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 发帖数: 2257 | 1 北大校长谈六四:学生游行绝非靠少数人煽动(图)
文章来源: 炎黄春秋 于 2016-03-18 13:07:3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3971 次)
20世纪80年代,中国著名学府北京大学学潮不断。《炎黄春秋》2013年第10期刊登丁石
孙专访《我在北大当校长》爆料,八六学潮时,北大校长丁石孙曾在民盟小组会上说,
“学生要去游行,绝对不是少数人煽动,而是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如果是少数人煽动的
话,就说明我这个校长无能。我掌握学校的领导权,都煽动不起来,他们怎么能煽动起
来呢?”
我是北大的民选校长
访:您是什么时候知道要当北大校长的消息的?
丁:1983年10月。在这之前不久,我在哈佛数学系收到我爱人的信。她说现在北大正在
酝酿校领导班子。教育部、人事部、中组部在北大搞了一次由副教授、副处长以上的人
参加的民意测验,事先没有提任何候选人,让大家任意填写校长、副校长人选,不记名
。然后,教育部有专人把票收走。我爱人也参加了投票。不久,有人告诉我,北大有位
领导要到哈佛来访问。北大并未告诉我有这件事,我也不知道谁来。有一天,我跑到哈
佛...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15912 | 2 北大校长谈六四:学生游行绝非靠少数人煽动
新闻来源: 炎黄春秋 于 2016-03-19
20世纪80年代,中国著名学府北京大学学潮不断。《炎黄春秋》2013年第10期刊登
丁石孙专访《我在北大当校长》爆料,八六学潮时,北大校长丁石孙曾在民盟小组会上
说,“学生要去游行,绝对不是少数人煽动,而是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如果是少数人煽
动的话,就说明我这个校长无能。我掌握学校的领导权,都煽动不起来,他们怎么能煽
动起来呢?”
我是北大的民选校长
访:您是什么时候知道要当北大校长的消息的?
丁:1983年10月。在这之前不久,我在哈佛数学系收到我爱人的信。她说现在北大
正在酝酿校领导班子。教育部、人事部、中组部在北大搞了一次由副教授、副处长以上
的人参加的民意测验,事先没有提任何候选人,让大家任意填写校长、副校长人选,不
记名。然后,教育部有专人把票收走。我爱人也参加了投票。不久,有人告诉我,北大
有位领导要到哈佛来访问。北大并未告诉我有这件事,我也不知道谁来。有一天,我跑
到哈佛大学的办公室去问这件事,想了解来的人的访问日程。办公室秘书说:“你来的
太好了。”因为北大的客人来的时候是礼拜天,没... 阅读全帖 |
|
T**********e 发帖数: 29576 | 3 泡面传奇——中国当代政坛的生死对决(42-60)
四十二回 赵儿皇出访北高丽,杨国老三次操国柄
4月23日下午4时20分,决定中国命运的时刻到了。
这时,赵紫阳一行在列车候车室,准备登上开往朝鲜的列车,他此行要去朝鲜访问,离
开北京6天半(23日下午——30日上午),李鹏前来送行。
“不是简化礼宾规格了吗?”看到李鹏到来,赵紫阳微笑着问,“你这一来就破格了。”
李鹏有点尴尬:“破一次格也值得,社会上传闻多得很,说中央内部不团结,今天我来
送你,可以显示下团结嘛。”
这肯定是托词,显示团结之类,不是李鹏会关心的。真正值得的是,有人生怕紫阳临时
变卦不走了,让李鹏来送行,一定要把赵送上车,他在家里等消息。这个人就是杨尚昆
。果然,紫阳前脚刚走,匆匆吃过晚饭,看完新闻联播,约20点30分,李鹏就去杨尚昆
那儿了。杨告诉李,“形势正在发生变化,你要去找小平。”李鹏要杨一块去,杨同意
。杨心里一定暗暗得意,他的奇谋将要得逞了。
形势正在发生什么变化呢?什么变化也没有。在紫阳看来,大局已定。4月19日,赵为
访问朝鲜,提前到邓小平那里辞行,谈了学潮和处理意见,邓表示同意。不仅如此,邓
还对赵说,“... 阅读全帖 |
|
X*******G 发帖数: 14887 | 4 袁木的对话
袁木此人,原系新华社记者,。文化大革命中,受青睐于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
一九八四年到一九八七年,借调到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但一直在国务院办公厅调研室领
工作。一九八八年,李鹏就任国务院总理,袁木任国务院新闻发言人。
二十九日上午,李鹏召集袁木、何东昌开会,听取袁木、何东昌关于对话的准备,李鹏
说:石话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声望,一定要态度坚决、旗帜鲜明。小平、先念等老同
志非常关注这次对话。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支持,有全国人民的支持,我们一定
要理直气壮。“袁木、何东昌分别汇报了准备对话的有关内容,李鹏对一些具体问题表
明了自己的看法。李鹏说,“老袁,请你捎话给对话的学生并转告北京高校的广大同学
,《四二六社论》中讲到的关于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斗争
问题,是针对极少数人的违法行为说的,并不是针对广大同学说的。党和国家的领导同
志希望同学们充份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李鹏的谈话给袁木、何东昌鼓了劲。
下午,李鹏与胡启立、田纪云等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总工会庆祝“五一”大
会。而袁木、何东昌则于下午二时三十分,在全国学联和北京市学联的安排下,...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5 http://hx.cnd.org/?p=109068
周启博:清华没有沈克琦
北大前副校长沈克琦先生于2015年2月17日去世,他被人称道除了因为对北大物理学科
的贡献之外,更因为他对反右的态度。
2007年12月22日笔者谒见沈克琦先生(左)。摄影者为沈夫人。
因为自己的父母1952年之前任教清华,之后任教北大,我对清华北大情况有些了解。
1957年夏我是12岁的小学生,去北大附小上学经过未名湖边水塔时,看到校卫队把濒死
的投湖女学生头朝下搭在高凳上控水,我挤在围观人群中听成年人议论中有“右派言论
”一词。回到家发现父亲的挚友因被划右派也去了未名湖自沉,后来又听说父亲欣赏的
学生被划右,父亲因此被批重用右派轻视党员。记得父母连续多日面色凝重,家中气氛
压抑。1957年秋我上清华附中初中参加课外无线电小组,辅导员是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学
生。小组活动两三个月,我刚刚学得入门,辅导员就不见了,附中宣布他是右派。他可
能是躲过了反右在夏季的第一波,却在秋季“反右补课”时被拉去填了无线电系右派指
标。为搞臭“右派”和震慑民众,主持清华大学党委的蒋南翔及其助手刘冰,高沂,胡
健,何东昌,艾知生动... 阅读全帖 |
|
q*******u 发帖数: 3435 | 6 回顾六四系列[20]:“袁木求愚”的四·二九对话
上一个帖子介绍了4·27大游行的经过。今天重点说一下4月29日官方与学生之间的
公开对话。
★4月28日简述
4月28日这天没有发生太重大的事情。俺简单说一下那天发生的几件小事。
◇"临时学联"改名"高自联"
临时学联在28日正式改名为"北京市高校学生自治联合会"(简称"高自联"或"北高
联")。
顺便说一下:某些介绍六四的书籍/资料称“高自联”是4月28日成立,其实不准确
。因为“临时学联”和“高自联”是同一个组织,只是名号不同。严格算起来,临时学
联(高自联)在4月23日晚上就成立了(俺在“这里”有介绍)。
◇”高自联“主席换人
“临时学联”(高自联)的第一任主席是周勇军。俺在前一个帖子提到过,周勇军
因为受官方胁迫,被逼写了"取消427游行"的手谕。"高自联"的很多常委对此事不满。
28日这天进行了主席改选,周勇军被罢免,北师大的吾尔开希当选第二任主席。
★429对话的背景
◇学生方面
427大游行之后,北京各个高校新增的大字报,有很多是要求政府与学生展开对话。
清华大学贴出署名「清华人」的题为《对话11条》的大字报,提醒学生把重... 阅读全帖 |
|
q*******u 发帖数: 3435 |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quchudalu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回顾六四系列[20]:“袁木求愚”的四·二九对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3 16:04:45 2014, 美东)
回顾六四系列[20]:“袁木求愚”的四·二九对话
上一个帖子介绍了4·27大游行的经过。今天重点说一下4月29日官方与学生之间的
公开对话。
★4月28日简述
4月28日这天没有发生太重大的事情。俺简单说一下那天发生的几件小事。
◇"临时学联"改名"高自联"
临时学联在28日正式改名为"北京市高校学生自治联合会"(简称"高自联"或"北高
联")。
顺便说一下:某些介绍六四的书籍/资料称“高自联”是4月28日成立,其实不准确
。因为“临时学联”和“高自联”是同一个组织,只是名号不同。严格算起来,临时学
联(高自联)在4月23日晚上就成立了(俺在“这里”有介绍)。
◇”高自联“主席换人
“临时学联”(高自联)的第一任主席是周勇军。俺在前一个帖子提到过,周勇军
因为受官方胁迫,被逼写了"取消42... 阅读全帖 |
|
q*******u 发帖数: 3435 |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quchudalu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回顾六四系列[20]:“袁木求愚”的四·二九对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3 16:04:45 2014, 美东)
回顾六四系列[20]:“袁木求愚”的四·二九对话
上一个帖子介绍了4·27大游行的经过。今天重点说一下4月29日官方与学生之间的
公开对话。
★4月28日简述
4月28日这天没有发生太重大的事情。俺简单说一下那天发生的几件小事。
◇"临时学联"改名"高自联"
临时学联在28日正式改名为"北京市高校学生自治联合会"(简称"高自联"或"北高
联")。
顺便说一下:某些介绍六四的书籍/资料称“高自联”是4月28日成立,其实不准确
。因为“临时学联”和“高自联”是同一个组织,只是名号不同。严格算起来,临时学
联(高自联)在4月23日晚上就成立了(俺在“这里”有介绍)。
◇”高自联“主席换人
“临时学联”(高自联)的第一任主席是周勇军。俺在前一个帖子提到过,周勇军
因为受官方胁迫,被逼写了"取消42... 阅读全帖 |
|
p*****e 发帖数: 7299 | 9 纪念清华解放60周年——何东昌:认清中国形势 顺应历史潮流
发布日期:2008-12-11
近日,《清华校友通讯》编辑部和清华电视台采访了老学长何东昌,他向我们回顾了他
所经历的清华园解放的历史。何老今年已经86岁了,可说起60年前的事情来思维依然很
敏捷,时间和人名记得非常清楚,对我们提及的史料中的错误马上予以纠正。何老1941
年考入西南联大航空系,1946年毕业。1944年在西南联大参加发起组织党的外围组织—
—“民主青年同盟”,任执行委员。1947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3月回到清
华大学航空系任沈元和陆士嘉的助教。
何老对我们谈起回到清华任教的经过及张维先生对他的帮助,深情地说“没有他的介绍
,我一生的许多机遇也许就很不同了。”——“1945年7月我在西南联大结业了,但有
一学期的体育没通过未能毕业。系领导为了照顾我,允许录用我为半时助教。当时我已
决定响应《新华日报》上党的号召:到农村去,并已确定到滇西一个县去教中学为依托
。这些不好对学校讲,所以离校是不辞而别。不久日本投降,‘一二·一’惨案爆发,
我想取道上海去解放区,因而在1946年又回到上海。但同志... 阅读全帖 |
|
p*****e 发帖数: 7299 | 10 纪念清华解放60周年——何东昌:认清中国形势 顺应历史潮流
发布日期:2008-12-11
近日,《清华校友通讯》编辑部和清华电视台采访了老学长何东昌,他向我们回顾了他
所经历的清华园解放的历史。何老今年已经86岁了,可说起60年前的事情来思维依然很
敏捷,时间和人名记得非常清楚,对我们提及的史料中的错误马上予以纠正。何老1941
年考入西南联大航空系,1946年毕业。1944年在西南联大参加发起组织党的外围组织—
—“民主青年同盟”,任执行委员。1947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3月回到清
华大学航空系任沈元和陆士嘉的助教。
何老对我们谈起回到清华任教的经过及张维先生对他的帮助,深情地说“没有他的介绍
,我一生的许多机遇也许就很不同了。”——“1945年7月我在西南联大结业了,但有
一学期的体育没通过未能毕业。系领导为了照顾我,允许录用我为半时助教。当时我已
决定响应《新华日报》上党的号召:到农村去,并已确定到滇西一个县去教中学为依托
。这些不好对学校讲,所以离校是不辞而别。不久日本投降,‘一二·一’惨案爆发,
我想取道上海去解放区,因而在1946年又回到上海。但同志...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1806 | 11 第二章
再次点燃及熄灭之火
(1989年5月3日至5月16日)
【内容提要】
第二章记述了从5月3日至5月16日,在北京发生的动乱进一步扩大并波及到全国的情况
。本来,自邓小平同志4月25日作了重要讲话,人民日报 发表了社论,肯定目前在中国
发生的事一场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动乱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
已经组织动员起来,采取 若干稳定局势的措施,如中央和北京市委派人与生代表对话
,在肯定学生爱国热情的同时,要求学生撤出天安门广场,回校复课,恢复社会正 常
秩序。5月4日,在北京的学生虽然举行大规模的游行,但是在天安门广场发表的“五四
宣言”中,明确表示,要“停止游行,回校复课。” 这标志着混乱局势可能缓和下来
。
但是就在这关键时刻,从朝鲜访问回来的赵紫阳5月4日利用在北京召开的第22届亚洲银
行年会的机会,当着中外代表,发表了与邓小平同志、 与党中央绝大多数同志“要旗
帜鲜明地反对动乱”的相反观点,说“中国不会发生大的动乱”,“学生的游行是‘拥
护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 ’,‘他们绝不是要反对我们的根本制度’”。赵紫阳的讲
话再次点燃了将熄灭之火,搞动乱的人看到党的总书... 阅读全帖 |
|
w**********5 发帖数: 1741 | 12 第四十二回 赵儿皇出访北高丽,杨国老三次操国柄
4月23日下午4时20分,决定中国命运的时刻到了。
这时,赵紫阳一行在列车候车室,准备登上开往朝鲜的列车,他此行要去朝鲜访
问,离开北京6天半(23日下午——30日上午),李鹏前来送行。
“不是简化礼宾规格了吗?”看到李鹏到来,赵紫阳微笑着问,“你这一来就破
格了。”
李鹏有点尴尬:“破一次格也值得,社会上传闻多得很,说中央内部不团结,今
天我来送你,可以显示下团结嘛。”
这 肯定是托词,显示团结之类,不是李鹏会关心的。真正值得的是,有人生怕
紫阳临时变卦不走了,让李鹏来送行,一定要把赵送上车,他在家里等消息。这个人就
是 杨尚昆。果然,紫阳前脚刚走,匆匆吃过晚饭,看完新闻联播,约20点30分,李鹏
就去杨尚昆那儿了。杨告诉李,“形势正在发生变化,你要去找小平。”李鹏 要杨一
块去,杨同意。杨心里一定暗暗得意,他的奇谋将要得逞了。
形势正在发生什么变化呢?什么变化也没有。在紫阳看来,大局已定。4月 19日,赵为
访问朝鲜,提前到邓小平那里辞行,谈了学潮和处理意见,邓表示同意。不仅如此,邓
还... 阅读全帖 |
|
w**********5 发帖数: 1741 | 13 第四十二回 赵儿皇出访北高丽,杨国老三次操国柄
4月23日下午4时20分,决定中国命运的时刻到了。
这时,赵紫阳一行在列车候车室,准备登上开往朝鲜的列车,他此行要去朝鲜访
问,离开北京6天半(23日下午——30日上午),李鹏前来送行。
“不是简化礼宾规格了吗?”看到李鹏到来,赵紫阳微笑着问,“你这一来就破
格了。”
李鹏有点尴尬:“破一次格也值得,社会上传闻多得很,说中央内部不团结,今
天我来送你,可以显示下团结嘛。”
这 肯定是托词,显示团结之类,不是李鹏会关心的。真正值得的是,有人生怕
紫阳临时变卦不走了,让李鹏来送行,一定要把赵送上车,他在家里等消息。这个人就
是 杨尚昆。果然,紫阳前脚刚走,匆匆吃过晚饭,看完新闻联播,约20点30分,李鹏
就去杨尚昆那儿了。杨告诉李,“形势正在发生变化,你要去找小平。”李鹏 要杨一
块去,杨同意。杨心里一定暗暗得意,他的奇谋将要得逞了。
形势正在发生什么变化呢?什么变化也没有。在紫阳看来,大局已定。4月 19日,赵为
访问朝鲜,提前到邓小平那里辞行,谈了学潮和处理意见,邓表示同意。不仅如此,邓
还... 阅读全帖 |
|
b****a 发帖数: 4465 | 14 罗征启,1934年出生,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清华大学党委原副书记。1983年任深圳大
学党委书记、第一副校长。1985至1989年任深圳大学校长。现为深圳市清华苑建筑设计
有限公司董事长。
----------------------------------------------------
那是1979年发生的事,我当时是清华党委宣传部负责人。
当时,教师中流传特批陈元(陈云的儿子)公费出国之事,传得沸沸扬扬。我负责教师
的政治思想工作,当然要过问。经了解,传言是从清华外事办公室那里出来的。我问外
办负责人,才知道确有其事,外事办说是教育部传来的。我到教育部,不好直接去问蒋
南翔,我就找了李兆汉(李兆汉当时已从清华调到教育部,任《中国教育报》总编辑)
,他说的情况和清华外办说的一样。
事情是这样的:陈元是清华1968届的自控系学生,1978年考回清华精仪系研究生,入学
以后,经申请批准转至经济管理系读研究生。1979年,陈元想公费出国,就写了报告找
王震,王震批了几个大字:“同意。请外事办办理。”陈元拿着王震的批条找教育部长
蒋南翔。蒋说:“你在清华,是清华研究生,你找刘达校长吧。... 阅读全帖 |
|
w**********5 发帖数: 1741 | 15 第四十二回 赵儿皇出访北高丽,杨国老三次操国柄
4月23日下午4时20分,决定中国命运的时刻到了。
这时,赵紫阳一行在列车候车室,准备登上开往朝鲜的列车,他此行要去朝鲜访
问,离开北京6天半(23日下午——30日上午),李鹏前来送行。
“不是简化礼宾规格了吗?”看到李鹏到来,赵紫阳微笑着问,“你这一来就破
格了。”
李鹏有点尴尬:“破一次格也值得,社会上传闻多得很,说中央内部不团结,今
天我来送你,可以显示下团结嘛。”
这 肯定是托词,显示团结之类,不是李鹏会关心的。真正值得的是,有人生怕
紫阳临时变卦不走了,让李鹏来送行,一定要把赵送上车,他在家里等消息。这个人就
是 杨尚昆。果然,紫阳前脚刚走,匆匆吃过晚饭,看完新闻联播,约20点30分,李鹏
就去杨尚昆那儿了。杨告诉李,“形势正在发生变化,你要去找小平。”李鹏 要杨一
块去,杨同意。杨心里一定暗暗得意,他的奇谋将要得逞了。
形势正在发生什么变化呢?什么变化也没有。在紫阳看来,大局已定。4月 19日,赵为
访问朝鲜,提前到邓小平那里辞行,谈了学潮和处理意见,邓表示同意。不仅如此,邓
还...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16 北大向何处去?——丁石孙
丁石孙是1984年3月和王学珍同时上任的,王学珍任党委书记,丁石孙任校长。此前我
还不知道丁石孙的名字,只是在他任校长时听说他当过数学系主任。我第一次看到丁石
孙是在电视上,当时我们1981级的学生到位于昌平的北大200号植树,时任日本首相中
曾根康弘访华并在北大发表演讲。丁石孙在办公楼礼堂主持了演讲会。在我有印象的历
任日本首相中,我认为中曾根是最有派头的。但是当我们在电视直播中看到身材高大的
丁石孙穿着笔挺的西装,风度翩翩地致欢迎词,邀请中曾根上台演讲,姿态不卑不亢,
举止极为得体,都不禁为之感慨:到底是北大的校长!在同学们的普遍印象中,丁石孙
的风度丝毫不亚于中曾根,我们都由衷地为丁校长的气质所折服。
1985年我大学毕业后到党委办公室工作,我在办公楼二楼上班,丁石孙的办公室在一楼
,他经常也会上来和书记们开会、商量工作,多半是在201的会议室或是王学珍的办公
室。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上下班时经常会在办公楼前看见丁石孙,这时候的他穿的往往是
一件洗的有些发白的蓝色或灰色制服,骑一辆旧自行车,在他停自行车要进办公楼或推
车准备离开时,多半会有人上去和他说一些事... 阅读全帖 |
|
x******e 发帖数: 193 | 17 李:学生为什么会把你轰下去?
管:你如果站在跟当局完全一样,譬如你整方励之或批评学生,学生当然会把你轰下来
,学生把你轰下去,按理说你是立场坚定,应该升官。原来的党委副书记王学保陪我到
蚌埠,晚上吃完饭就上杭州去北京的车,火车到北京站,车长突然到我车厢,告诉我先
别下车,让其他的旅客先走,过了一阵子等旅客都走了,那时学生不知道我坐的是杭州
的车,不可能有人来接,我就从另外一个通道出去,物理所所长杨国祯跟党委书记林泉
,还有我太太,我的孩子,上面安排他们来接我,物理所派车把我送到中关村宿舍。在
车上我的亲戚看到后头有一辆车紧跟着我们,一直有人跟着我们,这以后,在我家门口
一直有便衣在站岗,当然方励之家也有。有人跟我的一个邻居商量,要在他们家待着,
因为从他家窗户可以看到我家大门出口,意思怕我跟北京的学生有来往,再度煽动学生
,但是邻居的母亲拒绝了,她说如果同意你这样做,我在这里(中关村)就没脸见人了。
Page 348
当合肥的车到北京站时,确实有很多学生到火车站迎接我,有些学生到了月台上。找不
到我,因为我没坐那个车,他们不知道,所以其中有些学生拿着花来回在车厢上找,有
的学生就被抓起... 阅读全帖 |
|
w**********5 发帖数: 1741 | 18 第四十二回 赵儿皇出访北高丽,杨国老三次操国柄
4月23日下午4时20分,决定中国命运的时刻到了。
这时,赵紫阳一行在列车候车室,准备登上开往朝鲜的列车,他此行要去朝鲜访
问,离开北京6天半(23日下午——30日上午),李鹏前来送行。
“不是简化礼宾规格了吗?”看到李鹏到来,赵紫阳微笑着问,“你这一来就破
格了。”
李鹏有点尴尬:“破一次格也值得,社会上传闻多得很,说中央内部不团结,今
天我来送你,可以显示下团结嘛。”
这 肯定是托词,显示团结之类,不是李鹏会关心的。真正值得的是,有人生怕
紫阳临时变卦不走了,让李鹏来送行,一定要把赵送上车,他在家里等消息。这个人就
是 杨尚昆。果然,紫阳前脚刚走,匆匆吃过晚饭,看完新闻联播,约20点30分,李鹏
就去杨尚昆那儿了。杨告诉李,“形势正在发生变化,你要去找小平。”李鹏 要杨一
块去,杨同意。杨心里一定暗暗得意,他的奇谋将要得逞了。
形势正在发生什么变化呢?什么变化也没有。在紫阳看来,大局已定。4月 19日,赵为
访问朝鲜,提前到邓小平那里辞行,谈了学潮和处理意见,邓表示同意。不仅如此,邓
还... 阅读全帖 |
|
a***u 发帖数: 4334 | 19 我在北京大学三十年(一)
作者:谢宁
(2014-12-17 10:26:30)
这是迄今为止,我在自己博客里转发的唯一一篇他人的作品,是我一个好朋友写的一篇
长文。这个好朋友在北大学习、工作、生活了三十三年,其中二十九年是在北大历任最
高领导人身边和北大学校党委核心机关任职,因此他对北大三十年来的成长历程、演进
步伐、发展脉络历历在目,如数家珍;对北大三十年历届领导人的所作所为、颠三倒四
、秽迹劣行洞察入微,铭记于心;对北大从一个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圣地最终蜕变成为
八卦新闻笑柄的堕落过程了如指掌,铁证如山。因此,由他来为北大和北大领导人立此
存照,言之凿凿,辩无可辩,堪称信史。
也许在不明真相的外人看来,值此乱世,北大还不失为一个象牙塔。但是北大人自己知
道——当然除了本文作者,大家都“皇帝的新装”——,燕园只有西门外两个石狮子是
干净的了。对今天北大的肮脏,九十年代初以来的历届北大领导人负有不可逃脱的罪责
。这些领导人在倒行逆施、祸校秧学的时候,肆无忌惮,利令智昏,全然不记得中国的
古话“人在做,天在看”。他们更全然不知道,他们的作恶一直在被一双锐利的眼睛一
滴不露地注视着、记录着...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261 | 20 1。84年中-86年底,管是正校长,方是第一副校长,方由于自己的老婆在北京,所以方一
直想调回北京。方当副校长,科学院有些人是反对的,后来管坚持让他当。
2。管校长非常热衷办上海研究生院,由于担心教育部和科学院的反对,于是管在非常秘
密的情况下和钱伟长谈这件事,不是依托中科院的所,而是依托上海大学来办研究生院,
双方达成协议后被教育部否决。 钱伟长很不满意,但也拿何东昌等人没办法。
3。科学院和教育部的矛盾对科大伤害很深,从少年班,到上海研究院,到本硕连读,教
育部从来是毫不犹豫的否决。后来86年学潮,科大写的大字报就包括:科大是教育部何东
昌的眼 中钉肉中刺,后来何东昌知道了这件事,对科大非常痛恨。由于邓小平的提议,
教育部于是拿少年班没办法,但对4,2分流坚决反对,曾经导致科大校内游行。4。管非
常痛恨的一个人是何东昌,因为何在很多事情上都否决了管的做法。管还说,何 东昌基
本只用清华的人,所以教育部领导开会,都是派车去清华接人的。
5。周光召85年想到科大当校长,但不去合肥。这个提议被严济慈否决。严老的意思是怎
么当校长反而不管事?
6。管当校长的2,3时间为科大争取到了 |
|
m********y 发帖数: 21909 | 21 第一章:从学潮到动乱
(1989年4月15日至5月2日)
【内容提要】
第一章记述了从1989年4月15日至5月2日,在北京乃至全国所发生的事件。4月15日,中
国共产党前总书记胡耀邦因病去世,在北京高校引发了 学潮,学潮很快发展到破坏社
会正常秩序的混乱局面,并波及到全国许多大中城市。4月25日,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
出:这是一场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动乱。4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
题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的社论。
由于邓小平同志讲话在领导干部中进行了传达和人民日报社论的发表,在社会上产生了
巨大威慑力量,也由于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对学生采取了 极为克制的态度和耐心的说服
教育工作,同学们开展了多次对话,使得学潮和动乱开始缓和并可能逐渐平息下去。尽
管在5月4日中国青年节, 北京部分高校学生再次举行了游行,但是游行组织者迫于当
时的形势,已感到坚持罢课、上街游行对他们不利,所以,就在天安门广场公开宣 布
:“从5月5日起北京市高校全部复课。”这个宣告就是这次学潮即将告一段落的重要标
志。
胡耀邦逝世
4月15日
上午,参观了举世闻名的日本濑户大桥,然后出席冈山县的仓山市...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1806 | 22 从学潮到动乱
(1989年4月15日至5月2日)
【内容提要】
第一章记述了从1989年4月15日至5月2日,在北京乃至全国所发生的事件。4月15日,中
国共产党前总书记胡耀邦因病去世,在北京高校引发了 学潮,学潮很快发展到破坏社
会正常秩序的混乱局面,并波及到全国许多大中城市。4月25日,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
出:这是一场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动乱。4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
题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的社论。
由于邓小平同志讲话在领导干部中进行了传达和人民日报社论的发表,在社会上产生了
巨大威慑力量,也由于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对学生采取了 极为克制的态度和耐心的说服
教育工作,同学们开展了多次对话,使得学潮和动乱开始缓和并可能逐渐平息下去。尽
管在5月4日中国青年节, 北京部分高校学生再次举行了游行,但是游行组织者迫于当
时的形势,已感到坚持罢课、上街游行对他们不利,所以,就在天安门广场公开宣 布
:“从5月5日起北京市高校全部复课。”这个宣告就是这次学潮即将告一段落的重要标
志。
胡耀邦逝世
4月15日
上午,参观了举世闻名的日本濑户大桥,然后出席冈山县的仓山市政府为我...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23 ·张 比·
……
三、恐怖五十天——工物系蒯派挨整
1,反蒋与保蒋
6月1日,晚上8点,物九的同学在宿舍里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重要新闻。系团
委书记吴英禄也来了。他是一位很朴实的工农调干生,毕业后留校当了团的干部,我们
对他印象都很好。据说他曾经当过邓拓的勤务员,还当过人民日报的印刷工人,文革后
曾任北京印刷学院党委书记,算是回到了老本行。听广播的时候,吴书记很严肃,没有
说什么,只是在同学问宋硕、彭珮云是谁时,说了一下他们的职务。
几天后,贺鹏飞、刘涛等人的大字报贴出,蒋南翔校长匆匆回校讲话,引用了这篇
大字报,表示欢迎批评。同学们围绕校党委是“姓马还是姓修”的问题展开了辩论。
怀疑校党委“姓修”的只是少数。坚决表示持“保卫校党委”态度的也并不多,主
要是文革前被发展入党的同学。多数同学持观望态度。在物901,曾经一度担任过团支
部书记,后因父亲在“四清”中被整,一直比较关心政治的陈治国,持“反蒋”观点。
一贯不关心政治,文革前才入团的陈龙也表示怀疑校党委,他带领几个同样怀疑校党委
的同学去走访了新市委,那里负责接待的同志说,清华校党委是“姓马还是姓修”,要
靠广大师生用毛泽东思想... 阅读全帖 |
|
x******e 发帖数: 193 | 24 我们科大的学生是五年毕业,比别的学校多一年。我们就想,我们学校的质量很优秀,
希望科大毕业的学生如果要考研究院的话,最好还是留在科大的研究院,因为我们学校
的学生比较好,从别的学校考进来的就较差。我们想改成六年一贯制,大学改成四年(
本来五年)再延长两年,六年后取得硕士学位,这样一来,我们很多学生只要水平够了
,就可以直升研究生,研究生的素质也会比较好,这个措施科学院党组同意了,我们对
学生也宣布了,那年五年级毕业的学生,再加一年,就可以变成硕士,所以那一年五年
级学生免考,等六年毕业后再一起考。我们一个管教务的副校长,就已经答应学生了。
后来教育部坚决不同意,事实上科大提出的任何改革措施,教育部都是否决的,连少年
班本来也是否决的,后来是因为邓小平亲自批示,才可以办下去,但是教育部始终没有
正式地肯定过。这一次又被打掉,这样一来我们就出问题了,五年级的学生还要恢复毕
业考试,可是时间已经很短,学生无法准备,因而强烈反弹,就在校内游行,反对学校
说话不算话。可是学校因为教育部不同意,也是没办法,当然你支票应该不要先开出去
,等教育部同意再说,但是我们原想科学院党组已同意了,教育部应该会...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25 http://new.qq.com/omn/20180514/20180514A03LTM.html
2018/05/14
08:17
新京报
企鹅号
北京大学77级经济系同学们当时进行野炊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5月3日,北大77级经济系的老同学们高举双手,为改革开放的时代点赞,为自己这
一代人点赞。新京报记者彭子洋摄
改革物语
北京大学77级学生当时的校徽。
新京报记者彭子洋摄
1977年夏天,来北京出差的黑龙江知青海闻站在北京大学西门外张望了一会儿,没
敢进去。他羡慕校园里的学生。他问自己:“像我这样家庭出身的人,这辈子还有没有
机会上大学?”
一千多公里外的陕西眉县,22岁的教育局干事林双林正埋头给领导写报告,他盘算
着,要好好工作,说不定哪天就被推荐去上大学了。
在北京朝阳无线电厂当车间主任的潘慕平已经29岁,他也想上大学,但领导一直不
同意推荐。他几乎要认命了,以为自己会在工厂里待一辈子。
几个月后,他们等来了转机——中断11年的高考恢复,这几个年轻人考进了北京大
学经济系。这一年冬天,全国570万青年从四面八方涌进考场,27.3万人被录取。
“高考是永生难忘的经历、命运的转折...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北大经济系77级:站在拐点上的一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13 23:17:44 2018, 美东)
http://new.qq.com/omn/20180514/20180514A03LTM.html
2018/05/14
08:17
新京报
企鹅号
北京大学77级经济系同学们当时进行野炊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5月3日,北大77级经济系的老同学们高举双手,为改革开放的时代点赞,为自己这
一代人点赞。新京报记者彭子洋摄
改革物语
北京大学77级学生当时的校徽。
新京报记者彭子洋摄
1977年夏天,来北京出差的黑龙江知青海闻站在北京大学西门外张望了一会儿,没
敢进去。他羡慕校园里的学生。他问自己:“像我这样家庭出身的人,这辈子还有没有
机会上大学?”
一千多公里外的陕西眉县,22岁的教育局干事林双林正埋头给领导写报告,他盘算
着,要好好工作,说不定哪天就被推荐去上大学了。
在北京朝阳无线电厂当车间主任的潘慕平已经29岁,他也想...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USTC 讨论区 】
发信人: mashanren (马善人), 信区: USTC
标 题: Re: 听说的管维炎旧事
发信站: Unknown Space - 未名空间 (Sat Apr 16 17:43:44 2005) WWW-POST
回忆录中这么记述的:
杨海波文革前就是团中央书记了,是胡耀邦的下属,本来就是要被重用的,他在科大当党
委书记期间不太管事,后来管去了,杨就不当了,管一直代理书记。杨海波后来要当教委
主任的,后来李鹏要自己当,杨只能当副的,何东昌也由正变副,非常怪异。李鹏让何东
昌代理自己的工作,然后何东昌全部用清华的人,杨海波完全被贡了起来,没有任何实权
。
管也特别提到张百发的事情,会议给了中国25个名额,加速器10格,对撞机15个,后来张
百发要去,谷老太婆也要去,不敢动对撞机,只能动加速器,最后加速器只剩下6个名额
,搞得科大老师都不想去了。张百发当时是对撞机的副总指挥。到了美国,张百发一天到
晚逛跳蚤市场,当地留学生非常不好意思,怕张丢中国人的脸,就主动提出帮张百发采购
,让张去开会,结果张不答应。后来方励之在北大讲演时批评了张的...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261 | 28 回忆录中这么记述的:
杨海波文革前就是团中央书记了,是胡耀邦的下属,本来就是要被重用的,他在科大当党
委书记期间不太管事,后来管去了,杨就不当了,管一直代理书记。杨海波后来要当教委
主任的,后来李鹏要自己当,杨只能当副的,何东昌也由正变副,非常怪异。李鹏让何东
昌代理自己的工作,然后何东昌全部用清华的人,杨海波完全被贡了起来,没有任何实权
。
管也特别提到张百发的事情,会议给了中国25个名额,加速器10格,对撞机15个,后来张
百发要去,谷老太婆也要去,不敢动对撞机,只能动加速器,最后加速器只剩下6个名额
,搞得科大老师都不想去了。张百发当时是对撞机的副总指挥。到了美国,张百发一天到
晚逛跳蚤市场,当地留学生非常不好意思,怕张丢中国人的脸,就主动提出帮张百发采购
,让张去开会,结果张不答应。后来方励之在北大讲演时批评了张的做法,后来谷老太婆
让方去道歉,管说方讲的是真话。方自己自始至终不知道得罪了这些人。
关于赵忠贤,管也有些地方提到。我没太看懂管的意思。
为了加速器,管骂了很多人,当时科学院党组书记严东生在开会,管把他叫出来骂了半个
小时。别人说第一次敢有人这么对严东生说话。
管对陈 |
|
t***h 发帖数: 5601 | 29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lsjd/lsjj/article_2011071839870.
邓力群:一九八六年学潮和解决胡耀邦同志问题的生活会
1986年12月中下旬,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一度泛滥。合肥、北京等地一些高等院校
的少数学生上街游行。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从中煽动,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
义道路。有的地方出现了扰乱交通秩序和违反社会治安规定的情况。后经各地有关方面
的教育和疏导,事件逐渐平息。
1986年12月30日上午,邓小平与胡耀邦、赵紫阳、万里、胡启立、李鹏、何东昌等
同志谈话,指出学生闹事是一个很重大的事件。邓小平讲话的第一个重要内容,是分析
事件的发生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旗帜不鲜明、态度不坚决的结果,资产阶级自由
化的泛滥没有得到遏制,不是一、两年的事,而是好几年的事了。第二个重要内容是点
名批判方励之、王若望、刘宾雁,说早就应该把这些人开除出党,他们的很多言论,没
有得到批判,狂妄得很,这些人早就不够共产党员的资格了。接着,邓又说:这些人之
所以这么猖狂,传说是因为党中央里面有个保护层。这实际上就是不点名地讲到了胡耀
邦。...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30 华夏文摘】林木:方励之学长点滴及其他
发表于 2015 年 06 月 09 日 由 baichuan
方励之学长(1936–2012)过世将及贰载,作文以纪念之。方励之是“北大物理百年”
的杰出代表,生前担任了ICRA(国际相对论天体物理中心)指导委员会主席,北大物理
百年来有几人担当过物理学国际学术机构的领头人?1956年从北大毕业的方励之夫妇是
“院系调整”后第一代青年学子,作为学生干部更是处处带头响应党的号召听党的话,
又红又专。方励之猝死前的办公桌上还摆放着下半年要来随他作研究的中国学生的资料
,至死不忘服务中国。方励之那一代人是最虔诚最热烈的爱国者!但是,国爱他们吗?
作为“六四”精神领袖,方励之夫妇在1990年6月25日无奈去国后,可怜再也没有踏上
故土,有国难投,他们被剥夺了回来的权利,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方励之已仙去,让
他魂兮归来吧!
方励之学长高我二个年级
方励之长我半岁(6个月零3天)却高我二个年级,16岁时他已读大学。“解放”前方励
之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主青年同盟”,后来,参加该组织者都享受到了“离休
”待遇。1954年我入学北京大学物理系时,方励之和李... 阅读全帖 |
|
w**********5 发帖数: 1741 | 31 四十三回 杨兵马使尽浑身解数策划政变,万柱国折损一世英名中人圈套
经过昨天夜里杨尚昆部署,24日一早,李鹏开始串联。先是分别找姚依林、万里、宋平
谈形势,并请万里找北京市做工作,让市领导大胆工作。
这着棋用意极深。单单是杨尚昆、李鹏到小平家里汇报,可信度大打折扣,且有背着总
书记、撇开政治局打小报告的嫌疑。假如由万里出面建议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用会
议集体名义向小平汇报,合法性就有了。怎么才能让万里主动建议呢?必须让他感到问
题很严重,而且是有人疯狂反对邓小平(邓与万亲如兄弟,从邓1943年主持晋冀鲁豫地
区党政军工作始,万里就是他的部下,1950年又跟随邓进军四川,任西南局军政委员会
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怎么才能让万感到问题严重呢,让他在北京工作期间的老部下
来告诉他。这两个老部下就是李锡铭和陈希同。让老部下主动打电话向万报告,万容易
起疑,如果李鹏请万里协助做北京市领导工作,万就会主动给李和陈打电话,李陈乘机
向万报告世界末日,自然顺水推舟。
接下来的问题是,形势真的变得严重了吗?紫阳走前,说局势得到控制,如果真严重,
是不是赵掩瞒了真实情况?
杨国老早有安排:这个安排就是蓄意...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32 陈徒手
一
进入七十年代以来,为贯彻毛泽东“七二一”指示,全国高校开始从工农群众中间选拨
学生,招收了一批批工农兵学员。由此改变了文革前长久实行的招生制度,相应的考试
方式也变得简易。但就是这么简单应付的考查办法,遭到辽宁朝阳市农村生产队考生张
铁生“一张白卷”的冲击,他在1973年大学招生的文化考查中交了白卷,但却在考场写
了一封愤怒抨击考试的信件。时任辽宁省革委会负责人、毛泽东侄子毛远新抓住这个由
头,在幕后运筹中央级媒体,有预谋地刊发了《一份发人深思的答卷》长篇报道,在全
国范围内掀起了“反潮流”的运动。
“交白卷”事件在高校酿成不小的波澜,相当多的高校教师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心中的不
解,民间的抵触还是隐约地呈现出来,高层觉察到这种涌动的敌意和抵制暗潮。如何看
待张铁生的白卷?旧的考试制度是否可行?有的地方悄悄地对教授、副教授进行突然的
文化考试,试题大都是1973年高校招生中的理科题目,让教师出丑,以此来弹压学校教
师说怪话的风气。
毛远新闻讯后也想尝试一下效果,就把沈阳医学院做为试点单位,突然召集基础部38名
教授、讲师到教室考试,果然有不少教授当场答不上考卷,事后被迫承认“张...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33 原创 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 微信号 zgzs001
功能介绍
中国之声,最新闻
2018-05-16
作者 张棉棉
温元凯
1946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77年8月,这位年仅31岁的中国科技大学助教,受邀参加了
中共中央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会上,他与其他与会者当面向邓小平建议:恢
复高考。
1977年8月初的一天,温元凯正在上海家中过暑假。一个来自北京的电话,把他吓了一
跳。
温元凯:“中央办公厅给你一个电话,邀请你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希望你明天赶到北
京,参加这个座谈会。”
邓小平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
这个重要会议就是刚刚“复出”的邓小平亲自主持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拿到
参会名单,温元凯又吃了一惊,33位参会代表绝大多数是科技教育界的老先生,温元凯
是唯一一位40岁以下的代表。
温元凯:“都是老教授,白发苍苍,其中有名的有北京大学校长周培源教授、清华大学
的何东昌教授、南开大学的校长杨石先教授、吉林大学的校长唐敖庆教授、复旦大学的
苏步青教授,这些都是很知名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的副院长童第周教授,中国科学院
当时的副院长周光召教授。”
1977年8月4日早晨,... 阅读全帖 |
|
y**h 发帖数: 3093 | 34 今天 6 月 7 日,高考日。
40 多年前的 1977 年冬天,570 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最终 27.3 万人走进高等学府
,成为“文革”后第一批通过高考被录取的幸运儿,其中就有李克强总理。高考前,他
还是安徽省凤阳县大庙公社大庙大队党支部书记。
▲李克强在田头锄地时得到高考录取通知
那一刻,不仅改写了他们的命运,国家的命运也从此扭转。这一切的一切,都要从邓小
平的一锤定音开始。
▲ 77 年高考现场
1
千万知青上山下乡
知青,特指从 1968 年代开始一直到 1978 年代末期为自愿从城市去到农村和农垦兵团
务农或建设保卫边疆的年轻人,这些人大多数只获得初中或高中教育。
1966 年文革爆发。文革导致高考停止,到 1968 年为止许多中学毕业生既无法进入大
学,又无法被安排工作,需要寻找一个办法将这批年轻人安置下来,以免情况失去控制。
1968 年 12 月 22 日,毛泽东授意《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
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其中引用了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很有必要……”的指示。
随即,大批年轻人下乡去农村,...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2262 | 35
这是反习钓鱼贴
这话也不是何东昌说的,是蒋南翔说的,原话是,工农兵学员,大学的牌子,中学的教
材,小学的水平
话说何东昌我在技校当学贼的时候还见过一次,当然他是以老副校长的身份出现的 |
|
w**********5 发帖数: 1741 | 36 四十三回 杨兵马使尽浑身解数策划政变,万柱国折损一世英名中人圈套
经过昨天夜里杨尚昆部署,24日一早,李鹏开始串联。先是分别找姚依林、万里、宋平
谈形势,并请万里找北京市做工作,让市领导大胆工作。
这着棋用意极深。单单是杨尚昆、李鹏到小平家里汇报,可信度大打折扣,且有背着总
书记、撇开政治局打小报告的嫌疑。假如由万里出面建议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用会
议集体名义向小平汇报,合法性就有了。怎么才能让万里主动建议呢?必须让他感到问
题很严重,而且是有人疯狂反对邓小平(邓与万亲如兄弟,从邓1943年主持晋冀鲁豫地
区党政军工作始,万里就是他的部下,1950年又跟随邓进军四川,任西南局军政委员会
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怎么才能让万感到问题严重呢,让他在北京工作期间的老部下
来告诉他。这两个老部下就是李锡铭和陈希同。让老部下主动打电话向万报告,万容易
起疑,如果李鹏请万里协助做北京市领导工作,万就会主动给李和陈打电话,李陈乘机
向万报告世界末日,自然顺水推舟。
接下来的问题是,形势真的变得严重了吗?紫阳走前,说局势得到控制,如果真严重,
是不是赵掩瞒了真实情况?
杨国老早有安排:这个安排就是蓄意...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37 北大向何处去?——林炎志
林炎志是1989年政治风波之后到北大担任党委副书记的,此前我知道他是清华大学毕业
的,是高干子弟,曾经当过北京团市委书记,也是当时政坛上引人瞩目的年轻干部。林
炎志在团市委工作时应该来过北大,但我没有印象见过他。后来林炎志转岗到北京市体
委任主任,不过我没有看到过他对体育问题发表的见解。政治风波发生之后,林炎志的
表现开始活跃起来,经常可以在《北京日报》等媒体上看到他对形势发表的看法,立场
很坚定、旗帜很鲜明,而且常常有一些标新立异的见解。例如风波前期出现了警察打人
的情况,我们长期以来所受的是“人民警察爱人民”的教育,但是“爱人民”的警察突
然变脸了,动手打了“人民”,许多“人民”一下子想不通。这时候林炎志出来说话了
,他说警察本来就是专政的工具,就是要打人的,认为警察不应该打人,这是很可笑的
。因为此前从来没有听过这么直白的言论,所以印象很深刻。
大概是由于林炎志政治风波期间的突出表现,于是被派到北大主管学生工作。林炎志虽
然是高干子弟,但我最初的印象是此人生活很朴素,他经常穿一身洗的发白的蓝色制服
,包括带北大学生去中南海见最高领导人,穿的也是这身服装,... 阅读全帖 |
|
j***h 发帖数: 4412 | 38 中共政坛清华帮揭秘:蒋南翔是“教父”
明镜网 2011-01-10 10:29:10
如果说,校风熏陶与政坛明星成长的关系看不见、摸不著,那麽更具体更切实的缘由,
是清华的掌门人蒋南翔。
1932 年入清华中文系、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蒋南翔,对于“清华帮”的贡献,主要
是两点:第一,在北平“12?9运动”期间,他是清华大学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率先喊
出“中国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的著名口号,将一大批清华人培养、锻
炼成坚定的革命者,后来担任中共高级职务。除最后升到政治局常委的学弟姚依林和宋
平之外,还有曾任中共石油部长的康世恩,曾任国家体委主任的荣高棠,曾任中国科学
院副院长的李昌,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的于光远,等等。在那批清华人中,出了
著名的“南北两乔木”。“北方乔木”是中共的老笔杆子胡乔木,曾担任毛泽东的祕书
,也曾担任刘少奇的祕书,还担任过新华社社长、人民日报社社长,最后成为中共政治
局委员、官方意识形态的“理论沙皇”。“南方乔木”是乔冠华,他写文章的笔名是“
乔木”,抗战期间,在陪都重庆长年主持中共喉舌《新华日报》笔政,后来成为中国外
交界继周恩来之后最...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261 | 39 1。84年中-86年底,管是正校长,方是第一副校长,方由于自己的老婆在北京,所以方一
直想调回北京。
2。管校长非常热衷办上海研究生院,由于担心教育部和科学院的反对,于是管在非常秘
密的情况下和钱伟长谈这件事,不是依托中科院的所,而是依托上海大学来办研究生院,
双方达成协议后被教育部否决。
3。科学院和教育部的矛盾对科大伤害很深,从少年班,到上海研究院,到本硕连读,教
育部从来是毫不犹豫的否决。后来86年学潮,科大写的大字报就包括:科大是教育部的眼
中钉肉中刺。由于邓小平的提议,教育部于是拿少年班没办法,但对4,2分流坚决反对,
这也是导致科大学超的一个原因。
4。管非常痛恨的一个人是何东昌,因为何在很多事情上都否决了管的做法。管还说,何
东昌基本只用清华的人,所以教育部开会,都是派车去清华接人的。
5。周光召85年想到科大当校长,但不去合肥。这个提议被严济慈否决。严老的意思是怎
么当校长反而不管事?
6。管当校长的2,3时间为科大争取到了6,7亿经费,是科大历史上经费最宽裕的时期,
这笔钱主要建了西区和争取到了一些大项目。暖气也是管的功劳
7,反对加速器的人主要是谷羽(著名左王胡乔木 |
|
x******e 发帖数: 193 | 40 管:是党委办公室的人,这是正常的。另外,我的秘书告诉我,学校有不明人士坐轿车
来参加这个会,因为在大陆坐轿车是很不平凡,他们也作了纪录,实际上就是上面派来
的人。后来省委宣传部长告诉我,不是他们派的,是教委那里派的。而且他还说,社论
都已经出来了,你怎么还这样讲话。他是同情我们,就觉得我们好像有点不识相。
李:当初安徽的省委书记是谁?
管:就是李贵鲜。
李:跟你比较有联络的是省或市的党委?
管:就是安徽省党委,我们直接归安徽省委管。每次我们去找省委时,省委都很客气,
不把我们当下级单位。因为我们是中科院,国家一级机关的下属单位,只是校址在合肥
。所以他们还经常问我们打听一些中央的事情,他们并不知道,科学院和教育部的领导
对我们都有意见。
到科大来念书的学生素质都比较好,我们在北京和北京实验中学挂钩,那是北京比较好
的中学,这样就有可能从实验中学挖到一些学生。在江苏省中学也是与我们挂钩的中学
,也是比较好的中学。台湾的大学之间竞争学生来源,好像没有大陆那么厉害,科大那
时很认真做这件事,派人到各省市去物色,动员一些人。另外也举办少年班,就是特殊
天才儿童,最年轻的只有十一岁,到学校时都还... 阅读全帖 |
|
x******e 发帖数: 193 | 41 ·六四事件
一九八九年年初,方励之给邓小平写了封信,信的内容主要是提前要求把魏京生放出来
,等于是特赦。理由是,一九八九年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中国建国四十周年,五四运
动七十周年,利用这个机会举行特赦,这样对中国的形象很好,这是很善意的建议。后
来邓小平对这封信大为不满,他就讲了三句话,第一,看来还是要依靠工人阶级,意思
就是知识分子不可靠;第二,反右看来还是没有错。第三句话我忘了,反正就是对方励
之很不满意。其实方励之的信是善意的,虽然意见不一样但是站在维护邓小平和党的威
信。后来方励之和许良英,两个人要组织右派百人大会,许良英是非常积极,现在他还
被软禁监视,行动完全不自由,也不能出国。许先后组织两次签名,一次是老科学家签
名,要求放出魏京生,其中签名主要有王淦昌,还有几个有名的人物。另一次是文艺界
的人,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冰心。这两次都无效,不了了之,中共对这些人也不敢像对魏
京生那样统统抓起来,罪魁祸首都是许良英,都是他发动的,也没有把他抓起来,就只
有把他软禁。
六四以前在北大,有一个“三角地”,就像伦敦的海德公园一样,有些大字报,有人上
去讲,就越来越活跃,像王丹就是其中很重... 阅读全帖 |
|
G*M 发帖数: 6042 | 42 新语丝文章,方黑加油。
自由的方励之
作者:若望
本文是要简略纪念一下方励之先生。
当方先生还能自由地在中国各地指点江山的时候,我还在初中享受填鸭式的
各类教育,间或有一些文学社诗团之类的活动,但对于政治和外面的世界是一无
所知的。拜中央电视台,各类喉舌之赐,知道了“资产阶级自由化”及其鼻祖方
励之先生。上高中时,突然间又来了第二次学运,并很快发展到天安门静坐绝食。
那时的高中并没有现在这般死气沉沉。我们高中从学运一开始就在下午下课后开
放电视室并允许我们晚点上自习以便观看新闻,后来发展到中午午休时也开放。
年龄大的老师只是观望,大概是经历了文革,对各种运动已经没有新鲜感了。年
青教师大部分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对学运是紧密关注的,但也分为两派,一派
是保守的,告诫政治都是玩手腕,要我们不要当炮灰,另一派则鼓动我们多看多
想,必要时也可以参与。当时学生串联已经到达我们的乡村偏远地带,从北京传
来了很多诗抄,我现在记得的只有一幅漫画,画上是一个人,屁股后吊了一个的
小瓶子,漫画配文大概是“我曾经问过不休,小瓶你何时退休,可是你却总是告
诉我,条件还不成熟,我要寻求我的自由,可是你却不让我开...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43 清华文革秘史曝光 胡锦涛见证蒯大富沉浮
http://www.creaders.net
2015-04-29 07:36:31 多维
1967年,蒯大富、韩爱晶、谢富治(前排左起)在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上
2011年清华大学建校百年之时,中国文革历史出版社隆重推出《清华蒯大富》一书
。此书作者署名“许爱晶”,其真实身份则是文革当年人尽皆知的北京高校红卫兵“五
大领袖”之一的韩爱晶,也是蒯大
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韩爱晶在书中序言部分阐明写作目的“笔者尝试还原绝版的
历史人物蒯大富和绝版的清华文革真相”。而在开篇部分更罕见披露,就在蒯大富在北
京政治舞台上呼风唤雨、为所欲为之际,胡锦涛正在清华大学担任基层政治辅导员,吴
邦国在无线电电子学系学习,刘延东正在工程化学系学习。当时他们亲身参与清华校园
里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也亲眼目睹了蒯大富的“表演”。1975年文化大革命尾声时进化
工系学习的习近平,也应该看到在清华召开全校大会宣布逮捕蒯大富的场景。而温家宝
当时是北京地质学院研究生,他们学校离清华只有两站路,他正在参加地质学院的文革
运动。以下为《清华蒯大富》第一章、第二章全文。
第一章 ...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4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南迁后,谁主科大沉浮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21 07:37:46 2019, 美东)
原创:丁兆君等 科学春秋 微信号 kexuechunqiu
功能介绍
跨界论坛
导读:
南迁合肥后,中国科技大学在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房屋校舍和办学方向上面临诸多困
难,主管单位更是几经变更。在克服困难、排解障碍的过程中,不同身份和背景的科大
教职工做出了种种努力,最终使得中国科大重新归口中国科学院,保证了科大优势学科
的继续发展。这段艰难曲折的历史是中国科技大学的重要发展史,也是中国科技发展史
上一个值得关注的片段。
撰文 | 丁兆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研究员)
陈崇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丁毅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
● ● ●
1970年,中国科技大学南迁合肥。方才落脚,安徽省即派出工、军宣队进驻学校,领导
“一打三反” ①、清查“516”反革命阴谋集团运动。其间造成了大批冤假错案,校园
内气氛紧张,人... 阅读全帖 |
|
w*a 发帖数: 2138 | 45 google顾刚,说是蒋昌建之前的第一辩论高手,新闻系第一才子。google第一条是六四
时的复旦,其中有一句顾刚退党。原来当时复旦挺积极的,我怎么听说复旦没什么动作
。里面说到不少中文系教授支持学生,不知道写文章的人是不是中文系的,那么熟。
http://www.chinesepen.org/Article/sxsy/200902/Article_200902240
1989年春夏复旦大学及上海市民主运动目睹记
——披露我当年的一段日记
作者:西鹤 文章来源:纵览中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24/2009 4:28:33 AM
时光飞流, 记忆犹新,惊天动地的伟大”八九民运”不觉已经二十春秋。当年,从胡耀
邦不幸去世消息一传出,上海复旦大学的部分师生就闻风而动,先是悲痛悼念,继而用
大字报等愤怒抗议当局对胡耀邦的不公和邓小平的独裁行径,很快就带动发展成全市性
的民主运动;又和北京高校的爱国学生运动遥相呼应,在1989年五月和六月中或罢课示
威游行,或去市府静坐抗议,或与警方发生冲突,或堵路设障对抗镇压,复旦学生的勇
敢机智为全市乃至全国民众称颂一时。由于我当时不仅已在复旦大学某部门... 阅读全帖 |
|
j*j 发帖数: 5564 | 46 何姓在诸暨势力也很强啊
诸暨的牌头安华,就是靠近你们义乌那边,何姓的比例很大,而且也很出人才。
80年代的教育部长何东昌就是安华人,估计是你们的本家。 |
|
n**d 发帖数: 9764 | 47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219763.shtml
“红八月”——滴血的记忆(修订)
章立凡
[题记]:此文原是本人回忆录中的一部分,后应某大周末报纸约稿改写,排好整版
清样,终审时被主编枪毙。此文遂论落坊间,两年前被“燕南网”捡到贴出;又被某大
网站转载,跟帖数千,忽一夜删尽;但各大网站旋即轮番转载,遂谬种流传,无法尽焚
矣。
前因此文非获本人授权公布者,但流传既广,也只好默认这个现实,一直采取不
闻不问态度。今年适逢“文革”爆发四十周年,为深刻反省历史,遂订正个别错误,正
式予以公布,略补国内教科书之讳言。
历史是由事实构成的,历史研究也从来不是“宜粗不宜细”。希望这段历史的亲
历者,能够勇敢地拿起笔,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以避免民族的“集体失忆,共同以史
为鉴,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公民社会。
============================================================
近年屡见所谓“新左派”对于被彻底否定的“文化大革命”大加褒扬,另外还有
一种论调,歪曲“宜粗不宜...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48 赵紫阳生前披露六四事件前后惊人内幕
大中小2014-12-28 20:57:20
多维历史
编者按:宗凤鸣、杨继绳于赵紫阳最后岁月出版的两本书,记载了赵紫阳本人亲口叙述
他在六四事件中与邓小平发生分歧并遭李鹏等暗箭中伤,最后因坚决反对戒严而下台的
经过。两书并披露胡赵时代,中共一批顽固老人垂廉听政,操纵权力的大量内幕资料。
本文特作摘要介绍。
在赵紫阳生命的最后时候,曾在赵漫长幽禁岁月中拜访过他的老友宗凤鸣和新华社记者
杨继绳相继出书,披露赵紫阳软禁中的生活和思想,并录得赵紫阳对六四事件的亲口追
述。
本文原载于《开放杂志》2005年2月号,作者蔡咏梅,原题为《赵紫阳亲口说六四》
赵紫阳与妻子梁伯琪1993年在北京家中合影
宗凤鸣是赵紫阳软禁中对外联络人
宗凤鸣是赵紫阳河南同乡,抗战时期加入中共,为中共老干部,早年作过赵的部下,与
赵紫阳的友情长达六、七十年,至死未变。一九八九年六四后赵紫阳被囚,完全被隔绝
于外界,宗凤鸣是少数获准可以常到富强胡同六号探望这位中共“张学良”的极少数人
士之一,因此成为赵紫阳失去自由后与外界沟通的最重要的联络人。因为宗凤鸣会气功
,以气功为赵治病养生名义... 阅读全帖 |
|
s********4 发帖数: 21 | 49 编者按:上个世纪80年代是中国的一个特殊年代:十年文革浩劫终于结束,在人们的肉
体和精神被禁锢压抑多年之后,新的思潮和改革氛围喷涌而现。其中,政治改革可以说
是中国当代历史上最浪漫的年代。源于中共党内一批开明派的努力和试图冲破旧体制窠
臼的勇气,80年代的这场政治改革虽然很快在党内保守势力的围剿下失败,并在1989年
那场举世瞩目的事件后彻底终结,但它影响之深远,恐尚无出其右者。
纽约时报中文网特开设“中国1980年代政治改革系列谈”专栏,邀请当时中央政治体制
改革研讨小组办公室成员、《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的执笔人之一吴伟先生就那段历
史撰写系列文章,希望通过这个专栏,不仅留住公共记忆,也通过历史照亮今天和未来
。此为第七篇。
上一篇:政改研讨小组的第一次会议
就在赵紫阳主持的政治改革蓝图的设计工作全面展开的时候, 1986年底,风云骤起。
一场学潮引发了党内的巨大震荡,党内保守势力在邓小平的支持下,借机发动了“反资
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被迫辞职。霎时间反“自由化”的阴云
笼罩全国。
这场巨变是怎样发生的?邓小平在这个时候为什么要支持“反自由化”?
分析八十年代... 阅读全帖 |
|
m********3 发帖数: 3280 | 50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的一个特殊年代:十年文革浩劫终于结束,在人们的肉体和精神被
禁锢压抑多年之后,新的思潮和改革氛围喷涌而现。其中,政治改革可以说是中国当代
历史上最浪漫的年代。源于中共党内一批开明派的努力和试图冲破旧体制窠臼的勇气,
80年代的这场政治改革虽然很快在党内保守势力的围剿下失败,并在1989年那场举世瞩
目的六四事件后彻底终结,但它影响之深远,恐尚无出其右者。
2014年初,纽约时报中文网开设“中国1980年代政治改革系列谈”专栏,邀请当时中央
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办公室成员、《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的执笔人之一吴伟就那
段历史撰写系列文章,希望通过这个专栏,不仅留住公共记忆,也通过历史照亮今天和
未来。此为第七篇《风云突变:胡耀邦落马》,讲述胡耀邦下台始末。
就在赵紫阳主持的政治改革蓝图的设计工作全面展开的时候, 1986年底,风云骤起。
一场学潮引发了党内的巨大震荡,党内保守势力在邓小平的支持下,借机发动了“反资
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被迫辞职。霎时间反“自由化”的阴云
笼罩全国。
这场巨变是怎样发生的?邓小平在这个时候为什么要支持“反自由化”?...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