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余韵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
W******z
发帖数: 702
1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网友怒了, 春晚主持太SB
"风息神泪:刚刚还在觉得《我的中国心》唱得很不错,还在感叹说老一辈基本发挥稳定
没唱破没走调没忘词,这仨个妖怪就踩着余韵上来了……那一瞬间我真心在想长城为何
不干脆把他们夹死算球?"
"丹儿啊依然荡漾的春节倦怠期:这三个其实唱得挺好的啊……但是最后那个甩围巾的
动作楞是把我从怀旧的氛围里拉了粗来……二逼气场全开…… "
p******e
发帖数: 897
2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猫眼看人]驳肖鹰韩寒反智论
一、
倒韩派主将,清华教授肖鹰直指韩寒反智。在“从张铁生到韩寒:中国文化的主潮是反
智”一文,肖鹰把韩寒与“白卷英雄”张铁生并举,说他们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主潮。
这种教授的大文,读起来真是苦不堪言,原因大概是我也应该列入肖鹰教授所谓的“反
智者”行列吧。
教授文章,貌似气势如虹,实质陈腐空虚,拿腔拿调,是49年后形成的“党八股”的样
板。
把肖鹰教授夹七夹八的高雅文章与社会青年韩寒的“粗痞化”的后期博客文章放在一起
,判断一下谁更“智慧”、谁更有健全的“理性”,并不需要太高的眼力。
只会写这种又长又臭的“党八股”文章的教授,居然指控能写灵动活泼文章的韩寒是“
反智”,真是太有喜感了。
莫非,“智慧”、“知识”就等于陈腐?
二、
肖鹰断言“中国文化的主潮是反智”,魄力很大。
中国主流文化中有“愚民”传统,即孔老夫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而反智
却从来不是中国文化的主流(老庄的道家有反智,但这是与肖鹰批判韩寒的反智不是一
个层次的)。相反,主流文化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有上千年科举取士传
统的中国,出身科甲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是正统科班出身,官当得再大,也要短人三份
,为同僚... 阅读全帖
I***d
发帖数: 1023
3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周六好
俺觉得锁麟囊是俺听过的京剧里面最有味道最有韵味最有余韵的戏(仅从听觉而言)。
N****f
发帖数: 25759
4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舌尖上的乡愁2--母亲
酒姨好文!笔力醇厚,余韵无穷。中间那一段人称转换,初看
确实一楞,仔细读来其实顺理成章,基本上是个电影手法:镜头
拉开,背景音乐起。:-)
N****f
发帖数: 25759
5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中秋征文】一个满月的晚上
最末一句余韵无穷,共鸣油然而生。且握一爪!
w***u
发帖数: 9
6
来自主题: Heart版 - 起风了
吹落满地黄叶

就是北美的秋么

一片一片
随风飘舞
似乎要展现出
最后的风华
然而
怎能掩去那
其中的凄凉
触摸风中的游曳
传来的却是深处的颤抖
不觉
一个寒战
是阿
秋天来了
从来没有那个秋
感觉象这般萧瑟
从来没有那个秋
感觉如这般孤独
心底的孤独
只是没有悲
也没有喜
没有烦
也没有乐
象水
没有水的晶莹
象秋
没有秋的余韵
这也许就是生活
与哭无泪
欲诉无人
的生活
w**********1
发帖数: 319
7
聊与梅花分夜永
日前拿到一本《燃灯者》,书本不大,厚实的硬封面,拿在手上颇有轻盈利索之感
,很舒服。
翻开封面,是淡黄色的衬纸,印着“分享思考的快乐 思享家”。如果书的外观是
一位向导的话,这该是一位可亲的淡雅女士了。
本想睡前读上几页,没想到捧书在手,睡意全无,一口气读完了。只是夜半之际不
知和谁分享。
有多少深夜悦读的人,放下书本,心思暗涌的凌晨时分,独自在灯下静默咏叹
?就此而言,当机缘巧合,燃灯者遇到一起守候的人,恰如薪火相传,是火的运气,也
是薪的机缘了。
书作者赵越胜和他的恩师周辅成深厚的师生情谊甚为感人。能和投缘的老师一
起畅谈游走,多么难得的经历。上了这么多年学,有多少时候能领略几分春风风人、人
自沉醉的教育?
但特殊的年代特殊的背景,燃灯的意象,终究还是沉重了一些。
不由得想起《论语》里孔子师徒的一番闲谈言志。曾点宛如神仙中人,“鼓瑟希,
铿尔,舍瑟而作”,余韵袅袅之际,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
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道:“吾与点也!”
p*********g
发帖数: 22025
8
☆─────────────────────────────────────☆
woodstock001 (woodstock) 于 (Thu Apr 5 22:54:47 2012, 美东) 提到:
聊与梅花分夜永
日前拿到一本《燃灯者》,书本不大,厚实的硬封面,拿在手上颇有轻盈利索之感
,很舒服。
翻开封面,是淡黄色的衬纸,印着“分享思考的快乐 思享家”。如果书的外观是
一位向导的话,这该是一位可亲的淡雅女士了。
本想睡前读上几页,没想到捧书在手,睡意全无,一口气读完了。只是夜半之际不
知和谁分享。
有多少深夜悦读的人,放下书本,心思暗涌的凌晨时分,独自在灯下静默咏叹
?就此而言,当机缘巧合,燃灯者遇到一起守候的人,恰如薪火相传,是火的运气,也
是薪的机缘了。
书作者赵越胜和他的恩师周辅成深厚的师生情谊甚为感人。能和投缘的老师一
起畅谈游走,多么难得的经历。上了这么多年学,有多少时候能领略几分春风风人、人
自沉醉的教育?
但特殊的年代特殊的背景,燃灯的意象,终究还是沉重了一些。
不由得想起《论语》里孔子师徒的一番闲谈言志。曾点宛如神仙中人,“鼓瑟希,
铿尔,舍瑟而作”,...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43926
9
从网上的文章看,我说得不对。古代中国在一些情况下也是存在冠夫姓的甲乙氏这种叫法:
“李氏、王氏,阿李、阿王……这就是五代以后已婚妇女留在官私簿籍上的“称谓”。
不过,这种“称谓”只有在依附丈夫的前提条件下才能被认定,如果丈夫已故,或因其
它原因需要她们以法人资格或独立人身份出现于公共场合、官私文件(如案牍、契约)中
时,由于众多人同用一个姓氏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过于简化的称谓显然难以起到识别
作用。相应的解决措施就是把丈夫的姓氏加在妻子的姓氏前面,如“刘王氏”、“赵邢
氏”、“洪李氏”文例,既标明已婚身份,又提示她是某姓成员及其母家的姓氏,可谓
一石三鸟。所谓“妻从夫姓”的称谓习俗,正是在这种既成历史条件下为适合一定需要
而产生了。明初谱学家宋濂曾大写“贞妇烈妇”传记,标题俱为《郑节妇黄氏传》、《
王节妇汤氏传》,或经称《周节女刁传》、《谢节妇传》、《宋烈妇传》等,正是循此
文例。和以往某人妻某氏的“列女传”相比,又“别开-番生面”了。”
另一方面,似乎名女人都可以只用自己的闺名和父姓,比如整本《女聊斋志异》,里面
都是有名的贤惠女人,没有一个是用夫姓来称呼的。

==========... 阅读全帖
s*********g
发帖数: 59
10
来自主题: Joke版 - 西湖,你欠颍州一个名份
美的东西,总是与文明同在的。
——题记
【一】
历史,是用来凭吊的。越美的,越能灼伤人们的心。譬如宝黛爱情,譬如圆明园,
譬如楼兰古国,譬如颍州西湖。宝黛爱情毁于封建家庭,圆明园毁于英法联军,楼兰古
国毁于沙漠扩大,颍州西湖毁于黄河泛滥。每一段文明的毁灭,带给人们心灵的创伤,
是永久的。因为这些美的毁灭,不仅仅是物质的消灭,而是她们所承载的文化,一种超
越于物质之上的精神世界的毁灭。
美,是一种信仰,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情结。把美的东西,撕毁给别人看,就是悲剧
。无疑,颍州西湖的毁灭,就是人类历史上最悲壮的悲剧。而制造这场悲剧的,不是天
灾,而是人为。让这悲剧的色彩,更加悲怆了几分。人类,是喜欢创造美的,这是他们
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但人类,也是破坏美的罪魁祸首。他们创造了美,也把这美撕毁给
我们看,让我们无法承受这种悲怆。
颍州,是曾经有过西湖的。她的美与繁华,也是载入了史册的。就如历史上的那些
美人,譬如西施,譬如杨玉环,譬如王昭君,是真实存在过的。也是曾经震撼过人们的
心灵世界的。她的存在,曾给颍州带来过繁荣,也带来过荣耀的。可以这样说,颍州是
因为西湖而生的,他是西湖的情人。西湖的毁...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297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拍马屁的10个等级,看到第6个给跪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n 26 13:54:42 2017, 美东)
2016-04-18有料谈资 微信号 guoxuedianfan
功能介绍
在这里,你能读到更值得读的文章,学到更值得学的知识,结识更值得结识的人。
合作联系小编qq:3131239563
第一级
过犹不及
郭沫若先生曾这样评价过毛主席的一幅诗词手书:“主席并无心成为诗家或词家,但他
的诗词却成了诗词的顶峰。主席更无心成为书家,但他的墨迹却成了书法的顶峰。
点评:写文章可直抒胸臆,开门见山,博得读者情感共鸣,但拍马屁却以婉转见高明。
第二级
大音希声
“对毛主席的话,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要在执行中加深理解。”——林彪
点评: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林彪同志就是诸多同志中马屁拍的很到位的一位。话
越多越容易出错,林彪同志并没有对主席的话做出任何点评,但这一句简单的话却表现
了他贯彻执行的决心以及无限的崇拜。
第三级
先抑后... 阅读全帖
j******e
发帖数: 51
12
来自主题: LES版 - 千古一霸----项羽
一夕箫声,四面楚歌,西楚儿郎泪散
另外一边,汉营之内,韩信正为迟迟无法攻破垓下而愁闷无比,这时,张良来了。
又是张良。
每到关键时刻,必有张良出马。
张良对韩信道:“韩元帅,良有一策,可教西楚数万大军一夕散尽。”
韩信大喜,忙问:“此言当真?敢请先生明示。”
张良便从怀中取出一管洞箫,言道:“古之善吹箫者,有秦女弄玉、仙人萧史,其
箫一吹,可使凤凰来仪,白鹤舞于阶下;张良此箫,则足以感慨人心,以动归乡之思。
西楚士卒,皆为远乡之人,情思最是悲切。元帅可于夜静更阑之际,遣军中乐师随良吹
动此箫,悠悠余韵,耿耿悲声,使字字为之断肠,句句为之解体;管教一吹之后,数万
楚军不劳元帅张弓支矢,自然离散。”
韩信闻言叹服道:“先生有此妙技,虽秦女萧史,不能及也!”
是夜,下了好几天的大雪终于停了,但刺骨的寒风兀自呜呜的刮着,楚军士兵们都
窝在营帐之内,挤在一起互相取暖,当是时,天地寂静如死,只有凄厉的风声吹过耳际
,冷冷伴着这个无眠的寒夜。
忽然间,从汉营那边顺风传来一阵阵断断续续,呜呜咽咽的箫声,其声如泣如诉,
低迴悲凉,一声高,一声下,一声长,一声短,透入愁怀,感动离情,泪下千行,百计
难解,
e*******e
发帖数: 6165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ainbow 讨论区 】
发信人: iwawai (高屋,http://about.me/iwawai), 信区: Rainbow
标 题: 人物志黄耀明:不是出柜,是要打破这个“柜”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3 15:07:57 2012,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oTaYu 俱乐部 】
发信人: RazorEdge (刀锋·冲动的孩子), 信区: LoTaYu
标 题: 人物志黄耀明:不是出柜,是要打破这个“柜”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3 01:27:10 2012, 美东)
http://ent.sina.com.cn/s/2012-05-03/ba3620801.shtml
2012年05月03日08:13 新浪娱乐微博
人物志封面
陈弋弋(微博)/采写 孙慧/图
黄耀明(微博),如果单纯用歌手去定义他,会显得太懒惰。1988年《你还爱我吗?
》呼应中英联合声明,1989年《今天应该很高兴》反映香港移民大潮,2004年的《达明
一派(微博)为人民服务演唱会20周年庆典》演出日期是12月10日... 阅读全帖
c**y
发帖数: 405
14
来自主题: LES版 - Lip Service Season2
Frankie一出境我就立即冷似寒铁一块。
印象最深的造爱场景于我反而是Sam在发现真相后为了发泄去Club随手吊上的一夜情。
那场做爱我看着只能用痛苦二字形容。固然没有色戒中那种疯狂的压抑之苦,但虽无硝
烟,仍是荒凉。
尤其是Sam从镜子中间看到自己麻木的面孔,一度不能继续的时候。还有最后她捂住陌
生女孩的嘴巴,不停说: Don't speak.Don't speak.那种无法自欺又无法自拔的痛苦
实在是让人叹息。
至于最性感的场景还真数不出来,硬要说反而是一段音乐,在Frankie和Sadie在书店里
初遇
时。那段背景音乐极尽挑逗玄秘,销魂夺魄。余韵所至,后面平平无奇的性爱蒙太奇都有
加分。
i*****c
发帖数: 1322
15
来自主题: Memory版 - 难忘80年代
80年代是我的小学和中学时代,青春还没有开始,然而那个时代的流风余韵至今让我怀念
。那是充满了诗与火,充满了青春的激情与冲动,心灵最自由,思想最活跃的年代。在我
的记忆里,80年代结束于一次诗会。上中学时,我住的城市经常举办诗会,那年月文学大
行其道,到处是文学青年。我参加过几次这样的诗会,大家在文化馆一类的地方找间屋子
,朗诵自己或别人写的诗,有些茶水之类,具体什么我都忘了,唯独最后一次印象深刻。
有个圆脸矮个儿的姑娘念了一首长诗,诗中把中国比喻成缠了小脚的老外婆,在现代化的
路上跑不快,引起了满堂喝采。最后一句是:中国,你的脚太小,太小。我现在还记得那
姑娘念这一句时声泪俱下的样子。诗会之后不久就是那个不安的春天和残酷的六月,从此
一切都变了。多年后我偶而想起那次诗会,总会想起那个姑娘和其他人,他们是我的大哥
哥大姐姐,我曾对他们的青春充满了向往,虽然他们从来不曾注意过我。今天他们已经人
近中年了,不知现在过得好不好,还会不会想起那次诗会和那些纯洁的理想?
c**r
发帖数: 2019
16
衰哥的罗曼史
过去你奶奶她们家村子里的一个人,比我小一辈,和你同辈。这个人小时候受过烧
伤,模样自然比较有特色,再加上家里穷,父母死得早,三十好几了还没娶上媳妇。
既然了无牵挂,这个人便过上了云游四方的生活,走村串巷说书。据你奶奶说,他
的大鼓书在当时方圆好几百里都是很有名的,经常有人走上十几里去听他说书。他
的活动范围随着他的名气的传播而增大,北到锡盟,南到保定府,到处都留下了他
的说唱的余韵。
话说有一天,就象民间传说中的套路一样(这句话是我自己加的),保定府某村的一
个漂亮姑娘被他的书艺所倾倒,夜里跑到他的住宿处要和他私奔。你的这位贤表兄
自然是吓了一大跳,拼命推辞,“我如此之丑,美眉(这个词当然不是原话,呵呵)休
要耽误了自己”,但是处在激情中的女孩子是不会听从任何劝告的,无论表兄怎么
推辞,她还是执意要和他在一起。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表兄接受了姑娘的
心,两个人一起离开了村子。
就象人们事先预料的一样,流浪艺人的艰苦生活,以及头脑冷静下来下来以后产生
的悔意(你能受得了和一个丑八怪过一辈子吗),终於使得姑娘在另一个寂静的夜晚
离开了这位表兄。有人说,她回到了她父母身边;
t*******r
发帖数: 22634
17
来自主题: Memory版 - 水龙吟 (扬州吊古)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oet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igger (最爱逍遥子), 信区: Poetry
标 题: 水龙吟 (扬州吊古)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10 22:39:58 2007)
才经五霸春秋,
七雄钺镬戕东郡。
秋池夜雨,残荷犹响,广陵余韵。
汉晋隋唐,兴衰未识,独孤血训。
书生意气,需带剑,筹国运。
纵有柔情似水,
怎堪承、阜山含愠。
匹夫将相,高禅市井,龙藏凤蕴。
大略雄才,三分无赖,一腔谋酝。
看张弓举弩中原逐鹿,谁为豪俊!
l*r
发帖数: 79569
18
来自主题: Memory版 - 接着贴诗:问
且将余韵迎新客,莫要沽名学楚平
l***y
发帖数: 4671
19
来自主题: Memory版 - 接着贴诗:问
赞余韵啊。
上次伤到了。下辈子都透支了。
N****f
发帖数: 25759
20
来自主题: MiddleSchool版 - [我还记得]海石花(下) (转载)
余韵无穷……

Wind
c****g
发帖数: 37081
21
来自主题: Piebridge版 - 我判断:wyysmile 准备征了
短期美女就是光有长相,长的再好也不能长久,退化的贼快。再说了美女看久了,就审美疲劳了。激情一过,nothing。
长期美女就是人品好,人品这玩意儿不太会退化。老的时候,夕阳下慢慢回味,余韵悠长。
哇咔咔。是不是觉得俺特有党棍的潜质?
s**********n
发帖数: 1276
22
其实,在你第一次现身鹊桥的时候,那闭月羞花的头像,余韵悠然的名字,配上半仙的
代号,叔已经着魔了。不说话不代表讨厌,有时sth在心口难开。。。
no
发帖数: 560
23
来自主题: Arts版 - 天风楼主高奇峰
1945年深秋,画家容漱石与诗人郑春霆到广州二沙头,
寻迹高奇峰“天风楼”故居。其时,高奇峰已弃世12年,中
经八年抗战,只见“一角危楼,烟波寂寞,花树凋零,无人
迹。”容漱石为奇峰弟子,春霆亦与之相熟。二人“低回久
之”,不胜琴在人亡之慨。春霆因有诗云:
  天风余韵未全无,犹有楼撑夕照孤。
劫后危栏侵碧藓,望中荒渚入青芜。
槐柯往事真如梦,军府当年已厌趋。
搔首河山今昔感,纷纷烟雨为谁图。
———郑春霆《岭南近代画人传》第118页
高奇峰(1889-1933年),名山翁,字奇峰,广东番禺人,高剑父
胞弟。幼从兄学习绘画,16岁与剑父一起绘制花玻璃,1906年,从剑父
游学日本,从学于日本画家田中赖璋,同年加入同盟会,1908年归国,
从事反清秘密活动。1912年在上海主编《真相画报》,1914年同剑父创
办审美书馆,与苏州杨翠杏结缡,次年杨生一女,未久,竟携女去而不
复。奇峰情感受此重创,遂生独身弃家之念。后因参与揭发宋教仁被害
案,被袁世凯政府通缉,潜逃日本。袁死后,归国
c*****g
发帖数: 1856
24
来自主题: Arts版 - 唐代书法艺术 (转)
唐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繁荣时期,期间名辈出,流派纷,真、草、
隶、篆,百花争妍,犹如璀璨的群星,放射出永不泯灭的光辉。它上
承魏晋六朝之余韵,下开五代宋元之先河,是中国书法数千年历史长
河中光彩夺目的篇章,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具有先锋的一页,它深刻
地影响着后来中国乃至东亚、东南亚书法艺术的发展道路。
在唐朝时,朝廷颇为重视书法,翰林院设有侍书学士,将书法作
为进身仕途的门径之一。中央的“国学”分为六科,其一为书学科,是
专门教习书法的机构,这是效仿汉代以书取士、晋朝有书学博士这些设
置的继续。弘文馆也教书法,专收五品以上的官员进行提高,由当时最
为著名的书法大师欧阳询、虞世南等人执教。这足以见得朝廷对书法及
书法教育的重视。
史籍所记载有名有姓的唐代书法家,其总数已逾千人,其中大多为
京官或长期生活在京都地区的仕阶层。从书法流变的大体脉络来看,可
将唐代书法分为初唐、中唐和晚唐三个时期。现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以介绍。
初唐四大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
唐代书法的杰出代表--颜真卿和柳公权
草书的杰出代表--张旭和怀素
唐代帝王及其它作品赏析
d********l
发帖数: 161
25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粤方言保留的古语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asanicool (Drink more water),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粤方言保留的古语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5 11:40:24 2007)
广东白话,也就是粤方言古色古香,有大量原汁原味的古汉语词汇和用法,像“企”(
站)、“食”(吃)、“行”(走)、“颈”(脖子)、“渠” (他、她)、“晏”
(晚)、“悭”(节省)、“无”(没有)、“银子”(钱币)、“卒之”(最后)、
“姑勿论”(且不说)、“于是乎”(于是)等等,读起来儒雅之至,白话文早就没人
这样用了,可在粤方言里,还大行其道,成为市井坊间的日常口语,甚至连“嗟”、“
噫”这些古汉语中的感叹词,广州的小孩子也常冲口而出----“嗟,怕乜?”(“嗟”
白话读作“车”,含否定之意,“怕乜”即“怕什么”。)“噫,好肉酸!”(人们通
常误把“噫”写作“咦”,其实在粤语中,两个字是不同的。“肉酸”意即“难看”。
)使人不禁拍案惊奇。
广东人里有不少中原世家,古风余韵,虽废犹存。在台山人的家庭里,媳妇把家婆称作
“安人”。安人
l*****f
发帖数: 13466
26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生活的缺席
对啊,大家意思一样.
扯到姜夔,再多说两句,王国维说他"有格而无情",我觉得很是,他的暗香、疏影里有很美
的句子,可是总"隔"了一层,而且似乎余韵不多.再说大家很熟的扬州慢,他的"情感",似
乎基本是要借别人来表达,比如"过春风十里", "算杜郎俊赏"."二十四桥仍在"这样的句
子.同是用典,爱用典的辛弃疾反没这种感觉.
不过也许是因人而异吧.
k*********v
发帖数: 923
27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红楼梦赏析(1)
这是帮一个朋友转贴,请大家指正。
一、 重赏析,轻研究
《红楼梦》是我国一部伟大的古典小说。既然我们是研究中国古代小说,有两个问
题是不能回避的。即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和中国古代小说的实际。这是两个很有特殊性的
问题。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庄子所谓的“小说”是指不达大道,难登大雅之堂的“闲言碎语”,说有人用这些东
西粉饰自己,以取得美好的名声,显然是在批评儒家的言论礼法,和我们后世所说的作
为文学体裁之一的小说并无实质上的关系。桓谭《新论》则说:“小说家合丛残小语,
近取譬喻,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古人以竹简长短定书籍之高下,“短
书”仍是末流,不去庄子余韵。“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则比庄子进了一步。班固
写《汉书》,在《艺文志·诸子略》中,列举了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
、农、小说十家,但他说:“以上十家,可观者九家而已。”根据是:“小说家者流,
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
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 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
言可采,
e*******0
发帖数: 1487
28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有一个想法,不知道怎样才能实现
比较著名的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念奴娇.赤壁怀古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可惜,只有这么几首比较流行的,其余那么多词,都被闲置着,真是浪费啊。
李玉刚的那首新贵妃醉酒,还有周杰伦的青花瓷,这样的风格介乎古风余韵和现代流行
之间,分寸感掌握得极其出色,可以说已经给古词新唱提供了成功的摹本,只等有心人
来做这件事儿了。
那首贵妃醉酒的韵味实在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觉,堪称神来之笔。
e*******0
发帖数: 1487
29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有一个想法,不知道怎样才能实现
比较著名的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念奴娇.赤壁怀古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可惜,只有这么几首比较流行的,其余那么多词,都被闲置着,真是浪费啊。
李玉刚的那首新贵妃醉酒,还有周杰伦的青花瓷,这样的风格介乎古风余韵和现代流行
之间,分寸感掌握得极其出色,可以说已经给古词新唱提供了成功的摹本,只等有心人
来做这件事儿了。
那首贵妃醉酒的韵味实在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觉,堪称神来之笔。
w*****n
发帖数: 937
30
qmd是桃花扇余韵一出的离亭燕带歇止煞中的句子,喜欢王正来先生演唱的这套哀江南
曲子.
【離亭宴帶歇指煞】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
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
亡看飽。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臺棲梟鳥。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
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
l*****f
发帖数: 13466
31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小说讲经史】说书人柳敬亭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eawolf (执中以宁),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小说讲经史】说书人柳敬亭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31 14:42:59 2013, 美东)
赶在结束前凑一篇挣包子,轻砸
论起说书人,不能不提起鼎鼎大名的一位:柳敬亭柳麻子。他的名字在当时人笔记里都
有记载,尤其孔尚任桃花扇里他是点缀其中的重要人物,不过遗憾的是现在的昆曲桃花
扇因为时间等限制,而且为突出主角的悲欢离合罢,40出戏一番削减整合,这个人物
整个就被砍掉,更不要说他在剧中说书的段子了。据说当时这种传奇可以搬演几天细细
唱来,想必有柳敬亭说书段子,笙箫且住而听鼓板讲书,应该很是有趣。
柳敬亭在桃花扇里光彩照人,第一出听稗即是中心,为复社的饱学书生们说些稗官野史
,正如柳先生自己所说:
相公都是讀書君子,甚麼《史記》、《通鑑》,不曾看熟,倒來聽老漢的俗談。
他却别开声面,对着书生们不讲那些英雄演义却讲孔子,还是书生们最最滥熟的论语里
的一段:
大師摯適齊,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鼓方叔入於河,播鞀武入於漢,
少師陽...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937
32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小说讲经史】说书人柳敬亭 (转载)
历史版的沙发坐不到,就坐古典版的吧。丽狼雄文不断啊。
桃花扇中最喜柳敬亭,有侠气,也想象不出当今有哪个丑角演员能演出这种感觉。
说起最后一出余韵里柳的鼓词,桃花扇里是这样起头的:
(丑弹弦介)六代兴亡,几点清弹千古慨;半生湖海,一声高唱万山惊。(照盲女弹词唱
介)
这应该是按盲女弹词唱的,盲女弹词好像是评弹弹词的源头吧,可以想象一下评弹唱那
首长诗的味道。。。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