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5 发帖数: 435 | 2 考虑发paper的话,高于10uM可能会被很多reviewer刁难~~~ |
|
m*********D 发帖数: 1727 | 3 谢谢!这个是支撑我工作热情多年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啊。细胞试验,是nM级别的IC50。
真不想放弃。 |
|
|
e*******c 发帖数: 1479 | 5
不是这么绝对, 药物的抑制浓度是一方面, 药物的特异性和毒性也很重要, 可以继
续做几个其它指标看看 |
|
x**********7 发帖数: 973 | 6 单从活性来讲,一个化合物要到nM级别制药公司才会感兴趣
但是先导化合物即使是uM级别的,只要能优化,也可以继续研究
关键你这个lead有没有优化的余地,如果没有,那么一文不值 |
|
c****1 发帖数: 1095 | 7 非常感谢大家的意见!
要排除非特异性的毒性作用,除了用没有我的target的cancer cell line以为,还有没
有别的“正常的”cell line可以用? |
|
|
j******n 发帖数: 941 | 9 如果是靶点明确的药物设计 5uM基本可以放弃了
如果是通过systemic alteration,比如引起ER stress, 泛素化降解啥的 也许还值得再
优化下
可以做一下kinase profiling看看总体特异性如何 |
|
c****1 发帖数: 1095 | 10 这个kinase profiling怎么做?是让公司做,还是有kit? |
|
A******y 发帖数: 2041 | 11 There is no way 5 microM drug can be specific. Specificity can only be
gained through potency. It could be selective for a specific set of
isozymes but definitely not specific at 5 microM. Single digit nanoM to
picoM inhibitors could be very specific if you used at the correct
concentration.
target |
|
t******n 发帖数: 33 | 12 一个荧光(Alexa Fluor 488)标记的antagonist可以抑制细胞表面的分子信号通路,
IC50在100~200nM。但是用这个AF488标记的antagonist染色target高表达的细胞系,
在flow cytometry上面看不见那个波峰向右边移动,请问大侠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谢谢
! |
|
s******c 发帖数: 331 | 13 如果你确定你的小分子结合你想看的target,那么最大的可能是dissociation太快。小
分子和抗体的结合动力学有时候会差很多,描述小分子作用方式的不能仅仅用affinity
或IC50,小分子哪怕affinity在single digit nM range,可能dissociation都是秒级
的,这样在FACS里当然看不到。 |
|
t*****i 发帖数: 13 | 14 问个基础的生化问题:
ssDNA之间的结合力(假设是100bp)和Ligand-receptor的结合力比起来哪个更强?哪
里可以查到常见的 Ligand-receptor组合的 Kd或者IC50?
谢谢! |
|
d*******1 发帖数: 854 | 15 一种化合物和一种蛋白的结合常数, IC50什么的, 如果实验重复1000次, 测到的结
合常数是一种什么样的分布, 正态吗? |
|
W*******R 发帖数: 1224 | 16 要是正态分布,你觉得对吗?随机事件正态分布,你那IC50能是随机的?应该是非常集
中的并且误差在1-5%之间。 |
|
l******a 发帖数: 3339 | 17 晕,我觉得不错啊,做做SAR,看看能不能improve potency without compromise the
selectivity。
IC50s
not
the |
|
J*J 发帖数: 132 | 18 主要是1 microM, 如果是1 nM, 可能你不会遇到这个问题了
IC50s
not
the |
|
s****e 发帖数: 2934 | 19 ☆─────────────────────────────────────☆
cds (呼呼猪-嘿嘿, 老板, 来盘泡菜) 于 (Wed Nov 9 14:45:54 2005) 提到:
frequently seen titles in recent ACS publications
☆─────────────────────────────────────☆
crazyman (曙光) 于 (Wed Nov 9 14:51:32 2005) 提到:
sharpless造的一个概念, 指的是一系列具有"完美"特性的反应.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一价
铜催化的叠氮---端基炔的3+2环加成. 产率接近定量, 产品可从水相析出, 过滤一下就
很纯不需纯化.
现在click chemistry最引人注目的应用结果就是用来in situ合成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剂
.IC50达到fentamolar级别, 搞得实验人员都中了毒.
☆─────────────────────────────────────☆
crazyman (曙光) 于 (Wed Nov |
|
w******a 发帖数: 76 | 20 A job opening is available in a pharma i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please
sent your resume to t********[email protected] for consideration.
If you are Ph.D, please do not apply, thank you.
The candidate will carry out the following activities: enzymatic assay
development, medium throughput screening and IC50 determination, data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protein characterization and mechanistic studies.
The job will predominantly focus on early discovery processes and will
involve frequent collaborat |
|
b****u 发帖数: 2771 | 21 这可以说是第一代ADC 的想法
ADC的一条分支是 结合radiotherapy, antibody conjugeated radio toxin. 基本上
是利用了antibody 的靶向性。
而mylotarg 的最初设计思路也是利用 癌症病灶区的一个 特性,偏酸性环境, 设计了
易酸解的linker, 体外实验都不错,一进体内 就大量dissociate, 而且当年的lysine
conjugation 是非常的random and hetergenous. 要知道 这些free toxin的IC50 都
在 pM range, 对正常细胞的杀伤力尤其显著。杀敌壹千自损三千。如楼上所说的
toxicity over efficacy, 这样的后果,就是 narrow therapeutic window between
maximum tolerated dose and the minimum effective dose.
当然,最大化药效当然希望有bystander killing effect, 这也是第三代ADC设计了
diffusable 的toxin, 在细胞体... 阅读全帖 |
|
b****u 发帖数: 2771 | 22 这可以说是第一代ADC 的想法
ADC的一条分支是 结合radiotherapy, antibody conjugeated radio toxin. 基本上
是利用了antibody 的靶向性。
而mylotarg 的最初设计思路也是利用 癌症病灶区的一个 特性,偏酸性环境, 设计了
易酸解的linker, 体外实验都不错,一进体内 就大量dissociate, 而且当年的lysine
conjugation 是非常的random and hetergenous. 要知道 这些free toxin的IC50 都
在 pM range, 对正常细胞的杀伤力尤其显著。杀敌壹千自损三千。如楼上所说的
toxicity over efficacy, 这样的后果,就是 narrow therapeutic window between
maximum tolerated dose and the minimum effective dose.
当然,最大化药效当然希望有bystander killing effect, 这也是第三代ADC设计了
diffusable 的toxin, 在细胞体... 阅读全帖 |
|
m**********7 发帖数: 13 | 23 看到版上很多人讨论和编辑争论的事情,把自己以前碰到的一个无良编辑的事情抖出来
看看,吐槽吐槽,
当时是投Advanced Synthesis & Catalysis, 大家都知道这杂志基本就是二区烂到家
的,一般就是别的二区杂志都不接受,才转到它家去,影响因子一直不死不活,现在感
觉都不如JOC。
当时我也是其他杂志据稿后投到了这里,三个审稿意见是 一个小修,一个直接接受,
还有一个据稿;
重点是据稿的那个,摆了两条:
1. The pioneering work described by ×××× et al (reference 7c that should
be in a separated reference) is conceptually the same work presented here (
and also similar, ××××, to the one published for the same author in ××
××× (ref. 7a));
---我要都全新的内容,不直接投JACS去了,还投这里啊;
2. 因为我的文章里有点生物活性数据,这二货...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