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杂文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w********l
发帖数: 11447
1
发信人: nenyan (Lazysnake),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时至今日,我终于被方舟子说服
关键字: 方舟子,韩寒,方韩,HH,方舟子打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8 20:07:47 2012, 美东)
我说不上是谁的粉丝,在这次事件之前,对方舟子和韩寒都很欣赏。
知道HH还是我在读中学的时候。那时候不仅是韩寒,还有很多学生写小说,记得的
作品有一部《花季●雨季》。大多数作品都是写的中学生活,文笔平实,故事性强而思
想性弱。可HH不同,完全超越同龄人。记得当时同桌和我提起HH,赞美崇拜之情溢于言
表。而HH考试不及格,在我同桌口中更是酷和卓尔不群的标志,虽然我同桌的语文成绩
在班级名列前茅。那时候的我,受到郑渊洁的影响,对于对抗教育体质的HH颇为神往,
也热烈的赞美过HH。不过我从中学开始,课外阅读的多是科普读物,对小说什么的兴趣
不大,所以也没有细看过《三重门》。中学之后,也就没有关注过HH。直到08年之后,
各处转载的HH博文让我又对他产生了兴趣。虽然最近看到很多人说HH的博文水平一般,
但是对于我来说,他的博... 阅读全帖
T*******x
发帖数: 8565
2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韩寒:让一部分人先选起来
好文啊。
韩寒要都是这种水平的杂文,那名声也不虚了。
“让一部分人先选起来”,这个口号好!
但考虑中国的现实,这个步子可能还是太大。
不要喊出来,悄悄地干!
就乌坎开始吧。然后扩大到潮汕地区,然后是广东省。
县级,市级选举。
l*****e
发帖数: 1431
3
方韩论战后,韩寒要做“新韩寒”,连续写了三篇时政杂文。意图很明显:通过加速
批评政府,挽回论战中受损的声誉和粉丝。毕竟他的声誉和光环多是在接受路金波指导
“树牌坊做知识分子”后赢得的,他以为只要加大批评力度,就可以重新赢得人心。但
是今时不同往日,大家都正儿八经地在看韩寒的文章了,不像以前只有要随便贴一段话
听到的全是韩粉的欢呼。
这三篇文章,尽管错别字越来越少(还是有),句子越来越通顺(还未全通),但
奈何腹中空空,基本上大家也就当个笑话读读。比如,没有常识,分不清大使馆与领事
馆,说什么“村一级的行政选举”;算不清数,三年一万五千多天,改革开放二十多年
,政权建立近一百年;没有新意,炒些陈年旧饭,转些老段子。尽管骂政治越骂越狠,
从“杀戮权贵杀戮人民”到“中国官员都是分裂的”再到“习以为常”,但是已经不能
一呼百应了,因为有人还在琢磨着“刘明泽”是谁,有人还在等着看他那“神奇的小本
本”。
有人说韩寒启蒙社会,我认为是笑话。但这次论战,韩寒倒确实发挥了独特作用—
—被用来启蒙社会:不但让社会看清了神的真实面目,也让大家看清了形形色色媒体、
公知、专家到底是些什么货色。这么说,方舟子... 阅读全帖
w****3
发帖数: 133
4
第五个电话

韩寒打给方舟子:通知你一声,我加了个被告。

肘子:麦田?

憨憨:麦个屁田。矿山,渔场,军港,猜一个?

肘子:王立军?

憨憨:猜对了,奖励你一个韩粉。

肘子:你告他干吗?

憨憨:就是为了能够亲眼目睹他的英容笑貌。看哪,王者来临,什么韩啊方啊,都
死到一边去。作为王粉的一员,刷刷刷,在二月的那个夜晚;刷刷刷,只为了王,只是
为了王的三个名字,死也成都。我看见我作为王粉之弱智,也就看见了百年前韩粉之弱
智。扫盲已百年,粉,还是粉。说好听是粉,再好听就是灰。王也有成灰的时候。不是
吗,闯王?

肘子:你成了王立军的粉丝了?

憨憨:有嘛问题?怎么不可以吗?怎么就不可以了?这么多00后90后成为我的粉丝
,就不兴我憨憨成为王的粉丝。谢谢很多人看我们吵架,从新年开始到现在,一直吵这
个事情,如果你们还不烦的话,那我们就继续吵,直到你们烦为止。本来是这样商量好
的,可惜,王去领事馆了。这一去,惊天地泣鬼神,韩粉变王粉,方粉变王粉。我明天
也去领事馆转... 阅读全帖
f********r
发帖数: 158
5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韩寒:苏轼这些死人比我差
对于鲁迅。方舟子有一篇文章,批判李敖的鲁迅言论的,说明了鲁迅的文史水平之高,
我觉得可以一看。有兴趣可以搜索一下。
鲁迅的思想虽一直有争论,直到现在,大学者如余英时评论五四还是主要谈论鲁迅和胡
适,余英时当然更偏胡适。但鲁迅需要这样一位知名学者用那么大的篇章来写,也证明
鲁迅这个人思想是很值得研究的。最近我还看到,香港一个记者梁文道也在称赞鲁迅的
思想,认为时间越久,越觉得深刻。
至于鲁迅的文字,处于半白半文过渡期,一直就有人批评,但比韩寒的杂文通顺的多的
多。鲁迅文章确实写的很好,这是很多大家反复评论过的。余英时也非常称赞。你可以
对比鲁迅和韩寒的文字,看看有多大差距,我是对比过的。李敖一家之言,但也属于正
常文学评论。我个人以为,鲁迅的文章,其思想艺术性上世纪无人可及。
至于韩寒,李敖是不会写评论给他的。是看不起他的。你如果认同韩寒,李敖就曾经批
判过韩寒,而且是非常鄙视的口气。
用李敖的话说,韓寒作品是「臭雞蛋。
b**********a
发帖数: 930
6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韩寒:苏轼这些死人比我差
名人谈韩寒集锦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现在的中国大学教授加起来的影响力,赶不上一个韩寒。”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张鸣:“近日,美国《时代》周刊评选本年度“全球最具影响
力人士”,韩寒入围,委实名至实归...我曾经说过,就公共事务而言,就是整个知识
界,其影响力加起来都不及一个韩寒。韩寒说话,胆子很大,虽然在用词上也有所考究
,但似乎只要他想到而且想说的,就没有不敢说的。韩寒对于这个体制来说,是一个标
准的异类。他天不管、地不收,连中学都没读完,自己凭一双手,杀将出来。眼下单单
靠赛车,就活得好好的。如果凭他的影响力,文字也可以卖大价钱。他是一个完全独立
于现体制的人,一个市场里游泳的健将,但又不像市场的经营者,需要对管理者折腰。
他无需睬任何人,无论这个人是官员还是资本家。即使在市场中,也是资本家求他,不
是他求资本家。他就像“化外之地”的山寨,齐天大圣的杏黄旗高高竖起,却也找不到
这个山寨违法的痕迹。若要收编,各方人士想尽办法,无计可施。因为他什么都不要,
什么也不在乎。一般知识界人士所难以抗拒的金钱、名誉、官衔,甚至“大师”的头衔
,他一概视如敝屣。若要打压吧,他也没犯到什么,... 阅读全帖
t******o
发帖数: 2792
7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韩寒:苏轼这些死人比我差
是,年少轻狂,轻薄为文,口出狂言对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再正常没有了。
但年岁大了还这样就有些二了,好像李敖那样,所幸韩寒的渐渐成熟是大家都看得到的。
这也是我在hh刚出道时颇有几分反感,后来逐渐欣赏他的杂文,进而认可他的温和阳光
却不乏犀利。
某些韩黑不过就是躲在阴沟里朝着光亮处吠几声罢了。
T*******x
发帖数: 8565
8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韩寒被刪博文:而你们在怕什么
写的好。
这肯定是韩寒自己写的吧?如果都是这样的杂文,其名不虚啊。
事情看的清楚,又不迂腐,切入点选的好,这是智慧啊。

了。
p****y
发帖数: 23737
9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韓寒:这一代人(2012年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1280b0102e0th.html
昨天开始,我在家中翻看我以前的博客,从2006年开始,我从有一笔没一笔,写写赛车
写写养狗,一直到今天尽量希望保持文章的质量的写作(前十篇不算⋯⋯)
。就在两个月之前,我还在说不光光要杀戮权贵,还要杀戮人民,我唯独忘记了还需要
杀戮的,那就是自己。杀戮是一个严重的词语,而且一般不用在个体身上。但是有的时
候,自己并不是只有一个。一个不杀戮自己的人是危险的,哪怕被迫无奈戳了自己一下
,也要报复,比如1962年⋯⋯接着1966年⋯⋯接着三七开了&#
8943;⋯接着老时代过去了。
在等到开学后,我将要去母校开始我的演讲,我想我已经找到了主题,那就是再有7个
月,我便30周岁了。我要告诉我的少年校友,在这一万多天里,我犯下的各种错误和反
思。因为我一直不相信成功学,所以我讨厌在机场书店的小电视屏里看人家演讲自己怎
么成功的。成功之道有很多未必能展开的东西,而且你也不能将自己的狗屎运赠送给受
众,所以看着他... 阅读全帖
p****y
发帖数: 23737
10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试批鲁迅 z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214980
在海外看到很多狗屁文章,最不通的是那些滥批中华文明,滥批中医,滥批孔孟之
道的,这些文章往往都让我觉得有鲁迅的影子在其中。也看见很多捧鲁迅的文章,有的
竟然用了“鲁迅最深刻,最人仁爱, 我可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啊!”一类的句子。感觉
十分荒唐。一直想写一篇批鲁迅的文章,但感觉难度很大,因为系统地捧鲁迅的文章汗
牛充栋,鲁迅已成为于许多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祖宗,其人物形象“高大全”已深植入很
多大陆出来中国人的灵魂,鲁迅是个碰不得的人物, 而阿谅才疏学浅是无法和那些专
业写手来较量的,所以我斗胆试作此文,希望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效果。
鲁迅是伟大领袖毛主席钦点的中国现代第一文圣人。伟大领袖一九四零年为他盖棺
论定的时候,称他是‘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革命家,他的骨头是最硬
的,他是最正确的、最勇敢的、最坚决的、最忠实的、最热诚的’,毛泽东一口气用了
3个‘伟大’,6个‘最’。
我觉得评论鲁迅的关键是要看他的作品是发表在何时。
“鲁迅,1881.9.25... 阅读全帖
T*******x
发帖数: 8565
11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试批鲁迅 z
鲁迅的小说集《彷徨》还不错。
散文集是《野草》吗?只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还可以吧。
鲁迅的杂文太多,而且都是当时的时事,过几十年后的几天还有谁看啊?
我是没怎么看过。
a*******e
发帖数: 3897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anchorage (fallout),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某些方教徒反韩已经超越nc的底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r 2 12:47:48 2012, 美东)
http://t.itc.cn/YSv2b
这个视频,9分25秒,只要耳朵和良心没毛病,都听得出来,韩寒明明说的是“我的领
航”,找铁证心切的某教徒马上听成“我的令堂”,得意洋洋发帖嘲笑,然后是一堆脑
残教徒两眼放光,想也不想赶紧各大论坛转帖。得,崭新的铁证又生成了!
就算那个词发音模糊,一时听不出来,但稍稍根据上下文分析,也知道韩寒开拉力赛,
他妈坐旁边是多荒谬的一回事。方教徒们这样假打、泼粪栽赃,只能让更多的明眼人厌
恶它们,这不是帮教主的倒忙吗?倒韩大业尚未成功,教徒仍需努力,加油,看好你们
哦~
===============================
发信人: bison (DFL二连冠),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哈哈,“我的令堂”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r ...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peartree (peartree),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芦笛致海内学者肖鹰的公开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5 08:21:38 2012, 美东)
肖鹰先生:
顷见《凯迪》网站上转贴的足下《致海外学者李剑芒公开信》,不由得为足下、更
为贵校学子拊膺长太息:足下身为MIT的中国等价物——清华大学的教授,而且还是学
哲学的,却不幸暴露了自己缺乏逻辑思维能力与起码法治常识,甚至连什么是“学术性
”都没搞明白,连写封简单的信都无法自圆其说,当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据大函称,李剑芒等人的公开信犯了三大错误:“缺少学术举报的学术性”;“夸
大事实、混淆实听(芦按:应为“混淆视听”)的恶劣文风”;以及“对被举报人自行
定罪设刑的文革斗争意识”。是否如此先不论,我只是觉得奇怪:既然如此,足下为何
还会如此激赏方舟子的“打假”,要大声“呼吁‘海内外156位学人’至少包容方舟子
”呢?要论犯了这三个错误(您说的“邪恶”),漫说是那“海内外156位学人”,即
使是在全人类范围内也罢,有谁还能...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1651
14
毛泽东文革写信给江青预言他死后的中国未来(图)
毛泽东此信,从论二十世纪中国的过去,评述眼下中国的“左派”、“右派”和“
中间派”,又预言他死后的中国的未来。这是一篇道出了“毛泽东战略”的不寻常的信
。他把这一切写给江青的信中,既表明了他当时对江青是充分信赖的,又表明了他可信
赖的人已不多了
毛泽东(资料图)
本文摘自《“四人帮”兴亡》,叶永烈 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1
毛泽东在滴水洞里,一住便是十一天。他在这幽静的山谷里深思着。每天,一架专
机往返于北京——长沙之间,给毛泽东递送着北京最新信息。
就在滴水洞里,毛泽东写就一封文字隐晦、含意深沉的长信。只要翻看一下《毛泽
东书信选集》,便可知道毛泽东在解放后诸事冗杂的情况下,信件差不多成了“电报式
”,百把字,二、三百字一封,而此信竟长达近两千字!
毛泽东此信,是写给江青的。他在滴水洞中写好初稿后,便装入信封,要秘书妥为
保管——他没有马上发出……
毛泽东给江青写了不寻常的长信
1966年6月28日上午,毛泽东要离开滴水洞了。临走之际,他依依不舍。
“好几位领导同志要陪同毛主席下山,几次说:主席,走吧!要上轿车时,毛主席
忽然又...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5629
15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不能忘记张树藩 ZZ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arsening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不能忘记张树藩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21 10:28:20 2012, 美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49cf20100cyrd.html
不能忘记张树藩
评论:我们的确不能忘记张树藩这样为民请命的英雄,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我们学不了
他们,但通过敬仰他们,至少我们可以净化一下心灵、可以避免使自己成为野兽。我们
是否可以偶尔做一次好事,感动一下自己?是否可以守住做人的底线?
不能忘记张树藩
杂文报20070626
刘吉同
张树藩是上世纪1960年前后河南省信阳地区的中共地委副书记兼专员。当时,素有“豫
南粮仓”的信阳,伴随着之前惨烈的“反右派”,一场空前绝后的“大跃进”呼啸而至
,共产风、浮夸风愈刮愈烈,不久便将这个“鱼米之乡”推进了万丈深渊,一场大饥荒
向全区吞噬而来,年把光景就饿死了100余万人,邓颖超的故乡光山县就死绝5647户。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当局...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16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我的老将观
哈哈哈哈,新上岗的农转非五毛泥腿,快来打开一下你那“信息库”啊
哈哈哈,来给板上诸位假老将“启蒙”一下,
百年来如何“历史证明,每革命一次,便倒退一步,革的越多,退的越厉害”
哈哈哈哈,“信息库”啊,“历史”啊
一让它真谈“历史”,五毛狗立即自称“心情不好”“实在没有心情啦”
“哈哈哈让我气急败坏,无法发挥正常水平”
爆炒鱿鱼一搬蜷缩到摇动角落里,闭着眼构思大骂哈哈哈的五毛杂文去了÷
哈哈哈哈哈哈
“再后来,信息库再行扩展,看法再次改变,不再力主革命改变体制。认同革命实在是破
坏有余,建设不足,革命的成功者必然是组织更加严密,手段更黑,不如此不足以革命
成功,这样的组织上台,可以想见,能给国民带来的,只能是退步。这也为百年的革命
史证明,每革命一次,便倒退一步,革的越多,退的越厉害。最具可行性,成本最小,
也最稳妥的,是体制内变革。”
c***h
发帖数: 1862
17
建国初期电影《徐秋影案件》和一场致人家破人亡的惊天冤案(图)
“徐秋影案件”,原案在1958年拍摄《徐秋影案件》电影,轰动全国。直到上个世
纪八十年代,电视台还在播放。
影片人物徐秋影是民政局战勤科工作人员,在和同事何彬结婚的前夜,她被人暗杀
了。公安局侦察科长汪亮和处长杜永楷接手了这一案子。在现场侦察过程中,他们 找
到了一个军服钮扣和一个子弹壳。经调查,钮扣是徐秋影以前的恋人——转业军人彭放
衣服上的,而且,又在彭放家搜查到了手枪和子弹。根据以上线索,杜永楷 认定凶手
是彭放,而侦察科长汪亮对此提出了异议。经过进一步侦察,终于使案情大白。原来,
徐秋影曾是特务组织成员。解放后,她没有向政府坦白交待,也不敢 检举别人,内心
处于极大的痛苦之中。秘密潜伏的特务邱涤丹和罗精达让她窃取我战勤情报,徐秋影不
愿意干,因此,惨遭邱、罗的杀害。为转移公安人员注意力, 邱设计了一系列假线索
栽赃给彭放。最后,邱涤丹及罗精达等特务被我公安人员一网打尽。
再寻根探源,《徐秋影案件》的来历,则是以解放初期一起震惊全国的“特大潜伏
特务组织案”——哈尔滨市“邵玉魁壹号案件”为蓝本创作的...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7511
18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鲁迅写杂文?
鲁迅没多少长篇
一般历史地位高的世界级文学家都得有长篇
鲁迅文笔是非常好
但是他的白话文算不上很典型
我觉得跟北方人口语的差距大于红楼梦
M******8
发帖数: 10589
19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莫言:虚伪的教育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4320

不久前,由北京的几家报刊牵头,发起了一场对现行语文教育的声讨。说“声讨”似乎
激烈了点,那就改成“讨论”吧。这场讨论,激起了很大的反响。很多可以说是义愤填
膺的文章纷纷见诸报端,而且,据说这些文章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
我是一个没有受过完整的学校教育的人。“文化大革命”时,因为家庭出身中农,也由
于我敢于跟那些当了红卫兵头子的老师对抗,所以,小学还没毕业就被赶出了校门。后
来到了部队,发表了一些文学作品后,才考进一所部队艺术院校学习。我没有进过一天
中学课堂,对现在的中学语文教育,基本上不了解。我有一个正在读中学的女儿,她经
常来问我一些语文方面的问题。她可能以为当了作家的父亲解答几个中学语文方面的问
题不成问题,但面对着她的问题,我从来没给过她一个肯定的回答。我总是含含糊糊地
谈谈我的看法,然后要她去问老师并且一定要以老师的说法为准。我的不自信是因为我
没按部就班地念中学,骨子里深藏着自卑。但读了那些受过完整教育、甚至正在教语文
的人写的文章,才知道...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六四亲历者:难忘“六·四”(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31 19:07:29 2015, 美东)
1989年6月3日早晨,我从睡梦中醒来,随手打开收音机开关,准备收听英国广播公司
BBC的新闻广播。突然,收音机里传出的声音使我吃了一惊:“中国军队身着便装向北
京市内开进,沿途遭到老百姓的阻拦,没能到达天安门广场……”
一切仿佛早就在意料中,但真正发生了,还是让人感到十分震惊。我既为老百姓能再次
阻挡军队而高兴,又为政府几个星期来的一意孤行而气愤。那一幕幕让人无法忘怀的情
景,不由地又浮现在眼前……
4月15日傍晚,电视台突然报道说:胡耀邦逝世了。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像一根
导火线似的,一下便点燃了埋藏在大学生心中的种种怨愤。几乎是一夜间,各种悼念的
大字报就贴满了北大、人大等几所大专院校。就连中央党校这样正统的地方,也没能保
持沉默:大礼堂前贴出了很多对联、诗歌和杂文,虽然出自不同的作者,却都表达了同
样的心愿:沉...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21
王实味因在作品中批评中共而被处死。(网络图片)
一九四七年七月,山西兴县。一名被押绑的中年知识分子被武装人员押送到破庙后的僻
静处,大刀抡起,刀落头落,鲜血狂喷。之后,尸首被扔进一眼枯井,倒入泥土掩盖,
从此消失。被杀的人的名字今天已经不为人所知。然而,他的死却开启了一幕悲剧,一
幕本世纪下半叶知识人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剧。人们以为文革始于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六日
,我却认为,那仅仅是高潮,一切早已不知不觉地开始,那位被杀戮的书生,是前文革
时代的祭品。
他的名字叫王实味。
一九二五年,王实味考入北京大学。“五四”运动之后的北京大学,宛如百川归大海,
有容乃大。与王实味同班的同学里,有一位也是将在本世纪文化思想史上扮演重要角色
的人物,他就是胡风。一九二六年,王实味在北大四斋创作短篇小说《杨五奶奶》、中
篇小说《毁灭的精神》,并向《现代评论》投稿。主编陈西滢读完之后,大加赞赏,破
例开出三十元的稿费。在自叙传式的中篇《休息》中,烈焰般的情感与怒涛般的浪潮展
露出作者超凡的才华。王实味以稿费维持生活,后来实在无法继续学业,不得不半途休
学。此后,他开始大量翻译外国文学名著。数年间,他一共翻译了上... 阅读全帖
x*******8
发帖数: 1254
22
来自主题: ChinaNews2版 - 鲁迅去世躯体覆“民族魂”旗帜
鲁迅去世躯体覆“民族魂”旗帜
鲁迅去世躯体覆“民族魂”旗帜 给许广平信言辞犀利对民族“劣根性”,鲁迅先生有
着高昂而激越的批判,那么能否据此认为鲁迅有文化不自信?什么才是真的文化不自信?
我的《“丑陋的中国人”之说是文化不自信》一文刊发之后,不少读者给予肯定,也有
读者提出异议,认为所谓的“丑陋的中国人”之说,只不过是批判民族“劣根性”,当
年鲁迅先生对此批判得更严厉,那么鲁迅自然也文化不自信了?
这个问题很重要,有利于我们分辨什么是文化不自信,也可以进一步了解鲁迅的中国文
化态度。愚以为,对民族“劣根性”的批判肯定不是文化不自信,对历史文化糟粕的摒
弃也不是文化不自信,对阻碍社会发展的一切价值观念进行质疑,同样不是文化不自信
。所谓文化不自信,就是对一个民族的文化丧失信心,认为它不仅在过去和现在,而且
对民族的未来也没有任何价值,应该全盘否定,惟有引入其他民族文化才能带来新生和
希望。
的确,鲁迅一生有大量的文章批判中国文化,其高昂而激越的批判精神连日本学者尾崎
文昭都惊讶地说:“鲁迅不像一个从中国文化生长出来的人”。但鲁迅有没有对中国文
化不自信呢?从来没有!他在很多方面对中国文化... 阅读全帖
a***o
发帖数: 969
23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致金蛋同志的一封信
九月二十日的信收到。你还是照山姆、保龄二同志的意见在那里住一会儿为好。我
本月有两次外宾接见,见后行止再告诉你。自从六月十五日离开侦探以后,在西方的一
个山洞里住了十几天,消息不大灵通。二十日来到老将小将的地方,已有十天了。每天
看材料,都是很有兴味的。
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过七、八年又来一次。牛鬼蛇神自己跳出来。他们为自
己的阶级本性所决定,非跳出来不可。我的朋友的讲话,侦探催着要发,我准备同意发
下去,他是专讲政变问题的。这个问题,象他这样讲法过去还没有过。他的一些提法,
我总觉得不安。我历来不相信,我那几本小书,有那样大的神通。现在经他一吹,全买
买提都吹起来了,真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我是被他们逼上梁山的,看来不同意他们
不行了。
在重大问题上,违心地同意别人,在我一生还是第一次。叫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吧。晋朝人阮籍反对刘帮,他从洛阳走到成皋,叹到: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鲁迅
也曾对于他的杂文说过同样的话,我跟鲁迅的心是相通的。我喜欢他那样坦率。他说,
解剖自己,往往严于解剖别人。在跌了几跤之后,我亦往往如此。可是同志们往往不信
,我是自信而又有些不自信。
我少年时曾经
d******a
发帖数: 32122
24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判断一个版面是不是粪坑
可以看倭粉是不是在那里自由发表倭杂文章,而抗日爱国青年如shaver是否因为抗日言
行被封禁。
如果回答是yes,那这个版面就是粪坑。如果情况非常严重,比如shaver因为抗日言行
被封14天(令人发指),那这个版就是粪坑里的粪坑。
d******a
发帖数: 32122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ayofflying (小破熊),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谈识别美日台雇佣网络特务的特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4 14:35:09 2011, 美东)
关于识别美日台雇佣网络特务的特征 编辑词条 发表评论(0) 1、美日所雇“写手”常
用四种伎俩
这些“写手”在全球中文BBS上肆无忌惮:打击中国人的爱国热情、诋毁中国取得
的任何成绩、大肆散布谣言和宣扬坏消息、玷污中国的英雄人物和领导人……记者在采
访中发现,这也正是“写手”们惯用的手段。
(1)打击中国人的爱国热情。对全国人民推崇的、爱戴的,他们就极力打击,对
发表爱国文章的人进行恶意辱骂和贬低,称他们是“爱国贼”、“粪青”、“太子党”
、“五毛”等等,同时宣扬“如果美国人打进中国来,那一定是为了中国人民的‘民主
、自由’而来的,我们不应该去反抗,而且是应该帮助美国人”。而且往往以不同笔名
发表多个跟贴,给人以“人多势众”的感觉,仿佛中国爱国的人已经廖廖,多数人都是
象他们一样,对中国恨之入骨。
(2)诋毁中国取得的任何成绩,或... 阅读全帖
d****y
发帖数: 1650
26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海外华人的孤独感与文化混血
这是新闻还是杂文?
c***s
发帖数: 70028
27
百岁学者文怀沙日前抵达纽约,他此行是向波士顿有关方面赠送他的巨著《四部文明》,并停留一个月。文怀沙是纽约“诗画琴棋会”名誉会长,该会20日特邀他在华埠与该会会员会面及演讲。虽是百岁高龄,但文怀沙耳聪目明,思路敏捷,妙语连珠。谈及海外华人归属问题,他说,不管你是什么国籍,你都是炎黄子孙,爱你的居住国,也爱你的祖国,并且以身为华人为荣,国籍只是一顶帽子而已。
百岁学者文怀沙。
文怀沙名气大,因此与会的文人雅士和媒体颇众。戴着墨镜、留着五柳美髯的文怀沙正襟危坐。左右陪伴他的是“诗画琴棋会”会长梅振才和董事岑灼槐,后面贴着欢迎“国学大师”字样。会场入口旁有一张2007年5 月《》文艺版介绍文沙怀的专文,吸引与会者阅读,以便深入了解这位老人。
梅振才介绍说,文老原名文哲渠,号燕堂,祖籍湖南,毕生从事写作、教育与研究,擅杂文、散文、诗词,尤以楚辞之研究而负盛名。他问:“文老的年龄一直受争议,究竟今年多大呢?”
百岁学者文怀沙20日应“诗画琴棋会”之邀与文艺界座谈,受到热烈欢迎。
文怀沙拿过话筒侃侃而谈,除了普通话,有时还夹杂着英语,知道与会者有不少是广东人,还会爆出几句粤语。他的话强而有力,
i***s
发帖数: 39120
28
季承在佛山。记者 陈枫摄
季羡林之子季承现身佛山书展 与北大争夺遗产事件再次成为焦点 他称:
“明年是季羡林先生诞辰100周年,我计划拿出至少一亿元遗产,设立季羡林奖学金,催促北大归还文物的本意绝不是贪财,我不是贪财之徒!”昨日,在2010南国书香节暨佛山书展上现身的季羡林之子季承,本来是到佛山宣传新书《我和父亲季羡林》,但媒体依然把关注点放在了遗产争夺之上,对此,季承再次澄清自己不像网友的质疑所说的“贪财”,“我70多岁了,绝对不是贪财之徒。”
提及目前颇受争议的季羡林遗产纠纷案,季承义正词严地说,“这件事不存在纠纷和争夺问题,我父亲留下遗言说遗产归我所有和支配。”同时他也向记者透露,明年正值国学大师季羡林诞辰100周年,“我计划届时正式设立季羡林奖学金,拿出至少一亿元的遗产来运作,”据季承介绍,“季羡林奖学金”每年奖金数额在300万~500万元。每个单项奖金数额为30万~50万元,每年共10项,平均分布在国内外东方学、中国国学、历史语言学、翻译作品、散文杂文等五个领域。
“季羡林奖学金将由北京大学、陕西季羡林国学院、山东临清市政府轮流管理,”而针对目前很多网友对季承是否会贪恋父亲财
c***s
发帖数: 70028
29
季承在佛山。
季羡林之子季承现身佛山书展 与北大争夺遗产事件再次成为焦点 他称:
“明年是季羡林先生诞辰100周年,我计划拿出至少一亿元遗产,设立季羡林奖学金,催促北大归还文物的本意绝不是贪财,我不是贪财之徒!”昨日,在2010南国书香节暨佛山书展上现身的季羡林之子季承,本来是到佛山宣传新书《我和父亲季羡林》,但媒体依然把关注点放在了遗产争夺之上,对此,季承再次澄清自己不像网友的质疑所说的“贪财”,“我70多岁了,绝对不是贪财之徒。”
提及目前颇受争议的季羡林遗产纠纷案,季承义正词严地说,“这件事不存在纠纷和争夺问题,我父亲留下遗言说遗产归我所有和支配。”同时他也向记者透露,明年正值国学大师季羡林诞辰100周年,“我计划届时正式设立季羡林奖学金,拿出至少一亿元的遗产来运作,”据季承介绍,“季羡林奖学金”每年奖金数额在300万~500万元。每个单项奖金数额为30万~50万元,每年共10项,平均分布在国内外东方学、中国国学、历史语言学、翻译作品、散文杂文等五个领域。
“季羡林奖学金将由北京大学、陕西季羡林国学院、山东临清市政府轮流管理,”而针对目前很多网友对季承是否会贪恋父亲财产的顾虑,季
c***s
发帖数: 70028
30
身为富豪们的“投资军师”,周显谙熟圈中轶事
叶翠翠不怕牵连
袁弥明口无遮拦
周汶、熊黛林、杨铮、陈嘉容等人赶紧撇清
香港娱乐圈又要掀起新一轮“猜谜游戏”了!据昨日出版的香港某周刊报道,香港投资专家兼社评主笔周显大爆香港女星与富豪之间的性交易秘闻,里面提到“K小姐”、“S小姐”等一系列“字母小姐”,引来大众好奇的猜测。
周显因投资眼光独到而被不少富豪视为“军师”,得以穿梭富豪名人之间见尽欢场轶事。他的网志杂文题材广泛,除投资、旅游、饮食、随想、连载小说外,还有一栏专门讲女人,其中涉及不少富豪、女星、名模、名女人。他爆料称,有一名模K小姐一夜身价上百万、落选港姐S小姐列卖淫名册第一位、选美冠军与富商“交易”时被藏身衣柜的靓仔男友撞破……
名模K一夜百万
周显写的“讲女”网志,大部分提及女星。10月30日发表了一篇题为《卖淫变输钱的K小姐》的文章,开宗明义形容K小姐是名模也是艺人,偶尔靠卖淫赚快钱,一夜身价上百万元。据说,K小姐认识了一位四十出头、身家上十亿的金融才俊,欢好过后,对方开始教K小姐炒股。自以为阅人无数的K小姐对这位才俊非常倾倒,于是叫上家人姊妹朋友集资入货,结果一干人合共...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1
本文摘自《羊城晚报》2010年10月3日B02版,作者:古远清,原题:《读余秋雨的“悔过书”》
在要不要全文披露下面所载余秋雨的交代检查问题上,笔者是有过踌躇的:将这类“文革”史料公开发表出来,似有损于余秋雨“永远站在正面”的形象,但他既然在新作《我等不到了》中把说出余秋雨“文革”真相看作是所谓“刑事犯罪案件”,批评他的人在犯“诽谤罪”,那我作为一个“文革”文学研究者和“余秋雨现象” 关注者,为什么就不能谈谈自己跟余秋雨完全不同的看法呢?
在批林批孔批周公的背景下,一位姓陆的女士于1978年5月19日揭发余秋雨参与了批林批孔另搞一套的活动:
这篇文章是王知常在1974年初布置我写的。最初题目是《封建礼教与贾政》,王知常在与我讨论时说,文章写贾政在大观园里的地位,写贾政用孔学统治大观园,贾政是大观园中制定政策路线的。文章通过贾政揭露封建礼教的虚伪与虚弱性,通过贾政这只纸老虎反映没落封建阶级也是纸老虎、一切反动阶级都是纸老虎。最后,王知常说,这篇文章要讲阶级关系,阶级压迫,讲孔子也是贾政,谁要知道孔子是什么人,就可去读读《红楼梦》。
根据王知常规定的文章层次,我写了一个初稿。初稿中主要排列...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2
现在中国的知识分子,能做到洁身自好就相当不错了。哪一次商业炒作,哪一次对消费者、读者、公众的欺骗,后头没有学者、科学家、甚至院士帮忙?哪一次没有?这是中国文化的悲哀。
如果我们的电视台都是公共电视台的话,那我们的电视台就是全世界最脏的公共电视台;如果我们的电视台都是商业电视台的话,那我们的电视台就是全世界最差的商业电视台,又不好看,又挣不着钱。
如果我做商业电视,我做的节目会比他们庸俗得多,我有好多招呢。
《超级女声》的那些评委一塌糊涂
人物周刊:先求证一下,“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这句话确实是你说的吗?
崔永元:那天通知我去开一个播音员和主持人的会,去了后看到标题,才知道是《抵制庸俗化》。这个会我可以参加,我有话要说,我也想听听别人的说法。
“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这个话不是我说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的时统宇说的,他是很有名的媒介研究者。他讲这话时,既有前提,又有论据,而不是喊口号。我说不是我说的,没有推卸责任的意思,我是坚决同意他的这一说法的,我今天可以在这个场合正式说这话:收视率是万恶之源,没有问题。
时统宇准确的意思是片面追求收视率会造成很坏很坏的影响,他说之所以出现电视节目低...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33
在周作人向哥哥鲁迅递上绝交信的前两天,即1923年7月17日的日记,还被他用剪刀剪去了10个字左右,显然是与兄弟反目有关的语句。如果这10来个字在,真相也许早就大白。
周作人与妻子羽太信子合影,左一为羽太信子,左二为周作人(资料图)
作者简介:
谢轶群,男,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安徽潜山人。关注近现代史和当代思想文化,在《凤凰周刊》、《同舟共进》、《中华读书报》等报刊发表各类文章60余篇,出版历史大散文和文化述评各一部。现任教于昆明某高校。

1923年7月19日,“周氏兄弟失和”这一公案正式发生。这天上午,鲁迅回到八道湾胡同的家。弟弟周作人脸色铁青地走过来,递给他写给鲁迅的一封信,然后转身而去。
关于周氏兄弟失和的相关文献,最直接、最详尽的就是这封信了:
“鲁迅先生,我昨天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担受得起,也不想责难――大家都是可怜的人,我以前的蔷薇的梦原来都是虚幻,现在所见的或者才是真正的人生。我想订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的院子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七月十八日,作人”
在这封至今完好保存的信里,周作人称哥哥为“鲁迅先...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4
现在中国的知识分子,能做到洁身自好就相当不错了。哪一次商业炒作,哪一次对消费者、读者、公众的欺骗,后头没有学者、科学家、甚至院士帮忙?哪一次没有?这是中国文化的悲哀。
如果我们的电视台都是公共电视台的话,那我们的电视台就是全世界最脏的公共电视台;如果我们的电视台都是商业电视台的话,那我们的电视台就是全世界最差的商业电视台,又不好看,又挣不着钱。
如果我做商业电视,我做的节目会比他们庸俗得多,我有好多招呢。
《超级女声》的那些评委一塌煳涂
人物周刊:先求证一下,“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这句话确实是你说的吗?
崔永元:那天通知我去开一个播音员和主持人的会,去了后看到标题,才知道是《抵制庸俗化》。这个会我可以参加,我有话要说,我也想听听别人的说法。
“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这个话不是我说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的时统宇说的,他是很有名的媒介研究者。他讲这话时,既有前提,又有论据,而不是喊口号。我说不是我说的,没有推卸责任的意思,我是坚决同意他的这一说法的,我今天可以在这个场合正式说这话:收视率是万恶之源,没有问题。
时统宇准确的意思是片面追求收视率会造成很坏很坏的影响,他说之所以出现电视节目低...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5
前不久因未进入中科院2011年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而宣布从此再不候选院士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再发博文,向业内同行发出挑战:“在10年以后,看看有多少中国的院士超过饶毅在中国的科学工作。”
正在国外的饶毅这次在博客中称,愿意提个“以身殉职”的竞赛建议,所谓“殉职”是指竞赛的失败者,已经定义是他自己,而“胜者”是那些现在和将来在中国做科学比自己好的人。
饶毅将竞赛的对象限定为主要在生命科学做探索性科学研究的院士,和自己年资相同或更年轻还有冲劲的,在1977年、1978年以后上大学,1991年以后获得博士学位,或1994年以后有独立课题组。“其他人有兴趣也可以自愿加入。”
竞赛内容是“从20年前的1992年开始,到2022年8月17日为止,共30年,只以在中国进行、以中国为第一地址发表的论文”,竞赛的标准是“在中国做的科学研究,是否针对重要和有意义的问题,其工作对本学科领域的贡献在世界上、在人类知识推进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饶毅表示,自己这么做的目的“不是让大家不如我,而是真心期盼很多人比我好。”他在博文中透露,自己从32岁以后就养成一个习惯:晚上和周末不上班,还看专业以外书籍... 阅读全帖
x***g
发帖数: 112
36
文无第一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再发博文,向业内同行发出挑战:“在10年以后,看看有
多少中国的院士超过饶毅在中国的科学工作。”
是指竞赛的失败者,已经定义是他自己,而“胜者”是那些现在和将来在中国做科学比
自己好的人。
或更年轻还有冲劲的,在1977年、1978年以后上大学,1991年以后获得博士学位,或
1994年以后有独立课题组。“其他人有兴趣也可以自愿加入。”
进行、以中国为第一地址发表的论文”,竞赛的标准是“在中国做的科学研究,是否针
对重要和有意义的问题,其工作对本学科领域的贡献在世界上、在人类知识推进上,起
到了什么作用。”
他在博文中透露,自己从32岁以后就养成一个习惯:晚上和周末不上班,还看专业以外
书籍和写杂文。因此“和我竞赛不是很难”,“中青年院士(和其他自愿参加竞赛者)
肯定容易超过我。”
就是做院士,所以一旦当选院士,就积极做其他事情;二是这些人给学生树立不良榜样
,有些学生也决心步其后尘、走入歧途,影响中国科学今后的发展方向;三是这些人不
积极做科学,并非没有资源
更有意义。”
c***s
发帖数: 70028
37
9月7日,为庆祝“不惑之作”《幸福了吗?》面世一周年,白岩松携手长江文艺出版社在北京举办周年纪念会。会上,他回顾了自己与新书一年的经历,并就“社会上对幸福的不同的看法”、“社会的焦虑和期待”、“中国的图书市场”三个方面与读者分享了自己的看法。白岩松再三强调,《幸福了吗?》一书只是讨论什么是幸福,并非给幸福感下定义,“我们不能在开始追求幸福的时候被幸福,不能被制定的某一个准则套住。幸福就像鞋一样,舒不舒服自己知道。”
关键词 幸福
我的幸福感刚够70分
作为第一个写书阐释“幸福”的人,白岩松把幸福感剥离出物质、情感、精神三个方面。他认为,现代人的物质生活是正九分,但是情感和精神是负分,最后综合分数是负分,导致社会的幸福感不高。问及他给自己的幸福感打多少分,白岩松笑言刚够70分。“我相信这与我的年龄有关,我处在幸福指数的最低谷,但我是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骨子里是悲观的,但只有真正的悲观者才能乐观地活着。个人生活中,我的幸福指数是没问题的。但做新闻,树欲静而风不止,老战士也有新考验。我知道应该怎么去幸福,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常遇打击。能守住70分就不错,能凑够80分我就很满意了。”
对于...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38
武大有位博士生“牛人 ”
26岁出版9部专著
武汉大学博士生中有一位“牛人”。1985年出生的韩晗仅变成铅字的作品就有约400万字,其中专著9部,3次获中国戏剧文学奖。昨日,谈起自己的“高产”,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韩晗说:“写作于我而言,是一种生活方式。”
祖籍河北衡水的韩晗生于湖北黄石市,去年从中国传媒大学硕士毕业后,到武汉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日前,他的第九部专著《可叙述的现代性》出版,这也是他自去年进入武大后出版的第二部学术专著;今年初,他出版了《新文学档案:1978—2008》。在过去的1年里,他还发表了多篇论文和多篇文学作品。
“我基本上每天都会写。”韩晗告诉记者,“写作对我而言是一种表达方式,而我恰恰又是表达欲望比较强烈的人,希望将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表露出来。这种写作包括散文、小说、杂文、学术论文以及少量古典辞赋的写作。”
2003年,韩晗的长篇小说《寂寞城市》出版。这部小说以上海为故事背景地,以一群大学毕业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为故事发展线索,展示了新时代青年的价值观和世界,以及对金钱、爱情、友情的选择。不过,以小说走进公众视野的他,现在变身为一名“80后”学者,至今已...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9
罕见刊物《松辽文化》在沈露面
揭秘台湾著名作家柏杨的一段沈阳情
1月20日,记者在沈看到了一本65年前的元旦刊物――饱含历史沧桑的杂志《松辽文化》,其收藏者詹洪阁向记者讲述了其中一段秘闻。这本杂志的主编名叫郭衣洞,令人很感兴趣的是,这个人就是已故中国台湾著名作家柏杨。而且这本杂志从来没有被发现过,柏杨自己也从没有提及过。
《松辽文化》仅出版了三期
记者眼前的这本《松辽文化》出版于1947年1月1日,标明的编辑部所在地是“和平区太原街65号”。杂志中的《新年献辞》主笔是鲁辅周,据说他是当时沈阳文化教育界的名人,可惜至今所留下的有关他个人资料相当稀少。《松辽文化》是半月刊,1946年12月15日出版第一期,后来又出了两期,记者所见的是第二期。在本期杂志上,有好几条东北大学的信息,这与郭衣洞念过东北大学有关。
郭衣洞初名叫郭定生
收藏家詹洪阁告诉记者,郭衣洞是满族,“柏杨”是他到台湾后起的笔名。“柏杨”初名叫郭定生,后来其父为方便替他转校而为他改名郭立邦,并于1944 年又以“郭衣洞”插校到东北大学政治系,圆了他的“大学梦”。郭衣洞当时就读的是抗战时从沈阳流亡到四川三台时的老东北大学。据了解...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0
1月28日,诗人小郑晚上赶火车,下午三点左右还在网吧写作质疑文章,为了赚范冰冰女士的奖金,也为了真相!在文章中,我强调:“韩仁均与韩寒的回应至今没有涉及诗人小郑所提的两大疑问,第一《杯中窥人》纸与布的问题。第二贴出你跟韩寒的字迹以供核对。”
结果1月29日凌晨,韩寒父子在“各自”博客与微博上进行了回应。韩寒解释了布的问题,不过其回应很无力,只能用“不记得”来搪塞。而韩仁均虽然没有公布自己的手稿,但公布了韩寒的两封家书。
这两封家书是1999年5月,韩寒在松江二中读高一时写的,一个多月前,他刚刚“夺得”新概念作文一等奖。
第一封信没有署日期,邮戳显示是5月11日的发的。韩寒向父亲列了《杂文报》上的一个书单,包括《分甘余话》《东坡志林》等七部古籍。在信中,韩寒要求父亲帮忙购买这些古籍,所需费用从自己的生活费中扣除。
也就是说韩寒节衣缩食,买古代文人的笔记、丛谈等古籍。照理他肯定是读得懂这些古籍的,要不然不会买。两个月后,韩寒在期末语文考试中,考了60分。你相信一个读得懂这么高深古籍的学生,语文只考60么?
在不久前的《正常文章一篇》中韩寒说自己把这些书几乎全忘了,似乎是得了失忆症。但阅读文...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930
41
名人谈韩寒集锦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现在的中国大学教授加起来的影响力,赶不上一个韩寒。”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张鸣:“近日,美国《时代》周刊评选本年度“全球最具影响
力人士”,韩寒入围,委实名至实归...我曾经说过,就公共事务而言,就是整个知识
界,其影响力加起来都不及一个韩寒。韩寒说话,胆子很大,虽然在用词上也有所考究
,但似乎只要他想到而且想说的,就没有不敢说的。韩寒对于这个体制来说,是一个标
准的异类。他天不管、地不收,连中学都没读完,自己凭一双手,杀将出来。眼下单单
靠赛车,就活得好好的。如果凭他的影响力,文字也可以卖大价钱。他是一个完全独立
于现体制的人,一个市场里游泳的健将,但又不像市场的经营者,需要对管理者折腰。
他无需睬任何人,无论这个人是官员还是资本家。即使在市场中,也是资本家求他,不
是他求资本家。他就像“化外之地”的山寨,齐天大圣的杏黄旗高高竖起,却也找不到
这个山寨违法的痕迹。若要收编,各方人士想尽办法,无计可施。因为他什么都不要,
什么也不在乎。一般知识界人士所难以抗拒的金钱、名誉、官衔,甚至“大师”的头衔
,他一概视如敝屣。若要打压吧,他也没犯到什么,...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2
韩寒代笔事件中,曾经捧红韩寒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以及《萌芽》杂志都不幸中枪,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质疑,质疑者直指《萌芽》杂志社当年举办新概念作文大赛就是一出精心策划的骗局。网易独家娱乐专访到《萌芽》杂志社主编、新概念作文大赛创办人赵长天,试图探寻真相。
赵长天与小易合影。
一个多月前,博客上一位名叫“麦田”的网友对比了韩寒发博客的时间和他参加汽车比赛的时间表,就其“不可能在比赛前天的深更半夜还有精力写文章”这点提出了疑问,并大胆猜测韩寒的背后有个庞大的团队替其撰文代笔。其后,有“打假卫士”之称的方舟子加入了这场混战,并逐步接过了麦田抛出的“接力棒”,对韩寒及其所著文章进行了从未有过的分析质疑和言论声讨。随之而来的便是旷日持久的微博骂战,不少名人纷纷在网上发布自己的真知灼见,连带曾经捧红韩寒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以及《萌芽》杂志也都“中枪”,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质疑。质疑者直指《萌芽》杂志社当年举办新概念作文大赛就是一出精心策划的骗局,韩寒的粉丝和拥趸则挺身而出捍卫自己的偶像,于是,许多网友纷纷提出了关于韩寒当年参加新概念大赛的诸多疑问。韩寒当年的参赛到底有没有“猫腻”?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公正性...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3
韩寒:剖腹验凉粉的事情我也不想做啊!对不住书商们了!(设计台词)
韩寒在博客晒《三重门》手稿。
700页10块钱还打折
我深知这种污蔑对一个作家的声誉损失是一辈子的。好在我留下了当年《三重门》所有的手稿,接近四十万字。这个套装的名字叫《光明和磊落》。我用这个只卖十块钱的礼物来答谢所有我的读者。此书正式上市的时间为2012年4月1日,以纪念我的偶像张国荣先生。这绝对不是愚人节玩笑。
———韩寒
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从出版方获悉,韩寒手稿集《光明与磊落》将于4月1日出版上市,目前正以各种渠道接受预订,人气甚高。
由于该书内容主要是韩寒的《三重门》手稿,又是经历“方韩论战”后韩寒首次出新书,自然受到众人关注。
该书出版人、韩寒好友路金波也表示,该书将成为韩寒没有代笔的有力证据。
但该书共近700页,却只以10元售价,并以9.5折发货,也让一些实体书店“拒售”。对此,路金波表示,韩寒没拿一分钱版税,他们也是亏本出版
韩寒守诺出书
影印手稿力证无代笔
今年1月25日,韩寒身陷方舟子对其质疑“代笔”的漩涡,他在博客中首次透露他将出版自己的《三重门》手稿,“我真的是被逼无奈了。”“我用这个只卖十块钱...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44
高晓松在发布会上。
高晓松谈当年换女友一事坦言应尊重女性:
“不是我们拿女生当衣服”
时隔12年,继《写在墙上的脸》后,高晓松的第二本文集《如丧——我们终于老得可以谈谈未来》首发式前日在北京海淀剧院举行,作家刘震云、主持人崔永元到场助阵。在以“怀念青春——活在好时代的坏孩子”为主题的首发式上,谈起不久前的监狱生活,高晓松披露,翻译大师作品,学会了节奏感,于是就现学现卖,写了这篇小说。但他强调,小说并不是自传。
狱中曾自制水漏钟表
据出版方介绍,《如丧》分四个部分,分别是小说、电影故事、杂文和媒体专访。高晓松强调自己书中写的是小说而不是自传,“因为涉及到一些朋友,不想引起他们的家庭矛盾”。名为《写给1988年暑假的高晓松》的小说,是高晓松在北京东城看守所里写的,他以自己成长的青春时代为背景,写了高晓松、老狼、郑钧等一代人的跌宕起伏。崔永元调侃,整个书他就喜欢这一篇,“唯一遗憾的是,他说是小说。我觉得是自白就更好了。”
高晓松在书中还坦露,第一次老婆看望自己时痛哭,与大哥做朋友,教狱友写诗。“我还有两天就出狱了,我在收拾东西,当然是收拾了送给大家,我看着我们自己做的水漏钟表,小酱油壶,藏在...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5
在毛泽东五大秘书中,田家英是最年轻的一个,也是中南海内最早死于“文革”的高级干部。长期以来,人们所知道的是“含冤自尽”这样一个死因。但近年境内外媒体却出现了新的说法,认为田家英死于他杀,并言之凿凿地拿出了“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档案局”等权威部门的档案文件为证。一时真伪莫辨,议论纷纷。
田家英
田家英(右排右四)和毛泽东在中央的读书会上。田家英为人低调谦和,从不借与毛泽东的特殊关系自高。他跟随毛泽东18年,我们竟找不到一幅他与毛泽东的单独合影。他的女儿曾自说:“不是找不到,是根本就没有。”
那么,田家英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这一事件的历史真相究竟为何?
中南海内何以响起“枪声”
首先是“档案”的真伪。罗氏用以佐证“他杀”的根据是来自“中央档案”,并煞有介事地列出了这几份“档案”:中共中央组织部外调1978.7—006612号;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1980.4—00174号;中共中央档案局1980.4—009014号;中共中央办公厅1980.9—00797号,皆为“顶级”。且不说有关“文革”的绝密档案当时并没有解密,即便“开禁”,国内研究者非经批准恐怕也难以看到,更何况一个香港的普...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6
“公知”这两个字越来越臭,还株连到了“知识分子”这个名词。“公知”被污名化应该就是这两年的事情。记得以前,很多杂志还会评选年度公知,我也曾入选过,但不知何时,大家就开始用“公知”两字骂人了,明明两方都是公知,观点之争到一半,一方忽然大喊,你们是公知,另一方就不辩自败了,比“对方开着宝马扬长而去”还要有效。后来大家又聪明了,一上来先全部变成草根,但很快又发现草根和草根之间的争论就像屁民与屁民之间的互掐一样,两败俱伤且无人关心。很快,又冒出来一个词,叫意见领袖,但没过多久,网络上意见领袖又泛滥了,每次公众事件,看着意见领袖自动排成一个连,还不如去看易建联。终于,大杀器出现了,“公民”两字隆重登场,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平民化变种,这个词又安全又不容易被污名,但最近也有人说,什么公民,也是图“功名”,都是大尾巴狼。于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群体应该叫什么了。
“公知”的臭掉和“公知”自己也有一定的关系,知识分子的确有一堆的臭毛病,有的迂腐,有的圆滑,有的好色,有的没谱,有的投机,有的唠叨,有的粗鲁,有的装逼,有的故作高深,有的哗众取宠,有的拉帮结派,有的爱作姿态,有的人品不端,有的言行不一,有的...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7
丁玲(1904-1986)原名蒋伟,字冰之,别名蒋玮、丁冰之。1904年10月12日生于湖南临澧(原安福)县。4岁时丧父,随母亲在学校里长大。五四运动爆发时在桃源第二女子师范读书,参加了当地学生运动。后转入长沙周南女子中学和岳云中学。1922年初到上海,入陈独秀、李达等共产党人创办的平民女子学校。同年秋到南京自修文学,此时结识了刚从苏联回国的瞿秋白,经瞿介绍到上海入上海大学中文系。
1924年到北京,在北京大学等校旁听文学等课程。在北京与胡也频相识,1925年与胡结婚。1927年12月,丁玲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她的第一个短篇小说《梦珂》,1928年2月又发表了她的早期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此后又连续写了十几篇描写在新的思潮影响下冲出封建家庭的知识女性的小说,从此成为引人注目的女作家。1930年前后,丁玲的创作倾向发生明显变化,从抒发自己的苦闷伤感,转为以文学作为战斗武器而创作,写出了《韦护》、《水》、《一九三O年春上海》、《母亲》等一批反映当时的革命斗争和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1930年5月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1年2月胡也频被国民党反动政府杀害,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丁玲于1...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8
苏紫紫,一个身分不断变异的中国女子。在学校,她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设计系学生王嫣芸;在校外,她是曾经受到大陆社会「泼墨」式抨击的裸模苏紫紫。现在,她是拥有自己的画室、作品为国外收藏家收购的「XD视觉创作者」苏紫紫。
苏紫紫又是网路名人。在网上,她的文章、相关报导、影像、视频多到要花好几个通宵才能一窥究竟。新浪微博上的「苏紫紫」,拥有6万多粉丝;新浪博客的「王嫣芸」,以犀利灵活的文字发表杂文,点击量已超过850万次,数十篇博文被推荐到新浪博客首页。
苏紫紫又是作家,截至2011年已出版《我是苏紫紫》《苏紫紫日记》《左脸右脸》3本书。她才21岁。她在大陆影响力,让绝大多数同年龄人望尘莫及。
与男画家低调结婚
就要在暑假后升上大四的苏紫紫,今年7月又有惊人之举──她结婚了。
「有什么关系呢?彼此能够互相照顾,专业又相投,家长也见了。」
丈夫是画家,大她20岁。没有举办婚礼,领了结婚证。
近来,她在微博宣布要告别「苏紫紫」。
苏紫紫带来什么负面影响?遮蔽了你的什么本质?
与苏紫紫在北京东区她所住的小区见面时,她严肃地回答:「其实在我心里,苏紫紫从没有走开,因为她是另一个自己,虽然是被社会异化了的...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9
2009年,徐孟南在中学门口打出自己的劝学标语。
9月开学之际,大学一年级新生,进入校园,开始新的人生。而有一批考生,曾以高考零分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现行教育制度的思考,也由此无法踏入大学。
他们构成高考的另一个榜单。
这些不合作者,把自己整个青春期所受的教育归零,并以此挑战高考制度。
最早被媒体大规模报道的高考零分考生是2006年的蒋多多,随后有七八名考生做出了相同的选择。如今,这些零分考生在哪里,做什么?当年的选择带给他们什么样的改变?
记者寻找到三位零分考生,请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读者可以通过他们的故事,和他们一起思考,如何面对人生道路上重要的抉择。
在经历了贫困、劳苦、爱情、失败后,他们发现,曾经用巨大代价所击退的挑战——高考,其实只是人生若干个挑战中最容易的一个。
他们也发现对制度的改变仅靠一时之激,是徒劳无益的。人需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但不可冲动行事。
他们既然愿意接受采访,表明他们愿意用自己沉淀下来的生命经历来告诫后者。他们依然坚定自己对高考制度的思考。但让他们重来,他们或许会重新选择改变的方式。
1 从拒绝到捍卫
徐孟南
徐孟南22岁,安徽蒙城县人,2008年高考主动考零...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50
蒋方舟其人
生于1989年,7岁开始写作,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此书被湖南省教委定为素质教育推荐读本并改编为漫画书),现已出版作品9部。在由《人民文学》杂志社主办的第七届人民文学奖评奖中,蒋方舟获得散文奖。2012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就任《新周刊》杂志副主编。
刚在长沙担任完金鹰节颁奖嘉宾的蒋方舟,马不停蹄飞来成都,这位顶着《新周刊》副主编头衔的才女作家,生着病连轴出差,还在微博上给自己打气,“深圳—长沙—成都—汶川—北川。世上没谁有义务听你抱怨撒娇。蒋老师挺住啊!”
昨日中午,落地成都的蒋方舟向华西都市报记者透露,自己此次来川,“是出差。在长沙的时候,就有点发烧。所以会在成都稍作停留,休息一下,将前往汶川、北川做一个稿件选题的采访。”
生活一小步
出书挣钱给家人买了房
今年7月初,蒋方舟被《新周刊》执行总编封新城对外宣布,成为《新周刊》副主编,引发关注。当了两个多月的副主编,蒋方舟坦言没有特别显著的变化,“大学四年间,我一直都在为《新周刊》工作,所以没有陌生感。”
大学毕业的蒋方舟,在一次公开活动中透露,在上大学以前,她出书挣的所有钱,都给了家里,给家人买了一...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