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 发帖数: 42149 | 1 市场就是这么奇妙,房价泡沫破灭后尽管财富大量蒸发了,却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结构,因而中国社会稳固的基础犹存。如果我们能够建立平衡社会财富的机制,创建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那么,中国人的财富增长的空间,就会被迅速打开,人民币开始对全球资产价格进行重新定价。
1.农产品最具投资潜力
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要与美元决一死战。而且,这场殊死搏斗将发生在农产品的定价权上。20l0年上半年,正当中国向印度大幅进口棉花的时候,印度突然宣布暂停出口,理由是国内棉花价格飞涨。当然,这是一句明显的托词,因为国内棉花价格飞涨,正好提升棉农的收益和企业的盈利,为什么突然宣布停止出口呢?而且,还将时间选择在4月19日。
印度是全球第二大产棉国,棉花供应超过500万吨,出口量也仅次于美国。中国海关统计,2010年1~2月,中国从印度进口的棉花量达到总进口棉花量的近半成,数量为26.55万吨,同比大幅增加1694.37%。印度政府限制出口,势必会在短期内减少中国进口棉花的资源,加剧国内供应紧张局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推高棉价的可能。
来自中国纺织网的统计数据预计,尽管乐观估计,2010年国内产棉也只有680万吨,...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2 中共十八大换届完成,出身草根的刘云山扶摇直上,晋级政治局常委。从内蒙古草原上一名记者到中宣部部长,再到入政治局常委行列。刘云山30年前一篇《夜宿车马店》通讯,亦被挖出曝光。
《夜宿车马店》是作为记者的刘云山的成名之作,至今仍被大陆新闻界视为“范文”,为行内人津津乐道,有大学将这篇文章列为参考教材;2007年全国高考自学考试,亦曾将这篇文章作为阅读理解题目,可见文章影响深远。
文章不足一千字,内容描写刘云山在车马店住宿时所见所闻,反映改革对农牧民带来的经济实惠。全篇没有作者的一句议论,没有一句空洞的政治口号,它竭力通过庄户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反映现实,反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
1974年至1982年,刘云山在新华社内蒙分社任记者和农牧组组长,据分社老记者杨慎和回忆,那时刘云山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基层,有很多深入基层的动人故事。1981年的冬天,刘云山到土默特右旗萨拉齐古镇的车马店投宿,在旱烟的烟雾中与农民攀谈,并以此为线索创作的上述通讯作品。
现载录如下,以飨读者。
夜宿车马店
刘云山
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今年获得历史上最好收成,粮食总产2.2亿多万斤,比去年增长两... 阅读全帖 |
|
f****i 发帖数: 9419 | 3 多谢你转载,你列举的人物和文章,大致上我看过的,这就是为什么我无法苟同他们的
学术水平过度拔高。我是认可他们的贡献的,但是就我来说,我看古籍之后,就对这个
水准的东西不太感兴趣。我认为时代变迁到如今,我不能以古人水准的标准来套用现今
国学人物。所以,我认可这些人是近代大家,可是如果把这些大家类比古代大家在我个
人来说是不能认可的。他们的贡献确实是有目共睹,但是却不能过分拔高。我个人建议
你看看唐宋八大家等唐宋时期的“大家”在经史策论方面的著作。然后你再回身看看近
现代经史国学等方面的水平,你就能知道不是一个水准的。别人不说,欧阳修的集古录
等考古金石学和欧阳修的经学研究文章看看。这还不是两宋以经学著称的人物。唐宋时
期很多人以诗词著称,但是实际上各种经史水准比近代要高很多,只是他们有些方面更
加耀眼罢了。就国学来说,实际上,明之后是走下坡路的,真的谈不上现在要比古代更
高明。唐宋时期能称为大师的各项才能非常均衡,乃是天纵奇才之辈。说现在要专精偏
科只是现今人物的才能有限的借口罢了。而从西方引入的东西,需要中
国士子阶层从头学习的,真的和国学关系不大,而能够把西学和国学交错融合非常好的,... 阅读全帖 |
|
B******m 发帖数: 2643 | 4 四大名著开头最牛逼的就是三国里吧。
滚滚长江东逝水....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和,喝酒逼粪。,就算是抄的,那也是神
来之笔。要不然没有这个词谁记得杨慎是谁啊。 |
|
c******o 发帖数: 1184 | 5 不错了,知道杨慎是个人物,也知道他著作等身
能记得也就这段词了 |
|
x****o 发帖数: 29677 | 6
他的那种私心不是小家算盘,而是想找一个小皇帝,这样他接着当首辅实现自己的政治
理想,以后来个名垂青史,这不就是文官们奢望的么,没想到自己这几下子把他儿子给
耽误了,杨慎才华横溢,结果没得好 |
|
d******a 发帖数: 32122 | 7
另外,火烧和烧饼的祖先是胡饼
胡饼大约是在汉代班超通西域时传来的。可惜至今尚未找到直接的文字记载。最早一条
记载“胡饼”的文字,是《太平御览》八六。引《续汉书》:“灵帝好胡饼”。其次是
《三辅决录》:“赵歧避难至北海,于市中贩胡饼”的记载。可见汉代已有“胡饼”。
就算有人说《三辅决录》出自后人之手,《晋书》也有王羲之独坦腹东床,啮胡饼,神
色自若的记载。可知至迟晋代已传入“胡饼”了。 到了唐代,啮胡饼已经成了一
种最时髦的享受。《旧唐书》:“贵人御馔,尽供胡食”。所谓“胡食”的种类,慧琳
《一切经音义》第三十七卷“陀罗尼集”第十二说:此油饼本是胡食,中国效之,微有
改变,所以近代亦有此名,诸儒随意制字,未知孰是。胡食者,即毕罗、烧饼、胡饼、
搭纳等是。 “胡食”自汉魏以来,即在中国风行,到唐代最盛。安史之乱时,玄
宗西幸,走到咸阳集贤宫,没有东西吃,只好用“胡饼”充饥。《通鉴》玄宗纪说:日
向中,上犹未食,杨国忠自市胡饼以献。胡三省注说:“胡饼今之蒸饼”。高似孔说:
“胡饼言以胡麻著之也”。看来高说更确切一些,胡饼即是麻饼,亦即烧饼。崔鸿《前
赵录》说,石虎忌讳“胡”字,所以... 阅读全帖 |
|
b*********f 发帖数: 1585 | 8 临江仙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尤其是这首词的下阙,为大家展现了一幅很美的景象:
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惯了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古往
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
希望大家谈论历史时要有那个白发渔樵的心态,做到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
t***u 发帖数: 368 | 9 真实的汪精卫
作者:林思云
(《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中国经常有这样一种怪现象,提到某个人的名字是妇孺皆知,但问起该人的生平和事迹
时,
却又是鲜为人知。汪精卫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物。汪精卫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大
汉奸,可是大家对汪精卫的“卖国事迹”却是一问三不知。这也是中国历史教育的一大特
色;只告诉大家他是坏人,却又不告诉大家他作过什么坏事。好在中国学生头脑比较简
单,
不喜欢刨根究底,所以历史老师还不至遇到太大的麻烦。
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
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
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
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中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实在有碍于中国的发展
与进步。
历史上真实的汪精卫,曾是近代中国有数的叱吒风云的历史人物,对中国的历史走向有举
足轻重的影响。在历史走到21世纪的今天,应该考虑还汪精卫的本来面目,重新认识历
史上真实的汪精卫。
要为汪精卫写一个比较... 阅读全帖 |
|
c**i 发帖数: 13113 | 10 哦
原来你是说这个。杨慎自己是状元出身,爹是不是首富不紧要。
还有别的杨姓首富是谁? |
|
E******u 发帖数: 3920 | 11 呵呵,学习了。过去只知道杨慎在头上插花的故事,原来还披头扎髻啊。如果真是这样
,这位杨某人的脑子可真有问题。在嘉靖皇帝的“大礼议”事件上哭天抢地哇哇大叫什
么“国养士二百年”最响亮的就是这位吧?怎么轮到自己发配云南就“礼仪”不要,披
头散髻了?要我是嘉靖皇帝我也鄙视这家伙,对别人是马列主义,对自己是自由主义,
呵呵。 |
|
h******x 发帖数: 10156 | 12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 钟鸣 最后更新:2009-06-11 12:14:20
标签三星堆甲骨文蝌蚪文打印小字体
大●夏朝历经十四代十七王,足见盛世,不可能没有文字。若有,是什么形态?又在何
种范围?
●三星堆文字自成一体,无论数量、书写方式的多样化,在甲骨文之前之后甚至在夏后
夏前,都独领风骚。
●能否倾听这样一种解释:彝族是夏代的统治者,古彝文是夏代的官方文字,殷革夏后
,彝族便迁往南夷高地,却留下辉煌的三星堆?这种假设出的衰败,能否解释三星堆文
化“历夏商周”这样的绵延性、完整性?
图1
民间收藏的玉石铭文拓片(文字未破译)
图2
蝌蚪文龙玺印拓(文字未破译)尺寸:12×9.5厘米
图3
蝌蚪文龙玺 尺寸:通高121厘米 现藏于民间
图4
彝文 直译:鹰眼守家 意译:鹰眼守护疆域 彝族学者阿余铁日2009年4月15日所破译的
印文
图5
神龟负洛书玉雕尺寸:通高50厘米 现藏于民间
史学家上了秦始皇的当
去年,偶遇旅居法国的摄影师曾年,他正为美国《国家地理》拍摄介绍蜀地的三星堆文
化,我引他看陋室庋藏的三星堆古玉,闲谈时涉及“中国的……”,曾速匡正,历史上
“中国”的说法很晚。这... 阅读全帖 |
|
a********j 发帖数: 95 | 13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是精彩之处,其中所论今天仍然可取。
描写阿瞒的诗,当真霸气十足。
结尾古风一篇,配合杨慎的临江仙。鼎足三分已成梦
楼主所说的三笑,倒是看到一点评书等民间艺人文化的影子。曹操从18讨伐董卓的豪气
干云,到赤壁的意满志得,其后还真没精彩的描写了。 |
|
a********j 发帖数: 95 | 14 罗贯中先生说话逻辑分明,条理清晰。绝对是辩论高手。力战张昭的言语,尚有伪君子
之嫌。而君子之儒小人之儒的论点,真的是振聋发聩。
而三国演义结尾的古风,真的和明朝才子杨慎的临江仙交相辉映。 |
|
d******a 发帖数: 32122 | 15 专家称“鲜卑族与汉族同为炎黄子孙”
2011年09月26日 10:09 来源:辽沈晚报 参与互动(27) 【字体:↑大 ↓小】
五千年前一家人慕容原是黄帝后
■“有熊氏之苗裔”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汉人的血缘基因中没有查到鲜卑族的基因痕迹?
■为什么说,千百年来、长城一线,血染夕阳、漫漫狼烟,反复演绎着“本是同根
生,相煎何太急?”的千古悲情?
千百年来,中原王朝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视周边部族为夷狄、为苗蛮,华夏正朔观刻
入骨髓,甚至演化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极端理念。对此,鲜卑、契丹、女真等诸
多入主中原的民族并不买账,他们认定自己与中原汉人一样是炎黄子孙!
清初,华夷之辨在中原士大夫阶层中喧声鼎沸,雍正皇帝亲自撰写《大义觉迷录》
,提出“华夷一家”,斥责中原人不该视满清为异族,既然连尧舜禹等圣贤都不是中原
人,又何苦对与华族血脉相近的满清耿耿于怀?
慕容鲜卑为黄帝后裔的史证
“慕容,字弈洛瑰,昌黎棘城鲜卑人也。其先有熊氏之苗裔……”而“有熊氏”是
黄帝部落的称谓,黄帝部落的重要图腾之一是 “熊”,因此黄帝部落也称“有熊氏”。
有关鲜卑、契丹等游牧民族实为黄帝后裔的说法其实古已有之,... 阅读全帖 |
|
d******a 发帖数: 32122 | 16 专家称“鲜卑族与汉族同为炎黄子孙”
2011年09月26日 10:09 来源:辽沈晚报 参与互动(27) 【字体:↑大 ↓小】
五千年前一家人慕容原是黄帝后
■“有熊氏之苗裔”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汉人的血缘基因中没有查到鲜卑族的基因痕迹?
■为什么说,千百年来、长城一线,血染夕阳、漫漫狼烟,反复演绎着“本是同根
生,相煎何太急?”的千古悲情?
千百年来,中原王朝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视周边部族为夷狄、为苗蛮,华夏正朔观刻
入骨髓,甚至演化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极端理念。对此,鲜卑、契丹、女真等诸
多入主中原的民族并不买账,他们认定自己与中原汉人一样是炎黄子孙!
清初,华夷之辨在中原士大夫阶层中喧声鼎沸,雍正皇帝亲自撰写《大义觉迷录》
,提出“华夷一家”,斥责中原人不该视满清为异族,既然连尧舜禹等圣贤都不是中原
人,又何苦对与华族血脉相近的满清耿耿于怀?
慕容鲜卑为黄帝后裔的史证
“慕容,字弈洛瑰,昌黎棘城鲜卑人也。其先有熊氏之苗裔……”而“有熊氏”是
黄帝部落的称谓,黄帝部落的重要图腾之一是 “熊”,因此黄帝部落也称“有熊氏”。
有关鲜卑、契丹等游牧民族实为黄帝后裔的说法其实古已有之,... 阅读全帖 |
|
l***y 发帖数: 1166 | 17 [ 作者:钟 鸣 日期:2012-1-14 来源:彝族人网 点击:1294 评论:0 ]
能否倾听这样一种解释:彝族是夏代的统治者,古彝文是夏代的官方文字,殷革夏
后,彝族便迁往南夷高地,却留下辉煌的三星堆?这种假设出的衰败,能否解释三星堆
文化“历夏商周”这样的绵延性、完整性?
●夏朝历经十四代十七王,足见盛世,不可能没有文字。若有,是什么形态?又
在何种范围?
●三星堆文字自成一体,无论数量、书写方式的多样化,在甲骨文之前之后甚至
在夏后夏前,都独领风骚。
●能否倾听这样一种解释:彝族是夏代的统治者,古彝文是夏代的官方文字,殷
革夏后,彝族便迁往南夷高地,却留下辉煌的三星堆?这种假设出的衰败,能否解释三
星堆文化“历夏商周”这样的绵延性、完整性?
史学家上了秦始皇的当
去年,偶遇旅居法国的摄影师曾年,他正为美国《国家地理》拍摄介绍蜀地的三星
堆文化,我引他看陋室庋藏的三星堆古玉,闲谈时涉及“中国的……”,曾速匡正,历
史上“中国”的说法很晚。这点他是对的。
《礼记·中庸》“洋溢乎中国”,《汉书》“统天下,理中国”……,都指的是
中原黄河流域... 阅读全帖 |
|
x**f 发帖数: 269 | 18 西施的结局本来是明确的。《墨子》开头就有"西施之沈,其美也","沈"就是"沉"。按一般说法,墨子约生于公元前468年,死于公元前376年,应是关于西施最早的记录。后人引后汉赵晔的《吴越春秋》的逸篇对应,这逸篇在《吴越春秋》10卷之外,见于明朝杨慎的《丹铅录》,有"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鸱夷也就是装伍子胥尸体的那种皮囊。《东周列国志》中沉西施是越夫人所为,说勾践班师,带回西施,越夫人让手下偷偷引出,绑大石沉江中说:"此亡国之物,留之何为?"后人因此发挥,说范蠡指使沉了西施。宋朝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中有"荆公议论",批评王安石"贱妾何能作祸基"的说法,感慨"范蠡霸越之后,脱履富贵,扁舟五湖,可谓一尘不染矣。然犹挟西施以行,蠡非悦其色也,盖惧其复以蛊吴者而蛊越,则越不可保矣。于是挟之以行,以绝越之祸基,是蠡虽去越未尝忘越也"。
西施究竟如何媚人?《庄子 天运》中已有"东施效颦"故事,说西施是"病心而颦其里"。蹙额为"颦",是以忧郁撩人。庄子大约比墨子晚出生100年。
唐以前,十六国时前秦人王嘉的《拾遗记》卷三有一条,说西施、郑旦送到吴国,"吴处于椒华之房,贯细珠为帘幌,朝下以... 阅读全帖 |
|
q*****k 发帖数: 586 | 19 能进入后宫给皇帝当妃子的女人并不多。皇帝有权精选全国女孩中的精华入宫为其服务。被选中的女孩入宫前都要接受严格的身体检查。皇家会对其年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情况进行了解、测试。
体检时,每一道程序都十分仔细。容貌娇好,身材修长,生理上更容不得有半点瑕疵,即便皮肤上长了一颗小黑痣,都会被淘汰掉。对采选进宫的女子,首先在年龄上有明确的要求。东汉时要求,13岁以上,20岁以下。但各朝要求不尽一致。三国时吴主孙皓要求,“十五六岁简阅”;南北朝时北齐要求年14岁以上,20岁以下;明太祖朱元璋时则要求15岁以上,20岁以下,最小不能低于13岁。一般说来,13岁以上是女孩子月经初潮前后,正是花季年龄,这个年龄段的女孩符合皇帝的心态。
朱载垕的前任、明世宗朱厚熜则征选11岁至16岁淑女入宫,而且选过多次。据说,朱厚熜是听信道士之言,目的是采女孩初潮时经血炼制壮阳丹服用。有的女孩未到自然来月经的时候,便施催经术,强行采经血。需要说明的是,采选宫妃是大面积的。但具体到个别的现象,年龄则不必考虑。只要有姿色的,皇帝看上的,连寡妇都可选入后宫。如对接收、籍没而来的宫妃,就不会有年龄的限制,“情人眼里出西施”,只... 阅读全帖 |
|
k****r 发帖数: 43 | 20 皇帝与皇后的洞房花烛夜有何奇特礼节?“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这是北宋着名诗人苏轼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绝。“春宵一刻值千金”,对于普天之下寻常的黎民百姓是如此,而对于那些“一朝选入君王侧”皇后嫔妃也概莫能外。尤其是那些入选为正宫的皇后,更是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婚时刻的洞房花烛之夜。
一个美丽的女人进入皇帝的后宫而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与民间百姓结婚在程序上大体相同,一般也要遵守《礼记》中约定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亲迎。不同的是,皇家的大婚仪式更为隆重和讲究。被选为皇后的女方,也能接到皇帝派人送来彩礼,但皇帝绝不会亲自去迎亲,而是让皇后的娘家人隆重地送上门。皇帝即便想多结几次,也是不是那么随便的,要花大价钱的。
皇后与皇帝结婚时也要进“洞房”,但与民间洞房的习俗不一样,皇后与皇帝结婚的洞房并不在皇帝自己原来的寝宫内,也没有固定的洞房,一般都把举行仪式的地方当作大婚之夜的洞房。
明清两朝皇帝结婚一般在坤宁宫举行。坤宁宫是皇宫中后三宫的第三宫,在明朝是皇后的寝宫,清朝时将东面两间设为皇帝大婚时的洞房,西面五间则改为祭祀萨满教的神堂。... 阅读全帖 |
|
m***e 发帖数: 428 | 21 中国何时开始落后于西方
——论西方汉学中的“唱盛中国”流派
卢汉超
【作者简介】作者为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内 容提要】“唱盛中国”是近年来西方学术界重新评估中国落后问题的一股新潮流
,与西方新闻界、政治学界和史学界长期以来“唱衰中国”形成对照。近年来西方汉
学界有一种倾向,即为已成定论、童叟皆知的“中国落后论”翻案。此派西方学者试图
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外交礼仪、人文意识、行政管理等角度,全面修正中 国落后
论。这种愿望显然与近年来中国的兴旺崛起有直接关系。由于中国近年来飞速而稳定的
发展超出了包括许多“中国通”在内绝大部分人的预期和想象,于是一 个重大问题提
了出来,即中国的重新崛起以其广度和强度来看,不可能是偶然的,而必定有其长远而
深厚的历史原因,唱盛中国流派旨在探明这个历史根源,从而证 明中国强大的延续性
和合理性。
【关键词】唱盛中国/学术潮流/西方汉学
“唱盛中国”这一命题源于西方特别是美国新闻界长期以来的“唱衰中国”的积习。随
着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崛起,美国媒体和舆论界对中国日益关
注,但直到最近,其主流仍是“唱衰中国”。...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Queer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feilu (HI), 信区: QueerNews
标 题: 中国神秘的预言 冥冥之中有定数(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10 23:15:37 2017, 美东)
中国神秘的预言 冥冥之中有定数(图)
ttp://img2.secretchina.com/pic/2017/12-9/p2050031a244820024-ss.jpg
谶谣在史籍记载和民间流传中,都显得神秘玄妙,似有灵验,历朝虽久禁而不衰。(图
片来源:Adobe Stock)
中国古代政治预言─谶谣,是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在史籍记载和民间流传中,都
显得神秘玄妙,似有灵验,历朝虽久禁而不衰。本文作者钩沉索隐,以严谨的治学方法
将为你一解悬疑。
什么是谶谣
中国古代最辉煌的时代唐朝之后,是一个战乱仍频的时代,叫“五代十国”。在十国中
,有一个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叫南唐,南唐的最后一个君主叫李煜,人称李后主。李后
主统治南唐时,喜欢吟诗填词。一日,他听见近侍来报,说都城金陵的街头有一群儿童
传诵着一首莫名其妙的童谣:
索得娘来忘却... 阅读全帖 |
|
y***l 发帖数: 6963 | 23 诗词歌赋牛B的状元也不少
贺知章、王维、文天祥,杨慎 |
|
r*******3 发帖数: 10886 | 24 房玄龄,杨慎 ,申时行,翁同龢,还有张之洞他老兄 |
|
x****o 发帖数: 29677 | 25 杨慎不错,老爸是首辅,他又是才子,被人称为小杨学士,不出意外他能当首辅,可惜
碰上嘉靖这么个道神,彻底被废了
还有毛澄,到了礼部尚书,坚决反对嘉靖大礼仪 |
|
z*******2 发帖数: 2643 | 26 《临江仙》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
z*******2 发帖数: 2643 | 27 这是杨慎所做《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
义》时将其放在卷首。 |
|
|
f****i 发帖数: 9419 | 29 不用说这些内在关系,这些作品是不错,但是没一个是传世标准的。按照那位的标准,
传世俩字真不值钱了。要说这些东西是精品文学作品还差不多。
与之差不多的作品不少,但是得看个人品味和喜欢的风格去分辨高下,比如红岩,老舍
的东西还不错,但是就文学本身标准,没有拉开明显的档次。你看看红楼和三言二拍等
差距就明白了。要说,明朝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作品要是拿到晚清和现在,那文字和文学
功夫都比当时作品强多了。比如说杨慎的升庵经说,看了之后齿颊留香,但是他听过么? |
|
f****i 发帖数: 9419 | 30 这是我写的原话,自己去看看去,去问问你中文老师认你这么丢人的学生不?自己把中
文读利索了再出来扯淡。说你二百五都是抬举你。
发信人: fengqi (道听途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有图有真相:民国教育实在牛逼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25 20:00:29 2012, 美东)
不用说这些内在关系,这些作品是不错,但是没一个是传世标准的。按照那位的标准,
传世俩字真不值钱了。要说这些东西是精品文学作品还差不多。
与之差不多的作品不少,但是得看个人品味和喜欢的风格去分辨高下,比如红岩,老舍
的东西还不错,但是就文学本身标准,没有拉开明显的档次。你看看红楼和三言二拍等
差距就明白了。要说,明朝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作品要是拿到晚清和现在,那文字和文学
功夫都比当时作品强多了。比如说杨慎的升庵经说,看了之后齿颊留香,但是他听过么? |
|
b*****d 发帖数: 61690 | 31 【多维新闻】中共十八大换届完成,出身草根的刘云山扶摇直上,晋级政治局常委。从
内蒙古草原上一名记者到中宣部部长,再到入政治局常委行列。刘云山30年前一篇《夜
宿车马店》通讯,亦被挖出曝光。
《夜宿车马店》是作为记者的刘云山的成名之作,至今仍被大陆新闻界视为“范文”,
为行内人津津乐道,有大学将这篇文章列为参考教材;2007年全国高考自学考试,亦曾
将这篇文章作为阅读理解题目,可见文章影响深远。
文章不足一千字,内容描写刘云山在车马店住宿时所见所闻,反映改革对农牧民带来的
经济实惠。全篇没有作者的一句议论,没有一句空洞的政治口号,它竭力通过庄户人的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反映现实,反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
1974年至1982年,刘云山在新华社内蒙分社任记者和农牧组组长,据分社老记者杨慎和
回忆,那时刘云山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基层,有很多深入基层的动人故事。1981年的冬
天,刘云山到土默特右旗萨拉齐古镇的车马店投宿,在旱烟的烟雾中与农民攀谈,并以
此为线索创作的上述通讯作品。
现载录如下,以飨读者。
夜宿车马店
刘云山
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今年获得历史上最好收成,粮食总... 阅读全帖 |
|
|
|
g*******g 发帖数: 9753 | 34 另外,杨慎的《临江仙》也应该能进前十,至少在明代诗词里可排第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
|
w*******g 发帖数: 797 | 36 毛泽东诗词功底得看怎么比,如果是明末以后比,属于超一流的。但是元明之后诗词整
体水准下降很多的,明朝甚至更多要学治国(就是吸取所谓唐宋的经验),所以,类似
唐玄宗之后科举的进士科,也就是诗赋占很大比例的内容的进士科被认为是无用的,而
更多用进士科策论和明经科等内容来衡量取士了。所以,毛泽东诗词水准最好的一线我
认为和杨慎的临江仙差不多。但是放到唐宋就是优秀一级,却不能称得上顶尖儿了。 |
|
y****g 发帖数: 1320 | 37 作为现当代科学界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杨振宁的一举一动备受瞩目。近日,由学者
江才健撰写、更为全面讲述杨振宁人生的书《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面世,在
和小自己54岁的翁帆结婚引发的喧嚣之后,杨振宁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杨振宁与翁帆的“忘年恋”,自始至终引人瞩目。因为两人年龄差距太大,很多人
并不看好。直至2006年,专栏作家路平还写过一篇文章,影射杨振宁翁帆“老少配”。
杨振宁翁帆首次联名撰文,高调反驳“我们没有孤独只有快乐”。而今,杨振宁翁帆之
爱经历“七年之痒”后依然幸福着,用“没有孤独只有快乐”来描述再恰当不过。
丈夫和妻子年龄差距多大合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般观点认为,丈夫比妻子
大三四岁最合适,年龄差距在10岁以内尚属正常,超过10岁就属于反常了。然而现实生
活中,年龄差距在10岁以上的“老夫少妻”真不少,而且都是一些赫赫有名的人物:陈
凯歌陈红相差16岁,姜文和周韵、韦唯和前夫迈克尔-史密斯相差20岁,李双江与梦鸽
、伏明霞与梁锦松相差27岁,金庸与林乐怡、李敖与小屯相差29岁,武打巨星刘家良与
娇妻翁静晶相差30岁……杨振宁与翁帆相差54岁,的确堪称“忘年恋... 阅读全帖 |
|
G*******9 发帖数: 4371 | 38 发信人: Great2009 (栀子园主,诚招助手),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我是一个自豪的四川人
关键字: 四川人 中国人 自豪 家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Sep 22 09:41:11 2013, 美东)
所有四川黑听着
网上和蒙面人辩论是很SB的事情,尤其是对方是搞地域歧视的智商水平的时候。不过既
然有人在军版借薄熙来的事情挑起这个话题,我就SB一次好了,就像当初那些抗日的川
军一样。
所有羞辱过这些抗日的川军的“人”,不配这个物种的称号。川军是炮灰也好,有人拉
壮丁也好,战斗力不行也好,战略失误也好,都不影响他们的英雄行为。台儿庄上的王
铭章,你去Google他的事迹就知道了。李家钰,是抗日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将领之一,你
去Google他的事迹就知道了。有人拿拉壮丁说事,老夫的先人之一就是出生殷实之家,
在日寇造成国难的时候投笔从戎,去读军校,然后战死疆场的。试想四川当年是大后方
,他为什么要出川上战场?凡是在这方面挑毛病的人,你没有礼义廉耻的概念,不配做
中国人;你的智商也不配。
把四川人从中国人里面挑出来说,是很下作的事情。因为四川人,更重... 阅读全帖 |
|
G*******9 发帖数: 4371 | 39 所有四川黑听着
网上和蒙面人辩论是很SB的事情,尤其是对方是搞地域歧视的智商水平的时候。不过既
然有人在军版借薄熙来的事情挑起这个话题,我就SB一次好了,就像当初那些抗日的川
军一样。
所有羞辱过这些抗日的川军的“人”,不配这个物种的称号。川军是炮灰也好,有人拉
壮丁也好,战斗力不行也好,战略失误也好,都不影响他们的英雄行为。台儿庄上的王
铭章,你去Google他的事迹就知道了。李家钰,是抗日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将领之一,你
去Google他的事迹就知道了。有人拿拉壮丁说事,老夫的先人之一就是出生殷实之家,
在日寇造成国难的时候投笔从戎,去读军校,然后战死疆场的。试想四川当年是大后方
,他为什么要出川上战场?凡是在这方面挑毛病的人,你没有礼义廉耻的概念,不配做
中国人;你的智商也不配。
把四川人从中国人里面挑出来说,是很下作的事情。因为四川人,更重要的身份是中国
人。那些抗日的先辈,如果不是把自己当作中国人,为什么出川上战场?本来黑四川,
就是一个挑起地域歧视的话题,是违反版规的。今天就算废了这个版规,如果要辩论,
只要是高素质的,你们这些蒙面人亮出你们的来路,然后一个个上或者合伙上,你们...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797 | 40 我了个去,武则天成四川人了?李白也是四川人?做人不能这么搞呀,事实上四川的名
人很多,但是不能胡扯。说李白武则天不如说杨慎和虞允文呢。 |
|
G*******9 发帖数: 4371 | 41 对。四川新都人。杨慎,就是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那位,也是新都人。 |
|
|
i*********g 发帖数: 1940 | 43 明代 杨慎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
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
h*******y 发帖数: 138 | 44 三国开篇词:明代文人杨慎所作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
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
|
h****6 发帖数: 815 | 46 杨慎这篇我也喜欢,不过这也是机遇。要不是这兄弟屁股被打成两半,憋屈了半辈子,
估计也没法这么豁达 |
|
d*********t 发帖数: 4279 | 47 三国的主线是复兴汉室,给后世中国人留下浓重的复兴情结,如反清复明,民族复兴。。
结构又是典型的英雄史观和大一统、成王败寇,都是中华文化精髓
外加出师未接身先死的悲壮、躬耕农田等待明君的知识分子情怀、英雄美人的精彩。
特别注释: 孙尚香听说刘备兵败跳江我认为极其悲壮。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1),浪花淘尽英雄(2)。
是非成败转头空(3)。
青山依旧在(4),几度夕阳红(5)。
白发渔樵江渚上(6),惯看秋月春风(7)。
一壶浊酒喜相逢(8)。
古今多少事(9),都付笑谈中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注 1]江月。 |
|
T****t 发帖数: 11162 | 48 是被金朝略去的宋徽宗吗?
每次大型足球赛事的举世狂欢之中,中国球迷是痛并快乐的一群。作为纯粹的看客,
他们在为心仪的球队加油呐喊的同时,却有着一种狂欢过后的失落。 其实,足球与中
国历史渊源颇深 ..
每次大型足球赛事的举世狂欢之中,中国球迷是痛并快乐的一群。作为纯粹的看客
,他们在为心仪的球队加油呐喊的同时,却有着一种狂欢过后的失落。
其实,足球与中国历史渊源颇深,这项运动最早起源于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代。当
我们历史上那些国产球星在球场上闹得欢、踢出花的时候,梅西、C罗们的祖先或许还
不知道足球是圆的还是方的。
汉武帝:看球踢球还评球
秦统一六国后,足球(蹴鞠)运动一度失去市场。西汉建立后,又重新走向兴盛,这
主要得益于皇家贵族的推波助澜。而推动这项运动大踏步发展的,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
的老子———刘太公。
刘邦称帝之后,把父亲刘太公从老家接到长安城的未央宫里生活。但刘太公显然对
这种混吃等死的生活不满意,因此闷闷不乐。原来刘太公自幼生活在城市下层,娱乐活
动离不开斗鸡,更爱踢上两脚球(蹴鞠)。于是,刘邦就下了一道圣旨,在长安城东百里
之处,仿照原来沛县丰邑的规模,造起了一座新城,把...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9 2017-12-10 10:05
谶谣在史籍记载和民间流传中,都显得神秘玄妙,似有灵验,历朝虽久禁而不衰。(图
片来源:Adobe Stock)
中国古代政治预言─谶谣,是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在史籍记载和民间流传中,都
显得神秘玄妙,似有灵验,历朝虽久禁而不衰。本文作者钩沉索隐,以严谨的治学方法
将为你一解悬疑。
什么是谶谣
中国古代最辉煌的时代唐朝之后,是一个战乱仍频的时代,叫“五代十国”。在十国中
,有一个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叫南唐,南唐的最后一个君主叫李煜,人称李后主。李后
主统治南唐时,喜欢吟诗填词。一日,他听见近侍来报,说都城金陵的街头有一群儿童
传诵着一首莫名其妙的童谣:
索得娘来忘却家,后园桃李不生花。
猪儿狗儿都死尽,养得猫儿患赤瘕。
李后主一听便知,这不是文人所作的诗词,而是一首神秘的谶谣,只是他无法破译这里
面所包含的有关未来的信息,便不再费神思索,而继续写诗填词去了。
据古代史书《南唐近事》所载,这首童谣所“预言”的事竟“验若合符”。事情是这样
的:李后主喜欢吟花讽月,自然喜欢美人坐怀。他娶了一位美妃周氏,接着又把她扶为
皇后。自娶了周氏以后,李后主便与她形影不... 阅读全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