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dhiti
(共0页)
r****n
发帖数: 8253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心念处的修习
DHITI的这篇文章不错,不过稍稍遗憾的就是里面对于五蕴的解说有些问题,可能是
DHITI早期的文章。
我自己经过这段时间的摸索总结,基本确定自己是适合修心念处,直接观察心念反而更
容易让我有定。
其实观察心念是非常容易观到无常性的,因为心念的变化非常非常的快,比其他都快得
多,不过前提是必须要明确清楚什么是观察念头和掉入念头的明确区别。而且我个人认
为一定要避开念头的内容,重点观察念头的动向,产生念头的缘。前者是概念法,后者
是究竟法。
我现在只要五盖不严重,就迅速跳到观心念处上。
当然从身念处开始,是更稳妥的方法,其实我自己之所以适应了观察心念处,也是因为
日常习惯了观察念头,积累了一些经验,

习心
a**u
发帖数: 8107
2
☆─────────────────────────────────────☆
runsun02 (runsun) 于 (Sat Dec 12 15:57:41 2009, 北京) 提到:
DHITI
经常有人,甚至是某些佛教徒,经常指责隐居在雨林、山洞、闭关房中的佛教隐修者。
他们指责这些佛教的退隐修行者对于社会有什么贡献?为什么不去创造一些社会财富?
应该正确回答这些朋友的是说:这些隐退的佛教修行者,他们对于社会的贡献是一种精
神理想和精神的超脱,并以此清凉来平衡世俗的物欲.他们所创造的是更可贵的精神财富

一般社会上的人不管如果夸耀自己为社会创造什么,但许多其实是为自己的欲望而创造
了什么。其实是为自己的世间名誉、财产增加些什么而已。
例如佛陀,如果他当时没有隐退而修行以获得觉悟的话,世间历史上多的可能只是一个
有作为的国王。
而如现代的玛哈希尊者,他如果没有退隐修行成为一位阿罗汉,世间多的可能只是一个
才子。
如果孙伦尊者没有去隐退,世间则可能仅仅是多了一个农夫。
但他们以隐退和精神实践获得心灵的净化,虽然他们没有制造物质的财富,但他们为人
类社会创造了更伟大的精神... 阅读全帖
p*******r
发帖数: 4048
3
去boundless space 转了一圈, 觉得 dhiti这篇文章有意思.
这个问题很基础,但很到位,是关键所在.
这三个词汇现在一是不容易理解,二是目前遭受到一定的曲解.
我在这里使用现代语来转述原来意思.
我这里其实要叙述四个词汇的意思,刹那定、近行定、近分定、安止定。
近行定、近分定、安止定
安止定,是以某一个目标为所注意对象,对其进行持续的专注,并且熟练此一专注后能够
在心理上创造这一目标复制品。
例如先对于一个小的红色圆盘作专注,当注意力和记忆力到达净化时,可以撤去这一红色
圆盘,用意识直接想象创造出一个红色圆盘,并且保持对于这一意识所创造想蕴之圆盘的
专注,当专注获得纯净时,会发生一种似相的进展——此红色意识圆盘会突然变得如同太
阳一样红色光辉明亮。同时产生五种心理特征,就是清凉之心喜悦、清凉且充满全身之身
乐、攀缘此意识想象之红色圆磐不动、心意不离开此意识中圆盘的伺察、专一目标不动没
有任何一丝毫妄念。
如果此五种特征在专注练习中获得圆满,则是许多种近分定或者是近行定中的一种近分定
或者近行定。
在这里,近分定和近行定是一个意思,所谓近是“靠近”的意思。同时这也和所谓
r****n
发帖数: 8253
4
http://www.xici.net/b99368/d24892764.htm
这篇文章的作者好像是dhiti,国内对南传佛法很了解的人写的。
=======================================================================
在这里使用现代用语解释刹那定、近行定、近分定、安止定的真正意义。
近行定、近分定、安止定
安止定,是以某一个目标为所注意对象,对其进行持续的专注,并且熟练此一专注后能
够在心理上创造这一目标复制品。
例如先对于一个小的红色圆盘作专注,当注意力和记忆力到达净化时,可以撤去这一红
色圆盘,用意识直接想象创造出一个红色圆盘,并且保持对于这一意识所创造想蕴之圆
盘的专注,当专注获得纯净时,会发生一种似相的进展——此红色意识圆盘会突然变得
如同太阳一样红色光辉明亮。同时产生五种心理特征,就是清凉之心喜悦、清凉且充满
全身之身乐、攀缘此意识想象之红色圆磐不动、心意不离开此意识中圆盘的伺察、专一
目标不动没有任何一丝毫妄念。
如果此五种特征在专注练习中获得圆满,则是许多种近分定或者是近行定中的一种近分
定或者近
a**u
发帖数: 8107
5
☆─────────────────────────────────────☆
runsun (runsun) 于 (Tue Nov 18 08:12:29 2008) 提到:
http://www.xici.net/b99368/d24892764.htm
这篇文章的作者好像是dhiti,国内对南传佛法很了解的人写的。
=======================================================================
在这里使用现代用语解释刹那定、近行定、近分定、安止定的真正意义。
近行定、近分定、安止定
安止定,是以某一个目标为所注意对象,对其进行持续的专注,并且熟练此一专注后能
够在心理上创造这一目标复制品。
例如先对于一个小的红色圆盘作专注,当注意力和记忆力到达净化时,可以撤去这一红
色圆盘,用意识直接想象创造出一个红色圆盘,并且保持对于这一意识所创造想蕴之圆
盘的专注,当专注获得纯净时,会发生一种似相的进展——此红色意识圆盘会突然变得
如同太阳一样红色光辉明亮。同时产生五种心理特征,就是清凉之心喜悦、清凉且充满
全身之
A****a
发帖数: 274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zz原始佛教基本概念汇编
作者:DHITI
(一)什么是法
法:巴利语发音为”DHAMMA”,梵语发音为”DHARMA”.
古译为"轨持"义.意思有些含混不清.
法解释可有(1)事物义;(2)方法义;(3)原则义等三义.
(1)事物义;泛指一切的事物,所谓一切法就是指一切事物。为了避免和(2)的方法
义混淆,建议大家用一切事物的现代义较好。这个意思会在学习佛教经典时频繁出现,
即“一切法”的用法。
(2)方法义;可指各种的方法和方式。在佛教里专指佛陀教导的解脱之法。我在这里
探讨的”法”首先的意思就是这个。
(3)原则义;这是指一切人、事、物中共有的一种普遍规律和真理,同时也指法律的
原则。在佛教中这个意思很少用到。印度教曾赋予这个词以无与伦比的地位,几乎是上
帝的原则的意思。有时佛教中某句中出现”真理(无常等规律)”的用法时,可能会运用
这个词,很容易和(1)\(2)之义混淆,建议少用和阅读时注意这种意思.
佛教中的"佛法"之"法"在此特指其中的"方法"之义,是指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发现和
教导的认识真理之方法.
这方法的目的是什么?
是涅磐。
(二) 什么是涅磐
佛陀所教导认识真理方法的目的就是证到”涅磐”
r****n
发帖数: 8253
7
这是我刚刚搜到的,dhiti的观点和我很相近,我对杰克康菲尔德和肯恩威尔伯这两个
人目前也表示质疑
不过肯恩威尔伯写的《恩宠与勇气》确实非常感动人,曾经看得我满眼泪花、
r****n
发帖数: 8253
8
作者:Dhiti
前段时间思考一个主题,作为希望好好训练佛教的行者,不论何种派系。如果想将来不
骗自己的话,就是去参加传统佛教老师指导下的闭关,训练止与观的各种方法而努力向
解脱。
在我们没有完全彻底的完成究竟最上的解脱前,最好别出来,而是一直修下去,直到成
功为止。
真诚的学习佛教有三要:正见、实践口诀、精进。
正见就是要对于佛教有基本正确的认识。
实践口诀就是要获得佛教传统所传承的真实修行口诀,并且获得初期修行中的良好指导
这基本需要几年时间。然后有了修行方法口诀和一定的修行经验再独自努力去修。象一
般自己看佛教书自学基本是修不成的,这特别重要。因为佛教实践是经验的指导和传授
,那不是聪明能够换来的。
当获得了传统佛教的正见和实践方法后,那再找个地方去精进的修,而不要去蹋入世俗
。不然还是会最后失败,在此生无法获得解脱果。
因为一个再好的修行者,即使掌握了全部的正见和实践口诀,如果不能去闭关。那用不
了几年就会没有希望了。因为对于所有的人类,性和男女之爱是很会攻击人;还有名声
和事业也会攻击人。许多起初很坚强的修行者,甚至是绝大部分修行者,最后都是这些
关口上崩溃的。
有的朋友获得
r****n
发帖数: 8253
9
Dhiti是国内原始佛教思想传播的绝对元老,他这篇文章的观点,值得反思。
r****n
发帖数: 8253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原始佛教基要概念汇编
作者DHITI
(一)什么是法
法:巴利语发音为”DHAMMA”,梵语发音为”DHARMA”.
古译为"轨持"义.意思有些含混不清.
法解释可有(1)事物义;(2)方法义;(3)原则义等三义.
(1)事物义;泛指一切的事物,所谓一切法就是指一切事物。为了避免和(2)的方法
义混淆,建议大家用一切事物的现代义较好。这个意思会在学习佛教经典时频繁出现,
即“一切法”的用法。
(2)方法义;可指各种的方法和方式。在佛教里专指佛陀教导的解脱之法。我在这里
探讨的”法”首先的意思就是这个。
(3)原则义;这是指一切人、事、物中共有的一种普遍规律和真理,同时也指法律的
原则。在佛教中这个意思很少用到。印度教曾赋予这个词以无与伦比的地位,几乎是上
帝的原则的意思。有时佛教中某句中出现”真理(无常等规律)”的用法时,可能会运用
这个词,很容易和(1)\(2)之义混淆,建议少用和阅读时注意这种意思.
佛教中的"佛法"之"法"在此特指其中的"方法"之义,是指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发现和
教导的认识真理之方法.
这方法的目的是什么?
是涅磐。
(二) 什么是涅磐
佛陀所教导认识真理方法的目的就是证到”涅磐”。
b**d
发帖数: 7644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想打长老光头的在家人
☆─────────────────────────────────────☆
runsun (runsun) 于 (Thu Aug 13 03:33:36 2009, 美东) 提到:
作者:徐钧(DHITI)
在东南亚的上座部佛教国家里,许多在家的佛教徒会去寺庙为出家僧人作义工,或者参
加寺庙的禅修训练,在那里这是很平常的事情。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一次禅修的训练班中。
有位女性佛教徒去寺庙学习佛教的禅坐课程,给讲课的老师是他们那个地区德高望重的
著名佛教长老。据说那位长老是精通各种佛教禅座的老师,这使这位女性在家人对于要
讲授课程的长老满怀崇敬。
大清早,这位女性就到了寺庙,她和大家坐在寺庙的会堂里,一起听长老开示佛教的哲
理和怎么禅修的具体方法。这位长老的讲授在那位女性听来,是如此充满着智慧和经验
,她不由得喜出望外,心想这次来学习真是值得啊!长老在演讲传授了几个小时后,让
大家开始在会堂里一起练习刚才教授的禅坐。
这时候,长老也在会堂前方开始进入禅坐状态,旁边的人也都静下来开始练习。那位女
性于是准备按照要求开始。不过在刚准备开始前,她眼光扫了长老一下,发现这位长老
的没有
r****n
发帖数: 8253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心念处的修习
作者 DHITI
曾到缅甸雪悟闵(Shwe Oo Min)禅修中心跟随禅修中心的指导老师Tejaniya法师学习心
念处的禅修法。心念处是以心的活动为禅修对象,持续对心的活动保持觉知,让心洞悉
心是如何运作的,开展出内在洞察力(带有智慧的了解)、洞察心的杂染,并把这种觉
知与洞察力带到日常生活中。
原先到缅甸学禅修,并没有甚么计划,抱着随遇而安的心态,先找一个道场落脚,然后
再到其它禅修道场看看。雪悟闵禅修中心是我第一个参学的地方,没想到一待便是三个
月,再没有到其它道场去。以下分享是这参学期间其中一些的经验和体会。
随法师修习一星期后便决定留下来学习,是由于发觉法师教导的方法非常清晰而实际。
法师并不严格要求禅修者依着时间表来修习坐禅或行禅,但强调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觉知
。各禅修者需定时向法师报告修习经验。修习报告是以小组形式进行,我的一组来来去
去大约共七至十人,都是外国比丘和比丘尼(有些是来了禅修中心后作短期出家的),
差不多只有我一个不是出家人。我们隔天于午饭后向法师报告修习经验,法师会对各人
作出个别指导。小组内各人习性不同,禅修经验各异,大家会遇上不同问题,聆听其它
同修的经
r****n
发帖数: 8253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关于阿罗汉的成就说明
dhiti 发表于:02-04-06 10:48 [只看该作者]
关于阿罗汉的成就,有一种错误观点,说阿罗汉不究竟。其实是佛教之异端说一切有部
的观点。那是被佛教开除的派系。
北传对于阿罗汉的误解就是因为不知道底细的以他们的论点为基础。因为说一切有部被
佛教之皇帝阿育王驱逐后向北逃去,并在那里建立了他们的基地。
而北传佛教和中国现存古译中关于早期佛教的说法多是以说一切有部经论为主的,所以
造成后世的许多人对于阿罗汉的误解和诽谤!这其实是不正确的。阿罗汉在佛教中就是
最究竟者,佛陀十大名号中有一名就是“阿罗汉”。
在真正阿罗汉逝世后,因为没有轮回缘起的动力,就已经结束了轮回。任何人或者生物
都无法再找到他。
因为了解真理的“人”,知道根本没有人证达阿罗汉,只是无无明所以无生死。
对于熄灭的缘起链还怎么有可能生起。
同时,说阿罗汉逝世后以入灭尽定等待召唤,那更是荒谬,证阿罗汉果的“人”连名色
法也不再缘起了,怎么会去入定,入定只是一种心法的过程。
所以,阿罗汉逝世后时不会入灭尽定,而是随自然生灭之道,当死亡发生时,其后前心
灭后,由于没有缘起动力,后心就不在缘起,因此熄灭,寂静,解脱,而
r******2
发帖数: 1021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关于佛教退隐修行的价值zt
DHITI
经常有人,甚至是某些佛教徒,经常指责隐居在雨林、山洞、闭关房中的佛教隐修者。
他们指责这些佛教的退隐修行者对于社会有什么贡献?为什么不去创造一些社会财富?
应该正确回答这些朋友的是说:这些隐退的佛教修行者,他们对于社会的贡献是一种精
神理想和精神的超脱,并以此清凉来平衡世俗的物欲.他们所创造的是更可贵的精神财富

一般社会上的人不管如果夸耀自己为社会创造什么,但许多其实是为自己的欲望而创造
了什么。其实是为自己的世间名誉、财产增加些什么而已。
例如佛陀,如果他当时没有隐退而修行以获得觉悟的话,世间历史上多的可能只是一个
有作为的国王。
而如现代的玛哈希尊者,他如果没有退隐修行成为一位阿罗汉,世间多的可能只是一个
才子。
如果孙伦尊者没有去隐退,世间则可能仅仅是多了一个农夫。
但他们以隐退和精神实践获得心灵的净化,虽然他们没有制造物质的财富,但他们为人
类社会创造了更伟大的精神财富。
所以,当一些人指责佛教的退隐修行为逃避或不生产时,应该按照佛陀曾教训的回答说
:不!
这乃是更杰出之净化自己和别人精神的劳动。这就是价值的所在.
r******2
发帖数: 1021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关于佛教退隐修行的价值zt
回应人:兰竺
有些追求需要与现实相结合的基础。
某些精神上的修炼,可能需要一定经济积累而不为物质所累的时候,会比较能够专心去
做。
何况在中国的制度下某些重要考试是获得独立,自由,未来命运的把握的决定性关键,
没有这些基础,则其他可能是奢谈。
把握好人生现实每个阶段最重要的是什么,才不会走错。
如果人生足够长的话,就等打好根基后,去追求更高的解脱。
如果着眼当下现实的话,就先在必须做的事情上婉转地追求较高的精神境界,也不至染
了镜台,又可为将来伏笔。
:)
回应人:dhiti
这当然是一种选择.
但从我多年以来看见的许多朋友而说.他们的解脱往往因为这点要现实点最后彻底为世俗
所击败.成为一个无法回忆其修行的俗人.
但我同样看见不少能够有力量去修行的朋友,虽然没有经济实力却作得相当之好.
作为一个致力于解脱的人,能够不饿死和有个简单的地方住就足够了.:)
兰竺可能没有理解,印度隐退出世和中国本土文化的入世是不同的。
不然佛教出家和隐退制度就无法成立。
十多年前,我听一位佛教老师说,修行人是不会饿死的。
现在我相信这句话的真实性,因为至今我没有看见一个在东南亚出家为比丘的朋友饿死
,也没有
r****r
发帖数: 755
16
迦摩罗人啊!
你们要注意不可被流言、传说、及耳食之言所左右
--佛陀
我们以不抬高自己也不贬低别人的方式来讨论这个问题。
这其实是上座部佛教内部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佛陀亲自的教导?
在现在东南亚佛教寺庙中,存在多种佛教引导形式。在这个问题上,我现在就历史
的发展来次第的、简单的讨论这些教法。
最早期佛语的寻找
关于最早期的佛陀时代之教导,可以从以下研究方式中得到答案。
一般来说,南传佛教的《巴利语经、律、论三藏》是现存佛教各支中最早的经典资
料。它的成书时代在公元前100年左右。
而汉语系佛教的汉朝、南北朝的汉族佛教早期时代的翻译中的《阿含》、《律藏》
、阿含注释书、《论藏》则是第二部分资料。这部分资料有的来自印地语的翻译,而有
的来自中亚古语言的翻译,经典所属派系和观点没有《巴利语经、律、论三藏》那么完
整统一。但对于我们当前的历史认识,这部分资料的长处也在于此。因为这部分中文资
料包括说一切有部、犊子部、经部、化地部、大众部、法藏部等。
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在这些属于早期佛教的资料中,他们都属于早期佛教的一
些分派。不管他们之间存在什么教派差异,
p*******r
发帖数: 4048
17
非常喜欢这篇文章。
顶礼。
r******2
发帖数: 1021
18
来自主题: _Arahan版 - 关于佛教退隐修行的价值zt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runsun02 (runsun), 信区: Wisdom
标 题: 关于佛教退隐修行的价值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Dec 12 15:57:41 2009, 北京)
DHITI
经常有人,甚至是某些佛教徒,经常指责隐居在雨林、山洞、闭关房中的佛教隐修者。
他们指责这些佛教的退隐修行者对于社会有什么贡献?为什么不去创造一些社会财富?
应该正确回答这些朋友的是说:这些隐退的佛教修行者,他们对于社会的贡献是一种精
神理想和精神的超脱,并以此清凉来平衡世俗的物欲.他们所创造的是更可贵的精神财富

一般社会上的人不管如果夸耀自己为社会创造什么,但许多其实是为自己的欲望而创造
了什么。其实是为自己的世间名誉、财产增加些什么而已。
例如佛陀,如果他当时没有隐退而修行以获得觉悟的话,世间历史上多的可能只是一个
有作为的国王。
而如现代的玛哈希尊者,他如果没有退隐修行成为一位阿罗汉,世间多的可能只是一个
才子。
如果孙伦尊者没有去隐退,世间则可能仅仅是多了一个农夫。
但他们以隐退和精神实践获得心灵的净化,虽然他们没有制造
(共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