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中文系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s******h
发帖数: 9
1
看到模板上有几个中文系的朋友,我是学对外汉语的,现在也搞中文。深感在美国搞中
文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希望能
多跟同专业的校友联系!如果有意的,请给我回邮件。
Simonezh
j*****y
发帖数: 119
2
呵呵,我报名。我在中文系和对外汉语系都混过,现在也在教中文。握手:)
s******h
发帖数: 9
3
看到模板上有几个中文系的朋友,我是学对外汉语的,现在也搞中文。深感在美国搞中
文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希望能
多跟同专业的校友联系!如果有意的,请给我回邮件。
Simonezh
j*****y
发帖数: 119
4
呵呵,我报名。我在中文系和对外汉语系都混过,现在也在教中文。握手:)
h******4
发帖数: 1
5
不知是否有人知道89届 (93年毕业) 中文系夏维丽的消息?多谢多谢!!
m******l
发帖数: 310
6
really?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daxigua111 (方教主),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听说华东师大中文系1977接是online program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18 02:09:06 2012, 美东)
所以其实那届的学生互相都完全不认识。
s******0
发帖数: 13782
7
赞唐建清老师, 真配合

里面聚 集满了中文系的男生(我们是分两个教室上课的),在窃窃私语并面带坏笑,
我就预感到有事情要发生,果不其然。上课铃刚响过,栋哥和唐老师的默契配合就开始
了。只见栋哥给唐老师打了声招呼,唐老师就示意他走上讲台,栋哥开口就说:“黄
金 万 两 易 得,知 己 一 个 难 求!”
:“好!好!栋哥好样的。。。”随后栋哥也不含糊,很快进入主题,走向了女主角:
“XXX,你可以做我女朋友吗?”女生有些娇羞,沉吟了半晌,栋哥见有些尴尬,于是
补充说:“没事,你可以说考虑考虑的。。”
低声说了句“好啊”,栋哥于是得意了:“大声点!”女生又说大声说了句:“好啊!”
B******u
发帖数: 23763
8
商业化么。
再说了,人家不是说了么,
中文系不是培养作家的。
是培养儒商的哈。
A*********u
发帖数: 8976
9
在冯小刚和葛优的忽悠下
刘震云也上过一次镜头,也是唯一的一次
就是《甲方乙方》里那个因为失恋而自杀的青年,
葛优他们安排徐帆装作外国公主跟他相亲的那个
后来他再也不演了,呵呵

商业化么。
再说了,人家不是说了么,
中文系不是培养作家的。
是培养儒商的哈。
f***e
发帖数: 332
10
1978级中文系学生名单
1978级
白晶
卜凡舟
蔡芳沛
曹广顺
陈蝶沁
陈木齐
陈随源
崔俐莎
戴锦华
范开明
高贤均
高玉昆
耿振生
关东海
关眉
郭力
哈伟
何军
蒋京宁
蒋凌
蒋祖钢
李国庆
李江
李明
李守业
李书磊
李维一
李园
梁晓瑜
林乐强
林文
刘德然
刘冬
刘宏彬
刘娟
刘南燕
刘谦功
刘晓峰
刘震云
马相武
马悦
毛文
孟悦
倪文杰
潘维明
彭慧
朴康平
漆权
钱巍
商伟
邵龙青
师为公
施一昕
司念堂
孙芳
唐根希
田长山
汪守德
王长安
王华文
王茂福
王尚新
王闻尔
王晓澎
王训愉
王扬泽
王莹
王永增
吴德安
吴会劲
武斌
熊光炯
熊江平
严红缨
阎云翔
杨学敏
姚礼明
姚振武
叶友文
易适
于永杰
俞叔文
喻遂生
曾明路
张键
张曼菱
张卫华
赵宝歧
赵伯陶
赵小川
钟友循
庄鸿宝
p*********n
发帖数: 7788
11
嘿嘿,谢谢哈,你在北京吗?
北大教授多到海了去了,没啥秀个人名必要呢。还有,你是中文系的吗?
E**********n
发帖数: 789
12
我选过中文系的课至今印象深刻
i******o
发帖数: 3
13
大家好,我是ipodnano,是母校清华2001级校友,曾就读于中文系。
我于2008年来到美国,现在美国波士顿为前途与生计而积极打拼。
目前主要工作方向是教育学。
工作或平淡或激情,但我一直乐在其中。
工作之余,我也喜欢瑜伽、逛街、看小说、做饭、运动。
当年在清华7年年,有感慨,有抱怨,有收获,也有遗憾。
如今离开母校这么多年了,经常会想起当年清华生活的点点滴滴.
比如:7食堂的生煎包,老馆的自习室
还有7号楼那破旧却温馨的宿舍;
还有像 一群一起奋斗的大朋友,一帮可爱又烦人的小朋友等等。
正如当年清华录取书封面上所写一样,“清华,将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骄傲”
飞跃重洋,我们寻求梦想!
寻求梦想,我们期盼母校学术科研人才培养蒸蒸日上!
作为清华人,作为海外中国留学生,我们更期待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中华民族复
兴昌盛!
希望海内外的清华校友都能团结互助,保持联系!也能常来清华版面发布就业信息,校
友会信息以及母校最新发展,倾诉自己最近的郁闷或分享自己的成功和开心。
最后,借此MITBBS清华版面,我想对大家清华校友说: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C***f
发帖数: 29
14
中文系的这边应该不多吧.有可能也有主了.
l*********r
发帖数: 1652
15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继续八卦中文系--学生篇
当时学校的外墙有一溜餐馆,其中有一家是我们常去的。去的久了,就看到总是有一个
人,一手拿书,一手拿酒,或站或坐,看到精彩处或大声叫好,或大声咒骂,旁若无人
。后来一问,原来是店老板!后来混的熟了,原来是中文系的大师兄,毕业后因为女朋
友依然在学校读书,于是开了这个餐馆。原来是才子加情圣,呵呵。当时的某某周末,
常常请他写稿子,他却从来不署名,但是后来这个报纸的几个顶梁柱,都是他给推荐的
。此人有才情,生意做的也可以,我们后来干脆把他那里当成了食堂,很是过了一段逍
遥快活的日子。后来女友去南京读研,他收拾行装,去南京开店了,临走时要把店盘给
我们几个,可惜当时我们都没有这个魄力,未成。
又有一哥们,号称要宣言新文化精神,每天穿着长袍马褂,在学校里四处游走,时常和
路人谈论文学。但是此人不是满口之乎者也,而是脏话连篇。终于有一天,被警察带走
了,罪名是倒卖黄色物品。。汗一个。。
有一同学,西安才女,好写现代诗词。上课的时候也写。后来大三的时候,她们对面楼
的男生毕业,晚上开始发泄。此女独自一人,高坐楼上,和整楼的男生问唱对答,一时
轰动全校。后来就无音信,前不久,买卖体上有一则消息,说是某
a*******g
发帖数: 4872
16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合集] 继续八卦中文系--学生篇
☆─────────────────────────────────────☆
lotuskeeper (咿~呀~锵台锵台锵锵台) 于 (Fri Jan 9 16:13:03 2009) 提到:
当时学校的外墙有一溜餐馆,其中有一家是我们常去的。去的久了,就看到总是有一个
人,一手拿书,一手拿酒,或站或坐,看到精彩处或大声叫好,或大声咒骂,旁若无人
。后来一问,原来是店老板!后来混的熟了,原来是中文系的大师兄,毕业后因为女朋
友依然在学校读书,于是开了这个餐馆。原来是才子加情圣,呵呵。当时的某某周末,
常常请他写稿子,他却从来不署名,但是后来这个报纸的几个顶梁柱,都是他给推荐的
。此人有才情,生意做的也可以,我们后来干脆把他那里当成了食堂,很是过了一段逍
遥快活的日子。后来女友去南京读研,他收拾行装,去南京开店了,临走时要把店盘给
我们几个,可惜当时我们都没有这个魄力,未成。
又有一哥们,号称要宣言新文化精神,每天穿着长袍马褂,在学校里四处游走,时常和
路人谈论文学。但是此人不是满口之乎者也,而是脏话连篇。终于有一天,被警察带走
了,罪名是倒卖黄色物品。。汗一个。。
有一同
j**r
发帖数: 4
17
理论的语言学跟教汉语没啥联系啊 况且一般语言学是不分什么语言的 如果是中文系的
只能说是汉语语言学 英文系的就是英语语言学 搞对外汉语的话 在国内应该读汉语语
言学 如果是出国读 应该读applied linguistics而不是linguistics
一方面稍微贴近实际一点点 另一方面 应用的读起来要轻松的多
j**r
发帖数: 4
18
理论的语言学跟教汉语没啥联系啊 况且一般语言学是不分什么语言的 如果是中文系的
只能说是汉语语言学 英文系的就是英语语言学 搞对外汉语的话 在国内应该读汉语语
言学 如果是出国读 应该读applied linguistics而不是linguistics
一方面稍微贴近实际一点点 另一方面 应用的读起来要轻松的多
v*****i
发帖数: 448
19
语言学虽说有理论语言学一说,但具体还是必须研究一门或几门语言。你不可能抛开任
何人类语言泛泛的谈“语言理论”。所以英文系、中文系都有语言学专业,大多是研究
各自语言的内在特点或者之间的关联。
当然还有语音学(Phonetic)、音位学 (phonology)相对可以脱离某具体语言,这些更近
于自然科学了。
对外汉语,其实根本不需要多少语言学理论,你说多了只想学语言运用的学生反而犯晕
,还不如加强教学经验。很多人以为母语者都可以叫语言,其实大错特错了。
v*****i
发帖数: 448
20
语言学虽说有理论语言学一说,但具体还是必须研究一门或几门语言。你不可能抛开任
何人类语言泛泛的谈“语言理论”。所以英文系、中文系都有语言学专业,大多是研究
各自语言的内在特点或者之间的关联。
当然还有语音学(Phonetic)、音位学 (phonology)相对可以脱离某具体语言,这些更近
于自然科学了。
对外汉语,其实根本不需要多少语言学理论,你说多了只想学语言运用的学生反而犯晕
,还不如加强教学经验。很多人以为母语者都可以叫语言,其实大错特错了。
n**n
发帖数: 626
21
是中文系的吗,找什么样的找不到呢,来了再念什么好点?
v********n
发帖数: 503
22
国内中文系,请问美国最好读什么专业?教育学吗?
M******8
发帖数: 8425
23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1934年北京大学中文系课表(转)
中国文学史概要:(文学院长、国文系教授兼主任)胡适
中国文字学概要:(国文系名誉教授)沈兼士
中国音韵学概要:(国文系教授)马裕藻休假,(国文系副教授)魏建功代授
作文附散文选读:(国文系讲师)冯文炳
语音学:(国文系教授)罗常培
语音学实验:(国文系教授)罗常培
语言学:李方桂
中国古代文学史:(国文系教授)傅斯年
中国中古文学史:(国文系教授)罗庸
诗经:(国文系讲师)闻一多
先秦散文:(国文系教授)郑奠
汉魏六朝诗:(国文系教授)黄节
李白与杜甫:(国文系教授)罗庸
宋词:(国文系教授)罗庸
近代诗:(国文系教授)黄节
词史:(国文系讲师)顾随
戏曲史:(国文系讲师)顾随
中国小说史问题:(国文系讲师)马廉
传记文学研究:(国文系教授)郑奠
中国文学批评:(国文系教授)郑奠
古文字学导论:(国文系讲师)唐兰
甲骨文字研究:(国文系讲师)唐兰
钟鼎文字研究:(国文系讲师)唐兰
中国文字及训诂:(国文系名誉教授)沈兼士
中国音韵学-古音考据沿革:(国文系名誉教授)钱玄同
中国音韵学-韵书系统:(国文系副教授)魏建功
中国音韵学-等韵图史:(国文系讲师)赵荫棠
中国音韵学-音标运动:(...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24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1934年北京大学中文系课表(转)
穿越回去蹭课?
哦,34年中文系新生有张充和。。。
i***s
发帖数: 39120
25
从上世纪80年代争相报名投考的热火,到如今高招时往往成为末选的冷门专业,大学中文系切身体验了“盛世不再”的苍凉。这其中固然有时代变迁的无情、社会选择的冷酷,却也有中文教育自身的迷失。浮躁的求学风气、现实的功利主义、过度“论文化”的考评机制,都在隐隐腐蚀着中文教育的根基,让充满灵性与驰骋空间的文学教育被现实的无奈钉在了刻板的机械流程中。
中文教育,何去何从?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刺激了不少国人的神经,更引起了大学对中文教育的深思。在16日举行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座谈会上,大学需要什么样的中文教育、中文教育遭遇了怎样的难题,成为讨论中的焦点。
冷落
专业冷门成考生兜底选择,优秀学生借考研“大逃亡”
“如果说中文系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也许有些言之过甚,但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在青年中受宠的程度确实大不如前了。”原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徐葆耕感慨。
原因,就在于大学专业之间的竞争,以及当代社会价值倾向的趋同。徐葆耕曾撰文道,“近些年,在考文科的学生中,多数的选择是:一经管、二法律、三新闻。中文系在考生的志愿选择中屈居于这三者之后,盖有年矣。考研则是中文系优秀学生的一次‘大逃亡’,有机会...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5617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dline 讨论区 】
发信人: inews (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中文专业渐冷门:学生不痴情 教师重研究轻创作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17 20:18:22 2012, 美东)
从上世纪80年代争相报名投考的热火,到如今高招时往往成为末选的冷门专业,大学中文系切身体验了“盛世不再”的苍凉。这其中固然有时代变迁的无情、社会选择的冷酷,却也有中文教育自身的迷失。浮躁的求学风气、现实的功利主义、过度“论文化”的考评机制,都在隐隐腐蚀着中文教育的根基,让充满灵性与驰骋空间的文学教育被现实的无奈钉在了刻板的机械流程中。
中文教育,何去何从?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刺激了不少国人的神经,更引起了大学对中文教育的深思。在16日举行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座谈会上,大学需要什么样的中文教育、中文教育遭遇了怎样的难题,成为讨论中的焦点。
冷落
专业冷门成考生兜底选择,优秀学生借考研“大逃亡”
“如果说中文系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也许有些言之过甚,但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在青年中受宠的程度确实大不如前了。”原清华大...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5617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dline 讨论区 】
发信人: inews (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中文专业渐冷门:学生不痴情 教师重研究轻创作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17 20:18:22 2012, 美东)
从上世纪80年代争相报名投考的热火,到如今高招时往往成为末选的冷门专业,大学中文系切身体验了“盛世不再”的苍凉。这其中固然有时代变迁的无情、社会选择的冷酷,却也有中文教育自身的迷失。浮躁的求学风气、现实的功利主义、过度“论文化”的考评机制,都在隐隐腐蚀着中文教育的根基,让充满灵性与驰骋空间的文学教育被现实的无奈钉在了刻板的机械流程中。
中文教育,何去何从?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刺激了不少国人的神经,更引起了大学对中文教育的深思。在16日举行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座谈会上,大学需要什么样的中文教育、中文教育遭遇了怎样的难题,成为讨论中的焦点。
冷落
专业冷门成考生兜底选择,优秀学生借考研“大逃亡”
“如果说中文系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也许有些言之过甚,但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在青年中受宠的程度确实大不如前了。”原清华大...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5617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dline 讨论区 】
发信人: inews (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中文专业渐冷门:学生不痴情 教师重研究轻创作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17 20:18:22 2012, 美东)
从上世纪80年代争相报名投考的热火,到如今高招时往往成为末选的冷门专业,大学中文系切身体验了“盛世不再”的苍凉。这其中固然有时代变迁的无情、社会选择的冷酷,却也有中文教育自身的迷失。浮躁的求学风气、现实的功利主义、过度“论文化”的考评机制,都在隐隐腐蚀着中文教育的根基,让充满灵性与驰骋空间的文学教育被现实的无奈钉在了刻板的机械流程中。
中文教育,何去何从?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刺激了不少国人的神经,更引起了大学对中文教育的深思。在16日举行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座谈会上,大学需要什么样的中文教育、中文教育遭遇了怎样的难题,成为讨论中的焦点。
冷落
专业冷门成考生兜底选择,优秀学生借考研“大逃亡”
“如果说中文系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也许有些言之过甚,但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在青年中受宠的程度确实大不如前了。”原清华大... 阅读全帖
c******7
发帖数: 242
29
来自主题: Returnee版 - 从北大毕业生,看稳拿全球分布
北美学术界代表有:
哈佛大学统计系正教授、2002统计学考普斯总统奖得主刘军(数学系85届)
哈佛大学化学及化学生物学系正教授谢晓亮(化学系84届)
哈佛大学医学院副教授、波士顿麻省总医院基因敲除中心主任李恩(生物系84届,
在Nature,Science,Cell和Nature Genetics四大刊物上发表了近20篇论文)
耶鲁大学生物统计系Ira V. Hiscock副教授ZHAO, Hong-Yu(90届)
耶鲁大学分子细胞发育生物学系正教授、美国总统教师奖得主邓兴旺(生物系82届
,是植物光信号发育权威,已在Nature,Science,Cell三大刊物上发表10篇论文)
哥伦比亚大学结构生物学系副教授童亮(化学系83届,已在Nature,Science,Cell
三大刊物上发表9篇论文)
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医学及力学工程系副教授GUO, X. Edward(应用力学/生物力学专
业84届)
康奈尔大学生化及结构生物学系副教授WU, Hao(生物系85届,已在Nature,
Science,Cell三大刊物上发表7...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307
30
院系调整造成北大迁出院士列表:
王湘浩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1952年调至东北人民大学
吴文俊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学系教师,1952年调至中国科学院数学所
张宗燧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1952年调至北京师范学院
朱光亚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物理系副教授,1952年调至东北人民大学
于 敏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兼助教,1951年调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
理研究所
唐敖庆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1952年调至东北人民大学
蒋明谦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1952年调至北京医学院
曾昭抡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1950年调至教育部
朱起鹤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系教师,1952年调至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张树政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系助教,1950年调至重工业部
袁翰青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1950年调任文化部科学普及局局长
苏 锵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系学生,1952年调至清华大学
庄孝惠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动物系教授,1950年调至中国... 阅读全帖
z*****g
发帖数: 75
31
岳昕:致北大师生与北大外国语学院的一封公开信
北京大学的老师和同学: 你们好! 我是2014级外国语学院的岳昕,是4月9日早上向北
京大学递交《信息公开申请表》的八位到场同学之一。我拖着极疲惫的身躯写下这段文
字,说明近来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些事情。

4月9日之后,我不断被学院学工老师、领导约谈,并两次持续到凌晨一点甚至两点。在
谈话中,学工老师多次提到“能否顺利毕业”、“做这个你母亲和姥姥怎么看”、“学
工老师有权不经过你直接联系你的家长”。而我近期正在准备毕业论文,频繁的打扰和
后续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了我的论文写作。

4月20日中午,我收到了校方的回复。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学工老师、班主任在场,
党委书记向我宣读了学校对于本次信息公开申请的答复:
讨论沈阳师德的会议级别不够记录
公安局调查结果不在学校的管理范围里
沈阳公开检讨的内容因中文系工作失误也没有找到
这样的回复结果令我失望。但毕业论文提交即将截止,我只能先将心思放在论文写作上。

4月22日晚上十一点左右,辅导员突然给我打来电话,但因为时间已晚,我并没有接到
。凌晨一点,辅导员和母亲突然来到我的宿舍,强行将我叫醒,要...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332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KU 讨论区 】
发信人: fenge (大风), 信区: PKU
标 题: 百年北大中文系 百位知名毕业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18 22:25:24 2010, 美东)
温儒敏:北大中文系100年来的100位知名校友
温儒敏教授主编的《北大中文系百年图史》一书,近日将由北大出版社出版。其最后一
节列数
北大中文系100年来的100位知名校友。书中这样说明:100年来,北大中文系培养了
8000多名
本科生,2300多名研究生,600多名博士生,还有留学生、作家班、师范班、专科班、
进修教
师、访问学者、旁听生,等等,总计近2万人。中文系的校友大都成为栋梁之才,在各
个历史
阶段和各行各业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文化建设贡献才智,建功立业。这里列举100
位著名
的校友,代表100年来北大中文系教育的辉煌成就。100名只是很小的部分,挂一漏万,
许多优
秀的校友都未能列举。可以理解的是,这不是严格的评比选拔,更多是一种纪念与回顾
。名录
的拟定曾征求过多方面意见,主要考虑业绩、成就、名望和社会影响等,尽可能照顾各
个领域
的平衡。广义... 阅读全帖
z*****g
发帖数: 75
33
岳昕:致北大师生与北大外国语学院的一封公开信
北京大学的老师和同学: 你们好! 我是2014级外国语学院的岳昕,是4月9日早上向北
京大学递交《信息公开申请表》的八位到场同学之一。我拖着极疲惫的身躯写下这段文
字,说明近来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些事情。

4月9日之后,我不断被学院学工老师、领导约谈,并两次持续到凌晨一点甚至两点。在
谈话中,学工老师多次提到“能否顺利毕业”、“做这个你母亲和姥姥怎么看”、“学
工老师有权不经过你直接联系你的家长”。而我近期正在准备毕业论文,频繁的打扰和
后续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了我的论文写作。

4月20日中午,我收到了校方的回复。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学工老师、班主任在场,
党委书记向我宣读了学校对于本次信息公开申请的答复:
讨论沈阳师德的会议级别不够记录
公安局调查结果不在学校的管理范围里
沈阳公开检讨的内容因中文系工作失误也没有找到
这样的回复结果令我失望。但毕业论文提交即将截止,我只能先将心思放在论文写作上。

4月22日晚上十一点左右,辅导员突然给我打来电话,但因为时间已晚,我并没有接到
。凌晨一点,辅导员和母亲突然来到我的宿舍,强行将我叫醒,要...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4334
3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谢宁:我在北京大学三十年
我在北京大学三十年(一)
作者:谢宁
(2014-12-17 10:26:30)
这是迄今为止,我在自己博客里转发的唯一一篇他人的作品,是我一个好朋友写的一篇
长文。这个好朋友在北大学习、工作、生活了三十三年,其中二十九年是在北大历任最
高领导人身边和北大学校党委核心机关任职,因此他对北大三十年来的成长历程、演进
步伐、发展脉络历历在目,如数家珍;对北大三十年历届领导人的所作所为、颠三倒四
、秽迹劣行洞察入微,铭记于心;对北大从一个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圣地最终蜕变成为
八卦新闻笑柄的堕落过程了如指掌,铁证如山。因此,由他来为北大和北大领导人立此
存照,言之凿凿,辩无可辩,堪称信史。
也许在不明真相的外人看来,值此乱世,北大还不失为一个象牙塔。但是北大人自己知
道——当然除了本文作者,大家都“皇帝的新装”——,燕园只有西门外两个石狮子是
干净的了。对今天北大的肮脏,九十年代初以来的历届北大领导人负有不可逃脱的罪责
。这些领导人在倒行逆施、祸校秧学的时候,肆无忌惮,利令智昏,全然不记得中国的
古话“人在做,天在看”。他们更全然不知道,他们的作恶一直在被一双锐利的眼睛一
滴不露地注视着、记录着...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332
35
温儒敏:北大中文系100年来的100位知名校友
温儒敏教授主编的《北大中文系百年图史》一书,近日将由北大出版社出版。其最后一
节列数
北大中文系100年来的100位知名校友。书中这样说明:100年来,北大中文系培养了
8000多名
本科生,2300多名研究生,600多名博士生,还有留学生、作家班、师范班、专科班、
进修教
师、访问学者、旁听生,等等,总计近2万人。中文系的校友大都成为栋梁之才,在各
个历史
阶段和各行各业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文化建设贡献才智,建功立业。这里列举100
位著名
的校友,代表100年来北大中文系教育的辉煌成就。100名只是很小的部分,挂一漏万,
许多优
秀的校友都未能列举。可以理解的是,这不是严格的评比选拔,更多是一种纪念与回顾
。名录
的拟定曾征求过多方面意见,主要考虑业绩、成就、名望和社会影响等,尽可能照顾各
个领域
的平衡。广义上说,凡是曾在中文系就读或任职者,都是校友,但限于篇幅、资料等原
因,这
里只收录在本系的本科与研究生毕业,或者曾在本系就读过的。在北大中文系任教的很
多知名
学者,也都是本系的毕业生,由于前面已另有专门章节述及,此处也就不再...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6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梁效”的成立与终结
·范达人·
一、工字厅会议
“梁效”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笔名。它的建立最早可以追溯到1973年
10月。我记得,有一天,北大历史系党总支书记徐华民通知我:“明天,你到清华大学
工字厅去开一个会。这个会很重要。会议内容,你不要对别人讲,回来也不需要向我汇
报。”这一番话使我感到奇怪,特别是无须向他报告会议情况。因为按照常规,他作为
基层党组织的书记,我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应该把参与的一切活动如实地向他汇报,而
且把汇报视为党性的表现。可是,这次却如此地反常,足以显示这个会议的重要性和神
秘性。
第二天,我去清华工字厅参加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约十二人,北大、清华各一半
。北大这边,有中文系的魏建功先生,历史系的周一良先生,哲学系的汤一介先生,研
究马列主义的徐琳,北大政工组干部龙协涛,他最年轻,只有二十七八岁,我当时在北
大历史系算青年教师,其实也已38岁。在清华那边,到会的有王世敏、王朝文、孙中原
和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史国衡等六个人。
人到齐后,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迟群、党委副书记谢静宜走了进来,并讲了话。迟群
说,把你们清华、北大的同志找来,是为了编一份材料,前一段,我们去林彪住处...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7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梁效”的成立与终结
来源:《炎黄春秋》2014年第6期
作者:范达人
一、工字厅会议
「梁效」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笔名。它的建立最早可以追溯到1973年
10月。我记得,有一天,北大历史系党总支书记徐华民通知我:「明天,你到清华大学
工字厅去开一个会。这个会很重要。会议内容,你不要对别人讲,回来也不需要向我汇
报。」这一番话使我感到奇怪,特别是无须向他报告会议情况。因为按照常规,他作为
基层党组织的书记,我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应该把参与的一切活动如实地向他汇报,而
且把汇报视为党性的表现。可是,这次却如此地反常,足以显示这个会议的重要性和神
秘性。
第二天,我去清华工字厅参加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约十二人,北大、清华各一半
。北大这边,有中文系的魏建功先生,历史系的周一良先生,哲学系的汤一介先生,研
究马列主义的徐琳,北大政工组干部龙协涛,他最年轻,只有二十七八岁,我当时在北
大历史系算青年教师,其实也已38岁。在清华那边,到会的有王世敏、王朝文、孙中原
和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史国衡等六个人。
人到齐后,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迟群、党委副书记谢静宜走了进来,并讲了话。迟群
说,把你们清华、北大的同志找来,是...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38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范达人:“梁效”的成立与终结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history/xiandai/20140911112965_all.html
2014-09-11 10:00
来源:《炎黄春秋》2014年第6期
作者:范达人
一、工字厅会议
“梁效”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笔名。它的建立最早可以追溯到1973年
10月。我记得,有一天,北大历史系党总支书记徐华民通知我:“明天,你到清华大学
工字厅去开一个会。这个会很重要。会议内容,你不要对别人讲,回来也不需要向我汇
报。”这一番话使我感到奇怪,特别是无须向他报告会议情况。因为按照常规,他作为
基层党组织的书记,我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应该把参与的一切活动如实地向他汇报,而
且把汇报视为党性的表现。可是,这次却如此地反常,足以显示这个会议的重要性和神
秘性。
第二天,我去清华工字厅参加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约十二人,北大、清华各一半
。北大这边,有中文系的魏建功先生,历史系的周一良先生,哲学系的汤一介先生,研
究马列主义的徐琳,北大政工组干部龙协涛,他最年轻,只有二十七八岁,我当时在北
大历史系算青年教师,其实也已38岁。在清华那边,到...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补充回忆1979年13校联合主办《这一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1 08:05:56 2011, 美东)
http://blog.creaders.net/Gao-falin/user_blog_diary.php?did=9793
高伐林
2011-11-30 19:23:51
1979年,在思想解放运动初期,发生过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武大中文系七七级同学
倡议,北大、人大、北师大等十几所大学同学响应,联合创办了一个学生文学刊物《这
一代》。这件事在当时石破天惊,不仅在共和国历史上前无古人(“文革”期间大串联
成立跨校组织和出版跨校刊物那个特殊年代除外),而且迄至今日,后无来者。而《这
一代》由武汉大学七七级同学主编出版了创刊号之后,也就偃旗息鼓。
但这件事,30年来并沒有被忘却。前几年,官至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
馆长、小說家陈建功,在北京报刊上以整版篇幅回忆当年经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家
新、北京爱迪尔公...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0
2012年12月03日 09:07:26
来源: 文学报
近日得友人赠《学者吴小如》,读之感慨良多,非但为吴先生而且为北大,为中文
系。
细读此书,五十四年前聆听吴先生的讲课种种印象不时涌上心头。在当时能让他这
样一个讲师上中文系的讲台,可以说是某种历史的吊诡。
初进北大中文系,一眼就可以看出,不要说讲师,副教授,就是不太知名的教授也
只能到新闻专业去上课,一般讲师只能上上辅导课。当然,刚刚从保加利亚讲学归来的
朱德熙副教授似乎是个例外。现代汉语本来是中文系大部分学生觉得最枯燥的,但是,
朱德熙却以他的原创的概括、缜密的推理和雄辩的逻辑获得爆棚效应,二百人的课堂,
去晚了就没有座位,只好靠在墙边暖气管上站着。何其芳先生那时是北大文学研究所的
副所长(所长是郑振铎),与吴组缃先生先后开设《红楼梦》专题。吴先生得力于作家创
作经验,对人生有深邃的洞察,对艺术有独到的分析,而何其芳先生颇有人道主义胸怀
,不同意他把薛宝钗分析为“女曹操”,认为她不过是一种家族体制礼教意识的牺牲品
,两人同样受到欢迎。一次,我在北大医院排队挂号,护士问前面一人姓名,听到四川
口音很重:“我叫何其芳。”不免多看几...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43926
41
http://vps18408.inmotionhosting.com/~difang5/simple/?t2769.html
查看完整版本: [-- 李受山我所经历的北师大“反右运动” --]
-> 国史纵横 -> 李受山我所经历的北师大“反右运动”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bluesky 2010-05-19 00:50
李受山我所经历的北师大“反右运动”
作者:李受山
来源:《不肯沉睡的记忆》
一九五七年春天,来的特别温馨和煦。我们春节留校同学,有的在新春正月去团中央
第一书记胡耀邦家恭贺新春佳节。他热情款待大伙,喝茶吃糖。由于人多,耀邦同志只落
个小茶杯,还没有把,不慎将茶晃出,烫了手。他便借题风趣地说:“我希望大家都要成‘
大器’,不要像这个小茶杯,只要有点水就往外晃。”接着喝口茶又说:“你们要作‘世
’罗庚”,不只是华罗庚;要作钱‘世’强,不光是钱‘三’强!”(可能这两位科学家刚
来过,所以就借题发挥了)。说得大家都感到很亲切,又很兴奋。我们学校文艺团体,也去
拜访了大诗人艾青同志、田间同志;还有老作家老舍先生,都有...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42
http://blog.creaders.net/Gao-falin/user_blog_diary.php?did=9793
高伐林
2011-11-30 19:23:51
1979年,在思想解放运动初期,发生过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武大中文系七七级同学
倡议,北大、人大、北师大等十几所大学同学响应,联合创办了一个学生文学刊物《这
一代》。这件事在当时石破天惊,不仅在共和国历史上前无古人(“文革”期间大串联
成立跨校组织和出版跨校刊物那个特殊年代除外),而且迄至今日,后无来者。而《这
一代》由武汉大学七七级同学主编出版了创刊号之后,也就偃旗息鼓。
但这件事,30年来并沒有被忘却。前几年,官至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
馆长、小說家陈建功,在北京报刊上以整版篇幅回忆当年经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家
新、北京爱迪尔公司老总张桦等多人,或上电视,或上报刊,从不同角度反思这一事件
;现在正值武汉大学中文系七七级征集毕业30年回忆录文集,这件“本年级大事”自然
也将成为其中的重头戏;而恰巧这两天,我又接到北京一家著名周刊的主力记者的信,
称这件事已经列为该刊的一个重点选题,将采访包括我在内的当事...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3
(不知道是否有人转贴过?)
北大中文系,让我把你摇醒
孙绍振
2012年12月03日 09:07:26
来源: 文学报
近日得友人赠《学者吴小如》,读之感慨良多,非但为吴先生而且为北大,为中文
系。
细读此书,五十四年前聆听吴先生的讲课种种印象不时涌上心头。在当时能让他这
样一个讲师上中文系的讲台,可以说是某种历史的吊诡。
初进北大中文系,一眼就可以看出,不要说讲师,副教授,就是不太知名的教授也
只能到新闻专业去上课,一般讲师只能上上辅导课。当然,刚刚从保加利亚讲学归来的
朱德熙副教授似乎是个例外。现代汉语本来是中文系大部分学生觉得最枯燥的,但是,
朱德熙却以他的原创的概括、缜密的推理和雄辩的逻辑获得爆棚效应,二百人的课堂,
去晚了就没有座位,只好靠在墙边暖气管上站着。何其芳先生那时是北大文学研究所的
副所长(所长是郑振铎),与吴组缃先生先后开设《红楼梦》专题。吴先生得力于作家创
作经验,对人生有深邃的洞察,对艺术有独到的分析,而何其芳先生颇有人道主义胸怀
,不同意他把薛宝钗分析为“女曹操”,认为她不过是一种家族体制礼教意识的牺牲品
,两人同样受到欢迎。一次,我在北大医院排队挂号,护士...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21641
4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汪曾祺的昆明zt
孙郁
1
1939年,汪曾祺到了昆明西南联大读书,直到1946年才离开这座春城。关于那一段
的生活,他晚年写了很多短文,都传神得很,乃至成了人们研究联大重要的感性资料。
也由于他的神来之笔,昆明时代许多泯灭的故事悠然地走来,仿佛一幅幅写意的画面,
贫瘠时代的一切竟有了趣味流溢。
我读他写下的那些文章,觉得年轻时代的他不是一个好的学生,起码是个不合格的
学生。也因了战乱与动荡,学校显得松散,得以自由地读书。他入的是中文系,那里好
的老师多多,对大家要求也并不严格,随随便便。这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
中文系的系主任是罗常培,教师有朱自清、刘文典、闻一多、王力、浦江清、沈从
文、许维通、余冠英、陈梦家等。他们多是清华来的老师,治学颇为严谨。学生们大概
可以选修别的课程,像哲学系的金岳霖的课,汪曾祺就喜欢。外语系的名家很多,钱锺
书、吴宓都在,他旁听过吴宓的课,没有太大兴趣,就远离而去了。沈从文那时在中文
系讲写作,这是汪曾祺最喜欢上的一门课。闻一多的也不错,给他很深的印象。但对他
最好的是沈从文。沈从文开设的课程是个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汪曾祺选
他的这三门课,一是老师好;二是自在,... 阅读全帖
y**********3
发帖数: 1389
45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萌芽应该是有猫腻的
蹩扭
军长
注册时间: 2005-10-09
帖子: 18882
来自: 无人知晓
发表于: 2007四月02星期一, 20:08 发表主题: 谷一个新概念保送
----------------------------------------------------------------------------
----
“新概念族”与保送
●第一届A组(应届高中毕业生)一等奖:
刘嘉俊,保送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基地班,可是还不到两年,他就决定休学一年,
专心社会工作与文学创作。休学原因:缺课率实在太高,期末考试无法参加。得奖之后
,刘嘉俊的曝光率仅次于韩寒。先是当上《萌芽》刊中刊《惊奇》的主编,而后担任正
刊的小说发稿编辑,其后又加盟中学生网站ASWECAN,接着与同为新概念获奖者的陶磊
合著小说《高三史记》。
陈佳勇,保送北京大学中文系文科实验班。获奖作品《来自沈庄的报告》。现为北
大中文系学生会主席,连续两年获得北京大学创新奖。2001年9月在作家出版社出版随
笔集《所谓青年》。
徐敏霞,保送复旦大学中文系。获奖作品《站在十几岁的尾巴上》,著有长篇小说
《我是波西米亚人... 阅读全帖
y**********3
发帖数: 1389
46
蹩扭
军长
注册时间: 2005-10-09
帖子: 18882
来自: 无人知晓
发表于: 2007四月02星期一, 20:08 发表主题: 谷一个新概念保送
----------------------------------------------------------------------------
----
“新概念族”与保送
●第一届A组(应届高中毕业生)一等奖:
刘嘉俊,保送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基地班,可是还不到两年,他就决定休学一年,
专心社会工作与文学创作。休学原因:缺课率实在太高,期末考试无法参加。得奖之后
,刘嘉俊的曝光率仅次于韩寒。先是当上《萌芽》刊中刊《惊奇》的主编,而后担任正
刊的小说发稿编辑,其后又加盟中学生网站ASWECAN,接着与同为新概念获奖者的陶磊
合著小说《高三史记》。
陈佳勇,保送北京大学中文系文科实验班。获奖作品《来自沈庄的报告》。现为北
大中文系学生会主席,连续两年获得北京大学创新奖。2001年9月在作家出版社出版随
笔集《所谓青年》。
徐敏霞,保送复旦大学中文系。获奖作品《站在十几岁的尾巴上》,著有长篇小说
《我是波西米亚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北京大学李悠悠实名揭发长江学者沈阳教授
Original 2018-04-05 李悠悠、王宇根 AoAcademy
(大学时代的高岩)
南京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系主任、长江学者沈阳教授,女生高岩的死真的与你无关吗?
作者:李悠悠
2017年,罗茜茜在时隔18年后挺身而出,举报了北航教授陈小武的长期性侵行为。2018
年伊始,我的北大校友王敖揭发了UIUC的徐钢的长期性侵行为。
我由衷地钦佩罗茜茜与王敖的勇气与正义感,特别是为弱者挺身而出的决心和毅力。
现在,作为真实历史的见证者,我想向大家隆重推出可以和陈小武、徐钢二位“媲美”
甚至“更胜一筹”的另一位对女生性侵的惯犯——沈阳教授。沈阳教授,1955年生人,
现年63岁,现任南京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文系兼职教
授,并于近年获得一项“长江学者”桂冠称号。
(沈阳近照,来源:百度图片)
我要说:20年前,一位名叫高岩的北大女生,正是因为遭受沈阳教授的性侵和污蔑而死
的。
我叫李悠悠,北大社会学学士,北大传播学硕士,在美国读过法律,目前定居于加拿大
。我和高岩从高中时就是同窗好朋友。1995年,我俩一起考入北京大学,同... 阅读全帖
z*****g
发帖数: 75
48
岳昕:致北大师生与北大外国语学院的一封公开信
北京大学的老师和同学: 你们好! 我是2014级外国语学院的岳昕,是4月9日早上向北
京大学递交《信息公开申请表》的八位到场同学之一。我拖着极疲惫的身躯写下这段文
字,说明近来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些事情。

4月9日之后,我不断被学院学工老师、领导约谈,并两次持续到凌晨一点甚至两点。在
谈话中,学工老师多次提到“能否顺利毕业”、“做这个你母亲和姥姥怎么看”、“学
工老师有权不经过你直接联系你的家长”。而我近期正在准备毕业论文,频繁的打扰和
后续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了我的论文写作。

4月20日中午,我收到了校方的回复。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学工老师、班主任在场,
党委书记向我宣读了学校对于本次信息公开申请的答复:
讨论沈阳师德的会议级别不够记录
公安局调查结果不在学校的管理范围里
沈阳公开检讨的内容因中文系工作失误也没有找到
这样的回复结果令我失望。但毕业论文提交即将截止,我只能先将心思放在论文写作上。

4月22日晚上十一点左右,辅导员突然给我打来电话,但因为时间已晚,我并没有接到
。凌晨一点,辅导员和母亲突然来到我的宿舍,强行将我叫醒,要...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KU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PKU
标 题: 钱理群:发生在未名湖畔不应忘记的往事—记1957年的三个学生刊物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1 21:29:07 2018, 美东)
作者 钱理群
一、《红楼》:“山雨欲来”前的青春歌唱
1957年的第一个早晨,北京大学大餐厅(今大讲堂的原址)前,两张大餐桌上堆满了刚
刚出版的大型学生文艺刊物《红楼》的创刊号。参加了通宵狂欢的北大儿女们,晚妆未
残,微有倦意,便围购如堵。只见一位衣着淡雅、步态轻盈的女大学生和几位男同学在
那里忙碌着。
这位女生就是后来以其壮烈之举震撼全国、并终将载入北大史册的林昭,当时她就已经
在燕园文坛上颇有诗名,诗友们都亲呢地称她为“林姑娘”。但此时的读者却对她并不
注意,他们已经被新出的刊物封面所吸引:这是一幅木刻图案,是一个牧羊人正驱赶着
羊群走下山岗,山上草木摇曳,山外浓云翻滚,题名是:“山雨欲来”——多年以后,
人们才意识到这竟是一句“谶语”。
打开刊物,第二页便刊登着著名的1930年代校园诗人、如今是北大中文系教授的林庚先
...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50
作者 钱理群
一、《红楼》:“山雨欲来”前的青春歌唱
1957年的第一个早晨,北京大学大餐厅(今大讲堂的原址)前,两张大餐桌上堆满了刚
刚出版的大型学生文艺刊物《红楼》的创刊号。参加了通宵狂欢的北大儿女们,晚妆未
残,微有倦意,便围购如堵。只见一位衣着淡雅、步态轻盈的女大学生和几位男同学在
那里忙碌着。
这位女生就是后来以其壮烈之举震撼全国、并终将载入北大史册的林昭,当时她就已经
在燕园文坛上颇有诗名,诗友们都亲呢地称她为“林姑娘”。但此时的读者却对她并不
注意,他们已经被新出的刊物封面所吸引:这是一幅木刻图案,是一个牧羊人正驱赶着
羊群走下山岗,山上草木摇曳,山外浓云翻滚,题名是:“山雨欲来”——多年以后,
人们才意识到这竟是一句“谶语”。
打开刊物,第二页便刊登着著名的1930年代校园诗人、如今是北大中文系教授的林庚先
生的《红楼》——
红楼你响过五四的钟声
你啊是新诗摇篮旁的心
为什么今天不放声歌唱
让青年越过越觉得年轻
这里响彻的正是这个新诞生的校园刊物给自己定下的旋律:尽情享受着“年轻”的“青
年”的“放声歌唱”,这是一种典型的时代与个人的“青春歌唱”。在《发刊词》里,
对此...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