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一观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f**********r
发帖数: 18251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umiere (earnest),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国产观致3获得euro-ncap碰撞2013最高成绩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25 21:46:01 2013, 美东)
发信人: lumiere (earnest), 信区: Automobile
标 题: 国产观致3获得euro-ncap碰撞2013最高成绩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25 21:43:13 2013, 美东)
最新消息,奇瑞生产的观致3获得euro-ncap碰撞2013最高成绩,
在轿车级别所有历史成绩中,adult protection仅次于volvo v40,child protection,
仅次于VW golf,加上行人保护,前三项综合历史第一,只有第四项电子辅助差了一点。
http://www.autocar.co.uk/car-news/new-cars/qoros-3-achieves-hig
http://www.euroncap.com/results/q...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3472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ingpong 讨论区 】
发信人: Drake (气宗:六脉神剑), 信区: Pingpong
标 题: 再观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l 26 15:01:22 2013,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ingpongtheater 俱乐部 】
发信人: xxXxx (......), 信区: pingpongtheater
标 题: 再观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25 09:29:59 2013, 美东)
读了国学大师达穆提大作,真是碎三观啊。待俺三观重塑,再观整个历史,
真的是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这就从万恶的科举制度说开去。
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制度皇权教育,举国上下向往的就是一宫廷文化。进不
进得去朝廷就是人们一生的标杆。而这个宫廷文化的中心就是一个性字,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官场形形色色男人聚集,基佬文化其实在华夏大地
原来也是根深蒂固。
好吧,开始说起。所谓的人才选拔制度,读了国学大师的著作,你应该知道
是干什么玩意儿了吧。第一关,秀才。这真是一个BSO大会,没才,你...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ofia (Mofia),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我夜观天象,薄书记80岁时出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9 15:56:10 2017, 美东)
你观美帝的天象有个屁用,要去观秦城的天象

发帖数: 1
4
每隔一段时间,现实中的“婚恋市场”就会重新洗牌,就像春装上市,冬装退市一
样。不管男女,都被无情的“明码标价”彻底囹圄,未来的伴侣还没见,就已经用“简
历式”的标签给自己设限,也给配偶设限。所谓的“婚恋观”,被围剿到最后,也只能
叫“婚观”,至于“恋”,可以说是“生无可恋”。
媒体们反复报道着“婚恋市场”的焦灼,可话题永远离不开“父母为儿女征婚”以
及“奇葩征婚条件引热议”。这些事情已经不是头一次发生,可每一次舆论的反响,却
总是那么热忱,甚至情绪激动。我常想,这种周期性的“婚恋报道”与大众的关系,就
跟小媳妇和壮小伙久别重逢一样,每一次都能擦出新婚的感觉,着实也是一种“惊奇拍
案”。
那些大叔大妈们,即便觉得“征婚不靠谱”,“谈钱伤感情”。可是,当他们也去
帮子女征婚的时候,这种标准好像就瞬间破灭,只要自己的儿女能有好归宿。所谓的“
不被看好”,也只是日常嘴炮而已。说到底,在“差序格局”的社会里,就连“择偶观
”也存在关系远近的伸缩。
就像市井之中,不少人觉得别人家“离婚”见不得人,是件丢人的事情。可遇到自
己家人“离婚”时,不但不声张,反而成为隐讳之... 阅读全帖
x*****3
发帖数: 89
5
西游记完整贯穿了中国人文化根流的整个生态系统,所以跟着西游记走是没错的,能让
你游历一个完整的文明系统.....
第四十五回 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
(1)暗妖恼怒 猴王显法 (2)你在变我在变
(1)暗妖恼怒猴王显法
这三个妖怪,虔诚归虔诚,低劣归低劣。话说他们半夜发现这三清殿内有动静,有人吃
喝的痕迹,就开动起来凡俗的脑筋来。虎力大仙脑筋还算好使点,他说:“没有歹人,
如何把供献都吃了?”话里面的潜意识中,就是偷吃供奉给神仙的供品,断然不是好
鸟,断然是不敬神仙的无神论者。就别说它是否有慈悲心的事儿,就单凭这个观念和逻
辑,还挺不像个低档的妖怪,还有点人类的气息。
鹿力大仙稍稍灵巧点,意识到偷吃的人应该没有走远,鹿力大仙道:“却像人吃的勾
当,有皮的都剥了皮,有核的都吐出核,却怎么不见人形?”它的脑筋就有点低级,为
什么,因为你好歹也是一个会变化飞行等等法术的非人类生灵呀,怎么就断定是有人形
的人类吃的哩。莫非是没日没夜的跟人类在一起混迹二十年,都变得俗人一样的了?
不管怎么说,这哥儿俩还不是那么的自恋和喜欢想入非非。可是,俗话说:不怕神一样
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队友... 阅读全帖
c*****o
发帖数: 310
6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中国嘴巴精英的错误矛盾观
同意。

心价值观和道德观,是我们的祖辈们,总结几千年生存之道后留给我们的遗产,是中华
民族能长盛不衰之法宝,能几千年不衰亡之秘诀。
祖先们把尊老和尊师放在前,而不放在后呢?是有深刻涵义和道理的,是他们长期实践
和经验的总结,也是符合科学哲理的。
的传承者,故长者对后代的爱,不管是人类还是动植物,甚至低等的原始生命,都有天
生的本能;故老者爱幼是不存在问题的(除了脑子有问题,或自身生存受到威胁),故
这才有了父母心,骨肉情,虎毒不吃子之说法。
导,才能正常而健康的成长。但是,要小者接受长者的调教和引导,小者首先就必需具
备对长者之尊重和爱,否则调教和引导就无法进行,故尊老尊师必需在先;家庭是这样
,学校也是这样。
和尊师,这是非常错误和可悲的,这也许正是我们今天的社会,出现啃老族越来越多,
幼儿事故越来越多,青少年赌气出走,青少年打架和犯罪之事件越来越多,青少年无情
弑亲案越来越多的社会根源吧。
们的社会舆论,尤其是我们的那些随意错误解读教子观、亲情观、矛盾观的所谓专家和
媒体,及制法执法者,是他们以脱离国情、民情和实际情况之教条主义,官僚主义之作
风,进行错误宣传和瞎误导之结果。
威... 阅读全帖
q******e
发帖数: 1201
7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中国嘴巴精英的错误矛盾观
我怎么觉得中国是尊老不爱幼呢。中国打孩子打残了都不负刑事责任。有法律规定要探
望老人,拐卖儿童被找到态度好从轻处理。儿童保护权益接近没有。

心价值观和道德观,是我们的祖辈们,总结几千年生存之道后留给我们的遗产,是中华
民族能长盛不衰之法宝,能几千年不衰亡之秘诀。
祖先们把尊老和尊师放在前,而不放在后呢?是有深刻涵义和道理的,是他们长期实践
和经验的总结,也是符合科学哲理的。
的传承者,故长者对后代的爱,不管是人类还是动植物,甚至低等的原始生命,都有天
生的本能;故老者爱幼是不存在问题的(除了脑子有问题,或自身生存受到威胁),故
这才有了父母心,骨肉情,虎毒不吃子之说法。
导,才能正常而健康的成长。但是,要小者接受长者的调教和引导,小者首先就必需具
备对长者之尊重和爱,否则调教和引导就无法进行,故尊老尊师必需在先;家庭是这样
,学校也是这样。
和尊师,这是非常错误和可悲的,这也许正是我们今天的社会,出现啃老族越来越多,
幼儿事故越来越多,青少年赌气出走,青少年打架和犯罪之事件越来越多,青少年无情
弑亲案越来越多的社会根源吧。
们的社会舆论,尤其是我们的那些随意错误解读教子观、亲情观、矛...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8
在当今焕然一新的国情下,书法艺术也面临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经济、工业、科技
等领域不同的是,当代中国书法的发展具有两大特点。其一,书法艺术有着千年的历史
,“传统”是贯穿其发展的精髓与内核。那“传统”又是什么呢?它不仅仅是各种经验
与知识的累积,而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而且这种传承也不应是守旧和执固,它会随着
当时代政治文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丰富。因此,如何挖掘、认识与发展“传统”的精
神也就成为了当代书法工作者的一大重要使命。其二,“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作为
人类重要精神财富的书法艺术,其重要特点之一在于它不仅可以反映书家个体的精神世
界,还能够客观地展现时代的文化精神。那么,作为书法家而言,如何运用腕下的笔墨
技艺,去体现当代的文化精神诉求,也成了其艺术创作的重要职责之一。上述两大特点
,都是我们在研究书法、创作作品时务须极力思考的。这里我们所探讨的是与中国书法
的“传统”精神相关的问题,即中国书法中的人文品味。
何为人文?这是很大的概念,据《辞海》解释:“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文与文化的内涵基本相同。但人文也有其特指的含义。《易·
贲》云:“观乎天文以...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856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ZST 讨论区 】
【 原文由 citieeg 所发表 】
从观网友雷立刚、王怡等人的诗作而引发的有关诗歌的思
本帖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其他网站转载或转贴请注明出处并保留原作
者署名。
传统媒体转载请事先与原作者及清韵书院(恩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
作者 zt
时间 12:57:24 27-4-2001
主题 从观网友雷立刚、王怡等人的诗作而引发的有关诗歌的思
作者:长江后浪 发表日期:2001-4-11 17:51:00
从观网友雷立刚、王怡等人的诗作而引发的
有关诗歌的思考与商榷
这几天在茶舍同雷、王等网友切磋诗艺,获益匪浅,
但同时也觉得有很多话如骨梗在喉,不吐不快。
王怡认为本人的诗作是一种古典的风格,这一点概
括得很准确。事实上我的确是有意去走这样一条创作之路
的。最早的时候我也写过一些很现代派的诗,但后来很快
就转变了观念,因为我深深体会到艺术的真谛不在于形式
(当然也很重要),而在于其内在的精神。我觉得自己的
性格比较矛盾,也许在思想上我这个人比较异端激烈,但
在艺术创作上则显得有点保守。我总觉得(当然这或许也
是我的偏见),在形式上的探索创新,成
p******0
发帖数: 200
10
来自主题: PsychoAnalysis版 - 生活的艺术-内观zz
刚刚参加了一期十天的课程回来,觉得和文章里提到的情形很一致。这个方法非常平实,却让人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平时被我们忽略的两样东西——呼吸和身体各部分的感受。很纯粹的科学体验。
内观,目的就是为了bring yourself back。“外界因素是次要的,其实快乐的不快乐的情绪全部来源于自己的内心。反求诸己,向自己的心里去找。” 这十天的课程,前三天半练呼吸,让心慢慢专注下来。后七天练习内观,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自己身体上,不用任何意念想象去控制,只是静静地、客观地感觉全身每一寸皮肤的感受,由上到下,由外到内。这才发现原来可以感受到这么多东西,而且所有的感受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无常。just arising, passing away, arising, passing away。。。
整个课程一直在训练 awareness & equanimity,让人的感觉更敏锐,同时对各种感受始终保持平等心。这是能够客观如实看待事物的前提,也是消除负面情绪的关键所在。
这个方法很好,值得一试,跟大家推荐一下 :)
这里是各地内观中心的网址:
http://www.dhamma.org/en/by
C****i
发帖数: 1776
11
唯独因信称义(R. Nicole 驳斥“保罗新观”)2011/8/28 4:21:00
诚之按:RTS已故神学教授 Roger Nicole,从教会历史、释经学和神学的角度来驳斥“
NPP”(New Perspective on Paul,保罗新观)。因信称义的教义不是改教家对保罗的
误读,而是对圣经真理的阐发,值得我们这一代人继续去持守(全文译毕)。
唯独因信称义
作者:Dr. Roger Nicole
译者:唐兴 校对/诚之
原文刊于:
http://www.rts.edu/Site/Resources/M-L/docs/Nicole_Justification
df
过去二十年来兴起了许多关于「稱义」(justification)的讨论。这个现象特别与对保
罗所写的罗马书和加拉太书中的看法有关,它们被称为「新观点」(the new perspect
ive)(译按:经常被缩写为NPP, New Perspective on Paul,「保罗新观」)。
此领域中有三位著名人士:桑德斯(E. P. Sanders)、但恩(James D.A. Dunn)和赖
特(N.T. Wrigh...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12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想死: 基督教死亡观
六、基督教死亡观
基督教对死亡的态度及观点是如何呢? 若是要浓缩成一句话,那么可以是上面所看到经
文《诗篇》103:4「上帝救赎你的命脱离死亡。」这就是基督教的死亡观。
当许多人及许多宗教都在回避死亡的问题、或是忌讳去谈论死亡时,基督信仰却是不断
的在谈论死。基督徒不但喜爱讨论死亡,喜爱思考死亡的议题,甚至爱到一个地步而想
去死。初代教会的基督徒,他们不但到处宣讲基督的死,甚至还祈求上帝能快一点给他
们有机会去为主而死。例如保罗在《腓立比书》1: 23就说到:「我正在两难之间,情
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
为这个缘故,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做「想死」,意思不但是要表达基督徒喜爱「思考死亡
的议题」,而且还隐含着基督徒「想念死」、「想要死」的意涵。因为对基督信仰有正
确认识的基督徒,不但会不怕死,甚至还会「想死」。
从这里我们看到基督信仰和其它宗教在面对死亡的议题时有很大的差异。基督信仰积极
的谈论「死」,并不代表她看重「死」,而忽略「生」或忽略「生活」。恰恰相反,因
为重视「死亡」,所以基督信仰才彰显出她是「活」的信仰、「活」的宗教。因为要能
真正的谈论死、知道死、敢死,才有...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13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想死: 基督教死亡观
九、在基督里的永生
接下来我们要讨论一个棘手的问题。不信耶稣的人可能会这样质问:你们基督徒到处跟
人家说:「信耶稣、得永生」,但是为什么妳们私底下都在那里偷偷的买棺材? 每位基
督徒死后也都躺在棺材里,这样你怎么能说上帝救我们脱离死亡呢? 假如信耶稣有永生
,为什么基督徒还要去买棺材呢? 这个问题可能会问倒许多基督徒。圣经到底有没有骗
我们? 我们到底有没有在骗别人? 我们信主这么多年,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我们在面对
死亡时,是否会恐惧,靠的就是对这个问题的了解。这也是基督教死亡观的一个重点。
下面我们要讨论到「永生」的议题。
「在基督里沒有死亡的永恒生命」是什么意思呢? 又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圣经告诉我们:人的整全生命主要包含着灵魂与身体这两个部份。永远的生命是指:人
的灵魂与身体都不会灭亡,而能永远活着。首先,我们要讨论「灵魂的永生」。
1. 基督徒肉体死后,灵魂到主那里去
许多现代人不相信灵魂的存在,所以当他们说「某某人死了」的时候,他们不但是说:
那个人的身体已经死了,而且还意味着那个人永远的灭亡、永远的消失了。因为假如人
只有身体,那么当身体死了时,人就什么都没有了。现代人说...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14
基督教自由观:自由的人与不自由的上帝
by 魏连嶽
前言、
诗篇119篇是诗篇中最长的一首诗。总共176节经文。而这一篇诗篇说了一大堆关于上帝
的律法、诫命或法则。一般说到上帝的律法、诫命或法则常让人感到压力、让人感到被
约束、感到不自由。我认识一些朋友,他们说信耶稣很好、基督徒也不错,但是因为:
成为基督徒后就不能抽烟、醉酒、不能说谎、星期天要到教会、要奉献、要祷告;很多
喜欢的事都不能做,许多不喜欢的事却必须做,非常的不自由。他们喜欢无拘无束,所
以他们不想成为基督徒。似乎在上帝律法及诫命的约束下,基督徒没有什么自由,这是
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是很奇怪的,诗篇119篇竟然有一个经文完全违背了我们一般人对自由的想法。
诗篇119:44-45说到:「我要常守你的律法,直到永永远远。我要自由而行,因我素来
考究你的训词。」英文版的圣经是说:「I will walk about in freedom, for I have
sought out your precepts. (我要寻求祢的律法,使我能行在自由之中)。」这里说
到:人在上帝的律法及诫命中才能得到自由。
这是不是搞错了!照道理...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15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基督教与佛教的比较 - 鬼魔观
在多数宗教中,鬼魔是一种恶灵,危害人类,与善为敌。但在佛教中的鬼神却是有善有
恶,且是神鬼不分。本篇中,我们要看看基佛两教的鬼魔观区别何在?
基督教的鬼魔观
一、旧约圣经记载的鬼魔至少有两类:1、鬼魔。2、撒但。
鬼魔--又分两种:一种是指身有长毛,住于旷野的公山羊动物,英文为The Hairy
One,日文圣经译成「魑魅」。经文:「他们不可再献祭给他们行邪淫所随从的鬼魔,
这就作他们世世代代的定例」(利十七7)。「耶罗波安为邱坛为鬼魔,为自己所铸造
的牛犊设立祭司」(代下十一15)。此两处「鬼魔」,原文均作「公山羊」。无疑地,公
山羊是犹太人的一种民间信仰,与阿拉伯人的魔神Jinn,希腊人的半人半一羊神
Satolos十分相近。在我我国,也有狐狸作怪的动物鬼魔信仰。
鬼魔的第二种,是一种具有高度破坏力的恶魔,能使人国破家亡,牠们是「伤害者」、
「掠夺者」(Spoiler),「破坏者」(Destroyer),日文圣经将此类鬼魔译成「鬼」。经
文记载:「所祭祀的鬼魔并非真神,是素不认识的神,是近来新兴的,是你列祖所不畏
惧的。」(申卅二17)把自己的儿女祭祀鬼魔」(诗一○六37)
撒但-...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16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基督教与佛教的比较 - 神佛观
凡要研究一个宗教,最重要的莫过于研究她所崇拜的对象如何,本文的目的只是将基佛
两教的神佛菩萨等,作较系统性区别,看看他们之间有何不同之处。
基督教的三位一体神
一、独一无二的上帝
上帝,英文是 GOD,希伯来文是 JEHWAH,中译「耶和华」,意思是「今在的,自有永
有的」(出埃及记三14)。古代犹太人对上帝,另有以下的几个称呼:1、耶(EL)原文意
为「那有权能者,那刚强者」;2、耶罗喜穆(ELOHIM)意为「伟大无量」;3、耶里昂(
ELELYON)意为「至高的上帝」;4、阿多乃(ADONAI)意为「上帝是主人」。
上帝是有位格的(Personality),凡能自称「我」的就是有位格,所以上有自觉,自决
,自由的表示。在旧约圣经各处记有上帝向人说话,这就是上帝有位格的具体表现,例
如:「耶和华对亚伯兰说……。」(创世记十二1)
上帝至少有以下几种本质与属性:1、创造万物者(创一1;赛四十26,四二5)。2、全能
者(创十七1)。3、遍在者(诗一三九7)。4、不可见者(廿三8;约一18)。5、全知者(诗
一三九1-6)。6、永远者(申卅三27)。7、不变者(一○二26-27)。8、不...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17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基督教与佛教的比较 - 罪恶观
人为何会有痛苦?这是许多宗教想要解答的一个主题。人在今世的各种痛苦,一定有其
来源,探本溯源,是一个研究宗教者必做的一件大事。
基督教的罪恶观
在诸宗教中,基督教讲罪最多,基督教的主要教义集中在人人有罪,耶稣救人离罪的道
理上。不单耶稣讲罪,使徒们更讲罪,尤其是保罗。因此,如说基督教是一个专讲罪的
宗教,也不会太过。
什么是罪?罪不是物质体;物质或能引诱人犯罪,但它本身并非是罪。有的宗教修行者
,努力摧残自己的身体,以为这个肉体是罪,妨碍人修道上进。但基督教却认为身体是
上帝的殿,人必须妥予保养(林前三17,殿字的解释甚多)。有人以为罪是由动物遗留的
兽性所致,因人与兽在太初时原为一体。但野兽无道德生活,无精神生活,何况人兽有
别,不能混为一谈。也有人以为罪是人欲达到某种道德的最高境界,而却无法达成时,
便就是罪。但当知判断道德与不道德的标准不易,因人、地而异,在甲地算是极道德,
在乙地也许分文不值呢!
基督教以为罪是一种心灵上的产物。既不能见,亦不能摸,唯有籍着人的行动,才能将
罪表明出来。罪是人在思想上、言语上和行为上,不按照上帝的旨意而行。
罪如何发生?基督教极清楚地告诉人罪的起...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37
18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基督教死亡观(续)
八、耶稣基督的死
基督信仰的最核心就是在谈论著「耶稣的死亡」。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2:1-2说:「弟兄们,从前我到你们那里去,并没有用高言大智
对你们宣传神的奥秘。因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
他钉十字架。」
基督信仰主要就是在述说:为什么耶稣基督这个人祂在十字架上的死亡会与我们所有人
的死亡有关系? 而这个信仰的中心信念简单的说,就是:因为耶稣已经在十字架上替我
们的罪付出死亡的代价,所以凡信靠祂的人都可以罪得赦免、出死入生,获得上帝在基
督里所赐的永恒生命。接下来的内容就是要解释这个死亡的真理。
1. 基督代替人的罪付出死亡的代价
人因为违背上帝,成为一位必死的罪人。虽然有许多人根本不在乎他们会死,他们也不
想去寻找能够解决死亡问题的答案;但是这位上帝既然爱我们,所以祂愿意主动来解决
我们会死的这个问题。
既然死亡的问题来自于人的罪,是我们的罪使我们与上帝隔绝了,是我们的罪让阴间及
死亡权势可以控制我们,使我们而成为了一位必死的人;因此要解决死亡的问题,就必
须要先解决罪的问题。当我们没有罪的时候,就能与上帝和好,就不必受到​&#
8203...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19
主要观什么,很简单 -- 缘起法,
流转门、还灭门。
在缘起法之下,什么观的技巧都算对
脱离缘起法,怎么观都不属于佛法
m*********r
发帖数: 31
20
我不是WAICHI,不会给你们指导修行的,因为我不以大菩萨自居。
不过可以大概告诉你一点,四念处的确可以说是与观照六根有关,但更确切的理解和说法
是观照(缘六根产生的)身(身体的移动如经行)、受(如安那般那的鼻下觉受)、心(
心念意识的生灭)、法(五盖的生灭)。在直观中体证每一个刹那身心诸法的迅速生灭,
而实证无我。如此简明!这和楞言方法中的持一根方法不同,因为楞言方法是为了最后阶
段的“圆觉自照”的出现。而四念处乃至整个原始佛教中根本没有任何“圆觉”/自性/
真心/真如/觉性的语境。这些概念大多是大乘佛教的形而上学的内容,关于它们从来在
佛教内没有出现过任何实证解脱的传统(但佛教外则不同!)另外,不要总是拿大乘的概
念来理解,这里的“念”不是念佛的念,而是观察/内观/VIPPASSANA。没有
实践过是不可能完全理解我在说什么的。
看你的回复,完全是挑战的口气,既然你说我根本不懂四念处那我何必跟你多费口舌,以
你这种心态我说了也没任何意义。
我实践过安那般那,经行,观腹部沉降,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内观方法。但我不认为自己可
以指导学生。想了解修法自己去找可靠的来源--觉悟之路--看书,南
r*****e
发帖数: 1196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观WAICH VS RUNSUN战有感
☆─────────────────────────────────────☆
youquan (sp) 于 (Tue Mar 18 07:46:39 2008) 提到:
很久没来了.
没想出了这么大事.
我想灵视者会很同情R.会一起大战W.
我个人觉得这个是修者盲从和个人崇拜惹的祸.从阿含经看就连佛陀都不是神,无法全
知全觉的预测一切,经中说佛从长的禅定中出来了,问侍者为何比丘减少了,回答是比丘
们因修佛亲传的不净观厌世自杀了不少.我个人没认为W比佛陀还牛.佛可是在弟子们自
杀前,传了那不净观,并且,还入定很多天呢!后来,佛陀就又传了些补救的观法.
不知,R从前有无亲自拜W为师嘛?还是只在网上学习嘛?他把W看做比佛还牛的人么?谁
知对一个人的崇拜倒了会有多伤心啊!为了揭穿他崇拜过的所谓骗子,他又会多么努了.(
包括提醒修者不要上当).也不知R有没正式修过藏密,我个人感觉他没把W看做金刚本持
上师.
我个人认为W是位实话实说者,虽然,他说的方式是好象前恭后倨.(这是HOTFLY整版纵
观后说的).可是,教授们教学的态度是各样的,谁让你是求学者呢?密宗和
E*********g
发帖数: 185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内观十日课程开示第一天
这个看上去挺不错的,如果以前没贴过,我就都贴上来
====================
The Discourse Summaries
(葛印卡老师)
内观十日课程开示
目录
前言
附注
第一天开示
开始时的障碍~内观禅修的目的~为何以吸呼作为入手处~心的本质~何以会有障碍及
如何克服~应注意事宜
第二天开示
放诸四海皆准之善与恶的定义~八正道:戒与定
第三天开示
八正道:慧(pabba)~闻慧、思慧、修慧~次原子粒子(kalapa)~四大(四元素)~
三个特质:无常、自我的虚幻本质(无我)、苦~透视表相
第四天开示
如何练习内观(Vipassana)的问题~业的法则~心行的重要性~心法四蕴:识、想、
受、行~保持觉知和平等心是离苦之道
第五天开示
四圣谛:苦(苦谛),苦的原因(集谛),苦的寂灭(灭谛),根除苦的方法(道谛)
~缘起
第六天开示
培养对感受的觉知及平等心的重要性~四大(四元素)及其与感受的关系~物质生起的
四种原因~五盖(五种障碍):贪爱、瞋恨、心理和生理上的怠惰 (昏沈)、焦躁不
安(掉悔)、怀疑
第七天开示
对微细与粗重感受保持平等心的重要性~觉知的持续不断~五
E*********g
发帖数: 185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内观第九天开示
内观第九天开示
将内观应用于日常生活~十波罗蜜(parami)
九天过去了,现在该来讨论一下如何将内观修行方法用于日常生活中,这是最为重要的
。正法是生活的艺术,如果你无法将之用于日常生活中,那么来参加课程就比举行宗教
仪式或典礼好不到哪去。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要面对不如意。每当不如意的事发生,我们的心就失去平衡,开
始产生负面情绪。而每当心中生起负面情绪,我们就变得痛苦。我们如何才能不产生负
面情绪,不自寻烦恼?我们如何才能保持安详和谐?
向内探究心物实相的智者,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不管心中为何生起负面情绪
,都把注意力转移到别处去。例如,我们可以站起身来,喝口水,开始数数字,或是开
始持诵我们信仰的某尊神明或圣者的名号。借着转移注意力,我们就会摆脱负面情绪。
这办法行得通;但其它探究内在真理的修行者,深入到实相的最深层次,直到究竟的真
理。这些开悟的人了解到,转移注意力只是在意识表层感到安详和谐,但并没有将生起
的负面情绪铲除,而只是将之压抑下来。在潜意识的层次,负面情绪继续在造作累积,
增生加强。迟早这负面情绪的休火山会爆发出来,打败主宰了你的心。只要负面情绪仍
然存在
d******y
发帖数: 3668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观念念即住,觉妄妄皆真 zz

我还是贴一下全文吧,觉得还蛮不错的
观念念即住,觉妄妄皆真(倓虚大师)
(转者按:本文选自倓虚大师《影尘回忆录》。为层次清晰,发帖时分为三部分:一、
二部分是交代背景,方知真正的禅修何其艰难!关键是第三部分。参禅不如止观,止观
不如念佛,倓虚大师当年亲见参禅者用功二三十年,死后做了土地公,而念佛二三年的
人却自在往生净土,彼此有天渊之别。故倓虚大师主张净土,并著《念佛论》劝世。)

谛老(谛闲大师)深得参禅的利益,自己也很有见地,所以他在讲教的时候,也多
注重静坐。学校(观宗寺)每逢上课之前,先修止观,静坐一小时,就是先入定而后发
慧。
禅、具云禅那(Dyana),这是梵语,译成中国文为“静虑”。禅那的本体为寂静,
而又具足审虑之用,故曰静虑。静就是定,也就是止;虑就是慧,也就是观;定慧均等
之妙体叫作禅那。
最初,释迦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迦叶尊者破颜微笑,这是在西域禅宗的初祖
。到了第二十八代,达磨祖师,在梁魏时代来到东土,为东土禅宗的初祖。达摩以下,
慧可大师领得无言心印,为第二祖,僧璨为三祖,道信为四祖,弘忍为五祖。弘忍以下
,有慧能、神秀二位大师;慧能
a*******g
发帖数: 867
25
http://www.szjt.org/bgs/xush/after0701/jsyq.htm
谈谈“积善之家 必有余庆”(共3篇)
作者:妙观法师
《蜀中净土》编者按
妙观法师,湖南省人,于江西云居山出家,后就读于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研究
天台教理、熟悉净土教义,曾在湖南佛学院任教多年。
法师不仅自修精进(不论常住寺庙或外出参学,法师每天必拜佛至少500拜),而且
非常注重因果教育,身体力行于社会公益事业。近年来,仅在川渝两地参学期间,他以
个人来源,为两地的孤儿院等公益团体捐助粮食数十万斤。近来法师于各地参学之机,
实地收集了非常多的“积善之家 必有余庆”案例;而且这些案例,除了诸多古代名人
外,还有不少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当今知名人物。比如朱熔基、何厚铧等等,详细记录他
们的祖辈慈善德行。
以下内容分为三篇,叙述十二位古今名人,其祖德惠及后代之案例。(不少案例,
妙观法师皆实地考察)
“积善之家 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面对这类文章,不少初学佛人
常问:“都说因果报应,自作自受、各人承当,为何却报及子孙后代?”这是因为没有
分清楚“余庆、正庆”之故,以下三文,皆记录“余庆
r****n
发帖数: 8253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内观的深化 马哈希西亚多
马哈西对内观的这段描述极其细致。由此可见纯观所产生的刹那定的定力是相当厉害的。
就整个上座部佛教的这些公认阿罗汉里面,马哈西是最让我佩服的一位。
马哈西的纯观禅法非常系统,讲解精确,希望这种禅法能够真发扬广大,也希望它能早日的进入大陆。
r****n
发帖数: 8253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止禅和观禅-两条不同的道路
节选自马哈西毗婆舍那實修法要
两条不同的道路
你要选哪条路走,这依你要著重专注(止禅)或正念(观禅)而定。定力是心持续在目
标。正念则是仔细观照目标的特性。以下是它们的差异。
让我们打个比方,拿面镜子,放在你的脸的高度。当你拿著那面镜子到你面前,你可以
看镜影看个老半天,那个就是专注-把心集中在目标上。如果你把心集中在同一个目标
上,并且著重专注力,那你的禪修就是在开展止禪的道途上,它是进入集中心的深层状
态。
另一方面,当你把心集中在一个目标上,并且仔细观察它的特徵,就是它在镜子上出现
的,譬如有长鼻子,有鬍鬚,齙牙,秃头等等,你会知道这是张魔鬼的脸。你会问,「
这张脸是什麼?是人脸吗?」这表示你有仔细观察过,你注意到镜子中所有的特徵的性
质。这个是正念。
当你记下所有的细节,那你就了解它的意思-它的精萃是,正念成为智慧。当你著重在
正念,以正念仔细的观察目标的特性,所有在那裡出现的不同事物,在那裡的所有过程
,那心就会朝内观智慧禪或毗婆舍那的方向行进。
当我们以安般观出入息来做譬喻,你可以选的这两种不同路径就变得很清楚了。
有些人习安般是数鼻尖的出入息,并专注它。心会变得很平静详和
r****n
发帖数: 8253
28

我的这个看法,我认为并没有违反阿含经当中的关于四禅和正定的经文,前面已经分析
过。
也并不违反论师说的安止禅的状况,只是定义分类不一样而已。
目前公认的阿罗汉修行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先止禅后观禅,一种是纯观禅
我说的也不违反上面的。其中纯观禅的系统,更直接我说的,也有很多这方面的成功案例
我并不是否定安止禅之四禅八定,只是它太狭义了。
r****n
发帖数: 8253
29

佛陀对于止禅的精通是非常显然的,弟子当中也大多数人会修止禅,也是肯定的,因为
整个印度当时修止禅是非常风行的。
至于听法就立刻得法眼净的状况,不是不可以解释,对于有些人,他在听法的时候,本
身就在修观,由于慧力以及累世波罗蜜的原因,他一刹那证悟初果。
整个十六观智可能是在瞬间完成的,或者说他跳过了其中的几个智,
但是这些都是猜测,我自己认为,修法的时候直接修观,是可以证悟初果的,
另外这里面还有个争议,就是证悟初果是否必须要经历涅槃,从上座部佛教来说,对此
是完全肯定的,但是根据经典,似乎找不到直接证据。
不过经历涅槃的初果,确实是最可靠的。
r****n
发帖数: 8253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修观的十种障碍
摘自:阿姜念《身念住念观法》
观的染(毗婆奢那染),如前所述,共有十种观的染:
1) 光明。修行者见到亮光,这时侯他可能会误认为他已经证得涅槃,因此满足于这种境
界而起贪爱,但这是邪见,是他的「自我」认为他已经证得涅槃了。
2) 智。某些修行者精通教理,会一直思惟佛法,而这种现象会使他偏离当下。
3) 喜。因为修行者偏定而感觉喜,而这是染(烦恼)。修毗婆奢那时是不会有喜的感受
,因为体会到三法印不会导致喜的感觉。
4) 轻安。有时一种非常平静的状态会生起:这也是偏定的现象,三法印是不可能以轻安
而体证的,这种情况下智慧也不会增长。
5) 乐。乐的感觉也是偏定。乐一生起,就无法见到苦了。
6) 胜解。这会造成修行者误以为他已见到涅槃了,而甚至他老师告诉他事实并非如此的
时候,他也不相信他的老师的话。这是由于信太强而慧太弱(通常慧和信要保持平衡)

7) 策励。太过坚忍或精进会令行者感到疲惫,而使他的心变得不太清楚,妄想就会生起
。通常进和定要保持平衡,太过精进会导致妄想,太过偏定会造成修行者停止修行。
8) 现起。念住太强会导致偏定而使修行者会看到幻像(眼前现起各种图样),然后他会
p****y
发帖数: 23737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狮人观灵方法 zz
http://hk.myblog.yahoo.com/lion-boyboy/article?mid=23434
网誌分类:与灵擦撞 | 网誌日期:2008-08-20 14:44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通灵人﹐以前我也看过一些西方通灵者所写的书。 我发现其实每
一位通灵者都会有自己的一套对灵界的见解与观灵方法。 看看别人的通灵经历﹐也是
很有趣的一件事。 曾经也有人问过我﹐问我是怎样见鬼的呢。 哈哈﹐今天就跟大家分
享一下狮妹的观灵经验吧。 我的观灵方法就分以下几种﹕
1) 照片 --- 看照片﹐可以知道那人的气场与前世。 有没有被附体﹐附体的是什麽
类的灵。
2) 姓名 --- 从对方的姓名可以知道他往生到那个道里﹐也可以大概知道他前生做了
什麽。 有时也可以知道对方身上有没有灵体﹐或冤亲债主跟著。
3) 嗅觉 --- 也就是闻对方的 [味道]。 透过看对方的照片或姓名﹐可以用嗅的。
我可以闻到对方的 [业力]﹐比如说﹕看到一张照片或者一个名字﹐我会闻到肉味﹐钱
味﹐淫味﹐或者偷味。 要是对方犯邪淫的﹐就会闻到很重的淫味。 要是对方贪财呢﹐
我就会闻到一股很强的钱臭味。 这
a*******g
发帖数: 867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浅谈佛教的因果观ZT
浅谈佛教的因果观
http://www.niwota.com/submsg/6441541
大千世界,森罗万象。上至世间宇宙,下至微细动物,一切的一切都是由因果所推动。
而我们一点也不觉它的存在,当谈到细微之处时,行住坐卧,人事冷暖,都离不开因果
的规律。因果就像是滚滚洪流,人类就随着这个洪流任其摆布,毫无办法摆脱它的羁绊
。如同一只被绳子牵头的小猴子,任由主人牵头,无丝毫自主的能力。这个主人就是我
们的业力,我们就如同那只可怜的小猴子,任其摆布。业力是因果的综合体,是由我们
凡夫自己所作下的恶因。在人的一生中,“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是由业力在暗中
支配的。那我们应该怎样地看待因果观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谈谈佛教的因果观吧!
一,因果的定义。
“因果”我们通常指的是“三世因果”。
“三世”梵语trayo-dhvanah!是指时间上的过去、现在、未来,可长可短、可近可远,
长的以无量数的阿僧祗劫计算。比如:众生发心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其次以大
劫计算:过去劫、现在劫、未来劫;再次,以生命的生死计算,过去世、现在世、未来
世;最少以秒乃至于比瞬间还要短的刹那计算,前刹那、现刹那、
a*******g
发帖数: 867
33
http://sss2002.51.net/books/ddncfjds/ddncfjds008.htm
第五章 马哈希西亚多 MAHASI SAYADAW
密集内观禅训课程能使你达成解脱,
因此,想到它的好处你就该全力以赴,
这样你的修学才能圆满成功。
我们所教的禅修法是以四念处为基础,
四念处是伟大的世尊
以及历代有成就的佛弟子所采用的修行法门。
你该值得庆幸,
因为你有缘与他们采用同样的法门修行。
马哈希西亚多(Mahasi Sayadaw, U Sobhana Mahathera 1904~1982)对上座部佛
教国家内观禅修有深远的影响。他六岁起在一处村庄道场研习经论,具足比丘戒后数年
完成学业,获得由政府所资助的巴利文及经论考试的最高荣誉。他教授佛法多年后开始
参学以追寻更明确、有效的修行方法,在打端(Thaton)遇到明贡西亚多(U Narada,
Migun Sayadaw)教他密集内观禅修法。马哈希经历密集的禅修和不断的学习以后,回
到自己的家乡开始有系统地教授人们四念处的修行方法。
缅甸脱离英国独立(译按:一九四八年)不久后,新任总理乌努(U Nu)礼请马哈
a*****y
发帖数: 33185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十日内观开示--第三天[转载]
第三天开示
八正道:慧(pabba)~闻慧、思慧、修慧~次原子粒子(kalapa)~四大(四元素)~
三个特质:无常、自我的虚幻本质(无我)、苦~透视表相
第三天已过去。明天下午你将进入慧(pabba)的领域,八正道的第三部份。没有慧则
修行之道仍不完全。
持戒是踏上修行之道的第一步,也就是不伤害他人;但即使你不伤人,却仍被自己心中
产生之不净杂染所伤害。所以要修定(samadhi),学习控制自心,抑制不净杂染的生
起。然而,只是压制并无法断除不净,不净杂染仍然在潜意识中不断繁衍扩增,持续造
成对自己的伤害。所以正法的第三步骤-慧:既不是放任,也不是压抑,而是让不净杂
染浮现并连根拔除。当这些不净杂染被根除,心便不再受污浊烦恼束缚。而一旦心净化
了,便会自然对他人充满善意、慈悲,自然不会有伤害他人之举。相同地,也自然不会
伤害自己,也就会有健康快乐的生活。所以,八正道的每一步骤必需导向下一步。戒引
导你去发展定-正确的专注;定引导你发展慧,净化心的智慧;慧引导你至涅盘(
nibbana),从所有不净中解脱,完全证悟。
在八正道中与慧有关的有两项:
(7)正思惟(samma-savkap...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十日内观开示--第五天[转载]
第五天开示
四圣谛:苦(苦谛),苦的原因(集谛),苦的寂灭(灭谛),根除苦的方法(道谛)
~缘起
五天过去了,你们还有五天可以用功,要善加利用剩下的这几天,对这修行方法有正确
的了解,努力用功。
你们已经从在限定范围内观察呼吸,进展到观察全身上下的感受。当一个人开始练习内
观,最初通常会有的多半都是粗重、坚硬、强烈的不愉悦感受,像是痛感、压力感等。
你们以前也都有过这些经验,但心的习性是对感受起反应,乐受则迎、苦受则拒,因此
总是激动不安。现在你们开始学着不起反应地观察,客观地观察感受,不把自己和这些
感受划上等号。
痛苦是有的,烦恼是有的,但悲哭啼泣无法帮人脱离苦海。我们要怎样解脱痛苦呢?我
们如何才能面对接受呢?
治病的医生,得要知道病人生的是什么病,病因又是什么。只要有原因,就有解脱之道
,就是去除这原因。只要除去病因,病就自然痊愈。因此要从根除病因着手。
首先我们得接受苦的事实。苦无所不在,这是普世皆然的事实。但当我们开始不起盲目
反应地观察,这就成为圣谛,因为任何这样依道而行的人,都将成为高贵贤圣的人。
当我们开始观察第一圣谛,也就是苦谛时,苦的原因很快就会清楚浮现,我们也开...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36
☆─────────────────────────────────────☆
runsun (runsun) 于 (Thu Dec 2 01:19:37 2010, 美东) 提到:
无我法门是佛教中重要的教义,被列为三法印之一(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
。在佛教中,判断佛法是否究竟,即以此三法印来衡量。若是与三法印相违,即使是佛
亲口所说,也不是了义之法;反之,若能契合三法印,即使不是佛陀所说,也可认为是
纯正的佛法。因此,对于学佛者来说,正确地把握三法印的含义,对整个修行来说是极
为关键的。本文将通过对原始佛教的基本经典《阿含经》的考察,来探讨佛教无我法门
的内涵。
一、佛陀提出无我法门的思想背景
在佛陀出现的时代,印度的思想界极为活跃,各种宗教团体和哲学学派林立,在佛
典中有九十六种外道的记载。这些不同的学派和宗教团体各自提出了自己对宇宙人生的
看法。《阿含经》中佛陀曾把当时思想界关于“我”的认识总结归纳为三大类:
其第一师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如所知说(而无能知命终后事)者,名曰断见;彼第
二师见今世、后世真实是我,如所知说者,则是常见;彼第三师不见现在世真实是我...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7
观呼吸可以是止(calming the mind)的所缘,达到四禅;也可以是观的所缘(观呼吸的名法、色法,其因缘,四圣谛),如安般经所说十六胜行。
念经/mantra是止(calming the mind)的所缘,最多达到初禅。
b**d
发帖数: 7644
38
我讲他有开悟的体验,但是这个开悟的体验,每个人的解释方法不一样。 我又没有说
作者修习原始佛法证果了。而且他这个体验得来的方法,既不是禅定,也不是修观,所
以修观和修定,不一定是得到开悟体验的唯一方法。所以六祖慧能当时也有可能有个特
别体验,进而开始修习佛法啦。 That is it.
修观的人,得到某种体验,引发了一些结果。 那么别人得到其他体验,他用另一种方
法解释。 没有不妥的地方。
S**U
发帖数: 7025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唯识修观
玄奘法师翻了很多唯识经论,但似乎没有把唯识修观的传承带回来,也就不知道唯识具
体的修观经验。在摄大乘论与瑜伽论中,对修唯识观曾提出简要的方法∶
『摄大乘论』
由何云何而得悟入?由闻熏习种类如理作意所摄似法似义有见意言;由四寻思,谓由名
、义、自性、差别假立寻思;及由四种如实遍智,谓由名、事、自性、差别假立如实遍
智,如是皆同不可得故。以诸菩萨如是如实为入唯识勤修加行,即于似文似义意言,推
求文名唯是意言,推求依此文名之义亦唯意言,推求名义自性差别唯是假立。若时证得
唯有意言,尔时证知若名,若义,自性,差别皆是假立,自性差别义相无故,同不可得
。由四寻思及由四种如实遍智,于此似文似义意言,便能悟入唯有识性。
S**U
发帖数: 7025
40
观察色之集灭要达到证果,必须要现观,也就是不依赖概念,直接清楚的把握到四大的
特性(这必须有定力作基础),四大(十种)特性的生起、消失。
什么是现观?参考真现量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0/Wisdom/31507927.html
c***h
发帖数: 2262
41
现观色集时,是从缘起法—因为爱…..所以恼苦, 观起吗?
或是 要从无明,行,识…..。 依初修身念处的修为,似乎观不到无明,行,识
S**U
发帖数: 7025
42
修身念处是以色法为所缘,缘生法包括名法与色法,观名法就是受念处与心念处的范围
,所以修四念处到后面的阶段是一起的,不是四个孑然分开。
观的时候,能看到多少法算多少。能看到爱、取就很不错,念力再增强可以看到受,或
是根境和合的触。
无明,是指不与四圣谛相应。以「常乐我净」为基础,而有身口意行。这是对「触受爱
取」过程的另一种说明。
十二支缘起,是对缘起从不同角度作完整的说明。阿含也有只说五支、七支,就足以修
观了。
b*****l
发帖数: 3821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ZT 观心正脉-2
观心的第二阶段是观空。
佛家谓此练习为:观“一念未生前”。儒家谓:喜怒哀乐之未发。
在前一阶段的练习中,我们会发现,自己内心的起心动念越来越清晰,也有一些控
制能力,而且在静坐,会发现心念的流动渐渐趋于平静而缓慢。当此时也,直观当下—
—前念己过,后念还未生,中间的一段“空白”境界。保持这个境界,越稳定越长久越
好。当又新的念头又起以后,己过不追,继续观照“后念未起”的境界。
这个阶段很多练习观照的人都有或多或少的体验。但都不能长久,毕竟心念惯性的
强大没有那么容易转变的。我曾经听很多人谈论他们“空”的体验,其实,他们只是在
回忆曾经有过的电光石火般的过去经验而已。
这个阶段是培养一个人定力的重要阶段。定力是转化力的基础。没有定力,就好像
一个医生只能疹断疾病,但没有办法治疗一样。同时也是更深入地洞察心性真相不可或
缺的力量基础。
古人有云:修行不到无心地,万种千般逐水流。可见此阶段的修炼是何其重要了。
这个阶段也是心性修养的效果显现的开始。最明显的一个体验就是“人生如梦”。
看一切都很清楚,一切都不是很真实。原来的执着开始松动,内心越来越平静。时时都
能超然物外,烦恼也很快能平息下来... 阅读全帖
s********h
发帖数: 938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老子曲解:观复知常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
,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
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石解:虚极静笃则万物并作,由真空而妙有。
芸芸各有其根,各复其根,由妙有而真空。
归根复命,不假人为,本来如此。
人要做的不是归根复命,而是观复知常。观复知常,与道为一。
c***h
发帖数: 2262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观而止

Ya 止观,或叫保持正念正知,佩服佩服。
止观,而正观(观五蕴为无常苦无我),得正智(又叫慧、般若)。
中间过程也很复杂
当我们对身心察觉,(观,又叫正念正知),发现脱离所缘,
而拉回的力道就是”定慧” (其中又包含 专心、正思惟、正智(又叫慧、般若))
有专心,能专心于正思维拉回到所缘,有定,拉回的力道才会变强。不然拉回的力道无
力。
最后,拉回力道很强,不会再散乱。保持正念正知。
不会散乱而正思维,力道就很强,
此时,正思惟无常、苦、无我,容易得正智(慧、或叫般若,也就是趋向涅盘的智慧)。
一直这样做止观(保持正念正知),累积这样的慧,就是累积趋向涅盘的能量(又叫 般若
波罗蜜)。
j*******1
发帖数: 182
46
一、学习空性的必要性
大家都清楚,人类在如今的21世纪,物质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在20世纪末
、21世纪初,不管是科技、经济都发展得极为快速。可是在这背后,人们的伦理道德却
不断下滑。就传统文化而言,孔孟思想曾是汉地的主流思想,对道德规范起到了不可忽
视的作用,然而,六七十年代的一场“文革”,却让它受到了历史性的毁灭,现在虽有
许多有识之士想把它恢复过来,但就像奄奄一息的病患无法马上痊愈一样,仅仅靠几个
人的努力,很难真正力挽狂澜。
因此,大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非常重要,而且,这些美德不仅要在理论上精通,更要贯
彻到实际行动中去。否则,你连基本的人格都没有,为人处世、接人待物也不过关,那
即使学问再高、智慧再尖锐,到了社会上也会举步维艰。
如今在这个物质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内心越来越空虚,精神压力越来越大,烦恼痛苦
也越来越多。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很多人没学过空性法门,对世俗中的东西有强烈实
执。因此,人们要想获得快乐、安逸,就一定要对空性法门有所了解,不然的话,始终
随着欲望而奔波,一辈子会成为欲望的奴隶。
而若要了解空性法门,最好是系统地闻思藏传佛教,因为它完整地保留了25... 阅读全帖
i********7
发帖数: 808
47

这些经文是特别引给你看的,大部分法友不喜欢看这么多的经文。
在杂阿含和相应部里有共说什么是五阴的集:
相应部蕴相应56经:
“。。。以食集而有色集;以食滅而有色滅。。。”
“。。。以觸集而有受集;以觸滅而有受滅。。。”
“。。。以觸集而有想集;以觸滅而有想滅。。。”
“。。。以觸集而有行集;以觸滅而有行滅。。。”
“。。。以名色集而有識集;以名色滅而有識滅。。。”
杂阿含59经:
"云何色集?云何色滅?云何受、想、行、識集?云何受、想、行、識滅?
愛喜集是色集;愛喜滅是色滅。
觸集是受、想、行集,觸滅是受、想、行滅。
名色集是識集;名色滅是識滅。"
关于五阴的集与灭:
佛陀指出禅观是如实观察: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所以者何?
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如實觀察。
云何如實觀察?“
那么如实观察的内容呢?
”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滅;此是受……想……行……識,此是識集,此是識滅。
云何色集?受、想、行、識集?“
观察五阴的集与灭为如实观察,不是自己在静坐中自己想象,比如不净观,慈心观之类。
那么什么是五阴的集?
”愚癡無聞凡夫於苦、樂、不苦不...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8
经文说「苦蕴的集」,可见观集是观「苦集圣谛」-十二支缘起。
结合<转法轮经>的「所有集法,皆是灭法」。
观集灭,是从五蕴观察四圣谛。
p*****n
发帖数: 64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观自在
观自在
--lina
妙哉 善哉
慈悲无量
救苦救难
广大灵感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
妙观音 观自在
善德善行
倒驾慈航
千手千眼
杨枊净瓶
白衣飘飘
庄严慈祥
一笑如彩阳
大士言:众生一体,度人度己,无我方究竟。
善美 德行
女相寓意真善美
男相寓意正等正觉
女相也罢 男相也罢
恒顺众生
善巧方便
度人为上
传说大士倒驾慈航
化身为妙善
真真假假 虚虚实实
故事是真实的
情节有所改动
年代久远 无从考究
但是事情确实发生了
妙善给后来女子树立了善德表率
从此女子的言行举止有了依靠
告别了以往的愚妄无知
善美 善美
德行 德行
以此为戒
以此为准
以此为行
智慧 慈悲 稳重
学妙善 心相应 不变而变
学妙善 心相应 不行而行
学妙善 心相应 不明而明
学妙善 心相应 不懂而懂
学妙善 心相应 不知而知
学妙善 心相应 不修而修
学妙善 心相应 不成而成
学妙善 心相应 不正而正
学妙善 心相应 不觉而觉
学妙善 心相应 不证而证
学妙善 心相应 不净而净
学妙善 心相应 不善而善
相应则灵
相应则升
...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