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乡试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
c*********d
发帖数: 9770
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26华语全球视野微信号
2017-12-26华语全球视野微信号
功能介绍
财经资讯、财金政策的深入解读,金融、资本市场的最新评论。
来源:读史(ID:dushi818)
不用质疑,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不自由的朝代。
满族人以一个部落的力量在东北兴起。在满族人内部,传统部落军事民主制度逐渐被努
尔哈赤的独裁代替;在八旗设立以后,每一个旗的旗民都是旗主的奴隶,而所有的八旗
都是努尔哈赤和他子孙的奴隶;而皇城之下的老百姓,更是奴隶之下的奴隶;有的,甚
至还不够资格做奴隶。
中国从秦始皇以后,政府和内廷,基本上是平行的内外两个单位。政府官员并不是皇帝
的私人奴仆。
汉唐朝廷都坐而论道,大臣们都有座位;宋朝以后,宰相必须站着回话;明朝十分专制
,朝廷之上动辄以廷杖惩罚官员——但是,大臣还是坐着和皇帝对话的。
只有在清朝廷上,举朝匍匐跪拜,人人口称“奴才”——这是一个皇权最凌辱官员的时
代,更不要说凌辱一般的百姓了。
三百年来,在这种统治气氛之下,一般百姓,甚至士大夫,其自尊心都已经被斫丧殆尽。
清兵入关以后,八旗的作战能力有很大的改变。在关外时,他们是部落兵的编制,王子
们是将帅,所有的部落男丁都是战士,旗营的战斗力相当...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好像很多满狗都改姓金了
金庸的那点龌龊事儿——写给所有被查良镛欺骗的人
一、“明史案”的告密者
二、鲜血染红的富贵
三、铁杆汉奸吴六奇
四、“查嗣庭案”文字狱
五、金庸到底是不是满人
六、金庸祖上到底有没有入旗
七、私心作祟,满口谎言
八、尾言
一、“明史案”的告密者
金庸,本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康熙年间著名的文字狱“明史案”的告密者就是
其祖上查继佐。当时无辜屈死者无数,老查却踏着乡邻们的鲜血爬了上去,并因之得到
了满清统治者的宠信,短短几十年间,他所在的查氏一脉竟出了七名进士、两位翰林,
这在清初满人强烈排汉的风潮之下,是汉人门庭几乎不可能做到地,因此尽管金庸死活
不肯承认自己是旗人后裔,可辩解却总显得苍白无力。
二、鲜血染红的富贵
清廷在编撰二十四史中的《明史》时,曾经煞费苦心地大肆歪曲史实,自然不能允
许有人私自修史,说出历史的真相。因此当得知湖州(今浙江吴兴)巨富庄廷珑私自聚
众编史之后,处置非常严厉,株连极广,“明史案”也成为清代最大的几场文字狱之一
。此案最终有七十二人被处死,其中十八人被凌迟,数百人充军,江南一时人人自危,
文坛和史坛自此陷入死水一潭的局面。究其根源,金庸的祖上查继佐做为首告...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43070
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这篇满分作文,看了感触真深刻
恢复古代乡试的策论吧,现在的文章都是什么玩意,半点格局都没有,就是屁民的互相
伤害

发帖数: 1
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习姓 《百家姓》第332位
习姓为中文姓氏之一,百家姓第332位。
起源 编辑
古有诸侯国习国。灭国后,其公族有的以原国名为姓。
春秋时期秦国地名少习,在今陕西商县东180多里,后称为武关。居其地者,有人以地
名命姓为习姓。
中国的少数民族西姓,许多人汉化以后,改奚姓、习姓。
历史名人 编辑
习郁,襄阳人,封襄阳侯,融子。初为侍中。他随汉光武帝刘秀驾幸黎丘(今襄樊宜城
辖地),两人共同梦见苏岭山神,刘秀因他有功,封为襄阳侯。
习祯,三国蜀汉属臣,宜城人。
习珍,三国蜀汉将领,零陵郡北部尉。孙权遣兵袭夺荆州时,笼城抗战至死。
习温,东吴襄阳人。
习凿齿,东晋史学家。
习辟缰,著名晋朝将领。
习经,字嘉言,江西,新余,白梅村人。著名明朝文学家。明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
举进士第。官至太常寺少卿、詹事府詹事。曾主持过京闱乡试,著有《温室稿》、《西
垣漫稿》、《寻乐集》二十卷。公元1424年前后即明成祖永乐末前后在世。至今,白梅
村仍保留有习嘉言祠堂。
现代名人 编辑
习仲勋,中共元老之一,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习近平,习仲勋之子,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 阅读全帖
w***u
发帖数: 17713
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俞敏洪真不要脸。
自从高中毕业前,我们班几个同学刷完色盲测试以后,我就相信只要是考试,我们中国
人就有办法满分通过,只要肯吃苦。以前有人说,ETS自己不反思不提高题目的真实测
试水平和防伪水平,我想,谁和你新东方中国人耗尽社会资源搞考试的道高一尺魔高一
丈,孙中山的中华民国还有考试院呢。再以前乡试府试殿试的搞了那么千年,把读书人
都毁了,现在准备把全世界拉下水?

发帖数: 1
6
这个问题很有趣!
因为时间已经过了一百多年,这一百多年里,大清国的某些后人对美国大选的看法
究竟改变了多少?而被大清国人说三道四的美国大选又改变了多少?
大清时代,闭关锁国,加上那时候信息传媒也不发达,一般人是不可能对美国总统
大选有所了解的,在几千年的封建皇权统治下,尤其是清朝统治者对国民高压暴力奴化
的结果,人们对西方民主政治根本无法理解。所以,对美国总统选举一事就是有所听闻
,也认为是《山海经》里的海外奇闻。当时一些因职务或工作原因有机会接触和目睹美
国大选的少数中国人中,著名诗人黄遵宪的看法是很有代表性的。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广东梅县人。从一八七六年(光绪二年)中乡试举人,
旋为驻日本使馆参赞,到一八九四年为新嘉坡总领事,先后在国外十六七年。1882年(
光绪八年)至1885年出任大清国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光绪十年(1884年)是美国总统
选举年,其时在任总统是共和党人切斯特·阿瑟,争取连任,竞争对手是民主党人格罗
弗·克利夫兰,结果是后者获胜。和历届美国总统选举一样,竞争非常激烈,且屡有丑
闻发生,黄遵宪把当时的见闻用《纪事》一诗写下以纪其事。黄遵宪目睹了一...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op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isfm28 (白云), 信区: PopNews
标 题: 起邪念名落孙山 他怎么做才能东山再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Nov 4 23:33:06 2018, 美东)
【北京时间2018年10月31日讯】明朝正德年间,一位算命先生对着前来算命的年轻人说
:〝因为你的前世做了很多善事,积了很多福德,所以你在23岁时就可金榜题名了。〞
听到算命先生这么说,这位少年郎高兴得眉开眼笑。他叫赵永贞,是个才思敏捷、学识
渊博的人,他很相信眼前这个算命师说的话,因为先前算命师说了很多他过往的事,而
且说得奇准无比。
接着算命先生又郑重其事的说:〝如果你从此之后再多行善事,后福将不可限量。千万
珍重,以后一定不可莽撞行事。〞
对于算命师补充了几句语重心长的话,赵永贞好像没有听进去;因为他已经不自觉地意
气风发起来了,这怎么不叫他高兴呢?眼看自己的大好前程将要展开,后半辈子的富贵
人生垂手可得了。
胜券在握 赵永贞进京赶考
盼着、盼着好不容易科举的时间到了。赵永贞兴匆匆地赶去参加乡试、会试,果然满腹
经文、真材实料,一路...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8
萤火虫智能家居沙龙 微信号
功能介绍
如今互联网普及,智能家居逐渐走入我们生活中,并逐渐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萤火
虫智能家居沙龙作为一个智能家居的探讨组,希望广大朋友坐聚与此,让我们谈谈智能
家居将在未来的宏伟蓝图。
康乾盛世,清朝国力居世界第一,则要归功于中国雄厚的基础。以往各朝代,中国的国
力都是世界第一,不是到了满清才第一的。明朝经济总量占世界45%,清朝约占30%。
相对于清朝统治下中国将近三百年的闭关和停滞,西方国家却创造了现代文明,中国就
远远地落在后面了。
满清三百年
中国历史上最不自由的朝代
文/佚名
(原标题:揭秘康乾盛世的本质,中国历史上最不自由的朝代)
不用质疑,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不自由的朝代。
满族人以一个部落的力量在东北兴起。在满族人内部,传统部落军事民主制度逐渐被努
尔哈赤的独裁代替;在八旗设立以后,每一个旗的旗民都是旗主的奴隶,而所有的八旗
都是努尔哈赤和他子孙的奴隶;汉军和包衣,都是奴隶之下的奴隶;汉人百姓,甚至还
不够资格做奴隶。
中国从秦始皇以后,政府和内廷,基本上是平行的内外两个单位。政府官员并不是皇帝
的私人奴仆。
汉唐朝廷都坐而论道,大臣们都...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9
原创:沅湘 沅湘文学 微信号 yuanxiangwenxue81
功能介绍
我手写我心!
清朝末年已容不下一本说真话的书一个说真话的人
文/执立
梦醒者的痛苦,在于
他承受了那些沉睡者
和装睡者,所有人的痛苦
郭嵩焘是清朝末年的一个梦醒者
他的呐喊声从一大群沉睡者和装睡者
耳际掠过,但无济于事
他被那个时代一大群沉睡者和装睡者
孤立,也被当局抛弃
最后,他老死于荒村山野,死不瞑目
1874年,英国驻北京使馆的马嘉理路过云南时,与当地民众发生冲突,马嘉理被杀。
1876年,英国就此事要清政府派遣使团赴英国道歉,并作为中国的驻英大使。
在当时,出任“驻英大使”是一件令人羞耻的事,历来只有“蛮夷”派人来天朝朝贡,
哪有天朝的大臣去外国“做人质”?士大夫们纷纷避之唯恐不及。最终,朝廷让曾任广
东巡抚的郭嵩焘“临危受命”,勉力郭嵩焘“为国家任此艰难!”
鸦片战争的枪炮声并没有惊醒“闭关锁国”的清王朝,就算30多年后的1876年,清廷上
下还没有从“天朝上国”的幻想中醒来。
鸦片战争之后的30年,整个满清还是沉溺在“盛世”的美梦中无法醒来,在士大夫们的
想象中,一切都很美好,岁月也静好,一切都安然...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0
《清史稿·张之洞列传》
(2004-12-13 17:21:02)
张之洞,字香涛,直隶南皮人。少有大略,务博览为词章,记诵绝人。年十六,举
乡试第一。同治二年,成进士,廷对策不循常式,用一甲三名授编修。六年,充浙江乡
试副考官,旋督湖北学政。十二年,典试四川,就授学政。所取士多俊才,游其门者,
皆私自喜得为学涂径。光绪初,擢司业,再迁洗马。之洞以文儒致清要,遇事敢为大言
。俄人议归伊犁,与使俄大臣崇厚订新约十八条。之洞论奏其失,请斩崇厚,毁俄约。
疏上,乃褫崇厚职治罪,以侍郎曾纪泽为使俄大臣,议改约。六年,授侍讲,再迁庶子
。复论纪泽定约执成见,但论界务,不争商务,并附陈设防、练兵之策。疏凡七八上。
往者词臣率雍容养望,自之洞喜言事,同时宝廷、陈宝琛、张佩纶辈崛起,纠弹时政,
号为清流。七年,由侍讲学士擢阁学。俄授山西巡抚。当大祲后,首劾布政使葆亨、冀
宁道王定安等黩货,举廉明吏五人,条上治晋要务,未及行,移督两广。
八年,法越事起,建议当速遣师赴援,示以战意,乃可居间调解。因荐唐炯、徐延
旭、张曜材任将帅。十年春,入觐。四月,两广总督张树声解任专治军,遂以之洞代。
... 阅读全帖
k**********4
发帖数: 16092
1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曾国藩借钱过年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的春节,30岁的曾国藩一个人在京城,孤苦伶仃。他在给父母
的家书中不无心酸地写道:
“男今年过年,除用去会馆房租六十千外,又借银五十两。前日冀望外间或有炭资之赠
,今冬乃绝无此项。闻今年家中可尽完旧债,是男在外有负累,而家无负累,此最可喜
之事。”
这里的“男”,当然指的是曾国藩本人。当年冬天,曾国藩原本指望外地官员送点“炭
敬”之类,聊以过年。可是盼来盼去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曾国藩不得不借
了50两银子过年。
曾国藩于1838年参加会试,金榜题名,考中进士,得以进入翰林院,成为庶吉士,从此
步入仕途。到1841年,曾国藩已经当了3年京官。3年京官当下来,曾国藩为什么不但没
有存下什么积蓄,反而穷得要向人借钱过年?
这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曾国藩作为一名级别不高的京官,俸禄的确很低。
1841年时,曾国藩任职翰林院检讨。翰林院检讨的级别为从七品,比“七品芝麻官”还
低。按照这个级别,曾国藩的俸禄标准为年俸45两银子、禄米45斛。这是什么概念呢?
当时,山西巨富乔家大院请的佣人和长工,每年能拿到50两——100两银子工钱。这就
是说,曾国藩一个堂堂...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804
12
http://opinion.haiwainet.cn/n/2019/0213/c456317-31495259.html
摘要:就得狠狠处置这条学历造假产业链的供需两端,还学术一个干净。金钱能收买权
力,但买不到正义;买得来文凭,买不到智商。
感谢知网,让这群人暴露在阳光之下。
先是演员翟天临在直播中说,不知道知网是什么东西,接着他的博士学历被质疑,紧接
着还有论文涉嫌抄袭,然后导师也被挖出来有问题,最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的院长
也暴出丑闻……
这场开年大戏,让围观群众发现,瓜太多,都吃不过来了。
2月11日,北京电影学院发表声明称,已经成立调查组并按照相关程序启动调查程序,
并表示对学术不端行为持零容忍态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也随后表示,对于“翟天
临涉嫌学术不端”一事,将根据其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调查结论按规定处理。
学霸人设风险高
如果不是上过研究生,岛叔也不知道知……网是什么东西。
知网其实是一个数字图书馆,信息规模是相当的大。做毕业论文,势必要上知网查查自
己要写的方向,别人有没有涉及,都有哪些研究成果,省得做无用功。
作为一个博士,连基本的治学工具都不知道,难以置信。打...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529
1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军版53能被按排几个学伴?
53里有不少乡试,殿试第一名吧?
M******a
发帖数: 6723
1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拍错马屁到底有多可怕?
原创:鬼子六 历史研习社 历史研习社 微信号 mingqinghistory
功能介绍
顺时针研究历史,逆时针解毒世界
顺时针研习历史,逆时针解毒世界
微信公众号:历史研习社
作者:鬼子六
审核:喵大大 编排/制图:Magician
有些人喜欢拍马屁,尤其是文人。
有本事的文人都不爱好好说话,好好说话哪里显示出文采?
看看诗圣杜甫的遭遇就明白,老头子一生耿介,写诗没有李白的奇伟瑰丽,没有岑参的
宏阔高远,也没有李商隐的凄婉,有一说一,句句好像都是大实话。结果后世虽然被人
抬到了“诗圣”的地位,活着的时候始终站不到诗坛的C位,郁闷无比。
1
拍马屁得有两把刷子
清朝就有个才华冠绝于世的人物。
在没考中进士之前,就已经闻名于天下了。
康熙三十三年(1694),皇帝让王鸿绪主修《明史》,万斯同核定文稿。
万斯同的《明史稿》稿本
这就跟一些教授从外面接回来许多“项目”一样,挂名的是一批人,实际干活儿的是另
一批人。有一些挂着“世纪工程”的大项目,委员会里罗列了天下第一流的大学者们,
你觉得人家都真的会一笔一划来给你校对?
多半都是手底下一些硕士生、本科生分包了。
古代也差不多。当时,编...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9677
15

唐伯虎乡试第一,唐解元,有错吗
后面会试被取消资格,但是老百姓谁记得他那期的状元?
秀智商秀错地方了

发帖数: 1
16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富人要知道 文人是在乎钱的
明初有个人,叫王绂,是个画家,所画墨竹“明朝第一”。
有次王绂住在京城客栈,半夜听到邻居家有萧声传来,萧声清脆响亮,王绂听得入迷,
乘兴画了一幅竹石图。第二天一大早,王绂登门拜访了吹箫的人家,并把竹石图送给了
对方。
那人是个富商,大喜过望,次日带着画跟厚礼拜访王绂,请求王绂为画题几个字,好装
裱起来。王绂一听,大怒,“凡夫俗子怎么配拥有我作的画。”说完王绂马上向商人要
回画,一口气撕了。
此事被叶盛记录于《水东日记》中。
关于文人鄙夷商人这事儿,既是文人又是商人的张潮问了个问题,“文人每好鄙薄富人
,然于诗文之佳者,又往往以金玉、珠玑、锦绣誉之,则又何也?”
这意思是,文人喜欢鄙视富人,那为啥一看到美妙的诗文佳作,又往往以金玉珠玑锦绣
等物来赞美呢?
张潮的好友江含徵说了句大实话:“富人嫌其悭且俗耳,非嫌其珠玉文绣也。”文人讨
厌的,是又俗又小气的有钱人,而不是钱本身。
张潮无言以对。
1
江含徵说的没错,文人也爱钱。
前面说到的张潮,出身富商之家,他就说过,“境有言之极雅而实难堪者,贫病也”。
穷这件事,说起来风雅,实际上,谁穷谁难受。
谢海翁对此心有戚戚焉,“物有言之极俗而实可爱... 阅读全帖
g*****s
发帖数: 1288
17
来自主题: RuralChina版 - 叔来说说当年禽兽不如的故事
>昔者,殿试终,闲来无事,终日嬉闹
你丫别污染汉字了,知道啥是殿试不?顶多也就是院试终。
2 院试—考秀才: 3 乡试—考举人: 4 会试和殿试—考进士
f****o
发帖数: 8105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马无夜草不肥 人有外财不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1 09:15:40 2015, 美东)
常言道:“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发”,这个标题是不是写错了?其实,在高一
层空间来看,人世间的理和天上的理刚好是相反的,看完下面的故事就明白了。
明朝时期,南直隶省古沛镇住着两户人家,一户姓何,早年从南方迁来,镇上的人都叫
他何老板。他开了一间麻油坊子,在镇上已经干了二十年了,他打出的油清亮、纯香,
各地商贩都来找他订货,所以生意做得十分兴旺。
何老板家对门住着另一户人家,姓吴,名添财,开一间杂货铺,也是从外地迁来的,人
家都叫他吴老板。这年头杂货铺的生意不好做,家境远不及对面卖油的何老板。由于两
家都是外乡人,平常都有往来,相处还算好。后来吴添财家三岁的女儿还做了何老板的
干女儿,何老板送她两丈花布做衣裳,吴添财也回送两坛酒。
这年冬天何老板老家来信,说老太太病重日子无多了得赶快回去。临走前他将二十坛香
油暂放在吴添财家,说... 阅读全帖
y****q
发帖数: 867
19
每年的高考都会爆出诸多新闻:江西替考生、河北“高考移民”、南京市民86岁的
汪侠老先生手拄拐杖,第15次步入高考考场……最令人贻笑大方的是李洪志竟然绞尽脑
汁编造了所谓的“高考神迹”,且不说此“神迹”漏洞百出,矛盾叠现,试问法轮功既
然如此神通,“主佛”本人怎么不参加一次高考,坐进大学殿堂充充电别再白话连篇丢
人现眼是其一;亲身验证一下“念法轮大法好、佩戴法轮功护身符、不答诽谤大法考、
父母参加法轮功都包上大学。”的灵验神功;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撑撑面子。作为“主佛
”竟然没张说得过去的文凭,脸上好看吗?
如果“主佛”本人肯“屈尊”进一次考场,想必清华、北大都没问题,甚至哈佛、
剑桥也会主动发来含高额奖学金的通知书。令人奇怪的是他怎么就不去试一下呢!难道
“高考神迹”只是个传说?
谎言太拙劣
“主佛”自己学识浅薄,就自以为是地认为所有人都没文化,撒谎的智商都低的可
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谎言有多小儿科:“在市郊的一个小镇上,住着我的一家亲
戚,女儿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就让她学打字,“找到了一份工作”。
“两年后的一天,亲戚的女儿忽然有了复习考大学的想法,所有亲人都嘲笑她说是
痴人说梦话,...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0
选编:宇祥

【明慧网
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蔡襄,字君谟,北宋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省莆田市)人
,从小立志高远,十九岁即以开封府乡试第一的成绩考取进士,官至翰林学士、三司使
,以正直端方、敢于坚持正义而名垂青史。一、正义敢言
景佑三年,时任吏部员外郎的范仲淹因上书条陈时弊触怒朝中权贵,被贬至饶州任知州
。谏官和御史都闭口不敢说话。唯有秘书丞余靖和太子中允尹洙为范仲淹辩护同时被贬
;馆阁校勘欧阳修致信谏官高若讷《与高司谏书》,指出其虚伪、谄媚,身为谏官不但
不救护忠良,反而迎合权贵进行诋毁,欧阳修因此也被贬为夷陵县令。三人均被流放边
远僻地。
当时,任职馆阁校勘的蔡襄年仅二十五岁,他见正直者被贬,挺身而出,仗义...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21
来自主题: Talk版 - 刚正不阿 为民造福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Note (新天地),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刚正不阿 为民造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Dec 31 19:39:30 2016, 美东)
蔡襄,字君谟,北宋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省莆田市)人,从小立志高远,十九岁即以
开封府乡试第一的成绩考取进士,官至翰林学士、三司使,以正直端方、敢于坚持正义
而名垂青史。
一、正义敢言
景佑三年,时任吏部员外郎的范仲淹因上书条陈时弊触怒朝中权贵,被贬至饶州任知州
。谏官和御史都闭口不敢说话。唯有秘书丞余靖和太子中允尹洙为范仲淹辩护同时被贬
;馆阁校勘欧阳修致信谏官高若讷《与高司谏书》,指出其虚伪、谄媚,身为谏官不但
不救护忠良,反而迎合权贵进行诋毁,欧阳修因此也被贬为夷陵县令。三人均被流放边
远僻地。
当时,任职馆阁校勘的蔡襄年仅二十五岁,他见正直者被贬,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作
《四贤一不肖诗》组诗,诗分五首共计1300多字,分别赞扬范、欧、余、尹为“四贤”
,高若讷为“一不肖”,褒贤贬奸。此诗一出,京城内外,士人争相传抄,大有洛阳纸
贵之势。就连...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2
来自主题: Talk版 - 命由天定 福祸自召
命由天定 福祸自召
明朝时的袁了凡是江南吴江人,童年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要他放弃学业,不走仕途而
改学医,说:学医可以赚钱活命,也可以救济别人。
有一次他在慈云寺结识了一位孔姓老先生。孔老先生曾得到宋朝邵雍先生真传皇极数,
所以精通命数推算。
孔先生替袁了凡推算命里所注定的数,说:在你没有取得功名做童生时,县考应该考第
十四名,府考应该考第七十一名,提学考应该考第九名。到了第二年,袁了凡果然三处
的考试,所考的名次和孔先生所推算的一样,完全相符。
孔先生又替袁了凡推算终生的吉凶祸福。哪一年考取第几名,哪一年应当补廪生,哪一
年应当做贡生,等到贡生出贡后,在某一年,应当选为四川省的一个县长,在做县长的
任上三年半后,便该辞职回家乡。到了五十三岁那年八月十四日的丑时,就应该寿终正
寝,可惜命中没有儿子。
这些话袁了凡都一一的记录起来,并且牢记在心中。从此以后,凡是碰到考试,所考名
次先后,以及官职升迁等等无不一一应验,都不出孔先生所推算。袁了凡因此认为何时
生,何时死,何时得意,何时失意,都有个定数,一切都是天定的,没有办法改变,也
就对人生淡然无求了。
后来机缘巧合,袁了凡在栖霞山结识了...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3
这个问题很有趣!
因为时间已经过了一百多年,这一百多年里,大清国的某些后人对美国大选的看法
究竟改变了多少?而被大清国人说三道四的美国大选又改变了多少?
大清时代,闭关锁国,加上那时候信息传媒也不发达,一般人是不可能对美国总统
大选有所了解的,在几千年的封建皇权统治下,尤其是清朝统治者对国民高压暴力奴化
的结果,人们对西方民主政治根本无法理解。所以,对美国总统选举一事就是有所听闻
,也认为是《山海经》里的海外奇闻。当时一些因职务或工作原因有机会接触和目睹美
国大选的少数中国人中,著名诗人黄遵宪的看法是很有代表性的。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广东梅县人。从一八七六年(光绪二年)中乡试举人,
旋为驻日本使馆参赞,到一八九四年为新嘉坡总领事,先后在国外十六七年。1882年(
光绪八年)至1885年出任大清国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光绪十年(1884年)是美国总统
选举年,其时在任总统是共和党人切斯特·阿瑟,争取连任,竞争对手是民主党人格罗
弗·克利夫兰,结果是后者获胜。和历届美国总统选举一样,竞争非常激烈,且屡有丑
闻发生,黄遵宪把当时的见闻用《纪事》一诗写下以纪其事。黄遵宪目睹了一... 阅读全帖
l**1
发帖数: 1875
24
秀才是乡试中的童生,还没有出县城呢!所以中了秀才比如孔乙己,应该是考上个清华
北大复旦科大之类的高中生,
出国拿博士拿教授职位,应该是中举人了。有的助理教授拿到tenure以后欣喜若狂,跟
范进中举应该是一样的心情。
美国科学院院士和中科院院士相当于三甲。
b*****l
发帖数: 538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reamer 讨论区 】
发信人: Dreamer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信区: Dreamer
标 题: 转: 集福消灾之道—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n 3 22:51:52 2012, 美东)
http://a.bonze.cn/wlsjwz/305.htm
集福消灾之道—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
(卷一)
了凡弘法学会译整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缘起
劝读感应篇汇编启
太上感应篇
感应篇序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
人皆恶之。
刑祸随之。
吉庆避之。
恶星灾之。
算尽则死。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
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
月晦之日,灶神亦然。
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
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不履邪径,不欺暗室。
积德累功。
慈心于物。
忠孝。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缘起
科技愈发达,人心愈迷失,物质愈文明;道德愈堕落... 阅读全帖
B******1
发帖数: 296
26
唐初科考录取比例为总人口的1/50000
与现代高考性质不同,古代科举是一种功名考试,考中即可入仕当官,考试和录取要
求均很严格。
古代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被录取后,对应身份是举人、贡士、进士。
科举录取比例比现代高考低很多,而且不同朝代或同一朝代不同年份都不一样。唐代的
录取比例相对偏低。据《通典·选举三》,唐代“贡士之法,多循隋制。上郡岁三人,
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唐初大郡一般在3万户以上,以每户平均5口
人来说,至少有15万人,换算下来,录取比例为总人口的1/50000。
到唐高宗时,录取比例开始上升。特别是在武则天当政后,录取名额大幅增多,科举
已成为读书人入仕的最主要路径。
据《朝野佥载》:“乾封(唐高宗年号)以前选人,每年不越数千;垂拱(武则天年
号)以后,每岁常至五万。”
曾任洋州刺史的唐代经学家赵匡在其《举选议》中称,尚书省考试录取,“大率二十人
中方收一人”,录取率大概是5%。虽然此录取率比唐初增加许多,但因考生越来越多,
录取率仍较低,所以出现了《通典·选举五》所说的情况:“故没齿而不登科者甚众。”
唐朝科举各科的录... 阅读全帖
n*******4
发帖数: 20
27
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上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
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
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
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
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
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
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k********n
发帖数: 18523
28
来自主题: Stock版 - 转载
本贴内容已被 [NMDW] 在 2012-01-01 18:46:39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
坛管理删除.
国人被清朝误导300年
《四库全书》名义上是为了综合古今典籍,实际上是对中华文化的一次彻底的清洗....
..欲灭其国,先去其史。满清对中华文化进行的彻底而细致的清洗与篡改,为的就是不
让明朝的真实记录留传下来
此文提出了值得一看的观点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n/s/blog_3fe443f70102dwro.html
    金鸿:感觉这篇文章写得很不错,很值得深思,作者历史功
底很深。只不过,查了半天我也没查到作者是谁,有谁知道麻烦留言说一声。
 
    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失去了儒道精神,而不是宣扬
儒道造成的。这种失去,是满清造成的。为了维护统治,满清费尽心思地破坏中华固有
的文化、思想 和科技。并且将愚昧和麻木植入我们的民族。手段高明得难以想象。以
至于,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仍固执的认为落后来自于文化,而不是满清。孔子也成了
满清的 替罪羊。悲... 阅读全帖
X*****s
发帖数: 2767
29
杨乃武与小白菜
清末,余杭士子杨乃武应乡试中举,摆宴庆贺。房客葛小大妻毕秀姑颇有姿色,人称"
小白菜"。她本是葛家童养媳,曾在杨家帮佣,与杨乃武早有情愫,碍于礼义名份,难
成眷属,只得各自婚娶。余杭知县刘锡彤曾为滥收钱粮敛赃贪墨,被杨乃武联络士子上
书举发,断了财路,心怀怨隙。他儿子刘子和用迷药奸污了毕秀姑,又把她丈夫葛小大
毒死。刘锡彤为保住儿子性命和发泄私愤,便"移花接木",把杨乃武骗至县衙,严刑逼
供,以"谋夫夺妇"定拟,问成死罪。杨乃武和其胞姐杨淑英、妻子詹氏不服,屡屡上诉
,历时二年,前后几十堂,皆因刘锡彤上下疏通贿赂,以致官官相护,依旧判定死罪,
并详文刑部。詹氏也因上告失败而获罪被拘,幸同科举人汪士屏联合士绅上书刑部辨冤
,刑部侍郎夏同善驳回详文,并请得谕旨命浙江三大宪会审。杨淑英为救弟弟,怀抱侄
儿去省城探监,求秀姑据实翻供,毕秀姑深觉愧疚,当即应允。谁知浙江巡抚杨昌浚为
保住自己面子和众多参审官员顶子,依仗拥兵边疆左宗棠之势,会同藩台、臬台蓄意抗
命,不准毕秀姑翻供,复以"通奸谋命"定拟,上奏。杨昌浚此举激起浙江士绅公愤,杨
淑英在他们支持下,至狱中让杨乃武写冤状,冒...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10345
30
县式府试院试过关的,成为生员进学(俗话秀才),才可以参加乡试,有望中举。没成
为生员怎么办呢?其实也不要紧,和儒林外史的周进一样,可以出钱捐个监生,也能参
考了。
其实何尝是捐钱参考,到了晚清,朝廷天天要付战争赔款,没钱。出钱捐个道台的比比
皆是,而且还能出更多的钱弄个特许的二品珊瑚红顶戴(不是说官是二品,只是特许带
二品顶戴),所以清末候补道台满街走(鲁迅小说故乡里圆规说你放了道台了,就是这
个典
故),有钱人家子弟,无论文盲还是三岁娃娃,都是候补道(哈哈,想到官场现形记)。
老跑这个出未必就能参加复赛,估计是受这个启发,对版面创收大大的有益。
m****a
发帖数: 2216
31
来自主题: Mainland版 - 回族思想家李贽(zz)
http://www.kepu.com.cn/gb/civilization/nation/hundred/hun354.html
李贽(1527—1602),明代著名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和文学评论家。原名林载贽,号
卓吾、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龙湖叟等。福建省泉州人,回族。
李贽出身于航海贸易世家,自幼熟读诗书,但不受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养成了“倔
强难化,不信学、不信道、不信仙释”的性格。
嘉靖三十一年(1552),李贽考中福建乡试举人。后历任河南共城(今辉县)教谕、
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礼部司务、南京户部员外等,万历五年(1577),李贽出任云南姚
安知府。因恶官场腐败,3年任期未满便毅然辞官归隐,著书立说,传带弟子。被统治者
斥为“异端之尤”,屡遭迫害。
李贽的哲学思想受反道学的泰州学派和佛教禅学的影响较大,认为宇宙以物质性的阴
阳二气为基础,经过无数变化,生出万事万物来,具有一些朴素唯物主义因素。在社会伦
理道德方面,强调社会平等说,反对圣人凡人之分、智愚之别,反对封建教条和男尊女卑
观念,认为《六经》、《论语》、《孟子》等只是其弟子随笔记录,并非“万世之至论”
t****t
发帖数: 203
32
来自主题: Mainland版 - 康熙帝玄烨(7)
张伯行,河南仪封人,进士出身。中进士后,买各地大儒的图书,口诵手抄,整整7年。
他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以学问清醇、志操洁肃自励。做官后,家乡河堤崩
溃,自己出钱招募民工运土塞堤。任山东济宁道,遇上饥荒,从河南家里运送钱米,并缝
制棉衣,给灾民充饥御寒。任江苏巡抚,发现总督噶礼贪婪。江南乡试作弊,生员哗然,
抬着财神像到学宫,影响很大。张伯行调查,此案同总督噶礼有关,便上疏朝廷。康熙命
尚书张鹏翮等调查,查证作弊之事同噶礼有关,噶礼便弹劾张伯行。康熙命再调查。结果
是噶礼被诬
告,张伯行应当罢官。康熙命第三次复查,结论同前一样。康熙说三次查证都是非颠倒,
命再议。其实,康熙已经通过密折对噶礼和张伯行都进行了解。康熙知道张伯行是清官,
应当加以保全,著免噶礼官,由张伯行任总督。
康熙帝表彰清官,一则是为大小官员树立榜样,养成一代清廉的吏风;二则是借清官
监督、揭发、打击贪官;三则是派几位好官,为百姓做点好事;四则是推行“仁爱”理念
,为自己博得仁政的名声。但是,清官往往为上级所不喜欢,也普遍为同僚所不喜欢。清
官必遭贪官的嫉恨,也必遭贪官的报复。前述于成龙、格尔古德、彭鹏、张
wh
发帖数: 141625
33
来自主题: Taiwan版 - 李叔同的《西湖》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Zhejiang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Zhejiang
标 题: 李叔同的《西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13 16:23:33 2011, 美东)
上次贴了个侯德健的《西湖》,有人跟贴了李叔同的《西湖》,是李叔同在浙江一师(
即现在的杭高)教书时创作的。曲子改编自苏格兰作曲家麦肯齐(Alexander
Mackenzie)的原曲,词为李叔同所填,曲调舒缓温和,和《送别》有点像,后者更有
悲意(《送别》原曲出自美国John P. Ordway的《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
1907年日本词作者犬童球溪依旋律填写《旅愁》,其时李叔同正在日本留学,受其影响
,1915年填写《送别》歌词)。
《西湖》歌词借用了不少古来今来吟咏西湖的诗词:
看明湖一碧,六桥锁烟水。
塔影参差,有画船自来去。
垂杨柳两行,绿染长堤。
飏晴风,又笛韵悠扬起。
看青山四围,高峰南北齐。
山色自空濛,有竹木媚幽姿。
探古洞烟霞,翠扑须眉。
霅暮雨,又钟声林外起。
大好湖山如此,独擅天然美。
明湖碧无际,又青山绿... 阅读全帖
c******o
发帖数: 486
34
来自主题: LosAngeles版 - 学科竞赛与科学研究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chenqtao (peach),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学科竞赛与科学研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Dec 8 17:53:47 2012, 美东)
作为一个过来人,对这个感触很深,一直想提笔写一写,但是总感觉对这个问题认识的
还不够透彻,无从下笔。今天和师兄关于这个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得到了一些
新的理解,在此分享
首先要说明,目前看来学科竞赛对科学研究以及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确实是很有帮助的,
以前老一辈的科学家,那时竞赛还没起步,所以大多年轻时候都没有搞过竞赛,所以相
关度不太高,然后到我们这一代人,物理不太清楚,似乎离开学术界的比较多,就数学
来讲,现在很多著名大学的助理教授以及副教授都是曾经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集训
队以上级别的。然后90年代早期的那一批人由于当时信息革命吸引走了一部分力量。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竞赛获奖者的心态问题,这就是巨大的失落感。高中时代由于中共长
期强行把学科竞赛立为保送以及躲避高考的唯一方法,从90年代初期一直到21世纪前十
年,学科竞赛在中国拔... 阅读全帖
a***i
发帖数: 1522
35
来自主题: NewJersey版 -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欢迎十三姨乡试归来,皇家二踢脚13响庆祝。噼里啪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
k***x
发帖数: 6799
36
在本月新泽西郡举行的水师武举人乡试中,小兰和版花力压群雄,分别列为男女头甲第
一名
b*****g
发帖数: 4051
37
来自主题: NewYork版 - 为什么有些中餐馆会叫三元
乡试第一名稱为“解元”,会试第一名稱为“会元”,殿试第一名稱为“状元”或“殿
元”,合稱「三元」
r*******t
发帖数: 8550
38
邪淫等恶业消去的福报能够重新找回吗?——益西彭措堪布开示:功名随心转
我们抉择了身心世界的刹那性,就是抉择到一切由因缘造作的有为法都是刹那灭的体性
。回到具体的现象上来,像功名、富贵、寿命,都是有为法,都是身心刹那性的显现。
以功名来说,功名是以因缘造作的有为法,刹那生灭,所以没有一成不变的功名,而且
它随着不同因缘会产生增减变化。怎样变呢?就是造恶削减功名,行善增长功名。
古代有个叫丁湜的人,相士看他能大魁天下(就是会做状元),后来再遇相士时,相士
大惊说:“你做了什么事,功名已经夺去了。”
丁湜想起曾经用方法拉人来赌钱,赢了六百万,就告诉相士实情。相士说:“你造这个
恶业,把功名都削掉了。”
丁湜很后悔,急忙还掉所赢的钱来作赎罪,结果勉强落到了榜尾。
从这个公案,我们知道,功名是有为法,它是可以创造也可以削减的。为什么是有为法
?因为它是福德因缘的产物。创造相应的因缘,才会得到;没有因缘,单单空想也不会
产生;前面有因缘,后来造了恶业,也会立即变化。功名是刹那灭的法,它没有常住、
没有实质,就看你积聚什么因缘。丁湜造了恶业,状元功名完全消尽。
《寿康宝鉴》上讲有个李登十八岁考上解元... 阅读全帖
c******n
发帖数: 16403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onyxu (无斋主人),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继续侃大头的八卦 - 风尘爱情故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17 01:20:20 2010, 美东)
话说大头不擅八股制艺,屡试不中,20岁那年乡试又没有中,
这样下去整天吃喝玩乐也不行,所以准备走叔叔淮军老关系
的门路,谋个出身。
大头先是到了上海,投奔他的老师王雁臣。结果还没见到王
老师,却先结识了苏州名妓沈小姐。大头一河南来的土包子,
到了上海这个花花世界,一下就掉入温柔乡中,天天泡这位
红小姐,直到床头金尽。开始落拓,不仅没有嫖资,还要
沈小姐来养,老鸨自然变脸开始赶人。沈小姐则把自己的
积蓄给了大头,让大头跑路去博取功名。估计凄惨离别分
手时,也海誓山盟了一把。
王老师把大头推荐给了他叔叔的老朋友吴长庆。之后大头
青云直上。大头发迹后,第一件事就去找沈小姐,发现小
姐已经赎身。然后花了好大功夫找到,立马娶为第一位姨
太太。
这个情节在走向共和中有描写。
大头的原配是17岁那年,母亲包办的,大头一生只是敬而
远之,而沈姨太基本是大
x*****u
发帖数: 4750
40
来自主题: SanFrancisco版 - 三番生活国学百科每日11问
古代科举 乡试 会试和殿试 录取者分别称呼为什么?
o****e
发帖数: 4946
41
来自主题: SanFrancisco版 - 高考前的全裸检查
她说的大概是乡试或者会试,你没参加过的
w*****r
发帖数: 1134
42
来自主题: Fishing版 - 诚招多伦多地区女钓徒
太有才了,
这要是乡试的话,肯定中举人。

8226;马克思•龙(Kyle Marx Long)。为什么我要起这个名字呢?因为我总觉得
大爆炸的起源,是来自宇宙边的上帝在
c***o
发帖数: 2297
43
来自主题: bagua版 - 老邢,我已经想好了
烦妹,这个是句成语,这里的意思是这个老邢,不是那个老邢,呵呵。
一般是说:一次乡试,某主考官老眼昏花,把考生冯京的“冯”姓左边两点落到名字
上去了,他大喊三声“马凉”,生员无一人应。这便是“错把冯京作马凉”的笑话。
"错把冯京当马凉"的意思就是张冠李戴,弄错了对象。
n****b
发帖数: 744
44
我开了个头,也结个尾。统一一下思想,分清主次。
梁启超家族纵横百年:国家民族命运的投影
1873年,梁启超出生于广东新会茶坑村。在《三十自述》里,他交代了自己出生的时代
背景:“太平天国亡于金陵后十年,清大学士曾国藩卒后一年,普法战争后三年,而意
大利建国罗马之岁也。”
清末民初,帝国的衰亡,极权的崩溃,从政治到社会,从生活到心态,从思想到学术,
都显现出一种半新半旧、亦新亦旧又互渗互动的状态。梁启超半个世纪中的所有追求与
惶惑,困境与出路,误解和洞见,皆因时代而起。正如萧公权先生在《中国政治思想史
》中的概述:
“综其一生,悉于国耻世变中度过,蒿目忧心,不能自已。故自少壮以迄于病死,始终
以救国新民之责自任。享年虽仅五十有七,而其生活则云变波折,与清末民初之时局相
响应。”
梁启超以“善变”闻名于世。从戊戌年的变法开始,到庚子勤王,再到创办《新民丛报
》,宣传“新民”思想,为开启民智鼓与呼。辛亥革命后,他回国参与政治,两次讨伐
复辟,再造共和。他继承了晚清思想中儒家经世致用的传统,并将这一传统转变成新的
人格和社会理想,在不断的“变”里,其宗旨和目的始终不变,“其方法虽变,然其所
以...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侯德健写的《西湖之歌》 (转载)
我查了查,果然是范宗沛林海的编曲,就记得林海做了个纪念李叔同的专辑,查了一下
有这个西湖。好像原曲也是李叔同改编的,“选用的仍是一首西洋原曲,作曲者是苏格
兰作曲家麦肯齐(Alexander Campbell Macrenzie)”。不知道是什么曲名。另外《送别》也改编自西洋原曲:“《送别》曲子原出美国歌曲作者John Pond Ordway(1824-1880),原来歌名是《梦见家和母亲》。日本歌词作者犬童球溪依其旋律填写了《旅愁》,发表时(1907)李叔同先生正在日本留学;几年后(1915)所填《送别》歌词看来颇受《旅愁》影响。”《西湖》和《送别》的旋律还有点像。贴两个器乐的《西湖》,大提琴和古筝。专辑曲目附录其后,以及关于李叔同做这首歌的介绍。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lzg2mFd33jU/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YxHim49aQH0/
专辑:当代音乐馆-文学音乐系列-夕阳山外山
出品:风潮唱片
编 号:TCD-5239
原词(曲):李叔同
制 作 人: 范宗沛
编 曲: 范宗沛、林...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李叔同的《西湖》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Zhejiang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Zhejiang
标 题: 李叔同的《西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13 16:23:33 2011, 美东)
上次贴了个侯德健的《西湖》,alafarmer跟贴了李叔同的《西湖》,是李叔同在浙江一师(
即现在的杭高)教书时创作的。曲子改编自苏格兰作曲家麦肯齐(Alexander
Mackenzie)的原曲,词为李叔同所填,曲调舒缓温和,和《送别》有点像,后者更有
悲意(《送别》原曲出自美国John P. Ordway的《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
1907年日本词作者犬童球溪依旋律填写《旅愁》,其时李叔同正在日本留学,受其影响
,1915年填写《送别》歌词)。
《西湖》歌词借用了不少古来今来吟咏西湖的诗词:
看明湖一碧,六桥锁烟水。
塔影参差,有画船自来去。
垂杨柳两行,绿染长堤。
飏晴风,又笛韵悠扬起。
看青山四围,高峰南北齐。
山色自空濛,有竹木媚幽姿。
探古洞烟霞,翠扑须眉。
霅暮雨,又钟声林外起。
大好湖山如此,独擅天然美。
明湖碧...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3229
47
这个乡试录是不是就是现在的高考作文选?赞材料齐全。
E******u
发帖数: 3920
4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 ZZ
老文章了,有人转过没?
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
读书方法因人而异、因目的而异、因学科而异、因书而异……所以读书方法是很不容易
写的题目。而且一提到“读书方法”,好像便给人一种印象,以为读书有一定的方法,
只要依之而行,便可读通一切的书。这是会发生误导作用的。《开卷》专刊以“我的读
书方法”辟为专栏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作法。因为读书方法确是每个人都不一样。

但是我在构思这篇短文时,还是不免踌躇,因为我从来没有系统地考虑过:我这几十年
究竟是用哪些方法来读书的。现在回想起来,我似乎变换过很多次的读书方法,这和我
自己的思想变迁以及时代思潮的影响都有关系。但是所谓“方法的变换”并不是有了新
的方法便抛弃了旧的方法,而是方法增多了,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研读对象上可以交互
为用。我以前提出过:“史无定法”的观念,我现在也可以扩大为“读书无定法”。不
过这样说对于青年读者似乎毫无用处。如果详细而具体地讲,那便非写一部很长的“读
书自传”不可。

我另外也感到一个困难:我究竟对谁说“读书方法”呢?我现在姑且假定我的读书是有
志于研究中国文史之学的青年朋友,和四十年前的我差不多,即正想走上独立治学...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2798
4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牛筋生快
盘古开天地的时候,牛筋不在,谁知道斧头帮的老大手抖不抖。不过天既然开了,总得
有人顶天立地。于是,牛筋来了,英明神武,顶天立地,有道是:上穷碧落,无出其右
;下遍黄泉,无人能敌。盘古在天上很高兴,五千年了,这一把终于和了。一高兴拿香
山点了点烟斗,那一年的秋天,香山就格外红火。枫叶丹接着霜叶丹,枫林晚接着霜林
晚,一连七七四十九天。坊间传闻,那是北京城最大的一次BBQ,从香山到密云水库上
的云,都烧着了。
如果圣人出,北京火还只是个传闻,牛筋后来的历史绝对让男生七窍生烟,让女生浮想
联翩。打个比方好了,如果历史是一锅汤,一言难尽是哪一味,牛筋则是盐;如果历史
是一锅汤还没有熟,牛筋则是干柴烈火,要是他釜底抽薪了,历史就很夹生。牛筋五岁
时,文章过目成诵,一日,窥镜自笑,曰:“衣不遮体,满目叮当”。邻人异之,使指
物作诗,立就。一日自提于门前柳树“春风一树高,相思一条条”,次日柳树片叶不剩
,皆飞入寻常百姓家,化作宽面条。
牛筋十五过乡试,殿试,一举夺得探花,满城皆惊。牛筋自己旁若无人,曰“昨天八肥
吃撑了,弯不下腰来,打字慢了点”,满城再吃一惊,五十五岁的新科状元更是气得扯
掉几把白胡... 阅读全帖
b*s
发帖数: 82482
5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向负责置顶的站务请个愿 (转载)
我们那时候还只有乡试殿试啥的……

I wish. 话说俺当年高考时,还没有这些名堂。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