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笔调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j******n
发帖数: 21641
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孩子, 你慢慢来
书写得在她写的书里算比较好的,毕竟是女人能驾轻就熟的题材
但又和其他母亲写的略不同,有时更象个父亲的笔调
她要不舍得,事业怎么能那么成功呢,另外她的孩子比较独立和自立吧
q*********8
发帖数: 5776
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夜色如倦鸟收拢起轻柔的翅膀……
http://www.infzm.com/content/60668
我曾有过三段寂静时期,不跟任何人讲话,也对这世界视若无睹。最后一段,是在三十
一岁的时候。那年夏末,我无所事事,整日里在四川西部的河谷村落间游来荡去。身处
云山之远,我只觉恍然如梦,心绪却不难过,甚至感到了某种本然、空明的甘美。一切
顺其自然便好,我想,独自旅行这种事,也尽可带有些许的内省色调。这色调,在我而
言,正是塞尚的《田园》中那片水边坡地的棕色。十六岁那年,我曾离开家乡城市,去
三百公里外一个县城读书,竟在那僻远之地的图书馆中找到了塞尚画册,自此爱上了那
天真的杰作,可谓感动于心,永世不忘。多年后我站在此作的真迹前,自是心绪难平了
一番,则是后话了。当日在川西,我所做的,正是一趟峻山秀水间的棕色调的旅行。我
的意识里悲也无,喜也无,除了充盈着宁静慈悲的棕色之外,便是空空如也。心绪如无
风的湖面,一平如镜。然而随着时日推移,这旅行却越来越像一趟无益的漫步。我感到
自己在西南乡间莫名其妙,与在北京的写字楼里莫名其妙并无二致,于是渐感徒劳,只
待拟定的日期一到,就要启程回去。北京的生活也只是生活罢了,既非怡人的聚会...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21641
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浮生六记》与“五四”文化人
“五四”时期,新青年们以反传统相号召,高扬个性解放旗帜,批判旧家庭制度,
将以孝为核心的传统大家庭伦理斥之为“吃人的礼教”,掀起了家庭革命浪潮。一时间
,自由恋爱、婚姻自主、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成为新青年一代的流行口号,宣传这些
新观念的各种新书新报、西书译文涌现如潮,直至二三十年代,一直盛行不衰。就在青
年们纷纷抛却昔日经籍、争读西学新书的大潮中,却有几本明清时期江南文人的自传体
笔记旧文,也被屡屡翻印,流行一时。在这类旧籍中刊印版次最多、流传最广、影响最
大的当首推沈复的《浮生六记》。这是一篇乾嘉之际一个苏州无名文人写下的仅3万余
字的自传小文,写成后手稿零落,几被湮没,1924年被俞平伯整理标点首次以单行本印
行后,据笔者初步统计,直至40年代至少已印行了50余版次,不少出版社在短时间内一
印再印,甚至一家出版社在不到10年间就印行8次之多,可见该书受读者欢迎的程度及
流传之广。30年代中颇有时名的“洋派文人”林语堂又把该书译为英文,并在自己谈论
家庭的文章中多次引用。30年代末社会学家潘光旦在关于性学的译著中也引注此书以为
例证。他们三位都是成长于“五四”时期,受新式教育,活跃... 阅读全帖
w**m
发帖数: 4061
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在看Tinkers,真的很好看
很感人,不是煽情的那种,说不上来,强烈推荐,看完以后会不会写读后感不知道,如
果你想要看,就别往下看我这篇了。我这人特怕看书看电影之前碰见情节泄露,所以写
读后感观后感都尽量少提直接剧情,实在要说都在题目上加个括号。
你要是不准备看,那就往下看看这段很优美的文字,或者我读完了挤出篇来。
之前在版上发过一段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eisureTime/351855.html
今天读到的这段:
It seemed to me that this was a dream of my father's death, a sort of
rehearsal for when it really happened, rather than a simple fact of the
waking world. It was difficult for me to distinguish the actual from
dreaming during that time, because I often had dreams in which my fath... 阅读全帖
w**m
发帖数: 4061
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远远的说两句Tinkers
上周就看完了,很感动,马上动笔,写了一段特文艺的,隔天起来自己看,吐了,然后
就放下了。现在书借出去了,过了几天,凉下来,说点干的。
首先是链接,http://library.nu/ 里面搜索Tinkers就有,epub版本,一般的阅读器都能看,不长,一个周末就能看完。顺便推荐一下这个海量英文电子书的网站。
好看么?好看。感动么?感动。不过这儿不谈感情,就讲技术,所以下面全是剧透,最
后再真心推荐一次,想看书的就别往下读了。
如果你还在看,估计是不准备读了,那就不怕剧透了,我开扯。
写小说也好,玩文学也罢,都是人类的精神活动,绕来绕去,最后还是要回到人本身,
说文艺点,终极关怀,人文精神。回到人本身,问题反而简化了,无非就是生老病死,
喜怒哀乐。所以狗血奇情固然能博一时的眼球,上档次的,隽永的,反而是于平淡中有
动人处的,此谓无招胜有招,又叫化境,看一些日本的纪录片,看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
影,一直和wh翻来覆去聊的“静气和力量”说的都是这个意思。惟其平淡,才能普遍,
才能传世,却不庸俗。
所以Tinkers虽然是作者Paul Harding的第一部作品,语意渺渺茫茫间不着痕迹,其实
仔...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6
这是我最喜欢的刘震云的小说。鲁迅在《藤野先生》里说他弃医从文是因为看到中国人
围观中国人被杀,痛感看客的麻木不仁。英国人peter ackroyd写伦敦也说伦敦人爱看
杀人,死刑时路边挤满人。笔调只是调侃,没有愤激。
w***s
发帖数: 15642
7
(三)
围城里的方老爷子说,嫁女必胜似吾家,娶媳必不如吾家。这话固然不错。然而那些境
况优裕的家庭往往对千娇百惯的女儿又有另一种考虑,那就是让女儿嫁一个家境虽差,
自身却资质出众的男人。这样的意思,是让女儿嫁过去之后不至于受婆家的委屈,又可
以随丈夫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徐悲鸿开始拜访蒋家的时候,蒋家的长女早已嫁人,次
女(也就是蒋碧薇)已经订亲。蒋梅笙闻说徐悲鸿少年丧妻,十分同情,曾经和妻子说
:“我们再有一个女儿就好了。”这话被蒋碧薇听了,就悄悄当作一桩心事。
蒋碧薇的悲剧人生从她十八岁开始。十八岁那一年,和徐悲鸿只是见过数次,甚至都没
怎么说过话的蒋碧薇由父母的一位朋友协助,与徐悲鸿私奔。按照书里的说法,这位朋
友是受徐所托。到底要怎样不靠谱的朋友,才会去帮着拐带世交的女儿?无语。
蒋碧薇的私奔给她的父母带来很大的伤害,然而蒋氏夫妇终究是爱女心切,并没有因此
而给她吃一丝一毫的苦头。到后来蒋碧薇在四川与徐悲鸿分居之后,她的父亲又到后方
来教书,和她相依为命。蒋碧薇对徐悲鸿积怨甚深,整本书中虽然没有太多直接的指责
,一件件小事的叙述却充满了怨怼之气。这样的情绪也使得这《蒋碧薇回忆录》... 阅读全帖
w**m
发帖数: 4061
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读书坑
还要写两笔Blood Meridian,有个交代
想看书的朋友不要往下看了,有剧透,而且我强烈推荐,绝对高质量阅读体验。
前头提到,这本书和Blindness并列,目前我读到的最高水平的作品,完全高出其他小
说一个级别。这么说的标准不是什么技术,反而是纯感性,这两部作品快读完的时候,
我都很难受,非常不想结束,而读完之后不由自主地会产生:I really wanna go back
,回哪儿去呢,也说不上来,就是阅读过程中的那种状态,但是我知道,回不去了,哪
怕马上再读一遍,或许理解会加深,但是那种震撼,那种享受,直接作用于感官,对大
脑的刺激很难达到第一次的程度。这么说有点像吸毒,有点像醉酒,也有点像性,这几
个比喻,前面都有大佬用过了。这也许是我为什么对剧透零容忍的原因,也是为什么我
越推荐越喜欢的小说,读后感反而几乎没有剧透,来回说车轱辘话,这一点前头也提到
了。
以前看魁北克的一个片子《Les invasions barbares》,野蛮人入侵,很幽默很智慧的
片子,很喜欢,看了好几遍,还作为英语课电影评论的片子,里面说第一次吸毒叫ride
the dragon (乘龙),很形... 阅读全帖
w**m
发帖数: 4061
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读书坑
还要写两笔Blood Meridian,有个交代
想看书的朋友不要往下看了,有剧透,而且我强烈推荐,绝对高质量阅读体验。
前头提到,这本书和Blindness并列,目前我读到的最高水平的作品,完全高出其他小
说一个级别。这么说的标准不是什么技术,反而是纯感性,这两部作品快读完的时候,
我都很难受,非常不想结束,而读完之后不由自主地会产生:I really wanna go back
,回哪儿去呢,也说不上来,就是阅读过程中的那种状态,但是我知道,回不去了,哪
怕马上再读一遍,或许理解会加深,但是那种震撼,那种享受,直接作用于感官,对大
脑的刺激很难达到第一次的程度。这么说有点像吸毒,有点像醉酒,也有点像性,这几
个比喻,前面都有大佬用过了。这也许是我为什么对剧透零容忍的原因,也是为什么我
越推荐越喜欢的小说,读后感反而几乎没有剧透,来回说车轱辘话,这一点前头也提到
了。
以前看魁北克的一个片子《Les invasions barbares》,野蛮人入侵,很幽默很智慧的
片子,很喜欢,看了好几遍,还作为英语课电影评论的片子,里面说第一次吸毒叫ride
the dragon (乘龙),很形...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21641
1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阅读马克思的酣畅淋漓之感zt
今天新闻联播介绍了这篇被国内很多报刊转载的文章,是人民大学学生兰青写的,大二
在写于1842年年初的论文《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马克思毫不留情地抨
击了普鲁士政府当局刚刚颁布的书报检查令。他以德国古典哲学的有力逻辑和适度调侃
的笔调,揭露了这部“自由主义”检查令的伪善,将其专制本质暴露在公众面前。随着
文中马克思对专制政府抨击的激烈程度不断加深,我在阅读此文时所产生的酣畅淋漓之
感,越靠近结尾处越明显。
如果我最先阅读的是普鲁士的新的书报检查令本身,大概也会被检查令通篇的文字
游戏所蒙蔽,可能会赞同检查令中要求行文“严肃”、“谦逊”,对其不能容忍“轻佻
的、敌对的”反对某一教理行为条文点头称是。所幸马克思及时发表《评普鲁士最近的
书报检查令》,将人们从专制政府制造的虚幻美梦中叫醒,并告知大众,这其实是一场
精心策划的专制统治的文字游戏。
新的书报检查令在1819年10月18日颁布的书报检查法令第2条的基础上,有了向具
体化和模糊化两方面的发展,因而使得该检查令背后的含义更加耐人寻味。
“根据这一法律(即根据第2条规定)书报检查不得阻挠人们对真理作...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3006
1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八卦韩寒
我没看过《三重门》。看了看韩黑们摘录的节选,感觉其笔调(例如对职场中上下级关
系的理解和调侃)确实不象高中小孩。大家可以自己去比较,现在网络上到处都是。比
较温和的说法,是有成年人大量润色过。
不负责地说:高中生开始写小说,写得还能看过去的应该是自己熟悉的校园生活或者纯
粹想象的历史/武侠部分。我高中的时候写过小说(瞎闹着写,一共大概两三万字),
是武侠。我的一个朋友,很牛13真正在征文大赛上得过金奖后来被保送,写的小说是乡
村学生生活。
w******g
发帖数: 10018
12
没有没有,这是一种揉合的审美,把技术特征揉进山水里面,很多宣传画都是用的这种
笔调。
t**********k
发帖数: 511
13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 (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
这是一部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拍得不错,得到了今年奥斯卡的提名,我只想谈一点背
景和不好懂的地方,电影得大家自己去看,这种电影知道了情节就意思不大了。那部小
说的内容肯定不是二小时的电影能讲清楚的,文风就更不是电影能表达的了。最好是看
过电影再来看我写的东西。
首先,这部小说是跟传统的间谍小说完全不同,几乎没有直接的刀光剑影,没有刀枪不
入的英雄,主角只是一个疲惫不堪,在办公室的明争暗斗中失败的职员,以描写官僚机
构的种种争斗为主,我以为更为真实。
这是因为作者原来就是在那里工作的,这个故事还是建立在一些真实的事件之上的,英
国那个时候的确是有一个高级间谍是地鼠,最后交换到了莫斯科,此人的经历和小说中
那个双面间谍类似,当然,小说只是小说,并不完全一致。
这部小说在当时很有名气,但确实有些不好懂,我第一遍几乎完全没能读懂。当然,不
是说不知道谁是地鼠,而是没有理解前面的铺垫。我有些喜欢此书的笔调,所以回头又
去读,这样才慢慢理解它的精彩之处,这本书如果有时间,的确值得一看。也许... 阅读全帖
t**********k
发帖数: 511
14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 (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
这是一部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拍得不错,得到了今年奥斯卡的提名,我只想谈一点背
景和不好懂的地方,电影得大家自己去看,这种电影知道了情节就意思不大了。那部小
说的内容肯定不是二小时的电影能讲清楚的,文风就更不是电影能表达的了。最好是看
过电影再来看我写的东西。
首先,这部小说是跟传统的间谍小说完全不同,几乎没有直接的刀光剑影,没有刀枪不
入的英雄,主角只是一个疲惫不堪,在办公室的明争暗斗中失败的职员,以描写官僚机
构的种种争斗为主,我以为更为真实。
这是因为作者原来就是在那里工作的,这个故事还是建立在一些真实的事件之上的,英
国那个时候的确是有一个高级间谍是地鼠,最后交换到了莫斯科,此人的经历和小说中
那个双面间谍类似,当然,小说只是小说,并不完全一致。
这部小说在当时很有名气,但确实有些不好懂,我第一遍几乎完全没能读懂。当然,不
是说不知道谁是地鼠,而是没有理解前面的铺垫。我有些喜欢此书的笔调,所以回头又
去读,这样才慢慢理解它的精彩之处,这本书如果有时间,的确值得一看。也许... 阅读全帖
N****f
发帖数: 25759
1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手绘重庆老街景(zz)
笔调十分有味。
m*******g
发帖数: 7050
16
其实不能说我喜欢她。。。她的视角太gloomy了,即使再用诙谐的笔调,也无法掩盖那
种晦暗
只不过想看看她怎么描写新旧两代的文化理念冲突的。。。话说喜福会里面的冲突都很
直接,而且比较单一。。。
S*********e
发帖数: 3006
1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说说我对韩少事件的看法吧
几十万如一字的假装别人来写作,这个能力不是人类能有。
如果三重门以成人或者回忆的视角写,一点都不奇怪。但是我翻看了几处,完全是小孩
故作成熟又并非成熟的笔调,明显不是成年人写的。
a*********7
发帖数: 30080
1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说说我对韩少事件的看法吧
男生贾里就是以贾里视角写的啊; 女生贾梅以贾梅视角写的,小丫林晓梅以林晓梅视
角写的,小鬼鲁智胜以鲁智胜角度写的,还有一本叫什么刘格诗以刘格诗角度写的 -
-都是初一到初二的小孩纸。
噻,才发现我居然还能背出来这几本书名,看来我也是秦文君粉。
当然,你说“故作成熟又并非成熟的笔调”,我没怎么看过,无法评论。
w***s
发帖数: 15642
19
你转贴的这个是她自己翻译成中文的,还是原来就用中文写的?让我想起以前晋江上一
个写小说的,非常低调,写了一本成名,换个笔名再写一本,又成名。第一本叫什么我
忘了,第二本叫《爱莫能弃》,我看了很多遍。她也不是写得最好的,但是文字里有一
种正面的力量,让我读来觉得心平气和、看世界的目光都更温柔。据我观察,她似乎就
很喜欢这些生死临界的体验话题,笔调和你转贴的文中某些段落如出一辙。她写书似乎
是为了传达内心的善的信念,并不为了成名,虽然爱她文的人甚多,最后还自发成立了
一个网站。
我很喜欢她的书,但是她描述生死临界体验的风格和你转贴的如此相似,让我不由得怀
疑这种体验是不是多少有些人云亦云?

Anita
e**5
发帖数: 645
20
新浪娱乐讯 继被张艺谋搬上大银幕后,余华广为人知的小说《活着》在发表20年之际
又将被孟京辉(微博)搬上话剧舞台,于9月4日至9日在国家大剧院(微博)首演。黄渤(微
博)、袁泉将接棒电影版葛优、巩俐演绎舞台上的福贵和家珍。5月29日,剧组在余华家
乡杭州亮相。对于话剧版,余华笑言只有笨蛋才忠于原著,孟导爱怎么改就怎么改。
余华谈原著:叙事方式引发人生态度的改编
作为作家余华最广为人知的小说,《活着》早在1994年就被导演张艺谋搬上大银幕
,并获得了当年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而饰演男主角福贵的葛优也凭借该
片成为了戛纳电影节上的首位华人影帝。此后该小说还曾被改编成33集电视剧《福贵》。
今年是《活着》发表20周年,回忆当初创作,余华透露这部作品改变了他的写作方
式,从而也改变了他对人生的态度,“我一开始以第三人称写,写到一万字写不下去,
就试着让主人公福贵自己讲述,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尽量平实。当我写完后发现小说叙
事角度的变化也包含了人生态度的转折。从旁观者角度看,福贵一生除了苦难什么都没
有,但福贵自己看,他苦难人生中充满了欢乐,所以生活是属于自己的感受,而不在于
别人的评... 阅读全帖
d****e
发帖数: 261
2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严歌苓之《绿血》----心好痛
banquet bug偷懒看过中文版,有意思的故事和切入点,其他没有特别的感触----
她早期的看了之后印象很深的是天浴,又冷又悲哀,半天缓不过神,天浴给我的感觉是
作者的笔调特别平实客观,读不出感情
最喜欢的是小姨多鹤,不是因为多鹤,倒是因为朱小环-------泼辣辣的,有泼彩的印
象,多鹤倒淡成了背景。因为小说去看了下电视,没法看,很不负责任地觉得演得太败
胃口了。
g***y
发帖数: 16371
22
嗯,是的。说到深入,刚想起一个好例子,齐白石
大家都说齐白石画的好,不光中国人认可,就是老外,毕加索之流也认可。曾经对去欧
洲学画的中国画家说,其实你们不该来这里学画,你们中国就有很好很伟大的画家。这
个人指的就是齐白石。
我对齐白石说实话不是特别了解,对他的画看的不多,没有怎么深入分析过
但我承认他的伟大不在同时期其他欧洲画家之下
别的不说,就说他几十年如一日的画虾,几十年的画虾他到底画的是什么
好多人也都画虾,可是为什么就不如他呢
仔细研究一下他画虾的过程就会发现 他每个时期的虾都是不同的,都在进步都在探索
画虾本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凡是画国画的谁画不了几笔虾啊
可是齐白石画虾与人不同,他注重观察和实践
他的虾灵动透明 虾须,虾身甚至眼睛都是在逐步的观察当中变化
用最精炼的笔调来表现虾
据说他最初画身子的时候是几块墨团,之后开始分出七节,五节
还有他的虾须最初是很多的 到最后晚年的时候甚至精炼到了不画虾须只有俩个大爪子
从最早的一虾一蟹开始画对虾 群虾,甚至眼睛的位置也在观察中逐渐改进
你基本可以从他虾须和虾身的笔墨来判断是他什么时期的作品
这个过程可比毕加索画牛要功夫下的多多了
这... 阅读全帖
a*********3
发帖数: 660
23
1.《断层线》(Fault Lines)
作者:拉古拉姆•拉詹 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
2.《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
作者:安德鲁•罗斯•索尔金 美国《纽约时报》记者
3.《被掠夺的星球》(The Plundered Planet)
作者:保罗•科利尔 英国牛津大学经济学家
保罗向世人阐述:经济学与环境相关。
4.《理智的乐观者》(The Rational Optimist)
作者:马特•里德利 英国著名科普作家、曾任《经济学人》记者
作者以欢快的笔调阐述了为什么一切都会好的,包括非洲和全球变暖问题。
5.《非理性的积极力量》(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
作者:丹•阿里利 美国杜克大学心理和经济学教授
6.《这次不一样》(This Time Is Different)
作者:肯尼斯•罗戈夫和卡门•莱因哈特
分别为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马里兰大学经济学家
回顾了人类历史800年中如影随形的金融危机,作者是少有的金融危机预言者...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576
2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年度中文书单推荐
我上半年的书单
随遇而安 孟非:个人感觉他写书没有主持好,看过印象并不深。
杜拉拉升职记-与理想有关 李可:杜拉拉系列最后一本了,越来越专业,情节性较前两
本弱一些。
流水迢迢 上下 萧楼
云中歌 1-3 桐华
两本网络小说,个人并不喜欢。
魅生 1-4 楚惜刀:创意不错的奇幻小说。
旷野无人 李兰妮:关于忧郁症的,但写的一般。
风起陇西 马伯庸:很好,文笔简洁大气,比大多网络作者故作华丽的笔调更让我喜欢。
你可以更慈悲 顶果钦哲法王:内容与题目并不是特别相符。
The girl who kicked the hornets Stieg Lasson:三部曲最后一部,洋洋洒洒一大本
,看完后并没觉得情节推进了多少,大量的分析。
The Lincoln Lawyer Michael Connelly:半本之后开始精彩,立意也不错,但是情节
节奏掌握的一般。
Digital Fortress Dan Brown:他的第一部小说,没有过多政治和宗教的包装,纯悬疑
推理,伏线很长,是他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
wh
发帖数: 141625
25
好看。小说有点冗长,社会背景分析多;电影很后现代,戏中戏,角色和演员在戏内戏
外谈恋爱。这个电影总让我想起age of innocence,好像两个男主角都对考古感兴趣。
我写过一篇meryl strip,贴前面一半写这个电影的:
美丽的边缘人——从Meryl Streep的口音说起
上次聊《走出非洲》时,tinte说电影里Meryl Streep演的Karen,叫情人Denys的名字
,都叫得尤其动听。Karen是丹麦人,Meryl Streep模仿丹麦口音的英语,口型小,语
调常常先扬后抑。这种特殊的口音,也正表现了她的特殊身份:一个背弃主流社会的边
缘人,操着独特的口音,来到远离文明的非洲大自然,寻找心灵的自由。
由此想起,除了《走出非洲》,Meryl Streep还演过好几个带口音的边缘人角色:一个
是《法国中尉的女人》,另一个是《索菲的选择》。
《法国中尉的女人》(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根据John Fowles的同名畅销
小说改编,讲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绅士Charles,和被讥为“法国中尉的妓女”的下层
女子Sarah的爱情故事。Mer... 阅读全帖
s***s
发帖数: 7178
26
第一章 不怕,不慌
先说“不怕”。有的人学习写稿子,拿起笔来就害了怕。他以为写稿子一向是文人
的事,所以写起来必须多转文,多要笔调;要是光写大白话,一定教人家看不起。于是
,他就皱起眉来,本来要写“今天天气很好”,却怕不够味儿;想来想去,写成了“满
心兴奋的我,觉得今天天气是伟大无比的”;反倒不像话了。
沉住了气,不要怕,写大白话就好。大白话是咱们嘴里的活语言呵!学习别人的作
品是有好处的,但不要专从别人的文章里去搜集漂亮的字眼,硬来装饰自己的文字。那
样,一不留神,反倒弄得词不达意了。我们都会说话,就让我们说自己的话吧。说得明
白正确,比乱用一些修词好的多;说得简单有力,比说得啰苏累赘好的多。简单明确的
文学是好文学,乱用修词的文字不是好文学。不要怕自己掌握的词汇少,写出来的字句
不文雅,就放下笔不写。我们要自信能用自己的话,明白清楚地写出文章来。真话、明
白话,比什么都好。不必要的形容,不但不能教文字美丽,反倒破坏了文学的简单朴实
。我们说,“我们热爱伟大的祖国”,因为我们的确热爱祖国,我们的祖国也的确是伟
大。假若我们说,“我们热爱伟大的苹果”,就不大对头了。乱用字是个毛病。我们...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26
2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征文]我喜欢的京派当代作家
在这个版上潜水不少时间了。赶着热闹,挣点包子,混个脸熟~
我不是北京人,连勉强的北方人都算不上。可是莫名的就喜欢上了那些胡同味浓厚的京
味小说,还一发不可收拾。刚刚写下京派作家的时候犹豫了一会。京派作家有名的太多
了,沈从文算吧,萧乾算吧,王朔也算吧。可我想说的这两位,比起他们来好像名头小
了很多。不过喜欢就是那么主观的东西,管它有名还是无名吧,喜欢了就是最好的。初
次接触这两个京派作家都很偶然,那时候闹书荒,经常随手就拣些名字看着有意思的小
说来翻着看。就象生活中的朋友一样,不经意碰上了,看对了眼,然后就越来越投契了。
庄羽
“在那一刹那我突然明白,不管时光流逝了多少年,有些事情永远停留在离你很近的地
方,平常的日子里你可能不会留意,但是总有一个瞬间,它会突然在你的面前显现,像
一个锋利的尖刀,结结实实的插在你的心脏,让你疼,让你哭不出来。”庄羽的小说就
好像这样, 突然某个环节就击中了我的要害,然后不能放下,不能忘记。
第一本接触庄羽的书是《北极圈失去了地平线》。一本半悬疑的书。看完之后突然就觉
得作者很牛呀。主角打一开篇就死了,可就借着后面的故事,这主角还是活灵活现的表
现出来了...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9589
28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再读小说《白鹿原》兼评电影《白鹿原》
向毛主席保证,《白鹿原》我确实曾经读过,随着电影的热播,我努力的想回忆起那到
底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可实在记不起那到底讲的是什么样的一个故事,只依稀记
得那个泡枣的故事,后来每次看见枣的时候就想起来,却也不记得到底是从哪里看来的
。那是在刚刚参加革命工作的时候,那个时代还没有互联网,按摩桑拿也不像如今这样
遍地开花,体制内的生活又及其的枯燥无味,茶水可以喝一天,但报纸不能看一天阿,
所以便找来些比较厚的小说来打发上班的时间,记得当时读过的至少有《白鹿原》、《
穆斯林葬礼》、《废都》。当时的莫言可不限今天这样popular,后来的《丰乳肥臀》
出来时我已经开始不读黄书,而改看日本爱情动作片了。可如今除了书名,对于故事和
内容却没有任何记忆了。于是乎,索性在看电影之前,重读一遍吧。
花了两天时间读毕,觉得小说里面字里行间好像只写着一个字:稳定压倒一切,同时弥
漫着一股子封建迷信的味道。小说以白嘉轩的一生为主线,阐述了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
阴德五读书这一亘古不变的浅显道理,生动地展示了在风雨飘摇的社会大环境下,一个
人一...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9589
29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再读小说《白鹿原》兼评电影《白鹿原》
向毛主席保证,《白鹿原》我确实曾经读过,随着电影的热播,我努力的想回忆起那到
底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可实在记不起那到底讲的是什么样的一个故事,只依稀记
得那个泡枣的故事,后来每次看见枣的时候就想起来,却也不记得到底是从哪里看来的
。那是在刚刚参加革命工作的时候,那个时代还没有互联网,按摩桑拿也不像如今这样
遍地开花,体制内的生活又及其的枯燥无味,茶水可以喝一天,但报纸不能看一天阿,
所以便找来些比较厚的小说来打发上班的时间,记得当时读过的至少有《白鹿原》、《
穆斯林葬礼》、《废都》。当时的莫言可不限今天这样popular,后来的《丰乳肥臀》
出来时我已经开始不读黄书,而改看日本爱情动作片了。可如今除了书名,对于故事和
内容却没有任何记忆了。于是乎,索性在看电影之前,重读一遍吧。
花了两天时间读毕,觉得小说里面字里行间好像只写着一个字:稳定压倒一切,同时弥
漫着一股子封建迷信的味道。小说以白嘉轩的一生为主线,阐述了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
阴德五读书这一亘古不变的浅显道理,生动地展示了在风雨飘摇的社会大环境下,一个
人一... 阅读全帖
b*****e
发帖数: 3522
3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ZT【球状闪电与切JJ】
黑风山,我一个多年的朋友,写杂文很有一手,按套路话来说就是信息量大,掌故多。
读着很过瘾。
最近他连写了几篇热点,我转两篇过来。
小半个月人民拿莫言喧闹地过两节,在高速路上挨堵、在旅游点摩肩擦踵闻狐臭、
难受地看喝咖啡上海瘪三耍弄抑郁症小崔,欢乐都不如这个!
风起青萍之末,这回谁那么神机妙算啊?中国人太诡异。若由出版社主导太“哈
佛教案”了!《球状闪电》是一种旷野天文现象,那时的文学干将们竞赛抖聪明莫言拿
它作了小说题。而当年读文学作品,虽然跟着全国人民一起体味第N次思想解放骚动,
多少也是黑孩子长大过程中认识世界主要途径。
《透明的红萝卜》,得孙犁慧眼独具评论了它。荷花淀派对接班人很是搜寻。那
是写幻觉和写饥饿的,除来童年的灵动神秘外,还有硬梆梆现实的粗粝;都说它是莫言
处女作,其实前面先写了“乡村艺人”,《檀香刑》我是站立着在八卦路某书店用几个
晚上读完的;《白狗秋千架》,有同学同龄人命运哀歌,读到些许鲁迅重见闰土的情绪
苍凉;而对《十三步》,我则像是追踪纳粹凶手那样,特意找了好多地方千辛万苦才读
到的,因为那期载有马健《空空荡荡》的人民文学被查禁销毁了... 阅读全帖
e*******c
发帖数: 2133
31
摘要:如果我们把学术研究还原为一种普通的社会职业,那么,学者们学术生活中惯
行的学术行为,也就可以视为一种“行业民俗”。通过对中国现代学术生态的民俗志书
写,我们可以发现:学术研究的行业民俗与其他社会职业的行业民俗并没有本质差别,
在学术界,一样有祖师崇拜、有学术赶集、有资辈亲疏、有派系与行规、有反抗与革命
,有主流与边缘的对立、有师承与圈子的壁垒、有尊老与维亲的传统、有王婆卖瓜似的
叫卖与吆喝。通过对普通学者行业民俗的功能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貌似不良的
学术风气,却是现代学术生态滋生出来的必然结果。学术界的行业民俗是学者们在特定
学术体制下必然选择的生存方式,是受到传统生活伦理深刻影响的典型世俗生活。现行
学术体制使大多数普通学者成了学术行业的弱势群体。
关键词:学术史 学术生态 学科危机 学术革命 行业民俗
传统学术史多为思想史、发展史或者编年史。能够进入学术史的只是极少数对学
术发展有突出贡献的知名学者,而与他们同时的绝大多数普通学者,都被排斥在学术史
的大门之外。如果我们能够换一种眼光,把学术研究看作一种特殊的行业类别,就会发
现,作为“学术工匠”的普通学者,他们所处的学... 阅读全帖
s***s
发帖数: 7178
3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说到色文
看色文年头可长了。最开始是家里三言二拍的洁本。记得有篇整篇都删了,就留个标题
,海陵王什么的。看不太明白。主要对那点器官干嘛地还懵懂呢。后来看武侠言情,毕
竟不是专门写这个的。也是云里雾里。古龙笔下的女人,动不动全裸,这玩意看一会还
有点刺激。看两本立马无感啊。初中有实践回头再翻三言二拍,能看出好些曲笔的细节
了,写的真挺不错的。冯梦龙是我最喜欢的编辑之一。
高中看查泰来,牛嚼牡丹,没有办法体会情爱的伟大,只知道翻书页侧面最黑的那几段
。那时候有个同学家里是海关的,有查没的花花公子之类的杂志,被他臭显摆带学校,
晚自习的时候几个平时关系好的传看。原来那儿的毛色和头发是一样的。看着想起查泰
来的一个细节描写,说工人在她那儿缀了些花儿。心中一动。原来看黄色的也可以不是
纯生理反应。再就是十日谈,搁儿童图书馆借的。这不毁孩子么。那个笔调蛮好的,戏
谑的口吻。看着不累。后来看电影的时候回想当年看书的情景,会心一笑。也是个用心
看色的例子。那年,有个书市,班里几个同学一起去了,摸到全本的三言二白。站在几
万人的大厅里,身边人来人往,我一页页的翻看自己熟的不能再熟的以下删去XX字。其
实……也没那... 阅读全帖
m***i
发帖数: 4637
33
不像一般的《白鹿原》的爱好者,我本人对原著其实也没有有特别高的评价
原著只看过一遍,前面比后面过瘾
后面看到白灵和那谁结婚,国共两党互换身份
就觉得这故事情节假得可以
原著里印象深的两个情节
一个是黑娃帮白家续了后代(好像得到了白嘉轩的允许?)
另一个就是黑娃和他媳妇田小娥的事,以及他们被村人遗弃,住在村头无辜遭白眼的生
存状态
我记得原著中是用非常讽刺的笔法写田小娥这个角色,从生到死,从人到鬼
笔调非常黑暗,好像她死后是一件大块人心的事情
回到电影,虽然电影的确没有忠于原著,进行一场宏大叙事
但围绕田这个角色,去反射白、鹿、长工三家的人物性格还是很成功的!
白的死板、鹿的狡猾、长工的愚忠,都有直接不模糊的表达
这里面没有一个英雄人物,都是悲剧收场
看了比看《最爱》还要让人透不过气来
就连田肚子里的白孝文的后代也被宝塔镇下,不得翻身,你说白这个人狠不很
秦腔的确被过分渲染了,听着真着急,不像《活着》那里面那么自然。考虑到这种电影
题材明显吃力不讨好,觉得可以接受。也许导演是向《活着》致敬也难说。
麦客手下留情,没有取黑娃性命,那里面说的一句话很受感动,觉得这个才像是个正常
人:
“杀人... 阅读全帖
x***n
发帖数: 10764
34
其实,吐槽也可以吐得很好看
http://book.douban.com/review/5701752/
这本书不该叫《橄榄香》,应该叫《董桥和他高雅清贵的朋友们》。
(多年来始终对董桥的文字感觉一般,看到董氏新出小说集《橄榄香》,想:买来
学习一下吧,说不定人家小说写得格外好,散文家的小说可是有仙品的。阿乙君也说了
,要多读让自己觉得不舒服的文字。)
书一共九万二千字,242页,三十四个短篇小说。先来看看这些故事里的女主人公

《啸月轩》,小萱,“是弹琴画画的闺秀”。
《一翦梅》,小梅,“那么娴静那么标致,真是稀世的旧时代闺秀”。
《念奴娇》,秀姨,是“那一代老民国大家闺秀”。
《无语》,云姑是个“老派闺秀”,“一幅微微惹尘的淡彩仕女图”。
《二小姐》,二小姐,“毛笔小楷整齐,清逸,到底是老民国闺秀”,“像章回小
说里写的女子……连举止都像刚从庭院里月亮门走出来那么悠闲”。
《远山行》,艾蜜,“苏杭一家笔庄的千金,十足章回小说里的云含春黛,雨滴秋
波”。
《平庐旧事》,田平,“一袭小凤仙玲珑装扮,满身花卉清贵得要命”,“小楷字
字挺秀,格调高雅”。
《莲房》,前边好几页都没出现闺秀... 阅读全帖
s***s
发帖数: 7178
35
短篇里这个算笔调轻松的了,没有特别暗黑的人物设置
小翠白自在不三不四还挺搞笑
阿绣其实意思不大
金庸真的不会写女人
N****f
发帖数: 25759
3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算是海选吧 -- 轰炸德国
Bos出手码长文似乎难得一见。每次出手,题材、笔调都令俺爱不释手。
而且基于“业内”最新成果,内容翔实,可收寓教于乐之效。只是雷版好
文章大赛以文会友,自然而然以原创文学类作品为主导。Bos大作作为
历史类的集成作品,难免先天性“弱势”。

an
N****f
发帖数: 25759
3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海选] 春宵 - by 大头蛙
这文笔……比问号的肚子还要收放自如。轻重缓急、赤橙黄绿,种种笔调、
节奏,尽在掌股之间。先哲所谓“大手笔”,是之谓乎!:-)
P****e
发帖数: 389
38
昨天凌晨,坐在床上一口气读完了Peter Hessler《寻路中国》的最后一部:工厂。仿
佛一个触手可及的久违世界在我面前落下幕来,竹帘外的黑夜一时空旷孤单。我有些难
过,但自己知道那并非乡愁。脑子里忽然闪过毛姆在《面纱》中描绘女主人公和父亲间
的关系时所说的:“凯蒂与父亲之间,比陌生人更生疏。因为两个陌生人至少会彼此好
奇。” 我想这话用来形容我对于祖国的感情,也是恰如其分的。
我从不愿与人谈当今中国的话题,偶尔被人问到了,事后也总会有些恼怒——半是因为
谈话者的态度,半是因为主题本身。我想起一个满头白发、嘴唇鲜红的美国老太太,曾
关切地问我在中国有没有吃过冰激淋;想起办公室里的一个老头,会在我埋头备课时猛
然来一句“他们在中国还迫害同性恋么”;又想起我去参加别人的婚礼,那hippie打扮
的伴娘一听说我来自中国,就满怀敌意地要和我讨论西藏……
事实上,记录中国现状题材的文学是我最不感兴趣的一类。出国之后,我愿意读的中文
书无一例外都关乎古代:《晋书》与建安文学、季羡林译注的《大唐西域记》、中华书
局描绘的宋代城市风貌、明人的无数拟话本小说以及《芥子园画谱》…… 作为穿插其
间的娱乐... 阅读全帖
e***d
发帖数: 8248
3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参赛】二(7;完)
哇,拜读了。
平淡的笔调一直持续到末尾的高潮部分,文中一直若隐若现的
人工智能专家王民新跃出纸面。
在读第7节之前,做好了第7节可能是一段(王民新21岁前写的)
情书的思想准备,做好了泪盈于睫的思想准备。
非常喜欢文中随处可见的思考和感触,随意自然,与故事本身水乳交融。
以为第7节会对陈宸与王民新的感情、陈宸独身多年的缘由做个交代。
可能还没完全读懂,需要再读一遍。
读了第二遍,明白了,其实只是把最后几句话读懂了,牛的。
N****f
发帖数: 25759
4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二”文点评
megguan (RP-AD-S36-W5-V2-SFM):二
关美人大作,俺觉得当属四篇“二”文中一骑绝尘的上品。(抱歉贝兄,见了好文,顾
不得家门谱系了。)全文构架十分简单,不过三个人物(或者一个人物、两台机器?)
、几番对话、外加一具马桶引发的寻常小事,但核心主线尽在一个“情”字。三个人物
直接刻画都不很多,形象、性格塑造都在叙事之间,堪称大手笔。既“二”且憨的大狗
、略似买买提标准WSN的老包和心思细腻的陈宸,读后无不栩栩如生。陈宸对买来的机
器人男孩滋生母爱,可谓本文核心要点,置于上下文context之中,可以说顺理成章。
有此基础,最后一节抖出的包袱,可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一个字:“Bravo.”
gamor (捡贝壳):二
小贝本文,诚如《后记》所言,从头至尾整个狼队都算多多少少参与了创作,所以很难
从旁观者角度点评。不过总体构思布局,基本上还是贝兄圣心独断。初读这篇时,还只
是最初两节,但已经足以看出阵势之大,当时颇为担心贝兄在写成中长篇小说之前如何
收场。最终大结局,小楠、陈思、晓芬和作为全文Scheherazade的师姐几条线基本都能
自成体系,完美谢幕,只有那位... 阅读全帖
N****f
发帖数: 546
4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当当当,十强画像!(部分)
诱人的果子……俺是说煎饼果子,呵呵。
含情脉脉的果子肖像确实漂亮,不过那张煎饼果子的笔调似乎更是大气洒脱。
s*******s
发帖数: 5087
4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晚安,北京(13 下 -- 完结篇)
真好看,几个月前的坑,看到上首页了,才知道填了。谢谢lz温情的笔调。韩秋对老罗
是倾慕吧,比爱慕少点点,人就是这样慢慢长大的,等以后阅历多一点,心里就会更豁
达一点了。
N****f
发帖数: 25759
4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好久没奔画了,奔个!
P.S. 笔调十分老练,不过像不像的问题嘛……有待蓝妹妹提供照片由广大
人民群众评判。
wh
发帖数: 141625
4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冷山
寒山有点酸吧。冷山我觉得平实有力。不过没看过小说,要看小说的整体笔调了。
a**********u
发帖数: 28450
4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意淫无罪,现实残酷
“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
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
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
这是余华刚攒的新书第7天的开篇。咋样?抓眼球的地方倒是很多,如彼之贴近现实生
活,如雷致富之类淫人妻,强拆民房,人体器官交易,食品安全,但是让人抬不舒服了
,好比你们正在一家餐馆吃饭突然有人偷偷告诉你吃得是人肉,然后你们发掘老板和服
务生在不怀好意地偷偷地笑。
从河边的错误开始,我觉得余华就开始走偏风了。他现在这个书,大着笔墨来描写当前
中国畸形变态的现状,虽说文笔月来越轻盈,沉重之处常常赋以明快的笔调。我总是怀
疑,这跟他小时候总在停尸房里面睡觉有关,他在其间意淫带来了许多快感,写出的现
实残酷来恶心读者。
前两天国内发生的一个命案,某锁男长期猥琐,以意淫来缓解内心的痛苦,在钞票上写
下许多女性的名字xx,结果后来绷不住了,伏击了邻居上夜班的中年少妇,先建后杀,
埋尸后院。余华老弟总是在译音中踯躅徘徊,我很担心。
x***n
发帖数: 10764
46
转一下秋水堂比较的红楼和金瓶,如果楼主有兴趣,倒是可以心平静气地讨论一下。
***************************************************************
前年夏天,十分偶然地,我开始重读这部奇书。当读到最后一页。掩卷而起的时候,竟
觉得《金瓶梅》实在比《红楼梦》更好。此话出口,不知将得到多少爱红者的白眼(无
论多少,我都心甘情愿地领受,因为这两部杰作都值得)。至于这种念头从何而起,却
恐怕不是一朝一夕便可说尽的——因此,才会有现在的这本书。简单讲来,便是第一,
《金瓶梅》看社会各阶层的各色人等更加全面而深刻,更严厉,也更慈悲。《红楼梦》
对赵姨娘、贾琏、贾芹这样的人物已经没有什么耐心与同情,就更无论等而下之的,比
如那些常惹得宝玉恨恨的老婆子们,晴雯的嫂子,或者善姐与秋桐。《红楼梦》一书所
最为用心的地方,只是宝玉和他眼中的一班“头一等”女孩儿。她们代表了作者完美主
义的理想(“兼美”),也代表了理想不能实现的悲哀。
......
《红楼梦》还是应该算一部诗意小说。这里的“诗意”,就像“诗学”这个词汇一样,
应该被广义地理解。《红楼梦》...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4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纷乱杀伐的五代----读帖随记
肯定是男的啦,女的写词笔调不是那样的
N****f
发帖数: 25759
4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我们站着 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Nice! 笔调、色彩颇有Seurat神韵,而构图更比Seurat鲜活三分。
l****u
发帖数: 3449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ader 讨论区 】
发信人: sailor2 (水手), 信区: Reader
标 题: 我最喜欢的十部(英文)旅行记(完全版,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3 08:32:42 2014, 美东)
我最喜欢的十部(英文)旅行记
首先说明一下我为什么说“旅行记”而不是“游记”。“旅行”,在我看来就应该是
voyage,或者至少是travel,也就是说从某个地方旅行到另一个地方,然后记下沿途的
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自己内心的感受。今天“游记”似乎都已经滥大街了,其中良莠
难辨,不乏蜻蜓点水之作。而我所列举的这些都是长途的旅行——或驾车、或坐船,甚
至还有徒步,行程都在一千公里以上(有的还是环球旅行,远远超过这个数字),都是
我个人百读不厌的佳作。
由于我身居北美,这些书中的大多数记述的是在北美的旅行(但也有两本环球旅行的)
,但我的初衷仅是列举我之所好,并不在乎有失偏颇。有几本书还有一两本类似的、或
由其衍生出来的书籍,我就将它们列为bonus。
话休絮烦,现一一列举并加减短评论。
一、Charles Darwin: The Voya... 阅读全帖
b*s
发帖数: 82482
5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Unofficial Day (xia)
现在的东西都欧美吧,除非你用金瓶梅那个笔调来写……

我觉得dude的文章走的从来都是欧美风。除了那个内什么和一些其他成心写进去的方言。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