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问禅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s
发帖数: 70028
1
昨天午饭后,栖霞寺师父带着禅修班学员登山
每天诵经、打坐的禅修生活,看似简单,实则不易。昨天,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栖霞寺了解到,进入都市禅修班第三天,学员整体状态比之前好很多,烦躁的变得安静了,爱唠叨的话也少了。不过,在禅修第二天时,一名女学员因身体不适,中途退出。
难以坚持
打坐腰疼加例假
女学员无奈中途退出
昨天,栖霞寺都市禅修班体验进入第三天,很多人渐渐适应了禅修班的生活,但有一位女白领中途退出,这也是目前唯一一个退出的。
一名为禅修班服务的义工告诉记者,这名女白领退出的原因,不仅仅是受不了打坐时的腰疼。原来她生理期到了,而禅修课程一般都是三四个小时连上,休息时间很短。另外,禅修第二天南京气温下降,这名女白领又受了凉,便主动退出。10月21日,“禅修之旅”的第二天晚上,她就收拾行李下山了。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打坐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女性在生理期是可以打坐的,但是不能双盘,因为双盘容易造成血崩的危险。此外,吃饱了也不能马上打坐,这样对胃不好,要隔一到一个半小时,才能打坐。若是身体有小的不适应,还可以打坐,但是病得很厉害,就不能打坐了。
难舍手机
用斋完毕
有学员掏出手机刷屏
报名禅修...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
如果谁一而再,再而三的争不上一口气,直白点的会痛骂:“扶着赖狗上不去墙”。而
文艺点的会叹息:“扶不起来的阿斗。”
好似阿斗=赖狗,可历史上的阿斗真的扶不起来吗?
1、颠簸流离
常山赵子龙的成名作便是在长坂坡杀了个“七进七出”,只为保护怀中那熟睡的小
主人。作为全剧配角的刘禅在紧要关头还充当了煽情工具,自己那一摔把子龙与主公的
心紧紧连在了一起。
可那是小说!真实的历史哪有如此美好?!刘备在三国可谓是逃跑能手,于各方势力
之中闪转腾挪,可是各位注意过没有,跟着他跑的永远有关、张二兄弟,唯独少了家属。
在小沛,刘备被曹操撵着跑。襁褓中的刘禅与亲娘被遗弃,一阵颠簸流离之后才在
荆州团聚。可安稳日子没过几年,刘备又在新野被曹操撵着跑,刘禅又被爸爸抛弃了。
躲躲藏藏中,几岁的刘禅随着人流跑到了汉中。有个人贩子一看这小孩子身边没大
人,转手就给卖了。来汉中避难的扶风人刘括碰巧买了阿斗。一番盘问之后,史书上记
载“问知其良家子”。
这里学问就大了,“良家子”是普通良民家的孩子,可刘禅并不是。也就是说,阿
斗在几岁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家世不一般,任凭大人如何盘问也不交代实情。如果刘禅老
实交代,谁能保证...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禅音父亲寇白龙
http://blog.tianya.cn/blogger/rss.asp?BlogID=4540438
法院判决孩子抚养权后,此博客将关闭。谢谢帮忙我开通博客的朋友,实在太多步骤了。
关于马楠博客未提出的一些事实——《12》
谢谢联系过我的记者们,虽然你们了解情况后表示遗憾因为不允许报道有关“xie jiao
”的内容,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么规定,但是谢谢你们关心孩子。
谢谢我周围一直真心关心孩子的朋友们,谢谢你们帮我纠正错别字。
关于马楠的信仰大家有疑问请去问马楠或她父亲马达春,谢谢!这篇博客法院判决后我
会回来删掉,只希望我的孩子健康正常地成长。
《终》
关于马楠博客未提出的一些事实——《11》
虽然你说着我有外遇(“外遇”你父亲都知道,并且我和你未离婚时他曾多次对我说过
“希望你能再找一个正常的人,能幸福。”他当时说很高兴我可以过正常的生活,你去
问他吧),但是我还是决定不公开你与“Xu Tian”的email了,仍在我的hotmail里存
着,而且为此你还曾向我父母发了email道歉你的行为。既然结婚10年我给你的印象是
吃喝玩乐、去KTV等那么不堪,为什么过去的一年你多次发给我... 阅读全帖
g**1
发帖数: 10330
4
http://www.xzbu.com/5/view-3179613.htm
摘要:加拿大华裔女大学生曹禅的原创音乐剧《时光当铺》在世界巡演,并在2011年大
邱国际音乐剧节和纽约国际实验戏剧节上获得很高荣誉。本文简介了曹禅特殊的成长经
历和艺术才华,指出《时光当铺》是一部反思加拿大华人移民史和美国“9·11”恐怖
事件后果的严肃戏剧,具有诗性、跨文化性和宗教性的特质,在叙事、结构、音乐、舞
蹈、布景等各个层面,都散发出浑朴、高贵、幽邃和华严的艺术光芒,体现出一位年轻
华裔女性对恩典问题的深度探讨。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5/view-3179613.htm
关键词:曹禅;《时光当铺》;音乐剧;诗性;恩典
中图分类号:I1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63(2012)2-0045-05
历史上,有这样的音乐剧吗?
它由斯坦福大学28位莘莘学子出演,他们来自各个专业和族裔,平均年龄21岁,边
求学边打工。
它在斯坦福校园连续上演12场,场场爆满,有的观众长途驱车,站着,泪眼看完演
出。
它在世界巡演,走进韩国大邱、中国澳门、成都、北京、加拿大... 阅读全帖
J*V
发帖数: 3150
5
来自主题: Salon版 - 禅音父亲寇白龙
http://blog.tianya.cn/blogger/rss.asp?BlogID=4540438
法院判决孩子抚养权后,此博客将关闭。谢谢帮忙我开通博客的朋友,实在太多步骤了。
关于马楠博客未提出的一些事实——《12》
谢谢联系过我的记者们,虽然你们了解情况后表示遗憾因为不允许报道有关“xie jiao
”的内容,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么规定,但是谢谢你们关心孩子。
谢谢我周围一直真心关心孩子的朋友们,谢谢你们帮我纠正错别字。
关于马楠的信仰大家有疑问请去问马楠或她父亲马达春,谢谢!这篇博客法院判决后我
会回来删掉,只希望我的孩子健康正常地成长。
《终》
关于马楠博客未提出的一些事实——《11》
虽然你说着我有外遇(“外遇”你父亲都知道,并且我和你未离婚时他曾多次对我说过
“希望你能再找一个正常的人,能幸福。”他当时说很高兴我可以过正常的生活,你去
问他吧),但是我还是决定不公开你与“Xu Tian”的email了,仍在我的hotmail里存
着,而且为此你还曾向我父母发了email道歉你的行为。既然结婚10年我给你的印象是
吃喝玩乐、去KTV等那么不堪,为什么过去的一年你多次发给我...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2192
6
《禅悦》 禅修的基本方法(7)
作者:[英]阿姜布拉姆 出版社: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禅那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如果只是持续几分钟,那就不该称为“禅那”。高阶禅
那通常会持续数小时以上,一旦进入状态,你便无法选择退出,只有在心准备好要退出
,并在累积的“动力”耗尽时,你才可以退出禅那。每个禅那都是一种相当安定和令人
满意的意识状态,因此它的特质就是长时间的持续性。
禅那的另一个特质是,只有在清晰地认出禅相后,它才会出现。此外,我们应知道
,在任何一种禅那中,禅修者都不可能感受到身体(如肉体疼痛)或听见外界声音,或
产生任何念头(连“善”念也不会有)。禅修者只会有一种清晰的感知:一段很特别的
禅悦经验,持久不变,那不是恍惚,而是一种高度觉知的状态。你可以据此判断,那些
你自以为的禅那究竟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
我会在本书第二部的一至三章对“禅那”再做特别说明。
❖ 止观禅修
有些传统佛学理论提到两种禅:观禅与止禅。事实上,两者是同一件事的两个方面
,彼此密不可分。“止”是禅修中产生的安乐,“观”是从同一禅修过程中产生的洞见
;“止”导
t*****r
发帖数: 39
7
原文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79ed80101hlw5.html
金刚禅直说
作者:和尚坡主
拉拉杂杂也说禅之一:什么是禅?
这个问题,其实又可以转化成“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如何是佛”。。。之类。这问题
正如同对艺术家们问“什么是艺术”一样,其实没几人能痛快回答你的,因为有些人是
假冒禅师自己也不知道遂乱背些云遮雾罩前人唾余或空谈玄话来抵挡、或者道“我也不
知道”或者“拖拉机(反正乱说就成)”,有些人虽是真禅师但茶壶嘴倒不出饺子表达
不出来感觉像是鸡无法与鸭说,遂乱扯淡曰:“麻三斤”“柏树子”之类。
但坡主是个老实人,俺会选择答“很抱歉我真不知道”“我表达不出来”之类,不会用
“挡回去”这一妙招。
现在切入正答:
禅,就是“金刚般若”,或者说成“宇宙中最高的大智慧”“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无上正等正觉”,也可简单说成“佛智”。
一切诸佛菩萨故意化现在我们及其它低境界众生世界中的操作,皆是为使众生悟入佛之
境界,或者说是为使众生证得本有的佛性,也就是破其迷开其悟让众生悟禅理解开发出
佛的那种大智慧,能解或证得那种大智慧者,便是真实行佛家业...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胡适谈禅闹的笑话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SeeU (See you), 信区: Wisdom
标 题: 胡适谈禅闹的笑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10 00:25:08 2012, 美东)
胡适谈中国禅学的发展 (上) 一二讲
http://hushihhc.blogspot.com/2011/10/blog-post_3629.html
印度禅的境界到底怎样呢?计算起来,有好几种的说法,现在略述其重要的∶
第一是“四禅”,也叫作“四禅定”。即∶最初用种种法门帮助你消除种种烦恼欲望,
到无忧无欲的境界,便是初禅。但初禅还有思想,还要用脑,再把一切觉、观都除去,
自然得到一种“欢喜”(joy),便是第二禅。但第二禅还有欢喜,连欢喜也不要,只有
一种心平气和、舒舒服服的“乐”的境界,便是第三禅。到了连这种舒舒服服的“乐”
都没有了,即得“不动处”,只是一种“调”,即安稳调适,便到第四禅。
初禅还用思想,第二禅还要高兴,第三禅还觉舒服,第四禅则只有调和,要如何便如何
,驾驭我们的心,好像马师之驭良马,随所指挥,无不调适。
其次,四禅之外,还有四种境界...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2192
9
《禅悦》 禅修的基本方法(6)
作者:[英]阿姜布拉姆 出版社: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 禅相的特质
我们可通过以下6个特点来认出禅相:(1)它只有在禅修者达成第五个禅修阶段,
体验到“美丽的呼吸”之后才会出现;(2)它在呼吸消失时出现;(3)它只有在色、
声、香、味、触等五外入处完全消失时才会出现;(4)它只有在静默的当下,当内心
的杂念完全消失时才会出现;(5)它奇特却又极吸引人;(6)它是具有单纯之美的征
象。希望这6个特点可以帮助你区分真正的禅相与想象中的禅相。
禅相初次生起时,可能会显得模糊,这是因为禅修者太快进入禅相了。在此情况下
,禅修者应立即返回上一个禅修阶段,持续专注地觉知美丽的呼吸。有时禅相如灯塔上
的灯火一般,明灭不定直至消失,这也意味着禅修者太早离开了“美丽的呼吸”这个境
界。须知,“心”只有先做到长时间轻松地觉知“美丽的呼吸”,之后才可能对于更加
细微的禅相保持清晰的正念。因此,在持续觉知“美丽的呼吸”这一阶段里,你应安忍
且勤勉地调伏“心”——只有当体验禅相的时机成熟时,禅相才会是明亮、稳定且容易
维持的。
S**U
发帖数: 7025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胡适谈禅闹的笑话
胡适谈中国禅学的发展 (上) 一二讲
http://hushihhc.blogspot.com/2011/10/blog-post_3629.html
印度禅的境界到底怎样呢?计算起来,有好几种的说法,现在略述其重要的∶
第一是“四禅”,也叫作“四禅定”。即∶最初用种种法门帮助你消除种种烦恼欲望,
到无忧无欲的境界,便是初禅。但初禅还有思想,还要用脑,再把一切觉、观都除去,
自然得到一种“欢喜”(joy),便是第二禅。但第二禅还有欢喜,连欢喜也不要,只有
一种心平气和、舒舒服服的“乐”的境界,便是第三禅。到了连这种舒舒服服的“乐”
都没有了,即得“不动处”,只是一种“调”,即安稳调适,便到第四禅。
初禅还用思想,第二禅还要高兴,第三禅还觉舒服,第四禅则只有调和,要如何便如何
,驾驭我们的心,好像马师之驭良马,随所指挥,无不调适。
其次,四禅之外,还有四种境界,即“四念处”。此四处∶
(一)、“空无边”,就是想到空处。如眼是空的,鼻是空的,一一地想,想到只有空。
譬如藕,只想其孔,越想越大,全不见白的藕了。想到全世界,也作如是观。
(二)、“识无边”,“空无边”还有想,便是一种印象,想到...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11
我们现在谈谈禅修。我不知道“禅修”是否为藏文‘贡’或梵文‘瑜伽’的正确翻译。
‘瑜伽’的藏文翻译是‘纳久’,‘纳久’是一个很伟大的字。‘纳’表示正常,‘久
’表示财富,因此当你禅修时,理想上你应该在培养“正常财”。‘瑜伽’和‘贡’这
两个字暗示着,它们和我们稍早谈的习惯于这个见地有关。
大部分的禅修技巧有点像是安慰剂或是假药。我并非在杜撰,这是佛陀自己教授的。他
说,一个禅修者最后真正的挑战,正是我们所修持的道。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段话,
他还给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渡船到彼岸。如果你要到彼岸,就必须搭船;一旦到达彼岸
,就该舍弃那艘船;如果你仍站在船上,就是没有上岸。你会发现,很多佛教徒非常执
着于这艘船——佛教,他们甚至不知道,佛陀从来都不是佛教徒。这种佛教落入我先前
提到的第二类——整体,而非组成部分。
但尽管如此,这是唯一可行之路,因为我们像是病人,佛陀是医生,我们的疾病是混淆
不清。比方说看到海市蜃楼,相信那就是水;而我们又是如此饥渴,所以非常需要水。
当老师告诉我们:“嘿,你看,那是海市蜃楼,不是水。”我们当中只有极少数的人感
觉松了口气,不再感觉失望。即使老师告诉我们那只是海...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狂禅与狂密
首先介绍“狂禅”,狂禅有两种:一种是有悟的狂禅,一种是没有悟的狂禅。什么
是悟呢?悟就是要证悟我们的本心——真如,也就是第八识,第八识又称为阿赖耶识,
祂就是如来藏。如来藏就是如来宝藏的所在,也可以说是如来功德智慧所藏身的地方;
祂也是法界的实相,也是第一义。第一义就是第一因,为什么会有我们的五阴、身心出
现在这一个世间?为什么会有世界、山河大地?这都是因为有如来藏,因此祂就是大乘
佛法精神的所在,所以证悟就是要悟如来藏。
可是证悟有浅有深,依证悟的般若实相智慧来说,可以分为总相智、别相智、道种
智和一切种智的差别;所以不是证悟如来藏以后,就马上能够断尽一切烦恼,马上就能
够成就佛道,而是要悟后起修。悟后要修什么呢?悟后要修六度波罗蜜,也就是悟后要
依止如来藏来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依止如来藏来修这六度,断除
一切烦恼;经过菩萨道的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等觉、妙觉位,才可以成
就佛道。所以根据每一个人往世福德、智慧修证的差异,这一世证悟就会有深有浅不同
的差别;有人证悟是七住位,有人证悟是十回向位,有人证悟是十行位或是十住位,乃
至有人证悟就可以进入初...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192
13
无意识”一词,我所指的含意,可能和心理分析家不同,我必须把我的立场解释一下。
第一,对无意识的问题我所采取的是什么态度呢?
假如我可以用“无意识”这个词,我得说,我的“无意识”是“后科学的”或者“前科
学的”。你们各位都是科学家 ,而我是一个禅者,我的态度是“前科学的”——有时
我怕甚至是“反科学的”。“前科学的”不是一个恰当的用词,但它似乎表达了我所希
望要它表达的。“后科学的”也不算坏,因为禅是在科学或智化作用占据了整个人类研
讨领域一段时期之后,发展起来的;而禅要求我们,在无条件地的把人类活动整个领域
交给科学全权统治之前,我们得停下脚步,在自己心里反省,看看事物是否像它们所应
当的样子完好无病。
在对于实物的研究上,科学的方法从所谓的客观观点来看一个物体 [对象]。譬如说,
设如这张桌子上的一朵花是科学研究的对象。科学家们会把她施诸各种各类的分析,植
物学的、化学的、物理学的,等等;并把他们从各自研究角度,所得关于花的知识告诉
我们,并且说,对于花的研究已经尽了,不再有其他事情可述——除非是在其他研究中
,偶然还有新的发现。
因此,科学对于实体的研究之主要特征,是去描绘一个物体...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1415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修问答
【禅修问答】
林崇安
1问:什么是禅修?
答:「禅修」这一术语,是由梵语「禅那」演变而来。「禅那」又译作静虑,是佛教训
练内心专注的一门功夫,后来禅宗六祖惠能提升其内涵为:「何名坐禅?此法门中,一
切无碍,外于一切境界上念不起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何名为禅定?外离相曰禅,内
不乱曰定。」因此将修行的功夫,已扩大到行住坐卧当中,要能面对一切境界,内心清
楚明白而不乱。今日将这一切动静的修行训练,通称作「禅修」,英语是meditation。
2问:禅修的法门有哪些?
答:禅修的法门很多,汉地有祖师禅、念佛法门、密宗法门,西藏有大手印、大圆满的
法门,南传国家有内观法门等等。今日社会注重生活化,因而有生活禅、动中禅、安祥
禅、内观禅等等术语的出现。
3问:禅修的基本目的为何?
答:佛法的禅修目的只有一个:灭除自己的痛苦,并进而帮助别人灭苦。这个目的也可
用「证得涅盘」、「获得心解脱、慧解脱」等词句来描述,而内涵不外是苦的止息。众
生的痛苦是来自「无明」:在生活中迷迷糊糊,看不清楚真相,因此,想要止息痛苦,
就必须要有「明」,也就是要有觉性,要能够正念正知。所以,禅修便是在于培养「明
」、培养
t******g
发帖数: 17520
15
找到了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4531870/
原始佛教禅修传承的选择以及修学的个人建议
皮夹克
来自: 皮夹克 2012-11-22 21:21:59
一.禅修传承的选择
个人认为
如果智慧偏弱 对于复杂的现象很难了知 比如禅修时的贪心 妄想很难觉知到 尤其是贪
的心态大部分人很难觉知到 (现代人大部分属于这种情况)我推荐动中禅 因为动中禅
的目标非常粗 并且每个动作都会停一下打断五盖 所以对于现代人很适合用来迅速体验
生灭
但是动中禅的缺点是理论 并且动中禅大陆的流传参杂了很多大乘思想 容易使人产生顽
固的邪见 就算看到了生灭 可能就无法更进一步了
如果是觉知比较敏锐的人 我推荐马哈希禅法 马哈希禅法是对六处的觉知 也就是对整
个五蕴的觉知 一开始通过标记 可以获得更强烈的观智 而且是很全面的观智(对整体
五蕴的敏锐觉察)个人认为很适合直奔解脱的修行者
然后我还推荐不管修什么禅法的人要阅读一下雪乌敏体系的书籍 这样会提升禅修者对
于心念的了知 因为大部分人禅修中产生了贪心却完全不知道
最后帕奥体系的我不太建议修习
因为我个人通过阅读相...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192
16
“无意识”一词,我所指的含意,可能和心理分析家不同,我必须把我的立场解释一下
。第一,对无意识的问题我所采取的是什么态度呢?
假如我可以用“无意识”这个词,我得说,我的“无意识”是“后科学的”或者“前科
学的”。你们各位都是科学家 ,而我是一个禅者,我的态度是“前科学的”——有时
我怕甚至是“反科学的”。“前科学的”不是一个恰当的用词,但它似乎表达了我所希
望要它表达的。“后科学的”也不算坏,因为禅是在科学或智化作用占据了整个人类研
讨领域一段时期之后,发展起来的;而禅要求我们,在无条件地的把人类活动整个领域
交给科学全权统治之前,我们得停下脚步,在自己心里反省,看看事物是否像它们所应
当的样子完好无病。
在对于实物的研究上,科学的方法从所谓的客观观点来看一个物体 [对象]。譬如说,
设如这张桌子上的一朵花是科学研究的对象。科学家们会把她施诸各种各类的分析,植
物学的、化学的、物理学的,等等;并把他们从各自研究角度,所得关于花的知识告诉
我们,并且说,对于花的研究已经尽了,不再有其他事情可述——除非是在其他研究中
,偶然还有新的发现。
因此,科学对于实体的研究之主要特征,是去描绘一个物...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深妙禅偈
(二)深妙禅偈
有大福德始念佛 发菩提心修十善
佛说无上深妙禅 浅人当作浅法看
四仪庄严三业净 坚守重戒勿少犯
打破人我是非关 放下生平闲知见
谈玄说妙不相干 三字真传老实念
只此即是长夜灯 苦海慈航斩魔剑
要拔多劫生死根 直拼此身作呆汉
五宗八教一句收 切莫念外觅方便
过缓过急同是病 强想一心心愈乱
志坚如钢气如绵 不间不杂自成片
因心果佛互感应 根身器界潜转换
烦恼未伏念不一 习气不除佛不现
千万句如一句时 何愁不见弥陀面
此事非易亦非难 三昧全凭信行愿
第二个内容是深妙禅。怎么又谈到禅了,这是《大集经》的话:‘若人但念阿弥陀,是
名无上深妙禅。’不但是禅,而且是深的禅,妙的禅,而且是无上的深妙的禅。中国旧
日的知识份子(士大夫阶级)欣赏禅宗,鄙视净土,认为唯有禅宗才是高深玄妙之法,
至于净土只是愚夫愚妇的行径,其实他本人正堕在颠倒见之中,如大富盲儿身在宝中为
宝所伤。另外一种,目前有许多人,久修无功,
产生消极情绪,自认什么都不行,我看经不能深入,参禅更不是根器,学密还有许多怀
疑的地方,我什么也不行。所以我没有办法就只好念念佛吧!这个说法,表示这个人虽
然习净,但对于净宗缺乏正...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192
18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禅中的自我概念
转自智悲佛网之佛教与科学
(日)铃木大拙, (美)弗洛姆(Fromm,E.)著
禅宗对于实体的趋近法,虽然可以界定为前科学的,有时却是反科学的,因为禅与科学
所追寻的方向正好相反。这并不必然说禅是反科学的,而只是说,要了解禅,我们必须
要采取另一种立场,而这个立场到现在为止,都被科学家们当作“非科学的”而加以忽
视或抹杀。
科学一致都是离心的、外向的,它们“客观地”看着它们取来做研究的物体。如此它们
所采取的立场,乃是将物体同它们分开,保持距离,而从不想把它们自己同所研究的对
象相认同。即使当它们为了自我省察而向内看,它们也小心地把内在的东西向外投射,
如此使得它们自己同自己离异,于是乎,内在的东西并不属于它们自己。它们是彻底地
惧怕变得“主观”。
但我们必须记得,只要我们站在外边,我们就永远是局外者,而就为这个原因,我们就
永不能得知物体本身,而我们所知道的一切,都是关于它——而这意谓我们永不能得知
我们的真正自我是什么。因此,我们是永远不能预期科学家们可以达到自我,无论他们
是何等渴望。无疑,关于它,他们可以说得很多很多,而这是他们所能做的一切。
如此,禅劝诫我们,如果想真正得识自...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478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来禅与祖师禅-二麻子
谈点如来禅与祖师禅
二麻子
祖师禅如来禅的说法始于何时,麻子未考。但至玮(别字)仰宗时,就有此说。
仰山有次曾评香严“如来禅即可,若论祖师禅,尚未梦见在”。然而,祖师禅之
起,非由六祖始。实际上从达摩到青元行思都是如来禅祖师禅合用的。特别是达
摩接二祖,非常祖师禅。
二者的法印差别要详论起来,太大文章,麻子做不了,且与大家目前实修关
系不大,不知ZS兄要它干什么?其差别之要,知道点对实修有点好处。
禅宗的标准,本是要到“知有”才算跨到门槛,光体悟到“一昧”不够。可
后来(唐宋)能到一昧的人还有(也不很多),知有就少了。于是大祖师们为向上提
携后人,用种种法子言传身教,要那些到了一昧的人,于“无明缘行”的行处,
即于“行”时,不可昧却本来一昧,也不可压伏“行”。此是电光石火之机,不
易把握。学会把握则空有当体不二。这种借“机”而教之法,后人叫作祖师禅。
同时就把能在相对静些的态下(并非绝对静)把握空性正受----一昧的,叫作如来
禅了。因此,祖师禅更难也更有力,手段上也就无所不用其极:棒喝打骂全上!
相对的,如来禅所需的手段就平和的多。然而,不先会如来禅就不可能会
a**u
发帖数: 8107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止禅与观禅的差别
☆─────────────────────────────────────☆
runsun (runsun) 于 (Tue Dec 30 22:02:06 2008) 提到:
作者:明法法师
奢摩他(止禅samattha bhavana)
1.以完全安定(samahita)为为取向。
2.止禅寻(专注)、伺(继续专注)对象(所缘),所缘是概念法(世俗谛)。
3.修止禅得安止定可镇伏五盖。但离开禅定时无法伏住或拔除五盖或贪、瞋、痴。
4.修止禅之时段不可作思惟,因为起念头将离开禅定或所缘。
5.修止禅以杂念减少、禅相(nimitta,parikammobhaso)出现及其光色等,作为检查
进步的重要根据。(RUNSUN注:GYFM根据光色亮度判断一界到五界,典型的专注禅)
6.修止禅在近行定或安止定有五禅支,此中专注、喜、乐、轻安显著。
7.修止禅得以精进力加速得定。
8.止禅是一时只能有一个专注的目标,专注、再专注,结果是心一境性(与所缘或禅
相结合)。(RUNSUN注:这就是制心一处)
9.修止禅无法解脱,转修观禅才能解脱。(RUNSUN注:观禅只有佛法才有,外道无)
1
r****n
发帖数: 8253
21
简单给这篇文化总结一下,并补充一些东西
1.原始佛教经典当中的禅那(中国也翻译成禅定)一词,从巴利文含义来看,则重于观
照,观察,而巴利文是佛陀在世时候说的语言,所以很有参考意义。中国人翻译成禅定
以后,将禅那的本身观察的含义给弄没了,更强调了专注的“定”。让人误认为佛教是
以修四禅八定的专注禅定为核心的。但实际,佛教更重视修“观”。并且和四禅八定是
不同的。
2.禅那分两种,一种是奢么他禅那,一种是毗婆舍那禅那,奢么他禅那后来成为禅定以
及四禅八定的同义词,但实际这个是有问题的。因为还有另外一种毗婆舍那禅那。但是
当大家都公认禅定是指四禅八定以后,这个也就不成为错误了。但是需要明白禅那确实
不仅仅包括四禅八定。
3。毗婆舍那禅那实际就是修观禅时候的刹那定,这个在三藏经纶和论述以及疏钞里面
已经有明显的证据(我曾经找出大量,但此处没贴出)
4.如果是四禅八定,也就是奢么他禅定,那么它的所缘必须是固定,单一的概念法
5..如果是毗婆舍那,也就是修观,那么对象一定要是代表真实法的五蕴身心现象。绝
对不能是包括禅相的光在内的概念法。
6.毗婆舍那意思并不仅仅是观察,而是指如实观察五蕴诸法的三
r******2
发帖数: 1021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关于禅相的总结
一.禅相定义,
巴利语nimitta,有标相,标志,标记,标识;前兆,征兆,预兆等意思。所以,可将禅
相理解为定力提升的标志,或者是证得禅那的前兆
二,禅相分类:
1、遍作相;2、取相;3、似相。
如果是修出入息念,那么这三种禅相是一个比一个稳定,耀眼。遍作相通常是一种烟雾
色,灰色的。而取相是棉花的白色,似相则是更加清澈,明亮,发光,甚至可以想让其
是什么颜色就什么颜色,想大就大,想小就小,这个时候定力已经比较强。是入禅定前
的重要标志。注意以上说的关于禅相的颜色特征只是一种通常状况,不代表所有都是这
样的。
三。为什么会有禅相
根据阿毗达摩,因为随着定力的提升,组成呼吸的色聚里面的“颜色”的法会变亮,另
外色聚里面的火界也会产生很多时节生色聚,于是就变成呼吸的禅相。定力越高,禅相
就越亮,马欣德尊者说,初禅的禅相像白炽灯光那样明亮,而四禅的禅相则是晶莹剔透
。这未必代表所有情况,但应该基本是对的。如果你打坐时候眼前一片漆黑,在这种状
况下却自称入了初禅,这一定是错的,因为眼前一片漆黑只能说明定力还远远不足,所
以无法产生禅相
四、打坐时如何处理禅相
1.不能追求禅相,这个是贪的表现
r****r
发帖数: 755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动中禅
这属于四念处修法中的身念处,认真修习,必能证果
下面这个残疾人就是修动中禅身念处而证悟
==============================================
甘澎老师谈禅修
林崇安 (内观杂志第64期.2009)
一、前言
今(2008)年八月,我们一行十五人到泰国参访禅修老师,并顺便参观寺院和名胜古迹
。于二十一日早上参访了在佛统府佛教城的圣法中心(Ariya dhamma sathan)的康恳
长老和甘澎老师。甘澎老师(Kampon Thongbunnum)是康恳长老晚年所指导出的最有名
气的在家弟子,以下先介绍一下甘澎老师戏剧性的生平。
二、甘澎老师的生平和禅修经历
1955年,甘澎老师生于泰国北部那空洒汪府的贫民窟,整天生活在船上,陆上没有房子
,他的父母靠船运载维生,有五个孩子,甘澎老师排在第二。他的父亲知道教育的重要
,虽然生活贫困,仍然鼓励子女上学读书。 7岁时甘澎老师开始上小学,13岁时读初中
,喜爱体育课程。 16岁时考上Chan kasem师专(毕业后可教小学),18岁时考上
Mahasarakham体育师专(毕业后可教中学),20岁时他以成...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7315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一个禅者临终的忏悔与教诫
周末我去剪发,发廊有本智悲杂志。我翻了翻,见到这片,感觉很好,搜来给大家看看。
------------------------------------
http://www.baoshan.biz/jupgrade/j15/index.php?option=com_conten
一个禅者临终的忏悔与教诫
发布于 2011-09-17 05:50
来源:陈全林博客
兴南子寓言故事会之那个禅者(二)
那个禅者,是我多年的好友,得了不治之症,在禅坐中面对死亡,参悟死亡。作为
好友,临终前我经常去看他,聆听他的教诲。我每去,他总在端坐,消瘦的脸上带 着
微笑。我们坐下聊天,他说:“我一生被虚名所误。虽然外面看着风光,出了书,有人
跟着我学佛,可我知道,自己并没有真正开悟,也没有明心见性,现在想 来,聪明反
被聪明误。”他说得很诚恳。我说:“古来宗师,不是也有临终开悟得道的么?”他说
:“那是大修行,放下万缘,一灵炯炯,不是我这种聪慧的小根 器,我一生太聪明,
太有才,太有情,因此有太多的放不下。”
我又问:“那你最近如何用功?我每次来,你都在禅坐,我不忍心打扰你,在外面
念佛... 阅读全帖
P****S
发帖数: 2286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ZZ]禅修与现代生活
二,为什么要修禅
西方心理学家认为,冥想对人的身体非常有帮助,五分钟的冥想等于熟睡一个小时。
如果内心没有受过任何训练,则哪怕身体处在非常自由的环境当中,心也得不到自由。
轻者觉得空虚、无聊,重者感到沮丧、焦躁,甚至动不动就产生不想活了的念头。根本
没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外界的风云变幻。即使表面看来非常成功,实际上却焦虑重重。
在物质还不够发达的时候,大家唯一的追求,就是简单地解决温饱问题。但在温饱问题
不但解决了,而且拥有了庞大的财富、名声、地位等等的时候,才发现其实有很多问题
是物质根本无法解决的。这时候,禅,就成了最好的选择。无数成果证明,通过禅定,
就可以让心态重拾健康。对很多感受过禅修好处的人来说,禅修已经不是佛教或其他宗
教的专有名词与专利,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心灵调节剂。
对很多人来说,我们内在的精神世界,还是一个未知的区域。若想详细、深入地了解精
神,佛经无疑是最好的教材。在通晓了精神的本质以后,就知道为什么要修禅了。
佛教认为,我们的精神,可以分为八种不同的层面。最外在的,是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
接触外在的光波、声波等对境,而产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五识。第六个层面,是...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52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anDaoPractice 俱乐部 】
发信人: wende (ww), 信区: ChanDaoPractice
标 题: 2012年04月03日人民网重墨刊登“中国禅文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8 10:28:27 2012, 美东)
向世界弘扬中国禅文化
——访澳大利亚华人佛教学会会长卢军宏
人民网驻澳大利亚记者 李景卫
2012年04月03日00:48 来源:人民网
到悉尼采访,几次听到著名侨领项德宝先生谈起华人佛教学会会长、东方华语电台台长
卢军宏以弘扬中国禅文化为己任,甘为人们的心灵导师,使社会上很多人的心理矛盾和
烦恼迎刃而解。最近,记者对卢军宏会长进行了专访,发现他的世界佛光普照,广垠无
际。
卢军宏出生于上海一个深受儒家和佛教文化熏陶的艺术世家,自幼对博大精深奥妙
无穷的中国禅文化情有独钟,孜孜不倦努力钻研原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编录的佛教
经文。有缘承蒙多位名师高僧潜移默化悉心指教,卢军宏获益良多,深得中国禅文化个
中三昧。
上世纪80年代,卢军宏移民澳大利亚,从而步入传奇人生。1998年,他开始了悉尼
华... 阅读全帖
h***s
发帖数: 1716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载】禅修的正见
我在网上看到的,觉得挺有道理,而且简单清楚。供大家拍砖。。。
===========================
禅修的正见
Sayadaw U Tejaniya 著
陈积 译
甚么是禅修的正确态度?
1. 禅修是轻松地接收及观察所发生的任何东西,无论它们是愉快或不愉快的。
2. 禅修是以觉知及了解的心去观察及耐心地守候。禅修不是尝试去经验一些你读到
或曾听闻的东西。
3. 只是把注意力放在当下现在。
不要沉缅于有关过往的思想中,亦不要迷失在有关将来的思想里。
4. 在禅修时,身与心都应该是舒适的。
5. 如果你的身心产生倦意,表示你的修习可能出错,这个时候你要检查一下你的禅
修方法。
6. 为甚么你在禅修时会过份着意?
你是否想要甚么东西?
你是否希望甚么东西发生?
你是否希望甚么东西停止发生?
好好去检查一下以上其中一项心态有否存在。
7. 禅修的心应该是轻松及平和的,当心绷紧时会使你难以修习。
8. 不应太过集中,不要作出控制。不要强迫或约束你自己。
9. 不要尝...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当代禅修几个误区Zz
泉边林下
1:过度追去安住分而忽略观察分;
很多修行禅那者过分追求禅定,而忽略了禅定中的观察。把佛教的禅那修成单纯的寂止
,这样的话,即使寂止修得很成功,也只是某个禅天的禅那,和我们的解脱目标相差实
在太远,所以般若观非常重要。很多人过分迷恋四禅八定,老实说,我们用一生的时间
能实现四禅八定吗?即使实现了,又能够解脱吗?实际上初步修行禅定者即使他有安住
的能力,他的安住时间不允许超过整个禅那的百分之十,也就是说,初期的禅定者要求
在十分之九的情况下是在观察分。有的人把四禅八定和禅宗划在一起,这完全是个误解
,佛教的禅那区别与四禅八定的正是观察分,借用禅定力量来突破能所对立的执着,把
禅定当做契入本觉的手段和助力,在奢摩他的基础上做毗婆舍那。也就是用在寂止的基
础上做观察修,因此正见的树立特别重要。
2:修法的单调性
用单一的手段调服自相续,比如修数息观的不会灵活利用不净观,修念佛观的不能灵活
观心等等,我们调整自己心相续方法有很多种,要根据自己心的现量来做调整,比如烦
恼非常重的要用剖析调服,心的粗分已经初步安定的情况下用直视调服,直视调服还要
根据自己心的现量做粗直视和细直视调服,...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修中的三股绳
就我读的一些资料, 一个证果的人是不可能没有初禅的
至于初禅能否到4果, 这个就不知道了, 有人说可以, 有人说不会
这个是不会是指,随着修行深入, 自然而然一定会带到4禅
转个这个
亲身实践
——关于禪那境界(回忆阿姜放)
[作者]坦尼沙罗尊者
[中译]良稹
Seeing for Yourself———A monk recalls his teacher’s bootstrap method for
navigating the jhanas
by Ven. Thanissaro Bhikkhu

原文版权所有 © 2004 坦尼沙罗比丘 。免费发行。 本文允许在任何媒体再版、
重排、重印、印发。然而,作者希望任何再版与分发以对公众免费与无限制的形式进行
,译文与转载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中译版权所有 © 2005 良稹,http://www.theravadacn.org , 流通条件如上。转载时请包括本站连接,并登载本版权声明。
[简介: 本文原载于英文佛学杂志《三轮》2004年冬季刊。]
我最初开始跟我的老师阿姜放学习时,他递给我一本禅...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修中的三股绳
就我读的一些资料, 一个证果的人是不可能没有初禅的
至于初禅能否到4果, 这个就不知道了, 有人说可以, 有人说不会
这个是不会是指,随着修行深入, 自然而然一定会带到4禅
转个这个
亲身实践
——关于禪那境界(回忆阿姜放)
[作者]坦尼沙罗尊者
[中译]良稹
Seeing for Yourself———A monk recalls his teacher’s bootstrap method for
navigating the jhanas
by Ven. Thanissaro Bhikkhu

原文版权所有 © 2004 坦尼沙罗比丘 。免费发行。 本文允许在任何媒体再版、
重排、重印、印发。然而,作者希望任何再版与分发以对公众免费与无限制的形式进行
,译文与转载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中译版权所有 © 2005 良稹,http://www.theravadacn.org , 流通条件如上。转载时请包括本站连接,并登载本版权声明。
[简介: 本文原载于英文佛学杂志《三轮》2004年冬季刊。]
我最初开始跟我的老师阿姜放学习时,他递给我一本禅... 阅读全帖
Z***T
发帖数: 727
31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禅即是茶 茶即是禅
禅即是茶 茶即是禅
禅的精神在于悟,茶的精神在于雅。悟的反面是迷,雅的反面是俗。由迷到悟是一个长
期参悟的过程,由俗到雅也是一个持久修养的过程。迷者迷于贪嗔痴,悟者悟于戒定慧
。贪嗔痴乃人生修养必除之三毒,戒定慧乃人生成就必修之三学。
人生执三毒而不觉,是为迷失之人生;人生修三学而恒觉,是为觉悟之人生。人生
执三毒而迷,不离日用事;人生修三学而觉,亦不离日用事。人生在日用事中迷,人生
亦在日用事中觉。迷失与觉悟,同在一件事情上起作用,同在当下一念之间的迷惑与觉
照。禅茶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心性修养形式,其目的就在于通过强化当下之觉照,实
现从迷到悟、从俗到雅的转化。一念迷失,禅是禅,茶是茶;清者清,浊者浊;雅是雅
,俗是俗。一念觉悟,禅即是茶,茶即是禅;清化浊,浊变清;雅化俗,俗变雅。
禅花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这一精神决定了禅茶文化具有一种不同于哲学
和伦理学的特殊的社会化育功能。禅茶文化离不开人文关怀,离不开人生日用,离不开
禅的观照与感悟,离不开茶的精清、淡洁、涤烦、致和之修养功夫。从这个角度来看,
我觉得,将禅茶文化的功能定位在感恩、包容、分享、结缘这八个字上,最为恰当;...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32

这两种,不太一样的,有的人本来就适合修观禅,有的人则本来就适合修止禅。
当然,如果观禅深入,定力深厚,转修止禅确实比较容易。
但是止禅定力深厚,转修观禅,根据我知道的一些状况,有的会出现不适应,定力退失
的状况。
不是。两个严格来说是不同类型的禅修方法,没有直接联系。
如果一个不适合修止禅的人,而修止禅,会成为弯路。
而且修止禅的危险系数比较高,可能会倒退,但是观禅不会。它顶多会停止,但不会倒
退,不会着魔。
但是有人非常贪止禅的乐,或者神通啊。
修观禅也同样可以破除烦恼啊,而且更直接一些。
当然禅定力越深越比较好,止禅的禅定力还是很深的。
这个肯定是错误的,因为须深经上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而且不需要初禅就可以慧解脱,
这在上座部属于比较公认的。
p*****n
发帖数: 1415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来禅与祖师禅-二麻子
1999 有二痲子
====
发信人: rayking (常颂吾佛), 信区: Wisdom
标 题: 如来禅与祖师禅-二麻子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Wed May 19 23:48:39 1999), 转信
谈点如来禅与祖师禅
二麻子
祖师禅如来禅的说法始于何时,麻子未考。但至玮(别字)仰宗时,就有此说。
仰山有次曾评香严“如来禅即可,若论祖师禅,尚未梦见在”。然而,祖师禅之
起,非由六祖始。实际上从达摩到青元行思都是如来禅祖师禅合用的。特别是达
摩接二祖,非常祖师禅。
二者的法印差别要详论起来,太大文章,麻子做不了,且与大家目前实修关
系不大,不知ZS兄要它干什么?其差别之要,知道点对实修有点好处。
禅宗的标准,本是要到“知有”才算跨到门槛,光体悟到“一昧”不够。可
后来(唐宋)能到一昧的人还有(也不很多),知有就少了。于是大祖师们为向上提
携后人,用种种法子言传身教,要那些到了一昧的人,于“无明缘行”的行处,
即于“行”时,不可昧却本来一昧,也不可压伏“行”。此是电光石火之机,不
易把握。学会把握则空有当体不二。这种借“机”而教之法,后人叫作祖师禅。
a**u
发帖数: 8107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ZT呼吸止观禅的差别
☆─────────────────────────────────────☆
runsun04 (runsun) 于 (Fri Jan 23 09:29:28 2009) 提到:
这篇文章是我刚看到的,是明法比丘介绍止禅的观呼吸,和观禅的观呼吸的区别,讲的
也很清楚,他和我前面说也基本一致,另外关于在观呼吸是对于出现其他身心现象应该
如何处理,也是说得清清楚楚。
这再次印证我前面的一些观点。
==========
1代表奢摩他 (止禅)观呼吸
1代表毘婆舍那 (观禅)观呼吸
呼吸止禅1. 以呼吸的气息--触到鼻端(p呼吸止禅rimukkh呼吸止禅,鼻子下面,上嘴唇
上面)触点上的气息,为专注的目标。
呼吸观禅1.以呼吸的「触」(photth呼吸止禅呼吸观禅呼吸观禅呼吸止禅;ph呼吸止禅
ss呼吸止禅﹐触=地+火+风)--碰触到鼻端上的皮肤,为专注的目标。
A****a
发帖数: 274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ZT什么是禅修
禅修(Bhavana)是指心智的培育和发展。作为一个朝向最究竟之解脱(涅盘)的宗教,佛
教对于修习是非常重视的。修习的目的在于剔除种种扰乱心智的负面心理状态和恶劣品
性,同时培育各种有助于心智成长的正面心理状态,最终达成如实地知见一切事物本性
的最高智慧而证悟涅盘。
禅修训练心的专注力,进而带来轻安,更进一步地训练修行者明晰地觉知,不断生灭的
有为法。换句话说,佛教的禅修促成修行者洞悉世间无常、苦及无我的真相,因而得到
心的净化和智慧的生起。
禅修法是修禅的方式,也是培育定力及明晰醒觉力的工具。佛教的禅修可分为止禅及观
禅两大体系。
止禅(SamadhiBhavana)基本上是指纯粹的培养精神高度专注(一境性)及平静(轻安)的禅
修法。这是通过把心专注在一个目标,然后不断增强把心安住该目标的修持方式。
修持止禅能培育定力,而不同层次的定力培养出不同层次的喜悦和平静,让修行者暂时
灭除心中的贪、嗔、痴。
观禅(Vipassana)则是把心专注在不断变化的目标上,进而探索身心变化过程的自然状
态。与止禅不同的是观禅的目标是事物的真实相,而非概念。在观禅的修持里,整个身
心变化过程的流逝皆是
S**U
发帖数: 7025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随念禅七学员心得三则 (ZT)
同净兰若的四月阳春,玉兰含苞初绽,野鹿、火鸡徜徉绿野。一次「佛随念禅七」课间偷闲外出,天地豁然开朗,感觉步履轻松如云,一种澄澈的喜乐油然而生。大自然的繁盛,从一个平静的「视窗」涌进,心不加区别概然收纳,自守一片轻安。
我意识到,经两位师父的调教,我坚固的染著之心,出现了一点软化迹象。这应是密集禅修期在师父加持下的一种特殊体验,只是收摄六根后不期而至的良性反应而已,我不敢有丝毫窃喜、自满。几乎可以断定,离开禅堂之后,又将故态复萌,落入各种困缚之中。
回到都市尘嚣,重归朝九晚五的繁琐,带刺的汽车喇叭、不好看的脸色、埋怨的声音纷至沓来。令我惊奇的是,一切都似曾相识,但分明变了模样。以前的反应是,竖起一道「正念」的盾牌,诸如默念「愿此善士没有痛苦」,提醒自己「随缘尽份」,用以抵御、消化迎面而来的袭击。现在发现,已不必举起盾牌,因为只觉得一阵轻风吹来,又飘去,知道有点冷,但不会侵入肌肤,引起寒颤。
再瞻前顾后,想想那些无可奈何、祸福难料的人与事,原来驱之不去的忧惧、不安,已由一片阴霾悄然变成一道薄雾。睡眠明显趋于安稳,即使有梦境,色彩也明朗起来。
学佛几年,从不曾在短短几日内经历如此大的身心变化... 阅读全帖
C******7
发帖数: 11
37
法鼓山果晖法师带来清凉禅风
【佛利蒙讯】 八月炎炎夏日,法鼓山旧金山分会恭请果晖法师前来弘法,主讲禅修讲
座及带领「都市禅三」活动,为湾区带来一股清凉自在的禅风。
果晖法师现任法鼓山副住持、法鼓文理学院佛教学系系主任。曾任农禅寺秘书、圣严法
师侍者、禅坐会辅导法师及农禅寺都监。果晖法师是圣严法师传法的法子之一,以不离
实用修行来从事研究,拿到日本立正大学博士学位。硕士论文以数息观为研究对象;博
士论文也是选择与数息观相关的经典「大安般经」来研究。
禅 宗以无方法为最上方法,无次第为最高次第。若论顿悟的心法,是连佛法也不要,
因为一切法都是佛法,一切法也都不是佛法。不过,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曾说 过,
「佛法」没有次第,但是「方法」有次第。一般人还是需要次第,如打坐、数息、念佛
、拜佛、经行等。而禅宗四祖、五祖都有方法,宋代以后的公案话头及默 照,也都是
方法。
此次禅修讲座,将介绍三学、禅定、解脱及小乘禅的次第,再介绍次第禅观的数息观,
进而说明禅宗的无次第,以调心七层次配合默照、话头,帮助禅修者了解自己在每一阶
段的身心状况。都市禅三可以全程或选择一日、两日报名,可不过夜,请上网详读...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38

不对,须深经上的那些慧解脱阿罗汉就没有初禅。
另外,经典上说的初禅乃至四禅,有一定证据显示并不是今天我们在修的止禅的四禅八
定,而可能是观禅的,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刹那定。
如果修止禅的四禅八定,是一定要依靠禅相的,在禅定当中一定是无法观的。
而奇怪的是,经典上说的禅定,从来没有提到过禅相这么重要的东西,甚至从来没有说
要制心一处,要固定单一的所缘。
只说禅定是离了恶不善法,是有禅支等。
止禅,是一个危险的路,是弯路,如果正见不足,最好不要乱碰止禅。
p*******r
发帖数: 4048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关于四禅八定
前面太乱了。 我们重新开个话题谈:
1-- 首先,不修止禅,只修观禅, 能不能得四禅八定?
这在runsun转的文中是说不能。
10.止禅可入八种禅定(安止定),临终入定可生该定的禅天。
10 观禅可得近行定,临终入近行定可生较高的欲界天(kamavacarasugatibhavavisesa
)。
显然他是说观禅不能入八种安止定,不然就没必要这么对比了。
pattern举的例子就很好, 象那样的情况,到底能不能算心一境性,得四禅八定。你前
面的伏笔是不是可以拿出来了?
2-- 禅定(安止功夫)和慧定的区别
我认为四禅八定就是指禅定安止功夫,和慧定显然不一样。慧定我认为是指时时心能觉
知,所以不狂乱。
你似乎认为,功夫禅定和慧定都叫四禅八定,对吗?如果对,这两种四禅八定各有何相
同和不同?
3-- 慧解脱
慧解脱需不需要功夫上的四禅八定,需不需要慧定?你前面说不需要具足四禅八定,那
那些需要,那些不需要?
r****n
发帖数: 8253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隆波田动中禅 (转载)
动中禅是个好方法,但可惜隆波田本人不太懂经论,使得动中禅的理论体系很不完善,
见解也出现很大问题。
隆波田本人可能是个解脱者,但是因为自身的一些原因,他不太擅长讲出更细致的东西
,自己甚至连四禅都搞不清楚,于是学习动中禅的人,就冒出五花八门的见解,比如这
个岩松。他的思想,有点像禅宗的。那个台湾动中禅的宣传者也类似。这一禅法体系,
将会逐渐大乘化,逐渐世俗化。
一个好的禅法体系,应该是有严谨的理论,也应该有完善的实修指导。前者树立正见,
杜绝邪见的出现,使得禅法清晰。后者提供具体有效的实修指南。
动中禅作为一个新出现的禅法,一个符合四念住的禅法,甚至是一个相当适合现代人的
禅法,非常遗憾的丧失了前者。而马哈希的禅法,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S**U
发帖数: 7025
41
帕奥禅师指导那位师姐从初禅到二禅,从二禅到三禅的时候,都要她舍弃较粗的禅支。
帕奥禅师当场的说法,是安般念的定在呼吸的触点(安般念的所缘)会出现禅相,在禅
相稳定一个小时以上之后,要师姐将注意力转到心脏的地方。如果在心脏处看到与触点
完全一样的禅相,那就可以观意门心路过程;如果没看到,就回到呼吸的触点。她试过
几次之后,在心脏处看到禅相。
南传阿毘达摩与清净道论主张,心所依处是心脏里的血。帕奥禅师解释,这是因为在心
脏处看到意门心路过程生起。
帕奥禅师要她在心脏处看到禅相后,改变作意(这就是出定修观),辨别安止定意门心
路过程中的禅支。她做到了,然后舍弃较粗的禅支,进入更高的定。
似相的禅相有光,清净道论就如此主张。似相是想蕴所造成的,每个人的想蕴不同,所
以出现的似相也不同。当时每个人形容自己看到的似相,颜色形状也不同。

点。
r****n
发帖数: 8253
42
世界和自我只存在一刹那,每个刹那都是不同的世界,每个刹那都是不同的自我(非连
续性,分立性)。
被观察者存在一刹那,观察者同样存在一刹那。
我们可以接受被观察者是无常的,却忽视了观察者同样也是无常的。
没有不变的观察者,无论是自我,灵魂还是所谓的心。只有观察本身。
刹那的观察的导致刹那的“实在",连续性的观察导致连续性的“实在”,这些微小的“
实在”被瞬时记忆所拼凑,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现实世界的图景。这现实世界只存在于我
们的大脑中,而不存在于真实的宇宙当中。
“实在”只有在被观察才有意义,脱离观察,“实在”将失去意义,至少,它不是我们
大部分人能够理解想象的。
实在或者说现象并非是独立的一直在那里,而是观察创造了被观察的现象的产生。认为
被观察者一直在那,和观察无关,是思维的严重误区,也是产生常见和我见的重要基础

不间断的观察导致不间断的现象的生灭,生灭的不断延续就是轮回的本质。
观察和被观察者并非不二,而只是不同的缘(条件)。
不是心造万物,而是观察导致所谓实在世界的产生,观察和被观察者都是缘,没有一个
是创造者,也没有一个是被创造者。唯物论和唯心论都是错误的。
观察和被观察者同...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43
世界和自我只存在一刹那,每个刹那都是不同的世界,每个刹那都是不同的自我(非连
续性,分立性)。
被观察者存在一刹那,观察者同样存在一刹那。
我们可以接受被观察者是无常的,却忽视了观察者同样也是无常的。
没有不变的观察者,无论是自我,灵魂还是所谓的心。只有观察本身。
刹那的观察的导致刹那的“实在",连续性的观察导致连续性的“实在”,这些微小的“
实在”被瞬时记忆所拼凑,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现实世界的图景。这现实世界只存在于我
们的大脑中,而不存在于真实的宇宙当中。
“实在”只有在被观察才有意义,脱离观察,“实在”将失去意义,至少,它不是我们
大部分人能够理解想象的。
实在或者说现象并非是独立的一直在那里,而是观察创造了被观察的现象的产生。认为
被观察者一直在那,和观察无关,是思维的严重误区,也是产生常见和我见的重要基础

不间断的观察导致不间断的现象的生灭,生灭的不断延续就是轮回的本质。
观察和被观察者并非不二,而只是不同的缘(条件)。
不是心造万物,而是观察导致所谓实在世界的产生,观察和被观察者都是缘,没有一个
是创造者,也没有一个是被创造者。唯物论和唯心论都是错误的。
观察和被观察者同... 阅读全帖
s********o
发帖数: 20
44
一部《三国演义》,刻画了刘禅乐不思蜀的形象,从此千百年来,刘禅都被称为扶不起
的阿斗,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先说说刘禅当时的处境,国破蜀亡,孤身入晋。在此情况下,一个前蜀国的君主,首先
面对的是保住性命的问题。因此当晋帝演奏蜀国乐曲的时候,刘禅如果稍微露出一点对
故国的思念,估计晋帝肯定会觉得他是个危险人物,那么刘禅的性命也就不一定保得住
了。因此,刘禅只有表示在晋国住的很好,一点也不思念蜀国,才能让晋国的皇帝放心
,从而让自己活下去。
所以,我认为刘禅的做法是正确的,不仅正确,而且非常的英明。如果命都没有了,还
谈什么其他的。可惜当时的人们不能明白帝王的心思,体会不到刘禅的苦心,反而将他
叫做扶不起的阿斗。说起来,刘禅还真是挺冤的。
综上所述,刘禅的做法,不失为一个英明的决定。而能够做出这样英明决定的君王,相
信也一定不是一个平庸的人,正是由于刘禅的出色的保命手段,才有了后来的安乐生活
。因此,刘禅也不失为一个英明的君王。
x******i
发帖数: 14369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Vegetarian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xiaoputi (小菩提), 信区: Vegetarianism
标 题: 像风一样生活之:禅茶一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16 00:29:01 2011, 美东)
像风一样生活,心中便有土。
茶喜欢喝,但是茶道不是很懂,佛经也喜欢看,但是还没有参透。转载一些有关于茶与禅的文字与图片,现代人忙得连水都顾不上喝了,还有闲情喝茶么?
http://weibo.com/2311963241
茶的寓意是放下,人生如旅,奔波的人,忙碌的人,放下手里的活,小憩片刻,享受闲
适,暗合禅意的放下,故谓之茶禅一味。
淡淡地来,淡淡地去,崇尚的是简单的生活。没有慕虚的张扬,更远离名利的角逐,寻
求的是那份心灵的安宁和性情的淡定。
禅是一种境界,一种体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一期一会」 重视一分一秒,认真对待一时一事。彼此怀着“一生一次”的信念,体
味人生如同茶的泡沫一般在世间转瞬即逝,并由此产生共鸣。
懂得一切的人,才能拥有一切;舍弃一个,就是舍弃一切。舍弃一切,人生还拥有什么?
无论外界风卷云涌、世... 阅读全帖
r******4
发帖数: 178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孙伦念住禅修法
「严密地念住于接触的醒觉。」
这是孙伦禅法的核心,也是孙论不断强调的。
为什么要“严密”,原因之一是因为必须要跟上呼吸的触的所缘,观照每一个所缘。
在马哈西的禅法里面,是说要紧密的观照腹部的上升下降,这也是要跟上所缘的变化。
另外孙论的禅法,是要求强猛快的呼吸,这种强烈呼吸外加严密观照呼吸的触感,将使
得修行者不可能进入四禅八定。而是必然产生刹那定
关于观呼吸,孙伦自己也也总结了四种,其中三种是属于止禅。而孙伦进行的则是观禅
的呼吸。
另外孙伦的一些言论似乎在批评马哈西的禅法,比如批判马哈西禅法中对于"散乱心"也
观照的做法,包括马哈西禅法当中的"标记"
孙伦的批评我个人认为不是针对马哈西禅法本身,而是针对马哈西禅法被错误运用的一
种状况。
还有一个,孙伦只是不建议对散乱心观照,因为有些人容易掉入妄想,但是他却没有否
定如果打坐当中声音,疼痛感等明显所缘的出现,应该也进行观照。
另外孙伦的禅法比较特殊,由于那种强烈呼吸必然会成为主要所缘,其他会相对减弱很
多。
关于对于散乱心的观照,我个人还是觉得没有问题,当散乱的时候,观照只要产生,散
乱很快就自己消失了,而且散乱心会越来越少,直到最
w*********r
发帖数: 2192
47
《禅悦》 禅修的基本方法(2)
作者:[英]阿姜布拉姆 出版社: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刚开始时,你也许以为自己的禅修之法无一可取之处,但下回打坐的时候,你会感
觉非常平静、轻松。你会想:“哇,现在我可以修禅了!”可是再下一回打坐时,初始
禅修的痛苦又出现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的第一位禅修老师,曾对我说过一句在当时听来相当奇怪的话。他说:“没有‘
坏的禅修’。”他是对的。不论是“坏的”或“有挫折”的禅修,到最终,你所有的辛
苦付出都会得到回报。
这就如某个人星期一辛苦工作了一整天,下班时却没有领到薪水,他会想:“我这
么做是为了什么?”星期二他工作一整天,仍然一无所获;星期三、星期四他依然勤奋
工作,但还是没有领到薪水,连续四个糟糕的日子。到了星期五,他和以前一样继续工
作,当天下班时老板把薪水付给了他。
为什么不能把每次禅修都变成“领薪水的日子”呢?这是因为在禅修的困难阶段,
你是在积蓄力量,在为成功奠定基础。勤奋禅修时,你的力量将会增强,从而创造出获
得平静的动力,当力量积蓄到一定程度,你的内心将进入一个美好的禅修境界,那便是
“领薪水的日子
w**u
发帖数: 311
48
行禅在念住修行中有很重要的地位。跟大多数这儿的同学们一样,我没有福气有专门时
间在一个清静的地方做行禅。只能在上班路上做行禅,虽然效果不是很好,但千里之行
,始于脚下,希望为将来有机会密集禅修打下基础。
我曾经试着给每一步脚掌的移动分解标识“按,移,推,提”。开始感觉效果不错
,但缺点是标识经常跟不上所缘变化,导致标识变成了念口诀。后来请教卡玛兰蒂禅师
,她建议我只用察觉“左脚,右脚”。用这个方法我基本上能跟上所缘变化。但是很容
易走神被杂念打乱。到最后,我想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跟我练习安般息念的经验有关
,我一般用数息(吸呼1-10)来使自己沉淀杂念。在行禅中,我也试着以“数步”让自
己能持续专注。我发现数七步是最好的:(一)容易持续专注;跟数息的道理一样。(
二)可进可退;如果环境嘈杂,或专注力弱,可只觉知“一三五七”步。如果专注力强
,可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左右脚全部觉知(三)易于平衡;因为是奇数,如果先标左
脚为一,那么下一循环右脚就标为一,就不会让觉知只偏向一侧。(四)从“七”到“
一”的变化点是打断妄念,觉知心念变化的最佳契点。
我在上班常速走路练行禅时用这种7步法,每一步... 阅读全帖
s*******1
发帖数: 191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修 (ZT)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4a4e6a00100vnrm.html
修行是生命依仰佛法升华的过程,理性的看待生命,,破除在人间形成的观念,改变心灵对
于生命存在的目的,是精神层面对于修行的指导,我们称为”正思维”,这是修行者的道
路,是对于生命的规划,前进的方向,佛教中称为”正知见”,是修佛所遵从的“八正道”
的首要课题。
知见如果不去履行,就是学术,而不是修行,禅修,就是修行的行为,“八正道”中称
为“正定”,禅修分为不同的次第,对于修行在不同境界的人,有着不同的觉受,佛教
中统称为“四禅八定”,有“四禅定”和“四空定”的区别。
这里所讲的,是个人在实修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境界与次第差别,不去对应“四禅八定”
的觉受依据,仅仅是个人的体会。
(心经)中讲,:“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
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
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
至无意识界。“
这就是禅定中一层境界,属于“空定”,但是还不是最终的涅槃觉悟,我... 阅读全帖
w*******w
发帖数: 2051
50
修行窍诀海按:Dipa Ma 是南传佛教一位传奇的大成就者。她以居士之身中年开始
修行,很短时间内得到了很大的成就;她按师父指示按《清净道论》修行神通,并如实
地证到了五种神通的惊人成就,例如她可以分身、穿墙、预知。。。而后她又不再修习
神通,因为她觉得对证道有障碍。她为西方弟子传法并获得了世界级的声誉。她的开示
与汉藏大德异曲同工,末学受益匪浅,以下是她的修行开示。
Meditate all the time (随时随地禅修)
Practice now. Don't think you will do more later. (“现在就去修行。不要
以为你将来有的是时间” )
Dipa Ma stated firmly that if you want peace, you must practice
regularly. She insisted that students find time for formal meditation
practice every day, even if only for five minutes. If that proved impossi...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