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bhikkhuni
(共0页)
r****n
发帖数: 8253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律藏对于不杀生戒的详细定义
殺人(=Bhikkhuni Parajika 3)
【因緣】佛在毗舍離時,教導比丘不淨觀,讚歎入不淨三昧。諸比丘修不淨觀後厭棄自
身,請求鹿杖比丘 殺他們;鹿杖殺比丘後生起邪念 ,以為殺人即是助人解脫,有時一
天連殺六十個比丘。
【犯相】1.對象:人類 。
2.動機:殺害。
3.方式:(1)自己殺人:以器具或藥物等致人於死﹑讚歎死亡﹑設陷阱。
(2)唆使殺人:用言語或書信,間接命令別人去殺。
4.結果:使人斷送性命。
【無犯】1.無意。2.不小心。3.不是故意殺人。4.比丘精神失常。
================================
殺生(=Bhikkhuni P 142)
【因緣】佛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時,優陀夷比丘因為不喜歡烏鴉,將烏鴉射下來,割
斷其頭,並串在一起。
【犯相】1.對象:動物 。2.方式:奪取生。
【無犯】1.無意。2.不小心。3.沒有起殺心。4.比丘精神失常。
=================================
根据以上内容,很显然,佛教对于犯杀人和杀生戒的定义是非常清楚的,强调动机必须
是“杀害”,也就是有杀的意念
r****n
发帖数: 8253
2
来自主题: _Arahan版 - 律藏对于不杀生戒的详细定义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runsun (runsun), 信区: Wisdom
标 题: 律藏对于不杀生戒的详细定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25 13:49:12 2009, 北京)
殺人(=Bhikkhuni Parajika 3)
【因緣】佛在毗舍離時,教導比丘不淨觀,讚歎入不淨三昧。諸比丘修不淨觀後厭棄自
身,請求鹿杖比丘 殺他們;鹿杖殺比丘後生起邪念 ,以為殺人即是助人解脫,有時一
天連殺六十個比丘。
【犯相】1.對象:人類 。
2.動機:殺害。
3.方式:(1)自己殺人:以器具或藥物等致人於死﹑讚歎死亡﹑設陷阱。
(2)唆使殺人:用言語或書信,間接命令別人去殺。
4.結果:使人斷送性命。
【無犯】1.無意。2.不小心。3.不是故意殺人。4.比丘精神失常。
================================
殺生(=Bhikkhuni P 142)
【因緣】佛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時,優陀夷比丘因為不喜歡烏鴉,將烏鴉射下來,割
斷其頭,並串在一起。
【犯相】1.對象:動物 。2.方式:奪取生
a*****y
发帖数: 33185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传佛教-百度百科
简介
南传佛教是由印度向南传到斯里兰卡并且不断发展形成的佛教派系。在教义上,南
传佛教传承了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统,遵照佛陀以及声闻弟子们的言教和行持过修行
生活,因此称为「上座部佛教」(Theravàda)。上座部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
、泰国、柬埔寨、寮国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以及我国云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崩龙族
一带地区。上座部佛教使用的经典语言属于巴利语体系,所以也称为「巴利语系佛教」。
上座部佛教流传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现在我们不能够更系统一点地去
了解和上座部佛教同时或者更晚时期盛行过的其它部派佛教(说一切有部除外),因为
他们大多数是在漫长的岁月之中湮灭无闻了,遗留下来的至多是一两部经典论著,甚至
只是片言断语。然而,南传佛教不但非常完整地保存了一套巴利语三藏圣典以及许多重
要文献,而且这些经典是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相当大的地域中唯一不可争辩的权
威性著作。在南传佛教国家,我们至今依然还能够看到按照佛陀当年所教导的行为规范
一样过着剃除须发、三衣一钵、托钵乞食、半月诵戒、雨季安居等等如法如律生活的比
库[1]僧团,使我们仍然能够亲切地感受到最接近于二千五...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265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开贴扯 '大乘佛化人生' 了
Translation by Bhikkhuni Uppalavanna
1. I heard thus. At one time, the Blessed One was living in the
squirrels' sanctuary, in the bamboo grove in Rajagaha.
2. At that time venerable Godhika was living on the Black Rock on the
side of Isigili.
3. Venerable Godhika while abiding diligent to dispel touched the
release of mind in concentration. Then venerable Godhika fell away
from that release of mind in concentration.
4. For the second time venerable Godhika while abiding diligent to
dispel touche...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5
一时,佛在舍卫城(Rajagadha)。城中有一施主(Pindadayaka),财富圆满如多闻天
子(Vaisravana,四天王中北方天王,佛教中为护法并恒施福之神。《法华义疏》云:
“恒护如来道场而闻法,故名多闻天子。”),崇奉外道宗派,娶妻后过着幸福美满的
生活。不久,其妻生下一子,肤色金黄,头如宝伞,鼻形妙高,具种种相好。施主为孩
子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取了适合种姓的名字,以牛奶、酸奶及酥油等各种食品喂养
,孩子如海中莲花般迅速成长起来。到他蹒跚学步之时,施主为他买了只聪明活泼的小
母狗(Soni)。这只狗不喜外道,喜欢内道,每次见到外道信徒总是发狠狂吠,扑上去
撕咬他们的衣服,看见内道比丘(Samana Bhikkhu)时却高兴地摇尾、转绕、舔脚,如
是等等,行为十分恭敬。
我等大师释迦世尊(Bhagava)及十方三世诸佛(Buddha),均具有二种智慧、四无畏
(Catasso Appaman Nayo,一切智无所畏、漏尽无所畏、说障道无所畏、说尽苦道无所
畏)、七菩提支(Saptabodhyanga,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念觉支
、定觉支、行舍觉支)、八... 阅读全帖
(共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