,派杨公卿、单雄信率骑兵出击,齐王元吉作战不
利,行军总管卢君谔战死。
于是窦建德想了个计策,声称要渡河逾太行入上党,李世民佯装中计,把骑兵的马都运
到黄河北放牧。窦建德以为计成,全军猛扑虎牢。从这点说,应该说窦建德还是很畏惧
李二的骑兵的。
还有一... 阅读全帖 |
|
l**********r 发帖数: 1807 | 28 明嘉靖初期的议礼事件是明朝最著名的政治事件。早在嘉靖皇帝由藩邸进京的时候,未即
位的嘉靖皇帝与朝臣们就迎接的礼仪发生了争执,结果以朝臣的妥协告终,紧接着,嘉靖
皇帝的生母进京,又发生了类似的事情,最后朝臣又做了让步。这两件事可是说是议礼之
争的导火索,从嘉靖皇帝主观来讲,他从外藩即皇帝位,对朝廷的旧臣并不十分信任,而
且他不希望以过继给孝宗皇帝当养子的身份来入继大统,因此他要求追封自己的亲生父亲
为皇帝,这一点标榜尊崇先师孔子礼教的大臣们是无法同意的,众大臣表现的空前团结,
反对的奏章压的世宗喘不过气来,就在世宗准备让步的时候,一个叫张璁的人站了出来,
帮了嘉靖皇帝一个忙,他写了一篇文章,为嘉靖皇帝追封自己的父母找了许多理论依据,
而且引经据典批驳了群臣的观点,嘉靖皇帝看后深受鼓舞,张璁也得以加官进爵,成为议
礼派的首领(当时的反对大臣们称为护礼派)。朝中出现了议礼派与护礼派的对立,由于
嘉靖皇帝的支持,议礼派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双方的斗争也日趋激烈,经过几回合的你
来我往,终于爆发了“血溅左顺门”事件。由于议礼派逐渐占据上风,护礼派群臣决定集
体向皇帝进谏,于是包括九卿二十三人,翰林...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29 在汉朝,皇帝们拥有男宠是相当普遍的,史书上记载很多。在两汉25个刘姓帝王中
,有10个皇帝有男宠,占到40%,至于其他60%的汉朝皇帝,也不是完全没有男宠,但
其事迹不那么突出罢了。当然,男宠也不止一个,例如汉武帝这个“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史称拥有宏图大略的英明皇帝,男宠就有五个之多。
这些汉朝皇帝的同性恋,准确地说,应该是“双性恋”,因为他们一方面妻妾
如云,迷于女色,另一方面又湎于男宠。他们和男宠的关系,和后世的达官贵人玩弄“
相公”、“小唱”不同,和男宠往往还有较为真挚的感情,如前所说的汉哀帝和董贤的
关系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汉文帝和邓通则是另一个突出的例子。汉文帝是历史上记载的一个英明皇帝,
“文景之治”是整个汉朝的盛世。文帝是汉朝最勤俭的皇帝,连一件穿破了的衣服也舍
不得丢掉,但对男宠邓通的宠爱却无以复加,在邓通身上所花的钱难以计数。
邓通,是蜀郡南安人,他的得宠是因为汉文帝做了一个梦而引起的。据《汉书
·佞幸传》记载,有一次汉文帝梦见一个在宫掖池中撑船戴黄帽的小吏,从后面推他上
天,到达长生不老的仙境,文帝回头一看,这个人的衣襟系在后面,梦醒后就派人去找
这个“小吏”... 阅读全帖 |
|
d*****l 发帖数: 8441 | 30 漫谈清流误国
很奇怪,清流本来是一个褒义词,意思是一些忧国忧民的士人或知识分子,不满朝政的
腐败,不满人心的不古,不满社会道德的沦丧,而站出来抨击时政,攻击朝臣,议论社
会腐败政治和风气,这本来是好事情,可是,为什么会有一个清流误国的结论呢?
清流派在中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不仅仅是清代有,在明代也有,在宋代也有,在汉代
也有,但清流派在清末的时候,慢慢就从比较正面的形象,变成了负面的形象,这又是
为何?
另外,中国在民国的时候是否也有清流派?在1949年以后是否也有清流派?在1979年之
后,是否也有清流派?在1989年以后是否也有清流派?这都是很有意思的话题。
在清流派的历史上,最有意思的是晚清的时候了,那个时候,无论在朝廷还是在地方,
都出现了一批清流人士,他们也是如同历史上的清流士人一样,以抨击时政,抨击朝臣
,抨击社会腐败和道德沦丧,总的来说,是无所不抨击呀。其中,比较有名气的,也很
戏剧性的人物就是那个张佩纶。
清末清流派的代表,有一个叫张佩纶的,进士出身,此人议论时政,攻击朝臣,非常激
烈,文章才华横溢,超群拔众,但最后被洋务派首领李鸿章给外放到福建造船厂去督造
轮船,而那... 阅读全帖 |
|
q*******n 发帖数: 20306 | 31 帝制是被历史证明稳定可持续的体制, 无论像英国人日本人那样全国人民甘当皇帝的
奴才,永不造反, 或是像中国历史上那样每隔几十年至三百年换一个家族轮流坐桩当
皇帝,都是稳定的可永久持续的体制。
共和制相当于帝制里的皇帝被永久囚禁或流亡国外,大臣专权,但这些大臣不是终身制
的,搞短期行为,捞够钱财就走人,认为天下是否打乱,同性婚姻合不合法,不关他们
的事,还因为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再怎么鼓捣911也没人能查办。
君主立宪制相当于皇帝其人其位虽然存在,但皇帝沉迷于做木匠,永不过问朝政,国务
都由朝臣把持,你但执政的朝臣也都是临时工,捞够油水就拍屁股走人。 但因为皇帝
仍然有发言权, 所以朝臣担心被皇帝指责, 一般胡作非为有限度,比如英国的大臣
就不敢像美国的权臣那样大张旗鼓地搞911。 |
|
M******a 发帖数: 6723 | 32 文|谌旭彬
以个人权位为决策依据、以操弄民意为实现手段,不惜以千万普通人的身家性命为代价
……这是1900的中国,所发生的故事。
四次御前会议
1900年6月16日,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召集了第一次御前会议。
讨论的主题有两个:
(1)对义和团是剿还是抚;
(2)对八国联军是战还是和。
这两个主题,其实二位一体。如果剿义和团,则必与八国联军和;若抚义和团,则必与
八国联军战。
皇帝在会上显得很烦躁。
他问内阁学士许景澄:“国命安危,在此一举。……你搞了多年外交,熟知洋务,应当
明白大势,帝国究竟能否与各国开战,请直言无讳。”
许景澄告诉皇帝:“无论是非得失,万无以一国尽敌诸国之理。”
据史料记载,许氏的回答深得光绪之心,在稍后的会议过程中,皇帝大谈“断无同时与
各国开衅理”,并举甲午中日之战为例:
“甲午一战,创巨痛深。……况诸国之强,十倍于日本,合而谋我,何以御之?”
据说,皇帝的态度赢得了多数朝臣的赞赏。军机大臣王文韶伏地叩头,大呼:
“圣虑及此,国之福也!”
次日,也就是6月17日,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召集了第二次御前会议。
皇帝与主和的大臣再次成了会议的焦点。
皇帝说:...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33 文|谌旭彬
以个人权位为决策依据、以操弄民意为实现手段,不惜以千万普通人的身家性命为代价
……这是1900的中国,所发生的故事。
四次御前会议
1900年6月16日,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召集了第一次御前会议。
讨论的主题有两个:
(1)对义和团是剿还是抚;
(2)对八国联军是战还是和。
这两个主题,其实二位一体。如果剿义和团,则必与八国联军和;若抚义和团,则必与
八国联军战。
皇帝在会上显得很烦躁。
他问内阁学士许景澄:“国命安危,在此一举。……你搞了多年外交,熟知洋务,应当
明白大势,帝国究竟能否与各国开战,请直言无讳。”
许景澄告诉皇帝:“无论是非得失,万无以一国尽敌诸国之理。”
据史料记载,许氏的回答深得光绪之心,在稍后的会议过程中,皇帝大谈“断无同时与
各国开衅理”,并举甲午中日之战为例:
“甲午一战,创巨痛深。……况诸国之强,十倍于日本,合而谋我,何以御之?”
据说,皇帝的态度赢得了多数朝臣的赞赏。军机大臣王文韶伏地叩头,大呼:
“圣虑及此,国之福也!”
次日,也就是6月17日,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召集了第二次御前会议。
皇帝与主和的大臣再次成了会议的焦点。
皇帝说:...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4 六下罪己诏的亡国之君
赤野
崇祯皇帝,一个六下罪己诏的亡国之君
崇祯皇帝,一个六下罪己诏的亡国之君
往事如烟,至今已三百六十二年矣,后世人当凭吊之。
引子:一个励精图治、殚精竭虑的青年皇帝在短短的十七年驭内,接连颁布了六道罪己
诏,向全天下的官员士绅、黎民百姓认错和谢罪,但是依旧没有挽救日渐沉沦的江山社
稷,终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勤政而同时又是最为孤独的亡国之君,这位命运多舛的崇
祯皇帝朱由检也最终于1644年的一个凄风苦雨的黎明时分,在闯王李自成率数十万彪悍
的陕西大兵压境的武力剑锋逼迫之下,绝望地选择以自缢的惨烈方式在紫禁城北侧的煤
山松柏下结束了他痛苦而忙碌的悲情人生,并以自杀行动向全天下的黎民苍生下达了他
三十四年生命中的最后一次"罪己诏"。崇祯帝殉国之后的持续战乱和社会动荡竟酿成了
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人道主义大灾难,令后人观之读之不免为生活在那个血雨腥风、
风雨飘摇的明末战乱年代的芸芸众生所遭受的不幸与苦难嘘唏慨叹不已,唉!这可真谓
"宁为盛世犬、莫为乱世人"。
明末的亡国之君崇祯皇帝(1610─1644),在其一生中共先后六次向普天之下颁布了罪
己诏,这对于一个天贵皇胄、... 阅读全帖 |
|
S*******d 发帖数: 1 | 35 在历史上它曾拯救了无数生灵,得到医家的推崇。尽管金鸡纳树主要出产在印度尼西亚
,但是它的故乡却是在美洲的厄瓜多尔。 [5-6]
疟疾,
酋长送药
酋长送药
又称为“打摆子”,是由蚊子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人们一旦感染了这种疾病,就会
突然发冷、打寒战,之后又发高烧、说胡话、神志不清,若不及时治疗,就会有生命危
险。在从前,中国南方特别是气候潮湿的地区很多人得这种病,那时候,人们对这种病
毫无办法,往往坐以待毙。 [5-6]
根据传说,在厄瓜多尔南部山区洛哈省的马拉卡托斯地方,某位印第安人有一次患上了
疟疾,全身发热口渴难当,他就爬到密林深处的一口小池塘边,喝了许多凉水,顿觉病
情减轻,他发现这个池塘里的水竟是苦的。后来才知道原来池塘旁边生长着许多金鸡纳
树,其中有些倒在水中,那苦味正是树皮的浸出液呢!从此以后,当地的印第安人遇到
疟疾时,就会用这种含苦味的树皮来进行自我医治。由于屡试屡效,被当地土著视作神
药,世代相传。 [5-6]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人大量涌入美洲,一位名叫贝德罗·莱依瓦的酋长,出于友
谊,向传教士胡安·洛佩斯透露了金鸡纳树的药用价值,并送他一块金鸡纳树皮留作纪... 阅读全帖 |
|
m*******t 发帖数: 482 | 36 六
李世民对尉迟恭是好人有好报。“辛巳,世民以五百骑行战地,登魏宣武陵。王世充帅
步骑万余猝至,围之。单雄信引槊直趋世民,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马,世充兵稍
却,敬德翼世民出围。世民、敬德更帅骑兵还战,出入世充陈,往返无所碍。”“世民
谓敬德曰:“公何相报之速也!”赐敬德金银一箧,自是宠遇日隆。”哈哈,不走也能
捞钱,黑炭团真不是傻瓜。尉迟恭后来也被选入李世民的突击兵团。“敬德善避槊,每
单骑入敌陈中,敌丛槊刺之,终莫能伤,又能夺敌槊返剌之。” 活脱脱就一武林大侠
形象。
隋唐时期排兵布阵多为大方阵,大方阵中又套着小方阵。这种阵型攻防比较平衡。由于
指挥等金鼓旗帜一般部署在方阵的后方,所以最怕对方突击贯穿。古代通讯手段有限,
如果指挥系统被干扰,方阵很难重新调整部署,结果往往不可收拾。隋末唐初出现的精
锐骑兵集团就是专门对付这种大方阵的克星,而李世民的过人之处在于他非常善于寻找
大方阵的弱点,然后投入其精锐骑兵实施决定性的突击。最典型的战例莫过于唐夏虎牢
之战。这是唐朝开国的关键大战,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敬德都在此战中一显身手。
公元六二一年三月,窦建德大举应援困守洛阳,几尽弹尽粮绝...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8105 | 3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verybodydeservestruth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everybodydeservestruth
标 题: 弥天冤案历经三朝拒不平反 断送南宋江山(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4 13:38:08 2016, 美东)
宋理宗像。(网络图片)
宋理宗是南宋第五代皇帝,他是被史弥远政变推上皇位的。宋宁宗生前确定的皇嗣赵竑
在这次政变中遭迫害致死,成为南宋后期的最大冤案。为了不让继统的合法性受到质疑
与挑战,宋理宗及其继任者,竟然拖延五十年不给这桩弥天冤案彻底平反。说起这桩冤
案,还得从头略作交待。
宋孝宗有三个儿子,都是皇后所生。皇太子早逝,他不立次子,破例立所谓“英武类己
”的第三子为皇太子,即宋光宗。孝宗禅位后,以太上皇的身份向光宗交待了隔代继承
人:“当初越位立你,想让你成一番王业。如今你二哥虽去世,他的儿子还在。”意思
很清楚,皇位应还给老二家。岂料,宋光宗不久精神失常,连太上皇驾崩都不能出主大
丧。在政局危机的严重当口,太皇太后吴氏(宋高宗的皇后)最后拍板,让光宗禅位于
其子,是...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8105 |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verybodydeservestruth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everybodydeservestruth
标 题: 弥天冤案历经三朝拒不平反 断送南宋江山(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4 13:38:08 2016, 美东)
宋理宗像。(网络图片)
宋理宗是南宋第五代皇帝,他是被史弥远政变推上皇位的。宋宁宗生前确定的皇嗣赵竑
在这次政变中遭迫害致死,成为南宋后期的最大冤案。为了不让继统的合法性受到质疑
与挑战,宋理宗及其继任者,竟然拖延五十年不给这桩弥天冤案彻底平反。说起这桩冤
案,还得从头略作交待。
宋孝宗有三个儿子,都是皇后所生。皇太子早逝,他不立次子,破例立所谓“英武类己
”的第三子为皇太子,即宋光宗。孝宗禅位后,以太上皇的身份向光宗交待了隔代继承
人:“当初越位立你,想让你成一番王业。如今你二哥虽去世,他的儿子还在。”意思
很清楚,皇位应还给老二家。岂料,宋光宗不久精神失常,连太上皇驾崩都不能出主大
丧。在政局危机的严重当口,太皇太后吴氏(宋高宗的皇后)最后拍板,让光宗禅位于
其子,是...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39 lol 我还没贴前头的一大段呢。。。。
先是魏王府的死党们上表进言啥的,说是时候了。曹丕说不行啊,不能陷我于不德之地
。死党们领会精神,广播了一下,然后又有凑趣的说,有黄龙啊凤凰啊麒麟啊都出现了
,祥瑞啊,还有人扳手指给算了一堆复杂的五行记载。然后朝臣们都说,是呀天命也。
于是各自集合上奏,汉献帝就知道等了许久的那只鞋子终于要落下来了。
于是"乙卯,册诏魏王禅代天下曰",这是第一次"诏曰",说汉末离乱,赖曹氏平定
天下。现在效法尧舜,也把俩女儿给了曹丕做嫔妃,希望效法前贤。
曹丕推辞:吾殊不敢当之。
旁边捧场的说,坛场也准备好了,您就接受吧。
曹丕说:我得学习许由他们,即使远涉江湖也不敢从命啊。
然后就是一大堆朝臣联合上奏劝进。
"壬戌,册诏曰",这是第二次。诏书说,我们刘家四百年气数已尽,轮到你们曹家来
做啦。曹丕继续推辞,"敢守微节,归志箕山,不胜大愿"。。然后一些朝臣以刘氏宗
室刘廙为首再次劝进:天道悦怿,民心欣戴,您就从了吧。曹丕接着推辞;这种大事,
还木有公卿加入,不行啊。
"丁卯,册诏魏王曰",这是第三道诏:汉献帝说,四海不可无主啊,舜当年不也接受
尧的禅位了么?然后三公九...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1267 | 40 阅读崇祯——人性弱点
阅读崇祯——人性弱点的子集(1)
历史是一门非常注重功利的学科。普及的史书就是要突出对抗中的矛盾,以求消
耗最小的资源,阐发最大的教益,简单快速的以古为鉴,古为今用。但是,认识一个人
的过程却不应如此,因为他/她之所以为他/她,自有贯穿其一生的特质,而经过提炼的
人类社会一般化矛盾(冲突)中的代号,恰恰无法说明这一点。以崇祯为例:
1。好面子(委过于人。。。)
譬如,你和一群人做一件事情。你满怀责任心,并且因了种种的厉害关系,所以
在这群人中你无疑是最想干好、做得最卖力、思到寝食俱废、想到睡里梦里的一个。当
然,可能你做事的方法并不正确,但是我敢说你肯定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你的本心
是那么想把这件事情干好,怎么会是蓄意破坏呢???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然也包括你的原因),事情还是失败了。换作任何一个人
,在所有的努力和热望化为一次次失望的时刻,他是否就能理智的认清自己的错误,把
合作者们的效率和态度忽略不计,甘心情愿的向全天下人表示自己应该对这失败负责?
??
2。疑心(猜忌。。。)
崇祯有时候会对人生出疑心,包括对自己的亲人。比如,田贵妃弹一手好琴,... 阅读全帖 |
|
n**q 发帖数: 1147 | 41 【解析】朱令案背后的力量博弈!!zz
看官须细读此文方可参透弦机,亦可了解此案之时代背景。话说蛮荒大陆东部有一大国
曰天昭国。天昭国历经数千年改朝换代后成立。天昭国已历经四世,我们的故事从水宫
帝时期说起,水宫帝于天昭一九九
三年从平帝手里接过皇位。水宫帝为人保守,资质平庸且贪财好色.据宫内人说,帝与
闻名海内外的歌伶宋莹有染,此女子原为大内总管甑亲弘的情妇。话说在水宫帝期间发
生一桩奇案。京城内一最有名的私塾的学生莲玲玲被人下毒。莲玲玲才貌双全,年方二
十二,为人称赞。此案迅速引起城内大街小巷热议,官府中人说下毒者乃孙亲王之孙女
孙纬也。孙亲王乃前朝遗老,又历经三朝皇帝,颇有权势,家财万贯。当时的九门提督
张凉积一气之下,下令捉拿凶手以平民愤。亲王一听马上进宫求见,求皇帝老儿饶孙女
一命。皇帝为了拉拢亲王且亲王知他不少秘事,一听立马答应放人。皇帝一道圣旨下令
提督放人,并派亲信刑部尚书啰甘及京兆尹假清凌,副尹蔷卫一起商量平息此。
天朝威武,顿时城内百姓不敢议论此事。当朝宰相朱荣矶乃治国能臣,一心为民,疾贪
如仇,实乃当世之包青天,百姓亦称赞之。前圣上颇赞其能,奈发现甚晚。且朝中元...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1856 | 42 威尔第 歌剧《弄臣》 (利哥莱托)
出版商:PHILIPS
唱片编号:462158-2
演出:圣塞西尼亚音乐院乐团和合唱团
指挥:西诺波里
演唱:布鲁松、希科、格鲁贝洛娃、法斯宾德
四幕歌剧《弄臣》,原剧本由皮亚维根据法国作家雨果
的名著《逍遥王》改编。1851年首演于威尼斯。
剧情:16世纪,意大利曼图亚公爵府中,主人公利哥莱
托是一名驼背且相貌丑陋的弄臣。公爵年青貌美,放荡不羁
引起其他朝臣们的不满。而利哥莱托对朝臣妻女受辱的不幸
大加嘲讽,得罪了许多人,利哥莱托的爱女吉尔达,纯洁美
丽,公爵乔装成穷学生暗中追求,骗得了她的爱情。朝臣们
为了对利哥莱托施行报复,用计把吉尔达抢去,献与公爵。
利哥莱托为此悲愤至极,顿起杀心、以美色诱使公爵夜宿旅
店,雇用刺客将他杀死。黎明前,当他从刺客手中接过袋有
尸体的口袋,以为大功已成时、忽听到从远处传来公爵的歌
声,利哥莱托急忙打开口袋,哪知里面却是女扮男装,已经
奄奄一息的女儿吉尔达,原来,这个获悉行刺计划的少女对
虚情假意的公爵一往情深,甘愿为爱情而替公爵一死。作曲
家创造了性格寡柔,内心感情变化多端的弄臣,风流浮华、
多情 |
|
L****o 发帖数: 1642 | 43 《王佛脱险记》
作者:[法]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译者:刘君强
[选自漓江出版社1986年10月版《东方奇观》。尤瑟纳尔,法兰西学院300多年历史第一
位女院士。]
老画家王佛和他的弟子林在汉王国的通衙大道上浪游。
他们慢慢地朝前走着,因为王佛时常要停下来,白天端详蜻蜓,晚上仰观星辰。他
们的行囊轻便,因为王佛爱的是物体的形象而不是物体本身。对画家说来,世界上除了
画笔、墨瓶、漆罐、绢卷和宣纸以外,似乎再没有别的什么东西是值得占有的了。他们
十分贫困,因为王佛鄙视银钱,只用他的画来换取一顿小米粥充饥。他的弟子林背着一
个装满了画稿的口袋,躬腰曲背,必恭必敬,好像他背上负着的就是整个苍穹,因为在
他看来,这只口袋里装满了白雪皑皑的山峰,春水滔滔的江河和月光皎皎的夏夜。
林可不是生来就跟着这位饱览黎明和黄昏景色的老头到处流浪的人。他的父亲是做
黄金买卖的,母亲是位玉器商人的独生女,他的外祖父尽管抱怨他母亲不是个男孩,却
仍然把全部财产遗留给了她。林就在这样一个富有舒适的家庭中长大。娇生惯养的生活
使他成为一个胆小的人:他害怕昆虫、雷电,怕看死人的面孔。当林十五岁的时候,他
父亲给...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4 1、
标题即一悖论。
按常识,励精图治的总是那些圣明的帝王,如唐宗宋祖,康熙乾隆。而亡国之君,
不用说,那自然要么昏庸,要么残暴,要么糊涂——要么竟然是兼具三种特色的特殊人
才。
因此,将崇祯定位为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就好比说某人是个奸诈的老实人,某人
勤奋地偷懒,某人辛苦地享受一样不合逻辑。然而历史本身并不一定非要依照逻辑来运
行,更不一定与我们的常识相吻合。
说崇祯励精图治,这在姚雪垠同志写《李自成》的时代自然是荒唐之论,少不了要
被扣上为封建地主阶级歌功颂德的帽子。但是,即便夺了大明江山的满人,在作为胜者
编撰的《明史》中,也给予了崇祯这位亡国之君相当高的评价:
“崇祯继承神宗和熹宗,慨然而有所作为。即位之初,他精明果断地铲除了魏忠贤
这个奸臣,天下都希望他能带来承平。但可惜的是当时明朝大势已去,积重难返。朝廷
里党派纷争,战场上兵疲将骄。四面战争不已,流寇四处蔓延,天下溃烂得不可救药,
可谓是不幸之极。然而崇祯在位十七年间,不溺于声色犬马之中,而是勤勉辛劳,励精
图治,在面对臣子时常感叹,希望能得到非常之材,却没能如愿,以至导致了...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1933 | 45 从左郎中这里打探出自己想要知道的消息,李佑没有久待,向左大人索要了一份待
选人名单,便告辞了。请牢记
作为京师官场的前红人。他很忙,有不少人需要去拜访。其实接下来他应该去拜访
许次辅,怎奈内阁地处宫中,以他如今身份想要进去很麻烦,所以暂且放到后面。
六部衙门中,除了刑部之外,其余五部都在承天门与大明门之间扎堆。从吏部出来
,李佑又去了兵部拜见卢尚书。
一年半未见,老尚书没什么变化,依旧硬朗,看样子干到七十岁问题不大。他瞧见
李佑便叹道:“真不知你是什么命数,两次进京,都是风波莫测之时,莫非你定要赶着
这种时候来么。”
李佑不在意的笑道:“谁不想做太平官?这不是晚辈一定要凑热闹,若不是这种时
候,晚辈也没机会进京啊。”
卢尚书话头一转,“说起来,老夫要求到你了。”
李佑猛然起身,作揖道:“此言折杀晚辈了。老大人但有吩咐,晚辈照办就是。”
原来卢家三公子,也就是李佑正房刘娘子的便宜奶兄,去年大比中了进士,可惜名
次不佳,只不过是三甲二百来名。
按照规矩,新科进士有半年观政期,也就是实习期。过了实习期,才正式铨选做官
。卢三公子这种名次的,按例要外放为知县或者推官,不能留京。
不过卢三公子此... 阅读全帖 |
|
r**c 发帖数: 2235 | 46 李大人与工部的人不是很熟,对方冒出这一句,他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天才一秒就
记住,()想了想实在判断不出对方意图,所以随便支吾几句就走人了。
接下来他又去了兵部,在这里办事很顺利,尚书高升大学士,兵部里气氛自然不错。
提督五城御史的关防印信在他上次到兵部索要之后,已经铸造好了,只等着任职者
来取而已。此外又商定了从京营调拨一百官军,在五城提督御史衙署听用。
辞别时,听到兵部官员说“袁阁老朝思暮想的意欲前进一步,这次却又被彭阁老挡
住了,甚为巧妙,李大人没少出力罢。”
李佑不知说什么好,怎么人人见了他都要提上一句,传到满天飞舞的阴谋还能叫阴
谋么?
本来他想着别人体察不到他的心血,故而默默无闻的充当幕后英雄,没有成功快感
,但貌似事态有点相反。
问题出在哪里?那新宁侯的嘴巴不至于如此不牢靠,导致将底细都泄露出去罢?李
大人始终百思不解,满腹狐疑的又去了吏部办事,顺便到文选司左郎中那里闲谈几句。
果然,又见左郎中笑道:“袁阁老这一记闷棍挨的不轻,必定是你所为。”
在泛泛之交的人面前,李佑不好多说什么,但与左郎中关系不同,... 阅读全帖 |
|
r**c 发帖数: 2235 | 47 十二月初三,大朝会之日,在京千官入午门过金水桥上朝,而李大人孤独的按职责
逛街,不,是巡城。
此时翊坤宫金贤妃有喜的消息已经传开,大朝时免不了有百官朝贺陛下有后的桥段
,当然不必像皇后有喜那般隆重正式。
虽说这次并非皇后怀孕,即便金贤妃生下来的是男丁也不能立为太子,但也值得庆
贺。无论如何,天子有了头胎是个好兆头,毕竟大内已经十余年没有出过新生儿了。
首先要庆贺的是,这证明了龙体康健,天子的生育功能没问题,承担得起传宗接代
的重任,这是当前要务。
其次要庆贺的是,金贤妃若生出长子就是天然的替补,多一道保险足以使百官安心
。假如中宫无后(在大明朝这绝对是概率很大的事件),替补人选就可以派上用场,不
至于国本空虚、社稷变乱。
还有件场面事,若真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皇长子降生,那么金贤妃的级别就该调整调
整了。提升成贵妃问题不大,至于能不能升成皇贵妃,还得看天子的恩宠程度。
按说进入年终岁尾,一年当中的最后一个月本该是人心涣散、满心思过年的时期。
大明的官员从理论上只有过年时候才可以休息一个长假,难免如此的。
但朝廷氛围骤然再度紧张... 阅读全帖 |
|
S**C 发帖数: 2964 | 48 在都察院,审问散了,两位主审官挥退左右,拿着供状单独会谈。谈来谈去,也没
谈出什么新花样。
他们两个今天真是做到了仁至义尽,力助那李佑造声势,给了他掀起反击的机会。
然而到了临门一脚该**时,李佑自己却莫名的萎缩了,真是叫人不解得很。于今之计,
也只能如实上奏了。
另一边李佑被差役引着向天牢行去。在门外经过司狱仔细盘点,越过狭窄到仅容一
人之身的小门口,又穿过长长的封闭夹道,才得以进入高墙掩映下的监牢。
李佑在都察院坐过几天衙,并不陌生,没有像其他犯官那般拘谨惴惴。轻松自如的
对那小小九品司狱说:“贵姓为武?给我找个暖和舒适的房间,我这身子弱的很,受不
得苦啊。”
这司狱虽是新来的,但也长着眼睛,看到今日李佑进都察院的架势,就知道不能真
当他人犯。
在都察院天牢里临时关押的多为官员,里面居住条件已经比别处监牢强上不知多少
倍,李佑的要求不难办,武司狱满口答应。
随后将李佑带到一处栽种几颗青松的阳面小院,指着正堂道:“这里刚住过一位巡
抚,一直收拾的很齐整,李大人就暂时在此委屈吧。”
莫非就是前凤阳巡抚杨抚台住过的地方?李佑... 阅读全帖 |
|
s*********t 发帖数: 16647 | 49 文宣院新开后,工部在皇城东南角找了处院落,充当文宣院衙门所在地,和詹事府是邻
居。对新鲜出炉的李院使而言,最大的好处自然便是离家距离近了,不必动辄赶十七八
里路去国子监。现在只需从皇城西南角穿到东南角而已,所以他又恢复了乘轿。
真理报所属的监生主笔和工匠们都要从国子监转移到这里,以及那二十几万个铜活
字。这些活字让石祭酒很是心疼了半天,不过看在李佑为监生找出一条新出路的份上,
他就不向朝廷罗嗦了。
这期间还有一件喜事,朱放鹤终于升为正五品的礼部仪制司郎中了。一时间朱府也
是贺客盈门、纷至沓来,李佑想请放鹤先生酒宴也排不上,最后朱放鹤抽出时间在家里
开了一桌便宴,请李佑连夜上门饮酒,算是道贺。
此时天气渐暖,这桌便宴就摆在了后花园的亭中,天上朔月相照,暗夜里阵阵花香
袭人,倒也幽静雅致。
李佑举起酒杯道:“恭贺先生高升!”
朱放鹤饮尽杯中酒,却苦笑说:“自景和二年中了探花,至今才是五品,只与你相
当,你说这也很值得庆贺么?”
八年时间从七品做到五品,对于普通官员而言还算正常,甚至可以说不算慢,但对
于科举三鼎甲而言,就不太正常了,特别是与某... 阅读全帖 |
|
S*******T 发帖数: 5156 | 50 “太师回府了!”
随着压低了声音的传唤由大门一直传到内院。所有人都动了起来。贴身使女忙不迭的整
理着蔡京惯用的卧榻,几个宫熏再仔细的察看一下,确认没有半点烟气。室温也是将将
合适。
红泥小炉上温着的提神补齐的饮子赶紧加了把火,将沸位沸之际就端了下来。放在暖套
当中候着。
几个惯于为蔡京代步的娇俏使女忙迎到门口。等着搀扶这位老公相入内。今日当值的侍
妾领着这队伍,查点着衣包。蔡京回府,就要换下朝服,换上家常的衣服。既要暖和还
得轻便,总要让这八十多岁的老人觉得舒适才是。
阖府富贵,都寄托在这个八十余岁的老人身上,谁都指望他能长命百岁。让这薰灼气象
,长久的维系下去。
蔡攸这个时侯就候在内书房当中,自家爹爹侍妾已经到院中出迎。做儿子的就不好出去
了。放在平日蔡攸很有些才子的放达气概,不将这些礼数放在眼里。不过最近他在老爹
面前可是老实许多,谨言慎行,不愿意被挑出半点毛病出来。
不过这位曾经也居东府的小蔡相公,却没有半点曾为大臣的雍容气度。在内书房中负手
乱转,怎么也停不下来。
这也难怪他,此时此刻,在汴梁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等着东府传出来的圣人旨意!
蔡攸要到其他地方,自然不必等着父亲下值...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