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 发帖数: 70 | 1 赵州语录
(一)师问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师云:“还可趣向否?”泉云
:“拟向即乖。”师云:“不拟争知是道?”泉云:“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
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岂可强是非也!”师于言下,顿悟玄
旨,心如朗月。
(二)师在南泉作炉头,大众普请择菜。师在堂内叫:“救火!救火!”大众一时到僧
堂前,师乃关却僧堂门。大众无对。泉乃抛锁匙,从窗内入堂中,师便开门。
(三)师又云:“老僧九十年前,见马祖大师下八十余员善知识,个个俱是作家,不似
如今知识,枝蔓上生枝蔓,大都是去圣遥远,一代不如一代。只如南泉寻常道:‘须向
异类中行。’且作么生会?如今黄口小儿,向十字街头说葛藤,博饭噇、觅礼拜,聚三
五百众,云:‘我是善知识,你是学人。’”
(四)师上堂云:“兄弟!莫久立。有事商量,无事向衣钵下坐,穷理好。老僧行脚时
,除二时斋粥,是杂用心力处,余外更无别用心处也。若不如此,出家大远在!”
(五)师又云:“兄弟!正人说邪法,邪法亦随正。邪人说正法,正法亦随邪。诸方难
见易识,我者里易见难识。”
(六)问:“善恶惑不得的人,还独脱也无?”师云:“不独脱。 |
|
w****g 发帖数: 570 | 2 这种互斥互补的关系其实一直在大乘经典中被支持, 比如说下面的这个禪宗公案:
师问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师云:“还可趣向否?”泉云:“
拟向即乖。”师云:“不拟争知是道?”
泉云:“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
虚豁,岂可强是非也。”
这里的知大概可以对应成五蕴... |
|
Y**u 发帖数: 5466 | 3 ☆─────────────────────────────────────☆
GWZW (GWZW) 于 (Thu Sep 13 15:19:20 2012, 美东) 提到:
大家參考參考 :
如来藏和阿含圣教一点不冲突,
『上座部《弥兰陀所问经》的说法 : 重生者是谁?
弥兰陀王:那先尊者,若说有情众生身坏命终后有轮回,那再生的是什么呢?
那先比丘:再生的是名色(眼, 耳, 鼻, 舌, 身五识和意识和色身)。
弥兰陀王:是现前的这具身心再生吗?
那先比丘:不是的。现前的身心有各种造作,而基于这些造作,另一具身心再生;但那
再生的身心却不是原先造作诸行的那具身心。
弥兰陀王:举例说说看吧!
那先比丘:好比一个人点火取暖,随后因故离去,火势蔓延开来,烧毁了附近的稻田。
农场主人报官,对他提出控诉。如果这个人辩称『庭上,我并未烧毁原告的稻田。我留
在现场的火与烧毁他稻田的火并不是同一把火。我是无罪的。』大王,您认为被告该不
该受惩罚?
弥兰陀王:他当然有罪,因为无论如何,后来的火是由先前的火生出来的。
那先比丘:大王,再生就与此相仿。现前的身心有所造作,基于这些造作,另一具身心... 阅读全帖 |
|
W**N 发帖数: 1037 | 4 《无门关》公案19 平常是道
南泉因趙州問。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州云。還可趣向否。泉云。擬向即
乖。州云。不擬爭知是道。泉云。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
達不擬之道。猶如太虛廓然洞豁。豈可強是非也。州於言下頓悟
Jōshū[赵州] earnestly asked Nansen[南泉], “What is the Way [道]?”
Nansen answered, “The ordinary mind[平常心] is the Way .” Jōshū asked,
“Should I direct myself toward it or not?” Nansen said, “If you try to
turn toward[擬向] it, you go against [即乖] it.” Jōshū asked, “If I
do not try to turn toward it, how can I know that it is the Way[爭知是道]?
” Nansen answered, “The Way does not belong ... 阅读全帖 |
|
e*******c 发帖数: 2133 | 5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开头便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其实“境界”说可以适用于一切艺术,甚至学术,西方美学和艺术哲学中也有一个很
重要的观念,即“taste”,汉语通译作“品味”,也和“境界”有相通之处。“品味
”所指的是欣赏自然和艺术的能力。有一次我听一位科学家演讲,他特别用“品味”两
字来区别科学家的高下。同是第一流的科学家,“品味”仍有高下一步之异;行外的人
也许分辨不出来,但在同行之间则自有公论。爱因斯坦不仅科学成就超人不止一等,他
的科学“品味”也远非一般物理学家所能望其项背。如果用“境界”两字来代替“品味
”,我想意思还是没有太大出入。
围棋中境界为上
围棋是一门不折不扣的艺术,在中国文人传统中,琴、棋、书、画并列,它的艺术
身份是无法否认的。今天在它的发源地,围棋已归入“体育”一类,但它的本质并不会
因此而改变。围棋既是艺术,“境界”之说对于它当然完全通用,如果套用《人间词话
》,我们也可以说:“弈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局。”
什么是“境界”呢?这是一个很难清楚答复的问题,大体上说,可以意会,不易言
传。但是我首先必须指出,“境界...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7315 |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exponentc (dalu),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zz围棋境界与平常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13 13:26:49 2011, 美东)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开头便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其实“境界”说可以适用于一切艺术,甚至学术,西方美学和艺术哲学中也有一个很
重要的观念,即“taste”,汉语通译作“品味”,也和“境界”有相通之处。“品味
”所指的是欣赏自然和艺术的能力。有一次我听一位科学家演讲,他特别用“品味”两
字来区别科学家的高下。同是第一流的科学家,“品味”仍有高下一步之异;行外的人
也许分辨不出来,但在同行之间则自有公论。爱因斯坦不仅科学成就超人不止一等,他
的科学“品味”也远非一般物理学家所能望其项背。如果用“境界”两字来代替“品味
”,我想意思还是没有太大出入。
围棋中境界为上
围棋是一门不折不扣的艺术,在中国文人传统中,琴、棋、书、画并列,它的艺术
身份是无法否认的。今天在它的发源地,围棋已归入“体育”一类,但它的本... 阅读全帖 |
|
h*****l 发帖数: 3857 | 7 刘伯承在1958年反教条主义时受到批判,杨得志、张震二人曾为给刘伯承平反去找过邓
小平,却碰了大钉子。刘伯承1986年去世,死前已为中央军委主席实权在握的邓小平仍
没有给他平反,估计那只健康的眼一定闭不上。在文贝所作的《历史疑点重重的“刘邓
”大军》一文中,披露了邓小平不平反刘伯承的真正原因。
1949年1月,刘伯承出任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和政治委员邓小平合影(图源:中国共产
党新闻网)
文革后看着电影电视长大的一代人,会产生这样的印象,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
129师和第二野战军打下的,而且是在邓小平的指挥下。
《挺进大别山》、《解放大西南》、《廘战鲁西南》、《亮剑》、《百团大战》、《席
卷大西南》、《南线大追击》、《大战宁沪杭》等很多电影电视都是歌颂刘邓部队的,
即使在一些不是依战争为主题的作品,也总忘不了跟邓小平的部队挂上钩。而且在作品
中把邓小平塑造成最高指挥员,不仅管政治而且参预战斗指挥,刘伯承反而成了陪衬。
这些都与事实不符,是对历史的误读。
129师首任政委是张浩
1937年8月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参谋长倪志亮,参谋处长李达
。政训主任张浩,副主任... 阅读全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