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书目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a**i
发帖数: 1142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现在回头看国共内战
这一点么,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台湾人繁体字写错,写成俗体的也不在少数
陈水扁签名的陈不就一直是俗体么
有些认识的台湾人,提笔忘字的和大陆的也没两样,一个龜横竖也是画不出来的
要说繁简影响文化,不能说没有,但是也没到可以断裂传统文化的地步
大陆的经典古籍销量一直都不低
名著从繁体变成简体并不妨碍普通人的阅读层次所涉及的书目
如果再深入些,作为专业人士甚至是有爱好但高学历的人也能掌握繁简,并行不悖
如果论到上古文字,其实繁简等同,都需要去猜测
m********y
发帖数: 21909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剑桥中国史的一个问题
你要比较改革开放以前出版的各卷和现在出版的,你看看书目,可以看出来区别。
r*****d
发帖数: 1924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dline 讨论区 】
发信人: inews (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70年前民国老教材走红 与现行教材对比鲜明(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29 21:08:46 2010, 美东)
近日,一套上世纪30年代由叶圣陶主编、丰子恺插画的小学教科书《开明国语课本》受到家长热捧,以至于卖断货。同时,一本名为《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的新书引起广泛关注。该书以教材点评的方式,刊发了一个名为“第一线教育研究团队”的民间研究团体的研究报告,提出了现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存在的诸如内容失实、篡改经典等问题。他们痛批现有小学语文教材“有毒”,甚至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
民国老教材70年后突然走红
近日,一本出版于上世纪30年代的《开明国语课本》受到了广泛关注。出版社重印卖断货,家长学者持续热捧,媒体引发热议……这本由叶圣陶编写,丰子恺插画的语文课本在时隔70多年后重新走进公众的视野,它勾起的不仅是人们对那个久远年代的回忆,还有对语文学习最本真的一种期待。
藏书楼里翻出的旧藏
引起社会关注的这本《开明国语课本》最早...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8912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彪迷好消息,彪哥要翻案了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autin (老将萨乌丁),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彪迷好消息,彪哥要翻案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14 19:30:34 2010, 美东)
原副总长之子:林彪的三大罪状都是历史误会(图) 北京晨报
核心提示:是的,你可以看看“一号号令”的内容,都是很普通的东西,在备战过程中
,类似指令林彪下过很多条,怎么是“政变”呢?至于另两条“罪状”,更站不住脚了
, “北兵南调”是苏联劝蒋介石趁机出兵,有情报说蒋将在福州空降,周总理亲自部
署,要广州军区配合福建军区,调部队去协防,这与林彪有什么关系?至于“零号工程
”,是汪东兴交办的,在靠水的风景区修了一些豪华别墅,有毛主席、周恩来等的,偏
偏没有林彪的,众所周知,林怕水,根本不可能住那里。林彪不喜排场,到广州住在小
公馆里,离军营近,能看到战士训练,他很喜欢。
阎明简介:原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阎仲川之子,参过军,做过工,现为作家、文化艺术出
版社副社长。
点击进入下一页
本文摘自《北京晨报》2010年12月14日C04版 作者:陈辉 原题为:...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5
放狗搜了一个来:
http://www.hawh.cn/html/20090205/106911.html
少林僧兵抗倭事迹考
[作者:程大力/何伟琪] [2009-02-05]
少林武术如果和其它许多武术流派一样,如果一直仅是在下层民间流传,很可能长
时期会默默无闻,不会留下什么文字记载,而绝对不会有后来那样的声名,也绝对不会
“寺以武显”、“武以寺名”。但“执干戈以卫社稷”是士人的最高责任,“修、齐、
治、平”是士人的最高理想,和尚也好,武术也好,一旦同样进入了这个层面,自当刮
目相看,另当别论。明清之际的大儒顾炎武在评价僧兵抗倭时,所说的“嗟乎!能执干
戈以捍疆场,则不得以其髡徒而外之矣”这句话,便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倭寇入侵之初,中国军队连战连败,少林僧兵出马,首次战胜倭寇,使我军民重新
振作,所以时人郑若曾便说:“其安中国之神气,功岂小哉?”①少林僧兵在明代的征
战活动,特别是参加抗倭战争,屡建殊勋,为少林寺、少林僧兵、少林武术赢得了巨大
的名声。这是少林武术史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少林武术真正发展和显扬的重要契机。
一、明代僧兵抗倭事实
嘉靖时,明王朝海防松弛,沿海卫... 阅读全帖
j****e
发帖数: 12067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鲁迅不为人知的为官史(zz)
从1912年到1926年,鲁迅在教育部任职长逾十四年,这段经历被其对头、批评家陈西
滢等人派作是
他的“污迹”。即使鲁迅为此同陈西滢论战,针锋相对,但仍解脱不了身后的非议。鲁
迅经历的一段官
场岁月,也成为研究者有意无意回避的一段历史。
在人们的脑海里,作为文坛旗手的鲁迅耿介、倔强,既不宽容,又从不妥协。他的
文章是投枪,
是匕首,一如他的为人。你也许无法想象,同样的一位鲁迅在1912年至1926年曾沉于下
僚十余年,
试图扮演好恪尽职守的公务员角色。并且,这一切真实地发生过。
许多人熟知的中学语文《藤野先生》中,通常认为,弃医从文是鲁迅早期思想发展
的一次飞跃,
它集中反映了青年鲁迅的爱国思想。但是,爱国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在不同国家的
不同历史时期
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而且每个人也会有自己的特殊表现。所以,弃医从文也只是鲁迅
早期思想发展
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1906年,鲁迅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求学期间,由于幻灯片事件的刺激,决定弃
医从文。这
是鲁迅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转折。回国后,从1918年至1926年,鲁迅创作出版了《狂人
日记》、
《阿Q正传》、... 阅读全帖
S**b
发帖数: 1883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Google这个玩也儿倒是有点意思
查看从古至今google扫描过所有书目任何词语的出现频率变化。
http://ngrams.googlelabs.com/
d***3
发帖数: 81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共早期领导人爱情之八卦(zz)
[转自汉唐论坛]
八卦先从老毛讲起,老毛第一任妻子杨开慧众所周知,但毛的初恋情人不是杨开慧,而是
有‘长江以南第一才女"之称的陶斯咏.五四运动前,毛和蔡和森等发起新民学会,组织
法国勤工俭学,蔡和森的妹妹蔡畅邀校友向警予同往,向警予和昔日同窗陶斯咏来到长
沙,加入新民学会。陶斯咏,向警予,蔡畅号称湖南长沙周南女中三杰.留法期间,向警
予嫁给了蔡和森,蔡畅嫁给了李富春.
在新民学会,斯咏很快就为润之的才华倾倒。陶家当时是湘潭一带的名门,毛家一破落
富农,门户悬殊。由于陶家父兄极力反对,毛和陶的爱情中途夭折,两人只有"挥手从
兹去"。陶斯咏不久后离开长沙去了南京。一段时间内,毛和陶还保持着婚前好友的情
谊,老毛21年在上海开完党的一大后,组织上发了50大洋的返乡费,回湖南途中老毛在
南京刹了一脚,和老相好"苦情重诉".毛的<<贺新郎.别友>>写得连丝带缕地,是老毛诗
词中难得婉约缠绵的一首,以前史家说是老毛写给杨开慧的,但现有人考证是毛给陶的
情诗。曾经沧海难为水,老毛之后,美女陶斯咏虽不乏追求者,到31年去世时一直单身
未嫁。
老毛在北京和老师的女儿杨开慧相识相爱后,20年两人回到湖南。...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佛教的一些书籍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omnbmh (HaHong), 信区: Wisdom
标 题: 佛教的一些书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26 13:45:14 2011, 美东)
中华书局最近重版了80年代的一批书目,叫中国佛教典籍选刊。
包括成唯实论校释,三论玄义校释,还有坛经校释,大乘起新论,童蒙止观等。
纸质不错,印刷质量也很高。
个人觉得内容也不错。
这套丛书里有一本叫 祖堂集,是中国失传,19**年由日本人在韩国发现的。
内容详述西天28祖的来历, (当然里面有注释者的批驳)
以及禅宗早期法脉,和禅师风格。
有志禅宗的请注意了。
中华书局还出了一本 佛教十三经, 那几部大经都包括了,愣珈,愣严,梵网,法华
经等。书很薄,适合随身。
印顺法师的书,
似乎很火爆,
满架都是,
胡适评禅宗的书也没少出版。
S***x
发帖数: 2382
10
Coase,
1.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2. the nature of the firm
张五常
1. the theory of share tenancy
2. the contractual nature of the firm
w****j
发帖数: 5581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第二箱书也到了
哈哈,有书看了。
海运对箱子摧残地很严重。以后再寄书,得用bubble wrap裹好,再用胶带缠紧。要是
散了就没的玩了。
和历史相关的书目如下:
曾瑞龙的两本宋代军事史专题,书名大家都知道的
Tacitus的历史
米涅的法国革命史
拿破仑时代
罗马衰亡史 (选)
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
草原帝国
南明史
戴逸的简明清史和乾隆帝及其时代
Lowie的文明与野蛮,这个是社会学的书,和历史擦边吧。
金瓯缺,这是小说,也算擦边吧。这还是公公推荐的。
其实很多书,网上都可以下到的。我就是有臭毛病,不捧在手里就不爽。希望各位喜欢
看书的,晒晒自己最近看过的和想要看到书单吧。俺也学习学习,拓宽点知识面。
j****e
发帖数: 12067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host 讨论区 】
发信人: dancooper (诚能见可欲而思谦冲以自牧), 信区: Ghost
标 题: Re: [转贴]梦魇照进现实:中国古代那些稀奇古怪事 『天涯』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2 03:50:40 2011, 美东)
11、飞来艳福千万当心
有一个叫段宰的人,带着妻子住在婺州(今在浙江金华)浦江县的一处僧舍内。有一天
,段夫人在门口歇息,一个女人来乞讨,很是可怜,段夫人见她模样也还周正,又正当
壮年,就问她的情况,女人说自己没有丈夫也没有亲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只得乞讨
为生。段夫人动了心思,说道:“既然这样,你何不做人家的小妾而甘愿做乞丐呢?”
女人答道:“我不是不想,只是我贫贱命苦,没人肯接纳我啊!”段夫人说道:“那你
干脆来我家得了。”(自己一家还寄居僧舍,还要打肿脸充胖子,给自己老公找小妾,
真是可笑可悲。)
女人说道:“要是我能到您家打打杂勉强过活,可真是老天有眼啊!”
段夫人很高兴,请她进屋,沐浴更衣,打扮一番,果然有一分颜色。教她做饭,十天即
会。教她唱曲儿,一个月内也学得像模像样,也算得上兰心蕙...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7325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读历史活动]评选结果
1月中旬搞了一个[我读历史活动],目的是或能征集到大家对某一段历史或者某一种现
象等的阅读体会或者阅读过程,或对这段历史进行简要概括。
参加活动的只有shanggj一人,我通读了全稿,感觉非常不错,观点是中立的,罗列的
史料也较为翔实,中外具有,原始资料和综合性资料兼备,写这个系列是花了一定时间
和精力的。对长征过程中大家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在谈到相关书目时都有提及。我个人
觉得,真正能把这些书读完,对长征应该有比常人更深的认识了。对于长征感兴趣的人,
也算列了一个书单。当然该系列中不乏自己的分析和观点。
这样的帖子,我个人是非常欣赏的。当然不同的版务可能有不同的看法。
shanggj一人参加,一人得第一名吧。我觉得是这个系列是称得上这个奖的。
按照规定,奖励500伪币,由站务代发,文章也已经收录到精华区。
o******e
发帖数: 1001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徐庶--刘备的启蒙老师
最近重新看了电视三国演义,看了徐庶辅佐刘备的那一段,发现刘备的人生从徐庶开始
可以分为两个根本不同的阶段。
认识徐庶之前,刘备起兵二十余年,颠簸流离,寄人篱下,除了得到刘皇叔的一个虚名
外,可以说基本是一无所成。从刘备的出身经历来看,他有识人政治的天赋,但是他不
是一个博古通今,深谙军事的人。尽管师从卢植,却也是一个辍学生。这一点和曹操很
不一样,曹操少时比较闹事,但是也广泛阅读,个人的能力相当全面。刘备的这个缺陷
导致他在很长时间内眼见不开阔,不知道自己的路该怎么走。曹擦围攻徐州的时候,略
施小计即可打败刘备。起兵二十余年,除了笼络了一个武将赵云外,甚至连军师都没有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刘备,是一个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一个不知道知识力量的人。
认识徐庶之初,从电视上看来,他对徐庶的才能是想当的怀疑,对他的安排不置可否。
直到徐庶破了曹仁大军,这时的刘备才猛然醒悟,才知道自己知道的太少,演出经典的
三顾茅庐的故事。这之后的刘备更加看重谋略,而他自己也有意识培养自己这方面的才
能,去世的时候还给刘禅推荐了一些书目。
G********C
发帖数: 456
15
评袁伟时捍卫军阀诬蔑孙中山
作者 刘京一
三年以前,一位香港朋友邮寄给我这本书,要我看看。开头就是作者陈炯明儿子陈
定炎的关键论点:“陈炯明先生(1878-1933) ——笔者的父亲,于二十年代与孙中
山因政见分岐而决裂。孙中山主张‘中央集权’,要以武力‘北伐’来统一中国;先父
主张‘联省自治’,企图建立与欧美民主国家相彷的联邦制,以和平妥协的手段来谋求
中国永久统一。”论题好大,于是往下翻阅,其中太多情绪性的妄语,没有证明。因其
作为陈炯明的后人,为其父辩解,只得同情。
后来在广州中山大学学报上,看见几篇为陈炯明翻案的文字,显然是此书余波,也
没有太多关注。直到最近,港台的某些杂志,连续发表了否定孙中山的文章,查其源头
,都是来自此书。其核心即是联省自治问题。
这样一来,二十年代各省军阀为了把长期割据合法化所搞的“联省自治”,在该书
中统统被抬高为民主和法制;而孙中山反对军阀割据的国家统一与护法运动,反倒被此
书称为追求独裁。这是颠倒是非,企图油漆陈炯明的军阀身份。在陈定炎的上述着作中
,还编造了不少故事来证明上述谬论,违反了基本的史德。
当时,南方六省的“联省自治”运动有两个特点,... 阅读全帖
w*******m
发帖数: 40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明朝科技,贴一篇老文
明朝科学成就年表
一、天文气象
十四世纪中叶的《白猿献三光图》载有132幅云图,并与天气变化联系起来,绝大部分
与现代气象学原理相一致。(欧洲到1879年才出版只有十六幅的云图。)
1383年南京设京师观象台
1439年造浑天仪置北京
1442年北京设观象台。
1446年建晷影堂(位于北京古观象台西南侧)
1607年李之藻撰《浑盖通宪图说》刊行(介绍西方天文观阐释浑天说)
1617年张燮著《东西洋考》记载海洋占候等的详细资料。
1634年正式安装我国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筩”(yong)
1643年出版《崇祯历书》。
二、数学物理篇
数学 物理
1450年吴敬撰《九章算法比类大全》
1524年王文素著成54卷总计1500多问近50万字《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
1584年朱载堉著《律吕精义》出版
1592年程大位撰《算法统宗》最早记载使用珠算方法开平方和开立方。
1606年徐光启与利玛窦开始合译《几何原本》。
1613年李之藻据西人克拉维斯《实用算术概论》和中国程大位《算法统宗》编译而成《
同文算指》。
1637年,宋应星在《论... 阅读全帖
k***g
发帖数: 7244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波普尔-毛泽东-宋江
呵呵,这本书本来就不是通俗读物吧。。。原来我们考 qualify 的必读书目
,和 critical studies 很相关。
其实换个角度想,波普尔其实也就表达了两个意思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N
久以前看的了):
1) 历史是一个没有 drift 的 random walk,也就是说它是一个 martinga
le,不能进行精确的决定性的预测,而对于明天\未来的最好预期(统计上的
预期)就是今天;
2)历史研究普遍存在着 curse of dimensionality,维度一增加,很多问题
都变得 intractable 了。
当然他的这些观点纯粹是本体论上的,即无法证明或者证伪。
其实即便是接受他这些假定,这些问题也不一定解决不了,第一个问题,不
需要预测具体的path,只要有一个final payoff function (视具体问题而
定),和well-defined 的 boundary condition,无非是数值解 SDE/PDE;
第二问题,高维无法用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解 SDE/PDE,就用蒙特卡
罗模拟好了 ……
虽然不一定能完全... 阅读全帖
m******j
发帖数: 76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读书目录求教贴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itbbsmj (mitbbs马甲),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读书目录求教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11 11:44:27 2011, 美东)
向版上的朋友们求教一下一些读书的问题. 想了解一些人的思想或者说理论, 能否推荐
一下书目.
比如我想了解毛泽东可以看<<毛泽东选集>> (另外, 这个到底是四卷还是五卷)
那么我如果想了解马克思, 列宁, 斯大林, 孙中山, 邓小平应该看什么样的书集呢, 要
求是本人写的, 不是后人写的那种. 另外希望能推荐每个人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1-2本(
集).
诚心提问, 感谢指教.
w********e
发帖数: 1416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推荐一些好书吧
最近看了当年明月的明朝故事。有没有同样类型的英文书,讲个看得进去的历史故事?
大家给推荐推荐,我列个书目,慢慢读。谢谢。
c***h
发帖数: 1862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无书不读的毛泽东
无书不读的毛泽东
在中国的明清,通俗小说渐渐兴盛起来。其中一支,就是通俗色情小说。当然,明清的
通知者,也扫黄,那时,虽然没有绿 坝,但有观风的官员和学者。这样,许多在坊间
流传的色情小说,就进入了朝廷的黑名单,要被屏蔽。只是,那时还没有创造出屏蔽这
个词,朝廷是用的“禁毁书 目”。于是,色情小说都被列入了禁毁书目。
当时的无聊文人也很有智慧,知道写黄色小说都犯禁,于是,就都很少用真名,都用了
“号”,对译成今天的流行语,就是“笔名”和“马甲”。所以,马甲也并非是互联
网时代的创新,而是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呢。比如,比较有名的色情小说《肉蒲 团》
,其原版署名为“明、情隐先生著”,就是用了马甲。今天考证,这本书其实是清代李
渔所作。
众所周知,最有名的色情小说是《金瓶梅》,这是我国明代的长篇小说。成书约在隆庆
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不过,自此而后,关于作者兰陵笑笑生的研究,
就成了《金瓶梅》研究中的“哥德巴赫猜想”了,迄今已提出六十人之多了。可见作者
的马甲很厚,隐藏得很深,这 也是由于当时技术落后,没有金盾工程和绿坝护航,否
则,兰陵笑笑生也不可能成为哥德巴赫猜想了。
明清... 阅读全帖
p****x
发帖数: 643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早期领导人爱情之八卦
ZZ 海归网
八卦先从老毛讲起,老毛第一任妻子杨开慧众所周知,但毛的初恋情人不是杨开慧,而是
有‘长江以南第一才女"之称的陶斯咏.五四运动前,毛和蔡和森等发起新 民学会,组织
法国勤工俭学,蔡和森的妹妹蔡畅邀校友向警予同往,向警予和昔日同窗陶斯咏来到长
沙,加入新民学会。陶斯咏,向警予,蔡畅号称湖南长沙周南女 中三杰.留法期间,向
警予嫁给了蔡和森,蔡畅嫁给了李富春.
在新民学会,斯咏很快就为润之的才华倾倒。陶家当时是湘潭一带的名门,毛家一破落
富农,门户悬殊。由于陶家父兄极力反对,毛和陶的爱情中途夭折,两人只 有"挥手从
兹去"。陶斯咏不久后离开长沙去了南京。一段时间内,毛和陶还保持着婚前好友的情
谊,老毛21年在上海开完党的一大后,组织上发了50大洋的返 乡费,回湖南途中老毛
在南京刹了一脚,和老相好"苦情重诉".毛的<<贺新郎.别友>>写得连丝带缕地,是老毛
诗词中难得婉约缠 绵的一首,以前史家说是老毛写给杨开慧的,但现有人考证是毛给
陶的情诗。曾经沧海难为水,老毛之后,美女陶斯咏虽不乏追求者,到31年去世时一直
单身未 嫁。
老毛在北京和老师的女儿杨开慧相识相爱后,20年两人回... 阅读全帖
h*****5
发帖数: 566
22
注释:
本卷所发表的“爱尔兰史”的一些章节是恩格斯准备就这个题目写作的长篇历史著作的
一部分,1869年的后几个月和1870年上半年他曾从事这一著作的写作。恩格斯写作的意
图,是以爱尔兰历史为例,揭露英国殖民统治的制度和方法,指出它不仅对被压迫民族
而且对压迫民族的历史命运造成恶果,批判英国资产阶级史学家、经济学家、地理学家
著作中以种族主义沙文主义态度对爱尔兰的历史和现实所作的歪曲。
1869年夏天,恩格斯就想写一部爱尔兰的历史。他于这一年的9月在爱尔兰作了一次旅
行,以便进一步熟悉这个国家。为了从事这一著作,恩格斯研究了大量的文献和各种历
史资料,其中有古代和中世纪著作家的著作,年表,古代法律汇编,各种法令,民间传
说,古代文学作品,游记以及许多历史、考古、经济、地理和地质方面的著作。现在保
存下来的、恩格斯所开列的关于爱尔兰历史的书目计达150种以上。在他这时期所做的
15本笔记中,大部分是为本书准备的材料,此外还有札记、单页片断、剪报等。为了研
究爱尔兰的史料,恩格斯还不得不学习古爱尔兰语。爱尔兰年表和古斯堪的那维亚史诗
的某些片断就是由恩格斯自己译成德文的。在研究爱尔兰历史时...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7927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国历代关于围棋的一些史料
一、传说中的尧时代
Δ尧造围棋,丹朱善之。(《世本·作篇》)
Δ尧造围棋,以教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晋张华《博物志》

Δ帝尧陶唐氏初娶富宜氏,曰女皇,生朱。兄弟为阋,嚣讼女曼游而朋淫。帝悲之,为
制弈棋以闲其情。(宋罗泌《路史·跋》)
Δ尧教丹朱棋,以文桑为局,犀象为子。(南朝梁元帝《金楼子》)
二、夏
Δ乌曹(传夏桀之臣)作赌博、围棋。(明陈仁锡《潜确类书》)
三、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前221年)
Δ今宁子视君不知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论语·阳货》)
Δ习射、习御、习琴、习弈,终无一事可以息得者。(《关尹子》)
Δ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孟子·告子上》)
Δ以智力求者,譬如弈棋,进退、取与、攻劫、放收,在我者也。(《尹文子》,东汉
或魏晋人托名之作)
四、两汉、三国(前206—265)
Δ戚夫人侍高帝(刘邦),于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户竹下围棋。(晋葛洪《西京杂记》)
Δ杜陵杜夫子善棋,为天下第一。(同上)
Δ广... 阅读全帖
m*****g
发帖数: 12253
24
(一)本书的成书年代
《四时纂要》 的作者是韩鄂 ,一题作韩谔。韩鄂的事迹不详,仅在《新唐书》卷73《
宰相世系表》列有这个名字,是唐玄宗 时宰相韩休之兄偲的玄孙,没有记载任何事迹
。《宰相世系表》上还有一个韩锷,是韩休之弟的玄孙,也没有记载任何事迹。韩休死
于公元739年,下距唐亡167年,据此有学者推算,韩鄂,或韩锷可以是唐时人,也可以
是唐末至五代初人[1]。有学者根据本书作者的自序中有批评韦氏《保生月录》的话,
提出他著此书时,必在韦氏之后,时代大约是唐代末年,可能已入五代。[2]日本学者
对于《四时纂要》也做过许多的研究,也大都认为本书是唐朝的作品。因此,现在学术
界一般都采用“唐末五代说”[3]。但这种说法除了以上的几条证据之外,并没有提出
更进一步的证据,特别是古来同名同姓的人很多,本书的作者韩鄂究竟是否是开元宰相
韩休的裔孙还是缺乏可靠的证据[4]。日本学者守屋美都雄考证认为,他们系同名异人
。因此,不能根据韩休的卒年来推测本书的成书年代。另外,唐末五代也是一个较长的
历史时期,即便从唐朝灭亡的那一年(907)开始计算,到五代灭亡的那一年(960)也
有半个多世纪。因此... 阅读全帖
w****j
发帖数: 5581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蒙古西征的史料及其他
题外话,讨论问题就够了,别老琢磨打谁的脸。我是谁你不知道,所以我的脸你够不着
。Peter Jackson的脸恐怕你也没能力打,所以就别成天YY打脸了,抡圆了挥出去的巴
掌不知道会落在哪里呢。
而且,你列的这些文献都可以在Peter Jackson的Biblography和Index里面找到,看得
出,都有大量引用。至于Peter Jackson为什么不把史集和元史作为拔都西征的史源应
该有他作为职业历史学家的道理。你我都不是作者,也没有作者直接的说明,那么顶多
也是我们之间的讨论而已。我知道你心里想到是要批西方中心论。然而,说到西方中心
论者们,用自己的套路脑补自己不清楚的空白部分难道不是我们该反对的么?蒙古史有
很多写得很迎合西方大众想法的书,上来就是蒙古这个野蛮民族如何如何威胁论世界文
明一类的,这些书,说实话,大多都是业余选手的作品。和你脑补不同的是,Peter
Jackson的书并非ethno-centric,所以你也没必要往那个方向想了。你可以看看他的
bibliography,非西方的书目是很多的。老实说,光说文献,你我和Peter Jackson根
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阅读全帖
h******x
发帖数: 10156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代真的“积贫积弱”吗 zt
积贫”指长期的贫困。钱穆说:“宋代……内部又终年闹贫,而且愈闹愈凶,几于穷得
不可支持。”宋代真的“积贫”到这等程度吗?

财政入不敷出是皇帝刻意制造的假象
宋代政府财政经常出现赤字。但这并不代表入不敷出。宋代中央收入除了政府的收
入之外,还有皇帝内藏库收入。它的收入达到政府收入的六分之一,并且不计入政府收
入,财政部门也无权过问其收支。将这一部分计入,宋代不存在赤字问题。在政府财政
困于“入不敷出”时,皇帝就将内藏库中的财富“借”给政府,达到收支平衡。这正是
宋代皇帝控制政府财政的一个手段。是在入大于出的情况下人为制造出了财政赤字假象
。(李伟国《宋代财政和文献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
被称为“积贫”的宋代政府始终有大量财富积蓄
一个号称“积贫”的政府,自然不可能有多少积蓄。但宋代政府是这样的么?就在
被极力批评为积贫的仁宗英宗时代,宋政府依旧有大量的积蓄和储备。宋英宗“治平二
年,入116 138 405,出120 343 674,非常出11 821 27,诸路积160 292 093”(《文
献通考?国用》)也就是说,仅仅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政府储备财富,已经...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3526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elg (二里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李则芬1979年旧文:明人歪曲了元代历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6 13:41:23 2013, 美东)
李则芬1979年旧文:明人歪曲了元代历史
一、元代不是黑暗时代
七年前,作者开始研究元代史。仿照读书先看序文的习惯,首先遍读近人所著的许多中
国通史、史纲,及各种专史之元代部分。这些著作,几乎众口一词,都说元代政治黑暗
,毫无文化可言。有些专史,甚至根本不谈元代事。写完宋代之后,但说元代政治黑暗
、无足述,且谈明朝。於是,这些议论,就形成了我的先见。在我潜意识内,相当牢固
。我在研究过程中,凡发现与此先见相迳庭之处,对於新的发见,总是保留一个问号。
要到研究了五年之后,我才知道这个先见是错误的,但仍不知其所以然。我更涉猎明代
的历史文献,又过了一年多,才发见了答案:元代的历史事实,原来已被明人歪曲了。
与一般人的想像相反,元代不但不是一个黑暗时代,毋宁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难得的小康
时期。一般人说元代黑暗的,所引证的事例,无非是蒙古初期的残... 阅读全帖
r****p
发帖数: 1854
28
☆─────────────────────────────────────☆
msgc (为了下一代免遭变态残害) 于 (Sun Nov 10 11:37:11 2013, 美东) 提到:
满清王朝――驰骋在历史逆行道上的特快列车
发表于 2010-09-01 和 09:40:30 | 作者: 向海的风 |
近来,由“改革家”李鸿章引发了不少辩论,为李鸿章叫好者、鸣冤叫屈者不少。闲来
一直在思考,笔者认为,李鸿章卖国的帽子是断然不能摘掉的。
诚然,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很特别很重要的人物,他倡导的“洋务运动”在一
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工业的发展,但作为那段历史的制造者之一,李鸿章软弱卑的劣行
径正是腐朽的满清王朝的缩影。很多文章为李鸿章翻案,还摆出一幅教训人的架势,说
什么在那个历史时代,李鸿章已经做的够好了,李鸿章很无奈,不过是慈禧太后的替罪
羊而已… …还有大力吹捧李鸿章外交才干的,称其为“东方的卑斯麦”,据说卑斯麦
先生闻听此言,不以为然的说道“幸亏我不是西方的李鸿章” … …呵呵,这些文章还
是有些水平的,作者还知道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论历史人物,但这些文...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亚历山大图书馆
希腊罗马时代,官方喜欢建图书馆。希腊很早就有所谓的Pinakes,也就是馆藏书目,
亚历山大图书馆的书目好像也是叫这个名字。
l**********r
发帖数: 4612
c********c
发帖数: 80
31
理科生一枚,这个单子的书很多翻看过,大多没看进去放弃了,从头到尾看过的6本:
The Scarlet Letter
不只为啥有那么长一个引子,而且还不怎么相关。。。
The Great Gatsby
看的时候很小。对里面那个绿帽修车工有记忆。记得当年听说这书说的美国梦的破灭,
也无甚感悟。而今在美国风雨漂泊一番后,又mitbbs上潜水多年,觉得比修车工惨的大
有人在。
The Catcher in the Rye
不知道为啥经典,随随便便看完了。
Lolita
十几岁看的时候英文不太好,好多幽默没看出来。里面的法文更是不懂。翻来覆去看不
出这为啥是本“淫”书。现在觉得这书胜在“意淫”,还有点作者的文字游戏。这书好
像有个中译本,翻译得特别烂。。。
To Kill a Mockingbird
故事还可以,不明白经典在那里,可能是儿童视角+种族这个组合比较新鲜?
Slaughterhouse Five
大爱。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是从这本书才知道Dresden的事。看这本书的时候貌似还没
有起点和穿越小说。作者对事件线的驾驭很巧妙。因为很小很薄,来美国时箱子里就带
了这本书,n多年过去了搬了好...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4612
f******e
发帖数: 164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rancise (小飞猫),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伊斯兰教极乐园72个处女的由来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23 12:49:08 2014, 美东)
发信人: Dreamer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信区: Dreamer
标 题: 伊斯兰教极乐园72个处女的由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23 10:16:08 2014, 美东)
伊斯兰教极乐园72个处女的由来
作者:康采恩
转自:英国《卫报》
2001年8月,美国CBS电视台播出了一期对一位哈马斯激进分子MuhammadAbu Wardeh
的访谈。Abu Wardeh招募恐怖分子在以色列制造自杀性爆炸事件。节目引用了Abu
Wardeh的话:“我向他描述了真主如何补偿烈士为了他的土地而牺牲生命。如果你成为
一位烈士,真主将会给你70个处女,70个妻子和永远的幸福。” 实际上,Wardeh在招
募人手的时候缺斤短两了,因为烈士在天堂的回报是72个处女。但是我的结论有点太早
了。
自从911事件以...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转贴)
郑思肖《心史》的出炉颇富传奇色彩。明朝末年,吴中久旱。崇祯十一年冬,苏州承天
寺狼山中房浚疏古井,僧人达始忽挖得一物,冲洗干净发现是一个铁函(即铁箱),打
开后发现里面又有一个锡匣,匣内封有蜡漆,最里面有个纸包。是折叠成卷的《心史》
稿本,内咸淳集、大义集、中兴集各一卷,共有诗250首,另有文30篇,前后自序5篇。
全书深寄亡国之痛,对宋亡经过及蒙古征服后的时事言之甚详。这就是郑思肖《心史》
发现的经过。
此书在清朝即遭遇诋毁的命运,先是有人称《心史》为“伪书”,但当即遭人反驳。当
清朝大力钳制思想和言论自由,大搞奴民愚民把戏、兴起文字狱的血雨腥风之时,御用
“三通”、“四库”馆臣经过详细“考证”,正式判其为伪书,并编凑“理由”,同时
官方又以“军机处”的名义“奉上谕”将其列入“应毁”书目。
“不信奴民终愚黯,人间应有未烧书。”经过清朝的文化过滤和信息屏蔽,我们还是能
读到自由思想者的灵魂和泣血的悲歌。
宋朝灭亡后,1287年春天,兵火战乱的余痛还回荡在人们心中。在浙江浦阳,吴渭(清
翁)组织的月泉吟社,延请乡遗老方凤、谢翱、吴思等人评审诗歌比赛的作品。当时出
的题目是《春日...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计算模拟历史
别的不论"武将必定是跋扈的,文官必定是正义的"这个哪里有?通鉴写作还是严谨的
,名将如云,大臣也绝没有这么忠奸分明,这种是演义手法,而且是明清演义。况且汉
唐间文武之途未分,出将入相的很多。著名的,"左相宣威疆场,右相驰誉丹青"
梁启超本来就是故做过分语。他列的国学之最低限度必读书目,通鉴就在其中
l****z
发帖数: 29846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与《西行漫记》
作者:程映虹
2015-11-26 15:12:13
西方世界中,只有美国的新闻界才被历史证明是共产主义革命天然的同盟者。
《西行漫记》--我的政治发蒙读物
我第一次的政治发蒙源自一本三十年代出版的《西行漫记》。那是在七十年代初,我还
是小学生,在父亲工作的煤矿过暑假。从一个工程师那里我借到了这本《西行漫记》,
繁体字,竖排本,纸张已经发黄,书的首尾有些缺页,但基本完整。
说这本书是我第一次政治发蒙,并不是说它从根本上颠覆了当时文革版本的红色史观,
而是其中一个细节对我产生了震撼性的影响:书中说,窑洞中毛泽东身边的炕上另外有
一个女人,名叫贺子珍。我们当时都知道毛泽东有两任妻子,首先是杨开慧,三十年代
初为革命牺牲;其次就是江青,文化大革命的旗手。毛的私人生活就这样和革命编织在
一起。
但忽然间,在发黄的书页里我看到毛还有一个妻子,她的名字从来没有出现在官方的任
何文字中,那种轰然一下的震撼感今天难以形容。在那之后,心里的余震还持续了很久
。斯诺写到她时是那么自然,给人的感觉是她作为毛的夫人是当时任何人都知道的事情
。这样一个人人皆知的事情几十年后居然从有关毛的任何历史纪录中消失得...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428
37
《史学月刊》2014年第10期 作者:万明
【内容提要】迄 今对明代中国财政史最重要而且也是最流行的成说之一,是黄仁宇
的“洪武型财政”说,由此将明代中国视为“不能在数目上管理的国家”的典型。“洪
武型财政” 说滥觞于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一书,其中对明代财政
史的基本评价是保守、僵化与倒退。这种评价有失公允。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学术理路
出 发,结合近年对于明代赋役与财政改革的实证研究,特别是对《万历会计录》整理与
研究的结论,可以看出,“洪武型财政”说不仅受到西方中心论史观的影响,而 且忽视了
明朝中央大型财政数据文献的利用,致使立论根据严重不足,对一些基本史实存在误解。
实际上,晚明中国已处在由传统赋役国家向近代赋税国家转型的过 渡期。
【关键词】16世纪;明代财政史;洪武型财政;史观;方法论;重新检讨
一、引言
财 政改革历来是惊心动魄的,处于社会转型、制度变迁、世界巨变关键时期的16世
纪明代财政史,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在研究史的回顾中,我们看到一个二律悖反的 现象:
一方面对于张居正改革和一条鞭法的高度评价基本成为学界的共识,另一方面对于16世
纪明代财政乃至整... 阅读全帖
y***k
发帖数: 9459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yesok (ok博士),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上一代人类已经掌握了反重力和星际航行的能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30 23:44:53 2016, 美东)
反引力手册摘录
By D. Hatcher Childress
Many researchers into the UFO enigma tend to overlook a very important fact.
While it assumed that most
flying saucers are of alien, or perhaps Governmental Military origin,
another possible origin of UFOs is ancient
India and Atlantis.
许多研究员进入不明飞行物谜之内容易看出一个很重要的事实。虽然多数被假定是外星
人的飞碟,或也许
是政府的军事来源,不明飞行物的另外一个可能的来源是古印度和亚特兰提斯岛。
What we know ab...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9
杰出历史学家高华若活到今天,整整60岁
送交者: 高伐林 2014年05月11日16:21:15
[史地人物]
高华在接受独立导演胡杰采访时披露心境说:我感觉到,我应该写。第一,我认为这件
事很重要。第二,我自己有些想法。第三,我是研究历史的,可以把这部分感受先写下
来,至于写得怎么样,将来能不能出版,当时都没有考虑。我当时告诉自己:你应该写
,你要摆脱一种内心的恐惧,摆脱各种各样的禁忌
老高注:今天,5月12日,是中国杰出的历史学家高华诞辰60周年。天妒英才,他
的生命,猝然定格在57岁半!读到中国財新网的长篇报导,从一个侧面介绍了他如何“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作出振聋发聩的成果。目前我们看到的只是长篇报导的上篇,耐
心等待中篇与下篇刊出。
我碰到不少人不理解为什么竟有这样一些人,固执地将目光盯着毛泽东时代(或者
如高华所称的“革命时代”),要揭露它、研究它。在我们万维上也有些人,或者热诚
地规劝,或者不屑地鄙弃,甚至“恨铁不成钢”地训斥:为什么不让那过去的就永远过
去,而老是孜孜不倦地、乐此不疲地翻弄那些浸透了血、泪和汗的发黄史页?
他们不明白,就像数学家...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0
从王懿荣到孙诒让
——《契文举例》为中心的考察
前 言
从1899年发现甲骨文开始,甲骨文研究走进学术界已经将近一百多年了。和中国几千年
历史的长河相比,一百多年的甲骨学史无疑是短暂的,但是它却加深并印证了我们对于
中国商周历史和文明的真正了解和认识。正是因为甲骨学的出现,使得中国古籍中绵绵
数千载有关商周历史和文明的种种或明或暗的传说,变成了可资信赖的历史。而这一切
的开始,就不能不直接归功到两个人的身上,一个是甲骨文的发现者王懿荣,一个是甲
骨学的奠基者孙诒让。
首先介绍王懿荣。
王懿荣,生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卒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山东福山人。
字濂生,又字正孺。光绪六年(1880年)中进士,以翰林擢侍读,官至国子监祭酒。甲骨
文的发现者,金石研究世家,著名甲骨和铜器收藏家。根据《清史稿•王懿荣传
》中的记载:“懿荣泛涉书史,嗜金石,翁同和、潘祖荫并称其博学”。著有《天壤阁
杂记》、《续丛稿》、《各家藏金文目》等。其中,《续丛稿》所收为研究三代青铜器
铭文题跋约十篇。余外皆考证古泉学文章。无器形图,有尺寸说明,有释文,有考证文
字。据褚德彝《金石学录...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Queer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feilu (HI), 信区: QueerNews
标 题: 十年文革时期 蒋介石在台湾做了些什么?(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10 22:28:59 2017, 美东)
十年文革时期 蒋介石在台湾做了些什么?(图)
蒋介石对复兴中华文化功不可没。(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蒋介石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虽然蒋中年后皈依基督教,但其思想主要以中国
道统为根源。终其一生,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导甚力,以服膺和承继儒家道统为己任
,为此不惜殚精思虑。
1966年,中国大陆发起“文化大革命”、“破四旧运动”,对中华传统文化造成严重破
坏。几乎与此同时,蒋介石在台湾发起复兴中华文化运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是以复兴
文化为名开展的思想文化运动。
为了保护中华文化,1966年11月由孙科、王云五、陈立夫、陈启天、孔德成等一千五百
人联名发起,要求以每年11月12日(即国父孙中山诞辰日)为中华文化复兴节。次年(
1967年)七月台湾各界举行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后改名为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总会...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522
42
历史上,中、日、朝三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领域十分宽广。在这部经常为三国
人民引为美谈的史册中,我们注意到,在兵器与武艺的交流方面,也写下许多精彩
篇章,其中尤以剑刀武艺的交流内容丰富,引人入胜。一般说来,中、日、朝的古
代武艺,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历史,民族风格上存在显而易见的差别。但是,由于
长时间的相互影响,交叉渗透,使三国在武艺领域里产生了许多共生现象,不少具
有共同特点的东西一直遗存到现代。显然,这些共同点正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结晶
,是最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以剑刀技艺为主体的所谓“短兵”体系,从来都是中
国古代武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日、朝武艺交流的重心所在。这个问题的历
史背景比较复杂,牵涉到许多尚待探索的史事,而我们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有待
今后的努力,特别有待三国学者的共同努力。总之,历史上三国之间的武艺交流活
动,直到今天还在以体育文化的形式延续着,并且显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这
一点着眼,研究这个问题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就自不待言了。首先对古代中、日
、朝剑刀武艺交流活动进行研究的,是已故学者唐豪先生。(1)步唐先生之后尘
,1980年,我发表过一篇研究中日剑刀...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3617
43
http://mjlsh.usc.cuhk.edu.hk/book.aspx?cid=7&tid=12&pid=274
当前位置: 首页 》民间刊物 》《温故》 》第一期
《温故》为不定期丛刊,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
--编辑部联系邮箱w**********[email protected]
本期《温故》全刊目录:
特稿:章立凡:乱世逸民——记“文革”中的康同璧母女
回眸:邵建:1933年上海文坛的“书目”风波,孙卓:民国旧事:湘人治湘(上)
风物:沈继光:倾听先人手泽中的历史回声——《物语三千》拍摄手记,赵园:沈继光
和他的伙伴的“物语”,江月:在波罗的海追怀
文本:程巢父:储安平致胡适的五封信,谢泳:《观察》的两封读者来信
人物:傅国涌:沈从文的1949,范泓:两个浙江人,陶恒生:一面之缘的陈布雷和陈琏
现场:徐宗懋:绿岛的伤心往事
记忆:英子:爬卡子,顾农:燕园七年,郭小聪:大车店一宿,紫萸:小人物的无奈
史海浮言:张鸣:鸡犬升天之后的故事
P*****a
发帖数: 5209
44
天上人间寨主。。

健康理由“劝”进北京西山“休养”。
。温家宝得重病的消息是经由香港亲共媒体传出的,由此可见,消息提供者是冒了巨大
政治风险的。
动,畅谈民主与科学的五四精神,兴致所到又挥毫泼墨,从而打破了“被得病”的被动
局面。因此,有位在国务院工作的中级官员指出,这显然就是“冲西山上那老家伙来的
”!
京卫戍区(比上海警备区高半格,属副大军区阶位)处于全勤状态。按新颁布的国防动
员法,政府首脑有在紧急状态下调动军队的权力,也就是说江泽民实际上是处于被温家
宝看管的状态。
势力借故生变。但是,温对世博会这样重大的宣传中国软实力的平台,肯定不会始终缺
席的。北京消息人士说:温有可能主持十月三十一日的闭幕会,也可能在此前参观一次
,以示重视。温对世博会的
书目《日出江花──青年江泽民在上海》,意欲借世博会为江造势。
后为政治局委员兼副总理的曾培炎为该书撰写的文章被新华社单独拿出来,发表在新华
网上。曾培炎的长文为老恩主歌功颂德,称江青年时代敏慧好学、才华出众,爱护部下
,云云。闻者大多失笑:“
l*w
发帖数: 3758
45
花荫露是伪书,这么早就知道的流言还造啊。
花荫露不在古代色情小说书目之列,既无传统刊行旧本,亦无稿本或抄本行世,《花荫
露》首次“亮相”竟然是在2000年!显系今人伪造。伪造目的就是为了这两句了。
T**********e
发帖数: 29576
46

只是有人在古典色书目和古本里查不到。不能证明是伪书。
w***u
发帖数: 17713
47
推荐阅读书目,百多年前那个托克维尔的论美国民主。
u****n
发帖数: 7521
4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日本研究 - 推荐书目
推荐书籍:
《菊与刀》 [美]本尼迪克特 商务印书馆 日本丛书之14 (绝对名作,翻译后至1963
年,在日本已经被重印36次。1944年为研究日本是否会投降而写的论文整理而成的书籍
,在我方视角栏目里有篇别人写的读后感。美国政府在战后处理日本问题搞得比较好,
这和美国认真研究了日本有很大关系。)
《何谓日本》 [日]梅棹忠夫 百花文艺出版社 (与《菊与刀》齐名的名作,本
书以作者在欧洲游历讲稿为素材写作,而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实际上一句话就可以归纳:
日本的文明发展速度与模式是与欧洲海洋文明很接近的。作者认为,没有西方殖民者打
开国门,日本也能实现现代化。他的有关文明周期率的阐述,文明由大陆传递向海洋传
递以便进级为更高层次等观点,都是有一定见解和新意的,但过于简单,远未深入和系
统的说明和研究,真正阐述他观点的文字不过就几十页而已,但还是推荐值得一读。)
(编者按:实际上我个人是不承认这种说法的。我试图用几句话来说明本书中心思
想的另一层面含义及其实际上的本质:即明治维新前的上千年时间里,日本都一直在努
力的学习中华文明,又因为从来都没有外来游牧民族入侵来打断它
s**********t
发帖数: 2401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汪精卫的太太也真不容易
这样的书目前还没有
l******r
发帖数: 18699
5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江泽民在北京被软禁
香港媒体日前刊文透露,江泽民目前被软禁在北京西山。据消息道,江泽民被中央以健
康理由“劝”进北京西山“休养”。
消息还提到,由于江泽民与温家宝均未出席上海世博会,江系人马日前放风说“温家宝
得了重病”。温家宝得重病的消息是经由香港亲共媒体传出的,由此可见,消息提供者
是冒了巨大政治风险的。
消息道,不过,温家宝比江系人马更高一筹。五四青年节时,到北大去与学生一起纪念
五四运动,畅谈民主与科学的五四精神,兴致所到又挥毫泼墨,从而打破了“被得病”
的被动局面。因此,有位在国务院工作的中级官员指出,这显然就是“冲西山上那老家
伙来的”!
消息称,世博会期间,全国的保卫级别丝毫不比奥运会差,北京也比日常提高了警戒级
别,北京卫戍区(比上海警备区高半格,属副大军区阶位)处于全勤状态。按新颁布的
国防动员法,政府首脑有在紧急状态下调动军队的权力,也就是说江泽民实际上是处于
被温家宝看管的状态。
消息道,温家宝没出席世博会开幕式,显然是与胡锦涛共策的结果,两人一南一北地防
止江系势力藉故生变。但是,温对世博会这样重大的宣传中国软实力的平台,肯定不会
始终缺席的。北京消息人士说:温有可能主持十月三十一...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