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京剧
首页 5 6 7 8 9 末页 (共10页)
i*****c
发帖数: 1322
1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谁给讲讲京剧的形成?
这个可能是受昆曲的影响。昆曲咬字大概以“中原音韵”为准,相当于当时的官话,和
现在的北方话不同,有点儿像湖北话。京剧发展过程中继承了很多昆曲的东西。
我觉得京剧还算好懂的,其他地方戏用方言,更难懂(对北方人来说)。
y********r
发帖数: 241
2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谁给讲讲京剧的形成?
湖北在解放前后都还一直是京剧重镇呢,当然现在跟着整体京剧形势一起没落了
p****e
发帖数: 55
3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没有必要重视京剧(个人视角)
谢谢加了个人视角。
我也是个人视角。昆曲,京剧等现在还需要保护。
咱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可能有些音符很刺耳,
背后有好多艺术,文学,哲学的东西还很有价值。
现在好多都是文化快餐,一时的快感。所以好多音乐
都追求简单和节奏,不用费神体会就能明白和喜欢。
真正深刻和能回味的旋律不多,不妨闲了
静静的听几次程派的曲目,看一下程砚秋是怎样
把太极运用到身段中吧。也许过后还是觉得过时了,
难听,感官也受不了。那就算了吧。尽量不要诽谤,
还有好多人喜欢京剧呢。
言论自由有时候也要照顾一下周边人的感情啊。

发帖数: 1
4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欣赏不来京剧和粤剧等等古典文化
看到京剧偶尔还能够忍受,因为里面有武行这类的动作,而且有时候唱的声音还洪亮,
但是家里老人喜欢看,所以是有时候不得不陪着一起看,那是受罪的感觉。
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这里有最好的解释,和老人一起欣赏京剧,有度日如年的感
觉,而看一场很有视觉冲击的大片,时间多的好快。就像去年看碟中谍时候,一下子就
发现怎么看完了,尤其是看在飞机上,开摩托车,还有在水底去开阀门的时候,觉得很
惊险, 刺激,然后最后把叛变的特工用箱子抓起来的时候,竟然不想电影马上完。
时间过的好快。
而粤剧更加是,完全看不懂,只知道在那里咿呀咿呀的唱,可是有人很喜欢。有时候也
要陪着一起看,无奈呀。
我觉得吧,可能这个观点也是不对的,就是这种东西其实是已经落后于时代的了,无需
在刻意保持,当然当做传统研究还是可以的,但是真没必要霸占很多资源去维持了。
因为这个,政府每年都要很多拨款,可是那些从事这个行业的演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
都觉得还没有前途,不想干。那就无需干的呀。
有些人这么勉为其难,是两面不讨好。
a***d
发帖数: 2374
5
http://baike.baidu.com/view/2088.htm
since"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 it's
impossible for 京剧版《武家坡》earlier than Qing
a***d
发帖数: 2374
6
嗯,结合前面说的,我的意思是,或许这些唱词在京剧之前就存在了,或许与当时生活
语言类似;但是改成京剧或许是在清朝之后,因为如果是在清朝是改编,按河马指出的
,应该不会保留“鞑子”的词。
c********t
发帖数: 5226
7
还有你博客的征联。
上联:家有常香玉 (豫剧大师),世传金不换(豫剧大师)。
下联:水寻程砚秋 (京剧大师),舟吐梅兰芳(京剧大师)。
c********t
发帖数: 5226
8
还有你博客的征联。
上联:家有常香玉 (豫剧大师),世传金不换(豫剧大师)。
下联:水寻程砚秋 (京剧大师),舟吐梅兰芳(京剧大师)。
N****f
发帖数: 25759
9
来自主题: LoveNLust版 - 京剧中的“少儿不宜” (转载)
京剧和其他戏剧种类一样,有个从闹市街头下里巴人走向深宅大院阳春白雪的
过程。相声、单弦、快书之类曲艺节目在上世纪中叶着重取悦的所谓市井贩夫
走卒之类,也就是上推一百多年原始京剧的target audience,有些“少儿不宜”
可谓理所当然。到了西太后隔三差五在颐和园听戏的年月,哪位优伶还敢在台
上“翘”那一“翘”?
m****a
发帖数: 254
10

http://ent.sina.com.cn/m/2002-08-15/100995752.html
2002年08月15日10:09 新华网
新华网烟台8月14日专电(王波徐冰)在烟台市举办的“全国京剧音乐研讨会”期间,
组织者为专家学者推出了一次自由讨论会,谁也没有想到讨论会如此激烈精彩,以至于场
内遍布辩论大赛之风云,而“辩论赛”的内容更是刺激——“戏和曲,究竟谁是京剧艺术
的突破口?”
正方观点:音乐是京剧突破的前提江苏省戏剧创作室主任汪人元:在讨论音乐在戏中
的重要性之前先说段历史。据说很早以前烟台的戏很不好唱,因为观众提着灯笼进场后先
把灯笼往那儿一放,然后就闭上眼听。好!“噗!”把灯笼吹灭了接着听;不好!马上提
起灯笼走人。观众听什么?听的是曲儿!
有人说戏曲是以歌舞说故事,“戏”和“曲”各占半壁江山,音乐是戏剧的灵魂。从
表面上看,就单个剧目而言,剧本是一剧之本;如果我们进一步放眼去看,就一个剧团而
言,一个好的导演和几个台柱子就成了根本;如果我们再看得广一点的话,会发现音乐将
是一个剧种的根本,因为剧种的分类是以唱腔为标准的。因此,我们可以说,音乐才是京
剧走出困
r****n
发帖数: 144
11
来自主题: Xiqu版 - 京剧的英文怎么说?
京剧的脸谱很多,
不知道怎么翻译。有个外国朋友感兴趣,
可以我对京剧一窍不通
谢谢
s*******y
发帖数: 1138
12
来自主题: Xiqu版 - 京剧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S 讨论区 】
发信人: litecoffee (咖啡), 信区: LES
标 题: 京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2 10:59:55 2008)
我是从来都听不懂,过耳之际觉得既不好听也不难听,只是童年昏黄夜晚的一小段
背景音。
高中转学,班上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男生,据说他小时候上过一年半载戏校,从此说
话举止都跟“角儿”似的,说话比比划划,伸出来的必是兰花指,嗓音还吊起一个八度
。我们语文老师是个慈眉善目斯文儒雅的老太太,曾经看着他,用好听的京片子怜爱又
无奈地说,这孩子啊,练岔了。
他特爱拉着人说戏,说起来如数家珍滔滔不绝,不管别人懂不懂,把全班同学烦了
个遍,然后抓住我这新来乍到的下嘴,我没见过这个,面对他那巨大的热诚只有勉为其
难地听,最可怖的场面出现了,他说着说着突然来了个身段示范,口中有板有眼地念念
有词,下腰、回眸,兰花指支在腮旁嫣然一笑,嘴里还念了一声“台” ,挺高一男生
就这么矮在我身边并保持5秒才挪动,在众同学的大笑鼓掌中我无比尴尬和恼火,连带
着对京剧起了抵触,坚决不能跟他喜欢一样的东西。。。曾怀疑他是GAY,
b*******a
发帖数: 6852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usic 讨论区 】
发信人: botaoyaya (yaya), 信区: Music
标 题: 翻唱一段京剧和《可惜不是你》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Sep 25 00:08:01 2009, 美东)
京剧《霸王别姬》选段《劝君王饮酒听虞歌》
(西皮二六)
劝君王饮酒听虞歌,解君忧闷舞婆娑。
嬴秦无道把江山破,英雄四路起干戈。
自古常言不欺我,成败兴亡一刹那。
宽心饮酒宝帐坐,且听军情报如何?
这段也是《霸王别姬》里面非常著名的一段,接下来是舞剑,非常漂亮,感兴趣的可以看看视频,可惜我不知道怎么贴
另一个是《可惜不是你》
几天前在版上听一个mm唱的,觉得很喜欢就录了
这一刻 突然觉得好熟悉
像昨天 今天同时在放映
我这句语气 原来好像你
不就是我们爱过的证据
差一点 骗了自己骗了你
爱与被爱不一定成正比
我知道被疼是一种运气
但我无法完全交出自己
努力为你改变
却变不了 预留的伏线
以为在你身边 那也算永远
仿佛还是昨天
可是昨天 已非常遥远
但闭上双眼 我还看得见
可惜不是你 陪我到最後
曾一起走却走失那路口
感谢那是你 牵过我的手
还能感受
S********8
发帖数: 4466
14
不过俺总觉得京剧被梅,程按西方歌剧表演方式改造了以后,登了大雅之堂以后,也变
成小众的艺术了,不可能再回到田间地头了;
看看郭德刚,火是火了,俗也真俗,再一个,看看东北二人转的表演方式;
现在京剧的复兴恐怕还是要靠造星,走偶像路线,想想当初四大名旦评选的时候
w*****n
发帖数: 937
15
天哪,这个李尤婉云是谁?这也太次了些,现在听戏的似乎很少听到叫倒好的了。听侯
宝林相声,看京剧回忆录,还挺向往这个倒好儿,挺希望凑凑叫倒好的热闹。这位女士
估计会拿不少。
小言穿马褂拿羽扇的造型有些夸张。
B*******a
发帖数: 452
16
转自《中华儿女》
从前在戏校学习,老师比较偏重于业务培养,在文化课上有很大欠缺,但是我从小就特
别爱读书,古典的现代的,国外的国内的,什么都看,读研究生班这三年对于我可谓本
性的回归。
——刘桂娟
人物简介:刘桂娟,毕业于首届优秀青年京剧演员研究生班,天津青年京剧团程
派青衣,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她作为程派传人,以自己靓丽的扮相,优美的唱腔在京剧舞台占有重要位置。
有人说,刘桂娟最像《红楼梦》里的史湘云,聪明爽利,有点侠女风;又像王熙
凤,口齿伶俐;还有点林黛玉的味道,胸有别才;她独独不像薛宝钗,说不得半句假话

她说,她不爱戏曲,学戏曲是阴错阳差、歪打正着。她坦言,戏曲不算她一生挚
爱的艺术,但却做到了把婉转幽咽、如泣如诉的“程派唱腔”传承得淋漓尽致。与刘桂
娟对话,从她口中听不到一句高屋建瓴的套辞,保持一颗平常心脚踏实地认真做事,演
好戏、做好人是她对自己的要求。
捡了个便宜,搭上首届青研班末班车
戏曲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文化是她的底蕴,那么她的文化表现在哪里,要
看从业
B*******a
发帖数: 452
17
来自主题: Xiqu版 - 京剧的字歌(转): 1.须生
这可能是以前写的,有些时候了,后来可能又有人加了一些。其实京剧神童,四小须生
(穆宇,陆地园,由奇,马超博)这些一时的东西,长远的看,对一生的发展未必是好
事。
小孩子是学京剧其实有特别的优势的:一是模仿能力强,这有点像学语言一样。二是小
孩子的声音调门要比成人天生的高。
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而且往往利大来的快的,害也大且来的隐蔽。我看了些声乐练声
的资料理论,里面是强烈反对小孩子,尤其是男孩,在变声稳定以前,唱调门高,音量
大,难度高的曲子。因为这会刺激声带长厚变长,到了变声以后,长而厚的声带就不能
发出以前那些高音了,嗓子就费了。这道理有些像国内训练小孩子当体操运动员,他们
长大了都长不高,骨骼结构也不很正常。
还有就是小孩子模仿能力强,但对人物心理,环境,背景等很多相关的东西并不了解。
有了这些荣誉和光环以后,未必对他们进一步追求艺术,深入学习人物表演有帮助。
B*******a
发帖数: 452
18
来自主题: Xiqu版 - 京剧的字歌(转): 1.须生
当年的“四小须生”之一的马超博,现年23岁了。从北京戏校中专毕业后,一直未找
到工作,他曾投考中央戏剧学院和北京广播学院,在专业课轻松过关的前提下,都因为
文化课分数低而未被录取。在这种情况下,出生在河北省偏远农村,家庭又屡遭不幸,
极其贫困的马超博为了挣碗饭吃,跟着各种各样的演出团体,甚至是一些野草台班子,
颠沛流离,全国各地都闯遍了。比如给电视剧组干干杂务,当当武打替身,为戏曲演出
在台上翻翻跟头,演个宋兵甲,家丁乙之类的。混点儿极其微薄的收入,勉强度日糊口
。几年时间,基本上与京剧无缘。2005年,始终割舍不断对京剧的情缘,马超博又一次
参加了当年的高考,这次终于考取了北京师大表演艺术学院,但因为倒仓,大嗓始终不
能恢复,小嗓却出来了,所以改学小生
L*******i
发帖数: 1126
19
来自主题: Xiqu版 - 央视京剧大赛激战正酣
2010-09-07 09:26:15
为弘扬京剧艺术,发现、鼓励京剧后备人才而举办的中央电视台首届全国戏曲
院校学生京剧大赛,日前在北京和上海同时举行。此次大赛,全国所有戏曲院校都派出
最强阵容参赛,其中不乏全国小梅花奖得主,生、旦、净、丑,行档齐全,共有102个
节目入围复赛。
由上海戏校承办的此次南方赛区,原本最适合在逸夫舞台举办,不巧,逸夫舞
台正在进行大修。正在一筹莫展之际,曾与上海戏校多次合作,把京、昆、越、沪、淮
等小戏送进社区的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得知情况后伸出援手,几乎无偿提供剧场和优质
服务,解了大赛燃眉之急。据长宁区文化局副局长马锦梅介绍说,长期以来,长宁区所
属文化馆、站都在做文化艺术普及工作,尤其对高雅、严肃艺术进社区给予大力支持,
如前不久刚结束的中央美院六十周年素描精品展,该中心非但不收场租,还给予对方一
定的经济支持。就在这样温馨的文化氛围中,长宁区近年形成了包括长宁文化艺术中心
坚持数年的“星期音乐会”、西郊百联广场的周周演、每月一场的专业越沪剧大戏等在
内的众多群众文化品牌。由于长宁坐拥古北、虹桥等国际化社区,且有大量港
i******n
发帖数: 538
20
来自主题: Xiqu版 - 最近对京剧挺失望的
这点我同意您的看法,无论什么时候人都有这样那样的阴暗的一面有缺陷,梨园从来也
不是什么静土。我对这些倒是没有洁癖。但以前这些名角,无论黄赌毒吧,他们中至少
不少人把京剧这门艺术看得还是很重的,对自己吃饭的玩意看得紧的,对自己艺术上是
有追求的。但您看现在这些人,不少大角在出名以后,唱得是越来越不如以前了。现在
这个社会很现实,人就是要成名成家,然后就会有钱有地位有身分。但你有了这些以后
,不能说就不要艺术了吧,不再进步,哪怕是保持也好。现在的演员大多都没有老一代
那种对京剧艺术的直卓追求的精神了,所以也就很难有新的发展了。还有就是现在不少
角唱就是要追求洒狗血的效果,要卖一下嗓子,卖一下功夫,但是不从刻划人物心理感
情出发,所以不能感人。初一看热闹一下,过了就不记得了。我觉得现在京剧表面上是
又复兴了些,但主要是现在国家有钱了出钱养着,里面其实已经不行了。
S********8
发帖数: 4466
21
来自主题: Xiqu版 - 最近对京剧挺失望的
呵呵,楼主所说的京剧曲目的思想性问题才真正是那个时候京剧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阿
,这才是中国普通人认可的价值段呐,没有“高大全”。
j*****I
发帖数: 2626
22
来自主题: Xiqu版 - 最近对京剧挺失望的
武术,京剧,中医,和书法并称四大国粹。这四门国粹之间又有着内在的联系和统一性。我就说说我
看到的戏剧(不光是京剧)和武术的哲学上的统一性。
戏剧表演有四个字,唱念做打四位一体。这不光是说,好的表演要这四面都做好,更有深层次的,这
四方面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个做和打说的就是功夫。不管是老爷,小姐,还有马夫,举手投足,都
像一个个活动的雕塑。你能看出来,那个范儿。真个叫"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一个极
端的例子就是昆曲的“醉打山门”,我说的不是票友的耍嘴皮的version,而是真刀真枪的腿功的
version.
我想昆曲设计这样一个几乎就是在 show off 功夫的折子戏有其内在的深意。强调体能训练在戏剧
表演中的重要性。唱戏,不只是练嗓子,你也得练练功夫。那些最基本的台步,后面有着多少年系统
训练做铺垫。戏剧的发声,不是学学技巧就能解决的。看过些票友,挺着个大肚皮,挤眉弄眼,捏着
嗓子可以的模仿哪个角色,我真的看不出有什么美感。闭上眼睛,外行也听的出来,不超过三句,就
没底气了。所以说,你要票,你得有个全面系统的观念。虽然你票的不是武生,这个拉筋,活动腰腿
的基本训练得跟上。... 阅读全帖
t******o
发帖数: 2792
23
来自主题: Xiqu版 - 最近对京剧挺失望的
本来的确是地方戏种,但徽班进京后就不是了,因为各地的戏种都在一起掺和。
至于是不是国粹真不重要,我觉得应该市场选择,京剧要有生命力自然会延续下去,坚
决反对国家保养。
西方的芭蕾歌剧在欧美什么地位,京剧在中国就该什么地位。
但整整30年的断档,对传统艺术的伤害太大了。
y*******o
发帖数: 746
24
youtube也有很多京剧视频,对于海外的人来说速度比较快
而且现在上传的京剧视频越来越多,怎么也有500+个唱段了,所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n******e
发帖数: 708
25
谢谢大家鼓励,我昨天自己听得也挺high的。
京剧其实只是个混出名堂来的北漂,曲剧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戏曲。所谓“徽班汉调”
,即安徽人唱武汉戏,所以念白都是中州古韵。我们说京剧和美国差不多一样长的历史
,就是从四大徽班进京开始算的。
评剧是天津戏,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当然好懂。黄梅戏么,我认识的一个在安徽上学的
天津人说安徽话和天津话非常像。。。
y********r
发帖数: 241
26
中国戏曲学院的李崇林老师说,传统的京剧用湖广音中州韵来唱,声调是跟普通话不一
样的,阴平字不动,阳平唱上声,上声唱去声,去声唱上声,比如说“我本是/卧龙岗/
散淡的人”普通话声调是“334/423/3402”,京剧要唱成“443/334/4303”(0是轻声
,另外,我试了一下,局部不准,大部分还是对的),所谓言派驻“一字不倒”,就是
说是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来唱的,别人一般是大部分按照这个字眼行腔,但是个别地方不
严格,而赵燕侠,为了观众听的明白,则是完完全全的唱北京音。评戏也是按北京音行
腔的,所以这也是说赵像唱评戏的原因
n******e
发帖数: 708
27
唱段二十一:《弹剑记》 落魄江湖十五载 于魁智
http://www.jingju.net/cni/play.asp?id=826&lx=1
入门贴写到第二十段还没好好讲讲于魁智,可见我多任性。这一楼我们不讲唱腔,只聊
聊他本身。
于魁智是当今最有名的戏曲演员,没有之一。拿一个花絮举例:王佩瑜刚学戏的时候老
师问她想学什么派,她也不懂,只知道有个于魁智特别有名,就说要学yu派。幸亏于魁
智学的还真是余派。。。
于魁智不是出身梨园世家,凭一副好嗓子唱红了,更得到袁世海大师的青眼,跟他合作
了几场《野猪林》,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中国人差不多都听过他唱戏,with or
without realizing it。其实他挺适合入门者的,以后会多帖一点。
有意思的是,戏迷里喜欢于魁智的倒是不多。我觉得这一半是大家装13,一半是他本身
太实际了,或者说太俗人了。
于的唱腔没得说,但这种完美却是内行人耳朵里一个很大的缺点。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
吧。我在沉迷于曲调时很喜欢他的好嗓子,等我把各个板式都听了n遍以后就不满足了
。太完美的唱腔其实是一种限制,让演员很难表现自己的感情与特色。所以很多戏迷诟
病于...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708
28
唱段二十二:《定军山》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
谭富英 http://www.jingju.com/changduan/33633.html 1936年唱片,后半段
谭元寿 http://www.jingju.com/changduan/35161.html
谭孝增 http://www.jingju.com/changduan/30252.html
于魁智 http://www.jingju.com/changduan/34523.html
从老到小:
谭志道 谭鑫培 谭小培 谭富英 谭元寿 谭孝曾 谭正岩
当当当当!掌声欢迎最大的梨园世家,七代嫡传的谭家出场!!!
中国第一部电影就是谭鑫培的戏。谭派是京剧最早的流派,唱腔保留了很多初期特色,比如湖广音。插一句,《八大锤》
里王佐听出敌方少主奶妈的口音后兴奋地套近乎“嘿嘿!我也是湖广潭州人呢!”老太
太马上泪汪汪,“将军与我乃是同乡,说也无妨”,就把天大的秘密告诉他了。我觉得
老太太不一定真实潭州人,但这个例子说明当时唱戏的大多是湖广老乡。
金庸是谭富英的戏迷,写了很多谭派的戏评。因此我总觉得他是故意把《笑》写成历史
... 阅读全帖
g****z
发帖数: 2413
29
呵呵,谢谢你的包子。不是我有意拔她,我觉得她就是这样的,她的戏,和她的人。
我个人以为听程派的戏是需要一点阅历的,比如我小时候,是很不喜欢程派的,嫌它不
够亮(嘹亮)。后来年龄渐长,越过许多不为人知的漫长审美期,尤其懂得了世事人情
,渐渐发觉它的好。其实也是一种审美的归位吧,岁月终将我们剥落出本来的面目,于
是,宛若与一个人,原本以为彼此不过是红尘过客,却在回首对望的刹那,猛然生出深
深的体恤,绵延的慈悲。
我以前写过一点小文,别人看了说是张火丁的知音,还被报纸小引了一下,当然,那个
时候还是年轻,有些东西还是不能参透,现在,都淡了。搞文艺的,基本你的人就是你
的作品,对于张火丁也是这样,多少人不喜欢她,说她只是认真、没有灵气、木讷、死
板,总之,看到的都是这样的东西。我不是,我觉得从她的表演中看出“好”来、看出
人文气质的都可说是她的知音,同行中,比她“活儿”好的未必没有,但“活儿”再好
也仅仅是把京剧定位在一个“玩意儿”上,张火丁的表演显然不止于此,内涵的丰富和
品位的提升,都与同侪拉开了相当的距离,这个就是艺人与艺术家的区别。
在当今时代,做为一个京剧的歌者,虽然寂寞,她其实仍旧... 阅读全帖
l***o
发帖数: 7937
30
今天看综艺大哥大,看到被成为小华文漪的钱熠和台湾京剧名伶魏海敏要在台湾演京剧
(或平剧)《游园惊梦》。
钱熠,女,1975年生于上海,自幼受家庭影响,喜爱京昆艺术。
1986年考入上海昆剧院昆三班,初工六旦,后经岳美缇建议改学五旦。在校学习8年间
,先后受教于沈世华、华文漪、张洵澎、梁谷音,后又蒙张静娴、蔡瑶铣、辛清华等指
点。
1994年科满毕业,毕业汇演上,钱熠作为上海昆剧团重点栽培的演员,挑梁主演《白蛇
传》,备受好评,时人美之曰“小华文漪”。
1996年,上海昆剧团与旅美导演陈士争合作,计划将五十五折全本汤显祖名剧《牡丹亭
》,钱熠出演杜丽娘,因之与陈士争结识。历经两年的筹备、排练,艺术理念的不同终
于上海昆剧团终止与陈士争的合作。
1998年钱熠离开上海昆剧团,赴美与陈士争一起筹备全本《牡丹亭》,给上海昆剧团造
成了沉重的影响。钱熠因此备受非议,从此走上了另外的生活道路。
1999年钱熠于纽约林肯中心演出全本昆曲《牡丹亭》中杜丽娘一角,随后展开巡回,受
到欧美各地剧评家和观众喜爱。初到美国两年,曾罹患忧郁症,夜夜梦见上海。愈后信
仰密宗,与一位美国画家结婚。
1999年至20...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777
31
就算100个人里面有一个人喜欢京剧,那也有1300万人的市场,养活一批演员没有问题
。20,30年代有这么多人吗?
我觉得是京剧现在的问题是市场化不够,而不是没有市场。
L*******i
发帖数: 1126
32
是难,黄金期已过.但是,我相信, 有人喜欢京剧,京剧不会消失,就够了
i*****c
发帖数: 1322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liuliuliu (topaz),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2011年新年京剧晚会》清晰视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 18:48:11 2011, 美东)
算贺某寿星寿吧
《2011年新年京剧晚会》清晰视频
http://www.youtube.com/user/chinesecivilization2#p/c/0D1DE64504
l***o
发帖数: 7937
34
京剧和越剧的音区不同。这段京剧的高低变化、跌荡起伏比越剧大,有很多在高音区运
行,你的高音不够高。但总体质量很高,听着也舒服。
l***b
发帖数: 314
35
**免费入场**
时间:05月25日 周六 14:00-16:00
地点: Founders Hall, St. Francis College, 180 Remsen St. New York, NY, 11201
乘车路线:地鐵N、R Court st站,2、3、4、5 Borough Hall站,A、C、F Jay st站(
附地图)
++++++++++++++++++++++++++++++++
剧目及演员:
《李陵碑》:
楊繼業:李澤昕
楊六郎:高原
探子:夏劼
眾老兵:辛欣、彭曉博、趙岳、徐慧
《捉放曹》:
陳宮:馬玢
曹操:崔永明(特邀)
呂伯奢:張繼生
店家:夏劼
童兒:辛欣
龍套:彭曉博、趙岳、徐慧
++++++++++++++++++++++++++++++++
剧情简介:
《李陵碑》:潘洪奉旨挂帅御辽,保荐杨继业为先锋,命其率六郎、七郎出战,不发援
兵,杨氏父子被困两狼山。杨继业遣七郎突围回雁门关求救,潘洪以七郎打死己子潘豹
,用酒灌醉之,乱箭射死。杨继业、杨六郎皆梦见七郎身遭不测,杨继业遂令六郎回朝
打探搬兵。奈救兵不至,人马冻饿,杨继业乃碰死李陵碑。
本次演... 阅读全帖
v****v
发帖数: 235
36
来自主题: Xiqu版 - 最近迷上了京剧,报到一下
我很少看电视连续剧,感觉很假,导演编织起来的一个世界很容易就被看穿了,不合逻
辑人情事故的地方一大堆。繁杂的剧情看起来很巧妙,但却浅薄。
但我看京剧却很如戏,比如《文昭关》一轮明月照窗前这段,我真就会想到伍子胥当年
可能真的困苦过。京剧简单的剧情却让我真正的把自己融入剧情当中去理解背后人物的
感情,结合唱腔和伴奏,就有一股瘾上来了。
i*****c
发帖数: 1322
37
来自主题: Xiqu版 - 8月8日纽约昆曲京剧演出
8月8日下午2点纽约法拉盛图书馆
2015夏季昆曲京剧演出
昆曲:
蝴蝶梦-说亲
长生殿-小宴
京剧:
沙桥饯别
由海外昆曲社和纽约梨园社联合举办,免费入场
b********s
发帖数: 1508
38
来自主题: Xiqu版 - 京剧的实质是婊子文化
因为京剧的理论要比其他地方戏扎实、全面很多。唱念做打、生旦净丑等等是一套很完
善的系统。别的都没这么全面。
你再看看下面两段:
河南曲子,关帝辞曹(单听名字还好)
在曹营我待你哪样不好?
顿顿饭四个碟两个火烧。
绿豆面拌疙瘩你嫌不好,
厨房里忙坏了你曹大嫂!
京剧里一样的情节:
曹操(西皮快板)
在曹营我待你恩高意好,
上马金下马银美女红袍。
保荐你寿亭侯爵禄不小,难道说你忘却了旧日故交!
陕北信天游就没法听了:
白花花的奶子水灵灵的逼......
t****z
发帖数: 8931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etzer (乌衣蓝帽),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转自天涯】京剧·卡廷哭灵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pr 17 23:19:54 2010, 美东)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264008.shtml
卡廷哭灵
tasteralone
第一幕
卡亲司机上:
【南梆子导板】
驾飞机急奔斯摩棱斯克
【南梆子】
赶赴卡廷离了波兰,
人世间哪有如此气人的事件,
那边厢普京老秃仅邀总理赴宴,
这边厢把卡钦我肚皮(儿)气翻,
虽说是此行天色已将晚
西甲国家德比不得看
秘书呀
【西皮流水】
虽是按规格需总理赴宴
怎能让图斯克美事占全
为此事老卡钦愁眉不展,
强出头去卡廷走上一番
【西皮摇板】
暮然见大雾弥漫机场畔
难道说天老爷与我为难?
罗刹兵建议我机场更换
老卡钦俺心中
【转散板】 怒起波澜!
司机:要降落了
【西皮流水】
傻统领怎知状况
真叫我百般抓狂
统领只为选票忙
怕赴宴事被搅黄
无奈何强降落
【转散板】心中估量
t*******d
发帖数: 1845
40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京剧 毛轮顶倭杂 (一) (转载)
难得还有讨论京剧的,贴几个西皮几个众人皆知的曲目,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铡美案(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西皮倒板
铡美案(驸马爷进前看端详.....)西皮快板
空城计(我本是卧龙岗散淡人....)西皮慢板
红灯记(我家的表叔数不清....)西皮流水
红灯记后面紧接着还有摇板和垛板
有兴趣的话上网一搜就有
a********8
发帖数: 640
41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中日两大文化,AV-京剧,的交流
AV是一种文化,符合人和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永续的需求,是最自然的东西。
为什么学猫叫就成了”京剧泰斗们“,就瞧不起AV了?何况AV文化中
也可能本来就包含了学猫叫了。
这样讲,更多地是认识上的扭曲和偏差。
更何况,苍老师的甜美温润,旁边干瘪的大师怎可相提并论?
H****g
发帖数: 14447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erzog (singularit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经典电影现代京剧《红灯记》: 无产者一生奋战求解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Sep 2 23:44:01 2012, 美东)
李玉和 (唱)【二黄原板】
人说道世间只有骨肉的情义重,
依我看阶级的情义重于泰山。
无产者一生奋战求解放,
四海为家,穷苦的生活几十年。
我只有红灯一盏随身带,
你把它好好保留在身边。
j****e
发帖数: 12067
43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京剧《特洛伊》选段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puhoo (笔兰阁), 信区: Joke
标 题: 京剧《特洛伊》选段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1 16:29:47 2011, 美东)
场景:特洛伊城下
咚锵咚锵咚咚锵,阿喀琉斯手持长枪上。
阿喀琉斯唱:
(西皮摇板)手握长枪怒满腔哪~~~~~
(西皮流水)来至在特洛伊城楼之下,叫一声赫克托耳细听根芽。提起了爷的名谁人不
怕,一杆枪断送了无数豪侠。前日里你将某贤弟斩杀,今日里就教你把命来纳,你若是
英雄汉就把城下,某与你单人匹马刀来枪往动一番厮杀。
赫克托耳在城头唱:
(流水)忽听霹雳一声响,原来是阿喀琉斯来叫阵。他本是希腊营中第一将,武功盖世
无人能挡。我若是把那城楼下,难免是身首异处无下场,我若是不把城楼下,反被他讥
笑我无有胆量。罢罢罢,今日开城动厮杀,纵死疆场也是英雄一场。小校与某就上披挂。
一场大战,阿喀琉斯斩赫克托耳于马下,取其首级。
阿喀琉斯唱:
(西皮流水)手指城楼高声笑,太子首级顷刻枭,特洛伊从此无人保~~~~~ 嗬哈哈哈~~
~~~
大笑离去,咚锵咚锵咚咚锵。
特洛伊老国王唱:
(反... 阅读全帖
g*******g
发帖数: 9753
44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京剧 毛轮顶倭杂 (一)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eideng (剩女不知文革恨,隔网犹唱后庭花。),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京剧 毛轮顶倭杂 (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1 17:29:48 2011, 美东)
毛轮甲:(西皮垛板)
离却了中原到美帝,
飘洋过海好不容易。
做洋奴我小赚一笔,
(白)哈!(西皮散板)
投资股票把血吸。
毛轮乙:(白)哥哥,您先富。
毛轮甲: (南梆子原板)
吸血我只为争口气,
做臭虫别人才看得起。
有镜子我从不照自己,
脑满肥肠才有气放屁。
毛轮乙,毛轮丙:(白)哥哥,你太伟大了。
毛轮乙:(白)叹哇!(西皮散板)
一把年纪我没有妻,
撸管撸得我手破皮。
好在读了点孔老二,
吟点歪诗我把妞嬉。
毛轮甲,毛轮丙:(白)哥哥,你油菜。
毛轮乙:(唱)
网上我有露阴癖,
... 阅读全帖
g*******g
发帖数: 9753
45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京剧 毛轮顶倭杂 (二)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eideng (剩女不知文革恨,隔网犹唱后庭花。),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京剧 毛轮顶倭杂 (二)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1 19:29:56 2011, 美东)
大醉之余,画蛇添足。
倭杂滚着入场: (西皮垛板)
金国神社拜爹地,
拜完爹地到美帝。
声骂米犹心中喜,
三姓家奴忙入籍。
毛轮齐声叫好。
倭杂:(唱)
邓癌先富插管吸,
米犹不是好东西。
皇军英雄要牢记,
感激皇军为黄皮。
毛轮一齐顶,毛轮乙的下面都激动地直挺挺翘起来了。
倭杂: (西皮快板)
南京屠杀我洗地,
丧权辱国蒋介石。
皇军有功蒋该死,
看谁敢骂我倭日!
毛轮更加热烈地顶.
小破毛: 美化倭日日日日... 阅读全帖
s*****a
发帖数: 353
46
京剧再没人糟蹋糟蹋还有人看吗
b*****1
发帖数: 3331
47
亵渎你妹啊。中国的国粹是文化,京剧不过是个地方小戏,至今也才两百年而已,只是
毛泽东,李瑞环那些人爱看而已,和国粹有毛关系啊!
c***s
发帖数: 70028
48
万一英1960年6月考入北京京剧团学员班,之后拜李多奎学习老旦,曾与裘盛戎同台演出了《遇皇后》《打龙袍》《赤桑镇》等戏。
万一英在《沙家浜》造型。
1月22日晚,在样板戏《沙家浜》中扮演“沙奶奶”而被观众所喜爱的老旦名家万一英去世,享年70岁。得知万一英去世的消息后,六小龄童等人发文悼念,称是京剧老旦艺术的一大损失。
昨晚,北京京剧院青年老旦演员在微博上透露了万一英去世的消息,随即引来大批网友的悼念。绍剧演员出身的六小龄童也表达了哀悼之情,他和万一英曾在央视《夕阳红》栏目中做嘉宾评委。
万一英1960年6月考入北京京剧团学员班,之后拜李多奎学习老旦,曾与裘盛戎同台演出了《遇皇后》《打龙袍》《赤桑镇》等戏。北京京剧团在1964年排演《杜鹃山》,万一英扮演杜妈妈。裘盛戎亲自帮她设计了动作,这为她后来在《沙家浜》中成功塑造“沙奶奶”奠定了基础。
s*b
发帖数: 295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问:京剧服饰的起源?
京剧起源于清乾隆,后在北京发展形成,服饰不是满服,却是模仿明代的,戏里的官服更是
如此.难道当初
清统治者已经不在乎"反清复明"了?
首页 5 6 7 8 9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