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信陵君
1 2 3 4 末页 (共4页)
t**********k
发帖数: 511
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信陵君和门客
信陵君和门客
《维基百科》说:“信陵君(?-前243年),名无忌,中国战国时代魏国人,是魏昭王
的儿子,魏安釐王同父异母的弟弟。信陵君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魏安釐
王时期官至魏国上将军,和平原君赵胜、孟尝君田文、春申君黄歇合称为“战国四公子
”。
魏无忌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士人因而争相前往归附于他,最高峰时门下曾有三千
食客。所以当时的魏无忌威名远扬,各诸侯国连续十多年都不敢动兵侵犯魏国。
有一次,魏无忌与魏安釐王正在對弈,北方边境传来警报,说赵国发 兵进犯,正准备
进入魏国边境。魏安釐王马上放下棋子,准备召集大臣商议对策。魏无忌劝阻魏安釐王
说,这只是赵王在打猎,并不是發兵进犯,又接着和魏安釐王 下棋。此时的魏安釐王
惊恐不安,无心再下。不久,从北方又传来消息,証实了魏无忌的话。魏安釐王大感惊
诧,问魏无忌是怎么知道的。魏无忌告诉魏安釐王,他 的门客当中有能深入探听赵王
秘密的能人,可以随时向他报告赵王的行动。从此以后,魏安釐王畏惧魏无忌的贤能,
尤其是對情報的掌握,不敢将国事交予他处理。”
在今天谁都可以称为公子,自称虽然好像有点...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2
来自主题: CivilSociety版 - 信陵君和门客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texasredneck (德州乡巴佬),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信陵君和门客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26 10:43:13 2014, 美东)
信陵君和门客
《维基百科》说:“信陵君(?-前243年),名无忌,中国战国时代魏国人,是魏昭王
的儿子,魏安釐王同父异母的弟弟。信陵君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魏安釐
王时期官至魏国上将军,和平原君赵胜、孟尝君田文、春申君黄歇合称为“战国四公子
”。
魏无忌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士人因而争相前往归附于他,最高峰时门下曾有三千
食客。所以当时的魏无忌威名远扬,各诸侯国连续十多年都不敢动兵侵犯魏国。
有一次,魏无忌与魏安釐王正在對弈,北方边境传来警报,说赵国发 兵进犯,正准备
进入魏国边境。魏安釐王马上放下棋子,准备召集大臣商议对策。魏无忌劝阻魏安釐王
说,这只是赵王在打猎,并不是發兵进犯,又接着和魏安釐王 下棋。此时的魏安釐王
惊恐不安,无心再下。不久,从北方又传来消息,証实了魏无忌的话... 阅读全帖
v*******r
发帖数: 7
3
读史:每个寄居海外的同胞都应该记住的故事
史记:信陵君列传: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
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
毛公﹑薛公①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
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
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话说信陵君窃符救赵之后,就与魏安厘王有了隔阂,又因为赵王和平原君对他很好
,他就一直呆在赵国,一呆就是十年,期间也没多关心魏国的事。这不,秦国大军攻魏
,魏王患国无良将,派人来请信陵君回去救国,这信陵君还记着当年的不快,也估计是
在赵国过得太爽了,不愿意回国,还下令说,谁敢给魏王做说客的就得死。
有人被吓到了,但是什么时候都有不怕死的人,这就来了两个人,一个叫毛公,一
个叫薛公,对信陵君说:“您魏无忌能在赵国过得这么爽,人人都敬重你,不只是因为
您个人的原因,更是因为魏国的原因36 14692 1] guest ENTER [email protected] (ALLOC 13732)
v*****y
发帖数: 89
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转载] 长平之战(ZT)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viceroy (毛人凤),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长平之战(ZT)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Thu Feb 27 09:43:50 2003) WWW-POST
作者不详
西元前262年盛夏的一天夜里,赵王赵丹做了个非常古怪的梦。该梦的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他穿着一件左右异色的衣服,高高兴兴地乘龙飞向天堂。但飞到半路上,突然又坠了下
来。赵丹摔到地上,却并未受伤,抬头只见自己身体两旁堆积着无数的金玉珠宝,看上去
好似山峰一般。赵丹醒后回忆起来,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在次日召来史官赵敢相告,并请
他解梦。没想到赵敢听完,脸色立即大变道:“梦见穿着左右异色的衣服,预示着财产将
要被割裂。乘龙上天但不能到达,反而坠回大地,说明您要进行的事业将会半途而废,徒
有其气,而无其实。看见金玉堆积如山,却无法取用,我们的国家恐怕将要有巨大的忧患
了。大王这些天办事,可一定要小心啊!”赵丹听了非常不快,反驳道:“料一区区小梦
,何至于此?您说的也太严重了!”赵敢回答:“大王不信臣的话可以,但过去晋献公就... 阅读全帖
t**********k
发帖数: 511
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读书有感(鸡鸣狗盗)

以前讲过信陵君,今天来讲齐国的孟尝君,“鸡鸣狗盗”这个成语则是从他的故事而来
的。
孟尝君有一回出使秦国,不料秦昭王看上了他,不过不是要断臂,而是要他做相国。当
然,其他大臣不知是感到了威胁还是为了所谓的国家利益,就不高兴了,于是就劝秦王
,说:孟尝君是王族,在齐国有封地,为秦国干活难道不会有利益冲突吗。秦王觉得有
道理,但放走却担心孟尝君为齐国所用,就把他软禁起来,只等找个借口杀掉。这就是
搞政治的高手。
其实这二者是很难说得清楚的。因为国家说到底是由个人组成的,而个人的利益则是相
互冲突的,基本上不存在所谓共同利益。比如说,国家强大是每一个国民的愿望,当然
不错,但是,如果我们认为强大就是富裕,那么就有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钱应该是在
个人手里还是国家,因为钱之所以是钱就是只能有限,这个矛盾就难以简单处理。现在
的西方国家大都有巨额债务,但是,你能说它们的老百姓都过很穷吗?
古今中外的政治家总是认为自己就代表了国家利益,我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但是我
知道,把国家利益看成是某些人的利益,是理解实际政治的第一步... 阅读全帖
p********i
发帖数: 719
6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中国贵族的沦落(转载)
贵族是一种传统,一种风度。
无论是夫差羞于做勾践那样卑鄙的复国者,还是楚霸王美人相伴,慷慨自刎,那种宁折不弯的气度,绝非暴发户式的,而是一种身上体现出来的高贵的贵族气息,凤凰不能做食腐肉的鹫鹰,幽兰不能绽放在粪坑之中,这就是贵族。
暴发户不会有绅士贵族之风,一个贵族家庭要培养三代,这不仅是中国的古训,其实在西方尤其是贵族传统浓厚的英国也是这样的。
贵族在文学中的形象,可谓是中国文学中的半壁江山,不说守信重诺的延陵季子,也不说风流倜傥的魏晋风骨,就说那个能下士的信陵君,便让刘邦这样的大老粗敬佩三分,甚至在建立大汉帝国之后,专门为信陵君建立祠庙,派人祭祀,在春秋战国人物之中,不能不说是一个特例,也足可说明这位信陵君身上的魅力足以倾倒大汉帝国的开创者,而信陵君身上所体现的,便是中国武侠小说的历史传统源殇——游侠精神。
富家多败儿,贵族当然也不例外,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实在举不胜举,当然有汉朝卫霍王梁那样的外戚之家,在唐朝有徐茂公的不肖子孙徐敬业等等,现实中的薄熙来,瓜瓜,大老虎的儿子等。
可是贵族之家出现的叛逆和意识到自己所处阶层的不义的,也是大有人在。
三国第一军事家、政治家曹操从历史上来...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8422
7
精英导航:知识分子始终居领导阶层
——话说中国民族强势生存之五
知识阶层的地位,决定着民族与国家的兴衰生灭。
世界文明竞争展现着这样一幅历史画卷:知识阶层始终居于主导地位的民族,都是
无可争辩的优秀民族,都曾经有过足以骄人的光荣与梦想;知识阶层地位卑下弱小,甚
或不足以产生知识阶层的民族,都是显而易见的落后弱小民族,都无可避免的陷入“鱼
腩”境地;当一个或若干个民族以国家形式生存的时候,知识阶层的地位与作用,就决
定着这个国家的生存命运。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否孕育出具有优秀传统与非凡智慧
的知识阶层,意味着这个民族与国家是否拥有最根本的竞争实力。
也许,这幅画卷曾经有过一笔两笔的异色与偏差。但就主流趋势而言,这幅历史画
卷是清晰的,那铁血交织的兴亡线条永远的震慑着我们,警示着我们。
知识阶层是一个民族孕育的精华,是一个民族所产生的智慧活体,是一个民族血肉
滋养成的灵魂,是一个民族为自己铸造的远航灯塔,是一个民族用自己的全部智慧凝聚
催生的导航师。
一个民族可以没有任何一个社会阶层,但却不能没有知识阶层。
浏览民族竞争的血泪历史,我们会偶尔看到这样的异象:一个在文明形态上显然落
后的剽...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汉传佛教是个阴谋
有俗谚: ”一人不进庙,二人不观井。。。“
古代和尚庙常常是匪窝,骗子,乞丐,逃犯的基地。寺庙也是逃避兵役,徭役的地方。
一个城市,周围寺庙很多,香火鼎盛,美名“圣地”。 这个城市不可守卫。 1)没有
当地男人愿意服兵役,一溜烟去寺庙出家 2)寺庙喜欢敛财,非常招贼 3)寺庙并不对
当地治安城市安全社区幸福负责,改朝换代人家不在乎。 4)寺庙集中很多权力,兼并
周围土地,成为大地主,供养更多的和尚。 但是renewable社区却被排挤出城市周遭。
一旦敌军入侵,这种寺庙群环绕的城市,不可守卫,也没有近郊增援。5)寺庙流动单
身人口多,而且多数没有社区认同,甚至怀有社区仇恨。 6)最糟的情况,就是寺庙的
胡僧有不少是胡兵的钉子间谍。(这是五胡乱华,宋朝的困境)
长安洛阳南京汴梁都有寺庙外围的情况。 这种外围庙多的城市,很难守卫。 如果将领
一定要守卫,士兵也会哗变。 因为和尚们有手有脚,为什么要士兵冒死保护? 市民既
然喜欢和尚,就自己去保护和尚吧。 经济学说tragedy of commons。 文化冲突中,燕
赵悲歌之士,吴越争霸之铸剑,都经不起佛教盛行。 信陵君仗义救邯郸, 信陵君... 阅读全帖
X*******G
发帖数: 14887
9
刘邦少时慕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欲往大梁投效其门下,却适逢信陵君死,前226年
时信陵君门客张耳为外黄令,招徕门客,刘邦听闻后,往投张耳门下,与张耳游居数月
之久,两人成知交好友。

发帖数: 1
1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你们发现没有这个论调
南京,只从梁武帝引进几百佛寺,就成了古都之待宰羔羊。
有俗谚: ”一人不进庙,二人不观井。。。“
古代和尚庙常常是匪窝,骗子,乞丐,逃犯的基地。寺庙也是逃避兵役,徭役的地方。
一个城市,周围寺庙很多,香火鼎盛,美名“圣地”。 这个城市不可守卫。 1)没有
当地男人愿意服兵役,一溜烟去寺庙出家 2)寺庙喜欢敛财,非常招贼 3)寺庙并不对
当地治安城市安全社区幸福负责,改朝换代人家不在乎。 4)寺庙集中很多权力,兼并
周围土地,成为大地主,供养更多的和尚。 但是renewable社区却被排挤出城市周遭。
一旦敌军入侵,这种寺庙群环绕的城市,不可守卫,也没有近郊增援。5)寺庙流动单
身人口多,而且多数没有社区认同,甚至怀有社区仇恨。 6)最糟的情况,就是寺庙的
胡僧有不少是胡兵的钉子间谍。(这是五胡乱华,宋朝的困境)
长安洛阳南京汴梁都有寺庙外围的情况。 这种外围庙多的城市,很难守卫。 如果将领
一定要守卫,士兵也会哗变。 因为和尚们有手有脚,为什么要士兵冒死保护? 市民既
然喜欢和尚,就自己去保护和尚吧。 经济学说tragedy of commons。 文化冲突中,燕
赵悲歌之士,吴越争霸...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亡秦必楚是个千年大谣言
是刘邦他爷爷的时候从魏国迁到楚国的没错,但是按照日子算,那个时候刘邦也已经出
生了,而且本纪里面说的就是刘邦他爷爷建成的丰县,只不过建城的时候还是属于魏国
,建完之后魏国输了,这块地就成了楚国的。刘邦少年时候最崇拜的是魏国的信陵君,
还偷偷去看望信陵君,结果到了才知道信陵君死了。。。所以严格来说刘邦开始是魏国
人,然后魏国输了,被划成楚国人,楚国亡国又成了秦国官。秦国改制成立秦朝,秦朝
乱了,自己造反建立汉朝。所以,刘邦是中国汉朝人!
作者:display 老郭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019686/answer/45040123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l******a
发帖数: 2273
1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读书有感(鸡鸣狗盗)
能用心码出这些文字的人一定是认真读书之人。
关于孟尝君与信陵君,如果没记错的话,孟尝君应该是其父一个地位卑微并不得宠
的小妾生的儿子。因为聪明伶俐,才能卓著得到父亲赏识,把家业交给他。在他的
成长经历中,虽在处于贵族的家族中,但是属于家族的最底层。所以对于出身最底层
的鸡鸣狗盗之徒亲近也很正常。他的门客中,出身底层的很多。
信陵君本身就是魏王的弟弟,算是出身王族。偶尔拜望下隐士侯嬴,顺便看望下他的
屠夫朋友,便落下礼贤下士的好名声。“窃符救赵” 中的“窃符” , “矫诏杀将”
中的“矫诏”
信陵君同样做的不光彩。也不是用了鸡鸣狗盗之徒吗?况且因此不敢回魏国长达10年。
也不是为了保命吗?王安石因此贬孟尝扬信陵有些激进偏颇。
关于王安石与司马光。两人都是正人君子。为什么那么大冲突呢?
王安石激进勇于改革。司马光保守墨守成规。性格理念大冲突。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被历代奉为治世经典。
我读了下,处处渗透着保守思想。所谓保守:就是看事情把风险看得大,机遇看的小。
所以他也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主力。认为保持现状,能够平缓稳定是最重要的。
王安石大刀阔斧,急天下之急,宁肯自己粉身碎骨也要冒死改革。支持... 阅读全帖
i******n
发帖数: 538
13
来自主题: Xiqu版 - 梅兰芳与程砚秋 (徐城北)
同庚同科两童伶:梅兰芳与周信芳的不解之缘
1949年5月,上海刚解放,周信芳就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广播,表示他对上海解放的喜
悦之情。梅兰芳则率剧团在上海南京大戏院连演三天,热情慰问解放军战士。
朝鲜战场“清唱会”
1951年夏天,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热潮。先是周信芳与华东
京剧实验剧团一起排演了新编历史剧《信陵君》,这出戏通过窃符救赵的故事,歌颂了
在邻邦人民遭受侵略荼毒时,不畏强暴,英勇救援的信陵君。周信芳塑造的信陵君形象
异常生动,给观众强烈的感染。接着上海京剧界发起通过义演购买“京剧号”战斗机的
活动。周信芳率先带领华东戏曲研究院在大众剧场义演三天《四进士》。紧接着是老艺
人捐献义演专场,周信芳、盖叫天都参加了,梅兰芳正在上海养病,也抱病参加。那天
的大轴是《龙凤呈祥》,梅兰芳饰孙尚香,周信芳前演乔玄,后演鲁肃,盖叫天饰赵云
,这次演出十分轰动。
1953年10月,梅兰芳、周信芳参加了第三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前往朝鲜演出。慰
问团的总团长是贺龙将军,梅兰芳、周信芳任副总团长。参加慰问团的有梅兰芳率领的
梅剧团,周信芳率领的华东戏曲研究院京剧实验剧团,还有程砚秋和... 阅读全帖
k***g
发帖数: 7244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长平、邯郸之战的政治阴谋
看到讨论长平之战,想到的一点儿有趣的东西,事关长平、邯郸之战背后秦国内部政治
阴谋。长平、邯郸之战的细节就不说了,简单的时间顺序是长平之战,赵败,白起想乘
胜灭赵,范雎反对,允许赵割六城以和,秦罢兵,赵拒绝割六城,于是秦又起兵围邯郸
,战不利,后信陵君虎符救赵,秦军败,解邯郸之围。作为战国后期秦国一次重大的失
败,邯郸之战与信陵君虎符救赵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但是秦国真的是在军事上失败了
么?
《史记·秦本纪》上对于邯郸之战之后的一则记录:" 龁攻邯郸,不拔,去,还奔汾军
。二月馀,攻晋军,斩首六千,晋、楚流死河二万人。攻汾城,即从唐拔宁新中,宁新
中更名安阳。" 这则记录从表面上看确实有些令人糊涂,首先,明明秦军是败了,退回
汾城,但是转身之间,居然又大败魏、楚联军,斩首六千,流死二万,并且进而攻占了
魏国的宁新中;其次,当时汾城应该是在秦国手中,为什么王龁要去攻打汾城?
为了解释这个矛盾,杨宽在《战国史》里不得不更改上面的记录,认为"死"下疑脱"我"
,"河"疑为"汾"之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上面这句话的意思就变了,被"流死"的是
秦军两万,而攻汾城的就是魏楚联军了,但是真的是这样
a*****a
发帖数: 112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长平、邯郸之战的政治阴谋
關鍵是“八九月”絕不是四十九年八九月。王齕圍邯鄲在五十年,是一般公論。從“益
发卒佐陵”至“陵战不善”,一定是有個gap的。就算王齕代陵在四十九年中,八九月
後圍邯鄲,則在五十年春夏之際。注意依《秦本纪》,昭王再欲起用白起,是在楚魏來
援、秦軍不利的情况下。而据《魏公子列傳》、《魏世家》等,平原君求魏援趙,已在
邯鄲被圍之後。又經竊符救趙之插曲,信陵君才得率魏軍馳援邯鄲。所以從秦圍邯鄲到
昭王再請白起復出,中間應該還有一個gap。這點我剛才也忽略了。這樣一來,信陵君
抵邯鄲,或在五十年七八月。後面白起九月貶逐,十一月自戕,便均可通。
b****r
发帖数: 2555
16
☆─────────────────────────────────────☆
xlzero (Megatron) 于 (Wed Aug 17 19:54:19 2011, 美东) 提到:
看了他视频的都清楚他讲古代史时,对隋唐赞不绝口,还上百家讲坛讲两宋,对清朝皇
帝也是称赞,唯独对明朝他宣称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还有把明朝十六个皇帝说
成十六个混蛋,朱元璋这样的被他咬住出身说是最卑贱的皇帝,武宗,嘉靖,万历在他
嘴下都是极尽可能的贬低,为什么呢?他和明朝有什么仇么?
☆─────────────────────────────────────☆
Ranma (ranma 1/2) 于 (Wed Aug 17 19:55:27 2011, 美东) 提到:
不如此不出名啊

☆─────────────────────────────────────☆
xlzero (Megatron) 于 (Wed Aug 17 19:59:18 2011, 美东) 提到:
问题是他给学生讲课阿,又不是出去讲座贬低明朝
而且他如果想出名,完全可以把隋唐骂一遍,把贞观...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
☆─────────────────────────────────────☆
Esquimau (雪门院) 于 (Sat Sep 1 16:36:02 2012, 美东) 提到:
已经读到王莽了。做一些读书笔记备忘。
周纪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
-- 命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司马光的评论: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
分莫大于)
-- 魏斯(魏文侯)
-- 智襄子、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三家灭智,张孟谈说二子
-- 豫让刺赵襄子
-- 魏文侯,魏桓子之孙。以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为师。
--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
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
-- 吴起杀妻,残忍薄行之人。
慎靓王二年(前319年)
三年(前318年):楚赵魏韩燕伐秦,秦败五国之师。
四年(前317年):苏秦被刺杀。张仪说魏襄王事秦。
五年(前316年):秦司马错伐蜀,蜀属秦。
周赧王元年(前314):燕国内乱,齐伐燕,杀子之与燕王哙。
二年(前313年):楚王中张仪之计,绝齐而六百里地不得。
三年(前312年):秦大败楚师,取汉中地。燕昭... 阅读全帖
d*********2
发帖数: 48111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最近研究了一下拜占庭历史
这一点可以参看信陵君窃符救赵那里,
食客门人候赢朱亥之类, 效忠的第一对象是信陵君, 而不是魏王, 更不是周天子。

士族
S***p
发帖数: 19902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平原君赵胜大局观很差啊
赵国输得莫名其妙。但是秦国也处于半死状态。东方国家没有抓住战机。
如果魏厘王继续重用信陵君,秦国会被打回原形。信陵君是抗秦最后的希望。

发帖数: 1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蒙古帝国初期的内部争霸
还有一个相关的猜想,需要考证: 蒙古帝国利用佛教,对金国和南朝进行间谍活动的
可能性。
有俗谚: ”一人不进庙,二人不观井。。。“
古代和尚庙常常是匪窝,骗子,乞丐,逃犯的基地。寺庙也是逃避兵役,徭役的地方。
一个城市,周围寺庙很多,香火鼎盛,美名“圣地”。 这个城市不可守卫。 1)没有
当地男人愿意服兵役,一溜烟去寺庙出家 2)寺庙喜欢敛财,非常招贼 3)寺庙并不对
当地治安城市安全社区幸福负责,改朝换代人家不在乎。 4)寺庙集中很多权力,兼并
周围土地,成为大地主,供养更多的和尚。 但是renewable社区却被排挤出城市周遭。
一旦敌军入侵,这种寺庙群环绕的城市,不可守卫,也没有近郊增援。5)寺庙流动单
身人口多,而且多数没有社区认同,甚至怀有社区仇恨。 6)最糟的情况,就是寺庙的
胡僧有不少是胡兵的钉子间谍。(这是五胡乱华,宋朝的困境)
长安洛阳南京汴梁都有寺庙外围的情况。 这种外围庙多的城市,很难守卫。 如果将领
一定要守卫,士兵也会哗变。 因为和尚们有手有脚,为什么要士兵冒死保护? 市民既
然喜欢和尚,就自己去保护和尚吧。 经济学说tragedy of commons。 文... 阅读全帖
a****r
发帖数: 12375
2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直到齐国被灭的那一刻
秦变法后的败仗如下:
BC 298 输给孟尝君合纵攻秦(齐魏韩)。当时秦还没吃义渠,骑兵不行,齐还没衰退。
BC 269 阏与之战,输给赵军(此时双方骑兵优势都已形成,秦数目多,但输给结构类似
,数量较少,但占据关键地利的赵军)
BC 257 邯郸之战,输给赵魏楚联军(阵地战,秦军优势无法发挥)
BC 247 河外之战,输给魏赵韩燕楚联军(由于信陵君威望,各军协调性高,赵军骑兵强
,楚魏步兵强,韩军弓弩强,楚兵魏兵在信陵君领导鼓舞下发起冲锋,让秦军箭多的优
势不能发挥)
BC 233 肥之战,输给赵军(李牧)。
BC 232 番吾之战,输给赵军(李牧)。
BC 226 城父之战,被昌平君背叛(楚加秦叛军击败秦军)。

你别搞错了,赵国一直就是打不过秦国,无论国力上,还是正面交锋
要不然廉颇也不能防守
秦国是因为要面对其他国家,所以才一直用余光来对付赵国,导致大家有一个错觉,觉
得赵国是秦国大敌
事实上因为其他国家更不堪,韩国,魏国,楚国还不如赵国

发帖数: 1
2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东周列国的镜鉴与启示
陈镐:东周列国的镜鉴与启示——读《东周列国志》有感
点击:892 作者:陈镐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发布时间:2018-06-01 12:15:
08
1.webp.jpg
《东周列国志》是一部历史小说,从“第一回周宣王闻谣轻杀杜大夫化厉鸣冤”到
“第一百八回兼六国统一舆图 号始皇建立郡县”共用七十余万字,描写了五百余年的
历史。读后令人赞叹不已,感慨万千。
一、《东周列国志》应是人生必读之书
这部书将政治、军事、经济等有机融合为一体,上起治国、强军、富民之道。下至
为人、做事、相处之策。以事件人物告知人们,何为历史(广义),何为传统;读懂这
部书,才知道敬畏,才知高尚与卑鄙;能汲取运用书中经验教训做事、为人方能把握住
“度”,从心所欲不逾矩。书中撷取的思想、观点、观念多是积极向上的,知识性、实
用性,和对读者的教益堪称一流。小说描写的场面宏大,跨度久远,事件复杂,人物众
多,心理活动深刻,是相当一些中国古典小说难望其项背的。
首先,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思想、观念最为开放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易
、道、兵、儒、法、纵横等各家学说,纷纷登台表演,一派繁荣景象。各种优秀思...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索男要娶的是这种女人
晋鄙(?-公元前257年),战国时期魏国将领,有“嚄唶宿将”之称。公元前257年,
秦国攻打赵国,晋鄙奉魏安釐王之命率军救赵,但魏安釐王由于惧怕秦军干涉,便下令
阻止晋鄙进军。魏安釐王之弟信陵君魏无忌得知此事后,让曾经受恩于己的如姬盗取兵
符,并前往晋鄙军中要求代领兵马。晋鄙心中仍存怀疑,魏无忌门客朱亥立时以铁锤击
杀晋鄙,信陵君于是引兵救赵。
c*********d
发帖数: 9770
24
原创:谌旭彬 史料搬运工 微信号 shiliaobanyungong
功能介绍
人事终变,天道能还。
文 | 谌旭彬
关于秦的灭亡,贾谊有一句总结,叫做“仁义不施”;《史记.陈涉世家》里,陈胜也
有一句总结,叫做“天下苦秦久矣”。
这些其实都是套话。对老百姓不好,把他们当成纯粹的资源,战时是前线送死的炮灰,
平时是供薅羊毛的绵羊,这是帝制国家的常态。炮灰和绵羊急了,自然也会想要咬人,
但咬人和镇压咬人也是帝制国家的常态,且相比咬人者,镇压者往往更有经验。
所以,真正的问题是:
为什么镇压者的经验,突然不管用了?
“天下苦秦久矣”是常态
先说一下“天下苦秦久矣”这个事。
《史记.陈涉世家》里,与“天下苦秦久矣”之说相关联,还有另一个说法,叫做“失
期法皆斩”,也是陈胜说的。
陈胜这拨人耽误了服徭役的报到期限,究竟会不会被斩首?
这是个有争议的问题。
有学者认为秦律里没有这种规定。根据睡虎地出土的秦简《法律问答》,“征发徭役时
如不报到,处罚应该是笞打”,“征发徭役时不报到,但在一年内被捕获,只是以游荡
罪再行笞打”;根据另一份秦简《徭役》,服徭役迟到三五天的,“谇”,骂一顿;迟
到6天至...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王权论》王者的心术
君子为何不敌小人(1)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8月11日10:36 新浪读书
——原因在于制度还是手段不当
提要:
专制环境一定产生“逆淘汰”的潜规则。所谓“逆淘汰”,一言以蔽之,就是坏的淘汰
好的,小人淘汰君子。“逆淘汰”现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生物界遵循的是优胜劣
汰的规则,出现逆淘汰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出现了问题。如果制度不防范恶,而
假设所有人都是好人,那制度就是鼓励人们作恶。
完全正义的人生活在完全不正义的社会,不久就会命丧不义者之手。这就好比在湍急的
江河中逆流向上,纵然有雄心壮志,也力不从心,被那漂石的激流之势吞噬了。
——题记
小人之奸表现在哪里?韩非子认为:小人之所以能被掌权者宠信并能跻身权贵,是因为
他们掌握了两个原则——对上同取同舍,对下朋党勾连。
一小人靠“同取同舍”、“朋党勾连”之术取得权势
所谓“同取同舍”,是指奸邪小人对他的利益攸关者采用完全顺从和恭维的方法,完全
按照利益攸关者的心思和意图来说话做事,从来不顾忌原则、立场及事情本来的是非曲
直。这样做,是为了获得利益攸关者的垂青、信任和重用,获得他原本就想得到的...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王权论》王者的心术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Jia 俱乐部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FaJia
标 题: 《王权论》王者的心术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 21:05:38 2011,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Wisdom
标 题: 《王权论》王者的心术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30 01:50:35 2010, 美东)
君子为何不敌小人(1)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8月11日10:36 新浪读书
——原因在于制度还是手段不当
提要:
专制环境一定产生“逆淘汰”的潜规则。所谓“逆淘汰”,一言以蔽之,就是坏的淘汰
好的,小人淘汰君子。“逆淘汰”现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生物界遵循的是优胜劣
汰的规则,出现逆淘汰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出现了问题。如果制度不防范恶,而
假设所有人都是好人,那制度就是鼓励人们作恶。
完全正义的人生活在完全不正义的社会,不久就会命丧不义者之手。... 阅读全帖
b*****t
发帖数: 9671
27
中国政治文化中的“衙内”现象
Posted by heqinglian on 十月 27, 2010 10月16日晚,河北大学校园内发生车祸。肇
事者李启铭撞伤人之后没有停车,而是继续前行接女友。在其回程时,车子被学生和保
安截住,肇事者那句“有本领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让官二代的骄横再次成为网络
舆论谴责的焦点。
李刚的官其实不算大,保定市公安局北市区分局主管刑侦的副局长可能只是个副处级,
但其子的骄横却折射了中国这个身份型社会特有的一道文化密码:“衙内”现象。从古
到今,中国就是个讲究家世传承的身份型社会,自唐代开始才有科举制为底层社会开了
一条极为狭窄的向上流动通道,绝大多数民众只能是“农之子恒为农,工之子恒为工,
商之子恒为商”,子承父业地生活下去。
这种身份型社会有一个副产品,即官员子弟可以凭借父兄的地位在社会上享有特权。这
种特权为有才者善使善用,这时候被尊称为“公子”,比较有名的有战国四公子、明末
四公子、晚清四公子――也许“公子”这一产品最开始问世时就与“四”字结缘,以后
历代都追慕前贤,想方设法凑成“四公子”之数。官员子弟如果成为仰仗父辈之势做坏
事的纨绔子,则被贬...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8
于是之(资料图)
《茶馆》剧照,王掌柜(于是之饰)和康顺子(胡宗温饰)。
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于是之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1月20日下午在北京仙逝,享年86岁。于是之为北京人艺知名演员,在《茶馆》《龙须沟》《骆驼祥子》等剧目中塑造了一系列经典艺术形象,堪称人民艺术家。
作为一代话剧表演大师,于是之所演的众家人物们出神入化,他还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艺委会副主任、副院长。于是之去世的消息被证实后,文娱界人士纷纷在网上发文悼念。
60多岁患上老年痴呆
于是之是一个无比热爱话剧舞台的人。但到他60多岁的时候,却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开始是出现语言障碍,说话不流畅,接着思维不清晰,到最后连人都认不出来。因为说不了话而告别舞台,这样的离别方式让一辈子靠说话吃饭的于是之痛苦不已。
1992年7月16日,这是于是之刻骨铭心的一个日子:这是他最后一次在首都剧场演王利发。这也是《茶馆》剧组的最后一次演出。在此之前,于是之演王利发已经超过400场,熟得不能再熟了。但那时候于是之患上腭部神经病已有两年,嘴巴总像嚼口香糖一样不停地动。而且演出的时候也开始忘词了。这使得他上台之前紧张不已。整场演出下来,他...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8
29
google啦
平原君:脱颖而出 囊里盛锥 奉公守法 一言九鼎 步履蹒跚 天下无双 旷日持久 利令智昏
信陵君 天下无双
春申君
孟尝君 冯驩弹铗 狡兔三窟 国富兵强 高枕无忧 掉臂不顾
r****y
发帖数: 8
30
google啦
平原君:脱颖而出 囊里盛锥 奉公守法 一言九鼎 步履蹒跚 天下无双 旷日持久 利令智昏
信陵君 天下无双
春申君
孟尝君 冯驩弹铗 狡兔三窟 国富兵强 高枕无忧 掉臂不顾
f*n
发帖数: 48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楚国3
前251年
楚考烈王十二年
秦昭王卒。春申君吊丧于秦。楚柱国景伯死。
前248年
楚考烈王十五年
春申君献所受封之淮北12县为郡,旋被考烈王改封于江东。春申君因城故吴墟,以自为都
邑。
前247年
楚考烈王十六年
魏信陵君率赵、魏、韩、楚、燕五国之师共攻秦,与秦师会战于河外。秦将蒙骜败逃,五
国兵追至函谷关而还。
约前247~243年
楚考烈王十六至二十年
春申君在其封地兴筑宫殿、粮仓,开挖渠道、运河。 楚人[歇鸟-欠]冠子著书言道家事,
写成《[歇鸟-欠]冠子》
前241年
楚考烈王二十二年
赵庞[火爰]合纵赵、楚、燕、魏、韩,共攻秦。考烈王为纵长,春申君用事,军至函谷
关,秦师反击,五国兵罢。楚畏秦逼,迁都寿春,命曰“郢”。春申君进李园之妹于考烈
王。
前238年
楚考烈王二十五年
考烈王病。朱英建议春申君自立为王,并请杀王舅李园。春申君不从。考烈王卒。李园埋
伏死士杀春申君于王宫门外,尽灭其家。李园妹所生子悍立,是为楚幽王。
前236年
楚幽王二年
楚、越、赵、燕四国合谋,欲图秦。秦王政遣姚贾携珍珠重宝,南使楚、越、北使燕、
赵,四国遂被分化。
前235年
楚幽王三年
秦征发四郡
v*********y
发帖数: 667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两个关于古人名、字的问题
两个关于古人名、字的问题
古人的字,有和名相互解释的传统。比如说,三国时的诸葛亮,字孔明,“明”“亮”
同义。另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吴国都督周瑜字“公瑾”而诸葛亮他哥诸葛瑾字“子瑜”
,名和字恰好互换了,因为“瑾”“瑜”意思一样。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孙策和孙权的。
孙策,字伯符,我们知道,“伯”是长子字里面常用的;孙权,字仲谋,“仲”是次子
常用的字。问题出在字的关键字里面,“策”是“谋划,出谋划策”,那这个名对应“
谋”更恰当。同时,“权”,“权力”的一个重要象征是“符”,握有“符”的人才有
权,例如“信陵君窃符救赵”。那么,按照我的简单设想,应该是孙策字伯谋,孙权字
仲符,或者他们两个人的名换一下,而字不变。难道历史写错了?呵呵。。。不大可能
。难道孙策孙权或者孙坚或者其他重要长辈犯了一个低级错误?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
现在我有了一个解释,可以化解这个问题,不知道对不对。
古人取字,还有另外一个传统,就是相互平衡。 比如说,韩愈,字退之,因为怕“愈
”太牛了,遭天谴,或者遭人妒忌,所以用“退之”来平衡一下。(顺便说一下题外话
,金庸命名很有水平,比如说,杨过本来是虚构的,他给他取
s**********g
发帖数: 275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历史小说和小说历史
感觉上还是前者严肃些吧。黄易一部寻秦记,引导多少通俗文学青年,
再看看新大秦帝国小说。应该寻秦对背景历史的描写是小说历史,而
后者该算历史小说。反正俺决定暂时“轻信”新秦小说了,呵呵。
战国中后期,即从秦孝公开始,冷兵器战法确实非常成熟了。之前的
各种军事思想得以在大范围内得到实践和发展,辩证的思想也是十分
的明显了。
秦国顶尖名将该算:司马错,白起和王翦。
相应水准的,山东六国应有:田忌&孙膑组合,乐毅,信陵君,和李牧。
很大程度上,上述各人都强烈的意识到“兵者,国之大事”,用
兵谨慎小心,厚重有备,而且知国而用兵,可以以国运托付。
还看到,许多的大战役都在多方向同时或有序的打响,比较西方战史
叙述中对这种战法执行上的困难的大量强调,真是感慨呀。
还有,对赵括,也许在长时间的反面鞭挞下,可以稍微正正名吧。当时
的赵国可真是名将如云,而赵王乍看也不是弱人呀。
k***g
发帖数: 7244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长平、邯郸之战的政治阴谋
呵呵,为啥秦国灭赵,其他国家一定要帮着赵国抗秦,而不是趁赵国虚弱而渔利?
事实上,秦在长平败赵,而后又围了邯郸之时,列国不是帮助赵国,而是趁火打击,《
战国策·齐策三》:“秦破马服君之师,围邯郸。齐、魏亦佐秦伐邯郸,齐取淄鼠,魏
取伊是。”
几年后,燕国见“赵民其壮者皆死于长平,其孤未壮。” 也趁机发六十万大军分两路攻
赵。
即使是解了邯郸之围的魏国,也是因为信陵君杀了晋鄙才最终发兵的,是个意外,而非
魏国的本意。
k***g
发帖数: 7244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长平、邯郸之战的政治阴谋
大致列了一下时间,勉强可以说通,只是五十一年事件的时间间隔略嫌长
◆ 四十八年第一个十月
王龁拔武安(此地距邯郸城不过30多公里),司马梗定太原,白起归国,韩割地,赵许
诺割地;
【因为秦昭王四十八年以十月为岁首;四十九年以正月为岁首,所以四十八年有两个十
月;】
◆ 四十八年正月
秦国罢兵,守上党。
◆四十八年第二个十月(秦本纪与白起列传从此时起差一个月,从秦本纪)
因赵国拒不割地,秦国再次起兵,以王陵为将攻邯郸
◆四十九年正月
王陵战不利,继续发兵佐陵,仍败,换王齕为将。
◆五十年八九月间
信陵君和楚国打败秦国,但是邯郸之围还没有马上解,白起仍然拒绝为将,此时应为王
齕之败,大概郑安平接替他作为秦军主帅
◆五十年十月
白起被贬为士伍,楚魏与秦军仍然在邯郸附近交战
◆五十年十二月
秦军屡败,估计郑安平也是在此时降赵,白起被逼自杀,因为郑安平降赵,秦军开始解
围而去,王齕再次成为秦军统帅,带领大部分秦军向后方退却。从邯郸到汾城大约三四
百公里的样子,并且要经过此时还是秦国领土的上党。
————以下是猜测————
◆五十一年二三月间
王齕引军败回汾城,秦国丢掉上党。
◆五十一年四五月间
a*****a
发帖数: 112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长平、邯郸之战的政治阴谋
楊寬戰國年表只說四十九年王齕攻邯鄲,而“攻”和“圍”怎麽能一樣呢?從攻到圍,
自然要經過一段時間。就算《战国策·中山策》可以徴信吧(事實上後面說秦昭王“強
起”白起云云,顯然與《白起列傳》矛盾),“八、九个月后围邯郸”與“围邯郸八、
九月”也是可以幷存的。《秦本纪》說“四十九年正月,益发卒佐陵”,至于“陵战不
善,免,王龁代将”,未必也在四十九年正月。下面的時間表應該可以成立:
◆四十九年後十月 王陵攻邯鄲
◆四十九年正月 益发卒佐陵
◆四十九年春 陵戰不善,亡五校
◆四十九年四月 陵免,王齕代將攻邯鄲
◆五十年正月 王齕圍邯郸
◆五十年八月 信陵君救邯鄲
T*****n
发帖数: 18811
37
信陵君列传里面,说朱亥取出藏在袖子里的四十斤重的铁椎,杀了晋鄙。这个细节太不
靠谱了,先不说这个椎是个锤啊还是个锥,是钝器还是锐器,战国时候四十斤,搁现在
也二十多斤吧,虽然是铁的,也得多大个儿一玩意儿啊,袖子里面怎么藏啊。再宽大的
袖子,这玩意儿也很容易显露出来吧。
m******r
发帖数: 4351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东北大炕其实是胡人文化
无忌(信陵君)谓魏王曰:
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
,若禽兽耳,此天下之所识也,非有所施厚积德也。
商君(vs赵良)曰:“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
之别,大筑冀阙,营如鲁卫矣。子观我治秦也,孰与五羖大夫贤?”
秦穆公的时候秦还有殉葬的习俗,非常野蛮
j****e
发帖数: 12067
39
菜九段 于 2005-3-22 14:20:00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闲话国粹

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辖列国之师的攻齐之役,其时间持续
六年之久,故而在先秦的政治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战败国,齐国于此期间的存
在状况是怎样的呢?对此,《史记》中有两种较为笼统的提法。按《燕世家》的提法,
即除莒、即墨、聊之外,齐的其余部分皆属燕。《乐毅列传》与《田单列传》的口径较
为统一,齐所有者,仅莒、即墨二城,而没有聊地。这种提法最深入人心,大概是从众
为实的缘故,史学名家全祖望、梁玉绳等都据此判研史料之真伪。另一种提法是《田敬
仲完世家》(以下简称《田齐世家》),称楚与燕共分齐侵地卤器。至田单破燕复国,
《田齐世家》的说法是:“齐故地尽复属齐。”然而,深究于史,就史料所能发现,实
际情况绝非此上述说法所能包容。试论如下。
一、 齐的原有疆域
有关在此役中齐失地的具体情况,《燕世家》称除莒、即墨、聊外,余皆属燕。《
乐毅列传》称:下七十余城以属燕。那么,破齐之前,齐究竟有城多少,史无明证。史
书中专门提到的齐地城邑的具体数字有,楚汉战争时,郦食其伏轼下齐七... 阅读全帖
r********o
发帖数: 1789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為何古代義士居多
有道理,能在史记中记得的肯定都是不同寻常的情况,正常的情况都是主子挂了,底下就
散了.
信陵君,候老,朱亥这样的故事相对很少,所以才会记下来.
C********g
发帖数: 9656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先秦的“士”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147
易中天

主讲嘉宾:易中天(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办:国际关系学院,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时间:2011年5月23日(周一)晚19点-21点
地点:国际关系学院学术交流中心礼堂
主持人:李蓬勃(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副主任)
主持人:今天我们很荣幸地请到了享誉海内外的知名学者易中天教授来我校做一次
学术讲座,现在有请易先生登场。本次讲座是文化与传播系特色专业建设中的系列讲座
之一。首先请文传系主任高红玲老师致欢迎词。
高红玲(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主任):亲爱的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非常
荣幸的邀请来了大家热切期盼的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老师,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文化与
传播系对易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说起易老师,恐怕没有同学不知晓,易老师在
“品读三国”中幽默的话语,在“汉代风云人物”中独特的视角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
印象。今天易老师第一次来到我们学校,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能够亲耳聆听易老师论道
,是我们大家的荣幸。对于现...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袁腾飞为什么如此仇视明朝?

证据?
金庸是哪个旗啊?
整体说来,清朝比明朝好得多。从清太祖算起的清朝十二个君主,他们的总平均分数和
明朝十六个皇帝相比,我以为在数学上简直不能比,因为前者的是相当高的正数,后者
是相当高的负数。对于满洲人入主中国一事,近代的评价与前人也颇有改变。所以袁崇
焕的功业,不免随着时代的进展而渐渐失却光彩。但他英雄气概的风华却永远不会泯灭
。正如当年七国纷争的是非成败,在今天已没有多大意义了,但荆轲、屈原、蔺相如、
廉颇、信陵君等等这些人物的生命,却超越了历史与政治。
a**e
发帖数: 8800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袁腾飞为什么如此仇视明朝?
省省吧,除了到明末由于对女真战争倒置经济崩溃期外,明朝老百姓活得比满清不知道
好多少。
一起子掌握了话语权的满遗不停的歌颂几个鞑子皇帝,你就跟着信了。别的不说,看看
鞑子皇帝杀了多少汉人,看看明朝皇帝杀了多少汉人?明朝连造反的农民皇帝都能赦免
。清呢?无非是靠着小冰河时期过去和明晚期的引入玉米、土豆、红薯高产导致粮食压
力不那么明显。整天说满清皇帝勤政。人家勤政干什么呢?勤奋着琢磨怎么能让汉人老
老实实当奴隶。
袁崇焕怎么回事,历史自有公道。不是满清编出点谎言就能成的。

灭。正如当年七国纷争的是非成败,在今天已没有多大意义了,但荆轲、屈原、蔺相如
、廉颇、信陵君等等这些人物的生命,却超越了历史与政治。
r********9
发帖数: 18394
44
常公堪比信陵君,孟尚君啊, 蝙居小岛居然天字2号人物都想投奔之。
前面有位哥说了,要傍大腿也得粗点儿, 台湾那旮。。。
b****r
发帖数: 2555
45
☆─────────────────────────────────────☆
ozz (ozz) 于 (Sun Aug 21 21:57:21 2011, 美东) 提到:
42年重庆谈判,期间蒋多次指示戴笠争取将林拉到国民党阵营。
46年,四平失手,林彪败退,蒋介石非常有争议的下达了停止追击的命令
这不是自取灭亡吗?活该他躲到台湾
难道他爱他?
☆─────────────────────────────────────☆
pingberlin (ping) 于 (Mon Aug 22 10:22:05 2011, 美东) 提到:
42重庆谈判是谁跟谁谈?

☆─────────────────────────────────────☆
tonyxu (无斋主人) 于 (Mon Aug 22 11:08:50 2011, 美东) 提到:
42年健康还在苏联疗伤吧!
☆─────────────────────────────────────☆
ridgway (ridgway) 于 (Mon Aug 22 11:22:21 2011, 美东) ...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9677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祭拜袁督帥

抢东西自己家也得要保护吧,后金底子薄,所以要拼命抢才行,如果毛文龙在皮岛,后
金是不敢大规模入寇抢劫的,甚至不敢将大部分兵力部署过去,必须要部署一部分防止
毛文龙,因为你不知道毛文龙什么时候会打过了,这在战略上就是威慑
杀毛文龙究竟是正面作用还是负面作用,直接看前后结果,很显然的。再说假冒圣旨矫
诏杀开镇大将本身就是死罪,袁崇焕又不是像信陵君那样杀将领军败秦,所以怎么看怎
么是袁崇焕仗着自己文官进士去白杀泥腿子出身的毛文龙
r****z
发帖数: 12020
47
其实信陵君是投错胎了。以他的本事如果在秦国只有比白起更牛。秦国统一六国说不定
在他手上就完成了。

将。
t*n
发帖数: 14458
48
信陵君救赵之前,白起就拒绝领兵打邯郸了
长平之前什么乙炔,还有伐楚,都是以少打多,不能算软豆腐

至少说明廉颇,魏无忌是白起砍不动的。
实际上也别瞧不起乌龟壳战术,后世的魏明帝就靠这个耗死武乡侯,开创了两晋南北朝
的大好天下。晋宣帝就是曹魏的廉颇。
将。
r****z
发帖数: 12020
49

您没有说白起拒绝领兵的理由就是打不赢。至于信陵君救赵之后就是能不能体面撤军的
问题了。
不是以少打多的"多"就能号称“生铁“的。赵括就是个例子,带在多的兵也没用。
所以我说白起是口宝刀,不过仅此而已。廉颇,魏无忌就算不如(我持保留意见),也
相去不远。
t*n
发帖数: 14458
50
ft
打不赢的仗吹牛说打赢,叫赵括。能审时度势是名将的基本素质,再牛叉也不能逆天。
说白起砍不动廉颇的乌龟壳有道理,因为虽然没有对砍,但是有反间计在那
但是白起和信陵君没有对砍过,不能比。真要两边领兵野战,俺看好白起砍掉另外那两位

您没有说白起拒绝领兵的理由就是打不赢。至于信陵君救赵之后就是能不能体面撤军的
问题了。
不是以少打多的"多"就能号称“生铁“的。赵括就是个例子,带在多的兵也没用。
所以我说白起是口宝刀,不过仅此而已。廉颇,魏无忌就算不如(我持保留意见),也
相去不远。
1 2 3 4 末页 (共4页)