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 发帖数: 188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 原文由 bluebird 所发表 】
元杂剧: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奇葩郭英德 一
元杂剧,特指在13世纪前半叶,即蒙古灭金(1234)前后,以宋、
金杂剧为基础,融合说唱、音乐、舞蹈等艺术而形成的一种戏曲艺术
样式。它是元代文学艺术的翘楚,也堪称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一朵奇葩。
根据现有资料统计,姓名可考的元杂剧作家大约200人,其中最著
名的有关汉卿、白朴、王实甫、马致远、郑光祖等。元杂剧作家身份
相当复杂,有小官吏、硕学老儒、失意文人,有商人、医生、术士,
还有个别的高官。但从总体上看,元代人数最多、创作量也最大的杂
剧作家,是“门第卑微、职位不振”的文人和艺人(钟嗣成《录鬼簿
序》)。他们对现实的黑暗、百姓的苦难和人生的坎坷有着丰富的阅
历和深切的感受,于是运用杂剧这种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真实率直地描绘他们习见熟闻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情。元杂剧作品以
平淡自然而引人入胜的人情世态,逼真感人而不弄玄虚的悲欢离合,
三教九流而各具丰神的人物形象,组成一幅幅真实而生动的社会生活画卷。 二
根据题材的不同,元杂剧作品主要可以 |
|
s********u 发帖数: 1054 | 2 六
我们这一代对真实台湾的最初了解,大抵多由文艺而来。从邓丽君的歌侯孝贤的电影,
到郑愁予的诗白先勇的小说。是这样一些偷听盗版和传抄,使我们渐渐确知,在严密的
高墙禁锢之外,在毫无人味的革命文艺之外,还有另外一些中国人在享受着另外一种温
软生活,在抒写着另外一些明心见性的文字。
澎湖湾基隆港都是随歌声一起飘来的地名,忠孝东路淡水湾从吉他的弦上延伸到我们的
视角。一个弹丸小岛,从罗大佑到周杰伦,润物有声地浸透着此岸两代人枯燥的心灵。
尽管今日之台湾电影,似乎远不如大陆贺岁片的卖座;但是重温侯孝贤那些散文电影,
依旧会让那些擅长法西斯盛典的导演相形见绌。
《恋恋风尘》是侯孝贤早期的叙事,讲述一对青梅竹马的男女,打小并不自觉于所谓的
爱情。后来一起去城市打工,女孩的妈托付阿远,“你要好好照顾阿云,不要让她变坏
了,以后,好坏都是你的人”。——听着就温润的嘱托啊。阿远应征入伍了,阿云送给
阿远的礼物是一千零九十六个写好自己地址姓名并贴好邮票的信封。结果是阿远退伍之
前,阿云和天天送信的邮差结婚了。看这个电影,我常常想起沈从文的小说《阿金》,
一样不可捉摸的命运,透出悲凉的黑色幽默。
电影的外景... 阅读全帖 |
|
l*****d 发帖数: 7963 | 3 原文
滔滔孟夏兮,
草木莽莽。
伤怀永哀兮,
汩徂南土(注1)。
眴兮杳杳(注2),
孔静幽默。
郁结纡轸兮(注3),
离愍而长鞠(注4)。
抚情效志兮,
冤屈而自抑。
刓方以为圜兮(注5),
常度未替(注6)。
易初本迪兮(注7),
君子所鄙。
章画志墨兮(注8),
前图未改。
内厚质正兮,
大人所晟。
巧陲不斵兮(注9),
孰察其揆正?
玄文处幽兮,
蒙瞍谓之不章(注10)。
离娄微睇兮(注11),
瞽谓之不明(注12)。
变白以为黑兮,
倒上以为下。
凤皇在笯兮(注13),
鸡鹜翔舞(注14)。
同糅玉石兮,
一概而相量。
夫惟党人鄙固兮,
羌不知余之所臧(注15)。
任重载盛兮,
陷滞而不济。
怀瑾握瑜兮(注16),
穷不知所示。
邑犬群吠兮,
吠所怪也。
非俊疑杰兮,
固庸态也。
文质疏内兮,
众不知余之异采。
材朴委积兮(注17),
莫知余之所有。
重仁袭义兮,
谨厚以为丰。
重华不可遻兮(注18),
孰知余之从容!
古固有不并兮,
岂知何其故!
汤禹久远兮,
邈而不可慕(注19)。
惩连改忿兮,
抑心而自强。
离闵而不迁兮,
原志之有像。
进路北次兮,
日昧昧其将暮。
舒... 阅读全帖 |
|
v*****s 发帖数: 587 | 4 古代的遗迹--解不开的谜
把间接获得的知识,一片片地串连起来,就是我们过去的历史。挖掘物、古籍、壁画
、神话和其他许许多多事物,都是用来充实这幅蓝图的。从这些材料中,一幅生动而饶有
趣味的拼图,清晰地映现出来了。但是这幅拼图,是事先设计好的思想模式的产物。以经
常习见的各种事物为中心,把适合此一拼图的各种事件,连缀起来而成。一件事情毕竟在
如此这般的情形下发生。只有在那种情形下,别无他途可循。瞧吧!如果学者们真正希望
什么样子的,事情就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我们有义务,事实上也应该如此,去怀疑每
一种既存的思想模式,或每一张假设蓝图。如果对既存的观念不存怀疑,研究就要寿终正
寝。所以我们历史上的往事,有相对的真实性。如果有新的证据发现,不管陈旧的假设有
如何逼真,不得不任新发现的事物取而代之。提出新的假设,作为我们研究过去的核心问
题,现在正是时候了。
关于太阳系及其卫星分布,关于大宇宙和小宇宙,在技术、医学、生物学及地质学上
的惊人进步,太空旅行的到来——诸如这般及其他许多说不尽的事情,在短短50年内,已
经澈底改变了我们这个世界的蓝图。
今天,我们知道,制造抵御极热和极冷的太空衣, |
|
D*****r 发帖数: 6791 | 5 『海潮音』七、八月号,刊载了我的读「经」心得──「上帝爱世人」。在我的想法,
与「名布道家兼作家」吴恩溥牧师的看法相近,「对于基督教,可能起一些涟漪都没有
」。但出乎意外的,远在香港的吴恩溥牧师,竟「在百忙中撰文护教」(题为「斥印顺
和尚上帝爱世人篇的谬妄」);『基督教研究』主编龚天民牧师,竟说「对印顺之文,
非予以痛击不可」。这使我感到非常的荣幸与兴奋,因为即使没有别的涟漪,而吴、龚
二大牧师,确已被震得波浪凶涌了!所以不问吴文的价值如何,看在香港远来的那番盛
意,非得虚心的请教一番。
一 上帝与人的主奴关系
一、奴隶终究是奴隶:吴恩溥牧师为了驳斥『上帝爱世人』的谬妄,写了一万五千
字的长文。我拜读了以后。觉得废话多了一点。但我要紧扣主题:根本立场是主奴关系
;主要方法是盲目无知识,分散无组织。先来依次论究三项主题的正确性,然后清除那
大堆废话。送入「垃圾坑」去。
最根本的主题,是「上帝与人的主奴关系」。吴牧师引用了我的话:「要信你们的
主。必须站稳奴隶(吴文误作主奴)立场,认清耶和华与自己的主奴关系」。「高等的
奴隶,也不及贫穷的自由。不过习惯于奴隶的思想生活,如耶和华的忠实仆人们... 阅读全帖 |
|
j*******7 发帖数: 6300 | 6 第四章 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
一 西人所长吾人所短
团体与个人是西洋人的老问题;全部西洋史几乎都表见在这问题上面。他们在这问题上
所受教训及锻炼既多,自然有许多长处。这许多长处,亦可分两面来看。关于个人一
面 的,且容后谈。关于团体一面的,可以约举为四点:
第一,公共观念;
第二,纪律习惯;
第三,组织能力;
第四,法制精神。
这四点亦可总括以“公德”一词称之。公德,就是人类为营团体生活所必需的那些品德
。这恰为中国人所缺乏,往昔不大觉得,自与西洋人遭遇,乃深切感觉到。距今四十
五 年前梁任公先生倡“新民说”,以为改造社会,挽救中国之本。他第一即揭“公德
”为 论题,已予指出。今在本书讨究工作上,还要不放松地说一说。
先从末后第四点说起,此处所云法治精神,盖就西洋人之执法与中国人之徇情,对照而
说。在大团体中一办公机关,应付众人,处理百事,只有订出律条而拘守之,无论什
么 人来一律看待。然后乃少费话,免纠纷,公事进行得快,而秩序以立,群情以安。
其中 虽不免忽视个别情形,而强不齐以为齐,竟不洽情不中理者。却是不如此,大事
小事都 将办不成。法治之必要即在此。然而在家庭间亲族间就不然了。一... 阅读全帖 |
|
s***c 发帖数: 66 | 7 第九讲 中观学派的开悟(续)
讲中观学,主要介绍龙树菩萨的思想。因为,龙树菩萨是中观学的集大成者,
亦是大乘学派的开山祖师。现在就从他的一部重要著作《中论》谈起。
首先,把“中”字跟大家讲一下,“中”即不偏之义、偏就不对,偏左边不
对,偏右边不对;偏说有也不对,偏说无也不对。具体说:“中”就是佛教所说
的“缘起”理论,即缘起中道观。大家都知道“缘起”是佛教最基本的学说,是
佛教与其他宗教所不同之处,也是与其他哲学所不同的地方。其他宗教、哲学有
时也提到缘起的道理,但是,没有佛教谈得全面、彻底。中观学派更精辟地发挥
了缘起的深义。
“缘由”二字,可能大家都很熟悉,作为一个佛教徒,都知道缘起的道理。
“缘起”二字,于小乘来说,习见于“十二因缘”。因缘之义,简约的说,即“
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有了这个,就有那个;若没有这个,也就没有那个。
拿“十二因缘”来说,即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它们之间的关系,
即由于无明作条件,产生了行;又由行作条件,产生识。那么,无明即是行的缘,
行即是识的缘,乃至于老死等等。没有一个单独生存、单独存在,都是相依相成,
相互依赖 |
|
a*****y 发帖数: 33185 | 8 第四章关于理解作用的一些怀疑
第一节
人类理性(或研究)的一切对象可以自然分为两种,就是观念的关系
(Relations of Ideas)和实际的事情(Matters of Fact)。属于第一
类的,有几何、代数、三角诸科学;总而言之,任何断言,凡有直觉的确定
性或解证的确定性的,都属于前一种。“直角三角形弦之方等于两边之方”
这个命题,乃是表示这些形象间关系的一种命题。又如“三乘五等于三十之
一半”,也是表示这些数目间的一种关系。这类命题,我们只凭思想作用,
就可从把它们发现出来,并不必依据于在宇宙中任何地方存在的任何东西。
自然中纵然没有一个圆或三角形,而欧儿里得(Euclid)所解证出的真理也
会永久保持其确实性和明白性。
至于人类理性的第二对象——实际的事情——就不能在同一方式下来考
究;而且我们关于它们的真实性不论如何明确,而那种明确也和前一种不一
样。各种事实的反面总是可能的;因为它从不曾含着任何矛盾,而且人心在
构想它时也很轻便,很清晰,正如那种反面的事实是很契合于实在情形那样。
“太阳明天不出来”的这个命题,和“太阳明天要出来”的这个断言,是一
样可以理解,一样不矛...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9 第4章 南宗分灯
一、荷泽神会
作为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中国佛教史的一个研究“热点”,荷法神会及其思想和作
用一真是备受瞩目的“热门”话题。自1930年胡适发表《神会和尚遗集》以来,学
术界关于这一课题的考辨可谓不遗余力,直至1996年7月中华书局还出版有中国社
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杨曾文研究员所编校的《神会和尚禅话录》一书。
是书取材宏富,整理精致,既全面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关于神会著述的校勘和研究成果,
又收有著者深入精湛的研究考证,在大陆的该课题研究领域内颇具有代表性,当然,这
并不意味着对于神会的研究就可以到此止步,相反,这一研究应当而且事实上也正在进
入更为具体和细致的境地。但是,正如同史料的过于粗疏容易妨碍我们对于历史真相的
了解一样,对于史料的尽可能细致的梳篦辨析,固属必要,但未赏没有遮蔽历史真义真
精神的危险。从这一意义而言,荷泽神会的独特价值是否会淹没在越来越多的历史细节
之发现与阐释之中——就格外需要佛教学者警醒了。
事实上,在南宗“分灯”的壮丽行列中,作为擎灯者的祖师级人物,其生平经历与
劳绩之中,最重要的未必就是体系...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10 论开悟
贾题韬
第一讲 开场白
我作了一首打油诗,作为这次讲演的开场白:
昔缘未了论开悟,今又葛藤试解环;
此事当人须直取,吃瓜莫受卖瓜谩!
因为过去我曾讲了论开悟这个题目,但没有讲完,所以说是“昔缘未了”,我现在还同
大家一起象理葛藤一样地来继续讨论这个问题。“葛藤”是禅宗习用的语言,是指说话
太多象蔓草那样纠缠不休,这里用来比喻人说话不完,或者讲的不尽恰当。但是,要真
正懂得这个道理,需要你自己去亲证,单听别人讲是不行的,必须闻而思,思而行,行
而亲证,这是你自己的事。比如吃瓜,瓜是苦是甜还必须由你亲口去尝一尝,不要光听
卖瓜的说长道短,佛法究竟如何,也是需要你自己去直接体验的!
关于“开悟”,我们大家都是学佛的,都知道开悟的重要性。佛教是无神论,大家必须
把这一点认识清楚。学佛完全靠自己来解脱自己,这就是佛教的特色。其它宗教主要依
靠外力,只有佛教是靠自己解放自己。因此,开悟在其它宗教里并不算什么重要问题,
而在佛教里却是最最重要的问题。开悟是要你自己开悟。只有开悟才能明确宇宙人生是
怎么一口事,你自己也才能有个下落。如果不开悟,在佛教里来说,是没有什么力量能
来代替你解脱的。... 阅读全帖 |
|
w*****r 发帖数: 7106 | 11 初刻拍案惊奇
卷二十四 盐官邑老魔魅色 会骸山大士诛邪
诗曰: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帆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清流。
而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这几句诗,唐朝刘梦得所作,乃是金陵燕子矶怀古的。这个燕子矶在金陵西北,大江之
滨,跨江而出,在江里看来,宛然是一只燕子扑在水面上,有头有翅。昔贤好事者,恐怕他
飞去,满山多用铁锁锁着,就在这燕子项上造着一个亭子镇住他。登了此亭,江山多在眼
前,风帆起于足下,最是金陵一个胜处。就在矶边,相隔一里多路,有个弘济寺。寺左转
去,一派峭壁插在半空,就如石屏一般。壁尽处,山崖回抱将来。当时寺僧于空处建个阁,
半嵌石崖,半临江水,阁中供养观世音像,像照水中,毫发皆见,宛然水月之景,就名为观
音阁。载酒游观者殆无虚日。奔走既多,灵迹颇著,香火不绝。只是清静佛地,做了吃酒的
所在,未免作践。亦且这些游客随喜的多...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12 《印顺法师的悲哀》读后(上)
林建德
既然「人间佛教」是印顺法师的中心思想,
那么它是否禁得起考验?究竟有那些问题值得特别注意?
是否如恒毓所质疑的「充满了错误的内容」?
前言
印顺法师的思想近来在台湾与大陆引起一定程度的讨论,半年多前,笔者在「现代禅」
网站看到恒毓先生所写《印顺法师的悲哀》一书,一路读来,有关他对印顺法师的批评
几乎全然难以同意,于是以此文表达个人的看法。
恒毓之所以用「印顺法师的悲哀」作为书名 (1),是认为印顺法师的佛法思想充满谬误
与邪见,所以在书中做了非常严厉的批判∶「印顺法师的思维过于简单,与无比深刻、
严谨的佛法思维很不相称……印顺法师的著作中居然大量存在违背佛法的论断和对佛法
的种种曲解……」又说∶「印顺法师的著作只是充满了各种知识性的言论,很少有佛法
的智慧,而其所表述的知识又往往是正确与谬误不相上下。」及「我们所揭示的印顺法
师的理论、逻辑和知识性错误就至少有十二个方面。而这,其实在我所发现的印顺法师
所存在的相关问题中不过是冰山之一角,还有大量的问题,我真的不忍心写出来……」
这种种的描述多少让人心惊胆跳,学佛者将「因盲目阅读印顺法师的著作而落入... 阅读全帖 |
|
E******u 发帖数: 3920 | 13 第四节 转依论
在玄奘所传唯识学中,心体与理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理体即清净法界,亦即真如、法
性;心体即第八阿赖耶识,即藏识、种子识。第八识之中蕴藏的无漏种子既是众生解脱
的根据,也是连接心体和理体的中介。唯识学的“三性”、“三无性”学说,一方面是
对“识”之体性的描述,另一方面又具有联结心体与理体的特别意义。“三性”中依他
起性最为关键,在某种意义上依他起之最终的根据是阿赖耶识,此识体所蕴藏的有漏、
无漏种子正是遍计所执性与圆成实性之所以形成的根源。通过依他起性,唯识宗将心体
与离言之心性(真如)之转依关系揭示了出来。同样,“相名五法”,一方面是对世间
诸法所作的一种分类说明,另一方面此五法之间的关系也蕴含了心体与理体之间的差别
与联系。与中土的“性宗”相同,唯识宗同持不可言诠的“离言真如”立场,窥基创发
的“四重二谛”,其目的正是试图以此将心体与理体紧密地联系起来。
“转识成智”是唯识宗将其心性论落实于解脱论层面的必然结果。凡夫不知外境非实、
离心无境的道理,若明了“唯识无境”之理,并且转变所依,就可实现“转识成智”而
解脱成佛。唯识宗以四缘论证“转识成智”如何可能,前二属于主观方...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4370 | 14 能有什么责任,不就是发发包子嘛,你还当你是习见平啊 |
|
U*********r 发帖数: 5610 | 15 你当吧。我继续帮你打杂如何?
能有什么责任,不就是发发包子嘛,你还当你是习见平啊 |
|
|
wh 发帖数: 141625 | 17 发信人: joj (寄生于世上,原是那么好), 信区: Zhejiang
标 题: Re: 黄花囡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22 02:59:29 2012, 美东)
搜了一下,发现周作人也写到过鼠曲草
-------------------------------------
故乡的野菜 [ZZ]
--周作人
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
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
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
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
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
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
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
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莱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
了,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 阅读全帖 |
|
j*j 发帖数: 5564 | 18 搜了一下,发现周作人也写到过鼠曲草
-------------------------------------
故乡的野菜 [ZZ]
--周作人
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
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
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
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
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
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
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
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莱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
了,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过这似乎
以吴地为主。《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齐菜花。谚云:三春戴养花,桃
李羞繁华。”顾禄的《清嘉录》上亦说,“芥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
山之语,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9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述评
毫无疑问,金文研究在郭沫若先生(1892—1978)的旅日中国古代史研究活动中占有极
其重要的地位。如何历史和公正地评价郭老在20世纪中国历史学领域的地位和突出贡献
,这肯定不是本文所能完成的大任。特别是在清末民初之际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罗振
玉老先生的《贞松堂集古遗文》、《贞松堂集古遗文补遗》、《贞松堂集古遗文续编》
、《殷文存》、《殷文存续》等名著接连出版,直至最后出现的《三代吉金文存》一书
成了中国古代金文研究图录类著作千古难得的经典文集,而他的学生、儿女亲家和友人
-----传统历史学的最后一位大师级学者王国维先生,却以横空出世的气魄,贡献给学
术界《观堂古金文考释》、《观堂集林》、《宋朝金文著录表》和《国朝金文著录表》
等惊世名作之后,两座丰碑竖立在那里,金文研究几乎成了当时学术界难于上青天的蜀
道、还有几个人愿意问津于此呢?!正是在这一冷酷的环境下,加之旅居日本的寂寞和
无奈,郭老开始了利用甲骨文、金文史料对中国古代社会和历史展开全新研究的治学里
程。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书,就是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古文字学家郭沫若先生
研究两...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0 郭沫若《卜辞通纂》述评
郭老是甲骨学史上著名的甲骨四堂之一,他的成名作《卜辞通纂》更是研究甲骨学必须
予以精读的重要参考书和学术经典。在纪念发现甲骨文110周年之际,重读此书,重温
他老人家留下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观点,对于我们今后开展甲骨学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指
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一、《卜辞通纂》的由来及其诸多版本叙录
1932年,郭老在日本访求公私各家所藏殷墟甲骨,所见约有三千多片。他决心“征集诸
家所藏以为一书”。但因公私各家所藏多未拓存,编书之事没有成功。于是,他便决定
先选释传世甲骨中部分精品。他在该书自序中曾对自己从事甲骨研究的经过做了如下陈
述:“殷墟出土甲骨多流入日本,顾自故林泰辅博士著《龟甲兽骨文字》以来,未见著
录,学者亦罕有称道。余以寄寓此邦之便,颇欲征集诸家所藏以为一书。去岁夏秋之交
即从事探访。计于江户所见者,有东大考古学教室所藏约百片、上野博物馆廿余片、东
洋文库五百余片、中村不折氏约千片、中岛豪山氏二百片、田中子祥氏四百余片,已在
二千片以上。十一月初旬,携子祥次子震二君赴京都,后见京大考古学教室所藏四五十
片、内藤湖南博士廿余片,故富冈君撝氏七八百片,合计已...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1 郭沫若《卜辞通纂》述评
郭老是甲骨学史上著名的甲骨四堂之一,他的成名作《卜辞通纂》更是研究甲骨学必须
予以精读的重要参考书和学术经典。在纪念发现甲骨文110周年之际,重读此书,重温
他老人家留下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观点,对于我们今后开展甲骨学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指
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一、《卜辞通纂》的由来及其诸多版本叙录
1932年,郭老在日本访求公私各家所藏殷墟甲骨,所见约有三千多片。他决心“征集诸
家所藏以为一书”。但因公私各家所藏多未拓存,编书之事没有成功。于是,他便决定
先选释传世甲骨中部分精品。他在该书自序中曾对自己从事甲骨研究的经过做了如下陈
述:“殷墟出土甲骨多流入日本,顾自故林泰辅博士著《龟甲兽骨文字》以来,未见著
录,学者亦罕有称道。余以寄寓此邦之便,颇欲征集诸家所藏以为一书。去岁夏秋之交
即从事探访。计于江户所见者,有东大考古学教室所藏约百片、上野博物馆廿余片、东
洋文库五百余片、中村不折氏约千片、中岛豪山氏二百片、田中子祥氏四百余片,已在
二千片以上。十一月初旬,携子祥次子震二君赴京都,后见京大考古学教室所藏四五十
片、内藤湖南博士廿余片,故富冈君撝氏七八百片,合计已... 阅读全帖 |
|
m*******u 发帖数: 30 | 22 这是300万字拙作《道德经新论》第二版附录二中的一节,原本是进行中的《道德经通
俗解说》中的第一节,但后来放弃了通俗解说的撰述,故作为附录内容。
论坛排版不便,有兴趣者可下载全书或去博客阅读,链接见文末。
一、老子认知宇宙真相、生命真谛的方法和意义
1,方法:心灵进至“虚极静笃”之境
2,意义:“灵魂(情、德)”的神奇功能
二、老子认知人生、社会的方法和意义
1,方法:实证分析、比较验证
2,意义:个体表征全体,“自然”(天性、规律等)不可违逆
三、老子认知中的几个问题
1,可信性、可证性
2,心灵【“灵魂(情、德)”】是最敏锐最精细的观察“仪器”
3,“灵魂(情、德)”的记忆内容
四、老子认知与科学认知
一、老子认知宇宙真相、生命真谛的方法和意义
1,方法:心灵进至“虚极静笃”之境
宇宙是那样的辽阔和神秘,生命是如此的复杂和玄奥,老子又是怎样认知真相、真谛的
呢?是像哲学家那样苦思冥想、还是神学家那样凭借神灵、拟或是像科学家那 样通过
仪器?都不是。老子告诉我们说,他是在“致虚极,守静笃”中... 阅读全帖 |
|
l*****d 发帖数: 7963 | 23 壮族(壮文:Bouxcuengh)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
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壮族的先
民是属古代百越族群,建国后经民族识别,统一称为僮族。1965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
提议和壮族人民的意愿,僮族改称壮族。
目录
* 1 民族概述
* 2 历史沿革
* 3 民族起源
* 4 人口分布
* 5 民族语言
*
* 1 民族概述
* 2 历史沿革
* 3 民族起源
* 4 人口分布
* 5 民族语言
* 6 壮族地区
* 7 民族艺术
* 8 民族禁忌
* 9 民族经济
* 10 民族宗教
* 11 民族历史
* 12 民族区域自治
* 13 地理特点
* 14 气候特点
* 15 居住地特点
* 16 建筑风格
* 17 古文化
o 17.1 水稻人工栽培法世界之最
o 17.2 衣着方面的世... 阅读全帖 |
|
G*********6 发帖数: 39 | 24 In the xame way,
一个“依疗习见版”和“魔笛办”如日中天的教秀总有一天吊在“媚人计”下, 给社会各界尤其是年轻人们带来的伤害远远比教秀的学术成果带来的快乐要大的多。比如美女虽然艳丽美妙,但是“美银计”有时确实要人命的。
“养不盗,父之堕。教不眼,师之多。”
............
good |
|
z**********e 发帖数: 22064 | 25 http://history.dwnews.com/news/2014-04-04/59463061.html
【多维历史】2014年04月04日 06:16
专述文革经历的高干回忆录,近年极之罕见。故此,副标题为“在‘一月风暴’的中心
”的《陈丕显回忆录》年初在境内外同时高调推出,各地报刊又争相转载推介,就显得
有点儿特别而不寻常。〔1〕
陈丕显文革前夕官至华东局书记、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是中共建国以降继陈毅、柯庆施
后中国这一最大都会的一把手。文革后,曾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书记。陈自
述写该书的目的,“是想从一个角度揭露林彪、四人帮祸国殃民的罪行”。作者特别引
述了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文革的定
性——“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
重灾难的内乱”,并称,他的这部书稿,就是“遵循这个决议所阐明的原则,以我在‘
文革’中的经历来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探索和研究”。〔2〕
那末,我们还是看一看,作为典型的官式文革史观——“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
团利用”这一所谓“原则”,究竟谬误何在?而陈丕显...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566 | 26 作为一种主动调摄自心而达到特殊心理状态之禅定,具有优化身心的诸多效应,这些效
应为许多禅定修习者的经验所证实,具有普遍性、可重复性,可用心理学、超心理学和
人体科学等方法予以观察研究,解释其机理,国内外科学工作者在这方面已经作出了一
些成绩。若修习不当,禅定也可能发生有害于身心的效应。
一、禅定的生理效应
通过禅定和与之同类的瑜伽、气功修习,能够健身治病乃至延龄却老,优化、变革
生理,是古印度婆罗门教早就宣扬的,《白骡奥义书》即以‘身轻得康健’为修习瑜伽
的初步效益。道教尤以行气、守一等为祛疾健身、延命长生的要道。佛教显教重在破除
世人对肉体的普遍执着贪爱,不大讲禅定的生理效应,但说修习禅定中随心意的寂静,
会相应地发生身轻安及呼吸、脉搏、整个机体的新陈代谢减慢乃至停息等生理变化,祛
疾健身,是随这些生理变化而来的附带效应。《摩诃止观》卷八云:
若善修四三昧,调和得所,以道力故,必无众病。设小违返,冥力护持,自当销愈
。……但一心修三昧,众病消矣【《大正藏》卷四六,110a。】。
说如果善于如法修习天台宗提倡的四种大乘禅定——常行(般舟)三昧、常坐(一行)
三昧、半行半坐(方等、法华)...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27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北史笔记 之六 一纸家书意万重
陈寅恪的魏晋南北朝讲录里面,关于宇文泰家世,引过宇文护母亲写给宇文护的一封信
片断。此信全文在周书宇文护传,极有意思:
天地隔塞,子母异所,三十余年,存亡断绝,肝肠之痛,不能自胜。想汝悲思之怀,复
何可处。吾自念十九入汝家,今已八十矣。既逢丧乱,备尝艰阻。恒冀汝等长成,得见
一日安乐。何期罪衅深重,存没分离。吾凡生汝辈三男三女,今日目下,不睹一人。兴
言及此,悲缠肌骨。赖皇齐恩恤,差安衰暮。又得汝杨氏姑及汝叔母纥干、汝嫂刘新妇
等同居,颇亦自适。但为微有耳疾,大语方闻,行动饮食,幸无多恙。今大齐圣德远被
,特降鸿慈,既许归吾于汝,又听先致音耗。积稔长悲,豁然获展。此乃仁侔造化,将
何报德!
这封书信作于北齐河清三年,公元564年,是宇文护母亲阎氏早陷于北齐,其时北齐
武成帝高湛命她作书与在北周掌握大权的宇文护。与阎氏一起陷于齐的还有"杨氏姑及
汝叔母纥干、汝嫂刘新妇"等人。按阎氏信中所说,与儿子已经分别三十余年,三十余
年之前,为北魏普泰年间,正是宇文护从晋阳到长安之年,高欢与宇文泰已成对立之势
。宇文护为宇文泰之侄,宇文颢之子。宇文泰是少子,他的父亲宇文肱娶乐浪...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28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北史笔记 之八点一 一点花絮
写到这里忍不住要加点八卦,虽然已经为人谈滥
独孤信作为历史上也赫赫有名的帅哥,侧帽风流留下一段佳话,更加以若干皇帝的岳父
身份为人瞩目。独孤一家历史,要从周书,隋书,北史看到新旧唐书。本传说他美容仪
,善骑射,其实这种描述在南北史里常见,魏晋风流遗韵。不过史书作者接下来记述的
那一段侧帽风流往事就不是所有人都有的了:
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
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
帽应该是鲜卑人习戴的那种风帽,不过北周时已经是简化改良版,后来发展成华夏衣冠
习见的男子幞头,在北周北齐的墓俑壁画里亦常见。独孤信生平按北史本传,大致总结
一下,二十余岁从贺拔度起兵,到永熙三年32岁入关 ,随即出镇荆州,不敌东魏而奔
梁,在梁三年,至大统三年537年始还长安,其年35岁。四年守洛阳败走。六年先镇荆
州,再秦州,留下侧帽风流故事,其时年近四十。(此时依然重修饰而能领导服饰潮流
。而且不能不说名字真是重要,如果独孤同学一家当年南迁入洛,如果他没有跟随孝武
出关后来又被赐名信,那么他的名字就是:刘如愿。其实这个名字也还不错,不过刘这
...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29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北史笔记 之六 一纸家书意万重
陈寅恪的魏晋南北朝讲录里面,关于宇文泰家世,引过宇文护母亲写给宇文护的一封信
片断。此信全文在周书宇文护传,极有意思:
天地隔塞,子母异所,三十余年,存亡断绝,肝肠之痛,不能自胜。想汝悲思之怀,复
何可处。吾自念十九入汝家,今已八十矣。既逢丧乱,备尝艰阻。恒冀汝等长成,得见
一日安乐。何期罪衅深重,存没分离。吾凡生汝辈三男三女,今日目下,不睹一人。兴
言及此,悲缠肌骨。赖皇齐恩恤,差安衰暮。又得汝杨氏姑及汝叔母纥干、汝嫂刘新妇
等同居,颇亦自适。但为微有耳疾,大语方闻,行动饮食,幸无多恙。今大齐圣德远被
,特降鸿慈,既许归吾于汝,又听先致音耗。积稔长悲,豁然获展。此乃仁侔造化,将
何报德!
这封书信作于北齐河清三年,公元564年,是宇文护母亲阎氏早陷于北齐,其时北齐
武成帝高湛命她作书与在北周掌握大权的宇文护。与阎氏一起陷于齐的还有"杨氏姑及
汝叔母纥干、汝嫂刘新妇"等人。按阎氏信中所说,与儿子已经分别三十余年,三十余
年之前,为北魏普泰年间,正是宇文护从晋阳到长安之年,高欢与宇文泰已成对立之势
。宇文护为宇文泰之侄,宇文颢之子。宇文泰是少子,他的父亲宇文肱娶乐浪...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30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北史笔记 之八点一 一点花絮
写到这里忍不住要加点八卦,虽然已经为人谈滥
独孤信作为历史上也赫赫有名的帅哥,侧帽风流留下一段佳话,更加以若干皇帝的岳父
身份为人瞩目。独孤一家历史,要从周书,隋书,北史看到新旧唐书。本传说他美容仪
,善骑射,其实这种描述在南北史里常见,魏晋风流遗韵。不过史书作者接下来记述的
那一段侧帽风流往事就不是所有人都有的了:
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
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
帽应该是鲜卑人习戴的那种风帽,不过北周时已经是简化改良版,后来发展成华夏衣冠
习见的男子幞头,在北周北齐的墓俑壁画里亦常见。独孤信生平按北史本传,大致总结
一下,二十余岁从贺拔度起兵,到永熙三年32岁入关 ,随即出镇荆州,不敌东魏而奔
梁,在梁三年,至大统三年537年始还长安,其年35岁。四年守洛阳败走。六年先镇荆
州,再秦州,留下侧帽风流故事,其时年近四十。(此时依然重修饰而能领导服饰潮流
。而且不能不说名字真是重要,如果独孤同学一家当年南迁入洛,如果他没有跟随孝武
出关后来又被赐名信,那么他的名字就是:刘如愿。其实这个名字也还不错,不过刘这
...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31 发信人: joj (寄生于世上,原是那么好), 信区: Zhejiang
标 题: Re: 黄花囡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22 02:59:29 2012, 美东)
搜了一下,发现周作人也写到过鼠曲草
-------------------------------------
故乡的野菜 [ZZ]
--周作人
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
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
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
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
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
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
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
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莱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
了,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 阅读全帖 |
|
g********n 发帖数: 2314 |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8 11:17:00 2009), 站内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paladin
标 题: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8 11:16:46 2009), 转信
eBookCN|Txt电子书籍下载 http://www.ebookcn.com
目 录
序
前言
第一讲 汉代
第二讲 唐代
第三讲 宋代
第四讲 明代
第五讲 清代
总论
钱穆年表
钱穆先生小传
王昆吾: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毕明迩:关于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序
我很早以前,就想写一部中国政治制度史。一则我认为政治乃文化体系中一要目。尤其如中国,其文化精神偏重在人文界。更其是儒家的抱负,一向着重修齐治平。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绝不该忽略中国传统政治。辛亥前后,由于革命宣传,把秦以后政治传统,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