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余年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h*******g
发帖数: 2201
1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发明,它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
合金。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
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
铜。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曾出土一件半圆型残铜片,经鉴定为黄铜。1975年甘肃东
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000左右)出土一件青铜刀,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
最早的青铜器,是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证明。相对西亚、南亚及北非于距今约6500年前
先后进入青铜时代而言,中国青铜时代的到来较晚,但却不能否认它是独立起源的,因
为中国存在一个铜器与石器并用时代,年代距今约为5500~4500年。中国在此基础上发
明青铜合金,与世界青铜器发展模式相同,因而可以排除中国青铜器是由境外传播而来
之说。
“国之大事,在祀及戎”。对于中国先秦中原各国而言,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祭祀和
对外战争。作为代表当时最先进的金属治炼、铸造技术的青铜,也主要用在祭祀礼仪和
战争上。夏、商、周三代所发现的青铜器,其功能(用)均为礼仪用具和武器以及围绕
二者的附属用具,这一点与世界各国青铜器有区别...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2201
2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发明,它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治铸史上最
早的合金。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
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
铜。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曾出土一件半圆型残铜片,经鉴定为黄铜。1975年甘肃东
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000左右)出土一件青铜刀,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
最早的青铜器,是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证明。相对西亚、南亚及北非于距今约6500年前
先后进入青铜时代而言,中国青铜时代的到来较晚,但却不能否认它是独立起源的,因
为中国存在一个铜器与石器并用时代,年代距今约为5500~4500年。中国在此基础上发
明青铜合金,与世界青铜器发展模式相同,因而可以排除中国青铜器是由境外传播而来
之说。
“国之大事,在祀及戎”。对于中国先秦中原各国而言,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祭祀和
对外战争。作为代表当时最先进的金属治炼、铸造技术的青铜,也主要用在祭祀礼仪和
战争上。夏、商、周三代所发现的青铜器,其功能(用)均为礼仪用具和武器以及围绕
二者的附属用具,这一点与世界各国青铜器有区别... 阅读全帖
e****i
发帖数: 2152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shion 讨论区 】
发信人: myism (nk), 信区: Fashion
标 题: 今天我生日 海奔迟到的土耳其十天神奇之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n 22 17:20:16 2012, 美东)
今年1月去土耳其玩了10天
之后一直很忙没有机会整理照片
一边整理一遍感慨 土耳其真的是非常神奇的一片土地
这里曾经被叫做小亚细亚
亚历山大东征之后被希腊化
出现了一些列著名的城邦 比如特洛伊 以弗斯
之后的日子 这里是罗马和波斯帝国长期征战的主战场之一 可能今天归罗马 明天就归
波斯
西罗马灭亡之后退居东方 这里变成了拜占庭/东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又在这里持续了整整一千余年的时间
期间它被东征十字军攻克仍能够神奇死而复生
也是为数不多没有被蒙古帝国完全征服的国家
阿拉伯帝国崛起之后 也要绕道从北非进入南欧
它最后却没能逃过突厥人的铁蹄 变成了之后的奥特曼帝国
君士坦丁堡也被改名为今天的伊斯坦布尔
奥特曼帝国存在的600余年间 把拜占庭时代的天主教教堂改建成了清真寺 于是今天我
们能够看到各式曾经是天主教教堂的清真寺 (圆顶型建筑+四周的...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4
两岸历史书上看不到的鸦片战争史实

核心提示
1:鸦片之所以如此炙手可热,原因在于市场有巨大需求。在那个年代,人类对鸦片的
认识远不同于今日。世界各国,包括英国本土在内,都没有对鸦片设立限制。问题在于
,只有中国社会吸食鸦片泛滥成灾,乃至于形成巨大的暴利市场。如果没有中国官员的
配合,英国鸦片商跟本无法从事走私鸦片的任何活动。
2:广东水师巡船“每月受规银三万六千两,放私入口”;水师副将韩肇庆专门护送走
私,走私鸦片干脆由水师包办运输,每万箱抽数百箱报功,韩竟因此“保擢总兵,赏戴
孔雀翎”。福建水师居然全靠协办走私鸦片为业,甚至“夷船之鸦片一时不能进口,往
往寄顿于炮台附近”
3: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指挥打响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英国政府全权代表查尔斯.义律是一
个坚决的鸦片贸易反对者。在给伦敦的报告中,义律写道:鸦片贸易“给打着天主教旗
号的国民丢脸。”
4:英国军舰与中国水师在穿鼻、官涌海面开始武装冲突,此类冲突共发生七次,双方
各有损失。而林则徐报告朝廷称之为“七战七捷”。
5:鸦片战争的一个结果是中国从单纯的鸦片输入国变成输出国,与中国苦力同时输出
。西方从那时起将近百余年的“黄祸”...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3033
5
从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失败检验“走出疑古”
文章来源:大樗树下 文章作者:吴光泳
1996年5月,“夏商周断代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正式启动,国家史无前例地
投入了几千万元的资金 ,让一向经费少得可怜的社科界瞠目结舌。5月16日在该“工程”
启动会议上,宣读了《超越疑古,走出迷茫》的官方发言,政府将“工程”定性为“凝聚
力工程” ,从此,有人自称于1992年“大胆”提出的“走出疑古时代”由一个私人口号
上升为官方口号。外国学者观察到:“‘走出疑古时代’正演变为国家的口号” 。提倡
者抓紧机会,马不停蹄地接待媒体采访,强调“工程”“将大大有利于中国文明的寻根探
索,提高中华民族的自尊自信,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 ,这显然是在说:一贯鼓吹“
东周以上无史”的“疑古派”推翻战国以来三代同源、黄帝一元的古史框架,打消了中华
民族的自信心,瓦解了我们民族的凝聚力 ,不利于统战 ,副作用更加明显。“工程”结
束后又投入400多万元进行“中华文明探源预研究”,“走出疑古”的提倡者依然是领导
。这还是预备性研究,真要研究起来,还不知是何等规模。由于事态还在发展,“走出疑
古”的发展趋势还无法预... 阅读全帖
r******t
发帖数: 8967
6
朝鲜李氏王朝正祖李祘主持重修《宋史》,将宋、辽、金三史合一,以宋为正统,历时
20余年,1791年成《宋史筌》148卷。由外国学者重修《宋史》,这在古代学术史中是
绝无仅有的
明清两代对《宋史》的重修
自元末至正五年(1345)修成《宋史》以后,历代学者以其粗疏错漏、繁冗芜杂,纷纷
重修《宋史》。元末周以立,以宋、辽、金三史体例未当,就曾想重修。明正统(1436
—1449)末年,其曾孙南京侍读学士周叙奏请许自撰《宋史》,进行了数年,书未成而
病死。正德年间(1506—1521),王洙撰成《宋史质》100卷。明朝廷也准备重修《宋
史》,以礼部尚书严嵩主持,后亦无成。柯维骐历时20年,修成《宋史新编》200卷。
万历年间(1573—1620)王惟俭修《宋史记》250卷,明末钱士升成《南宋书》60卷等
,其中以柯维骐《宋史新编》最著名。此外,王思义、王昂、汤显祖、刘同升、归有光
、邵经邦等人,都曾重修《宋史》,亦多未成书。明修《宋史》,无不是合宋、辽、金
三史为一,以宋为正统;又都只是删节元修《宋史》成书,并无事增文省之可言,即使
有少数订误,也无多大学术价值。
清初潘昭度得到明末汤显...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三)
五代十国时期,仅次于五胡十六国的悲惨时期。
后梁:
后梁纪一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上 开平元年(907年):弘农王杨渥杀节度判官周隐;军权归张颢
、徐温,渥不能制。三月,唐昭帝退位;四月,朱全忠(晃)即皇帝位于大梁。卢龙刘
守光为乱,囚其父刘仁恭;其弟守文与守光相攻,互有胜负。契丹阿保机兴起,帅众三
十万寇云州,晋王克用与之和。加张全义魏王,钱鏐吴越王。楚王马殷与弘农王渥相攻
。蜀王王建即皇帝位。
二年(908年):晋王李克用卒,子存勖袭位,李克宁掌兵权;杀李克宁及李存颢。梁
主鸩杀唐逊帝(济阳王)。李思安、刘知俊攻潞州,长期不下;晋周德威、李嗣昭等救
之;晋与梁战于黄碾,梁军大败;潞州之围解,李嗣昭抚之。淮南张颢弑弘农王渥,以
杨隆演为主;徐温、严可求杀张颢;杨隆演为淮南节度使。
后梁纪二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中 开平二年(908年):八月,晋周德威、李嗣昭出阴地关攻晋州
,不利,还。楚王殷取昭、贺等六州,土宇既广,养士息民,湖南遂安。梁以寇彦卿击
淮南,不利,还。刘守文、守光相攻。以左仆射杨涉为同平章事。帝将迁都洛阳。
三年(909年):正月,迁都洛阳。淮南徐温以其假子徐知诰治金陵。淮...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5277
8
波斯与中国:两种文化在唐朝的交融
荣新江
中国学术,2004.04
[关键词] 伊朗文化 回族与波斯文化
一、引言
在他们为《唐朝的概观》(Perspectives on the Tang)一书所写的引言中,
杜希德(Denis Twitchett)和芮沃寿(Authur F.Wright)曾经总结了唐朝为什么具有如此
巨大的生命力:一是它的折中主义(eclecticism),即把前此四百年混乱的历史中的各
种文化统一起来;二是它的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即对各种各样的外来影响兼
容并蓄。虽然两位作者首先谈到唐朝极富国际号召力的特性,如周边民族对唐文化因子
的吸收,整个亚洲不同类型的人纷纷入华,而长安更是一个大帝国的盛大国际都会,但
他们认为要理解唐代文明的国际特性时,更主要的是要从它自身过去的历史遗产中去寻
找。因此,我们在这本概观唐朝的论文集中,主要读到的是一组有关唐代政治、制度、
思想、宗教和文学方面的高水平论文,而没有特别涉及到唐朝与外部世界的关联问题。
这和西方中古历史研究的总体走向是相一致的,因为史料的贫乏和缺少像伯希和(P.
Pelliot)那样兼通多...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9
☆─────────────────────────────────────☆
dangran (当当当) 于 (Wed Aug 8 04:17:40 2012, 美东) 提到:
2012年6月,芝加哥大学东亚语文系教授夏含夷质疑“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成果报告简本发
表十年后仍无繁本,恐怕将来也不太可能发表。”
2002年“夏商周断代工程”关键数据在美国“亚洲学协会”年会被质疑“站不住脚”
中国政府在上世纪末只花了上千万人民币、只搞了五年“夏商周断代工程”,就于2000年
10月验收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工作成果《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
(简本)》,并对其颁发“全国十大科学进步奖”。这个研究结果看似光鲜,但其中的数据
经不起质疑,戳破了之后“断代工程”的成员还死不认账。
2002年4月4日至7日,美国“亚洲学协会”的年会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专门邀请了“
工程”的学者来美讨论。在会议上,美方与会学者蒋祖棣以自己带去的计算机和OxCaI序
列程序当场对“工程”以同样程序处理的若干碳-14数据重新进行验算,结果明显与“工
程”的有差距。中国方面参加会议的“工... 阅读全帖
f**********4
发帖数: 2617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岳飞抗契丹了 (转载)
你说的没错,不过咱们再分析分析。首先贴视频:
http://video.sina.com.cn/p/ent/v/m/2013-06-16/211762555817.html
他这段话完整记录如下:”弟兄们,十余年间,我们披坚执锐,往来迎敌,没有一夜可
以安寝。不是我们不想睡,是契丹不让我们睡,是北辽不让我们睡,是贼寇不让我们睡
!天下之大,竟找不到我们宋人安睡之所。“
首先,”弟兄们,十余年间“这一说,可以排除你说的岳飞还是新丁无名小卒的情况了
。这一段肯定是岳飞征战十余载以后的演说词,女真入侵早已发生。但我觉得你说的还
是没错。这里契丹就是契丹,北辽就是北辽。这是岳飞在总结这些年里宋朝相继面对的
外族敌人:先是契丹,再是北辽,然后呢?然后不就该是女真了么?那岳飞说了什么呢
?----”贼寇!----“ 在此,我希望各位暂停一下,体会体会这个字眼的妙
处!反正我这么一思,每一个毛孔都有被醍醐灌了的感觉啊!是贼寇啊!弟兄们!是贼
寇干的啊!什么?你问是什么贼寇?多嘴!就特么的是”贼寇“好么?
实际上,你看完全部视频,贼寇还出现过一次:”我,岳飞,相州汤阴人,我家乡天高万
仞地厚九重,我们... 阅读全帖
I******I
发帖数: 14241
11
米利坚,米一作弥,即亚墨利加之转音,或作美利哥,一称亚墨理驾合众国,又称兼摄邦
国,又称联邦国,西语名奈育士迭。
亚墨利加大国也,因其船挂花旗,故粤东呼为花旗国。其旗方幅,红白相间,右角另一
小方黑色,上以白点绘北斗形。北界英土,南界墨西哥、得撒,东距大西洋海,西距大
洋海。东西约万里,南北阔处五六千里,狭处三四千里。押罢拉既俺大山环其东,落机
大山绕其西,中间数千里大势砥平。江河以密士失必为纲领,来源甚远,曲折万余里,
会密苏尔厘大河南流入海。此外名水,曰哥隆比亚、曰阿巴拉济哥刺、曰么比勒、曰德
拉瓦勒。
北境迤西有大湖,分四汊,曰衣罗乖,一作翕大罗、曰休仑,一作胡仑、曰苏必力尔、
曰密执安。迤东又有两湖相属,日伊尔厘一作以利、曰安剔衣厘阿。诸湖为分界之地,
北为英土,南则米利坚地也。
初,英吉利探得北亚墨利加之地,驱逐土番,据其膏腴之土,徙三岛之人实其地,英人
趋之如水赴壑,佛郎西、荷兰、嗹国、瑞国无业之民亦航海归之,日渐垦辟,遂成沃壤
。英以大臣居守,沿海遍置城邑,榷税以益国用,贸易日益繁盛,以此骤致富强。
乾隆中,英与佛郎西构兵,连年不解,百方括饷,税额倍加,旧例茶叶卖者纳税,...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rustInJesus 讨论区 】
发信人: jmsma2007 (James), 信区: TrustInJesus
标 题: 中国上古信仰的历史事实考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23 18:38:47 2013, 美东)
十一、中国上古信仰的历史事实考察
但是我们在这里还不急于做出中国古人就是信仰上帝的结论,因为观念仅仅是观念
,而信仰是一种生命的投入,它与观念是有很大差别的。在观念史之外,现在我们试着
进入另一个领域,就是历史事实的考察。
在皇权统治的两千余年间,在知识分子生命性的天之外,中国人还有一种主宰信“
天”的观念,它由儒家的礼所倡导,在帝王一年一度的郊祀中得以流传。孔子说:“明
乎郊社之礼......治国其如示诸掌乎!”——明白怎样向上天献祭......治理国家就象
自己的手掌一样容易。这个祭天的传统在中国二千余年的皇权时代中几乎从没有中断,
只是到了1911年清帝退位,这个祭天仪式才告中止。从十五世纪以后,这个由帝王亲自
主持的祭天仪式一直在北京的天坛举行,天坛那个由洁白的大理石铺成,直径75米,三
层向上攀登,直接向天空... 阅读全帖
r****p
发帖数: 1854
13
☆─────────────────────────────────────☆
msgc (为了下一代免遭变态残害) 于 (Sun Nov 10 11:37:11 2013, 美东) 提到:
满清王朝――驰骋在历史逆行道上的特快列车
发表于 2010-09-01 和 09:40:30 | 作者: 向海的风 |
近来,由“改革家”李鸿章引发了不少辩论,为李鸿章叫好者、鸣冤叫屈者不少。闲来
一直在思考,笔者认为,李鸿章卖国的帽子是断然不能摘掉的。
诚然,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很特别很重要的人物,他倡导的“洋务运动”在一
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工业的发展,但作为那段历史的制造者之一,李鸿章软弱卑的劣行
径正是腐朽的满清王朝的缩影。很多文章为李鸿章翻案,还摆出一幅教训人的架势,说
什么在那个历史时代,李鸿章已经做的够好了,李鸿章很无奈,不过是慈禧太后的替罪
羊而已… …还有大力吹捧李鸿章外交才干的,称其为“东方的卑斯麦”,据说卑斯麦
先生闻听此言,不以为然的说道“幸亏我不是西方的李鸿章” … …呵呵,这些文章还
是有些水平的,作者还知道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论历史人物,但这些文...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975
14
当年老蒋在广东仅用两年时间,从无到有,组建自己子弟兵,扫平广东大小军阀,整军
备战,誓师北伐,率数千黄埔健儿,加上李白的广西钢军,张发奎的粤系铁军,不足十
万之旅,起自广东偏远一偶,气吞万里如虎,一战平定闽赣,再战平定湖广,吴佩孚灰
飞烟灭,三战而定苏浙,孙传芳军力尽失,四战张作霖于中原,东北军望风而逃,京师
震动,张作霖弃京津冀鲁不顾,携家小星夜逃亡山海关,紧闭关门,不敢出战,小六子
选3千满洲佳丽,携3百车长白山人参,6百车高丽参,10万石黑龙江大豆,自缚双手请
降。老蒋成为有史以来,北伐中原取得全面胜利的第二人。
在此之前,孙大炮致力革命40余年,蒋跟随孙革命10余年,或亡命外国,或依附于某个
军阀,仰人鼻息,连流寇都算不上。直到攀上斯大林干爹,有了卢布和俄抢俄炮,建军
校,募兵丁,北伐中原,各路英雄来归,扫平六和,称霸中华。可是好景不长,他毕竟
只是干儿子,还是个倔脾气,经常跟干爹翻脸的干儿子,等干爹的亲儿子长大成人,干
爹就要把这份产业夺过来,交给亲儿子。老蒋就从一个所向披靡的军事大家,沦落成一
个类败累战的军事庸才。
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委员长,就没有旧中国,没有...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15
中世纪佛教、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斗争(转贴)
伊斯兰教早在公元8世纪就已传入印度,当时阿拉伯帝国占领了印度西部的信德地区,
并以此为基地向印度内陆渗透。但伊斯兰教大规模传入印度是从突厥人开始的。公元11
世纪,突厥人(此时早已接受伊斯兰教)入侵北印度,当时北印度已经长期分裂,小国
林立,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耗尽了国力,也使人民蒙受深重的灾难。突厥人挑选了一个
恰到好处的时机,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消灭或臣服了大部分北印国家,建立了印度历史上
第一个伊斯兰帝国——德里苏丹国。突厥贵族通过武力征服的方式来传播伊斯兰教,其
政策远比当初的阿拉伯人激进。阿拉伯帝国扩张时期,被征服土地上的人民只要交纳人
丁税就可保留信仰,阿拉伯人在宗教宽容方面远比基督教国家做的好;但突厥人在印度
的行为却截然不同,他们大肆烧杀抢掠,摧毁佛教寺院和印度教庙宇,强迫“异教徒”
接受“先知的宗教”。佛教和印度教同时受到了严重打击,但印度教经过调整和反抗后
,与穆斯林征服者实现了妥协,并继续生存发展;而佛教却因为种种内外原因,最终在
印度消亡。伊斯兰教可以说是踩着佛教的尸体进入印度的。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伊斯兰教向中亚... 阅读全帖
z******4
发帖数: 4716
16
李新峰
原载《明史研究》第六辑,转自象牙塔国史探微
正统十四年秋,明军于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土木镇)大败于瓦剌,英宗被俘,导致
严重的军事危机,这已是广为人知的事实。但不同时代、不同作者对这次战役的记载颇
多歧异与疑点,尚需条梳史料以澄清事实;明军参战人数、瓦剌军行进路线、明军回军
策略以及明边镇在土木之战中的作用等诸多问题仍需探讨;以此为例,并可初步认识明
代中期京营、边镇的规模和有关明代前中期史实记载的可信程度。
关于土木之战中明军参战人数,最早的记载见于刘定之《否泰录》:“官军私属
共五十余万人。”[1]嘉靖后期以来,几乎所有言及出征人数的明代史家均沿袭此说,[
2]直至谈迁犹于“官军私属”强调甚明,[3]而清人自谷应泰以下均不提“私属”,径
作“官军五十万”乃至“五十余万”, [4]数字之差,语意全非。刘定之在《否泰录》
末说道:“臣因取目击耳闻,参以杨善、李实所述《奉使录》,钱溥所撰《袁彬传》,
约其繁复,著为此录。”李实《李侍郎使北录》未记出征人数,[5]杨善《奉使录》今
不传,估计亦不及此。钱溥《袁彬传》今亦不见,其内容应为袁彬于塞外侍奉英宗的事
迹,也不太可能提到明军人数...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2791
17
1491年,1552年,十七世纪初,鞑靼人先后三次对瓦剌发动大规模进攻,将瓦剌人赶
到 蒙古西北的科布多地区,瓦剌人基本上退出了蒙古高原。在忽必烈鞑靼人的打击下
,瓦剌人分裂为四部,准噶尔部,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杜尔伯特部,即后来清人所
称的漠西蒙古,或额鲁特蒙古,或卫拉特蒙古
西蒙古中最强大的准噶尔部落西逃,将其西方的土尔扈特部落又赶向更西的地区。土尔
扈特人击败哈萨克人的阻截,于1632年占据金帐故地伏尔加河下游地区。至1770年,土
尔扈特汗国占据了顿河到乌拉尔河之间的广大地区。
在鞑靼人的打击下,瓦剌人四散奔逃,另一部和硕特人逃到额尔齐斯河一带。1636年,
和硕特汗的弟弟顾实汗离开大队,前往青海发展,建立了青海和硕特汗国。这时候西蒙
古人先后接受了喇 嘛教。1705年,顾实汗的曾孙拉藏汗进军拉萨,扶立新达赖。此时
已非常强大的准噶尔汗国不愿接受这个达 赖,遂出大兵,千里关山飞渡,进攻拉萨。
拉藏汗被杀。和硕特汗国亡。其后裔至今居住在青海。北方的和硕特汗国也早已于1677
年被准噶尔汗国吞并。
西蒙古人中最强大的是准噶尔汗国。1634年,巴特尔洪台吉即位为准噶尔汗。他击败哈
... 阅读全帖
O***O
发帖数: 1854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嘉庆除掉大老虎和珅后 (转载)

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最终确定了第十五子嘉亲王永琰做自己的接班人。
这个接班人让乾隆满意的有四点:
首先,从性格上看,皇十五子少年老成。他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自制力强。他起居
有常,举止有度,学习勤奋,办事认真,从不逾规矩一步。这是最让乾隆欣赏的。
其次,此人品质“端淳”,生活俭朴,为人谦逊。特别是富于同情心,待人十分真
挚,善于为他人着想。
第三,从学业上看,经历了二十多年严格、系统、高质量的帝王教育,永琰对儒家
心性之学,颇有心得。他的修养是建立在学养的基础之上,因此根基牢固。另外,此子
武功骑射成绩虽然比不上他的父亲和曾祖父,在兄弟当中也是首屈一指。
第四,从外表看,嘉庆皇帝是清朝历代皇帝中长得最端正、最上相的一位。他中等
身材,皮肤白晰,五官端正,一副雍容华贵的相貌。脸型介于方圆之间,显示出他性格
的平衡和理智。经过从小就开始的仪表训练,他在出席大的场合时,总是举止高贵,镇
定自如,讲话不慌不忙,富于条理。
另外,这一年,嘉庆三十六岁。这个年龄,既精力充沛,又富于经验。生命由青春
期的青涩,青年期的热烈,转为中年前期的稳健有力,正是主掌一个庞大帝国的最佳年
龄。
因此,嘉庆元年...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9
今天刚从波士顿图书馆借来 《吴宓日记续编》,说老实话我听说过这个人,但所知寥
寥,而且不会念这个字:宓。
google 了一下,果然是个大人物!
============================================
本书是著名学者吴宓先生记述他最后二十余年生命历程的日记。1949年,经历了晚清和
民国两个历史时期的吴宓,在又一次翻天覆地的历史嬗变之际,选择了留在祖国大陆,
理由很简单,他不能离开这块对他来说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中国文化根植所在的土地。
吴宓先生于解放前两周西飞四川,此后在西南二十余年的执教生涯中,他的际遇跌宕起
伏,暨得到当局的礼遇,也备受运动的摧残,他忠实地记录了自己每日所思所行所见所
闻,直至因“宁肯杀头,也不批孔”而被打成“反革命”,最后含恨而终。
这是一部以生命实践个人文化理想的记录。其史料价值,自不待言。
《吴宓日记续编》共十册,记录了1949-1974年的个人生命历程,由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于2006年3月出版(内部发行)。
作者简介 · · · · · ·
吴宓,著名西洋文学家,字雨僧、雨生,笔名余生,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生,...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0
今天刚从波士顿图书馆借来 《吴宓日记续编》,说老实话我听说过这个人,但所知寥
寥,而且不会念这个字:宓。
google 了一下,果然是个大人物!
============================================
本书是著名学者吴宓先生记述他最后二十余年生命历程的日记。1949年,经历了晚清和
民国两个历史时期的吴宓,在又一次翻天覆地的历史嬗变之际,选择了留在祖国大陆,
理由很简单,他不能离开这块对他来说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中国文化根植所在的土地。
吴宓先生于解放前两周西飞四川,此后在西南二十余年的执教生涯中,他的际遇跌宕起
伏,暨得到当局的礼遇,也备受运动的摧残,他忠实地记录了自己每日所思所行所见所
闻,直至因“宁肯杀头,也不批孔”而被打成“反革命”,最后含恨而终。
这是一部以生命实践个人文化理想的记录。其史料价值,自不待言。
《吴宓日记续编》共十册,记录了1949-1974年的个人生命历程,由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于2006年3月出版(内部发行)。
作者简介 · · · · · ·
吴宓,著名西洋文学家,字雨僧、雨生,笔名余生,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生,...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1
许家屯香港回忆录:我为何被迫出走美国
大中小2014-10-13 04:17:33
多维历史
前中共港澳工作委员会书记、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许家屯在《许家屯香港回忆录》中详
细讲述了他出走美国的前前后后。书中写道:周南已将我的“材料”写成报告送给中央
,联系到近几个月来的种种现象,顿使我醒悟,打破了“安全降落”的幻想,也惊醒了
回老家乡居之梦。“梁湘第二”,或甚于梁湘的“下场”,已是将面临的现实!“束手
待擒”,申辩的可能都会没有。为保有辩护的权利,为争取晚年尚能发挥余力,对社会
再做一点事,“小杖则受,大杖则走”,让现在的一切暂时失去吧。我决定“去国”,
待机再回,我并非对国家、民族失去希望,也并非对中国共产党完全失望,只是为势所
迫,方出此“下策”。我坚信,历史会以相左的事实说明,真正背离人民、背离马克思
主义,确有人在,但不是我。纵使有生余年,我不能重睹神州丰采,历尽灾难的母亲—
—祖国,会让一个忧患与共的儿子,魂兮归来!以下是《许家屯香港回忆录》第十六章
“去国前后”原文。
许家屯(右)与杨尚昆交谈
六四后,江泽民、李鹏在处理有关香港的一系列事情上,我难以接受,对江泽民从抱有
希... 阅读全帖
C********w
发帖数: 1724
22
信源:夺标博客
与友人兼同乡(我祖籍湖南,生于上海)讨论湖南人里为何有那么多回回血统---湖南
是除了新疆以外,内地省份里维吾尔族最多的一个省,翦大师就是维族。
这里有几个原因:
1.帕米尔高原两侧直到天山一带,新疆传统居民(突厥与雅利安血统的、羌-藏-汉血统
的三大系)本来都信佛教,佛国艺术非常发达。可以说10世纪以前,新疆就是一片佛国
,几乎人人都信仰佛教。10世纪起,第一个在新疆那里传播伊斯兰教的喀拉汗王朝对于
高昌、于阗等佛国多次屠灭,逼得他们逃到现在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一带,又部分辗
转到内地,这是内地最早的信佛的维族、塔族等民族祖先;而喀拉汗王朝用剑与火的圣
战,实现了今天新疆南疆彻底伊斯兰化。
2.后来新疆成为成吉思汗的领土,13-14世纪佛教再次在北疆兴盛,有不少信仰佛教的
色目人(突厥与雅利安血统的、吉噶斯即柯尔克孜、哈萨克等)又跟随蒙古大军进入中
原,其中有一拨是蒙古大汗规定他们屯垦在湖广一带镇守;
3.左宗棠和王震两位先后率三湘子弟兵平叛新疆,民族联姻的结果。
喀喇汗伊斯兰王朝对于阗佛教王国的“圣战”
喀喇汗伊斯兰王朝对于阗佛教王国的“圣战”
从西元前1世纪到9世...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3
情人曝毛泽东多次强暴她 周邓都玩女人
http://www.creaders.net 2015-01-06 21:37:11 开放杂志
[21条评论,查看/发表评论]
开放杂志编者按;《司徒华回忆录》,提到八九年六四事件后港支联曾协助一名「
毛泽东情妇」移民美国。她就是毛身边仅次于张玉凤、孟锦云的女人陈惠敏(陈露文)。
本刊主编一九九七年在香港与其相识,协助她出版回忆录,并记录多次深入谈话的内容
,撰成此文,以飨读者。
这是一段奇遇,故事发生在香港回归的一九九七年,迄今已经相隔十四年。
我在香港做新闻人物专访,可谓「不计其数」,一般都是当月发表,为甚么对这样
有趣的人物故事,竟能搁置十余年隐忍不发?那要从和陈小姐的最后一次见面说起。
一九九七年五月二十三日,是我太太的生日,三天前约陈小姐一聚,她说要请我们
吃饭。晚上七点,我们在铜锣湾雪园酒家相会。陈小姐是一位很健谈的人,我们已经见
面谈过几次。谈她要出书的事。她委托我做经理人(口头表示),帮她找出版社,让出版
社出钱买她的故事,她深信「李志绥写的都是关着门外的事,关着门里面的事,要我来
写」,一定比李志绥的书更畅销。她说台湾两... 阅读全帖
l******3
发帖数: 293
24
康熙帝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也是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一位明君。他的雄才大略和
文治武功,世人早已多有评说。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幼年登基的万乘之君,还是一个去
奢从简、厉行节约之人。
以身作则
康熙帝的日常生活较为简朴。康熙三十九年(1700),他对大学士们说,“自朕听政
(康熙帝14岁亲政)以来,一应服食,俱从节俭”。四十七年秋,他斥责皇太子胤礽时又
说:“朕即位以来,诸事节俭,身御敝褥,足用布袜。”此言虽有炫耀之意,但不能否
认,他在努力为臣工做出节俭的榜样。
雍正三年(1725),雍正帝召集王公大臣,向他们展示康熙帝生前在乾清宫东、西暖
阁所用的毡毯。大臣们看后奏称:“(康熙帝)御极六十余年,时时以爱惜物力,崇尚俭
素……御前陈设之毡,历三十余年,尚洁净完整,崇俭惜物,实从古未有。”对于宫中
的陈设用品,康熙帝是以经济节俭为标准,崇尚简朴,不务虚华。
康熙年间在清廷供职的法国传教士白晋,曾目睹康熙帝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况,
有如下记载:就其(康熙帝)个人有关的方面看,那种恬淡素朴简直是没有先例的。他满
足于最普通的菜肴,从未有过丝毫的过度,他的淡泊超过了人们所能想象的程度。皇宫
内部以及... 阅读全帖
x**s
发帖数: 534
25
坤宁宫作为皇后的正宫,主要的特征,应是一个字——“安”,安宁、安康。但明清五
百余年的坤宁宫,却是 “坤宁不安”、“坤宁不宁”。何以见得?举明英宗正统帝钱皇
后、明世宗嘉靖帝四位皇后和清穆宗同治帝阿鲁特氏皇后为例,看坤宁宫是怎样不安、
不宁的。
清宫皇后的结局
天命汗努尔哈赤的皇后叶赫那拉氏,29岁死去。叶赫那拉氏在思念母亲和疾病中离世。
清追谥“太祖孝慈高皇后”的是叶赫那拉氏。
崇德帝皇太极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清宁宫四位妃子中,两位是她的侄女,两位是敌部
林丹汗遗孀,夫君52岁故去,自己寡居。
顺治帝福临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虽“丽而慧”,却被废黜。顺治八年(1651年)被册立
为皇后,仅两年就被废。
康熙帝玄烨皇后赫舍里氏,祖父索尼是辅政大臣,父亲噶布喇是领侍卫内大臣,但她生
下儿子当天死去,才22岁。
雍正帝的皇后乌拉那拉氏,雍正元年册为皇后,雍正九年就死去。
乾隆帝弘历的皇后富察氏,乾隆十三年随驾南巡归途中,皇后崩,37岁。
嘉庆帝的皇后喜塔腊氏,册为皇后第二年就死了。
道光帝的皇后钮祜禄氏,还没当上皇后就死了,死后才追封皇后的。
咸丰帝的皇后萨克达氏,刚被册为嫡福晋才两年,还没... 阅读全帖
f*l
发帖数: 742
26
第一代
杨业本名叫杨重贵,其父杨信是麟州的土豪,趁五代混乱的时候,占据麟州,自称
刺史,由于时局的动荡,先后归附过后汉、后周。
年少英武的杨重贵改名为刘继业。由于刘继业战功卓著,所向无敌,国人号称无敌
。《九国志》曾经记载过刘继业的功绩,但是遗憾的是其中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没有流
传到今天。《辽史》中有辽将耶律斜轸责问杨业说:汝与我国角胜三十余年,今日何面
目相见。可见刘继业在北汉时期主要的对手是辽国。虽然北汉一直臣事辽国,但是处于
强势的辽国经常侵掠北汉的边境,刘继业为北汉守边,估计经常与来犯的辽军交锋,虽
然规模不大,但30余年未处下风,这样的经历让刘继业积累了边防的丰富经验。
北汉灭亡以后,刘继业归降北宋,宋太宗素知刘继业威名,授予他左领军大将军,
郑州防御使。刘继业归宋以后,复本姓杨,单名业。宋太宗以杨业对防御辽国有丰富经
验,派他到代州为三交驻泊兵马部署,为潘美节制。
辽国大军从雁门大举进攻,杨业从小路率领数百骑兵绕到辽军背后,与潘美的部队
前后夹击辽军,杀死辽国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咄李,生擒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缴获很
多兵甲战马。杨业因功升云州观察使。以后辽国望见杨业的旌旗,就...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12685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炒食徐锡麟心脏的人是谁?
徐锡麟(1873年12月17日-1907年7月7日),字伯荪,别号光汉子,浙江绍兴山阴东浦
镇人。
徐锡麟乃山阴县吏徐凤鸣之子。少读书,通大义,然恒失爱于其父,乃益自刻厉,应试
辄冠其曹,郡邑吏钦其才,以收列于门下为荣。研精数学,善制仪器,曾手构星球仪,
“见者叹为莫及”。光绪十九年(1893年)中秀才。1901年,被聘为绍兴府学堂经学兼
算学教习。1903年,就学日本,参观大阪博览会,益有志于经世。于东京结识陶成章、
龚宝铨。1904年,在上海加入光复会。1905年,谋创设大通学堂于绍兴,除普通科目外
,尤重体操,讲武事,以积蓄力量。1906年,以捐官为道员,志在得握重兵。赴安徽任
武备学校副总办、警察处会办;1907年改名为陆军小学监督、巡警学堂监督。
光绪三十三年五月廿六日(1907年7月6日)仓卒发动安庆起义。即日借巡警学堂毕业典
礼之际,枪杀安徽巡抚恩铭,与清军激战4小时,终因孤军无援、寡不敌众,而卒被捕
擒僇。徐锡麟写下《光复军告示》:
“为晓谕大众,翦灭满夷,除暴安民事:
维我大汉民族,立国千年,文明首出,维古旧邦。乃自满夷入关,中原涂炭,衣冠扫地
,文献无遗。二百余年,... 阅读全帖
G********l
发帖数: 574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历史上真实的和坤(转载)
一 家庭、出身与学历
“和坤”是他的“满语”名字的音译,如果译成汉文应为“三纲之纲”之意,其乳名叫
“善宝”。他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祖籍在长
白山英额峪(今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英额门地区)。和坤的先祖叫噶哈察鸾,很早就
归顺了努尔哈赤(后金),过着平时狩猎、耕作,战时出征作战的生活。其五世祖尼牙
哈纳,因作战英勇,为他家挣得了一个“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他的父亲名叫常保,
也是八旗军武官出身,除了继承“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外,还因为他的堂弟阿哈硕色
,在跟随康熙皇帝亲征准噶尔部的战争中,在西北地区阵亡,追叙军功,他家又获赠了
个“一等云骑尉”的官职,后来也由其承接下来了。常保一生最高做到“福建副都统”
(正二品)的官位,相当于今天的军队中的“中将”级别的军官,这在当时也可以算是
个“高级武官”了。常保的妻子(即和坤的亲生母亲)是河道总督嘉谟的女儿,其继妻
是吏部尚书伍弥泰之女,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和坤的妻子冯氏是清乾隆朝名臣大学士
英廉的亲孙女。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正史(如《清史稿》等)、野史和传说中说和
坤家庭出身“低微”、“贫贱”、“少贫无... 阅读全帖
x**b
发帖数: 290
29
施耐庵的小说《水浒传》中,高俅作为反面人物、十恶不赦的大奸臣而广为人知。他以一市井小流氓的身份出场,因为具有很高的蹴鞠技术,被喜爱蹴鞠的端王所赏识。在端王登基成为皇帝后,高俅便飞黄腾达,很快官至太尉。他陷害林冲,手段之毒辣,心计之精巧,让开卷不久的读者瞠目结舌!120回《水浒传》结束,108条梁山好汉被高俅阴谋陷害几近死绝。
高俅(?—1126年),历史上确有其人。但真正的高俅,与《水浒传》中的描述相差甚远。据南宋王明清所著的《挥麈后录》记载,高俅,原本是苏轼的“小史”(也就是小秘书一类的角色,《水浒传》中说是书童),他为人乖巧,擅长抄抄写写,不仅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有一定的诗词歌赋的功底;且会使枪弄棒,有一定的武功基础,而高超的蹴鞠技术只不过是他多项旁骛的杂学之一。
元祐八年(1093年),苏轼将高俅推荐给了他的朋友小王都太尉王诜(即王晋卿)。王诜是神宗皇帝的妹夫(《水浒传》中说是哲宗皇帝的妹夫),端王赵佶(后来的徽宗皇帝)的姑夫。这个王诜是一个“书画高手”,与在一旁坐冷板凳的端王关系密切,两人经常在一起切磋书画。
一天,王诜和赵佶一起等待上朝,赵佶忘了带篦子刀,就问王诜借篦子刀修... 阅读全帖
s**x
发帖数: 266
30
我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终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前后经历1300余年。科举考试是从府、州、县基层开始,叫做童试。赴考者叫童生,考中后叫秀才,第一名叫案首。
考秀才是初级考试,所以其第一名案首尚算不得“元”。乡试才是科举正式考试的开始。乡试每隔三年在省城举行,秀才可以参加,考中的叫举人,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再高一级是会试,因由礼部主持,在春天举行,所以又称“礼部试”、“春试”。会试在京师举行,赴考者是举人,考中之后称贡士。会试的第一名叫“会元”。
最高层次的考试是殿试。殿试又称御试,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殿试在皇帝的金銮殿举行,参加考试者是贡士,考中以后一甲叫进士及第,二甲叫进士出身,三甲叫同进士出身。殿试的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一个考生只有在这三次考试中都是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三项桂冠为同一人所摘取,才能称为“连中三元”。
因此,在长达1300余年的科举中,能够摘下“三元”桂冠的,仅仅17人,平均百年才有一人。他们是唐朝的张又新、崔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寘、王若叟、冯京;金朝的孟宋献;元朝的王...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华简是不是曹操墓?
还是那句话,清华简到底真的假的我现在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有不同意见,学术讨论不
同意见很正常,谁是谁非两说。这些不相信清华简的人也可能错了,但我不相信他们都
是在NED等领狗粮的
清华简《咸有一德》《说命》真伪考辨(一)
张岩
【按语】本文原是为一次学术讨论会(“古史史料学研究的新视野——新出土文献
与古书成书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撰写的参会论文,但在会前提交论文时被会议主办
方(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及上海大学历史系主办,中国先秦史学会协办)拒绝。
数月前,会议主办方给我发来的会议邀请函(见附录:本次学术讨论会的邀请函)提到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是近年来最重要的“新出土文献”之一,这些“新材料”对
“古代文献学以及相关的历史学课题的研究都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我据此选定参
会论文的主旨:清华简是否属于“新出土文献”。据我所知,学术会议主办方(不是因
为论文主旨超出规定的论题范围,也不是因为论文质量问题)拒绝一篇参会论文的情况
十分罕见。其原因:我的文章是在质疑此次学术会议的研究前提(也就是对清华简的证
伪)。
本文的研究结论:(1)清华简《咸有一德》和《说命》中的作伪破绽十分明... 阅读全帖
l****z
发帖数: 29846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金庸父亲被枪决内幕
作者:
网文精选
喜欢金庸小说的人都知道,金庸并不姓金,而是姓查,本名查良镛。“金庸”是他
的笔名,由“镛”字一分为二而得。
1924年2月,金庸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县袁花镇。海宁查家在当地是数一数二的世家望
族。在查家祠堂内的几十个牌匾上,记录着族中功名人士,其中官至翰林的并不鲜见,
而查家最有名的先祖当算是查慎行、查嗣庭兄弟了。查慎行是清代的着名诗人。当时称
为“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
据说金庸之父查枢卿不是那种土地主,他受过西洋教育,属于那种过渡时代的中西
混杂的人物。金庸生母名叫徐禄,19岁与金庸的父亲查枢卿结为夫妇。查枢卿与徐禄感
情甚笃,先后生下五子和二女,金庸是老二。
1937年,日寇侵入江南,他的家乡袁花惨遭轰炸,查枢卿夫妇带着全家逃难,徐禄
得急症病亡。当时,13岁的金庸尚在嘉兴读书。金庸的继母名叫顾秀英。11岁时, 顾
秀英押给查家当丫环,起先伺候金庸的祖母。徐禄病亡满3年后,查枢卿续弦再娶,小
他17岁的顾秀英便做了他的新妻子,先后生下四子二女。
关于这一点,在所有介绍金庸的书籍和文章中都绝少提到。这是因为,在20世纪50
年代初,金...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5579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夏商周史的几点分析
不曾有 “四方进贡” 之说, 但“万邦来朝”可能是真的, 大禹领头治水那是大家都
得益的, 或许受益的各部落都以原始部落的朴实前来致谢。
http://penglai.freebbs.tw/viewthread.php?tid=990
殷墟甲骨文史证夏朝不存在,尧后就是商汤
首先是在文献资料方面。目前主要是依据两部史书,一是号称西周初期的文献《尚书》
,里面提到了历史上“有夏”或“夏”。有人考证,《尚书》中提到夏朝的那几篇文章
其实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伪造的,而郭沫若认为《尚书》是晋人所伪。最能说明夏朝历
史是当数司马迁的《史记》了,记载了大禹治水、少康失国、夏桀亡国等几件大事,然
后把夏王的名字一代一代罗列了出来。但是它们距夏朝灭亡也已经一千四五百年了 。
这些迟到了千余年的断代记载,其可信程度令人难以信服。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殷人似乎根本不知道夏朝的事情。在已经出土的十万片甲骨
文中,竟然连“夏”这个字都没出现过。史书记载,商汤是灭夏建殷的开国之君,甲骨
文中祭祀他的卜辞有680余条,虽然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很多,却丝毫没提推翻夏朝这
样的丰功伟业。很多甲骨片上还记载了殷朝建立以前殷...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34
http://hx.cnd.org/?p=119030
张宏杰

公元1793年,也就是乾隆五十八年夏天,英国派出的第一个访华使团到达中国。
英国人对这个神秘的国度充满好奇。他们相信,中国就像马可波罗游记中所写的那样,
黄金遍地,人人都身穿绫罗绸缎。
然而,一登上中国的土地,他们马上发现了触目惊心的贫困。清王朝雇佣了许多老百姓
来到英使团的船上,为英国人端茶倒水,扫地做饭。英国人注意到这些人“都如此消瘦
”。“在普通中国人中间,人们很难找到类似英国公民的啤酒大肚或英国农夫喜气洋洋
的脸。”这些普通中国人“每次接到我们的残羹剩饭,都要千恩万谢。对我们用过的茶
叶,他们总是贪婪地争抢,然后煮水泡着喝。”
使团成员约翰·巴罗在《我看乾隆盛世》中说:“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
城的三天里,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除了村庄周围,
难得有树,且形状丑陋。房屋通常都是泥墙平房,茅草盖顶。偶尔有一幢独立的小楼,
但是决无一幢像绅士的府第,或者称得上舒适的农舍。……不管是房屋还是河道,都不
能跟雷德里夫和瓦平(英国泰晤士河边的两个城镇)相提并论。事实上,触目所及无非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5
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圣皇唐太宗 万古大唐风
尧、舜、禹三位圣君上次滔天洪水后开创本次人类中华五千年神传文明,教化人民,重
德崇道。秦皇汉武一统天下,开疆扩土,钦定国家体制,确立思想文化体系。三国之时
,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联袂上演千秋大戏,圆满诠释“义”之内涵。这些
千古英雄人物虽处不同朝代,皆致力于开创、保护神传文化;亦与不同天朝众生结缘、
演绎新朝新文化。一幕幕大戏,惊天地、泣鬼神,轰轰烈烈,光耀寰宇。
公元280年,三国归晋,华夏暂为一统。但合分变易,众多天国生命皆欲往中原大舞台
演绎一番。故八王乱晋,五胡十六,宋齐梁陈,纷纷扰扰,战乱再生。又三百年硝烟,
六朝风华退逝。隋文帝杨坚于公元581年建立大隋天朝,始有隋唐风云。
从隋文帝至隋炀帝,到李渊、李世民太原起兵(大业十三年,617年),仅短短几十年
,天下大乱,反声四起,战端又开。大隋天朝幕起幕落,演绎又近尾声。自古乱世出英
雄。上天此时必然安排大觉者下世扭转乾坤,安邦定国,迎一朝新人,创一代新风。“
兵征天下,王者治国”,免不了金戈铁马,几番征战,送结缘已毕之大隋天朝众生转生
他邦。中土之上,再辟崭...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12685
3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wdo (长老),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今天是同治犭回乱154周年,汉人依然愚昧懦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21 13:02:16 2016, 美东)
鲜为人知的陕西同治回乱
杜君立
在西方炮火和南方农民战争的双重折磨中,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的“四无
”皇帝咸丰在他31岁时死去。中国从此成为一个女人的中国,慈禧以她从戏台上学来的
阴谋和智慧,竟然统治中国长达近半个世纪,甚至创造了一个号称“封建社会的最后一
次回光返照”的“同光中兴”。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同光中兴说白了,就是在政治体制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经济
体制改革。这种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如同一个身体巨大的婴儿,貌似成人,实则心智未
开。被既得利益集团控制的这场畸形改革,在一场牛逼哄哄的海战后彻底丢掉了“皇帝
新装”,吁请改革的六君子血洒菜市口,流氓的专制和专制的流氓带来了中国彻底的崩
溃,北京沦陷,伟大领袖慈禧如丧家之犬,逃亡陕西关中……帝国无可挽回地走向它的
末日。
同治之前,席卷整个南方的、长达12年... 阅读全帖
c*********l
发帖数: 3438
3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2 讨论区 】
发信人: lelaila (), 信区: Military2
标 题: 世界哗然一片:日本皇室竟公开承认中国是其祖宗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20 01:31:40 2016, 美东)
日本的古代史是一篇糊涂账,一半是无稽的神话,另一半是捏造的伪史。其实捏造史实
并不稀奇,很多国家都有类似的行为,自称是神的直系后代,更是人类常有的夸耀,不
过厚着脸皮硬要和中国比古老,把自己的祖先一直追述到千余年前,就未免过分了。
现代的日本人,恍然于编纂伪史的无聊,才渐渐敢于说真话,不过有时又过火,认为他
们的历史都不可信,尤其不愿意承认他们的皇室是由中国传流下来的。但是我们的学者
卫挺生博士,在他不朽的大作中,确实证明了神武天皇就是徐福。
日本之有正史始于第40代的天武天皇。在壬申之后,这位君主认为当时所传的史实误谬
颇多,真实的情形常常过了一段时期之后,便走了样,必须制订正史。他于是命令了一
位28岁有照相板记忆力的稗田阿礼,根据史料《帝纪》、《旧辞》等,重加整理,去伪
留真,来制订一部正史,以传后世。
但是经过...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寅恪晚年心境考 zt
陈寅恪晚年心境考
刘正教授的学术博客
关于陈寅恪的晚年心境,余英时先生专门撰写了《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一书加以研究
。他陈述说:
一九八二年友人金恒祎先生旅居美国,主编《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我们偶而
见面,也曾谈到陈寅恪和他的晚年著作。恒祎对我旳一些看法极感兴趣,一再怂恿我把
这些意见正式写出来,《人间副刊》愿意为我提供发表的园地,而且篇幅不加限制。我
经不起他的盛情鼓舞,终于写出了那篇惹祸的长文《陈寅恪的学术精神和晚年心境》。
当时董桥先生主编香港的《明报月刊》对我的文字也有偏好,要求同时刊出此文,这
才流入了中国大陆。生平文字闯祸,事已有有,而未有甚于此者,尚在《红楼梦》争议
之上。但我有自知之明,并不是这篇文字涵有特别的价值或特别的荒谬,而是由于其中
道破了一些历史疑点,为人人心中所已有,适逢其时,竞酿成一大公案,至今未了。这
正应了陈寅恪“人事终变,天道能还”的预言。现在我必须趁增订本出版的机会向金恒
祎和董桥两位老朋友致最诚挚的谢意。无论是功是罪,他们两位恐怕都不能不和我共同
承当。
今天我们已确知寅恪先生当年是熟悉我的《书后》的内容的。那么他自己究竟有过什么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9
第六章从会通中西到西学东源(OCR自《新学苦旅》)
追求“会通”者的苦衷
在礼仪之争以后,西学的传入基本中断。此时中国知识分子虽然在学术上有重要建
树,但在思维方式上、在骨子里,依然不脱固有的模式。总的说来,清代正统学术并没
有导致中国科学的复兴,到“乾嘉汉学”兴盛时反而更深地回到故纸堆中去了。作为掌
握着社会精神财富的知识阶层,竟然作出某种驼鸟式的反应,这是令人惊诧的。
想当年,“西儒”利玛窦带来西方科学文化之初,知识分子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徐光
启提出的“会通中西”思路。即“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历
书总目表》)。与他同时代的李之藻也说:西算“加减乘除,总不殊中土,至于奇零分
合,特自玄畅,多昔贤未发之旨。”(《同文算指序》)以上系就西学中的特殊门类—
—西历与西算而言的。就总体西学而言,则是利用其来“易佛补儒”。他们的这个思路
一直流行于此后若干代人中.如薛凤祚(1600-1680)说:“中土文明礼乐之乡,何讵
遂逊外洋?然非可强词饰说也。要必先自立于无过地,而后吾道始尊。此会通之不可缓
也。”(《历学会通序》)。这一思想指导下,他经三十余年而写成《历学会通》一...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sn2016 (WSN),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如果匈奴人不西迁,日耳曼人就要东迁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Feb 7 11:11:06 2017, 美东)
如果匈奴人不西迁,对后世的世界历史发展会有什么影响? 美国汉学家麦高文对“如
果匈奴人不西迁”作了详细研究,也提供了一个答案,答案很简单,但却让人吓一跳:
如果匈奴人不西迁,日耳曼人就要东迁!
本文摘自:《书屋》杂志 作者:林子明
公元前121年,汉将霍去病率军大破匈奴,河西走廊一带尽为汉朝所得。史载:“
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匈奴歌谣并有“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之词。从那以后,强盛的匈奴走了下坡路,与汉朝的战
争败多胜少,屡次求和不成功,内部纷争不断,结果南匈奴归附汉朝,北匈奴退缩天山
一带。公元73年至155年,匈奴连遭东汉与鲜卑的重大打击,直至最后的居住地被鲜卑
夺去,无奈之下,北匈奴开始整族西迁。整整两百年的时间里,他们仿佛从历史长河中
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们是怎么走过...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1
北汉灭亡后,北宋北边(不包括西北)最大的威胁就是辽国了,北宋与辽国几次交手,
都没占到什么便宜,因此,辽国成了北宋的心腹大患。但这种情况到1004年的时候发生
了改变,1004年,辽宋之间签订了《澶渊之盟》,此后一百二十余年间,辽宋和平相处
,没有再爆发战争,可以说,北宋的北部边患暂时解除了。
但到了1114年,辽国的情况起了变化,就在这一年,本来受辽国统治的女真族,在
首领完颜阿骨打领导下,起兵抗辽,并于次年称帝,建立大金。这样一来,原来的宋辽
对峙局面就被打破了,变成了宋、辽、金三足鼎立的格局。按理说,对于当时处于弱势
地位的北宋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样一来,北宋的威胁就减少了,可以趁机发展
,以图将来。
然而,北宋皇帝却犯了一个相当大的错误,在辽国生死存亡之际,乘人之危,落井
下石,不顾两国百年合好的兄弟关系,欲与金国联手灭辽。宋朝皇帝主动派使者渡海到
达金国境内,为什么要渡海呢?因为北宋和金国之间隔着辽国,所以必须从海上过去。
也正因如此,这次宋金之间订立的盟约才叫“海上之盟。”
我看有的文章里,说“金国主动联系宋朝,提议共同灭辽”,这种说法不对,因为
据史书上所载,联金灭...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闲聊宋明清与蒙元及沙俄zz
蒙古征服俄国前,俄国只是150多个小城邦国家,莫斯科是其中的一个。
听从蒙元的四大汗国之一帳金汗国让莫斯科城邦国代为收税,莫斯科假可汗之威令诸侯
,逐渐做大。
在蒙古兴起的东征西征中,成吉思汗大战60余场全胜,为人类历史上不可重复的奇迹。
成吉思汗的子孙西征欧亚,势如破竹;东征金国易如反掌,但南下南宋是最艰难的战争
:大多数蒙宋之战是宋赢蒙输,蒙古用了45年才在崖山之战后征服南宋。
血雨腥风,北中国(金国)和南中国(南宋)共1.4亿人口被蒙古屠杀仅剩6000余万人
。蒙古原本打算杀光南宋,把南宋作为牧场,因听从劝阻而作罢:杀光南宋,谁给你上
税?
世界上只有4个国家没有被蒙古征服:
埃及侥幸存活,因大汗死亡而争夺继位蒙古撤兵;
日本因台风摧毁蒙古战船而未败,却激起120多年后丰臣秀吉夺取大明400州的野心;
同样因台风原因,征服印尼的舰队中途返回未达到印尼海岸;
蒙古兵马因陷于热带雨林而不能征服越南,蒙古遂放弃征服越南,签订条约,不再侵犯。
其实蒙古也未能征服云贵杨土司,而招安。直至1600年明朝万历平播之役24万大军才剿
灭土司杨应龙。
蒙元暴虐,把人分为四等:蒙古人一等,色目人二等...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3
明太祖朱元璋的圣旨满篇都是通俗的大白话,是因为他出身贫寒、教育程度低吗?他
白话文里那些看不懂的奇怪句子,又是从哪里学来的?
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只)是户口不明白俚……我这大军如今不出征了,都教去
各州县里下着绕地里去点户比勘合,比着的便是好百姓,比不着的便拿来做军……
这段通俗且有些粗糙的文字透着浓浓的元杂剧风格,其实出自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的诏书,与传统中国皇帝工整、典雅的文言文诏书差别巨大。即使在文言衰落的当代,
朱元璋都因为诏书过于通俗而不时遭到调侃。
在很多人看来,这似乎并不难解释:朱元璋出身贫寒,做过和尚、乞丐,这种用大
白话写成的诏书,正好符合他的老粗底色。
然而这种说法明显不合情理,身为皇帝的朱元璋,不可能找不到文人打理文字工作
。他以白话发布诏书,显然有更为深刻复杂的原因。
明初皇帝中,并非只有朱元璋文风粗糙,他的儿子朱棣也有粗浅直白的文字作品传
世,如他的永乐二年诏:“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俺汉人地面西边,西手里草地西番各族
头目,与俺每好生磨道……”
朱棣:“……本族西番听管领着。若有不听管属的,将大法度治他,尔兵曹如敕毋
怠。”
朱氏父子的大白话,与他们个人的教育...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1281
44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12/07/content_10467031.htm
新华网主页 - 新华时政
中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连续十余年居世界首位
2008年12月07日 07:51: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交通事故已成为“世界第一害”,而中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
一。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数首次超过五万人至今,中国(未包
括港澳台地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已经连续十余年居世界第一。
记者于十二月六日举办的“酒后不驾车 精彩有延续”专题研讨会上获悉, 中国汽
车保有量约 占世界汽车保有量的百分之三,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占世界的百分之十
六。而酒后驾车为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罪魁之一。
年末将至,在各种聚会宴请高峰来临之际,危害道路交通安全的“酒后驾车”问题
再度引起关注。由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与国际著名酒类集团保乐力加在京举办的本次
研讨会,就防止酒后驾车这一议题展开多方讨论和经验交流,呼吁“理性饮酒、文明出
行”。
记者于研讨会上了解到,另据统计,二00八年前三季度
t*******y
发帖数: 21396
45
西安土豆价半年来疯涨零售最高达2.8元/斤
2010年04月09日 03:52华商报
“如此高价,活了几十岁没有遇到”
家住土门的赵大妈告诉记者,她到超市购买土豆时发现,土豆价格竟然达到了1.6元/斤
。“如此高的价格,我活了几十岁从来没有遇到过。”
记者走访了几家超市发现,老土豆的零售价格基本上在1.7元/斤左右,新土豆的价格竟
然卖到了2.8元/斤左右。
在西安市最大的蔬菜副食综合批发市场之一的胡家庙蔬菜批发市场,经营土豆批发生意
十余年的马金刚告诉记者,“去年年底以来土豆价格出现了持续上涨,从原来的0.6元/
斤,最高达到了现在的1.25元/斤。而近期从云南运来的新土豆批发价格在2元/斤以上
。”
今年土豆价格为什么如此之高?据马金刚介绍,首先,去年全国土豆主产区受灾比较严
重,大面积减产。其次,土豆种植成本高,农民不愿意种植,种植面积的减少也是土豆
涨价重要的原因。再次,由于云南持续干旱,新土豆的产量严重减少。另外,也有市场
需求增加、运输费用抬高等原因。当然,随着市场价格的走高,有些经销商在囤积土豆
,捂“豆”惜售,这也是土豆价格持续走高的原因之一。“我经营土豆十余年了,从来
q********u
发帖数: 15519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本胡想想是一个美国通?
本胡想想是一个美国通?
本胡想想这北美生活了二十余年?
由于是一个第一代移民?所以就要加倍努力适应美国的生活?
二十余年的不断努力?自己终于对美国许多事情有了许多独立看法和观点?
美国文明许多事情不大容易看清楚?
需要下大功夫才能有成效?
本人是一个私人开业精神科医生?
每天都要听取许多美国故事?
时候还要仔细分析胡想?
天长日久?
本胡想想成了一个美国通啦?
是不?
I****e
发帖数: 7742
47
我就敬业点,给你补个全篇报道吧
中国泰山旁边这座大桥注定要成为地球上最令人震撼的超级建筑之一。据中国《小王村
黑板报》报道,历时25年规划、10余年施工的小王村首座石板拱桥——小王村-张嘎村
-淫不露爷爷纪念大桥已于日前全部完工,预计将在本周正式通行。
这座悬跨在小王村和张嘎村之间嘎子河上空大约890mm(约合1米)的石板桥,最长
跨度达到了
10080mm(约合10米),完工后其总长度将达到10100mm(约合10.1米),预计每日可
通行1.7辆汽车,可以极大缓解泰山旅游景点附近的巨大交通压力。
小王村-张嘎村-淫不露爷爷纪念大桥已于日前全部完工,预计将在本周正式通车
纪念大桥修建完的时候,当地最高行政长官(村委王书记)授予淫不露大爷锦旗“小王村张嘎村人民忘不了淫不露和他大爷”
这座以山东省前著名ID淫不露和淫不露他大爷名字共同
命名的大桥耗资达248人民币,其中绝大部分来源于淫不露靠十余年回收可再生资源募款(捡破烂),建成后将成为东半球小王村最长的石板双肋平板桥。
新疆恐怖事件发生之后,山东省政府认为泰山旅游景点遭受恐怖袭击的风险很大,他们担心
恐怖分子会利用汽车炸弹袭击泰山,而... 阅读全帖
c*****a
发帖数: 1238
48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1 楼【云端】 于 2010-10-27 10:16:57 评论说
现在生活好了实质是单位家庭人口减少了原因,倘若还是4个孩子的工薪家庭生活能好
吗?这个帐要算清楚。
2 楼【yujwk】 于 2010-10-27 10:17:49 评论说
那时很多东西是用钱买不到嘀,要凭票、凭证、凭券才能买。
3 楼【社花翁】 于 2010-10-27 10:22:45 评论说
好得很!——————————————————————————————————
——————————————————
毛主席的预言————————————————————————————————
——————————————
核心提示:毛泽东1949年9月预言“美国可能对中国实行和平演变”。毛泽东以“文化
大革命”作为防止和平演变的基本手段,误入了歧途。但在毛泽东身后十余年间,在苏
联解体、东欧巨变的事实面前,人们又不能不叹服毛泽东的远见。
本文摘自《书摘》2003年1月,作者:吴江雄,原题:《毛泽东的科学预言》
毛泽东的预言,决不是臆测,也不是巧合,而...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49
【大纪元11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天宇伦敦报导)在结束了多伦多之旅后,著名历史
学家辛灏年先生于10月31日飞赴伦敦进行了系列讲座《迎接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系列演讲
》的第二站演讲。此次讲座的会场是伦敦亚非学院的剧院,到场的近两百名观众多是慕
名而来的伦敦华侨和留学生,也包括一些对中国问题很感兴趣的英国本地人士。同时还
有多家媒体前来采访。伦敦时间下午1点,演讲正式开始。
辛灏年在伦敦亚非学院演讲(摄影:小龙/大纪元)
本次的主题是“谁说辛亥革命失败了?”,这也是继辛灏年先生四年前于伦敦演讲后,
又一次故地重游,而此次的命题更是与当前中共大兴“辛亥热”针锋相对。
近来,中共好似“开放党禁”般,几部歌颂二战期间国民党军队的电影相继问世或尚未
杀青,且预定的于明年种种纪念辛亥革命的活动更是有如过江之鲗,可在舆论媒体上,
却要想尽办法污蔑孙中山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称辛亥革命是失败了的旧革命,面对如
今这种方方面面对所谓纪念辛亥革命的行径,辛灏年先生条理清晰地以历史评现今,以
事实驳谬论,从各个方面一一抽丝剥茧般,用大量的数据和证据呈现了辛亥革命的真实
画面。
由于有了上一讲的基础,辛灏年先生今... 阅读全帖
t******t
发帖数: 15246
50
专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
眼下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之时,“科学的沉寂”已达60余年,一些重要的科学
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日益显现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社会政治格局的影响继续显现,国际国内环境的重
大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势将对中科院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积极应对,努力化危为机,为我国长远科学协调持续发展做好充
分的科技、人才准备,提供有力的科技创新支持。”在近日召开的中国科学院2009年工
作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接受了《瞭望》新闻周刊
的专访。
针对当前国内外的形势,路甬祥分析认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这场百年不遇的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全球继续扩散蔓延,尚未见底,有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世界经
济将经历一个较长的低迷、调整和变革期,全球经济增速快速下滑,能源资源、粮食价
格大幅波动,失业率普遍上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容低估。
世界正处在科技革命的前夜
路甬祥指出,全球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大调整、大变革的时期。以和平、发展、合作
为主题的时代潮流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的...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