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 发帖数: 255 | 1 中新社上海4月18日电 真实记录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青年时代在上海的创业实践、成
长轨迹、精神风貌和品格修养的丛书《日出江花——青年江泽民在上海》,近日由世纪
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该书的出版座谈会18日在上海举行,座谈会上,上海益民食品一厂、上海制皂集团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等江泽民曾经工作过的四家单位代
表以及上海交大学生代表、作者代表作了交流发言。座谈者认为,该书是一个时代敢于
创新敢于奋斗图景的缩影,是一名知识分子在实践中成长历程的再现,是一位中共党员
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真实写照。
据介绍,《日出江花——青年江泽民在上海》一书朴实而真切地展现了青年时代江
泽民的事业追求和胸怀才智,展现了他的务实作风和远见卓识,内容具体生动,材料翔
实,极富史料价值。
该书由四个分册组成,回溯了青年江泽民与同事们在新中国食品、制造、电机、电
器等重要产业科技前沿领域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历程, 全书编撰历时近三年,其中相当
数量的珍贵图片属首次公开披露。
有诗赞曰:
日破云涛万里红
出宋入唐称真龙
江山祖传非我辈
花谢落英显峥嵘 |
|
S*******t 发帖数: 2831 | 2 去费城主要是为了看江绵桓。他当时在费城的一个大学读书。
看他 |
|
|
|
|
o**********l 发帖数: 743 | 6 扯吧,要不是老江 8square莫名其妙上位,现在写这个文章的就是老江了:
江泽民:我心中敏慧好学、才华出众的曾培炎(图) |
|
|
r****f 发帖数: 1041 | 8 才帝人不粗,承上启下的十三年确实改变了中国,后世评价他的历史地位应该比现在还
高。 |
|
|
M******n 发帖数: 43051 | 10 《池袋西口公园》是日本小说家石田衣良的推理小说作品系列,曾获得オール读物推理
小説新人赏。小说中文版于2004年由台湾的木马文化发行,中国大陆版于2008年1月1日
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发行。
2000年由宫藤官九郎担任编剧改编为电视剧,在TBS播出。2006年开始有藤千无改编成
漫画在周刊少年Magazine连载。 |
|
n****4 发帖数: 12553 | 11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突然爆发,不久后上海益民食品一厂接到政府的特殊任务:
生产军需罐头!时任该厂副厂长的江泽民迅速调整生产力量,投入罐头的生产。他认为
这可能是解放台湾的需要。同年 10月19日,应朝鲜政府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越鸭
绿江,赴朝作战。益民食品一厂的干部和工人恍然大悟,受到极大的鼓舞。以百倍的热
情,投入到生产劳动中去。江泽民在生产第一线发动群众,作战时动员,宣布党委提出
的号召:“加紧生产,支援前线,多做一听罐头多打死一个美国狼!”本文摘自《日出
江花——青年江泽民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江泽民在上海
他总是面带笑容,又总是那样风雅大度。他好学博闻,在同学中有着“江博士”之
誉。毕业后,江泽民同志经中共地下党组织批准,进入上海粮服实验工厂(上海益民食
品一厂的前身)工作。上海解放后不久,他担任了副厂长兼工会主席,后来又任厂党支
部书记、第一副厂长。
为抗美援朝作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给世界带来很大的冲击力,时局变幻莫测。在东方,朝鲜战
争的爆发是这一时局变幻的标志。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突然爆发,美国政府命令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挠
中... 阅读全帖 |
|
d***a 发帖数: 6113 | 12 邓晓芒:康德宗教哲学与中西人格结构
【内容提要】本文立足于中西文化的大背景,紧紧抓住被康德道德哲学提升到本源性高
度的自由意志,从人性、信仰、良知等方面考察了康德宗教哲学的主要思想,并通过这
种考察反过来揭示了西方文化、西方伦理学的内在结构,展现了中西文化心理、中西伦
理学、中西人格结构的巨大差异:西方人把一切善恶归于不可规定的自由意志,并由此
生出由恶向善转化的途径、手段或拯救之道;中国人则抽掉了自由意志的本源性,把对
善恶的探讨最终归于对人天生本性自然为善的假定,甚至把自由意志也归结为自然本性
,所以人性不是一个过程,人性的退化可以靠坚守和养护而避免,而不需要拯救。
【关键词】康德/宗教哲学/人格结构
【正文】
今天,康德已被许多学者看作是自亚里斯多德以来最伟大的哲学家。他的哲学主要
想解决三个问题:1.我能知道什么?2.我应当做什么?3.我可以希望什么?第三个问题
属于宗教哲学(注:李秋零译《康德书信百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20
页。)。1793年,正当法国大革命处于峰巅的时候,康德出版了他的宗教哲学著作,即
《单纯理性界限内 |
|
y****e 发帖数: 419 | 13 文章来源: 光明日报 日期: 2004年8月24日
李学勤
编者的话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文化热”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热”是
学术界有目共睹的事实,它已成为新时期一种重要的文化思潮。这一思潮从理论探讨开始
,逐渐向地域文化研究深入,已结出累累硕果,令人无限欣慰。毫无疑问,这一文化思潮
,对于开发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弘扬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
中国众多的传统地域文化中,河洛文化应该说是地位最重要的一个,但在地域文化研究中
,河洛文化的研究兴起较迟,虽然目前也已进入“集团作战”阶段,但还缺乏成规模的研
究成果。我们今天开出这一专栏,是想展示河洛文化研究的现状,并对今后的研究有所推
动。欢迎广大读者赐稿。
河洛文化研究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大题目,这个题目的提出可以说是这些年中国传统
文化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的一种标志。
很多人不会忘记,二十来年前,我国学术界出现过引人注目的“文化热”。由于“文
革”时期文化遭受从来未有的歪曲和践踏,故而在拨乱反正之后,阐述文化和文化史的论
作一时风行。文章、专著、刊物如雨后春笋,还有大部头的书,像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的 |
|
G****t 发帖数: 1799 | 14 大乘非佛说论的由来
作者:伊藤义贤
对于大乘非佛说论,若无专门知识的人,恐怕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吧!所以特先解说如
下:
盖释尊一代五十年间的教法,若把人天教摄入小乘教,就可大别为:小乘教与大乘教。
就中,人天教是于迷界教人怎样生于人问或天界的法门,故以转迷开悟为目的的释尊本
怀来说,当然这是一种方便教了。
小乘教就是小人所乘的教法之意。即为:只怀小志的声闻、缘觉(又称辟支佛或独觉)
者所乘的教法。这通常称为二乘人。当然其所证的果报亦不过是小涅槃的灰身灭智而已
。因为他,并没有大志,堪忍于永劫的修行以济度众生,而期证佛果大涅槃,只一心一
意想着早一天出离三界六道的轮回,速证阿罗汉果罢了。
大乘教就是大人所乘的教法之意。这与声闻、缘觉者不同,乃矢志累积永劫的修行,渐
进菩萨的五十二阶位,至于成佛而证入大涅槃的大志者所乘的教法。如上述,释尊宛若
医师的应病与药,对小乘人即教以小乘教法,对大乘人即授以大乘教法。把这些教法笔
录成书的,即所谓的三藏经典了。这又叫做一切经、大藏经。 其卷数据「开元释教录
卷第十」的记载,至唐开元十八年,共译出了五千四十八卷。 其后更陆绩地从印度传
译了许多经本到中...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余秋雨:评胡适的《水浒》考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25 09:32:51 2016, 美东)
胡适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臭名昭著的投降派。他叛离五四新文化运动,投降过北洋
军阀,投降过国民党反动派和美帝国主义。胡适一生曾陆续写了七万字左右的《水浒》
考证和评论文章。投降派论投降主义,很值得一读。
一
胡适评《水浒》,屡屡提起金圣叹。但他对金圣叹的态度非常特别:一方面,好象
对他意见大得很,说“他的迂腐气比三家村学究的更可厌!”①他“无中生有的主观见
解,真正冤枉煞古人!”②甚至公开声明自己“不赞成金圣叹的《水浒》评”,③另一
方面,他又盛赞金圣叹对《水浒》的评论“何等眼光!何等胆气!”④说什么“圣叹的辩
才是无敌的,他的笔锋是最能动人的”,“在小说批评界,他的权威直推翻了王世贞、
李贽、钟惺等等有名的批评家。”⑤讲的是同一个人对同一本书的评论,为何态度悬殊
若此?
①②《胡适文存》710页。
③《胡适文存》711页。
④《胡适...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孔子形象在历史上的变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14 00:58:42 2018, 美东)
http://cul.qq.com/a/20170527/045370.htm
李岩2017-05-27 18:37
孔子
说起孔子,可能每个中国人都认识。在我们这个经历过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度,一个
没当过帝王、领袖,却又有如此高知名度的人,除孔子外怕也找不出第二个了。在很长
一段时间,孔子都是万众敬仰的圣人,然而也有一些时候,他的形象不那么高大,甚至
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孔子形象在历史上的变化,堪称一波三折。
一、汉武帝到清末民初圣人孔子:达到中国人威望的巅峰
在欧美人眼中,孔子是中国最重要、最有名的人,几乎没有之一。美国人麦克·哈特写
过一本名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的书,从1978年诞生至今长销不衰
,其排名被公认权威、客观。这本书按照对人类历史的贡献度,对名人进行排名。其中
中国人排... 阅读全帖 |
|
W***n 发帖数: 11530 | 17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2%B5%E5%8A%87
粤剧花旦常見造型粵劇,原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1],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
在廣東、廣西粤语区出現[2],是糅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等等
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
又稱為戲棚官話。[3][4]到了清朝末期,知識分子為了方便宣揚革命而把演唱語言改為
粵語廣州話,使廣府人更容易明白。[5]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6]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
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7]
目录 [隐藏]
1 歷史
1.1 元朝以前
1.2 元朝
1.3 明朝
1.4 清朝
1.4.1 禁止演出
1.4.2 恢復演出
1.4.3 海外演出
1.4.4 志士班與文明戲
1.5 民國初期
1.6 1949年後
1.7 当代
2 行當
2.1 化妝
2.2 戲服
2.3 頭飾
3 表演工藝
3.1 唱腔
3.2 身段
3.2.1 表演方式
3.3 說白
3.... 阅读全帖 |
|
c****i 发帖数: 7933 | 18 就以《宋史》為例子吧。
《宋史》編纂沒那麼神秘,元代史官有全部的《實錄》,刪減後成為本紀。史館存著各
種官員或者他們家屬自己上交的自傳、行狀、墓誌銘,直接抄成列傳。志的部分是抄《
文獻通考》。《文獻通考》很多時候抄理學一派的筆記,所以關於王安石、蔡京、秦檜
的資料都是從頭就開始誤。
敏感問題後代正史不一定更不在乎。《宋史》裡面記載宋哲宗登基和蔡確的作用和李燾
《長編》裡面收錄的大量文字中所揭示的真相大相徑庭。陳振《宋史》(《中國斷代史
系列》,上海人民出版社)有很好的分析。李燾是宋人,可是他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壓力
不能說實話的。
另外,引用《長編》、《會要》、《要錄》、《明實錄》等等是“引用生僻资料”。這
句話太外行了。說是“歪風邪氣”就更是可笑了,那當年司馬遷修《史記》,也是“歪
風邪氣”了?他一個太監可是不知道自己這個書會是二十四史之首,而且他參考的不也
是“生僻资料”?
“以引用频率来判断资料价值的规律,对于中国文人可以说一点价值都没有。”也不通
。如果一部史書,學術界的人幾乎不太用,就是普通老百姓高中歷史程度的捧為珍寶,
這是有價值還是沒有價值?我讀物理系用《時間簡史》當教材嗎?...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2975 | 19 1991年,童恩正赴美讲学,后移居美国。在美国期间,他担任了多所大学的教授,
成为美国知名教授之一,并在学术上卓有建树,著述颇丰。这期间,童恩正曾多次
返国,关心祖国的科学研究和科普创作。每次回国,他都要同四川科普作家群欢聚
一堂,谈笑风生,令参加聚会者没齿不忘。他在生时最后一次返国,与其弟恩文及
笔者聚首2日,相谈甚欢。他谈到自己正在全力创作侦探类科幻小说,并为此购买
了各种武器以亲身体验枪战。谁知,这竟成永诀。这年4月,童恩正患肝病在美国
住院治疗,因换肝手术失败猝然离世。
年谱
1935年:8月27日生于江西庐山,籍贯湖南宁乡。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全家逃难到四川。
1939年:迁往重庆歌乐山。
1941年:在宁乡私塾接受启蒙教育,熟读古文。
1943年:宁乡为日本军队占领,随全家辗转流亡于湘西的安化、溆浦、沅陵、
辰溪等县。同年秋,全家回到长沙,父亲任教于湖南大学,进入长沙成智小学接受
正规教育和过集体生活。
1947年:考入长沙雅礼中学,编入46班,住读。
1950年:转学到长沙一中。
1952年:因患肺结核而休学一年。受朋友及其母亲和同学杨明德的影响而爱好
文学,阅...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60 | 20 四、梁启超-----从严父到朋友
在近代中国人物中,能够文章、事功、家庭兼顾的实在不多,梁启超是少数中的翘
楚。梁氏的家书打破了中国家书「庭训」的传统,在「规劝」,「针过」,「励志」
之外,别立了「谈心」、「抒怀」,和「思念」的新典型。这些家书不但可以当书
信读,也可以当梁氏的日记读,梁氏的自传读,而更重要的是可以做「模范父亲指
南」读。
梁启超给孩子们的信,大部分收在由丁文江、赵丰田所编的《梁启超年谱长编初稿》
之中,此书一九五八年由台北世界书局初版;一九八三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另出修
订本,并删去「初稿」二字。一九九四年,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出版《梁启超未刊书
信手迹》,共两大册,九四八页,对《年谱长编》作了大量增补。
梁启超的婚姻是旧式的一妻一妾,但他与孩子的关系,却绝不是「庭训」式的「父
子责善」。在他的家书里,我们看不到疾言厉色的训斥,也看不到居高临下的道貌;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慈爱、热情而又体贴的父亲,在窗前灯下,与他的孩子们娓娓话
家常,谈自己的悲喜,对子女的相思。梁氏在家书中也谈国家大事和孩子们的学业,
但即使这种比较严肃的题目,笔调还是亲切的。若借用林语堂的说法,则梁启超的 |
|
n**e 发帖数: 1296 | 21 鲁迅的工作室兼卧室
谈藏书、品书斋、论书情,是天下读书人手里捧着的那杯下午茶,泡沸的是爱书人的浩
茫心事,滋味很悠长,但真不知从何说起。
不妨先谈谈当今大众传媒——从纸媒到网络——的读书周刊。绍介新书、重读经典、提
升大众阅读品味、提供“纯粹的阅读愉悦”,固然是此类读书专刊的首要任务,而以书
论道、忧时伤世、激浊扬清等书生怀抱亦时时凛然彰显。当然,“岂有文章觉天下,忍
将功业苦苍生”,这是民国老报人、自由主义经济学者周德伟先生自撰的名联,既有对
知识分子以启蒙天下自任的警惕,更有对国民党统治者以功业自傲而荼毒苍生百姓的批
判。所谓“文章”者,无非是思想的切磋、公义的呼唤、书讯的传播;而其作者,岂止
区区几个办报书生、书斋文人,更有广大的读书群体、万千有才的自由书评人。读书撰
文,“天下”觉否可以不论,只要思想“霸业”仍在,铁肩妙手的职责就仍在。在“全
媒体”式的文化快餐滔滔天下的时代,仍有版面篇幅极多、以阅读的深度和思想的启迪
为己任的读书专刊存在,在当今华语传媒中也只有大陆少数报刊、网络可以做到。
既是以书会友,书房自然是一扇重要窗户,可以一窥爱书人、藏书家的读书生活、阅读
环境乃至... 阅读全帖 |
|
h***u 发帖数: 26 | 22 陆奥宗光是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日本政府外务大臣,《蹇蹇录》是他在1895年甲午战后写
的回忆录,书中所述涉及从朝鲜东学党起义到三国干涉还辽期间的日本外交史,披露了
大量日本高层在甲午战争中的外交决策内幕。虽然陆奥宗光撰写此书的出发点是炫耀自
己的事功,其中对日本的侵略行径不乏粉饰之辞,但作为事件的亲历者,这本书也保存
了甲午战争前后东亚及欧美各国的外交活动资料。
日本从何时觉得比中国文明?
近期,上海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蹇蹇录》,澎湃新闻采访了本书译者、复旦大
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徐静波,请他谈谈甲午战争前后的日本东亚观。
近代以前,在传统中国为中心的华夷秩序下,日本如何看待中国、朝鲜,以及其自身在
东亚的地位?其实,大约在17世纪初开始,以传统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朝贡体系、华夷秩
序就逐渐呈现出瓦解的趋势。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西方人开启的大航海时代,改变了既有
的世界格局,也逐渐改变了日本人的世界观。
16世纪中叶以后,西洋人依循大航海时代开拓的海路,陆续将势力伸展到东方,带
来了那一时代欧洲的知识和宗教,尤其是地理发现的新知识(比如利玛窦绘制的《坤舆
万国全图》),开拓了日本人认识外部世界的视... 阅读全帖 |
|
b****i 发帖数: 17 | 23 实体书店的“逆流”回暖,成了这个冬日上海的一个文化景致。无印良品等书店接踵而
至;这边上海三联书店的书香蔓延到了朱家角,那厢“最美书店”钟书阁也将在繁华商
业区绽出新枝……
这个文化景致的深层意义是,即使是在今天信息汹涌的时代,读书依然是无法被稀
释的。正如在“2015上海智慧女性读书论坛”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抗抗在接受《
解放周末》专访时所说的,“读书是生活的必需品,而不是化妆品。”
作为生活必需品的读书,不是给我们的精神涂脂抹粉,而是让我们超越“知道”,
感受“思想”。
我们的问题不是不知道,而是可能变成了知道最多而思考最少的人
解放周末:您担心时下人们因为电子阅读的便捷,而在“知道”上浪费了大量精力
,却缺乏思考的时间。“好比吃多了零食,已经塞不进正餐。”在您看来,一顿好的精
神正餐应该是什么样的?
我不反对电子阅读,现在我出门也喜欢在手机或者电子阅览器里存进电子书,利用边
角料时间来看。阅读的载体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阅读的内容。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进入了一个文字获得太方便快捷的时代,而人们又那么忙忙碌
碌,所以,阅读经常是碎片化的,就像吃零食一样。现在,我们从微信上就可... 阅读全帖 |
|
x*****3 发帖数: 3236 | 24 请教该怎么翻下面的书名和出版社,第一次友情帮人家翻译,不知道怎么翻比较好。非
常感谢。
《消费者保护的社会法调整模式--市场主体信用制度的法律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法律出版社 |
|
x*****3 发帖数: 3236 | 25 我打算译成以下,不知道第二个会不会过于意译?
消费者保护的社会法调整模式-市场主体信用制度的法律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法律出版社
Laws of Employment and Social Security, Law Press, China
Adjusting Consumer Protection Laws--Some Thoughts on Market-Oriented Credit
Systems,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
|
d***a 发帖数: 6113 | 26 邓晓芒:康德宗教哲学与中西人格结构
【内容提要】本文立足于中西文化的大背景,紧紧抓住被康德道德哲学提升到本源性高
度的自由意志,从人性、信仰、良知等方面考察了康德宗教哲学的主要思想,并通过这
种考察反过来揭示了西方文化、西方伦理学的内在结构,展现了中西文化心理、中西伦
理学、中西人格结构的巨大差异:西方人把一切善恶归于不可规定的自由意志,并由此
生出由恶向善转化的途径、手段或拯救之道;中国人则抽掉了自由意志的本源性,把对
善恶的探讨最终归于对人天生本性自然为善的假定,甚至把自由意志也归结为自然本性
,所以人性不是一个过程,人性的退化可以靠坚守和养护而避免,而不需要拯救。
【关键词】康德/宗教哲学/人格结构
【正文】
今天,康德已被许多学者看作是自亚里斯多德以来最伟大的哲学家。他的哲学主要
想解决三个问题:1.我能知道什么?2.我应当做什么?3.我可以希望什么?第三个问题
属于宗教哲学(注:李秋零译《康德书信百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20
页。)。1793年,正当法国大革命处于峰巅的时候,康德出版了他的宗教哲学著作,即
《单纯理性界限内... 阅读全帖 |
|
R*o 发帖数: 3781 | 27 5.礼俗观。传教士从敬拜唯一真神的基督教信仰出发,对与儒家有关的祭天、祖宗崇拜
、孔子崇拜等礼俗进行了观察与评论。他们发现中国人的祭天与基督教仪式是较为接近
的,如皇帝每年两次到天坛祭天及举行祈祷,“这一仪式无论从其整个的特点,还是从
其具体的每个环节看来,都与《圣经》中的宗教仪式有惊人的相似之处”(33),但也有
很大的区别,最主要的就是这种隆重的仪式只是皇帝的特权,一般人尤其是女性不允许
出现在天坛的附近,普通老百姓也只能以自己的朴素形式表达对天的虔诚,但中国人是
泛神论者,“缺乏明确的人格个性是中国人崇拜‘上天’的致命缺陷”(34),而这与儒
经中含糊不清的“天”的概念是有关的。他们还注意到对先祖亡灵的“祖宗崇拜”在中
国很有普遍性,多数传教士都认为这种祭祖活动完全是一种不利于传教的错误信仰故而
加以反对。何天爵称“祖宗崇拜”是中国的“所有的宗教仪式中最源远流长、根深蒂固
的内容。而且毫无疑问祖宗崇拜将是中国人当中最后消亡的一种错误信仰”(35)。明恩
溥指出“祖先崇拜的习俗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所有的死人都是神”,它与对自然力的
崇拜一起形成了中国下层民众的多神论、泛神论,而“在...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28 下面是网络文摘:
======================================
新教在华发展研究
新教传入中国以1807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到华为标志,其在华历史尚不足二百年。新教
在中国有基督教、耶稣教、更正教等称谓,中国学术界将之称为新教或基督新教,而其
教会本身则在习惯上自称为基督教。
新教在华发展研究的历史类论著包括何斯德的《中国内地会五十年纪念志略》(《中华
基督教会年鉴》 2,1915),吴立乐等编《浸会在华布道百年略史 (1836~1936年)》(
上海,中华浸会书局,1936),简又文编《中国基督教的开山事业》 (香港,辅侨出版
社,1956),霍培修的《美国公理会派来天津的传教士》(《近代史资料》,1963.3),
罗香林的 《中国族谱所记基督教之传播与近代中国之关系》 ( 《东方文化》 7—1,
1969),林治平的《基督教在中国之传播及其贡献》(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徐松
石编《华人浸信会史》 (浸信会出版社,1972),赵享恩的《美国学生宣教运动与中国
》 ( 《校园》 20—2. 1978); 自1981年起,台湾宇宙光出版社推出一...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29 从德州的三位现代文化名人了解基督教学校在中国作用
christianschool
保存完好的山东省青州市基督教堂,2005年1月摄 (图片《华声在线》)
christiansch
培道女中(Pui To Middle School )是一所教会学校,由美南浸信会创建,与培正男
校同样创建于1888年,
是当时广州市很出名的一所贵族私立学校。
【文章由王永红校友供稿,不仅由于车铭洲教授是其在南开就读西方哲学硕士时的导师
, 而且有趣的是永红籍贯也与三位学者一样是德州。 文章来源:《文学城》 守道翁
- 08/24/2014】
h&J候仁之 (1911年12月6日 --):现北京大学教授,历史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祖籍
山东省德州恩县(现德州武城县)。1911年12月6日侯仁之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母
亲是基督徒,从小受到基督文化的影响,毕业于德州博文中学,1932年秋经保送投考燕
京大学历史系,1940年本科毕业。1949年在英国利物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52年起任
教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侯仁之被认为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1950年发
表的“中国沿革地理课程...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30 作者:楼宇烈 [2001-9-29 17:38:48]
一
宗密(780—841)在其所著《禅源诸诠集都序》一文中认为,禅修是三乘学人欲求
圣道的必由之途。然修禅者不可不知,禅法乃有浅深阶级之不同。他把禅门分为五等,
即: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和最上乘禅。在这五等禅中,宗密最为推尊的是
最上乘禅,亦即达磨所传之禅,中国禅宗所传之禅。对此最上乘禅之要旨,宗密概述说
:
“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
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
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磨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1
〕
宗密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
”来概括达磨所传之禅法(其实主要是慧能以后禅宗南宗所传之禅法)的特点,应当说
是很准确的。试以《坛经》中所记述的慧能思想考之,他最强调也正是这几点。如慧能
的得法偈,即针对神秀的... 阅读全帖 |
|
i*******e 发帖数: 50 | 31 大乘是佛说 - 经论中的论证
一、大乘是佛说
《成唯识论》中,圣慈氏以七种因。证大乘经真是佛说。
一、先不记故。若大乘经。佛灭度后有余为坏正法故说。何故世尊非如当起诸可怖事先
预记别。
二、本俱行故。大小乘教本来俱行。宁知大乘独非佛说。
三、非余境故。大乘所说广大甚深。非外道等思量境界。彼经论中曾所未说。设为彼说
亦不信受。故大乘经非非佛说。
四、应极成故。若谓大乘是余佛说。非今佛语。则大乘教是佛所说。其理极成。
五、有无有故。若有大乘。即应信此诸大乘教是佛所说。离此大乘不可得故。若无大乘
。声闻乘教亦应非有。以离大乘决定无有得成佛义。谁出于世说声闻乘。故声闻乘是佛
所说。非大乘教不应正理。
六、能对治故。依大乘经勤修行者皆能引得无分别智。能正对治一切烦恼。故应信此是
佛所说。
七、义异文故。大乘所说意趣甚深。不可随文而取其义便生诽谤谓非佛语。是故大乘真
是佛说。
二、小乘经典,也承认大乘是佛说
《大正藏》第02册No. 0125增壹阿含经
契经一藏律二藏, 阿毗昙经为三藏;
方等大乘义玄邃, 及诸契经为杂藏。
安处佛语终不异, 因缘本末皆随顺;
弥勒诸天皆称善, 释迦文经得久存。
弥... 阅读全帖 |
|
j******g 发帖数: 2689 | 32 佛教經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及其語言特色
http://www.chibs.edu.tw/ch_html/LunCong/098/098a-02.htm
佛教經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及其語言特色
丁 敏
(政治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提要
本論文嘗試從佛教經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與語言特色兩個面向,來分析神通故
事何以一再活躍於佛教發展史上的各個時期,乃至在今日社會中仍有其魅力。由於佛教
神通故事是依循佛教神通理論的發展而有所不同。因此本文分為原始佛典、介於小乘至
大乘間的佛典、大乘佛典三個階段來看佛教神通故事隨其神通觀念的變化而顯示出的不
同作用。其次,分析神通故事在宗教與文學兩方面的語言特色,以了解神通故事的語言
特色,也是它引人入勝的所在。最後本文試圖指出佛經神通故事對整個佛教宗教性格的
影響為何;並概括指出佛教神通故事在中國社會中由古至今的若干作用。
案:本論文所引用的佛經,均引用自《大正新脩大藏經》,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在台
影印版。而在論文的附註中,均簡稱《大正藏》。又在論文行文中,引用佛經原文或轉
述佛經故事,常在文後即註明出處,例如〔2-11a~15b﹞,表示在《大...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33 复旦教授、《英汉大词典》前主编陆谷孙去世,享年76岁
澎湃新闻 07.28 13:58 阅读25万+
7月28日下午1时39分,英汉大词典主编、著名翻译家、复旦大学外语学院教授陆谷孙先
生在上海新华医院去世,享年76岁。陆谷孙一生从事英美语言文学的教学、研究和翻译
工作,专于英汉词典编撰和莎士比亚研究。
陆谷孙先生曾说,他觉得编词典就像做厨子,受不了做饭做菜的热气,就不要轻易进词
典编纂的厨房。对于这一被英语词典鼻祖约翰逊称为“无偿劳作,虽成无荣”的工作,
陆谷孙一做就是30年。
这两三年,陆谷孙教授的身体一直不是太好,但在2015年8月19日的上海书展上,由陆
谷孙教授主编的《中华汉英大词典(上)》举行了首发式,陆教授亲自来到现场,做了
一个简单的发言,内容依然和他的词典编撰理念有关。
关于怎样才是好词典,他说,如果买到或者需要一本汉英词典,不妨去试试——查十个
词,皆有,或者十之八九个都有,“我觉得这本词典基本就非常有用了。十个词里,两
三个才有,其他的没有,那别买了,这本词典没什么用。”
在发言的最后,陆谷孙教授对着大家说,“我已经这把年纪了,刚刚毛尖讲到祝我健康
,大概健... 阅读全帖 |
|
b*****7 发帖数: 1637 | 34 比较年轻点的:
http://www.xici.net/main.asp?url=/b750561/d48796820.htm
1 董懿娜
1972年10月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1991年至1993年在复旦大学中文系就读,次年考
入南京大学中文系(作家班)就读,1996年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著有散文集《玻
璃心的日子》,现为上海人民出版社《青年一代》编辑。
2 魏微,女,1970年生。江苏人。1994年开始写作,1997年在《小说界》发表作品,迄
今已在《花城》、《人民文学》、《收获》、《作家》等刊物发表小说、随笔近一百万
字。 散文作品入选《2002年最具阅读价值散文随笔》(上海社科),《21世纪中国文
学大系.散文随笔卷》, 《一代人的文学偶像》(中国文联2002年版),《作家文摘
》, 《读者博览》,《当代作家评论》,《散文.海外版》,《青年文摘》, 《文艺
报》,《散文选刊》,《名作欣赏》等报刊杂志 。 小说曾登1998年、2001年、2003年
、2004年中国小说排行榜。2003年获《人民文学》奖。2004年获《中国作家》大红鹰文
学奖。2004 年获鲁迅文学奖。部分 |
|
y******n 发帖数: 421 | 35 荣耀!108岁的经济学家,有一家出版社与他相伴百年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教授
我与商务印书馆的百年书缘
杨敬年 | 文
每当我听到“商务印书馆”这个名字,总会产生一种亲切的感觉。我认为它不仅是一家
印书出书的出版社,还在实际上肩负了弘扬中国文化、培育青少年的双重历史使命,并
且出色地完成了这些使命,因而,在近现代中国文化教育史上占有着独特而光荣的地位。
我生于1908年,回首过去一百多年的人生历程,似乎在每一个关键时刻都可以找到商务
印书馆的踪影,往事历历,如在目前。
作者在牛津大学毕业留影
我从四岁到十三岁跟外祖父读了十年的四书五经,外祖父认为我已经“文理清通”,
可以在乡下教小学了,但是必须到外面去“戴顶帽子”回来,就是说要进个现代化的学
校。于是,在1922—1923年,叔祖父借钱送我到岳阳县立第一高等小学读书(那时乡下
只有初等小学)。在学期间,我向商务印书馆主办的《学生》杂志寄去了一篇短文,得
到录用,报酬是一张购书券,价值五角钱,这是我和商务的首次联系。
1923年的《学生杂志》
小学毕业后,我没有立即去教书,以后走的道路完全是由我自己决定的。...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332 | 36 今天刚看到一篇文章
说柳存仁在抗战时期的上海,
给日本人做过事情。
了解上世纪四十年代上海沦陷时期文学的人都知道,柳先生曾名柳雨生。他1917年生于
北京。
少年时到上海读书。1935年,他从上海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1937年抗战爆发,柳存仁
转到上
海光华大学借读,两年后毕业。孤岛时期,他在上海的几所大学兼任教职,又编《大美
晚报·
文史周刊》等,并从事文学创作,1940年出版散文集《西星集》。关于柳雨生在上海沦
陷时期
的作为,陈青生《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一书和张曦《
悖离现
代文学传统的“大东亚文学”作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一期)一文
中都有
专节的评述。概括地说,柳雨生是当时上海“中日文化协会”等日伪文化组织的主要成
员。
1942年11月及次年8月,他两度作为“上海代表”出席在日本举行的“大东亚文学者大
会”,
积极鼓吹“大东亚文学”,“是极为罕见的在自己的作品里明确鼓吹中日亲善、大东亚
共存共
荣思想的作家。从他的作品里我们可以见出,他对此是有着较为成熟的思考的。这最集
中的是
他的散文集《怀乡记》序言:‘我想,做人的道理 |
|
d**********u 发帖数: 4124 | 37 ☆─────────────────────────────────────☆
fenge (大风) 于 (Thu Aug 20 09:10:08 2009, 美东) 提到:
澳洲华裔汉学家柳存仁病逝 被誉为“百科全书”
2009年08月20日 09: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柳存仁教授(右)2007年在香港出席一个文化讲座。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8月20日电 据澳洲《星岛日报》报道,世界著名的华裔汉学家柳存仁教授8
月13日在堪
培拉CALVARY医院病逝,享寿92岁。
柳存仁教授曾任澳洲国立大学中文讲座教授、亚洲研究学院院长,退休后被委为名
誉教授和大学
研究员,在国际汉学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学术研究集中在道教史、明清小说和中国古籍
等方面。
8月14日上午11点,追悼仪式在澳洲国立大学礼堂举行,地点位于ACTON区BALMAIN
CRESCENT与LIVERSIDGE街的拐角处。
澳洲比利时裔著名学者李克曼(PIERRE RYCHMANS)是总理陆克文(KEVIN RUDD)的大
学中文
指导老师,与柳存仁教授生前有“管鲍之交”。
...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970 | 38 2010年04月26日08:46 来源:《解放日报》
青年江泽民在上海 忆江泽民同志与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 上海人民出版社
曾培炎
(时为上海电科所整流器室技术员,后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1962年,我和江泽民同志同一年到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工作,他是主管科研的副所
长,我是技术员。那时他三十六岁,已经在长春一汽当过动力分厂厂长。我二十三岁,刚
刚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毕业。江泽民同志是我踏上社会后最早的领导之一,虽然我
们之间差距很大,接触也有限,但他的一言一行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
我到所里不久就听同事们议论,新来的副所长与众不同。江泽民同志参加革命很早,
还吃过洋面包,专业技术很精通。他平时戴一副深色宽边眼镜,风度翩翩,见到大家总是
微笑着打招呼,群众都愿意跟他接近,同他讨论问题。那时政治挂帅,天天讲路线斗争、
阶级斗争。我们开会在大食堂,一说听报告大家就犯愁,唯独听他的报告不一样,不少人
早早去占座位。他的报告既突出政治,又不会满篇大道理、讲些空洞的口号,而是不时穿
插具体事例,十分生动活泼。讲到关键的地方,他会插一点方言,比如四川话,说得挺像,
也经常英文讲几 |
|
q***o 发帖数: 484 | 39 (选自李锐著《拒绝合唱》,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 7208022011
这是“智者心语丛书”的一种,是作家李锐第一本随笔集,共分游记、序
跋、记人、文学随笔和杂谈五辑,共51篇。作者自认为这些散文不是因为闲适、
散谈,更不是有了学问的余墨,而是“因为欲说还休”、“一下子有如许多如
水的秋阳涌到心里来”。在形形色色的争论及理论面前,作者选择了--“拒绝
合唱”。
汉林书城(www.hanlin.com)推荐。
Cheval输入)
谁的人类?
李锐
1989年3月底到5月初,应美国新闻总署之邀,我曾
在美国游历了40天。行程将尽的时候,邀请者告诉我在加
利福尼亚州的柏丽纳斯镇,有一个“中国文化研讨会”你参
加不参加?我说,参加。于是就从旧金山去了柏丽纳斯镇。
到了会上一看,才知道,除了我之外,与会者都是些大名鼎
鼎的人物。我就想,那就只用耳朵,听吧。没想到,却听出
一个非说不可的话题来。
会上有一位也是从外国来的白皮肤的教授,不断地批
评和挖苦中国人。他是个“中国通”,据说当年曾经和“工农
兵大学生”一起上过大学,所以,有一口流利的中国话。我
听起来并无障碍。从普 |
|
b*b 发帖数: 422 | 40 《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
作者:梁治平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年8月第一版
注:未加[]的是原文,加[]的是我的观点。
[Jaglee有贴子谈“仓廪实而民知礼节”,少数人阔得厉害,社会由“均贫富”
已经成功走向两极分化了,那么法治是否水到渠成。
我想我们对“仓廪实而民知礼节”的理解就不同,同期他还有贴子谈到乡绅/
宗族势力在农村的影响,让《近代绅士》这样的试着给“近代地主”平反的
企图没有得逞。:)
我觉得这几个问题不能直接给出黑白分明的答案。因为历史是复杂的,思想是
历经千年流传下来的。如果说文化是“不加思索地由一群人所接受的行为规范”,
那么我们可以试图去分析,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它,却不大可能将它轻易抹去,
从头画出一个大好江山。这种“轻易抹去”的方式通常就是革命,而头断了,
人死了,文化还在, 谁改变谁?
我理解的“仓廪实而民知礼节”,不是说有了吃的,人性自然就变好了。而是
说当人们可以满足基本的温饱之后(或者说,当出现“剩余产品”之后),才会
顾及到维持一种大家可以接受的体系,这个体系的主要纽带就是礼节。这里我
们已经很清楚是在谈儒家了。在这种情形下,如果 |
|
w*****s 发帖数: 71 |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 原文由 cox 所发表 】
http://202.103.190.57/foreign/trend/zl001_jingji_jiaotai.htm
经济学已经不在神秘,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越来越多的诸如
“边际效益”“成本核算”“资源分配”之类的专业词语,“
经济”概念逐渐深入人心,经济学家成为新的热门人物,经济
学科成为新一代向往的专业和职业。其实,改革开放可谓国人
最实际的经济学实验课。
我国经济学家对改革开放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思想解放、政策
建议及理论创新三方面。十几年前有关经济学的著作不外乎对
《资本论》的研究,再加上几本名字刺眼的《资产阶级庸俗经
济学说》之类“仅供批判”的书。如今,“经济类”已赫然成
为书店面积最大、品种最丰富、读者最多的区域。特别引人注
目的是,最近两三年里国外著名大学经济系的教科书被接二连
三地或影印或翻译出版,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经济科学译丛”
,上海三联、上海人民出版社联手推出的“当代经济学教学参
考书系”,经济科学出版社的“国外经济学教材库”,清华大
学出版社的“国外优秀经济学、工商管理硕士教 |
|
a**y 发帖数: 17 | 42 最近要自学经济了(之前一点儿基础都没有。。。)在网上发现一些比较经典的教材(国
内版),如果初级 中级 高级 的 微观宏观各选一本经典教材的话,大家有什么推荐么?
初级
曼昆 《经济学原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备选: 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萨缪尔森的《经济学》)
中级
范里安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平狄克 鲁宾费尔德 《微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曼昆 《宏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 第七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八版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财经易文)
高级
马斯`科莱尔 《微观经济学》 经济科学出版社
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高级教程)》 中国石化出版社
戴维罗默 《高级宏观经济学》 商务印书馆 |
|
q**d 发帖数: 3 | 43 关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及北大人事部解聘邹恒甫教授文件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魏甫华
“邹恒甫事件”是北大教改方案的一个继续,其中心问题就是教师在高校管理体制
中的地位及其权利保障和救济。北大教改方案引发了一批优秀的学者参与,并产生了一
批非常有质量的争论文本。后来,甘阳和李猛专门编辑了一本讨论文集《中国大学改革
之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张维迎也出版了《大学的逻辑》(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4年版),对北大教改方案进行了辩护。这样的高质量争论使得大家对北大改革方
案中存在的问题有比较充分的认知,并且也对校方产生一定的舆论压力,促使校方对改
革方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邹恒甫事件”提供给我们对这次教改方案产品的鲜活个案
,如果 “邹恒甫诉北大” 司法启动,将是中国第一起大学解聘教授的法律案例,有可
能通过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来补救我们目前高校教师解聘体制的法律缺失,从而为中国
大学体制改革作出贡献。但遗憾的是,我们反而丧失了讨论真实发生的问题的能力。这
本身就应当引起我们的反思。
另外一个与之类似的是汪晖和黄平,在服务近11年的前提下突然被北京三联书店解
聘《读书》的主编职务,目前的讨论基 |
|
h***s 发帖数: 226 | 44 看文章的引用“①——毛泽东选集合订一卷本,人民出版社出版,1964年4月第1版,第
277页。
②——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74年,第29页。
③——xx大学物理系.基础物理(—),1972年6月,第15页。
④——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第43页。
⑤——同④,第135页。
”
都是30多年前的文献,看来文章不是楼主所写,是引用wenge时期某些造反派的大作,
很可能是某个著名文理科院校的人干的。
与何祚庥有异曲同工之处。 |
|
f*******n 发帖数: 588 | 45 可参考 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德峰 著 <哲学导论>
(Chinese |
|
s******i 发帖数: 870 | 46 http://sspress.cass.cn/paper/23956.htm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中国应创建世界一流社会学
作者:李毅
日期:2011-8-12 14:42: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30年前,中国是美苏中大三角的一极。中国意识形态、中国社会思想理论在世界上
也是大三角的一极。中国社会学3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了好几个社会学刊物,有
了上百个社会学院、系、所、专业,有几十个硕士点,有十几个博士点,研究员、教授
、博士数以千计。但是,在当今世界社会学界,没有中国社会学流派,没有中国社会学
思想,没有中国社会学大师。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日本,将要在15年左右超过美
国,当今中国社会学在国际上的地位与今日中国的国力极不相称。应建立与中国国力相
称的世界一流社会学。
古代中国领先世界近两千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有一个先进的社会思想体
系。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学,不能不继承这个传统。由于鸦片战争之后百年国耻,人们
误以为中国社会思想传统不好,这是误解。和美日欧五百年前、一千年前、两千年前的
社会思想传统相比,中国社会思想传统要好得多、高明得... 阅读全帖 |
|
s******i 发帖数: 870 | 47 http://sspress.cass.cn/paper/23956.htm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中国应创建世界一流社会学
作者:李毅
日期:2011-8-12 14:42: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30年前,中国是美苏中大三角的一极。中国意识形态、中国社会思想理论在世界上
也是大三角的一极。中国社会学3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了好几个社会学刊物,有
了上百个社会学院、系、所、专业,有几十个硕士点,有十几个博士点,研究员、教授
、博士数以千计。但是,在当今世界社会学界,没有中国社会学流派,没有中国社会学
思想,没有中国社会学大师。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日本,将要在15年左右超过美
国,当今中国社会学在国际上的地位与今日中国的国力极不相称。应建立与中国国力相
称的世界一流社会学。
古代中国领先世界近两千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有一个先进的社会思想体
系。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学,不能不继承这个传统。由于鸦片战争之后百年国耻,人们
误以为中国社会思想传统不好,这是误解。和美日欧五百年前、一千年前、两千年前的
社会思想传统相比,中国社会思想传统要好得多、高明得... 阅读全帖 |
|
s**********8 发帖数: 25265 | 48 来自主题: MedicalDevice版 - 九歌·山鬼 九歌·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⑴,
被薜荔兮带女萝⑵。
既含睇兮又宜笑⑶,
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⑷,
辛夷车兮结桂旗⑸。
被石兰兮带杜衡⑹,
折芳馨兮遗所思⑺。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⑻,
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⑼,
云容容兮而在下⑽。
杳冥冥兮羌昼晦⑾,
东风飘兮神灵雨⑿。
留灵修兮憺忘归⒀,
岁既晏兮孰华予⒁?
采三秀兮于山间⒂,
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怅忘归⒃,
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⒄,
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⒅。
靁填填兮雨冥冥⒆,
猨啾啾兮狄夜鸣⒇。
风飒飒兮木萧萧,
思公子兮徒离忧。
[2]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⑴山之阿(ē):山隈,山的弯曲处。
⑵被(pī):同披。薜荔、女萝:皆蔓生植物。
⑶含睇:含情而视。睇(dì),微视。宜笑:笑得很美。
⑷赤豹:皮毛呈褐的豹。从:跟从。文:花纹。狸:狐一类的兽。文狸:毛色有花纹的
狸。 ⑸辛夷车:以辛夷木为车。结:编结。桂旗,以桂为旗。
⑹石兰、杜蘅:皆香草名。
⑺遗(wèi):赠。
⑻余:我。篁:竹。
⑼表:独立突出之貌。
⑽容容:即“溶溶”,水或烟气流动之貌。
⑾杳冥冥:又幽深又昏暗。羌... 阅读全帖 |
|
q*d 发帖数: 22178 | 49 一 蒋经国高调“打虎”
1948年8月,蒋介石为挽救因内战而迅速加剧的巨大经济危机,颁布《财政经济紧急处
分令》等几项法令和办法,宣布发行金圆券,实行限价,规定各地物价必需冻结在8月
19日的水准上,不得提高,同时限期收兑民间所藏金银、外币。8月20日,行政院特设
经济管制委员会,下设上海、天津、广州三个督导区。上海区以曾任财政部长、中央银
行总裁的俞鸿钧为经济管制督导员,蒋经国为助理,其任务是到上海实行“经济管制”
。蒋经国虽名为助理,实际上负全责。9月9日,行政院颁布《实施取缔日用重要物品囤
积居奇办法补充要点》,规定个人和商家购买物品,其用量不得超过三个月,否则以囤
积论。
蒋经国深知在上海前台活动的商界大佬们的后台就是南京的党国要人,任务艰难,赴任
之前,就对乃父说:“上海金融投机机关无不与党政军要人有密切关系,且作后盾,故
将来阻力必大,非有破除情面,快刀斩乱麻之精神贯彻到底不可也。”注1 到上海后,
蒋经国即在中央银行设置经济管制督导员办公室,调来1948年成立的国防部戡乱建国总
队作为基本干部,以亲信王升(少将)指挥,企图雷厉风行,大刀阔斧,以铁腕手段实
行经济管制,打击... 阅读全帖 |
|
q*d 发帖数: 22178 | 50 陈独秀生前身后是非不断。最近一桩是“以造假进北大·以嫖娼出北大”,严厉的道德
法庭判词,耸人听闻!可惜经不起推敲。胡适赞许“为人辩冤白谤是第一天理”。笔者
理应追随先进,略尽微薄。
陈独秀并不特别稀罕进北大,是蔡元培三顾茅庐把他请进北大,并委以重任,请他当文
科学长。蔡先生不拘一格选材,历来众多史家赞誉有加。突出如梁漱溟,1911年18岁毕
业于顺天高等学堂,相当于高中毕业,却被聘请为讲师。任命文科学长超出校长的权力
范围,需要报请教育部批准。蔡校长求贤若渴,为达到目的,不惜造假,替陈独秀编造
履历。在下孤陋寡闻,迄今没有看过陈独秀知情和参与造假的材料。换句话说,即使此
事该骂,甚至该剐、该囚,都与陈氏无关。以此为标题,先声夺人,塑造陈某道德低下
甚至犯罪的印象,如此学风,不足为训。
至于说陈独秀“以嫖娼出北大”,如果出自猎奇文人笔下,一笑可也。若是学者所为,
稍加检视,漏洞百出,有损作者声誉,实在可惜。
为免节外生枝,先要申明,从逻辑上说,这里摆着两个问题:第一,他当时有没有嫖妓
?第二,他何时、因何离开北大?
两个问题都取决于史实厘清,与价值判断无关。
唐宝林教授在最近出版的巨著《...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