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 发帖数: 365 | 1 看中国随笔:
微群论之《未名大学堂》
李唐风
《未名大学堂》是隐居于网域的一个微信群,由北京大学毕业生建立的一个知识和思想
交流学习的网域社区,不局限于北大知识人群、甚至不局限于知识分子。因为群气场宽
松、开放,所以各种思想、流派、信仰的人有机会来此进行思想和知识的表达、交流、
辩论、论争,有时其乐融融,有时舌戟唇枪。所幸者,浪虽高,水够深足可容纳;波虽
荡,岸够阔恰好观瞻。
群英们身在世界各地,借此方寸之屏,有缘相聚一堂。无论是否同校,也无论年龄男女
,地位尊卑,学识深浅,同聊中,学有所获,不亚于同学同窗一场。网域社会的特殊性
,使个人的作用得以放大。每个人虽出土各地,材质各异,都好似一股脑儿进了老君炉
,再度交融、熔炼。彼此间的化学反应,生出三昧真火,令各自本性再难收敛。习短截
长者难免自弃自恋,取长补短者偶炼火眼金丹。
前夜,听群主孙晓博同学闲聊大学堂的前世今生。其实,《未名大学堂》群龄不足一岁
,然而一同走过至今,再回首聆听,却触摸到历史典故般的岁月痕。诗两首以咏叹:
光阴似等贤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不负寸光阴
流年似水淘分秒
本色磨出日日新
有缘同窗
天涯海角与家乡
你我忙茫... 阅读全帖 |
|
c*******9 发帖数: 308 | 2 女人的衣橱总是杂乱繁琐的。你可以是时尚达人,把时装杂志上的新款不停地搬回家;
你也可以我行我素地做自己,偏爱小清新,或者简约的搭配;亦或你是百变蝴蝶,凛冽
的职业装去伪装脆弱的心,妖娆的短裙去夜店买醉;你还可以有无数属于女人的装备,
花色丝巾,黑媚长袜和蕾丝睡衣,但是,如果你是乌黑头发,细致肌肤,清澈眼眸的中
国女人,你的衣橱一定要有几件旗袍。
旗袍,属于每个有故事的女人。
早就想写一篇有关旗袍的文章,纷扰的生活难寻一份淡泊。写这样的文章,一定要伴着
悠悠的怀旧的音乐,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是民国年间小弄堂走出来的女子,麻花辫子缠
绕着万种风情,步履青涩,脸上是任何精致的裸妆
都描绘不出的纯净。这就是旗袍的风情,属于记忆,属于旧时光。
旗袍属于不同年纪的女人,20岁的女人穿旗袍是一份美好,渴望成熟的心愿,30岁的女
人穿旗袍,是为了纪念一段事故,或者为了一个男人,40岁的女人穿旗袍,稳重内敛,
风情优雅。不要畏惧微微凸起的小腹和不再光洁紧致的肌肤,你所需要的就是扬起头,
挺起胸,展现做女人的美好。不同年纪的女人会穿出不同的韵味,旗袍不挑人,而主人
会选择属于自己的旗袍。
随着时代的变迁,旗... 阅读全帖 |
|
p**j 发帖数: 293 | 3 喜欢在段落或是语句后面点缀上迷人的省略号,那看似普通的六个小点,却夹杂着诸多的期望、加快、心情、未知和未来,还有那无尽的遐想。美好的相遇应该是没有结尾的,段落之后依然是充满神秘的六个小点,续写着前沿故事的别一种美丽。
2015注定是一个充满奇遇,惊喜,抉择和泪水的一年,因为2015在最浪漫的时节,赐予了匆匆流年一秒无比珍贵的时光。
在二月里的一个童话般梦幻的午后,阳光温柔地轻抚着你那秀雅可人的脸庞,静静坐在石凳上注视着渺茫的远方。顷刻之后,嫣然一笑,转过身来轻问闭目已久的我:“那多出来的一秒,你打算用它来做什么。”我愣了一下,随即嘴角微扬,看了看铺满落叶的树林里那近乎实质化的光芒。淡然的回复:“也许我会用它来错过一段阳光般的美丽吧......”
结局或许已是早就注定。
找不到固守夜阑的“明月”, 天空只有零丁些许的星光与阴暗。强忍着刺骨的寒风踏入满是记忆的故地,静静的,看着一座座山顶似乎被无情的削掉了丘陵,只有些许被光阴定格住的岩石还依旧在承受凛冽的狂风。
我坚忍着冰寒带来的冷痛,努力的等待着幻想已久的拂晓,但是仿佛时间被渐渐的拉长了许多。我等了很久,直到不得已的离开,我所期待的美丽却... 阅读全帖 |
|
s*********g 发帖数: 304 | 4 都说情最伤人,试问世间几人能超脱呢?也许仅是一个眼神,一抺背影,一段话,
一支曲……就轻易地在心中泛开了涟漪。人生最无奈的莫过于,在我们能爱的时候不懂
爱,懂爱的时候已经不能再爱。岁月的齿轮不停地向前滚动,那些美好的、忧伤的、幸
福的、痛苦的都只在回忆里留下了痕迹。开掌是现在,合掌是过去,未来是一个谜,在
一朵花里修行,在一颗心上流浪。
记你丰神俊朗,念你谦谦君子,却不过刹那芳华,各自安家。这春花秋月,夏荷冬
雪,哪个不是你?这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哪个不为你?这红尘万丈,弱水三千,哪个
能比你?你说,前生我为白狐,你为书生,相爱却不能相守;这一世,你携清风明月、
踏雪而来,倾世温柔,白头偕老。我追寻着岁月的脚步,想在那一树梅花下,等你。你
说,待我花信年华,娶我回家;你说,待我真心放下,海角天涯;你说,待我青丝白发
,不会有她。我说,在水一方,做你最美的新娘;我说,幽长古巷,做你最美的姑娘;
我说,抚琴竹篁,做你最喜的海棠。可最终却走向了相反的方向,地北天南,相见,遥
遥无期。
人生总有太多的遗憾,太多的难以抉择。帘外的雪花肆意飘扬着,我静立于窗前,
思绪在漫天游荡,到了月落也不愿回来... 阅读全帖 |
|
y******n 发帖数: 421 | 5 来源: 南开新闻网 发稿时间: 2013-11-02 10:01
----------------------------------------------------------------------------
----
文/吴军辉 图/任永华
“古人的诗词,给了我这么多感动,这么多支持我活下去的理想、挚意和震动。我如果
不能把我所感动的说给年轻人,在上,对不起古人,在下,也对不起未来的青年。传承
不死的诗歌,才是我们读书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所在。” 89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在一
场文学讲座中,两度激动地这样提起。
10月31日晚,由南开大学文学院举办的“初识南开”名师讲座在主楼小礼堂举行。刚刚
回国不久的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叶嘉莹先生作了题为“从西方
文论与中国诗学谈李商隐诗的诠释与接受”的讲座。现场过道、台阶挤满了观众,89岁
高龄的叶嘉莹站着做完了2个小时的演讲。南开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陈洪出席并主持讲座。
“From Mao to Mao”给洋学生讲诗词体悟“文明相益”
“西方文论与中国古典文学有何相干?”叶嘉莹从她在美国教书的经历开始讲起。
1966年... 阅读全帖 |
|
m*****f 发帖数: 23 | 6 昨日坐了火车从Z城回C城。虽是短途,车上的人却非常的多。也许是中国最不缺的便是
人的缘故罢。站在两节火车车厢的接榫处,低头认真看书的时候,一抬头,却是一惊。
因为我先是看到了一个拄在过道里的单拐,再看到了单拐下的一个中年残疾人——灰色
破旧的一袭长衫子,右腿上的空荡荡的一条裤管,只残存了三个脚趾头的左脚,瘦削嶙
峋的脸。
这个中年的先生,他来自何处,又将去向何方呢?我不得而知。我也不敢贸然的去跟他
搭讪。于是,只好继续低头看我的书,心里却不能再平静。因为,我又想起了那些故人
。
多年以后,只听说远青兄似乎也许做了列车员了,在从北京到青岛的某次火车上讨生活
了。然而这个消息却也未必准确,我之最后一次见到远青兄,大抵也是在2004年或是
2003年的8月吧——我是真的记不清了,即使我是一个颇喜怀旧的家伙。
我只确切的记得,2002年4月1日的夜里,系里的那些家伙们集体来逼迫我了,说我招引
外人入住宿舍是严重侵犯了公共空间并存有隐患云云。我当即反驳说远青兄住的只是我
的床位,他也决不是小偷小摸的人。然而那些可恶的家伙们并不肯接受,并威胁要找楼
主乃至系里出面来驱逐他。于是,那个晚上,远青兄主 |
|
|
p*******y 发帖数: 18288 | 8 sigh.......
只是1999年的时候其实OICQ已经有了的
我也不了了之地接济过一个来北大漂的小弟弟,
还曾对一个来求学的旧时同学很无情,sigh |
|
i****o 发帖数: 1018 | 9 SIGH...但愿花常开,但愿人长在.....但愿他有他的收获.......看得我想哭... |
|
|
|
|
|
|
|
|
|
|
M*****t 发帖数: 26706 | 19 这种文体直接让我觉得很迂腐,带着烂青菜的味道,不想去吃,连闻一下都觉得不爽。 |
|
m*****f 发帖数: 23 | 20 1999年前后市场经济尚不发达
况且远青兄确实本身条件经常不符
去工地,也不得其门而入
欲做孙少平和孙兰香也不可得也
还常常要担心被遣返的。 |
|
m*****f 发帖数: 23 | 21 最近写的。
不写出来,故人们的影像就总在眼前浮动
写了出来,却只能聊做慰藉和怀念了。 |
|
|
h*******x 发帖数: 12808 | 23 我现在每次登陆未名,总能看到几个好友在线,大家都毕业3年多了,未名挂站的习惯
竟然还都保持着。
似乎北大人,对母校的怀念要比其他的学校的人重的多。 |
|
p*******y 发帖数: 18288 | 24 我不是不给潇妹面子,我从毕业后就没再登陆过未名。。。不过偶尔会匿名去tk下:P
还好吧,我觉得其他学校也都会吧,至少隔壁毕业的挂水木的肯定也不少:P |
|
|
h*******x 发帖数: 12808 | 26 隔壁也不少。有些人喜欢bbs吧,在学校里面上网的时间多。
习惯 |
|
p*******y 发帖数: 18288 | 27 在学校的时候,基本上在宿舍的时候都挂在bbs上的,汗。。。
翻脸不认人的选手。。。。。。 |
|
h*********o 发帖数: 19006 | 28 马甲太多的坏处就是最后基本都忘了,俺好像就记得一个ID了,而且好久没试过了 |
|
|
m*****f 发帖数: 23 | 30 今早起来想找一个旧日记事录,却在一大堆旧物里翻出了一本小册子《圣经》。翻开扉
页,猛见上面的题签,却正是朱斌兄的落款。朱斌兄的瘦金小楷于我竟是久违的了,看
下边的日期,却是2003年8月23日夜——想起来,正是我西去内蒙做志愿者的前夜。
嗳,和朱斌兄的最后一次相见,至今却有足足六年又七个月零八天了也!
我和朱斌兄的第一次相会,却不记得具体的日期了——旧日的记事录也早已在四处奔波
中遗失了好几本。那还是在某一届大学生电影节的时候,我刚回到本部不久,正刚刚开
始留意起讲座和活动的信息的时候,便获知了电影节颁奖典礼的消息。于是便骑了车,
去人家指定的校园南门碰了头,三个人不及寒暄即直奔了目的地而去。那时候的我,对
于城里的道路是非常不熟悉的,亦不喜欢多说话,只是努力骑了车子跟从。同行的一个
是一位法学博士大哥,另一个即是朱斌兄。当然,这是我数日后方知道的,彼时我于人
情世故尚是非常的不通,对于初识者应当问及尊姓大名的基本礼貌都是不懂也毫不在乎
的,大约也是那时候单纯和浑噩过日子的常态吧。
我们三人骑了很是不少的路,在城里七拐八弯并稍稍聊了一些后,终得抵达国家广电总
局的门口。一开始门卫挡着不 |
|
|
m*****f 发帖数: 23 | 32 英谚有云:这世界上有一半的人不知道另一半人是如何过活的(小子英文非常烂,那句
英谚的大意如此罢,原文手头暂无)。诚然,信哉。物质社会日益发展,精神世界却逐
步衰退。这些日子,常常想起以前的很多很多事,自觉不自觉的,下意识的。那些鲜活
的记忆,那些模糊的记忆,那些热烈的记忆,那些平淡的记忆,一幕幕,一出出,一片
片,悄悄浮上心来。
日子在一点点消逝,岁月在一点点磨灭,并且留痕,留下越来越淡的痕。
曾记否?呱呱坠地时,被母亲抱在手头,疼在心头,睡觉时枕在怀;曾记否?咿呀学步
学语时,踉踉跄跄而又含含糊糊;曾记否?年少时候,跟在妈妈的后边走亲戚,当尾巴
;曾记否?年少时,眼巴巴盼着爸爸妈妈的归来,为的是能吃到糖糖果果;曾记否?童
年时,和小伙伴一起捉迷藏、骑黄牛、挖野菜;曾记否?第一次戴上鲜艳的红领巾,激
动的向国旗敬礼;曾记否?再长大些,拿着初中和高中的通知书,兴高采烈的跨入高一
级学校,并且有迷惘有充实有成长有同窗情怀或许还有初恋;曾记否?初次离开家乡,
踏上南来北往的列车,奔向一个个陌生的城市和学校,开始新的生活的时候,那份激动
、忐忑和期待;曾记否?某个月圆之夜,独个俳徊在心上人 |
|
m*****f 发帖数: 23 | 33 其四,关于许志永大哥的,因大家已颇熟悉他,略去。
前日,sky的QQ签名是“嗳,我又开始想念北京了”,
今日,sky的QQ签名则改成了“在这个清明时节,我又开始想念你,想念你的家人……
”。
看前一个的时候,我的心也又是一荡。我知道,sky毕竟也是很怀念那段P大时光的。
看后一个的时候,我的心却又是一颤。sky同志,你竟还是没有彻底放下么!
阿忆先生曾在回忆文字里写道:我不知道是不是如此——我们那片园子里出来的人,智
慧而脆弱,一点呼唤可以使他飞扬,一点漠视便会瓦解他的生命。 (《怀念故人》,
阿忆,1998年1月)多年以后,在我所相识的sky身上,依稀竟又找到了注脚,看到了影
子。
和sky的第一次相识,却是在乡土中国学会成立后,那么,也该是2001年或者是2002年
初了。那一年的三月,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却也偶尔袭来一阵阵的黄沙——后来就有
专有的名词来冠之,谓之曰“沙尘暴”的了。我们一些人骑了车去访一个打工子弟学校
,地方很是偏僻,拐了好些个弯才找到,学校也是设置在一个废弃仓库里的,设施甚为
简陋。在这个过程中,便结识了sky。sky其人其时颇为壮实,个头并不高,圆脸大眼,
头 |
|
|
p*******y 发帖数: 18288 | 35 字里行间好象有自己的影子
虽然我不知道你是谁,这也不重要
big big bless to你的故人和你,和所有曾经游走在p大的过客。 |
|
|
|
|
|
m*****f 发帖数: 23 | 40 我认识的七个理想主义者
Fang @BDWM
在传说中的32楼绝顶,住着一群离上苍最近的人们……
——AprilFool
(一)桂漓江
前两天听广播说,最近一期太阳风刚刚大规模爆发。我不知道这和最近天
气如此变态的热有没有关系,反正我们作为世界上离太阳最近的人,热浪来临
时一定会比常人感到更多的苦痛。每到这种时候,理教的空调教室总是人满为
患。不过比起去年暑假来,学校能毅然将理教开放,还是很值得掌声鼓励的。我
想起百年校庆的时候,大讲堂落成不久,尚只允许所谓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参观,
而今里面已开始上演电影和话剧了。
两个月前中芭在大讲堂演出,桂漓江兴致勃勃地邀我同看。我早想瞻仰讲
堂里的豪华座椅,没及细想就草草答应。谁知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我竟因
为此事陆续地受到好些朋友的嘲讽。一般大家听说我要与人一起去看芭蕾,总
是很自然地产生一些不太好的联想,然后兴致盎然地打探我那个同伴的生辰八
字。等我报出桂漓江的大名,这关心却又马上转为 |
|
B******u 发帖数: 23763 | 41 32楼啊,俺们当年,从陆院回来,就驻扎在那儿啊。
四年呢,不过没有什么特别记忆,
除了,据说在文革里,楼顶被轰掉过。
还有就是那几个楼长了。
据说都是在北京部队里的当大官的,退下来的。
有一个跟俺们混的太熟了,
以至于俺们离开后,还经常去找他借气筒的。
后来,他看见俺们来,就溜号了。 |
|
p*******y 发帖数: 18288 | 42 32楼是有电话室清泉的那个楼吗
是山鹰社用来练习的那个楼吗 |
|
|
m*****f 发帖数: 23 | 44 去年流寓桂地的时候,某夜正在敲字,已是子夜过后的时候,突然QQ头像跳动起来了。
一看,却是杜乐陶兄。自2003年别后,6年过去了,关于他的消息都是源于同乡会和县
级论坛的社区。这次,他告诉我,已经在P大读完研,且服务于某金融公司两年了。我
很是高兴。他又告诉我,翌年就准备和山东籍的老婆成亲,并且婚礼要在山东和湖南各
举行一次。我便和他稍稍讨论了一下。我的意见,则个人的婚礼莫如旅行的形式,再加
上请双方父母亲人举行个小型的家宴宣布即可(《论语.八佾》篇可拿来做古礼之证)
。他则云礼俗传统如此,双方父母其实很重视一对新人的那三拜礼的。最后,乐陶兄还
热情的约定我如回京,当请客吃饭,以谢我当年之助。
我于乐陶兄的成就,真是欣喜异常。我早就知道他非池中之物。至于他的谢宴,则愧不
敢当了。
回想当年,我和小谢背后交谈,呼杜乐陶兄是谓之“小杜”的。其实乐陶兄比我俩都大
。他和我也是准老乡,同县不同镇。2001级县一中考进P大者有两个,新入学后我去找
他们时,即相识了乐陶兄了。乐陶兄大约和他们高中同级,却是先入了应用文理学院—
—即是前面的200号昌平园。后来又转移阵地到了圆明园学院。乐陶兄并不常呆 |
|
|
|
|
B****n 发帖数: 6452 | 48 四漏掉了??
btw,去内蒙为何是西行?不是北上吗
。 |
|
B******u 发帖数: 23763 | 49 别的俺不好插嘴,
不过,这个婚礼,显然是要举行的阿,而且要大办。
一来,是个声明,现在开始,俺们可以合法同居了,
二来,作为父母,平日应酬,总算有机会回收人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