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 发帖数: 1267 | 1 直译加注释 堪称好译笔
——试评梁遇春的翻译风格
提起梁遇春(1906-1932),这位"中国的兰姆",现代人是从他的两本散文集《泪与
笑》和《春醪集》中认识这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天才的。他的散文深得英国小品文的精髓
,技巧感情神似18世纪英国散文大家查尔斯·兰姆,承袭一种悲剧式的幽默,又因扎根
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土壤,从中汲取养分,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在中国
现代文学史上,梁是作为风格独特的散文大家而占据一席之地的。然而,鲜为人知的是
除了散文创作,梁遇春更翻译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在数量上远超过了散文作品。他的翻
译实践为后来者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借鉴,本文拟探讨一下作为翻译家的梁遇春以及他的
翻译实践。
一、梁遇春的生平及事迹
梁遇春,别署驭聪,又名秋心,1906年出生于福州城内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18年
秋考入福建省立第一中学(今福州一中)。1922年暑假始,梁遇春先入北京大学预科,
后就读北大英文系,师从叶公超、温源宁等名师,于1928年毕业,因成绩优秀,留系里
任助教。后由于政局动荡,北大工作陷入停顿状态,梁即随温源宁教授赴上海暨南大学
任教。1930年又与温源宁同返北大 |
|
x*********6 发帖数: 3610 | 2 他们的文字有什么相通的地方?zz
张佳玮,公众号:张佳玮写字的地方
收起
TyJia、赵小缺、无白君 等人赞同
谢邀。
先回答问题:
韵律,和,节奏。
展开说。
《我的师承》里,王小波如是
小时候,有一次我哥哥给我念过查良铮先生译的《青铜骑士》:
我爱你,彼得兴建的大城,
我爱你严肃整齐的面容,
涅瓦河的水流多么庄严,
大理石铺在它的两岸……
他还告诉我说,这是雍容华贵的英雄体诗,是最好的文字。相比之下,另一位先生译的
《青铜骑士》就不够好:
我爱你彼得的营造
我爱你庄严的外貌……
现在我明白,后一位先生准是东北人,他的译诗带有二人转的调子,和查先生的译诗相
比,高下立判。那一年我十五岁,就懂得了什么样的文字才能叫做好。
这两首的好坏,其实就是韵律和节奏的分别。
他之后又说:
比方说,德国诗选里有这样的译诗:
朝雾初升,落叶飘零
让我们把美酒满斟!
带有一种永难忘记的韵律,这就是诗啊。
还是韵律和节奏。
好了,说回王道乾先生的译笔。前段我聊过这个:
在翻译中,重新创造一切 - 张佳玮写字的地方 - 知乎专栏
王小波推重的王道乾先生译本: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 阅读全帖 |
|
e*******c 发帖数: 2133 | 3 适才bos提到小说翻译的事,想起在人人上看到过一篇讲翻译的日志,找来贴出来:
献给热爱外国文学的孩子们(译者篇)[转]
作者 张云召
这是早就要写的一篇文章。等到暑假在家有时间写的时候才发现手头又没有足够的资料
,于是写出来之后与自己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只能算是聊胜于无。先前豆瓣和校内都有
类似的链接分享,有些观点我深以为谬,我也深怕这篇文章是以一些谬误代替另一些谬
误。
我不会德语,不会法语,不会西班牙语,不会意大利语,连自己的母语都难说掌握得好
,只是喜欢外国文学而已,本文写的东西大多是我自己读书所感,不足以谈,仅供同学
在读书和买书时参考。
近日将奉上“丛书篇”,本篇我也将不断修改、完善、丰富。
古希腊文学与古罗马文学
最脍炙人口的古希腊神话集是德国人斯威布的《古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翻译者楚图
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译本由英译本转译,译文流畅,且发行广泛,影响最为深
远,译林出版社也有陈中梅译本。
罗念生是古希腊文学的专家,有罗念生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多卷行世,其译著
涉及三大悲剧家和阿里斯托芬的大部分作品,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以及古希腊抒情诗
和碑铭体诗歌,译文典... 阅读全帖 |
|
e*******c 发帖数: 2133 |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exponentc (exponentc),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献给热爱外国文学的孩子们(译者篇)[转]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10 14:39:23 2012, 美东)
适才bos提到小说翻译的事,想起在人人上看到过一篇讲翻译的日志,找来贴出来:
献给热爱外国文学的孩子们(译者篇)[转]
作者 张云召
这是早就要写的一篇文章。等到暑假在家有时间写的时候才发现手头又没有足够的资料
,于是写出来之后与自己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只能算是聊胜于无。先前豆瓣和校内都有
类似的链接分享,有些观点我深以为谬,我也深怕这篇文章是以一些谬误代替另一些谬
误。
我不会德语,不会法语,不会西班牙语,不会意大利语,连自己的母语都难说掌握得好
,只是喜欢外国文学而已,本文写的东西大多是我自己读书所感,不足以谈,仅供同学
在读书和买书时参考。
近日将奉上“丛书篇”,本篇我也将不断修改、完善、丰富。
古希腊文学与古罗马文学
最脍炙人口的古希腊神话集是德国人斯威布的《古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翻译者楚... 阅读全帖 |
|
r****y 发帖数: 26819 | 5 ok, 收到。
说到文字和口味,的确是和作者以及读者联系在一起的。象王小波,常自称“学究”--
这个蛮好笑的,号称肺活量是当年人大几千新生第一,且说其兄当年也是北京某煤矿最壮
的矿工。依我的理解,这样的人好像的确很难欣赏上海女人张爱玲的文章。--但愿这句
话不要引起常见的地区之争。我的理解,这不是说任何一方有问题,这纯粹是匹配不合的
问题。
说到王小波,谁都知道他作为自由主义者,主张罗素的“参差是幸福的根源”。而在文字
上,他也提到过自己的师承,且认为有幸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文字,其它的文字就不用再学
习了。原文是:
“回想我年轻时,偷偷地读到过傅雷、汝龙等先生的散文译笔,这些文字都是好的。但是
最好的,还是诗人们的译笔;是他们发现了现代汉语的韵律。没有这种韵律,就不会有文
学。最重要的是:在中国,已经有了一种纯正完美的现代文学语言,剩下的事只是学习,
这已经是很容易的事了。我们不需要用难听的方言,也不必用艰涩、缺少表现力的文言来
写作。作家们为什么现在还爱用劣等的文字来写作,非我所能知道。但若因此忽略前辈翻
译家对文学的贡献,又何止是不公道。”
对于这一评价,我的看法是:这是对王小波而言 |
|
B***o 发帖数: 133 | 6 “若诸有情当作佛 行超普贤登彼岸”
“本经之首第二品名「德遵普贤」,与会菩萨「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今于经末,
乃云「若诸有情当作佛,行超普贤登彼岸」。前云「德遵普贤」,今云「行超普贤」者
何耶?且此一句乃《唐译》原文。译者乃唐三藏法师菩提流志,译文自当不违经旨。且
《唐译》于经首亦云会众「咸共遵修普贤之道」。可见前之「德遵普贤」与后之「行超
普贤」,俱是梵经原旨。而非译笔有误也。且此不但无误,而实是释尊慈悲至极,剖出
心肝,与众相见。盖普贤乃大行菩萨,表差别智,称为华严长子。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愿而称王,以普贤之愿,广大无际,穷劫无尽,导归极乐,利济无尽,故称大愿之王
。是故本经来会圣众,咸遵普贤之德也。但此经中,世尊于方便中独垂方便,于圆顿中
更显圆顿,直以信愿持名一法,广摄六度万行。圆摄十大愿王,直入一句佛号。摄尽普
贤无边行门。会归文殊一行三昧。文殊表根本智。一行三昧者,「系心一佛,专称名字
」也。故知持名一法,直是醍醐,广含众妙。普贤十大愿王是从根本智而差别智。今则
广摄愿王,唯倡信愿持名。是乃从差别智,复归根本。故云「行超普贤」也。盖持名之
妙行,以果觉为因心。因果同时... 阅读全帖 |
|
i*******e 发帖数: 50 | 7 本解序文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一卷
壹、前言
贰、概要
一、教起因缘
二、本经体性
三、一经宗趣
四、方便力用
五、所被根器
六、藏教所摄
七、部类差别
八、译会校释
九、总释名题
叁、正释经义
(壹)序分(第一至第三品)
法会圣众第一
德遵普贤第二
大教缘起第三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二卷
(贰)正宗分(第四至第四十二品)
法藏因地第四
至心精进第五
发大誓愿第六
必成正觉第七
积功累德第八
圆满成就第九
皆愿作佛第十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三卷
国界严净第十一
光明遍照第十二
寿众无量第十三
宝树遍国第十四
菩提道场第十五
堂舍楼观第十六
泉池功德第十七
超世希有第十八
受用具足第十九
德风华雨第二十
宝莲佛光第二十一
决证极果第二十二
十方佛赞第二十三
三辈往生第二十四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歌叹佛德第二十七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愿力宏深第二十九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四卷
菩萨修持第三十
真实功德第三十一
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劝谕策进第三十三
心得开明第三十四
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重重诲勉第三十六
如贫得宝第三十七
礼佛现光第三十八
慈氏述见第三十九
边地疑城第四十
惑尽见佛第四十一... 阅读全帖 |
|
p****y 发帖数: 23737 | 8 胡适·人生大策略
领袖人才的来源
北京大学教授孟森先生前天寄了一篇文字来,题目是论“土大夫”(见《独立
》第十期)。他下的定义是:“士大夫”者,以自然人为国负责,行事有权,败
事有罪,无神圣之保障,为诛殁所可加者也。虽然孟先生说的“士大夫”,从狭义
上说,好像是限于政治上负大责任的领袖;然而他又包括孟子说的“天民”一级不
得位而有绝大影响的人物,所以我们可以说,若用现在的名词,孟先生文中所谓
“士大夫”应该可以叫做“领袖人物”,省称为“领袖”。孟先生的文章是他和我
的一席谈话引出来的,我读了忍不住想引用他的意思,讨论这个领袖人才的问题。
孟先生此文的言外之意是叹息近世居领袖地位的人缺乏真领袖的人格风度,既
抛弃了古代“士大夫”的风范,又不知道外国的“士大夫”的流风遗韵,所以成了
一种不足表率人群的领袖。他发愿要搜集中国古来的士大夫人格可以做后人模范的,
做一部“士大夫集传”;他又希望有人搜集外国士大夫的精华,做一部“外国模范
人物集传”。这都是很应该做的工作,也许是很有效用的教育材料。我们知道《新
约》里的几种耶稣传记影响了无数人的人格;我们知道布鲁达克(Plutarc...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9 很多中国作家写过中国农村生活,但他们实际上是城市人,文化大革命下乡后他们就写他们看到的一些事情,是从外面看,但莫言是从里面看,他本人也是农民,所以他能描写这些人的心理,不光是他们做的事,他们心里的东西他能写出来。
“他写的人物不是那么简单,不是一个人很好或很坏,而是又好又坏。一个人可以对别人很坏,同时你可以感觉到他对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家也可以很温暖、很幽默。这些人很复杂但很真实。他很真实,但又有像魔幻现实主义的很多奇怪东西,比如刚出生的孩子会和阎罗王一起谈话,一个人变成猪或变成驴等等这种很奇怪的东西,把这些很真实很魔幻的东西都弄在一起。这让我觉得很有意思,看时就觉得很有滋味。”
10月13日,莫言3部小说的瑞典语译者陈安娜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电话专访,聊起她读莫言作品的感受。
莫言曾在微博上表示,他在瑞典出版的《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苔之歌》、《生死疲劳》3本书的译者均为陈安娜。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揭晓前,陈安娜就曾表达了她对莫言及中国文学的信心:“如果他得奖了,我当然非常高兴,因为我是他的译者,而且我喜欢他的作品。如果他得奖,不光对他个人有好处,对中国文学在外国也有好处。如果他今年不得奖,我... 阅读全帖 |
|
B*G 发帖数: 13438 | 10 俺刚看挪威的森林也觉得挺耐看的,后来发现纯粹是林少华的文笔耐看,后来其他译者
号称百分百忠实原著译笔的村上其他小说,就看不下去了。 |
|
g******n 发帖数: 53185 | 11 阿Q,人血馒头就是极度丑化国人,让中国人鄙视自己,失去民族自尊心。
看看同时代的文人代表怎么评价鲁迅
《关于鲁迅》
梁实秋
近来有许多年青的朋友们要我写一点关于鲁迅的文字。为什么他们要我写呢?我揣
想他们的动机大概不外几点:一、现在在台湾,鲁迅的作品是被列为禁书,一般人看不
到,越看不到越好奇,于是想知道一点这个人的事情。二、一大部分青年们在大陆时总
听说过鲁迅这个人的名字,或读过他的一些作品,无意中不免多多少少受到共产党及其
同路人关于他的宣传,因此对于这个人多少也许怀有一点幻想。三、我从前曾和鲁迅发
生过一阵笔战,于是有人愿意我以当事人的身分再出来说几句话。
其实,我是不愿意谈论他的。前几天陈西滢先生自海外归来,有一次有人在席上问
他:“你觉得鲁迅如何?”他笑而不答。我从旁插嘴,“关于鲁迅,最好不要问我们两
个。”西滢先生和鲁迅冲突于前(不是为了文艺理论),我和鲁迅辩难于后,我们对鲁
迅都是处于相反的地位。我们说的话,可能不公道,再说,鲁迅已经死了好久,我再批
评他,他也不会回答我。他的作品在此已成禁书,何必再于此时此地“打落水狗”?所
以从他死后,我很少谈论到他,只有一次破例,抗...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33562 | 12 论钱钟书不是一流学者
by Jacqueline
前些年有些人对钱钟书的指责大都不着边际:指责老钱没有知识分子的社会良心,
人家是书斋里的学者,又不是职业学运分子;说他学问做得太小,没有自己建构一
套思想体系云云,则完全是近年来学风虚浮的反映——人人谈思想,无人做学问,
整天云遮雾罩地空谈没有任何内容的大理论,误导学生。
反之,赞誉钱钟书的读者多佩服他学贯中西,通晓多门外语,旁征博引,论证
严谨,高山仰止。然而在我看来,钱钟书的问题恰恰全都出在考据学的严谨上。
举《谈艺录》我随手翻到的三个例子:
1)(六)神韵之附说八 钱氏好为比较文学,将中西相似或暗合的说法罗列比对。
此处言西洋mind与soul之殊,一通眼花缭乱的引文之后,云“Nous也,Animus也,
Geist也,Mind也,皆宋學家所謂義理之心也。[Lucretius,III,140之consilium
及menten.] 而Psyche也,Anima也,Seele也,Soul也,皆宋學家所謂知覺血氣
之心,[Lucretius,III,121之vita.]亦即陳清瀾《學蔀通辨》斥...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3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问题
王彬彬
一
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史上,有着许多有趣味也有意味的事。从大的方面说,有两个
时期的情形特别引人注目。一是在中国唐代,一是在近代。在唐代,是日本贪婪地向中
国学习,甚至是在与中国文化接触后,大和民族才首次与文字遭遇,从此才学会了书写
。日语的“假名”(字母)不过是汉字的变体。而在近代,则是中国拼命地向日本学习
。别的方面且不论,仅就语言文字方面说,在近代,倒是日本成了汉语的输出国。日本
“汉语”,冲击着东亚各国的语言系统,当然也大量进入中国的汉语中,成为中国人日
常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近代由日本输入的汉语词,被称作日语“外来语”,这里也借用这种称谓。在“
外来语”上加上引号,是为了与直接来自西方的外来语(如沙发、咖啡、逻辑等)相区
别。因为这二者毕竟有些不同。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数量是很惊人的。据统计,我们今天使用的社会和
人文科学方面的名词、术语,有70%是从日本输入的,这些都是日本人对西方相应语词
的翻译,传入中国后,便在汉语中牢牢扎根。我们每天用以高谈阔论、冥思苦想和说“
东”道“西”时所用的概念,竟大都是日本人弄出来的,——... 阅读全帖 |
|
|
h******y 发帖数: 2025 | 15 发信人: lixiaoyao (逍遥公子), 信区: Wisdom
标 题: 达赖六世情歌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Thu Aug 26 09:23:00 1999) WWW-POST
共六十六首,摘几首给大家看看。诗好,译笔尤佳。
达赖六世情歌
曾缄 译
一
心头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绝代容
恰似东山山上月,轻轻走出最高峰
十八
入定修观法眼开,启求三宝降灵台
观中诸圣何曾见,不请情人却自来
十九
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在眼前
肯把此心移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
二四
曾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误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六三
结尽同心缔尽缘,此生虽短意缠绵
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 |
|
i*********t 发帖数: 5873 | 16 我92年读的,非常喜欢好玩的魔鬼和愁眉苦脸的彼拉多。记不清版本了,好像是上海译
文的,译笔似乎还不错。前几天有朋友过来,顺便帮我们搬运一些北京家里的书,大师
本在单子上,最后还是划掉了,等下次吧,应该重读。同推荐。 |
|
i*********t 发帖数: 5873 | 17 霍乱时期的爱情我90年读的。分明记得那版紫色书皮,最后阿里萨终于得手时,费尔米
纳已经老朽,"耻骨上的毛"都没多少了。前几天网上闲翻,版本显然更新,但译笔粗
糙,更可恶的是,根本就没有关于耻骨的描写。。不禁有一点怀疑,难道自己记错了?
你是马尔克斯专家,所以不揣无耻,把这个关于耻骨的问题写出来,请你解惑。 |
|
r****e 发帖数: 3373 | 18 LeisureTime版 - sasa,请教你一个无耻的问题
iamwhatieat
2011-01-27 15:29:13
来自: 24.159.
1
霍乱时期的爱情我90年读的。分明记得那版紫色书皮,最后阿里萨终于得手时,费尔米
纳已经老朽,"耻骨上的毛"都没多少了。前几天网上闲翻,版本显然更新,但译笔粗
糙,更可恶的是,根本就没有关于耻骨的描写。。不禁有一点怀疑,难道自己记错了?
你是马尔克斯专家,所以不揣无耻,把这个关于耻骨的问题写出来,请你解惑。
izel
2011-01-27 15:31:35
来自: 129.59.
2
无耻!下流!
wh
2011-01-27 15:34:22
来自: 67.86.
3
乐子!你让我们版损失2000伪币!星版搞十大星星活动,每个得奖id有200,版面又有
2000伪币。臭乐子!
izel
2011-01-27 15:35:07
来自: 129.59.
4
庸俗!
wh
2011-01-27 15:38:53
来自: 67.86.
5
包子是王道!这是你说的!
lhr
2011-01-27 15:43:04
来自: 137.71.
6
发包...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19 你引的那句莎士比亚的确是你记得的吗?还是瞎编的呀……莎剧有很多黄段子,这句倒
是不稀奇。就是中译有点粗,不大像朱生豪更不像梁实秋的译笔,全集只有他俩的译本
。赞你从小读遍莎士比亚全集,期待你重新核对一下,写一篇有根有据的莎剧中的黄段
子,会很不错! |
|
wh 发帖数: 141625 | 20 张爱玲也写傅雷啊,写了啥?我去复习了杨绛写的傅雷,他的确打孩子,傅聪委屈地说
爸爸打得真疼。朱梅馥说傅聪的脾气像爸,说他爸的暴躁性格不由自主,沉静下来就自
责痛苦。我第一次看到朱梅馥在窗棂边上吊身亡时不由地想窗台边上怎么上吊。第一次
看到sylvia plath把头伸进烤箱自杀时也想头会怎样。
还有一段给jsolomon看:傅雷有一次开翻译会,列举了与会人员的许多翻译错误,惹恼
了所有人,大骂他狂傲,其中一个老翻译家气得大哭。杨绛说翻译工作繁琐,谬误如猫
狗身上的跳蚤难以捉尽。傅雷就是不会做人,要是先拿自己的错做引子或作陪就会好些
。他其实一点不狂傲,对自己的翻译从不满意,自苦译笔呆滞,经常写信讨论求教,做
笔记很认真。他应该没看过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即使后人给杨绛挑错,也不要是踩名
人的心态,实事求是、谦虚谨慎最好了……还有杨绛的文字真像doha。 |
|
b*s 发帖数: 82482 | 21 莫扎特和朗朗的老爸们也都很严厉。不打不成器?
翻译还开会?真滑稽
张爱玲也写傅雷啊,写了啥?我去复习了杨绛写的傅雷,他的确打孩子,傅聪委屈地说
爸爸打得真疼。朱梅馥说傅聪的脾气像爸,说他爸的暴躁性格不由自主,沉静下来就自
责痛苦。我第一次看到朱梅馥在窗棂边上吊身亡时不由地想窗台边上怎么上吊。第一次
看到sylvia plath把头伸进烤箱自杀时也想头会怎样。
还有一段给jsolomon看:傅雷有一次开翻译会,列举了与会人员的许多翻译错误,惹恼
了所有人,大骂他狂傲,其中一个老翻译家气得大哭。杨绛说翻译工作繁琐,谬误如猫
狗身上的跳蚤难以捉尽。傅雷就是不会做人,要是先拿自己的错做引子或作陪就会好些
。他其实一点不狂傲,对自己的翻译从不满意,自苦译笔呆滞,经常写信讨论求教,做
笔记很认真。他应该没看过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即使后人给杨绛挑错,也不要是踩名
人的心态,实事求是、谦虚谨慎最好了……还有杨绛的文字真像doha。 |
|
E*i 发帖数: 5804 | 22 对
http://paper.i21st.cn/story/58214.html
姓名:林纾
生卒:1852.11.8 — 1924.10.9
籍贯:福建闽县(今福州)
简介:林纾原名群玉、秉辉,字琴南,号畏庐、畏庐居士,别号冷红生,晚称蠡叟、践
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系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小说翻译家,以依照他人口
述又不失原著风貌翻译西方名著而著称于世。
天下文人之脑力,虽欧亚之隔,亦未有不同者。
译《茶花女》初露锋芒
林纾自青年时代起便关心世界形势,认为中国若要富强,必须向西方学习。进入中年后
,他“尽购中国所有东西洋译本读之,提要钩元而会其通,为省中后起英隽所矜式”。
然而,作为不谙外语之士,林纾涉入译界却是一个偶然,他的译作如此风行也在人们的
意料之外。
林纾翻译小说始于1897年,时逢他的母亲和妻子接连去世。船政学堂的魏翰、王寿昌等
几位友人为帮助他走出丧亲之痛而邀他共同译书。林纾起先再三推脱,最后才接受了这
一请求,与留法回国的王寿昌合译法国作家小仲马所著的《巴黎茶花女遗事》。林纾在
翻译时,并非机械地记下王寿昌的口译,而是运笔写出“信、达、雅”的文言。这本妙
语连... 阅读全帖 |
|
L*****e 发帖数: 2926 | 23 http://www.douban.com/note/170175791/
1/傅雷这个人。
锦瑟说傅雷“译笔很棒,人算有才华,也很刻苦,但是从来没觉得他有什么天才,也没
有觉得他多么有学问。所以觉得那样伟大艺术家的暴烈性情生在他身上,还是过了一些
。”
我也觉得如此。暴烈性情这回事,一大部分是天生的。后天能多些修养,但修养压不倒
性情。傅雷的道德修养艺术修养很高,但是日常生活中的严苛暴躁,特别年青时候的坏
脾气,是他自己晚年也后悔的吧。56年与儿子的通信,就是从“认错”开始的。
“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
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而减少了我一部分罪过。可是结果是一回事,当年的事实
又是一回事;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孩子,孩子!孩
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与热爱呢?”
他自己四岁丧父,在母亲的严格管教下长大,度过的是“修道院式的童年”(这是朱梅
馥的话),是一个被严格要求过,对自己要求严格,进而也对他人要求严格的人。——
不太能体会除严格外的人生道路的可能性。这是一种贫乏经验带来的问题,带来没必要... 阅读全帖 |
|
a*o 发帖数: 25262 | 24 近来有许多年青的朋友们要我写一点关于鲁迅的文字。为什么他们要我写呢?我揣想他
们的动机大概不外几点:一、现在在台湾,鲁迅的作品是被列为禁书,一般人看不到,
越看不到越好奇,于是想知道一点这个人的事情。二、一大部分青年们在大陆时总听说
过鲁迅这个人的名字,或读过他的一些作品,无意中不免多多少少受到共产党及其同路
人关于他的宣传,因此对于这个人多少也许怀有一点幻想。三、我从前曾和鲁迅发生过
一阵笔战,于是有人愿意我以当事人的身分再出来说几句话。
其实,我是不愿意谈论他的。前几天陈西滢先生自海外归来,有一次有人在席上问
他:“你觉得鲁迅如何?”他笑而不答。我从旁插嘴,“关于鲁迅,最好不要问我们两
个。”西滢先生和鲁迅冲突于前(不是为了文艺理论),我和鲁迅辩难于后,我们对鲁
迅都是处于相反的地位。我们说的话,可能不公道,再说,鲁迅已经死了好久,我再批
评他,他也不会回答我。他的作品在此已成禁书,何必再于此时此地“打落水狗”?所
以从他死后,我很少谈论到他,只有一次破例,抗战时在中央周刊写过一篇“鲁迅和我
”。也许现在的青年有些还没有见过那篇文字,我如今被催逼不过,再破例一次,重复
一遍我在那文... 阅读全帖 |
|
I*y 发帖数: 1024 | 25 于晓丹长得太美了!!!!出现在本视频里有采访: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095459/
6分28秒
下面是转载:
于晓丹的出走与回归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本刊记者 吴虹飞 发自北京 日期:2011-08-15
于晓丹(摄影:王焱)
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
洛-丽-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
在早晨,她就是洛,普普通通的洛,穿一只袜子,身高4尺10寸。穿上宽松裤时,她是
洛拉。在学校里她是多丽。正式签名时她是多洛雷斯。可在我的怀里,她永远是洛丽塔。
这是1989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洛丽塔》的开头,性感、俏皮、优雅、富于音乐感
的文字,曾经和《百年孤独》等名著一样,令一批汉语写作者心醉神迷。这才华横溢的
译笔来自于晓丹,这个译本也是流行最广并得到公认的版本。
1980年代,22岁的于晓丹是纳博科夫、雷蒙德·卡佛最早的、或许也是最好的翻译者之
一,对资深文学爱好者、写作者影响深远。
关于《洛丽塔》
于晓丹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之后进入社科院外文所工作。在80年代,几乎每天都...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26 (上篇是《英文系里的那三个大佬》: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eisureTime/2016603.html
此为下篇。)
“蛋头”教授林同济
学者型的教授中必须写到林同济先生。林是闽人,个头比较矮小,长一颗标准的知识分
子“蛋头”(egghead),春秋时节穿一件铁灰大衣,很有风度。我们入校之初,林尚未
划作右派,记得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林还在全系大会上朗诵他本人创作的十四行
诗以表祝贺。我曾特别注意林朗诵时口唇的伸缩张合,那动态确乎异于常人,一个个音
素从舌尖滚出,使人联想到莎士比亚“tripping on the tongue”的说法。不旋踵间,
反右的第二波(匪夷所思的是亦称反右“补课”)把林同济卷了进去,使他从外文系讲
台上消失了相当时日。
我大四那年,在政策转寰期间,林被甄别,摘帽,允许重上讲台。林本人尚未进入课堂
,各种轶闻已先他而至,不胫而走:北京某鸿儒曾盛赞林的parliamentary English(
议会式雄辩英语),又称中国之大真正精通英文的其实仅一个半人,鸿儒本人算一个,
剩下半个就是长江以南的林同济了;又有人说林... 阅读全帖 |
|
z***o 发帖数: 2104 | 27 序幕简洁深刻如下
(觉得非常好的译笔,事实上,韩只用英文法文写作,中文译者颇不凡)
序幕 1950年4月
“你会不会写一本书说说我的事?”马克问道。
这是缠绵之后的时刻。我们躺在山坡上茂盛的长草中,身上洒满阳光。在我们上面
,毫无遮拦的天空一直延伸到地平线。环绕在我们周围的是嶙嶙青石,萋萋芳草,还有
羊齿蕨和开着小花的桃金娘。碧波荡漾的大海横卧在山下,上面见不到一片帆影,在这
似乎没有尽头的春日午后显得冷清寂寞。我们安安静静地说着一些有口无心的话,不用
再字斟句酌。我们谈起了那些现在已经不会令我们伤怀的话题。我们心底坦然地预测了
变心、分手,谈到我们的世界将会破碎成彼此互不相容的碎片。我们的话语调平静,声
音若有若无——这样的声音只有彼此相爱的人才能听到。
“我会写写你的事情,”我回答,“但不是现在。现在我太幸福了,什么事情也不
想做,只要活着就行。现在我只是不断想到你是属于我的,我全身充满了喜悦。或许等
你离开我以后,我会因为伤心,或是其他什么充足的理由,写一本书讲讲你的事情。”
“你还会有什么其他充足的理由?”马克问道。
“比如解决吃饭问题。有一天我会出卖我的爱情故事来换口饭吃...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892 | 28 你收集了很多诗集吧,不知道你碰巧有没有漓江出版社出的《英雄挽歌》,两位希腊诗
人塞弗里斯和埃利蒂斯的合集,李野光译,很喜欢里面收的埃利蒂斯的《花押字》,想
再读读,可惜当年出国的时候书没带着,放在了岳父母家,后来他们搬家,我多年收集
的一些书都不知所踪。 后来漓江又单出了他们的选集,应该分别叫《画眉鸟号》和《
理所当然》,可能也收了那首。 在网上搜不到《花押字》的中译,只搜到了英译。 李
野光是从希腊原文译过来的,译笔很好。 我把找到的英译贴在下面。 头三句他是这么
译的:
象铁路上一个扳道工,那是命运的意图
要分开我们手心上指向各处的纹路
而时间也暂时表示认可
The Monogram
Odysseus Elytis
I.
Fate will turn elsewhere the lines
Of the palm, like a switchman
Time will consent for a moment
How otherwise, since men love each other
The sky will act out our innards
And innocence |
|
a**n 发帖数: 31 | 29 第四章《向着真实》与《文心雕龙》
4-1 满涛其人
抗战胜利了。
不过,就大多数普通老百姓而言,生活并没有太多改变,&127;照
样有天灾人祸、生老病死,有苛捐杂税和官逼民反,照样需要有默默
背起沉重十字架的历史代言人……。
王元化虽然没有被安排工作,但也依旧在文艺战线上担负着一份
个人责任,最初,是与满涛在《时代日报》合编《热风》周刊,停刊
后,又在《联合晚报》与楼适夷、满涛合编文学周刊,并沿袭了《奔
流》的刊名。
满涛原名张逸侯,是元化妻子张可的哥哥。早年赴日本学经济,后由
日赴美攻读化学,欧洲战争爆发,方辗转返回家园。1937年元化初到
上海,就参加了平津流亡同学会。在蒲石路(即今永嘉路)一位燕大
同学家,有个小花园,尽可由一帮喜爱文艺的朋友占用。他们成立了
一个类似业余剧团的组织,名叫"戏剧交谊社"。元化因组织工作的关
系,常来这里和年青朋友们联络联络,也就在这认识张可,不久又结
识了满涛,而因为共同爱好的缘故,他们成为最好的朋友。他对满涛
十分佩服,日、俄、英文都说得那么好。那时他就从俄文译出了契诃
夫的《樱桃园》,译笔漂亮流畅,一些北京俗语的妙用更 |
|
w********h 发帖数: 12367 | 30 发信人: CosmicTao ( ), 信区: Reader
标 题: 《情人》,与干净的王小波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Wed Mar 6 23:28:42 2002)
作者:胡一刀
我并没有读过《情人》,甚至没有读过杜拉斯的任何作品。我对外国文学读得很少
,很少。
我大概是从王小波的文章中知道《情人》那个著名开篇的。他最推崇王道乾的译本
,文字如下: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
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
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
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此据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本
,与王小波《我的师承》中的引文略有差别。)
对这一段,王小波在《我的师承》、《我对小说的看法》、《用一生来学习艺术》
等文中再三赞叹,"杜拉斯的文章好,但王先生译笔也好,无限沧桑尽在其中。"是不错
,但有这么好吗?我怀疑。即使真有这么好吧,我也不认为是杜拉斯的创意。
因为我凑巧知道(那该是我十多年前看过 |
|
L****o 发帖数: 1642 | 31 向王先生致敬!
通过他的翻译读到了聂鲁达、博尔赫斯。
翻译家王永年去世享年85岁
2012年07月24日13:20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张弘
21日凌晨三点,翻译家王永年先生在北京宣武医院走完了他85岁的人生之旅,记者
从其女儿王绛处获悉,王永年追悼会将于25日上午9点在八宝山举行。
一生勤奋,译作等身
王绛称,父亲去世主要是因为患了肠梗阻,医生说也不能排除肠里面长肿瘤的可能
性。父亲在住院之前已经骨折,身体不是很好,自己近八个月来一直在身边照顾他。在
他生命的最后阶段,因为身体比较虚弱,没有留下什么遗言。
王绛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她说,父亲生前和《洛丽塔》译者、翻译家主万关
系较好,主万先生生前,自己曾多次去他家拜访。在照顾父亲的这八个月里,父亲多次
讲到自己的生平。他总是说,“你们要做一个正直的人,要好好做学问,要终身学习。
”他以前在新华社上班的时候,也做一些文学的翻译工作,每天三四点钟就起来。他去
世的时候就是凌晨三点。王绛觉得,他再也干不动了才去世的,他要休息了。他最后翻
译的一本书是80岁以后直接从原文翻译的意大利作家艾柯的《洛阿娜女王的神秘火焰》
,但是... 阅读全帖 |
|
R******g 发帖数: 272 | 32 王尔德四出喜剧的摘抄
——读《王尔德作品集》
周末陪老婆逛书店找法语参考书的时候在先锋发现了一本《王尔德作品集》(人民文学出
版社 2000年6月第一版 定价32元),顿时有点喜出望外,(先锋有一套六本的王尔德全
集在那里摆了很久,我也垂涎了很久,不过这次这本性价比要高一些。)于是礼拜一上班
的路上顺便买了下来。
该书收录了王尔德最有名的四出喜剧《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Lady Windermere's Fan
,孙予译)《一个无关紧要的女人》(A Woman of No Importance,黄雨石译)《理想丈
夫》(An Ideal Husband,韩石译)《认真的重要》(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张理强译)(这四出余光中都有译本,其中《温》译作《温夫人的扇子》,《
认》译作《不可儿戏》。余译的《温夫人的扇子》《理想丈夫》《不可儿戏》三出辽宁教
育出版社的新世纪万有文库都有收录。先前读过其中的《温夫人的扇子》,这次两相比较
,觉得还是余的翻译更能体现原著的风味,当然本书中的译笔也算不错的了,毕竟翻译王
尔德是很有难度的一件事。)和一出悲剧《莎乐 |
|
R******g 发帖数: 272 | 33 《美国诗选》 林以亮编选,张爱玲、林以亮、余光中、邢光祖、梁实秋、夏菁译,三联
书店1989年10月版
春节前爬兄借给我一本《美国诗选》,并极力推荐,遂仔细读了一些。本书编选者林以亮
(1919-1996),浙江吴兴人,原名宋淇,以文学批评和翻译闻名,与张爱玲、钱钟书[1]
、傅雷等过从甚密;其父宋春舫[2]是中国现代著名戏剧家、藏书家。本书选了“爱默森(
五首),爱伦·坡(五首),梭罗(三首),惠特曼(九首),狄瑾荪(十三首),兰尼尔(五首)
,罗宾逊(六首),马斯特斯(四首),克瑞因(五首),罗威尔(六首),佛洛斯特(十五首),
桑德堡(四首),蒂丝黛儿(七首),韦利夫人(六首),艾肯(七首),密莱(七首),麦克里希
(三首) ,共十七人一百一十首。这些诗的写作时间大约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中叶
。” [3]其中有些诗和诗人是我喜欢的,有些则非,——诗歌本来就是很私人的——我亦
不想在此详细讨论这些诗人的成就以及译笔的好坏,只想说些题外话。
卡尔.桑德堡
桑德堡一直是我较为在意的一个诗人,有两首诗很让我喜欢,Bundles和Sunsets。本书中
Bundles[4]一诗由邢光祖 |
|
p*********e 发帖数: 204 | 34 来自主题: Translation版 - 关于译诗 因为写前贴,想找到先前引的第一段译文的出处,重新Google了一下,居然找不到了。
能找到的不是第二个、王永年的版本,就是王央乐的版本,如下 -
我记得你去秋的神情。
你戴著灰色的贝雷帽,心绪平静。
黄昏的火苗在你眼中闪耀,
树叶在你心灵的水面飘落。
你象藤枝依偎在我怀里
叶子倾听你缓慢安祥的声音
迷惘的篝火,我的渴望在燃烧。
甜蜜的蓝风信子在我心灵盘绕。
我感到你的眼睛在漫游,秋天很遥远
灰色的贝雷帽,呢喃的鸟语,宁静的心房
那是我深切渴望飞向的地方,
我欢乐的亲吻灼热地印上
在船上了望天空,从山岗远眺田野,
你的回忆是亮光,是烟云,是一池静水,
傍晚的红霞在你眼睛深处燃烧,
秋天的枯叶在你心灵里旋舞。
聂鲁达《第六首情诗》
更有趣的是找到以下两段关于翻译评论,都是以这首诗为例的 -
“例如聂鲁达的《第六首情诗》开篇,王永年先生(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小径分
岔的花园》和曼佐尼长篇巨著《约婚夫妇》的译者)的译笔就要明显比别人高出一
大截:“我记得你去秋的神情。/你戴著灰色贝雷帽,心绪平静。/黄昏的火苗在
你眼中闪耀。/树叶在你心灵的水面飘落。”我们读完了之后,会感到一种舒缓的节
奏、悠 |
|
l*r 发帖数: 79569 |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oet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ihebo (河伯见海若,傲然夸秋水), 信区: Poetry
标 题: 翻译家王永年去世(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24 13:33:38 2012, 美东)
向王先生致敬!
通过他的翻译读到了聂鲁达、博尔赫斯。
翻译家王永年去世享年85岁
2012年07月24日13:20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张弘
21日凌晨三点,翻译家王永年先生在北京宣武医院走完了他85岁的人生之旅,记者
从其女儿王绛处获悉,王永年追悼会将于25日上午9点在八宝山举行。
一生勤奋,译作等身
王绛称,父亲去世主要是因为患了肠梗阻,医生说也不能排除肠里面长肿瘤的可能
性。父亲在住院之前已经骨折,身体不是很好,自己近八个月来一直在身边照顾他。在
他生命的最后阶段,因为身体比较虚弱,没有留下什么遗言。
王绛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她说,父亲生前和《洛丽塔》译者、翻译家主万关
系较好,主万先生生前,自己曾多次去他家拜访。在照顾父亲的这八个月里,父亲多次
讲到自己的生平。他总是说,“你们要做一个正直的人,要好好做学问,要终... 阅读全帖 |
|
x*******a 发帖数: 11067 | 36 我是先直译,然后找押韵。还完全没有细化。而且很多中文都不通顺。唉。有空帮我改
改,润色润色。
你那个万年巨坑很厉害,译笔比专业的还好。我在跟。 |
|
wh 发帖数: 141625 | 3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陆谷孙:英文系里的“金童玉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7 16:20:17 2016, 美东)
(上篇是《英文系里的那三个大佬》: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eisureTime/2016603.html
此为下篇。)
“蛋头”教授林同济
学者型的教授中必须写到林同济先生。林是闽人,个头比较矮小,长一颗标准的知识分
子“蛋头”(egghead),春秋时节穿一件铁灰大衣,很有风度。我们入校之初,林尚未
划作右派,记得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林还在全系大会上朗诵他本人创作的十四行
诗以表祝贺。我曾特别注意林朗诵时口唇的伸缩张合,那动态确乎异于常人,一个个音
素从舌尖滚出,使人联想到莎士比亚“tripping on the tongue”的说法。不旋踵间,
反右的第二波(匪夷所思的是亦称反右“补课”)把林同济卷了进去,使他从外文系讲
台上消失了相当时日。
我大四那年,在政策转寰期间,林被甄别,摘帽,...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650 | 38 一
云冈石窟研究院长张焯先生来信,他们正在对“昙曜五窟”前的树荫广场进行拓建,
决定在21窟以西的坡道上放置两块巨石,并在其中一块巨石上镂刻“西天梵音”四个字。
这四个字,他们希望由我来书写。我立即理纸磨墨,恭恭敬敬地握笔书写。写完,面北遐
想,满脑都是一千五百年前的万里黄沙。
“西天梵音”,当然是说佛教。站在云冈、龙门、敦煌、麦积山的惊世石窟前,我想
,中国文化的苦旅步伐,再也躲不开僧侣们的深深脚印了。
二
佛教传入中国,并被广泛接受,这件事,无论对中华文明、印度文明,还是对亚洲文
明、世界文明,都具有重大意义。
在人类文化史上,能够与之相比的事件,少而又少。
这是一种纯粹的外来文化,产生地与中国本土之间,隔着“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
。在古代的交通和通讯条件下,本来它是无法穿越的,但它却穿越了。
这还不算奇迹。真正的奇迹是,它穿越后进入的土地,早就有过极其丰厚的文化构建
。从尧舜到秦汉,从周易到诸子百家,几乎把任何一角想得到的精神空间都严严实实地填
满了,而且填得那么精致而堂皇。这片土地上的民众,哪怕仅仅是钻研其中一家的学问都...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39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79382
《净治明相》导论
谈锡永 造
顶礼两代摧魔法王众生依怙主
顶礼三种传承上师持明教法尊
顶礼文殊师利语金刚般若导师
顶礼本净虚空如来藏三身佛陀
一 本来面目与明相——释论名
本论具名《现证自性大圆满本来面目教授·无修佛道》,简称《净治明相》(Nang
Jang)。
“大圆满”道法,即以直指本来面目为建立见地的手段,此同于由菩提达摩大师传
入汉土的教法。关于这点,目前已成不争之论,过去有学者扬禅辟密,实乃由于资料不
足,且有门户成见之故,因而便欠客观。
汉土近期著作,有蓝吉富居士《坛经的修证理论与藏密的大圆满法门》一文(收《
中国佛教泛论》文集),较能道出真相。虽然他所引用的资料与及结论,尚多可补充之
处,但亦可见汉土学者对藏密大圆满的看法,跟六七十年代已有显著的不同。
外人著述,则有 Jeffrey Broughton 的 Early Chan Schools in Tibet(《西藏早
期禅宗》)一文,据敦煌文献,论述西藏于早期曾接受汉土的禅宗思想。此文对禅与大
圆满同源的...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40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79382
《净治明相》导论
谈锡永 造
顶礼两代摧魔法王众生依怙主
顶礼三种传承上师持明教法尊
顶礼文殊师利语金刚般若导师
顶礼本净虚空如来藏三身佛陀
一 本来面目与明相——释论名
本论具名《现证自性大圆满本来面目教授·无修佛道》,简称《净治明相》(Nang
Jang)。
“大圆满”道法,即以直指本来面目为建立见地的手段,此同于由菩提达摩大师传
入汉土的教法。关于这点,目前已成不争之论,过去有学者扬禅辟密,实乃由于资料不
足,且有门户成见之故,因而便欠客观。
汉土近期著作,有蓝吉富居士《坛经的修证理论与藏密的大圆满法门》一文(收《
中国佛教泛论》文集),较能道出真相。虽然他所引用的资料与及结论,尚多可补充之
处,但亦可见汉土学者对藏密大圆满的看法,跟六七十年代已有显著的不同。
外人著述,则有 Jeffrey Broughton 的 Early Chan Schools in Tibet(《西藏早
期禅宗》)一文,据敦煌文献,论述西藏于早期曾接受汉土的禅宗思想。此文对禅与大
圆满同源的...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陆谷孙:英文系里的“金童玉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7 16:20:17 2016, 美东)
(上篇是《英文系里的那三个大佬》: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FDU/31207409.html
此为下篇。)
“蛋头”教授林同济
学者型的教授中必须写到林同济先生。林是闽人,个头比较矮小,长一颗标准的知识分
子“蛋头”(egghead),春秋时节穿一件铁灰大衣,很有风度。我们入校之初,林尚未
划作右派,记得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林还在全系大会上朗诵他本人创作的十四行
诗以表祝贺。我曾特别注意林朗诵时口唇的伸缩张合,那动态确乎异于常人,一个个音
素从舌尖滚出,使人联想到莎士比亚“tripping on the tongue”的说法。不旋踵间,
反右的第二波(匪夷所思的是亦称反右“补课”)把林同济卷了进去,使他从外文系讲
台上消失了相当时日。
我大四那年,在政策转寰期间,林被甄别,摘帽,允许重上讲台。... 阅读全帖 |
|
w******t 发帖数: 13 | 42 本帖版权归原作者,其它网站转载须注明出处,传统媒体转载须事先
与原作者和
西祠胡同[http://xici.net]联系。
作者: 行到水穷处 发表日期: 2000-07-11 11:03:23 返回《南大我
的家》 快速
返回
华大东亚图书馆。满架满架的线装书透着几百年的墨香。看得人心痛
,一如暮春
看到满
树樱花。卷卷敦实厚重的大藏经蒙些细尘齐齐站在架子上,没有表现
欲,淡然的
耐心。
读我也好,最好你不读。就从当中请下一本来放在桌上细细地看。闲
坐小窗读周
易,不
觉日影已黄昏,佛经也一样。想起来当年在南大古籍阅览室高山仰止
地想一瞻宝
卷,被
管理员好一番盘问,结果还是空手而出。如今在异国反有机会亲近,
什么滋味。
雨中的华大校园正契合Washington Irving 那篇《西敏大寺》。“时
方晚秋,岁
将云
暮,”夏济安高不可攀的译笔给英国名胜不可抗拒地点上中国文人悲
秋的感慨。
眼前亦
然。哥特式的塔楼参差高低,森森然耸立在灰黯的天空下。偶尔几缕
细雨似有似
无,沾
衣欲湿。梧桐叶飘了一地。
坐在图书馆靠窗的一角,身后沉沉站着我们的文化传承。没有别人,
没有声
息,想 |
|
l*****e 发帖数: 264 | 43 我终于有了勇气来谈谈我在文学上的师承。
小时候,有一次我哥哥给我念过查良铮先生译的
<<青铜骑士>>:
我爱你,彼得建造的大城
我爱你庄严、匀整的面容
涅瓦河的流水多么庄严
大理石平铺在它的两岸……
他还告诉我说,这是雍容华贵的英雄体诗,
是最好的文字。相比之下,另一位先生译的<<
青铜骑士>>就不够好:
我爱你彼得的营造
我爱你庄严的外貌……
现在我明白,后一位先生准是东北人,他的
译诗带有二人转的调子,和查先生的译诗相比,
高下立判。那一年我十五岁,就懂得了什么样的
文字才能叫作好。
到了将近四十岁时,我读到了王道乾先生译的
<<情人>>,又知道了小说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文字境界。
道乾先生曾是诗人,后来作了翻译家,文字功夫炉火
纯青。他一生坎坷,晚年的译笔沉痛之极。请听听
<<情人>>开头的一段: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
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
说:我认识你,我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
人人都说你很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
说,我觉得你 |
|
c**c 发帖数: 2593 | 44 刚和《科幻世界》的一位前编辑稍聊了一会,才得知《科幻世界》
好几个编辑都很喜欢《引力矿》的译笔。《引力矿》是我以前翻译
的第一个科幻小说,当时《科幻世界》另一位前编辑找我翻译《基
地》,我在此前没有认真翻译过小说类的东西,对自己的翻译效率
没有把握,就说先找篇短的练练手,测试一下自己的翻译速度,然
后再估算看看能不能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基地》这种长篇的翻译。
我一开始选的是那两年Charless Stross在科幻舞台上闪亮登场的第
一个生猛中篇《龙虾》,但随后一算《龙虾》也好长,篇幅有《基
地》的五之分一了,就没敢动手翻这个。又找了一篇短得多的,也
是那些年科幻短篇里我最喜欢的,《引力矿》。正好那位编辑也看
过《引力矿》,也特喜欢这篇,当即同意了。我用了一整个星期天
翻出来第一稿,自我感觉挺好,但发过去后,第二天那位老编回信
说,长句子太多,建议适当分断一下,好让整体风格更流畅。我重
看一遍自己的译稿,一下子感觉无地自容,这么烂的东西,刚译完
怎么会自我感觉那么好。然后潜下心来,用一个星期仔细改了四、
五遍,很多地方基本上是重写了。然后休息两天,再回头看,已经
看不到什么可改进的地方 |
|
d***e 发帖数: 710 | 45 //bow
你是自己翻译的么
不象你译笔啊
难道现在有什么翻译软件这么高级 |
|
wh 发帖数: 141625 |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陆谷孙:英文系里的“金童玉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7 16:20:17 2016, 美东)
(上篇是《英文系里的那三个大佬》: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eisureTime/2016603.html
此为下篇。)
“蛋头”教授林同济
学者型的教授中必须写到林同济先生。林是闽人,个头比较矮小,长一颗标准的知识分
子“蛋头”(egghead),春秋时节穿一件铁灰大衣,很有风度。我们入校之初,林尚未
划作右派,记得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林还在全系大会上朗诵他本人创作的十四行
诗以表祝贺。我曾特别注意林朗诵时口唇的伸缩张合,那动态确乎异于常人,一个个音
素从舌尖滚出,使人联想到莎士比亚“tripping on the tongue”的说法。不旋踵间,
反右的第二波(匪夷所思的是亦称反右“补课”)把林同济卷了进去,使他从外文系讲
台上消失了相当时日。
我大四那年,在政策转寰期间,林被甄别,摘帽,... 阅读全帖 |
|
i**r 发帖数: 96 | 47 我读得也困难.所以只是挑首短的一头扎进去翻就是.要是开始时
多看几遍八成就没勇气继续了 :)
象dot那般轻松自在行云流水般的译笔,不是我能比的.你译的感觉
也很好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