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n 发帖数: 937 | 2 赞!
浏览下博客, 嘿嘿,上一段你的二胡?呵呵。 |
|
x*******k 发帖数: 68 | 3 水平太低,不敢上啊。最近也一直没练琴,等恢复一阵吧。 |
|
i*****c 发帖数: 1322 | 4 我的也是这个版本。
浏览了下博客,原来兄台还挺愤青啊,哈哈。 |
|
|
|
i******n 发帖数: 538 | 7 侯宝林与京剧
作者:王诀
相声艺术的一代宗师侯宝林先生不幸于今年(咚咚锵注:1993年)2月4日病逝。近
几年,在我整理他的相声作品时发现其中近三分之二属于"柳活"(即以京剧为题材的相
声节目),足见侯派相声艺术与京剧的渊源之深了。当年梅兰芳先生参加晚会演出中间
常常由他垫场。等他一下场,梅先生总是亲自给他道乏。当年金少山先生豪饮健谈,善
交四海宾朋,侯先生亦是金三爷的忘年之友,多次听金三爷谈古道今。尚小云先生侠肝
义胆,他敬佩其人,过从甚密,穿堂入室如自家人。有一次演出,由他的相声演大轴,
前面的京剧名角均不计较,只有吴素秋先生找他"算账"说:"侯先生,今天我们可都是
来捧你的,完了戏你可得请客。"说完众人大笑。谭富英先生在台下沉默寡言,不善交
往,可是跟侯先生却是多年的交情了。一次侯夫人对谭元寿说:"我第一次到谭家,怎
么没见到您这个伟大的人物呢?"众人不解。事后才知,原来元寿先生小侯夫人王亚兰五
岁;"文革"以后,京剧名流度日艰难,从不愿锦上添花的侯先生则今天到梅宅看望香妈
(梅夫人),明日到马连良先生家给马夫人问安。由于他了解京剧演员,跟京剧演员聊起
来总是"酒逢知己干...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8 曲艺是说唱艺术的统称,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不仅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传统艺术形
式,在中国整个的文艺发展史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我国文艺事业进入了繁
荣发展的黄金期,曲艺这门传统艺术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种情况下,传
统曲艺的发展理所应当地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用曲艺独特的
表现手法来说唱我们所处的这个美好时代。
说唱美好时代要用好群众语言。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和灵魂,这是由社会主义
文艺所要承担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尽管时代在变、环境在变、社会在变,但是社会主
义文艺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根本宗旨永远不会变。说唱艺术是社会主义文艺重要的组成部
分,同样肩负着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职能。因此,用曲艺的形式来说唱美好时代,就必须
使用好群众语言,这样才能让人民群众看得清楚、听得明白、乐于接受。
在深入生活中提炼出群众语言。相声、评书、京韵大鼓等,这些都是老百姓常见的说唱
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用丰富多彩、绘声绘色的语言来
表达内容。也就是说,说唱艺术其实是一门听觉艺术,所以使用好群众语言就显得十分
重要,这关系到说唱艺术的效果。但是我... 阅读全帖 |
|
|
s**t 发帖数: 17016 | 10 哈哈,京韵大鼓?你是不是北京人?我们南方人听这个觉得不好听啊。 |
|
u****t 发帖数: 10 | 11 昆德拉在那本名叫《笑忘录》里,讨论着人们的遗忘现象,作
为历史的遗忘,作为哲学的遗忘,作为感情的遗忘,作为政治的
遗忘,作为语言的遗忘,作为情节的遗忘,那本书讨论着各种各
样的人们的遗忘。
不过,我还一直记得,中央电视台的那台国庆晚会节目。那台
晚会放过一次,没有重播。
那台晚会里,人们唱着各种各样的歌,人们唱着怀念着敬爱周
总理的那首歌,人们唱着毛泽东怀念杨开慧的那首歌,人们在烛光
里起舞,唱着怀念烛光里妈妈的那首歌,人们合唱着洗星海作曲的
那首黄河大合唱。首都钢铁厂的那一群年轻工人,弹着吉他,站在
颐和园昆明湖上的那只大石船上上,尽情地合唱那首名叫《风雨同
舟》的歌曲。
唱京韵大鼓很有名的那个骆玉笙老太太,那时已经高龄(90年
代去世),那天,她站在圆明园的那个著名的残墙断壁前,旁边伴
奏的,是那支非常大的整齐的乐队,她和那支乐队一起唱着那首那
时人们熟悉的歌曲〈重整河山待后生〉,那首歌来自根据老舍先生
的那部小说《四世同堂》改编的那个同名电视剧,是主题歌。
我从未见过,圆明园的那个著名的残墙断壁背景前,那个已是
高龄的老太太,连同那个乐队, |
|
h*********o 发帖数: 19006 | 12 因为你是说相声滴。。。
说相声的必须要懂得多啊,你得向郭德纲学习,要好学啊。
你看郭德纲,别人嫉妒是嫉妒,可是别人真不行,郭德纲太爱学了,会的绝活太多,像
西河大鼓、京韵大鼓、乐亭大鼓、单弦、时调、评书、太平歌词等等吧,这家伙都会。
当然说相声的说学逗唱算是基本功了。但是郭德纲会的这些都不只是会一段,都是全本
的,有些还办过专场演出,这个就厉害了。 |
|
l****n 发帖数: 6773 |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aibo (歪脖叔),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相声:影帝外传 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2 10:15:13 2012, 美东)
作者: 曹向东
乙:今天啊,我给大家说段相声。
甲:在这演出呢。
乙:是啊。这个节目是相声。
甲:相声节目好啊。
乙:很多观众爱听。
甲:各位观众也许对我们不熟悉,隆重介绍一下。这位(手指向乙),中国最著名的相
声演员……
乙:您太过奖。
甲:(拍自己胸)就是我。
乙:这位没羞没臊。哪有自己夸自己“中国最著名”的?
甲:那应该怎么说?
乙:你应该这么说……我知道你是谁呀?
甲:哎呀,感情你不认识我。仔细看看,看我这衣着,这言谈,这举止。
乙:眼熟,好像在哪见过。
甲:说明你呀,不常看电视。家里订报纸吗?那上面也经常有我。
乙:想不起来。您给提个醒。
甲:我有个外号,你肯定听说过。
乙:还有外号?您的外号是?
甲:影帝。
乙:噢,原来您是电影演员。
甲:这位外行,拿我当演电影的了。
乙:不是你自己说的“影帝”嘛。
甲:那是外号。
乙:您到底是干什么的?
... 阅读全帖 |
|
b*****v 发帖数: 245 | 14 听闻北京有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在卿卿我我中突然吵架了。经过几百回合唇刀舌剑后约定:一个向左走,一个向右走,一百步后回头如果能够看到对方的话就和好。但是他们都各走了一步,便没有忍住回头了,结果还是分手了,因为雾霾正浓。
走遍神州才能品位出:石家庄的雾霾,粗犷中略带工业现代化崛起的感觉;西安的雾霾,秦砖汉瓦的文化底蕴中,有黄土高原的气息;成都的雾霾,川府之国的盛名下,烧烤的味道辛辣无比;上海的雾霾,十里洋场里,加厚了罗曼蒂克的小资情调;……而北京雾霾,犹如京韵大鼓,抑扬顿挫中,大气磅礴、气势如虹、更是国防利器;京韵雾霾除了饱含有益菌,还有东北秸秆焚烧飘来的新鲜黑土地气息,显得更加天然原生态。
在北京皇朝根儿下,吃一串冰糖葫芦,就一碗杏仁豆脑儿,再喝一碗前门大碗茶;然后在惬意之余,猛吸几口京韵儿雾霾,感觉富贵又荣华,人生最大的幸福也莫过于此。
经过中国科学家不屈不挠的努力研,终于实践证明了,雾霾不但是中性,而且含有益菌。吸一小口,强身健体,神清气爽;吸一大口,胜过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过,按中医理论曰:雾霾虽好,可不要贪吸哟!据说美国驻华专家无数,千方百计研究配方。官方无意间透露黑龙江焚烧秸... 阅读全帖 |
|
j****a 发帖数: 48 | 15 是的,都得上,而且两学期. 第二学期的那年轻老师很好,是搞先秦文学的
还请了他的一个哥们,给我们作乐一个SEMINAR,讲的是白先勇.
后来,选了戏剧概论,没记着什么 只记得那老师在一课上给我们唱了一段
哦,实际上,他用,昆曲,京剧,京韵大鼓 不同方式,唱了'东方红,太阳升' |
|
i***l 发帖数: 4182 | 16 说的有道理
不过,曲艺这个东西本来就是小众
全国来讲,除了京剧影响力很大以外,所有的地方戏都只限于地方而已
就像河北梆子,京韵大鼓,评戏,沪剧,川剧,评弹,粤剧之类的,基本上也只在同种
语言的区域流行而已,出了这个区域就没人听了 |
|
c******x 发帖数: 1197 | 17 【网络热帖】我们天津没什么可牛的,就是……
2014-01-21看天津
我们天津没什么可牛的,只有600年的历史,
和那些古城,古省比不了。600年间,有400年是中国北方的农业,工业,金融业的中心
。100年为了保卫北京我们浴血奋战。明知不敌也敢亮剑。70年是中国第二大城市40年
是中国前五。
我们天津没什么可牛的,就是中国第3个年人均GDP超4000美圆的省。
我们天津没什么可牛的,就是人称“津门虎”明朝缴倭寇,清朝战日本几乎都是我
们这个仅1万平方千米的地方造大炮,种粮食。
我们天津没什么可牛的,就是洋务
运动在这实行,当时是中国第3繁华的城市,所以北洋水师学堂,北洋大学堂,还有著
名的北洋海军和北洋学堂等。是见过最多军队的城市,是为中国贡献最多的城市之一。
我们天津没什么可牛的,就是民国初期已经是全国第2繁华城市。“京南花月
无双地,蓟北繁华第一城”说的就是天津。所以当时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女子中
学,都设在天津。南开大学在外国的名气仅此于清华,北大,人称“学府北辰”
我们天津没什么可牛的,就是公认治安全国第一,比北京还要好。
我们天津没什么可牛的,就是有一条河的前段在我们... 阅读全帖 |
|
s******g 发帖数: 1014 | 18 有幸一睹班大风采,特此纪念。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电话中,班大声音清脆利落,
儿化音较多,颇有京韵大鼓味道。一见面,发现其身材高挑,皮肤白皙,
大眼睛水灵,双眼皮眨动,浅褐色呢子大衣罩在身上,酷似侠女13妹。
难怪能从西北众豪侠中夺第一把交椅。正所谓外表与智慧兼备。佩服。 |
|
wh 发帖数: 141625 | 19 噢对的,京韵大鼓。想起骆玉笙。
你奔了没有呀? |
|
|
j********b 发帖数: 565 | 21 ——我的父亲张恨水
人生长恨水常东----我的父亲张恨水
作者:李菁
“张恨水”似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尴尬的角色:一方面,作为20世纪创作数量最
多、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家之一,他用毕生心血所营造的3000多万字的文字世界,用多种
体裁,勾勒出一幅鲜活的20世纪前半叶的社会图景。另一方面,中国现代文学史却在相
当长时间内或将其作为批判对象,或干脆不列入文学史。
然而拂去历史尘埃,令人不能不重新审视这个名字。他的作品在当年的畅销程度不可想
象,他的小说被改编的剧种也最多,从京剧、沪剧、河北梆子、黄梅戏,一直到评弹、
京韵大鼓。到了《啼笑因缘》时,甚至连木偶戏都有了。
1937年的南京,张家又要增添一个小生命。因为上面都是男孩,张恨水特别希望这个小
生命是个女儿,见又是个男孩,又正值战火纷飞的多事之秋,他说,也好,让他以后入
伍打仗吧——这便是“张伍”名字的由来。受热爱京剧的父母影响,张伍考入中国戏曲
学校(中国戏曲学院的前身),学习老生,后改为戏曲研究。虽已是七旬老人,但一开口
,那字正腔圆、底气十足的“架势”便立即显露出当年功底。张伍说,从父亲为他取的
名字也可以看出,张恨水不是许多人... 阅读全帖 |
|
|
|
|
R*******e 发帖数: 25533 | 25 戏班《就是这个调调》
戏班对自己的音乐取向充满了自信:不必太深刻,也不想太复杂。这支乐队采取了多国
部队的编制,这当然为他们的音乐加持了。异域风情在第一张专辑里先声夺人,但他们
更多的攻克重心不是在民间性的经营上,而是在戏剧性的构思上。虽是第一张专辑,但
各个成员资深的音乐阅历显然不是新手,跨界的民间音乐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化学性。
剥去秦腔、京韵大鼓、澳洲土著音乐甚至西藏长调的外衣,我们其实闻到更多的是一颗
返璞归真的童心。尤其当中国内地乐坛现在呈现民谣过剩、民间音乐奇缺的局势时,戏
班更是轻易力拔头筹。他们应该还有能力继续去更远的地方探险。(邱大立)
戏班以中国的传统乐器绛州鼓,三弦、箫、笛、锣、木鱼、铃、口弦等混搭西方的吉他
、澳洲的原住民乐器迪吉里杜管(Didgeridoo),印度风琴和非洲的手鼓,外加自然流
露之人声,水桶和木块音效,将世界各类音乐精髓冶于一炉,完美混搭中西乐。丰沃的
音乐内涵,精简的词汇让戏班的音乐深入简出,看似平凡实则非凡,看似炫耀夺目却又
内敛具深度。
流传千古的中国民间传统乐在西方流行乐的猛烈冲击下日趋边缘化,戏班拿捏得体的将
西方音乐的节奏律动感完美混搭... 阅读全帖 |
|
x***u 发帖数: 6421 |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aibo (歪脖叔),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相声:影帝外传 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2 10:15:13 2012, 美东)
作者: 曹向东
乙:今天啊,我给大家说段相声。
甲:在这演出呢。
乙:是啊。这个节目是相声。
甲:相声节目好啊。
乙:很多观众爱听。
甲:各位观众也许对我们不熟悉,隆重介绍一下。这位(手指向乙),中国最著名的相
声演员……
乙:您太过奖。
甲:(拍自己胸)就是我。
乙:这位没羞没臊。哪有自己夸自己“中国最著名”的?
甲:那应该怎么说?
乙:你应该这么说……我知道你是谁呀?
甲:哎呀,感情你不认识我。仔细看看,看我这衣着,这言谈,这举止。
乙:眼熟,好像在哪见过。
甲:说明你呀,不常看电视。家里订报纸吗?那上面也经常有我。
乙:想不起来。您给提个醒。
甲:我有个外号,你肯定听说过。
乙:还有外号?您的外号是?
甲:影帝。
乙:噢,原来您是电影演员。
甲:这位外行,拿我当演电影的了。
乙:不是你自己说的“影帝”嘛。
甲:那是外号。
乙:您到底是干什么的?
... 阅读全帖 |
|
c******n 发帖数: 3577 | 27 好看好看啊~~
最早是在52xiqu听人翻唱了一段回字四写法,唱得太牛了,大家都怀疑那个人是茅威涛
自己的马甲,orz...然后就自己去找这一段的原唱,百听不厌啊。
前阵子从一个大好人那里拐骗了20G的视频来,其中就有孔乙己,美啊美。
这个本子把鲁迅好几个故事揉在一起,孔乙己,人血馒头,狂人日记,还有咯支咯支拿
胰子洗洗干净那个。革命者夏瑜成了小寡妇,被孔乙己救下后东渡日本然后回来搞革命
,在魔幻现实主义的下集里又化身成了女戏子,本子写得很有看头。
话说茅茅戏路确实宽,这种角色我觉得白马肯定演不好(蛋蛋说我家白马的浪荡子很幼
齿。。。。ft)
片头做得很好看,主题曲也好听,不过私下觉得“九州洪波”几个字有点像京韵大鼓。
。。。。。 |
|
|
s*****p 发帖数: 5342 |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jnyn (hamster),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北京长大的孩子看了会哭的..............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4 22:18:14 2010, 美东)
发信人: coldsteel (帝威),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北京长大的孩子看了会哭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4 22:13:52 2010, 美东)
北京长大的孩子看了会哭的..............
我的家乡60年前叫北平,
这里的人们一直很热情,
直到故乡被土鳖们占领,
才发现北京不再是北京。
我们是胡同长大的一代,
生活的节奏并不是很快,
即便没有钞票塞满口袋,
生活在这里依然很愉快。
小时候天总是那么的蓝,
香山的泉水是那么的甜,
夏日里也不会有桑拿天,
沙尘暴更是从未曾遇见。
那时街上不见车水马龙,
立交桥下老人在放风筝,
树荫下是玩弹球的土坑,
乒乓球台是废弃的防空洞。
看着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贩,
吸溜着小豆... 阅读全帖 |
|
V*********t 发帖数: 1478 | 30 叫做曲艺版
也可以讨论相声,河北梆子京韵大鼓了
哈哈 |
|
a********o 发帖数: 585 | 31 京韵大鼓“骆派京韵”代表作。相传出于清末子弟书作家韩小窗之受
。作者用76
句唱词的篇幅,描述了杨贵妃缢死马鬼坡后唐明皇逃入署中,暂宿剑
阁,夜间闻玲而触发的百班感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