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 发帖数: 361 | 1 来自主题: ClassicalMusic版 - 忧郁音乐 贝多芬大概永远是强者,永远散发着倔强的傲气,永远弥漫着勇者的力。
在他的音乐中,找不到忧郁的影子。
但其它的音乐家就不同了,他们伸出忧郁的触角,用那些浓浓淡淡的旋律
深深打动人们的心灵。
柴可夫斯基,绝无疑问。他的最动人,最令人熟悉的旋律都是酱紫的:
如歌的行板,悲怆,1812序曲,小协,太多了。听他的曲子仿佛在听他说,
“我很忧郁,我也很美丽”,“这是一个忧郁的世界,但是我无能为力”。
就算他想表现快乐的主题,但总透着股忧郁。比如他的“花的圆舞曲”。
勃拉姆斯的味道就不一样。他也忧郁,但那是一种”温暖的忧郁”。象
一个老者,虽然忧郁地看着世界,但是还是想说:“世界,我是爱你们的”。
第四交响曲里的第一乐章,听得我太感动了。那天在地铁站听到一个卖艺
的在用大提琴拉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我从没听过这首乐曲用大提琴拉出来。
一下子就呆住了。
西贝柳斯。他的音乐里有种黑暗的光亮,那种磅礴的自豪感和大开大阖的
魄力恐怕只有贝多芬和马勒才能与之比拟。他的交响曲绝对是史诗类的作品。
但是他的音乐里还是会流露出明显的忧郁。虽然都说他受柴可夫斯基和格里
格的影响深,但是他的忧郁是绝然不同的。他仿佛看着他的 |
|
f******k 发帖数: 297 | 2 前个周末晚上在学校的音乐厅听了场AAM(Academy of Ancient Music)的莫扎特音乐会,
是Hogwood指挥,Robert Levin演奏fortepiano。AAM和Hogwood是HIP (Historically
Info
rmed Performance)的先驱之一,Robert Levin又是fortepiano和莫扎特的专家,予心向
往之很久了,再加上这场音乐会又很独特,真是一个难忘的晚上!
整场音乐会是为完全的再现当年莫扎特自己的演奏会而设计的,独具匠心。AAM的编制
基本上是室内交响乐团的规模,乐器自然是所谓的“period instrument",一个结果是弦
乐
部分细腻有加,比较的"thin", 管乐效果相对重了些,非常的"fanfare"的感觉。曲目包
括
莫扎特的第35交响曲"Haffner",C minor第24钢琴协奏曲,D major Concerto Rondo。安
排
很有特色,他们把第35交响曲一拆为二,上半场先演奏前三个乐章,末乐章搁到整场
音乐会的最后,也就是把35的finale作为音乐会的finale。上半场在35之后是整 |
|
k*t 发帖数: 2 | 3 世界著名十大胎教音乐
01.土耳其进行曲Turkischer March
02.莫扎特弦乐小夜曲 Serenade from Mozart
03.G小调第25号交响曲 第一乐章The Movement No.1 Symphony No.25 of Minor g
04.嬉游曲Song of Curvet
05.费加罗婚礼序曲The Marriage of Figaro
06.抒情圣笛五重奏Flute Reprise Five Express One's Emotion
07.幻想曲Traumerei
08.午夜的月光Late-night Moonlight
09.安睡吧,小宝贝Go to Sleep My Baby
10.摇篮曲Lullaby
Disc 1胎教音乐.莫扎特使宝宝更聪明(1)Mozart Makes Baby More Clever (1)
1.快乐宝宝(G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10′26"
Merry Baby (G Major , Violin Concerto, First Movement)
2.和爷爷奶奶散步(G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第二乐章) 9′25"
S |
|
g******e 发帖数: 103 | 4 http://www.bh2000.net/classic7/kz1.htm
Daniel Barenboim
改变了我生活的音乐
(翻译:KZ)
我的父母都是钢琴老师,我们住在一个小公寓单元里。每次门铃响时,都是有人来上钢琴
课,所以我小时候就认为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弹钢琴,直到我大到可以出门去看看了,才
意识到不是每个人都弹钢琴,也不是每个人都是搞音乐的,但音乐对我来说一直就是很自
然而然的事情,我不能想象如果没有音乐,我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长久以来一直跟随我、并被我用来鉴定其它音乐作品的音乐是贝多芬的交响曲。由于在家
里弹由这些交响曲改编的四手连弹,所以早在听到或指挥它们之前我就已经熟悉这些作品
了,但我还很清楚地记得我11岁时由富特文革勒在萨尔斯堡音乐节上指挥贝多芬第七、第
八的那场音乐会,它改变了我以前感受和理解音乐的方式,尤其是第七的末乐章是如此不
可抵抗。
1952年去以色列时,我作为独奏与指挥乔治.辛格合作演奏协奏曲。辛格是捷克血统,当
时他在以色列以及欧洲的几个歌剧院很活跃,他对我很感兴趣。令他心烦的一件事是他不
能指挥瓦格纳-因为不论当时和现在,瓦格纳的音乐都不能 |
|
|
|
y*****g 发帖数: 1822 | 7 另一个关於马勒( 第七 )的刊物,是在 90年 由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
College-Conservatory of Music 出版的 " The Seventh Symphony of Gustav Mahler
: A Symposium " 。这是一个在 89年 三月期间, 在巴黎举行的国际性会议,专题讨
论马勒 第七 交响曲。这出版集合了一共十一篇学者对交响曲的个别分析。正如该出版
的总编辑 James L. Zychowicz 所说:音乐会议大多数是以某一作曲家, 音乐历史, 或
学派 作为会议的基础。但音乐会议只集中研究/讨论 某一作品的时候, 这可以说是十
分罕有的。"
而这是 James L. Zychowicz 的个人 马勒 第七 的分析 ( pdf.file )
www.mahlerarchives.net/archives/zychowiczM7.pdf
[题外话] 另一个, 以单一作品为专题的 Symposium ,是 在 07年十一月,贝尔法斯
特( 皇后大学 )举行的 巴赫 " b小调弥撒 " |
|
C*O 发帖数: 833 | 8 哪有这么机械套用的 也不是每一部交响曲都那么精确地表达这些阶段
如果非要说 我觉得 贝蒂你版本第四乐章 9分40秒 开始出现标志性的乐器 双簧管 仿
佛表达着思考 不一定是和前几部交响曲同质的思考啊 这种思考的本质是很难界定的
到了12分30秒 又出现标志性乐器 小号 刚强坚毅的音色和语气 仿佛象征着作曲家有一
次的自我征服或这获取了新思想 13分08秒开始的弦乐激昂飞逸 让我想起MATRIX中NEO
最终突破自我 摆脱MATRIX的束缚后在天空飞翔的感觉
为了回复你 我只好又听了一遍马6全曲 |
|
T******n 发帖数: 3180 | 9 来自主题: ClassicalMusic版 - 牛人掐架 说的和做的是不太一样
做的和说的也是不一样
blison弹得好,不影响有人觉得他们的古乐追求很不可理喻
我自己对古乐一点都不同情,若是有人一定要以古乐演奏第二交响曲、甚至第八交响曲
,我还想破口大骂 |
|
T******n 发帖数: 3180 | 10 来自主题: ClassicalMusic版 - 牛人掐架 CT,您又拿这么大这么旋的问题来给我下套。而你又知道,我是个“综合”听众,而不
是“分析”听众。这太欺负人了。
代表人物中,那些人的似乎每个人做法也不一样,Pinnock和Hogwood可能他们当中更古
一些,而Harnoncourt大多只是“时代”风格演奏,而他的乐队是小编制现代乐队。
Brueggen的乐队名字则写了“18世纪”。我好几年以前听他演的第三交响曲,可没有什
么太大兴趣去注意他们的乐器。
硬要说乐器,故事我是听过一些的。Hogwood的贝多芬可能是在羊肠弦琴上演的,鉴于
意大利的提琴制造技术成熟已早(说错了请纠正,别处也是),我猜测和现代弦乐的差
别主要是音色。我可不愿意在听贝多芬的时候想到dull的CPEBach,当然有些乐迷越听
越高兴。演奏技法,我猜对拉弓、左手影响都不大。小号圆号没阀,音色要差,或是不
容易控制。木管也是,现代长笛就够难得有人吹好了,19世纪以前的只会更难控制。巴
洛克时期的双簧管我在音乐会见过,长得都不一样。单簧管更是成熟得晚些(我不知道
他们用什么样的单簧)。
说到小号,从来和钢琴一样,是不能融入管弦乐的。用古代的破小号来演像第8交响曲
这样 |
|
|
Z****a 发帖数: 5434 | 12 第二很多版本的,很常见。倒是第一比较少一些。好象有种说法认为第一不成熟,很奇
怪。第一是很朝气蓬勃的。
勃拉姆斯是把协奏曲当成交响曲来写的,钢协小协都是这样。双重协奏曲更是直接从交响曲改过来的。 |
|
p********e 发帖数: 6030 |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em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reenfir (采采卷耳), 信区: Memory
标 题: 偶听Brahms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Thu Aug 27 20:03:02 1998), 转信
发信人: greenfir (字字水~念念柔), 信区: ClassicMusic
标 题: Re: 我为什么总也听不懂勃拉姆斯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Aug 6 07:34:15 1998)
可是偶真的觉得勃的东西不坚涩呀. 偶从听贝多芬入们, 然后
逐渐热爱莫扎特, 德沃夏克等, 后来高中时候开始听老柴, 终于
被他打动, 以听"花的圆舞曲"时感动得流泪而宣告本人音乐欣赏
老柴时代的顶峰. 听勃的东西, 是大学以后才开始的. 因为大学以前,
根本找不到任何古典的磁带, 只有一家可怜的"太平洋影音公司"
出过一些很普及的东东.
接触的第一部勃的作品, 就是他的小协啦. 这在偶的以前一些文章里
也屡次提及的. 当时是一般小提琴作品精选的磁带, 至今每首曲子偶
都记得明明白白. A面的第一首是门小选段, 最后两首是勃小和... 阅读全帖 |
|
A*****X 发帖数: 58 | 14 听勃拉姆斯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自己听他的作品,很少有第一次听就立刻喜欢上的
。往往需要过一段时间,耐心地找到乐句的节奏,跟随着乐段的高低起伏,再逐渐体味
交织推进的乐思中的逻辑,然后那初听时所有的艰涩,琐碎,阴郁,都会消逝,而变得
清晰,连续,厚重。象是看风景的人,你所需要做的是等待,等待那晨雾弥漫散去的一
刻。正是因为这一点,勃拉姆斯的音乐让我觉得有回味,耐咀嚼,愈听愈为之感动。记
得在大学时刚接触古典音乐的时候只喜欢贝多芬,莫扎特,门德尔松,再后来又多了巴
赫,老柴,肖邦,舒伯特。而勃拉姆斯绝对是排在很靠后面的。现在回头来看,其实也
是十分自然的事情。都说莫扎特的音乐是来自上苍的神乐,而贝多芬又何尝不是。如果
说莫扎特的音乐是神在欢愉,或者有些许忧伤时的创作,那么贝多芬的则是神在肆意张
狂,恣情放浪时的造物。作为听众的我们,理解接受他们不会有太大问题,因为它们纯
粹,直接。巴赫,老柴,肖邦,舒伯特的音乐我觉得它们依然属于纯粹的范畴。巴赫的
信仰如磐石的坚定,老柴极端感性,容易因脆弱而绝望,肖邦一如的清丽幽深宛若李商
隐,舒伯特淡然恬静仿佛陶渊明。勃拉姆斯则不同,他的音乐是来自于一... 阅读全帖 |
|
A*****X 发帖数: 58 | 15 谢谢回贴。
勃拉姆斯的两部钢琴协奏曲都是我的最爱,甚至要超过贝多芬的“皇帝”和拉赫玛尼诺
夫的No2。第二和第一的风格非常类似。我觉得也是“带钢琴声部的交响曲”。No2的第
一,二乐章里钢琴和乐队的对话可以说比No1还强烈,从一开头圆号的召唤开始,音乐
就仿佛没有选择的直达终点。我感觉协奏曲的曲式应该非常适合勃拉姆斯的口味,独奏
乐器与乐队既对立又协同,有时激烈地缠斗在一起,有时又互为铺垫,提携。所以他的
钢琴和小提琴的协奏曲的快板乐章中表现出来的音乐冲突和张力甚至比他的交响乐中更
为强烈(除了第一交响曲)。可惜他的协奏曲写得不多。大概是因为他在写大的管弦乐
作品时过度自我挑剔,因此几乎每部都拖的很久,从而影响了作品的数量。
慢板的第三乐章几乎也是同样的绝美。我总觉的象发生在夏日午后的一场似醒非醒之梦
的旋迴之间。大提琴仿佛是从密密的树叶间吹来的阵阵带着凉意的风。钢琴和乐队缓缓
的呢喃着,仿佛听到了浅浅的鼾声。No1的慢板乐章有着按奈不住的情感的冲动,是很
闷骚的感觉。而No2的情绪却基本是蕴藏在安详平静里,有一种往事如烟的心境。
最后一个乐章,乐曲的情绪依旧保持着安宁平衡,很多地方有... 阅读全帖 |
|
l****o 发帖数: 5435 | 16 今天在bso亲自感受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之后其实是speechless。那种每根神经都触电的感觉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本来结束后还有
reception, 但是想赶紧回家趁还新鲜记录一下在身体每一个细胞都受到感性震撼的间
歇脑海里飘过的一些可称理性的原始片断,供以后慢慢思考。
第一场是stravinsky的“symphony of Psalms”. 1930年为BSO 50 Anniversary 所
谱的曲子。之前做过homework, 知道他也是很轰动很有名的作曲家,不然bso 50 周年
不会专门请他谱曲。也不会每年那这个出来炫耀。
但是,从一开始到结束都有合唱。乐器本来是为合唱伴奏的,但是却起到在对比之下却
让我感受到人声是这么丑陋的效果。Although Stravinsky said that “it is not a
symphony in which I have included Psalms to be sung. On the contrary, it is
the singing of the Psalms that I am symphonizing.”但是我感... 阅读全帖 |
|
l********e 发帖数: 76 | 17 摇篮曲,还有他的四部交响曲
他所在的那个浪漫主义时代已经没什么交响曲产出了,他能写出那样承继古典交响乐同
时又加入自己元素的交响乐真的是很难得的 |
|
r******y 发帖数: 259 | 18 同是脑残粉!最爱第一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和第四交响曲!
最爱胡约姆的指挥,最有感情味道! |
|
l********e 发帖数: 76 | 19 摇篮曲,还有他的四部交响曲
他所在的那个浪漫主义时代已经没什么交响曲产出了,他能写出那样承继古典交响乐同
时又加入自己元素的交响乐真的是很难得的 |
|
r******y 发帖数: 259 | 20 同是脑残粉!最爱第一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和第四交响曲!
最爱胡约姆的指挥,最有感情味道! |
|
p*******n 发帖数: 405 |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leaMarket 讨论区 】
发信人: pennyleon (曾经愤青), 信区: FleaMarket
标 题: 转让一张12月11号纽约爱乐乐团交响乐门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26 22:18:56 2014, 美东)
12月11号周四晚7:30,林肯中心的Avery Fisher Hall,纽约爱乐乐团的德沃夏克第九
交响曲,座位号CC10,票价是73。座位图可以在www.nyphil.org上查看,这个座位还算
可以的。德沃夏克是捷克籍作曲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曾在纽约生活,第九交响曲也是
他在纽约期间为纽爱写的代表作。
有兴趣的请站内信联系。 |
|
发帖数: 1 | 22 感觉我和古典音乐的缘分还没到来啊
弹了好多年钢琴了,也看过好多古典音乐的书,好多大师
听那些交响曲,协奏曲,组曲,真是听不进去啊,太复杂玄幻缥缈,欣赏不了
古典音乐特别是现在能够留下来的那些经典作品,都是几百年前在皇宫里面,教堂里面
,贵族高级会所里面弹给这些人听的,说古典音乐是那个时候的流行音乐应该说是非常
不恰当的
,古代街头的小调,小曲才是那个时候的流行音乐,而这些音乐流传到现在的几乎没有
,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能听到的古典音乐本质上,仍然是一种高雅音乐
然后回过头来再分析一下,那个时候坐在皇宫里面,教堂里面的都是什么人?王公贵族
,大
主教,神职人员,牧师,这帮人都有什么共同点?
锦衣玉食,脱离生活,浮华纨绔,附庸风雅
公主小姐出去听个音乐会,在家就得化妆化上3小时,路上在2小时,到了音乐厅,还得
各种
礼仪,规矩,全身上下都是一种装着的状态,哎,其实就是一种装逼的状态。
所以那个时候的曲子很少像现在这样的都是3,4分钟的,感情直抒,贴切生活。
基本上上来就是3,4个小时的组曲和大部头,玩的都是那种飘着的意境和各种想象,是
大系统,听起来都是飘着的感觉。就好像我们...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3 8/20/2017, 布鲁克纳 第二交响曲。BRUCKNER NO.2 SYMPHONY. 作为德奥浪漫派的后期
代表人物,据说是最后的。以前是只知其名,鲜听其曲。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了他的
几部交响曲,一个成语,壮怀激烈。我有一种瞎猜,俄国的民族派风格,有及其深刻的
布鲁克纳的影子。但是查了下, 竟然跟俄国强力集团的俄国古典音乐流派的点击人们
是同时代人。估计是当时的流行。 |
|
发帖数: 1 | 24 8/28/2017, 门德尔松,第四交响曲,意大利。Abbado, Mendelssohn-Bartholdy
Symphony No.4 "Italian" in A major Op.90 门德尔松时代,不得不说,没有情节,
没有旋律,没有场景的交响曲,已经无法生存。主题去抓卖点,已经愈加重要。迎合听
众的欣赏趣味,已经是欲盖弥彰了。艺术向生活妥协。所以,经常会听到一个成语,脍
炙人口。 |
|
发帖数: 1 | 25 8/20/2017, 布鲁克纳 第二交响曲。BRUCKNER NO.2 SYMPHONY. 作为德奥浪漫派的后期
代表人物,据说是最后的。以前是只知其名,鲜听其曲。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了他的
几部交响曲,一个成语,壮怀激烈。我有一种瞎猜,俄国的民族派风格,有及其深刻的
布鲁克纳的影子。但是查了下, 竟然跟俄国强力集团的俄国古典音乐流派的点击人们
是同时代人。估计是当时的流行。 |
|
发帖数: 1 | 26 8/28/2017, 门德尔松,第四交响曲,意大利。Abbado, Mendelssohn-Bartholdy
Symphony No.4 "Italian" in A major Op.90 门德尔松时代,不得不说,没有情节,
没有旋律,没有场景的交响曲,已经无法生存。主题去抓卖点,已经愈加重要。迎合听
众的欣赏趣味,已经是欲盖弥彰了。艺术向生活妥协。所以,经常会听到一个成语,脍
炙人口。 |
|
发帖数: 1 | 27 11/25/2017, 勃拉姆斯 第一交响曲。Brahms - Symphony No. 1 勃拉姆斯的这个大部
头的 开始并没有一鸣惊人的冲击,也没有啥独具一格,但是慢慢地显示出了其大牛驾
驭作品的功力,整个音乐烘托的氛围出来了,一种力量压过来,不敢分心。可是突然,
我感觉这些音乐风格好熟悉啊。好熟悉啊。原来,原来是贝多芬。哈哈。不过,不管怎
样,这个大部头还是蛮有点能听下去的冲动的。毕竟是贝多芬第十交响曲。 |
|
发帖数: 1 | 28 11/25/2017, 勃拉姆斯 第一交响曲。Brahms - Symphony No. 1 勃拉姆斯的这个大部
头的 开始并没有一鸣惊人的冲击,也没有啥独具一格,但是慢慢地显示出了其大牛驾
驭作品的功力,整个音乐烘托的氛围出来了,一种力量压过来,不敢分心。可是突然,
我感觉这些音乐风格好熟悉啊。好熟悉啊。原来,原来是贝多芬。哈哈。不过,不管怎
样,这个大部头还是蛮有点能听下去的冲动的。毕竟是贝多芬第十交响曲。 |
|
wh 发帖数: 141625 | 29 xph是什么?我挺喜欢小说。电影觉得一般。不过小说那种后现代的多种结尾方式我不
大喜欢。我以前写过这个小说的帖子。也可能是meryl streep的帖子。我回头找找。
你说kubrick的电影音乐,我就想起那个电影,是不是叫clockwork orange,青少年抢
劫,杀人,行凶,背景音乐是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还是哪个交响曲,简直瘆人。 |
|
e**5 发帖数: 645 | 30 朗朗在钢琴界的成功是打出来的。当年朗父背水一通狠打,将儿子打上了钢琴之路,才
有了后来的一切。朗父本人也是音乐人,可能是见得太多了,深知搞音乐是千军万马过
独木桥,情景可怕。同西方文化的自由创新精神不同,中国文化骨子里是“出人头地”
,要出头就得先过桥,而且谁狠谁过桥。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能理解为什么体育界里面
也有不少狠打的。其实在中国,只要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行当都少不了苦肉计,音乐
,舞蹈,杂技,戏曲,体操,田径,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连时下的电视剧演员
都要自己“送”上床去,不然连实习的机会都没有。打孩子好还是不好?看你怎么计算
,你的算计要铺多大摊子。第一个问题就是“桥”那边是什么?然后就是“桥”在哪儿
?有几座“桥”?孩子现在的位置?打多狠能过第一座“桥”第二座“桥”……父母都
了解自己的孩子,如果父母又是在行的,可谓“知己知彼”算计就可以精确些。但这种
算计就象NBA篮球比赛,常规赛谁强谁弱明显,谁晋级比较容易判断。季后赛变数大增
,黑马不断。进入了半区决赛以后的事谁都吃不准。所以,用打孩子的方法教育培养孩
子有很大的赌的成份。要赌也行,但要让孩子自己赌。凭什么父母就可...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21641 | 31 老钱:美国往事——现代主义艺术大师:詹姆斯•艾比•马克奈尔•
惠斯勒
“自然以其色彩和形式包含着一切绘画的要素,正如钢琴键盘包含着一切的音符一样。
艺术家生来就是去挑选、组织这些要素的人,其结果可能是美的,也可能是辉煌的。但
自然常常犯错误,很少能成功地产生一幅图画。”
——詹姆斯•惠斯勒,《十点钟》,一八八五年二月二十日晚上十点。
十九世纪后半叶,只有短暂历史的美国,出现了一个世界级的艺术大师。此人不但是印
象派(Impressionism)绘画的创始人,还是最早的现代主义画家。他是
美国的骄傲;他曾在巴黎学艺,法国艺术史上他占有重要一席,他和印象派画家一起反
对过学院派,属于一八六三年那一代人的中坚;英国无法回避他,因为此人后来定居伦
敦,为英国引进了印象派,又因其口无遮拦,与当时英国最有名的艺术理论家、批评家
罗斯金(John Ruskin)打过一场有名的官司。这位美国画家,在法国和英
国人眼里,是生活放荡、衣著入时、招摇过市的花花公子。他嗓音尖厉,语速极快尤如
炒豆;一双小眼睛时常射出讥讽和嘲弄的冷光;还不知疲倦地对人指手划脚。这...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aquarius923 (aquarius0205),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名单及获奖理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10 14:53:55 2012, 美东)
1901年
苏利·普吕多姆(1839~1907)法国诗人。主要诗作有《命运》,散文《诗之遗嘱》和
《论美术》等。1901年作品《孤独与深思》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
1902年
特奥多尔·蒙森(1817~1903)德国历史学家。主要诗作有五卷本《罗马史》等,并主
编16卷《拉丁铭文大全》。1902年作品《罗马风云》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今世最伟大的纂史巨匠,此点于其巨著《罗马史》中表露无疑”
1903年
比昂斯滕·比昂松(1832~1910)挪威戏剧家、诗人、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剧作《皇帝
》、《挑战的手套》,诗集《诗与歌》等。1903年作品《挑战的手套》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 “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写得雍容、华...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33 是。我以前以为是康德和黑格尔在洪堡大学打擂台,刚刚查了查发现是叔本华,康德没
在洪堡教过书:
1814年—1819年间,叔本华在理智的孤独中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品《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
界》,……发表后无人问津。叔本华这么说他的这本书:「如果不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
,那就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但凭这部作品他获得了柏林大学编外教授的资格,在这
里的一件著名的事情是他选择与自己认为是沽名钓誉的诡辩家的黑格尔同一时间授课。
但黑格尔当时正处于他声名的顶峰,叔本华自然没能成功,很快他的班上就只剩下两三
个人,最后一个也不剩了。
又查到洪堡大学的校训是寂寞和自由,酷。
听了拉赫玛尼诺夫的死亡岛。他是浪漫派吗?和瓦格纳一样吗?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
一个黑白片(默片?)里的配乐,导演很有名,片名似乎是什么车站,女主角感情出轨
,在客厅里丈夫看报,她放唱片,音乐就是拉赫玛尼诺夫的哪个著名交响曲,很传达女
主角的心潮澎湃起伏。你记得是什么电影/交响曲吗?这首死亡岛比那首冷静。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bbtmskCRUY |
|
l******g 发帖数: 1066 | 34 最近我一直在思索:
老贝,在失聪后为何还能写出如此诙谐幽默,浪漫抒情,波澜壮阔的伟大的交响曲?
失聪,对于学习音乐的人,是致命的。
交响曲又是什么呢? 它不是简单的一门乐器,其背后是一个庞大的乐团,乐章与乐章
的衔接,悲欢交错,声音渐强渐弱... 到底老贝是如何感知这些曼妙的声音的? 他又
怎么知道几种乐器同时奏响,会是怎样一个神奇的声音?难道仅仅是凭着失聪前的记忆
? 仅仅是内心的波荡起伏? 还是上帝眷顾,独独给了他一个神来之笔?
如果你也喜欢他的欢乐颂,你会发现老贝音符,旋律的运用极其简单,简单的让人惊讶
。整首曲目表达的主题是自由平等博爱,轻而易举地抵过洋洋洒洒几万字。
绝不夸张地说,老贝的音乐就是穿过历史长河,跨越时空的不朽的代名词!( 不好意
思,我对偶像的赞美,总是毫不吝啬。)
一位象棋,柔道冠军这样描述:伟大的武术家并不是神秘主义者,而是极度专注的艺术
家,他们的技艺已经修炼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们控制失衡的能力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
在生命失衡处,不悲观,不哀怨,而是不断修炼,极度专注地向完美靠拢。
就凭这,你说,谁能比得上俺的老贝? |
|
f******e 发帖数: 938 | 35 虽然很长,但是看完很涨姿势,很高深,很神秘。
NND, 觉得这一切,宇宙,地球,人类,不是偶然的,都是预先设计好的。
关键是谁设计的呢? 佛祖?耶和华?安拉?好象都不大符合条件。
越想越头疼,算了,超出哥的理解能力,只能昏昏睡去。。。。
TOP10
存在“最小粒子”吗?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曾经认为物质、时间、空间这些东西是可以无限分割的。《庄
子•天下》中这样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用数学的语言来解
释这段话,意思就是你可以把1尺长的棍子进行无数次对半分割,第一次对半分割得数
是0.5尺,第二次是0.25尺,第三次是0.125尺……这个过程可以无限地进行下去。
公元前四世纪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物质是连续的,人们可以将它无限地分
割下去,我们永远也得不到一个不可再分割的“最小颗粒”。
但很早就有人怀疑“物质可以无限分割”的观念,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相信最小颗粒
是存在的,他把这种粒子叫做“原子”。
德谟克利特认为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一种不可穿透、不可分割的实体
,一切原子都有着相同的性质,只是在形状、大小、重量、排列、位置上有所不同。... 阅读全帖 |
|
c*********t 发帖数: 67 | 36 大赞Beethoven Choral Fantasia Op 80!我大学时有一个学期practically live on
this piece,听了有上百遍! 我觉得这部作品是他钢协和交响曲的完美结合,钢琴部分
既有交响曲的那种激进昂扬,理性沉着,又有钢协的婉婉道来,侠骨柔肠,一唱再三叹
,和美秒的曲调。
最棒的是里面钢琴和乐队的对话,太带劲过瘾了(他的钢协里也常有),到后面在加入
合唱,世界大同,莫过如此!虽然不懂德文,还是每每听到最后的合唱是感动的落泪。
谢谢楼主让我又听了一遍这久违的曲子.
dance |
|
k******b 发帖数: 4501 | 37 也非常喜欢 forest gump,百看不厌,可笑的是以前看不懂,来美国之后才喜欢上的。
不过最喜欢的电影应该是,lord of the ring 三部曲。场面,表演,台词,音乐,绝
了。
听: 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片段,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等
。其实好听的太多了,不停再发现。最近听得多的是'图书博览会',连我家小娃都喜欢。
dance |
|
s**t 发帖数: 17016 | 38 重复是很重要的,是形成结构的要素之一。
我在《我的诗歌美学》里提过,重复可以稳定住一个维度。
你可能更倾向于音乐的瞬时感受。反复听,音乐的时间结构慢慢就显现出来了,这种美
是建立在我们对这个乐曲已经有相当了解的基础上。
人的审美容量有限,很多长跨度大范围的信息,只有在熟悉了后才能感知。
越是规模大的东西,其结构越需要牢固,这跟盖大楼是一个道理。一部交响曲就相当于
是一座大山,一座大山美在哪儿?不光是山的各个角落里散布着一些美丽的石头,关键
在于那个结构那个规模。没有那个结构,再多美丽的石头也堆不成一座山。
我的《自在与澄明》就借鉴了大型乐曲的组织方式,每一章都是一套独立的哲学,但章
与章之间又相互缠绕彼此渗透,发展出一个完整复杂的观念世界。同样的意象,诸如水
、飞翔、镜子,在不同章节里反复出现,就如交响曲里不停重复不停发展的主题。大山
就是这么起来的。 |
|
d*****d 发帖数: 10658 | 39 写的很好,不过我刚才看了一下晚会,怎么全都走调的厉害啊,李健唱那么难听,我还
是把记忆就停留在贝加尔湖畔吧。
戴玉强更是在拉二交响曲第三乐章前面鸡叫,实在难听死了,毁了我最喜欢的交响曲。
1+ |
|
M*********m 发帖数: 2024 |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benyaer (vita activa.),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被稀释的勃拉姆斯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12 16:39:52 2008)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感兴趣。。。我写得东西好像都太感性,请多批评啊。周末愉快!:)
~~~~~~~~~~~~~
晴冷的午后,待在静静的图书馆里,放上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和半年前的感受有些许
不同。是心境的变化,还是音乐自身每每挖掘不尽的深邃?无论怎样,我相信我是幸运
的,因为不知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已然被勃拉姆斯的音乐深深地吸引了。他的气质,像充
满生命力的藤蔓,不知不觉渗透了我的血管,滋生进我的心灵,听他的音乐,总是感觉
无比的踏实和亲切。
第一乐章的引子直接渲染出悲剧的氛围,类似的手法在第四交响曲的开头也用到:仿佛
一只苍劲的手果断地拉开了戏剧的帷幕,是勃拉姆斯的大气。整个乐队紧接着在焦躁不
安的定音鼓声中渐渐掀起一次次高潮,第一主题中的弦乐部分咆哮,呻吟,尖叫,与管
乐相互撕扯,依稀分辨得出有阴暗的意像在黑暗里探头探脑,神秘而诡异。音乐 |
|
k*****0 发帖数: 463 | 41 五级(高级)
(1) 《Jazz Suit》第二号 —肖斯塔科维奇 此曲是本人较为喜爱的一首,就放在
五级的第一位吧 (不到四分钟的音乐,出现在许多电影、电视里,已经不计其数了)
(2) 《沃尔塔瓦河》选自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二乐章 —斯美塔那 爱国情
怀如此之浓,怎能不令人陶醉 (某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三位女歌手还联袂演唱了由它改编
的一组歌曲呢)
(3) 《加沃特舞曲》—戈塞克 唉,这首曲子没有人没听过(99.99%的人听过),
可戈塞克却只有这首小品曲留给人们记住他了 (在法国交响曲历史上他可是鼻祖啊,创
作了60几部交响曲,20几部歌剧,牛啊! 可为什么他没有“火”呢?)
(4) 《F大调 第二小提琴浪漫曲》—贝多芬 短小而精致的浪漫曲,谁说贝多芬只
有阳刚不屈的斗争精神呢? (第一主题最为我们所熟知了)
(5) 《C大调 大提琴协奏曲OP.1》第三乐章—海顿 老实说,该协奏曲还是算海顿
有名的作品了,不过世人好像最喜欢它的第三乐章
(6) 《飞吧,我的思想,展开金色的翅膀》选自歌剧《纳布科》著名唱段 —威尔
第 作为一首著名的反侵略歌曲,当然经久不衰哦 (本部歌剧也是威尔第的 |
|
a*********3 发帖数: 660 | 42 1) 1812序曲
2) 幻想即兴曲(萧邦)
3) 维也纳森林故事
4) E调前奏曲(巴哈)
5) 幽默曲(德沃夏克)
6) 绿袖
7) F调旋律(鲁宾斯坦)
8)彩云追月
9) 美丽的星期天
10) G弦之歌(巴哈)
11) 摇篮曲(勃拉姆斯)
12) 花仙子
13) 三套车
14) 斗牛士之歌
15) 苏格兰之歌
16) 二泉映月
17) 星星索
18) 苏武牧羊
19) 五月花开
20) 春之声圆舞曲
21) 英雄交响曲(贝多芬)
22) 兰色多瑙河舞曲
23) 春之歌(门德尔松)
24) 英雄波兰舞曲(萧邦)
25) 军队进行曲(舒伯特)
26) 春江花月夜
27) 茉莉花
28)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勃拉姆斯)
29) 昭君怨
30)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31) 十面埋伏
32) 月光(贝多芬)
33) 行星组曲(霍斯特)
34) 卡门
35) 月光曲(德彪西)
36) 西班牙女郎
37) 友谊地久天长
38) 杜鹃圆舞曲
39) 邮递马车
40) 吉他奏鸣曲(威尔第)
41)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查斯特劳斯)
42) 重归苏莲托
43) 命运交响曲(贝多芬)
44) 梅花三弄... 阅读全帖 |
|
d**i 发帖数: 1081 | 43 是否爱过我 by 孙楠
修音幅度小,声音稳定饱满宽度力度兼有、声压强,音准稳到变态,强中带弱弱中带强
丝丝入扣,编曲大气磅礴精致绝伦,最后一个高音华彩直接穿插在了命运交响曲结尾和
留白的中线,以声音贯穿情绪达到持久震撼。
以上都是孙楠作为内地一哥、作为长期以来大众心目中的金牌唱将所应景的实际努力效
果。
然而我们却总有一些不适感。
出自哪里?
一首以爱情为主题的歌曲,即使唱得再大气,用得着上纲上线编入命运交响曲么?更何
况《命运》在这里除了承接并没有起到别的作用,反而会让人产生情绪错乱。
孙楠有没有强弱转换?有。有没有刚柔并济?有。有没有走心?韩红都说有。可为什么
听起来还是这么单一?
因为他这么多年,始终磨练的声音档位都是差不多那一个,气息冲击在声带上的位置区
域也永远都是那一块,在本嗓比较亮的情况下他十年如一日地反复磨自己最优势的音区
,早已形成了思维定式和肌肉习惯。因此强强弱弱刚刚柔柔永远是那一块音色,永远逃
不出固有范畴。
至于说走心,我想多说两句。
从《全能星战》上再到《我是歌手》,孙楠一直自认为寻求突破,却一直没有逃出“唱
什么都一个味”的枷锁。原因不仅仅是发声习惯,更在... 阅读全帖 |
|
L*****k 发帖数: 13042 | 44 10/39
-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两部总是连映好像。
-《武林志》也是同年出的。
-锅碗瓢盆交响曲我好像是看的立体电影
本周最后一帖。 大家周末玩好!
1983年 (19/39)
1 夕照街 (迟志强 陈强 陈佩斯) L
2 真假美猴王 x
3 血,总是热的 (杨在葆 刘信义 殷新) x L
4 红叶铺满的小路 (祝延平)
5 火烧园明园 (梁家辉 项堃 周洁 刘晓庆 张铁林) x L
6 垂帘听政 (梁家辉 项堃 周洁 刘晓庆 张铁林) x L
7 战地之星
8 火焰山 x
9 万家春
10 哑姑 (梁玉瑾)
11 武当 x L
12 少林寺弟子 x L
13 包氏父子 (导演:谢铁骊 原著:张天翼《包氏父子》副导演:李少红)
14 哥儿们折腾记
15 锅碗瓢盆交响曲 (导演滕文骥 ) x L
16 何处不风流
17 皇亲国戚
18 精变 x
19 快乐的单身汉 (刘信义 龚雪 詹萍萍) x
20 流泪的红蜡烛 (赵福余 倪萍 鲁园 傅艺伟 石燕 ) x
21 没有航标的河流 x
22 你在想什么
23 女大学生宿舍 (导 演:史蜀君) x L
24 不该发生的故事
25 青春万岁...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0087 |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rgg (rgg),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ZT) 张益唐的这篇八卦没人转?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15 12:22:12 2015, 美东)
有他老婆的故事,导师的故事,臧否其他数学家的花絮。
献给一位“北平大学”的才子,为了我们的单纯脆弱。本文纯属虚构,情节若有雷同,
纯属巧合。
——题记
http://chuansong.me/n/2031874
北京金秋某日,雾霾一扫,太阳高照,碧空万里。郊外某城堡内,数学家汤姆携太太,
与友人怀旧痛饮。
为数学而生
汤姆一出生就和别的孩子不同,他的眼睛异常明澈而专注,和他对视过的成年人都有一
种灵魂被透视的惊惶。汤姆的记忆力更是令人匪夷所思,他对感兴趣的一切过目不忘。
“这孩子一定是学无线电的好材料!”汤姆的父亲自豪地向人夸耀。这位父亲是建国头
一批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的高材生,作为曾经的地下党员,汤姆的父亲一向以光辉和正义
自居,作风强悍,思想激进。未曾料想,左得令幼年汤姆都觉察出阴影的父亲居然在文
革中期被打成右派,一家人被牵连发配到边远山... 阅读全帖 |
|
m****1 发帖数: 643 | 46 故事还没有完,谈谈 canon
***** 发表于 2005-4-**
但是故事没有完,既然音乐名'Variations on the Kanon by Pachelbel',也就是
说,这是乔治温斯顿改编Pachelbel(帕卡贝尔)的Canon(卡农)。
什么是卡农?其原意为“规则”。指的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其特点是各个
声部有规则地互相模仿,也就是后面的声部按一定的时间距离依次模仿前一声部的旋律
。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就叫作“卡农曲”。我们熟悉的轮唱曲就是卡农曲的一种。卡
农出现于十三、十四世纪。后人常采用古代曲调作为卡农主题。如巴赫的《五首卡农变
奏曲》。十九世纪的交响曲、奏鸣曲也常用卡农手法,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Pachelbel profile:
Johann Pachelbel
约翰·帕赫尔贝尔
1653-1706
德国管风琴家、作曲家。1653年9月1日出生于德国的纽伦堡(Nuremberg)。早年
随施韦默尔(Schwemmer)学习音乐, 1669年进入阿尔特多夫(Altdorf)的一所学校
接受音乐教育,但因支付不起学费,次年转入雷根斯堡(R |
|
e**a 发帖数: 492 |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ove 讨论区 】
发信人: majia1 (baccahris), 信区: Love
标 题: Re: 把这首Thanksgiving (Piano solo) 送给大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pr 28 20:22:59 2007)
故事还没有完,谈谈 canon
***** 发表于 2005-4-**
但是故事没有完,既然音乐名'Variations on the Kanon by Pachelbel',也就是
说,这是乔治温斯顿改编Pachelbel(帕卡贝尔)的Canon(卡农)。
什么是卡农?其原意为“规则”。指的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其特点是各个
声部有规则地互相模仿,也就是后面的声部按一定的时间距离依次模仿前一声部的旋律
。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就叫作“卡农曲”。我们熟悉的轮唱曲就是卡农曲的一种。卡
农出现于十三、十四世纪。后人常采用古代曲调作为卡农主题。如巴赫的《五首卡农变
奏曲》。十九世纪的交响曲、奏鸣曲也常用卡农手法,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Pachelbel profile:
Johann Pachelb |
|
n****n 发帖数: 492 | 48 一七九一年十二月五日,莫扎特在这片光明中安息了。我们知道《魔笛》的第一次上
演是同年九月三十日,而《安魂曲》是他在生命最后两个月中间写的。——由此可见,死
亡袭击他的时候,就是说在三十五岁的时候,他才开始泄露他生命的秘密。可是我们不必
诅咒死亡,莫扎特把死亡叫做他“最好的朋友”,而且直到死亡将临,死亡的气息迫近的
时候,莫扎特才清清楚楚意识到幽闭在心中的一些最高的力量,才在他成就最高,写作最
晚的作品中把自己交给那些力量。但我们也得想到,贝多芬三十五岁的时候,还没有写
《热情奏鸣曲》,也还没有写《第五交响曲》,根本没有什么《第九交响曲》和《d调弥
撒祭》的观念。
就象死亡给我们留下来的,在发展途程中天折了的莫扎特,对我们成为一个永久的和
平恬静的泉源。从法国大革命以来,激情的波涛把所有的艺术都冲刷过了,把音乐的水流
给搅混了;在这种情形之下,有时候到莫扎特的清明的天地中去躲一会,的确是很甜美
的;他的清明之境,好比一个线条和谐的奥令匹克山峰,在上面可以高瞻远瞩,眺望平
原,眺望贝多芬与瓦格纳的英雄与神明在那里厮杀,眺望波涛汹涌的人间的大海。
一九五五年五月十六日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