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repetition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t*******r
发帖数: 22634
1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BSO 了
娃爸数学太烂了。。。人娃不仅给出了 combination w/o repetition 的 decision
tree,而且还证明了 C(4, 3) == C(4, 1) 啊啊啊!!!
t*******r
发帖数: 22634
2
藤校一直就是以 90% 的炮灰娃/僵尸娃的代价,搞出 10% 的牛鼻娃。。。跟是不是亚
裔一点关系都没有。。。
僵尸娃本质上就是炮灰娃,其主要的作用,就是狠命大剂量无节操刷题 repetitive
training 后,能够陪牛鼻娃读书,给牛鼻娃一些压力啥的。。。
t*******r
发帖数: 22634
3
补习是对差生而言的,这种应该是加料。
加料本身不是错,不加料也是浪费青春。。。关键是加啥料。。。好比无节操
repetitive training 狠推速度和正确率,就为了拼个人肉 USAMO 计算机啥的,僵尸
率可能会有点高。。。当然,大别山区娃另说。走出大别山区放眼世界,也是那些地区
娃切实的 sense of purpose 的第一步。
t*******r
发帖数: 22634
4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一道小学数学题
不管如何加括号,最后化成一个长分数的话,从 3 开始(包括 3),每个数要么是在分
子上,要么是在在分母上。(或者好比电路的 pos phase vs neg phase)。
这样首先就是 permutation w/ repetition 的问题,如果先不管相同值的重复,那就
是有 2^6 种 permutation。
下面算重复,prime 不会导致出重复,重复是由 composite 造成的。
俺得先开会去。。。回来再搞。。。
t*******r
发帖数: 22634
5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一道小学数学题
该一对重复,要乘以剩下数字的 permutation w/ repetition,2^(6-4) = 4
4 个 pair 相等,所以目前是
2^6 - 2^(6-4) = 60
下面要证明没有其他相等。
t*******r
发帖数: 22634
6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一道小学数学题
漏了说明一下所有情况都能出现。。。其实就是存在一种加括号的方式,使得任意上蹿
下跳组合都出现。。。这么说,只加左括号,每一位可以选择加或者不加。。。如果加
了,那后面所有的都 flip phase,否则啥都不变,这么从左到右一个一个过去,到底
后才用右括号们全部 close 掉。。。这样的加括号方式,可以保证所有上窜下跳的组
合都出现。。。所以是 permutation w/ repetition (对 phase 而言)。
t******l
发帖数: 10908
7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版务专贴楼
我觉得其实也不能怪父母,这个是祖国穷困时代留下来的资源恐惧症。
在美帝,160+ 的班 vs 110- 的班,老实说在资源的充足程度上,或者好比人手一个哑
铃的个数上,区别不大。唯一的区别,是根据具体情况配置不同重量的哑铃而已。
但我们从穷苦时期的过来的,有点不适应丰富的资源。导致看到 160+ 的班就两眼放光
四肢发软。但一旦进 160+ 班之后,却又纠结竖式加法啥时搞 repetitive training
的问题。
纠结其实也无所谓,但这么整本质上无解。
t*******r
发帖数: 22634
8
看这张图,里面说了 “1 - 2 repetitions for mastery”:
J***A
发帖数: 1511
9
很有用, 收藏了!

看这张图,里面说了 “1 - 2 repetitions for mastery”:
t*******r
发帖数: 22634
10
回到那个关于两万小时的讨论。
但问题是那两万小时是二十年战略计划。而一般对于刚进初中的娃的家长,
当务之急,是三年战略加料计划,而不是二十年那么远大的玩意儿。
那对于初中的三年战略加料计划,首要的战略因素,是 quality hours。
拿破轮同学说过,时间比空间更重要。
那我们来看计算题八的 quality hours:
计算题八的标准竞赛时间是 40min。那课后加料的话,连读/对答案加讲解,
算平均(开始慢些,以后会快些),那 120 min = 2hr,不管以后会不会
做对,将来能考几分,但当前一个 set 就做下来了。
那如果每天如果能有 30 min 的 quality hours,那就是 4 天搞掉一个
计算题八的 set。(特么娃每天浪费掉多少个 30 min 我都不忍心去数)。
那一年 365 天,我就算它 200 天,其他日子统统浪费掉。200 / 4 = 50。
那 50 个计算题八 set 就干掉了。
计算题八从 1985 到 2015,总共才只有 30 个 set。
当然,问题是,就算做了 50 个 set,也不能保证能在规定时间内做完做对,
很多是天赋的因...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22634
11
我在想的,其实就是新时代下,能不能跨越式降低童子功的需求。
比如用 theory-driven / cognition-driven 部分代替 repetition-driven?

的。
t*******r
发帖数: 22634
12
我觉得传统的认知,讲的所谓积累到 critical mass 导致的质变,其实还是
repetitive training based,也就是说,熟能生巧。
但我觉得,在现代社会里,对于 top 5% 娃,这种搞法,在加料部分,是很低效的。唯
一的好处,也许就是和 standardized test 完全 aligned,考试比较占优一些。
所以我在琢磨另一条路。
i**e
发帖数: 19242
13
非top 5%的能有熟能生巧这条路很不错啊
我不认为repetitive training 只能熟练技术而不能帮助一个人悟
Top5%的 当然不用普通的教材练习去repeat 了 玩得更高级而己
Y********d
发帖数: 1478
14
repetitive training 未必一定是熟能生巧;也完全可以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赞另辟蹊径,但是还是那句话,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而且也不觉得你家娃缺少这方面的训练了,人文方面倒是可以多熏陶熏陶,按理说你也
有这个条件。
k****r
发帖数: 851
15
当然了,你以为就一遍遍傻写啊?要提高最好是每片都要有人认真读给feedback. 请
tutor呗。但这还是一个repetitive的过程
理论也有,我爸在我小学时候就让我看写作概论了,这个领悟的就慢了。

,
t*******r
发帖数: 22634
16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cognition-driven vs repetition-driven?
还没想好。
在数学上,可能是是 theory-exploration vs routine-remember?
在写作上又咋说?
其实各有利弊,在在新形势在咋整?配平比如何?
先把 idea 贴出来,占个地,慢慢讨论。
t*******r
发帖数: 22634
17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纪伯伦的诗两首
但如果从轻松 STEM 这个角度而言,所有的 AP class 或者 straight A++
之类的,其实都是屎。
我上面说的这么狠,不是没有原因的。上过大学看过猪跑的,都知道,在真正
意义上(指不是靠记忆型刷题 repetitive training 出来)的 AMO/APhO
或者 pseudo AMO / APhO (指难度达到要求只是速度没达到要求的)前,
一般的 straight A++ 就跟小学没毕业差不多,或者说:秒杀,如果有需要。
这是因为,一般的 AP class 啥的,或者 straight A++,说到底也就是先飞
先学,而且还得靠有人教。其难度和自学自己琢磨的能力,跟 AMO / APhO
或者 pseudo AMO / APhO,就不是一个 class 的。
这里一般人可能只看到难度,没看到自学和自己琢磨的能力。我这么说,
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严格的说,Kumon 有标准解法,而 AMC8 网上的
标准解法,至少其建模和表述的形式,常常不 apply 自家。这意味着
你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标准答案,即使在有人教的情况下。所以,培养自学
自己琢磨的能力。
而以上这...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22634
18
AMC 8 / 10 / 12 和 AIME,其最有价值的不是竞赛成绩,而是其 non-routine
problem 的本质,使得数理学习可以摆脱以前人肉计算器/人肉积分器重复的框架,
同时结果又 measurable。
而且在后信息时代,对人肉计算器/人肉积分器的需求的减弱和消失,直接把
non-routine problem solving 的教育凸显出来了。而我们目前的教育界其实
还跟不上信息工业革命的发展。
我觉得奥数奥物,对教育界的最大贡献,是颠覆了传统的 learn through teaching,
而更容易 learn by doing,倒不是竞赛本身。这个其实是数理教育划时代的事,但
我觉得不仅很多人、连教育界都可能没有意识到这点。其实用 repetitive training
去对付 AMC 8 / 10 / 12 和 AIME 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
t*******r
发帖数: 22634
19
“如果不是美国数学教育中对人肉计算的忽视,我们这里的很多人可能就没机会
来这里了。”
这句说的可能部分是事实,虽然不一定 apply to 所有的人。
但问题是在于,这里说的是养娃教育。政治不正确的说,这蜜罐子里泡大的下一代,
跟北朝鲜随时都有可能被小金拖去给犬决了的上一代,这心路历程也不太会一样。
这导致这两代,不怕苦不怕累的程度可能也很不一样。(这不是 genetic factor,
这是 environmental factor)。
归根到底,这个最终归结于 implementable 的问题。这个说实话也取决于娃的
trait。
对于那些或多或少能 implementable extra repetitive training 的娃,
好坏先不论,至少有这个 choice。
但另一方面,不是所有的娃都有这个 choice 的。有人觉得把娃关禁闭总可以吧。
但实话实说,如果到了青春期,关禁闭对很多娃效果非常有限。(当然这边小娃
家长比较多也是事实)。如果连 implementable 都不可行,那么再美丽的花朵
也只能看看,不能拿来实战。

learn
了。
t*******r
发帖数: 22634
20
我觉得这个关于 repetitive training 的重要程度,以及是不是建立
USMC 之类的快速反应的学习能力,根本上而言,可能是时代导致的学习
理念的差别。
我觉得传统的学习理念,打个比方,更有点像日不落帝国的传统型的,
从征服到占领到殖民的理念。这个确实能最大化利益,但缺点也就是
维持的开销也很大,还得各地镇压起义暴乱。而历史上的日不落帝国
也就不堪重负被拖垮。
不过当代既然是后信息化的新时代了,那是不是有可能建立另一套模式,
也就是类比当代王师下辖的 USMC 全球快速反应的模式。也就是全球任
何地方出个屁大的事儿,我王师的 USMC 三天内到达,两礼拜后你哭了,
一个月以后你再不跪,我王师慢条斯理的 US Army / Navy / Air-force
重型主力就过来群殴你了。这样也就没有占领的必要了,反正那炮灰撑死
也就蹦达两礼拜不是?虽然利益小了很多(人毕竟还蹦达了两礼拜),但
省好多钱不是?(我承认我抠门)。
当然,USMC 也不是那么容易建的。这把洗马桶的人头都算进去也就
区区二十万人的部队,却被戏称为世界第三大空军加世界第二大海军。
当然这里只是讨论有没有需求...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22634
21
我打算把目标改成建 USMC 了。因为我发现 USMC 唯一的缺点就是 repetitive
training 不够,考分不够高,藤校之类的没戏。但 USMC 的好处一大堆:
(1) 编制小,费用低,需要的小时数少,娃不容易抗拒。娃可以有的是时间玩,或者看
fiction 啥的娱乐。
(2) 对于上价格便宜量又足的州立,帮助大而且稳妥。这样上峰也就满意。
(3) 跟公立学校的 heavy duty 的体制内教育 (类比与 Army / Navy / Air-force) 本
质上不矛盾,也不重复基建。
(4) 有相当的独立作战能力,不完全依赖于公立学校,从而获得一定程度的自主灵
活性。
(5) USMC 本质上是一种能力,以及配套的一支部队。而不是一个确定的制高点,也不
需要保持长期占领。所以免除了对 predictable 的要求。这点比 260 强太多。
(6) 相对于 SEAL 啥的。SEAL 虽然高精尖,但 SEAL 规模太小,只能达成战术目的,
无法取得战略成果。(SEAL 好比会做有限的几道难题,虽然难度很大,但形不成规模)。
(7) 压力低也有助健康。
遂决定让 260 ... 阅读全帖
Y********d
发帖数: 1478
22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葩论] 论“有限小灶策略”
这就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你奇怪为啥娃没有掌握高层次的思考方法,就如同你已经掌握的那些那样。
但是,你恰恰忘了,你掌握的途径正是你鄙视并试图避免的repetitive training。
:-)

anti-
t*******r
发帖数: 22634
23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分数应用题
其实我曾经在 MOEMS 上花了不少时间。我一度对 MOEMS 非常推崇,因为 MOEMS 的题
的数字都很小,题又很有趣,因此可以在算术到前代数阶段,不使用符号系统 (
symbolic system),避免引入代数,用瓢虫阵和基于集合论图论的思想来解题。
但是,正如黄小木同学的 Concrete Operation 到 Formal Operation 的阶段论,我虽
然避免了代数和任何符号系统,但这个瓢虫阵,实际上还是无法避免其背后 Formal
Operation 的本质,对娃而言,这可能不比代数简单,可能还不如先学代数。
但是另一方面,我似乎觉得,从 Concrete Operation 到 Formal Operation 到
Beyond Formal Operation,年龄似乎不是唯一的因素,而 practice 和 repetition
可能影响也很大。因为 Formal Operation 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咋出现,小时数不够的
话,一把年纪可能也是白搭。
t*******r
发帖数: 22634
24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分数应用题
根据大脑灰质剪枝理论,我觉得也不能排除过多的 repetitive routine work 会
decrease neuroplasticity,也就是说,我觉得不能排除 acquired 因子。
Y********d
发帖数: 1478
25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分数应用题

赞更进一步,形象地深入地定义repetitive training.
t*******r
发帖数: 22634
26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分数应用题
我觉得,实践上 repetitive routine work 方面做何种程度,目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
scientific study。实践操作而言,我觉得 (1) 能执行下来,(2) 能满足需要,我觉
得就差不多了。每个娃不一样,每家的需求也不一样,这很难给个一刀切的标准。
另外我前面说的 acquire 的意思,是说 neuroplasticity 也可能有 acquired 因子。
t*******r
发帖数: 22634
27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分数应用题
或者进一步说,neuroplasticity,这看起来是个 quantity outweigh quality 的事儿
,但其本质上是 variety outweigh superiority 的事儿。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repetitive training 的长处是 superiority,也就是说,fast,
precise, effective & efficient。但缺点是,在给定总小时数的情况下,less
variety。

That
between
known
t*******r
发帖数: 22634
28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分数应用题
其实我觉得这个还是有可行的指导意义的,但这个变成反过来的,变成了战术的
可行性来决定战略目标。
或者这么说,在目测将来进入州大不困难的前提下,对于超过学校加课后班要求
的无论是 repetitive training 还是 千里跃进大别山training 还是
whatsoever training,本质上已经是属于 “锦上添花” 而不是 “雪中送炭”
的范畴。
从上面这个角度看,是 “另起炉灶” 还是 “有限小灶”,本质上,是取决于
愿意派多少个师。而愿意派多少个师,是政治家之间在国会的妥协的产物,
而不是前线军事指挥官的决定。
或者这么说,李将军手上只有七个师,他就只能搞七个师能搞的磁性战术。
而不能像虎肉一样搞上四百个师,架人梯都能跨过海峡、踏平高雄。
t*******r
发帖数: 22634
29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分数应用题
高中 GPA 4.0 只能说明细心不容易出错。
话说我们当年大一不是有那么一波细心娃,但是不适应本科大一突然加快的速度、
深度、以及不再有那么多 repetitive training(相对高中而言),结果第一年
高数和普物期中考试就直接先 decay 一轮当垫底。
当然期末考试老师还是有良心放水让大伙儿过了。
所以对加州农校有垫底娃这点,我很放心。
t*******r
发帖数: 22634
30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分数应用题
这个非常牛。一般娃每天一小时基本只能州考成绩稍微好点。实话实说。
或者说,路上随便一个 Kumon 班,或者课后学校,花的时间都得有差不多一小时。
另一方面,这每天一小时咋都不能归成 repetitive training。归成 problem solving
更合理。个人看法。
t*******r
发帖数: 22634
31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分数应用题
同时感谢分享有价值的信息。
我觉得从小时数和内容上看,“有限小灶” 还是 “另起炉灶”,以及 repetitive
training 还是 problem solving,本质上是自然语言的模糊性造成的。
本质的差别,我认为是推进速度的差别,也就是 advancing speed 的差别,而不是其
它的那些。
t*******r
发帖数: 22634
32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分数应用题
:四年级我让他开 始做AMC 10真题,
:做不出的题,或者我给他讲解,或者
:自己去AOPS或Youtube上找讲解 视频。
我觉得这更说明是 problem solving 而不是 repetitive training。当然本质上是大
伙儿交流时自然语言的模糊性的问题。
x***1
发帖数: 999
33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分数应用题
我觉得不用区别problem solving 和repetitive training的区别,互相促进吧,量达
到一定程度就会质变。没有量的积累,连门都没有。
s***n
发帖数: 1280
34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请教讨论一下GT数学
这个算repetitive training。
t*******r
发帖数: 22634
35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请教怎么提高social study的成绩
I am not MusicWings. But for your question "what does that (Social
Study) have to do with English language". Here is my thoughts:
In most US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system here, in general
everything build upon the reading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thinking skill.
(That actually includes the math/science. But math could be worked
around. And science could be weakly worked around, though fairly
difficult for science).
Such biggest difference may come from the system here do not
prom... 阅读全帖
t******l
发帖数: 10908
36
从某个角度说,我 和 SBAC 其实都在 implement CCSS 的 understanding
beyond applying the standard algorithm。
但是问题是在于,有很多的 explanation / understanding 我无法 implement,
my kid simply not ready for that yet。
而我做出的 compromise 是:(1)我把 explanation 的 burden 暂时更多
的放在我自己的头上。(2)我暂时战术性地把娃的部分 understanding 让位给
intuition,前提是 such intuition work as expected。
而我看到的 SBAC 的方案,貌似是(1)降低 problem 的难度,(2)降低 problem
的数量(同时不可避免的降低了 variety 和 repetition 的次数),(3) Promote
extensive-but-naive explanation。
当然我对 SBAC 的感觉不一定对就是了。
t******l
发帖数: 10908
37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求解答案,如果是5/9 请说明
两个人吃,一个 pivot 位置 0 到 8,所以 9 种吃法。
三个人吃,上两个 pivot,combination w/ repetition,C(9, 2) + C(9, 1) = 9*8/2
+
9 = 9*5 = 45 种。
t******l
发帖数: 10908
38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求解答案,如果是5/9 请说明
如果假设你题目的意思是 order does matter, 5,2,1 和 1,2,5 是不同的三份分法。
那这个其实用我前面的不允许出现零的情况的 pivoting modelling 就行了 (
imaginary seat 的概念)。具体这么说:
八块 pizza 排成一排,任意相邻两块 pizza 之间形成一个 imaginary seat。总共 7
个 imaginary seat。index 成 1 到 7。
然后把两个 pivot (屏风) assign 在 imaginary seat 上,不允许坐同一个 seat。
以上等效为从 imaginary seat index set {1 .. 7 } 里,choose 2 index, put
pivot there. (2 out of 7 combination wo/ repetition)。
所以是 C(7, 2) = 7*6/2 = 21 种。
t******l
发帖数: 10908
39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求解答案,如果是5/9 请说明
其实这题的讨论似乎发现了教育的一个漏洞,combination w/ repetition 的
modelling 没有在中小学阶段强调,导致 permutation / combination 中小学基本公
式的桌子的四条腿缺了一条。
应该研究一下 mathsisfun 里面的娃版 modelling 教一下娃。自己也补个课,不要死
记公式。
http://www.mathsisfun.com/combinatorics/combinations-permutatio
t******l
发帖数: 10908
40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求解答案,如果是5/9 请说明
娘的,combination w/ repetition 这玩意儿我们当初中小学就没好好教过。这下不用
死记公式不小心又忘了。
t******l
发帖数: 10908
41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求解答案,如果是5/9 请说明
另外分 pizza 问题是更复杂的问题。我刚才说的 combination w/ repetition 是指基
本概念基本公式那个。
顺便引申一下,我觉得智商这种上帝管的玩意儿,家长没法指望。我们家长能指望的,
就是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娃给掌握巩固了。这样智商不照将来也能有饭吃管饱不是?
f*******e
发帖数: 3433
42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report card 问题
谢谢. 我们没有推。我们每天给他读书,他自己认了500多单词,自己写200多单
词。数学也没推。K前老师要求我们暑假教小孩东西,还要填表说教了什么。所以每天
花5分钟教了他加减法,他很快就会了(1-2repetition)。所以是个学业自推娃。
开学后我再也没教他任何东西. 自从他special ed后,我们一直推他social,带他到
处玩,参加足球篮球班, 虽然social进步不小,但还是远远不如大部分小孩
f*******e
发帖数: 3433
43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report card 问题
看过一些article说是有一些过度诊断的。NYTIMES有一篇说,有些小时候诊断为自闭的
小孩到2,3年纪不再诊断为自闭。现在1/68小孩被诊断autism spectrum。当时
evaluate的时候,他的developmental pediatrician说他诊断为asperger,但也可能是
social communication disorder。说自闭必须是social communication disorder+至
少2项非social方面的自闭症状,比如insistence on sameness, inflexible
adherence to routines, hard to transit, stereotyped/repetitive motor
movement, hyperactivity to sensory input or unusual interest, adverse
responses to specific sounds or textures。他达到2项(stereotyped & visual
fascination with l...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19398
44
http://www.mattbengtson.com/interests-go-forchessplayers.html
Interests
I took up go rather late in life (I was nearing 30) and since discovering it
, I more or less dropped chess for a time to probe the deep mysteries of go.
If you are a chessplayer who is feeling stuck or wants to try something new
and rich, I would recommend it very highly. Chess is certainly a great game
, but I have presented here some problems I felt in chess that are no issue
in go:
White advantage
In chess games, one pla... 阅读全帖
t******l
发帖数: 10908
45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一道小学二年级数学试题
如果允许空笼或多鸡一笼,then permutation w/ repetition, coloring algorithm:
BTW: 刚才笔误了,应该 10^7,改了过来。

:国内孩子的一道二年级试题:
t******l
发帖数: 10908
46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数学教育 一家之言 番外篇
不仅仅是娃版连续数学,在娃版离散数学里的比如 combination w/ repetition 的
求解模型里面的那只著名的 ice-cream robot,也是从最最左边的那只 ice-cream jar
开始,蹦蹦跳跳地按照手里纸带上的大头符号 hop or scoope 的(这样多少种方式的
scoope ice-cream 的问题,转换成存在多少种不同的纸带的问题),而不会从当中那只
jar 那个开始蹦。。。话说从当中那个 jar 开始蹦也太坑爹了,搞不好没想明白给想
崩溃了。。。

少方
一个
for
t******l
发帖数: 10908
47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做数学题了,不知道是几年级的
当然,虽然是奇技,但还是有一定讨论的价值。我现在忙,先写一段散文,然后
在慢慢讨论。散文开始:
首先是抽屉原理的问题,抽屉原理在入门级数学竞赛里基本不用(原因可以日后讨论),
但抽屉原理本质上是 combinatorics 里面的一个特殊情况的例子。而 combinatorics
是入门级数学竞赛的重点之一。
其实是 “构造法” 证明/解题的问题。。。但 “构造法” 本身并不归类于 “奇技淫
巧”。。。其实我觉得 “构造法” 这个用词并没有体现其深意,我觉得更好的说法
是:“reverse math modelling” / “math model invention”,这么说:
通常的 “math modelling“,是基于 “math principals”,建立对特例的 “math
model”,从而解决 “real world math problems”。
而 “reverse math modelling” / “math model invention”,是反过来,海阔
天空吃饱了撑的瞎几把乱想一个 “space-time-pattern math model”,然后通... 阅读全帖
t******l
发帖数: 10908
48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做数学题了,不知道是几年级的
另外对于你说的 “娃的这些解题思路是怎么来的?是逻辑思维的经验还是想象力?”。
我觉得这个要分各个娃不同的 band 讨论,对于大多数普通娃而言,最终是止步在
AMC 10 / 12 左右,去 AIME 也就是玩玩。(相当于 AoPS 的 introductory
level)。。。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看一下 AoPS链接里下面的例题,对于
AMC 10 / 12 题目,根本不需要真正去引用费马小定理的原文,切切实实把小学
四年级数学(同时也是建立费马小定理的基本元素)比如:combination wo/
repetition, UPF, combinatorics on ring structure,对 modulo arithmetic
的图景有小学四年级水准的直观认知,我觉得都足够 AMC 12 考到 110 分了,
根本不需要知道具体的费马小定理。
当然对于 AIME+ 的娃的 band 的就另说。。。但没有天资的情况下,我不会把娃往
火坑(相对于没有天资的情况而言)里推。。。当然这个各家自己看情况掌握就是了
。。。

明。
i**e
发帖数: 19242
49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二年级的大娃最近闹着要改姓
Thanks for sharing the link.
全文嫩都读了?
Seung-Hui Cho was diagnosed as Selective Mutism at 8th grade
有心理问题但是一直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
Andy Koch and John Eide, who once shared a room with Cho at Cochrane Hall
during 2005 and 2006,[51][52] stated that Cho demonstrated other repetitive
behaviors, such as listening repeatedly to "Shine" by the alternative rock
band Collective Soul.[53] Cho wrote the song's lyrics "Teach me how to speak
; Teach me how to share; Teach me where to go" on the wall of his dormitory
room... 阅读全帖
B********e
发帖数: 10014
50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二年级的大娃最近闹着要改姓
这种‘正史’里面有的东西不会说的
据说这孩子从来美高中就被嘲笑口音样貌
我觉得其极端行为也是identity struggle的一个结果
整体上我是认为如果身份融入顺利的人变孤僻和愤世的机会少。
当然这个例子跟我们讨论的东西不算是无缝对接

repetitive
speak
dormitory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