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上海财大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下页 末页 (共8页)
e********I
发帖数: 693
1
☆─────────────────────────────────────☆
leondean (leon) 于 (Mon Apr 2 13:12:01 2007) 提到:
刚从文学城上看到一个帖子, 特别转过来: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backhome&MsgID=115810
貌似上财要求回去的fresh phd每学期教三门课还要每年一篇top50? 这个要求真是不低
呀. 知情的确认一下是不是真的. 如果真是这样的, 好像太不切实际了
☆─────────────────────────────────────☆
cnmb (123) 于 (Mon Apr 2 18:31:50 2007) 提到:
这是交通吧?上财的科研经费才3-4W,房子也不免费.一年3门课,不是一学期3门课.听说
是要6年5个TOP50的PUBS.

☆─────────────────────────────────────☆
Travele (舟客) 于 (Mon Apr 2 20:14:03 2007)
j**********y
发帖数: 1360
2
估计OP把原帖给删了,然后系统bug,web浏览时看不到所有的跟帖(telnet下可以看)
。做了一个合集,大家可以继续讨论。
原帖问题:
除了北大管院,经济中心,清华管院之外,哪里最好?
国内各高校经济系/院,不包括香港,不考虑家庭团聚问题,没有geographic concern
,teaching load一样,工资差不多的话,考虑个人事业发展和研究环境,哪里最值得
去?
☆─────────────────────────────────────☆
sweetsorrow2 (diandian) 于 (Tue Jan 8 00:31:36 2008) 提到:
上海财大?
☆─────────────────────────────────────☆
hru2000 (henry) 于 (Tue Jan 8 03:20:58 2008) 提到:
个人认为SHUFE比CCER强得多,CCER在过去7;8年内连一篇前20的文章都没有。SHUFE在
过去三年内就发表了REVIEW OF ECONOMIC STUDY,JOURNAL OF ECONOMETRICS
e********I
发帖数: 693
3
来自主题: Economics版 - [合集] 一些国内高校动态
☆─────────────────────────────────────☆
mmily (mei) 于 (Sat Mar 1 02:35:47 2008) 提到:
孙宁从上海交大安泰去了上海财大经院任教授。
交大安泰还有一个2007年刚回来的海龟,UCLA博士姚志勇转投了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复旦经院发出5个海龟Offer,不知道最后能来几个。
复旦管院今年动作最快?还是去年就定好的?突然一夜之间来了一批海龟。
发信人: wintain (山风吹过), 信区: FDU_Management
标 题: 关注管院新来的牛人老师!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8年02月25日22:01:56 星期一)
(名单不完全)
哈佛大学应用数学博士,波士顿大学副教授胡建强加盟复旦管理学院;
清华大学教授, 马里兰大学金融学博士 陈超 正式加盟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沃顿商学院王毓嵩博士加盟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王柯正式加盟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威斯康星大学统计学博士肖志国正式加盟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香港科技大学尚蔚鑫博士正式加盟复旦管理学院;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曾成桦博士(台
e********I
发帖数: 693
4
来自主题: Economics版 - [合集] 上海交大安泰牛哄哄ZT
☆─────────────────────────────────────☆
dixit (dixit) 于 (Fri May 2 22:49:59 2008) 提到:
上海交大安泰仗着自己有几个钱,从2005年起牛哄哄号称也要大搞经济学,要大招海龟
,要与国际接轨,结果只找来一个只来几个月的兼职院长,管事的还是原来那些土人。
思想观念还是陈旧一套。
本来一开头势头还不错,孙宁,2006在Econometrica发文,其他顶尖期刊也有好几篇,
2006年被上交引进了,算得上这几年国内经济学方面引进海龟最重量级的。
郑旭,一开始是上海财大从美国引进的,普林斯顿博士,在顶级杂志Journal of
Econometrics上发文多篇,但因为离开学术界时间久了,最近没有文章,上财只给副教
授,于是上交用再发一篇好文章就给正教授的诱惑把他拉走了。一时间轰动国内经济学
江湖,让上财那里很难堪,组建海龟团队势头受阻。
但没想到上交嫌孙宁的门户背景不好,日本的博士,还是非名牌,只有在日本县立大学
工作过的资历,居然只给人家副教授。交大管院那一大帮连基本概念都说不清的经济学
教授有几个及
e********I
发帖数: 693
5
☆─────────────────────────────────────☆
mmandroy (xiaoqing) 于 (Thu May 8 16:04:08 2008) 提到:
今天下午监督考试,闲着无聊看了看邹至庄老先生的回忆录,非常吸引人。
http://www.princeton.edu/~gchow/Chow-Liu2007%20%20final%207%2031.pdf
大陆学术界有经济学教育家吗?大部分都是骂家或炒家。或许林毅夫能算一个,但ccer
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研究生。对
于中国人而言,年龄大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因此要从这个pool里做出人才来,有点困难。
上海财大也有几个,不过现在评论为时过早,因为他们的program连架子都没完全建好
。希望他们能接上邹至庄的
班。
☆─────────────────────────────────────☆
mmandroy (xiaoqing) 于 (Thu May 8 16:58:51 2008) 提到:
白聚山,陈哓红,陈松年,洪永渺,周林,杨小凯,于大海,
这就是邹先生的工作成绩,不错

cc
h***u
发帖数: 245
6
呵呵,真有这个明星阵容的话,上海财大都是全世界top了……
G*********e
发帖数: 614
7
☆─────────────────────────────────────☆
castaway1234 (castaway1234) 于 (Sun Jul 20 05:59:43 2008) 提到:
今天看到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的经济学杂志排名,我觉得有两个专业杂志是否排名可以
讨论一下, http://www.econ.shufe.edu.cn/cn/edudetail.asp?id=166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 AND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这两个难道
不是top filed 国际一流, 不知道为什么在财大的位置这么低。
不知道大家这么看这个问题,反正在我们老
板眼里,好像前面的两个是很不错。
本人是学财政的,这不是说,除了发AER等,如果我去才财经大学,就永远要比学其他
专业低一个档次。那我还敢去吗?
杂志的排名是由很强的导向作用!
☆─────────────────────────────────────☆
hayou (economics) 于 (Sun Jul 20 06:0
h***u
发帖数: 245
8
偶很奇怪,为什么参加学术会议都不能自由一些?有时候是很突然邀请的学术会议,不
知道上海财大申报程序是不是比较简单。
j**c
发帖数: 49
9
2006年全国高校文科课题数前9名(按人均排序):
位次 学校名称 文科师资 课题总数 人均课题
1 复旦大学 1207 2494 2.06
2 上海财大 718 1215 1.69
3 浙江大学 1338 2158 1.61
4 南开大学 1104 1598 1.44
5 北京大学 1562 1636 1.04
6 华东师大 1468 1425 0.97
7 武汉大学 1429 1328 0.92
8 厦门大学 1466 1335 0.91
9 中国人大 1594 1349 0.84
SHUFE人均课题数全国第二。
k**l
发帖数: 1937
10
否则没什么吸引力啊,学校那么差
上海物价又贵
h***u
发帖数: 245
11
学校是好学校,年薪最高的肯定超过了。今年新人都有30万了,还有补贴等等。
h***u
发帖数: 245
12
偶觉得确实是经济学的牛校了。
不说别的,浙大排名高多了吧?但是浙大经济类……呵呵,所以偶不赞成单纯看学校排
名什么的。
g*********i
发帖数: 281
13
25万人币
m********5
发帖数: 619
14
他们到底research做得怎么样
每年有几篇A啊
accounting, finance, econ, marketing, OB都算上
p****2
发帖数: 119
15
如果脑筋活,估计可以超过50万,我的朋友有人两年就副教授了,另外还有上海市和其
他地方的课题。当然,如果有北大清华的机会,一般人还是不会去上财的,甚至复旦交
大都要比上财的竞争力强,哪怕工资低一些。
h***u
发帖数: 245
16
事实上复旦交大的改革依然进展缓慢。交大刚开始风风火火一下,感觉难以为继啊,也
有牛人跳去上财了。
v******a
发帖数: 45075
17
╔═╤═╤═╤═╤═╤═╤═╤═╤═╤═╤═╤═╤═╤═╤═╤═╤═╤═╗
║ │ │ │ │ │ │ │ │ │ │ │ │ │ │六│可│要│什║
║ │ │ │ │ │ │ │ │ │ │ │ │ │ │的│以│这│么║
║ │ │ │ │ │ │ │ │ │ │ │ │ │ │ │排│么│叫║
║ │ │ │ │ │ │ │ │ │ │ │ │ │ │ │个│排│经║
║ │ │ │ │ │ │ │ │ │ │ │ │ │ │ │前│,│济║
║ │ │ │ │ │ │ │ │ │ │ │ │ │ │ │一│什│学║
║ │ │ │ │ │ │ │ │ │ │ │ │ │ │ │二│么│牛║
║ │ │ │ │ │ │ │ │ │ │ │ │ │ │ │三│学│笑║
║ │ │ │ │ │ │ │ │ │ │ │ │ │ │ │四│校│啊║
║ │ │ │ │ │ │ │ │ │ │ │ │ │ │ │五│都│,║
╚═╧═╧═╧═╧═╧═╧═╧═╧═╧═╧═╧═╧═╧═╧═╧═╧═╧═╝
h***u
发帖数: 245
18
你选择去哪儿工作学习只看综合学校的排名吗?关键是自己的长远发展空间和福利待遇
吧。
m********5
发帖数: 619
19
本科难道不是?
p****2
发帖数: 119
20
我对上财不乐观。我觉得mmily以前的帖子还是比较有道理的。综合性高校垄断的资源
不是财经类高校可以比拟的,上财很可能最终为人做嫁衣裳。
c**e
发帖数: 35
21
不一定,国内看谁是真正掌控资源的
l*******e
发帖数: 61
22
不见得啊,蚁力神忽悠好了一样挣钱。花钱先买大量的publication造势,然后再要钱
,再造势,再要钱。说不定就越过了起飞阶段的门槛呢人家。
i*******e
发帖数: 349
23
呵呵,忽悠也许也有threshold effect
x******n
发帖数: 93
24
请问:工资25万吗?住房补贴有多少?新人一学期交几门课?
p****2
发帖数: 119
25
呵呵,刚刚去的起薪就是30万,外加18万住房补贴,这个都一样,没什么可以讲价的,
如果你足够牛,可以少教课,也可以很快升副教授,然后再申请一两个基金或者横向纵
向课题,年收入至少50万人刀小日子不要太爽,比起纽约20万美刀矿工的日子要滋润。
i*******e
发帖数: 349
26
请问一下,国内的30W或者50W RMB基本是税后收入,美国的20W USD是税前收入吧?
x******n
发帖数: 93
27
多谢你的信息。请问住房补贴18万是总共(不是每年)吧?少教课可以到什么程度,一
年两门甚至更少吗?
w***4
发帖数: 1205
28
看了上海财大招聘事件的帖子,突然想到,这些争论其实很无聊。
为什么中国的大学招聘中国的海归,双方不能用中文沟通呢?
如果说,教学或对外联系中需要英文,面试的时候也可以体现啊。
所以,这问题的根本,并不是英文好不好的问题。而是应该怎样沟通的问题。所谓信,
达,雅。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体现了主要和次要的过程。
如果英文水平不足以表达原先的意思,那么不用也罢。
所以,这种争论是本末倒置。
当然,在这争论中,倒是看到了双方的内在素质。
y****t
发帖数: 9189
29
来自主题: Economics版 - 支持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觉得lz和上海财大经济学院有仇,和zwy也有仇。
p****2
发帖数: 119
30
吹吧,使劲地吹。
f**s
发帖数: 9
31
来自主题: Economics版 - 复旦管院海归情况
复旦大学管院新进海归博士的年收入水平,具体我说不好,因为case by case,但可以
确定,至少基本跟上海交大安泰和上海财大经院一个水平。如果bargaining power比较
高,会更高一些。另外一次性住房津贴30万左右。
任务不是很重,一般一年教三门课就可以了。多上课多拿报酬。但不鼓励多上课,希望
多发国际论文。1篇B等级以上SSCI奖励2万,普通SSCI奖励1万。
新上任两年的院长才40岁,颇有雄心壮志,魄力也比较大,这两年改革力度比较大。院
内硬件条件堪称国内领先,讲师就1人一间25平方米的办公室,每天免费午餐。
复旦管院就是那个不爱打广告,但实际也在暗中大量招聘海龟博士的地方。仅近一年来
招收的海归博士有10多位,分别来自哈佛(来前是波士顿大学终身副教授)、斯坦福(
之前在日本)、沃顿商学院(之前是新加坡管理学院助理教授)、UCLA(在上海交大安
泰呆了半年就跳槽而来)、剑桥(之前是诺丁汉讲师)、威斯康星、UC爱尔文、马里兰
(来前是清华经管教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瑞士伯尔尼大学
、挪威奥斯陆大学、香港科大等,还来了一个加拿大人、一个台湾人做全职助
h***u
发帖数: 245
32
来自主题: Economics版 - 复旦管院海归情况
但是上海财大今年已经是30万起了。呵呵。
p****2
发帖数: 119
33
美国名校3/4华裔经济学应届博士生欲回国就业
2009年01月16日 14:38解放网-新闻晚报【大 中 小】 【打印】
在经济危机和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今天,国内多所高校近日纷纷向在欧美等国的华裔经
济学、金融学博士抛出了橄榄枝,邀请他们回国执教。上海财大人事处处长朱鸣雄昨天
告诉记者,美国名校培养的华裔经济学、金融学博士,一年也就200人左右,明年毕业
的这一届,四分之三都已被国内高校“团购 ”“吃进”。
近期借2009年美国经济学年会和美国金融学年会召开的“东风”,本市复旦、交大、财
大等校特意赶去美国旧金山招聘教师。其中财大的招聘团,还由该校副书记刘永章率队
,包含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国际工商学院、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统计学系等五大院
系的院长和系主任。刘永章还亲临招聘现场,在欢迎会上向应聘博士致欢迎词,介绍学
校的情况。
朱鸣雄告诉记者,美国经济学年会和金融学年会本身有两大职责,一是学术交流,一是
求职招聘。此次多所国内高校均冲着揽才的目的前往参加,应聘财大的人才囊括了哈佛
、耶鲁、麻省理工等众多世界一流名校的应届博士毕业生,他们当中不少人从本科到博
士都是名校背景,均为能令国
x********5
发帖数: 12
34
年初,上海财经大学赴旧金山招聘,分别由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国际工商学院、公共
经济与管理学院、统计学系等院系领导领衔组成五个面试小组,面试了140余位优秀博
士。目前,上财已向一些应聘者发出offer,得到不少应聘者的积极反馈,招人质量与
往年相比大为提高。学校海外招聘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今年已接受offer的应聘者中,
不少人已经有文章被国际知名杂志接受发表或被要求修改并再次提交,并且有两名博士
是研究宏观经济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之前在宏观经济学方面的人才欠缺。
近年来,上海财经大学高度重视海外人才引进工作,将引进海外人才纳入学校“十一五”
发展规划,由学校统一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海外人才的聘任,从而使大规模、成建制地引
进海归教师成为举校之策。
实际上,经过自2005年以来的连续四次招聘,上财已经引进了近50名海归教师,他们均
被纳入学校的常任轨教职管理体系,拥有学校正式编制。学校按照国家和上海市相关规
定,为所有海归教师缴纳“四金”。四年来,上财除了全面兑现招聘过程中提出的工资
待遇之外,并且大部分海归教师的工资根据表现都有一定的涨幅,更为重要的是积极营
造开放、多元和国际化的
z****f
发帖数: 484
35
“招人质量与往年相比大幅提高”。。。
不知道那些往年回去的人看见这话怎么想

五”
z****e
发帖数: 438
36
我也正想问同样问题,哈哈。另外,不是听说财大以前只发部份工资,另外一部份要到
合同到期时才发么?LZ这里怎么说财大从来不拖欠工资呢。有没有人出来澄清一下?但
目前看至少编制在财大已经不是问题。根据LZ,所有海龟都被列入学校的编制,那学校
相应的福利,如医疗,子女入学等应该和其他员工一样享有。
今年有谁已经接受财大OFFER的?有没有个LIST,也好让大家看看质量是怎么“大幅提
高”的?
j**c
发帖数: 49
37
上财坚持宁缺勿滥原则,每一批海归都是优中选优,不过今年由于金融危机,牛海龟更
多了吧
j**c
发帖数: 49
38
听说?网上以假乱真的消息太多了
z****e
发帖数: 438
39
对阿,你就来个以真乱假罢。有什么内部消息?
x********5
发帖数: 12
40
这里质量主要是从应聘海归博士当时的论文发表情况来考察的,只是一个观察角度啦。
zuyeye所提到的“只发部份工资,另外一部份要到合同到期时才发”根本不存在,上财
都是按月逐年全额给海归教师发放工资的。这一点可以向任何一位上财已聘海归教师咨
询求证。
p****2
发帖数: 119
41
哈哈,zuyeye所提到的“只发部份工资,另外一部份要到合同到期时才发”在2009年1
月1日之后根本不存在,上财自从2009年1月开始都是按月逐年全额给海归教师发放工资
的。这一点可以向任何一位上财已聘海归教师咨询求证。
x********5
发帖数: 12
42
所谓“另一部分要到合同到期时才发”的说法,没发生也根本不存在这样的情况。上财
每年都是按照年薪制合同全额发放年薪的,并且根据具体绩效表现,每年还会有不同程
度的涨幅。
l******n
发帖数: 412
43
站在一个我自认为客观的立场来看,问题的核心是当初的合同上有没有告诉别人薪水是
先发80%年终再发20%的,如果没有后来却这么做就不厚道了。如果开始就明示,海归们
也签字同意接受了,那也没什么可说的。xdchen2005能不能澄清一下
p****2
发帖数: 119
44
赞"客观的立场".问题的核心是Offer Letter是院长发的,合同是等到你坐到人事部门
的办公室才能签订的。这两个事件之间有几个月的时间吧?如果申请者没有被fully
informed,那么责任在哪一方?等你车子卖了,房子也退租了,孩子的旅行证办了,机
票买了,回到国内,坐在人事处长的办公室,这个合同你签还是不签?
负责任地说,在这个版面上讨论的很多的上中西财复交等,基本上都有这个问题。当然
,主要在于旧体系过于庞大强大,恐怕等到你退休也不一定能建成所谓的Tenure体系,
到时候每个月按照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领3000元人民币的退休金也可以不亦乐乎,肯定比
呆在美国指望那个二十年之内就要破产的社保系统强。
我赞同很多人的观点,回去的并不一定都是鲁瑟,或者很多牛人也回去了,但是回去以
后在学术上越来越鲁瑟的概率在增加。回国,还是谨慎一点,特别是有老婆孩子的。
顺便说一句,XDChen2005的消息应该是对的,你也许就是上财的老师吧,没准你就是田
大师呢。的确是好消息,想想这么多从哈佛耶鲁普林斯顿伯克利多伦多等回来的优秀青
年经济学家前几年在每年有11个月托欠薪水1个月不拖但是要多交税的
x********5
发帖数: 12
45
在下不是田大师啦,只是对于一些情况比较熟悉,希望让传闻止于事实。
据我所知,上财海归薪酬发放的实际操作也是一个不断摸索、逐渐完善的过程。开始海
归薪酬由学院发放时,一年分两次提前发放,后来按照海归提出的平滑税率考虑,改成
按月平均发放。08年5月份改由学校发放海归薪酬之后,就与学校的规定统一起来,按
月发放80%,年末发放20%的绩效工资、岗位津贴(学校对于国内存量教师就是按此比例
发放)。鉴于海归没有出现未完成基本工作量的考虑,这个实施半年的规定就没有多大
必要,因此去年底学校又接受学院建议,改成按月平均发放。但是,无论采取何种发放
办法,对于海归教师的薪酬学校至今都是全额发放的,以后都会按月足额发放。
这几年,上财领导非常重视海归引进工作,每年都有校领导参加海外招聘,对于海归的
工作、生活等各方面都是极为照顾和支持的,从来没有什么歧视性的政策,而且很多事
情都是主动地在推着往前做。比如,在初期学校办公条件紧张,但还是按学院提出的要
求给每位海归教师一人一间办公室。再比如,对于优秀海归给予每年不同程度的提薪。
做事情难免会碰到各种问题,发现一个,解决一个,不回避,不拖延,这是应该值得
l******n
发帖数: 412
46
说到底,这个"不断摸索、逐渐完善的过程"是要靠“领导非常重视”才能“各种问题,
发现一个,解决一个”的,而海归工作生活的怎么样是要取决于领导“照顾和支持”的
,按合同发放薪酬的国际惯例也就自然被赋予了“开始,后来,08年5月份,去年底”
“不断摸索”的中国特色了。唉,改革人治何时才能“不回避,不拖延”呢?“领导”
何时才能“重视”问题的核心呢?不过既然领导的领导的领导都说了“不折腾”了,海
归还折腾啥呢,还是把自己尽快变成“领导”才是正道呀。
s******t
发帖数: 7
47
硬要往鸡蛋里挑,骨头总还是有的,呜呼哀哉!
这年头做个什么事还真不那么容易。
j**c
发帖数: 49
48
上财的人就是这么老实,有些话题点到为止就好了
b********9
发帖数: 749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turnee 讨论区 】
发信人: jjxc (jjxc),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上财引进金融学海归博士聘用名额将不设上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1 23:39:09 2009)
香港文汇报
本报上海新闻中心记者 唐湛嫣
金融海啸带来的影响既有危亦有机,今年欧美名校金融类毕业生面临莜工难的局面,
但也引来内地院校赴海外「趁低吸纳」。上海财经大学方面表示,以往到北美招聘时,
大部分适合人选早被外国机构「落订」,但金融海啸终于为内地大学带来机会,该校仅
年初赴美时便收到超过200份应聘信,数量和质量均令人满意。该校甚至计划趁此良机
储备金融学科人才,聘用名额不设上限。不过有内地院校指出,现时到海外「抢人才」
的亚洲院校越来越多,香港、日本等地的大学均成为内地的「竞争对手」。
有逾90年历史的上海财经大学(简称「财大」)是港生热捧的财经类院校,每年均招揽
到不少高分考生,但招聘顶尖师资却一直是该校的难题。参与招聘的上海财大职员表示
,过去赴北美招聘人才时,金融类的博士生大都选择「落户」外国知名机构或大学,愿
意到财大应聘金
b****e
发帖数: 42
50
来自主题: Economics版 - Elinor Ostrom 得诺奖了!

economics
说俩句:
狭义上的public choice就是这一学派的核心部分the Virginia school.
更常见的public choice theory的定义,包括了Virginia school, Chicago school,
Rochester school 和Indiana school.
前俩个schools是经济学,虽然Chicago school的很多人更愿意说自己是Chicago
school of political economy.不过,gary becker在public choice 的editorial
board里面待了很多年。
Rochester school(Riker然后Ken Shepsle-就是原来上海财大李桃的导师)是政治学,
几十年来和Virginia 一直走的很近。public choice领域在政治学届的成功拓展,
rochester人的贡献有目共睹。
Indiana school就是elinor ostrom和她的丈夫vincent ostrom搞出来的。他们早年就
是public choice 运动10几个核心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下页 末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