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 发帖数: 21641 | 1 于坚的MP如下
“突然,漫游者在此遇上年迈
高大的橡树――像一头石化的
长着巨角的麋鹿,面对九月的大海
那墨绿的城堡
北方的风暴。正是楸树的果子
成熟的季节。在黑暗中醒着
能听见橡树上空的星宿
在厩中跺脚”
——托马斯·特郎斯特罗姆《风暴》;李笠译《特郎斯特罗姆诗全集》
与其说这是一个瑞典诗人的作品,不如说它更像一位当代中国诗人的作品。或者说更像
我们时代诗人们想象中的那种“诗意的”“纯粹的”而又“洋气十足”在现代主义的旗
号下神气活现的东西。然而不幸的是,这首杰作确实不是当代中国诗歌。而且在某些方
面,当中国当代诗歌已经给人“就是这类东西”的印象,我们还是很难发现可以和这首
诗歌已经达到的水准相当的作品。
就在我出生的那年,1954年,以此诗为首的17首诗在瑞典发表,轰动西方诗坛。
杰出的诗人终于在瑞典语中出现了,用这种语言写诗的历史不过几百年左右。对于瑞典
人来说,托马斯·特郎斯特罗姆的出现,犹如在汉语中出现了唐诗。也是的,诗人作为
诗人的时代,战争、革命、分裂都已经结束,现代化已经完工。他既没有艾略特那样对
现代化的焦虑,对“荒原”的恐惧,也没有艾伦·金斯伯格那样对资产阶级人间乐...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21641 | 2 一.无题诗与唯美
唐朝诗人李商隐做过十几首无题诗,大多晦涩难解,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李
商隐为何独出心裁,以无题为标题?通常的说法是作者有难言之隐。比如高阳先生就认
为:“义山‘无题’,十九有本事,以难于著题而从阙”(《锦瑟详解》)。为何难于
著题?无非是诗的内容涉及党争或男女私情,不便明言。问题是有类似遭遇的古代诗人
不在少数,并没有谁像李商隐那样写出那么多晦涩难解的诗。如果仅是因为有难言之隐
,那么随便给一首诗冠以春望秋思、昼咏夜叹之类的题目,并不会使作品更容易明白。
事实上,无题诗中有些是比较浅显的,而一些有标题的诗,其主题深隐玄奥,比无题诗
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人们提起无题诗,只是个笼统说法。清朝学者纪昀曾将李商隐的
无题诗分为五类:确有寄托者;戏为艳体者;实有本事者;失去本题而后人题曰无题者
;与无题诗相连、失去本题、偶合为一者。他指出:对这些诗“宜分别观之,不必概为
穿凿。其摘诗中二字为题者,亦无题之类,亦有此数种。”纪晓岚的说法有道理,如《
锦瑟》、《为有》、《碧城》、《哀筝》、《瑶池》、《昨日》、《玉山》等,都是取
诗中二字作为标题,并无提示作品内容的作用。还有... 阅读全帖 |
|
w***s 发帖数: 15642 | 3 收了欢欢喜喜的双黄包,寝食难安,只好赶紧写出来还债。
《小学常识》是民国年间一套国学常识书中的第一本,全套共十本,有小学、音韵、经
学、理学、史学、子学、文学、诗学、词学和说部(小说传奇等)十种。这套丛书的作
者徐敬修,生平难考。给这套书题词写序的人却史上有名:民盟黄炎培,和太祖有过著
名的“周期率”对话;政要张一麐,同盟会早期会员,当过云南讲武堂总办,任过教育
总长;文人金天翮,和曾朴一起写作《孽海花》,还写过《女界钟》。金天翮是徐敬修
的授业师,从他的序来看,徐敬修很年轻,说他“学成而志益高,学益专,慨然叹国学
之将沦替,暇辄从事于四部之搜讨,寒暑昕夕不倦,今年(1924)乃成国学常识十种”。
此时金天翮五十一岁,由此推测书成时徐敬修最多不到三十岁。
以上满足一下我的八卦心,下面说书。《小学常识》主要介绍文字常识,讲文字的源流
,介绍六书,最后还有一点字形正伪,并且讲了训诂学的发展。其中最有趣味的是文字
源流,讲了很多那时或是常识而今日很少学到的东西。比如说文字的写法起源于结绳记
事,所以上古文字很多结构都是单线条或者双线条,而组合字就是线条的组合。古文的
上字为“二”,即“一”在... 阅读全帖 |
|
s*******h 发帖数: 3219 | 4 我们太太的客厅
时间是一个最理想的北平的春天下午,温煦而光明。地点是我们太太的客厅。所谓太太
的客厅,当然指着我们的先生也有他的客厅,不过客人们少在那里聚会,从略。
我们的太太自己以为,她的客人们也以为她是当时当地的一个“沙龙”的主人。当时当
地的艺术家,诗人,以及一切人等,每逢清闲的下午,想喝一杯浓茶,或咖啡,想抽几
根好烟,想坐坐温软的沙发,想见见朋友,想有一个明眸皓齿能说会道的人儿,陪着他
们谈笑,便不须思索的拿起帽子和手杖,走路或坐车,把自己送到我们太太的客厅里来
。在这里,各人都能够得到他们所想望的一切。
正对着客厅的门,是一个半圆式的廊庑,上半截满嵌着玻璃,挂着淡黄色的软纱帘子。
窗外正开着深紫色的一树丁香,窗内挂着一只铜丝笼子,关着一只玲珑跳唱的金丝雀。
阳光从紫云中穿着淡黄纱浪进来,清脆的鸟声在中间流啭,屋子的一切,便好似蒙在鲛
觚之中的那般波动,软艳!窗下放着一个小小书桌,桌前一张转椅,桌上一大片厚玻璃
,罩着一张我们太太自己画的花鸟。此外桌上就是一只大墨碗,白磁笔筒插着几管笔,
旁边放着几卷白纸。
墙上疏疏落落的挂着几个镜框子,大多数的倒都是我们太太自己的画像和照片... 阅读全帖 |
|
x***n 发帖数: 10764 | 5 转一下秋水堂比较的红楼和金瓶,如果楼主有兴趣,倒是可以心平静气地讨论一下。
***************************************************************
前年夏天,十分偶然地,我开始重读这部奇书。当读到最后一页。掩卷而起的时候,竟
觉得《金瓶梅》实在比《红楼梦》更好。此话出口,不知将得到多少爱红者的白眼(无
论多少,我都心甘情愿地领受,因为这两部杰作都值得)。至于这种念头从何而起,却
恐怕不是一朝一夕便可说尽的——因此,才会有现在的这本书。简单讲来,便是第一,
《金瓶梅》看社会各阶层的各色人等更加全面而深刻,更严厉,也更慈悲。《红楼梦》
对赵姨娘、贾琏、贾芹这样的人物已经没有什么耐心与同情,就更无论等而下之的,比
如那些常惹得宝玉恨恨的老婆子们,晴雯的嫂子,或者善姐与秋桐。《红楼梦》一书所
最为用心的地方,只是宝玉和他眼中的一班“头一等”女孩儿。她们代表了作者完美主
义的理想(“兼美”),也代表了理想不能实现的悲哀。
......
《红楼梦》还是应该算一部诗意小说。这里的“诗意”,就像“诗学”这个词汇一样,
应该被广义地理解。《红楼梦》... 阅读全帖 |
|
x*******a 发帖数: 11067 | 6 六“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考证、批评与欣赏
把快感认为美感,把联想认为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此外还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
所特有的,就是把考证和批评认为欣赏。
在这里我不妨稍说说自己的经验。我自幼就很爱好文学。在我所谓“爱好文学”,
就是欢喜哼哼有趣味的诗词和文章。后来到外国大学读书,就顺本来的偏好,决定研究
文学。在我当初所谓“研究文学”,原来不过是多哼哼有趣味的诗词和文章。我以为那
些外国大学的名教授可以告诉我哪些作品有趣味,并且向我解释它们何以有趣味的道理
。我当时隐隐约约地觉得这门学问叫做“文学批评”,所以在大学里就偏重“文学批评
”方面的功课。哪知道我费过五六年的功夫,所领教的几乎完全不是我原来所想望的。
比如拿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教授在讲堂上讲些什么呢了现在英国的学者最重“
版本的批评”。他们整年地讲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某一年印第一次“四折本”,某一
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四折本”和“对折本”有几次翻印,某一个字在第一次“四
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某一段在某版本里为阔文,某一个
字是后来某个编辑者校改的。在我只略举几点已经就够使你看得不耐烦了,试想他... 阅读全帖 |
|
W*****a 发帖数: 140 | 7 西方文明的理性主义精神马克思韦伯早就论述过了。中国文化本来就不像希腊文化植根
于理性,也没有产生现代意义的科学。
可是中国文化提供了中国人的理智的信仰,解决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需求。儒家
文化的等级秩序虽然今天很难适用,可是儒家文化中的理想主义成分却让人有所依托,
只要坚持仁,爱,就不会被命运的沉浮摆布,即使在绝境之处也能不改其乐。道家更是
如此,让人可以从容面对生死,而不用去制造一个耶稣。
科学是西方的,诗学却是中国的,诗意的生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魅力的部分。西方
有贵族,东方有君子。如果只看物质发展水平,不是太没意思了么? |
|
H******e 发帖数: 4682 | 8 国学导航-秋水堂论金瓶梅
http://www.guoxue123.com/new/0002/qstljpm/001.htm
前言
一、源起
八岁那一年,我第一次读《红楼梦》二后来,儿乎每隔一两年就会重读一遍,每一
遍都发现一些新的东西。十九岁那年,由于个人生活经历与阅读之间某种奇妙的接轨,
我成为彻底的"红迷"。在这期间,我曾经尝试了数次,却始终没有耐心阅读《金瓶梅》
。对《金瓶梅》最完整的一次通读,还是我二十三岁那年,在哈佛念书的时候,为了准
备博士资格考试而勉强为之的。
直到五年之后,两年之前。
前年夏天,十分偶然地,我开始重读这部奇书。当读到最后一页、掩卷而起的时候
,竟觉得《金瓶梅》实在比《红楼梦》更好。此话出口,不知将得到多少爱红者的白眼
(无论多少,我都心甘情愿地领受,因为这两部杰作都值得)。至于这种念头从何而起
,却恐怕不是一朝一夕便可说尽的--因此,才会有现在的这本书。简单讲来,便是第一
、《金瓶梅》看社会各阶层的各色人等更加全面而深刻,更严厉,也更慈悲。《红楼梦
》对赵姨娘、贾琏、贾芹这样的人物已经没有什么耐心与同情,就更无论等而下之的,
比如那些常惹得宝玉恨恨的老... 阅读全帖 |
|
c*****a 发帖数: 1728 | 9 "阿姐鼓",在西藏的文化传统中,意味着一面以纯洁少女的皮做的祭神的鼓:人皮鼓。
这是现代西藏早已废除了的酷刑。歌曲《阿姐鼓》则以这个被废除的酷刑为叙事文本(
背景)。对于这个文本的处理,歌曲的创作者采取了双重立场:一方面,以西藏传统的
宗教教义,即"生死轮回"观念来稀释少女牺牲的残酷;另一方面,又以现代人对这个传
统的超越感来审美化地远眺这个残酷。因此,"阿姐鼓"在歌曲中幻现出的是一个绚丽如
梦的死亡历史的审美风景,在这个风景中,前现代的蒙昧残酷因为晕染了当代文化诗学
的光辉而炫耀人心:悲惨消逝的阿姐在美丽的鼓声中重现了!
何训田这样讲述《阿姐鼓》的由来:我姐姐十三四岁就到西藏去了,后来哥哥也去了。
他们回家的时候,总要讲述许多西藏的事情。有一次,讲起一个“阿姐鼓”的故事:
“这个鼓,用的是一张少女的皮,她本身是愿意做奉献的,所以就选中了她作这个鼓。
我听了这个故事后,觉得很震撼。现在写的歌词是很隐讳的,如果不讲,也不知道是怎
么回事。小姐姐不见了,妹妹就去寻找她,寻找的途中,遇见一个老人告诉她六字真言
,她继续寻找的时候,天边传来了鼓声,她也明白了这件事……”
《阿姐鼓》讲述了一个孤 |
|
f****i 发帖数: 20252 | 10 贴个讽刺小说
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据说是讽刺林徽因)
2009-09-27 18:11:26 来自: 第五天(用观念进行侵略,我们占领整条街)
我们太太的客厅
时间是一个最理想的北平的春天下午,温煦而光明。地点是我们太太的客厅。所谓太太
的客厅,当然指着我们的先生也有他的客厅,不过客人们少在那里聚会,从略。
我们的太太自己以为,她的客人们也以为她是当时当地的一个“沙龙”的主人。当时当
地的艺术家,诗人,以及一切人等,每逢清闲的下午,想喝一杯浓茶,或咖啡,想抽几
根好烟,想坐坐温软的沙发,想见见朋友,想有一个明眸皓齿能说会道的人儿,陪着他
们谈笑,便不须思索的拿起帽子和手杖,走路或坐车,把自己送到我们太太的客厅里来
。在这里,各人都能够得到他们所想望的一切。
正对着客厅的门,是一个半圆式的廊庑,上半截满嵌着玻璃,挂着淡黄色的软纱帘子。
窗外正开着深紫色的一树丁香,窗内挂着一只铜丝笼子,关着一只玲珑跳唱的金丝雀。
阳光从紫云中穿着淡黄纱浪进来,清脆的鸟声在中间流啭,屋子的一切,便好似蒙在鲛
觚之中的那般波动,软艳!窗下放着一个小小书桌,桌前一张转椅,桌上一大片厚玻璃
,罩着一张我们太太自...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21415 | 11 我觉得老曹文化功底有限吧,学诗只学得初唐体。也可能是家里穷,全唐诗只有前半本
,呵呵。
当然老曹还是天赋异禀,红楼里面的诗学老杜学得很不错,嘿嘿。虽然模仿的痕迹太明
显,说老曹自称诗人是谈不上的。 |
|
A*g 发帖数: 102 | 12 摇滚孤儿
摇滚“孤儿”─後崔健群描述
何鲤
像一群於不明处浮现出的幽灵,一群暗夜里的梦游者,在当代文化脱序的泛
文明情境中,一种异样、怪诞而又新奇的声音冲入中国人的接受视野─它们来自
於新的摇滚乐队与音乐人,所谓“後崔健群”,首先是一个时间上的划分,即这
一音乐群体晚於中国的第一代摇滚[一般来说,以崔健、王迪和七合板、不倒翁
等乐队为代表],多为出生於70年代,年龄20岁上下的青年;但更为重要的,这
是一个文化概念:这一音乐群体在美学与社会学的双重维度上体现了与崔健们不
同的文化内涵。在这里,我想借用班哲明的“象徵”与“寓言”的概念来阐释崔
健与後崔健群的区分:这里的象徵[symbol]延续并发展了黑格尔的思想,在此
观念之中,世界是物质与精神的契合,是一个经验的艺术再现的完满自足的封闭
性结构,是人类对於现实世界与符号世界的充满自信的整合,在这象徵的世界
里,形式与内容、个别与一般都被有机的统一在一个完整的体系之中,而此处的
寓言[Allegory],则既不同於在古典诗学体系中的叙事与寓意的平行显现概念,
亦不同於在中世纪的修辞学与文体学概念,在当代批评话语中,它是班哲明创造
的与象 |
|
f******h 发帖数: 269 | 13 我大诗诗的《醉玲珑》好评多多,真真的为她高兴啊!
不得不说,在众多古装小仙女主演的电视剧中,小咖很少有掉回头去看第二遍、第三遍
的。但是,刘诗诗主演的《步步惊心》,我却翻来覆去的回看了好多遍,每一遍都只有
一个感叹:刘诗诗真的演的太好了,她就是小说里那个足智多谋、善良勇敢、用情至深
的若曦姑娘。
那个时候的刘诗诗,脸上的痘痘粉底压不住,观众们不仅没吐槽,还大赞真实。诗诗粉
丝也真是非常宠着她了。
时隔几年,刘诗诗虽然也演了《女医明妃》、《那年青春我们正好》、《步步惊情》等
一系列电视剧,但是总感觉反响不是那么的好。难道诗诗和四爷吴奇隆婚后演艺功夫退
步了吗?
天,终于等到《醉玲珑》,让刘诗诗打了个翻身仗,实力演技来了,看口碑有可能超过
马尔泰若曦啊!
刘诗诗学芭蕾舞出生,长相古典,气质娴静,因此特别适合演古装剧。《醉玲珑》根据
十四夜同名小说改编,是一部古装奇幻剧,刘诗诗在这部电视剧中挑起大梁,饰演冥衣
楼圣巫女凤卿尘,与饰演明君元凌的陈陈伟霆相爱相杀。诗诗在剧中穿越两个时空,为
辅佐明君,抛弃个人感情,最后终于帮助元凌一统天下,天下从此太平。
诗诗这一次的表演超越了多年前的若曦,一颦...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ayofflying (小破熊),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基督徒如果不算汉奸,世界上就没汉奸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19 04:12:31 2011, 美东)
基督徒如果不算汉奸,世界上就没汉奸了
Posted on 2010/08/13 by 憨子 刚才看孔庆东褒刘小枫、骂汉奸(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da3610100kfpc.html),似乎刘小枫跟汉奸是死对头。不曾听闻此人,因此在百度知道搜了一下:
刘小枫曾任深圳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现为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研究 员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兼职教授、香港道风基督教中心特邀究员。主要著作:《诗
化哲学》、《拯救与逍遥》、《走向十字架上的真》、《这一代人的怕与爱》、《身成
位格》等。编著为:《中国文化的特质》、《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道”与“
言”》等。
中文名:刘小枫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重庆市
出生日期:1956年4月
职业: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毕业... 阅读全帖 |
|
d*****u 发帖数: 17243 | 15 据说第一个就是
超越口吃的名人明星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2-8-30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绝大多数口吃朋友都是自卑的,他们对口吃对自己的态度都是消极的,他们认为只要有
了口吃的存在,自己永无出头之日,他们忽视了自己巨大的潜能.而从古至今,许多口
吃的人以坚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最终成为了举世瞩目的伟人,而我们现在应把
这些一代伟人树为我们学习的楷模,激励我们跨越人生的障碍,最终走向人生的辉煌!
国外名人:
1、伊索(Aesop)——古希腊寓言家,著名寓言集《伊索寓言》的作者;
2、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古希腊思想家,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著有《诗学》
,提出学科分类思想,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3、德摩斯梯尼——古希腊演说家,因口含石子在海边练习演说终成演说家而闻名;
4、克劳迪亚斯——古罗马皇帝,著有《我,克劳迪亚斯》;
5、牛顿(Issac Newton)——现代科学奠基人,奠定力学研究的基础;
6、波义耳(Robert Boyle)——物理学家,波义耳定... 阅读全帖 |
|
d******n 发帖数: 1768 | 16 刘诗诗学芭蕾舞的
章子怡也是学跳舞的,不知道是不是芭蕾舞 |
|
S********4 发帖数: 787 | 17 纪念一个诗人,尽管诗歌早已死了
2015年4月26日上午,网路上不断有消息蔓延开来,有个叫汪国真的死了,据说是
诗人。放飞的季节510通过媒体的朋友,证实了汪国真当日凌晨两时左右去世,享年59
岁,去了他所说的“远方”。
这位一直游移在主流诗坛之外的诗人,以其自身的死亡最后一次走进了公众视野,
微信朋友圈内铺天盖地的刷屏,缅怀者连引其佳句、不吝赞美之词,看来这位诗人还是
有一定的影响力。
放飞的季节510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学潮后不久,九十年代初,一个叫汪国真
的年轻人出版了一部诗集《年轻的潮》,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在校园掀起了一股“汪
国真旋风”,甚至一些打工仔也结社朗诵汪国真的诗,“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
更长的路”、“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汪国真的诗歌明白如话、浅显易懂,朗朗上口,思想积极向上,让经历学潮急于摆
脱寂寥、迷茫心境,寻找人生出路的年轻人所接受,在校园内掀起一股风潮,成了某些
年轻人共同的青春记忆。放飞的季节510深信,即使在斯人已逝的今天,依然会有人以
其坚定的语调为力量,去继续践行“诗歌不死”的箴言。
但是,在流派林立、... 阅读全帖 |
|
l****r 发帖数: 5317 | 18 这两个人都是真实存在的:
汪辟疆(1887—1966)名国垣,号辟疆,晚号方湖,江西彭泽人。1909年入北京京师
大学堂,1912年毕业,1918年任江西心远大学教授。 1927年起在南京第四中山大学、
中央大学、南京大学任教授。其间曾任监察院委员、国史馆纂修。汪专经学、文学、目
录学。著有《光宣诗坛点将录》、《近代诗人述评》,均为近代诗学的重要著作。又《
唐人小说》为收唐人小说之重要之作,贵在校订和考释。其诗作辑有《方湖类稿》,其
他论著还有《目录学研究》、《汉魏六朝目录考略》等,近出《汪辟疆文集》。
汪国镇。 1912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1914年,在彭泽县高等小学堂任教。不久
,回乡创办平民夜校,免费招收贫苦农民子弟入学。后任教于江西省立第三中学、第二
中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迁至清江县,因不满当局之不抵抗政策,回彭泽在东皋山
馆教失学青年。1938年7月1日,日军高桥联队攻占马当要塞后开进汪村,屠杀20余人,
他亦被俘,旋押往高桥联队部。敌欲诱降,收其为傀儡。他严辞驳道:“我中华民族为
世界最优秀之民族。日本军阀轻举妄动,将来必自取灭亡,今日之事,只有一死。”遂
索 |
|
r*f 发帖数: 731 | 19 献给海子或八十年代
龙 象
接触并喜欢海子的作品肯定在多年之前。对于这个和我同龄却早逝的天才诗
人,我一直心怀敬意,但对他的诗作我可能并不理解。直到某个暧昧的黄昏,我
一边吟诵着海子的诗句,脑海里一边就蹦出了这样一个判断:海子的诗是属于八
十年代的,海子的死属于八十年代的诗人之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念头越来
越强烈起来。
你看,海子如此地渴望“大诗”,如此地期盼“朝霞”--这是典型的八十年
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姿态。正是以此为标准,他批评普希金、艾略特、瓦格纳
,认为他们只是一些“元素诗人”,因为他们的诗歌“只有材料、信仰与生涯”
,只是“智性与悟性创造的碎片”;也是以此为标准,他赞美但丁与歌德,因为
但丁“将中世纪经院体系和民间信仰、传说和贡献,祖国与个人的忧患以及新时
代的曙光--将这些原始材料化为诗歌”,而歌德则将“个人自传类型上升到一种
文明类型与神话宏观背景的原始材料化为诗歌。”(《诗学:一份提纲》)虽然
海子以抒情短诗名世,但他之向往“大诗”、渴 |
|
t*n 发帖数: 14458 | 20 沈浩波,1976-,江苏泰兴人。
沈浩波1996年开始诗歌创作,1998年发表《谁在拿90年代开涮》一文,并因为这
篇文章进入诗坛。这篇文章后来成为引发 1999年中国先锋诗界民间立场和知识分子
写作大论争的重要导火索。1999年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并成为同年诗歌大论
争中“民间立场”一方的中坚人物之一。
2000年5月,沈浩波被邀请成为广州出版社《中国新诗年鉴》编委;7月和一些朋
友一同发起创办《下半身》同人诗刊,并写作《下半身写作及反对上半身》,在中国
文化界引起了地震般的反响,彻底改变了中国先锋诗歌的走向; 12月获《作家》杂
志年度诗歌奖。现居北京,为先锋诗歌网站“诗江湖”的版主,被中国诗歌界称为“
心藏大恶”的诗人。写作至今,有数百首诗歌和几十篇诗学随笔和理论文章发表于国
内外各种刊物和选本,出版有诗集《一把好乳》。
主要作品
* 《一把好乳》
内容如下:
她一上车
我就盯住她了
胸脯高耸
屁股隆起
真是让人
垂涎欲滴
我盯住她的胸
死死盯住
那鼓胀的胸啊
我要能把它看穿就好了
她终于被我看得
不自在了
将身边的小女儿
一把抱到胸前
正好挡住我的视线
嗨,我说女人
你别 |
|
n****e 发帖数: 629 | 21 我记得我以前看《巨人传》的时候,里面说用小鹅擦屁股最舒服。印象比较深刻。
---------------------
那年,高康大五岁多,大古吉打败加拿利人凯旋而归,立即去看望他儿子。久别重逢格
外亲,大古吉甭提多高兴了,又是吻,又是抱,还用儿语逗他开心。大古吉同儿子和保
姆一起喝酒,还煞有介事地询问了保姆一些情况,其中特别注意保姆是否让儿子保持干
净整洁。高康大抢着说,请相信,世上再也找不到比他更干净的小孩。
“你是怎样做到的呢?”大古吉问。
“你知道,人天天要拉屎,我从中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擦屁股的方法,这是最高贵
、最好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
“是什么方法呢?”大古吉问道。
“别急,我会马上告诉你的。”高康大说。
“我试用过女士的天鹅绒面纱,我可喜欢呢,那绒纱软软的,擦得屁股真舒服;
“还有一次用了她们的兜帽,也是天鹅绒的,挺舒服的;
“又一次用了男士的围巾;
“还有一次用了绣花的红缎子面纱,讨厌的是那凸起的镶金的装饰物,把我半个屁
股刮破了。我诅咒,恨不得让圣安东尼奥的神火把金银匠和佩戴这面纱的小姐们通通烧
掉!
“后来用了侍从的帽子一擦,不痛了,那帽子的羽饰可漂亮了,是瑞士侍... 阅读全帖 |
|
f*****n 发帖数: 12752 | 22 http://site.6park.com/enter1/index.php?app=forum&act=threadview
齐白石在湖南和第一个夫人生了5个孩子,53岁背井离乡开始北漂。移居北京以后齐白
石57岁时,娶了18岁的胡宝珠为妻,宝珠又生了7个孩子。第七个孩子良末是在齐白石
78岁时所生,齐白石自以为是最后一个孩子,所以取名良末。没想到白石老人83岁时,
宝珠又怀孕了,在生第8个时却因高龄难产逝世。宝珠高龄难产去世后的第二年,84岁
的白石老人闹着续弦,后娶协和医院护士长夏文珠为妻。91岁时,夏文珠离去,老人又
找了一位叫伍德萱的女士继任。齐白石93岁时,家人又给他介绍了一个44岁的女人,齐
白石摇着头说:44,太老了!后来有找来一位22岁的姑娘,老人很是喜欢,还等着结婚
办喜事。不过,那年,白石老人挂了。齐白石14岁作木匠,25岁兼职卖画,32岁开始学
刻印,40岁时开始周游全国,53岁抛家舍业迁居北京,人生地不熟,操着一口湖南口音
独闯京城。在北京,木匠成巨匠, 83岁还生了孩子,85岁闹着续弦,92岁仍喜欢看年
轻漂亮美眉,93岁临终那年吵着要与22岁小美眉结婚,这... 阅读全帖 |
|
f********n 发帖数: 5866 | 23 这不多,挺好的,唐诗三百首都要读8年哈哈了,人都是有分辨能力的,学诗学傻了的
还是少见 |
|
g***y 发帖数: 16371 | 24 练诗不能去那里
把一些常看的书 什么叶嘉应系列啊,诗词格律,某些重要国学家讲的诗词稿
看看比去那里强多了,然后就是体悟了
有本诗歌杂志叫做 中国诗学 挺不错的
里面经常有人分析诗歌流派渊源 诗歌欣赏什么的挺好
好像是季刊还是双月刊的 我原来俩年前常买 最近没时间了 |
|
j******n 发帖数: 21641 | 25 分析诗歌流派渊源 诗歌欣赏什么的, 是诗学
但不是诗歌创作
就象艺术学或美术史学和艺术创作2回事 |
|
m****i 发帖数: 159 | 26 发信人: danial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可怜的焦大 可怜的方舟子
发信站: 南大小百合 (Mon Nov 13 21:37:40 2000) , 转信
可怜的焦大 可怜的方舟子
转贴网上某掐架贴,话相当的糙,理相当的不糙:)
可怜的焦大 可怜的方舟子
--读方舟子《无神论者是什么?(初稿)》所产生的联想
真由美
首先要对方舟子荣膺“20世纪国际反伪科学十大斗士”表示热烈
的祝贺!
曾经读过方舟子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做《科学是什么?》,从那
篇文章看,
方舟子是一个典型的逻辑实证主义者,对于逻辑实证主义目前实在已
经用不着花
费笔墨来进行批判了,因为这是一种早已过时的破烂货。可是最近看
到网易社区
“自然科学”栏目的jasper_chen (碧海听潮声)、 jeter (云胡不归
) 诸君对方
舟子必恭必敬追捧之至,于是,跑到网易自然科学栏目的精华区拜读
到了方舟子
的一篇文章《无神论者是什么?(初稿)》。读罢此文,不禁产生出
一个联想,
就是由方舟子不得不联想到了贾府的焦大。方舟子与那个贾府的焦大
有什么联系
吗?鲁迅先生说过:“... 阅读全帖 |
|
x*****u 发帖数: 3419 | 27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学诗浅说 学诗浅说
【摘之民国二十二年世界书局印行新体广注唐诗三百首第十七版,不知何人所作。因其
简短易学,今逐字敲入。若有同好,亦快事也。-XZ】
夫诗者,陶铸性情,涵养心志。古人每值看花望月,或登山临水,心有感触,则寓之于
诗,以发挥其所欲言,乃知诗为抒写性灵之具也。然作诗一道,格律严重,初学者往往
具有活泼之天机与诗之原质,而所作之品,仍多枯窘。此中缺点,咎在诗学上未曾研究
耳。兹将诗之格律,分说于下。
一、读诗法。
作诗必先读诗。先取古歌谣之语意浅显者,约数十首,读之烂熟。其次读五言古诗。又
其次读七言古诗。亦宜先读短篇,渐及长篇,且尤必择其浅显有趣味者,百读之而不厌。
一、辨四声。
辨声为作诗之第一要义,故当辨之正确,勿稍游移。四声者,平上去入是也。无论何字
不能出此四声,有歌诀如下: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力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一、调平仄。
四声之辨既熟,即当言调平仄法。调平仄首重读法,而五七言律诗之平仄法,即其读法
亦有一定。兹依次说明之于左【下】。
五言律式 平起仄受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 |
|
M******8 发帖数: 8425 | 28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诗到香奁 谢谢kzeng,贴篇旧作 :))
2010-05-06
1
前一阵子读李商隐的时候,忽然又想起韩偓了。
韩偓是商隐的外甥,商隐和韩瞻分别娶了王茂元的两个女儿,韩瞻的儿子就是韩偓。提
起韩偓,其实他的小名冬郎可能更有名,而李商隐那两首绝句则更加出名。
韩偓10岁就能即席赋诗,后来李商隐回忆往事,作了两首绝句来赠答,其中一首说道: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有了这样一层关系,韩偓诗学商隐那几乎是必然的了。
然而,生活在晚唐昭宗及其后后梁之初的韩偓,笔下却很少触及“民间疾苦”,笔风也
多纤婉精致,所以不大会有杜老头那样慷慨雄浑的作品;而若说学商隐呢,似乎从命笔
的含蓄度和构思方面都略为差点,看上去略显直白。
而他的诗集,就叫《香奁集》。
2
品花说,商隐的诗是深邃暗涌的深青色和妖娆浓郁的红色的结合体,这样矛盾的调和,
需要极其高超的个人品位和修养——不光是胸襟抱负。能与商隐类似的,大概只有温飞
卿。但走的是截然不同的路子。
的确,观温飞卿之“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以及“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
夕阳”等等句子,从深青到妖红,却跟商隐意味完全不同 |
|
g***e 发帖数: 1168 | 29 我莫文化,不懂元明清小说,恩。還是关注李渔顺带看到这些评介。
胡适也是在他人笔下多次见到此人,呵呵,本人大作从来莫看过。最近两次碰到胡,一
次是朱光潜笔下的胡适诗学主张,另一次是金岳霖笔下的胡适中国哲学;两位都持反对
意见,但都很有风度,令我对胡的印象即使是薄弱的学者,也还是风度翩翩的薄弱,哈
哈。
“真”这个字我是確凿的很讨厌,所谓真对于假而言。自称“真”,那么谁是假呢?
judge A真,那么那些是假呢?至于“性灵”这个词我完全不懂,也莫有上下文的知识
,但我很suspicious,和对空泛的“数学之美”一样suspicious |
|
g***e 发帖数: 1168 | 30 恩,工科(我还蛮喜欢这个工程专业的),,,前面ws的删了,哈哈。
修养差(和工科专业没关系,我什么都差,哈哈),,,只能厚脸皮用苏洵27岁发奋作
榜样了,,,
刚发现一套书,计划快点看一遍,,,恨没有早点看到,不知道偶像们以为如何:
国学常识丛书【徐敬修编 民国21-23年上海大东书局出版】
01小学常识
02音韵常识
03经学常识
04理学常识
05史学常识
06子学常识
07文学常识
08诗学常识
09词学常识
10说部常识
这里是一个比较全的link
http://iask.sina.com.cn/u/1655557992/ish?folderid=488835 |
|
z**********e 发帖数: 22064 |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往事微痕》揭秘:毛腊肉惯用的三种抄袭剽窃方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n 2 21:14:55 2014, 美东)
作者: 刘梦溪
毛腊肉诗词有三种抄袭剽窃现象:一是“搅拌式”。将他人的话与自己的话搅拌在一起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者将他人的语序做些调整,便作为自己的诗句登场”;
二是“掩耳盗铃式”。将别人的诗原原本本地抄下来,但在抄袭时稍做文字上的调整;
三是“老老实实式”。一字不差地将别人的话抄下来,不搅拌、不掩耳盗铃,也不注释
。具体有:
“搅拌式”
将王建《宫词》中的“春风吹雨洒旗竿”剽袭为“热风吹雨洒江天”(《七律-登庐山
》);
将温庭筠《苏武庙》中的“空向秋波哭逝川”剽袭为“别梦依稀咒逝川”(《七律-到
韶山》);
将黄庭坚《鹊桥仙-席上赋七夕》中的“别泪作、人间晓雨”剽袭为“泪飞顿作倾盆雨
”《蝶恋花-答李淑一》;
将刘克庄《贺新郎》中的“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剽袭为“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阅读全帖 |
|
g****y 发帖数: 323 | 32 王小波新论 张伯存 z***[email protected]
(本文由作者授权www.wangxiaobo.com独家网络刊登)
目 录
导言
一、反抗奴役:王小波的人生哲学及其小说的精神特征
二、阴阳两界:王小波的精神结构及其小说的结构模式
三、躯体 刑罚 权力 性
四、死刑游戏 狂欢化诗学 笑谑传统
五、一个后现代主义文本的解读
六、世纪绝响:王小波杂文的思想意蕴和艺术特征
七、王小波和自由主义传统及世纪末文化纷争
结语
后记
导 言
王小波,1952年生于北京,先后到云南、山东插队,1978年
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4年到美国留学,1988回国,先后在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起,辞去公职,做自由撰
稿人,1997年4月因急性心脏病发作去世。
王小波是唯一一位两次荣获世界华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
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第13届和第16届)的大陆作家,他与人
合作的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延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这
也是目前中国作家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的唯一一个最佳剧本奖。王小
波生前先后在大陆、台湾、香港出版著作8本,代表作小说集《时代
三部曲》,1997年5月出 |
|
g****y 发帖数: 323 | 33 第四节 死刑游戏 狂欢化诗学 笑谑传统
王小波对非正常死亡、对种种死刑、对刑场场面进行了如醉如痴的、
笑谑的、别开生面的叙述。这种贯穿他创作始终的死亡叙事非常奇妙
地反映了他反抗奴役的人生哲学、阴阳两界冲突的精神结构、刻骨铭
心的生命情感记忆与别具一格的审美趣尚,更加奇特的是,王小波的
死亡叙事在诸种叙事动机的推动下,越来越呈现出一种狂欢节式的亵
神表演,越来越传达出作家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对探究死亡的浓厚兴趣
,他的嗜死情结与生命执念的矛盾统一。可以说,王小波对死亡的理
性与非理性、拒斥与迷恋、残酷与欲望、悲悯与好奇的展示,成了他
的深广诡异的想象力的一种原动力,围绕死亡叙事的种种悖谬层面,
构成了王小波小说的最引人入胜的魅力所在。
王小波的刑罚意识是非常突出的,人生就是刑场,人活着就是受刑的
过程,这是王小波的人生情感体验,而这一情感体验是他人生经历、
个人记忆的自然结果,《似水流年》里,贺先生在“文革”中跳楼自
杀,刘老先生猝死,小说中写道:“他死掉的事嵌在我脑子里,不把
这事情搞个明白,我的生活也理不出个头绪。”;“和小转铃说起这
些事,她哭了,我也想哭。这是因为,在横死面前无动于 |
|
C***r 发帖数: 759 | 34 《红楼梦》只是一个俗艳的女子
徐晋如
发表于:2001-12-04 15:26
我读书一向不肯随人俯仰,自幼受了先知鲁迅的启发,"中国的书最好一本不要读",《红
楼梦》当然也在"中国的书"之列,所以二十三岁以前我没有读过它。二十三岁那年,我形
成了以生命为核心的诗学理论体系,于是开始读"中国的书",读的第一部,便是《红楼梦
》。此前,我对《红楼梦》的知识全部来自于京剧,我迫切希望验证我由红楼戏而得来的
关于《红楼梦》的一些见解。最终我发现,红楼戏已经把原著改编得纯良得多,已经不那
么卑琐,不那么充满无耻的自恋了,但就是这样的一部著作,竟然被吹捧为中国古典文学
的巅峰,这才尤其值得我的解剖。
我很早就敏锐地感觉到《红楼梦》与晚明文化气脉的联系。晚明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
时代,它金粉浮华而内里虚弱,它极度放纵却又道貌岸然,它满口色空理论却满足于平庸
的幸福,它抱怨理学的不合理却窒息了真人的生机。这又是一个极度女性化的时代,它对
历史和现实的无尽哀怨和病态依恋荒谬地和平共处。在这种文化气脉影响下,首先产生了
以"水磨腔"为音乐特征的昆曲,接着,又产生了为"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作传的《红楼梦》 |
|
o**a 发帖数: 472 | 35 江弱水
穆旦的地位现在是被大大地高估了。且不说在一次中国现代文学大师的排名中他高踞
诗人的榜首;从近十年以现代诗人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评论来看,以穆旦为题的文章在绝对
数量上也稳居前列。由于其人其诗在三十多年里遭受的极不公正的冷遇,这一研究热潮可
视为一个有意义的反拨。也许是新发现带来的兴奋所致,研究者倾向于将研究对象看高一
格,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一位诗人的创造性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么丰富,或者说
,一种丰富的表象掩盖了事实上的贫乏,那么这种高估其实是不正常了。穆旦真的具有如
此非凡的成就而值得我们竭力追捧吗?
在对穆旦的诗作的所有评论中,王佐良先生的意见堪称代表。他于诗学是行家,与诗
人为至交,所以他的意见分量很重,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此后对于穆旦的诸多说法,在
很大程度上都依托于王氏的见解。问题是,一个行家兼至交的看法,既容易体现出所谓\"
了解之同情\",也容易成为一种令人困扰的混合:行家的\"了解\",使他能够一针见血地
看出对方的长处和短处;至交的\"同情\",又使他下意识地为其扬长避短,或者替那些短
处曲为回护。比如,他说:
人们可能有一个初步印象:他过分倾向艾略特 |
|
x*****u 发帖数: 3419 | 36 情圣杜甫
梁启超(1922年)
一
今日承诗学研究会嘱托讲演,可惜我文学素养很浅薄,不能有甚么新贡献,只好把
咱们家里老古董搬出来和诸君摩拳一番,题目是“情圣杜甫”。在讲演本题以前,有两
段话应该简单说明:
第一,新事物固然可爱,老古董也不可轻轻抹煞。内中艺术的古董,尤为有特殊价
值。因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情感是不受进化法则支配的;不能说现代人的情感一定比
古人优美,所以不能说现代人的艺术一定比古人进步。
第二,用文字表出来的艺术——如诗词歌剧小说等类,多少总含有几分国民的性质。
因为现在人类语言未能统一,无论何国的作家,总须用本国语言文字做工具;这副工具
操练得不纯熟,纵然有很丰富高妙的思想,也不能成为艺术的表现。
我根据这两种理由,希望现代研究文学的青年,对于本国二千年来的名家作品,着
实费一番工夫去赏会他,那么,杜工部自然是首屈一指的人物了。
二
杜工部被后人上他徽号叫做“诗圣”。诗怎么样才算“圣”,标准很难确定,我们
也不必轻轻附和。我以为工部最少可以当得起情圣的徽号。因为他的情感的内容,是极
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他表情的方法又极 |
|
p*********y 发帖数: 1617 | 37
格律诗,那是旧式诗体.
有没有看过 Dead Poet Society? 里面那个英语老师,John Keating 给学生上诗歌课时
侯,第一件事就是让学生把讲有关诗学的书撕掉,然后引用了惠特曼的诗,让学生们称呼他
""O Captain! My Captain!" . 惠特曼就是一个几乎不用格律,韵脚的诗人. |
|
x*****u 发帖数: 3419 | 38 《二十四诗品》百年研究述评
【作者】张国庆
【内容提要】
现代意义上的《二十四诗品》研究始于上世纪20至30年代,至今70余年,约称“百
年”。这一研究自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发展缓慢,在60年代前期形成一个短暂的小高
潮,在60代后期至70年代遭遇严重挫折,自80年代以后发展迅猛。时至今日,在中国文
学理论、文学批评史、美学史的研究领域中,《二十四诗品》研究已经成为一门显学。
本文对这一发展历程及其中的种种具体状况进行述评,并对21世纪《二十四诗品》研究
应予关注的问题提出看法。
《二十四诗品》(下称《诗品》)是中国古代诗学名著,美学瑰宝,其署名作者是晚唐
人司空图。《诗品》研究在清代就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最初成果,出现了一批对《诗品》
进行注释、解说的著作,如《诗品臆说》(孙联奎)、《诗品浅解》(杨廷芝)、《诗
品解》(杨振纲)、《皋兰课业本原解》(杨振纲《诗品解》引)、《诗品注释》(无
名氏)等。这些著作,解释辞句,剖析义理,间有理论阐发,对《诗品》多所发明,对
读者阅读《诗品》很有帮助。这为后来的《诗品》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诗品》的现代意义上的研究, |
|
h****t 发帖数: 1640 | 39 俺前段时间读了钱钟书的《槐聚诗存》。他的确是大家,浸淫诗学,学问深厚。
而他自己写诗,则未见特别杰出。诗集里面有好诗,但是不多,许多诗多用典故或者化
用前人。 |
|
f*********s 发帖数: 986 | 40 孩子的梦
施皮特勒 著
蒋 芒 译
数千年的观察告诉我,起初是沉睡。我的记忆补充道,起初是梦。没有哪一个是居首之梦,最古老的也是最后之梦。
我说的是睡眠中的梦,这种现象也在成年人身上发生,当精神,意志,感官这些监护人疲惫歇息时灵魂的悄然苏醒,对白日现实进入眼帘的课题游戏似的,情绪多变的加工,自由创造和虚构发光的形象和生动的描绘,未经许可释放出遭到压抑的化了妆的欲望。
最后那种叛逆性的欲望和忧郁之梦,为成年人多做,相反,孩子的梦更善于对题材进行加工,更善于创作。白天中数千桩小事小物,它们为锋芒已秃的成人冷冷放过,不加多看一眼,或即使看到,也不加注意。可这些小事物却打动着孩子们,因为他们的感受仍那样的清新,因为大的事物对于他们是那样的新奇,直至潜入孩子们的心灵并且回荡在他们的睡梦中。我的经验可以证明,一所房子周围的铁栅栏,以及当晚对地窖 |
|
l********e 发帖数: 536 | 41 好多白字哟
喜欢这句:因为梦本不可以叙述。一旦冷清的智解用词语去捕捉,它们便融化消失。(
插一句:嘛叫智解)
不仅梦是这样,有时回忆也是。 |
|
f*********s 发帖数: 986 | 42 呵呵。我的眼睛不好。都是自己慢慢打出来的。有很多的白字。呵呵。我会纠正的。
智解,在译文中就是这样的。可能是说智慧的解释吧。 |
|
|
a***d 发帖数: 2374 | 44 多谢分享
码了这么多字出来,辛苦了
梦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释放出遭到压抑的化了妆的欲望”—— 是的,梦是愿望的达成,而同时梦本身也是化了妆的,需要我们对它层层剥离。
各位愿意分享一下各自做过的有趣的梦么?不知各位对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感兴趣否? |
|
a***d 发帖数: 2374 | 45 做的两个梦:
1.
其实是有一些故事情节的,记不清了。。。就记得梦中煮的花汤了。。。居然还有小渊
。。。大约被昨晚某人的豆腐汤影响。煮花用的是玻璃器皿,皿中的水沸腾着滚动不已
。蒸汽如河雾,被风吹着一阵阵飘过。虚无缥缈间是一大枝粉色白色的花,4、50朵的
样子,随着水波旋转(这玻璃罐子该有多大啊。。。:-))。第一次是桃花,第二次
是杏花。开始时花是不开的,只能耐心地等。最动人的一刹是雾气过后,四五十朵花在
螺旋的水中突然饱满绽开,满室都是春光。
2.
开门进屋,发现床上盘腿坐着一位陌生的干瘦中年女子,眉眼倒还平和,正在织着毛衣
。心里明白她是鬼,表面却不敢显示出害怕,强作镇定地坐到床边,和她打招呼,问她
是怎么进来的。她也明白我的想法,温和地笑笑,不回应我的问题,只是告诉我,她就
呆一小会儿,马上要去赶飞机了——怎么像是《古堡幽灵》里的结尾,那群搞笑的幽灵
们乘着火箭奔向月球呢。。。:-) |
|
f*********s 发帖数: 986 | 46 呵呵
很早以前,曾在和讯博客里成立了一个小组,叫枕中记。都是一批喜欢研究梦,也对梦
有点解析能力的人。
很有意思的。
当时小组里出现了两派,一派是以钻石为首的周易解梦派,一个以研究JUNG荣格为首的
解梦派。
争论很有趣的。
梦的解析很早就看过。只是不是很感兴趣。可能因为我忒喜欢做梦,有时习惯于拿来解
读自己的梦,总有些害怕的原因。有些时候对照他们解读梦的说法,得出的结果出乎我
的意料之外,呵呵,所以更加不开心了。
的达成,而同时梦本身也是化了妆的,需要我们对它层层剥离。
趣否? |
|
a***d 发帖数: 2374 | 47 嗯,我以前做的好玩的梦多,现在更少做了,做的梦也越来越接近现实了:-(((
解读的结果如果正确,至少应该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因为梦是会化
妆的;情理之中是它确实表达了某些内心的东西。我个人不是很喜欢周易解梦那种有点
“模板式”的解析。弗洛伊德、荣格的解码方式至少对现实细节联系更密切的,更接近
自我剖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