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中叶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a*p
发帖数: 209
1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
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封建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民族
矛盾、阶级矛盾错综复杂,科学、艺术得到高度发展,哲
学思想也达到了新的高峰。明中叶以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
芽,在思想领域也有表现。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以理学为
特征,理学兴起于北宋,发展于南宋,元、明、清时期成
为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清代中叶逐渐衰落。理学以儒家哲
学为基础,吸收道家和佛教思想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
系。这一时期的哲学主要围绕理气、道器、心性、知行、
两一、古今等问题展开,承上启下,开创了哲学发展的新
的时期。
①理气、道器。理气、道器是探讨世界本原的一对哲学范
畴。北宋张载提出“太极即气”,以气的变化说明世界的
万事万象。把气看成是物质性的客观存在,称气的变化为
“理”,认为理是“物之理”。程颢、程颐认为理是万物
的本原,理具有自然规律和道德准则的双重涵义,二者是
同一的。朱熹进而指出“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
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主张“理
在事先”、“理在气先”。明代的罗钦顺反对程朱的观点
,肯定理在气中,理是气运动变化的规律。王廷相也提出
“理载于气”,认为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理。王夫之进一
步发
G********l
发帖数: 115
2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聊斋两篇:野狗与笑之以鼻
嗯,I'm too quick to conclude,武断+无知好多荒谬结论。。。很同意你讲屈、嵇
、刘这几个人虽有相似,无法被简单概括。下面纯灌水:
我会偏颇,还有点个人原因--屈原和嵇康都是我的偶像啦,但我本人对忠君爱国--
正统道德价值观深恶痛绝--于是跳出来将偶像们和儒家修修补补的那套玩意划清,自
娱自乐啦。:D 哎,罪过~~~当时还隐忍了一下,没有牵出另一位偶像--被后人附
会耻仕二朝的陶渊明。我对后人私谥靖节(是金镂错采和大榭对举耿耿于怀那家伙吗)
也不买账。牵到陶,顺便可以再牵两个。
一是你称之为陈先生的陈寅恪,对他印象之一是你说他有时也(相对其他大家而言)不
免先下结论,再找证据。陈先生短文《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你有印象么?当时
就想同你讲,其中溢美之辞--very pleasent to read, but I'm not convinced at
all。不过陶内在--我相信却有我目前看不出,至少陈先生也未点破的很有力的东西-
-这些东西也许与苏轼推重不无关系。乌台诗案(多谢纠正)后苏轼拟作,我想也许是
他试图从陶诗中寻求精神出路--乌台诗案之于苏轼,我觉得... 阅读全帖
G********l
发帖数: 115
3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聊斋两篇:野狗与笑之以鼻
嗯,I'm too quick to conclude,武断+无知好多荒谬结论。。。很同意你讲屈、嵇
、刘这几个人虽有相似,无法被简单概括。下面纯灌水:
我会偏颇,还有点个人原因--屈原和嵇康都是我的偶像啦,但我本人对忠君爱国--
正统道德价值观深恶痛绝--于是跳出来将偶像们和儒家修修补补的那套玩意划清,自
娱自乐啦。:D 哎,罪过~~~当时还隐忍了一下,没有牵出另一位偶像--被后人附
会耻仕二朝的陶渊明。我对后人私谥靖节(是金镂错采和大榭对举耿耿于怀那家伙吗)
也不买账。牵到陶,顺便可以再牵两个。
一是你称之为陈先生的陈寅恪,对他印象之一是你说他有时也(相对其他大家而言)不
免先下结论,再找证据。陈先生短文《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你有印象么?当时
就想同你讲,其中溢美之辞--very pleasent to read, but I'm not convinced at
all。不过陶内在--我相信却有我目前看不出,至少陈先生也未点破的很有力的东西-
-这些东西也许与苏轼推重不无关系。乌台诗案(多谢纠正)后苏轼拟作,我想也许是
他试图从陶诗中寻求精神出路--乌台诗案之于苏轼,我觉得...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Re: 苹果在古文里叫什么?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苹果在古文里叫什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12 09:56:14 2014, 美东)
真正的苹果,在古代叫“蘋婆”,不过现在的“频婆”已经指另外一种热带水果了。
http://agri-history.ihns.ac.cn/scholars/zhangfan1.htm
频婆果考——中国苹果栽培史之一斑
张帆,《国学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内容提要】本文从考察频婆果到苹果名称的演变入手,从一个侧面讨论了中国古
代苹果栽培史的发展线索。文章认为:汉语中苹果一名,源于佛经中的“频婆果”。两
果原非一物,其名称的混同,属于中印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元朝后期,中国绵
苹果的一个新品种由西域输入内地,时人开始借用佛经中的“频婆果”一名来称呼它,
到明朝后期正式出现了苹果这一名称。岭南地区原有一种亚热带坚果,很早也被称为频
婆果,但它与苹果没有任何关系。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认为频婆果是柰的别称,这...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5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我所认为的“明心见性”
大乘非佛说论的由来
作者:伊藤义贤
对于大乘非佛说论,若无专门知识的人,恐怕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吧!所以特先解说如
下:
盖释尊一代五十年间的教法,若把人天教摄入小乘教,就可大别为:小乘教与大乘教。
就中,人天教是于迷界教人怎样生于人问或天界的法门,故以转迷开悟为目的的释尊本
怀来说,当然这是一种方便教了。
小乘教就是小人所乘的教法之意。即为:只怀小志的声闻、缘觉(又称辟支佛或独觉)
者所乘的教法。这通常称为二乘人。当然其所证的果报亦不过是小涅槃的灰身灭智而已
。因为他,并没有大志,堪忍于永劫的修行以济度众生,而期证佛果大涅槃,只一心一
意想着早一天出离三界六道的轮回,速证阿罗汉果罢了。
大乘教就是大人所乘的教法之意。这与声闻、缘觉者不同,乃矢志累积永劫的修行,渐
进菩萨的五十二阶位,至于成佛而证入大涅槃的大志者所乘的教法。如上述,释尊宛若
医师的应病与药,对小乘人即教以小乘教法,对大乘人即授以大乘教法。把这些教法笔
录成书的,即所谓的三藏经典了。这又叫做一切经、大藏经。 其卷数据「开元释教录
卷第十」的记载,至唐开元十八年,共译出了五千四十八卷。 其后更陆绩地从印度传
译了许多经本到中... 阅读全帖
H****r
发帖数: 16240
6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想起来奥公公在篡清里面的这一段:
国家走向工业化。走向近代化。西方列强是近现代资本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本地力量。
强大得足够自发地改变了国家地面貌。扶植出保护资本力量地代理人。而后起国家要进
行追赶。因为本土资本力量太弱。所以需要超越这个时代地天才强人反过来保护扶植他
们。逆天行事。其中艰难险阻。国际国内风云变幻带来地风险。可想而知。日本在明治
维新时期火山爆发一般出现地逆天天才。让日本成为唯一一个在二十世纪追赶上西方列
强地后进国家。很遗憾地。大清没有这样地天才强人。所以蹉跎了数十年。直等到二十
世纪中叶。三千年传承之华夏气运不衰。同样一群天才横溢地逆天英雄井喷一般地同时
出现。至于凯末尔等一世之雄。比起日本明治维新。华夏二十世纪中叶地雄杰成群。就
也远远不及。后人深夜读史至此。对比这些后起国家雄杰地奋斗之路。罔不废书兴叹—
———奥斯卡按
s********r
发帖数: 2067
7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康乾盛世
布鲁诺在罗马教廷的裁判所内直言:高加索山上的冰川,也无法冷去我心头的火焰。
满清的所谓盛世,仅仅是一小撮人的盛世。戳穿它的画皮是替天行道。农业经济在100%
自耕农的状态下也无法支持上亿人口共同富裕。更不要说越来越严重的土地兼并。同时
代利润最高,最能拉动产业升级的海上贸易又被满清完全禁绝。
清初,满人一人关内,就对直隶省内的汉人耕地接连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圈夺①,作为
皇帝、宗室、和八旗壮丁所有的土地。至于零星侵占是陆续不绝地在那里进行的,因此
究竟面积若干,我们还无法确定。据《清通考》转载“八旗土田志”数字,皇室、宗室
和八旗庄田共约十六万七千顷。各地旗兵的驻防庄田尚不在内②。这样大量土地被圈的
结果,直隶许多州县几乎没有民田,如雄县在明代民地4400多顷,现在旗地占了3056顷
,即70%③;唐县“垦田无多,腴者又半属旗地”④;可以代表许多别的州县的情况。
这是官拨旗地,此外还有农民“带地投充”并人旗庄的土地,如房山县内土地,圈占去
了十分之七,“投充”又达十分之二⑤。总的来看,清初各类旗地的总数当不下于明末
的官庄。
除了清统治者对直隶境内汉人土地的大规模的强暴掠夺以外,各地的大...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26819
8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苹果之迷
名字是误打误撞从佛经来的,东西不是一个:
频婆果考——中国苹果栽培史之一斑
张帆,《国学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内容提要】本文从考察频婆果到苹果名称的演变入手,从一个侧面讨论了中国古
代苹果栽培史的发展线索。文章认为:汉语中苹果一名,源于佛经中的“频婆果”。两
果原非一物,其名称的混同,属于中印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元朝后期,中国绵
苹果的一个新品种由西域输入内地,时人开始借用佛经中的“频婆果”一名来称呼它,
到明朝后期正式出现了苹果这一名称。岭南地区原有一种亚热带坚果,很早也被称为频
婆果,但它与苹果没有任何关系。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认为频婆果是柰的别称,这
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我们今天日常食用的水果,大多数在中国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名称也很早就见
于史载,苹果的情况则是一个例外。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种属与其十分接近的水果,
但苹果这一名称却到明朝才正式出现。究其渊源,苹果是“苹婆果”的简称,“苹婆”
起初写作“频婆”,而“频婆”又有过“平波”、“平坡”等同音异写。本文拟从考察
“频婆”果出发,讨论汉语中“苹果”一词的来源,兼为中国古代苹果栽培史的研...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272
9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读书笔记-美国诗选
《美国诗选》 林以亮编选,张爱玲、林以亮、余光中、邢光祖、梁实秋、夏菁译,三联
书店1989年10月版
春节前爬兄借给我一本《美国诗选》,并极力推荐,遂仔细读了一些。本书编选者林以亮
(1919-1996),浙江吴兴人,原名宋淇,以文学批评和翻译闻名,与张爱玲、钱钟书[1]
、傅雷等过从甚密;其父宋春舫[2]是中国现代著名戏剧家、藏书家。本书选了“爱默森(
五首),爱伦·坡(五首),梭罗(三首),惠特曼(九首),狄瑾荪(十三首),兰尼尔(五首)
,罗宾逊(六首),马斯特斯(四首),克瑞因(五首),罗威尔(六首),佛洛斯特(十五首),
桑德堡(四首),蒂丝黛儿(七首),韦利夫人(六首),艾肯(七首),密莱(七首),麦克里希
(三首) ,共十七人一百一十首。这些诗的写作时间大约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中叶
。” [3]其中有些诗和诗人是我喜欢的,有些则非,——诗歌本来就是很私人的——我亦
不想在此详细讨论这些诗人的成就以及译笔的好坏,只想说些题外话。
卡尔.桑德堡
桑德堡一直是我较为在意的一个诗人,有两首诗很让我喜欢,Bundles和Sunsets。本书中
Bundles[4]一诗由邢光祖
c****t
发帖数: 19049
10
☆─────────────────────────────────────☆
casact (尝尝也) 于 (Tue Jul 5 01:17:00 2011, 美东) 提到:
第一章 被驱逐的高手
更新时间 2011-2-28 15:15:57 字数:4023
“卡卡卡,嗒嗒……”
一双灵巧的手飞舞着操纵着键盘和鼠标,富有节奏的敲击声仿佛是一首轻快的乐
章。屏幕上漫天的光华闪过,对手飞扬着血花倒了下去。
“呵呵。”叶秋笑了笑,抬手取下了衔在嘴角的烟头。银白的烟灰已经结成了长
长一串,但在叶秋挥舞着鼠标敲打着键盘施展操作的过程中却没有被震落分毫。摘下的
烟头很快被掐灭在了桌上的一个形状古怪的烟灰缸里,叶秋的手飞快地回到了键盘,正
准备对对手说点什么,房门却突得咣一声被人打开了。
叶秋没有回头,像是早就在等着这一刻一样,只是问了一句:“来了?”
“来了。”苏沐橙的回答也同样简单。
“那就走吧!”叶秋拒绝了对手又一次的邀战,轻轻地从网游荣耀专用的登录器
上摘下了一张卡片,起身来到门旁衣架顺手取下了外套。
夜已... 阅读全帖
G******e
发帖数: 9567
11
欧洲社会的近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伴随着阿拉伯一伊斯兰文明的注入而
开始的。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覆亡后,最早居住在欧洲北部地区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发展
水平的‘蛮族"、日尔曼人统治了西欧,创造了基督教的神学政治观,古希腊、古罗马
文化被视为“异教"文化加以抛弃和破坏,欧洲古代文化遗产在当时欧洲的基督教世界
丧失殆尽。但是,在基督教领域之外的阿拉伯人占领区,如耶路撒冷、开罗、亚历山大
里亚、西班牙(这些地区原为罗马帝国的属地),仍保留了许多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
从八世纪后期到十世纪初期的百余年里,阿拉伯世界出现了一场有组织的翻译欧洲古希
腊、古罗马的文化典籍的运动,史称“百年翻译运动’’。经过这场运动,大量古希腊
、古罗马著作得以保存下来,并经过阿拉伯人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还有新的发展。到
中世纪后期,这些以阿拉伯文字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古罗马典籍,经过阿拉伯学者和其
他学者的努力,又陆续被翻译成欧洲多种文字特别是拉丁文,重返欧洲,为欧洲文艺复
兴运动的兴起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养料。阿拉伯一伊斯兰文明对欧洲文明的存续和发
展起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季要作用。正如美国历... 阅读全帖
G******e
发帖数: 9567
12
欧洲社会的近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伴随着阿拉伯一伊斯兰文明的注入而开始的。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覆亡后,最早居住在欧洲北部地区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发展水平的‘蛮族"、日尔曼人统治了西欧,创造了基督教的神学政治观,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被视为“异教"文化加以抛弃和破坏,欧洲古代文化遗产在当时欧洲的基督教世界丧失殆尽。但是,在基督教领域之外的阿拉伯人占领区,如耶路撒冷、开罗、亚历山大里亚、西班牙(这些地区原为罗马帝国的属地),仍保留了许多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从八世纪后期到十世纪初期的百余年里,阿拉伯世界出现了一场有组织的翻译欧洲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典籍的运动,史称“百年翻译运动’’。经过这场运动,大量古希腊、古罗马著作得以保存下来,并经过阿拉伯人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还有新的发展。到中世纪后期,这些以阿拉伯文字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古罗马典籍,经过阿拉伯学者和其他学者的努力,又陆续被翻译成欧洲多种文字特别是拉丁文,重返欧洲,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养料。阿拉伯一伊斯兰文明对欧洲文明的存续和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季要作用。正如美国历史学家希提在《阿...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38403
13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神创论能否是科学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elief 讨论区 】
发信人: crel (随风), 信区: Belief
标 题: 神创论能否是科学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Wed Jul 3 19:39:58 2002) WWW-POST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

(原载《科学世界》2002年第七期)
神创论能否是科学
·方舟子·
“我们从哪里来?”大概从人类诞生之日起,这个问题就在困扰着我们,
而在科学产生之前,人们倾向于借助超自然的事物对此进行解释。因此几乎
所有的民族,都曾有过创生的神话。这些神话尽管有的简单有的复杂,尽管
有的已成为文化遗迹有的仍然有很多人相信,但从科学的角度看,都属于没
有任何根据的幻想,彼此之间并无高低之分。今天之所以没有或很少有人像
古代中国人那样相信盘古开天辟地,像古希腊人那样相信大地和海洋是盖娅
女神...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1776
14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宗教的面纱不能成为真理之遮羞布
穆斯林之喜爱与信仰暴力,与其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民族个性有着密不
可分的因果关系。
民族个性指的是在穆罕默德之前,阿拉伯民族并没有出现一个强大的国家,多数是在
沙漠中迁徙无常的游牧民族。在发生矛盾时,私下以武力决斗来决定是非对错的行为是
他们惯用而正常的手段,而阻止决斗则被视为懦弱和理亏的讯号,因而在阿拉伯沙漠上
,很少有人愿意出面阻止这种行为。
穆斯林之所以以彪悍和霸道而驰名于世,一是由于其民族个性,二是由于其宗教信仰
。《古兰经》第五章第四十五节说:〝我在《讨拉特》中对他们制定以命偿命,以眼偿
眼,以鼻偿鼻,以耳偿耳,以牙偿牙;一切创伤,都要抵偿。自愿不究的人,得以抵偿
权自赎其罪愆。凡不依真主所降示的经典而判决的人,都是不义的。〞
《古兰经》既然鼓吹暴力行为,在其最高教义原则的指导下,因而穆斯林对付〝真主
的敌人〞,尤其对〝异教徒〞是毫不手软的。
根据《古兰经》第八章第十二节所指使的:〝你的主启示众天神:我是与你们同在的
,故你们当使信道者坚定。我要把恐怖投在不信道的人的心中。故你们当斩他们的首级
,断他们的指头。〞
〝伊斯兰教〞的称...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1904
15
http://www.jw.org/zh-hans/%E5%87%BA%E7%89%88%E7%89%A9/%E6%9D%82
《新约》应该使用上帝的名字耶和华吗?
圣经是否使用上帝的名字要紧吗?显然上帝认为这样做十分要紧。上帝的名字在圣经原
文是由四个希伯来字母所代表,在一般称为《旧约》的希伯来语原文中,上帝的名字出
现了差不多7000次。 *
圣经学者都承认,《旧约》(或称《希伯来语经卷》)载有上帝的名字。可是,不少圣
经学者却认为,在一般称为《新约》的希腊语抄本原文中,上帝的名字并没有出现过。
那么,要是《新约》的执笔者引述《旧约》的经文,而经文又载有上帝的名字,圣经译
者会怎么处理呢?遇到这些情况,大多数译者都会用“主”取代上帝的名字。《圣经新
世界译本》没有遵循这个做法,这部译本的《希腊语经卷》(或称《新约》)使用了上
帝的名字耶和华237次。 *
《新约》是否应该使用上帝的名字?圣经译者作决定时遇到什么困难?有任何理由要在
《新约》中使用上帝的名字吗?这对你又有什么影响?
[第18,19页的附栏或图片]
一个翻译难题
现存的《新约》抄本并不是原稿。马太、约翰、保罗和其他圣经...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1904
16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上帝有名字吗?
发信人: meager (love Jehovah), 信区: TrustInJesus
标 题: Re: 耶和华见证人是否曾经修改圣经来支持他们的信仰?(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6 12:05:41 2014, 美东)
http://www.jw.org/zh-hans/%E5%87%BA%E7%89%88%E7%89%A9/%E6%9D%82
《新约》应该使用上帝的名字耶和华吗?
圣经是否使用上帝的名字要紧吗?显然上帝认为这样做十分要紧。上帝的名字在圣经原
文是由四个希伯来字母所代表,在一般称为《旧约》的希伯来语原文中,上帝的名字出
现了差不多7000次。 *
圣经学者都承认,《旧约》(或称《希伯来语经卷》)载有上帝的名字。可是,不少圣
经学者却认为,在一般称为《新约》的希腊语抄本原文中,上帝的名字并没有出现过。
那么,要是《新约》的执笔者引述《旧约》的经文,而经文又载有上帝的名字,圣经译
者会怎么处理呢?遇到这些情况,大多数译者都会用“主”取代上帝的名字。《圣经新
世界译本》没有遵循这个做法,这部译本的《希腊语经卷》(或称《新约》)使用了上
帝...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7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犹太与中国不为人知的千年恩怨!zt
犹太与中国不为人知的千年恩怨!
送交者: 力挽狂澜 2016年07月28日21:13:44
于 [军事天地]
唐 玄宗天宝十年公元七百五十一年,阿拉伯帝国阿巴斯王朝的呼罗珊总督阿布和唐朝
的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分别应中亚地方王公的请求而出兵怛罗斯,也就是今天哈 萨
克斯坦的江布尔城。双方在怛罗斯附近的阿特拉赫对峙五天,唐安西军因为葛逻禄部倒
戈而被阿拉伯军队所击溃,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怛罗斯战役。怛罗斯战役结 束后,两
万名汉地士兵被俘往阿拉伯地区,这些俘虏中有个名叫杜环的人,他在阿拉伯国家生活
了十多年,直到七百六十二年才从阿拉伯乘坐商船回到广州。回国 后,他把自己的异
域的见闻写成了《经行记》一书,《通典》引述了他这本书中的材料,其中提到了一个
不为当时的唐朝人所熟悉的名字可萨突厥。
在前面的文章中血饮说过,西突厥及其他部分突 厥部族,在怛罗斯战役前一百年被唐
高宗在金牙山一战中打败,西突厥汗国随之灭亡。西突厥残部开始西迁式微后,可萨突
厥逐步摆脱西突厥的统治,在北高加索地 区建立了自己的汗国,一百年后,汗国达到
了鼎盛时期。此时的可萨突厥汗国东接花剌子模,西至第聂伯河下游,北抵伏尔... 阅读全帖
m****h
发帖数: 1672
18
圣雅阁朝圣之路是西班牙的一条八百公里远足路,全靠步行。
和其他步行路不同,这是一条非常有历史和宗教意味的朝圣路。
维基上的定义:
聖雅各之路或聖地牙哥朝聖之路(西班牙语:El Camino de Santiago)是前往天主教
的聖地之一的西班牙北部城市聖地牙哥康波斯特拉的朝聖之路。主要指從法國各地經由
庇里牛斯山通往西班牙北部之道路,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的世界遺產,也是全世界
僅有的兩處「巡禮路」世界遺產,另一處是日本的「紀伊山地的靈場和參拜道」,兩古
道在1998年締結為姊妹道路。
历史背景:
朝圣起源:
朝圣之路起源于900多年前,耶稣十二宗徒之一的圣雅各(天主教译名:雅各伯/长雅各
伯:Saint James the Greater、载伯德的儿子雅各伯:James, son of Zebedee,简称
Saint James,西语为Santiago,音译圣地亚哥/圣迭戈)。圣雅各出生于公元前5年以
色列加利利的伯赛大,他的母亲撒罗米(撒罗默)是耶稣的母亲马利亚(玛利亚)的妹
妹,传说她在丈夫西庇太死后也跟随了耶稣。雅各、约翰两兄弟在跟随耶稣之前都曾经
是施洗约翰的门徒,因脾气... 阅读全帖
s******g
发帖数: 5074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儒 学 论 衡------陈 寒 鸣
戴震与中国早期启蒙思想

从思想史角度考察,戴震(1724一1777年)的思想究竟有何价值?戴氏其人是否堪以一
位早期启蒙思想家而在中国儒学史乃至整个思想史上据有一席重要地位?近年学界鸡颇
有争议。笔者试略陈管见,以期引发专家、学者的进一步思考。
一、
明万历年间初兴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潮,发展至明清之际,形成高潮,而到清代中叶则折
入沉潜状态。但沉潜并非沉没,而是仍潜生暗长着。这样,清代中叶的早期启蒙思想家
在气象上虽不如其先辈,而在精神实质上自有与其先辈相通之处,如大张“六经皆史”
之帜的章学诚、以子学对抗理学的汪中、集疑古辨伪之大成的崔述和姚际恒、将“度数
之学”运用于义理研究的焦循等均是如此。我们审察戴震思想的价值,并藉此以确立其
历史地位,理应立基于对这历史背景的宏观把握。
据之来看戴震,其思想天地同此前的早期启蒙思想家相比显得褊狭、幽暗。譬如:在政
治思想方面,戴氏不仅未曾像黄宗羲那样对封建制度进行否定性的批判,而且更明确肯
定封建君权的合法性。他以“天下国家,志纷则乱,于是有君臣;明乎君臣之道者,无
往弗
a*****y
发帖数: 33185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百度百科
藏传佛教
百科名片
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本名喇嘛教,因民族政策而更名为“藏传佛教”。旧时中
原人士认为:“喇嘛教”实施政教合一(协助奴隶主统治奴隶)、提倡“即身成佛”、
鼓励个人崇拜、允许“男女双修”,其教义与佛教正宗背道而驰,西藏的佛经,也搀杂
了某些“政治成分”,不是真正的原著,因此“喇嘛教”绝非佛教分支,而是披着佛教
外衣的西藏原始宗教,所谓喇嘛则类似于巫师。这一观点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受到了西
藏同胞的排斥、否认,此后,主流社会开始将“喇嘛教”改称为“藏传佛教”。
目录
概况
简介
法义大师与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历史——前弘期
初传神话
松赞干布
赤松德赞
赤祖德赞
朗达玛灭佛
藏传佛教的历史——后弘期
上路弘传
下路弘传
支派的形成
藏传佛教五大支派
宁玛派
萨迦派
噶举派
噶当派
格鲁派
藏传佛教的特点
教义
传承方式
学制
寺院
藏文《大藏经》
兴盛寂灭
著名寺院
桑耶寺
大昭寺、小昭寺
托林寺
布达拉宫
僧职称谓
封号性僧职称谓
学位性僧职称谓
戒律性称谓
寺院中的僧职称谓
活佛
活佛称谓
活佛转世制度
藏传佛教慈悲为怀的“天葬”
概况
藏传佛教常被人以为是一种具神秘...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21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之五)
第四章 作为经验批判主义的战友和继承者的哲学唯心主义者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经验批判主义单独作了考察。现在我们应当看一看它的历史发
展,看一看它同其他哲学派别的联系和相互关系。这里首先要提出的是马赫和阿芬那留
斯对康德的关系问题。
1.从左边和从右边对康德主义的批判
马赫和阿芬那留斯都是在19世纪70年代出现于哲学舞台的,当时德国教授中间的时
髦口号是:“回到康德那里去!”这两位经验批判主义创始人在他们的哲学发展上正是
从康德那里出发的。马赫写道:“我应当万分感激地承认,正是他的〈康德的〉批判唯
心主义作了我的全部批判思维的出发点。但是我没有能够始终忠实于它。我很快又回到
贝克莱的观点上来了”,后来“又得出了和休谟的观点相近的观点…… 现在我还是认
为贝克莱和休谟是比康德彻底得多的思想家”。(《感觉的分析》第292页)
可见,马赫十分明确地承认:他是从康德开始的,以后走上了贝克莱和休谟的路线
。再看一看阿芬那留斯吧。
阿芬那留斯在他的《〈纯粹经验批判〉绪论》(1876)一书的前言里就已指出:《纯
粹经验批判》...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5175
22
世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文学作品是《吉尔伽美什史诗》(The Epic of Gilgamesh)。这
是一首叙事性诗歌,据信写于公元前二千七百年至三百年之间。前半部分叙述了国王吉
尔伽美什与恩基杜的相遇、以及他们两人的英雄伟业,后半部分则叙述了吉尔伽美什历
尽辛苦求复活之方的过程。
发现
《吉尔伽美什史诗》是来自四大古文明[1]之一的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的文学
作品,以楔形文字写在泥板上;全诗共十一块泥板,计算起来约为三千六百行。
《吉尔伽美什史诗》最早保持在公元前七世纪一位国王的泥板图书馆里。十九世纪中叶
,这个图书馆的废墟被德国考古学家发现。当人们在废墟中发现刻有文字的泥版时,并
不认识上面的楔形文字。很多的泥板碎片被送到大英博物馆保存。现代人对这部古代史
诗的了解就是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的。
尽管《吉尔伽美什史诗》在不同时代、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里有诸多不同的版本,但可
以阅读的并不是它的全部,例如最前面的两节在过去一直被认为已经丢失。一九九八年
,美国美索不达米亚语言文字专家悉奥多•夸斯曼(Theodore Kwasman)在大英
博物馆的一间储藏室里的碎... 阅读全帖
i*******e
发帖数: 50
23
大乘是佛说 - 经论中的论证
一、大乘是佛说
《成唯识论》中,圣慈氏以七种因。证大乘经真是佛说。
一、先不记故。若大乘经。佛灭度后有余为坏正法故说。何故世尊非如当起诸可怖事先
预记别。
二、本俱行故。大小乘教本来俱行。宁知大乘独非佛说。
三、非余境故。大乘所说广大甚深。非外道等思量境界。彼经论中曾所未说。设为彼说
亦不信受。故大乘经非非佛说。
四、应极成故。若谓大乘是余佛说。非今佛语。则大乘教是佛所说。其理极成。
五、有无有故。若有大乘。即应信此诸大乘教是佛所说。离此大乘不可得故。若无大乘
。声闻乘教亦应非有。以离大乘决定无有得成佛义。谁出于世说声闻乘。故声闻乘是佛
所说。非大乘教不应正理。
六、能对治故。依大乘经勤修行者皆能引得无分别智。能正对治一切烦恼。故应信此是
佛所说。
七、义异文故。大乘所说意趣甚深。不可随文而取其义便生诽谤谓非佛语。是故大乘真
是佛说。
二、小乘经典,也承认大乘是佛说
《大正藏》第02册No. 0125增壹阿含经
契经一藏律二藏, 阿毗昙经为三藏;
方等大乘义玄邃, 及诸契经为杂藏。
安处佛语终不异, 因缘本末皆随顺;
弥勒诸天皆称善, 释迦文经得久存。
弥... 阅读全帖
L******g
发帖数: 1371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喜欢佛法的朋友们
我下面要贴的这些东西,显然不招人喜欢。
1) 佛教在印度的滅亡原因
2)「唯心所造,唯识所现」的逻辑思辨
佛教在印度的灭亡原因
佛教在印度早就彻底灭亡了;这是几乎所有佛教徒根本不想承认的,甚至还有一些无知
的佛教徒竟然认为印度人全都是信仰佛教的,也有些佛教徒千里迢迢的去印度朝圣,却
竟然不知道现今在北印度一些佛教古蹟上重建的佛寺其实是廿世纪中叶以后,由印度以
外的「外国佛教徒」奉献资金重新修建的,而与原始佛教根本没有任何直接的传承。
不论是研究佛教史、印度历史、印度宗教史,都不得不承认「佛教」在印度早就灭亡了
;连最后苟延残喘的机会都没有;
不必打口水战去争论佛教在印度有没有真正灭亡或者在何时才算真正灭亡?
其实,好好读读历史就会知道:严格说起来,在西元八世纪,印度教的奇才「商羯罗」
以及「鸠摩利罗」公开舌战佛教高僧,不只是打得佛教群僧兵败如山倒,而且,许多寺
庙因此被国家没收,赐给印度教改为印度教庙宇,许多佛教僧侣若非四处流亡就是隐藏
身份,而众多佛教徒却因此改宗,又变成了印度教徒;这可算是「佛教」在印度,基本
教义和精神层面的灭亡。
虽然,一些佛教僧侣节节败退到东印度,被迫与印度教... 阅读全帖
L******g
发帖数: 1371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喜欢佛法的朋友们
我下面要贴的这些东西,显然不招人喜欢。
1) 佛教在印度的滅亡原因
2)「唯心所造,唯识所现」的逻辑思辨
佛教在印度的灭亡原因
佛教在印度早就彻底灭亡了;这是几乎所有佛教徒根本不想承认的,甚至还有一些无知
的佛教徒竟然认为印度人全都是信仰佛教的,也有些佛教徒千里迢迢的去印度朝圣,却
竟然不知道现今在北印度一些佛教古蹟上重建的佛寺其实是廿世纪中叶以后,由印度以
外的「外国佛教徒」奉献资金重新修建的,而与原始佛教根本没有任何直接的传承。
不论是研究佛教史、印度历史、印度宗教史,都不得不承认「佛教」在印度早就灭亡了
;连最后苟延残喘的机会都没有;
不必打口水战去争论佛教在印度有没有真正灭亡或者在何时才算真正灭亡?
其实,好好读读历史就会知道:严格说起来,在西元八世纪,印度教的奇才「商羯罗」
以及「鸠摩利罗」公开舌战佛教高僧,不只是打得佛教群僧兵败如山倒,而且,许多寺
庙因此被国家没收,赐给印度教改为印度教庙宇,许多佛教僧侣若非四处流亡就是隐藏
身份,而众多佛教徒却因此改宗,又变成了印度教徒;这可算是「佛教」在印度,基本
教义和精神层面的灭亡。
虽然,一些佛教僧侣节节败退到东印度,被迫与印度教... 阅读全帖
c*******n
发帖数: 1648
26
2012年03月30日15:54腾讯教育[微博]我要评论(0)
字号:T|T
1986年华东理工大学(招生办)确定“以化工为特色,工理商文相结合,向多科型发展”
的方向后,重新研究、调整了学科建设规划。1987年前后,学校准备搞一个现代化研究
中心——通过“集团性”引进人才,创建应用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化学物理
研究室、经济发展研究所、文化研究所、政治学研究所等,以加强理科、商科和文科的
建设。文化研究所(下称“文化所”)在此背景下诞生。
经约半年筹备,文化所于1988年5月18日假座上海社科院小礼堂举行成立仪式,与会者
百余人。文化所初建时,主要成员有陈中亚、张乐天、张荣明、曹锦清、倪乐雄、潘培
华、许纪霖、曹树基、方学敏、黄丽华、朱浩、张雄、张刚、郑膺予、程介未等青年文
化学者,分别来自复旦、南大、华师大、厦大、上大、上外以及本校。文化所还聘请了
王元化、李泽厚等著名学者为文化所兼职或名誉教授。
当时文化所的定位是:以中西文化及文化转型为研究对象,积极推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繁荣中国文化研究事业;从严格的学科角度透视上世纪60年代中叶到70年代中叶的反文
化现象,创立“文革学...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16668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NWWolf (西北の狼),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中国当代电影史小测验(Ver. 2.0 Pro)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8 05:20:36 2011, 美东)
遵照文豪指示,将俺的测验题改头换面搬来本版重新发行。在文情版抛出
的Ver. 1.0只是要求认出列位当年(大致70年代中叶到80年代中叶)影星
姓甚名谁,不过文豪宣称本版都是六段以上资深影迷,如法炮制有恐侮辱
水准云云,只得遵嘱提高测验难度,不仅需要认出影星,还得说出片名,
缺一不可。有请诸位牛刀小试!
Caution: If you recognize them all, YOU MUST BE AS OLD AS I AM!
c*c
发帖数: 2397
28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不过一般地说,“反
智论”可以分为两个互相关涉的部分:一是对于“智性”(intellect)本身的憎恨和怀
疑,认为“智性”及由“智性”而来的知识学问对人生皆有害而无益。抱着这种态度的
人我们可以叫他做“反智性论者”(anti-intellectualist)。但是在西方,“反... 阅读全帖
s**l
发帖数: 11983
29
来自主题: NorthEast版 - guess where this is
loading...
铁岭银冈书院的文化特征
作者:徐天欣 来源:铁岭市银冈书院
书院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形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为建设华夏文明立下了不朽的功劳。嵩阳书院、白鹿洞书
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早已名闻遐迩。东林书院那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
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楹联,更是脍炙人口,影响古今。银冈书院作为众多书院中
的一员,认真学习了前代书院的办学经验,并在东北特定的历史环境里孕育、创建和发
展。因而形成了它的特有的个性和文化特征。
银冈书院是东北清代成立最早、保存最好的书院。它虽规模不大,但功能颇多;它
自主办学,保持着书院的许多文化传统;它施教注意实践,学生因时而学,爱国时政教
育占有突出地位。今天它成了一处宣传祖国优秀民族文化,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
育的基地。
一、规模小而包容大
银冈书院位于铁岭古城南门里,是一处清代建筑群。其规模不大,院舍也不雄伟。
它没有我国著名书院的巍巍大观,没有高阁、长廊,也没有幽林掩映和高山为伴。可是
在这里却有着很大的文化包容,我们可以从这小小的天地里窥视到铁岭历史文化的剪影...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一个在东北生活31年移居江南的企业家回应林毅夫,东北到底缺什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Sep 1 12:01:01 2017, 美东)
2017-08-25 历史圈微信号zimeitibige
功能介绍
我存在于现实之中,知晓过去,感应未来,从而知道那就是历史的全部意义
本文由江苏精诚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凌炎推荐,作者为宋常铁:
曾任新华网江苏分公司总经理助理、两高校党委宣传部负责人,金融集团高管。
著有东北历史评论、经济评论数十万字,几百首诗词、散曲。
现从事金融业。
经济学家林毅夫曾是我很喜欢的学者,但近年老先生不知怎么常有让人惊异之论。
话说8月21日,《吉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在长春发布。据
说是用新结构经济学破局“东北塌陷”,率先为吉林省开的方子。
我不是专业经济学者,只是学过金融,干点企业经营,但作为生活在东北31年,在那里
的山村长大,在城市学习、奋... 阅读全帖
f**d
发帖数: 1952
31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婺剧:源流沿革
婺剧,浙江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以金华地区为中心,流行于金华、丽水、临海、建
德、淳安以江西东北部的玉山、上饶、贵溪、波阳、景德镇等地。是高腔、昆腔、乱弹
、徽戏、滩簧、时调六种声腔的合班。俗称“金华戏”,因金华古称婺州,1949年改今
称。
源流沿革:
明清以来,金华一带是盐、丝入赣和漆、瓷入浙的商业贸易地区,加之物产丰饶,故历
来是各种戏曲争胜斗奇之地。明中叶流行的义乌腔形成于金华府(治今浙江金华)属义
乌县。明末的高腔、昆腔,清初的乱弹腔,清中叶的徽戏,均曾在金华流行。
高腔有侯阳、西吴、西安、松阳之分。侯阳高腔流行于东阳、义乌一带,有人认为
可能是义乌腔的派生,擅演武戏。西吴高腔因在金华北乡的西吴村开设科班而得名,其
唱腔较西安高腔委婉、质朴,且多滚唱,与徽池雅调有渊源关系。西安高腔流行于衢州
一带,衢州古称“西安”,故名。相传与弋阳腔有密切关系,也有人认为可能是西平腔
的遗响。其曲调字多腔少,具有一泄而尽的特点。以上三种,均一人启唱,众人帮腔,
锣鼓助节,音调随心入腔。
多数高腔的特点是锣鼓助节,不管托弦,一人启齿,众人相和,声调高亢激越。而
西吴高腔及松阳高
i***R
发帖数: 663
32
文章来源: 京华时报 于 2011-08-08 07:56:4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
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Email Tweet Facebook Yahoo! Google Buzz (被阅读 11698 次)
贾朝先微博上发布的放血现场图片。
本报记者 李秋萌
上周,名为“埋线放血贾大夫”发出的“放血850毫升治好了患者多年寒症”的微博被
网友疯狂转发。超过正常人体内血液总量15%的大放血,再加上“重口味”的现场放血
视频和图片,让网友在惊悚之余,开始质疑这一诊疗方法的安全性。
相关资料记载,在欧洲,放血疗法从19世纪中叶起即淡出医学舞台;在美国,首任总统
华盛顿放血3.7升死亡后,也废止了放血疗法;而我国数千年历史记载中的放血疗法,
放血量仅为3至5滴。
高达200、400、甚至850毫升的大量放血诊疗方法,是传统中医在新时代的再放异彩?
还是已被遗弃的医学糟粕再度泛起?上周,本报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事件
中医放血850毫升治病
“今天给这位病人放血是出血量最多的一位,足足有850毫升……”
7月19日,新浪微博上出现了一条号称“放血850毫升可治病...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332
33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冷冻电镜技术龙虎榜zz
http://www.jianshu.com/p/baa30697fc6a
什么是2015年最受科学界关注的新技术?
图片来自:nature.com
导语:
每年的岁末年初,《自然》杂志旗下子刊《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都会盘点
当年的年度科学技术。2015年最受关注的技术为冷冻电镜技术(cryo-EM),此前呼声
很高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未能折桂。
在冷冻电镜的这场技术革命中,华人科学家功不可没,在某些方面甚至独领风骚,做出
了诸多重大成果。
文 |张凯(剑桥大学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博士)
●●●
细胞里面的生命活动井然有序,每一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结构,承担不同的功能。生物
大分子则是一切生命活动的最终执行者,它们主要是核酸和蛋白。核酸携带了生命体的
遗传信息,而蛋白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执行者。自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以来的半个世纪里
,解析和分析生物大分子的结构、进而阐释其功能机制一直都是现代生命科学的核心问
题之一。
事实上,一切自然科学都涉及物质结构及结构间的相互作用为核心的研究方向,天文学
研究宇宙、星体等的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粒子物理研究物质世界... 阅读全帖
S*********g
发帖数: 24893
34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中医在鼠疫中英勇奋战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是査士丁尼大鼠疫,自6世纪中叶绵延至8世纪,夺去
欧亚大陆上亿生灵。第二次自14世纪中叶始延续300年夺去欧洲大陆近一半人口,当时
称之为黑死病。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始于19世纪下半叶,从云南、孟买发源,最后汇聚于
北满,其后有山西鼠疫,东北第二次鼠疫,以及欧亚非其他地区鼠疫,直到20世纪三十
年代才销声匿迹,全球死亡达数千万。
从公元541年到1941年,直到链霉素大量生产,使人类掌握了制胜武器为止,人类
在鼠疫面前进行了惨烈无助的抵抗。每一次鼠疫大流行都彻底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1910年的东北大鼠疫是第三次鼠疫大流行的一个关键环节,这次鼠疫与历史上鼠疫
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是腺鼠疫,死亡率大约70%,前者是肺鼠疫,死亡率100%。伟大
的中医发展到此时,它关于瘟疫的理论已经达到无法再进半步的境界,以《伤寒论》和
清代温病学说等“博大精深”的绝世武功所武装的中医在这场惨烈的鼠疫抗战中发挥了
怎样的作用呢?
很惊讶,腐朽的清政府一开始就采取了无比英明的决策,委任回国不久年仅31岁的
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主持东北防疫工作。这个名衔... 阅读全帖
S*********g
发帖数: 24893
35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中医在鼠疫中英勇奋战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StephenKing (金博士),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中医在鼠疫中英勇奋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18 16:16:57 2014, 美东)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是査士丁尼大鼠疫,自6世纪中叶绵延至8世纪,夺去
欧亚大陆上亿生灵。第二次自14世纪中叶始延续300年夺去欧洲大陆近一半人口,当时
称之为黑死病。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始于19世纪下半叶,从云南、孟买发源,最后汇聚于
北满,其后有山西鼠疫,东北第二次鼠疫,以及欧亚非其他地区鼠疫,直到20世纪三十
年代才销声匿迹,全球死亡达数千万。
从公元541年到1941年,直到链霉素大量生产,使人类掌握了制胜武器为止,人类
在鼠疫面前进行了惨烈无助的抵抗。每一次鼠疫大流行都彻底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1910年的东北大鼠疫是第三次鼠疫大流行的一个关键环节,这次鼠疫与历史上鼠疫
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是腺鼠疫,死亡率大约70%,前者是肺鼠疫,死亡率100%。伟大
的中医发展到此时,它关于瘟疫的理论已经达到... 阅读全帖
l***y
发帖数: 1166
36
来自主题: GeoSpace版 - 雷姆利亚文明探奇
9世纪由英国地质学家菲力浦·斯科雷特(geologist Philip Sclater)命名的假想中
位于古代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比亚特兰提斯(Atlantis)更早存在的拥有高度文明的大
陆,为连接古代印度与马达加斯加之间的“地桥”。传说这块大陆上的居民具有非凡智
慧,后由于地壳变动约在地球第三纪初期(3400万年前)开始沉没,300万年前完全沉
没约在印度洋。
编辑摘要
目录
1别名
2雷姆利亚文明探奇
3传说
4证据
5雷姆里亚大陆假说
6雷姆利亚地质学探讨
7雷姆利亚大陆人
雷姆利亚 - 别名
古罗马时代一个驱逐恶灵的宗教节日"Lemuralia"。
雷姆利亚 - 雷姆利亚文明探奇
有关雷姆利亚相关传说及争议颇多,如其所在地、雷姆利亚人的形象等等,亦有部分
人相信雷姆利亚和亚特兰提斯为同一时期并存的两大文明,但前者的科学技术水平更胜
一筹。
依照神秘学者所述,雷姆利亚文明是继米特拉姆大陆(位于今南极大陆)毁灭后地球
上出现的第三个文明社会,是米特拉姆大陆幸存者们的后裔。该时代的人类是以「感性
」为中心。那时人类是以磨练“感性”为主要修行,累积最高度修行的人可以区别三千
种的颜色... 阅读全帖
X*G
发帖数: 106
37
来自主题: Sociology版 - 【转载】卧底二奶村60天见闻录
令人心悸的悲惨内幕 卧底二奶村的60天

“二奶”,现代汉语辞典缺席然而近十几年来却耳熟能详的名词,它已像越长越大的毒瘤
存在于我们活生生的现实社会中。“二奶”让人毫无疑问地联想到男人和女人,金钱与性
交易,尤其是容易让人联想到女人的命运。二奶们幸福吗?她们怎样沦为二奶?她们为何
当二奶?她们没有别的道路可走吗?人们该谴责男人还是谴责女人?对此类丑恶现象,社
会该如何疗救?……带着这一串串疑问,女记者出身的本文作者改名埋姓装扮成落魄女人
,孤身暗访深 诤优系 “二奶村”,用长达60天的时间揭开了二奶们令人心悸的生活内幕
和内心真相。

——原文刊于《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4年第4期

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在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包二奶”现象日益严重。自八十年
代中叶始,一批往来香港与内地的香港商人、白领人士以及货柜车司机,开始在深圳等地
包养“二奶”。随着这个“风流军团”的扩大,一些位于罗湖的花园住宅,如怡×花园、
庐×花园等楼盘,因“二奶”相对集中而闻名。九十年代中叶,随着深圳中心区的西移,
福田区成为少部分港人“金屋藏娇”的首选地。由于福田区渔×村、皇×村、皇×新村、
B****e
发帖数: 441
38
来自主题: Statistics版 - 统计学老黄历[转载]
由于人类的统计实践是随着计数活动而产生的,因此,统计发展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
原始社会,也就是说距今足有五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但是,能使人类的统计实践上升到理
论上予以概括总结的程度,即开始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统计学,却是近代的事情,距今只
有三百余年的短暂历史。统计学发展的概貌,大致可划分为古典记录统计学、近代描述统
计学和现代推断统计学三种形态。
一、古典记录统计学
古典记录统计学形成期间大致在十七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中叶。统计学在这个兴起阶段,
还是一门意义和范围不太明确的学问,在它用文字或数字如实记录与分析国家社会经济状
况的过程中,初步建立了统计研究的方法和规则。到概率论被引进之后,才逐渐成为一项
较成熟的方法。最初卓有成效地把古典概率论引进统计学的是法国天文学家、数学家、统
计学家拉普拉斯(P.S. Laplace,1749~1827)。因此,后来比利时大统计学家凯特勒指出
,统计学应从拉普拉斯开始。
(一)拉普拉斯的主要贡献
1、发展了概率论的研究 拉普拉斯第一种关于概率论的表述发表于1774年。从1812年
起,先后出过四版《概率分析理论》,是他的代表作。书中,
m*********e
发帖数: 804
39
来自主题: MitbbsColumn版 - 【杂谈】理智爱国
------小妤子
近日,领土争端已使得中日邦交行走在崩溃边缘,矛盾源头是领土问题不假,但也不能
排除没有互相沟通,不够了解对方的原因。
日本认为,虽为战败国,但自二战后,在美国的保护下,在周边邻国的排挤猜忌下
,度过这些年头,并一举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经济体,带动亚洲乃至世界经济上扬
,功不可没,勇气可嘉,这么些年过去了,对战争罪行的反省也够了,也应该作为一个
正常的国家发展了,应该拥有自己的军队了。
而中国和周边邻国却认为,日本在战后对其犯下的战争罪行并无悔过之意,亦无诚
心之举,比起欧洲同样犯下严重战争罪行的德国,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虽然大家
表面上都以和为贵,声明搁置争议,共同发展经济,但在心底里,上世纪中叶的那场战
争,仍然是心中一个难解的芥蒂。
两个国家的诉求不同,一个觉得已经忏悔,一个觉得还是不放心,又没有真正就该
问题平心静气的坐下来谈过,那么爆发冲突也只是需要一个引子而已,钓鱼岛之争就是
这样一个引子,只是可能连日本都没想到,会搅出这么一个轩然大波。
不过即便是深仇大恨也好,新仇旧恨也罢,解决的方法无非两种,和谈和战争,我
们提倡...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40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资中筠:新中国60年文场士风怪现状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7605

建国六十年来,军事成就最大:新政权刚建立十五年,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就造出
了原子弹。在军事领域对国际先进水平跟得最紧;经济建设走了大弯路,以至于到1976
年濒于崩溃,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赖走向市场经济和向外开放之力,取得举世瞩目的成
就,只是现在已经到了拐点,可持续性发生问题;政治改革步履维艰,始终迈不出关键
的一步;而文化,包括精神文明,则破坏大于建设。这种破坏是渐进的、逐步加剧、逐
步扩大范围,到“文革”达于全面摧毁。
以中国“士”的传统而言,这六十年是“颂圣文化”一枝独秀,发展到空前规模。为什
么这么快就达成舆论一律,多少硕学大儒否定自己积几十年学而思、思而学之所得,放
弃“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在什么程度上是被迫,什么程度上是自愿?这种情况
是怎样形成的?试从客观、主观两方面因素探讨:
(一) 客观形势
中国再一次出现大变局,产生了史无前例的“政教合一”的体制。政治领袖与思想“导
师”合为一体。中国读书人失去了代表“道统”的身份,成为依附于...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18592
41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这个书有点儿意思
美国汉学家著书探秘麻城700年暴力史
正文 2014年02月24日08:24来源:新京报 手机客户端
国民党将领、麻城人夏斗寅在麻城当地及鄂东地区清洗共产党人、工农干部时,使用了
极其残暴和恐怖的手段,他还特别热衷于折磨、羞辱妇女。1930年,他通令全军,只要
发现剪了短发的妇女,一律就地枪决。
近日,美国当代最有影响的汉学家之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历史系教授,东亚研究中心
主任罗威廉的《红雨:一个中国县域七个世纪的暴力史》、《救世—陈宏谋与十八世纪
中国的精英意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报约请了两位书评人对罗威廉的研究进行了评述。罗威廉以社会史的研究方法,
对麻城七个世纪所发生的暴力史研究,得到了刘军的认可。而他以陈宏谋展开的思想史
和社会史研究,却受到了刘仲敬的质疑。
麻城暴力史的独特性
麻城暴力在历史上不绝如缕的原因有三:第一是地理位置,第二是政治文化,第三
是阶级结构。
罗威廉20世纪80年代在武汉做研究时,注意到麻城有悠久的暴力传统。他为此翻阅
了从1530年到1997年的七部麻城地方县志,希望借此对中国农村社会历史上的暴力现象
提供一个宏观的理解,探索中国农村社会暴力...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39279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NWWolf (西北の狼),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中国当代电影史小测验(Ver. 2.0 Pro)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8 05:20:36 2011, 美东)
遵照文豪指示,将俺的测验题改头换面搬来本版重新发行。在文情版抛出
的Ver. 1.0只是要求认出列位当年(大致70年代中叶到80年代中叶)影星
姓甚名谁,不过文豪宣称本版都是六段以上资深影迷,如法炮制有恐侮辱
水准云云,只得遵嘱提高测验难度,不仅需要认出影星,还得说出片名,
缺一不可。有请诸位牛刀小试!
Caution: If you recognize them all, YOU MUST BE AS OLD AS I AM!
l*******r
发帖数: 39279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2 (共産豬2),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明史:明朝皇族的最后下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5 09:02:24 2012, 美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c8d83b01016ox3.html
冰糖板栗 http://blog.sina.com.cn/spider 2012-06-05 14:46:56
在“制度”决定之下,皇族们展开了激烈的生殖竞赛。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孙
已繁衍至100万人之多。作为大明王朝最大的既得利益集团,皇族确实是“最幸福”的
群体。但李自成兵锋所至,朱姓王爷几乎没有人能活下来。明皇族两百多年的狂欢宴席
,原来不是免费的……
明皇族的人口爆炸
大明弘治五年底,山西巡抚杨澄筹向皇帝汇报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居住在山西
的庆成王朱钟镒又一次刷新了朱元璋家族的生育纪录,截至这年8月,他已生育子女共
94名。
朱樘览奏只能苦笑着摇摇头。他有点好奇,这些王爷能记清自己的儿女吗?
这确实也是明代中叶...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44
民主理论,坊间流行的民主标准大多是竞争性选举,把选举等同于民主。然而,历史上
曾一直作为贵族制的选举制度怎么变成了民主的标准?或者说竞争性选举怎么变成了判
断有无民主的根本标尺?
(1)  在人类世界流行了两千年的民主观,是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主权
”理论。我们知道,古希腊的民主形式是抽签,政治学鼻祖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
说选举是贵族制的政治制度。到了中世纪,教会政治中代表大会的代表就是通过程序精
良的选举制度产生,教会政治直接影响了后来的世俗政治即贵族政体下的代议制。到资
产阶级革命以后,比如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个半世纪内,事实上实行的是贵族共和制,
精英之间的游戏规则也是选举,只有贵族才有选举权。也就是说,在过去两千年的历史
上,选举制一直都是贵族制的一种制度安排。二战后,亨廷顿说美国政制是都铎式政体
,即一种开放的贵族政体。
(2)  到了19世纪中叶大众政治时代到来之后,欧洲社会主义者当初就是以实现普
选而在议会中占多数为基本目标,认为通过阶级立法就可以实现社会主义。从19世纪下
半叶到20世纪中叶,全世界最流行的观念就是社会主义,以至于哈耶克的精神导师米瑟
斯在20...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45
来自主题: _Mao_and_Deng版 - 中等水平的陈寅恪是如何走上神坛的
为学者树碑立传,最重要的是厘清传主的学说,以及其在专业领域的学术贡 献,
但在《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里,这方面的内容是付诸阙如的,这就好比给 修昔底德
立传而不细谈《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给查尔斯达尔文立传而对进化 论语焉不详。尽
管陆键东在开篇即称陈寅恪为“学术大师”(第8页),“一生 学贯中西,能运用十数
种语言文字从事文史研究,这种学识与眼界,表明陈寅恪 在二十世纪中叶已站在一个
旁人难以企及的学术境界,实惟世纪难遇的一个奇才” (第23页),并且每隔十几二
十页就催眠般地重复这个论调,但通篇没有令人信 服的论证来支持他的主张。
不妨以陈寅恪“精通十余国文字”为例,这很可能只是以讹传讹之说。依据 陈寅恪
1956年亲笔在中山大学填写的“个人简历”,1914年以前,他先后在日本、 德国、瑞
士和法国留学各一年,从1918年到1921年,各在美国和德国留学三年, 嗣后即归国担
任教职,按照常理并无“精通十余国文字”之可能。当然我们不能 排除陈寅恪是语言
天才的或然性,但非常之主张需要非常之证据,如果陆键东能 够证明陈寅恪出版过和
十余种语言相关的著译,或者最低限度曾用十几种语言写 过读... 阅读全帖
c******n
发帖数: 16403
46
来自主题: _RuS版 - 真的假的?
看上去很吓人, 有这么严重吗? 这个真理报登八卦就算了, 这种耸人听闻的故事恐怕也是
编的
美国人预测:到22世纪中叶俄罗斯人会灭种
http://www.creaders.net 万维读者网 2005年09月17日 08:48 AM
【万维读者网】我们都知道,俄罗斯人地处寒冷的北极附近,经常用酒暖身,能喝酒。
但是,也经常有酒精中毒造成死亡的事件发生。俄罗斯科学院的德米特里利沃夫说
,俄罗斯正经历着超高死亡率时期,即使健全人群的死亡率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据俄罗斯《真理报》9月16日报道,美国一位议员预测,未来几十年内俄罗斯人口将会有
一个大的下降趋势,如果这种趋势得不到缓解,到22世纪中叶,俄罗斯人可能有灭种的
危险。
这种毁灭决不是酒精中毒引起的,一个最明显的原因就是更多的俄罗斯人,在很年轻的
时候就不幸死亡。毒品,酒精中毒,外伤以及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占了俄罗斯总死亡人
数的10%。今天,大多数俄罗斯人正面临着巨大的生理和情感压力,许多俄罗斯人受到神
经焦虑的折磨。专家们说,这是20世纪90年代经济巨变以及失败的改革带来的后效应。
焦虑确实影响了人们的心脏,增加了癌症发作的几
x*****4
发帖数: 58
47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朝鲜可能即将发生剧变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xiaxie4 (xiaxi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朝鲜可能即将发生剧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10 07:13:55 2009, 美东)
可靠情报表明:
金正日仍然在世,但重病在身,基本依靠几个替身到处视察。他的交班计划是,以自己
的妹夫张成泽作为摄政王,以金永春和吴克列等军方领导人通过国防委员会控制全国,
几年后其第三子金正云(或翻译为金正银)正式继位,但也不排斥其第二子金正哲,到
时候金正云将是朝鲜劳动党中央总书记兼国防委员会委员长,而金正哲将是朝鲜劳动党
中央组织指导部部长,实际的第二号人物。当然,这个计划必然落空。
现在一旦战争爆发,朝鲜独裁政权将在3日内瓦解,7日内彻底停止战斗。打仗第一靠士
气,第二靠物质供应,目前朝鲜这两方面都达到了历史最低点。
如果中国军事介入朝鲜,则美国将避免和中国直接冲突;如果美国军事介入朝鲜,则中
国将避免和美国直接冲突。
韩国不希望立刻和朝鲜统一,因为双方政治经济差距巨大。韩国希望朝鲜新政权能够改
善朝鲜状况,最终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南北统一
S*********4
发帖数: 5125
48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美国这十年:满怀惊恐 心烦意乱
美国这十年:满怀惊恐 心烦意乱
2009-12-18 来源:《参考消息》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12月16日文章】题:让美国惊恐的十年(作者 哈罗德·迈耶
森)
这十年在惊恐中开始,又在惊恐中结束。它始于华尔街——世界贸易中心——成为大规
模屠杀的目标,终止于华尔街引发的经济衰退令小市民恐惧和震惊。
这是心烦意乱的十年。美国经济先是一片沸腾景象,然后土崩瓦解。在这十年中领导了
美国八年的那个总统让我们卷入一场与萨达姆的恩怨争斗,然后不断地把生命和金钱投
入随后的混战。美国中产阶级的衰败根本不在他的关注范围之内。
继上世纪90年代末的股市泡沫后,房地产业也出现泡沫。这些部门曾是我们经济增长的
发动机。美国商品生产所获得的投资再也达不到从19世纪中叶直至上世纪70年代那段时
间的水平。在那一时期,商品生产曾是我们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金融业蓬勃发展。国际劳工组织报告说,金融业者与非金融业者之间的年薪差距从1989
年的1.1万美元扩大到2007年的4万美元。金融部门为这一变化辩护说,它创造了很多创
新的金融产品——正是这些金融产品竟然把经济低迷搞成了大衰退。
眼下让美国人恐惧的不只是担
l*h
发帖数: 4124
49
中科院报告:中国可能提前10年成为中等发达国家
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30日发布《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世界现代化概览》,预测
中国可能在2040年左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提前10年左右实现中国现代化“三步走
”发展战略。
报告指出,如果从19世纪40年代算起,中国现代化已经走过了160多年历程,经历了现
代化起步、局部现代化和全面现代化的三个阶段。如果按照1990 年至2005年的年平均
增长率估算,中国有可能在2020年前后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在2040年前后超过世界平均
水平。
根据中国提出的经济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目标为,到21世纪中叶人民生活
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
富裕的生活。
报告说,如果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届时中国现代化水平大致表现为:人均国民收入超
过2万美元,关键经济指标的排名进入世界前40名;养老和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100%,
城市化率和信息化率超过80%;建成民主、自由、平等和高效的政治文明,国际竞争力
的排名进入世界前10名;文化生活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文化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排名进
入世界前20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