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真性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b********d
发帖数: 69
1
来自主题: TVChinese版 - 不要再上癌症的當
日本的癌症專家
近藤眨br />
現年65歲,日本慶應大學醫院放射科醫生,
行醫超過40年,
敢於發表許多與大眾切身相關卻無人敢說的醫療意見,
被日本民眾親切地稱為“醫界良心”。
出生於醫生世家,畢業於慶應大學醫學部,
後前往美國留學,並取得博士學位。
回國後擔任慶應大學醫學部放射線科講師,
專攻癌症的放射線治療,
也是聞名全國的乳房保留療法的先驅。
其功績受到了全社會的高度評價,
於2012年榮獲“ 第60屆菊池寬獎 ”
(得獎者皆為對日本文化有莫大貢獻的各界人士)。
著有
《癌症別急著開刀》
《患者啊,不要與癌症鬥爭》
《癌症的放任自流療法》
等多部敲響醫療警鐘的暢銷著作。
真正讓近藤毡幻襟w所知的是
1988年他發表在日本雜誌《文藝春秋》
的一篇文章《乳腺癌不切除而治愈》。
因為這個與民眾的認知相悖,
很是引人注目,因此影響很大。
但是,因為他的文章與正規醫療常規原則相違背,
慶應大學從1988年起,決定近藤醫生永遠失去升職資格。
對於癌症的治療,近藤蔗t生在新書內有不同的看法,
1.可怕的不是癌症,而是“癌症的治療”。
為什麼一些原本很精神的人,
得了癌症之後卻撐不了多久呢?
... 阅读全帖
d*b
发帖数: 4184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ay_Pathology_and_Therapy 俱乐部 】
发信人: dcb (红小将大赤包), 信区: Gay_Pathology_and_Therapy
标 题: 同性恋患者真实存在的那些性心理障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2 14:43:13 2014, 美东)
同性恋患者真实存在的那些性心理障碍
2014-07-30 16:53:48来源: 南方网作者:我有话说(0人参与)
字号减小 字号增大
性心理正常的人,生物学性别和社会学性别是同一的,性欲成熟后,选择异性伴侣,在
适宜的性刺激下,通过阴茎阴道性交,满足性欲;性欲的强弱也是适度的。真性同性恋
者自认为同性恋行为难以纠正,对异性有异常的忧虑,对异性恋关系有不可抗拒的恐惧。
原标题:同性恋患者真实存在的那些性心理障碍
性心理正常的人,生物学性别和社会学性别是同一的,性欲成熟后,选择异性伴侣
,在适宜的性刺激下,通过阴茎阴道性交,满足性欲;性欲的强弱也是适度的。性心理
障碍者则不然,他们或有识别自己性身份的异常,或性欲的唤起、性对象及满足性欲的
方式有别于常人,构成形形色色的性... 阅读全帖
a**********m
发帖数: 4280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authenticsam (南刀北猫东奇西虎中三木),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湖北25岁美女教师十余年无例假 经检查实为男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6 18:13:04 2012, 美东)
http://news.sohu.com/20121107/n356849628.shtml
原标题 [25岁美女老师原是“纯爷们”]
来源:西部网
本报讯(记者黎清 通讯员杜巍巍 杨岑)有着萝莉的面孔、魔鬼的身材,十余年不
来例假,一直被诊断为“原发性闭经”,如果不是要结婚考虑要小孩,25岁的小张怎么
也想不到,自己居然是染色体为46XY的“纯爷们”。
小张是荆门一学校老师,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外形条件,身边追求者众多。惟一让她
烦心的是,自己25岁了,却从没例假。在当地医院检查,一直认为是“原发性闭经”。
直到最近,家里催促她结婚,考虑到婚后要小孩的事情,她决定到武汉来查。
今年10月,小张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B超检查结果让她大吃一惊,她居然没有子
宫,卵巢也呈多囊性改变,且腹部有两个球状阴影,考... 阅读全帖
B*****e
发帖数: 657
4
来自主题: Joke版 - 格物致知:穆学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illNye (),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格物致知:穆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12 00:59:34 2016, 美东)
格物致知:穆学
来源:https://www.letscorp.net/archives/107276
1.穆斯林測不准原理(買買提測不准原理)
①.当你能确定一个穆斯林的位置的时候,你就不可能知道他是不是极端的。当你能确
定一个穆斯林是极端的时候,你就找不到他了;
②.一名穆斯林在开枪或者自爆前,我们无法确定这名穆斯林是极端的还是温和的;
③當穆斯林體重增加時,我們不知道他是變胖了,還是綁炸彈了。
④.一名穆斯林在把羊带去清真寺或者家里之前,我们无法确定这名穆斯林是要艹羊还
是要吃羊肉;
⑤.你买切糕之前谁也不知道这块切糕几块钱。你不买切糕之后谁也不知道买买提要砍
你多少刀;
⑥.你永遠不知道他們白帽子裡面是不是一個炸彈或者一個單細胞。
2.薛定諤的女權主義者
当你看到一个自称的女权主义者,你并不能判断他是爱好女权还是虔诚穆斯林,除非她
开始赤裸上身或披上面...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5
索达吉堪布
问(11):在早期婆罗门教经典《奥义书》中,建立了一个恒常不变的“我”,以此作
为恒常的本源和解脱的依据,并提出“梵我一如”的思想。而佛教则提倡“无我”,并
以“无我”作为佛教的重要特色。可是在一些大乘经典中,又提出“如来藏”和“佛性
”的思想,并以此为“我”,于是学术界便认为“如来藏”和“佛性”的思想是受到《
奥义书》的影响。而藏传佛教的“即身成佛”之说,也是建立在“如来藏”和“佛性”
的思想基础上。我想知道的是,关于这个问题,堪布是怎样看待学界的意见?
答:无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不同根基的所化众生前,示现了三转法轮的弘法历程:第一
转法轮的受众主要是小乘根基的众生,佛陀为他们重点宣说了四谛法门;第二转及第三
转法轮的对象主要是大乘种姓的利根者。佛陀在二转法轮的过程中,重点宣说了般若空
性。龙树菩萨依据佛的密意作了《中观六论》,显发阐扬了佛陀万法为空的理念;月称
菩萨等后继者又以《入中论》等论典对之作了进一步的发挥。至于如来藏的观点则是佛
陀在第三次转法轮时所着重宣讲的内容,释迦牟尼佛面对最利根的众生,向其广讲了有
关清净显现方面的法门,而龙树菩萨的《赞法界论》以及弥勒菩萨...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6
索达吉堪布
问(11):在早期婆罗门教经典《奥义书》中,建立了一个恒常不变的“我”,以此作
为恒常的本源和解脱的依据,并提出“梵我一如”的思想。而佛教则提倡“无我”,并
以“无我”作为佛教的重要特色。可是在一些大乘经典中,又提出“如来藏”和“佛性
”的思想,并以此为“我”,于是学术界便认为“如来藏”和“佛性”的思想是受到《
奥义书》的影响。而藏传佛教的“即身成佛”之说,也是建立在“如来藏”和“佛性”
的思想基础上。我想知道的是,关于这个问题,堪布是怎样看待学界的意见?
答:无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不同根基的所化众生前,示现了三转法轮的弘法历程:第一
转法轮的受众主要是小乘根基的众生,佛陀为他们重点宣说了四谛法门;第二转及第三
转法轮的对象主要是大乘种姓的利根者。佛陀在二转法轮的过程中,重点宣说了般若空
性。龙树菩萨依据佛的密意作了《中观六论》,显发阐扬了佛陀万法为空的理念;月称
菩萨等后继者又以《入中论》等论典对之作了进一步的发挥。至于如来藏的观点则是佛
陀在第三次转法轮时所着重宣讲的内容,释迦牟尼佛面对最利根的众生,向其广讲了有
关清净显现方面的法门,而龙树菩萨的《赞法界论》以及弥勒菩萨... 阅读全帖
h****a
发帖数: 3114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ravisBickle (Travis),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隔玻璃看“金缕玉衣”: 价值24亿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25 16:35:40 2013, 美东)
一起巨额贷款诈骗案透露出惊天秘密: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等5名顶级鉴定专家
,为骗子自制的“金缕玉衣”开出24个亿的天价评估。
建行两位行长由此轻信了骗子的经济实力,发现被骗贷6个多亿后不但未报案,还
继续为其违规提供资金4个多亿,导致银行最终损失5.4亿多元。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记者翻阅350多本卷宗,联系到当时的鉴定专家深入采访。他
们承认,评估时大家连“金缕玉衣”的玻璃罩子都没打开,只围着走了一趟,“过程不
太合规矩”。
案情
富豪自制“金缕玉衣”顶级专家评估出24亿天价
在“中国400富人榜”中,华尔森集团总裁谢根荣一度名列第163名,资产6.2亿元
。但没人知道,这些钱是从银行骗来的。
2000年9月,谢根荣伪造555份房贷合同,以假按揭的方式从建设银行骗贷6亿多元
。但谢...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8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纵笔肆狂言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Milito (曾哥最天使~纵笔肆狂言),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纵笔肆狂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Feb 17 17:02:04 2015, 美东)
纵笔肆狂言
7/7/2013, 于橡树岭
1
近日闲暇,不觉又信步至郊外河边。清溪澹澹,远岫霭霭,一郡风雨,此地独徘徊。时
见一丛丛野草花,细雨中独自傍水而生,也无人惜,从教坠去,开也自在,谢也寂寂。
倒是百虑渐空——不,我并没有想起王维,没有想起“空山新雨后”,没有想起“胜事
空自知”,也没有想起“山中发红萼”。这些极致纯美的,那么明朗纯粹;与我现下之
倦倦郁结,乃至冷淡萧疏相去略远。
回家后,煮杯热茶,默默听雨打幽窗,晚凉天气,不期而然,就念起: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
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就好象,这些句子,原本就住在我心里。虽然我没有什么“山中客”好念的。然而,总
有那么点点若有所失,颇为惆怅,却不凄凉;似有心动,却无执著;若欲开解,终又郁
郁;——就是这么似淡非浓,似... 阅读全帖
t**********k
发帖数: 511
9
来自主题: Prose版 - 读《西方哲学史》(1)
读《西方哲学史》(1)
这是我一直想写的读书笔记,但不敢,因为我认为自己并没有完全读懂,但那好像就永
远没法写了。我可不想说临死之前枕边放这这本书,也许会有一部书,但肯定不是它,
会是一本轻松的书,我没有那么爱学习。
多半会是一本爱情小说,要不然就是《小王子》,充满想象,又略带忧伤,最对我的胃
口。
但是,它给我带来的问题我的确有时候总在想。注意,是问题,不是答案,我想真正一
本好书就应该是这样,不是夸夸其谈它什么都知道,而是能使人思考。
所以想了一想,决定用老办法,讲一点我感受最深的。
首先,这绝对不是一部容易读的书。
尽管许多权威的评价都说:罗素在哲学哲学通俗化上做了很大的贡献,说这本书浅显易
懂,这是鬼扯,千万不能信。当然,也许牛人有权利这样说,但是,我不认为有这样的
牛人,倒是不懂装懂的不少。
这好像是说《教父》是冯小刚拍的,他绝对弄不出来,怎么都弄不出来;反过来,也绝
对不能指望被人认为是上个世纪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的罗素,写出的东西会很好懂。
这样说有非常坏的结果,那就是会认为自己的智力不够,有点笨,老实说,我就有这种
感觉。...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10
全诗如下:
无上诸天深敬叹,大地重念普安和。
人元真性蒙依止,三才慈父阿罗诃。
一切善众致诚礼,一切慧性称赞歌。
一切含真尽归仰,蒙圣慈光救离魔。
难寻无极正真常,慈父明子净风王。
于诸帝中为师帝,于诸世尊为法皇。
常居妙明无畔界,光威尽察有界疆。
自始无人尝得见,复以色见不可相。
惟独纯凝清静德,惟独神威无等力。
惟独不转俨然存,众善根本复无极。
我今一切念慈恩,叹彼妙乐照此国。
弥施诃普尊大圣,广度苦界救无亿。
常活命王慈喜羔,大普耽苦不辞劳。
愿救群生积重罪,善获真性得无由。
圣子端在父右座,其座复超无量高。
大师顾彼乞众请,降筏使免火江漂。
大师是我等慈父,大师是我等圣主。
大师是我等法王,大师能为普救度。
大师慧力助诸赢,诸目瞻仰不暂移。
复与枯焦降甘露,所有蒙润善根滋。
大圣普守弥施诃,我叹慈父海藏慈。
大圣谦及净风性,清凝法耳不思议。
看起来像是佛教的吟诵诗,但是确实是完完全全的基督教诗歌,唐朝时基督教传入中国
的文化遗产。1908年由法国汉学家伯希和在敦煌发现的景教遗本,后来被运送到法国。
“大秦”是中国古代对于罗马帝国的称呼,也泛指近东地区。景教,是基督教的
Nest...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11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如何带领佛教徒归主
佛教网摘站:辨破《楞严百伪》——释愍生法师辨(1)
作者简介--释愍生
愍生法师,一九二六年出生。二十岁出家;早年亲近上海下仁老法师。一生专研三
藏,致力弘扬佛法,兴办佛教教育,培植人材。历任宝觉佛学院院长、住持,香港佛教
联合会义务司库。教学之余,常于海内外弘法,讲经说法四十年,辩才无碍,为教界所
称誉。对《楞严经》造诣尤深,曾讲述《楞严经》先后达十三次之多。今以法师精研《
楞严》之心得,驳斥吕澄作“楞严百伪”之谬说,堪称护法卫教之雄辩。

佛本无法可说,以有四悉檀因缘故,随机应说。若以无法可说而言,佛于四十九年
未说一字,以名言无实故。如以有法可说而言,离经一字使同魔说,以藉假修真故。无
论有说无说,主旨欲令众生,入佛知见也。由此可知,一切皆是佛法,又复皆非佛法,
以法无自性,故法不定法。《金刚经》云:“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又云:“法尚
应舍,何况非法?”若明此理,何需于鸡蛋里挑刺?
诸大乘经,皆以一实相理,即证其说。诸小乘经,以三法印,印定无误。试问《楞
严》何处乖违大小乘印?吕澄全以是非之心、庸俗之念、妄想分别,刻意制造过失,引
人随落深渊,诚乃罪过无边!况经四依说:“依...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2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zt唐代的基督教
发信人: SwalOlow (飞燕),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转一篇趣文:唐代的基督教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27 20:42:44 2015, 美东)
唐朝兼容并包,所以有佛/道/基督/伊斯兰/犹太/明/袄教百家争鸣的盛景。唐朝
版三位一体:“敬礼妙身皇父阿罗诃(=上帝),应身皇子弥斯诃(=耶稣),证身卢
诃宁俱沙(=圣灵),以上三身同归一体”。
基督教在中国
------- 唐代的基督教
◆ 黄智奇牧师
基督教传到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时代。目前已经出土,尚存于世可供研究关于
唐朝时代基督教传播的文献最少有七样(注1)。其中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注2),
到目前为止,是记录最“丰富”内容的研究材料。所谓丰富,也只不过合共1695字的记
录。加上最近一百年来,在敦煌石窟、吐鲁番、泉州等地考古发现了其它零散的文献材
料。今日的人对景教(注3),就是当时的基督教,也凭着这有限的材料增长了见识。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见附图)
流行中国碑大概是在唐朝末年政府排斥景教的时候,被埋在泥土中的。直到明朝天
启三年(一六二五年),才在西安出土。
...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13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唐代基督教中的佛教影响––景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景教三威蒙度贊》(也稱《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贊》)是1908年法國漢學家伯希和在敦
煌鳴沙山石室發現,以低價購入並帶到巴黎的景教寫本。《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贊》是景
教徒敬拜時頌念的《榮福經》、《讚美經》;此寫本是唐代僧人景淨在760年翻譯635年
阿羅本傳入中國的景教經文。「三威」指聖父阿羅訶、聖子彌施訶和聖靈淨風王三位一
體。
《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贊》原本現藏巴黎國家圖書館,伯希和目錄3847。此寫卷有英譯本。
該詞亦被中國基督教協會收入《讚美詩新編》,為第385首。
歌詞
1 無上諸天深敬歎,大地重念普安和,人元真性蒙依止,三才慈父阿羅訶。
2 一切善眾至誠禮;一切慧性稱讚歌;一切含真盡歸仰;蒙聖慈光救離魔。
3 難尋無及正真常,慈父明子淨風王,於諸帝中為帝師,於諸世尊為法皇。
4 常居妙明無畔界,光威盡察有界疆,自始無人嘗得見,復以色見不可相。
5 惟獨絕凝清淨德,惟獨神威無等力,惟獨不轉儼然存,眾善根本復無極。
6 我今一切念慈恩,歎彼妙樂照此國;彌施訶普尊大聖子,廣度苦界救無億。
7 常活命王慈喜羔,大普耽苦不辭勞,願赦群生積重罪,善護真性得無繇。
8 聖... 阅读全帖
D******u
发帖数: 70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心灯录 | 解门一开悟门塞 ZZ
古德云:“不须求真,只要息见。”客曰:“息见则真能全么?”曰:“人一生只要多
见多闻,便以为有学问有进益,殊不知大错了也。知解门开,则悟门闭塞。总是要有见
地,要有见识,将本心埋没,不能出头,必致堕落。而今只要百不知,百不会,一无所
能,如痴如呆,能作十日工夫,自一切所见所闻。你试看那一点灵性,因见闻不能用事
,他便能显然而出。所发悟解,较往昔则大不相同。若能久久息见,则纯是真性用事,
又何需求也?所以人之真性,乃现成者。如中天明月,只要吹散云雾,则光明自照。可
见见之为害甚重,而人反重之,以为终身之累,不谓之愚不可也。”
D******u
发帖数: 70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老贴新发(如何行)
看到前面有朋友关于念经, 读经和准不准的问题。我想我们不妨将四行观的理入部分
一同再学习一下。
[原文]: 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
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文教,此即与理冥符
。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
首先是"藉教悟宗", 这里的教是佛的教会。包括我们现在读到的佛经,也包括来自
朋友, 老师们的帮助和指导。我们要读佛经,为了什么呢? 是为了悟宗。也就是明白
一个道理。这里用悟是说不是说读了佛经就一定明白了。 这个道理在佛经中, 也不在
佛经中。 需要我们自己去悟。 悟个什么呢? 就是"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
覆,不能显了"。字面意思相比大家也都明白. 前面加个"深信"两字含有深刻的意
义。 至少我本人在很长的时间里只是属于"知道 或 信", 谈不上"深信"。 什么
叫深信? 比如说有人对你发脾气, 而且根本就不是你的错。一般的反应就是要么跟他
争个是非, 要么自己心里忍下来, 但还有个小疙瘩。我就是第二种人, "知道 或
信"。 "深信"的人第一感就知道这不过是对方无明的作用, 根本不是他的
p****y
发帖数: 23737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达摩大师破相论
达摩大师破相论
达摩祖师著
渝州华岩寺沙门释宗镜校刻
问曰: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当修何法最为省要?
答曰: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
问曰:何一法能摄诸法?
答曰: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犹如大树,
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树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
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
终无是处。
问曰:云何观心称之为了?
答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了四大五阴本空无我;了见自心起用,
有二种差别。云何为二?一者净心,二者染心。此二种心法,亦自然本来俱有;虽假缘
合,互相因待。净心恒乐善因,染体常思恶业。若不受所染,则称之为圣。遂能远离诸
苦,证涅槃乐。若堕染心,造业受其缠覆,则名之为凡,沉沦三界,受种种苦。何以故
?由彼染心,障真如体故。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
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所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又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
性,无明覆故,不得解脱。佛性者,...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传佛教-百度百科
维基主题:佛教
上座部佛教(巴利语:theravāda,梵文:sthaviravāda)又称作南传佛教、巴利语
佛教,与大乘佛教并列现存佛教最基本的两大派别。属上座部分别说系大寺派传承,流
行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地。
目录 [隐藏]
1 起源
2 锡兰时期
3 对外发展
4 基本教义
5 主要经典
6 南传菩萨道
7 僧俗关系
8 关于“小乘”称呼
9 注释
10 引用
11 相关条目
12 外部链接
[编辑]起源
佛教发展于印度,后来向外传播发展,分成两大系统:向北方流传的,经过中亚转到中
国汉地及西藏,再传到韩国、日本、越南、蒙古等地,属于北传佛教;向南方流传的,
传到斯里兰卡,然后再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及中国云南傣族等地
区,属于南传佛教。
在佛陀灭度之后百年,印度西部摩偷罗国的上座耶舍比丘,往东方毗舍离城,见当地的
跋耆族比丘,在布萨日向民众求施金钱。耶舍比丘认为此举非法,遂向民众宣说此为非
法,却令当地比丘大怒而赶他出城。耶舍比丘回西方动员其他大德比丘前往东方,跋耆
族比丘也动员,与西方比丘辩论戒律。结果有七百人集会,会中做出决议,认为东部... 阅读全帖
r*******c
发帖数: 1060
18
我昨天和今天看了卷一,好多疑问哦,这里人多,发过来,希望能引来玉,帮助解惑,
嘻嘻。
学习内容:LYJ卷一
学习时间:2011年1月8日
学习方法:先看2-3句白话文,再朗读相对应的经文,再回过头对照白话文
学习笔记:
1) 觉了能知之心(以下简称“心”)不在内
2) 心不在外
3) 心不在根
4) 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暗不等于内,囧+汗)
5) 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心不是由事物作用或与事物遇合而产生的
,物不是心的必要条件)
6) 心不在中
7) 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it is Wrong to say nowhereness or non
-attachment is 心)
8) RL说大家不能成就的根本原因有两个:“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
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
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a.不明白第一个“无始生死根本”说什么;第二个初步理解是清净菩提心,不过,
好像如果深究下去什么是清净菩...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华严心要法门注
答顺宗心要法门
唐清凉国师 澄观 撰
圭峰沙门 宗密 注
至道本乎其心(诸佛众生迷悟本也)心法本乎无住。(万法之宗。本乎无住。即心体
也。净名经云。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心体。灵知不昧(莹净之理)。
性相寂默。(性即空空绝迹。相即星象粲然)包含德用(性包含于神用。具尘沙之无
边)。
该摄内外。(相该摄于内外。亦不在于中间)能广(无外也)能深(无内也)。
非有非空。(妙有不空。真空不有)不生不灭(非四相所迁也)。
求之不得。弃之不离(明一真心地。绝取舍之情)。
迷现量则惑苦纷然。(迷本逐末)悟真性则空明廓彻(返本还源)。
虽即心即佛。唯证者方知。(凡圣一真。犹来见隔。见在即凡。情忘即佛。智与理
冥。境与神会者。方知也)。
然有证有知。则慧日沉没于有地(若存证知。则弃内而外求。即滞于有)。
若无照无悟。则昏云掩蔽于空门(若忘智忘照。则外忘缘而内忘照。即滞于无)。
但一念不生。前后际断。(妄心不生。二际俱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真智现前。
我及我所。悉皆同体)。
直造心源。无智无得。(至理虚玄。言忘虑绝。不可以识识。不可以行得)不取不舍
。(性自天真。本无取舍)无对无修。(本非对待。岂有修...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ZT: 信仰大乘15年后的认识
对,它是非相待的,可以说觉,可以说知,但不是世俗意义上的见闻觉知。但解释它时
只能随顺世间的语言,同时很多祖师也都否定过这种世俗化的说法。比如,南泉百丈说
,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荡
豁,岂可强是非耶?
实际上,说如来藏是为了强调它的作用,也就是缘起万有,也就是佛的功德。如来藏,
只是依据这种作用假设的名称,是标月指,为了避免人们住于空境,不敢起用。所以说
,体用不二,“体用何妨分不分”。
但有人误解如来藏,以为是可以感知到的一法,所以经常强调,如来藏体性空寂,不可
见,不可得,“觅即知君不可见”。虚云也反对过,阳明心学和心灯录把心说成实法。
在萨迦派的介绍中,作者也说:
本来说真性是非空非有,这种说法不好理解,用《神会语录》上的话来解说“体空
无相,不可为有,用之不废,不可谓无”。真性体空是本无一物是“毕竟空”,然而真
性非如一块木石,其用为明,能有照用,又是“胜义有”,空是体,有是用,空有二者
结为一体,这是自然规律,也即是法尔如是。
a***n
发帖数: 1993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格鲁派
第四、谈格鲁派的缘起性空见。
为什么得空性见则能解脱轮回?因为空的对立面是有,万法之有是由缘起而有,其法性
为空,众生由于无明执有为实有,故成为生死流转之根。所以要通达空性,悟得缘起性
空之理,才可断除人法二执,不起惑造业,彻断生死流转。欲断生死,空性最为紧要,
要明性空必先了解缘起而有之理。佛家认为宇宙万有皆由众多因缘聚合而有而存在。因
缘条件不具备就不能生,不能存在,就非有。缘起有即无自性,即是性空,而否认任何
一种存在是永远有真实性。外道则不讲性空,说宇宙万有是自性有。何为自性有?
(1)承认万有有自成性,非因缘造作,不须条件聚合,本来即有,或自然而有;
(2)不相待性,不相互关待性,不相互依存是孤立存在的实体;(3)不变易性,没有
生、住、异、灭等变化,是永恒不变的。自性有则不承认万有是缘起而有,也不承认有
空性。佛教反对自性论,说这是破坏缘起论,认为世间没有一个不依条件、不互相关待
而永恒存在的独立实体。
万法是缘起而有(存在),又是如何缘起而有?缘起之因须具:(1)因缘聚合;
(2)依靠条件;(3)假名安立。聚合缘起是小乘有部经部和大乘唯识所许,其理最粗
;...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一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一
唐圭峰山沙门宗密述
上之三教,摄尽佛一代所说之经,及诸菩萨所造之论。细寻法义,便见三义全殊,一法
无别。就三义中,第一第二空有相对,第三第一性相相对,皆条然易见。唯第二第三,
破相与显性相对,讲者禅者同迷。皆谓同是一宗一教,皆以破相便为真性。故今广辨空
宗性宗有其十异:一,法义真俗异;二,心性二名异;三,性字二体异;四,真智真知
异;五,有我无我异;六,遮诠表诠异;七,认名认体异;八,二谛三谛异;九,三性
空有异;十,佛德空有异。
初,法义真俗异者。空宗缘未显真灵之性故,但以一切差别之相为法。法是俗谛。照此
诸法,无为无相,无生无灭,无增无减等为义。义是真谛,故智度论以俗谛为法无碍辩
,以真谛为义无碍辩。性宗则以一真之性为法,空有等种种差别为义。故经云,无量义
者从一法生。华严十地亦云,法者知自性,义者知生灭;法者知真谛,义者知俗谛;法
者知一乘,义者知诸乘。如是十番释法义二无碍义,皆以法为真谛,以义为俗谛。
二,心性二名异者。空宗一向目诸法本源为性,性宗多目诸法本源为心。目为性者,诸
论多同,不必叙述。目为心者,胜鬘云,自性清净心。起信云,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23
学术界认为‘如来藏’和‘佛性’的思想是受到《奥义书》的影响,对吗? http://www.xuefo.net/show1_24397.htm
在早期婆罗门教经典《奥义书》中,建立了一个恒常不变的‘我’,以此作为恒常的本
源和解脱的依据,并提出‘梵我一如’的思想。而佛教则提倡‘无我’,并以 ‘无我
’作为佛教的重要特色。可是在一些大乘经典中,又提出‘如来藏’和‘佛性’的思想
,并以此为‘我’,于是学术界便认为‘如来藏’和‘佛性’的思想是受到《奥义书》
的影响。怎样看待学术界的意见?
无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不同根基的所化众生前,示现了三转法轮的弘法历程:第一转法
轮的受众主要是小乘根基的众生,佛陀为他们重点宣说了四谛法门;第二转及第三
转法轮的对象主要是大乘种姓的利根者。佛陀在二转法轮的过程中,重点宣说了般若空
性。龙树菩萨依据佛的密意作了《中观六论》,显发阐扬了佛陀万法为空的理念;月称
菩萨等后继者,又以《入中论》等论典对之作了进一步的发挥。至于如来藏的观点则是
佛陀在第三次转法轮时所著重宣讲的内容,释迦牟尼佛面对最利根的众生,向其广讲了
有关清净显现方面的法门,而龙树菩萨的《赞法界论》以...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3章 北宗正义
第3章 北宗正义
一、神秀门庭
弘忍之后,神秀一系成为北方势力最大、范围最广的一宗,是当时中国禅门之中心
,迨至唐中期以后,慧能一系方反攻北方,取代了北宗的地位,从此改写了中国禅宗史
。宋代以来的禅史灯录,基本以南宗谱系来写。推崇慧能一系,尤其对日后兴起的五家
七宗之禅的弘传,更是铺天盖地,使曾经盛行一时的神秀一系几近湮没,弘忍门下的传
禅之史亦被修正。长期以来,人们只能从南宗所传典籍中了解北宗禅法,这不免产生许
多不符史实之处,而曲解神秀一系。
神秀(605-706)生于隋大业元年(605),俗姓李,陈留尉氏(河南尉
氏县)人,年十三,“属隋季王世充扰乱,河南山东饥疫,因至荧阳义仓请粮,遇善知
识出家。便游东吴,转至闽,游罗浮、东、蒙、台、庐诸名山,嘉遁无不毕造。学究精
博,采《易》道,味黄老及诸经传。自三古微赜,靡不洞习。”他在游历期间,内外兼
修,博综多闻,受老庄玄学、《书》、《易》大义、三乘经论和《四分》律仪等儒释道
的全面熏陶,使他“说通训诂,音参晋吴,”具备了日后成为一代教主的才学。神秀二
十岁时,在东都天宫寺受戒,四十六岁至蕲州黄梅...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10章 法眼宗风
第10章 法眼宗风
一、文益创法眼
文益(885-958),俗姓鲁,余杭(杭州)人。年甫七岁,即投新定之智
通院全伟落发,弱龄即受具戒于越州(绍兴)之开元寺。后于明州(宁波)育王寺希觉
禅师门下习律,同时“傍探儒典,游文雅之场”,希觉称他为“我们之游、夏”。后到
福州长庆寺谒长庆慧棱,未契玄旨,乃结伴从西湖出游,因大雨,停留在城西之地藏院
,得参桂琛。桂琛问他:“行脚作么生?”文益曰:“不知。”琛曰:“不知最亲切。
”文益豁然开悟。又指庭下片石问他:“寻常说三界惟心,万法唯识。且道此石在心内
。在心外?”文益曰:“在心内,”琛云:“行脚人著甚么来由安片石在心头?”益窘
无以对,遂放下包袱,依止月余。从“词穷理绝”处悟“一切见成”、言下大悟。至临
川(江西抚州),州牧请住崇寿院。由此传法,四远参徒翕然而至,不下千人。南唐初
(937后)受江南国主李氏之请,住金陵报恩院,号净慧禅师,再迁清凉寺,持续开
堂。异域慕其法者,涉远而至。玄沙正宗,兴于江表。周显德五年(958)卒,谥大
法眼禅师。著有偈颂、真赞、铭记、诠注等,共数万言,流布天下。现存《语录》、《... 阅读全帖
l***o
发帖数: 1111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祖十讯》--by 至心善慧zz
至心善慧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hixinshanhui
《佛祖十讯之一“拈花笑”》
--至心善慧
历史沧桑万古年,原来时间是梦幻。
宇宙无边真浩瀚,原来空间是虚幻。
万物本空能量源,妙空启动能量显。
大千世界能量变,能量高低万相脸。
千姿百态三界圆,万象不过因缘牵。
因因缘缘变变变,变化之中时间感。
时间无非业力幻,无前无后真性满。
能量虚空皆本源,能量重组相出现。
万象交错转转转,各自力量各运转。
万象源空空无边,空中无非归一点。
空间能量相化显,无近无远终归元。
红尘万灵迷失团,三界之内轮回粘。
苦苦难难自心变,心一觉悟清醒念。
释迦因缘娑婆显,梦中讲法几十年。
绞尽脑汁说法源,金刚经里汗水灌。
善巧方便加奉劝,善巧之中再佛言。
难表妙空真理篇,妙法原本言难传。
众佛之间笑意连,度化众生佛本愿。
佛说一切皆流传,真性真佛难悟全。
灵山脚下迦叶站,释迦拈花妙法传。
慈目微笑观大千,示现万法本心间。
心不觉悟全白谈,无信怎何妙法连。
心不诚净妄念闪,真性怎何出水显。
心不向善业力增,作茧自缚怎出尘。
心不开悟迷...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570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宗门往事 ZZ
第八章 四宗并立
六祖经营岭南,永嘉回到浙南,怀让祖师和青原祖师挺进湖南、江西,此时南宗顿
法主要在长江以南弘化。
与此同时,牛头宗据守江东,西宗留驻巴山蜀水,北宗在广袤的北方占据统治地位
,更为重要的是在政治文化中心长安和洛阳得到当时君臣的拥护。
这时正好处于大唐的黄金时期——开元盛世(公元713-755年),禅门四宗呈现良
好的发展势头。
01 北宗最为强势
神秀大师法嗣19人,其中四大弟子分别为洛阳嵩山普寂禅师、长安兰山义福禅师、
洛阳嵩山敬贤禅师和西安蓝田惠福禅师,特别是大弟子普寂禅师受到了国家级待遇和无
上尊崇。
普寂禅师651年出生,山西河东人,少小出家。
您有没有发现:大祖师几乎全是童贞出家,比如四祖14岁开悟,五祖12岁出家,六
祖24岁悟道,怀让15岁出家,行思幼年出家,神秀四大弟子全都少小出家,还有马祖、
石头……不胜枚举,这说明什么?
普寂到湖北当阳县玉泉寺拜神秀为师,亲近六年。神秀大师非常器重他,将浑身本
领悉数传授,并且向武则天郑重推荐。唐中宗时代,神秀已经百岁高龄了,皇帝特令普
寂替代本师统...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570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宗门往事 ZZ
第八章 四宗并立
六祖经营岭南,永嘉回到浙南,怀让祖师和青原祖师挺进湖南、江西,此时南宗顿
法主要在长江以南弘化。
与此同时,牛头宗据守江东,西宗留驻巴山蜀水,北宗在广袤的北方占据统治地位
,更为重要的是在政治文化中心长安和洛阳得到当时君臣的拥护。
这时正好处于大唐的黄金时期——开元盛世(公元713-755年),禅门四宗呈现良
好的发展势头。
01 北宗最为强势
神秀大师法嗣19人,其中四大弟子分别为洛阳嵩山普寂禅师、长安兰山义福禅师、
洛阳嵩山敬贤禅师和西安蓝田惠福禅师,特别是大弟子普寂禅师受到了国家级待遇和无
上尊崇。
普寂禅师651年出生,山西河东人,少小出家。
您有没有发现:大祖师几乎全是童贞出家,比如四祖14岁开悟,五祖12岁出家,六
祖24岁悟道,怀让15岁出家,行思幼年出家,神秀四大弟子全都少小出家,还有马祖、
石头……不胜枚举,这说明什么?
普寂到湖北当阳县玉泉寺拜神秀为师,亲近六年。神秀大师非常器重他,将浑身本
领悉数传授,并且向武则天郑重推荐。唐中宗时代,神秀已经百岁高龄了,皇帝特令普
寂替代本师统... 阅读全帖
k****s
发帖数: 1209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刘培中于昆仑道苑的讲义
有些字乱掉了。先留下来,找机会再更正了。
仙宗要義講記第一卷
修真養性有何難,全憑神定意勿亂,呼吸取得天地氣,守玄能參天外天,明指透
出玄中玄,則成逍遙紫金仙。
人命無常呼吸間,眼觀紅日落西山,陽間一遭空回首,一失人身萬劫難。
巍巍不動一孤舟,大道分明何用修,自己原是金仙體,那須苦苦問根由。
玄中之妙妙中玄,奧法倒海於移山,若無救法乾坤手,妙合得過末劫年。
大道真口訣:
玄妙全由內外合,別看天地渺如夢,只在元神手中托,但愿各自心求靜,同試奇遁笑哈
哈。
道在保守用在玄,修者由身妙在天,那論地靈與法奧,
只在虔誠性可參,目下風雲緊又高,但憑天機末劫消,
那怕浩劫從天降,至時善人得逍遙,須得勤功加修煉,
借來天地靈與妙,安心靜養三真氣,崑崙門下禍不招,
佛講空法道講玄,三教門戶各有天,出家在家分內外,
入世出世皆自然,道德倫理與信義,須當辨明判斷言,
誠心堅決參大道,苦心方求妙真言,訪師拜師明師意,
非是以道用金錢,敬師不可以外表,須當細心參機玄。
神仙與人有別分,內中暗存乾與坤,陰陽乃是天地理,全在呼吸並轉輪。
大道雖玄理有評,妙功全在日常中,但能跳出色相外,即是金仙不老翁。
崑崙大道言...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30
黄念祖老居士述
(以一九八九年于北京广化寺念佛七道场录音为基础)
五愿原文
一、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魏译·第十一愿》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
涅槃者,不取正觉。《夏会本·第十二·定成正觉愿》
二、设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魏
译·第十二愿》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夏会本
·第十三·光明无量愿》
三、设我得佛,寿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魏译·第十
三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命无能限量。《魏译·第十五愿》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
,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夏会本·第十五·
寿命无量愿;第十六·声闻无数愿》
四、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魏译·第
十七愿》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
,不取正觉。《夏会本·第十七·诸佛称叹愿》
五、设我得佛,十...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31
如来藏与外道思想之关系
问(11):在早期婆罗门教经典《奥义书》中,建立了一个恒常不变的“我”,以此作
为恒常的本源和解脱的依据,并提出“梵我一如”的思想。而佛教则提倡“无我”,并
以“无我”作为佛教的重要特色。可是在一些大乘经典中,又提出“如来藏”和“佛性
”的思想,并以此为“我”,于是学术界便认为“如来藏”和“佛性”的思想是受到《
奥义书》的影响。而藏传佛教的“即身成佛”之说,也是建立在“如来藏”和“佛性”
的思想基础上。我想知道的是,关于这个问题,堪布是怎样看待学界的意见?
答:无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不同根基的所化众生前,示现了三转法轮的弘法历程:第一
转法轮的受众主要是小乘根基的众生,佛陀为他们重点宣说了四谛法门;第二转及第三
转法轮的对象主要是大乘种姓的利根者。佛陀在二转法轮的过程中,重点宣说了般若空
性。龙树菩萨依据佛的密意作了《中观六论》,显发阐扬了佛陀万法为空的理念;月称
菩萨等后继者又以《入中论》等论典对之作了进一步的发挥。至于如来藏的观点则是佛
陀在第三次转法轮时所着重宣讲的内容,释迦牟尼佛面对最利根的众生,向其广讲了有
关清净显现方面的法门,而龙树菩萨的《赞法界论》...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2
世界就是佛的显现而已,我的真性就是佛,你也是。
这些见、结使也只是真性的一个侧面。
W*********E
发帖数: 197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上癌症的当
觀行五蘊皆空的佛弟子同意不同意 ? 反正深信因果,該來的跑不悼 ?
不要再上癌症的当 近藤诚
近藤诚
日本庆应大学医院放射科医生,行医超过40年,敢於发表许多与大眾切身相关却
无人敢说的医疗意见,被日本民眾亲切地称為「医界良心」。出生於h世家,毕业於庆
应大学医学部,后前往美国留学,并取得博士学位。回国后担任庆应大学医学部放射线
科讲师,专攻癌症的放射线治疗,也是闻名全国的乳房保留疗法的先驱。其功绩受到了
全社会的高度评价,於2012年荣获「第60届菊池宽奖」(得奖者皆為对日本文化有莫大
贡献的各界人士)。著有《癌症别急著开刀》《患者啊,不要与癌症斗争》《癌症的放
任自流疗法》等多部敲响医疗警鐘的畅销著作。
不要再上癌症的当
医生绝不会告诉你的,关於癌症的10个真相!
医生绝不敢对你说的事实,来自日本的最权威癌症专家近藤诚,将為你揭露「癌症治
疗」的可怕真相!
1. 可怕的不是癌症,而是「癌症的治疗」。
為什麼一些原本很精神的人,得了癌症之后却撑不了多久呢?这都是因為他们接受了
「癌症的治疗」。只要「不治疗」癌症,患者就会保持头脑清晰的状态,直到生命的最
后一刻。只要处理方法得当,...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037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修佛论道学儒]禅踪佛影
----[关于南宗的顿悟]洪州(石頭)所傳----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32/yinshun32-14.html
印顺《中国禅宗史》
到慧能而日益盛大的南宗,如「以心傳心」,「頓成佛道」,早在東山 門下就如
此了。這本是「一切眾生有佛性」,「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如來藏說的禪
門。成佛,佛有法身、報身、化身,而以法身為本。歸依有佛、法、僧──三寶,而
以如來常住 (或無為性)為本。眾生有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而以心為本。這都是
人類所本有的,人心所 本具的(這是印度晚期佛教的一般傾向)。而實現成佛的方法
(除他力加持不論),以定、慧的 修持,到「等定慧地」,明見真如或佛性,見性成
佛。在學者,對三寶、三身,雖意解到是本有 的,而總覺得:「佛」,「菩提」,「
涅槃」,「般若」,「佛性」,「如來藏」──這些名目 ,是理想,是目的,是高高
的,遠遠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修行並不容易。所以「是心作佛」, 「是心即佛」,
這一類詞句,雖為一分大乘經的常談,而在佛教界──法師,禪師,都看作崇高 與偉
大的理想,...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037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修佛论道学儒]禅踪佛影
----[关于南宗的顿悟]洪州(石頭)所傳----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32/yinshun32-14.html
印顺《中国禅宗史》
到慧能而日益盛大的南宗,如「以心傳心」,「頓成佛道」,早在東山 門下就如
此了。這本是「一切眾生有佛性」,「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如來藏說的禪
門。成佛,佛有法身、報身、化身,而以法身為本。歸依有佛、法、僧──三寶,而
以如來常住 (或無為性)為本。眾生有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而以心為本。這都是
人類所本有的,人心所 本具的(這是印度晚期佛教的一般傾向)。而實現成佛的方法
(除他力加持不論),以定、慧的 修持,到「等定慧地」,明見真如或佛性,見性成
佛。在學者,對三寶、三身,雖意解到是本有 的,而總覺得:「佛」,「菩提」,「
涅槃」,「般若」,「佛性」,「如來藏」──這些名目 ,是理想,是目的,是高高
的,遠遠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修行並不容易。所以「是心作佛」, 「是心即佛」,
這一類詞句,雖為一分大乘經的常談,而在佛教界──法師,禪師,都看作崇高 與偉
大的理想,...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36
索达吉堪布
问(11):在早期婆罗门教经典《奥义书》中,建立了一个恒常不变的“我”,以此作
为恒常的本源和解脱的依据,并提出“梵我一如”的思想。而佛教则提倡“无我”,并
以“无我”作为佛教的重要特色。可是在一些大乘经典中,又提出“如来藏”和“佛性
”的思想,并以此为“我”,于是学术界便认为“如来藏”和“佛性”的思想是受到《
奥义书》的影响。而藏传佛教的“即身成佛”之说,也是建立在“如来藏”和“佛性”
的思想基础上。我想知道的是,关于这个问题,堪布是怎样看待学界的意见?
答:无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不同根基的所化众生前,示现了三转法轮的弘法历程:第一
转法轮的受众主要是小乘根基的众生,佛陀为他们重点宣说了四谛法门;第二转及第三
转法轮的对象主要是大乘种姓的利根者。佛陀在二转法轮的过程中,重点宣说了般若空
性。龙树菩萨依据佛的密意作了《中观六论》,显发阐扬了佛陀万法为空的理念;月称
菩萨等后继者又以《入中论》等论典对之作了进一步的发挥。至于如来藏的观点则是佛
陀在第三次转法轮时所着重宣讲的内容,释迦牟尼佛面对最利根的众生,向其广讲了有
关清净显现方面的法门,而龙树菩萨的《赞法界论》以及弥勒菩萨... 阅读全帖
i*******e
发帖数: 50
37
阿赖耶识与修行
——摘自《自在之行——佛法正道论》(华夏出版社,2010年)
作为心体的第八阿赖耶识,在《阿含经》中已见提到。如唐译《本事经》 卷三、卷六
佛说“害阿赖耶”、“灭阿赖耶”;《增一阿含经﹒如来出现四德经》中佛说世间众生
爱、乐、欣、熹阿赖耶。此阿赖耶,释为着落处、依处、窟宅、家、藏,指被末那识执
为内在自我的深层心识或心体。
到部派佛学,对深层心识的探讨,成为重大理论问题之一,建立了“细意识”、“有分
心”、“根本识”、“一味蕴”、“穷生死蕴”、“果报识”、“实法我”、“胜义补
特伽罗”、“异熟果识”、“根本蕴”、“非即蕴非离蕴补特伽罗”等深层心识,以解
释仅用六识说难以说清的轮回主体和随眠(潜在的烦恼)等问题,实际上都是阿赖耶识
的“密意说”。但其说法较显粗糙,与诸法无我之佛法核心义较难调和,不足以圆满解
释心识及轮回现象,互相之间也争议不决。后来大乘唯识学依据《解深密经》、《阿毗
达磨大乘经》、《楞伽经》、《密严经》等,用第八阿赖耶识来代替部派佛学所立细意
识、有分心等,对此识作了精致的论述,建立了以阿赖耶识为本的阿赖耶识缘起论。
阿赖耶(梵ālaya),亦译阿梨耶、...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2449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伽经》与禅宗思想
发表时间:2014-03-12 | 作者:吴言生
早期禅宗传授,非常重视《楞伽经》。《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4卷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16册。本书所论即主要依据此本。本章随文注括号
内只标卷数不另注出处者,均出此本。 禅宗东土初祖达摩大师以四卷《楞伽经》授与
二祖慧可,并嘱他“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慧可依言奉行,并
令弟子们“常赍四卷《楞伽》,以为心要,随说随行。”《续高僧传》卷16《慧可传》
。按同书卷25《法冲传》谓慧可“依南天竺一乘宗”讲四卷《楞伽经》,“其经本是宋
代求那跋陀罗三藏翻,慧观法师笔受,故其文理克谐,行质相贯”。本书所论,即主要
依据四卷本,收于大正藏第16册。 此后数代禅宗祖师,一直都将《楞伽经》作为重要
经典递相传承。直到五祖弘忍传法六祖时,才改用《金刚经》传授。唐代净觉撰于景龙
二年708的《楞伽师资记》又称《楞伽师资血脉记》,收于大正藏第85册。 记述了《楞
伽经》八代相承、付持的经过。可见,《楞伽经》对禅宗初期历史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
响。考察《楞伽经》的基本思想,我们发现,《楞伽经》影响的不仅仅是初期禅宗史,
... 阅读全帖
m*******u
发帖数: 30
39
这是300万字拙作《道德经新论》第二版附录二中的一节,原本是进行中的《道德经通
俗解说》中的第一节,但后来放弃了通俗解说的撰述,故作为附录内容。
论坛排版不便,有兴趣者可下载全书或去博客阅读,链接见文末。
一、老子认知宇宙真相、生命真谛的方法和意义
1,方法:心灵进至“虚极静笃”之境
2,意义:“灵魂(情、德)”的神奇功能
二、老子认知人生、社会的方法和意义
1,方法:实证分析、比较验证
2,意义:个体表征全体,“自然”(天性、规律等)不可违逆
三、老子认知中的几个问题
1,可信性、可证性
2,心灵【“灵魂(情、德)”】是最敏锐最精细的观察“仪器”
3,“灵魂(情、德)”的记忆内容
四、老子认知与科学认知
一、老子认知宇宙真相、生命真谛的方法和意义
1,方法:心灵进至“虚极静笃”之境
宇宙是那样的辽阔和神秘,生命是如此的复杂和玄奥,老子又是怎样认知真相、真谛的
呢?是像哲学家那样苦思冥想、还是神学家那样凭借神灵、拟或是像科学家那 样通过
仪器?都不是。老子告诉我们说,他是在“致虚极,守静笃”中...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40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譚嗣同:仁學
仁學
作者:譚嗣同 清
目录
■1 自敘
■2 仁學界說二十七界說
■3 仁學一
■3.1 一
■3.2 二
■3.3 三
■3.4 四
■3.5 五
■3.6 六
■3.7 七
■3.8 八
■3.9 九
■3.10 十
■3.11 十一
■3.12 十二
■3.13 十三
■3.14 十四
■3.15 十五
■3.16 十六
■3.17 十七
■3.18 十八
■3.19 十九
■3.20 二十
■3.21 二十一
■3.22 二十二
■3.23 二十三
■3.24 二十四
■3.25 二十五
■3.26 二十六
■3.27 二十七
■3.28 二十八
■3.29 二十九
■3.30 三十
■4 仁學二
■4.1 三十一
■4.2 三十二
■4.3 三十三
■4.4 三十四
■4.5 三十五
■4.6 三十六
■4.7 三十七
■4.8 三十八
■4.9 三十九
■4.10 四十
■4.11 四十一
■4.12 四十二
■4.13 四十三
■4.14 四十四
■4.15 四十五
■4.16 四十六
■4.17 四十七
■4.18 四十八
■4.19 四十九
■4.20 五十
自...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41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金刚经一滴 --- 黄念祖(zt)
金刚经一滴
黄念祖
以一九八七年在美国维州莲华精舍录音为基础
一、小引
很荣幸,也很振奋,在华盛顿会见这么多位深有信根,发心真诚的佛教同信同修,
是殊胜因缘。我很惭愧,自己水平有限,不能满足大家的期望。我们在华盛顿一起研究
释迦牟尼佛的遗教,今天这一会是最后一次,因为我很快要回北京去了。今天所要谈的
《金刚经》中自己所体会的一点点,只能说是大海中的一滴,不能说是讲经。
《金刚经》对我来说,佛恩是十分深厚,把我从黑暗无知的牢狱中,挽救出来,顿
入光明无际的宝山。我的家庭世代奉佛,我童年最喜绕佛,曾于北京广济寺释尊成道日
,绕念圣号直达次日凌晨。但稍长到学校读书之后,接触到新思想,例如蔡元培《以美
育代宗教》的文章,产生一些影响,但更主要的则是看到来来往往的佛教界知名人物,
从他们的言行可以看出,世俗的缠绕毫不少于常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妒嫉障碍,
勾心斗角,争名好利,排除异己,一样也不少。于是我十分怀疑,这些人久修多少年,
为什么一点也不脱尘俗!于是产生一个错误的结论,认为佛法无益于人,直等到十九岁
,大学三年级时,寒假考试结束,不想再看书,又无事可做,于是找到母亲的一部有... 阅读全帖
M****o
发帖数: 7045
42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纵笔肆狂言
1
近日闲暇,不觉又信步至郊外河边。清溪澹澹,远岫霭霭,一郡风雨,此地独徘徊。时
见一丛丛野草花,细雨中独自傍水而生,也无人惜,从教坠去,开也自在,谢也寂寂。
倒是百虑渐空——不,我并没有想起王维,没有想起“空山新雨后”,没有想起“胜事
空自知”,也没有想起“山中发红萼”。这些极致纯美的,那么明朗纯粹;与我现下之
倦倦郁结,乃至冷淡萧疏相去略远。
回家后,煮杯热茶,默默听雨打幽窗,晚凉天气,不期而然,就念起: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
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就好象,这些句子,原本就住在我心里。虽然我没有什么“山中客”好念的。然而,总
有那么点点若有所失,颇为惆怅,却不凄凉;似有心动,却无执著;若欲开解,终又郁
郁;——就是这么似淡非浓,似悲非伤,若忧而郁,亦即亦离,飘忽却又实在。如此种
种,在韦应物笔下,一一现来,却又从容淡然。
2
有的人写诗,是为了验证自己的理论——对形式的完美追求也好,对“志”或“道”的
寄托也好;有的人写诗,是为了求取功名,或者博取名声;有的人写诗,是为了体验俗
世之外的快感;有的人写诗,是为了与人应酬;有的人...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21
43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达磨大师破相论
问:经中所说,佛令众生修造伽蓝,铸写形像,烧香散花燃灯,昼夜六时绕塔行道,
持斋礼拜,种种功德皆成佛道;若唯观心,总摄诸行,说如是事,应虚空也。答:佛
所说经,有无量方便,以一切众生钝根狭劣,不悟甚深之义,所以假有为,喻无为;
若复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言伽蓝者:西国梵语,此土翻为清
净地也;若永除三毒,常净六根,身心湛然,内外清净,是名修伽蓝。铸写形像者:
即是一切众生求佛道也;所为修诸觉行,彷像如来真容妙相,岂遣铸写金铜之所作也
?是故求解脱者,以身为炉,以法为火,以智慧为巧匠,三聚净戒、六波罗蜜以为模
样;镕炼身中真如佛性,遍入一切戒律模中,如教奉行,一无漏缺,自然成就真容之
像。所谓究竟常住微妙色身,非是有为败坏之法。若人求道,不解如是铸写真容,凭
何辄言功德?烧香者:亦非世间有相之香,乃是无为正法之香也;薰诸臭秽无明恶业
,悉令消灭。其正法香者,有其五种:一者戒香,所谓能断诸恶,能修诸善。二者定
香,所谓深信大乘,心无退转。三者慧香,所谓常于身心,内自观察。四者解脱香,
所谓能断一切无明结缚。五者解脱知见香,所谓观照常明,通达无碍。如是五种香,
名为最上之香...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21
44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金刚经论
佛说大乘金刚经论
后赵 天竺僧 佛图澄 译
《金刚心总持论》又名《佛说大乘金刚经论》、《金刚果论》,佛与菩萨问答之语也
。篇中字字真修,言言妙道。与夫善恶因果,毫发不爽。普令法界有情,见者闻者,
皆能祛迷剔障,悟明自己本来金刚妙心。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灵鹫山中清净台上。诸菩萨声闻天龙八部,相与围绕,听佛说法
。时有无量初发心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各作是念:佛说大法,我意不通
,愿佛方便,浅处开示,令我等辈,悟佛知见,皆得道果!若欲请问,不得近前。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知诸四众心之所念,即作方便,从座而起,前白佛言:世尊大
慈,愿设方便,开示初机,直指众生,见性成佛,及为末世初进佛门求道众生,得正
知见,不遭邪惑,不假多功,皆得道果!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有大方便,
请问如来开示三根,及于末世初入门者,修行正路,从尔所问,当为尔说!时诸大众
,默然而听。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有陀罗尼名金刚心,能令众生一见一闻,便得道果。善男子,云
何名金刚心?
此心人人本有,个个不无,是诸众生,自知自觉本等之心。何以故?一切善恶,皆出自
心,自心修善,令身安乐,自心作恶,令身受苦。心是身主,...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21
45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楞严经(卷一)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
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般剌密帝译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
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
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其名曰。大智舍利
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
首。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嘱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萨。咨
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
众。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馐无上妙味。兼复
亲延诸大菩萨。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
阿罗汉。应诸斋主。惟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既无上座。及阿阇
黎。途中独归。其日无供。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
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
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阿...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4361
46
偈诵的解释!
因一切有为事相,皆是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变化靡常,执捉不住。如梦、幻、泡
、影、露、电然,似有似无,
应于一切有为法,作如梦、幻、泡、影、露、电观。知其当体即空,不生贪著,乃能不
取也。
如上所说,本科大旨已明,兹再详细说之。
当知如如不动,是真实性。亦即所谓不生不灭之无为法。前云:一切贤圣,皆以无
为法而有差别。今不令观无为法如如不动之真性,而令观有为法缘生无实之幻相,何也
?此我世尊深知凡夫之病,特为巧开方便也。此中有二要义:
(一)凡夫之所以为凡夫者,无他。背觉合尘,向外驰求耳。何故向外驰求?无他
。分别幻相,贪著幻相耳。何故分别贪著?无他。误认一切有为法为真实耳。由是之故
,愈迷愈深,不肯回头,永被轮转矣。故今入门初步,先须令其深观一切有为之法,如
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莫非虚假,一切皆空,到底一无所得。所得,唯
一苦味而已。且其苦无穷,说亦说不出。所谓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是也。果能常
作如是观,洞明皆空之理。庶几不再受骗,而能死心蹋地回光返照乎!此所以欲观无为
之真性,应先观有为之幻相也。此第一要义,必应了知者。
(二)一切凡夫性光,早被无明隐覆...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