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 发帖数: 12367 | 1 发现“引力波”团队中的中国留学生罗家伦
美国科研人员于2月11日举行了发现引力波的新闻发布会,而现就读美国卡尔顿学院四
年级、来自中国广州的留学生罗家伦作为发现引力波团队的重要成员之一,参加了当天
的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他还与团队负责人Nelson Christensen教授一起接受了媒
体的采访。
罗家伦现就读卡尔顿学院(Carleton college)四年级,主修专业高级物理,是广东客家
人,其中学就读于广州市天河中学,是广州天河区2012年高考英语状元。15日,罗家伦
在美国研究工作室内接受了来自各个中国媒体的视频连线采访,他在采访中提到,2013
年大学二年级暑假,他在导师的带领下参与了探测“引力波”。
据罗家伦介绍,在美国整个“引力波”研究团队有1000多名参与者,而他所在的团队有
50多人,主要负责探测器测量的数据处理。他们的小组通力合作,运行程序来分析探测
的引力波候选信号哪些是引力波。他们通过统计分析,寻找统计显著的数据,最终找到
信度高达99.99995%的引力波。
“我们的团队是自由和开放的,加入和退出都凭兴趣,”谈到自己为什么会坚持参与“
引力波”的研究团队... 阅读全帖 |
|
c****m 发帖数: 824 |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wxz001 (artmartial),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眼中的五四:无处发泄的愤怒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20 23:23:00 2008)
———罗家伦眼中的五四
“杀君马者道旁儿”,你的马儿跑死,全因道旁欢呼喝彩的人太多。许德珩说,这是蔡元
培在讽刺当局;更多的人说,这是蔡元培在自嘲;罗家伦没有给出结论,我想,他心中其
实是有答案的。一九一九年五月九日凌晨,给北大留下这句话的时候,蔡元培五十一岁。
最近读罗家伦女儿罗久芳对父母的纪念文集。罗久芳提到,编辑高艳华女士建议:把纪念
文字和传主遗作合而为一,合成一本“从多个角度出发的传记”。罗久芳希望,这样安排
,能使得“读者不仅能从中认识我父母亲的生平,也能够体会出他们那个时代的沧桑”。
罗家伦曾出任清华大学和中央大学校长,清华从一个半旧半新的学堂转型为一个现代化大
学,罗家伦是最初的推手。除了教育家,罗家伦又是外交家和著名学者。可是,正因为他
和胡适一般,曾居于海峡另一端,一个出色前辈,也就迟迟不能被 |
|
j***h 发帖数: 4412 | 3 五四青年罗家伦:30岁当上清华首任校长 终遭驱逐
2009年4月28日 光明日报
编者按:罗家伦(1897—1969),字志希,笔名毅,绍兴柯桥镇江头人。父传珍,曾
任江西进贤等县知县,思想比较进步,家伦幼年就受其父影响。 1914年入上海复旦公
学,1917年肄业后进入北京大学文科,成为蔡元培的学生。1919年,在陈独秀、胡适支
持下,与傅斯年、徐彦之成立新潮社,出版《新潮》月刊。同年,当选为北京学生界代
表,到上海参加全国学联成立大会,支持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亲笔起草了惟一的
印刷传单《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并在5月26
日的《每周评论》上第一次提出“五四运动”这个名词,一直沿用至今。
1928年,罗家伦任以蒋介石为首的总司令部政务委员会教育处处长。同年8月,国
民政府将“清华学校”改为“清华大学”,使清华大学由教会学校转为国立大学,直接
受国民政府管辖,罗家伦为首任校长,时年30岁。
1929年4月,因与清华大学董事会发生矛盾,罗家伦提出辞职。不料,清华大学学
生会当即通告,对他辞职,“本校无人表示挽留”。1930年,清华师生掀起“驱罗”运 |
|
h*********g 发帖数: 106 | 4 中央大学阶段共廿一年(1928—1949年),其中罗家伦校长任期跨十
个年头,约占一半。这十年,也是中央大学危难深重却又发达鼎盛的
十年。
罗家伦先生生于1897年,1914年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1917年考
入北京大学文科;1920年东南大学校董、上海工商界巨子穆藕初,赠
北大奖学金名额五个,资助出国留学,罗家伦为五人之一。罗氏留学
美国,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所研究历史,后至伦
敦、巴黎、柏林诸大学深造。1925年回国任东南大学教授,翌年参加
北伐,曾任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教务处主任,代理教务长等职,1928
年清华大学改为国立,罗家伦为前任校长,1932年8月到1941年6月任
国立中央大学校长,特别是十年中大校长时期内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
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现就他在中大校长任期内的二、三事作一简略介
绍。
一、雄心勃勃的抱负
1932年8月,罗家伦被任命为国立中央大学校长,时年35岁。其
时中央大学正处于动乱之中,一度被国民政府行政院勒令解散整顿。
先是易名风潮,十个月之内,四易校名。继而是易长风潮,两年不到
,七易校长(包括代理),其震荡更益剧烈。上 |
|
n**y 发帖数: 860 | 5 罗家伦的治校方针和教育思想
罗家伦校长于1932年9月5日,偕同钱天鹤到校接事,到1941年8月
13日辞职获准,前后跨10个年头,是中央大学21年历史中任期最长的
一位校长,在校期间建树甚多,对学校的发展有较大贡献。
罗家伦(1897~1969年),字老希,浙江绍兴人。1914年就读于
上海复旦公学。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为北大《新潮》社的发起
人之一。五四运动时参加示威游行,并推为代表向各国领事馆递送说
帖,在集会时散发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为罗起草。1920年出国留
学,先于美国大学研究历史,后至伦敦、巴黎、柏林诸大学深造。19
25年回国任东南大学教授,1928年清华大学改为国立,罗家伦任校长
。在中大辞职后于1943年任新疆监察使。抗战胜利后曾任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筹备会议代表及驻印度大使等职。1950年后任国民党党史编纂
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考试院”副院长及国史馆馆长等职。1969年
12月25日逝世,终年72岁。
罗家伦在就任中央大学校长时,就宣布了他的治校方针是安定、
充实、发展。这三个目标确实使中央大学在国难深重之际,得到了充
实、发展而逐步臻 |
|
m********o 发帖数: 1539 | 6 ☆─────────────────────────────────────☆
jeffh (Jeffh) 于 (Tue Apr 28 19:07:28 2009) 提到:
五四青年罗家伦:30岁当上清华首任校长 终遭驱逐
2009年4月28日 光明日报
编者按:罗家伦(1897—1969),字志希,笔名毅,绍兴柯桥镇江头人。父传珍,曾
任江西进贤等县知县,思想比较进步,家伦幼年就受其父影响。 1914年入上海复旦公
学,1917年肄业后进入北京大学文科,成为蔡元培的学生。1919年,在陈独秀、胡适支
持下,与傅斯年、徐彦之成立新潮社,出版《新潮》月刊。同年,当选为北京学生界代
表,到上海参加全国学联成立大会,支持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亲笔起草了惟一的
印刷传单《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并在5月26
日的《每周评论》上第一次提出“五四运动”这个名词,一直沿用至今。
1928年,罗家伦任以蒋介石为首的总司令部政务委员会教育处处长。同年8月,国
民政府将“清华学校”改为“清华大学”,使清华大学由教会学校转为国立大学,直接
受国民政府管辖,罗家伦为 |
|
s****y 发帖数: 12 | 7 据《三联生活周刊》2006年43期 罗久芳/口述李菁/文
我们或许可以用这样几个字符勾勒出罗家伦的一生:“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和命名
人,31岁的清华大学校长,中央大学的10年掌权者。罗家伦女儿罗久芳讲述父亲的故事
,让我们重新回到了那个动荡与希望、启蒙与救亡并存的年代。
①北大的罗家伦
父亲是浙江绍兴人,1897年出生于江西南昌一个旧式读书家庭,他早年受的是家塾式
的传统教育,但也有机会读到上海出版的新书报,并在传教士开设的夜校补习英文,打
下了很好的基础。1917年夏天,20岁的父亲投考北京大学,主修外文。父亲到北大读书
那一年,正好蔡元培先生到北大上任。
1919年1月1日,父亲和一些北大高年级学生一起出版了《新潮》杂志,第l期至第5期
的总编辑是傅斯年,父亲任编辑,两人写了很多关于妇女解放、婚姻自由等意气风发的
文章,《新潮》杂志在当时成为继《新青年》之后,倡导新文化运动第二种最有影响的
刊物。
1919年4月,中国在巴黎和会失利的消息传到北大,父亲和一些同学便商议对策,为
了不给北大和蔡元培校长造成压力,他们商定5月7日这天,联合市民 |
|
w****y 发帖数: 2952 | 8 二简其实也是民间存在的,比如用一个大口来代替国,最早国就是一个大口,代表四四
方方土地。后来不断往里塞东西,比如戈,戈加一竖,或,王,玉,等等。各种古书上
国有三十多种写法。二简过于简化,而且破坏了文字的美感,所以推行不下去,反过来
也说明了一简的成功。
简化字总共500多个简化单子,其中三百多个都是国民政府1935年颁布的。就是老蒋退
到台湾后,还找来罗家伦,研究汉字简化。但一听到大陆开始简化文字,马上就停了下
来。
台湾坚持繁体字,原来是为了所谓中华正统,现在则是为了满足台八子浅薄的虚荣心。
结果自己连台湾的台都用简化,台啤上湾也是用的简化。
所以台八子再对简化字唧唧歪歪,先去把台湾两个字写对再说。 |
|
j****c 发帖数: 19908 | 9 嘉宾
夏祖灼 原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学生
经盛鸿 中国“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副会长
洪银兴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孟丹青 南京大学历史系 学者
王运来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副院长
赵晓玲 作家
张 生 南京大学民国史研究中心副教授
1937年,古城南京炮火连天。人人自危,弃家逃难,中央大学惊现特殊难民。历时两年
,过千山万水,上演“长江动物园”。
1938年11月一个晴朗的下午,重庆沙坪坝码头,一个中年男子急匆匆地奔向从远处赶来
的一队牲畜,他摸摸牛,又看看羊,还有那些牛背上笼子里的鸡鸭,像见到了久别的亲
人,激动地热泪盈眶。
主持人
这个如此激动的中年人叫罗家伦,是当时中央大学校长。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末那个动荡
的年代,几个赶着牲口逃难的庄稼人,应该是再普通不过了。但这几个看上去衣衫褴褛
,蓬头垢面的人却不是普通的庄稼人,他们是当时中央大学农学院的校工。而这些看上
去普普通通的动物,也并不普通,因为它们全都是中央大学花高价购买的,来自世界各
地的优良动物品种。只是罗家伦见到它们的时候,这些“高贵”的牛羊们也显得风尘仆
仆,失去了往日的风... 阅读全帖 |
|
j****c 发帖数: 19908 |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jjjstc (买买提就是一个垃圾处理站),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南京1937——动物西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3 16:28:48 2011, 美东)
嘉宾
夏祖灼 原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学生
经盛鸿 中国“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副会长
洪银兴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孟丹青 南京大学历史系 学者
王运来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副院长
赵晓玲 作家
张 生 南京大学民国史研究中心副教授
1937年,古城南京炮火连天。人人自危,弃家逃难,中央大学惊现特殊难民。历时两年
,过千山万水,上演“长江动物园”。
1938年11月一个晴朗的下午,重庆沙坪坝码头,一个中年男子急匆匆地奔向从远处赶来
的一队牲畜,他摸摸牛,又看看羊,还有那些牛背上笼子里的鸡鸭,像见到了久别的亲
人,激动地热泪盈眶。
主持人
这个如此激动的中年人叫罗家伦,是当时中央大学校长。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末那个动荡
的年代,几个赶着牲口逃难的庄稼人,应该是再普通不过了。但这几个看上去衣衫... 阅读全帖 |
|
j****c 发帖数: 19908 | 11 嘉宾
夏祖灼 原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学生
经盛鸿 中国“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副会长
洪银兴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孟丹青 南京大学历史系 学者
王运来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副院长
赵晓玲 作家
张 生 南京大学民国史研究中心副教授
1937年,古城南京炮火连天。人人自危,弃家逃难,中央大学惊现特殊难民。历时两年
,过千山万水,上演“长江动物园”。
1938年11月一个晴朗的下午,重庆沙坪坝码头,一个中年男子急匆匆地奔向从远处赶来
的一队牲畜,他摸摸牛,又看看羊,还有那些牛背上笼子里的鸡鸭,像见到了久别的亲
人,激动地热泪盈眶。
主持人
这个如此激动的中年人叫罗家伦,是当时中央大学校长。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末那个动荡
的年代,几个赶着牲口逃难的庄稼人,应该是再普通不过了。但这几个看上去衣衫褴褛
,蓬头垢面的人却不是普通的庄稼人,他们是当时中央大学农学院的校工。而这些看上
去普普通通的动物,也并不普通,因为它们全都是中央大学花高价购买的,来自世界各
地的优良动物品种。只是罗家伦见到它们的时候,这些“高贵”的牛羊们也显得风尘仆
仆,失去了往日的风... 阅读全帖 |
|
j****c 发帖数: 19908 |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jjjstc (买买提就是一个垃圾处理站),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南京1937——动物西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3 16:28:48 2011, 美东)
嘉宾
夏祖灼 原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学生
经盛鸿 中国“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副会长
洪银兴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孟丹青 南京大学历史系 学者
王运来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副院长
赵晓玲 作家
张 生 南京大学民国史研究中心副教授
1937年,古城南京炮火连天。人人自危,弃家逃难,中央大学惊现特殊难民。历时两年
,过千山万水,上演“长江动物园”。
1938年11月一个晴朗的下午,重庆沙坪坝码头,一个中年男子急匆匆地奔向从远处赶来
的一队牲畜,他摸摸牛,又看看羊,还有那些牛背上笼子里的鸡鸭,像见到了久别的亲
人,激动地热泪盈眶。
主持人
这个如此激动的中年人叫罗家伦,是当时中央大学校长。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末那个动荡
的年代,几个赶着牲口逃难的庄稼人,应该是再普通不过了。但这几个看上去衣衫...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8105 |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民国时期北大清华为何破格录取零分考生?(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20 17:08:46 2015, 美东)
民国时期的北京大学,有着十分优良的“破格录取”传统。
1917年,北京大学在上海组织了一场自主录取考试。当时,刚刚从美国回来的胡适先生
也参与了阅卷工作,他负责国文阅卷。他看到一位叫罗家伦的考生,作文写得非常棒,
便给了满分。可后来得知,罗家伦虽然国文很厉害,可数学却考了零分,而且历史、地
理两科的成绩也乏善可陈。怎么办呢?胡适在招生会议上,力主“破格录取”这位偏科
严重的考生。幸运的是,主持招生会议的校长蔡元培也支持胡适的建议,最后,力排众
议将数学考了零分的罗家伦招进北大。
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理科教学楼遗址(网络图片)
事实证明,蔡元培和胡适的决定是正确的。在北大,罗家伦与傅斯年齐名。1928年,罗
家伦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改组后的国立清华大学首位校长。1932年,罗家伦出任国立
中央大学校长。1947... 阅读全帖 |
|
x*****u 发帖数: 3419 | 14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导读
——兼论近代通史体系的推陈出新
沈渭滨
----
注:黻 fú 古代礼服上黑与青相间的花纹:黼~。
---
现在的青年人,对蒋廷黻这个名字,恐怕大多数是很陌生了。可是在新中国成立前
,无论在学界还是政界,他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学界,他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先后
做过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以主张史学改革著称于时;在政界,
他是著名的外交家,先后出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政务处长、驻苏联大使、驻联合国常任
代表,1949年后又一度作为台湾当局驻美"大使"。在国民党政府的官僚群中,以"知外
交"闻名于世。
作为政治家,他是当时"书生从政"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以所学为国家所用。在国
共两党斗争中,尽管站在国民党政府立场,并在联合国中阻挠和反对恢复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合法席位,但至死都不愿加入国民党,还经常批评当局的政略失当和政治腐败;作
为学者,他是当时公认的中国近代外交史专家和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从治外交史
扩及中国近代史,写出了若干很有分量的专题论文。他一生治学严谨,著作不多。其中
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反而不是花... 阅读全帖 |
|
P******l 发帖数: 1648 | 15 张凯律师 || 清华已往,唯有西东
Original 2018-01-30 张凯律师 张凯律师
《无问西东》是为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拍的献礼片。
它记录着清华大学作为几代人的名校,思想和精神的传承。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本是清华的校歌,也表达着清华自由、独立的学术精神。
1
传说中的校训
相传,清华大学原来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立精神,自由思想”。
无文字考据,但此流传甚广。
之后,发生了什么大家都知道,他的校训是:“又红又专”、“听话出活”……。
到了20世纪九十年代,原相传的十六字的校训,变为了八字校训确立下来: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该校训一直延续到如今。
何以清华大学会有相传的十六字校?
那没有刻在石头上的“校训 “:“独立精神,思想自由”,何以被口口相传?
2
大师云集的清华
《无问西东》里,我们看到的,正是在“独立精神,思想自由”之下的清华。
那是何等辉煌、炫目。
清华校长梅贻琦有句名言:大学,非大楼也,是大师也。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清华,也真的成了大师风云际会的地方。
影片里,我们看到了的清华人是:梁思成、林徽因、梁启超、王国维、徐志摩、孙立人
、冯友...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16 张耀杰
90多年前,在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北京大学,曾经发生过一桩并不十分严重的抄袭事件
。抄袭人是相对守旧的北大国文系教授马叙伦,字彝初,又写作夷初,号石翁、寒香、
石屋山人、石屋老人。他在民国时期不仅长期担任北大教授,而且先后三次出任教育部
次长。1949年之后,他先后担任教育部长和高教部长,是政学两界左右逢源的一位传奇
人物。
1919年1月,傅斯年在《新潮》创刊号发表《出版界评:马叙伦着〈庄子札记〉》,其
中写道:“先生书中,有自居创获之见,实则攘自他人,而不言所自来者,例如,卷十
八,五至八页,释‘种有几,……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一节,所有胜义,皆取自
胡适之先生《中国哲学史大纲》第九篇第一章七八两页。……胡先生此讲义,印于去冬
,马先生《庄子札记》,刊于今夏。同教一堂,不得云未见,见而不言所自来,似为贤
者所不取也。”
在傅斯年看来,马叙伦在自己的学术著作《庄子札记》中,抄袭胡适在同一所学校授课
的讲义而不注明出处,假如只是放在家里当作“自身修业之资”,是应该被称赞为“精
勤”的。但是,马叙伦把《庄子札记》公开出版,并且示意学生购买研习,甚至于在叙
目中采用“炎炎之词”自... 阅读全帖 |
|
j****f 发帖数: 381 | 17 [转帖]1918年,毛同志在北大
......
三、毛同志在北大的感受
讲完了这三个小故事,有条件言归正题了。
话说毛同志于1918年8月19日,第一次从湖南来到北京。他后来在与斯诺谈话中谈
到了这一段经历:
“我自已在北平的生活是十分困苦的,我住在一个叫三眼井的地方,和另外七个人
合住一个小房间,我们全体挤在坑上,连呼吸的地方都没有,每逢我翻身都得预先警告
身旁的人。”
“对于我,北平好像花费太大了,我是从朋友们借了钱来北平的,来了以后,马上
就必须寻找职业。杨昌济--我从前在师范学校的伦理教员,这时是国立北京大学教授。
我请他帮助我找寻一个职业,他就把我介绍给北大的图书馆主任。这主任就是李大钊,
他不久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者,后来被张作霖枪杀了。李大钊给我找到工作,当图书
馆的助理员,每月给我不算少的数目--8块钱。”(笔者注:酸溜溜了。嫌钱少呀!这
很正常。)
毛说8块钱不算少,那是自我调侃。那时北大的名教授的工资高者有300多元。8块
钱,让毛感到屈辱。
一个临时工,图书馆助理员的岗位,8块大洋的工资,这三项决定了当年毛同... 阅读全帖 |
|
a**e 发帖数: 8800 | 18 罗家伦,当年也是作文滿分数学0分考入國立北京大学文科(数学0分,蔡胡特批入学)
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之一, 也是
清华大学改名国立清华大学后的第一任校长。
此君刚刚主掌清华的时候,清华还是一所教会学校,拥有丰厚的美国庚子赔款做支撑。
他一上任就大招,将三分之一的清华教授解聘掉,其中还包括许多洋人教授。
罗家伦认为那些教授不合格,要么学术水平不行,要么个人品行太差。
紧接着,罗家伦又亲自聘请各种学者和大师任教,并且大兴土木,许
多清华后来的建筑都是他在任期间修的。本来偏文科的清华,在罗家伦手里疯狂展理工
科,为日后清华优秀的理工专业打下基础。
后来因为罗规定清华要执行严格的作息制度和推动三民主义被清华学生反对而离
职。
离开清华后罗家伦之1932年就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 任职9年。在任期间广揽名师
兴办学科。中央大学成为民国名副其实的最高学府。全国名校联考三分之二的学生以中
央大学为第一志愿。
不是数学0分语文好就是无用的文人。 |
|
d**********u 发帖数: 4124 | 19 ☆─────────────────────────────────────☆
bluewater0 (ocean) 于 (Mon Oct 26 04:45:19 2009, 美东) 提到:
要亡一个国,先亡其学,先让你的人民不知道有其民族文化。
胡适的说法并不对。不是先有一个“国故学”流行,然后大家省称、简称,才有了
国学。
陈独秀讲,研究国学、整理国故好像是在大粪里面找香水,而我们现在是要从西方
引进香水。
作为研究体系的国学才有新旧,作为研究对象的国学没有所谓新旧。
时间: 2009年10月14日上午
地点: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陈来办公室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将于2009年11月1日举行成立大会。此时距上世纪三十年代以
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为代表的清华大学国学院停办,整整过去了八十年。
八十年间,国学饱经风霜,无论其性情还是面貌,都有了很多改变。对此,作为重新恢复的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院长,陈来先生会有一些什么样的感触,面对梁启超等四先生所留
下的思想遗产,今天的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是要“照着讲”还是“接着讲”?日... 阅读全帖 |
|
i*****g 发帖数: 11893 | 20 作者:颜昌海 siRnH(^ J
w{ r(FYD L] I'
?b@q5Y
1945年8月,蒋介石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历经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抗战,终于赢得
了卫国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打败了日本鬼子侵略军,可是,马上又面对苏俄发动的侵
华战争,不得不进行一场卫国抗俄战争。苏俄发动的侵华战争,先派出157万苏俄侵略
军侵略占领了中国东北全境,再由俄国政府一手制造的侵华工具——毛泽东的军队做为
苏俄侵略军的帮凶全面侵略中国大陆。最终,中华民国政府败退台湾,中国大陆沦陷于
俄寇的侵略占领(注:如是,蒋介石集团并非败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而是被强大的苏俄
打败,所以虽败犹荣)。虽然苏俄在后来的形式上没有全部占领中国大陆领土,但自此
至今却被一直苏俄意识形态占领奴役。 B15O,sL&W
苏俄打着“解放全世界,解放全人类”的旗号,实质是为了侵略全世界,奴役全人类,
利用共产主义的形式,在全世界建立其共产主义的支部,颠覆各国政府。共产中国实际
上就是苏俄政府一手建立和扶植起来的侵华得力工具,在大陆颠覆了合法的中华民国政
府。(注: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非法政体,颜昌海...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dline 讨论区 】
发信人: Cnews (china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毛泽东谈当年北大往事:多数人不把我当人类看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19 19:23:55 2011, 美东)
毛泽东与傅斯年夜谈往事
毛泽东是1918年夏天从湖南乡村走进北大的,就在这期间,他和大名鼎鼎的胡适以及北大学生领袖傅斯年遭遇了。许多年后,毛在延安那口黄土凝成的简陋窑洞里,于寂静的夜幕中伴着青灯向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回忆了这段使他刻骨铭心的经历:“我自己在北平的生活是十分困苦的。我住在一个叫三眼井的地方,和另外七个人合住一个小房间,我们全体挤在炕上,连呼吸的地方都没有。每逢我翻身都得预先警告身旁的人。”[27]“对于我,北平好像花费太大了;我是从朋友们借了钱来北平的,来了以后,马上就必须寻找职业。杨昌济--我从前在师范学校的伦理教员,这时是国立北京大学的教授。我请他帮助我找寻一个职业,他就把我介绍给北大的图书馆主任。这主任就是李大钊,他不久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者,后来被张作霖枪杀了。李大钊给我...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22 毛泽东与傅斯年夜谈往事
毛泽东是1918年夏天从湖南乡村走进北大的,就在这期间,他和大名鼎鼎的胡适以及北大学生领袖傅斯年遭遇了。许多年后,毛在延安那口黄土凝成的简陋窑洞里,于寂静的夜幕中伴着青灯向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回忆了这段使他刻骨铭心的经历:“我自己在北平的生活是十分困苦的。我住在一个叫三眼井的地方,和另外七个人合住一个小房间,我们全体挤在炕上,连呼吸的地方都没有。每逢我翻身都得预先警告身旁的人。”[27]“对于我,北平好像花费太大了;我是从朋友们借了钱来北平的,来了以后,马上就必须寻找职业。杨昌济--我从前在师范学校的伦理教员,这时是国立北京大学的教授。我请他帮助我找寻一个职业,他就把我介绍给北大的图书馆主任。这主任就是李大钊,他不久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者,后来被张作霖枪杀了。李大钊给我找到工作,当图书馆的助理员,每月给我一笔不算少的数目--八块钱。”又说:“我的地位这样地低下,以至于人们都躲避我。我担任的工作是登记图书馆读报纸的人们的名字,可是大多数人,都不把我当人类看待。在这些来看报的人们当中,我认识了许多有名的新文化运动领袖们的名字。像傅斯年、罗家伦...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23 1942年,蒋介石夫妇与史迪威将军(右)会晤。
资料图:2009年3月19日,蒋介石和陈洁如结婚时用的五门橱从陈洁如原淡水路居所迁出,移至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馆展览,此外,陈洁如的老照片也同样吸引众人视线。据介绍,此张老照片为陈洁如(右)与朱逸民女士的合影。1918年陈洁如被母亲送往蔡元培创办的爱国女子学校学习,在那里结识了朱逸民女士,二人情同姐妹。1919年,朱逸民成为上海滩大财阀张静江的续弦,陈洁如也常被邀去张府与朱逸民相聚,并在张府与蒋介石相遇。
蒋介石的感情世界向来为世人所好奇。在其戎马生涯中,至少与4位女子──毛福梅、姚冶诚、陈洁如、宋美龄,交织过4段轻重有别的关系,并纪录在他的日记中。国民党党史馆主任邵铭煌在今日出版的台湾《旺报》撰文解读蒋的日记,一窥蒋介石对毛、姚、陈、宋的爱与恨:和平常人一样,蒋在男女私情上也会争风吃醋、喜新厌旧,还会算计得失。
暗藏玄机的照片
在蒋介石感情世界里,依可靠记载有4个女性伴侣,毛福梅、姚冶诚、陈洁如、宋美龄。毛福梅是发妻,元配夫人。姚冶诚是妾妇,如夫人。陈洁如是良伴,也算是如夫人。宋美龄是明媒正娶,最后的蒋夫人。她们都陪伴蒋介石度过一段生活,... 阅读全帖 |
|
a****h 发帖数: 6153 | 24 訪問延安[编辑]
抗日战爭后期,日本战败已是不争的事实,国共两党亦开始考虑未來國家的執政問題。
此时,一些中国民主同盟的成员希冀未来由三方共同执政,因此决定前往延安说服中共
。1945年6月2日,黄炎培、章伯钧等民盟成员拉上无党派人士傅斯年共7人联合致电毛
泽东,提出访问延安。两个星期后,毛才复电,表示欢迎;而蒋介石亦不表示反对。
1945年7月1日,褚辅成、黄炎培、左舜生、章伯钧、傅斯年、冷遹一行六人,乘专机到
达延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亲自到机场迎接。7月2日下午,毛泽东、
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在延安杨家岭会见六位學者,共商国共合作事宜。晚上,毛泽东
专门设宴款待。
褚辅成是老国民党党员,素以老实的读书人著称,傅斯年属于无党派人士,学界重量大
腕。很明显,褚辅成与傅斯年加入这个班子,是受到黄炎培等人极力鼓动和拉拢方加入
的,主要目的是给外界造成一种多党派、多团体的民主气氛和色彩。对此罗家伦暗地里
曾略带讽刺地劝说过傅斯年,让其「不要和蟋蟀一样,被人一引就鼓起翅膀来」[1]。
由於毛澤東曾經擔任北京大學的圖書館助理员,基於所謂的「北大情意結」,他单独拿
出一个晚上与傅斯... 阅读全帖 |
|
m**d 发帖数: 21441 |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etective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Detective
标 题: 毛泽东谈当年北大往事:多数人不把我当人类看待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19 22:53:32 2011, 美东)
发信人: Cnews (china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毛泽东谈当年北大往事:多数人不把我当人类看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19 19:23:55 2011, 美东)
毛泽东与傅斯年夜谈往事
毛泽东是1918年夏天从湖南乡村走进北大的,就在这期间,他和大名鼎鼎的胡适以及北大学生领袖傅斯年遭遇了。许多年后,毛在延安那口黄土凝成的简陋窑洞里,于寂静的夜幕中伴着青灯向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回忆了这段使他刻骨铭心的经历:“我自己在北平的生活是十分困苦的。我住在一个叫三眼井的地方,和另外七个人合住一个小房间,我们全体挤在炕上,连呼吸的地方都没有。每逢我翻身都得预先警告身旁的人。”[27]“对于我,北平好像花费太大了;我是从朋友们借了钱来北...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31 | 26 第二章 少年北京
2-1孔德与育英
1927年,国民党派罗家伦接管了清华。罗家伦入主清华,请来了
一大批有名的教授,同时,也在清华园实行党化教育。也不知为了什
么事情,维周老先生与罗家伦发生抵牾,甚而一气之下辞职,去了东
北大学任教。元化家搬出清华园,住东城报房胡同。元化寄居清华园
西院六姨母家,不到一年,回到北平城里父母家中,父亲这时给他买
来石印本七十回《金批水浒传》,这是他第一次阅读中国古典小说。
在北平城里,元化先后读过两所很不一样的小学:孔德和育英。这两
所学校都十分有名。1920年,作家冰心参加"募捐活动",曾有关于孔
德学校的一段生动记录:
我们又到了孔德学校,我们是第四五次的募捐集资到他们那里的,那
天又是他们放假的日子。只为第二天他们开展览会,还有少数的学员
,在校里预备陈设,十几个孩子捐的却实在不少。当我们站着和他们
谈话的时候,有一个女校役,提着茶壶走过,谁也没有注意她和对她
说什么劝捐的话,她忽然自己站住了,往里投了一个铜子,"大家都
是苦人呵!"她说着叹了一口气自己走了。我们连忙追上她恭恭敬敬
地送她一个纪念章,我注目看 |
|
s******i 发帖数: 870 | 27 舅父刘持生
--激流勇退的蒋介石侍从副官
作者:曹雄
从1927年主政,到1949年离开大陆,蜗居海岛。蒋介石22年间,更换了许多侍从秘书和
侍从副官。除了少数人获罪外,大多数人以此为晋升之阶。地位显贵者如陈布雷、邵力
子、俞济时、钱大钧。但不贪恋富贵荣华,以年少新进,淡于名利,激流勇退者,仅有
一人。他就是我的大舅父刘持生先生。
中大的少年英才
小时候见到大舅,还是父亲调任西北盐务总局干训班主任之后,到西安就任的第一个周
末。我们从钟楼出发,取道红光街出小南门,过护城河不远,几乎挨着城墙,就看见了
西北大学的北门。这时,城墙西南角的西大新村还未建设,教授们都住在校园里。我们
来到大舅在西北大学校园里的陋居。那是一个面朝西的小院,两大间面西的平房,门前
栽满了向日葵和花草 。大舅正躺在花草边的躺椅上看书。见到我们,喜出望外,从躺
椅上跳将起来,迎接父亲和母亲。他是一个四十岁上下,英俊富态、温文尔雅的中年男
子,相貌酷似母亲。
我早已听母亲说过她的大哥,她的家世。知道大舅原来叫刘文贤,和父亲年龄相当。他
们的先辈是明朝末年长城九边之一的榆阳镇的总兵(今陕西榆林),满清入关... 阅读全帖 |
|
J*******3 发帖数: 1651 | 28 大多数人不把我当人类看待
毛泽东与傅斯年夜谈往事(1)
南渡北归2:北归 首部全景再现20世纪中国最后一批大师命运变迁的史诗巨著
相对左氏施展的捭阖、钩钳等无聊之术,傅斯年不愧是胡适所说的“世间稀有的一个天
才”和学政两界大鳄。同为毛泽东的旧识,却没有像左氏一样稀里糊涂地让人家放下手
中的枪杆子。傅氏深知相互之间的关系与面前各自的地位与往昔大为不同了,所谓此一
时,彼一时也。
毛泽东是1918年夏天从湖南乡村走进北大的,就在这期间,他和大名鼎鼎的胡适以及北
大学生领袖傅斯年遭遇了。许多年后,毛在延安那口黄土凝成的简陋窑洞里,于寂静的
夜幕中伴着青灯向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回忆了这段使他刻骨铭心的经
历:“我自己在北平的生活是十分困苦的。我住在一个叫三眼井的地方,和另外七个人
合住一个小房间,我们全体挤在炕上,连呼吸的地方都没有。每逢我翻身都得预先警告
身旁的人。”[27]“对于我,北平好像花费太大了;我是从朋友们借了钱来北平的,来
了以后,马上就必须寻找职业。杨昌济--我从前在师范学校的伦理教员,这时是国立北
京大学的教授。我请他帮助我找寻一个职业,他就把我介绍给... 阅读全帖 |
|
n*******w 发帖数: 6708 | 29 毛泽东与傅斯年夜谈往事(1)
南渡北归2:北归 首部全景再现20世纪中国最后一批大师命运变迁的史诗巨著
相对左氏施展的捭阖、钩钳等无聊之术,傅斯年不愧是胡适所说的“世间稀有的一个天
才”和学政两界大鳄。同为毛泽东的旧识,却没有像左氏一样稀里糊涂地让人家放下手
中的枪杆子。傅氏深知相互之间的关系与面前各自的地位与往昔大为不同了,所谓此一
时,彼一时也。
毛泽东是1918年夏天从湖南乡村走进北大的,就在这期间,他和大名鼎鼎的胡适以及北
大学生领袖傅斯年遭遇了。许多年后,毛在延安那口黄土凝成的简陋窑洞里,于寂静的
夜幕中伴着青灯向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回忆了这段使他刻骨铭心的经
历:“我自己在北平的生活是十分困苦的。我住在一个叫三眼井的地方,和另外七个人
合住一个小房间,我们全体挤在炕上,连呼吸的地方都没有。每逢我翻身都得预先警告
身旁的人。”[27]“对于我,北平好像花费太大了;我是从朋友们借了钱来北平的,来
了以后,马上就必须寻找职业。杨昌济--我从前在师范学校的伦理教员,这时是国立北
京大学的教授。我请他帮助我找寻一个职业,他就把我介绍给北大的图书馆主任。这主
任... 阅读全帖 |
|
d******1 发帖数: 249 | 30 全国性“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中,清华大学大批判全国瞩目。(维基百科)
最近,清华大学宣传部搞讲座,以“精忠报党”替换“精忠报国”。“传九评,促三退
”成为历史潮流之后,中共越来越成为政治笑星。个中究竟是什么?
一、国立清华大学及君子和大师精神死在大陆,活在台湾。
清华源于辛丑条约约定的庚子赔款。1909年,美国开始退还庚款,清朝以此退款设“肄
业馆”,两年后改称“清华学堂”。中华民国建立那年,清华学堂改名“清华学校”。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掌控北京后,任命罗家伦为校长,用“国立清华大
学”这个校名,一直用到1949年。1914年11月5日,梁启超先生以《君子》为题发表演
讲,勉励学子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完全人格。引述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对清华学子给予厚望。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被定为
校训,成为国立清华大学的精神。
但清华大学这种源于中华乾坤正道的君子精神,却在五四运动之后逐渐趋于衰落。清华
学生追随北大学生罗家伦等,卷入激情的反日运动,焚烧校内日货,宣誓:“愿牺牲生
命,以保护中华民国人民、土地、主权”。事与愿违,1920... 阅读全帖 |
|
h*d 发帖数: 19309 | 31 ☆─────────────────────────────────────☆
htd (孩儿她爹) 于 (Fri Apr 29 12:42:58 2011, 美东) 提到:
2011-04-19 EOL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网
字体大小:小 中 大
如果让我选择一个清华被世人误解的话题,我首选就是,清华,是人文的清华,而
不是工程师的摇篮。
时下时髦的国学一词,无从考证真正的出处,但第一个大张旗鼓地说国学的,正是
清华。当时清华的国学研究院,名振中华,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四大导师
树起了一道无法逾越的丰碑。
不仅仅是他们,吴宓、冯友兰、梁实秋、金岳霖、王力、吴晗、周培源。。。。。
。。。
在1952年前的清华,那是一个国学大师云集的清华。北大,也只能望其项背。1998
年,北大百年校庆,推出的大师级人物,多毕业于清华,或从教于清华,后被合并调整
至北大。我几乎无法想象没有院校调整,今天的北大会有什么?
一些人记得人文的清华的似乎只有朱自清与《荷塘月色》了,其实我们不知道,或
者说被误导的还有很多,很多:
当季羡林先生过世时,许多... 阅读全帖 |
|
c*****3 发帖数: 1141 | 32 提起傅斯年,学界人士并不陌生。他是20世纪中国史学界、国学界当之无愧的天才、奇
才和大师级人物,有人甚至将其与另一位国学大师陈寅恪相提并论。此外,他富有激情
、刚烈、嫉恶如仇的性格,更是在知识份子中少见,人送“傅大炮”的称号。
1896年出生的傅斯年,先祖为清朝顺治时期的第一位状元,并曾出任宰辅,是以家门显
赫。傅斯年亦是自幼聪颖好学,熟读儒学经典,号称“黄河流域第一才子”。他18岁时
考入北京大学,学习国学,据说每次考试均名列前茅。
傅斯年从北大毕业后,先后入伦敦大学研究院、柏林大学哲学研究院,学习实验心理学
、生理学、数学、物理以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勃朗克的量子论等,还对比较语言学和
考据学发生兴趣。
1926年冬回国后,傅斯年被聘为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和历史系、中文系主任
,后创办了在国内颇有影响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并自任所长。他还积极组织
了几次大的考古挖掘,如河南安阳殷墟的发掘,其在史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亦多出于这一
时期。
抗战期间,傅斯年在兼任西南联大教授的同时,还担任了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抨击贪官
污吏,当时权倾一时的孔祥熙就是在其弹劾下落马的。
抗战后期,日... 阅读全帖 |
|
b***0 发帖数: 373 | 33 上世纪四十年代,已经是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主席、陆海空三军统帅的蒋介石,又兼
任了中央大学校长。民国时期的大学不同当今,只是一个清水衙门,校长虽然位高权却
不重,值得蒋先生堂堂一国元首亲自屈尊兼任吗?
其实,蒋先生兼任中央大学校长也是事出有因。国立中央大学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系
科最为完备的综合性大学,自1932到1941年,一直由罗家伦担任校长,1941年,罗家伦
辞任校长,受命去云南为远征军出国作战做工作,蒋介石任命原北大教务主任顾孟余为
校长。顾孟余到任后努力想把中大建成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但是时任教育部长的陈立夫
认为中国最缺开民愚昧的教师,要重点发展师范教育,改中央大学教育学院为师范学院
,两人在教育理念上产生了矛盾,顾孟余愤而辞职。
这一下,中央大学立刻闹开了。陈立夫先是想调复旦大学校长吴南轩来,被中大师生集
体反对,接着又想自己兼任校长,学生们听说后闹得更凶了,在校内贴出大字报,批评
陈立夫一介党棍来当校长,简直是污辱中大。中央大学的学潮影响很大,陈立夫忙向蒋
介石求救。当时正值抗战,蒋提出亲自兼任校长,要象管理军校那样管理大学。
蒋校长在中大受到的“待遇”
1943年5月...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34 7年前,导演米家山看到董哲的一部网络小说,下载给韩三平看。韩三平觉得写得非常好,他说,“当时还不太相信一个二十几岁的"小娃娃"可以写出这么大格局的东西,于是想把他找来聊聊。”随后两人见了面。
2008年10月,韩三平拿到《建国大业》剧本并着手筹备拍摄,11月董哲被紧急召到《建国大业》剧组,韩三平首创了一个电影“文学副导演”职务给董哲。《建国大业》获得成功之后,董哲荣升为《建党伟业》的编剧之一(另一编剧是郭俊立),韩三平说他,“小伙子就是个"中共党史发烧友"!”
写《建党伟业》的原则:“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建党伟业》纷繁复杂的历史背景,对史料的把握至关重要,电影剧本前后改了40稿。导演和编剧创作的原则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即大的历史事件必须真实,小的细节再去艺术创作。
“比如"五四"运动时的某一天,李大钊上街了,陈独秀没上街。但李大钊上街演讲说的话,不一定是在这一天说的,而是从他书里摘的,不过我们仍然可以用。”
“电影中有一段胡适与学生间的对答,讨论关于文言文与白话文哪个更简洁,这件事的真实性毋庸置疑,但其实是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而我们把它放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还有一段是辜鸿铭... 阅读全帖 |
|
b******y 发帖数: 2729 | 35 1946年12月24日圣诞夜八时左右,北京大学先修班女生沈崇离开八面槽她表姐的家
,准备到平安影院去看电影。当她由王府井走到东长安街时,突然被两个美国兵架住。
这两个人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伍长威廉斯·皮尔逊和下士普利查德,他们把沈崇架到东单
广场,就在那里,沈崇遭到皮尔逊强奸。沈崇拼命抗争,大声呼救,路过此地的工人孟
昭杰发现后,两次救助未成,便向国民党北平警察局内七分局报告,当警察到出事地点
查看时,普利查德已逃走,警察遂将皮尔逊和沈崇带回警察局询问。
当时北平民营亚光通讯社获悉这一消息后,就在12月25日发出新闻,披露事情真象
。北平市警察局局长汤永咸曾给国民党的中央社打电话,让中央社通知各报不要刊登这
一消息。中央社当即以警察局的名义给各报发了一个启事,声称:"关于今日亚光社所
发
某大学女生被美兵酗酒奸污稿,希望能予缓登。据谓此事已由警局与美方交涉,必有结
果。事主方面因颜面关系,要求不予发表,以免该女生自杀心理更形加强。容有结果后
,警察局当更发专稿。"1为了阻挡发表这一消息,汤永咸还将亚光总编辑王柱宇和一些
报社记者接到市警察局,叫他们具结,保证不发表此消息。可是,26日北平《... 阅读全帖 |
|
k****n 发帖数: 780 | 36 今年两会上,冯小刚联合张国立上交提案,呼吁恢复部分有文化含义的繁体字,引发媒体热议。著名文字专家党怀兴回应称,目前简化字已深入人心,恢复繁体字,需要投入的人力、财力不可估量,恢复繁体字不可能也没必要。
揆诸史料,有关汉字繁简的讨论由来已久,钱玄同在“五四”运动时期,就为此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他指出,“数千年来,汉字的字体是时时刻刻在那儿被减省的。从殷周之古篆变到宋元之简体,时时刻刻向着简易的方面进行。”胡适、蔡元培、周作人、林语堂等都是汉字简化的支持者。
1935年,国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简体字表》(部分)去台后,因大陆率先推行简体字,蒋只能反其道而行之,转倡繁体
对于汉字简化,蒋介石在1952年时旧事重提。他说:“我们的汉字笔画太多,士兵教育困难,学生学习难度也太大。民国二十四年,我们在政治委员会上通过了一个汉字简化方案,因戴无仇(戴季陶)的激烈反对而未施行,很遗憾。没有想到,只过十几年,他就不在了,我觉得汉字还是应做适度的简化。”
时任“考试院副院长”的罗家伦盛赞“总裁此举极其英明”,并公开说“中国文字必须保存,但要保存中国文字,则必须简化它,使民众便于学习和运用”。廖维藩、胡秋原等... 阅读全帖 |
|
q********8 发帖数: 372 | 37 二、济南惨案的真相
1928年4月,日本侵略者借口保护
日本侨民制造了举世震惊的"济南惨
案"……
日本右翼分子制造的"大东亚战争肯定论",在电影《战争和人》中,有明显的
表现。在这部影其中,竟把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的责任从中国方面去找,似乎战争
是由中国引起的:在说明1928年日本制造的"济南惨案"时,绝口不提侵华日军
武装干涉中国的北伐战争,只说"日中两军在济南发生冲突",事情完全被弄颠倒了。
让我们来看看事情真相:蒋介石1928年1月复任北伐军总司令之后,频频向美
国暗送秋波,对美、英帝国主义炮轰南京打死打伤2000多人的“南京事件"说成
是共产党煽动而发生的,承认美、英为保护本国侨民"而不得已开炮轰击"。这样,
蒋介石以颠倒是非的手法,扫除了他对英、美的外交障碍。
“南京事件"的解决标志着蒋介石政府和美、英帝国主义的结合。在美国的支持
下,蒋介石率军北伐,攻入山东。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止"以美国为背景的南军北上",
不让英、美势力向中国北方发展,借口保护日本侨民,决定再次出兵山东,并不顾
国民政府外交部的抗议,于1928年4月下旬进攻济南,制造了举世震惊的"济南
惨案"。
那时,奉系... 阅读全帖 |
|
w********t 发帖数: 12853 | 38 五四运动大事记 (维基百科)
3月6日,梁启超致电北京政府总统外交委员会[注 1]委员长汪大燮、事务长林长民,报
告他从和会上获知的段祺瑞与日本借款和山东问题。
4月24日,梁启超致电国民外交协会,发布归还青岛通电。
4月29-30日,巴黎和会代表参加会议,凡尔赛和约关于山东问题条款【第156、157、
158条】,德国在山东权益让与日本。
5月1日,中国谈判代表、外交总长陆征祥将此事电告北京政府,并称如不签约,则对撤
废领事裁判权、取消庚子赔款、关税自主及赔偿损失等等有所不利。上海《大陆报》"
北京通讯":“政府接巴黎中国代表团来电,谓关于索还胶州租借之对日外交战争,业
已失败。”
5月2日,北京政府密电中国代表可以签约。外交委员会事务长、国民外交协会理事林长
民在《晨报》、《国民公报》撰文:“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愿合四万万众誓死图之
。”
5月3日下午,以林长民为首的北京国民外交协会召开会议,决定阻止政府签约。国民外
交协会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将外交失败转报罗家伦、傅斯年等学生代表。当
晚北大学生在北河沿北京大学法科礼堂召开学生大会,并约请北京13所中等以上学校代
表参... 阅读全帖 |
|
a****2 发帖数: 3735 | 39 “五四”与“六四”,在日历上只相差31天,在历史上相差70年。同样的学生运动,一
个成为“青年节”年年纪念,一个被刻意忽视,湮没无闻;一个习以为常,一个虽无人
提及却“阴影”时隐时现。 “五四运动”在中共官方话语中被赋予极高的地位,以“
青年节”的形式年年纪念(图源:VCG)
不一样的“五四” “五四”源于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长期以来是中国官方
的一种定论。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源于北洋政府内部党争的观点被提出。华东师范
大学历史系教授冯筱才认为,“五四事件在北京发生,并随之在一些地方出现大规模的
群众运动,均与民国初年以后的中国国内政治权力竞争直接相关。”
自北洋共主袁世凯死后,段祺瑞的皖系长期实际掌控北洋政府。在北洋政府内部,除了
皖系段祺瑞为首的安福系,还有技术官僚曹汝霖为首的交通系,以及以梁启超为首的研
究系。研究系得到英美支持,希望打破日本独吞山东及满蒙路权,安福系、交通系得到
日本支持。
巴黎和会上,在英美压力下,日本保证归还胶州主权给中国,将只继承德国在青岛的经
济特权及其他普通权利。时任英国外相巴尔福认为,“中国未出一兵未花一元,却收回
了许多他自己无法取回的权...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21641 | 40 本篇为2008年春我在长沙湖南大学所作演讲稿,后收入《荒废集》,此次重新收入《笑
谈大先生》。
在《鲁迅是谁?》的演讲中,你讲到“鲁迅的被扭曲,是现代中国一桩超级公案”
,与此类似的是否还有一批他同时代,而后在1949年选择去了台湾的学人,同样陷入这
种“公案”中,如胡适、梁实秋等?
陈: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研究鲁迅的工作。我不是学者,居然一再谈论鲁迅,是为了
说出我们的处境——如果诸位同意鲁迅被扭曲,那就有可能同意:被扭曲的是我们自己。
五十年代初鲁迅被神化,同时是胡适的被妖魔化。当政府为鲁迅补办国葬时,胡适
批判在全国范围展开,他的书被全部禁止,就像鲁迅的著作在台湾也被一律禁止。此后
至少两代人,在大陆读胡适、在台湾读鲁迅,都是政治行为,都有政治危险。所以独尊
鲁迅、抹杀胡适,不是关于鲁迅,也不是关于胡适,而是我们几代人被控制被洗脑的漫
长过程。
这一洗脑过程,在大陆,采取同一模式,就是:在各个领域选择民国时期某一位人
物,以“政治上的正确”给予褒扬、抬高,不可怀疑,不可反对,直到被神化,同时,
贬斥该领域其他重要人物,批判、压制,直到被抹杀、被遗忘。以下一组粗略的名单,
是人文艺术领...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21641 | 41 Yale的呢, 看
谁是北大最优秀的学生?
--某人写的
谁是北大最优秀的毕业生?
——有感于北大校长与耶鲁校长的对话
二零零四年一月七日,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播出了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和耶鲁
大学校长莱文的对话。北大和耶鲁两所大学分别是中国和美国的两所一流的名校,在这
次对话中,两名校长的教育理念和价值标准的分歧表露无遗,而背后则是两国高等教育
的现实水准和教育目标的根本性的差异。
一九四九年以来,主政者在高等教育政策的制订和实施方面出现了若干严重的偏差
。五十年代初,在毛泽东的亲自干预下,迅速关闭、合并或改造了数十所教会大学和私
立大学,党委直接进驻大学成为“太上皇”,民国以来已经形成的大学的学术独立和思
想自由受到巨大伤害。此后多次政治运动均从大学开始发动,社会学、法学、遗传学等
学科遭遇灭顶之灾。作为“五四”运动发源地的北京大学,因为当年慢待了当年在图书
馆打工的临时工毛泽东,更是受到重点整治。在五十年代初,北大传统中民主与科学的
血脉几乎被连根拔起——北大校长马寅初因“人口论”而遭受批判即是一个典型。“文
革”肇始,北大成为毛泽东随心所欲使用的一枚棋子...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42 中国大学精神的演变(好文强烈推荐)
2014-10-06 丁东 灼见
丁东,1951年生,原山西省社科院编辑。著有《冬夜长考》、《和友人对话》、《尊严
无价》、《午夜翻书》、《思想操练》、《精神的流浪》、《教育放言录》、《文化十
日谈》等书。本文是丁东在一所大学的演讲全文。
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谈谈大学精神的演变。
中国产生现代大学已经100多年了。清末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出现了第一批新式学堂
,新政中废除科举,建立现代学制,中国兴办了更多的大学。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大
学精神发生过怎样的变化?也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
这一个世纪,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民国,到1949年为止,后一部分是共和国,
从50年代到现在。
前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小段,北洋时期是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草创期,大学精神的形成
期,大学数量不多,规模不大,但起点很高。当时的基本格局是公立、私立、教会三足
鼎立。把中国大学带到高起点上第一个教育家,就是蔡元培。
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间不到三年,但一直影响到今天。他主张的兼容并包,网罗
百家,大学独立,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学生自治,到现在还是我们的愿景。他对大学... 阅读全帖 |
|
x********g 发帖数: 141 | 43 那就抄两个不太名的联好了
徐桐居东交民巷,联云:望洋兴叹, 与鬼为邻
茶馆联: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你我
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自东西
陈寅恪在昆明西南联大教书时做:见机而作 入土为安
入土,即入防空洞
讽罗家伦联:不通家法,科学玄学
语无伦次,中文西文
学生讽罗家伦联:一身猪狗熊,两眼官势钱
三才吹拍骗,四维礼义廉
老舍作作家名联:素园陈瘦竹 老舍谢冰心 |
|
z**********e 发帖数: 22064 | 4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y 7 17:03:34 2014, 美东)
2014年05月04日16:44
1919年5月4日,农历四月初五,这一天风清云淡、温度宜人。在这个平淡无奇的星期天
,来自北京十几所高校的大约三千余名学生创造了历史。他们高喊“还我青岛”、“废
除二十一条”、“惩办卖国贼”、“誓死不承认和约”等口号,奔向使馆区。图为1919
年6月示威的学生。
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抛出14条建议,让中国人第一次开始相信并且期待所谓
的“世界公理”。1918年11月,一战结束。学生们到街上游行,欢呼中国取得一战的胜
利。巴黎和会成了国人寄予民族转折的希望。
然而,巴黎却成了国人“公理战胜强权”之梦破碎的地方。1918年12月1日,外交总长
陆征祥率团赴欧洲参加巴黎和会。在这次会议上,美国总统威尔逊宣布日本继承德国在
山东的一切特权。图为1914年,章宗祥(左一)、陆征祥(... 阅读全帖 |
|
A****i 发帖数: 5546 | 45 在转帖一个在法国的杭州美女写得文章.
http://petitespot.wordpress.com/2011/06/20/%E5%9C%A8%E4%B8%AD%E
在中国获得跟伏地魔一样待遇的——建党伟业
这片子的姐姐,铁血真汉子,建国大爷木有看。其实如果电影院上的话,会冲着明星阵
容去坐一下,但既然电影院没上,实在打不起劲看这个建国的历史——就好比高考落榜
了一分,你明知错了哪一题,就根本不想再去对一次答案,是一样的道理。
建党么,猜猜应该是1921之前的事体,料来比伊姐姐要顺眼些,至少短点自相残杀的故
事(这里我们回到历史的亦是现在国际上比较统一的观点——即中华民国乃是以汉族为
中心的中华第二度复国,所以鞑虏不能算在“同类”里面)。况且这片里有两位不是特
型胜似特型的演员——饰演小中正的张震和饰演小恩来的陈坤。唉,表脸地说一句,在
历史cp里面你们俩才是王道配啊有木有!姐姐一看预告片里小张的眼神和小陈的轮廓,
就“轰”的一声,决定——老娘要看!
看完以后姐姐向对岸的导演们深情地呼唤——趁小张还年轻你们赶快拍蒋介石传啊!!
!花堪折时直需折啊(众:你这是串到哪边去了喂!)。虽然在片... 阅读全帖 |
|
y***c 发帖数: 676 |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smilhaNew (ha),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中国大学精神的演变(好文强烈推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21 16:01:09 2014, 美东)
中国大学精神的演变(好文强烈推荐)
2014-10-06 丁东 灼见
丁东,1951年生,原山西省社科院编辑。著有《冬夜长考》、《和友人对话》、《尊严
无价》、《午夜翻书》、《思想操练》、《精神的流浪》、《教育放言录》、《文化十
日谈》等书。本文是丁东在一所大学的演讲全文。
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谈谈大学精神的演变。
中国产生现代大学已经100多年了。清末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出现了第一批新式学堂
,新政中废除科举,建立现代学制,中国兴办了更多的大学。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大
学精神发生过怎样的变化?也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
这一个世纪,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民国,到1949年为止,后一部分是共和国,
从50年代到现在。
前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小段,北洋时期是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草创期,大学精神的形成
期,大学数量不多,...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47 2014年05月04日16:44
1919年5月4日,农历四月初五,这一天风清云淡、温度宜人。在这个平淡无奇的星期天
,来自北京十几所高校的大约三千余名学生创造了历史。他们高喊“还我青岛”、“废
除二十一条”、“惩办卖国贼”、“誓死不承认和约”等口号,奔向使馆区。图为1919
年6月示威的学生。
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抛出14条建议,让中国人第一次开始相信并且期待所谓
的“世界公理”。1918年11月,一战结束。学生们到街上游行,欢呼中国取得一战的胜
利。巴黎和会成了国人寄予民族转折的希望。
然而,巴黎却成了国人“公理战胜强权”之梦破碎的地方。1918年12月1日,外交总长
陆征祥率团赴欧洲参加巴黎和会。在这次会议上,美国总统威尔逊宣布日本继承德国在
山东的一切特权。图为1914年,章宗祥(左一)、陆征祥(左二)、朱启钤(左四)、
曹汝霖(左五)在中央公园合影。
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入国内,学生们义愤填
膺。1919年5月3日晚上7点,北大一千多名学生开会,他们决定第二天举行示威游行。
图为1919年6月在基督教青年会门前演讲的学生。
摄... 阅读全帖 |
|
l*******r 发帖数: 39279 |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arvender (薰衣草),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我也看了《建党伟业》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n 19 09:57:39 2011, 美东)
主要是看你们讨论得热烈,搞得我很心痒,立刻出门买了张碟
话说祖国的盗版业真是欣欣向荣,影片上映才4天,高清大碟已经上市。买回来发现我
的DVD drive貌似坏掉了,读不了还退不出,我那个急,浑身冒汗。打算拿螺丝刀把电
脑拆了,又没有合适的螺丝刀,不停的按弹出键, 没反应,正一筹莫展,忽然影音风暴
奇迹般的work了。
1911年到1921年这段历史无论怎么拍,还都是very interesting。全片以辛亥革命开始
,我现在特别怀疑辛亥革命是否真的发生过。好像是中央政府羸弱,各地军阀纷纷独立
,趁火打劫。陶成章被谁暗杀的?蒋介石吗?张震演蒋介石扮相还可以,不过他一开口
说话就感觉气场不够,还好只有一句台词。聂远的陈其美也是,镇不住场面,太嫩了。
袁世凯称帝是猪油蒙了心吗?片花里有袁世凯自言自语说称帝是昏了头,被删了。假如
袁世凯年轻10岁,... 阅读全帖 |
|
W*******a 发帖数: 1769 | 49 北大的文科女居然连北大全是靠政治起家的历史都否认,张口说瞎话也算是对门的
特点了。你们整天吹嘘罗家伦是清华改制后的第一人校长,怎么就不敢说罗家论是怎么
混上的?他是蒋介石的政治秘书,蒋北伐占领北平以后,他就是跟来的接受大员。一度
还有动易要解散清华(白痴女自己去看吴宓日记里面陈寅恪跟吴的谈话)。西南联大
的时候只有清华的校长没有任何政府职位,贵校的校长从来就在重庆政府里面的高官,
自然转进台湾也就接受台大了。贵校从建立的第一天起就跟中国的权贵紧密纠缠在一起,
贵校的每一次兴盛都是靠政府的特殊待遇,从接受伪北大,到院系调整,到985,全是
添政府混上去的 |
|
d*****3 发帖数: 438 | 50 49年前后的对比充分证明了:高素质是民主的结果而不是条件!
除开早逝的鲁迅、皈依佛门的弘一法师和滞留南洋的郁达夫外...在以重庆为中心的抗
战大后方,在民族血脉的创痛和勃动中,垒筑起中国战时文艺复兴式的高岗。
在文学、艺术、诗歌、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和哲学、史学、法学、教育、出版
、新闻、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宗教学、民族学以及数学、物理、化学、
生物、地理、地质、医学、农林、考古、工程、建筑等人文、自然、社会诸领域,学派
林立,大师辈出。郭沫若、老舍、林语堂、茅盾、曹禺、梁实秋、谢冰心、田汉、胡风
、巴金、夏衍、柳亚子、孙伏园、阳翰生、张恨水、骆宾基、萧军、萧红、安娥、孙师
毅、曹靖华、朱生豪、伍蠡甫、梁宗岱、柳无忌、陈纪滢、赵清阁、陶百川、潘公展、
肖同兹、邵力子、胡小石、卢翼野、陈望道、楼光来、张士一、臧克家、艾青、邹荻帆
、史东山、郑君里、于伶、陈鲤庭、陈白尘、洪深、金山、赵丹、项堃、舒绣文、白杨
、张瑞芳、秦怡、魏鹤龄、宋之的、司徒慧敏、吴祖光、黄宗江、凤子、徐悲鸿、张大
千、张书旃、王临乙、傅抱石、潘天寿、关山月、李可染、陈之佛、吕凤子、丰子恺、
林凤眠...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