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经论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S******0
发帖数: 227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坛经论四圣谛

这些一定要实修到了才能明白,否则都是扯淡。
我是念佛号到一定程度就开始懂了。
这些是为了让过路、不喜求实的人不至于误解我们没有re,
是被你问住了。
不过,过路的既然自己都不求实,只看谁说话时间长来论正误,
我干嘛要操那份闲心?我有毛病啊?
f*******8
发帖数: 3612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坛经论四圣谛

不错,真爱始于爱自己,这是我师傅的话,
后来看《清净道论》,发现慈心观的入手也是先要对自己修慈。
如果因为辩论而把别人探讨佛法知识的热情挫折了,也不好。
清。
J******s
发帖数: 7538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坛经论四圣谛

实经验)生起
「美女」的概念,也是要了解的,否则还是会被概念迷惑,因概念而有不如理作意。
that is the point I am arguing, because I think all the concepts are
generated by human beings. and when human beings are contacted with
these concepts, some recognition/identification will arise, and now
concepts themselves are also the objects to human beings, therefore they
also obey 'dependent origination'.
well, of course in vipassana meditation, concepts are not the objects
for mediation, but I was not talking whether concepts obey 'dependent
o...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478
4
照你这个尺度,佛陀讲法最不准确了。因为他那时佛教的经论根本一本都没有。。
比如你说佛陀关于无我的教导。。无我是靠教导就够吗?

谨。
S**U
发帖数: 7025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经论所说邪淫是什么?
增加了我慢是有害的,修行佛法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这种错误。
清净道论列举十种观的染,大智度论举一精进比丘得四禅起增上慢堕地狱,佛陀堂弟提
婆达多苦行精进而想继承僧团领导权,都是修行佛法的过程中发生偏差。这些例子是禅
定有成,或是正见不足,或是戒行不净,起增上慢。
偶有时也会生起没成就者的慢心啦 :-)
本版多数 ID 禅定还没有成就到可以生起我慢,宿世习气而已。
b*****n
发帖数: 662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现观庄严论
据说此经论也谈了很多唯识的东西: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F%BE%E8%A7%80%E8%8E%8A%E5%9A%
P****S
发帖数: 2286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讨论二元论和不二论(原创)
您要清楚我讲的是凡夫的互斥和圣者的不二。
如果您已经不自觉地假设了所有的“东西”都能用凡夫逻辑来解释,这个前提就已经把
大乘经论都否定了。归根到底又回到了所谓信还是不信的问题。
我现在唯一能给的建议就是请您不要张口就说大乘里是怎么怎么讲的。
t********n
发帖数: 571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说箭喻经
真的很感谢你提供的这个白话版。到底为什么学佛?这其实是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也是这个版,佛教界,乃至各种声称佛法但不属佛教的团体,产生各种是非的根源。版上没学佛的新人都知道提出这个问题。为什么学佛?为了死后如何如何?为了所谓的终极真理?为了成为超越别人的存在?这箭喻經告诉我们,佛法就是为了解决当下的问题,了苦与苦所而离苦解脱。明确了这一点就知道学佛修行完全是自己的事,法说的再好的也无法超越经论,BSO的行为更是与佛法南原北扯,别人是"成就者"也无须去攀付,是骗子就算舌展莲花你也没兴趣。

或不是永恆的?世界是有限的或是無限的?靈魂和肉體是一體的或各自存在的?如來死
後,繼續存在、不再存在、既存在也不存在、既不存在也不不存在?這些問題,師父總
不解釋;不是將以擱置、排斥,就是不肯明白的說。我實在受不了,一定要問他明白。
要不然,我就要離他遠去。真是的,如果對於這些問題不知道解答,他就應該正直的承
認,說自己不知道。
作揖,卻口氣不善的向佛陀那般質疑。
永恆的;自己也從來不曾說能夠解說這一類的問題,任何人還沒來得及想通這些問題,
他短暫的一生就要結束了。好比一個人被毒箭射中,親友見他痛
r****n
发帖数: 8253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ZT白话大念住经

呵呵,waichi对你就代表真理。
waichi讲的话,比佛陀都好用,比经论都好用。
r****n
发帖数: 8253
10

解脱,即证阿罗汉后回小向大,不住涅槃,是大乘后期的思想,这种思想并不被原始佛
法,上座部佛教以及早期大乘所承认。而文殊那段经文,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文殊支持这
种思想,那上面只是说声闻罗汉是急于取证涅槃,而并没有说菩萨是已经证了罗汉,证
了涅槃,但是不取涅槃。
根据原始佛教和早期大乘,一旦证声闻果位,比如初果,是最多七世一定涅槃的,不可
能再受生,而阿罗汉更是不可能再受生(入三界)。
所以在后面我引用的大集经当中,说菩萨“虽入深定亦不证得沙门道果”,注意,这里
面说的是不证沙门道果,而并不是证得了沙门道果但是不住涅槃。
为什么大乘要提出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的修证次第呢,就是为了独立于声闻四果。其中
初地菩萨是类似于声闻当中的初果,只是发心的不同。
无论是细障,还是粗障,都是烦恼障,都是结,都是惑,如果没有了结,没有了惑,就
一定无余涅槃,所以菩萨才要留惑润生。这就是我的观点。
而你的是什么呢?你忘了吗?
r****n
发帖数: 8253
11
再补一段大般若经当中的论述
「所以者何?貪瞋癡等能令生死諸有相續,助諸菩薩引一切智,謂菩 薩眾方便善巧起
諸煩惱受後有身,與諸有情作大饒益。如是煩惱能助菩薩,令證無上正等菩提。非諸聲
聞獨覺作意,由彼作意障大菩提, 亦礙資糧令不圓滿。」
f*******8
发帖数: 3612
12

我的意思很清楚,
1. 罗汉不同于佛,
2. 罗汉也是一种解脱的,只不过不是究竟解脱。
3. 菩萨是经过罗汉阶段的,继续解除剩余的惑,进而达到成佛。
4. 佛是如来,无所谓轮回不轮回。非你我可以想象。
(而你的意思呢,不承认中间那个罗汉解脱的平台)
罗汉和菩萨的差别在于发心导致后来的差别。
菩萨也要经过罗汉到达的那个台阶(就是人我空),
只不过菩萨不会停留在那个台阶。可能罗汉在发心修时只想解决自己的问题,
不想解决别人的问题,所以在解决自己问题后,就不想再动了。
这罗汉和普通好心人不一样在于,普通好心人,自己的问题
是什么可能都不清楚,也不知道修解脱究竟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所以即使想帮人,也可能帮错,这是能力问题。
罗汉也还有惑,这个在法华经就讲了:佛开始讲,那些罗汉不愿听。
(当然是因为不懂,如果懂的话,无所谓爱不爱听)
可能有些学原始经典的不能区分广义的阿罗汉(佛有时候也被称为大阿罗汉)和狭义的
阿罗汉。大概是普通人难以区分二者差别,好像一个普通小老百姓,不能区分处长局长
部长究竟是干什么的,统称大官。
f*******8
发帖数: 3612
13

各人表达自己看法,有什么对不起的。
我是最近对三法印、常无常等等有了点新认识,所以多少想表达,
下面自言自语:别人可能也不知道我说什么,waichi如果在,当然就知道。
N年前,在大学时,我就给自己起名字叫无常,
所以runsun给自己叫无常,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不过最近才理解常和无常的关系,这对理解修行和日常关系还是很重要的。
普通情况下,人们的心很难稳住,不是跑到断,就是跑到常。
嘴里说的无常和心里认定的都不一回事。不堕两边还是有点难度的。
坛经:
僧志彻。江西人。本姓张。名行昌。少任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
亡彼我。而徒侣竞起爱憎。时北宗门人。自立秀师为第六祖。而忌祖
师传衣为天下闻。乃嘱行昌来刺师。师心通。预知其事。即置金十两
于座间。时夜暮。行昌入祖室。将欲加害。师舒颈就之。行昌挥刃者
三。悉无所损。师曰。正剑不邪。邪剑不正。只负汝金。不负汝命。
行昌惊仆。久而方苏。求哀悔过。即愿出家。师遂与金。言。汝且去
。恐徒众翻害于汝。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行昌禀旨宵遁。
后投僧出家。具戒精进。一日。忆师之言。远来礼觐。师曰。吾久念
汝。汝来何晚。曰。昨蒙和尚舍罪。今虽出家苦行
p*******y
发帖数: 782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坛经论四圣谛
北传要成佛,南传要成阿罗汉,为何一定要是一法?
如果非要是一法,阿含经中,佛祖为什么还要说人天小法,只说阿罗汉法就好了。
r****n
发帖数: 7315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坛经论四圣谛

噢。观经如此说,理所当然。华严,没印象了。
你喜欢就好。
Y**u
发帖数: 5466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坛经论四圣谛
SeeU, 你在金刚经,心经, 坛经上的根本观点同RS是一样的吗?
r****n
发帖数: 7315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坛经论四圣谛

你都学舍利弗的《正见经》,你引的也净是他人的论点论据,六祖又咋了?
S**U
发帖数: 7025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坛经论四圣谛
danalake
沙门果经的沙门功德你成就了几种?你达到六祖的境界了吗?你喜欢讲证量,用不用到
自己身上?还是光要求别人,自己豁免啊?
跟谁学是你的自由。佛陀在世时,一样有人信提婆达多,要跟提婆达多学,不随佛陀。
我算什么呢。我没有天真到认为别人一定会听我的。
一切众生是业的主人。
诸恶莫作。
善哉!
l****u
发帖数: 2166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坛经论四圣谛
经里说:
the one who gives rise to the path (previously) unarisen, who engenders the
path (previously) unengendered, who points out the path (previously) not
pointed out.
我一般认为是 buddha/arahant的区别是 有没有发现path 的区别。
你给引用一下那里说是教不教的区别
S**U
发帖数: 7025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坛经论四圣谛
所有的人都能成佛还是不能的问题,就是「三乘究竟」还是「一乘究竟」之争。
这问题大乘谈了一千多年, 没有共识,各有经证与理证,炒冷饭没有意义。真有兴趣
Google「三乘究竟」,「一乘究竟」
These days I'm not interested in this topic at all, so won't say much more
about it.
f*******8
发帖数: 3612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坛经论四圣谛
我都看得目瞪口呆了。
他的意思是,苦是绝对的,不可能有乐。
你的说法是,理解了某些(哪怕是你自认为的)真理,
就会很happy,就离了苦。所以苦不是绝对的。
你到底是在讽刺runsun还是在赞同runsun?
同学们到底在演什么戏啊。
至于runsun对坛经的错解,就不再解释了吧。
友邦惊诧啊。拍案惊奇。
我现在下个断言:
你如果坚持学佛(并认真修行),不出本世纪,你一定会反对runsun的观点。
不过runsun有一个好处,为了获得辩论的胜利感,只要弄出的声音很
大就行了,至于是打别人还是打自己得来的声音,他是不管的。

"乐
出是
万物
,不
是给
,净
w****g
发帖数: 774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坛经论四圣谛
是啊,看阿含经,不少人只听了简单的无常的道理,回去修行一段时间,就能证阿罗汉
。佛法发展的几千年,由简单到复杂,似乎是以越高深、越玄妙,为真理。
f*******8
发帖数: 3612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坛经论四圣谛
我的重点不在详细分辨什么常乐我净,(所以我说不我分辨runsun对坛经的错解)
而是提示JeanIris的苗头、趋势、方向就和runsun不一样。这就够了。
f*******8
发帖数: 3612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坛经论四圣谛
你只要起誓说:
我不打诳语,我从没说过,也从没有认为坛经不讲四圣谛。
我就收回自己的话。
别的都是废话。
r****n
发帖数: 8253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坛经论四圣谛

这个是错误的。
现象的生灭本身就是苦,佛陀说“无常即苦”,而并不是人们因为执着的维持才有苦。
实际上是因为贪爱的原因,而产生了现象,产生了现象的生灭。而不是现象产生了,然
后人们执着。
佛陀说贪爱是燃料,五蕴是大火。有了贪爱的燃料,才有五蕴的大火,并不是有了五蕴
,然后产生贪爱,然后产生苦,这是完全错误的。
缘起法本身就描述的很清楚,因为无明这个条件,而产生了行,因为行这个条件,而产
生了识,因为识这个条件,而产生了名法和色法。。。。
你弄错了,佛正是要消除现象的生灭,这一点在经典里面讲的非常清楚。
杂阿含:
“有之灭,即涅槃”,这里的有,巴利文是bhava,意思是存在。
在经集的大品里面,佛陀说
"任何苦产生的根源是诸识,灭寂诸识,苦就不再产生"
"任何苦产生的根源是诸触,灭寂诸触,苦就不再产生”
"任何苦产生的根源是诸受,灭寂诸受,苦就不再产生”
。。。。
我希望你能够尊重这些佛陀所说的经文,而不是因为不接受这种观念,将经文强行扭曲
成符合你意思的。
阿罗汉不会有普通人的那种痛苦的感受情绪,但是这不影响阿罗汉的五蕴名色仍然是苦
,无常,无我的。
S**U
发帖数: 7025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坛经论四圣谛
这段话,较早的敦煌本坛经没有,所以应该是后人加入的。
你是 GYFM的, 善于YY, 不懂佛法,本版老 ID 应该都知道吧。
d******e
发帖数: 4192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经论所说邪淫是什么?
你怎么一棍子就把人打死呢?
SEEU有缺点,但是你听不得不同意见,
说句老实话,他这么问你或者是出于好心,关心
或者是半开玩笑的,你太敏感了.
让人去看心理医生是很正常的事情,
心理上如果有什么解不开的矛盾,就应该去寻求帮助.
你为什么不能回答他,我现在不需要帮助,我很满足.
越是疯狂的人,越觉得自己没病,
觉得自己有病的人,却未必是疯狂的,只是对自己
心理健康更加负责任,比如我,经常想去看心理医生,
怕花钱,只好以前自学看书自救.
SEEU这个人,我并不是说护着他,有很多缺点,
但是他的缺点是很多男人都有的,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就是诚实的,他并非一个心肠坏的人,比如他说被一个女孩
玩得团团转,他也有可怜的时候.
看人,不要太自以为是了.
a*****a
发帖数: 640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经论所说邪淫 辨正-1
今天最后回你一个帖子,我得干活儿了,haha
你这么说,前提就是你觉得自己比我正确。告诉你哦,我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儿。
我们讨论问题当您首先就认为自己是经验更丰富的,理解更深刻的时候,讨论已
经没有意义啦。
我一直都很有主见,很多人的话我觉得不对是不会听的,以前我觉得是不是自己太自我
了,后来发现不是。haha
o****h
发帖数: 721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经论所说邪淫 辨正-1
惭愧,我以前只看过佛遗教经,还是给比丘定的。不过里面一句话,印象特别深刻,戒
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依戒而生禅定及灭苦智慧。以后得看看居士戒了。
l*t
发帖数: 1695
30

前念已断,后念未生时,了了分明的,就是妙明真心。
此心不可说,一说即着相了。
不说大家又不懂,所以佛祖和其他修行者们留下了诸多的经论。
需要自己去证悟,要读经,要思考,要实修。
此中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只看书,不实修,如同缘木求鱼。
只实修,没有佛经的指导,忙修瞎练,危险啊,还容易走弯路。
d******e
发帖数: 4192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伽经立场,以释迦佛为外道
你对我有很深的误解.我什么都不信的.
是SEEU很信法师,因为他大概认为法师对经论的解释是最合理的.
法师讲经讲得好.我听不懂他讲的,当然有疑问了.
J******s
发帖数: 7538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伽经立场,以释迦佛为外道
中观,唯识,如来藏和释迦牟尼说的不一样的
印顺法师的考据就是依照佛教产生,传播的历史,这些过程中的经论做依据,结合当时
社会背景进行研究。
看不出来,还有比这个更好方法。
倘若佛法起源自印度,那么依照时间排序的佛法,显然越早越可能接近佛本人所说。
J******s
发帖数: 7538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伽经立场,以释迦佛为外道
同敬佩!

藏的立
场,偶尔明确表示自己的意见。这与汉传很多人用如来藏解释中观、唯识不同。不了解
这一点,
批评他矛盾是白搭。除此之外,没有太多矛盾。批评印顺法师的,我看过一些,老实说
经论懂得
太少,可笑。当代值得当印顺法师对手的,我还没见过。
,会知道
这句话的沉重。
教找出
路。无论未来是否成功\,我对印顺法师一生的努力表示敬佩。
h********i
发帖数: 87
34
末学的忏悔是因为对佛的圣言量有一定的信心,相信業果真实不虚,加上思维和实践業
果的一点信心,末学相信今生的违缘一定是宿世的恶业所感,所以要忏悔恶业。
另外末学再补充几句:佛法的修学次第是戒定慧,戒是要戒我们身口意去造作恶因,调
伏粗大的烦恼(烦恼发动身口意造恶业),得内心的清凉;戒之前还需要亲近善知识,
对经论做大量的聞思,否则我们连烦恼的形象,对治的方法都不知道也无从戒起。佛法
是内明,内学,所修学的一定是实践在自己的内心的,不断地调伏,修正,提升自己的
内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当我们的内心越来越净化,越来越清净,外境也会越来
越清净。
P****S
发帖数: 2286
35
藏传佛教当然认为密法是自己的专长。大乘显宗和小乘是基础啊。另外藏传/汉传,显
宗/密宗是不同概念。藏传佛教即有显宗也有密宗。藏传佛教比较倾向汉传佛教的禅宗
属于无上密。像《金刚经》这样的经典属于显密之间。
如果从字面上讲藏传佛教的祖师对小乘实修者的境界可以说是了如指掌。比如下面这段
在藏传佛教里属于常识性的公案:阿底峡尊者在西藏时,有一次,他和他的弟子在用早
餐的时候,尊者忽然说道:“今天,在印度的一个修喜金刚的修行者,已经堕入了声闻
的灭定。”尊者的弟子就说:“修喜金刚的行者,有可能落入声闻的灭定吗?这是什么
原因呢?”尊者说:“喜金刚本来是无上密法,但他没有修好,就成了小乘的法,从而
堕入此灭定。”
您如果对大乘的核心概念有不同看法可以引用小乘的经论和公认的阿罗汉的言论。但是
你自己的想法就算了。当然您如果能示现自己是阿罗汉的话,赶紧告诉大家。我立刻给
您顶礼供养,您想说啥就说啥。不想说我们都会请您说。
f*******e
发帖数: 5594
36
我觉得经论是一回事,你的理解又是一回事。我的问题是针对你的帖子提出的。
z**n
发帖数: 22303
37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如何带领佛教徒归主
佛教网摘站:辨破《楞严百伪》——释愍生法师辨(1)
作者简介--释愍生
愍生法师,一九二六年出生。二十岁出家;早年亲近上海下仁老法师。一生专研三
藏,致力弘扬佛法,兴办佛教教育,培植人材。历任宝觉佛学院院长、住持,香港佛教
联合会义务司库。教学之余,常于海内外弘法,讲经说法四十年,辩才无碍,为教界所
称誉。对《楞严经》造诣尤深,曾讲述《楞严经》先后达十三次之多。今以法师精研《
楞严》之心得,驳斥吕澄作“楞严百伪”之谬说,堪称护法卫教之雄辩。

佛本无法可说,以有四悉檀因缘故,随机应说。若以无法可说而言,佛于四十九年
未说一字,以名言无实故。如以有法可说而言,离经一字使同魔说,以藉假修真故。无
论有说无说,主旨欲令众生,入佛知见也。由此可知,一切皆是佛法,又复皆非佛法,
以法无自性,故法不定法。《金刚经》云:“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又云:“法尚
应舍,何况非法?”若明此理,何需于鸡蛋里挑刺?
诸大乘经,皆以一实相理,即证其说。诸小乘经,以三法印,印定无误。试问《楞
严》何处乖违大小乘印?吕澄全以是非之心、庸俗之念、妄想分别,刻意制造过失,引
人随落深渊,诚乃罪过无边!况经四依说:“依...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38
唯识宗的创立
玄奘西行求法归来,通过翻译经典和传授学徒等方面的工作,将当时印度唯识学的最新
成果介绍到中土,最终创立了以佛教义学见长的法相唯识宗。玄奘在翻译佛典的过程中
,为中国佛教培养了一代精通唯识、因明学说的高僧,特别是其高徒窥基继承光大其学
说,留学僧人圆测将玄奘之学传播到新罗国,对于唯识学说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
说玄奘是法相唯识宗的创始人,是由于他把法相宗的主要经典都翻译成汉语并作了初步
的宣传;说窥基是法相宗的实际创始人,是因为窥基在玄奘所奠定的基础上,扩大了这
一宗派的理论影响。公正地说,法相唯识宗是玄奘、窥基两代高僧共同努力创立的。
第一节 玄奘与唯识宗的创立
依照现今学术界、佛教界的普遍认识,玄奘西行的时候,中国佛教已经处于学派佛教与
宗派佛教交替发展的时期。玄奘先后礼拜了十二位老师,但其中并不包括被认定为佛教
宗派的天台宗僧人,也没有礼拜三论宗的祖师吉藏为师。玄奘西行的动机之一就是出于
消弭学派佛教差别诠释所带来的混乱。回国之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佛教经典的翻译活
动,在其弟子们的继续努力下,终于创立了一个新的佛教宗派。
玄奘在国外之时,中土佛教界存在和发生的争论,...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净治明相》导论 谈锡永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79382

《净治明相》导论
谈锡永 造
顶礼两代摧魔法王众生依怙主
顶礼三种传承上师持明教法尊
顶礼文殊师利语金刚般若导师
顶礼本净虚空如来藏三身佛陀
一 本来面目与明相——释论名
本论具名《现证自性大圆满本来面目教授·无修佛道》,简称《净治明相》(Nang
Jang)。
“大圆满”道法,即以直指本来面目为建立见地的手段,此同于由菩提达摩大师传
入汉土的教法。关于这点,目前已成不争之论,过去有学者扬禅辟密,实乃由于资料不
足,且有门户成见之故,因而便欠客观。
汉土近期著作,有蓝吉富居士《坛经的修证理论与藏密的大圆满法门》一文(收《
中国佛教泛论》文集),较能道出真相。虽然他所引用的资料与及结论,尚多可补充之
处,但亦可见汉土学者对藏密大圆满的看法,跟六七十年代已有显著的不同。
外人著述,则有 Jeffrey Broughton 的 Early Chan Schools in Tibet(《西藏早
期禅宗》)一文,据敦煌文献,论述西藏于早期曾接受汉土的禅宗思想。此文对禅与大
圆满同源的...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净治明相》导论 谈锡永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79382

《净治明相》导论
谈锡永 造
顶礼两代摧魔法王众生依怙主
顶礼三种传承上师持明教法尊
顶礼文殊师利语金刚般若导师
顶礼本净虚空如来藏三身佛陀
一 本来面目与明相——释论名
本论具名《现证自性大圆满本来面目教授·无修佛道》,简称《净治明相》(Nang
Jang)。
“大圆满”道法,即以直指本来面目为建立见地的手段,此同于由菩提达摩大师传
入汉土的教法。关于这点,目前已成不争之论,过去有学者扬禅辟密,实乃由于资料不
足,且有门户成见之故,因而便欠客观。
汉土近期著作,有蓝吉富居士《坛经的修证理论与藏密的大圆满法门》一文(收《
中国佛教泛论》文集),较能道出真相。虽然他所引用的资料与及结论,尚多可补充之
处,但亦可见汉土学者对藏密大圆满的看法,跟六七十年代已有显著的不同。
外人著述,则有 Jeffrey Broughton 的 Early Chan Schools in Tibet(《西藏早
期禅宗》)一文,据敦煌文献,论述西藏于早期曾接受汉土的禅宗思想。此文对禅与大
圆满同源的...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1
作者:楼宇烈 [2001-9-29 17:38:48]

宗密(780—841)在其所著《禅源诸诠集都序》一文中认为,禅修是三乘学人欲求
圣道的必由之途。然修禅者不可不知,禅法乃有浅深阶级之不同。他把禅门分为五等,
即: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和最上乘禅。在这五等禅中,宗密最为推尊的是
最上乘禅,亦即达磨所传之禅,中国禅宗所传之禅。对此最上乘禅之要旨,宗密概述说

“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
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
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磨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1

宗密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
”来概括达磨所传之禅法(其实主要是慧能以后禅宗南宗所传之禅法)的特点,应当说
是很准确的。试以《坛经》中所记述的慧能思想考之,他最强调也正是这几点。如慧能
的得法偈,即针对神秀的...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2
第1章 禅宗之源——从达摩到弘忍
本世纪初,随着敦煌禅籍的发现和研究,禅宗及其宗派源流问题,日益引起世人
的关注,尤其是中日佛教学者的高度重视。有关禅、禅学、禅宗的研究著作不断涌现,
这就为深入研究禅宗宗派源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诸说纷纭
禅、禅学、禅宗是相互关联而又各不相同的一系列概念。禅是古印度宗教通过打坐
使心念安定下来的实践。在释迦牟尼以前,印度即是以生天为坐禅目的的思想;至释迦
牟尼时,始展开远能苦乐两边,以达中道涅槃为目的之禅。此后,印度佛教的禅观思想
日趋发达,无数禅经应运而生。汉末传入中国的禅经,多系传承小乘承统的禅观思想,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出四卷《楞伽经》,即列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禅、如来禅四
种禅。菩提达摩(即达摩多罗)所传(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禅经》所说自性清净禅
。禅学是关于修禅定的学说,而禅宗则是以达摩为初祖、以直探以源、见性成佛为宗旨
的大乘佛教宗派。中国禅宗的创立,有佛陀扇多说、达摩说、道信弘忍说、六祖惠能说
、马祖道一说等。
第一、佛陀扇多说。太虚大师持此说。太虚《与胡适之论菩提达摩书》说:“禅宗
所奉为初... 阅读全帖
i*******e
发帖数: 50
43
大乘是佛说 - 经论中的论证
一、大乘是佛说
《成唯识论》中,圣慈氏以七种因。证大乘经真是佛说。
一、先不记故。若大乘经。佛灭度后有余为坏正法故说。何故世尊非如当起诸可怖事先
预记别。
二、本俱行故。大小乘教本来俱行。宁知大乘独非佛说。
三、非余境故。大乘所说广大甚深。非外道等思量境界。彼经论中曾所未说。设为彼说
亦不信受。故大乘经非非佛说。
四、应极成故。若谓大乘是余佛说。非今佛语。则大乘教是佛所说。其理极成。
五、有无有故。若有大乘。即应信此诸大乘教是佛所说。离此大乘不可得故。若无大乘
。声闻乘教亦应非有。以离大乘决定无有得成佛义。谁出于世说声闻乘。故声闻乘是佛
所说。非大乘教不应正理。
六、能对治故。依大乘经勤修行者皆能引得无分别智。能正对治一切烦恼。故应信此是
佛所说。
七、义异文故。大乘所说意趣甚深。不可随文而取其义便生诽谤谓非佛语。是故大乘真
是佛说。
二、小乘经典,也承认大乘是佛说
《大正藏》第02册No. 0125增壹阿含经
契经一藏律二藏, 阿毗昙经为三藏;
方等大乘义玄邃, 及诸契经为杂藏。
安处佛语终不异, 因缘本末皆随顺;
弥勒诸天皆称善, 释迦文经得久存。
弥...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度教的不二论
http://philosophy.cass.cn/facu/sunjing/yinduzhexue/02.htm
第二章 商羯罗与《示教千则》
第一节 时代背景、生平和著作
商羯罗(ZaGkara)是印度中世纪吠檀多哲学的集大成者、著名的不二论理论家。关于
他的传记保存下来的至少有11个,但都为传说、神话一类。其中最有名的是14世纪的吠
德耶罗耶(VidyAraNya)所作的《商羯罗世界的征服》,但也由于它是商羯罗以后数世
纪的作品,故难以让人相信。首先关于他的生卒年代就很难确定。1882年印度的波答迦
(K.B.Pathak)提出,商羯罗的生卒年代约为788~820年,此说法为学术界沿用。现代
日本学者中村元对此说法进行了再考证,他认为700~750年更为妥当些,他的意见获得
了雷诺(L.Renou)和英戈尔(D.H.H.Ingalls)的赞同。1
公元5~6世纪之间,匈奴人从中亚向印度入侵,曾一度造就印度古典文化的黄金时代的
笈多王朝的政治制度,在6世纪遭到了全面的崩溃。7世纪时戒日王又恢复了印度北方的
和平,但在他死后北印度又很快再次遭到政治上的分裂。而南印度在6世纪中叶以后大...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觉囊派
藏传佛教觉囊派
刘立千  著
一、觉囊派的传承
觉囊是地名,全名觉摩囊,在西藏日喀则专区的拉孜县境彭措林寺东的一座
山沟内,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觉囊寺是公元十三世纪时衮邦?吐吉尊追①
(1243─1313)所建。他初是萨迦派僧,曾为萨迦八思巴弟子。后来他从衮钦?却
古沃色②听《时轮讲解》和《六支瑜伽》③,得到却古沃色暗以他空见解释时轮
的教授,经过实修,证悟了他空中观④乐空双运之理。他又以他空见讲解《时轮
六支瑜伽》。于是遂独成一派,因其驻锡地为觉摩囊后遂称为觉囊派。(《青
史》904-905页)。
他空见最早的创造人为裕莫?木居多吉⑤,公元十二世纪时人,从裕莫起已
暗传七代才到衮邦?吐吉尊追。裕莫初是个瑜伽行者⑥,出家更名迪巴杰布,曾
亲近索律师等大德甚多。又从克什米尔班钦?达瓦贡布听讲《时轮》法。依达
瓦贡布弟子卓敦?南拉孜⑦译师学《时轮本续经》以及注疏要门⑧等,还学《密
集》⑨的明炬释和要门等,随后到后藏乌郁⑩地方专修《时轮法》,定中见到空
色天身⑾从内显发,又阅《如来藏经》等经,说“一切众生皆本具相好庄严⑿之
佛身,名如来藏⒀。于是生起胜义本有⒁之他空见。木居多吉将时轮教授和这...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格鲁派
藏传佛教格鲁派
刘立千著
一、 格鲁派的传承
格鲁派的创建人是宗喀巴【1】(1357-1419),他出生于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
地方,本名罗桑扎巴。幼年在噶当派寺庙甲琼寺【2】出家,依顿珠仁钦学显教,
对噶当派教义有了初步认识。由师劝说并助其赴卫藏深造。先后游学了当时有名的
噶当寺院,如德瓦坚【3】、桑浦【4】、聂塘【5】、纳塘【6】、玖莫隆【7】
等,依止聂塘巴?扎巴僧格【8】、耶协僧格【9】、聂温?衮噶白【10】、顿桑巴
【11】、噶希巴?罗桑【12】、仁达瓦【13】等学习了龙树的理聚诸论、慈氏诸
论、俱舍、律经、量论等,还听了噶当教典派的《道次第导引》【14】,系统地学
习了噶当派的教法,接受了噶当派思想体系。此外还依止穹布勒巴和萨迦派、觉囊
派、噶举派的诸多大师【15】,学习了密乘下三部瑜伽和无上部的《密集》、《胜
乐》、《大威德》、《时轮》等。他把噶当派和其它派别大德的显密教法熔为一
炉,构成他自己一套完整的教法体系,为他后来建立格鲁派打下了基础。当时,宗
喀巴所处的时代正是教派僧人争夺政权【16】,进行战争,醉心政治,佛法宗教无
人过问之时,以致寺庙戒律松驰,僧人放荡...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格鲁派
藏传佛教格鲁派
刘立千著
一、 格鲁派的传承
格鲁派的创建人是宗喀巴【1】(1357-1419),他出生于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
地方,本名罗桑扎巴。幼年在噶当派寺庙甲琼寺【2】出家,依顿珠仁钦学显教,
对噶当派教义有了初步认识。由师劝说并助其赴卫藏深造。先后游学了当时有名的
噶当寺院,如德瓦坚【3】、桑浦【4】、聂塘【5】、纳塘【6】、玖莫隆【7】
等,依止聂塘巴?扎巴僧格【8】、耶协僧格【9】、聂温?衮噶白【10】、顿桑巴
【11】、噶希巴?罗桑【12】、仁达瓦【13】等学习了龙树的理聚诸论、慈氏诸
论、俱舍、律经、量论等,还听了噶当教典派的《道次第导引》【14】,系统地学
习了噶当派的教法,接受了噶当派思想体系。此外还依止穹布勒巴和萨迦派、觉囊
派、噶举派的诸多大师【15】,学习了密乘下三部瑜伽和无上部的《密集》、《胜
乐》、《大威德》、《时轮》等。他把噶当派和其它派别大德的显密教法熔为一
炉,构成他自己一套完整的教法体系,为他后来建立格鲁派打下了基础。当时,宗
喀巴所处的时代正是教派僧人争夺政权【16】,进行战争,醉心政治,佛法宗教无
人过问之时,以致寺庙戒律松驰,僧人放荡...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14章 近代传承
第14章 近代传承
一、圆瑛禅净兼弘
进入近现代后,中国佛教神日渐衰微,但传承不断,法脉绵延、敬安、圆瑛、太
虚、虚云、来果、明真、印顺等一批高僧、大德主持佛法,长者、居士大力扶持,光大
宗门,颇有建树。
一、圆瑛禅净兼弘
圆瑛(1878-1953)为中国近代禅门高僧。他宗说兼通,台贤并弘,精研
《楞严》,禅净双修,归宿“三求”,爱国爱教,弘法度生,为中国佛教事业作出卓越
贡献。
圆瑛,俗姓吴,法名宏悟,号韬光、一吼堂主人。福建古田县人。父名元云,母亲
阙氏。因祷于观音菩萨有感,于清光绪四年(1878)生。幼失怙时,由叔父诗瑛扶
养,五房一嗣,备受慈爱。年稍长,感身世孤零,人生如幻,欲出家,叔父不许。18
93年投考本县秀才,次年中取,名列前茅。1895年秋(十九岁)大病一场,病愈
投福州鼓山涌泉寺,礼莆田梅峰寺增西上人为师,剃度出家。次年,到涌泉寺依妙莲和
尚受具足戒,后到大雪峰崇圣寺谒达本禅师,充当钣头菜头,茹苦含辛,清修梵行。
二十一岁,圆瑛回到常州天宁寺,依治开老和尚参究禅宗心法,四年中获益良多,
继往宁波天童...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49
第三节 种子说
在隋唐佛教诸宗中,一反“众生皆有佛性”思潮而倡“五姓各别”、“一分无性”说的
,唯有法相唯识宗。传说玄奘离印回国前曾担心言“一阐提”不能成佛无人仰信,因此
“愿于所将论之内略去无佛性之语”[①]。这个想法遭到其师戒贤的斥责,玄奘于是忠
实地将其学说传播于中土。其实,戒贤的斥责是有道理的,玄奘之所以遵从其语并非仅
仅慑于师威。殆至瑜伽行派发展到护法时代,第八识之妄染性已经确立,“五种姓”说
已经成为这一学派理论体系的有机部分。在此情况下,若欲完整地、忠实地弘扬其说,
当然不能舍去“五种姓”的说法。至于慈恩宗的传宗非久,则是另外一个问题。果然,
“五种姓”说一经传入就引发了激烈的争论。首先发难的是曾充任玄奘译场证义的灵润
,其后玄奘弟子神泰主“五姓”说救慈恩义,驳斥灵润;法宝又造《一乘佛性究竟论》
批“五姓”说,主“一性”说;慧沼则撰《能显中边慧日论》救“五姓”说。争论双方
各据经论,站在各自的立场立说,很难说服对方。为弘扬、维护己说,除了大量引证利
于己说的佛教经论(即教证)之外,法相唯识宗还着力强调两方面的理据:其一,以种
子说判定种姓之别;其二,倡理佛性、行佛性之分,...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50
佛教科学论
堪布索达吉 著
前 言
各位朋友,您好!
我很高兴大家能超越时空,共同地在这佛教与科学接壤的赏心悦目花园中舒心惬意自由
地漫游,并能敞开心灵进行彼此真诚的对话和交流,我作为一名佛教徒,在正式行文之
前,首先顶礼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
“现代科学相距佛教还有多远”,这个问题您思考过吗?
世界上的人们对佛教的态度大概有四种:信仰的、半信半疑的、不信仰但也不反对、反
对的。其中反对者的理由虽然林林总总,但主因不出下面二种:消极逃避、迷信。这些
反对佛教的理由能否站得住脚呢?这些反对者是否真正了解佛法的内容?
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科学”奉为至尊至圣。天文学、宇宙学、电子学、生命科学等自
然科学领域及经济、金融、艺术等社会科学领域里的割裂研究成果,在人们的心中占有
崇高的地位。在这样的环境中,由于对佛法不太了解,难免有部分人会偏执科学而反对
佛法,这时作为有理智的人应观察一下其余人士对佛法的看法如何。
沈家祯博士说:“我本人是科学家,对科学很感兴...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