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bbsland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g***g
发帖数: 110
1
来自主题: Gowest版 - Rutgers统计系介绍(ZT)
Rutgers统计系介绍(ZT)
送交者: 毗邻普大 2004年8月14日10:39:37 于 [教育与学术]http://www.bbsland.com
去年数学系申请rutgers统计系的人不少,不知今年情况怎么样。
rutgers这个学校算不上很出名,至少我在申请以前没听说过,原因吗,大概是因为
综合排名不高,换句话说,名气不够大。我当初也这么认为,以至于我得导师愿意推荐
我去,我还没有接受//blush.不过我的感觉是,rutgers的science是很不错的。
先说说统计系的情况。我们系研究方向比较全,而且以应用为主。水平相当不错,近
几年正处于上升期,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和附近几个牛校columbia,princton的交流很
多。几乎每个礼拜都有牛人来作报告。统计系有二十多位教授,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非常
活跃,有的还是权威。我的Dirctor,Prof.Zhang做得相当不错,同时他还是复旦的校友
哦。借用他的话美国的统计系中,Berkeley和Stanford处于领先地位,第二档次的学校
查不太多,Rutgers当然也是其中之一。应该有前15,不过排名这东西抠得太紧也没
k*****a
发帖数: 1518
2
来自主题: Living版 - [转载] 容若淘宝记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anada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kangjia (康佳--红太阳), 信区: Canada
标 题: 容若淘宝记
发信站: Unknown Space - 未名空间 (Sun Mar 6 11:29:33 2005) WWW-POST
容若淘宝记
送交者: socare 2005年3月03日19:34:03 于 [卑诗华人社区]http://www.bbsland.com

引子:〈容若买房记〉里面提到容若还有走街窜巷淘涣旧货的爱好,一想到只有两天就得
“奉旨办差”了,再无闲情逸致来瞎写胡写,如此好玩的心得现在不抓紧把它交流出来,
就不知又得等多久了。(其实容若的密友们早就听得耳朵都疲啦!无非是“别人买乐透,
容若忙捡漏”,一样是指着天上掉馅饼,从此过那种“不劳而获”的寄生虫生活罢了。)
言归正传,开始容若淘旧货小史。
容若自打一出生,就从娘胎里带来根深蒂固的陈见:旧比新好!可不是吗,容家世代相传
,要不是孙中山闹共和、毛泽东闹共产,以容家又是翰林老爷又是封疆大吏,真个出将入
相的门第,那里就轮着容若这一辈儿一个个的漂洋过海,当了异邦的领养子啦
k*****a
发帖数: 1518
3
来自主题: Living版 - [转载] 容若买房记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anada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kangjia (康佳--红太阳), 信区: Canada
标 题: 容若买房记
发信站: Unknown Space - 未名空间 (Sun Mar 6 11:33:30 2005) WWW-POST
容若买房记
送交者: socare 2005年3月02日18:59:52 于 [卑诗华人社区]http://www.bbsland.com

容若是到温哥华半年后买的房,最初也与多数人一样租房住。那时候的容若,最喜欢的周
末业余生活有两大项,一是满世界看房,一是走街窜巷淘旧货。这第二项爱好嘛,以后再
专文介绍。现在咱们不是谈房子吗?别跑题!
容若看房与别人不同,别人看房多半是经纪带着,有目的地看,左看看右看看,上看看下
看看,看了多时,过意不去,就买下了(你当经纪带看房是学雷锋吗?),当然有定力的
主还是会沉住气对经纪说:“对不起,我呐,想了想这两年先不买,偏劳您了。”
容若做事喜欢独来独往,要么在家上网查资料,或者看各种免费房产广告册,要么开着车
到处乱转。就这么转了几个月,不仅对大温地区房地产的行情、地段、学
t**********e
发帖数: 119
4
来自主题: Living版 - 询问卡拉OK机
看到bbsland上面万利达的广告,挺心动的.不知到这里的大侠有没有用过的.音效如何?
有多少英文歌?
我还见到有人在电脑上安装"钱柜"系统.不知到软件哪里有卖.
望指教.
b***b
发帖数: 13249
5
来自主题: Living版 - 与腐朽官僚斗法--结局 (转载)
这里肯定有官僚!我老公现在已经不上mitbbs 了,被很多事情弄得很失望,现在坚决
不上了。人家现在只上 Wenxuecity 和 bbsland. 我笑他是个憨人! 何必呢? 这么认
真干嘛?
我就只喜欢上mitbbs, 虽然有官僚,但是 wenxuecity 和 huaren 的官僚更加厉害。
呵呵呵呵!
C********w
发帖数: 1724
6
来自主题: Medicine版 - 加拿大第一所中医学院如何成立
http://bbs1.creaders.net/education/messages/348066.html
加拿大第一所中医学院如何成立
送交者: 温哥 2007年8月07日19:36:24 于 [教育与学术]http://www.bbsland.com

加拿大第一所中医学院如何成立
陈慰中博士
2006年加拿大维多利亚市市议会评选我为市荣誉公民并由市长颁发证书。颁奖大会提出
很多我对加拿大做出的贡献,其中最主要的理由之一是1984年我创办的全加拿大第一所
全日制中医学院(注:加拿大东方医学院,www.ccaom.com),对加拿大医疗界和加拿大
人民健康做出重大的贡献。
最近读到中国院士何祚庥称中医是“伪科学”,并主张取消中医,并称中国人都是不幸
的生在中国。这种观点使我难以忍受。我在这里无论如何要说几句话。
我于1945年离开祖国从厦门先到南洋,然后到美国、英国、欧洲,1973年到加拿大教书
,至今已经在海外60多年了。我是生物化学博士毕业,也拥有世界某些名气学会终身院
士身份。我读遍了西方的哲学和神学以后,也学习了中国的古代经典如四书五经和诸子
百家。近年来,不但我有这
a**r
发帖数: 661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rking 讨论区 】
【 原文由 kangjia 所发表 】
我在休斯敦的真实生活
送交者: ranger8 2002年12月16日13:10:08 于 [卑诗华人社区]http://www.bbsland.com

看了读者写的有关上海和澳洲的真实生活,我想介绍以下我在
休斯敦的生活,在美国类似我这种情况的很多,或许有一定代表性。
我在1994年考虑出国留学,1996年抵美东部一所州立
大学读化学博士,之间读新东方,考G,考托,办护照,签证之
苦省略不提。赴美时仅带一千美元,且为亲友赞助。来美后即
听说读博士以后工作难找,所以赶紧放弃博士,一年后转学到
德州一所大学读热门的计算机硕士。1999毕业。期间边学
边打工,加上太太全日制餐馆打工,两年艰辛姑且不提。还好
那时赶上美国高科技和网络热潮,毕业之前我就拿到两个offer,
毕业后马上工作(当时我们的银行账上只剩200美元),
我接受了一家consulting公司的offer, 年薪45000,一年后公司
b***n
发帖数: 13455
8
来自主题: Overseas版 - 这篇分析很在理
送交者: 元江 于 March 04, 2004 19:51:45:
回答: 感谢指导,赫赫 由 pighead 于 March 04, 2004 19:42:18:
转一篇看看,分析的还是有些道理的
南大发表8篇sci文章的朱涵是怎么欺骗公众的
送交者: wps20082 2004年3月04日15:43:42 于 [教育与学术]http://www.bbsland.com
看了你的文章,除了最初的几篇phy rev 之外,其余的大多是中文期刊,而且从题目来看
,slowing down of the Gaussian spin system on diamond-type hierarchical 似是第
一篇rev文
章的翻版,发表中文文章是相对容易的,既然已经有了 phy rev这种顶级文章,以后应当
畅通无阻。
从你的洋洋洒洒的简历来看,你在大二时候就发表了在phy rev 上的第一篇文章,虽然你
强调了很多想法都是父亲指导的,可是你仍然是一个天才,几天前还在背诵高等数学的积
分表,在“
研究”之前,你父亲刚刚讲了相变的基本概念,刚刚看过了三篇综述文章,就可以做Isin
g模型
o*o
发帖数: 4495
9
来自主题: Overseas版 - 回想随感zt
回乡随感
送交者: GSO 2006年3月09日10:03:10 于 [茗香茶语]http://www.bbsland.com
两个时髦女人从一辆黑色的“别克”轿车中钻了出来,抖抖衣服上的摺子,遥控器一按
“嘎”一声锁上车。在青岛初冬阳光明媚的下午,俩娘儿们身穿呢子裙,脚蹬短皮靴,
气宇轩昂,两眼觑得人如无物。其中一个掏出一只款式新颖、屏幕泛着蓝光的手机,接
通后略不耐烦地大声吩咐电话那端显然是个喽罗的家伙如何安排某外地来青客户“吃个
便饭”,然后胯上女伴的膀子,,向那价钱反正不比北卡罗来纳的商店便宜的“阳光百
货”款款而去。俩人一面走,一面叽叽咕咕地说笑。
这俩娘儿们拉风的马路,就是如今青岛市的脸蛋子香港中路(改革开放前叫湛山大路)。
在这一带现在被称做“东部”的新市区,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群熙攘。商场、宾馆
、饭店、酒吧、迪厅、咖啡馆、洗浴中心、量贩式KTV等鳞次栉比。每当有外宾来青岛访
问,政府的欢迎车队总是不惜从机场绕个大弯也要带洋人从这里经过一下再去宾馆下榻
。这一带不光楼多楼高,街上的行人比的确别处的更加油头粉面一些,也不光人的头脸
d***n
发帖数: 4
10
来自主题: Overseas版 - 关于 fellow, 院士,和 人情(ZT)
关于 fellow, 院士,和 人情
送交者: 讲8卦 2006年3月21日13:53:26 于
[教育与学术]http://www.bbsland.com

提到fellow和院士,让我忽然觉得想讲讲8卦。
前后给3个fellow干过活,
第一个,德裔,一流学术水平,严谨木衲, 举例说明:
老板带着出去会议,碰到一个长期合作伙伴,老哥们。于是饭局,大家开心。
局中, 老板滔滔不绝research work。 俺颇觉无趣。岂料局后,老哥们苦
着脸跟我们学生开玩笑,当然是背着老板,u know for how many yrs, the
only thing he (指老板) talks to me in the meal is about **&*& (专业名词)。
这个老板的social能力简直不是一般的。。弱。。或者说,他不太需要通过
social活动得到什么,不在乎。毕竟,他当年赖以成名的成就在这很窄的领
域里基本上每个人都知道,没有人能质疑。 无任何的人情事故。60多人了,
不歇着,research还亲自操刀上阵。可这样子,他的group始终做不大。
第二个,俄裔,worl
j******8
发帖数: 36
11
来自主题: Returnee版 - 《方舟子在密歇根州立大学》
《方舟子在密歇根州立大学》(2010-07-07 11:56:51)转载标签:内含子密歇根州立大
学of方舟子美国
杂谈唐骏
【按:这个帖子可能是亦明的《亦明:我和方舟子分手、决裂的前前后后》之七,但原
始发贴人是“方
小脑”。(【八阕】2 研究生方舟子:方舟子在密歇根州立大学—— 送交者: 方小脑
2007年10月26日
13:20:27 于 [教育与学术]http://www.bbsland.com)。在散仙谷发现转贴)
关于方舟子与学术或科学,目前较多的评价是,方舟子是被科学界学术界淘汰的“
洋博士”,有一
个难听的说法:方舟子是学术界的“摔货”。这个转贴,只是作一个佐证而已。
总之,尽管方舟子的真实面目,可以从方舟子反中医、以及新语丝上纠集的喽啰们
嘴脸中分析到,
但再看看方舟子本人的历史,还是符合“科学”的。】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3a5ae01000bcw.html?retcode=0 - 转贴:《方舟子在
密歇根州立大学》_阳光穿透_新浪博客
===========================
j**********g
发帖数: 392
k*****a
发帖数: 1518
13
来自主题: Working版 - 海归的背后z
海归的背后
送交者: joe13 2003年1月25日03:20:11 于 [新大陆]http://www.bbsland.com

去年12月15日至17日,2002全球人力资本论坛在北京召开。惠悦全球首席执行官约
翰J.海勒(JohnJ.Haley)在他的演讲中,把中国人才流动现状总结为:“企业找不
到合格的人才,机构留不住核心人才,出国热一轮接一轮,海归派归来又归去,从
国企到外企都成了培养人才的学校,由人才流动引起的法律诉讼越来越多,人才大
量流失并有扩大趋势。”
今天的中国,已然成为全球投资的热土。新一轮人才流动高潮又起。我们这里关注
的是在这股人才竞争的高潮中,海归人占据了什么样的位置?是什么使海归人归来
又归去?如果说,以往“海归”多有爱国热情的驱使和政治身份的考虑,而今,是
否更多地基于经济理性和为市场利益所驱动?
  这里直言说出海归潮背后鲜为人知的内情,也许会因此而得罪一些人,也许它
会令一些人感悟。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希望带给读者的是真实与客观。
──编
k*****a
发帖数: 1518
14
来自主题: Working版 - 国内为什么讨厌海归?z
国内为什么讨厌海归?
送交者: ZTZTZTZT 2003年2月04日03:18:11 于 [新大陆]http://www.bbsland.com

国内讨厌海归有这么几条原因:
1. 前几年回去的海归骗子太多了.比如"无证""洋烂",包扩张朝阳.许多海归甚至英文
都没有过关.不信你听
听咱们亲爱的张朝阳张总的英文! 国内的人早已经对海归失望了.
2. 许多海归是速成的.拿的是"真的假学历".基本上是什么都不懂! 对中国不懂,对外
国也不懂! 他/她能赶什
么?
3. 国内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认识: 那就是: 回来的都是在国外混不下去的. 如果你在
国外混得好,你也不会回
来当"海归". 你可以回来投资或是做生意, 那时你不叫"海归", 你叫"外商". 而且这
两年的例子好象都应证
了这个认识. 只是现在大家比较客气了,不当面说你了.可是背后还是会说的.
4. 现在海归太多了,已经形成了一个"好看不好用"的形象. 国内企业的高层担心你是
否真的有本事,如果有,
你真得能留住.可是企业的中层却对海
k*****a
发帖数: 1518
15
来自主题: Working版 - [转载] 在公司的沙漠里跋涉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anada 讨论区 】
【 原文由 kangjia 所发表 】
在公司的沙漠里跋涉
送交者: excel 2003年12月18日21:46:31 于 [新大陆]http://www.bbsland.com
Source: HXWZ
Author:老牟
周围的很多朋友都在公司工作,聚在一起的时候,常听他们谈起公司
的事情,时间长了,我脑子里也依稀生出了一个公司,鬼使神差地也跟着
公司起来。我发现,尽管美国的公司形形色色,但每个朋友的公司经验却
相去不远。1980年代后留学然后定居到美国的中国人,相当一部分都
在美国大大小小的公司里找到了归宿,他们融入到美国的公司中,成为公
司的一员。而且不管什么公司,但凡有些中国人的地方,同胞们就自觉不
自觉地凑到了一起,结成哥们儿姐们儿。这些操汉语的小群体很像文化中
的文化,或曰沙漠中的绿洲,使中国人能够在公司的高压舱中抽出身来痛
快地呼吸几口自由的空气,能够暂时摆脱英语的困扰而回到熟悉的母语,
畅所欲言。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在公司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是沙漠中的
跋涉,而只有融入各自的群体中,才算踏进了绿洲的温馨。
中国人所在的公司
k*****a
发帖数: 1518
16
说几点关于回国个人想法和国内实际感受 作者:samari
送交者: USAUSA 2003年12月18日06:40:15 于 [教育与学术]http://www.bbsland.com
(xys.3322.org)(xys.freedns.us)◇◇
说几点关于回国个人想法和国内实际感受
作者:samari
1。回国是自然淘汰的结果,就我身边见到的回国的人,都是在国外找不到工作,
或是因身份问题在国外待不下去的人。真正在国外有好的位置,生活稳定的人,
回去的一个也没有。倒是见过几个被layoff的人,据说在上海拿了年薪40万的offer,
回去半年不到又灰溜溜地回来了,说是中国水份太大,虚假成份太多,公司根本
没业务供得起年薪40万。
2。所谓回国创业,也是吹的多,真有业绩的少。今夏我回国,与几个前几年回去
所谓创业的聊了聊(都是在中关村,张江这样的高科技园区,都已干了2-3年) ,他
们告诉我,忙活几年,勉强度日,根本还没见着效益。国内市场体制不健全,办
成一件事非常难。他们回国搞公司这几年,大多是在倒来卖去,你蒙我骗,谈不
上有啥技术创新或开发,国内根本没这环境。我的感觉,回国创业
g***g
发帖数: 20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bHunting 讨论区 】
【 原文由 Arthur 所发表 】
97年回国老海龟的一点肺腑之言 zt
送交者: excel 2003年12月20日00:04:33 于 [新大陆]http://www.bbsland.com

Source: 工作留学
Author: 老海龟
我是学计算机的,先是进了东岸一个大公司,干了3年编程,觉得不刺激,跳入了西岸一
个只有几个人的小公司体会创业的感觉,当时收入还算不错,但看着公司没有长大的可能
,很郁闷中。97年初一冲动就回去了,当时想,先找个老婆再说!天天光棍,医生都说我
老是失眠跟这个无处发泄有关系。
进了一个半政府机构,先做普通职员,无奈工作太努力,推动了几个重大项目,一年后成
了主管信息科技发展方面的副处长,要说薪水,可能吓大家一跳:1000刚过,人民币呀!
但我的一个决策可能够影响一个城市的呀!我找的是一种感觉,男人找事业感、成就感就
像女人找衣服、爱情一样。
我这个人,没有长性,总是喜欢尝试新的生活。干了2年,跟几个朋友一个搞了个公司,5
个合伙人,3个是海龟。现在发展到426人,我担任CIO,年薪税后3
k*****a
发帖数: 1518
18
美国寻梦: 有份工资不错、又不需要累得象孙子似的工作 zt
送交者: excel 2004年1月22日01:33:31 于 [新大陆]http://www.bbsland.com
老美成天喊要实现AMERICAN DREAM, 可究竟什么是美国梦,在不同的时代大概有不同的
涵义。在现在的美国,所谓的美国梦似乎完全物质化了,有份工资不错、又不需要累得象
孙子似的工作,有自己的喜欢的房子、车子,没准再加上条游艇,这就是AMERICAN
DREAM的主要内容了。
中国人爱的是面子,外罩皮而卡丹,里面可以啥也不穿。到了美国,在学校混了几年,出
了校门搞定车子,再工作几年不曰而同地开始琢磨房子了。这世界上本没有路,就因为走
的人多了,就成了路,嘿嘿,老中们的美国梦之路也就是这么年复一年、代复一代地走着
的。
在美国,除了在纽约等大城市,居民住房很少是象国内的HIGH RISE高楼大厦,而基本上
是不超过三层的房子。买住宅的目的各不相同,洒家也不可能一一讨论。只能就普通购房
自住的事项胡扯一顿而已。
玩股票讲的是什么?TIMING, TIMING, TIMING!那么弄房子讲的就是 LOCATIO
k*****a
发帖数: 1518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anada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kangjia (康佳--红太阳), 信区: Canada
标 题: 华裔女生王文思:我的美国派生活 (ZT)
发信站: Unknown Space - 未名空间 (Sun Aug 8 16:57:36 2004) WWW-POST
华裔女生王文思:我的美国派生活 (ZT)
送交者: qqmom 2004年8月07日13:48:54 于 [儿童成长]http://www.bbsland.com
■采访人:王 东(《中国图书商报》记者)
●受访人:王文思
采访背景 18岁的美籍华裔女孩王文思(Katharine wang),3岁半随父母自哈尔滨移居美
国,现已成为斯坦福大学一年级新生。之前她曾经就读于加州Vivian Webb私立高中,在
那里度过了充实的三年。她以自己的这段生活为蓝本,以流畅的文字、细腻的刻画、生动
的描述再现了自己曾经有过的思索和感受——这就是她的第一本英文自传体小说、近10万
字的《此时,彼地》(Been There,Done That)。最近王文思在假期随父母来到中国毕
业旅行,于是笔者在外研社
k*****a
发帖数: 1518
20
来自主题: Working版 - 公司还是学校:博士就业杂想z
公司还是学校:博士就业杂想
送交者: 说的不错 2005年11月26日14:59:23 于 [教育与学术]http://www.bbsland.com
有一种传统观点认为各专业的博士毕业以后,多数都是应该去学校教书、或去pure
research labs的。这种观点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当然有它的道理。但是架不住几十年下来
博士就业市场的供需关系越来越失衡,每年从学校里毕业出来的博士越来越多,而学校、
research labs的职位增加没那么快。于是物理、化学、生物之类在工业界没那么多机会
的专业,博士们做博士后的年限只得越来越长;而对计算机之类专业来说,工业界不仅机
会比其他专业多得多,钱也相对较多,而且没有研究型大学头几年的tenure压力,加上做
的是现实世界用得上的产品,和学校里那种空中楼阁式的研究比起来另一有种满足和成就
感,所以对这些专业来说,许多人宁愿进工业界不愿进学术界也是正常的。
当然也有不少朋友先试了试申请学校,没能成功,才转向工业界。这些朋友要说真对学校
生活有多浓厚的感情,其实也未必。许多人之所以申请学校,一个因素是觉得自己的研究
做得不.75.
l*****9
发帖数: 9501
21
来自主题: Working版 - 我在北美的幸福打工生活
我在北美的幸福打工生活
送交者: dadahan 2004年7月10日15:39:29 于 [新大陆]http://www.bbsland.com
我靠工资吃饭,就是一呆头呆脑打工的,属于被剥削阶级的光荣一分子。我胸无大志,
已经充分做好了将要被洋资本家长期剥削的思想准备。下面把我的感想和打工的众兄弟
姐妹交流一下。
首先人要有自知之明,不管你挣多少银子,混了多高一职位,打工的就是打工的。千万
不要觉着自己特有能力,千万不要认为自己的价值没得到体现。既然准备就这么被人长
期剥削下去了,就得有一个长期被剥削的活法。出国留学的人里边有两把刷子的主可能
不少,过去在国内可能净是尖子,让人捧惯了。一个个都打着干出一特金光灿烂的事业
,甚至恨不得哪天真能为全人类做出一特大的贡献。到北美被人家剥削的时间长了点就
老觉着心里不大是味儿,总觉着自己身上有挺大的能力,蕴藏着挺大一价值没人认。总
之就是觉着自己活的不够火,不够猛,不够猖,不大给劲。这么着,就越干越没劲,巨
郁闷,就这么伤了身子,落下病的我都见过。我就不这么想。在北美被剥削了这么多年
,我就认熊,我就一门心思认定了自个就是一点能力一点价值都
k*****a
发帖数: 1518
22
来自主题: Australia版 - [转载] 我在墨尔本的真实生活z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rking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kangjia (康佳--红太阳), 信区: Working
标 题: 我在墨尔本的真实生活z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Fri Dec 13 11:47:29 2002) WWW-POST
我在墨尔本的真实生活
送交者: HotAndCool 2002年12月12日22:48:03 于 [新大陆]
http://www.bbsland.com

看了那篇《上海的真实生活》,忽然有一种冲动,想把我在墨尔本的真实生活写下来

先生和我是大学同学,93年毕业。我先生98年7月来澳洲的Perth读硕士,我和孩子(
现在六岁半)在北京。
2000年8月31日先生学生签证到期前一天,我们的移民签证批下来了。10月底我们全
家抵达Perth。应该说
刚到澳洲还是比较高兴的,兴奋持续了约一周。
2000年圣诞节前,我飞到墨尔本参加面试,并得到offer,是一家跨国电信公司,每
年底薪A$57000,奖金
10%,并且公司出A$3000的搬家费。
k*****a
发帖数: 1518
23
来自主题: Australia版 - [转载] 新西兰基督城的生活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rking 讨论区 】
【 原文由 kangjia 所发表 】
新西兰基督城的生活 (zt)
送交者: 90beach 2002年12月20日15:26:05 于
[卑诗华人社区]http://www.bbsland.com

新西兰基督城的生活
作者:Kairaki
读了网上的上海、墨尔本、休斯敦的生活,算狗尾续貂吧。
我1997年下半年到新西兰基督城读书,翌年拿到硕士学位后,在本地一家IT
consultancy公司得到一个程
序员位置,拿到PR。之后换过3个工作,其间到悉尼作过短期约聘工(contractor),
现在基督城一家国际公
司作DBA。工资从最初的3万到现在的8.5万。(都指新西兰元,下同。一个新西兰元
等于0.5美元。)
99年回国结婚把老婆带过来。老婆读书一年找到了一个初级文员的工作。工资3万。
1、税。新西兰的所得税很简单,3.8万以下的19.5%,3.8-6万之间的部分是33%,6万
以上的部分39%。所
以我的收入税后每周是NZ$1144元。我太太
f*********n
发帖数: 292
24
旅游中的十大名不副实-吃喝篇
送交者: kaokao 2002年3月02日17:58:37 于 [新大陆]http://www.bbsland.com
旅游中的十大名不副实-吃喝篇 <转>
我一向认为,吃遍天下为旅游的重要目的之一,就象我太太认为购物是旅游的目的一样。
因此每到一个地
行变成了一场恶梦,但我并不以为这是食物本身的问题,所以不会去批评它。
1。
天津狗不理包子。狗不理包子名气极大,多半由于天津出了很多说唱艺人大力宣扬之故。
其实没有任何特色,在任何一个小铺子里都能蒸出来。加之狗不理品牌用的极烂,以致出
现了狗不理海鲜这样的菜,排在第一位实在众望所归。
2。 云南过桥米线。
平心而论,过桥米线并非象狗不理包子那样只有一个招牌,其实满有特色的。但这种特色
似乎并不是举国皆宜,而好像只对云南人适合(我也怀疑这一点)。其实,米线在油里一
过,只是看起来熟了,味道并没有进去,吃起来如同嚼蜡。有些东西有名是历史条件造成
的,并不能持久。昆明的吉星园去了一次,就再也没有去过了。我也没听说谁去过两次。
以其名头而论,我让他排第二。
3。
上海的蟹粉狮子头。不用说,锦江饭店和梅龙镇的领班都
f*********n
发帖数: 292
25
来自主题: Chinese版 - 故乡:陌生的熟悉
故乡:陌生的熟悉
送交者: By9 2002年2月27日13:22:43 于 [新大陆]http://www.bbsland.com
这几年,几乎每年都是在故乡(长沙)过的年。但我熟悉的故乡,却一年年变得陌
生,而这种陌生,又正是我
对国外的熟悉。不拐弯抹角的说法,就是我的故乡年年都在变,变得越来越不像我
过去熟悉的故乡,变得越来
越像我现在熟悉的欧洲和日本。
从广州乘加班飞机到达长沙,已经是凌晨4点。又是哥哥嫂嫂在机场等候。一出机
场,就见到哥哥最铁哥们之一
的郭兄。一上车郭兄就开玩笑:“能为九哥当司机,真是我郭某的荣幸。”郭兄是
车主,怎么能叫“司机”?
不过让我惊讶的是,去年还是一部刚买的德国桑塔拉,怎么今年就变成了辆法国富
康。是中国人换车比日本人
五年一个周期还勤快?还是中国生产的德国车是豆腐沾屁做的所以不经用?没好意
思问,车开到哥哥处,郭兄
把车一停,一单车回去了。一问,才知道,郭兄的桑塔拉借出给朋友有事,所以哥
哥借了另一位出国过年铁朋
f*********n
发帖数: 292
26
来自主题: Chinese版 - 一个美国人眼中的慈禧太后
一个美国人眼中的慈禧太后
送交者: 赫德兰 2002年2月27日15:02:34 于 [五味斋]http://www.bbsland.com

  虽然如今慈禧太后已不在人世,但是,许多人在私下里或公开的场合里都曾见
过她,甚至有些人还跟她有过来往,所以我们要了解她的生平或性格都不难。很多人对此
也颇感兴趣。据我夫人讲,慈禧太后在设宴招待外国公使夫人时,前前后后餐桌的布置、
装饰都不一样。下面就是一些细节,我们来看看慈禧太后在适应外国人的习惯方面有多么
快,或者说她是如何迎合外国人的习惯的。
  在最初的几次觐见中,先是有人把我们引荐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然后我们
和福晋、格格们一起准备进入宴会厅。我们落座后,每人身边都有一位格格陪着,这时慈
禧太后才出现在宴会厅。皇帝就坐在她左边靠后的地方。在这个过程里,我们一直都站着
。她坐下之后,才示意我们都坐下,但皇帝、福晋、格格们还是站着,在慈禧太后面前他
们是不敢坐下的。接着,身着长袍的太监端上了精致、美味的中国菜,那个服侍慈禧太后
的太监在上菜时一直跪在她身边。
  
f*********n
发帖数: 292
27
来自主题: Chinese版 - 谈英式宴客之道
谈英式宴客之道
送交者: 玛丽基伦 2002年2月25日03:31:37 于 [五味斋]http://www.bbsland.com

举办宴会时,美味的食物并不重要,使客人满意的关键是正确安排他们的座位。
安排午宴或晚宴来宾入席的位置,是令如今的男女主人们最感棘手的问题:不是做哪
几道菜,要不要从外面请人来做这样具体的问题——美味的食物并不重要,而人们更多希
望在宴会上能与他人愉快地交流,这就要通过正确地安排座位,尽可能使每个客人乐在其
中。
我出身于北爱尔兰一个普通的医生家庭,上个世纪的80年代,婚姻将我带入英国的上
流社会。这样的经历使我能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观察上流社会的人们在四季不断的宴会上
,如何用他们有趣但十分奏效的办法安排座位。作为一个外来人,我以清晰的洞察力和自
发的兴趣来研究这个问题。顺便提一下:有人说英国人很势利,但他们只是对英国本土的
人,比较在意他们等级的高低。至于其他人,他们是张开怀抱热烈欢迎的,于是我顺利地
进入了他们的圈子。
在我被引入到上流社会后,很快,凭着特有的直觉和判断力,我了解了一些历史悠远
的排位规矩,不仅将其运用在我举办的大型宴会中,别的女
p******m
发帖数: 14
28
*****美国名大学诺贝尔奖排行榜 (top 21)*****
送交者: ranker
2002年3月24日17:03G栲*哺
埏BD逃胙鮙http://www.bbsland.com

美国名大学诺贝尔奖排行榜
1---芝加哥大学 73: University of Chicago's 73 Winners:
http://www-news.uchicago.edu/resources/nobel/
2---哥伦比亚大学 64: Colubmia University's 64 Winners (37 graduates and 38
faculty members; some of them are both graduates and faculty members):
http://www.columbia.edu/cu/pr/special/nowin.html
3---麻省理工学院 55: MIT's 55 Winners (22 graduates and 35 faculty members; 2
of them are both graduates and
t*****i
发帖数: 32
29
来自主题: Chinese版 - 漂泊一生也割不断的爱
漂泊一生也割不断的爱
送交者: willcome 2002年3月29日13:25:28 于 [卑诗华人社区]http://www.bbsland.com

周末,独自在研究所看书。读到一篇文章,提起朱自清的<<背影>>。想起父亲那渐渐隆起
的腹部,日益光亮的头顶,我感觉心头有一种被揪起的酸楚,赶紧上网找到这篇文章打印
出来,好为我的思念之情找一个容器。很自然的,接下来寻找描写母爱的文章。读着,感
动着。前些日子一个中文系的旧友email里告诉我,多年前我留在bbs上的一篇关于父亲的
文章,他们有意收进一本散文集。可是惭愧的是,风花雪月的东西写了那么多,却从来没
有好好写写我的母亲,这世界上最疼我的人。
我现在住得离法兰克福机场不远。每天晚上回家,下了Tram还要步行几分钟,一抬头,总
是可以看到飞机,夜空下闪烁着。此时我总是会想,什么时候我会坐在那上面,回去看我
的娘亲呢?
母亲是上海人,当年老人家大手一挥,插队落户来到江西农村。由于表现良好,被选到城
里读师范,认识了当时也算年青有为的父亲,恋爱,结婚,接着有了我。每个孩子的出生
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有时候翻以前的老照片,发现母亲年
f******o
发帖数: 706
30
来自主题: Chinese版 - 童言无忌
童言无忌
送交者: 小马戈 2002年4月11日14:44:41 于 [笑林之声]http://www.bbsland.com

小明和小华在学校操场玩耍时无意中捡到一百元。他们兴奋的讨论该怎么用这
笔钱,小明说:有了!我们去买卫生棉。小华问:买那个干嘛?小明说:我也不知
道,可是电视上常常说,只要使用卫生棉,就可以倒立,可以骑脚踏车,可以划船,还
可以自由自在的在游泳池里面游泳……
4岁的小儿子挺神气地让我看他手上爬着一条蠕动的毛虫。我一见毛虫就全身
一颤, 随口说了句逗孩子玩的话:"快把它弄到外面去吧,它妈妈一定在找它哩。"儿
子转身走了出去。我以为达到了目的,谁知一会儿他又进来了,手上爬着两条毛虫,
他说:"我把虫妈妈接来了。"
老师说道:现在,孩子们,我要你们保持绝对安静,静得你们连一根针落到地
上都听得见。过了一会儿,全静下来了,一个小男孩尖叫道:扔针吧。
小白要上幼儿园了,第一天上幼儿园老师开始进行智力测验,就把一篮积木倒
在桌上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只见小白把积木在自己面前排成一横排,然后向前一推,
嘴里喊道:"我胡了!"
妈妈:“宝宝已经四岁了,你可以自己睡了。”孩子:
j*j
发帖数: 5564
31
摘自 [恋恋风尘]http://www.bbsland.com

看了山东老汉杀死自己女儿女婿的惨剧,真的觉得很悲哀。
老头杀人当然是犯罪,可他毕竟老而糊涂了,而且只是一个文化素质不高的农民;
我们还能对他说什么呢?可作为他女儿女婿的一代,却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做
人却如此失败?让人痛惜!
有的中国人真的是很可悲。他们一来美国,就以追赶美国人的生活水准为唯一目的;
并不惜为此抛弃对国内父母的责任。
可能有的父母在国内自己生活就很有保障,那是做儿女的幸运!可对许多老人来说
并不是如此,国内的社会保障之差,大家都清楚的 (至少大家在批评共产党时,好
象这一点都是记得蛮清楚的)。那说明我们这一代还是需要孝道,需要负担一些父母
的养老;尽管我们已在美国 --- 这个子女不需要负担父母的社会。
其实以大多数人在美国的收入,稍微孝敬一下父母,对他们在美国的生活水平影响
能有多少?
为了在美国活得阔气,有头有脸,有的中国人本可以负担个30万的房子,可却一定
要买40万的房子;本可以买20万的房子,却非要去负担30万的房子。想想,买个便宜
几万的房子,把宽余出来的钱用于孝敬父母,那父母的生
k*****a
发帖数: 1518
32
美国亚裔自制电视节目The Y Factor开播
送交者: 弼马温 2002年10月16日12:16:45 于 [卑诗华人社区]http://www.bbsland.com

记者王绍蓉/洛杉矶报导)主流电视节目中,有多少亚裔面孔?相信答案是少之又少,长久以来亚裔的媒
体曝光度偏低,主流社会缺乏代表亚裔族群的节目,不过即日起每个星期四晚上,由亚裔制作,英语
发音,在南加州的KDOC电视台播出的「美式」亚裔节目「The Y Factor」,则可望打破瓶颈,让更多人
了解亚洲娱乐和生活型态。
相信很多在美国生活的华人都有深刻体认,除了几个华语频道外,放眼主流社会的电视频道上,根本
很少有关于华裔,甚至是亚裔的节目,在很多调查访问中也发现,亚裔孩子因为在电视上很少看到亚
裔面孔,而觉得自己缺乏代表性,进而觉得自己在美国社会中是弱势的族群。
A2娱乐制作公司的华裔电视制作人梁嘉玮(Kevin Leung),在计画制作属于亚裔的电视节目之前,也先针
对大洛杉矶地区的亚裔年轻人做过问卷调查,他们在购物中心、NB
k*****a
发帖数: 1518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anada 讨论区 】
【 原文由 kangjia 所发表 】
外国护照重要,还是人生经验重要?
送交者: ahf 2002年11月25日17:35:28 于 http://www.bbsland.com

我是一个对拿外国护照有心理障碍的人。我认为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是有很大不同的
,而一个在像加
拿大这样的国家生存的人要过得舒心,必须认同西方文化。而不幸我受中国文化影响
太深,又不愿意
挤掉一些空间让给西方文化。因此就对是否要拿外国护照产生疑问。
我认识两个女孩,都是十几年前来加拿大读书的中国小留学生,现在是而立之年了。
都混得不错,有
车有房。一个女孩颇有融入加拿大主流的自豪,告诉我左边祖上是德国的,右边祖上
是希腊的等等。
不过当我问她和洋人处的怎样,她坦白还是有距离。当我和她在她住所附近的花园小
道散步时,她好
像和路过的洋人都认识,左一个“嗨”,又一个“嗨”。有些绷着脸的邻居挤出了一
点笑容;一对正
在谈话的洋人中年妇女顿了一下,点点头又继续赶路,我的乐天派的朋友毫不在意,
k*****a
发帖数: 1518
34
来自主题: Chinese版 - 常回家看看
常回家看看
送交者: 看看! 2002年12月15日10:10:27 于 [新大陆]http://www.bbsland.com

              常回家看看
·瞿德霖·
  每次回国,总有很多感想。然而今秋十月的旅行结束回美时的心情,就和上
海人当年离家去新疆支边或上山下乡插队落户一样。换言之,是离开一个歌舞升
平豪华繁荣的国际大都会到美国中西部的穷乡僻壤。难怪东西两岸的老朋友都说,
如今每回去一次,就增加一份留恋的心情。
  每次回国,总想轻松一点,但最后总是无一例外地忙得不亦乐乎,行程匆匆。
今秋十月的旅行更是如此,应中国同行,教育部和科技部等政府机构,若干中美
商务咨询公司,和美国在华商会朋友们的邀请,交流资历背景调查的方法和途径,
结果连亲戚也没有时间去拜访。
  每次回国,总要带回很多的书,有的已陆陆续续地送给朋友们,但还是有很
多过去一二年内买的书还没看完。这次回去本想少带一点,因为网上的东西也看
不完,而且也没时间特地去买书,但几次匆匆穿过
k*****a
发帖数: 1518
35
来自主题: Chinese版 - 福州人来了
福州人来了
送交者: uio 2002年12月17日19:19:01 于 [卑诗华人社区]http://www.bbsland.com

福州人是海外华人中的异类。
海外华人用一种异样的眼光打量福州人。先是瞧不起:他们是一群从大洋里爬上来的
偷渡者,他们是
一帮脸上沉淀着庄稼地颜色的农民,他们知识贫乏,见识短浅,只是拼着那一身似乎
永远也榨不干的
体力,疯狂地在新大陆挖金掘宝。一堆堆美元也好像庄稼地里的蕃薯一样,随着他们
铁铲的翻动滚滚
而出。也许正是因了从别人瞧不起处做起,福州人在一滴滴积累财富的同时,也一点
点积累起别人对
自己的一份敬重。如今的美国华人圈,一提起福州人,大家就会陡然升起一种又敬又
怕的感觉。福州
人以生命做赌注的冒险精神,福州人那种靠乡情亲情聚合起来的凝聚力,福州人那种
压不垮累不死的
坚韧,是世界上任何人种任何族群都难以匹敌的。以实力论,过去台湾人是美国华人
中的大腕,如今
面对实力超强的福州人,台湾人只能拱手让出老大席位。在卑灵斯连开两家大店的福
州人哈沃说:
“过
d********r
发帖数: 303
36
来自主题: Chinese版 - 一个海龟的反思 (From bbsland.com)
首先,我很感谢有那么多朋友出来表达对我文章的看法。我注意到越来越多的朋友的支持
和理解,对于不同的意见我也可以理解他们的出发点,至少现在无理取闹或者动不动骂人
的已经减少很多了。
这里我想谈谈我这些年对国内的感受以及一些个人不成熟的想法,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得
到更多的反馈。
我是上海人,从上海的一所名牌中学毕业,相信阅读过摩登时代的上海人都知道我的学校
。我曾经在复旦大学混了一年就去了美国。我和自己大学,中学乃至小学同学一直保持着
联系,也因为复旦的关系,很多同学都不是上海人,毕业后也分布在中国的各个省市地区

在美国工作了几年后,由于工作关系我开始卷入公司的亚洲业务。因此我被派遣去了亚洲
地区常驻。从那时开始,我经常的去香港,新加坡以及大陆地区,开始对中国的重新了解

应该说,刚开始的时候,我自己都很惊讶自己对中国已经变得那么陌生。我还是自以为是
的以为自己还那么了解中国。后来事实都告诉我事情并非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我们在中国的业务主要在上海,深圳和北京,也就是现在海龟回国定居的最主要的三个地
方。因此,我会详细谈谈我对那三个地区的感受,有一定的针对性,但也会和其他相对贫
穷地区
j*j
发帖数: 5564
37
来自主题: Chinese版 - 一个海龟的反思 (From bbsland.com)
Couldn't agree with you more.




















a*****a
发帖数: 1
38
来自主题: Chinese版 - 一个海龟的反思 (From bbsland.com)
前辈,收藏了
多谢















x******u
发帖数: 228
39
来自主题: Chinese版 - 一个海龟的反思 (From bbsland.com)
good article















i*****r
发帖数: 32
40
来自主题: Chinese版 - 一个海龟的反思 (From bbsland.com)
整篇文章的感觉就是像是告诉海龟人士放下包袱,去国内打泡。 真怀疑作者是干什么的





















k********v
发帖数: 18
41
来自主题: Chinese版 - 一个海龟的反思 (From bbsland.com)
好像是有点这个作用,虽然不是他的本意
c******o
发帖数: 482
42
来自主题: Chinese版 - 一个海龟的反思 (From bbsland.com)
对啊,写的很可观
j*j
发帖数: 5564
43
来自主题: Chinese版 - 一个海龟的反思 (From bbsland.com)
这就要看读者的素质了,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多人读<<金瓶梅>>是为淫,但
不能因此说书不好吧。
他写得不错,但他描述的那帮人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并不好。
















d*********n
发帖数: 818
44
来自主题: Chinese版 - 一个海龟的反思 (From bbsland.com)
我来说两句。作者描述得很真实,说的也不错。但是大家不要对中国失去信心。中国这个
文明遇到的挑战太多了。中国能SURVIVED伊斯兰入侵、蒙古铁蹄、清末社会崩溃、民国军
阀混战日本侵华、国共内战、共产主义危机,目前这点问题算个Q啊。从历史眼光看,中
国的方向是对的。目前中国社会内部张力很大,这不是今天的问题,这个问题存在至少有
500年了。中国文明缺乏输出危机的动力,所以每次都是内部消化,所以中国人SUFFERED
比绝大多数民族多,所以造就了中国人的忍耐力和生存力。一句话,中国的人均资源太少
了,人均发展机会太少了。欧共体给欧洲农民的奶牛补贴是2.2美圆每天每头奶牛,中国
有多少人收入达不到这个数啊。老墨在美国够下的吧,但别忘了墨西哥劳动力成本是中国
的2倍,也就是说:人家生活水平是中国的2倍。
在国外的人,没事别回国添乱。你以为中国缺你啊,中国人才太多了,都用不了。最好的
办法就在国外发展,在国外才是真正的竞争。你可以跟别人争工作机会,争发展权。多生
几个孩子。中国要是能往外移民个1-2个亿你试试,中国不是超级大国都难。
打个比方,你从村里考到大城市,就好好在外发展,村民会以为你毕业
c******o
发帖数: 482
45
来自主题: Chinese版 - 一个海龟的反思 (From bbsland.com)
未必都对,但是是一篇逻辑严谨的好文章.
d*********n
发帖数: 818
46
来自主题: Chinese版 - 一个海龟的反思 (From bbsland.com)
什么打炮之类,从历史角度看都枝枝末节。打炮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也是生物生存的必须条
件。道德宣教如极端佛教,够纯洁了,但最后还不是引入欢喜佛,鼓励大家打炮?要是教
徒们都不打炮,我看这个宗教最多就能存在个70年,因为信它人会自然灭绝。
理想共产主义,够理想了吧,我看延安窑洞的野炮打得一点也不少。老毛是教主,他的炮
能少了?
让老百姓憋着。就象学雷锋,那是用来教育老百姓的。不是要求他们自己的。





500年了。中国文明缺乏输出危机的动力,所以每次都是内部消化,所以中国人SUFFERED

















d*********n
发帖数: 818
47
来自主题: Chinese版 - 一个海龟的反思 (From bbsland.com)
说延安的野炮,江青同志从上海一直打到老毛的窑洞里。这还不算,文化大革命期间,小
江借着乱乎劲了,把在延安跟她吃醋的那帮风流娘们和在上海了解她炮史的姐们哥们(我
猜肯定有拒绝跟小江打炮的哥们,也有小江同志的轻敌)打得失去了打炮功能,有的连命
也被打掉了。。
革命无罪,打炮有理。
但炮不能乱打。
这是正理。
子在床上曰:炮能不慎打乎?








500年了。中国文明缺乏输出危机的动力,所以每次都是内部消化,所以中国人SUFFERED









k*f
发帖数: 58
48
如果作者所说的是大多数海龟的真实写照,我感到很失望
他们的素质还不及一些中国教育出来的大学生高
他们只是一群拿着洋学位,洋护照回中国的淘金者
和当年华人去金山淘金没有本质区别
最讨厌是他们看不起普通市民!和当年那些买办汉奸嘴脸及其相似!

的支
动骂
希望
的学
保持
市地
了亚
新了
以为
三个
相对
形容
记得
了,
上海
HYATT
港,
别。
旦同
b******g
发帖数: 1721
49
I don't think the graduate from china have more Xiuyang.











b*****y
发帖数: 38
50
送交者: alanalan 2003年2月19日07:00:26 于 [卑诗华人社区]http://www.bbsland.com
冒那个险,一旦发现将被驱逐出镜,不许再入境,已有朋友被驱逐,后在多伦多中国领事
馆申请签证被拒,永远无法回到中国,很难受。至於公安机关如何知道他的身份真相则不
得而知,可能是被人给“举”了吧。
所以最好别碰那个雷,踏踏实实拿签证回国,再争取换一年有效的工作许可。否则总是担
心受怕,寝食不安,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又何苦呢?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脚踩两只船很难,连我的一个和北京市公安局5处交往很深
的人都放弃了这种想法,每次申请签证回国。毕竟,非法入境在全世界都是打击的对象,
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并不孤立。
当然,一旦在国内纳入外国人的管理范畴,事情就变得较为复杂,从医疗,子女入学到税
收,福利,养老保险均成本骤增,造成实际生活质量缩水,加国诸多福利又无法享受,两
头够不着,也很头疼。
事实上,外国护照身份现在看来实际意义远小于象征意义和心理意义(ME-TOO意义ATTITUD
E),总觉着苦三年不拿太冤了,并未仔细考虑过它带来的一些问题--当然指对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