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三门峡水库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
w*l
发帖数: 2550
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关于三门峡水库资料公布(ZZ)
关于三门峡水库资料公布:黄万里生前控告张光斗在黄河与长江问题上谎言惑众
黄观鸿
c*****3
发帖数: 1141
2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为国为民的黄万里因言获罪(图)
黄万里不顾形势的险恶,始终坚持并从容不迫地阐述了自己对三门峡工程的正确主张。
(网络图片)
(一)
黄万里(1911年—2001年),著名的水利专家、清华大学教授,上海人。他父亲是中国现
代著名政治家、早年参加过同盟会和辛亥革命、抗战后期筹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并创建
中国民主建国会、解放后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黄炎培。
黄万里中学毕业后,先后入无锡实业学校、唐山交通大学就读,无论中文、英文、数学
、物理皆名列前茅。1932年,21岁的黄万里从唐山交通大学毕业,他的毕业论文是《钢
筋混凝土拱桥二次引力设计法》等三篇创造性的论文,当时就为学校出版,并由著名工
程学家茅以升作序。毕业以后黄万里曾经担任过铁路桥梁工程师。当时国内水患频仍,
1931年长江爆发洪水,湖北云梦县一夜没城,淹死7万人;1933年黄河多处决口,水漫
千里,一片惨象。这些灾难让黄万里极为震动,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学水利。父亲黄炎
培对他的志向很表支持,并且介绍自己的学生、时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的许心武先
生与他相识。许先生鼓励他要学好水文学,告诉他:江河大水后作过调查,中国从事水
利工程建设的工程师都是土木结构专业... 阅读全帖
l*******1
发帖数: 7
3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诗歌园里的一棵罂粟
诗歌历来是中华文化传承于世,彰显道德操守、礼佛参禅、真知雅趣、世风民情,并赖
以培植良知善念、引领社会风尚、稳固社会根基的艺术形式。韵律严格、选字考究、意
境高妙、内涵丰富的中国古代诗歌更是浓缩了中国人几千年来无量的智慧与华夏文明的
壮丽辉煌。古诗从深邃的历史中走来,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负,像一颗颗璀璨
的明珠镶嵌在历史的链条上。
然而,中国诗歌园地里的一株株旷世奇葩中,也总混有那么一两棵罂粟。它们也曾假骚
姿艳彩争艳一时,甚或凭豪势强权光耀一世,然而它们罪恶的本身也是它们自我毁灭的
必然宿命。中共前党魁毛所著之诗便是这样的作品。
毛魔写于一九一零年的《咏蛙》诗中的后两句“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非常典型的暴露出毛魔“霸道”的人格。结合毛魔一生八十三年的岁月和邪党八十七年
的历史,特别是在中共抢得了政权之后,对中国人民的言论钳制,和毛魔在少年时代的
这一首诗何其绝妙的互相印证。诗言志,信矣。
诗言志者,包含有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有意无意间的意思表露通常是发自其内心深处
的。看毛魔一九二五年写的《沁园春 长沙》中的语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
浮”,毛的意图不言而喻...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2555
4
☆─────────────────────────────────────☆
atong (atong) 于 (Thu Aug 25 23:41:43 2011, 美东) 提到:
纪登奎儿子揭河南溃坝巨祸邓小平难逃干系
----------------------------------------------------------------------------
----
《新史录》 2011-08-25 19:34:12
说明:目前海内外中文网站上流传一则报道:“世界上最惨绝人寰的人为灾难竟在
中国”,指的是1975年8月8日清晨,几场特大暴雨导致河南泌阳县境内汝河上游的板桥
水库水位暴涨并崩溃,随即如多米诺骨牌一般,引发了豫南地区石漫滩水库、宿鸭湖水
库等60座水库接连溃坝,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惨重的溃坝灾难。直接或间接导致十几
万人员死亡。
《新史录》记者石磊最近采访了当时具体负责指挥该事件的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的
儿子纪坡民。据纪坡民揭露,当时担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军委副主席并兼任解放军总
参谋长的邓小平是导致1975年8月8日河南板桥水库决堤的关键性人...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5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请问一下某反三峡水坝人士
假作真时真亦假
──我相信张光斗和钱正英这一次关于黄河三门峡工程说的是真话
王维洛
2003年10月下旬中国的一些新闻媒介报导:“著名水利专家张光斗质
疑三门峡水库设计错误,主张废弃三门峡水电站”,“张光斗、钱正英当年不赞
成修三门峡水库”。报导出来之后,许多人提出质疑,认为这不是实话。
我相信,这一次张光斗和钱正英说的是真话。
记得钱理群教授提出的知识分子说话的三条底线:
一、做人应说真话;
二、想说真话而不能时应该保持沉默;
三、如果外在环境之暴虐使沉默也难以做到时,我们不得不被迫说假话,至
少不应该加害于人。
根据现在已经公布的资料,人们确实找不到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张钱两人当
年是不赞成修三门峡大坝工程的。但是他们两人当时在内心(主观)是否反对这
个工程,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排除一切外部政治因素,单凭他们两人的知识,应
该能够看到在黄河这条多沙河流上,采用建坝来拦堵洪水,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后
果。其后果真如张光斗此次所说的,看到陕西的老百姓,渭河的老百姓太苦了。
渭河流域是中国的四大天府之国之一。没有关中平原的富裕,中国哪里有秦
王、汉武如此的人物?在没有修建黄河三门峡水库之前,渭河...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606
6
来自主题: Talk版 - 诗歌园里的一棵罂粟
【明慧网二零零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诗歌历来是中华文化传承于世,彰显道德操守、
礼佛参禅、真知雅趣、世风民情,并赖以培植良知善念、引领社会风尚、稳固社会根基
的艺术形式。韵律严格、选字考究、意境高妙、内涵丰富的中国古代诗歌更是浓缩了中
国人几千年来无量的智慧与华夏文明的壮丽辉煌。古诗从深邃的历史中走来,承载着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负,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历史的链条上。
然而,中国诗歌园地里的一株株旷世奇葩中,也总混有那么一两棵罂粟。它们也曾假骚
姿艳彩争艳一时,甚或凭豪势强权光耀一世,然而它们罪恶的本身也是它们自我毁灭的
必然宿命。中共前党魁毛所著之诗便是这样的作品。
毛魔写于一九一零年的《咏蛙》诗中的后两句“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非常典型的暴露出毛魔“霸道”的人格。结合毛魔一生八十三年的岁月和邪党八十七年
的历史,特别是在中共抢得了政权之后,对中国人民的言论钳制,和毛魔在少年时代的
这一首诗何其绝妙的互相印证。诗言志,信矣。
诗言志者,包含有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有意无意间的意思表露通常是发自其内心深处
的。看毛魔一九二五年写的《沁园春 长沙》中的语句“怅寥廓,问苍茫大... 阅读全帖
w*******i
发帖数: 987
7
美国Discovery节目编排了名为《世界历史上人为技术错误造成的灾害TOP 10》的专题
节目。包括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印度博帕尔化工厂泄毒事件等。当报导
从第十名倒着报到第一名,人们无法置信地发现:世界历史上最惨绝人寰的人为灾难,
居然发生在中国!
三门峡水库一直是陕豫的矛盾,1960年代,三门峡水库修建使数十万陕西民众被迫背井
离乡移民不毛之地西海固,数十年间,三门峡多次倒灌渭河,使渭南地区遭受无妄之灾
。最近的一次是2002年三门峡洪水,陕西损失20亿,河南靠洪水发电赚了2个亿。在政
治挂帅的中国,专家是没有发言权的,更何况有良知的专家是那么凤毛麟角,千人诺诺
,不如一士谔谔。历史会记住黄万里。
本文记述的事件发生于1975年,地点在中国中部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在一次猝然降临的
特大暴雨中,包括板桥水库、石漫滩水库在内的两座大型水库、两座中型水库、数十座
小型水库、两个滞洪区在短短数小时间相继垮坝溃决。至于死亡人数,官方公布的数据
是2.6万,一说超过8.5万,民间普遍认为超过10万。在中国,数据永远是虚假的,只要
那数据关乎真相。全国政协委员乔培新、孙越崎、林华、千... 阅读全帖
d******1
发帖数: 249
8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黄万里的悲壮人生
2011-06-09 01:17   文章来源:经济观察报
多年在外奔波,我与陇海线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列车行走在关中平原,车窗外那一闪而
过的阡陌纵横、田园风光,令人目不暇给。“好一个八百里秦川!”上个世纪50年代中
期,这里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之乡。当时干部每月工资也就二三
十元,而大荔县农民的劳动日低则两三元,高则六七元,每年纯收入可达1200~2500元
之多。有道是:最穷的是国家干部,最富的是黄河滩上的农民。有的农户家庭存款竟高
达4万,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天有不测风云。1956年初,厄运陡然降临到库区农民的头上。“这八百里秦川上的粮仓
就要用来装水了!”原来是三门峡工程正式上马,库区农民必须全部搬迁,为国家重点
工程让路。陕西渭南地区近30万库区移民及其子孙后代的命运从此发生逆转。人们告别
故土,踏上离乡背井、颠沛流离的不归路。经过反复动员,他们在“坚决支持国家建设
!”“牺牲我一家,幸福千万家!”的口号声中痛别家乡。
此行的目的地是宁夏。干部们对农民说:宁夏也是一个望不到边的大平原,到那边,每
个人能分水田3亩,旱地7亩,田地不会被黄河淹,水车就可以把黄河...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38850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alive (活着),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世界最惨绝人寰的人为灾难:发生在中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17 16:33:26 2011, 美东)
美国Discovery节目编排了名为《世界历史上人为技术错误造成的灾害TOP 10》的专题
节目。包括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印度博帕尔化工厂泄毒事件等。当报导
从第十名倒着报到第一名,人们无法置信地发现:世界历史上最惨绝人寰的人为灾难,
居然发生在中国!
三门峡水库一直是陕豫的矛盾,1960年代,三门峡水库修建使数十万陕西民众被迫背井
离乡移民不毛之地西海固,数十年间,三门峡多次倒灌渭河, 使渭南地区遭受无妄之
灾。最近的一次是2002年三门峡洪水,陕西损失20亿,河南靠洪水发电赚了2个亿。在
政治挂帅的中国,专家是没有发言权的,更何况 有良知的专家是那么凤毛麟角,千人
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历史会记住黄万里。
本文记述的事件发生于1975年,地点在中国中部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在一次猝然降临的
特大暴雨中,包括板桥水库、石漫滩水库在...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10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2060
李昌玉
【被誉为“水利泰斗”的中国两院院士张光斗先生,最近在央视荧屏上面对亿万观众宣
称:“当初修三门峡,我是不赞成的。”……】
荣辱成两端,是非随风变
大约十天左右前,忽然在央视的“经济半小时”节目上看到一个关于三门峡水库的访谈
节目。接受访问的是被称为“水利泰斗”的张光斗(1912--)先生。根据这次访谈发
表的文章叫《张光斗抨击设计错误,渭河灾起三门峡》。今年渭河遇到大雨,内涝成灾
,虽然电视也有报道,但是和1988年对长江洪水的报道相比,力度小多了,我们的印象
也就浅多了。对于我们这些远离渭河的人来说,反正天高渭河远,与我有何关系,所以
,对于渭河水灾的问题,我实在是不甚了了。这时,忽然看到“经济半小时”在大谈特
谈三门峡大坝问题,我想这个对中国老百姓掩盖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机密”大概会公之
于众了吧。
对于中国的芸芸众生,尤其是今天的中青年人来说,三门峡大坝有两个机密,一个是它
在技术上是完全错误的,已经贻害四十几年,一个是把正确地反对修坝的树立专家黄... 阅读全帖
M*****h
发帖数: 214
11
大陆两个知识份子,都在上世纪30年代到美国留学,学成之后都回国报效,在国民政府
部门任职。1949年之后,两人又都在中国最著名的学府当教授,同时也都参与国家重点
项目的技术领导和谘询等,继续实现他们年轻时代的爱国梦……。
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梦。这两人就是清华大学水利系的黄万里教授和张光斗教授。
张光斗,1912年出生于江苏常熟,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1934年秋
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美资格,赴美学习水利工程,1936年至1937年获美国加州大学和哈
佛大学工学院硕士学位。回国后在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任职,期间曾受政府派遣,到美
国垦务局实习。1949年之后,任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
黄万里,1911年出生于上海,1932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后赴美国留学,改修水利工
程,获康乃尔大学硕士学位、伊力诺伊大学工程博士学位,并在美国田纳西流域管理局
工作。1937年回国,在国民政府经济委员会任职。半年后任四川水利局工程师和测量队
长,1947年任甘肃水利局局长。1949年任东北水利总局顾问,1951年回唐山交大任教,
两年后,任清华大学水利教授。
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上的分歧
...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1651
12
中国院士的腐败渐趋蔓延,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中国科学院是中国科研系统最权威的机构,院士被看做中国最顶级的科研荣誉,毫
无疑问,那是学术的最高圣殿。
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两院并不仅仅是“荣誉性、学术性咨询机构”,从级别
上讲,科学院、工程院有时比科技部还高。“科技部长是部级,而两院的离任院长很多
是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是国家领导人级的”一些熟悉政界的人士常常开
玩笑称,两院是中国部级官员最多的单位——尽管没有明文规定,人们几乎公认,所有
的院士均享受相当于副省/部级待遇。当然,也有例外——本身是正部或以上级别的院
士会享受更高级别待遇。
院士最高级的待遇,莫过于“一旦选上,终身不退休”。“选上院士是不退休的,
工资照拿。我84岁,不如优秀的年轻人干得好,但人家工资加10%,我的也加10%,工资
照加不误。”中科院院士何祚庥直言不讳。如今,他所有的工资、奖金全部加起来,每
月大约在1.5万左右。
只要当选院士,他们就能享受“三重”津贴:国家、省市津贴,以及院士所在单位
补贴。因其所在地区不同,数额各异。在外地,特别是院士少的边远省份,院士享...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3
众多市民在三门峡库区滩涂下网捞鱼
自河南三门峡水库开始开闸放水,参与今年黄河流域调水调沙以来,黄河上再现“流鱼”奇观。7月5日,众多市民在三门峡库区滩涂下网捞鱼。
三门峡水库放水之后,使得库区上游的主河道变窄,浅滩地变成滩涂。滩涂、浅滩、浑浊的水流形成罕见的流鱼现象。连日来,沿岸群众纷纷赶往黄河边用渔网捞鱼,三门峡库区辽阔的水域,一时呈现了众人捡鱼、捞鱼壮观现场。7月5日下午,记者来到三门峡市陕州公园,这里的滩涂上聚集了上千市民捡鱼,捞鱼。他们纷纷卷起裤腿,下到水中,用携带的渔网,桶等工具捞鱼。也有不少大人抱着咿呀学语的孩子在水边观看。市民们告诉记者,7月4日的时候,滩涂上有不少大鱼,他们闻讯来捡,颇有收获;5日来的时候大鱼不多了,但还是能网到一些小鱼、小虾、螺蛳之类,很有乐趣。
“流鱼”奇观是黄河特有现象,已有数十年历史。据黄河水利科学院泥沙研究所的退休副总工程师王国栋介绍,黄河“流鱼”现象,分为自然“流鱼”和非自然“流鱼”。近年来,由于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河道里自然“流鱼”现象已不多见。小浪底建成后,由于调水调沙、泄洪又形成了非自然“流鱼”,每年7月初,黄河调水调沙小浪底水利枢...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1503
14
还好意思说三门峡啊。
“1958年11月25日,三门峡工程开始截流。1960年6月高坝筑至340米,开始拦洪。19
60年9月,三门峡大坝建成,大坝下闸蓄水。工程总投资预算为13亿元,而工程总结算时
实际耗资达40亿元。对当时的中国来说,这相当于40座武汉长江大桥的造价。是年,潼
关以上渭河大淤,淹毁良田80万亩,一个小城被迫撤离。渭河泥沙淤积直到距西安仅30
多公里的耿镇。
结果,第一台15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刚刚披红挂彩地发电不足一个月,便没有了用武
之地,后来只好被拆到丹江口电站去了。此后多年,三门峡工程不停地改造修建,成为
典型的烂尾工程。”
黄万里是黄炎培的三儿子,也是他最著名的一个儿子。他是我国著名的水利专家。
黄万里的遭遇和命运,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符号,他被称为一个敢讲
真话的科学家,一个只讲真话的水利专家。黄万里注定要被写入社会发展史、科技史、
水利史、党史,总之,历史会把他浓浓地记上一笔,就像他的父亲一样。
黄万里的一生可用“五个一”来概括:一座大坝;一篇小说;一个右派;一本著作
;一生执拗。
黄万里在黄家活下来的男丁中排行老三,人称三哥,他之所以选择学水利工... 阅读全帖
w*l
发帖数: 2550
1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三门峡、张光斗、黄万里(ZZ)
三门峡、张光斗、黄万里
王维洛
2003年10月下旬中国的一些新闻媒介报导:“著名水利专家张光斗质
疑三门峡水库设计错误,主张废弃三门峡水电站”,“张光斗、钱正英当年不赞
成修三门峡水库”。报导出来之后,许多人提出质疑,认为这不是实话。
我相信,这一次张光斗和钱正英说的是真话。
记得钱理群教授提出的知识分子说话的三条底线:
一、做人应说真话;
二、想说真话而不能时应该保持沉默;
三、如果外在环境之暴虐使沉默也难以做到时,我们不得不被迫说假话,至
少不应该加害于人。
根据现在已经公布的资料,人们确实找不到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张钱两人当
年是不赞成修三门峡大坝工程的。但是他们两人当时在内心(主观)是否反对这
个工程,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排除一切外部政治因素,单凭他们两人的知识,应
该能够看到在黄河这条多沙河流上,采用建坝来拦堵洪水,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后
果。其后果真如张光斗此次所说的,看到陕西的老百姓,渭河的老百姓太苦了。
渭河流域是中国的四大天府之国之一。没有关中平原的富裕,中国哪里有秦
王、汉武如此的人物?在没有修建黄河三门峡水库之前,渭河流域是中国经济最
发达地区之一。如今渭河老百姓生活苦
c**i
发帖数: 13113
16
国务院终于承认三峡工程出问题。当年世界杰出的水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黄万里三次
上书ZY泣血反对建三峡,后果不幸再次被他言中。直到90岁高龄,他几番涕泪纵横,
反反复复只有一句话:“他们没有听我一句话啊!”
来源: 戴初举的日志
著名水利专家黄万里教授在三峡大坝拟议建设之初,多次上书ZG当局,从地质、环境、
生态、军事诸方面痛陈三峡工程不可上马之缘由。然而,当局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对此铮
铮忠言置若罔闻,不惜置人民于水火。在黄万里先生的种种预言渐次应验之时,重读这
些上书,不能不让人感慨万端。这里选刊三峡大坝开工前黄万里先生致MR.J等人的三封
信,由《黄万里研究基金》主任黄肖路提供。
第一封:1992年11月14日
中国G-C-D政治局常委会MR.J总书记、诸位委员:
庆祝十四大会胜利成功,预祝诸位胜利,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此,作为一个无党
派科技工作者,愿竭诚地、负责地、郑重地提出下列水利方面的意见,请予审核批复:
一、长江三峡高坝是根本不可修建的,不是什么早修晚修的问题、国家财政问题;不单
是生态的问题、防洪效果的问题、经济开发程序的问题、或国防的问题;而主要是自然
地理环境中河床... 阅读全帖
g***e
发帖数: 508
17
美国Discovery节目编排了名为《世界历史上人为技术错误造成的灾害TOP 10》的专题
节目。包括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印度博帕尔化工厂泄毒事件等。当报导
从第十名倒着报到第一名,人们无法置信地发现:世界历史上最惨绝人寰的人为灾难,
居然发生在中国!
三门峡水库一直是陕豫的矛盾,1960年代,三门峡水库修建使数十万陕西民众被迫背井
离乡移民不毛之地西海固,数十年间,三门峡多次倒灌渭河, 使渭南地区遭受无妄之
灾。最近的一次是2002年三门峡洪水,陕西损失20亿,河南靠洪水发电赚了2个亿。在
政治挂帅的中国,专家是没有发言权的,更何况 有良知的专家是那么凤毛麟角,千人
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历史会记住黄万里。
本文记述的事件发生于1975年,地点在中国中部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在一次猝然降临的
特大暴雨中,包括板桥水库、石漫滩水库在内的两座大型水 库、两座中型水库、数十
座小型水库、两个滞洪区在短短数小时间相继垮坝溃决。至于死亡人数,官方公布的数
据是2.6万,一说超过8.5万,民间普遍认为超 过10万。在中国,数据永远是虚假的,
只要那数据关乎真相。全国政协委员乔培新、孙越崎、...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38850
18
美国Discovery节目编排了名为《世界历史上人为技术错误造成的灾害TOP 10》的专题
节目。包括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印度博帕尔化工厂泄毒事件等。当报导
从第十名倒着报到第一名,人们无法置信地发现:世界历史上最惨绝人寰的人为灾难,
居然发生在中国!
三门峡水库一直是陕豫的矛盾,1960年代,三门峡水库修建使数十万陕西民众被迫背井
离乡移民不毛之地西海固,数十年间,三门峡多次倒灌渭河, 使渭南地区遭受无妄之
灾。最近的一次是2002年三门峡洪水,陕西损失20亿,河南靠洪水发电赚了2个亿。在
政治挂帅的中国,专家是没有发言权的,更何况 有良知的专家是那么凤毛麟角,千人
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历史会记住黄万里。
本文记述的事件发生于1975年,地点在中国中部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在一次猝然降临的
特大暴雨中,包括板桥水库、石漫滩水库在内的两座大型水 库、两座中型水库、数十
座小型水库、两个滞洪区在短短数小时间相继垮坝溃决。至于死亡人数,官方公布的数
据是2.6万,一说超过8.5万,民间普遍认为超 过10万。在中国,数据永远是虚假的,
只要那数据关乎真相。全国政协委员乔培新、孙越崎、...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17225
1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正定时期(1982
三、正定时期(1982-1985)的新闻传播实践
1982年,习近平从中央军委办公厅任上来到河北省正定县,先后担任县委副书记和县委
书记职务。这期间,除了忙于日常工作之外,他还亲身参与了新闻传播工作,一是为当
时的新华社记者采访提供尽可能的帮助,促成长篇通讯《正定翻身记》在《人民日报》
发表,二是亲笔撰写了一篇新闻评论文章《中青年干部要“尊老”》,发表在《人民日
报》上。
从传播空间来看,从北京到正定,初看起来可能是舞台变小了,实际上,可供挥洒的传
播空间更大了,这里所说的“传播”当然包括但不限于他本人自己亲力亲为的新闻传播
,事实上,在正定期间,通过筹集贷款兴建荣国府,吸引《红楼梦》剧组进驻,习近平
一下子将国人的目光聚焦到这个一度沉寂的古县,从此以后“正定是个好地方,那里出
了个赵子龙”这句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毛泽东语录后面还应该再加上一句话,那就是“正
定还有一个荣国府”。 这其实是一种“大传播”的实践和探索,套用马克思“以往的
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句话,我们完全可以说“以往的新闻传
播都侧重于传播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正是通过这样的举措,习近平进一步丰
... 阅读全帖
d******1
发帖数: 249
20
来自主题: Talk版 - 黄万里的悲壮人生
2011-06-09 01:17
多年在外奔波,我与陇海线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列车行走在关中平原,车窗外那一闪而
过的阡陌纵横、田园风光,令人目不暇给。“好一个八百里秦川!”上个世纪50年代中
期,这里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之乡。当时干部每月工资也就二三
十元,而大荔县农民的劳动日低则两三元,高则六七元,每年纯收入可达1200~2500元
之多。有道是:最穷的是国家干部,最富的是黄河滩上的农民。有的农户家庭存款竟高
达4万,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天有不测风云。1956年初,厄运陡然降临到库区农民的头上。“这八百里秦川上的粮仓
就要用来装水了!”原来是三门峡工程正式上马,库区农民必须全部搬迁,为国家重点
工程让路。陕西渭南地区近30万库区移民及其子孙后代的命运从此发生逆转。人们告别
故土,踏上离乡背井、颠沛流离的不归路。经过反复动员,他们在“坚决支持国家建设
!”“牺牲我一家,幸福千万家!”的口号声中痛别家乡。
此行的目的地是宁夏。干部们对农民说:宁夏也是一个望不到边的大平原,到那边,每
个人能分水田3亩,旱地7亩,田地不会被黄河淹,水车就可以把黄河的水抽到田里,旱
涝保收。...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38850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alive (活着),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世界最惨绝人寰的人为灾难:发生在中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17 16:33:26 2011, 美东)
美国Discovery节目编排了名为《世界历史上人为技术错误造成的灾害TOP 10》的专题
节目。包括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印度博帕尔化工厂泄毒事件等。当报导
从第十名倒着报到第一名,人们无法置信地发现:世界历史上最惨绝人寰的人为灾难,
居然发生在中国!
三门峡水库一直是陕豫的矛盾,1960年代,三门峡水库修建使数十万陕西民众被迫背井
离乡移民不毛之地西海固,数十年间,三门峡多次倒灌渭河, 使渭南地区遭受无妄之
灾。最近的一次是2002年三门峡洪水,陕西损失20亿,河南靠洪水发电赚了2个亿。在
政治挂帅的中国,专家是没有发言权的,更何况 有良知的专家是那么凤毛麟角,千人
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历史会记住黄万里。
本文记述的事件发生于1975年,地点在中国中部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在一次猝然降临的
特大暴雨中,包括板桥水库、石漫滩水库在...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2456
22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谢泳:论中国知识分子
1.常遇到一些朋友,问我最近有什么好文章,我总是这样回答:好文章都在网上。
2.一般说来,凡是批评的声音,最后证明总是对的。
3.中国新闻史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被查封过的报纸不是好报纸!
4.过去学美国历史,曾记住林肯说过的一句话:"让民众了解事实,国家定会安然无恙
。"这句话后来成了美国新闻史上的一句名言,因为在美国人的理念中,民众有知情权。
5.宣传这个东西有时候是很厉害的,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这可说是对宣传的最好解
释。
6.这一百年间,谁最爱这个国家?谁最关心这个国家?谁最能替老百姓说话?谁比较最
能不计自己一时的利害得失而为国家的命运着想?我想了想,还是知识分子。
7.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是一个时代政治宽容的主要标志,在这方面,大陆这五十年实在是
乏善可陈。
8.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作家不是自由写作的群体,而是权力控制下的宣传力量。
9.对于多数知识分子来说,对于新时代的政治要求,没有表现出普遍的抵抗性,可能是
他们后来悲剧命运的开始。
10.不信任知识分子,可以说是新时代的基本特点。中国在五十年代顺利走上苏联道路
,就是因为听不进知识分子的意见。
11.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政... 阅读全帖
h****a
发帖数: 580
23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通告不及时导致泄露柴油入黄河
据最新监测结果显示,河南境内黄河水质已经下降,显示陕西渭南的柴油泄露事故已经
污染了黄河。
星期一(1月4日)的监测数据显示,河南省西部巩义市巩义大桥以西污染已经超标,不
过暂时大桥以东的监测值仍然正常。
紧急措施
据悉,中国环保部和水利部已分别派人到河南参加环境监测和油污处置工作。河南也成
立应急小组,努力保证黄河沿岸城市的饮用水安全。
河南省三门峡市在三门峡水库上游、水库中以及水库下游分别紧急构筑三条油污拦截坝。
另外三门峡水电站从星期六开始已经停止发电,希望为处理油污争取时间。
目前黄河有关地区均加强水质监测,部分地区已经达到每小时一次。
中石油兰郑长管道渭南支线12月30日凌晨发现柴油泄露,据统计共有超过100吨柴油流
入赤水河并进入渭河。
《中国水危机》一书作者,著名环保人士马军在接受BBC中文网访问时指出,又一次出
现恶性水污染事件显示中国的水污染防治措施仍然存在巨大欠缺。
他分析说,每一次事故看似都是偶然的,但如果这次事故能及时通告,在泄露柴油尚未
流入渭水较宽河道时就及时拦截,防止污染扩散的工作会容易很多。
他还认为,中国经济增长迅速并且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很大的规模,但是
m***a
发帖数: 13878
24
2004年,国家下拨5906万元紧急灾后重建款,两年过去了,真正发到灾民手里的重建款
只有50万
元。而在此期间,华阴市却耗资1600万元建起了市委、市人大新办公大楼
与陈思忠见面,是在北拾村,这里距陈思忠的住处约5里路。
9月3日傍晚,72岁高龄的陈思忠乘坐孙子的摩托车一路颠簸来到北拾村,为的是避
开当地官员的
盯防,“我家是华阴的,这里是华县,他们(华阴市的官员)管不着。”
1956年,为了支援国家建设新中国第一座重点水利工程---三门峡水利枢纽,陈思
忠等28万名渭
南群众,被要求迁移到宁夏、渭北等地,成了“移民”。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已经步入暮年的陈思忠依然忿忿难平,他说,渭南移民
工作腐败严
重,存在太多的“遗留问题”。
半个多世纪前的移民
渭南市移民局办公室副主任安培珍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从1956年到1965年,渭
南市共有
28.7万名移民搬迁,有的外迁宁夏,有的内迁渭北,有的自行迁移,有的后靠安置。
陈思忠就是最早外迁到宁夏那一批“先遣队”中的一员。
陈思忠的老家在华阴市焦镇乡良村,1956年,刚刚18岁的他,响应“迁一家,保千
家;一人迁,
万人安”的伟大号... 阅读全帖
w***3
发帖数: 387
25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越唱越羞愧脸红的歌
2010-11-05   作者: 林明理
“红歌”,又被称为“红色经典歌曲”,或“革命歌曲”。中国大陆民众,可以说人人
都唱过几首——没唱过起码也听过。笔者因为喜欢音乐,还在上世纪90年代初,也就是
参加工作三年后又以“社会青年”身份报考过两所师大音乐系(均初试、复试,文化课
成绩则远超录取线,但最后在录取一关被“潜规则”涮下,此后便 “死了心”改为带
职进修中文),所以唱过、哼过、奏过,还带领我的学生慷慨激昂声情并茂唱过的“红
歌”,更是无法计数。但是如今一一回想,当年那些也曾 “激荡”过我的情感、“振
奋”过我的精神的“红歌”,许多竟然让我不时感到羞愧脸红。特别是看了黄万里先生
之子黄肖路的文章《纪念父亲黄万里去世七周年》以及相关的黄万里与“三门峡工程”
抗争的著作之后,这种感觉尤其强烈。
就从那首流传日久、家喻户晓的《祖国颂》说起罢。此大合唱曲原系1957年冬天为彩色
宽银幕文献纪录片《祖国颂》(初名为《1957年国庆节》)所作的混声合唱曲,由乔羽
作词,刘炽作曲。影片在1958年元旦公映后,这首歌就“广泛流传”至今。让我们重新
回顾一下此歌极有抒情风格的男女声领唱伴以合唱形式的...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1141
26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三峡工程“万年不垮”遭拍砖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两院院士潘家铮17日在《三峡阶段性评估报告•综合卷》
首发式上称,三峡工程是“长江上的钢铁长城,千年万年不会垮,质量上非常好”。然
据中华文史周刊报导,三门峡工程不足四年就遭世现报。“万年说”更引发网友“拍砖
”。
黄万里临终挂念 三峡千万不能上
对于三峡工程问题,许多专家中一直存在质疑声音。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著名水利工
程专家黄万里早在1957年上半年三峡工程即将开工时表示:水库建成后很快将被泥沙淤
积,结果是将下游可能的水灾移到上游,成为人为的必然灾害。
1956年5月,黄万里就向黄河流域规划委员会提出了《对于黄河三门峡水库现行规划方
法的意见》,意见书全面否定苏联专家关于三门峡水库的规划。1958 年11月25日,三
门峡工程开始黄河截流。1960年6月高坝筑至340米,开始拦洪,同年9月关闸蓄水拦沙
,是年潼关以上渭河大淤,淹毁良田80万亩,一个小城被迫撤离。库内的水位在涨,库
区的农民一批批挥泪踏上离乡背井之路。
黄万里只是说出了关于黄河及泥沙与三门峡大坝问题的真话,可是他被非民主决策击败
了,他成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经历了20多... 阅读全帖
l****z
发帖数: 29846
27
作者:王维洛 文章来源:民主中国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泥沙组副组长谢鉴衡教授生前留言:“三峡工程建成30年内,不论
是坝区或变动回水区,泥沙淤积均不会对航运和发电造成不良的影响。”请问,三十年
后怎么办?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一、隆重的葬礼
2011年2月9日,谢鉴衡在武汉去世,享年87岁。谢鉴衡去世,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胡锦
涛、温家宝、习近平、朱镕基等送花圈表示哀悼。湖北省和武汉市领导更是全部出动。
2月12日下午,省委书记李鸿忠专程来到谢鉴衡家中,转达了胡锦涛对谢鉴衡不幸逝世
的哀悼和对家属的慰问。省长王国生,组织部部长侯长安,省政府秘书长傅德辉等亲自
出席了谢鉴衡的遗体告别仪式。对谢鉴衡的评价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
院士,著名的水利学家、教育家,河流泥沙工程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国际知名的江河治
理专家等等。李鸿忠则赞扬谢鉴衡忠诚党的事业、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风范,永远值
得大家学习。谢鉴衡的追悼会是中...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82
28
1988年是躁动的一年。极具煽动性的政论片《河殇》
出炉,张家声解说。到处歌手大奖赛。到处骗子横行。
通货膨胀,官倒,腐败。。。
当年的作者们现今看23年前的作品不知会作何感想。
===============================================
第一集:寻梦
1987年6六月13日,吸引成千上万中国人的黄河漂流探险传来凶讯。洛阳和北京两支黄
漂队都在落加峡下峡翻船遇难。曾经漂过长江虎跳峡的两位勇士郎宝珞、雷建生也被黄
河激流吞没。国内一时议论纷纷。
据报导,这些青年漂流者是因为决不让美国人肯沃伦拿走中国黄河的首漂权才铤而走险
的。肯沃伦对此十分不解。他说,你们中国人如果到美国去漂流密西西比河,是不会遭
到反对的。当然,沃伦先生永远无法把眼下的漂流,同列强的炮舰在中国江河里横行的
历史联系起来。可中国的青年忘不了。
当这些漂流者抛尸黄河的时候,我们是称道他们有爱国精神呢?还是批评他们的盲目民
族感情?
无论怎样,他们把这件事偏偏做在我们民族的母亲河上,悲壮和悲剧都是巨大的。
事情不仅仅表现在江河漂流上。你看在这些体育竞技场上,中国人是多么狂热呵。
当五星红旗...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1141
29
三峡工程的负面效应终于被官方承受,国务院会议首次表态,“三峡工程在发挥巨大综
合效益的同时,在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须
解决的问题,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等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如此表态,使得公众重新怀念起黄万里其人其事,在网间引发悼念高潮。黄万里,1911
年生于上海,著名水利专家、民主人士黄炎培之子。早年曾经留学美国,1936年获水利
工程学博士学位,1937年春学成归国,也被认为中国首个学习过水文学的水利专家。
今天我们记住黄万里,并非其主导的水利工程,而是因为他对于三门峡工程以及三峡工
程的异议。上世纪50年代,在苏联专家帮助下,中国决定动工黄河三门峡大坝,力图以
人力一清黄河。当时水利部召开讨论三门峡水利规划方案之际,参会有70多位专家学者
。迫于“圣人出,黄河清”的言论环境,唯有黄万里反对三门峡水库,他公开表示:“
你们说‘圣人出,黄河清’,我说黄河不能清,‘黄河清’,不是功,而是罪。”期间
,他进行了长达7天的辩论,无果而终。
最终,三门峡大坝上马,而其后造成的断流、洪灾危险影响无数人生活,几十年并未好
转,无一不如黄万里所预期。... 阅读全帖
g*****g
发帖数: 6798
30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芦笛 治国白痴毛泽东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oodegg (头号变态龌龊文学萎缩男),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芦笛 治国白痴毛泽东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6 11:15:11 2011, 美东)
给毛治国辩护的人最起码也得看看这个帖子。
相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或者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人都知道芦笛这个帖子
完全是毛时代的记录,连夸张都没有。
一句话,毛搞政治确实牛逼,治国是旷世难寻的白痴中的白痴。
————————————————————————————
主题:芦笛 治国白痴毛泽东:内政篇(一)
[史海钩沉] 芦笛 治国白痴毛泽东:内政篇(一)
毛泽东的内政包括两部分,一曰“抓革命”,二曰“促生产”。
“抓革命”是毛泽东的独到发明,是他对“治国”的理解,从未在中国历史上见过,也
为文明世界憎恶。但至今还是党朋们的“治国”观。本坛某网友就以我总结的“三大硬
件八大软件”为毛泽东治国才能的证明,那其实就是我党、舔共同志以及无数天生贱民
为何认定毛泽东是史无前例的大英雄大天才的重大理由。
所谓“抓革命”的实质,就是故李慎之老一针见血地指...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74
31
在毛泽东主政的几十年中,变着花样搞政治运动,以整人、整死人为乐。 他让全国人
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名人当中,后悔自己选择的道路者,就不在少数。但最具代
表性的有三位:党外民主人士宋庆龄;文人陈寅恪;军人林彪。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盘照搬苏联的体制。大多文人、学者如梦初醒!1950年,
北大哲学系教授、著名学者梁漱溟,不能接受中共的体制(其中之一,就是工农业剪刀
差),于是写了一篇文章《敬告共产党》,在香港发表!让毛泽东很难堪!
但最早提出后悔的人,就是国学四大导师之一陈寅恪。陈寅恪学贯中西,在中国是唯一
一个跨两个学科的教授(中文与历史)。被同行称为教授中的教授,500年才出的一个
教授。总统蒋介石亦称之为国宝的教授。
国民党败退台湾时,蒋公亲自下令:国宝不能留在大陆,必须带走。当时北大的代理校
长傅斯年一天三个电话催他走,陈寅恪不肯走。他说这把年纪了,不想离开熟悉的故土。
当“新中国”的体制出来后,陈寅恪后悔了。在日记中写到,悔当初没有去台湾。并亲
自写好挽联,准备随时死去。写了一部(论《再生缘》),隐晦的表达了他的心境,如
果有来生,就不会作出如此错误的选择!(论《再...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74
32
在毛泽东主政的几十年中,变着花样搞政治运动,以整人、整死人为乐。 他让全国人
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名人当中,后悔自己选择的道路者,就不在少数。但最具代
表性的有三位:党外民主人士宋庆龄;文人陈寅恪;军人林彪。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盘照搬苏联的体制。大多文人、学者如梦初醒!1950年,
北大哲学系教授、著名学者梁漱溟,不能接受中共的体制(其中之一,就是工农业剪刀
差),于是写了一篇文章《敬告共产党》,在香港发表!让毛泽东很难堪!
但最早提出后悔的人,就是国学四大导师之一陈寅恪。陈寅恪学贯中西,在中国是唯一
一个跨两个学科的教授(中文与历史)。被同行称为教授中的教授,500年才出的一个
教授。总统蒋介石亦称之为国宝的教授。
国民党败退台湾时,蒋公亲自下令:国宝不能留在大陆,必须带走。当时北大的代理校
长傅斯年一天三个电话催他走,陈寅恪不肯走。他说这把年纪了,不想离开熟悉的故土。
当“新中国”的体制出来后,陈寅恪后悔了。在日记中写到,悔当初没有去台湾。并亲
自写好挽联,准备随时死去。写了一部(论《再生缘》),隐晦的表达了他的心境,如
果有来生,就不会作出如此错误的选择!(论《再...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1846
33
来自主题: ChinaNews2版 - 报纸里的1966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报纸里的1966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4 00:33:17 2012, 美东)
【原创】报纸里的文革1966 [ 天天向上A ] 于:2012-02-23 21:16:36 主题帖
对文革的兴趣由来已久,也看过一些名人及非名人的回忆录。从大多数人的回忆录中,
我没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事实和文革脉络,却只看到了混乱逻辑,偏执言辞。某些回忆录
里如纪录片、情感片、琼瑶片甚至无码A片般毫发毕现的描述实在令人捧腹。于是我知
道所谓的回忆录,其目的本不是记录历史,再现事实,而是为了或饰非,或嫁祸。于是
,我将目光转向了一介平民能够接触到的最可靠的一手资料——文革时期的报纸。
我看的报纸,包括但不限于《人民日报》、《文汇报》、《解放军报》。以《人民日报
》为主,对各式回忆录则不敢轻易采信,只有当报纸内容不能提供足够脉络、而某篇或
某些回忆录能够很好地链接事实时,才会采用,采用时会提供资料来源。在主体章节之
外,也会提供一些或回忆录、或其他...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1846
34
来自主题: ChinaNews2版 - 报纸里的1966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报纸里的1966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4 00:33:17 2012, 美东)
【原创】报纸里的文革1966 [ 天天向上A ] 于:2012-02-23 21:16:36 主题帖
对文革的兴趣由来已久,也看过一些名人及非名人的回忆录。从大多数人的回忆录中,
我没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事实和文革脉络,却只看到了混乱逻辑,偏执言辞。某些回忆录
里如纪录片、情感片、琼瑶片甚至无码A片般毫发毕现的描述实在令人捧腹。于是我知
道所谓的回忆录,其目的本不是记录历史,再现事实,而是为了或饰非,或嫁祸。于是
,我将目光转向了一介平民能够接触到的最可靠的一手资料——文革时期的报纸。
我看的报纸,包括但不限于《人民日报》、《文汇报》、《解放军报》。以《人民日报
》为主,对各式回忆录则不敢轻易采信,只有当报纸内容不能提供足够脉络、而某篇或
某些回忆录能够很好地链接事实时,才会采用,采用时会提供资料来源。在主体章节之
外,也会提供一些或回忆录、或其他... 阅读全帖
g*****g
发帖数: 6798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芦笛 治国白痴毛泽东
给毛治国辩护的人最起码也得看看这个帖子。
相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或者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人都知道芦笛这个帖子
完全是毛时代的记录,连夸张都没有。
一句话,毛搞政治确实牛逼,治国是旷世难寻的白痴中的白痴。
————————————————————————————
主题:芦笛 治国白痴毛泽东:内政篇(一)
[史海钩沉] 芦笛 治国白痴毛泽东:内政篇(一)
毛泽东的内政包括两部分,一曰“抓革命”,二曰“促生产”。
“抓革命”是毛泽东的独到发明,是他对“治国”的理解,从未在中国历史上见过,也
为文明世界憎恶。但至今还是党朋们的“治国”观。本坛某网友就以我总结的“三大硬
件八大软件”为毛泽东治国才能的证明,那其实就是我党、舔共同志以及无数天生贱民
为何认定毛泽东是史无前例的大英雄大天才的重大理由。
所谓“抓革命”的实质,就是故李慎之老一针见血地指出的“以小民为敌国” , 用对
敌斗争的战略策略去管理人民。
我已经在旧作中介绍过了,毛泽东和历史上所有的君王不同(唯一与之有三分相似的只
有朱元璋,但仍不及其万一),不但把人民当成敌人,而且在潜意识里坚信自己一定会
被人民推翻,因而引入和发明一系列监控... 阅读全帖
q*d
发帖数: 22178
36
你来好好见识一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53af350100b2la.html
工程总投资:2万亿元以上
工程期限:1989年——2050年
锦屏一级水电站坝址,位于四川省盐源县、木里县交界的雅砻江干流,2005年开工,
2013年投产,总投资234亿元,坝高305米,为同类坝型中世界第一高坝。比美国胡佛大
坝高84米,发电量是其四倍多。(胡佛大坝曾被评为美国七大工程奇迹)
中国的水能资源居世界首位,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94亿千瓦,其中可开发装机
容量为3.78亿千瓦,年发电量1.92万亿千瓦时,居世界首位。目前中国已经开发和正在
开发的装机容量为1.3亿千瓦,年发电量为5259亿千瓦时。为了有效、合理地开发利用
这些资源,在原电力工业部主持下,经过数次规划,于1989年形成了现在的十二大水电
基地。这些基地的形成,既是我国水能资源客观存在的反映,同时又体现了国家发展水
电的战略决策。十二大水电基地就是我国水电未来发展的一张蓝图。依据这张蓝图,按
照国家对电力资源的需求,分阶段、有目标、有重点地去发展水电。
从我国能源构成的战略...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37
☆─────────────────────────────────────☆
bulletin (bulletin) 于 (Wed Jul 18 00:13:34 2012, 美东) 提到:
历朝历代都对黄河水灾异常重视,到了凌汛,夏汛统治者往往心都悬着。
黄河历史上曾决口泛滥1500多次,大的改道26次,平均每3年有一次决口,每100年有一
次大改道。公元1117年(宋徽宗政和七年),黄河决口,淹死100多万人。公元1642年
(明崇祯15年),黄河泛滥,开封城内37万人,被淹死34万人。1933年黄河决口62处。
1938年,蒋介石在河南花园口扒开黄河大堤,使1250万人受害。
但是解放后,就1958年黄河郑州花园口发生过一次大洪水。98年号称全国性大洪水黄河
却坐看长江,嫩江,松花江波涛汹涌。黄河为什么解放后这么乖了呢?
☆─────────────────────────────────────☆
hairi (搞一个女机器人当情妇) 于 (Wed Jul 18 00:16:37 2012, 美东) 提到:
因为土共让俄国干爹修了万恶的三门峡水库

☆──... 阅读全帖
A****5
发帖数: 71
38
作者:山东大学附中 李昌玉
被誉为“水利泰斗”的中国两院院士张光斗先生,最近在央视荧屏上面对亿万观众宣称
:“当初修三门峡,我是不赞成的。”…… 
荣辱成两端,是非随风变 
大约十天左右前,忽然在央视的“经济半小时”节目上看到一个关于三门峡水库的访谈
节目。接受访问的是被称为“水利泰斗”的张光斗(1912-- )先生。根据这次访谈
发表的文章叫《张光斗抨击设计错误,渭河灾起三门峡》。今年渭河遇到大雨,内涝成
灾,虽然电视也有报道,但是和1988年对长江洪水的报道相比,力度小多了,我们的印
象也就浅多了。对于我们这些远离渭河的人来说,反正天高渭河远,与我有何关系,所
以,对于渭河水灾的问题,我实在是不甚了了。这时,忽然看到“经济半小时”在大谈
特谈三门峡大坝问题,我想这个对中国老百姓掩盖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机密”大概会公
之于众了吧。
对于中国的芸芸众生,尤其是今天的中青年人来说,三门峡大坝有两个机密,一个是它
在技术上是完全错误的,已经贻害四十几年,一个是把正确地反对修坝的树立专家黄万
里打成右派。 
“经济半小时”的这个节目总算说了一句真话,承认了三门峡工程是一个“错误”,并
z***s
发帖数: 3241
39
哈哈 笑死我了
三门峡水库海拔300多 兰州市海拔1500多
y*****8
发帖数: 140
40
http://bbs.576tv.com/showtopic-40598.aspx
我们已经知道的是,三峡大坝建成后,洞庭湖、鄱阳湖水面一直在下降——而今天这
种情景,早在10年前就有人断言过!2008年1月,鄱阳湖都昌水文站创下8.15米的历史
最低水位纪录,鄱阳湖湖面仅相当于1998年时的1/73,蓄水量只相当于1998年的1/215
;2009年17日14时,洞庭湖城陵矶水位跌至 21.72米,渔民歇业、航运受阻。2006年,
旱情肆虐重庆40个区县……
我突然想起我国著名水利工程专家、黄炎培之子、享誉海内外的知名学者黄万里老先生
去世前的惊世大预言:“三峡高坝若修建,终将被迫炸掉。” (《经济导报》2006年8
月23日,除此,还有多家媒体多次类似报道)
为安全起见,下面的话大都摘引自媒体的公开报道。
这篇报道指出,早在1956年5月,黄万里就向黄河流域规划委员会提出了《对于黄河三
门峡水库现行规划方法的意见》,全面否定苏联专家关于三门峡水库的规划,但有关部
门听不进他的建言。1958年11月25日,三门峡工程开始黄河截流。1960年6月高坝筑至
340米,开始拦洪,同年9月关
s********e
发帖数: 13723
41
这文章就是春秋笔法,不管咋的,他不能否定黄万里成功预言三门峡水库失败的事实。
至于黄万里是不是过于强调个人作用,那不过是细节问题。
“不仅当时担任水电建设总局局长的李锐,说不知道当时还有个黄万里也反对三门峡,
而且还有很多当时参加会议的同志,都对黄万里的反对意见的发言,几乎没有什么特别
的印象。”
-----李锐懂水利么?他开三门峡讨论会,连三门峡主要反对意见是谁都记不起来
,只能说明丫开那个讨论会就是走个过场。
r*******F
发帖数: 250
4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关于三门峡水库资料公布(ZZ)
靠,整了半天,黄万里是老愤青啊.意见不同就到处告别人祸国殃民.居然叫儿子门躲在美
国主子.
s*******e
发帖数: 3077
4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关于三门峡水库资料公布(ZZ)
没办法,毛整人都是株连九族的,不逃不行啊
l**k
发帖数: 45267
4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关于三门峡水库资料公布(ZZ)
口气像泼妇骂街一样,应该不是出自黄万里儿子的亲笔吧
y****e
发帖数: 23939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关于三门峡水库资料公布(ZZ)
张光斗也太可恶了,学术争论居然迫害对方的子女!!!
b******g
发帖数: 2965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施一公:1975年的驻马店洪水z
1975年“河南垮坝24万人死亡”被列为全球科技灾害第一名    在2005年5月28日
discovery
中“10 top technological catastrophe in the world”节目,在世界历史上“人为
技术错
误造成的灾害”的名次,居于印度博怕尔化工厂泄毒事件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
炸事件之上,而
列第一的,是在我们中国:
1975年河南板桥水库垮坝,打捞到的尸体10万多具,后续因缺粮、感染、传染引
起的死亡14
万,共24万多人死亡,与次年的最大自然灾害唐山大地震死人数相仿,比埃及阿斯旺水
库垮坝还更祸
害人。而我们国人从不知情。 板桥水库大坝,位于多灾贫困的河南驻马店地区
,三门峡水库
大坝之西南,是大跃进的产物,工程质量粗劣,又无正常维护,至灾害发生时,17个泄
洪闸只有五座
能开启。1975年8月初,一场台风引发了当地历史上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河南泌阳县
境内汝河上游
的板桥水库水位暴涨,水库管理人员在没有得到上级命令的情况下,不敢大量排水泄洪
,而外地区石
漫滩水库的大量洪水急骤流入板桥水库,加快了板桥水库水位暴涨的
w****2
发帖数: 12072
47
三门峡水库是怎样上马的
从古至今,黄河无数次泛滥,治黄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和老百姓共同的愿望。
据史料记载,自周定王5年至1938年的2500年间,黄河在下游决口1590次,大规模改道
26次,洪水波及范围北抵天津、南达江淮,达25万平方公里。民间有“三年两缺口,百
年一改道”之说。西方学者曾经断言,共产党能够夺取政权,但没有能力治好黄河。
嘉业大厦 商务果岭 国兴观湖国际大厦
CMC Markets金融旋风 牛奶日伊利为您送健康
1949年6-16日,华北、中原和华东三大解放区成立了治理黄河的统一机构——黄河水利
委员会(黄委会)。
1949年8月,黄委会主任王化云等人向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的董必武提交了一份《治
理黄河初步意见》,提出解除下游洪水为患的方法是:选择适当地点建造水库,首选三
门峡。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酝酿建造三门峡水坝的报告。
1950年3月26日-6月30日,黄委会首先组织查勘队,以吴以教任队长、仝允杲、郝步荣
任副队长,查勘了龙门至孟津的黄河干流段,特聘请冯景兰、曹世禄两位地质专家参加
三门峡、八里胡同和小浪底三处坝址的考察。通过查勘肯定了三门峡坝址。以往
g*****g
发帖数: 6798
48
把三门峡的责任推到苏联专家头上去.
事实上苏联专家态度是不确定
认为黄河泥沙太大,后果说不清楚,
是毛共坚决认为,经过几年治理之后,泥沙不是大问题
现在知道了,
这是完全扯淡
毛轮最大特点,自己一切都是好的,问题都是别人的
原来说大饥荒是苏修逼债照成的,现在在铁证面前,不好意思推到苏联头上去了.
附录:三门峡问题中苏联专家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划报告》在描绘光明前景的同时,也明言存在两个严重问题:一是60 万的移民怎
么解决?二是虽然规划中预留 147亿立方米的库容来对付上游泥沙,但若无其他减沙措
施,水库在25到30年后将被淤平。
中方专家提出:可以上游水土保持的迅速生效,来减少来沙,延长三门峡水库使用
年限。
当时苏联专家要数据,中方提供了数据:通过水土保持,兼上游支流再建拦沙大坝
,到1967年来沙可以减少 50%,而三门峡的寿命则可维持50-70年;而到三门峡水利
枢纽运用了50年之后的末期,来沙可减少100%。(1954 年《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设计
技术任务书》)
w****2
发帖数: 12072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三门峡水库是怎样上马的
对于上游的问题,苏联专家组组长科洛略夫提出了那条著名的“用淹没换取库容”的理
由:“想找一个既不迁移人口,又能保证调节洪水的水库,这是不可能的幻想、空想,
没有必要去研究。为了调节洪水,需要足够的水库库容,但为了获得足够的库容,就免
不了淹没和迁移。”
苏联人当时对中国决策层的影响力,几乎能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后人难以想象。
1954年4月,国家计委决定,由黄河规划委员会在苏联专家组的指导下,编制黄河流域
规划,即《技经报告》。同时,中央决定将三门峡枢纽大坝和水电站委托苏联设计。
1954年10月,黄规会全面完成了《技经报告》的编制工作,选定了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
为实施黄河规划的第一期重点工程。《技经报告》指出:“在选择第一期工程时,必须
能够解决防洪、拦沙、灌溉、发电以及航运等综合利用任务。在黄河中游,只有三门峡
是唯一能够达到这样要求的水利枢纽。”
================
从古至今,黄河无数次泛滥,治黄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和老百姓共同的愿望。
据史料记载,自周定王5年至1938年的2500年间,黄河在下游决口1590次,大规模改道
26次,洪水波及范围北抵天津、南达江淮,达2
b**e
发帖数: 1476
5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三门峡水库是怎样上马的
这事老毛责任不大
他也不是主要推动者
老毛最大的错误是反反冒进和三面红旗
这是完全错误的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