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之败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w******k
发帖数: 1382
1
中共上将刘亚洲在接受官媒专访谈到中日甲午战争时表示,甲午之败非海军之败,而是
国家之败;并举例,有个国家领导人在一次会议上拿出两份清朝的名单,来说明清朝的
教育问题。有评论表示,目前中国大陆的教育弊端丛生,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制度性问题。
4月14日,中共新华网刊登了对空军上将刘亚洲的专访,题目是:<刘亚洲空军上将谈甲
午战争:制度、战略、信仰、国运>。中日甲午之战(1894年),世称中日第一次大战
,以清军失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
刘亚洲说,甲午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军队和外国武器装备差距最小的一次战争,又是中
国军队败得最惨的一次战争。甲午之败非海军之败,也非陆军之败,而是国家之败。
刘亚洲谈话中提到到教育方面的教训。刘亚洲称,日本首先抓的是对人的教育,明治维
新时是这样,今天也是这样。教育的革命带来了思想的革命。军队是更需要思想的,对
一支军队而言,思想才是真正的杀手锏。
刘亚洲称,清朝的教育是中国历史上最差的教育。他披露,有个国家领导人在一次会议
上拿出两份清朝的名单,它们是收藏在国家图书馆的。第一个名单上的人是傅以渐、王
式丹、林召堂、刘子壮、陈沅……第二个名单上的人是李渔、洪升、...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7325
2
☆─────────────────────────────────────☆
purllyken (purllyken) 于 (Sat Jun 26 21:06:53 2010, 美东) 提到:
为何淝水之败后苻坚亡国, 而赤壁之败后曹操却没有? 苻坚天下二分有一,而曹操
天下才三分有一.
http://mywebspace.wisc.edu/huang56/web
拒谏诤兵败淝水
苻坚志在统一天下,经过20多年的精心治理,基本上统一了中国北方,国富兵强,
只剩下地处东南一角的东晋尚未征服,苻坚耿耿于怀。建元十五年(379年),前秦攻
克了东晋的襄阳,俘虏了守将朱序。苻坚认为夺取东晋,统一天下的条件已经成熟,于
是决定伐晋。
建元十八年,苻坚在太极殿召见群臣说:“我从继承大业以来,将近三十年了。四
方大致平定,只有东南一角,还没有蒙受君王的教化。我粗略计算了一下兵力,能有九
十七万。我准备亲率大军东伐。你们以为如何?”面对苻坚的主张与发问,除秘书监朱
彤表示赞成外,其余大臣都纷纷反对,久议不决。苻坚很生气地说:“算了吧,还是由
我自己决断好了。” 群臣退朝后,苻坚又留下弟弟...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1
3
为何淝水之败后苻坚亡国, 而赤壁之败后曹操却没有? 苻坚天下二分有一,而曹操
天下才三分有一.
http://mywebspace.wisc.edu/huang56/web
拒谏诤兵败淝水
苻坚志在统一天下,经过20多年的精心治理,基本上统一了中国北方,国富兵强,
只剩下地处东南一角的东晋尚未征服,苻坚耿耿于怀。建元十五年(379年),前秦攻
克了东晋的襄阳,俘虏了守将朱序。苻坚认为夺取东晋,统一天下的条件已经成熟,于
是决定伐晋。
建元十八年,苻坚在太极殿召见群臣说:“我从继承大业以来,将近三十年了。四
方大致平定,只有东南一角,还没有蒙受君王的教化。我粗略计算了一下兵力,能有九
十七万。我准备亲率大军东伐。你们以为如何?”面对苻坚的主张与发问,除秘书监朱
彤表示赞成外,其余大臣都纷纷反对,久议不决。苻坚很生气地说:“算了吧,还是由
我自己决断好了。” 群臣退朝后,苻坚又留下弟弟苻融商议。
苻融也不同意伐晋。他认为当时伐晋有三难:一是从星象看,天意不顺;二是东晋
上下安和,没有灾祸和挑衅行为,无隙可乘;三是我们多年征战,士卒疲惫,人民厌战
。再说被征服的鲜卑、羌、羯等贵族也未诚心臣服
x*******a
发帖数: 11067
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我的红楼梦结局 5 贾府之败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xinyuemba (小树),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贾府之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29 22:29:59 2010, 美东)
(本来是想写元春的,写着写着就跑题了,改了个名儿贴上来。)
要说贾府之败,先得搞清楚在贾府败落之前,它的收入来源是哪里?靠皇上给?贾府几
个有限的世袭官职俸禄赏赐能有多少?靠自己家田地?乌庄头也給珍大爷讲了,不过一
年几千两银子。贾府怎么赚钱的书里并没有明说,但是只要想想唐僧怎么拿到了有字经
,范进中了举以后怎么就有了宅子田地,也就明白了。
荣宁两公属于“四王八公”这派开国老臣,同气连枝的,各家的徒子徒孙,积存的人脉
一定不少,所以要走门路办事儿的,通过贾府的也一定不少。这些事儿包括京官想谋个
外放的肥缺,外地的想升个官儿,打官司的要枉个法,办营业执照的办驾照的想顺顺利
利办个事儿,等等等,反正古今乌鸦一般黑,今天咱那些公务员如何为人民服务的,那
时候也差不多。说白了,贾家就是一太子党,不是索隐派讲的太子那党,而是大官二代
的统称... 阅读全帖
M*****t
发帖数: 1842
5
来自主题: Soccer版 - 里皮爱子拯救韩国! 韩媒狂赞!无愧20亿年薪 4亮54回复 酒儿 06-12 15:47 转自腾讯 特约记者周星成报道 主场1比0击败乌兹别克斯坦,韩国队拿到十强赛最关键的3分。“冲击巴西世界杯之路亮起绿灯,韩国队极有可能实现连续8届晋级的壮举。这是一场非常重要的胜利,足以保证太极虎可以用放松的心态,应对18日与伊朗队的比赛。”《体育世界》如此点评。对于此战1比0的意义,韩媒一致感慨,称“韩国队总算度过了世预赛最险峻的难关。” 韩国队自我救赎 此战之前,韩国队出线前景极其严峻。若不能击败乌兹别克队,太极虎唯有末轮击败伊朗方可直接出线。而在上周客场1比1战平黎巴嫩后,以崔康熙为首的教练组饱受韩国媒体的质疑,包括老将李东国的Fackbook都遭到恶意留言。考虑到韩乌之战的重要性,崔康熙经过深思熟虑,变阵为442,老将李东国、金南一被迫让出主力位置,小将孙兴民生平第一次获得国家队首发机会。靠实力说话,崔康熙遣出最强阵容全力死磕。而在本周一的傍晚,新任韩国足协主席郑梦奎更是亲临国家队内部,号召大家众志成城迎接最险一战。 举全国之兵迎击生死战,韩国队最终一球艰难胜出。之所以说艰难,是因为进球的功臣不是韩国队员,而是拜对方后卫乌龙球之所赐。“进军世界杯的信念、强大的意志力、永不放弃的斗志,这是韩国队抢得关键3分的有力武器。”《最佳11人》赛后点评道。在该媒体看来,乌兹别克队并非鱼腩,其连续的远射屡次威胁韩国队球门。“不过在经历了与黎巴嫩队的比赛后,国脚们已从全体球迷的谴责声中自悟,并重拾战斗精神,赢下了一场韩国足球惯有的胜利。”《最佳11人》如此欣慰地称。 经历了这样一场惨烈之战,韩国队的损失自然也不小。抢截型后腰朴钟佑因累计两张黄牌,将缺席下轮与伊朗队的交锋;队长郭泰辉则在比赛中腿部受伤,比赛结束前无奈伤退。但即便如此,崔康熙还是喊出了下轮要击败伊朗队的豪言:“在理论上,韩国队还没有确保出线资格。末战伊朗,将是我们的终极决战! 韩国队会竭尽全力殊死一搏,同时为在客场受到的轻视接待而复仇,我们有决心雪耻在德黑兰的0比1之败!”虽然争胜心切,且两大后腰金南一、朴钟佑一伤一停,但崔康熙在赛后还是否认了火线征召奇诚庸和具滋哲的可能。 金英权 无愧20亿年薪 1比0战胜对手,韩国队后防线的出彩表现赢得了各界的交口称赞。“我希望各位集中注意力,打出一场零失球的比赛。”崔康熙赛前的嘱托终成现实,这也是韩国队在十强赛阶段首次实现“零丢球”。对比之前与黎巴嫩战成1比1的艰难平局,此役金英权和金昌洙两位伦敦奥运球员的提拔,被视为后防线成功重组的关键。尤其是恒大小将,第一次在崔康熙阵中实现自我正名。 “绰号‘里皮(微博)爱子’的金英权,终于展现出年薪20亿韩元的价值。纵观韩乌之战的表现,这位中超冠军队球员可以说是大放异彩。”韩媒《足球名册》赛后盛赞,“他和郭泰辉的双中卫组合,在赛后得到众多专家的一致好评。尤其是定位球防守,体现出极强的统治力。在同乌兹别克球员的对抗中,完美地占据了制空权。”当然在该媒体看来,金英权高度集中的比赛注意力是最令人刮目相看的。太极虎所进的致胜一球,也是源于金英权魔力左脚的传中。 比赛终场哨响时刻,金英权与孙兴民拥抱在一起,露出难得的灿烂笑容。“比起在进攻方面的贡献,我自己最满意的还是防守。能够保证球队不丢球,这是最让我开心的事情。”金英权赛后感言,“最后一轮迎战伊朗队,我期盼自己能调整到最佳的竞技状态。我有强烈的自信心,最后一战必胜伊朗!” 韩国队阵容(442):郑成龙/金致佑、郭泰辉(81’金基熙)、金英权、金昌洙/李青龙(92’池东沅)、李明周、朴钟佑、李根镐(64’李东国)/金信旭、孙兴民
里皮爱子拯救韩国! 韩媒狂赞!无愧20亿年薪 4亮54回复
酒儿 06-12 15:47
转自腾讯
特约记者周星成报道
主场1比0击败乌兹别克斯坦,韩国队拿到十强赛最关键的3分。“冲击巴西世界杯之路
亮起绿灯,韩国队极有可能实现连续8届晋级的壮举。这是一场非常重要的胜利,足以
保证太极虎可以用放松的心态,应对18日与伊朗队的比赛。”《体育世界》如此点评。
对于此战1比0的意义,韩媒一致感慨,称“韩国队总算度过了世预赛最险峻的难关。”
韩国队自我救赎
此战之前,韩国队出线前景极其严峻。若不能击败乌兹别克队,太极虎唯有末轮击败伊
朗方可直接出线。而在上周客场1比1战平黎巴嫩后,以崔康熙为首的教练组饱受韩国媒
体的质疑,包括老将李东国的Fackbook都遭到恶意留言。考虑到韩乌之战的重要性,崔
康熙经过深思熟虑,变阵为442,老将李东国、金南一被迫让出主力位置,小将孙兴民
生平第一次获得国家队首发机会。靠实力说话,崔康熙遣出最强阵容全力死磕。而在本
周一的傍晚,新任韩国足协主席郑梦奎更是亲临国家队内部,号召大家众志成城迎接最
险一战。
举全国之兵迎击生死战,韩国队最终一球艰难胜出。之所以说...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25644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snonline (卫所南次郎-做人要厚道,约泡自带套),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何清涟:国民党当年之败并非缘于腐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22 18:21:50 2014, 美东)
新闻来源: 美国之音 于 2014-11-22
冷门大片《北平无战事》的走红,先是缘于人们发现习近平的“吃饭砸锅论”源自该剧
台词,继而是人们从蒋经国遭遇的“反腐泥浆战”中看到现实的投影。不少人借剧评一
浇心中块垒。但有一个问题仍然悬在心头:中共政权腐败远超国民党,为何至今仍然稳
固?
*腐败并不直接导致政权败亡*
我曾在《“危机共振”离中国还有多远?》一文中谈过,腐败会导致一个政权衰竭
,但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也不是政权崩溃的充分条件。从历史经验判断,中国历代王朝
衰亡,往往是几大危机叠加所致,如统治集团内部的危机、经济危机(最终表现为财政
危机)以及外敌入侵。《北平无战事》正好就反映了国民政府同时面临这四大危机时的
风雨飘摇状态,作者也许是出于避忌,有意忽略了1948年币制改革出自中共卧底“红色
经济...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25644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snonline (卫所南次郎-做人要厚道,约泡自带套),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何清涟:国民党当年之败并非缘于腐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22 18:21:50 2014, 美东)
新闻来源: 美国之音 于 2014-11-22
冷门大片《北平无战事》的走红,先是缘于人们发现习近平的“吃饭砸锅论”源自该剧
台词,继而是人们从蒋经国遭遇的“反腐泥浆战”中看到现实的投影。不少人借剧评一
浇心中块垒。但有一个问题仍然悬在心头:中共政权腐败远超国民党,为何至今仍然稳
固?
*腐败并不直接导致政权败亡*
我曾在《“危机共振”离中国还有多远?》一文中谈过,腐败会导致一个政权衰竭
,但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也不是政权崩溃的充分条件。从历史经验判断,中国历代王朝
衰亡,往往是几大危机叠加所致,如统治集团内部的危机、经济危机(最终表现为财政
危机)以及外敌入侵。《北平无战事》正好就反映了国民政府同时面临这四大危机时的
风雨飘摇状态,作者也许是出于避忌,有意忽略了1948年币制改革出自中共卧底“红色
经济... 阅读全帖
x*******i
发帖数: 157
8
甲午之败的根源是书生翁同龢误国!海战即使败了,陆战如果胜了,根本不至于割地赔
款,晚清就是这德行,真正有能力的人得不到重用,一帮无能之人久立朝堂。
x*******i
发帖数: 157
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甲午之败的根源是书生误国!
甲午之败的根源是书生翁同龢误国!海战即使败了,陆战如果胜了,根本不至于割地赔
款,晚清就是这德行,真正有能力的人得不到重用,一帮无能之人久立朝堂。
x*******a
发帖数: 11067
10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贾府之败
(本来是想写元春的,写着写着就跑题了,改了个名儿贴上来。)
要说贾府之败,先得搞清楚在贾府败落之前,它的收入来源是哪里?靠皇上给?贾府几个有限的世袭官职俸禄赏赐能有多少?靠自己家田地?乌庄头也給珍大爷讲了,不过一年几千两银子。贾府的收入书里并没有明说,但是只要想想唐僧怎么拿到了有字经,范进中了举以后怎么就有了宅子田地,也就明白了。
荣宁两公属于“四王八公”这派开国老臣,同气连枝的,各家的徒子徒孙,积存的人脉一定不少,所以要走门路办事儿的,通过贾府的也一定不少。这些事儿包括京官想谋个外放的肥缺,外地的想升个官儿,打官司的要枉个法,办营业执照的办驾照的想顺顺利利办个事儿,等等等,反正古今乌鸦一般黑,今天咱那些公务员如何为人民服务的,那时候也差不多。说白了,贾家就是一太子党,不是索隐派讲的太子那党,而是大官二代的统称。贾府兴盛时能力有多大?看看雨村老兄一个无门无派的罪臣怎么当了应天府知府!还有林姑爷一个读书人,怎么就拿了盐政这种肥缺?只怕也是当初贾家的面子。
非亲非故求贾府办事儿的人,办事儿的时候要大出血,平时过年过节还要孝敬,这能有多少钱?看看宫里来的太监来问贾府要多少钱?夏太监跟珍大爷一
s********n
发帖数: 1540
11
明末边事春秋之六 鏖战三千里江山 ――万历朝鲜之役
秦大路 编写
与许多人的感觉一样,每读《明史》,特别是读到晚明部分,总会令人感到寒气逼
人,脊背上的凉意,胸腑中的悲意,一时不易排遣。孙武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
之地,存亡之道。明朝便在这生死存亡的夹缝中度过一个个多事之秋。仅明末军事领域
,战事频繁,令人感到畅快淋漓的时候不多。然而万历三大征,特别是三大征之一的万
历朝鲜之役,勉强算的上是晚明历史中少有的亮色之一,曲折处惨烈处屡屡让人动容不
已。
万历朝鲜之役是四百年前发生在朝鲜半岛的一场国际战争。日本史书把万历朝鲜之
役分为两次战争,分别叫作文禄之役和庆长之役。朝鲜史书则称之为壬辰卫国战争。整
个战争从万历二十年(1592年)开始至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结束,历时七年。这场
战争,明朝“几举海内之全力”,前后用兵数十万,费银近八百万两,历经战与和的反
复,最终异常艰苦的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战争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日军
战略进攻阶段,在短短的时间日军迅速占领朝鲜全境。第二阶段是明军的反攻阶段,明
军通过一系列战役,最终收复了平壤、开城等地。第三阶段是相持和议和阶段。... 阅读全帖
Z*****i
发帖数: 1888
12
大宋绍圣七年,七月二十一日。
河北路,冀州州治信都城。
虽然此前在黄河边上大破萧阿鲁带,但唐康殊无半点兴奋之色。事实上,战局的
发展,也的确让他无法高兴得起来。两天前,七月十九日,一直被骁胜军拖得无法顺利
渡河的萧阿鲁带眼见着粮草将尽,终于按捺不住,他下令将本部兵马分成两部,四千人
马搭浮桥摆出强行渡河的态势,余下三千人马结阵保护。萧阿鲁带并不知道此时耶律信
已经突破宋军的防线,进入到永静军,更不知道萧岚会在武强大败仁多保忠,他一支人
马,孤悬敌后,消息断绝,被唐康与李浩率军阴魂不散般的跟着,晚上连睡个安稳觉都
难。在他看来,实已是到了非要摆脱掉唐康、李浩不可的时候了。
但萧阿鲁带却没有想到,论及水战的本领,宋军的领先是全方位的。辽国虽然也
有一支水军,甚至还建立了小规模的海船水军,可这些水军实在无法与宋朝水军相提并
论,因此也并未一同南征。而其余诸军,对于水战的理解,也就仅仅限于搭浮桥了。但
宋军即使是马步禁军将领,懂得的水战方法,却几乎可以到辽国的水军中当将领了。
萧阿鲁带以为如此布阵,可以引诱唐康、李浩来进攻。他此前也曾与唐康、李浩
有数次...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评诸葛亮用人与魏延之悲剧
汉末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在我国古代政治家中确实是一位佼佼
者。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和为追求天下统一大业而鞠躬尽瘁的奋斗精神,以及高尚的品
德和人格风范,确实使人敬佩。可他也不是完人,也有他的短处。对于诸葛亮其人,历
史学家和政治家们都曾有过不少评述,可惜由于历史的局限,或者由于“为贤者讳”之
类的思想所囿,抑或由于敬仰之情,不愿言其瑕者甚多,尤其是在他对待和使用蜀国大
将魏延问题上更是讳莫如深。《三国演义》中“魏延脑后有反骨”这一说,为好多人所
熟悉和接受。这就须从历史本来面貌来辨其真伪。这里我只就诸葛亮用人之得失和魏延
之悲剧发点议论。
在汉末军阀割剧、群雄争霸的夹缝中求生存和发展的刘备是很有抱负和胆识的,他
深知人才之难得,怀着求贤若渴的心情礼贤下士,不惜“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来做自
己的得力助手。当时刘备已是47岁的皇室将军,而诸葛亮则是27岁的书生,而就是
这位“乡下知青”在见面时竟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的战略决策。在短短三百字的《
隆中对》里分析和预测到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历史趋势,并从政治、军事、内政、外
交诸方面作了精辟的分析,可以说它是蜀汉开国...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7325
14
☆─────────────────────────────────────☆
whct (Be my mirror, my sword and shield) 于 (Mon Mar 29 14:48:16 2010, 美东) 提到:
按史记:
吴少(小)将桓将军说王曰:“吴多步兵,步兵利险;汉多车骑,车骑利平地。原大王
所过城邑不下,直弃去,疾西据雒阳武库,食敖仓粟,阻山河之险以令诸侯,虽毋入关
,天下
固已定矣。即大王徐行,留下城邑,汉军车骑至,驰入梁楚之郊,事败矣。”吴王问诸
老将,老将曰:“此少年推锋之计可耳,安知大虑乎!”于是王不用桓将军计。
Hoho...
☆─────────────────────────────────────☆
mxh (mxh) 于 (Mon Mar 29 14:51:34 2010, 美东) 提到:
但是不管用小将计还是老将策,结果还是应该一样的吧。销藩集权乃大势,不可能回到
战国了。
☆─────────────────────────────────────☆
whct (Be my mirror, my sword...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5
http://www.voachinese.com/content/china-media-world-jiawu-20140
14.04.2014
作者 海涛
中国和日本因岛屿之争而关系紧张。美防长哈格尔访华,不断有中国官媒放言,抨击美
国在中日岛屿之争中的作用,也有官媒援引外电的话说:中日军力比较须考虑美国因素
。另外,新华网还刊登了对中南海军事智囊刘亚洲的专访,题目是:刘亚洲空军上将谈
甲午战争:制度、战略、信仰、国运。
*朱成虎将军:美模糊战略变清晰战略*
4月14日周一,环球网发出报道题目是:美军高官首公开表示“武力帮助日本夺回钓鱼
岛”。报道援引美军驻冲绳基地司令威斯勒的话说,如果接到命令夺回钓鱼岛,美军不
需登岛,只需海空进攻即可消除(中方)威胁。报道说,这是美军高官首次公开表示“
武力帮助日本夺回钓鱼岛”。 ​​
这篇报道说,威斯勒讲话须存在一前提:解放军首先出兵上岛。而这个条件并不存在。
报道援引中国专家话说,中国有权登岛,但没这样做,是希望“管控”危机。报道援引
国防大学朱成虎将军的话说,美军方近日接连对华放狠话,至少可以表明华盛顿已改变
“...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74
16
本文作者为我们爱历史团队成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张嵚。
公元1398年闰五月,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二十一岁的皇太孙朱允文即位,次年改元建文
,这就是明朝第二个皇帝建文帝。
这位皇帝少年执政,在位四年,被四叔燕王朱棣起兵造反,闹出了长达三年的“靖难之
役”,最终兵败丢皇位,从此下落不明。在明朝十七位帝王中,属于命运悲惨的一个。
但在《明史》等官方史书中,对这位失败的帝王,评价却极其高,《明史》说他“天资
仁厚”“亲贤好学”,也就是说是个品格厚道,任用贤臣,且刻苦学习的好皇帝。更认
为他在位期间,革除了诸多朱元璋时代的弊政,深得天下人心。
而细看他登基后做的事情,这样的评价,也确实有道理,他治国的最大成就,就是“建
文新政”,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先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赦免朱元璋执政时期,
各类案件的受株连官员,平反其中的无辜人员。同时一改朱元璋时代重武轻文的政治习
惯,大力卓拔文臣,走“文治”的路线。六部尚书的官职,也从原先的二品提拔到一品
,他所建立的执政团队,如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臣子,更是后来明朝内阁制度的雏
形。同时还大力修订《大明律》,删除其中诸多苛刻条令,全国范围内大规模... 阅读全帖
z******4
发帖数: 4716
17
智化寺与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是历史上一段已有定论的公案。昨天读《双槐岁钞》时,发现一则故事
,“太学生进谏”。景泰初,王振已死,英宗身陷敌邦,太学生西安姚显疏言:“王振
竭生民膏血,修大兴隆寺(似为后来的万寿兴隆寺),极为壮丽,车驾不时临幸。夫佛本
与夷狄之祸若梁武帝,足鉴前车。请自今凡内臣修盖寺院,悉行拆毁,用备仓廒,勿复
兴作,万世之法也”。这段话虽说不是指的智化寺,但按理说,王振把英宗送入敌手,
罪不可赦,抄他的家,扒他的家庙,改为仓库理所应当。姚显的上疏也是义愤填膺,有
理有据。但是,偏偏历史上没有上演这一段。使人费解。一直到了清朝乾隆年间,近三
百年后,才由一个叫沈庭芳的人,给皇帝参了一本,说王振这个太监骂名千古,为什么
还有他的立像?于是乾隆也依当时的政治形势,批了几个字“著照所请,行该部知道。
”后来,智化寺王振的塑像才被砸毁。
这就有一个大疑问,王振在有明一代的官方评价中如何?这个问题深究下来,可以
考问明人对土木堡之变的评价。而且英宗复辟后,非但没有究王之罪,还在复辟当年,
给他建了“精忠祠”,智化寺也成了“敕赐智化寺”。是英宗昏聩?还是另有别情?尚
未见详解。
宦...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18
http://xinxin.haoiyong.com/?from=singlemessage#/original/articles-info-share/4687000
怒狮之声 2019-08-08

很久以前,我曾经在中央电视台上看到一个节目,老舍的儿子作家舒乙回忆他的祖父,
一个清朝神机营的满族军人,在庚子之乱中,守卫北京的悲壮故事。
舒乙说那些清朝的军人,大部分都是用的大刀长矛和弓箭,他的祖父武器稍好,使用的
是抬枪,一种落后的黑火药武器,有两个人操作,射击速度极慢,由于每次射击的时候
,都要把火药从枪口倒入,总难免会洒出一些来,结果战斗的久了,周围到处都是散落
的黑火药,最后不幸被一颗流弹引燃,导致他的祖父被黑火药烧伤。
面对洋枪洋炮的八国联军,清军将士,并不是作战不勇敢,实在是器不如人,最终空有
一腔热血,却始终难以报国。当时我看完后不胜唏嘘,深感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实
在是太重要了。
实际上不仅仅是我,大多数的中国人,对整个满清晚期军事上一败再败的认识,都是归
结于武器落后,但是最近我才发现,这纯粹是胡扯。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我最近发现在美国著名的春田兵工厂的博物馆... 阅读全帖
k***g
发帖数: 7244
19
韩信统领的汉军应该没有参与彭城之战(败),并且也没有受到较大的损失,因为《史
记·留侯传》里提到:
“汉王以良为成信侯,从东击楚。至彭城,汉王兵败而还。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
曰:“吾欲捐关已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曰:“九江王布,楚枭将,与项王有
隙,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
欲捐之,捐之此三人,楚可破也。”
张良将此三人并提,应该是因为在彭城之后,此三人仍然有较强实力,英布当时还是楚
将,彭越当时在梁地,两人都没有帮助刘邦攻彭城,也没有遭受彭城之败,所以以此推
测,韩信当时也应该保留有比较精锐的部队,这点在《汉书·韩信传》里也有印证:
“二年,[汉王]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令齐、赵共击楚彭城,汉兵败散而
还。信复发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间,以故楚不能西。”
文中提到“[韩]信复发兵与汉王会荥阳”,说明韩信手中有军队,并且不是败散而还的
汉兵。
其实彭城一战仔细看,打得还是很复杂的,项羽在彭城东北边,但是他攻打彭城却是从
西边攻打的,打得汉军措手不及,后来不得不向南溃逃,在睢水二次惨败;
而刘邦输的也没那么难看,... 阅读全帖
z******4
发帖数: 4716
20
王振与土木堡(土木之役的疑问)
正统十四年是多事之年,年初,即有云南思机发之乱,又有福建邓茂七之祸,还有贵州
的骚乱,都是动用了国家大力量才加以平定的。直到六月,还调了十万兵,灭了湖广生
熟苗的造反。于是才有刘球之言。刘球:“移此力经略西北,已巳之变,必有以御之者
,穷疥藓这拒搔,而耗腹心之元气,安得不败乎?”(指云南麓川之役)
明朝与瓦剌的战争必有原因和过程,我们看,正月初,还在给瓦剌的使臣任命官职,可
见当时并无异常,最起码是明庭没有意识。到正月末时,瓦剌开始有意见了,“虏大媿
(愧),怒。”原因,是明朝答应对方请婚,但在国书里没提这事儿;另外,外交部没
有按惯例给够人家的“饩”(赠送人的粮食或饲料)。注意,这里未提王振的事儿。从
年初到七月出兵之间,明朝与瓦剌之间,只有一些小冲突,只有四月间,在大同方向与
瓦剌有一小仗。此外,与辽东的蒙古人也打了一两次不能称为战争的战争。其实,这时
瓦剌肯定已经开始准备动手了,而明人无意识。
到六月三十,明庭下令派出9万军队,以备虏患。(75000到大同,朱勇、陈怀等为帅;
15000到宣府,王贵、吴克勤为帅)既然是派兵镇边,必有原因和由头,而且... 阅读全帖
h***s
发帖数: 1716
21
1979对越作战撤军回国途中,50军150师448团于高平以西的那嘎、朗庄地区遭遇越军伏
击包围因指挥失误,以致大量人员伤亡失散,造成了1979对越作战期间中国军队最惨重
的一次损失。这也是继1951年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志愿军60军180师被围溃散之后中国
军队在对外作战中的又一次重大失利。在日后多年,关于这场战斗的官方资料一直没有
披露,坊间传闻多多,老兵回忆也是众说纷纭,都使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笔者根
据所能收集到的资料,尽可能对这场战斗的全程做推演还原,以利后来者继续进行研究
,永记这一军史上的奇耻大辱。
1979年参战的150师并非是50军的老部队。原50军150师于1964年12月改编为辽宁省
军区独立师。1967年11月,50军从东北调防四川后,由成都军区独立步兵第1、5、10、
12团、独立步兵第7营、军区独立高炮营、步校勤务连等单位为基础重新组建陆军第150
师,归隶50军。
79战前,150师由乙种师紧急扩编为甲种师,补入了大量当年入伍的新战士和由北
方部队抽调的部分老兵,全师从6000多人急剧扩充到11000余人。因为新兵成分较多,
各级干部大多没有战斗经验,大... 阅读全帖
s**i
发帖数: 4448
22
1979对越作战撤军回国途中,50军150师448团于高平以西的那嘎、朗庄地区遭遇越军伏
击包围因指挥失误,以致大量人员伤亡失散,造成了1979对越作战期间中国军队最惨重
的一次损失。这也是继1951年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志愿军60军180师被围溃散之后中国
军队在对外作战中的又一次重大失利。在日后多年,关于这场战斗的官方资料一直没有
披露,坊间传闻多多,老兵回忆也是众说纷纭,都使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笔者根
据所能收集到的资料,尽可能对这场战斗的全程做推演还原,以利后来者继续进行研究
,永记这一军史上的奇耻大辱。
1979年参战的150师并非是50军的老部队。原50军150师于1964年12月改编为辽宁省军区
独立师。1967年11月,50军从东北调防四川后,由成都军区独立步兵第1、5、10、12团
、独立步兵第7营、军区独立高炮营、步校勤务连等单位为基础重新组建陆军第150师,
归隶50军。
79战前,150师由乙种师紧急扩编为甲种师,补入了大量当年入伍的新战士和由北方部
队抽调的部分老兵,全师从6000多人急剧扩充到11000余人。因为新兵成分较多,各级
干部大多没有战斗经验,大...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3455
23
第二章 军将刀唇歃誓血 诈释败乱作虚张
欢呼声未落,已有一人在帐外大声道:「禀将军,属下史天非求见!」
吴璘欣喜道:「天非回营,定是寻着了张枢密驻跸所在!」
吴玠亦难掩面上喜色,扬声发命,将史天非宣入帐中。安鸿放眼,只见一窄
目细眉男子手挽一人头阔步而入,虽只做普通百姓装扮,却难掩骨子里蕴着的飒
然洒脱。头颅断口处犹在滴血,细察面目,正是适才策马逃奔那人。
史天非来在吴玠面前郑重一礼,道:「属下三人不辱使命,打探得知张枢密
已于前些日移驻兴州。我恐将军等待心焦,故先来禀报。余下二人此时应已在兴
州探得确实,不日即将归营。」
吴玠颔首微笑,问了几句别情,史天非一一作答,状颇相得。吴玠对史天非
手中人头不闻不问,史天非亦毫不在意,便似此事自然而然一般。一众军校听闻
张枢密驻跸所在已被寻到,心下为之一振。但乱军一事未毕,史天非提头在手,
又皆不敢大意,个个将精神身体绷得死紧。
吴玠又问了几句原下军情,命史天非呈上人头、一旁稍待,手指人头道:「
今夜之事,首恶已除,同谋者不问!」众军校闻言,略略放松。吴玠环视,续道
:「众军妻子离散、粮草不敷,朝廷指令不清,枢密下落不明。诸位掌兵不易,...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4386
24
79年2月,怀仁堂政变后再次夺权上台的邓笑贫为了讨好西方,打击军内仍然不少力量
的毛派左派分子,悍然发动了对同志加兄弟的越南人民军的可耻的投名状战争。 由于
右派政变夺权,解放军内思想混乱,军事指挥政治素质和保障,都出了很大问题。 步
兵第150师团的下属448团惨遭歼灭,就是一例子。
在1979对越作战后期撤军回国途中,50军150师448团于高平以西的那嘎、朗庄地区遭遇
越军伏击包围,因指挥失误,以致大量人员伤亡失散,造成了这次对越作战期间中国军
队最惨重的一次损失。这也是继1951年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志愿军60军180师被围溃散
之后中国军队在对外作战中的又一次重大失利。在日后多年,关于这场战斗的官方资料
一直没有披露,坊间传闻多多,老兵回忆也是众说纷纭,都使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笔者根据所能收集到的资料,尽可能对这场战斗的全程做推演还原,以利后来者继续
进行研究,永记这一军史上的奇耻大辱。
1979年参战的150师并非是50军的老部队。原50军150师于1964年12月改编为辽宁省
军区独立师。1967年11月,50军从东北调防四川后,由成都军区独立步兵第1、5、1... 阅读全帖
Z*****i
发帖数: 1888
25
尽管不事张扬,但右丞相、三路宣抚大使石越亲临冀州的消息,还是很快在中军行营诸
军中宣扬开来。对于无所事事,每日只是操练部队,绝不与辽军交战的中军行营诸军将
士来说,这几乎是他们这一个多月来最重要的事件,每个人都心里面兴奋的猜测,不少
人将此视为大战即将开始的一个信号。
然而,石越九月十五日抵达冀州之后一两日间的所作所为,却又不像是来督战的,
更似来犒军的,甚而很象是来给韩拖古烈送行的。十五日晚进驻冀州之后,石越就再没
有离开冀州一步,而是坐镇冀州,连续召见中军行营王厚以下的致果校尉以上将领,从
阜城、东光、武邑、北望镇,宋军的高级将领,走马灯似的,往返冀州之间。但无论是
召见哪一位将领,是亲信如唐康、王厚,还是一个素不相识的营都指挥使,石越都只是
提问、倾听,绝不发表意见。
与此同时,追随石越而来的宣台谟臣们,何去非与高世亮分道前往各处劳军——自
从宋辽在深冀间相持以来,宋军这边算是过上了好日子。其时宋朝虽然号称繁华富裕,
肉价其实也不算很贵,如陕西长安地区猪肉不过三四十文一斤,开封也不过一百一二十
文一斤左右,然而以整个社会来说,即使是收入还算不错的禁军,除非他没有家小,否
则也不可... 阅读全帖
l*****k
发帖数: 1059
26
第三十三章 山河百战变陵谷(一之全)
太平中兴十二年,冬十月庚戌朔,十五日,癸亥。
这一日,正是二十四节气中所谓的小雪,大河以北已经进入朔风凛烈的孟冬而对整
个黄河流域的宋朝农民来说,这时
候都是忙碌的时节,许多作物需要在此时收获,地里的小麦,也需继续好好看护。但在
这一年,至少在河间府、莫州地
区却是没有多少农业存在了。到处能见到的都是荷戈持矛,腰挎大弓的士兵,偶尔能见
着的平民,不是俘虏,就是被抓
去服苦役的奴隶。
此时无人能精确统计宋朝在河北地区损失了多少人口。在宋廷官方的人口统计中,
除非某个家庭中没有男丁,才会记
录下女户主的名字,否则他们只会统计负有纳税义务的男丁,[1]只有在需要赈济灾荒
时,他们才会由地方官府临时性的
统计包括妇女在内的全部人口的数量。而实际上,对客户的统计已经是一个难题,更不
用说还有广泛存在的数量令人咋
舌的隐户。在战争开始时宋廷对计划南撤百姓的河北八个州的人口估计是超过两百万,
而事实上,虽然有些州县几乎是
虚惊一场可最终卷入战争的地区也远不止这个八州卫
尽管南逃的百姓数以十万计,已经给宋廷构成沉重的压力,但是几乎可以肯定在... 阅读全帖
v*****s
发帖数: 20290
27
1楼
十月入冬的河北,鸡鸣一遍的时候,天还是黑蒙蒙的。但环州义勇都指挥使何灌却已经
从床上起来,披挂整齐。当他走到营中校场的时候,他的三百余名部下已经牵着各自的
战马,整整齐齐的在校场中列队等候。扫了一眼这些部下,何灌的心中,不由泛起一丝
苦涩来。
当初他们从环州出发的时候,是整整一千人,到达河北的时候,实际有九百六十四人,
屡经大战,一大半熟悉的面孔都已从面前消失,除去不到两百名被送往东光养伤的伤员
,到如今,便只剩下了这么点人马——其中还有相当的人马,是在他们攻下饶阳之后损
失的。攻取饶阳后,何畏之给了他们一个几乎是九死一生的任务。他们要靠着简单的地
图,分成一个个的小队,穿过人生地不熟的河间府,往东直达君子馆,往北要渡过几条
河流,深入博野。他们负责刺探辽军的情报,以便宣台可以随时掌握辽军的动向,为了
完成任务,他们既要小心翼翼的避开辽军的大队人马,又免不了会与小股辽军遭遇,发
生恶战。许多人就此失踪,一去不返。
直到三天前,也就是十六日,因为辽军突然侦骑四出,加强了对肃宁、君子馆周边地区
的警戒,环州义勇意外折损了十余人,何畏之才不得不下令暂停行动。这让何灌暗暗松
了一口气。自...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43
28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刘备兵败后为什么要和东吴讲和
刘备征伐东吴,结果在夷陵被东吴的陆逊打败。这场夷陵之战被称作是三国三大战役之
一,此后三国再也没有这样的大战。刘备失败后,逃归回到蜀汉国境内,在永安城安顿
下来,从此一病不起,于第二年四月病逝于永安宫。可以说,刘备之病,是因为打了败
仗羞愧恼怒有着直接的关系。刘备起兵,是打着为关羽报仇的旗号,起兵之初张飞被杀
,也是间接死于这场战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刘备的夷陵之败,是旧仇未报又添新恨
。可是,刘备在章武二年(公元222)八月兵败,十月却和东吴讲和了。和约虽然是由
孙权首先提出来的,但刘备为什么要放着这新仇旧恨不报,而要和孙权讲和呢?
两家同样面临着来自曹魏的威胁
战役之初,孙权为了防止两面受敌,只好向魏国的曹丕称臣,以便专心对付刘备。曹丕
让大臣讨论,要不要出兵和吴国一道征伐蜀国?大臣王朗认为,双方还未交兵,这时候
不应出兵。要在他们势均力敌时,出兵促成胜败局势。即便这样,也要选择有利时机有
利地形出击,一战成功不留后患。曹丕采纳了王朗的建议,后来刘备失败,蜀国留在江
北的黄权部队投降了魏国。可以说,魏国这是不战得利。从东吴来说,尽管取得了夷陵
之战的胜利,但自己的消耗也同样是很大的...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29
“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很多人看后,往往被这一情节所打动,
称其为“仁义之举”,是事业成功的开始。然而,在《三国演义》里的3个政治集团中
,刘、关、张是最不成功的一个政治集团,他们所得到的地盘最小、存在的时间最短、
事业最不成功。
“桃园三结义”说白了就是3个人划个杠,弄个圈,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小圈
子”,所谓仁义云云,不过是“哥们义气”而已。刘、关、张的哥们义气,在刘备势力
集团中形成了长期、顽固的“小圈子”,他们以之起事,以之败事,终于先败于吴,后
败于魏,为后世感叹。
所谓“圈”者,即团伙性、排他性,圈内、圈外之分也。圈内是自己的人,圈外就
是不能信任的人,就是不可大用的人,圈内的人则可以任意妄为。从刘、关、张的做作
,我们就能看出“桃园三结义”所带来的后果,圈子所带来的危害。团伙性,是刘备“
桃园三结义”圈子主义的一大特点,在他们这个势力集团,决策的制定,敌友的取舍,
是非的判断,都看小圈子利益。有一次张飞因酗酒让敌人把刘备的两个妻子都给掳走了
,但是刘备不但没责备张飞,而是用“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补,手足
断不可塑”这样的话来劝慰朋友,看似...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698
30
土木之役的疑问(四)是王振怂恿皇帝亲征吗?
所有的明代史书都在土木之变这一节写明这样一句:“王振劝上亲征。”(《明通
鉴》)相信,这一定是史实。由此,土木之败的罪魁就非王振莫属了。其逻辑前提可以
这样解读,英宗不亲征,就不会有土木之败。
问题在于,王振为何要求英宗亲征?那么多文臣武将劝皇帝不要亲征,而英宗就是
不听,偏要去玩一把,难道只因为他亲信于王振吗?
从历史史实分析来看,可以归为三个原因:一个是历史原因,一个是背景原因,一
个是制度原因。
所谓历史原因源于明朝特定的历史过程,明朝把元蒙赶回沙漠,并没有完全彻底地
消来元蒙的实力。明初,国家一件主要任务就是防边,防元蒙。徐达作为开国功勋,开
了国而不能在首都享福,只能在荒凉的北方戍边,主要原因在于元蒙的存在,在于对方
的不服气,时刻觊觎着明之中原;朱棣四次北征,最后死于征伐的路上,也是这个原因
;宣宗也有一次北伐,虽无大战,也是要努力解决北方问题。作为接班人,面对元蒙遗
留势力的挑战,英宗选择退守首都,按兵不动,这不合祖制,也更不合一个二十三岁年
青人的作为。在《弇山堂别集》中专门列举了明几代君王亲征的过程和所立的战功。这
些历史既... 阅读全帖
h*****l
发帖数: 3857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唐朝与阿拉伯帝国之战
时间: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
地点:怛罗斯(今位于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城附近)
参与者:唐军主将西域都护高仙芝,副将李嗣业,别将段秀实;大食军主将呼罗珊总督
阿布.穆斯林(Abu Muslim),手下大将为齐雅德.伊本.萨里(Ziyad ibn Salih )。
士兵数量:唐朝汉军2万人,协以盟军拔汗那及葛逻禄部1万人;大食军以呼罗珊本部宗
教战士(ghazi)4万人为主力,加上已经被大食控制的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的所有属国
的军队十余万,其总兵力约在15万-20万之间。
导火索:唐军灭石国后,大食纠集兵力欲反攻安西四镇,高仙芝先发制人深入大食境内
围攻怛罗斯城。
结束标志:葛逻禄部阵后反叛,唐军败退。
性质:中世纪世界最强两大帝国间的激烈碰撞。
唐军攻灭大食属国石国之后,黑衣大食联合河中所有属国准备反攻安西四镇。高仙芝很
快得到这一情报,遂于天宝10年四月(公元751年)率大军出征,准备先发制人。
唐军翻越葱岭,穿过沙漠,经过三个月的长途跋涉,于当年七月抵达大食腹地怛逻斯城
下,开始围攻该城。大食闻讯后立即组织十余万大军赶往怛罗斯城,双方在怛逻斯河(
Aulie-Ata今江布尔)附近列... 阅读全帖
k***g
发帖数: 7244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长平、邯郸之战的政治阴谋
大致列了一下时间,勉强可以说通,只是五十一年事件的时间间隔略嫌长
◆ 四十八年第一个十月
王龁拔武安(此地距邯郸城不过30多公里),司马梗定太原,白起归国,韩割地,赵许
诺割地;
【因为秦昭王四十八年以十月为岁首;四十九年以正月为岁首,所以四十八年有两个十
月;】
◆ 四十八年正月
秦国罢兵,守上党。
◆四十八年第二个十月(秦本纪与白起列传从此时起差一个月,从秦本纪)
因赵国拒不割地,秦国再次起兵,以王陵为将攻邯郸
◆四十九年正月
王陵战不利,继续发兵佐陵,仍败,换王齕为将。
◆五十年八九月间
信陵君和楚国打败秦国,但是邯郸之围还没有马上解,白起仍然拒绝为将,此时应为王
齕之败,大概郑安平接替他作为秦军主帅
◆五十年十月
白起被贬为士伍,楚魏与秦军仍然在邯郸附近交战
◆五十年十二月
秦军屡败,估计郑安平也是在此时降赵,白起被逼自杀,因为郑安平降赵,秦军开始解
围而去,王齕再次成为秦军统帅,带领大部分秦军向后方退却。从邯郸到汾城大约三四
百公里的样子,并且要经过此时还是秦国领土的上党。
————以下是猜测————
◆五十一年二三月间
王齕引军败回汾城,秦国丢掉上党。
◆五十一年四五月间

发帖数: 1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林语堂 | 中国人之聪明
林语堂
聪明系与糊涂相对而言。郑板桥曰:“难得糊涂”,“聪明难,由聪明转入糊涂为尤难
”,此绝对聪明语,有中国人之精微处世哲学在焉。俗语曰:“聪明反为聪明误”,亦
同此意。陈眉公曰:“惟有知足人,鼾鼾睡到晓,惟有偷闲人,憨憨直到老”,也绝顶
聪明语也。故在中国,聪明与糊涂复合为一,而聪明之用处,除装糊涂外,别无足取。
中国人为世界最聪明之一民族,似不必多方引证。能发明麻将牌戏及九龙圈者,大概可
称为聪明的民族。中国留学生每在欧美大学考试,名列前茅,是一证明。或谓此系由于
天择,实非确论,盖留学者未必皆出类拔萃之辈,出洋多由家庭关系而已。以中国农工
与西方同级者相比,亦不见弱于西方民族。此尚系题外问题。
惟中国人之聪明有西方绝不可及而最足称异者,即以聪明抹杀聪明之聪明。聪明糊涂合
一之论也。仅见之吾国,而未见之西方。此种崇拜糊涂主义,即道家思想,发源于老庄
。老庄固古今天下第一等聪明人,道德经五千言亦世界第一等聪明哲学。然聪明至此,
已近老滑巨奸之哲学,不为天下先,则水远打不倒,盖老滑巨奸之哲学无疑。该中国人
之聪明达到极顶处,转而见出聪明之害,乃退而守愚藏拙以全其身。又因聪明绝顶,看
...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698
34
智化寺与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是历史上一段公案。读《双槐岁钞》时,发现一则故事,“太学生进谏
”。景泰初,王振已死,英宗身陷敌邦,太学生西安姚显疏言:“王振竭生民膏血,修
大兴隆寺(似为后来的万寿兴隆寺),极为壮丽,车驾不时临幸。夫佛本与夷狄之祸若梁
武帝,足鉴前车。请自今凡内臣修盖寺院,悉行拆毁,用备仓廒,勿复兴作,万世之法
也”。这段话虽说不是指的智化寺,但按理说,王振把英宗送入敌手,罪不可赦,抄他
的家,扒他的家庙,改为仓库理所应当。姚显的上疏也是义愤填膺,有理有据。但是,
偏偏历史上没有上演这一段。使人费解。一直到了清朝乾隆年间,近三百年后,才由一
个叫沈庭芳的人,给皇帝参了一本,说王振这个太监骂名千古,为什么还有他的立像?
于是乾隆也依当时的政治形势,批了几个字“著照所请,行该部知道。”后来,智化寺
王振的塑像才被砸毁。
这就有一个大疑问,王振在有明一代的官方评价中如何?这个问题深究下来,可以
考问明人对土木堡之变的评价。而且英宗复辟后,非但没有究王之罪,还在复辟当年,
给他建了“精忠祠”,智化寺也成了“敕赐智化寺”。是英宗昏聩?还是另有别情?尚
未见详解。
宦官为什么遭到文... 阅读全帖
i**d
发帖数: 125
35
赤壁之时,刘备羽毛未丰,东吴兵将不足,最多凑出10万兵,否则也不必跟刘备联合。
赤壁曹操兵败之
后,主力尚在,东吴和刘备根本没有实力继续征伐。
k***g
发帖数: 7244
36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宋襄公之败
前些天有人重提宋襄公,盛赞他是“一个死于文明和理想的英雄”,所以也想再说说宋
襄公。赞美宋襄公,其实算不得翻案,因为早在《春秋公羊传》里就有对宋襄公的溢美
之辞,泓之战后,《公羊传》评论说:“故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
有君而无臣,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直拿宋襄公与周文王相比;而《史记·
宋微子世家》里太史公也说:“襄公既败於泓,而君子或以为多,伤中国阙礼义,褒之
也,宋襄之有礼让也。”
当然批评宋襄公的也不少,《左传》虽然没有直接评价宋襄公,但是子鱼论战一段,实
际上是借子鱼之口,酣畅淋漓的驳斥了宋襄公的仁义。而后来的苏东坡,批评的更是透
彻。苏东坡不止一次的评论过宋襄公,譬如他的《宋襄公论》,直言宋襄公是“以不仁
之资,盗仁者之名尔。”并以宋襄公杀鄫子为例,说:“而宋襄公执鄫子用于次睢之社
,君子杀一牛犹不忍,而宋公戕一国君若犬豕然,此而忍为之,天下孰有不忍者耶!”
然后评论道:“襄公能忍于鄫子,而不忍于重伤二毛,此岂可谓其情也哉?”认为宋襄
公虚伪之极,堪与王莽媲美:
“以愚观之,宋襄公,王莽之流。襄公以诸侯为可以名得,王莽以天下为可以文取也。
其得丧小大不
S*******s
发帖数: 13043
37
“便这么点日子,你就坐耐不定了?”韩宝皱了皱眉,斥道,“为将之道,忌心浮
气躁。若按捺不住,便易为敌人所乘。”
“晋公教训得是。”萧吼唯唯应道,一时竟不敢再说什么。
但积庆宫都辖耶律雕武却素非韩宝部将,见萧吼不敢说话,萧垠、耶律乙辛隐也十
分害怕韩宝,心中大为不满,欠身说道:“宋军这两日皆在造谣,说什么耶律冲哥将军
已经兵败身死,飞狐、易州皆已失陷,河东宋军已直趋南京,军中亦颇为疑惑。众部族
详稳更是四处打探,粘八葛部[1]、室韦国、五国部、迭剌葛部与萌古部尤其不安份。
如今军中有粮,一切好说。只是这般僵持下去,万一哪天缺粮……”
耶律雕武说着,韩宝的脸已经沉了下去。耶律雕武所说的,正是他最大的心病—河
水迟迟不冻他的粮草却一日日耗尽何畏之又占据着饶阳造小船快艇,巡遗河上,令他无
法补充军粮。此事虽然是军中最大的机密,旁人无法知道真相然而粮草由配给十日,改
为配给五日,到如今改为逐日发放,众将自然也能知道粮草已不宽裕。
此时他已经收到密报,得知了金帐议事的结果———但是,这个结果对他并无意义
,不管那边是什么结果都好,只要风起冰冻,他都必然要退兵... 阅读全帖
w**t
发帖数: 3247
38
慕容垂对苻坚不错了。长子都被王猛玩死了,自己也一直受到猜忌,到肥水之战后,还
把军队交还给苻坚了。后面发生的事是后来苻坚很多事情做的有问题,虽说慕容垂这样
的人其实有野心,但苻坚的死还怪不到他头上。苻坚自己的族人也用啊,淝水之战死的
前锋就叫苻融
。另外,杀掉苻坚的是羌族人姚苌。这位其实也很郁闷,和慕容冲(这位才是真要和苻
坚死磕的鲜卑人,慕容垂对苻坚还算好了)作战失利不是他的错,苻坚也不知哪根筋不
对,非要搞这个统兵大将,搞的他只好跑路然后造反。和姚苌死磕的是苻坚族孙苻登。
把敌人尸体当干粮的就是这位。
苻登每战杀贼,名为熟食,谓军人曰:“汝等朝战,幕便饱肉,何忧于饥!”士众从之
,啖死人肉,辄饱健能斗。姚苌闻之,急召硕德曰:“汝不来,必为苻登所食尽。”硕
德于是下陇奔苌。
t*c
发帖数: 6929
39
甲午不是败在指挥,而是民族素质低落,
如果东乡平八朗指挥北洋舰队,最后也会变成丁汝昌。
刘公岛三千北洋水兵和一千多陆军集体哗变,公然逼丁汝昌投降,
这些是历史事实,不要被文艺和政治宣传扭曲残酷的历史。
中国之败,不在武器,也不在外国侵略,
而是长期积累的民风衰败。。。
o***e
发帖数: 3526
40
赤壁之战到底是怎样的还不详呢...
l*********y
发帖数: 1011
41
赤壁之战,曹操根本没有打败,主力基本保存,也侵占巩固了荆州北方。所谓的失利主
要是在于战略上没有消灭刘备,没有能够占领荆州南部,从而失去了统一全国的第一次
机会,同时还把南郡丢给了东吴(东吴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
所以曹操怎么可能在赤壁只有就“灭国”呢?
h********y
发帖数: 238
42
符坚老兄把他的族人都赶跑了,自剪羽翼,反而把很多的类似慕容垂的亡国的人安排在
高位。
即使符坚死后,还有一个族人叫符X(忘了叫啥)始终忠于符坚,和杀掉符坚的反贼死
磕。
要是肥水之战是,符坚身边多几个这样的族人,少几个慕容垂似的野心家,东晋恐怕就
个屁了。
f******2
发帖数: 2455
43
言及苻坚,就不能不言及其谋臣王猛。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人(今山东昌乐),自少博
学,好兵
书,气度雄远,平日谈不上的人理都不理,当时的浮华之士都轻笑他是个痴人。
桓温第一次入关时,王猛披件破长袍请见,对着桓大将军一面摸索着衣服里的虱子
,一面大谈
世事,旁若无人。魏晋风度最重要标志之一的“扪虱而谈”就是首起于这王景略。桓温
大为惊奇,在
王猛临走时又送车子又送官,拜为高官督护,邀王猛与他一起南还。王猛回到华阴山请
教他的老
师,得到的回答是:“你怎么能和桓温并世相处呢,在北方呆着自可富贵,何必舍近求
远! ”王猛
于是就继续留在北方。
苻坚当东海王时,心有大志,闻知王猛的大名,便派人招来相谈。两人一见便若平
生之故,异
苻同契,双方都有刘备遇孔明的感受。王猛一见马上成为苻坚的主要谋臣。苻坚登位后
,任王猛为
中书侍郎,明法竣刑,禁勒豪强,一 时间秦国大治。苻坚任命王猛为尚书左仆射,辅
国将军,司隶
校尉,居中宿卫,一年之内五次高升,君臣风云际会,言听计从,荣宠莫比。
燕国慕容暐在苻坚帮助下打退了桓温的进攻后,反悔前言,不再割地与秦国。其国
内的皇族又
起内讧,功臣慕容垂被逼得走投无路,带
v*****s
发帖数: 20290
44
主要是被桓远之阴了,在太一轮上刻上了晋克秦。

帝?
w**t
发帖数: 3247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为什么元朝会败在朱元璋手下?
把定西和沈儿峪算两次是什么原理?太原那次是王保保出了内贼,输得比较冤。和林之
战为什么是算咸鱼翻身?王保保用的是很经典的诱敌深入,以逸待劳啊。和林之败后,
明史·扩廓帖木儿传都说此后“明兵希出塞矣”。对太祖至少心理上打击不小吧。
w**t
发帖数: 3247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为什么元朝会败在朱元璋手下?
另外,王宝宝的太原之败有点冤。王宝宝的地位实际上很尴尬,元内部内斗激烈,指挥
不统一。上有惠宗瞎指挥,中有李思齐等掣肘,下有豁鼻马这样的动摇分子。我老来梳
理一下太原之战的前前后后。
背景:
扩廓帖木儿义父察罕在至正12年(1353年),转战河南、河北,收复汴梁,击退刘福通
,平定山东,降田丰。后来在察罕总大军围益都的关键时刻,降将田丰刺杀了察罕,逃
进了益都城。按《新元史•扩廓帖木儿传》,至正22年(1363年),惠宗即在军
中拜扩廓帖木儿为“银青光禄大夫、太尉、中书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太子詹事,仍便
宜行事,总其父兵”,这是扩廓开始实际掌有兵权。扩廓掌兵后,急攻益都,穿地道攻
城,益都陷落。扩廓生擒守将王士诚和杀害察罕的田丰,同时派大将关保东取吕州,山
东平复。“是时,东自临沂、西逾关陕,无一贼。扩廓帖木儿乃驻兵河南,朝廷依以为
重。” 扩廓在平定北方后,没有利用朱元璋、陈友谅等人在江南大战的机会麾兵南指
,反而陷入元朝内部党争,按下不表。后扩廓请出兵平定江淮,“诏为河南王,俾总天
下兵,代皇太子出征,...,驻军河南,檄关中四将军会师大举”.但扩廓所檄的这四将
军李思
w**t
发帖数: 3247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七国之乱 吴王濞的老将和小将
别,这也太过了。我还你了。咱们就别发来发去给老刑作贡献了。
通鉴好处是按时间顺序,好查。:)
我一直以为项羽的骑兵能力其实一般,佐证就是他的荥阳之败。而且是硬碰硬的败了,
对方也没取巧。这些例子都是来说明当时南方诸侯还是有骑兵作战的。
d**********6
发帖数: 4434
48
甲午之败那就是态度问题,美军遛狗是因为他们信心充分,北洋遛狗就是玩物丧志
M******8
发帖数: 10589
49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关于方励之《谈新诗》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4763
王树军


“先生博学多闻,且学贯中西、多才多艺。专业上自不待言,他在文学(包括古典文学
)、中西方哲学、甚至一些艺术(如绘画、音乐)方面的深厚修养,都是我辈望尘莫及
的。”[1] 是师兄向守平教授对方励之先生的由衷赞叹;“他严谨思维之外,身上藏着
多重人文倾向和典雅情愫。除了保有天真单纯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本性,对友人形同亲如
一家的手足兄弟,他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国书法艺术、西方古典文学、西方音乐艺术等
方面都浸淫颇深。”[2] 则是来自“科学门外人的赞誉”。这里,我想就先生在新诗方
面的几个见解提供一些说明和解读,以作为其文艺上“深厚修养”和“浸淫颇深”的一
点补充。
2008年6月17日,我给方先生写了一个e-mail,送上刚完成的关于余光中的签名书《五
陵少年》的文字一篇,呈阅;并恳请谈谈他关于新、旧诗的见解。回信在6月21日收到
,极简短:“见附件,方”(See attchmnt. Fang) 。除去将发表的文稿之外,他基本
上不用中文、而用英文写电...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50
八里桥之战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朝对英法宣战后,华北地区清军主力,包括科尔沁部
僧格林沁野战骑兵、八旗察哈尔、索伦部、甘肃陕西调来的汉军、京津地区八旗绿营与
英法联军在通州八里桥进行的决战,僧格林沁部全军覆没,胜保战斗中重伤。随后咸丰
帝及宫廷人等前往承德避暑山庄避难。
据俄使伊格估计,当时清军投入约5至6万人,其中3万骑兵,损失1000人(清朝自己估
计为3000人)。法军死亡3人,受伤17人,英军死亡2人,受伤29人。
正面观点
认为八里桥之战僧格林沁虽败犹荣,堪与第二次大沽口之战媲美。此外,认为僧格林沁
在八里桥之战中是首先接仗,并主动反复冲击敌军,僧格林沁确实是较早撤退,但并不
是撤退而逃,是因为联军包抄僧军侧后,僧格林沁遂一面抵抗一面缓缓撤退。还有学者
认为僧格林沁有战术上的失误,但兵力装备,物资供求悬殊是失败的根源,虽然失败却
充分体现了各族爱国官兵的英雄气概和牺牲精神。更有人主张僧格林沁领导的八里桥之
战是中国千年传统的骑兵冲击、冷兵器近战与西方经过拿破仑战争和工业革命后以炮兵
为核心的火力战之间的两个时代的决战,血肉之躯终归抵挡不住侵略者的新式枪炮。以
及主张八里桥之败却...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