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4 发帖数: 16092 | 1 “2018年时我曾判断,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跨种感染将是个大概率事件,但我没想到它
就发生在2019年底,就发生在我生活的城市(武汉)。”3月9日晚,中国科学院武汉病
毒研究所研究员石正丽在《知识分子》举办的题为“知己知彼——了解新型冠状病毒”
的线上科普讲座中如是说。
石正丽,中科院新发和烈性病原与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武汉病毒所新发传染
病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科技厅“2019新型肺炎应急科技攻关项目”应急攻关专家组组
长。新冠疫情暴发后,石正丽团队1月23日在生物学论文预印平台bioRxiv上即发表文章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现及其可能的蝙蝠起源”。该研究表明,新冠病毒与2003年非
典病毒(SARS-CoV)的基因序列一致性达79.5%,与云南菊头蝠中存在的RaTG13冠状病
毒一致性高达96%,表明其自然宿主很有可能是蝙蝠。2月3日,这篇论文发表在国际顶
尖学术期刊《自然》上。但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异常严峻的关头,石正丽及武汉病毒所
也曾多次陷入一些阴谋论性质的舆论风波中。
“每一次新发传染病爆发的时候,由于我们对新的病毒不了解,对它的致病机理不
了解,容易造成恐慌,产生各种... 阅读全帖 |
|
t*****r 发帖数: 543 | 2 新冠肺炎为何肆虐欧美?研究:白种人L-SIGN基因表达高易感染
通俗医懂健康吧
4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造成的肺炎(COVID-19)疫情持续延烧,而这个病毒带有
强烈的传染性、致病性,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世界最权威医学期刊《刺胳针》(Lancet)也发表最新研究,表示新冠病毒的平均排毒
时间为20天;而在2月27日时,也有另一篇研究发现,新冠病毒特别容易造成吸烟者、
老年人(或慢性病患),以及白种人的感染,同时更可能造成更多并发疾病。
研究提醒:吸烟者、老年人(或慢性病患),以及白种人最容易感染!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的研究员Guoshuai Cai,针对
新冠病毒研究,结果发现这个病毒跟SARS病毒有80%的同源性,研究团队再拿SARS病毒
对细胞的受主跟新冠病毒比对,结果发现在SARS病毒中的3种细胞的受主基因,或许能
跟新冠病毒结合。
这3种SARS病毒的结合受主分别是ACE2、DC-SIGN和L-SIGN,所以只要这3种基因表现量
比较高,就是感染新冠病毒的高危险群。研究团队在男性或女性间,并没有发... 阅读全帖 |
|
r**m 发帖数: 446 | 3 1月18号的CDC记者会,这还是武汉封城前。上来就说”应该严阵以待“,然后成了这副
鬼样子
Nancy Messonnier:下午好,感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介绍武汉暴发肺炎的最新情况,现
已确认这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造成的疾病。目前的情况应该严阵以待。我们先后经历过
SARS和MERS的挑战,它们造成的疫情都很复杂,需要全面的公共卫生应对措施。借助历
史经验,我们知道预先积极准备至关重要。首先,新发传染病一定是(重大)公共卫生
问题。其次,新病毒需要我们持续研究——随着我们对新病毒认识加深,我们的建议也
会相应做出调整。自从SARS和MERS暴发以来,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处置能力都在提高
。我们现在能够更好、更快地协作应对这次新威胁。从今天掌握到的情况看,新型冠状
病毒传播给美国公众的风险很低。对普通家庭来说,这不是他们通常需要担忧的事情。
Nancy Messonnier:接下来介绍我们掌握到的最新消息。请注意,事态还在继续变化,
我们还在早期阶段。2019年12月30日,中国报道了武汉暴发的呼吸系统疾病。武汉在北
京以南700英里(1127公里),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人口超过1100...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796 | 4 199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Phillip Sharp和Richard Roberts,以
表彰他们发现了断裂基因(RNA Splicing)。然而,该发现在 1977年《细胞》杂志第11
卷第4期发表时,论文领衔署名的作者是出生在中国湖南(后来从台湾旅居美国)的女
科学家周芷,而获奖的Roberts根本就未署名。第二篇论文发表于同年同一杂志第12卷
第1期,第一作者仍是周芷,而作为实验室同事的罗伯茨则署名在最后(很像大多数文
章中通讯作者的地位)。诺贝尔奖委员会把在美国从事科研工作达28年之久而不愿加入
美国国籍的周芷排除在外,人们自然纷纷不平。
对于周芷未能获奖的事,笔者也很深感不平。1993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笔者是参加
了的,二位获奖人也都曾来我校做学术报告,对Sharp的报告印象很深,而自已包括同
事们都对Roberts的报告印象很浅!据说当时诺贝尔奖委员会误以为Roberts是实验室主
任,其实那个实验室当时没有一个明确的主任,Roberts自然也不是什么实验室的主任
,只不过是周芷和Roberts的分工不同,所以才有了署名第一和最后的问题。...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796 | 5 199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Phillip Sharp和Richard Roberts,以
表彰他们发现了断裂基因(RNA Splicing)。然而,该发现在 1977年《细胞》杂志第11
卷第4期发表时,论文领衔署名的作者是出生在中国湖南(后来从台湾旅居美国)的女
科学家周芷,而获奖的Roberts根本就未署名。第二篇论文发表于同年同一杂志第12卷
第1期,第一作者仍是周芷,而作为实验室同事的罗伯茨则署名在最后(很像大多数文
章中通讯作者的地位)。诺贝尔奖委员会把在美国从事科研工作达28年之久而不愿加入
美国国籍的周芷排除在外,人们自然纷纷不平。
对于周芷未能获奖的事,笔者也很深感不平。1993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笔者是参加
了的,二位获奖人也都曾来我校做学术报告,对Sharp的报告印象很深,而自已包括同
事们都对Roberts的报告印象很浅!据说当时诺贝尔奖委员会误以为Roberts是实验室主
任,其实那个实验室当时没有一个明确的主任,Roberts自然也不是什么实验室的主任
,只不过是周芷和Roberts的分工不同,所以才有了署名第一和最后的问题。...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4825 | 6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3783584
导读
疫情暴发时,增强疫情信息的透明度、可信度和及时性,加强国内和国际合作,利用各
种资源来鉴别病原体,让国际社会共同参与——这是SARS给我们留下的宝贵教训。
2019年末,武汉暴发“不明原因肺炎”。2020年1月9日,以中国疾控中心徐建国院士为
首的团队向公众发布消息称,在武汉的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体内分离并检测到了一种新型
冠状病毒。发稿时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19日22时,武汉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
染的肺炎病例198例,其中治愈25例,死亡3例。
经历过2003年非典疫情的人对冠状病毒不会陌生。那场可怕传染病的病原体正是一种冠
状病毒。如今,与SARS病毒相近的新型冠状病毒在中国大陆卷土重来,我们应该怎样应
对?本世纪以来,高致病性冠状病毒在人类社会已出现三次暴发(SARS、MERS以及本次
不明肺炎),过往的防疫战斗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我们该怎样渡过眼前的疫情?
“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军事家孙子这样描述一支强大的军队。
疾和病组成疾病。疾,在汉语中也有快的意思。用“疾如风”“侵...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7 华南海鲜市场的新冠病毒来自其他地方,这个结论有了基于基因序列的证据。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研究人员在分析 93 个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基因组数据
后发现,基于 120 个变异位点得到 58 种单倍型(基因类型)中,来自华南海鲜市场
患者样品单倍型与 H1 有关,而作为更古老的基因类型样本 H3、H13 和 H38 则来自华
南海鲜市场之外。这印证了华南海鲜市场不是病毒发源地的推论。
这个研究印证了此前 1 月 24 日发表在《柳叶刀》的研究结论,即追踪第一批 41 个
确诊病例发现,这批最早在 12 月 1 日报告的病例中,总共有 13 个病例与海鲜市场
无接触史。也就是说,病毒在进入海鲜市场之前就已经潜入武汉居民的生活中。
这个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郁文彬联合华南农业大学和北京脑科中心的
科研人员进行,于 2 月 19 日发表在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 ChinaXiv 上。
作者认为,确定海鲜市场是不是病毒发源地对于寻找病毒的来源,以及确定中间宿主,
对疫情的控制和避免再次爆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郁文彬 解释说,这是一种基于种群遗传学的分析方法。一种基因型不...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1636 | 8 美国两项研究发现,根治艾滋病或许是可以实现的目标,研究者称,他们已经成功地将
一项新的基因疗法用于12名患者。尽管只取得了初步证据,但依然让人们看到了希望的
曙光。
今年的逆转录病毒及伺机感染会议(Conference on Retroviruses and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正在波士顿召开。出席会议的研究者称,若母婴传播的艾
滋婴儿在刚生下来就接受治疗,那么艾滋病病毒HIV或许能被控制住。这是医学界第二
次发现刚出生的艾滋患儿有可能通过积极用药而治愈的例子。
一年以前,有篇报告称,这种疗法可能已经治愈了美国密西西比州的一个婴儿。该
病例引起了一些人的怀疑,但也促使全球各地的医生研究如何复制这一成功案例。
在第二项研究中,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者称,他们已经成功地将一项新的基
因疗法用于12名患者,该疗法的目的是让患者具备HIV抵抗力。这12名患者在HIV抗体检
测中全部呈阳性。尽管该疗法的疗效短暂,但结果显示,改良基因后的细胞可以存活于
人体内,而且取得了抵抗病毒感染等其他疗效。
当前已经有不少治疗药物问世,它们能够将HIV感染转化为慢性症状,让许多...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1636 | 9 美国两项研究发现,根治艾滋病或许是可以实现的目标,研究者称,他们已经成功地将
一项新的基因疗法用于12名患者。尽管只取得了初步证据,但依然让人们看到了希望的
曙光。
今年的逆转录病毒及伺机感染会议(Conference on Retroviruses and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正在波士顿召开。出席会议的研究者称,若母婴传播的艾
滋婴儿在刚生下来就接受治疗,那么艾滋病病毒HIV或许能被控制住。这是医学界第二
次发现刚出生的艾滋患儿有可能通过积极用药而治愈的例子。
一年以前,有篇报告称,这种疗法可能已经治愈了美国密西西比州的一个婴儿。该
病例引起了一些人的怀疑,但也促使全球各地的医生研究如何复制这一成功案例。
在第二项研究中,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者称,他们已经成功地将一项新的基
因疗法用于12名患者,该疗法的目的是让患者具备HIV抵抗力。这12名患者在HIV抗体检
测中全部呈阳性。尽管该疗法的疗效短暂,但结果显示,改良基因后的细胞可以存活于
人体内,而且取得了抵抗病毒感染等其他疗效。
当前已经有不少治疗药物问世,它们能够将HIV感染转化为慢性症状,让许多...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0 最后还得老老实实回到做重组蛋白这条老路上来
成都--(BUSINESS WIRE)--三叶草生物制药,一家全球临床阶段,致力于创新及变革性
生物制药研发的生物制药公司,今天宣布在哺乳动物细胞内成功表达 “S-三聚体” 新
型冠状肺炎病毒(2019-nCoV)重组蛋白疫苗,并在成都高新区政府和成都市公共卫生
临床医疗中心的大力协助下,用新获得的 “S-三聚体” 抗原在多例病毒感染患者康复
后血清中检测到病毒特异性抗体。重要的是,三叶草是全球第一家披露一个新冠病毒疫
苗候选物可以被病毒感染患者的抗体所识别,这一结果表明 “S-三聚体” 重组抗苗保
留了新冠病毒S-蛋白抗原天然的结构,因此 “S-三聚体” 疫苗有望在人体中诱导保护
性的免疫反应。
如同HIV(艾滋病毒), RSV(呼吸道合胞病毒)及 Influenza Virus (流感病毒)的
表面抗原结构一样,这次在中国武汉发现的新型冠状肺炎病毒2019-nCoV也是RNA病毒,
其表面抗原S蛋白也具有天然三聚体结构,病毒通过其三聚体抗原(S蛋白)与宿主细胞
表面ACE2受体结合,从而进入人体细胞,导致发烧、肺部感染等疾病。
在中国科学... 阅读全帖 |
|
J*V 发帖数: 3150 | 11 发信人: wayofflying (小破熊),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历史的轮回:文明对决的时代 生化病毒走向前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14 18:25:19 2011, 美东)
历史的轮回:文明对决的时代 生化病毒走向前台
2011年6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说,欧洲大规模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疫情由一种
“高传染性、有毒的新型病毒”引发,目前已导致至少18人死亡,而且还在快速蔓延中。
毒黄瓜病毒是怎么一回事?中德科学家联合研究发现,这种病毒是一种人工合成病
毒,不是自然界固有,而是以前未被发现的。它有以前多种大肠杆菌所发现的致病性和
特殊性,它有致病的基因,有毒性;另外它又有自己的耐药性,它既然可以对外攻击,
又可以防护自己,比较难去进行诊断。一般而言,大肠杆菌都有各自不同的特征,每个
大肠杆菌可能特征都不同,有些带有某一类致病性基因,而新发现的这种大肠杆菌可能
有一些致病基因是通过基因转移,从其他大肠杆菌那里获得的,所以导致它成为一个比
较复杂的混合型大肠杆菌。
看完这则消息,不禁感叹历史总是有惊人相似之处。
生化武器似乎是一个很现代的...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12 历史的轮回:文明对决的时代 生化病毒走向前台
2011年6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说,欧洲大规模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疫情由一种
“高传染性、有毒的新型病毒”引发,目前已导致至少18人死亡,而且还在快速蔓延中。
毒黄瓜病毒是怎么一回事?中德科学家联合研究发现,这种病毒是一种人工合成病
毒,不是自然界固有,而是以前未被发现的。它有以前多种大肠杆菌所发现的致病性和
特殊性,它有致病的基因,有毒性;另外它又有自己的耐药性,它既然可以对外攻击,
又可以防护自己,比较难去进行诊断。一般而言,大肠杆菌都有各自不同的特征,每个
大肠杆菌可能特征都不同,有些带有某一类致病性基因,而新发现的这种大肠杆菌可能
有一些致病基因是通过基因转移,从其他大肠杆菌那里获得的,所以导致它成为一个比
较复杂的混合型大肠杆菌。
看完这则消息,不禁感叹历史总是有惊人相似之处。
生化武器似乎是一个很现代的概念,但其实早在1700多年前匈奴人就曾使用过它,所造
成的瘟疫致使当时汉朝的人口在短短80年间就锐减了5000多万。不仅如此,这场延续了
300多年的瘟疫还造成了社会的持续动荡,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3 能以造谣来显示自己爱国吗?
吴洪森
10月8日,《中国青年报》记者陈为民在第6版以4千多字的篇幅,宣传报道
了一本书及其作者。这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刚刚出版的《最后一道防线―
―基因流失忧思录》,书的作者叫童增,据介绍原是北大法学院研究生毕业。他
向记者声称:“非典”是美国针对中国的基因武器。这一骇人听闻的报道在《中
青在线》刊出后迅速在网上传播开来。
童增推论的根据主要是两条:一是感染非典的主要是华人,白人极少;二
是美国军方和民间医学科研机构早就开始研究基因武器和收集中国人的基因。
按照童增的逻辑,艾滋病在90年代前,主要在西方和非洲传播,西方国家
那时就有理由怀疑是中国搞的鬼了;按照童增的逻辑,疯牛症在英国、德国、法
国、荷兰和日本肆虐,中国一例也没有,他们就有理由怀疑是中国搞的鬼了。
至于基因武器,更是天方夜谭。
稍具现代生命科学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以目前的科学水平,还根本不可
能制造所谓的基因武器。为什么?因为科学家刚刚才完成白种人的基因测试程序,
连人类基因变化最基本的规律都没搞清楚,怎么去制造基因武器?
退一步说,即使将人类基因变化规律搞清楚了,也很难制造出专门针对某...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4825 | 14 https://news.sina.com.cn/c/2020-02-08/doc-iimxxste9691528.shtml
原标题:华南农大宣布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 专家称仍可存在多个
中间宿主
新型冠状病毒中间宿主究竟是什么?继北大工学院团队宣布水貂可能为中间宿主后
,2月7日,华南农业大学研究团队宣布,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华南
农业大学教授沈永义、肖立华等科研人员通过联合攻关,在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
的溯源上取得重大突破,他们的最新研究表明,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
在华南农业大学2月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刘雅红介绍,通过
分析1000多份宏基因组样品,锁定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继而通过分
子生物学检测,揭示穿山甲中β冠状病毒的阳性率为70%;进一步对病毒进行分离鉴定
,电镜下观察到典型的冠状病毒颗粒结构;最后通过对病毒的基因组分析,发现分离的
病毒株与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达99%。
但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陆家海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现在还没有一个新型冠状
病毒合适的动物模型,这个结论还需要进一...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15 中国军网称美解密文件显示搜集华人基因对付中国
来源: 就等那一天 于 2014-02-11 07:37:14 [档案]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
文已被阅读:28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随着生物科技的快速发展,基因芯片、蛋白芯片等技术日臻成熟,酶工程、细胞工程等
生物工程也日新月异。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的有机“嫁接”,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可能
会催生出新的生物武器——基因武器,一旦如此,人类战争将会再次面临洗牌式的变革。
据报载,美国2014年1月11日解密的一批文件显示,美军上世纪60年代曾在日本冲
绳基地试验生物武器,用“手动风箱式喷粉器播撒培养液”,散播稻瘟病病菌,损碍水
稻生长。当时,这种生物武器针对的是“中国和东南亚国家”。
实际上,这并非美国首次被爆出研发生物武器。早在2002年,美国五角大楼就曾公
布机密文件披露,美国曾在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初,在 本国的夏威夷、犹他州和
加勒比海国家波多黎各进行过数十次海上和陆地生物武器试验。尽管国际《禁止生物武
器公约》早已于1975年生...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6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宣布,在今后四年内投资1亿美元,力争用基因疗法治愈艾滋病和
镰状细胞病(即贫血)。为此,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将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合
作,该基金会也将为这一项目投资1亿美元。此次合作的主要目标是,让全世界人民都
能承担起治疗费用、且具备获得治疗的途径,尤其是在疾病负担最重的发展中国家。
该机构计划在接下来7至10年之内做好在美国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开展临床试验的准备。
目前全球约有3800万人感染HIV病毒,其中大多数都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约三分之二居
住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镰状细胞病也是如此。
数十年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一直在努力寻找治愈艾滋病的方法。虽然目前使用的抗
逆转录病毒疗法能够有效抑制体内病毒,但无法真正治愈艾滋病,并且必须每日服药才
能保证疗效。此外,全球有多达数百万人并不具备接受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条件。
虽然科学家们正在研发针对艾滋病毒的基因疗法,但这些疗法往往成本高昂,无法大规
模实行。例如,有些疗法需要将细胞从患者体内取出,然后重新注入体内,成本既高、
耗时又长。
出于这一原因,此次开展的新项目将着重研发“体内”疗法,如移除细胞中的CCR5受体
... 阅读全帖 |
|
s*********a 发帖数: 801 | 17 上篇贴谈到基因的变化并没有按照一定的发展方向而产生,而我们能够生存到今天,正
是因为我们的基因能够有能力不断的变化,不断还有新的基因产生,我们才发现我们通
过几十万几百万年的进化,我们的身体和周围的环境才是配合得这么好(不能说完美或
天衣无缝,因为我们有些基因还是对我们不好)。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天花病毒是一种DNA病毒,曾经横行一时,但是,当人发明了天花
预防针,因为DNA病毒的基因比较稳定,在它有变种之前,就给我们消灭掉了。小儿麻
痹症是我们盯上的第二个要消灭的病毒。但是,有些病毒,象丙型肝炎,艾滋病病毒,
这些病毒变化快,大多数在我们身体产生抗体之前,他们已经变种,我们的免疫系统和
疫苗也奈何不了。
从细菌的抗药性,我们也能看到适者生存的美丽(从我们角度是丑陋吧),那些没有抗
药性基因的细菌,一下子给抗生素消灭掉。那些有抗药性基因的细菌则生存下来。
病毒、细菌是简单的生物,我们人体呢?有何证据证明我们是适者生存的结果呢?
在我们的祖先还在野外捕猎采食,没有学会用火、耕田、养家禽的时候,他们能够得到
食物的能力有限,要生存,他们可能要好几天没有食物,特别是一些年纪大的人和怀孕
的女 |
|
t**m 发帖数: 158 | 18 如果把研发抗癌新药的过程比作10公里长跑,中山大学药理学教授颜光美认为,他带领
的团队顺利跑完了第一公里。颜光美的实验团队在全球内首次发现,在自然界存在的病
毒M1具有选择性杀伤多种肿瘤细胞的特性。
这是否意味一种新的抗癌疗法有望在未来诞生?现在的癌症患者有无希望受益于此?昨
日(15日),颜光美在中山大学北校区的办公室内,详解了这一研究结果的热点问题。
提问 M1真的很厉害?
回答 对三种癌细胞杀伤作用最明显
颜光美团队在小鼠和人体肿瘤组织上进行的实验显示,M1对肝癌、结直肠癌、膀胱癌细
胞的杀伤作用最明显,对黑色素瘤、脑癌和前列腺癌等癌细胞也起作用。
更为关键的是,实验团队找到了M1病毒靶向杀伤癌细胞的特征物——锌指抗病毒蛋白(
ZAP)。研究显示,69%肝癌组织、52%结肠癌组织、61%的膀胱癌组织表现出ZAP的低水
平。这意味着,若新药成功研发,病人可以先通过检测,确定体内癌细胞缺乏ZAP,便
可以进行病毒溶瘤治疗,提高有效的可能性。
该实验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10月2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下简称PNAS杂志)上,
国内媒体报道后引起轰动。
提问 啥时能用上?
回答 最快3年...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19 中国学者发布靶向基因编辑里程碑成果 首对编辑猴在中国出生
字号:小中大2014-02-16 15:38:40
更多
71
关键字 >> 基因靶向基因编辑靶向基因编辑猴CrisperCrisper技术灵长类动物基因治疗
基因疾病中国基础研究
1月30日,《细胞》杂志网站报道,全球首对靶向基因编辑猴子已在中国出生,完成这
一工作的科学家来自南京医科大学、云南省灵长类生物医药研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等机构。猴子属于灵长类动物,非常接近于人,猴基因编辑的成功将有助于建立猴疾病
模型,这更接近人类疾病的情况,可大大降低药物研究的风险;同时证明,未来有望定
向治疗人类基因疾病。科学家采用的是最新基因编辑技术Crispr,编辑成功的几率比其
他手段高得多,最有希望应用于临床。
在过去的一年里,Crispr/Cas9技术如暴风般横扫整个基因工程领域,研究人员已将这
一技术成功用于体外人类细胞,也成功对小鼠、大鼠和斑马鱼进行在体基因编辑。中国
科学家的实验证明这种技术在灵长类动物中也可以发挥作用。麻省理工学院合成生物学
家张峰(Feng Zhang)是Crispr技术领域的先锋人物,他表示:“这是重要... 阅读全帖 |
|
w*******s 发帖数: 285 | 20 https://www.dwnews.com/%E5%8F%B0%E6%B9%BE/60166534/%E8%82%BA%E7%82%8E%E7%96%
AB%E6%83%85%E6%89%A9%E5%A4%A7%E4%BC%A0%E5%8F%B0%E5%86%9B%E9%A2%84%E5%8C%BB%
E6%89%80%E5%90%AF%E5%8A%A8
"台军的预医所,在30年前,就已经拥有在东亚极端顶尖的第四级(P4)实验室,专门研
发、制造以及解析新式的各种病毒,"
“
肺炎疫情扩大 传台军预医所启动
台湾
撰写:陳宗逸
2020-01-31 09:29:00
随着武汉肺炎疫情扩大,台湾方面确诊病例不断升高,蔡英文已经在当地时间1月30日
召开国安高层会议,以“国家安全层级”的方式来对抗疫情扩散。据悉,会中已经纳入
台军最神秘的国防部所属预防医学研究中心(俗称:预医所),如同2003年SARS期间,
预医所负担着台湾社会对抗病毒的最后一条防线角色一般,此次预医所是否再度出马研
究病毒与药剂,令人注目。
对于武汉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所产生的严重肺炎感染事件,宛若是当年SARS疫情的翻...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6222 | 21 安徽浙江江苏的分散病人集中于安徽巢湖和江苏太湖流域附近,很可能暗示这些大湖中
的野鸟是H7N9的初始来源。但是不清楚H7N9是否在传染人的同时,对猪有没有传染。
袁国勇:H7N9病毒无人类基因 人传人风险低
凤凰卫视4月3日《凤凰早班车》节目播出“袁国勇:H7N9病毒无人类基因,人传人风险
低”,以下为文字实录:
杨娟:曾经参加破解H5N1禽流感,还有SARS病毒的港大教授袁国勇经过分析和解读H7N9
最新的基因排序之后表示,他发现这次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经过全新洗牌的病毒,在之
前从来没有出现过,而病毒基因有八节,其中H7的部分是来自浙江的野鸟,N9的部分是
来自韩国的野鸟,那么其余的六节相信是来自长江以北。
目前并没有发现人类,或者是猪的基因在这个病毒的基因当中,所以人传人的风险可以
说还是比较低的,但是也不排除将来这些基因会再度过重新洗牌,可能会出现人传染人。
但是也不是说整个事件没有好消息,病毒并没有抗药性,一般的抗流感的药物都可以有
效治疗。
至于说香港的风险,他指出,这些野鸟有机会会飞到香港来,但是第一,他们能不能适
应香港的环境,第二,现在这个季节正是候鸟从南向北飞的时... 阅读全帖 |
|
g**1 发帖数: 10330 | 22 Gattaca 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
http://sz.people.com.cn/n2/2018/1126/c202846-32331306.html
人民网深圳11月26日电(吕绍刚、陈育柱)11月26日,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在
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
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
艾滋病。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
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
这次编辑峰会于2018年11月27—29日由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医学院、英国伦
敦皇家学会和香港科学院在香港联合举办。据贺建奎介绍,基因编辑手术比起常规试管
婴儿多一个步骤,即在受精卵时期,把Cas9 蛋白和特定的引导序列,用5微米、约头发
二十分之一细的针注射到还处于单细胞的受精卵里。他的团队采用“CRISPR/Cas9”基
因编辑技术,这种技术能够精确定位并修改基因,也被称为“基因手术刀”。
这次基因手术修改的是CCR5 基因,而CCR5 基因是HIV 病毒...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6222 | 23 H7N9可能来自于野鸟,病人散布巢湖太湖周边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3 23:23:45 2013, 美东)
安徽浙江江苏的分散病人集中于安徽巢湖和江苏太湖流域附近,很可能暗示这些大湖中
的野鸟是H7N9的初始来源。但是不清楚H7N9是否在传染人的同时,对猪有没有传染。
袁国勇:H7N9病毒无人类基因 人传人风险低
凤凰卫视4月3日《凤凰早班车》节目播出“袁国勇:H7N9病毒无人类基因,人传人风险
低”,以下为文字实录:
杨娟:曾经参加破解H5N1禽流感,还有SARS病毒的港大教授袁国勇经过分析和解读H7N9
最新的基因排序之后表示,他发现这次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经过全新洗牌的病毒,在之
前从来没有出现过,而病毒基因有八节,其中H7的部分是来自浙江的野鸟,N9的部分是
来自韩国的野鸟,那么其余的六节相信是来自长江以北。
目前并没有发现人类,或者是猪的基因在这个病毒的基因当中,所以人传人的风险可以
说还是比较低的,但是也不排除将来这些基因会再度过重新洗牌,可能会出现人传染人。
但是也不是说整个事件没有好消息,病毒并没有抗药性,一般的抗流感的药物都可以有
效治... 阅读全帖 |
|
d*******3 发帖数: 8598 | 24 基因产业战:中国基因技术的尴尬
2014-01-06 1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作者:陈荣4 V+ Z- R& K4 I# o
% w, d. q- k( e( I
工业化时代的监管思维和手段,有必要作出相应调整。中国对基因这一前沿科技的政策
必须更具前瞻性
没有机场,再好的飞机也难以飞向天空。
中国基因技术正面临这样的尴尬。由于注册死结迟迟未能解开,多地医院开展已久的无
创产前基因检测服务,被国家监管部门三度叫停。- O$ j: k; D* B- B1 s
基因被认为是人类生命科学的顶峰。通向这一顶峰的路上,中国民营机构参与了国际人
类基因组计划,并承担了部分测序任务(1%),所幸没有被完全抛下。
其后,国内基因产业的先行者实现了由参与、接轨到同步及部分引领的跨越发展,并逆
向并购了美国上游公司。但这并不代表取得这场商业战争的完胜。整体观之,中国基因
产业企业在全球竞争中依然处于被动。& J, Y! N* q6 v% D$ a3 E* U
业界认为,坐拥足够大的市场需求,宝贵的主场优势,中国基因技术和产业,完全有理
由做得更好。
但前提是,中国对基因这一前沿科技的政策更具前瞻性,成为这...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1035 | 25 http://news.ifeng.com/a/20140731/41387641_0.shtml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Ebola 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
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
、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病毒以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
命名(该国旧称扎伊尔),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
毒的通用术语。
这种病毒来自“Filoviridae”族。“埃博拉”属于丝状病毒,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
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即现在的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
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
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
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
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
血、发烧等。
病毒历史
“埃博拉”是扎伊尔(即刚果民主共和国)北部的一条河流的名字。...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1035 | 26 http://news.ifeng.com/a/20140731/41387641_0.shtml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Ebola 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
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
、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病毒以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
命名(该国旧称扎伊尔),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
毒的通用术语。
这种病毒来自“Filoviridae”族。“埃博拉”属于丝状病毒,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
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即现在的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
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
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
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
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
血、发烧等。
病毒历史
“埃博拉”是扎伊尔(即刚果民主共和国)北部的一条河流的名字。...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27 你一定对电影《死神来了》记忆深刻,电影中,当死神宣判了一个人的“末日”,无论他以何种方式,逃到天涯海角,都摆脱不了宿命。现在,科学家宣布基因版“死神来了”拉开帷幕。
科学家指出每个人的基因里其实都藏着他的死亡时间,只要读出这些隐藏的秘密,就能知道这个人将死于早晨或是晚上。这些出自严谨科学家之口的“死亡预言”,让人们无法淡定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基因会算命?
研究称:
一类人将死于上午11点以前,另一类人将死于下午6点左右
这则发表于《神经学年鉴》杂志的研究是这样表述的。科学家声称发现了某种基因变体,或许能够精确预测人的死亡时间。
该发现衍生自一项关于老年人睡眠周期的研究,在调查这1200名老年人时,研究人员意外地发现了一个以腺嘌呤(A)或鸟嘌呤(G)为核基的分子。由于DNA是双链结构,人类拥有两组相对的DNA,因此存在三种核苷酸组合:腺嘌呤与腺嘌呤组合(A—A)、腺嘌呤与鸟嘌呤组合(A—G)以及鸟嘌呤与鸟嘌呤组合(G—G)。一个人有36%的可能性是A—A型,有16%的几率是G—G型,有48%的几率是A—G型。那些早上7点之前就起床的人更容易有腺嘌呤(A—A)核苷酸碱基,而喜欢赖床的懒... 阅读全帖 |
|
m********5 发帖数: 17667 | 28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爱滋病毒)的起源,可追溯回数百万年前,而非先前认为
的数万年前。
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会导致爱滋病。人类从黑猩猩身上感染类HIV病毒,让这种致
命疾病在20世纪首次为人所知,但科学家早在猴子和猩猩身上发现类似病毒存在。
基因研究显示,早在500万至1200万年前,非洲的猴子和猩猩身上就有类似病毒。
全球有3400万人感染HIV,这项研究或许有朝一日能让人更加了解HIV病毒以及爱滋病。
科学家早就知道有称之为慢病毒(Lentivirus)的类似病毒,在非洲灵长类之间盛行。
过去基因研究显示,这种HIV病毒的「表亲」起源于数万年前,然而部分专家认为此一
数字可能遭到低估。
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与贺勤森癌症研究中心 (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的科学家研究灵长类动物体内的类HIV病毒基因特征,对象包括黑猩猩、大猩猩
、红毛猩猩,以及猕猴。
非洲猴子与猩猩体内免疫系统演化所致的基因改变显示,这类病毒起源于500万至1600
万年前。
这项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体期刊」(PLoSPathogens)的研究提供... 阅读全帖 |
|
t*******a 发帖数: 4055 | 29 虫吃了会死,人吃了没事?——关于Bt抗虫作物,转基因科学家未告诉我们的15件事
2018-10-30 11:09:00 来源:红歌会网 作者:jrry86
点击:2029 评论: 12(查看)
0
d9a66bdd5f7ffb1f9049e1e550ebcc38.jpg
jrry86,2018年10月25日
今年初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团队开发的华恢1号Bt抗虫大米完成美国食药局FDA咨询
,可以供人类食用和用作动物饲料,这一新闻似乎给国内转基因利益集团打了一剂强心
针,各种挺转宣传甚嚣尘上,有必要泼点冷水。其实笔者早在微博置顶的长篇原创文章
《盘点那些转基因作物之Bt抗虫作物篇》( http://t.cn/R81FcAl )以及译作《转基因Bt毒素:对人类和环境安全或者是超级毒素?》( http://t.cn/R81FcAW )中就详细介绍并讨论了转基因Bt抗虫作物的弊端以及潜在健康和环境危害,但有读者反映文章太过专业和冗长,不利阅读和传播,故笔者借此热点事件之机,将该文作了摘要改写,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Bt抗虫作物篇》,以了解更详细信息和所引用证据的来源。
Bt毒蛋白是由苏云... 阅读全帖 |
|
d****n 发帖数: 10034 | 30 今天很多人都被一则“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诞生”的消息
震撼了。旋即掀起了一阵舆论热潮。
事情大致是这样的,深圳一位科学家使用名为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技术修改了一对
人体胚胎的基因,来达到预防HIV病毒的目的。
提到CRISPR-Cas9,正如它的主要发明者之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化学家詹妮
弗·杜德娜(Jennifer Doudna)所说的,这项技术的灵感来源于细菌。它可以驾驭细
菌的免疫系统、截断甚至破坏单个基因,然后在它们的相应位点上插入新的基因。它是
当前最强大的、实用化的基因修改工具。
这么说吧,科学家用它创造出不长角的牛已经根本不是难事。一切的限制,只在于伦理
道德和监管政策。
2017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就发布过一份题为《人类基因编辑:科学、伦理和治理》的研
究报告,是迄今该领域最全面的相关研究报告之一。非常非常令人意外,报告认为在条
件高度受限的情况下,应该允许科学家从事编辑人类活胚胎的研究。这一结论引起了巨
大的争议。
关于中国基因编辑婴儿这一事件,曾光临造就做过专题演讲的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
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吴立... 阅读全帖 |
|
d****n 发帖数: 10034 | 31 人民网消息,11月26日,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
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
能天然抵抗艾滋病。当天,贺建奎正在香港参加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
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
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
但是,这则科学成果的报道只带来了短暂兴奋,很快便引发了公众对人类基因编辑的伦
理、安全担忧。
基因编辑用于人类生殖细胞是科学界的禁区,就像克隆技术不能用于人身上一样,在各
国都有一条不可随意逾越的伦理红线。
“真的感觉这个太冒进了。”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朱桢告诉《财
经》记者,这次科研完全可以用其他灵长类动物,以其作为抗艾滋病动物模型。你能用
基因编辑人作艾滋病攻毒对象吗?!可以说从实验设计和科学目标上,追求的即是新闻
性,而不是实验总体的完整性;突破的不是科学前沿,而是伦理学的底线,造成人们对
生物技术的恐惧和抵制。
难避伦理追问
基因编辑婴儿诞生的消息传出,被科普作家、生物化学博士方舟子称为,“关键是一开
始就错了”,科学界最关心的莫... 阅读全帖 |
|
d*********o 发帖数: 6388 | 32 http://science.caixin.com/2020-03-10/101526576.html?originReferrer=weibo_caixinwang
bioRxiv论文的通讯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副研究员Alice
Catherine Hughes对财新记者表示,“人工干预没有任何证据,这种病毒显然(
clearly)是从野生动物起源和进化而来的。”
研究认为,来自蝙蝠的冠状病毒可能提供了新冠病毒的基因骨架,与蝙蝠或其他野生动
物的进一步重组事件,则使它获得了S蛋白、RBD和多碱基剪切位点
【财新网】(实习记者 黄晏浩 记者 徐路易)新冠病毒又一项“特殊性”在自然界中
找到了类似物。3月6日,一篇发表在bioRxiv预印本网站的论文称,S蛋白两个亚基S1和
S2间的蛋白酶切位点有多个氨基酸插入,并非新冠病毒独有,一种新的蝙蝠冠状病毒
RmYN02的S蛋白同样存在类似插入。研究团队认为,这一结果有力证明了类似插入可以
自然发生,新冠病毒起源于蝙蝠和其他野生动物中存在病毒之间的多重自然重组。论文
尚未经过同行评议。
该论文题目为《一种新的蝙蝠冠状病毒揭示了... 阅读全帖 |
|
g**1 发帖数: 10330 | 33 研究:新冠大规模暴发前或已在人群中“隐性传播”
2020-03-29 16:12:35 来源: 第一财经举报
6154分享到:
易信
微信
QQ空间
微博
(原标题:研究称新冠大规模暴发前或已在人群中“隐性传播”)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张永振教授与合作者悉尼大学爱德华·霍尔莫斯(Edward
Holmes)教授3月26日在《细胞》上发表文章,揭示了病毒的基因数据告诉人们的真相以
及人们对于疫情起源的认知鸿沟。
作者推测,新冠疫情在大规模暴发前,可能已经在人群中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隐性”传
播,早期由于感染者无症状、症状轻微或者零星的肺炎病例未引起注意,直到病毒获得
关键点位的突变,更好地适应人类宿主。
文章还提出,新冠病毒可能是重组病毒,其高复制率令基因突变率显得微不足道,但仍
应引起足够重视。
研究:新冠大规模暴发前或已在人群中“隐性传播”
病毒从蝙蝠到人需要进化20年
这篇论文的作者回顾了新冠病毒前期的溯源工作指出,目前与新冠病毒基因序列比对最
为接近的是在云南蝙蝠身上发现的冠状病毒,距离武汉1500多公里。“由此得出的简单
推论是,我们对蝙蝠病毒的采样对某些地理位置有强烈的偏见...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3488 | 34 藻类病毒现身人体,携带者脑子变慢
Elizabeth Pennisi 发表于 2014-10-30 21:42
(ybladeX/译)人类会感染埃博拉病毒并不会让人感到非常意外,毕竟这种病毒的来源
是我们近亲——猴子。同样,我们可能会感染来自猪的流感病毒也是比较正常的。毕竟
这些哺乳动物都有着相似的生理学特征。但是,近来研究者却发现,即使是感染低等藻
类的病毒也可能把哺乳动物当作自己的老巢。这种病毒虽然不会让人或小鼠生病,但却
可能拖慢宿主的某些脑部活动。
这种病毒的名为ATCV-1,它们早在若干年前就曾在人类大脑组织样本中被发现,但那时
研究者还无法确定这种病毒究竟是在人们死前还是死后进入他们的脑组织的。后来,当
研究者们调查精神病患者喉部的微生物和病毒时,它们又现身了。来自马里兰州巴尔的
摩,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的儿科传染病专家罗伯特·约尔肯(Robert Yolken)及其同事,试图判断这位不速
之客是否和患者的精神疾病有关。一开始,他们并没有听说过这种叫ATCV-1的病毒,但
是... 阅读全帖 |
|
|
n**e 发帖数: 2026 | 3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etective 讨论区 】
发信人: nile (nile), 信区: Detective
标 题: 盘点一下基因宝宝触犯的那些无名天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2 21:30:39 2018, 美东)
贺建奎在香港人类基因编辑大会上为基因宝宝的历史性成就进行了辩护。大会随后发表
了一份措辞严肃,但对基因编辑人类胚胎的事件表达了开放性的立场。声明的主旨内容
拷贝如下:
The criteria under which heritable genome-editing clinical trials could be
deemed permissible have been the subject of much debate and discussion by
many research groups. Numerous studies have provided guidance for the
conduct of heritable genome-editing clinical trials. One such study, ... 阅读全帖 |
|
d****n 发帖数: 10034 | 37 中国“科学家”贺建奎的惊人举动,让全世界惊愕不已。
11月26日,“科学狂人”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已在中国健
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基因经过修改,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的诞生,不啻是一枚深水炸弹,让全世界为之错
愕: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又要进入一个“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时代? 好在,理
性的声音始终存在。消息一出,立即遭到中外科学家的一致谴责,122名中国科学家联
名反对贺建奎的疯狂行为。
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难题
人类基因的编辑,已经不是新鲜事。近年来,以CRISPR/Cas9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发
展迅速,《科学》杂志曾在2015年评价上述技术是最重要的“突破性发现”,也是20世
纪7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基因工程技术。
虽然贺建奎的基因编辑婴儿是世界首例,但这个技术却并非创新,在科学上也没什么神
秘性,在业界也已经很成熟了。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贺建奎能引发轩然大波,在于触犯了科学的底线和人类
的底线,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确认的基因编辑技术,公然应用于人体实验。
使用基因编辑胚胎建立妊娠发育,在欧美都是禁止的;中... 阅读全帖 |
|
n**e 发帖数: 2026 |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edicalpractice 讨论区 】
发信人: nile (nile), 信区: Medicalpractice
标 题: 基因宝宝,听听真正的专家怎么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3 00:46:34 2018, 美东)
“我认为我有义务去平衡一下”,著名生物学家为基因编辑婴儿辩解
11月28日,丘奇教授就基因编辑婴儿接受了《科学》杂志的专访。专访指出,在采访的
一周前,丘奇知道了贺建奎的临床试验。
翻译 | 孙睿晨
责编 | 叶水送
在学界对“基因编辑婴儿”清一色的质疑声中,著名科学家乔治·丘奇(George
Church)对该事件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丘奇教授是美国哈佛大学遗传学教授和哈佛医学
院基因组研究中心主任,在基因编辑技术CRISPR发展的早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这个
技术,因最近贺建奎团队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11月28日,丘奇教授接受了《科学》杂志对于此事件的专访。他告诉《科学》杂志的记
者,他在采访的一周前知道了贺建奎做的临床试验。
《科学》:你对于贺建奎目前受到的批评怎么看?
丘奇:虽然我对此人...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9 “病毒在进化,目前已‘不发热,不咳嗽’……”无明显症状的老人却传染给家中6人
,网上流传病毒变异的说法让人担忧,病毒学专家给出了三个观点:
病毒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
有媒体报道,青山区夏女士一家7口都成了感染者,夏女士分析,最早的感染者应该是
去年12月底在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公公,但老人除了干咳几声,并没有明显症状。
金银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省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吴文娟介绍,目前还没有正规渠
道公布科学证据,证明病毒发生了变异。
同样被病毒感染,有人重,有人轻,反应症状大不一样,这是很可能发生的。她解释,
首先,病毒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表现。临床上观察到,有被感染的医生,核酸检
测呈阳性,说明有感染,但持续观察一周,却没有任何症状,发烧、咳嗽、乏力、头痛
、腹泻、肌肉酸痛等这些症状都没有,当然现在最长观察期只有一周,下结论要等到14
天的潜伏期过去。
不同人的免疫系统对病毒应答反应也不一样
有的人一接触这种病毒,产生大量的炎症细胞因子,患者很快发展到脓毒血症,3—5天
时间,肺部全白了。
那么,判断病毒变异的标准是什么呢?
主要从事冠状病毒研究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李岩...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0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已经两个多月,研究人员又有了新的发现。
据财新报道,卫生部门与疾控系统普遍认可第一例病例发生于2019年12月8日,而根据
《柳叶刀》的一篇论文,则认为第一例病例是发生于2019年12月1日。2月22日,南方医
科大学学者通过对39条新冠病毒(SARS-CoV-2)序列进行研究,发现病毒可能出现在
2019年11月左右。
而对于病毒源头,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在接受《科学》采访时称,"说实话,
我们仍然不知道病毒来自哪里。"目前为止,新冠病毒的来源地仍是个谜。
新冠病毒发生两个多月,截至2月24日18时,仅中国便有77000多例确诊患者。公众担心
病毒是否在快速变异,会不会杀伤力更强。近期的多项研究,可扫除此种担忧。
当研究人员对38个病毒毒株进行基因序列比较后,发现从疫情发生至今,病毒已经发生
了117处变异,好在变化不大,尚未出现特别"激进"的变异之处。
事实上,病毒的变异一直都在发生。新冠病毒是RNA病毒。"RNA病毒跟人的基因不一样
,在复制过程中没有校准机制。"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一名研究人员说道。不过,从
进化角度来说,病毒的进化要对自身有利,把自己变得... 阅读全帖 |
|
f*********d 发帖数: 3358 | 41 医学界确认了SARS致病的冠状病毒,但病毒是如何生存与大量繁殖的,却一直没有弄清
。而这一问题对预防SARS疾病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实验室对SARS病毒进行了大量
研究,但对SARS病毒的发生特点和致病机制仍然知之甚少。
专家认为,SARS病毒虽然已得到控制,但自然界野生动物群体中还存在SARS样冠状
病毒,SARS病毒再次爆发的危险依然存在。
据介绍,SARS病毒是现在发现的最大的RNA(核糖核酸)病毒,也就是生命基因靠RNA
传递。武汉大学生科院研究组选择冠状病毒特有的多个RNA加工酶作为主要研究目标,
通过酵母菌系统的功能筛选和体外生物化学分析,发现SARS病毒基因组1b区编码的一种
“非结构蛋白nsp14”同时具有两种RNA加工酶活性,并使用SARS病毒复制子系统证明这
些酶活性是SARS病毒基因组复制必需的。
参与攻关的科研人员陈宇解释,“非结构蛋白nsp14”为病毒遗传信息“乔装打扮
”,让免疫系统识别不出,不知不觉中将大量病毒送入了要袭击的地方,并为病毒传递
起到保护作用。此外,它还是将其基因变成病毒生病蛋白的核心,没有这组编码,再多
基因也变不成病毒。郭德银教授则表...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2 这种治疗艾滋病的基因疗法不是一般的对体细胞进行修改,而是对胚胎细胞进行基因
编辑修改。它与体细胞基因疗法的最大区别在于,如果失败,将影响到下一代,甚至子
子孙孙。因为,它们会随胚胎基因遗传下去,无穷匮也。
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在第二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11月26日)宣
布:一对基因编辑婴儿于2018年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是一对双胞胎姐妹——露露和
娜娜,她们在胚胎形成时经过基因剪刀CRISPR/Cas9对其生殖细胞核中一个基因(CCR5
)进行了编辑修改,使得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
基因编辑婴儿。
现在,全球已经有122位科学家公开发表声明,集体谴责这一试验,称这是打开了
“潘多拉魔盒”。而且,还有科学家认为,基因编辑婴儿危及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损害
中国的国际科学声誉,并可能使全球基因疗法的发展倒退多年。
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也发表声明,已启动对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伦理问题的调查
。南方科技大学同时发表声明称,贺建奎副教授将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人体胚胎研究,生
物系学术委员会认为其严重违背了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
国际国内一致地批评和指责...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3
周鹏提到,“当然它们还都属于冠状病毒,而且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在同一只菊头
蝠中同时携带了SARS样冠状病毒和这次猪病的病毒。而冠状病毒重组很厉害,就像搭积
木一样,我的模块放在你那里,你的模块放在我这里,说不定将来重组成什么。”
...
正如周鹏提到的冠状病毒“善于重组”,这就暗示SARS样冠状病毒和这次猪病的病毒或
有发生重组的几率。“就冠状病毒的重组历史来说,完全有这种可能。并且如果是在同
一只蝙蝠中或是在同一个山洞里的蝙蝠同时携带两种病毒,也会增加重组的可能性。”
周鹏表示。
...
蝙蝠:新兴病毒的天然“蓄水池”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诸如SARS等大规模致死疫情都和蝙蝠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
蝙蝠也已经被公认为新兴病毒最重要的天然“蓄水池”。
周鹏对澎湃新闻表示,“对于普通人而言,注意到蝙蝠是因为其携带的都是烈性病毒,
例如21世纪爆发的这些SARS、埃博拉、中东呼吸综合征,这些都跟它联系到一块儿了。
但就专业解读来说,去年Peter Daszak他们做了一个很仔细的研究,比较了各个异源动
物携带的病毒量的多少,最后通过统计学分析出来,蝙蝠确实是携带病毒最多的物种。”
...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4 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注:南科大称其已经离职)在一对双胞身上动了基因刀,
编辑了胎儿身上CCR5基因,以用来免疫艾滋病。
抛开伦理与规范暂且不谈,单就这项技术而言,已经有科学研究给出结论,编辑CCR5并
不能预防中国的艾滋病病毒。
美国波士顿BIDMC医学中心博士后王宇歌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系
副主任、艾滋病诊疗中心主任李太生在2014年发布的AIDS文章证明,中国艾滋病病毒主
要流行的是AE亚型,占比为46%,同时发现该毒株X4嗜性,该毒株毒株成了中国流行毒
株。
“这个毒株成了中国流行株的始祖病毒(founder virus),这个病毒是R4嗜酸性,如
果要编辑基因应该编辑CXCR4.但敲除CXCR4会影响胚胎发育,所以不能敲除CXCR4。所以
敲除CCR5不能预防艾滋病,除了基因编辑本身的风险,还可能影响免疫发育,目前其风
险不得而知。” 王宇歌对第一财经表示。
另外一位生物学家表示:根据CCR5基因相关的动物实验研究,这种编辑完全有可能导致
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和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无论何种理由,擅自将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人类的胚胎,并且让其出生是不负责任的;
... 阅读全帖 |
|
S******6 发帖数: 3138 | 45 抛开基因编辑伦理不讲,贺建奎所做手术,涉嫌医疗欺诈罪,即在已有更加安全的手段
的情况下,对病患推荐风险更大的医疗手段。这两个女孩完全可以用简单成熟安全的医
疗手段,据说几千人民币费用,顺利地基因无缺陷,而且不带艾滋病毒出生。现在的做
法,已经确定增加了她们削弱抵抗其它一些病毒,包括西尼罗病毒和感冒病毒的能力,
而且不保证完全抵抗艾滋病毒,这还不算你引文大力辩护的脱靶的脱靶效应。
以上事情如果发生在美国,患者家属已经可以对医生提出诉讼,要求高额赔偿。
最后说说某些贺建奎领域的科学家也辩护的脱靶效应,你引文中某人说人类基因有些是
垃圾基因,又说动物实验证明了脱靶,或者说打错了基因,动物也没有大问题。我觉得
贺建奎和他的一位导师似乎对基因编辑以及失误,也可能是类似的观点。我有生物化学
和医学诊断的背景,也做过转基因,我必须说,这样的自信本身就很有问题,你说某个
生物体是否健康,是否有病变,你的测试手段参数是什么,别的不说,一个今天还活蹦
乱跳的人,下个月就可能患病甚至死亡,就算你今天对这个人进行了所有常规的体检,
对很多复杂未知的疾病,比如大多数癌症,你无法完全诊断。同理,说基因编辑后脱靶
...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4825 | 46 https://news.sina.com.cn/c/2020-01-22/doc-iihnzahk5844344.shtml
原标题:独家!卫健委印发新型肺炎国家版诊疗方案修订版:抗病毒可试用这两种药物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编辑 陈星
1月22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独家获悉:国家卫健委办公厅近日向各地卫健委
下发《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二版)和全国各省(区、市
)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确认程序的通知》(以下分别简称《诊疗方案》和
《确认程序》)。
某地疾控部门的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期单位召开相关会议
时,已经在会上说过了上述文件的内容。
记者注意到,《诊疗方案》对此次疫情相关病例的发现与报告、治疗等作出了明确
的规定。举例来说,如何判定疑似病例,方案提出了需符合两方面的条件;再如,在肺
炎病例的确认程序上,方案明确各省级疾控中心可从3家公司选择相关的核酸检测试剂
盒……
《诊疗方案》提出,抗病毒治疗方面,目前尚无有效抗病毒药物。可试用α-干扰
素雾化吸入(成人每次500万单位,加入灭菌注射用水2毫升...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38600 | 47 华大基因与鬼子非法搜集基因测序对象占中国总人口的万分之一
还发现了中国人基因组中独特的病毒DNA分布!有了这些信息,不难搞出对中国人的
基因武器!
“报道内容是:中国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4日说,他们完成了迄今最大规
模的中国人基因组测序和分析,有助于揭示基因与生育的联系以及了解中国人口基因结
构。
这项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细胞》杂志上的研究显示,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用“无创产前
基因检测”技术收集了超过14万名中国孕妇的部分基因组样本。“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是对孕妇少量游离DNA进行测序以检测染色体异常的一种技术。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的测序对象约占中国总人口的万分之一,除汉族外还覆盖了3
6个少数民族。研究确认了与身高和身体质量指数(BMI)等表型有关的新的遗传位
点,还发现了中国人基因组中独特的病毒DNA分布。测序结果还显示,中国人拥有一
些印度人、东南亚人和沿古丝绸之路上的欧洲人中常见的遗传变异。
研究发现,一个叫NRG1的基因变异情况与孕妇生双胞胎的概率有关。此外,有一个
基因的变异与孕妇血液中疱疹病毒6型浓度高有关,后者是导致婴儿出现“蔷薇疹”的
常见原因。
论文共同... 阅读全帖 |
|
a***s 发帖数: 21 | 48 如下是产品介绍,请版上高人看看是否可靠。谢谢!
http://www.chinagene.com/healthmore.asp?cpfl=1010&id=183
依托“家蚕生物反应器”技术研发的“美基美态”是利用人类基因在体外截取,与
家蚕杆状病毒进行重组,使人类基因保留自己的生理功能和活性,然后在中试实验室复
制成母液,接种于“家蚕生物反应器”中转录培养,运用先进的生物技术进行包裹制成
的口服生物制剂,可补充人体免疫系统所需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全
面恢复人体免疫力!
通过“家蚕生物反应器”技术生产的高科技生物制剂“美基美态”掌握了当今生
物科技的核心技术,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美基美态”胶囊富含“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抗菌肽和溶菌酶等
活力DNA成分及天然活性蛋白,因含有人类基因片段,可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能迅速
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修复人体受损细胞,延缓机体衰老。
【规格】200mg/粒x45粒/瓶x2瓶/盒
【食用量及食用方法】每日3次,每次1粒
【美基美态】独有的四大作用
(一)免疫系统发动机,壮...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49 新华网深圳6月3日电(记者王攀)以基因前沿研究著称的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3日向
新华社记者介绍说,根据该院与德国汉堡大学医学院、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中国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联合展开的研究显示,当前德国暴发的肠出血性大
肠杆菌重大疫情是由一种新型具有超级毒性的大肠杆菌引起的,该新型菌株携带多种耐
抗生素的特异基因,致使其难以治疗。
华大基因研究院表示,德国大肠杆菌疫情暴发之后,该研究院成立专门研究小组对
该细菌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便尽快寻找到致病机理。在获得病毒样本后三天
的时间内,华大基因完成了对该新型大肠杆菌的基因组测序。经过初步信息分析,发现
该菌株是一种新的兼具侵袭、产毒、肠出血等特征的大肠杆菌。
华大基因利用第三代测序仪进行了该大肠杆菌的全基因组测序。通过对序列的分析
发现,该菌株属于血清型O104,但O104型大肠杆菌以前未见引起人类感染大规
模暴发的报道。通过进一步比对分析发现,该菌株与2002年从中非艾滋病患者腹泻
标本中分离的肠侵袭性大肠杆菌55989菌株的同源性超过93%。根据对基因序列
的分析结果显示,导致疫情暴发的菌株通过基...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50 3月3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刊发题为《关于新
冠病毒的起源和持续进化》的论文。文章显示,研究人员共在103株测序毒株的149个位
点发现了突变。
“这意味着,新冠病毒发生了基因序列突变。”香港大学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
室深圳分室副主任朱华晨向新京报记者分析称,目前,变异并不算大,但也不能轻视,
要警惕这些突变可能产生的病毒表型和行为的变化。比如,对人体的致病性、影响的器
官部位、排毒的时间、途径,还有传播能力的改变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科学》等科研杂志网
站,陆续上线多篇相关论文,对病毒来源、疫情发展、临床特征等方面进行解析。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至少两篇论文提出,2019年12月,新冠病毒已在武汉发生人际传
播。武汉华南海鲜市场被视为早期病例的主要感染来源地,但2019年12月1日发病的一
名患者并无该市场暴露史,这为病毒来源打上了问号。
美国乔治敦大学传染病学专家丹尼尔·卢西(Daniel Lucey)分析,在2019年12月下旬
华南海鲜市场出现大量确诊病例之前,病毒可能已经悄悄地在武汉人与人之间传...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