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 发帖数: 5909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lghlmcl (老公回来没出来),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Creed's Scott Stapp says he's homeless and broke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27 12:44:48 2014, 美东)
What a wonderful musician! |
|
r****n 发帖数: 8253 | 2 这是一篇非常美妙的文章【N. David Mermin, Is the moon there when nobody looks
? Reality and the quantum theory】,但限于精力,只翻译了前一半。好在前一半也
算是个大致完整的内容。“月亮在没人看时存在吗?”曾广泛地被哲学家们引用,这句
出自爱因斯坦口中的名言是有其物理学背景的。在量子力学中客观实在性如何定义看上
去是个形而上学问题,但爱因斯坦成功地把这种哲学式的思辩转换为量子力学语言,逼
迫我们或者承认量子力学对客观实在的描述是不完备的,或者承认存在神秘的瞬时超距
作用。而贝尔不等式及相关实验则帮助我们在这两者之间作出了判断,即看来真的存在
幽灵般的超距作用。(Ian@Qiji 译)
虽然看起来爱因斯坦的直觉与实验冲突。但正是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与实在性的追问揭
示出量子力学是非定域的,并且这也开创了关于量子信息学的研究。
============以下为翻译============
月亮在没人看时存在吗?实在性与量子理论
爱因斯坦声称对量子理论的形而上学解释需要神秘的超距作用;现在实验告诉我们值得
争论的问... 阅读全帖 |
|
h****9 发帖数: 1087 | 3 天哪,量子力学史话谈到的,意识参与建立了宇宙......
这是我的节选,各位弟兄可以在网上寻找原文,量子力学史话,从究竟什么是光,光到
底是粒子还是波,一路阐述到量子力学的诞生,最后发现物理学上的观察方式影响观察
结果,在比电子更小的量子世界,你想看到什么,就会得到什么结果,你用何种观察测
量手段那么就有相应的结果,爱因斯坦和波尔论战,爱因斯坦大败而归,因为理论是试
验数据都不支持他的论点,然后最终推导就是如下文字...............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我们在“意识问题”那里头晕眼花地转了一圈回来之后,究竟得到了什么收获呢?我们
弄清楚猫的量子态在何时产生坍缩了吗?我们弄清意识究竟是如何作用于波函数了吗?
似乎都没有,反倒是疑问更多了:如果说意识只不过是大脑复杂性的一种表现,那么这
个精巧结构是如何具体作用到波函数上的呢?我们是不是已经可以假设,一台足够复杂
的计算机也具有坍缩波函数的能力了呢?反而让我们感到困惑的是,似乎这是一条走不
通的死路。电子的波函数是自然界在一个最基本层次上的物理规律,而正如我们已经讨
论过的那样,“... 阅读全帖 |
|
d*******e 发帖数: 558 | 4
整理一下手上有的资料,有具体文献的就附上了,没有的如果有疑问咱们再讨论.
这里是哥本哈根学派和其他学派之间的争论,每种学派都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所以你同
意一种,反对另外一种都很正常.
量子论的“哥本哈根”解释,它是以玻尔为首的一帮科学家作出的,他们大多数曾在哥
本哈根工作过,许多是量子论本身的创立者。哥本哈根派的人物除了玻尔,自然还有海
森堡、波恩、泡利、狄拉克、克莱默、约尔当,也包括后来的魏扎克和盖莫夫等等,这
个解释一直被当作是量子论的正统,被写进各种教科书中 (物理学与哲学, [德] W.
海森堡 , 范岱年译, 商务印书馆. 可参考关于哥本哈根解释)。
它包含了概率解释,不确定性原理和互补原理这三大核心原理。
不确定性原理说,不可能同时测准电子的动量p和位置q,任何精密的仪器也不行。
事实上,同时具有p和q的电子是不存在的!p和q也像波和微粒一样,在不确定原理和互
补原理的统治下以一种此长彼消的方式生存。对于一些测量手段来说,电子呈现出一个
准确的p,对于另一些测量手段来说,电子呈现出准确的q。我们能够测量到的电子才是
唯一的实在,这后面不存在一个“客观”的,或者“实际上”... 阅读全帖 |
|
A****a 发帖数: 274 | 5 我已经找到了科学界的意识导致波函数坍塌的一些支持者,这些人显然不是高中学历。
这个问题也确实被某些科学家重视,当然它并不是主流思想
如果意识确实能导致波函数坍塌,那么我原来说的那个涅槃和波函数坍塌的关系就有可
能成立。
另外这个理论似乎使得大乘和小乘的一些理论在某些方面界线变得模糊。
==================
但是,无论如何,当新物理学触及到这样一个困扰了人类千百年的本体问题核心后,这
无疑也激起了许多物理学家们的热情和好奇心。的确有科学家沿着维格纳的方向继续探
索,并论证意识在量子论解释中所扮演的地位。这里面的代表人物是伯克利劳伦斯国家
物理实验室的美国物理学家亨利•斯塔普(Henry Stapp),他自1993年出版了著
作《精神,物质和量子力学》(Mind, Matter, and Quantum Mechanics)之后,便一
直与别的物理学家为此辩论至今(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去他的网页http://www-physics.lbl.gov/~stapp/stappfiles.html看看他的文章)。这种说法也获得了某些人的支持,去年,也就是2003年,还 |
|
|
r****n 发帖数: 8253 | 7 节选自量子力学史话,这段提到了我前文所说的被量子力学的物理学家揭示的一些
奇异现象。
========================================
如果说“意识”使得一切从量子叠加态中脱离,成为真正的现实的话,那么我们不禁要
问一个自然的问题:当智能生物尚未演化出来,这个宇宙中还没有“意识”的时候,它
的状态是怎样的呢?难道说,第一个有意识的生物的出现才使得从创生起至那一刹那的
宇宙历史在一瞬间成为现实?难道说“智能”的参予可以在那一刻改变过去,而这个“
过去”甚至包含了它自身的演化历史?
1979年是爱因斯坦诞辰100周年,在他生前工作的普林斯顿召开了一次纪念他的讨论会
。在会上,爱因斯坦的同事,也是玻尔的密切合作者之一约翰?惠勒(John Wheeler)提
出了一个相当令人吃惊的构想,也就是所谓的“延迟实验”(delayed choice
experiment)。在前面的章节里,我们已经对电子的双缝干涉非常熟悉了,根据哥本哈
根解释,当我们不去探究电子到底通过了哪条缝,它就同时通过双缝而产生干涉,反之
,它就确实地通过一条缝而顺便消灭干涉图纹。惠勒通过一个戏剧... 阅读全帖 |
|
B********e 发帖数: 19317 |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rustInJesus 讨论区 】
发信人: hud789 (金坷垃), 信区: TrustInJesus
标 题: 爱好科学的飞机们,读一读“量子力学史话”:意识参与建立了宇宙......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3 22:26:35 2010, 美东)
天哪,量子力学史话谈到的,意识参与建立了宇宙......
这是我的节选,各位弟兄可以在网上寻找原文,量子力学史话,从究竟什么是光,光到
底是粒子还是波,一路阐述到量子力学的诞生,最后发现物理学上的观察方式影响观察
结果,在比电子更小的量子世界,你想看到什么,就会得到什么结果,你用何种观察测
量手段那么就有相应的结果,爱因斯坦和波尔论战,爱因斯坦大败而归,因为理论是试
验数据都不支持他的论点,然后最终推导就是如下文字...............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我们在“意识问题”那里头晕眼花地转了一圈回来之后,究竟得到了什么收获呢?我们
弄清楚猫的量子态在何时产生坍缩了吗?我们弄清意识究竟是如何作用于波函数了吗?
似乎都没有,反倒是... 阅读全帖 |
|
n***c 发帖数: 7400 | 9 香港10人
97 周尚林,香港人,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全球半导体龙头英特尔副总
裁,成功研发出新一代130纳米(0.13微米)微处理器,入选了《科学美国人》评选的“科
学美国人50强”
98 冯又嫦,香港人,2001年当选的美国新院士中唯一的华裔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地球和行星科学系大气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99 卓以和,香港人,美国贝尔实验室半导体研究所所长,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
央研究院院士
100 简悦威,香港人,基因诊断之父,香港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美国国家
科学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101 陶哲轩,香港人,菲尔兹奖(最年轻的数学家)洛杉矶加州大学教授。
102 麦德华,香港人,著名免疫学科学家,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生物及免疫医学教授
,德国的诺贝尔奖PAUL EHRLICH AND LUDWIG DARMSTAEDTER奖,第一位获此奖的加拿大
人而且是华裔,中央研究院院士
103 郑妙勤,香港人,美国工程院院士,IBM副总裁,数据库科技发明人之一,在关系
数据库技术领域、以及数字操作系统的普及应用方面所做出杰出贡献
104 罗忠敬,香港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阅读全帖 |
|
|
|
M***O 发帖数: 3718 | 12 同是在1959年,奔驰的工程师Bela Berenyi提出了一种新汽车结构设计理念从而彻底改变
了汽车的设计。在那以前,人们认为结构越硬越好。但是这种结构却是致命的因为几乎所
有的碰撞力都会直接传到乘客身上。Bela Berenyi提出的设计是变形缓冲区加刚性驾驶室
结构(crumple zones plus a very rigid passenger cell) 。车辆发生碰撞时,缓冲区
变形吸收碰撞力。缓冲区的零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保证向预定的区域变形。刚性驾驶室则
会阻止变形部件和发动机挤到驾驶室里来,从而保证乘客少受伤害。现在几乎所有的汽车
都是采用的这种设计,当然设计都是有好有坏的。
检查车辆能否达到安全标准的最好方法就是撞撞看。为了测量碰撞对人体的冲击力,科学
家们开发了碰撞试验用的假人(anthropometic dummies)。现在的碰撞试验假人造价10万
美元,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技术非常复杂。现在每个汽车制造商都会有一堆大小不
一的假人,用来模拟各种各样的乘客。John Stapp,一个空军里的医生,是最先开发碰撞
假人的科学家之一。他曾经勇敢的亲身参加试验以 |
|
l*****l 发帖数: 5909 | 13 What a wonderful musician! |
|
m********y 发帖数: 522 | 14 啊,为啥,歌迷不会离开的吧,东山再起不行吗。。。
我正在听,歌词好像比较神。。。 |
|
l***a 发帖数: 5114 | 15 呐尼~~~~~ With Arms Wide Open 那个乐队?! o.O ||| |
|
|
|
r****n 发帖数: 8253 | 18 另外美国还有一位叫做Henry Stapp的很有名的物理学家,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工作,他本人是专门研究意识导致波函数坍塌的问题,还有相关的专著。
可惜我的英文不好,而且据说他的书非常难懂。 |
|
r****n 发帖数: 8253 | 19
上来第一句话就说明很无知,显然是非常不了解量子力学的发展。
现在都已经有知名物理学家专门研究意识导致波函数坍塌的问题,那个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
验室的Henry Stapp就是搞这个的,他还一本关于这方面的专著,叫做《精神、物质和
量子力学》
你可以去他的网页找找,他有很多这方面的论文。
另外2003 年,阿姆斯特丹大学的 Dick J. Bierman还用实验证明了意识的确使波函数坍缩,只是他的实验还没有被广泛认同 |
|
r****n 发帖数: 8253 | 20
当然不是我说了算,也同样不是你说了算。
可是你说客观实在性是科学的基础,这个怎么就成为科学的基础的?所有科学家都同意
你这种假设?
你开始模糊自己的定义了。关于客观实在性,有公认的定义,我前面也特别的问过你。
比如我家里面的桌子,如果在我不去观察它的时候,它仍然是以我观察到的那种样子特
征依然在那里,不受我的意识的任何影响,这种被称为客观实在性。还有比如月亮,无
论我的意识是否去观察它,它都完全是我们实际观察到的样子悬挂于天空,这个也是客
观实在性。
我前面已经举出好几个例子,他们的的科学研究,正是考虑了意识变量,像stapp这种
还是专门搞这个课题的,还有人用实验证明意识确实导致波函数坍塌,你觉得他们已经
不是科学家了???
这话有点莫名其妙了。科学实验解释现象,验证理论,为什么一旦没有客观实在性,科
学实验就没有必要进行了?
对不起,我丝毫不认为这应该是科学的前提,唯物根本就是一种哲学思想。到底是唯物
还是唯心,目前并没有结论,谁也无法打倒谁,科学也从来没有将唯心证伪,也没有将
唯物证实。 |
|
w*****r 发帖数: 7106 | 21 很久以前, 我翻过一阵他那本<<量子力学的数学原理>>作为参考书, 虽然没把它读透,
细节现在也忘了, 但记得他讨论的观察和被观察的对象是指客观的实在体, 不是象
STAPP 那样明确的说是意识的东西. 至少在他那些推导中我不记得有这些意识的东西了
. 我要记错了, 你把reference 列出来嘛. 一万句漫骂也抵不上一篇reference. |
|
w****g 发帖数: 774 | 22 查了一下他最近发表的文章,与意识比较相关也较近的一篇是“Quantum physics in
neuroscience and psychology: a neurophysical model of mind–brain
interaction”,发表在“Phil. Trans. R. Soc. B”(Impact Factor 5.1)。
其中引用的von Neumann, J.的是1955年出版的“Mathematical foundations of
quantum theory.”
其中引用他自己的文章有3个,一是会议文章,一是出版的书,另一是“Can. J. Phys
”(Impact Factor 0.86) |
|
|
|
w*********r 发帖数: 2192 | 25 ABSTRACT
Neuropsychological research on the neural basis of behavior generally posits
that brain
mechanisms will ultimately suffice to explain all psychologically described
phenomena.
This assumption stems from the idea that the brain is made up entirely of
material
particles and fields, and that all causal mechanisms relevant to
neuroscience can therefore
be formulated solely in terms of properties of these elements. Thus terms
having intrinsic
mentalistic and/or experiential content (e.g., "fe...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26 还是老调重弹。
我一再说明,冯诺依曼的结论只是一个推断,它显然不是一个被完全证明的物理理论,
因为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如果按照物理学的方法,假如说是知觉意识导致波函数坍塌,那
么必须提供详细的机制,包括用数学的方法证明出来,可是意识是科学还没有办法描述
的东西,所以冯诺依曼的这个结论还不能作为真正的物理。
但是冯诺依曼本身完成了重要的工作,或者说整个工作的一半,就是他用数学的方式论
证出物质本身没有办法实现坍塌(当然这个结论可能有些人不同意,会提出另外的一些
假设),这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至于这个工作的另外一半,意识导致波函数坍塌的物
质机制是什么,数学基础是什么,这个应该是未来科学要去研究的。科学不应该去拒绝
对意识现象的研究。
冯诺依曼当时的这个结论出来以后,在科学界是引起波澜的,当时玻尔本人也觉得吃惊
(他自己也不太接受),而类似伦敦,鲍厄,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魏格纳都沿着这条意
识导致波函数坍塌的路继续研究,也发表了一些相关论文,而像现在stapp等人仍然在
继续研究。另外除此以为,在物理学领域,还有其他一些倾向于意识的解释,比如多心
解释和类似冯诺依曼等的解释(稍有修补)。
我从来... 阅读全帖 |
|
w**u 发帖数: 311 | 27 IRIS MM 提的问题大多数也是我最近在想的。这些问题都很大,如果实实在在提供了生
物学基础,夸张的讲,人类社会就会发生变化了。
我二指禅打字太慢,这几个大问题的讨论再想想。这儿提供一下最近两篇拙文里相
关的reference。
Reference 5,11 部分内容可能针对IRIS第五个问题.wandering mind 可以佛语理解成
“无正念”的心
1. Brefczynski-Lewis, J.A., Lutz, A., Schaefer, H.S., Levinson, D.B., and
Davidson, R.J. (2007). Neural correlates of attentional expertise in long-
term meditation practitioner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04, 11483-11488.
2. Jain, S., Shapiro, S.L., Swanick,... 阅读全帖 |
|
w**u 发帖数: 311 | 28 IRIS MM 提的问题大多数也是我最近在想的。这些问题都很大,如果实实在在提供了生
物学基础,夸张的讲,人类社会就会发生变化了。
我二指禅打字太慢,这几个大问题的讨论再想想。这儿提供一下最近两篇拙文,以及跟贴
讨论相关的reference。
Reference 5,11 部分内容可能针对IRIS第五个问题.wandering mind 可以佛语理解成
“无正念”的心。
1. Brefczynski-Lewis, J.A., Lutz, A., Schaefer, H.S., Levinson, D.B., and
Davidson, R.J. (2007). Neural correlates of attentional expertise in long-
term meditation practitioner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04, 11483-11488.
2. Jain, S., Shapiro, S.L., S...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29 ☆─────────────────────────────────────☆
wuyu (wuyu) 于 (Thu Sep 15 13:32:47 2011, 美东) 提到:
我练习安般息念只有一年半时间,尽量坚持每天练习一个小时以上,是一个百份百的菜
鸟。所以我写此文的目的:总结自己,抛砖引玉,望能者上钩。希望这儿有实修的师兄
姐评论,并给其他菜鸟们一个参考。
安般息念以呼吸为所缘,取其中的“概念法“成分作持续专著觉知,是三摩地修行的最
受喜爱的业处之一。对大多数菜鸟来说,止禅的第一座高峰就是色界初禅。色界初禅的
五个特点:寻,饲,喜,乐,持续专注(一境性)是通过对治五盖而达到的。五盖是指
“贪,嗔,疑,昏沉,掉举”。我每天一个半小时的练习中,大约有半小时用于安般息
念的前方便,一小时用在入出息上。下面我对自己练习的每一步骤进行描述,并对个人
理解的法理进行讨论。请大虾们批评指正。
第一篇:前方便
我的前方便包括:1)调整身姿;2)礼敬佛陀,阿拉汉,正等正觉者;3)佛随念;4)
慈心念;5)身随念;6)死随念;7)正忆念 (这个得谢谢SeeU 帮我理清概念)。
1)调整身...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