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仲么办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q****g
发帖数: 129
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在共产理论中,不仅财产公有
在共产理论中,不仅财产公有,而且性资源也必须公有。按照马克思学说,消灭私有制
和家庭是解放全人类的关键:“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
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同传
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就包括同传统的一夫一妻制观念决裂吗?决裂后就成了俄
共的“杯水主义”——性交象喝“杯水”一样的随便;到了陈独秀(1879-1942)那里
,“性器官长在头上,性交不过是点头而已”,是每日必打几次打招呼的革命仪式。
一,陈独秀先奸后娶小姨子高君曼
陈独秀,原名庆同,字仲甫,1879年10月9日生于安庆府城内(属于怀宁县)。其父陈
衍中是秀才,陈独秀2岁丧父,过继给叔父陈衍庶(昔凡)为子。1896 年,陈独秀参加
县府考试获得第一名秀才,时年17岁。1897年8月底陈独秀赴南京参加乡试,第一次接
触到了康梁派的报纸。乡试落榜后,1897年9月下旬,18岁的陈独秀回家与高晓岚拜堂
成亲。高晓岚比陈独秀大3.5岁,因自幼受继母虐待,虽是出身将门之女却目不识丁。
她身材修长,眉清目秀,体态端庄;一双小脚,总是穿着老蓝布做成的长长的大褂子,
...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2
根据已经公开的档案,中共是共产国际派人来推动建设起来的,而共产国际不过是苏共
手里的工具。苏共派来的催生者就是27岁的维经斯基,他是建党的第一推动力。
当年,他奉命到了北京找到李大钊谈建党之事。李说:“这个问题太大,你要到上海去
找仲甫先生谈。”仲甫先生即陈独秀。
当时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维经斯基带来的思想,大家接受了。他思想的内容就是
马克思30岁时写的《共产党宣言》的精神,“两个决裂”:和私有制、和私有观念决裂
,进行暴烈革命,搞无产阶级专政。
他们还为中国建党带来了足够的经费—金卢布,这种物质的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开会
、印刷宣传品,派人出差活动,处处需要钱。这在前苏联解密的档案中留下了明细的支
出账目,很可观。当时有人叫中共为“卢布党”。由此也可以看到苏共对通过共产国际
向东方输出革命的重视,把中共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苏共中央开二百多次会议
讨论中国问题。派人在中国工作,从未间断。
实际上可以说,幼年时代的中共不论在思想上还是在物质上都是苏联通过共产国际哺育
的婴儿,他是吃着洋奶长大的。特别应该思考的是,党的幼年时代的许多纲领即“建党
干什么?”都非常明确是“消灭私有...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924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redcard (买买提一号女魔头),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国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名单(1-5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8 15:00:40 2011, 美东)
近代中国军事人才的最主要来源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即留日士官生,保定军校生,黄埔
军校生,此外还有一些地方讲武堂毕业生。其中以留日士官生发端最早,时间也较长,
从1898年第一批留日士官生赴日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后计有二十九期、一千六百
余人。虽然留日士官生的总体数量不及保定和黄埔学生,但是其历史作用却不容忽视。
作为一个最早接受近代军事教育的群体,留日士官在清末至民国初年的中国军队近代化
过程中起了主要的作用,使中国军队不仅从装备上,而且从编制、训练、体制和思想上
从中世纪走向了近代。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不论是著名的保定军校还是更加著名的黄埔军校,在其创建者中,我们都不难看到留日
士官生的影子,而那些地方讲武堂的创办更离不开士官生的参与。虽然,留日生的主要
活动... 阅读全帖
w**********5
发帖数: 1741
4
天下无谍 1.0版
把原来的帖子整理了一下,再加上一些别的网站转帖之后的跟帖爆料。1921年之后
中国情报史。基本上就是共产党、前共产党、潜在共产党同情者之间的明争暗斗。
▲《潜伏》剧照
共军就不说了,军统那里被共党渗透的一塌糊涂,中统那里颇有一批得力的人是前
共产党,能力最强的张冲成了中共同情者,要不是死得早,可能就被周公给招入麾下了
(张冲托孤周公,其子女都是中共)。
蒋介石到了台湾,带头扑灭共产党在台地下力量的,还是两个共党叛徒,一个是蔡
孝乾,一个是抓住蔡孝乾的谷正文。汪精卫那里,特务头子周佛海是中共创始人,党龄
比共党特务头子周公还长,而且没去苏联进修过,纯土产。手下几员大将丁默邨、李世
群、胡均鹤都是共党叛徒,胡均鹤还是赵尚志的亲妹夫。
汪精卫那里,身边的秘书有中共,76号的顾问有中共,军法处有中共,梅机关有中
共,岩井公馆里的中共卧底更是著名的五重间谍袁殊。范纪曼在中央大学教书, 是汪
伪高官家中座上客,同时兼职军统和中共的间谍,为啥军统这么信任他?因为129运动的
时候他已经是军统北平站的代站长了。范纪曼很牛,他后来坚持不重新入 党,一直僵
持到1984年,终于承认他党... 阅读全帖
h****r
发帖数: 117
5
来自主题: RuralChina版 - 农民队长蒋大清的自述(zt)
发信人: jiangks (小将), 信区: RuralChina
标 题: 农民队长蒋大清的自述(zt)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2年10月14日18:16:41 星期一), 转信
农民队长蒋大清的自述
我是一个农民,埋头种地30余年。改革后,一度深信邓小平理论;但一年又一年却发现
,改革的结果是我们这里农村的衰落、农业的萧条、农民生活的困苦和官吏的无度欺压
。我想依据政策、法律的武器解决农民不合理费税问题,可是上告无门!不仅如此,在
我们农民抵制不合理费税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一场所谓的“农民暴动”。作为事过9年仍然
没有得到解决的当事人之一,我想将其间的一些事实真相告诉给大家。
一、 个人简历
我叫蒋大清,男,汉族。生于1934年4月11日,家庭成分中农,文化程度中等,家住四川
省宜宾县喜捷镇新河村。
我49年考上初中。解放后,50年10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28师政治部宣教科任通讯
员(战士)。52年转业,进入宜宾南岸六中,55年毕业,自愿回乡当会计。56年考上中
国民用航空学校,进校后转入空军第十四航校无线电系夜航电气机械员班学习。58年10
月毕业后,分配到西北民航管理...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7852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adidi (island),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坊间传闻,军中五十名巨头,私分军费3400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15 18:41:21 2015, 美东)
五毛大沙比啊。
下面这文章,2014年4月, 当时我转贴在本板,几个五毛说是造谣。
结果呢? 看看这封信上提到的这些人,现在进去多少个了?
五毛大沙比啊.
-----------------------------------
致全军指战员的第二封公开信
郭伯雄一日不除 全军依然不得安宁
原军委副主席才厚徐一家被抓后,全军指战员奔走相告,一片欢腾,对以习近平为总书
记的党中央充满信心,相信并期待着对徐及其庞大党羽的系统清算和彻底查处。与此同
时,人们也有很多的担忧和顾虑,因为,不仅徐才厚反党集团势力依然在位,掌握政治
组织宣传各个要害部门,短时间内很难彻底清除,靠这些人来查处谷俊山、徐才厚之流
的问题无异于痴人说梦,更重要的是,与徐才厚集团的综合实力不相上下的郭伯雄集团
,至今依然没有受到任何触动,随时有可能反攻...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杨小晶在迫害中去世 七旬父母控告江泽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l 31 23:30:04 2015, 美东)
现年七十七岁的杨凤文和七十六岁的老伴李雁翔,以及女儿杨小晶一家三口在一九九四
年都参加过李洪志老师办的传法班,修炼大法后一家三口身心受益。一九九九年七二零
江泽民发动对法轮功的迫害后,一家三口因坚持信仰“真、善、忍”均遭受迫害,特别
是女儿杨小晶在迫害中去世,老俩口白发人送黑发人,精神受到极大的打击和创伤,身
体也每况愈下。
二零一五年七月二十四日,杨凤文、李雁翔夫妇用邮政快递分别向最高检察院、最高法
院、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寄发了控告江泽民的刑事控告状。以下是杨凤文夫妇在《刑
事控告状》中叙述杨小晶遭迫害的事实:
新婚蜜月是在恐惧中度过
杨小晶一九九零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信息管理系,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供电设计院计算
机室工作,是单位的技术骨干、高级工程师,丈夫曹东也是法轮功修炼者,俩人于二零
零零年二月二十四日结婚。... 阅读全帖
z*****h
发帖数: 381
8
来自主题: Returnee版 - 无悔(1-5)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m (十万个凭什么),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无悔(1-5)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Wed Nov 13 14:46:35 2002), 站内信件

无悔 - 各位先将就着看看, 后面会慢慢上的
rollingrock 11月12日 14:59:08
-------------------------------------------------------------------------
-------
(一)
刘春林站在公寓的阳台上,瞪着楼下自己那辆本田civic的车牌发愣,车牌上印着Evergreen
State。本来是银灰色的两门coupe在夕阳中逐渐褪成金黄色,闪闪发亮,与周围火
红的枫树相辉映着,融汇在周围方圆百里内的同样背景中,构画成十月的华盛顿州。
半晌,他举起手中的啤酒罐将剩下的啤酒一饮而尽,长长地吐了一口气,然后顺手用
力一捏,将不成形了的铝罐扔进一个纸盒箱里,转身进了屋子。这个一房一厅的公寓
里一片凌乱。刘春林重重地一屁股坐在沙发上,顺手拿...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9
来自主题: Returnee版 - 施爱东:学术行业生态志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施爱东:学术行业生态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2 18:14:07 2017, 美东)
在大多数人眼中,学术圈曾经是一片“圣洁的土地”,这里的人“一心只读圣贤书”。
但不知从何时起,公众对于学术圈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这里的人和圈外的人一样,有
祖师崇拜、有学术赶集、有资辈亲疏、有派系与行规,有主流与边缘的对立、有师承与
圈子的壁垒、有尊老与维亲的传统、有王婆卖瓜似的叫卖与吆喝。学术圈再也不是一方
净土,嘈杂如同菜市场。
如果说外界对学术圈的评价还有些隔岸观火看不真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的施爱东则用一篇正规学术论文回应了外界的看法。学术圈确如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
充满了利益相争和同行相轻。同时他还总结到,许多貌似不良的学术风气,却是现代学
术生态必然会滋生出来的结果。学术界的行业民俗是学者们在特定学术体制下必然选择
的生存方式,是受到传统生活伦理深刻影响的典型世俗生活。现行学术体制使大多数普
通学者成了学术行业... 阅读全帖
g******4
发帖数: 6339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gogo2004 (挑灯看剑),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柴静《穹顶之下》争议背后的政治博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9 01:18:00 2015, 美东)
我们为谁而战?——柴静《穹顶之下》存在的问题以及舆论争议背后的政治博弈
2015年3月8日 13:35
作者:李晓鹏
@李晓鹏1982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要去质疑柴静的《穹顶之下》?就算有一些数据上的
瑕疵,呼吁环保、消除雾霾的大方向总是正确的嘛。是不是受了利益集团的驱使?收了
中石油的钱?或者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聪明,来挑柴静一些技术上的毛病?
我是在《穹顶之下》发布的当天(2月28号)晚上十点到十二点看完这段视频的。看了
之后,觉得很佩服柴静的纪录片制作水平,把雾霾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了。但也觉得有点
恐慌——雾霾这么严重,我是不是不应该在北京呆下去了?赶紧移民美国或者回到重庆
老家乡下去?
第二天早上起来,这个视频的点击总量已经超过一个亿。这个量太惊人了。如果继续这
样不受节制的发酵和传播,可能在公众中间制造...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2048
11
来自主题: Seattle版 - 胡适儿子的悲剧
朱自清之子的冤死
朱迈先系现代文学家、爱国民主人士朱自清先生的长子。1951年11月,年仅33岁的
朱迈先以“匪特”罪被湖南新宁县法庭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1984年该法院经复查后承
认错判,为死者恢复名誉。朱迈先之妻傅丽卿奔走多年的申诉,总算有了结果。
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1929年11月26日,朱自清先生的原配夫人武仲谦病逝于扬州,留下三子三女,最大
的儿子叫朱迈先,小名九儿、阿九。朱自清早年的散文《儿女》中曾提到这个让他年纪
轻轻就背上“蜗牛壳”的头生子,说“阿九是喜欢读书的孩子。他爱看《水浒》,《西
游记》,《三侠五义》,《小朋友》等,没有事便捧着书坐着或躺着看,只不喜欢《红
楼梦》,说是没味儿。是的,《红楼梦》的味儿,一个10岁的孩子,那里能领略呢?”
朱迈先生于1918年的9月,那时朱自清还在北京大学读书,实足年龄不满20岁。初
为人父的朱自清在毕业后的头几年里,曾相继受聘于江浙一带的好几所中学,带着年轻
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四处奔波,生活十分辛苦。1925年8月,经好友俞平伯推荐,朱自
清只身前去北京清华学校新增设的大学部任教,将妻儿留在南方。后来,仲谦夫人又带
着两个最小的儿... 阅读全帖
e*******c
发帖数: 2133
12
摘要:如果我们把学术研究还原为一种普通的社会职业,那么,学者们学术生活中惯
行的学术行为,也就可以视为一种“行业民俗”。通过对中国现代学术生态的民俗志书
写,我们可以发现:学术研究的行业民俗与其他社会职业的行业民俗并没有本质差别,
在学术界,一样有祖师崇拜、有学术赶集、有资辈亲疏、有派系与行规、有反抗与革命
,有主流与边缘的对立、有师承与圈子的壁垒、有尊老与维亲的传统、有王婆卖瓜似的
叫卖与吆喝。通过对普通学者行业民俗的功能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貌似不良的
学术风气,却是现代学术生态滋生出来的必然结果。学术界的行业民俗是学者们在特定
学术体制下必然选择的生存方式,是受到传统生活伦理深刻影响的典型世俗生活。现行
学术体制使大多数普通学者成了学术行业的弱势群体。
关键词:学术史 学术生态 学科危机 学术革命 行业民俗
传统学术史多为思想史、发展史或者编年史。能够进入学术史的只是极少数对学
术发展有突出贡献的知名学者,而与他们同时的绝大多数普通学者,都被排斥在学术史
的大门之外。如果我们能够换一种眼光,把学术研究看作一种特殊的行业类别,就会发
现,作为“学术工匠”的普通学者,他们所处的学... 阅读全帖
g******4
发帖数: 6339
13
我们为谁而战?——柴静《穹顶之下》存在的问题以及舆论争议背后的政治博弈
2015年3月8日 13:35
作者:李晓鹏
@李晓鹏1982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要去质疑柴静的《穹顶之下》?就算有一些数据上的
瑕疵,呼吁环保、消除雾霾的大方向总是正确的嘛。是不是受了利益集团的驱使?收了
中石油的钱?或者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聪明,来挑柴静一些技术上的毛病?
我是在《穹顶之下》发布的当天(2月28号)晚上十点到十二点看完这段视频的。看了
之后,觉得很佩服柴静的纪录片制作水平,把雾霾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了。但也觉得有点
恐慌——雾霾这么严重,我是不是不应该在北京呆下去了?赶紧移民美国或者回到重庆
老家乡下去?
第二天早上起来,这个视频的点击总量已经超过一个亿。这个量太惊人了。如果继续这
样不受节制的发酵和传播,可能在公众中间制造出一种非理性的“雾霾恐慌”。所以我
就利用自己一点可怜的科普知识,把柴静片子中最容易引起恐慌的部分“雾霾和癌症的
关系”做了一些澄清。中午就发了出来,名字叫《为什么空气越好的国家癌症发病率越
高——对柴静穹顶之下中一个误导性说法的澄清》。
这篇文章在我的微博上被阅读了... 阅读全帖
j*****x
发帖数: 18139
14
卫青一家的户口全是落在平阳侯府上,当然,不是户主,都是奴才。卫青此时
是平阳公主的骑奴,他三姐卫子夫则是侯府的歌女。
平阳公主是汉武帝同父异母的姐姐,跟汉武帝感情很好。这一天,汉武帝来姐
姐、姐夫家串门,欣赏歌舞的时候看中了卫子夫,于是走的时候就把卫子夫带回了宫中
。就这样,卫青也跟着去了建章宫当了差。顺便说一句,卫青现在的这个主子平阳公主
可是个很有眼光的人,有说法卫子夫能被汉武帝看中其实是出自她的安排。她一生有三
个老公,现在的骑奴---卫青将来就是光荣地成为了汉武帝的第三任姐夫,而且是最后
一任,平阳公主死后是跟卫青合葬的。
卫子夫会来事,又受过专业训练,咋说呢,既有专业技术又有职业素质,入宫
之后当然越来越受宠,很快还怀上了龙种。皇后陈阿娇还一直没儿子呢,羡慕嫉妒恨啊
,就去找她老娘哭诉。汉武帝的丈母娘可不得了,是堂邑大长公主刘嫖,非常强悍。她
看女儿要失宠,就决定温柔含蓄地劝劝皇上。咋办呢,老太太一琢磨,干脆把卫子夫一
家都办了吧,卫青作为第一个受害者被派人秘密抓了起来。
得说老天爷还真是开始厚待卫青了,他前脚刚... 阅读全帖
a****a
发帖数: 5763
15
http://www.newsmth.net/bbscon.php?bid=935&id=282209
发信人: Zhukov (简单), 信区: Modern_CHN
标 题: 天下无谍 1.1版,1.0版可以不看了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Nov 4 09:32:06 2010), 站内
1921年之后中国情报史。基本上就是共产党、前共产党、潜在共产党同情者之间的明争
暗斗。
共军就不说了,军统那里被共党渗透的一塌糊涂,中统那里颇有一批得力的人是前共产
党,能力最强的张冲成了TG同情者,要不是死得早,可能就被周公给招入麾下了(张冲
托孤周公,其子女都是TG)。
常凯申到了台湾,带头扑灭共产党在台地下力量的,还是两个共党叛徒,一个是蔡孝乾
,一个是抓住蔡孝乾的谷正文。
汪精卫那里,特务头子周佛海是TG创始人,党龄比共党特务头子周公还长,而且没去苏
联进修过,纯土产。手下几员大将丁默邨、李世群、胡均鹤都是共党叛徒,胡均鹤还是
赵尚志的亲妹夫。
………………………………………………………………………………………………………
汪精卫那里,身边的秘书有TG,76号的顾问有TG,军法...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6
纹银、足银、折色银、金花银应该都能看出来吧。
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经验。
http://www.sinoss.net/qikan/uploadfile/2010/1130/3263.pdf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Chinese Social History Review二零零四年第二辑
----------------------------------------------------------------------------
明代白银货币化与社会变迁
万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 100732)
摘要:或许在明朝最重要的变化是白银货币化的成功。事实上,白银在明朝后期成为合
法的货币,摆脱了明朝
早期的不合法的地位。但是,白银货币化不是从皇帝制定法令开始的, 它出现的趋势
是自下向上的过程,而官
方的接受和推动则是随后才自上向下的。由于白银货币化,在成化和弘治统治之后,金
融和征税几乎从实物转
化为白银,它显现明初到晚明农业经济向货币经济的转变。一系列变化在整个社会方面
起因于白银。白银经济
表明市场经济的萌芽。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就是货币经济。如果我们只关注于商品
经...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7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性解放我只服陈独秀
在共产理论中,不仅财产公有,而且性资源也必须公有。按照马克思学说,消灭私有制
和家庭是解放全人类的关键:“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
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同传
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就包括同传统的一夫一妻制观念决裂吗?决裂后就成了俄
共的“杯水主义”——性交象喝“杯水”一样的随便;到了陈独秀(1879-1942)那里
,“性器官长在头上,性交不过是点头而已”,是每日必打几次打招呼的革命仪式。
一,陈独秀先奸后娶小姨子高君曼
陈独秀,原名庆同,字仲甫,1879年10月9日生于安庆府城内(属于怀宁县)。其父陈
衍中是秀才,陈独秀2岁丧父,过继给叔父陈衍庶(昔凡)为子。1896 年,陈独秀参加
县府考试获得第一名秀才,时年17岁。1897年8月底陈独秀赴南京参加乡试,第一次接
触到了康梁派的报纸。乡试落榜后,1897年9月下旬,18岁的陈独秀回家与高晓岚拜堂
成亲。高晓岚比陈独秀大3.5岁,因自幼受继母虐待,虽是出身将门之女却目不识丁。
她身材修长,眉清目秀,体态端庄;一双小脚,总是穿着老蓝布做成的长长的大褂子,
...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3455
18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纹面】(33、34、35)

【纹面】(33、34、35)

作者:漂泊旅人
2015年8月6日首发于SIS
字数:26286
第三十三章
强大的冲击震的我晕头转向。不过万幸的是,虽然头晕,但我却保持了基本
的思维和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在我被冲击波撞飞的同时,被我牵着手的白衣女人
便获得了我们两人的身体主导权。女人凭借着她不可思议般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
自由的在空中变换着身体的动作和姿态,每当我俩即将撞上坑道的墙壁时,女人
便会提前一步身体运动,或用手,或用双脚支撑墙壁减缓冲击的力量。我仿佛是
被白衣女人带着在狭窄的坑道两侧墙壁中来回跳跃飞行一般快速的向前前进了数
十米的距离一般。
随着冲击力的衰退,白衣女人终于拉着我跌落到了地面上。接触地面的时刻
,我松开了女人的手,在立足不稳的情况下向前翻滚了几圈后,终于停住了身形。
我双手支撑着从地面爬了起来。原本以为失去了矿灯的照明我的眼前将一片漆黑。
但当我睁眼一看却意外的发觉此刻坑道内四处密布着极为黯淡的光辉。虽然黯淡
,但却足以让我观察到周围坑道的实际环境状况。再仔细一观察,我发现,这些
黯淡的光芒都来自坑道的四周墙壁,略一思量,我明白了光芒的出处... 阅读全帖
s**l
发帖数: 11983
19
来自主题: NorthEast版 - 长篇小说《活着之上》节选
长篇小说《活着之上》
作家简介
阎真,男,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即在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任助教。1985
年考上本校在职研究生,导师为颜雄教授。1988年毕业,于当年八月去加拿大。1992年
回国。2001年调入中南大学文学院,工作至今。现为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
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曾在天涯》,2001年在《当代》发表长篇小说《沧
浪之水》,迄今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62版。2008年在《当代》发表长篇小说《因为
女人》。201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阎真文集》(五卷本)。另出版专著两部,发
表论文数十篇。2014年第6期《收获》发表长篇小说《活着之上》。
【梗概】长篇《活着之上》
阎真继《沧浪之水》后的又一部长篇力作。锋利的笔触揭开高校腐败的内幕和中国知识
分子的堕落,一切都是为了名利,而在大学里活得最好的就是那些不学无术的投机钻营
分子。这些人极其聪明,能够利用任何机会,把握所有能为我所用的人际关系。但阎真
的笔触不仅仅局限在这样的暴露上,他更写出了以“我”为代表的有良知有追求,但又
在现实环境下无奈生存的另一类知识分子的真实境况。这些人虽...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20
http://bbs.voc.com.cn/topic-1855404-1-1.html
作者:罗中卫
朱自清之子曾投身抗日救亡运动,解放初期被镇压
朱迈先系现代文学家、爱国民主人士朱自清先生的长子。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年仅
三十三岁的朱迈先以“匪特”罪被湖南新宁县法庭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一九八四年该
法院经复查后承认错判,为死者恢复名誉。朱迈先之妻傅丽卿奔走多年的申诉,总算有
了结果。
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一九二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朱自清先生的原配夫人武仲谦病逝于扬州,留下三子
三女,最大的儿子叫朱迈先,小名九儿、阿九。朱自清早年的散文《儿女》中曾提到这
个让他年纪轻轻就背上“蜗牛壳”的头生子,说“阿九是喜欢读书的孩子。他爱看《水
浒》,《西游记》,《三侠五义》,《小朋友》等,没有事便捧着书坐着或躺着看,只
不喜欢《红楼梦》,说是没味儿。是的,《红楼梦》的味儿,一个十岁的孩子,那里能
领略呢?”
朱迈先生于一九一八年的九月,那时朱自清还在北京大学读书,实足年龄不满二十
岁。初为人父的朱自清在毕业后的头几年里,曾相继受聘于江浙一带的好几所中学,带
着年轻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四处奔波,生活十分...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1
http://hx.cnd.org/?p=103342
智效民:盛世才统治新疆与毛泽民死因探秘(下)
六、盛世才秘密加入苏联共产党
为了进一步讨好苏联,盛世才觉得有必要亲自去苏联一趟。于是在1938年8、9月间,盛
世才携全家以妻子“看病”为名秘密前往莫斯科。
对于盛世才访问苏联,国民政府并不知道。曾经长期在中国工作过的苏联外交官A.M.列
多夫斯基根据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馆档案和相关资料,对这次会谈作了介绍。列多夫斯
基说:斯大林、莫洛托夫和伏罗希洛夫在克里姆林宫接见了盛世才。当他回答了斯大林
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其中包括新疆的托派、军队、资源和民族问题等等)之后,还向对
方提出了加入苏联共产党的要求。下面是有关这方面的档案资料:
会谈记录中指出,他(盛世才)对自己要求入党的愿望作出的解释是,他了解马恩列斯
的学说之后,知道这是惟一必须信奉的学说,况且他根据经验确信,世界上惟一的社会
主义国家的政府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实践中援助较弱小的和被压迫的民族,所以他要求
入党的愿望增强了。现在他得到了这样幸运的机会,亲自同世界无产阶级的领袖斯大林
同志交谈,因此决定利用这个机会来表达自己的要求。如...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22
来自主题: _Mao_and_Deng版 - 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数字700万左右
三年困难时期的人口变动数据就被人为地做了手脚,1980年代初期发布的人口普查和统
计局数字中间,因为数字修改时经过未经仔细校核,同一个系列的数据相互之间矛盾很
大,导致增长率数字和年度人口数字无法吻合,这显然是某个奉命篡改数字的官员不认
真工作、敷衍了事带来的恶果。
按照许涤新的研究,关键差距在于人为地放大了1959年的人口数字,导致1961年之前的
数字都不准确。当然,许教授不方便说这是中央某人授意的、同时跟特定时期的政治需
要有什么关系
按照许教授他们的研究:“......根据一九六四年普查资料回推,一九六一年人口应当
是64508万人,比原统计数大约减少1486万。”(参见许涤新主编《当代中国的人口》
当代中国出版社电子图书,第一章第一节)
本来,在困难时期过后,中央办公厅曾经汇总过非正常死亡数字的,根据曾经在中办工
作的同志介绍,这个数字在700-1000万之间。另外还有一个数字,是公安部掌握的三年
时间内全国总的人口死亡数量,1962年七千人大会期间,纪登奎亲口问过公安部部长谢
富治,谢告诉他三年总共死亡人数2500万人(访问纪登奎的儿子纪坡民,2007年4月)
,如果考虑正... 阅读全帖
d****g
发帖数: 713
23
来自主题: _FilmStudies版 - 《夺命剑》:谁说了算?!
小林正树的《夺命剑》,是非常工整的武士片。我印象中,武士片脱不了忠诚和背叛、
伦理和情感、个人和集体的纠结,看看近年山田洋次的新武士剧都还是在重复这种主题。
这部《夺命剑》说的是,娶妻休妻谁说了算?拿现在来说,挺个人的一件事,影片中中却弯弯
绕绕、反反复复就是缠不清。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说了算,都要劝说别人按自己的意思办。藩主说了算,但家臣不接受呀,于是家老来劝,家老不行,领导来劝;女主人的想法,男主人还要接受呀,于是族人来劝;哥哥的事,妈妈管不了了,弟弟来办;少的说不通吧,劝老的;老的说不通吧,劝少的;男的说不通吧,劝女的……
政治的残忍就在于,人不是单纯的个体,处于无所不在的集体网罗中。如果不是集体的权威,又要遂个人心愿,就只有在集体的网罗中撞个鱼死网破。
人都把自己想象的正义强加给别人,就连赚人眼泪的女苦主也是一样。做藩主小妾时,
她要把自己想象成替其他年轻女子受苦,才觉得自己的不幸有意义。当发现其他年轻女
子不领情,上赶着给藩主当玩物时,就崩溃了。这就奇怪了,为什么就不能有其他人想
着和藩主搞上的好处,欣然从之的事情呢?
女苦主的自我意识当然好,但当时更多人也许没她那么坚决。《七武... 阅读全帖
F*V
发帖数: 3978
24
惨 22.4万年轻人失业中 求职难正妹跳桥亡
2013年12月06日
林芷涵前晚跳桥自杀後,警消紧急出动救援。吴国仲摄
【李俊淇、吴国仲、唐镇宇□新北报导】就业困境逼年轻人走上绝路!一名家境困窘的
二十一岁正妹,国中起即半工半读,高中毕业後未继续升学,孝顺的她想努力赚钱改善
家庭经济,不料因为学历低,叁年来始终找不到稳定工作,谋职路一直不顺,她的一名
好友年初到新北市碧潭跳桥轻生,前天深夜她想不开,也到碧潭跳桥,美好的生命还来
不及绽放便已结束。
据行政院主计总处调查,今年一月至十月全体失业率平均为百分之四点一九,二十九岁
以下失业率为百分之九点四,近二十二万四千人失业,二十岁到二十四岁失业率高达百
分之十叁点七一,约十万六千人失业,居所有年龄层之冠。专家昨吁政府应正视年轻人
谋职不易问题,勿让悲剧一再发生。
21岁正妹林芷涵因谋职不顺,竟选择跳碧潭结束生命。翻摄画面
家境困窘无法升学
警方调查,跳桥自杀的林芷涵(二十一岁)因父母离异,她和姊姊、妹妹、弟弟住在北
市外婆家,母亲在外工作。孝顺的芷涵因不忍高龄的外婆还捡拾资源回收品,国中时就
会利用课馀打工,赚的钱全给外婆,即使在校课业成...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善德:范仲淹八百年家族兴旺 家风不坠的秘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18 20:53:15 2015, 美东)
范仲淹像(网络图片)
大家都听说过《岳阳楼记》中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
句诗的作者就是一代名臣范仲俺。
宋朝范仲淹,江苏吴县人,二岁时父亡,母亲因家贫无力谋生,只好带着他改嫁。及长
,知此事后,即泣别母亲,寄居佛寺苦读。也因此善缘,范公从小就闻佛正法,守持净
戒,并刻苦自励、发愤精进。长大为官后,非常笃信佛法,且乐善好施、广修众福。凡
是他为官时所莅守之处,必定修建寺院、恭敬僧众,带动地方百姓信奉三宝,于兴崇佛
法上不遗余力。
其从小就懂得立志。有一天他去算命,走到一个地方,看到一位算命先生,他索性就问
:“你帮我看一看,我能不能当宰相?”这位算命先生一辈子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小孩
子居然开口就说要当宰相,也著实吓了一跳。就跟范仲淹说:“小小年纪,如何口气这
么大?”
范仲淹有些不好意... 阅读全帖
j****e
发帖数: 12067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joycee (买买提头号女魔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的“桃花运”和“官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2 14:42:56 2010, 美东)
http://zhujingchun.blog.163.com/blog/static/1398592272010234342625/
成功男人背后有几个好女人-------外交家顾维钧的“桃花运”和“官运”
顾维钧-----民国第一外交家
民国时期,社会还不是很“开化”。娶妻纳妾是正常的婚姻现象,前文(两房妻
子皆贤惠 子女个个是才俊----漫谈民国人物风月史(2)-----一代天才学人梁启超的
婚恋故事)提到的梁启超就是一例。娶八个十个偏房小老婆的也大有人在。享有“齐人
之福”的大人物比比皆是。比如袁世凯,一生正式迎娶的有1妻9妾,子女32人,其中儿
子17人,女儿15人;段祺瑞先后有过妻妾7人;张作霖有6房妻妾;曹锟4房妻妾,那算
是少的了;“狗肉将军”张宗昌又号称“三不知将军”,其中一项就是不知...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27
http://news.xinhuanet.com/2011-09/06/c_121987755.htm
2011年09月06日 16:59:33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共的秘密工作,即使放在世界范围内比较,也堪称成绩一流,特色独具。其中蕴
含的文化基因,更是弥足珍贵。但是,有关专著,却是少之又少。这是因为,中共的隐
蔽战线向来有严格的保密规则,人们很难看到相关文字材料。
笔者长期探寻这个秘密,直接采访重要当事人,撰写了《协商建国》和《中国秘密
战》两书,相对完整地记述了中共统战、情报、保卫工作的真实历史。
众所周知,周恩来是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但他还是鲜为人知的秘密活动家。
周恩来是中共秘密工作的主要创建人,隐蔽战线的领导人。
“枪杆子”与“刀把子”——弱势生存,必备利器
密战、间谍,似乎并不光彩。苏联的克格勃、美国的中央情报局、国民党的军统,
名声都很臭。外国间谍杀人越货,国民党特务无恶不作,而中共的隐蔽战线,却是人人
敬佩的无名英雄。这是为什么?中共的隐蔽战线,具有优良的文化基因,社会形象好。
这要从周恩来创建秘密组织谈起。
现代中国的第一个“特务”组织
据笔者考证,在中...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8
自曾祖父英敛之创办了《大公报》和辅仁大学开始,英家人就“吃起了洋饭”。吃了五
世“洋饭”的英家可谓人才济济,下面为您逐一揭晓,属于英氏家族的绝世传奇…
英敛之、爱新觉罗·淑仲夫妻与爱子英千里合影(资料图)
英达(资料图)
英家五代人——【第一代】 代表人物:英敛之
【第二代】 代表人物:英千里
【第三代】代表人物:英若诚
【第四代】代表人物:英达、英壮、英宁、宋丹丹(英达前妻)、梁欢(英达现妻)
【第五代】代表人物:英巴图、英如镝
自曾祖父英敛之创办了《大公报》和辅仁大学开始,英家人就“吃起了洋饭”。英达的
爷爷英千里12岁就赴欧求学,回台湾后余光中、马英九都做过他的学生;父亲英若诚外
号“英大学问”,从小在教会学校念书,在人艺任职后,1986年担任文化部副部长;以
英达为核心的“英式三兄弟”(英达、英壮、英宁)已经到了 “天下谁人不识君”的
境界;身为家族第五代领头人的英巴图,从美国留学回来后,在母亲宋丹丹鼓励下开始
闯荡娱乐圈;英达与现任妻子梁欢所生之子英如镝,更是加盟了北美冰球联赛的波士顿
熊队。吃了五世“洋饭”的英家可谓人才济济,下面为您逐一揭晓,属于英氏家族的绝
世传奇…
第...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9
郑秀文许志安(资料图)
据香港媒体报道,娱乐圈多姿多采,癸巳蛇年却是“是非年”,著名玄学家麦玲玲分析蛇年运势,七赤星入主兑宫,兑宫代表娱乐圈,七赤星象征斗争与是非,因此今年娱乐圈乃多事之秋,骂战比去年更激烈,甚至有官司诉讼。据麦玲玲的分析,今年许志安与郑秀文有可能会双喜临门;何超云与陈山聪有可能会结婚。
香港电视牌照有转机
受注目的香港电视(HKTV)免费电视牌照问题有转机,流年对老板王维基有利,他命格大上大落,下半年有好消息。无线运势依然强劲,龙头大哥位置稳定,但竞争激烈,亚视则原地踏步。蛇年对新生代年轻人有利,男艺人竞争,资深一辈失势,年轻人有机可乘,有望上位。
娱乐圈情侣谁能开花结果?且看麦师傅的分析。
2013年是陈山聪、何超云的感情关键年份,男方会有大变动,何超云流年有利办喜事,今年是两人结婚好时机,如果未能把握会有“不结就分”的危机。
郑秀文与许志安屡次传出婚讯,生肖属羊的许志安在蛇年合月合日,属结婚年;郑秀文在蛇年同属结婚时机,还有机会即年有喜,随时双喜临门。
Angelababy与黄晓明有阻碍
黄晓明(77年)、Angelababy(89年)同是属蛇,本命年犯太岁,感情... 阅读全帖
j****e
发帖数: 12067
30
http://zhujingchun.blog.163.com/blog/static/1398592272010234342625/
成功男人背后有几个好女人-------外交家顾维钧的“桃花运”和“官运”
顾维钧-----民国第一外交家
民国时期,社会还不是很“开化”。娶妻纳妾是正常的婚姻现象,前文(两房妻
子皆贤惠 子女个个是才俊----漫谈民国人物风月史(2)-----一代天才学人梁启超的
婚恋故事)提到的梁启超就是一例。娶八个十个偏房小老婆的也大有人在。享有“齐人
之福”的大人物比比皆是。比如袁世凯,一生正式迎娶的有1妻9妾,子女32人,其中儿
子17人,女儿15人;段祺瑞先后有过妻妾7人;张作霖有6房妻妾;曹锟4房妻妾,那算
是少的了;“狗肉将军”张宗昌又号称“三不知将军”,其中一项就是不知道有多少姨
太太,后来别人帮他数数,最多的统计到40位。

在八卦史上,外交家顾维钧是民国美男子之一。“民国几大美男”有诸多版本,
每榜都有汪精卫,小顾的上榜率也蛮高的,从来不乏女性的追求。他虽然没纳过妾,但
是比起那些号称享受齐人之福的男人来说,从婚... 阅读全帖
h******x
发帖数: 10156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项羽的父亲是谁?
看到这么一个说法,供大家参考:
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的开头写道:“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
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项燕。为秦将王剪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
姓项氏。”由于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对项羽的家世交待得不清楚,连他的生身之父
都未予交待。后来班固的《汉书》等正史也未提及,加之楚国战败后,项羽随其叔父项
梁长期流落在外,未曾返回故里。项氏家族在宿迁的繁衍,尤其是项羽的父亲是谁就成
了千古之谜。追根寻谱探项羽家世作为项羽的家乡人有责任有义务弄清楚项羽家世的来
龙去脉。要弄清楚这样的问题,必须找到项氏的后裔。带着这样的问题,近日,宿城区
博物馆李馆长开始对宿迁的项氏家族进行了走访。他通过“地名办”他先找到了位于宿
城区龙河镇的项庄,见到了存有项家家谱的项玉同先生,但他非常遗憾地对李馆长说,
上世纪九七年修谱时,由于没有旧谱接续,将“项”姓改为“相”姓,后又听说卓圩有
数十户姓项的,但家谱也是新修的,查无结果。几天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李馆长结识
了项氏百货的总经理项先祝先生。谈及此事,项先生非常肯定地对李馆长说:“我们就
是楚国大将项燕的后代。祠堂为证,...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
☆─────────────────────────────────────☆
Esquimau (雪门院) 于 (Sat Sep 1 16:36:02 2012, 美东) 提到:
已经读到王莽了。做一些读书笔记备忘。
周纪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
-- 命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司马光的评论: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
分莫大于)
-- 魏斯(魏文侯)
-- 智襄子、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三家灭智,张孟谈说二子
-- 豫让刺赵襄子
-- 魏文侯,魏桓子之孙。以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为师。
--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
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
-- 吴起杀妻,残忍薄行之人。
慎靓王二年(前319年)
三年(前318年):楚赵魏韩燕伐秦,秦败五国之师。
四年(前317年):苏秦被刺杀。张仪说魏襄王事秦。
五年(前316年):秦司马错伐蜀,蜀属秦。
周赧王元年(前314):燕国内乱,齐伐燕,杀子之与燕王哙。
二年(前313年):楚王中张仪之计,绝齐而六百里地不得。
三年(前312年):秦大败楚师,取汉中地。燕昭... 阅读全帖
r****p
发帖数: 1854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从采石之战到隆兴和议
袁腾飞的《两宋风云》以及最新推出的《塞北三朝-金》里面比较精彩的高潮部分,当
属金海陵王完颜亮伐宋的那一段,以及其中的采石之战。不过他对其后宋金议和的论述
,我个人觉得不太准确。听袁腾飞说起来,似乎是战争元凶完颜亮一死,金宋两国热爱
和平的友好人士立马摈弃前嫌达成了和议,即所谓的“隆兴和议”。这个算是对南宋相
对最有利的和议条件:岁币减十万,关系从君臣改为叔侄。不过真正的历史其实不是这
样的,从采石之战到隆兴和议之间还有颇多的波折。
完颜亮败死之后,南宋高宗于绍兴三十二年五月下诏宣布禅位,皇太子赵玮改名赵昚,
六月赵昚正式登基是为孝宗。一心收复中原的孝宗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令张浚追击
金军趁胜北伐。金朝方面,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岁末,金世宗完颜雍已经掌握了政
权并成功扫清了反动势力。他试图与宋讲和但遭到了南宋方面的拒绝,便派仆散忠义为
都元帅坐镇开封,统一指挥黄河以南各路金军。
金世宗的如意算盘是不战屈人之兵,“金人以十万众屯河南,声言规两淮,移文索海、
泗、唐、邓、商州及岁币。”张浚继续他一贯的爱国奋青作风,“浚言北敌诡诈,不当
为之动,以大兵屯盱眙、濠、庐备之,卒以无事。”...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34
陈云的统购统销政策和大饥荒的起源
宋永毅:粮食战争:统购统销政策和合作化运动与大饥荒的起源
发表于 2014 年 02 月 22 日 由 lixindai
如果我们对大跃进-大饥荒稍微做一些历史性追溯,便会发现它是自中国共产党(以下
简写为“中共”)建国以来的一个基本政策──粮食政策──的延续和必然爆发。目下
西方学界在分析作为战争要素和战略武器的“粮食”时,风行一种“粮食战争”观念[1
]。国内研究大饥荒的著名学者杨继绳在其《墓碑》里也沿用过这一的观念。[2]其实,
毛泽东本人在1957年青岛会议上谈到统购统销和“三定”等中共的粮食政策时就坦率地
承认过:“粮食问题是一场战争”。[3]从这一视角来看,我们会并不惊讶地发现:
1959-1962年中国大饥荒的实质,其实就是中共及其掌握的国家机器对中国农民进行的
一场长期的“粮食战争”。就饥荒本身的规模而言,更有着一个从积微知着的小雏形到
史无前例的大浩劫的恶性发展过程。
一、战时经济:朝鲜战争和统购统销
中共及其领袖们是在马上取得的天下。指挥并赢得“革命战争”一直是其政策的中心基
点,他们无意识的深层思维也大都战争化了。为此,作为... 阅读全帖
h***o
发帖数: 8
3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ZZ 无悔(十二)
偷车这个行当对在O记干了多年的香港佬来说并不陌生。
早在九十年代初期,也就是大圈们横扫香港的同时期,香港的汽车保险公
司可说是损失惨重。许多名牌车,往往只要车主下车去吃碗烧鹅粉的工
夫,车就没了。一时间,港九地区风声鹤唳,羊毛出在羊身上,私家车保
费猛涨,有钱佬人人自危。车都去了哪里了呢?去了大陆。
被偷的车先是被开到某个货仓里,装入货柜。两辆车一上一下,车顶对着
车顶,都用钢绳拉住,避免碰撞。这样,一个四十尺的货柜,一般可以装
下六辆车,再用拖车拉过罗湖或者是龙岗口岸。海关呢?那时候的深圳海
关早已烂透了,基本上都被买通,所以如入无人之境。这些车一般都被运
往顺德和汕头这两个最大的走私车市场出售,买家多是广东地区“先富起
来” 的那部分人。也有部分车是在香港被就地肢解,运入大陆后再组装起
来出售。当时顺德和汕头地区可以说是对走私车一条龙服务,包括上牌,
只要你出钱就行。后来被枪毙了的惠州市公安局长赚的就是这牌照钱。
后来不行了。大陆下了决心,与港方联手打击汽车偷盗走私。历史证明,
只要共产党真的想做件什么事情,几乎没有做不到的。未几,深圳那个海
关被全面整肃,惠州那个局长也给毙了。卡... 阅读全帖
j****e
发帖数: 12067
36
http://zhujingchun.blog.163.com/blog/static/1398592272010234342625/
成功男人背后有几个好女人-------外交家顾维钧的“桃花运”和“官运”
顾维钧-----民国第一外交家
民国时期,社会还不是很“开化”。娶妻纳妾是正常的婚姻现象,前文(两房妻
子皆贤惠 子女个个是才俊----漫谈民国人物风月史(2)-----一代天才学人梁启超的
婚恋故事)提到的梁启超就是一例。娶八个十个偏房小老婆的也大有人在。享有“齐人
之福”的大人物比比皆是。比如袁世凯,一生正式迎娶的有1妻9妾,子女32人,其中儿
子17人,女儿15人;段祺瑞先后有过妻妾7人;张作霖有6房妻妾;曹锟4房妻妾,那算
是少的了;“狗肉将军”张宗昌又号称“三不知将军”,其中一项就是不知道有多少姨
太太,后来别人帮他数数,最多的统计到40位。

在八卦史上,外交家顾维钧是民国美男子之一。“民国几大美男”有诸多版本,
每榜都有汪精卫,小顾的上榜率也蛮高的,从来不乏女性的追求。他虽然没纳过妾,但
是比起那些号称享受齐人之福的男人来说,从婚...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37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
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
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脚
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
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
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
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武姜便请求封给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
称他为京城太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
;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
:“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
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超过三百方丈,那就会是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
:国内最大...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1671
38
《决裂》故事梗概
江南某地区党委决定创办一所“抗大”式的农业学校——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延安
“抗大”毕业的垦殖场场长龙国正被派往松山分校担任党委书记兼校长。学校刚刚创办
,斗争便十分激烈。副校长曹仲和要把学校建在城郊;教务主任孙子清为追求学生质量
,拒收没有文凭的工农学生。龙国正根据地委副书记唐宁的指示,提出把学校办在山头
上,主张打开考场大门,请工农学生进考场参加考试,请贫下中农参加评论。开学后,
龙国正号召全体师生掀起一场“教育革命”。
学生徐牛崽首先向孙子清开了第一炮,贴出《少讲马,多讲猪和牛》的大字报,这
件事遭到曹仲和的训斥,却得到了龙国正的赞扬。龙国正批评学校关门教学,脱离实际
。这些触怒了专区的赵副专员,他把龙国正调去大城市参观名牌的农业院校,并开除了
几名为帮助农民抢收而不参加考试的学生。
龙国正回校后,召开党委会,指出曹仲和的错误,撤销开除学生的通告,进一步动
员全体师生把学校的小课堂搬到农村的大课堂去。“共大”师生在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
,增长了才干。他们批判了“党内的资产阶级代理人”赵副专员。赵副专员下令砍掉“
共大”。这时,传来毛主席肯定“共大”的消息,全校师生欢...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39
习仲勋践行群众路线:把屁股坐在老百姓这一面
2013年02月18日09:19 北京日报 我有话说(3983人参与)
1940年4月3日,在关中分区领导机关即将撤离马家堡时,习仲勋专门就保护群众林木问
题致信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副主席林伯渠和高自立。   1940年4月3日,在关中分区领
导机关即将撤离马家堡时,习仲勋专门就保护群众林木问题致信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副主
席林伯渠和高自立。
习仲勋是党的老一辈革命家。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忠实地实践党的群众
路线,深入基层,关心群众,在群众面前树立了党的优良作风,因而受到群众的拥戴。
告诫同志们“永远不要脱离群众”
1942年秋召开的西北局高干会议期间,党组织对习仲勋与群众的关系作了精辟而生
动的概括,称赞他是“党的宝贵的群众领袖”。这份至今保存在习仲勋档案中的组织材
料这样写道:“习仲勋是关中分区特委书记、专员及部队的政治委员,统一领导关中的
党政军民,坚持保卫边区和建设新关中,曾获得显著成绩。凡是关中的人民,无论大人
和小孩都知道他,都喜欢他。”
1943年2月,刚上任绥德地委书记的习仲勋就提出“为五十二万群众服务”的要求
,并保证自己...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131
4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记下老红卫兵的血债
记下老红卫兵的血债
——读老红卫兵的回忆录
彭小明(德国)
2011年香港出版了米鹤都主编的《回忆与反思:红卫兵风云人物》,其中包含了一些
1966年老红卫兵的口述历史。比如陈小鲁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秦晓的《走出乌托
邦》。前些年清华附中红卫兵始作俑者之一骆小海发表过讲话,2012年在天安门给毛泽
东戴红卫兵袖章的宋彬彬也发表了《四十多年来我一直想说的话》。由于中国一直没有
彻底清算毛泽东历史罪行,“彻底否定文革”就始终不能贯彻到底,这些人物还把红卫
兵的历史当做了不起的事情来讲述。但是随着中国人对普世价值的逐渐深入理解,对毛
泽东时代的深刻反思,红卫兵的形象将越来越成为负面的典型,逐渐归类到反人类犯罪
团伙的历史地位上去。
中国版水晶之夜的法西斯冲锋队
“老红卫兵”是 成立最早的一部分以高干子女为主要骨干的极端组织。早期是中学生
,稍后一部分大学生也参与其中,是红卫兵暴行的始作俑者。红卫兵从理论上对已经相
当极端的毛泽东政治运动手段进一步极端化,将湖南农民运动时期的暴民暴力行为在和
平时期全面重演,造成了举世震惊的恐怖红八月。1938年11月9日纳粹冲锋队制造了柏
林水晶之夜,在... 阅读全帖
g**1
发帖数: 10330
41
惨 22.4万年轻人失业中 求职难正妹跳桥亡
2013年12月06日
林芷涵前晚跳桥自杀後,警消紧急出动救援。吴国仲摄
【李俊淇、吴国仲、唐镇宇□新北报导】就业困境逼年轻人走上绝路!一名家境困窘的
二十一岁正妹,国中起即半工半读,高中毕业後未继续升学,孝顺的她想努力赚钱改善
家庭经济,不料因为学历低,叁年来始终找不到稳定工作,谋职路一直不顺,她的一名
好友年初到新北市碧潭跳桥轻生,前天深夜她想不开,也到碧潭跳桥,美好的生命还来
不及绽放便已结束。
据行政院主计总处调查,今年一月至十月全体失业率平均为百分之四点一九,二十九岁
以下失业率为百分之九点四,近二十二万四千人失业,二十岁到二十四岁失业率高达百
分之十叁点七一,约十万六千人失业,居所有年龄层之冠。专家昨吁政府应正视年轻人
谋职不易问题,勿让悲剧一再发生。
21岁正妹林芷涵因谋职不顺,竟选择跳碧潭结束生命。翻摄画面
家境困窘无法升学
警方调查,跳桥自杀的林芷涵(二十一岁)因父母离异,她和姊姊、妹妹、弟弟住在北
市外婆家,母亲在外工作。孝顺的芷涵因不忍高龄的外婆还捡拾资源回收品,国中时就
会利用课馀打工,赚的钱全给外婆,即使在校课...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83
42
我与崔永元的争论(续十三)
http://fangzhouzi.baijia.baidu.com/article/3009
方舟子01月19日 16:53 分享到:
我与崔永元的微博争论的第十四部分合集
【崔永元】
肘子耗资数根毛发把我的基金查了个遍,只可惜它常年收黑基金,根本不知道正规的公
益慈善如何在阳光下运作。我不回答,到法庭上见,只有黑基金才会见光死。只是肘子
要为这些谣言付出惨痛代价。
【方舟子】
把崔永元公益基金的“口述历史”项目财务报告拿到阳光下晒晒,把“乡村教师培训”
项目第1~4期的财务报告拿到阳光下晒晒。自己藏着掖着,还天天叫嚷要我晒根本就不
存在的“黑基金”。没错,只有黑基金才会见光死,晒出的部分不就晒出一堆问题了吗
?崔永元说他自己呢?
【崔永元】
你猜猜?按安保黑基金的路数猜。 || 三一: 你的基金有没有猫腻,跟方舟子无关。为
什么机票都是全票?为什么一个帽子好几百?有空就跟大伙好好说说呗。
【方舟子】
原来崔永元是把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崔永元公益基金这个公募公益基金当成安保资金这样
一个一开始就宣布不公开的私人私益资金来运作的,可以暗箱作业,可以拒不回答有理
...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131
43
秘史:鸦片战争后中国从鸦片进口国变成了鸦片出口国
核心提示:出于显而易见的原因,很少有人提到这段历史: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山寨
鸦片,生产大量土产鸦片,横扫国内市场。 到20世纪初,中国不但把英国进口鸦片搞
的无利可图退出中国市场,而且还开始象东南亚出口鸦片...短短几十年间,中国成了
世界鸦片生产出口第一大国!
鸦片战争后茶叶和鸦片贸易与上海城市的发展
2013年05月28日 16:05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5期 作者:仲伟民
上海在鸦片战争后发展迅速,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这当然得益于上海的开埠,以及
上海特殊而优越的地理位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华北及长江沿岸许多城市又陆续 增
辟为开放口岸,这使上海在全国贸易尤其是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更加重要。鸦片战争后至
189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增加了6倍多,其中上海对外贸易占到了全国 进出口总值的一
半以上;而在进口方面,上海更是占到了全国进出口总值的60%以上。①此前学术界对
丝织品和棉纺织品贸易研究比较多,而对其他商品种类重点 关注较少,因此我在本文
中着重指出,上海的发展同茶叶和鸦片这两种商品贸易的发展有着极为重...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1389
4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各地人的品性(一) - 山东
推荐大家读下这篇文章:
海岱神韵话青州
纪连海
我们今天要给大家讲到的是《海岱神韵话青州》。说到这个话题,首先我觉得就要交代
一下什么呢,就是人们来青州是干什么,我觉得大致…说到《海岱神韵话青州》,我觉
着人民大致都有两种想法:一,外地人来青州自然是看咱们青州这个全世界最大的“寿
”字;第二就是进城。进城来看什么呢,看很多很多的名人古迹。首先我觉得必须得从
咱们云门山的这全世界最大的寿字说起,这个寿字七米多高,光下面这个“寸”字就两
米三,所以说到七米多高的寿字、两米多高的寸字,自然青州人就很骄傲地说,人无寸
高。
何以骄傲?我们的话就出来了。这么巨大的“寿”字全世界第一高的“寿”字,它
到底是谁为谁刻的呢?说到这儿,这历史上还有个故事。不过要说这个故事,我们还得
从大明朝说起。
我们今天所在的位置就是大明朝在这儿的一个宫殿,这个宫殿想当初住的是明朝的
明衡王,这个第二代明衡王他姓朱,叫朱厚矫,咱们这个“寿”字就和朱厚矫有关。
故事中说公元1560年,当然,这个时间是我加的。嘉靖三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560年
,这个明衡王朱厚矫迎来了一个双喜临门的日子。双喜临门这...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5
——程凯: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隐瞒了哪些史实
作者:程凯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恶意隐瞒或歪曲史实之处比比皆是,最荒唐的在电视剧
的最后一集,把香港回归中国的《中英联合声明》中方签署者赵紫阳改成了田志远,把
英方签署者撒切尔夫人改成了英国驻中国大使。这个世界上撒谎的人很多,但撒谎也应
有个谱,要撒也撒那些事实真相不明的谎,并且撒谎之前要考虑如何圆谎。中共完全无
所顾忌,想怎么撒就怎么撒,从不考虑如何圆谎。
我在网上把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看完,本想通过收看这部
电视剧对粉碎〝四人帮〞后中共建政以来唯一值得怀念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做一番回忆
,但看到的却不是真实的历史,而是对邓小平颠三倒四喋喋不休的颂扬。这部电视剧把
中共的颂扬领袖的文化推向又一个高峰,编导甚至把外国人都利用起来了,包括美国总
统、意大利总理、英国首相、日本前总理大臣、西方石油公司的老板、一直到可怜的意
大利女记者法拉奇。以敏锐、深刻和不留情面的提问令各国政要们畏惧的法拉奇,在剧
中竟成了邓小平的狂热吹捧者。法拉奇死了,她已经不能表达抗议;正因为她死了,《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电视剧的编...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164
46
澎湃新闻:遇到游客特别不文明的行为,你会生气吗?
康仲军:这个没法说,有一次我在山崖下边捡垃圾,一个游客扔了一个烟头下来,
烟头还燃着,差点掉到我脖子里。抛开这个不说,本来山林就要防火,不准带烟上来,
他抽完了还不灭掉就往下扔。就像刚才,我在这里捡,那个游客就往下扔,你说我咋办
?(康仲军的一位同事向记者吐槽,他曾经试图制止游客乱扔垃圾,但遇到一位游客说
:“我们不扔,你们不就失业了?”)
澎湃新闻:你觉得有办法改善旅游景区的这些情况吗?
康仲军:这跟我们国民的文明程度有关,全国景区都有乱扔垃圾的现象,这个也没
法避免。但我就想提一条,能不能尽量把垃圾扔到垃圾箱里?即使不扔到垃圾箱里,扔
到路面上也不要往下(山谷)扔。
c***h
发帖数: 1862
47
陈云的统购统销政策和大饥荒的起源
宋永毅:粮食战争:统购统销政策和合作化运动与大饥荒的起源
发表于 2014 年 02 月 22 日 由 lixindai
如果我们对大跃进-大饥荒稍微做一些历史性追溯,便会发现它是自中国共产党(以下
简写为“中共”)建国以来的一个基本政策──粮食政策──的延续和必然爆发。目下
西方学界在分析作为战争要素和战略武器的“粮食”时,风行一种“粮食战争”观念[1
]。国内研究大饥荒的著名学者杨继绳在其《墓碑》里也沿用过这一的观念。[2]其实,
毛泽东本人在1957年青岛会议上谈到统购统销和“三定”等中共的粮食政策时就坦率地
承认过:“粮食问题是一场战争”。[3]从这一视角来看,我们会并不惊讶地发现:
1959-1962年中国大饥荒的实质,其实就是中共及其掌握的国家机器对中国农民进行的
一场长期的“粮食战争”。就饥荒本身的规模而言,更有着一个从积微知着的小雏形到
史无前例的大浩劫的恶性发展过程。
一、战时经济:朝鲜战争和统购统销
中共及其领袖们是在马上取得的天下。指挥并赢得“革命战争”一直是其政策的中心基
点,他们无意识的深层思维也大都战争化了。为此,作为...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12685
48
牛逼!
给糖尿病人注射葡萄糖!
文章摘自《共和国元帅:贺龙的非常之路》
作者:顾永忠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林彪、江青为了打倒贺龙,大肆造谣诬蔑,制造反革命舆论。
在他们一而再,再而三的诬告下,毛泽东对贺龙的信任开始动摇了。
1967年2月3日,毛泽东在会见阿尔巴尼亚国防部长巴卢库时说:“我们的军队也不
是没有问题的。
像贺龙是政治局委员,罗瑞卿是书记处书记、总参谋长。”
“……比如杨成武,他是代总参谋长。
总参管好几个部,其中一个作战部的部长、副部长写大字报要打倒他,那是贺龙挑
起来的。”
到了9月上旬,林彪认为提出对贺龙立案审查的时机已到,他指使叶群于9月7日在
中央的碰头会议提出此事。
叶群在会上作了长篇发言,大肆攻击诬陷贺龙。
最后,她叫嚷:“贺龙问题严重,应该立案审查。”
江青、康生、陈伯达、谢富治对叶群的提议一致赞成并积极支持。
9月11日,一份由江青、康生、陈伯达和叶群联名,要求成立专案组审查贺龙的报
告,经林彪圈阅后送到毛泽东那里。
报告说:“贺龙的政治历史问题和阴谋篡军反党、反毛泽东思想的罪行都很严重,
需要成立专案组,进行审查。
由康生任组长,杨成武、叶群... 阅读全帖
p********7
发帖数: 18007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江西农业大学
江南某地区党委决定创办一所“抗大”式的农业学校——江西农业大学。延安“抗大”
毕业的垦殖场场长龙国正被派往松山分校担任党委书记兼校长。学校刚刚创办,斗争便
十分激烈。副校长曹仲和要把学校建在城郊;教务主任孙子清为追求学生质量,拒收没
有文凭的工农学生。龙国正根据地委副书记唐宁的指示,提出把学校办在山头上,主张
打开考场大门,请工农学生进考场参加考试,请贫下中农参加
开学后,龙国正号召全体师生掀起一场“教育革命”。
学生徐牛崽首先向孙子清开了第一炮,贴出《少讲马,多讲猪和牛》的大字报,这件事
遭到曹仲和的训斥,却得到了龙国正的赞扬。龙国正批评学校关门教学,脱离实际。这
些触怒了专区的赵副专员,他把龙国正调去大城市参观名牌的农业院校,并开除了几名
为帮助农民抢收而不参加考试的学生。
龙国正回校后,召开党委会,指出曹仲和的错误,撤销开除学生的通告,进一步动员全
体师生把学校的小课堂搬到农村的大课堂去。“共大”师生在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增
长了才干。他们批判了“党内的资产阶级代理人”赵副专员。赵副专员下令砍掉“共大
”。这时,传来毛主席肯定“共大”的消息,全校师生欢欣鼓舞,龙国正提醒大家:斗
...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5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弃子取势——杨虎城被捕详考
原创: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微信号 lldxsqq
功能介绍
人性崇尚自由——【原创】橡树公众号。历史,杂文,文艺,诗歌,闲谈。切磋交友。
蒋介石和杨虎城。
西安事变爆发之后,世界列强如美、英、法、德、意等主要媒体,纷纷致电张杨,表示
对他们发起西安事变不满。
彼时,为墨索里尼服务的意大利外长齐亚诺电斥张学良为最:
汝系吾友,即成吾敌。
此外,苏联两个重要报纸连发社论。
《真理报》一针见血,指出张学良高揭抗日旗帜,实则,助日本分裂中国。《消息报》
则指责张、杨所为客观上均属有利于日本侵略者。
苏联和意大利同属张学良发动兵变最期待的外援国家。此刻,同时否定西安事变,张杨
之沮丧可想而知。
国际舆论之外,西安事变也在全国学界、商界、军界、妇女、文化、传媒等社会各界遭
到一片愤怒斥责。
当时,唯有平津等地的学生不谙世事,热血沸腾在校园发表声援张、杨话语。颇为戏剧
性,在清华大学教课的闻一多拍案大怒,在课堂怒指学生,跺脚怒骂。
“你们谁敢起来告诉我,你们做的对么?你们这种捣乱,不是害了中国么?你们可以站
起来说。”
闻一多愤骂一阵,学生哑然,无人敢应。
停息良久,闻一多一字一顿,...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