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于舍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d******r
发帖数: 5008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揭开佛教历史的大骗局 ZZ
揭开佛教历史的大骗局
   ——关于大乘佛教经典纯属伪造的证据
   古印度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灭度后,其生前领导的佛
教僧团四分五裂,经过数年后,最终形成两大派系:上座部原始佛教和大众部大乘邪教.前
者忠于教主佛陀的教义教法,继承佛陀亲口讲的原始经典,如法如律修行,而后者大破戒
律,胡说八道,胡作非为,其祖宗就是第一次结集经典时的窟外结集分子。这些不守戒
律搞外道的沙门对智慧第一的舍力弗经常代佛说法及多闻第一的阿难诵出经藏和苦行第
一的大迦叶主持窟内结集大会极其不满和忌妒,甚至不相信舍力弗讲的是佛法及阿难诵
出的是佛经,加上上座部佛教长老比丘们的批评和指责及为自身违戒而寻求袒护以及为
了发展更多的信徒,从而得到更多的财物供养和恭敬,这些大众部大乘邪教徒便伪造了大
量的佛经及咒语,与上座部原始佛教抗衡(初期只为攻击舍力弗和阿难等。这些伪经的
共同特征:这一部经或大乘经最好,大肆吹虚,念经或念咒或念佛如何如何神奇有功徳
,攻击贬低佛教,谩骂佛的大弟子舍力弗阿难等。显而易见,这些伪经是大众部邪教徒
为攻击佛弟子和摧毁佛教有意编造的,...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647
2
《杂阿含经》节录
《别译杂阿含.第二四四经》
《中阿含.哺利多经》节录
《长阿含.游行经》节录
《增一阿含经》节录
《善生子经》节录
《生经.分卫比丘经第二》
《撰集百缘经》节录
《贤愚经》节录
《杂宝藏经》节录
《大庄严论经》节录
《法句譬喻经》节录
《道行般若经》节录
《修行道地经》节录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节录
《无量寿经》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藏会》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见实会》节录
《大宝积经.优陀延王会》节录
《大宝积经.大乘方便会》节录
《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普门会》节录
《华严经》节录
《优填王经》节录
《摩邓女经》节录
《月上女经》节录
《菩萨诃色欲法经》节录
《佛说法受尘经》
《解忧经》节录
《五无反覆经》节录
《佛名经》节录
《观佛三昧海经》节录
《正法念处经》节录
《法灭尽经》节录
《密严经》节录
《八师经》节录
《海龙王经》节录
《大萨遮尼干子经》节录
《优婆塞戒经》节录
《大般涅槃经》节录
《般泥洹经》节录
《七佛灭罪经》节录
《戒德香经》节录
《楞严经》节录
《禅要经》节录
《四十二章经》节录
《罪福报应经》节录
《大乘造像功德经》节录
《分别善恶报应经...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
☆─────────────────────────────────────☆
danieljoyful (danieljoyful) 于 (Tue May 24 23:21:32 2011, 美东) 提到:
《杂阿含经》节录
《别译杂阿含.第二四四经》
《中阿含.哺利多经》节录
《长阿含.游行经》节录
《增一阿含经》节录
《善生子经》节录
《生经.分卫比丘经第二》
《撰集百缘经》节录
《贤愚经》节录
《杂宝藏经》节录
《大庄严论经》节录
《法句譬喻经》节录
《道行般若经》节录
《修行道地经》节录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节录
《无量寿经》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藏会》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见实会》节录
《大宝积经.优陀延王会》节录
《大宝积经.大乘方便会》节录
《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普门会》节录
《华严经》节录
《优填王经》节录
《摩邓女经》节录
《月上女经》节录
《菩萨诃色欲法经》节录
《佛说法受尘经》
《解忧经》节录
《五无反覆经》节录
《佛名经》节录
《观佛三昧海经》节录
《正法念处经》节录
《法灭尽经》节录
《密严经》节录
《八师经》节录
《海龙王经》节录
《大萨遮尼干...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
巴利《分别论·谛分别·经分别》译注
谢美霜 中华佛学研究所
提要
佛陀的一切教说中,「四谛说」是至为核心的教义。在统贯佛陀教说的佛教典籍——阿
毗达磨中,深通经义的祖师们如何疏解四谛,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主题。本文选定巴利论
书《分别论》(Vibhaṅga)的第四品〈谛分别〉(Saccavibhaṅga)为译
注主体,主要基于两点理由∶一、南传论书的研究在国内仍处于摇篮阶段,有待研究者
的投入。二、《分别论》依十八个主题来论究法义,每个主题可独立探讨,四谛即为其
中的一个主题。目前国内虽已有《分别论》的汉译,唯系转译自日文《南传大藏经》,
文辞艰涩,又少附注说明,不对照巴利原本则难理解,有重加翻译的必要。因篇幅的限
制,本文的译注仅包括〈谛分别〉中的「经分别」。
初期佛教的圣典,包括了经(sutta)、律(vinaya)、论(abhidhamma)三藏。经藏
集结佛陀教说的要义,不同部派各有其编纂的经藏,现存且完整者有南传上座部(
Theravāda)五部《尼柯耶》(Nikāya)及北传汉译的四部《阿含经》。律
藏是出家教团之生活规则的集成。论藏...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载】福德
福德
巴利经文选读
(英译、编辑)坦尼沙罗尊者
(中译)良稹
Merit
A Study Guide Prepared by Thanissaro Bhikkhu
=======================================================================
原文版权所有 © 2005 美国慈林寺,仅限于免费发行。慈林寺许可人们在任何媒
体再版、重排、重印、印发。然而,编者希望任何再版与分发以对公众免费与无限制的
形式进行,译文与其它衍生作品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中译版权所有 © 2008 良稹,http://www.theravadacn.org ,流通条件如上。转载时请包括本站连接,并登载本版权声明。
=======================================================================
目录:
◇引言
◇基本智慧
◇福德(Puñña)
◇布施(Dana)
◇持戒(Sila)
◇禅定(Bhavana)
◇证入流果的福德
◇超越福德
◇名词解...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6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生天之论--天堂有路何为径
1.十善业道:生天的福德(条件)

持五戒未来世可以继续生而为人,若加修十善就可以往生欲界天 。如《佛为首迦
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欲天报,所谓具足修行增上十善。”
《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上:“修习何业得生欲天?修十善业得生彼天。”
因此,受持五戒与力行十善,这是非常重要的!
所谓的十善业道就是十恶业道的相反,十恶业道就是身、口、意的十种恶业。也就
是身恶业有三:杀、盗、淫;口恶业有四:恶口、妄语、两舌、无义语(绮语);意恶
业有三:贪欲、瞋恚、愚痴(恶见、邪见)。
如《优婆塞戒经》卷6〈业品 第24 之1〉中云:
身三道者,谓杀、盗、婬;口四道者:恶口、妄语、两舌、无义语;心三道者:妒
、瞋、邪见;是十恶业,悉是一切众罪根本。
所以,十善业就是指不造这十恶业,因为这十恶是一切众罪的根本。经中接著说:
如是十事,三名为业,不名为道;身口七事,亦业亦道,是故名十。是十业道自作
他作,自他共作,从是而得善恶二果,亦是众生善恶因缘,是故智者尚不应念,况身故
作?
也就是说这十个业与道中,心的三业是我们的意识和意根所想的,还没有身口的行
为造作出来,只...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808
7
〓佛经经典名句356句
读诵名句 开启智慧
觉悟无常 生厌离心
了知无我 洞达人生
万缘放下 死尽偷心
老实念佛 求生净土

佛经经典名句300句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4.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
为罪薮。
5.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6.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
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
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
,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7.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
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
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
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7644
8
有分、睡、死、定、转生、与涅盘的分析
有分、睡、死、定、转生、与涅盘的分析
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
在每一个人生命的过程之中,它有几个极为特别的课题值得我们去探讨;那即是有分的
状况;有分,睡与死的差别;有分、定、灭尽定、与死的差别;死与结生,如何转生于
三界、及如何到达涅盘。
认识这些将有助于我们了解佛陀的教法,生起正见,证取道果。
有分
有分(Bhavanga)是生命之流或生命的成分,或生命相续流 。有,bhava生命,分,成分
。这里的‘有分’是指多数,平常用的是单数。‘有分’有二种:一是诸心识剎那相续
的有分,二是十九种有分(作用)心。
当外境的色声香味触法等触撞到六个根门时,五门转向心还未生起,有分心仍在生灭,
第一个被触撞的有分心是‘过去有分心’(Atitabhavanga),第二个是‘有分波动’(
Bhanvangacalana),第三个是‘有分断’(Bhavangupaccheda),接下来是路心(
vithicitta)的生起。路心里有五门转向,五识,领受,推度,确定,七个速行心,二
彼所缘,然后又再进入有分心。意门的路心里有意门转向,七个速...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5008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中国佛门腐败内幕揭秘(ZZ)
中国佛门腐败内幕揭秘 (ZZ)
提起佛教,一般人认为住在寺院里穿着僧服剃着光头的出家人所讲的就是佛教了;
提起佛经,一般人认为寺院里的出家人免费赠送给在家信徒的佛经就是佛经了.其实不
然,佛教和商品一样有真有假,除了高智商人群,专家和学者阶层或象佛陀这样的大修行
者,一般人难以辨别。
当今世界佛教可分两大派系:一派以斯里兰卡为核心,分布于斯里兰卡、缅甸、泰
国等东南亚地区(包括中国云南的傣族地区)以及美国等欧美地区.这一派系是原始正
教或真佛教。这一区域的沙门继承佛陀亲口所说的经典和修行方法,严守戒律,过着日
中一食、持金钱戒,甚至托钵乞食、树下一夜的生活;另一派系以中国为核心,分布于
中国、日本、新迦坡、蒙古、尼泊尔等东亚地区和美国德国等欧美澳地区.这一派系是
大乘邪教或伪佛教,实为古印度婆罗门教耆那教和中国道教巫术诸外道之改头换面,是妄
图毁灭佛教的邪教。这一区域的沙门将原始正教贬低为小乘佛教,自称大乘佛教。他们
将真佛经(四部阿含经,尤其前三部)弃置一边,不屑一顾,借着从古印度取回和送来
的一部分伪造的佛经(大藏经大部分伪佛经是古代中国人伪造),大肆宣传,不择手段
拉拢信徒,挂羊...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什么是涅槃
什么叫作涅槃?所谓涅者不生,盘者不灭,涅槃就是不生不灭。也就是说,祂从本
以来没有出生过,未来也不会消灭,这样的涅槃才是真正不生不灭的法。涅 槃表示从
本以来没有出生过,故名“不生”;既然是不生,当然也就不会有所谓的“灭”,故名
“不灭”;合此不生与不灭的体性,所以涅槃亦名为不生不灭。
涅槃有四种,那就是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以及无住处涅
槃;其中二乘人只能证得前二种涅槃,不证后二种涅槃,菩萨则必须亲证四种涅槃才能
成就佛道。

1.二乘所证两种涅槃

什么是“二乘”,二乘就是声闻菩提跟缘觉菩提。声闻菩提就是成就阿罗汉的法,
缘觉菩提就是成就辟支佛的法。为什么是菩提呢?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觉悟涅槃 的
道路,或是觉悟涅槃的方法就是菩提。二乘所觉悟的涅槃跟大乘所觉悟的涅槃是不一样
的;二乘所觉悟的涅槃,是有余涅槃、无余涅槃,大乘所觉悟的涅槃是有余 依涅槃、
无余依涅槃、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以及佛地的无住处涅槃.

什么是二乘的圣人呢?就是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
还有辟支佛,这些就是二乘圣人。
...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38403
11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给基扫盲:佛教
佛陀的教化工作
传道的开始
佛陀初转法 轮,是在鹿野苑向五位苦行者,说了解脱法门,允许他们成为弟子,并称
“善来比丘”,他们便成了自然得戒的比丘弟子。在此五人之中,以阿若陈如的悟性
最快,听了佛陀的教法之后,随即证到了阿罗汉果,其他四人,也在不久之间,证了阿
罗汉果。
度了五位比丘之后,接着又在波罗奈斯的近郊,开始了佛陀的公开教化。那是由于一位
出身高贵的青年,耶舍的从佛入道,他的亲友数十人,也加入了佛教的僧团。满慈子、
大迦旃延等人,也于先后舍离外道,进入了佛法。他们在鹿野苑中,度过了第一个雨季
的安居生活,也就是在五个月之后,包括几位在家弟子,已达六十人之多。而且,佛教
的僧团之中,固然欢迎高等阶级的婆罗门族,同时也欢迎最下级的贱民出家。在听法之
时的位次尊卑,是依出家的先后,不依在俗的种族阶级,也不依年岁的老幼。
可是,佛的教法,不限于佛陀来宣说,而是更盼佛的弟子们,将各自所闻所知所见的佛
教法门,向广大的人间社会,作普遍和深入的阐扬。故在第一个雨季的安居生活终了,
佛陀便对弟子们说:“比丘们!我已脱离了人天的一切束缚;你们也是一样。比丘们!
为了许多人们的幸福和利益,去游行吧。...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12

SeeU法友,你贴的经文里,有关阿罗汉还有五受阴的部分,
与以下经文不符合,
259经说到阿罗汉的部份,当属后世人传颂时之误传。
杂阿含 75经说,五受阴灭,叫阿罗汉。
相应部22相应58经/遍正觉者经 也说
对五蕴不执取,也就是五取蕴灭,叫阿罗汉。
杂阿含 13、14经说,佛陀自己是离五受阴,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杂阿含 41经说,何谓离五受阴,就是断除对五受阴的贪爱。
杂阿含 46经说,五受阴灭,解脱、涅盘,自知不受后有。也就是证阿罗汉果。
辅以增ㄧ阿含有一样的经文,但却说阿罗汉不用这样观五受阴,是前三果要观。
虽然增ㄧ阿含较不可靠,
但259经说到阿罗汉的部份,与众多杂阿含经文相违背,错误极为明显。
辅以增ㄧ阿含相同经文,当更可说明259经说到阿罗汉的部份是错误的。
以下附经文
杂阿含7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何等为五。谓色受阴。比丘于色厌.离欲.灭
.不起.解脱。是名如来.应.等正觉。如是受.想.行.识。厌.离欲.灭.不起
.解脱。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比丘亦于色厌.离欲.灭。名阿罗汉慧解脱。如是
受.想.行.识。厌....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21
13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楞严经(卷九)
卷九
阿难。世间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禅那。无有智慧。但能执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
念俱无。爱染不生。无留欲界。是人应念身为梵侣。如是一类。名梵众天。欲习既除
。离欲心现。于诸律仪。爱乐随顺。是人应时能行梵德。如是一类。名梵辅天。身心
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是人应时能统梵众。为大梵王。如是一类。
名大梵天。阿难。此三胜流。一切苦恼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诸
漏不动。名为初禅。
阿难。其次。梵天统摄梵人。圆满梵行。澄心不动。寂湛生光。如是一类。名少光天
。光光相燃。照耀无尽。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类。名无量光天。吸持圆光。
成就教体。发化清净。应用无尽。如是一类。名光音天。阿难。此三胜流。一切忧愁
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粗漏已伏。名为二禅。
阿难。如是天人。圆光成音。披音露妙。发成精行。通寂灭乐。如是一类。名少净天
。净空现前。引发无际。身心轻安。成寂灭乐。如是一类。名无量净天。世界身心。
一切圆净。净德成就。胜托现前。归寂灭乐。如是一类。名遍净天。阿难。此三胜流
。具大随顺。身心安隐。得无量乐。虽非正得真三摩地。安隐心中。欢喜毕具。名为
三...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含经的梵天与阿罗汉
阿含经中,世尊记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得阿那含,梵天王恭敬阿罗汉如舍利弗、目揵连等。
杂阿含1193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娑婆世界主梵天王,日日精勤往诣佛所
,尊重供养。时娑婆世界主作是念∶今旦太早而来见佛,正值世尊入大三昧,我等且当
入提婆达多伴党瞿迦梨比丘房中。作是念已,即入彼房。至房户中,以指扣户,口说是
言∶「瞿迦梨!瞿迦梨!于舍利弗、目连所起净信心,汝莫长夜得不饶益苦」。瞿迦梨
言∶「汝是谁」?梵天答言∶「娑婆世界主梵天王」。瞿迦梨言∶「世尊不记汝得阿那
含耶」?梵天王言∶「如是,比丘」!瞿迦梨言∶「汝何故来」?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念
(12)言∶此不可治,即说偈言∶「于无量处所,生心欲筹量,何有黠慧者,而生此觉想
?无量而欲量,是阴盖凡夫」。
时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常日
日勤到佛所,亲觐供养。我作是念∶今旦太早来见世尊,正值世尊入大三昧,我且当入
提婆达多伴党瞿迦梨比丘房中。即住户中,徐徐扣户,口说是言∶瞿迦梨!瞿迦梨!当
于舍利弗、目揵连贤善智 慧者所,起净信心,莫长夜得不饶益苦。瞿迦梨言∶汝是谁
?我即答言∶是...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何解决儒家的问题?
杂阿含564经
时,尊者阿难为说法言∶
......
依慢断慢者,云何依慢断慢?谓∶[圣]弟子闻某尊者、某尊者弟子尽诸有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闻已,作是念∶『彼圣弟子尽诸有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我今何故不尽诸有漏?何故不自知不受后有?』
当于尔时,则能断诸有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姊妹!是名依慢断慢。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search1.php?str=%E4%BE%9D%E6%85
佛教也以「界差别」(dhātu-prabheda)的观察方法,对治「慢行」(mānacarita,我慢行为特质)的修行者。《瑜伽师地论》「若诸慢行(mānacarita)
补特伽罗、于界差别作意思惟;便于身中离一合想(piṇḍasaṁjñāṁ)、得不净想;无复高举、憍慢微薄;于诸慢行、心得清净。是名慢行补特伽罗、由界差别净行所缘。」 。此时,所说的「界」,是指「地、水、火、风、空、识」等六界。...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6
☆─────────────────────────────────────☆
rapier (Avanti) 于 (Fri Jul 22 02:19:15 2011, 美东) 提到:
一片乱象:
大,小乘经典都开示了轮回的主体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1178118/
一网友引了《中阿含经》相关原文:
比丘复问曰:『世尊!云何因外有恐怖也?』
世尊答曰:「比丘者,如是见、如是说:『此是神,此是世,此是我。我当后世有。』
这是阿含系列,在大乘法义里,“此”即是第八识,入胎识。 第八识所含种子起现行
,生出五阴及万法,五阴被意识执为“我”(妄我),故会带来恐怖。
可见无论阿含系列还是大乘经典,都开示有一个论回的主体。
==================================================
宣扬这种观点的人居然是中科院宗教博士
☆─────────────────────────────────────☆
SeeU (See you) 于 (Fri Jul 22 11:37:59 2011, 美东...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5175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毗达摩俱舍论
http://www.chinabaike.com/
《阿毗达摩俱舍论》(略称《俱舍论》),是世亲早年还未信仰大乘佛教时的著作。世亲
为公元第五世纪顷北印度犍陀罗人,在佛教有部出家。那时北印度一带的有部学徒以迦
湿弥罗地方的毗婆沙师为正宗。他们独尊《大毗婆沙论》,世亲起初也从而学习,后又
采取当时比较进步的经部学说,作了一部含有批评毗婆沙师意味的通论有部学说之书,
这就是《阿毗达摩俱舍论》。他先作本颂六百颂,随后又作长行注解八千颂。因为在这
部论书里包括了有部的重要阿毗达摩论如《发智》、《身论》和《法蕴》等六足论以及
《大毗婆沙论》的要义,同时也即以这些论书为所依,所以此论题名为阿毗达摩的《俱
舍》,"俱舍"具有箧藏和刀鞘之义。
据玄奘门下普光、法宝等的传说,世亲起初为了要使批判《毗婆沙论》彻底之故,
曾经化装去迦湿弥罗跟着悟入论师学习了四年,后来被悟入识破了,才回转犍陀罗来。
他随即为众人讲《毗婆沙论》,每日讲完一段,即概括其义作一个颂。这样他讲完了全
论,作成六百颂,即是《俱舍论本颂》。《本颂》最初传到迦湿弥罗之时,当地学徒还
以为帮助已宗宣扬《毗婆沙论》的主张,等到续请世亲写出了...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64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智慧第一舍利弗
舍利弗是佛陀的首座弟子,佛陀最信任的就是他,当罗侯罗年幼的时候,佛陀曾叫
罗侯罗拜他为师,跟他受沙弥戒;祇园精舍建立时,奉佛陀的慈命前去督促工程的也是
舍利弗。在北方的舍卫城,佛陀的法驾尚未到达,他就能先把外道慑伏,著令他们等候
皈依佛陀。
说起舍利弗的智慧,据传当他母亲怀妊的时候,忽然就变得智慧过人,在当时婆
罗门教中最负盛名的雄辩家就是舍利弗的母舅拘絺罗(长爪梵志),在辩论时他都辩不
过舍利弗的母亲。舍利弗在没有出世以前,他的母舅和母亲就觉察到他将来一定不是一
个寻常的人物。
后来长爪梵志皈依佛陀,就是因为他知道他的外甥,如果不是遇到大觉完人,他
不会拜他为师,就因为他能信任舍利弗这一点,所以他才勇敢的舍去迷妄,皈投到佛陀
的座下。
舍利弗的智慧虽然超群,但他对于佛陀,却是百依百顺,从来没有对佛陀的教示
,生过反感。
有一次舍利弗带领沙弥的罗侯罗从外面托钵乞食回来,佛陀见到罗侯罗的面色很
不好看,知道他心中一定有不平之气,佛陀叫他到身旁,问他有什么事感到不能满足。
少年的罗侯罗,低着头含羞的告诉佛陀说道:
“佛陀!上座和中座比丘,到外面托钵乞食,信众们都布施上等的美味,我们初
进道...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杂含读记:舍断五蕴
☆─────────────────────────────────────☆
stonebench (stonebench) 于 (Mon Aug 22 00:58:36 2011, 美东) 提到:
(二)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当正思惟
。色无常如实知。所以者何。比丘。于色正思惟。观色无常如实知者。于色欲贪断。欲
贪断者。说心解脱。如是受.想.行.识当正思惟。观识无常如实知。所以者何。于识
正思惟。观识无常者。则于识欲贪断。欲贪断者。说心解脱。如是心解脱者。若欲自证
。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是正思惟无常。苦.
空.非我亦复如是。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石记:观色无常,则于色贪欲断。观受想行识无常,则于受想行识欲贪断。
问题:是欲贪断,还是五蕴断? 还是两者是一回事?
☆─────────────────────────────────────☆
runsun (runsun) 于 (Mon Aug 22 01:14:46 2011, 美东) 提到:
☆────────────────...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心解脱与慧解脱
(以下经文选自大正藏及庄春江南北阿含对照网站 http://agama.buddhason.org/SA/index.htm)
依杂阿含392经,心解脱、慧解脱显然不一样。
依杂阿含710、1027经,说的更明白「离贪欲者心解脱;离无明者慧解脱。」
可心解脱,没特定指明,有时指整个十结解脱。
若有上下文,则依上下文中所指来说明心解脱。
如果上下文有谈到”喜贪尽”,”欲贪尽”
那心解脱应该只是指 断贪 而已。
(例如 杂阿含1、2、250、710经)
如果心解脱与慧解脱连用,我认为
心解脱指断欲界贪,有时又指断三界贪,或四果向
而慧解脱则指十结尽断,究竟涅盘。
依杂阿含1经,“喜、贪尽”就可以心解脱,
“喜、贪尽”依字面是断除欲界、色界、无色界之喜爱、贪,(没说 断无明)
如此就可以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也就是四果向,可以自证”我生已尽。…”
甚至,再更退一步,依杂阿含2、250经。”欲贪断者。说心解脱”。
依杂阿含2经,
也就是只要断欲界贪,就可以心解脱,可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
如此说来,三果就可心解脱。
心解脱看来有各种程度,从三果、四...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1
☆─────────────────────────────────────☆
SeeU (See you) 于 (Thu Sep 20 00:08:27 2012, 美东) 提到:
涅盘是什么?初果是否体验了涅盘?本文从北传杂阿含351经,南传相应部12相应68经
「见井水而无绳罐」的譬喻,结合十二支缘起,提出一种解释。
SA 351, SN12.68 都说∶涅盘就是「有之灭」。本经也提到了十二支缘起,『以取灭而
有灭』等。十二支缘起的「有」支,是指来世的「后有」,而不是这一生的五蕴。阿罗
汉断尽烦恼,取灭而有灭,虽然还有这一生的五蕴,而能体验到来世的「后有」灭,也
就是触证涅盘。阿含经中阿罗汉证果的定型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
不受后有。」,是因为阿罗汉已经体验到后有的灭,所以才能肯定我生已尽。
与此对比,有学圣者虽能现观「以取为缘而有后有」,但是还不能断「取」,也就无法
灭「后有」,所以经文有「见井水而无绳罐」的譬喻,知道而作不到,也就是知道涅盘
的法则如此,但还无法体验涅盘。
不知道如此解释,是否与其他阿含经文抵触?欢迎大家讨论。
Ref:
http:/... 阅读全帖
l**o
发帖数: 491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无量义经》能舍一切诸难舍
能舍一切诸难舍
财宝妻子及国城
于法内外无所吝
头目髓脑悉施人
《无量义经》德行品第一
【2008.08.11晨语证严上人开示】
学佛,要学得能舍,我们能舍,舍的功夫却是很深,「能舍一切诸难舍」,可见这个舍
并不简单,舍的意思就是布施,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这是佛陀对我们的教育,
世间万物,都是来辅佐人的生活,每一个人来到人间,都是需要世间物质,来帮助我们
的生活,看看说,妈妈生下来的婴儿,第一个接触到的,就是两只手把他接下来,再来
,所接触到的物质,那就是水,用水为他沐浴,洗得干净,然后就是布,赶快把他包起
来为他保暖,然后就是一直一直,物质来帮助他。
所以说来,我们开始来到人间,我们已经就是接受,接受人的施舍给我们了,所以我们
若以这个角度来看,哪一个人不是受惠者呢?哪一个人不是在接受人布施,提供给我们
,我们已经接到,很多人付出的布施,到底我们人人,有付出的布施没有?
(旁白)
六度以布施为首,四摄法中也以布施为前导,可见布施是修行的根本,布施即是舍,要
做到能舍一切诸难舍,第一步须从内心做起,也就是舍去种种无明习气。
舍 : 无明习气
【2008.08.10晨语证严上人开示... 阅读全帖
M****o
发帖数: 7045
23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转载一篇
标题:入圣时刻
作者:品花
一、凡圣之别
可欲之谓善,有诸己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谓圣,圣而不
可知之谓神。
这段话是孟子的。拿孟子来说孔子和释迦牟尼,似乎有点不对劲;但闻道固然有先后,
道总是无差别的道,所以不如就这样吧。我还是很认可这段话的。
孟子的“善”是通往一切高等境界的基础,类似佛家所谓“善根”,也就是内心对于美
好境界的初始向往动机,无此则无它;下一步是用行动来回应初始欲望,用行动践行“
心中一动”的一点灵明,从而形成关照,因此这种高一个层级的境界叫做“信”——信
者,诺必践也。信,是人类超凡入圣历程在实际行为层面的起点,善而不信,必然无果
而终;后面的两重境界是“美”和“大”,这两者的解释很妙,在各自内部都形成一种
循环互文关系:充实之谓美,是人充实实践,还是实践充实人?是实践和历程为作为主
体的人注入光辉,还是人为实践历程敷上色泽?这根本就不是选择题嘛。总之,这两个
境界描述的是人在向善之路上渐行渐远,渐有所得的状态。
所以说,孟子是个了不起的人。明明是凭空而来的洞见,在认知逻辑上却展开了严密的
逐级推导,层层深入,无懈可击。
然后就是“圣”,孟...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24
佛教,本是中华道德的弘扬者/守护者,但现在它已经彻底腐败了.
应该彻底整顿了,也应该告诉广大善良的百姓,不要捐钱给它们了,捐钱给它们简直不如
喂狗!!!
-----------------------------------------
中国佛门腐败内幕揭秘 (ZZ)
提起佛教,一般人认为住在寺院里穿着僧服剃着光头的出家人所讲的就是佛教了;
提起佛经,一般人认为寺院里的出家人免费赠送给在家信徒的佛经就是佛经了.其实不
然,佛教和商品一样有真有假,除了高智商人群,专家和学者阶层或象佛陀这样的大修行
者,一般人难以辨别。
对在家信徒,他们不讲真佛法,不讲述出家人的主要戒律(如金钱戒及非时食戒等。
如果在家信徒知道出家人金钱戒,知道在家信徒供养出家人钱金银珠宝是罪业及死后堕
三恶道,他们将不会给出家人金银财宝,也不会花钱请出家人作佛事办法会,),专讲假佛
法:供养出家人和寺院金钱房屋土地车辆珠宝,在家信徒有无量功德,出家人为在家人
念经念佛念咒做佛事万能,可以为斋主消灾吉祥或超度亡灵往生极乐世界等,而且商业
化,从信徒收巨额费用;说什麽“独身、素食、穿僧衣”就是出家人,"受大戒就是比丘
或比... 阅读全帖
y****w
发帖数: 39
25
转自:http://www.zhibeifw.com/fjgc/fmlx.php?page=2
对死的赞美
舍利弗虽是证得圣果的长老,但对于女子修行有成就的人,他也很尊重。
有一次舍利弗在王舍城附近的森林中坐禅,正放下一切进入正定的时候,在他对面岩窟
中坐禅的优波先那比丘尼大声叫他。他走去时,优波先那比丘尼对舍利弗说道:“舍利
弗尊者!我刚才坐禅的时候,身上好像有什么东西在爬,我起初没有注意,后来才知道
是一条毒蛇,我被它咬了,马上一定会死。现在乘毒气在我身上还没有回转的时候,请
您慈悲,设法为我召集大家来告别吧!”
优波先那比丘尼说话时,一点都不惊慌,像是没有发生什么事一样。
“哪里有这样的事?我看你的脸色一点都没有变,被蛇咬了的话,脸色一定会变的。”
舍利弗起初以为没有这样的事,所以这么说。
“舍利弗尊者!人的身体为四大五蕴假因缘集合所成,没有主宰,本来无常,原本是空
,我是体悟这个道理的,所以毒蛇怎么可以咬空呢?”
优波先那静静的回答,舍利弗非常佩服。
“你说得很对,你已经能到达解脱肉体痛苦的程度,你以你的慧命支持着脸色不变。”
舍利弗赞叹着。
舍利弗通知附近修道的比丘和比丘尼,...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qxdren (净心婆罗门),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中国佛门腐败 - 需要认真整顿法办, 取消几百万假和尚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20 10:36:46 2014, 美东)
佛教,本是中华道德的弘扬者/守护者,但现在它已经彻底腐败了.
应该彻底整顿了,也应该告诉广大善良的百姓,不要捐钱给它们了,捐钱给它们简直不如
喂狗!!!
-----------------------------------------
中国佛门腐败内幕揭秘 (ZZ)
提起佛教,一般人认为住在寺院里穿着僧服剃着光头的出家人所讲的就是佛教了;
提起佛经,一般人认为寺院里的出家人免费赠送给在家信徒的佛经就是佛经了.其实不
然,佛教和商品一样有真有假,除了高智商人群,专家和学者阶层或象佛陀这样的大修行
者,一般人难以辨别。
对在家信徒,他们不讲真佛法,不讲述出家人的主要戒律(如金钱戒及非时食戒等。
如果在家信徒知道出家人金钱戒,知道在家信徒供养出家人钱金银珠宝是罪业及死后堕
三恶道,他们将不会给出家人金银财宝,也不会花...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7
当四册,计五十六万字的《狂密与真密》正式出版后,许多藏密上师如多识喇嘛
等,眼见藏密外道隐匿千年之底细被全盘公开,让藏密无上瑜伽双身修法的底细摊在阳
光下,从此藏密之法不再“秘密”了,面对这样的情形,多识喇嘛不但不趁此机会自我
检视反省,尽速回归佛陀正教,反欲掩盖真相,用 <<破魔金刚箭雨论 >>一书,以恶言
谩骂及颠倒事实、恶意曲解、断章取义、移花接木、恶意栽赃、张冠李戴等等手段,将
平实导师诬谤为恶魔、外道之流。我们于本章第一节略举其中一小部分,供大众检视:
所谓藏密认证的“活佛”其素质之粗糙,顶著世间大学教授崇高名声的藏密修学人,是
如何运用手法,来误导大众.
第一目 毁污
首先,我们来看多识喇嘛是如何用不如理的推论以及扭曲事实的手法来诬蔑平实
导师,我们也针对他这些说法的败阙处,略作举证与评论,以证明多识喇嘛的手法乃是
不如实的欺瞒行为:
一、【一、他没有受过佛教显密经论的正规教育,是一个十足的佛教法盲;
二、他是弄枪棒、练气功、学道术的,由此可知他对佛教和藏密的认识未超出气功
师、道士的水准。……
三、用吹牛撒谎、装神弄鬼掩盖自己的无知和卑劣。】(《破论》p.006...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8
书舍变会所,相信这一幕金大侠并不愿看到。
“云松书舍”大门。
金庸入住云松书舍时曾题词。
书舍中的松风明月楼。
1996年,金庸先生将自己耗资千万建成的西子湖畔“云松书舍”捐赠给杭州市人民政府。但时过多年,记者近日接到投诉,反映云松书舍已经改为高档会所。
主楼“松风明月楼”楼上楼下每天中午和晚上各设两席,最低消费每人500元起,加上酒水,每餐动辄上万元。
这里很多菜名都和金庸武侠小说有关,如黄蓉戏七公等。喝茶,是100元一位。
5月16日,记者随同反映情况的杭州西湖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洞探访云松书舍,沿着西湖向灵隐寺方向西行,一路浓荫蔽日,云松书舍在杭州西子湖和北高峰之间,位于杭州钱塘十八景之“九里云松”起点,又在康熙帝御笔西湖十景“双峰插云”之碑亭侧,原属于杭州植物园。庭院深深,花香鸟啭,无疑是读书幽胜所在。
{侠之大宅}
恍如尘世中一世外桃源
云松书舍大门气派不凡,横匾“云松书舍”四字由汪道涵先生题名,左右分别是金庸自撰那副著名的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14字囊括了金庸《笑傲江湖》等14部武侠小说。
云松书舍是苏州园林格局,白墙乌檐,亭台楼阁,水榭池塘一应俱全,... 阅读全帖
w********t
发帖数: 12853
29
“南昌两女童死于洗衣机内”事件追踪
2013-09-26 19:01 来源:法制网 编辑:Spider 评论0条,我要参与(3)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0
法制网记者 郭宏鹏 黄辉 法制网实习生 何文
9月21日下午1时许,家住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樵舍镇客运站左侧住宅楼居民涂建文
的两个幼女涂某琪(2010年7月出生)和涂某萌(2011年8月出生),双双死于家中洗衣
机内。
9月25日,法制日报记者来到新建县樵舍镇客运站,车站内停放着几辆面包车,车
站右侧的小卖部里,几个居民在打牌、聊天,车站左侧是一栋住宅楼,一楼的九个店面
只有一个开着门。
11时许,记者看见新建县公安局樵舍派出所的警车在住宅楼前停下,几位民警前来
获取“儿童死于洗衣机内”事件的调查材料。
记者看到,这栋住宅楼共7层,罹难女童的家位于中间单元五楼,窗户上装着防盗
窗。为了保护事故现场,警方已在女童家的大门贴上了封条。
“目前,该事件还处在调查取证阶段,公安机关尚未发布任何调查结果。”樵舍派
出所所长夏辉认为,“儿童死于洗衣机内”事件最核心的点有两个:出事洗衣机,尸检
报告。另...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30
「名色缘 识,爱识缘名 色」,名色缘六处:「识食」缘未来世 六处生
「十二因缘」的提要句颂中,提到「名色缘六入」,在古老经说的义解是「名色缘识,
爱识缘名色,辗转缘生不息」为「识食」、「有结」,有「识食」、「有结」则缘「未
来世六根生」。若是贪爱不断,即有未来六根生;若是断贪欲,「识食」则断,不再有
后世的六根生。见《相应阿含》898,899经、《相应部》〈六处相应〉21经:
《相应阿含》898经:「若比丘于眼欲贪断,欲贪断者,是名眼已断、已知,断其根本
,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如眼,如是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相应阿含》899经:「若比丘眼生、住、成就显现,病住,老死显现,苦生;……如
是乃至意,亦如是说。若眼灭、息、没,病则息,老死则没,苦则灭;……乃至意,亦
如是说。」
《相应部》35.21 经:「诸比丘!眼之生起、住立、出生、显现者,此即诸病之住立、
老死之显现、苦之生起。耳之生起……鼻之生起……舌之生起……身之生起……意之生
起、住立、出生、显现者,此即诸病之住立、老死之显现、苦之生起。诸比丘!眼之灭
尽、息止、消失者,此即诸病之止息、老死之消失、苦之灭...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31
「名色缘 识,爱识缘名 色」,名色缘六处:「识食」缘未来世 六处生
「十二因缘」的提要句颂中,提到「名色缘六入」,在古老经说的义解是「名色缘识,
爱识缘名色,辗转缘生不息」为「识食」、「有结」,有「识食」、「有结」则缘「未
来世六根生」。若是贪爱不断,即有未来六根生;若是断贪欲,「识食」则断,不再有
后世的六根生。见《相应阿含》898,899经、《相应部》〈六处相应〉21经:
《相应阿含》898经:「若比丘于眼欲贪断,欲贪断者,是名眼已断、已知,断其根本
,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如眼,如是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相应阿含》899经:「若比丘眼生、住、成就显现,病住,老死显现,苦生;……如
是乃至意,亦如是说。若眼灭、息、没,病则息,老死则没,苦则灭;……乃至意,亦
如是说。」
《相应部》35.21 经:「诸比丘!眼之生起、住立、出生、显现者,此即诸病之住立、
老死之显现、苦之生起。耳之生起……鼻之生起……舌之生起……身之生起……意之生
起、住立、出生、显现者,此即诸病之住立、老死之显现、苦之生起。诸比丘!眼之灭
尽、息止、消失者,此即诸病之止息、老死之消失、苦之灭...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2
事持及理持---五种层次之念佛法门
(本文原载《慈云杂志》)
如何契入念佛法门
都摄六根 净念相继
念佛是三根普被、利顿兼修的修行法门。尤其适合繁忙紧张生活的现代人。念佛法门简
单易学,八十老翁念得,三岁孩儿也念得;大学教授念得,贩夫走卒及不识一字的阿公
阿婆也念得。但能信心具足,皆可依其根机而获得或多或少的利益和感应;若能深入佛
法、细意思惟,乃至能因念佛法门而明心见性。有极少数人因为自视为利根人,不屑于
念佛,而丧失修行上的大利益,颇令人惋惜感慨。
念佛虽然人人念得,却因根器及知见之不同而有不同之层次。兹将持名念佛法门所修之
境界,由浅至深,简略分述于后:
一、随兴持名︰此种人刚开始学习念佛法门,还不明白为什么要念佛!甚至不知道「念
」佛与「念」佛之不同。只是听说念佛好,便跟着别人学念佛,从持念佛名开始。口中
虽在念佛号,心中却老是在打妄想。贪瞋痴慢疑,样样皆不离。偶尔参加念佛共修,遇
到刮风下雨或心情不佳,便不参加共修。平常心中默持佛号,也只是随兴默念,大约是
打妄想的时候多。
二、念佛不辍︰此种人因为过去生所种善根福德为因,今生复有善侣提携接引为缘,常
与念佛人伴党;渐渐知悉...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755
33
止观的实践-兼评《菩萨道次第广论》的奢磨他及毗钵舍那
林崇安
一、前言
「奢摩他」汉译为寂止,简称为「止」。 「毗钵舍那」汉译为胜观、内观,简称为「
观」。止与观是佛法的二大主题,其内容依次相同于定与慧。西藏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大
士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在上士道的最后段落,特别详译止与观,本文一方面探讨止与
观的实践,一方面评论宗师的观点。
二、止的实践
什么是止?广义的说,止是心意的集中,由浅而深分成九种心住:(1)内住、(2)等
住、(3)安住、(4)近住、(5)调顺、( 6)寂静、(7)最极寂静、(8)专注一
趣、(9)等待。狭义的说,止是达到第九心住的等待之后,并且产生了「身轻安」及
「心轻安」,这时才算是修成了「止」。 [注一]
修止的时候,心中专注的对象,称作「所缘」。所缘的种类有很多种,依据《阿含经》
的记载,有五种重要的净行所缘:(1)不净所缘、(2)慈愍所缘、(3)缘性缘起所
缘、(4)界差别所缘、(5)阿那波那念所缘。这些所缘,依个人的习性来选用,依次
是(1)贪行者、(2)瞋行者、(3)痴行者、(4)慢行者、(5)寻思行者。这是《
瑜珈师地论》中〈声闻地〉的解说[注二...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4
先修定觉支成就,再修观成就(明、解脱)的次第,如下∶
北传:杂阿含810经 (安那般那念相应/道品诵/修多罗)南传:相应部54相应13-14经
佛告阿难∶
「有一法,多修习已,……乃至能令二法满足。
何等为一法?谓∶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能令四念处满足;四念处满足已,七觉分
满足;七觉分满足已,明、解脱满足。
云何修安那般那念,四念处满足?
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如灭出息念学。阿难!如是,圣弟子入息念时,如入息
念学;出息念时,如出息念学∶若长、若短、一切身行觉知入息念时,如入息念学;出
息念时,如出息念学、身行休息入息念时,如身行休息入息念学;身行休息出息念时,
如身行休息出息念学,圣弟子尔时身身观念住,异于身者,彼亦如是随身比思惟。
若有时圣弟子喜觉知、乐觉知、心行觉知、心行息觉知入息念时,如心行息入息念
学;心行息出息念时,如心行息出息念学,是圣弟子尔时受受观念住,若复异受者,彼
亦{受随身}[随受]比思惟。
有时圣弟子心觉知、心悦、心定、心解脱觉知入息念时,如入息念学;心解脱出息
念时,如心解脱出息念学,是圣弟子尔时心心观念住,若有异心者,彼亦随心比思惟。
若圣弟子有时观无常、...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5
瞎子摸象的成语,也许\是由<摄大乘论>为中国人熟知。更早的出处,是【南传小部】自说经。当我们在争论的时候,可以想到这个故事。
问题思考∶
如何分辨生盲与如实见者?如实见者能确知谁是生盲;生盲者可能分辨谁是如实见者吗?
自说经 6.4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园。尔时,种种外道,诸多沙门婆罗门、普行出家徒等,为入舍卫城托钵,彼等有诸种之意见者,有诸种之信仰者,有诸种之喜好者,已为依诸种之见处者。某沙门婆罗门等,已为如是语、如是见者∶
「世界为常住,此为真实而他为虚妄。」又某沙门婆罗门等,已为如是语、如是见者∶「世界为无常,此为真实而他为妄。」又某沙门婆罗门等,已为如是语、如是
见者∶「世界为有边,此为真实而他为虚妄。」又某沙门婆罗门等,已为如是语、如是见者∶「世界为无边,此为真实而他为虚妄。」又某沙门婆罗门等,已为如是语、如是见者∶「命与体为一,此为真实而他为虚妄。」又某沙门婆罗门等,已为如是语、如是见者∶「命与体为异,此为真实而他为虚妄。」又某沙门婆罗门等,已为如是语、如是
见者∶「如来死后有,此为真实而他为虚妄。」又某沙门婆罗门等,已为如是语、如是见者∶「如来死后无,...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2)
第二节课
索达吉堪布 传讲
按藏传佛教的讲经方式,《金刚经》分为初善题目、中善经义、后善结尾。昨天讲了初
善部分,今天接着讲中善经义。
提到“三善”,我想起了以前的一个笑话:有位炉霍县的干部,经常喜欢看一些经论,
有一次他在开统战会议时说:“同志们,今天我们要开一个会。初善我先发言,中善我
要讲一些政治问题,后善祝大家吉祥如意……”(众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依照密宗的讲法,此处是说五种圆满:1、环境圆满: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2、时间圆
满:释迦牟尼佛成佛后的一时;3、眷属圆满: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4、法圆满:《
金刚经》所诠的甚深意义;5、本师圆满:三界导师释迦牟尼佛。
〖舍卫国〗:据《现观庄严论释》记载,舍卫国是印度六大城市之一(其余的还有广严
城、鹿野苑等),佛陀在世时由孟光王(波斯匿王)统治。
〖祇树给孤独园〗:它的来历有一段典故:给孤独长者皈依佛陀后,祈请佛陀来舍卫国
传法,并欲觅地为佛建造精舍。他发现祇陀太子的林苑清净闲旷、适合静修,所以打算
...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二节课
按藏传佛教的讲经方式,《金刚经》分为初善题目、中善经义、后善结尾。昨天讲了初
善部分,今天接着讲中善经义。
提到“三善”,我想起了以前的一个笑话:有位炉霍县的干部,经常喜欢看一些经论,
有一次他在开统战会议时说:“同志们,今天我们要开一个会。初善我先发言,中善我
要讲一些政治问题,后善祝大家吉祥如意……”(众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依照密宗的讲法,此处是说五种圆满:1、环境圆满: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2、时间圆
满:释迦牟尼佛成佛后的一时;3、眷属圆满: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4、法圆满:《
金刚经》所诠的甚深意义;5、本师圆满:三界导师释迦牟尼佛。
〖舍卫国〗:据《现观庄严论释》记载,舍卫国是印度六大城市之一(其余的还有广严
城、鹿野苑等),佛陀在世时由孟光王(波斯匿王)统治。
〖祇树给孤独园〗:它的来历有一段典故:给孤独长者皈依佛陀后,祈请佛陀来舍卫国
传法,并欲觅地为佛建造精舍。他发现祇陀太子的林苑清净闲旷、适合静修,所以打算
购买。太子非常不舍得,为了打消他的念头,对他开玩笑道:“你若能把这里用黄金铺
...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二节课
按藏传佛教的讲经方式,《金刚经》分为初善题目、中善经义、后善结尾。昨天讲了初
善部分,今天接着讲中善经义。
提到“三善”,我想起了以前的一个笑话:有位炉霍县的干部,经常喜欢看一些经论,
有一次他在开统战会议时说:“同志们,今天我们要开一个会。初善我先发言,中善我
要讲一些政治问题,后善祝大家吉祥如意……”(众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依照密宗的讲法,此处是说五种圆满:1、环境圆满: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2、时间圆
满:释迦牟尼佛成佛后的一时;3、眷属圆满: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4、法圆满:《
金刚经》所诠的甚深意义;5、本师圆满:三界导师释迦牟尼佛。
〖舍卫国〗:据《现观庄严论释》记载,舍卫国是印度六大城市之一(其余的还有广严
城、鹿野苑等),佛陀在世时由孟光王(波斯匿王)统治。
〖祇树给孤独园〗:它的来历有一段典故:给孤独长者皈依佛陀后,祈请佛陀来舍卫国
传法,并欲觅地为佛建造精舍。他发现祇陀太子的林苑清净闲旷、适合静修,所以打算
购买。太子非常不舍得,为了打消他的念头,对他开玩笑道:“你若能把这里用黄金铺
...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什么是正见?
杂阿含784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有邪、有正,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何等为邪?谓∶邪见、……乃至邪定。
何等为正?谓∶正见、……乃至正定。
何等为正见?谓∶说有施,有说,有斋;有善行,有恶行,有善恶行果报;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众生生;有阿罗汉善到善向有此世、他世,自知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相应部45相应8经/解析经
起源于舍卫城。
「比丘们!我将教导你们八支圣道,并解析它,你们要听!你们要好好作意!我要说了。」
「是的,大德!」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这么说∶
「而,比丘们!什么是八支圣道呢?即∶正见……(中略)正定。
而,比丘们!什么是正见?比丘们!苦之智,苦集之智,苦灭之智,导向苦灭道迹之智,比丘们!这被称为正见。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search1.php?path=SA0784.htm
南北传的对应经,为什么正见有不同的内容呢?
因为北传此经说的是世间正见,南传说的是出世间正见-四圣谛。试以阿含经来解释阿含经∶
ht...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To pupp萨遮迦大经节选
☆─────────────────────────────────────☆
runsun04 (runsun) 于 (Mon Jan 19 08:13:18 2009) 提到:
本经典只出现在南传中部经,北传阿含经没有,内容是描述世尊证悟过程,此为节选
根据这段节选,可以看出经典记述的是世尊是先有经过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然后
再证得宿命智,直到漏尽智,经上并无说世尊是在四禅当中证得漏尽智,不是进入四禅
定。四禅只是一个过程
=========================
阿义耶萨那!如是予摄粗食乳靡,得体力,离欲、离不善法,有寻、有伺,由 离生喜乐
成就初禅。阿义耶萨那!然而,予已生之乐受不着于心。予寻伺已息,于 内清净,心成
一处,无寻。无伺,由定生喜乐,成就第二禅而住。阿义耶萨那!然 而,如是予已生之
乐受不着于心。予不染于喜,而住于舍,正念、正智,以身正受 乐,圣者之所谓:‘
舍、念、乐住’成就第三禅而住。阿义耶萨那!如是予已生之 乐受不着于心。予舍乐、
舍苦,先已灭喜忧,舍不苦不乐,念清净成就第四禅而住。 阿义耶萨那!如是予已生之
乐受不着于心。
如是予心
i********7
发帖数: 808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生命的交待
作者:淘云
人生一切的苦都与爱取有关,只要有五蕴身心,
人间就必然因爱取而有苦。正觉的佛陀,虽已舍离个
人的爱取,然而在释迦族将被消灭时,也头痛了三
天。而当面对目腱连与舍利弗的入灭,年迈的佛陀也
不是没有感受的。
当初悉达多太子,懔畏于生、老、病、死的逼
迫,真的是有如良马见到鞭影就懂得要开跑,就这样
激发他启程寻求灭苦之道的决心。世间一般人虽然也
畏惧苦,但终究会为了生活而屈就,因此,活下去变
成了最必要的选择。可是,活着总是随时得面对「割
舍」的情境,始终还是一样不安的。
古来历史上许多文才武略赫赫有名的大豪杰,经
历过多少惊涛骇浪。一旦面对「卷起千堆雪」的人生
大事时,为了从今而后对国家、人民能庶几无愧,或
许有些人可以坦然从容就义,但对生命总还是有几分
的遗憾,或者可以说,对生命的迷惑至终仍然未能得
解。
虽然为了生存而活下去,是人们必需维续的根本
大事,但活着的目标却由于各人因缘不同而产生很大
的差异。二十多年前,有感于父亲遽逝的打击,为寻
求解答对生命的迷惑,我决心深入探究浩瀚的佛理。
于今虽已了解因由,还未及亲证,又须面临新一波生
死骇浪。有鉴于此,让我认知到,只要是未...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5161
42
☆─────────────────────────────────────☆
lilykang (伊一人) 于 (Tue Mar 5 09:24:34 2013, 美东) 提到:
3月5日晚间11点,护士唤醒我,说老公的血压在持续下降,很可能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我打电话让朋友把三个孩子带进来,和他们爸爸告别,让朋友帮忙照了最后一张全家福
。然后把孩子们送回去睡觉,其后就一直守在他身边。我和他说了很多很多话,和他说
我怎么爱上他的,和他说我对我们共同生活未来的展望,我摇他大声呼唤他,可是他都
没有反应,我一遍又一遍地亲他,和他说我舍不得舍不得啊,我知道他其实听得到,因
为期间他的血压有所回升。我一度以为奇迹出现,就更用力地抱他,更大声地说话。可
是生命的力量还是抵挡不住癌细胞的吞噬。他的血压一路滑落,最后凌晨近四时,他大
声喘了几口气,发出类似叹气的声音,眼角慢慢沁出一滴泪水。医疗监视器的警告声提
醒我,This is it。我的坚强的老公啊,我认识他以来从来没见他哭过,总算在他人生
的最后时刻,流下了一滴泪水。。
----谢谢大家给我这么多的祝福,我觉得祝福还是起作用了,...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3
这故事出自大乘的大智度论。
用意是说明大乘的布施很难,声闻的舍利弗等不能圆满,只有佛才能圆满。舍利弗被当
了反面教材。
舍利弗当然没那么傻。
http://www.baus-ebs.org/sutra/jan-read/008/1509/012.htm
问曰∶云何名不到彼岸?答曰∶譬如渡河未到而还,名为不到彼岸。
如舍利弗于六十劫中行菩萨道,欲渡布施河。时有乞人来乞其眼,舍利弗言∶眼无所住
,何以索之?若须我身及财物者,当以相与!答言∶不须汝身及以财物,唯欲得眼。若
汝实行檀者,以眼见与!尔时,舍利弗出一眼与之。乞者得眼,于舍利弗前嗅之嫌臭,
唾而弃地,又以脚蹋。舍利弗思惟言∶如此弊人等,难可度也!眼实无用而强索之,既
得而弃,又以脚蹋,何弊之甚!如此人辈,不可度也。不如自调,早脱生死。思惟是已
,于菩萨道退,回向小乘,是名不到彼岸。
p*****n
发帖数: 1415
44
来自主题: Taiwan版 - 邱罔舍故事
邱罔舍故事是流传在汉人族群中的故事,它主要是在描述邱罔舍如何捉弄人
的故事。这种类型的故事,在汉人族群中,不仅在台湾流传,且普遍流行于
中国大陆。将邱罔舍故事与中国大陆汉族同类型故事相比较,可发现两者的
故事情节常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所不同的只是主角的姓名罢了。由
于有这种现象,再加上台湾汉人从中国大陆移民过来的特殊背景,使得探寻
邱罔舍故事的来源成为一个重要且必要的工作。在此,我们必须厘清的问题
是:邱罔舍故事的原型是由大陆传入,再加上本地的风土民情所孳乳而成
的;或是由台湾本土产生,再借助大陆传入的故事孳乳而成的。对于这个问
题,前人稍有提及,但语意模糊且缺乏具体论证(注2),因此即使这两者
之间并非泾渭分明,且存在着相当大的模糊地带,但仍值得做更深入的探索。
要探寻邱罔舍故事的来源最直接且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将其与福建民间故
事做一番比较,从中观察两者之间的关系。在目前所搜集到的福建民间
故事中,和「邱罔舍」故事情节类似者有六组,分别是「露鳗舍」、「谢能
舍」、「郑五哥」、「东街蔡六舍」、「丘蒙舍」、「胡百万」这
些故事。以下将试着从故事情节、主角的身份背景、主角的性格、主角的名
a***n
发帖数: 1993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涅槃道大手印瑜伽法要始
涅槃道大手印瑜伽法要始
西藏白教第二十四代上师白莲花造
藏德客齐达瓦桑杜喇嘛译
英美国伊文思温博士校释
三密弟子光明心译汉
敬礼顶礼宝贵白系历代上师
所造文体为方便凡俗连续之能知,使之面对圣智故,此中阐明修法引导,名曰俱生
大手印。计分为三:一 入门教言。 二 本文要义。 三 结述。
一 入门教言
(一) 世间教言
具如他处所明。
(二) 出世教言
1 归依发心与上师相应
以归依,发心,及与上师相应为发端。
2 七支禅坐
现证毗卢遮那论云:端直其身,坐金刚座,专系一缘,为大手印。备此,双足应作
佛座之式。双手平衡,置于脐下。脊柱劲挺,胸部前突。屈颈如钩状,下颚紧压喉结,
舌抵上颚。心流常随感觉而起,以感于外物者为甚,是以目勿转瞬,或勿迁动,唯应注
视一处,约当于五英尺有半之距离。上乘七支禅坐,名曰毗卢遮那七法,亦即了解心物
过程之七法。所谓调整身体以深入禅定之五重法式,即由此成立。
3 七支禅坐之果
双腿交叉,调节入息。双手平衡,体内热流分布。脊柱劲挺,胸部前突,调节脑液
,普及全身。屈颈调节出息。 舌抵上颚,目注一处,灵热入于中脉。如是五种气流,
既入中脉,专司其他机能之气流,同时亦...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21641
4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明尼苏达大学东亚图书馆藏
赵飞燕外传
──汉江东都尉伶玄撰
赵后飞燕,父冯万金。祖大力,工理乐器,事江都王协律舍人。万金不肯传家业,编
习乐声,亡章曲,任为繁手哀声,自号凡靡之乐。闻者心动焉。江都王孙女姑苏主,
嫁江都中尉赵曼。曼幸万金,食不同器不饱,万金得通赵主。主有娠,曼性暴妒,且
早有私病,不近妇人。主恐,称疾居王宫。一产二女,归之万金,长曰宜主,次曰合
德,然皆冒姓赵。宜主幼聪悟,家有彭祖方脉①之书,善行气术,长而纤便轻细,举
止翩然,人谓之飞燕。合德膏滑,出浴不濡,善音辞,轻缓可听。二人皆出世色。
万金死,冯氏家败,飞燕妹弟流转至长安,于时人称赵主子,或云曼之他子。与阳阿
主家令赵临共里巷,托附临,屡为组文剌绣,献临,临愧受之。居临家,称临女。临
常有女事宫省,被病,归死。飞燕或称死者。飞燕妹弟事阳阿主家为舍直,常窃效歌
舞,积思精切,听至终日,不得食。待直赀服疏苦财,且颛事膏沐澡粉,其费亡所爱
,共直者指为愚人。
飞燕通邻羽林射鸟者,飞燕贫,与合德共被,夜雪期射鸟者于舍旁。飞燕露立,闭息
顺气,体温舒亡疹粟。射鸟者异之,以为...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1325
47
☆─────────────────────────────────────☆
puxilover (码工- 6 packs初现) 于 (Sun Oct 2 22:54:40 2011, 美东) 提到:
觉得很不爽,rx感情戏成了笑话. 8阿哥温润儒雅,从入宫打点安排上上下下善待rx,
到请出王爷参劾太子阻太子婚事,对其用情不可谓不专一,最终rx舍8无非觉得看清对
方命运。
rx转身投入4阿哥怀抱,4阿哥阴沉压抑,看她跟4阿哥的感情戏觉得很假,不能入戏。
不知道这版上有同感的吗?
☆─────────────────────────────────────☆
babymagic (我心依旧) 于 (Sun Oct 2 23:21:09 2011, 美东) 提到:
你太入戏了,呵呵。我不喜欢8,也谈不上喜欢4(不过觉得老吴还行),13和14比较对
我胃口,10也还行。
☆─────────────────────────────────────☆
babymagic (我心依旧) 于 (Sun Oct 2 23:21:20 2011, 美东) 提到:
...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755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汉传佛教界真是群魔乱舞啊
这个好像是跑日写的。
=====================================
改寫大乘260字<心經>,還原佛法真實義
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0da51a0100l38r.html
本文绝非如是我闻之佛经,乃是依佛教第一次结集之契经并对照大乘唐玄奘所译《般若
波罗密多心经》而写,和大乘心经一样,也是260字,是为显扬原始佛法之正见
-------------------------------------------
四念处毗婆舍那心要
---如觉改编
多闻圣弟子,行深四念处毗婆舍那时,照见五蕴刹那生灭,生畏怖,起厌离,向于舍,
除一切苦厄。色异於空,空异于色,色不是空,空不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以何
故?是诸有为法缘生缘灭,如病如刺如杀,非我非无所。而无为法无生无灭,诸行空寂
,清凉安乐。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无老死,无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正观无常,厌
离五蕴而向于涅槃故,远离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声闻弟子,依
四念...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755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汉传佛教界真是群魔乱舞啊
这个好像是跑日写的。
=====================================
改寫大乘260字<心經>,還原佛法真實義
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0da51a0100l38r.html
本文绝非如是我闻之佛经,乃是依佛教第一次结集之契经并对照大乘唐玄奘所译《般若
波罗密多心经》而写,和大乘心经一样,也是260字,是为显扬原始佛法之正见
-------------------------------------------
四念处毗婆舍那心要
---如觉改编
多闻圣弟子,行深四念处毗婆舍那时,照见五蕴刹那生灭,生畏怖,起厌离,向于舍,
除一切苦厄。色异於空,空异于色,色不是空,空不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以何
故?是诸有为法缘生缘灭,如病如刺如杀,非我非无所。而无为法无生无灭,诸行空寂
,清凉安乐。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无老死,无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正观无常,厌
离五蕴而向于涅槃故,远离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声闻弟子,依
四念...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